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

为什么会有中秋节呢?说到底跟中华民族的历法有关系。

古代的人,天黑了睡觉,天亮了起床,每天这么过,时间长了会很平淡、很单调,也记不清到底过了几天。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计算时间的方法,那就是历法。

怎么来制定历法呢?主要根据两个东西,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虽然我们都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但古人一直是以为是太阳绕着地球转的。太阳一年四季的位置不一样,虽然每天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但它在天上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古人理解为,太阳绕着地球转一圈,时间是三百六十五天左右,正好是春夏秋冬,冷天也过了,热天也过了。这样一个来回就叫做一年。至于月亮,我们会发现月亮一会圆了,一会缺了,甚至于到最后是没有了,也就是民间说的月黑天。从月圆到月黑,一般说来是一个月时间。根据月亮跟太阳的运动规律,我们的祖先制定了很多历法来规定时间,叫做阴阳合历。按太阳规律制定的就叫太阳历,按月亮规律制定的就是太阴历。现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用过的历法,有专家统计大概六十多种,其中使用时间最长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叫夏历,又叫做阴历,就是根据月亮的圆缺来决定每个月的。但它跟太阳也有关系,月亮圆缺时间长了以后,跟太阳合不起来了,那么就多了个闰月,所以有时候就有十三个月。

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祖先非常关心月亮的圆缺,久而久之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最圆、最亮,于是就把这一天定做叫中秋节。

祭拜月亮是祈求平平安安过日子

大概在周朝时,那时的天子就要在每年中秋这一天祭拜月亮,叫做迎寒。意思就是过了这一天,寒冷要来了。关于祭祀,《周礼》、《礼记》有记载。祭太阳,是在一个高台上面来祭的,因为太阳在上面。祭月亮恰恰相反,要挖一个坑来祭。按理说月亮也在天上,但先人认为,月亮是阴,所以要在地上挖一个坑。当然到了唐、宋、元、明、清,特别到了近代,人们祭月亮不再是在地下挖一个坑祭了,也是在桌子上祭的。

到春秋战国时,有本书叫《吴越春秋》,写的是吴越的事情,那个时候祭月亮就变成了祭西王母。人们用西王母来代表月亮,用东皇公来代表太阳。也就是说在越国以前,在周代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祭太阳,只是祭一个没有生命的物质的东西,但是到了春秋时,我们就已经祭人了。

历代帝王都要祭太阳、祭月亮。北京有一个月坛公园,就是当年皇帝祭月亮的地方。但明清以前的古籍里,没有老百姓祭月亮的记载。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祭月亮是帝王的专利,轮不到老百姓祭。也有一种观点,帝王的事情有人记下来,老百姓的事情没人记。古书上不写不等于古代的时候老百姓就不祭拜月亮。

文字记载,清代民间祭祀月亮的风气开始盛行了,摆放有一种叫做月光纸的东西。月光纸一般都叫做码张、神 ,上面绘有月光菩萨(有的地方叫做太阴星君)像。家里摆一张桌子,祭拜月亮的神,祭拜以后把这个神 烧掉。在北方的山东、北京、河北一带,还放一种叫兔儿爷的东西。就是一个泥塑或用布做起来的兔子,意思是月亮里边的兔子。

在杭州,《杭俗遗风》记载,祭祀还要用到一种叫做中秋斗香的东西,书上这样写:斗香,系花神店所造,其式四方,上大下小,纱绢糊之。上缀月宫,楼台殿阁,走马灯景,四角挑灯。大者四围,各宽二尺许。清朝末年的时候,杭州城里还比较盛行一种风俗习惯,就是在自己家里的天井里摆一个供桌,供桌上面有一个斗香,当然还要点香烛,然后祭拜月亮,希望月亮能够赐福于我们,能够保佑我们。

在我们祖先的观念里,太阳也好,月亮也好,都跟我们是有关系的,都会保佑地上面的老百姓平平安安过日子。

大家把中秋节当成了一个团圆节

月饼在宋代就已经有了,到了明代已经有豪华型,明代万历年间的《杭州府志》就有记载。而到了唐代,赏月的习惯已经非常流行了。

赏月跟祭月不一样,赏月就是欣赏月亮,天上这个月亮蛮好看,大家看看。白居易有一首诗: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三五就指的是十五,十五这一天晚上的月亮是非常新的,看到这个月亮以后,就想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人和朋友。这也就是当时很流行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坡也有一首词叫《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以中秋节的时候往往是思念家人的时候。看上去天上一个很漂亮的月亮,心里想的不是月亮漂亮不漂亮,而是自己的朋友家人好不好。

所以久而久之,大家就把中秋节当成一个团圆节,有的地方甚至就把它叫成团圆节。

唐朝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传说,叫唐明皇游月宫。说唐明皇在中秋节这天看到长安城里景色非常好,突然想到要到月宫里去玩玩。那时候有一个法师,居然就带着唐明皇到月宫里面兜了个圈。唐明皇看到宫女在跳舞唱歌,还把音乐也记录下来了,这个乐曲就是《霓裳羽衣曲》。这当然只是神话传说

到了宋代,中秋节已经很活跃了。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了宋代临安怎么过中秋节的: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登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 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就是说南宋的时候,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有钱人在中秋节摆开场面喝酒、赏月,穷人也要过节,那一天,天街买卖直至五鼓。天街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南路,南宋御街那里。到了明代的时候,过中秋节则转移到了西湖这边。那时的苏堤就已经非常热闹。

神话传说给月亮增添了想象空间

中秋其实是一个月亮的运动规律。一会儿月亮圆了,一会儿月亮缺了。月亮为什么圆、为什么缺,今天我们大家都很明白其中的奥秘。但是如果仅仅是星球的运动的话,那就是没有生命的、没有情感的,也就没有故事。而一旦变成神话传说,就有血有肉,开始生动起来了。

我们的祖先交流感情,主要就是通过讲故事。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关于月亮也有很多故事。

最早的月亮神话传说是什么?大家都比较熟悉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跟羿射九日是连在一起的。嫦娥的丈夫叫后羿,是个英雄,非常厉害。古时候传说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上一片枯焦,老百姓叫苦连天。后羿就拿着弓箭去射太阳,射下了九个太阳,还剩下一个,所以地球上日子就好过一点了。后羿是英雄,但也有一个缺点——与妻子之间的关系不大好,因为他一天到晚忙在外面,除了射太阳,还要射一些危害老百姓的野兽,就把嫦娥给冷落了。嫦娥心里不开心,她知道后羿手里有一样很好的东西,叫不死药,是西王母也就是月亮神给的。嫦娥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不死药,结果她这个人就越来越轻,一飘就飘到月亮里边去了。嫦娥在月亮里边很后悔,因为月亮里也只有她一个人,还有一只自己带去的兔子。所以说,月亮里边有一只兔子。

第2篇: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

一、袁珂的神话影响及其神话观

神话研究前辈专家中,最有影响的是袁珂先生。他从有志于“神话学”开始,毕其一生精研神话,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山海经校注》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其中1996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袁珂神话论集》,是一部“与前不同,面目一新”的论集。它与1982年出版的袁珂《神话论文集》相衔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50年来袁珂对神话的理论研究成果。

《袁珂神话论集》共收有论文48篇,分为4个单元。袁珂的诸多成果中最核心的是广义神话理论。他认为狭义的神话,专指上古神话,兴起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就逐渐衰竭了,但广义的神话却是生生未已,每个朝代,每个时期,天南地北,都有新的神话产生,所以广义神话是扩展后的神话。广义神话的概念使中国神话研究领域呈现出开放的局面,能够荟萃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神话,融会具有神话因素的仙话、传说、故事等于一炉。这就扩大了神话研究的视野,使神话从先前狭小的圈子里解放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袁先生又在《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3期上发表《再论广义神话》,其中将仙话、传说纳入了神话的范围,“因为它们的精神和神话的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同属幻想的虚构”。 “广义神话,其实就是神话,它不过是扩大了神话的范围,延长了神话的时间,它只是包括了狭义神话,却没有否定狭义神话。狭义神话,仍然可以作为学者们研究的核心。”袁先生认为:

1.神话和迷信的本质区别是:神话往往对于世界的态度,富于人民性;而迷信则是消极的,往往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区别突出地表现在对待命运的态度上面。神话往往表现人们不肯屈服于命运。相反地,迷信则恰恰是宣传宿命论,宣传因果报应,让人们在命运面前低头。神话往往是敢于反抗神的权威的;迷信则是宣传人对神的无力,必须做神的奴隶和牺牲品。

2.神话和传说的区别是:神话渐渐演进,作为神话里主人公的神渐近于人性,叙述这渐近于人性的主人公神的事迹的,就是所谓传说。总而言之,传说和神话的不同,是传说已随着文明的进步,渐排斥去神话中过于朴野的成份,而代以较合理的人情味的构想与安排。从神话演进为传说,我们就可以看到人民是怎样把自己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愿望渗入神话中去的这一事实,同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人类是怎样从文化的较低阶段进入到文化的较高阶段的。

袁先生的神话观表明神话是始终给人以力量、信心和勇气的文学创造。它是朴野的,但是也是开放的;是属于过去万物有灵时代的,但是也是属于世世代代人民的。它是融会古今、生动活泼,充满人性光辉的人类杰作。

“广义神话论”的提出,曾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就对此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今天这场讨论仍在继续,然而从这几年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已有许多学者接受了这一观点。运用这一理论发掘和研究原始社会以后的神话论著逐年增多。可见袁珂“广义神话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在中国神话研究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神话还应具有三个规律性的特点,即迷雾思维、隐性力量、神话不“神”。

二、关于“迷雾思维”

袁珂先生指出神话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

原始社会随着人类的发展,“原始人开始在自己的想象中使周围世界布满了超自然的存在物,神力和魔力。他们对于大自然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例如风雨雷电的击搏,森林中大火的燃烧,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虹霓云霞的幻变……产生了惊奇的感觉。惊奇而得不到解释,于是以为他们都是有灵魂的东西,叫它们做神。……这就是所谓的万物有灵论。从这些蒙昧的观念中,产生了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1]

袁珂先生的这个认识恰恰说明了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对神话特点之一的总结——互渗律。在原始思维中,人与外在事物、主体与客体尚未区分开来,也不知道事物的因果关系,处于一种混沌不清的状态。布留尔把这一特征称为“互渗律”。在原始人眼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永远处于一种感性的神秘的互渗关系之中。例如,万物的肖像和它的原型对原始部落居民来说是不分的,肖像就是原型。于是,他们在岩壁上画一个人或一只动物,然后用长矛等武器猛刺这一肖像。因为在他们看来对肖像的攻击和直接攻击那个人或动物效果是同样的。他们还认为,吃一种食物就意味着同它互渗。吃老虎、野猪的肉,就会增强胆量和勇气;而吃了鸡、绵羊、乌龟,则会变得懒惰、虚弱和怯懦。

由以上的例子可知,在原始社会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处于一团迷雾之中,混沌朦胧,学者遂命名为迷雾思维。这种叫法和布留尔的认识相近,但是更加接近中国的东方思维。如《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注家西晋司马彪云:“徐徐,安稳貌。于于,无所知貌。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清朝宣颖注释道:“浑同自然,毫无物累,未始陷入于物之中。”这是原始先民物我混同思维方式的最好写照。唐代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记载 “开天辟地”神话的第一句话就是“天地混沌如鸡子”。按照唯物主义思路,外在的混沌决定了人们思维的混沌,人类懵懵懂懂地来到世界,似乎置身于一团迷雾之中,不知方向,不分彼此。万物皆我,我即万物,物我不分。这表现在口头文学中,便是创造了神话。神话是由原始社会人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心理等今人划分出的各类学科汇总,是后来各大文明在原始社会的混沌表现。

神话既是混沌时代的产物,也是迷雾世界的“心灵鸡汤”。袁珂先生对神话的看法确有卓见,真正的有生命力的神话始终给人以力量、信心和勇气。如果没有神话,人们不知道该如何平抚充满疑惑、担忧、惊恐的心,不知道如何面对比他们强大得多的自然,不知道该如何坚持生命的延续。神话出现后,人们可以在对人以外的有灵万物中寻求力量、精神依托和支持,于是用想象和幻想创造了一个神的世界。那里有他们认为的永恒世界的存在,以使他们可以坦然地面对死亡,丰富现世活着的意义;那里有从祖先、英雄神话中获得的不竭力量,以使人类拥有更加坚定的精神和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

三 、关于“隐性力量”

英国神话学家凯伦·阿姆斯特朗在其《神话简史》中问到:人作为精神动物,始终追索的意义何在?例如,狗并不因为它们身为犬类而烦恼,不会为生活在别处的犬族的生存状况而焦虑,更不会换一个角度来体察生命;但人类却很容易陷入绝望之中。因而从一开始我们就创造出各种故事,把自身放置于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之上,从而揭示出一种潜在的模式,让我们恍然觉得,在所有的绝望和无序背后,生命还有着另一重意义和价值。

神话能给人类提供这样的意义。因为人类需要在神话世界中直面现实,超越现实,寻求生的能量。神话赋予现实世界的直观性,使人们能够直接洞察一切。它们的重点既非描述神祇的言行举止,亦非出于无聊的好奇心或者娱乐之用,而是为了让人们得以模仿强大的祖先或者英雄,以及一切有能量的事物,实现精神的让渡体验,从而获得神话中的“神”性。于是有了战胜洪水的大禹、敢于射日的后羿、创造文字的仓颉等。他们的精神赋予现实人类“生”的力量。

阿姆斯特朗告诉我们,雷鸣、日食、月食、风暴、落日、彩虹、流星——它们在另一个无穷无尽的时空里上演着无休无止的剧情,恣意炫示着自己的生命力。人类感喟于这些力量的时候,正是他们认识到自然力、万事万物巨大力量的时候。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这些“隐形的力量”,帮助自己走出畏惧。当早期人类注视一块石头时,他们看到的并非是一块了无生气、千年不移的石块。它有力、永恒、坚固,是另一种象征着绝对的生命式样,完全不同于当时显得风雨飘摇的人类生活。石头迥异于人类的“他性”,为它带来了神圣感。在远古时代,石头成为最常见的“显圣物”——神圣之物的自我显现。再例如,一棵树的死而复生,来年还春,原始人认为这棵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进行自我复生,将凡人无法拥有的奇妙生命力具象化,变为可见之物。同样,当我们目睹月亮的盈亏,又再度发现了一种“复活”的神圣力量:它既严酷又仁慈,既令人恐惧又给人安慰。

这样看来,树木、石头和天体本身并不值得敬拜,但却因为它们所显现出来的某种隐形力量而受到敬拜。神话事实上也成了“人”话,是人要借助这股隐形的力量。于是神话就在人们既恐惧和欢欣,又敬畏和害怕的心理背景下产生了。

四、关于“神话不‘神’”

关于“神话不‘神’”的特点,主要显现在史前史后的神话比较中。

1.史前神话:人神不分,神话即人话,乃因为物我人神合一。这是混沌世界造成的迷雾思维的必然结果。

2.史后神话:神话走向世俗,从混沌走向理性的分明,人开始从“众生平等”的角度走向万物之中心,不再以更广的万物之眼光,更深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1)今天现代人所知的宗教、历史、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化工等学科在史前根本不曾分化,史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达到像今天这样更加细致地划分。在以“人类”为中心的视域内,我们将自己认为的世界进行了划分,而且是越来越细致、系统的理性划分。

(2)史前神话更多关注神圣世界。这个世界使人深刻敬畏、尊重、体会除了人以外的其他事物的隐形力量,更谨慎地持守人在万物之中的定位,从而谋求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存。然而史后神话,即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愈来愈在战胜自然和社会中获得更多胜利,于是愈发增强了自信,相信自我的力量,甚至于越来越忽视外在于人的隐性力量,外在于人的事物和世界;过多地将注意力投射在自我、现世。但忽视并不等于对方的不存在;恰恰相反,越忽视越将自我置身于危险之境。

(3)史前神话是人们对现世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些“话”是“幼稚”的,但是这些“幼稚”也恰恰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客观实在”。其表现手法“幼稚”,但所述内容真实。

(4)史前神话以及史后神话或者叫传说的,虽然几经洗心革面,但是从研究的角度来讲,都真实地反映了历代人们的思想、心理和客观实在。通过研究神话传说的发展变化,可以探寻人们思想、心理发展的真实历程。

五、神话出现的意义和价值

史前神话中的英雄众多,如大禹、后羿、神农……神话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呢?如袁珂先生言——首先是给人以信心。英雄神话传说的存在揭开了人类心智运作的神秘一角,揭示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调节他们内心冲突,获得战胜困难信心的,并且鼓舞人类勇敢地战胜自然,让人们从英雄身上汲取力量,充满希望地生存下去。

其次,神话有益治疗,可以用以美化破碎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可能,于危险和苦难时给人们以方法的启迪, “如果……那么会发生什么?”“如果遇到危险,应该像英雄那样……”正如英国阿姆斯特朗《神话简史》中所说的“当人们口口相传地讲述部落的英雄故事时,他们并不只是想娱乐听众。神话的主旨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想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个体,我们该如何行事。”[2]

复次,神话帮助人们领悟生活的真谛,让人类的生命贯穿过去未来,增加生命时间的人文长度和高度。承载过去的故事就是继承往古文明,开创未来的基点,而这样的承载也使得人类文明的高度得到了提升。伏羲、女娲、黄帝、轩辕……是神话的主角;创世、灾难、诞生、消亡也是神话主要传达的文明的价值。

再次,神话给人们以想象力的激发和鼓励。人类在早期充满着天生的想象潜能;而神话常常能满足人的童年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加,在想象力的驱使下,能将这种内心的动力、对生活和世界好奇的趣味性变成解决现实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如大禹出生是母亲吃了薏苡,还是神珠,还是石头而有孕的呢?这个出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都对人们有很深的刺激,促成自我力量的反省。

最后,神话有利于人类精神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保持和发展。人类出生必须要明白为什么母亲可以生育子女,母亲的生育具有伟大功劳。这一点认知要从女娲而来。人呱呱坠地要吃东西,这食物是怎么来的——是神农教化人们过上了农耕定居的生活。夜晚的到来让黑暗吞噬了光明,人类的恐惧随着火焰的升起一起消失——光明的火种是燧人氏的杰作;洪灾的到来让人们长期陷于危险和绝望——是大禹给人们带来了地平天成的安居生活。历史在生活中绵亘。神话提供了人们对于自己和世界的来龙去脉及其规律以统一认知的视野与坐标。

注释:

[1]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第3篇: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

中秋节红领巾广播稿范文一

大家上午好! 红领巾广播站又与您相约在周三上午。我是***。昨天我们介绍了端午节,今天我们再介绍一下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期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再见!

中秋节红领巾广播稿范文二

甲: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_____

乙:我是_____。

甲:再过6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里我们预祝全校师生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万事如意!

乙:中秋节一直以来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时节对亲人的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当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的时刻。

甲:考考你,你知道为什么要叫中秋节呢?

乙:这个可不难,在我国,农历的7、8、9三个月为秋季,农历8月15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甲:那为什么有人又称它团圆节呢?

乙: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甲:还真难不倒你呀!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亮的圆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你知道哪些有关的诗词吗?

乙: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甲: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吗?

乙: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甲:哇!还有神话故事呀!那你给我们讲讲吧!

乙:好!我给大家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王母娘娘也赐给了他一包长生药,他把不死药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嫦娥珍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趁后羿不在家,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在危急之时,嫦娥当机立断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成为月亮中的神仙。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甲:听完了如此凄美感人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国外中秋节趣话吧!。

乙:中秋节并非中华民族所独有,许多国家也有类似中国传统习俗的形形的中秋节,而且非常奇特有趣。泰国人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称为祈月节。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用甘蔗扎拱门,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观音菩萨和八仙的图像或塑像,八仙桌上的供品主要是寿桃而非月饼。

甲: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而且这样的节日有两个,除农历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节日这天,成千上万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吟唱吆喝,扶老携幼,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孩子们还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装饰家门,迎来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赏月,聆听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

乙:朝鲜的中秋节称为秋文节,也叫秋夕、嘉徘。这一天,他们以松饼为节日食物,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边赏月,一边进行拔河比赛、摔跤比赛,或者表演歌舞。年轻的姑娘们穿上色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欢聚在大树下做布伦河游戏(即荡秋千)。

甲:伊朗称中秋为麦赫尔干节。这天是伊朗太阳历七月十六日。节日期间,人们都以品尝各种丰收果实为乐,隆重的庆祝活动持续6天方才结束。

乙:老挝称中秋节为月福节。每逢中秋节到来时,男女老少也有赏月的风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达旦。

甲: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中秋的习俗吧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吃月饼呢!

乙:说到吃月饼,我口水都流出来了。那你知道我们如何在赏月、品尝月饼的同时注意健康吗?

甲:专家提示:月饼应与清茶搭配,清茶有助消化,又解油腻;若与汽水、可乐或果汁搭配,则不利健康。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即使是无糖月饼,仍然不能多吃。专家还指出,老年人和婴幼儿消化能力较差,过多食用月饼会加重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等。而肥胖的人,一般都有潜在的糖、脂代谢异常和动脉硬化问题,也要像糖尿病人一样,少吃月饼为宜。

乙:哦!谢谢你给我们讲的的月饼健康吃法。相信大家会注意的。中秋佳节快来了,我们将要欣赏到皎洁的月光,品尝到香甜的月饼,最后,我们再为老师、同学们送出祝福,怎么样?

甲:好!请听我们的美好祝福吧!

第4篇: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

一、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团圆美满的主题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祭拜月神的活动。在远古时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太阳是光明的源泉,统治白天的宇宙,是最高的神祗;而夜晚则属于月亮,故月亮成为第二位的神灵。《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帝王希望通过神的保佑来达致国家稳定、百姓安康、人寿年丰。如此,中秋月亮的圆满形象,自然就引申出象征团圆美满的社会意义。贵族和文人仿效帝王祭祀月神活动,把拜月的习俗推广至民间,到唐代,中秋已经作为节日固定下来。

每当中秋,九州同庆,家家团坐。举头望天,天上明月皎洁可爱;低头看地,地上供桌红烛高照,檀香缭绕,供品罗列;环顾身畔,身畔亲朋好友喜气洋洋,高谈阔论;放眼四野,四野处处弥漫着庄稼成熟的香气。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备感人生之幸福美满。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并不总是和平与美满。中秋月满,而人生却往往漂泊不定,备受天涯孤旅的煎熬。在月的清辉下,游子们心底里那根最柔软最脆弱的琴弦被有力地拨动着,弦音里回荡着对家人朋友、故土家园的无限相思意。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发思乡之幽情;苏轼则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望的美好却无法取代现实的残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由于此,团圆美满令人备感珍惜与向往。

由渴望团圆而引发思念,由思念而引发对家国的深情。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中秋佳节累积起中国人独特的思念亲人的文化情怀以及爱国爱家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无论是久居海外的华人,抑或是海峡两岸的同胞,每当圆月高挂的时刻,彼此心中都流淌着共同的情感与渴望――团圆和思念。

二、月亮传说: 惩恶扬善的启蒙教育

八月十五的月亮与许多美妙的传说相联。巍峨的广寒宫、温柔的嫦娥、可爱的玉兔、执着的吴刚和高大的桂花树都是传说中必不可少的物象。这些故事,不仅装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童年梦,而且在其幼小的心灵上引发了关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最初体会与判断。这种来自于童年时期的审美体验,对于成年后的心灵走向和性格形成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嫦娥奔月:版本演变中的审美转向

在所有的月亮传说中,嫦娥奔月是最为著名,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在民间流传的多个版本中,其情节颇有差异,而嫦娥的形象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第一个版本是说嫦娥贪恋奢华,窃药弃夫,最后成了月精白蛤蟆。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就慨叹:“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而在第二个版本中,嫦娥则由虚荣女人跃升为体恤万民的女中豪杰,她勇吃灵药以救众生,随之奔月成仙,成了人人崇敬的月神。第三个版本是流传最广泛的版本,说后羿学生逢蒙趁后羿出门打猎,威逼嫦娥交出不老药。危急之时嫦娥把药吞下去,立刻直飘云霄。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在这一版本中,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了嫦娥。这样,经过多个版本的不断演绎,嫦娥的形象渐渐与人们的美善品味相符,表达了人们对美善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嫦娥也奠定了其月亮女神的地位,代表了美丽、善良以及一切足以表达女性优美的品格。

2.玉兔捣药:济危扶困的侠义讴歌

根据屈原的《天问》,人们推知,月宫中不仅有一只蟾蜍,还有一只玉兔。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成仙的兔子看到嫦娥被关在月宫里无辜受罪,非常同情,于是让他最小的女儿去陪伴嫦娥。汉乐府《董逃行》中就有“玉兔捣药”的掌故。玉兔传说,尽管情节繁多,但玉兔的侠义精神贯穿其中。在人们的美丽遐想中,玉兔已然成为美的化身、善的化身。或许正是因为玉兔的高贵品格吧,玉兔被称为“太阴君”或“兔儿爷”。每年的八月十五,过去无论宫廷还是民间,人们都要郑重其事地对其祭拜。

3.吴刚伐桂: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

《酉阳杂俎•天咫》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李白也有诗:“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仔细品味吴刚伐桂的故事,会发现其中饱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哲学意味,带有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既以罪与罚的残酷表达对世人的严厉警戒,又以悲壮的英雄式意志力来激励后人。吴刚的努力和行为本身就浸透着一种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也正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虽经历无数苦难却从未屈服,并随着时光流转而日益闪耀光彩的不竭动力。

以上列举了流传广泛的与月亮有关的部分神话传说。神话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原始认知和体验,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习俗乃至整个民族心理价值体系的初源。我们从中清楚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美善情感,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于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对于假恶丑的极力鞭挞。其中所蕴涵的积极因素,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给他们以恒久的美的熏陶、善的培育。

三、中秋习俗:道德规范的养成

节日都有许多仪式,强调着某种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中秋节也不例外,通过其独特的仪式和风俗习惯,传达着其独有的道德意蕴。

1.祭月仪式

远古时期,人们对月的祭祀,表达了对月的敬畏情绪。到了后来,对月的畏惧心理减弱,而尊敬的态度仍在继续。只不过这种尊敬的背后被赋予了世俗伦理的意味。《国语•周语》说:“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古时天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所以天子祭天地有示孝的意义,祭日月有示悌的意义,因而以此教民。这说明祭月的目的在于给百姓作个孝悌的示范。

最初祭月是皇家的专利。古代皇家祭月有一套完整的祭祀规则,借以表达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其中,既有政治的意义,更有道德教化的意义――既祈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又教化万民遵守秩序,和谐共处。到了唐代,祭月仪式走向民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继续承载团圆美满的世俗伦理观念,并在八月十五固定的时间内,有了特定的内容。如全家团聚、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赋诗等活动,这已完全符合了民俗节日的性质。至北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日益浓厚,中秋节俗的变化更是明显,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到了近现代,祈求心事达成的祭月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同时又辅以许多独具特色的习俗,成为中秋节的一道情趣盎然而又充满无限憧憬的美好风景。

2.赏月、饮酒、赋诗

月亮在人们心中是美丽、温柔、恬静和可爱的,集所有阴柔之美于一身。其表情极为丰富,每天都给人新的形象,而其形象又在不断轮回,既引人无限遐想,又令人充满期待。

人们对月亮情有独钟。赏月之俗由来已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晋代就有了,东晋权臣庚亮就曾南楼赏月,南朝梁元帝赋有《江上望月》诗。到唐时,赏月成为文人时尚,而到宋时则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盛大活动。中秋节可谓赏月的最佳时日。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这一天恰逢秋收季节,人们满怀丰收在望的喜悦与欢畅,其情绪充实而愉悦;同时,此日的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在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人们兴致盎然,情绪高涨。亲人团聚,对美景饮美酒,举杯邀明月,把酒话桑麻,亲情款款,其乐融融。情由境生,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赋诗抒情成了中秋节的重要娱乐形式。所以,古往今来有关中秋的诗词不计其数,多有传世的名篇佳作。

在循环出现的中秋明月光的笼罩下,“赏月”培养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对圆满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饮酒”促进了亲友间的交往,增加了亲密感;“赋诗”则在抒感的同时营造出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围。

3.人月双圆:阖家欢聚喜意浓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聚”乃是中国人最向往和最珍贵的人间美景。看着天上的圆月,就自然联想到人间的团圆。这一天,已经结婚的女儿一定要返回夫家,以喻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就说:“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民间有“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的说法。

无论平时亲人是否分隔两地,但只要这一天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就会感到格外的满足与欢畅,多重多重的心事、多浓多浓的忧思都一并放下,脸上透露着幸福,空气中弥漫着轻松,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一种愉快的心境。中秋之夜,一家大小选取月照最佳处,先摆上时令瓜果及糕点等供品,焚香祭拜月神,求月神帮助自己实现心愿;继而,大家边吃边聊,也许是相互介绍一下生活知识,或谈论一下生产经验,如果恰巧有从外地归来的家人朋友,必然会谈及外地风光、文物和传说,让大家听得新鲜而有趣,当然,长辈们也会指点着明月,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这其间,或许还会穿插吟诗作对,制谜猜谜等活动。

4.分食月饼,共享亲情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不仅赏月拜月,而且还要吃月饼。时至今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各地仍盛行不衰。

月饼,又称作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它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祈盼丰收和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共同心愿,同时,月饼也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以联络感情。

第5篇: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

近日,科学期刊《自然》刊登了月球起源的新观点,文中指出远古时期地球存在两个月亮,它们发生了低速撞击,最终形成了现在看到的月球。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什么月球正反两面地貌、矿物分布的明显不同,这个观点是由美国加州大学艾瑞克・阿斯帕(Erik Asphaug)和瑞士伯恩大学马丁・彻奇希(Martin・ Jutzi)共同提出的,艾瑞克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如苹果派砸向人脸慢慢化开”

关于月球的起源,很多学者认同“撞击说”,即地球早期受到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撞击碎片散落在太空中,最终形成了月球。而最新的观点认为当时的撞击产生了一大一小两个月球,它们的体积比是3:1,质量比则为25:1。它们一起围绕地球旋转,却在45亿年前发生了“追尾”事件,融合成现在看到的月球。

为了解“追尾”事件的细节,记者与提出此观点的艾瑞克取得了联系。艾瑞克介绍,这“一大一小、一老一少”两个月亮在同一轨道运行了数千万年,由于小月亮处于拉格朗日点(受两大物体引力作用下,能使小月亮稳定运行),两个月亮一直“相安无事”。可是当大月亮的轨道离地球足够远,不稳定状态产生,最终导致小月亮撞上大月亮,并融合到大月亮里。

通过计算机数据模拟,艾瑞克认为两个月亮相互靠近的速度约为8000千米/时,这对于天体撞击是个很慢的速度,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岩石融化,而是“如苹果派砸向人脸慢慢化开”。其结果是小月亮消失了,而大月亮体积增加了3%,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畸形月亮”。

为什么说月亮是“畸形”的呢?因为月球表面极不对称:近地端地势平坦,且富含磷、稀土等元素;而远地端高原山峦密布,据测量,远地端海拔高出平均水平1900米。

艾瑞克认为这正是由于两个月亮相撞产生的:当时小月亮撞上大月亮的背面,大部分的物质留在其表面上,这些物质就构成了今天月球背面的高地。同时撞击还压扁了位于月球表面之下的地层,将大量的钾、磷和稀土等元素推向了月球的正面,所以今天的月球矿产分布才如此不平均。

“双月”理论需实地证实

“双月”理论一经提出,引来很多关注,除了认为这是一个新颖的改良版月球形成说之外,也有质疑之声。网上就有天好者表示怀疑,认为月球不是气态或液态的星球,而是一个内部不存在液态岩浆活动的死亡星球,其实就是一块圆圆的固态大石头,这样的两块大石头相撞,不论冲击力大还是小,都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合并成一个圆圆的完整的新月亮。

对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俊杰表示,现阶段对这个观点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天文学理论可以是假设、假想,但是要证实还要靠实地观测结果。这个新理论的提出,为将来探月工作提供了一个目标,为了证实这个理论,可能专门设计某种仪器,来检测其真实性,比如月球是否真发生过剧烈撞击。

如果真的发生过“双月相撞”,在月球内部应该存在撞击痕迹,这是验证其相撞真实性的关键。王俊杰举了一个例子,以前一直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致使恐龙灭绝的证据,直到在墨西哥找到了巨大的陨石坑,通过科学验证,证实撞击发生在6000~7000万年前,而恐龙正是在6500万年前灭绝,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恐龙灭绝的原因。而“双月”理论要得到证实也需找到类似的证据,比如预测在月球某处有何种特征,再通过探月计划去验证。

作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艾瑞克认为实地验证也很关键,他告诉记者,美国宇航局(NASA)将在9月8日开始新的探月计划,届时会有两个航天器加入月球研究,分析月壳结构并带回月球远端的样本,这些都将为今后验证“双月”理论提供帮助。

月影重重,可否再现

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体,月球一直备受科学家和天好者的关注,也曾产生过“两个月亮”的设想。在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中就有“一旦踏入虚拟世界,天上会出现两个月亮”的情节。而网上更是多次流传“某日,火星离地球很近,将会呈现最明亮的样子,用肉眼来看,它会像月亮那么大,如同天上有两个月亮一样”这样的传闻。不过实际上两个月亮的奇观并未如期来临。

为此,天文学家曾多次辟谣,表示地球处于太阳与火星之间时,火星离地球比较近,也是最亮的,但是看起来仍与月亮相差甚远,就像是月亮旁边的小黑点,因此不可能出现“两个月亮”的视觉效果。

既然远古可能存在的小月亮早已消失,“火星伴月”的传闻也属子虚乌有,那么在未来是否会出现两个月亮的景观呢?

第6篇: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

关键词:月 隐喻 认知

一、引言

隐喻是人类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关于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隐喻被看作一种修辞。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Rhetoric)中将隐喻定义为将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另一事物(王文斌,2007:17)。长期以来,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格,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对隐喻的研究发生了从修辞观向认知观的转向,从而使隐喻研究走向深入(肖家燕,2009:4)。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发表,从隐喻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的本质,用大量语言实例证明隐喻不是一种脱离于正常语言之外的语言形式,而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即:人们用来源域(source domain)的知识结构来彰显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知识结构。

本文拟通过分析古代诗词、成语中的大量关于“月”的隐喻现象,揭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探究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汉语的隐喻认知系统以及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的含义非常丰富,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总将“月”用作吟诗作赋的题材,月亮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而,在古代诗词及成语中,关于“月”的隐喻十分丰富。汉民族对月亮的偏好与其长期以来对社会环境的体验密不可分。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experimentalism)或非客观主义(non-objectivism)。这里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所谓“经验”包括个人或社会集团所有构成事实上或潜在的经验的感知、动觉,以及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等(赵艳芳,2001:33)。同一个民族、具有相同情感的人,他们的感知往往是相同的,即:共同的体验和感知是相同认知的基础。也正因如此,才产生了汉民族那么多望月抒怀、以月寄情的诗词以及有诗词浓缩而来的成语。而这些诗词、成语中关于“月”的丰富隐喻也折射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一)以“月”隐喻爱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的阴晴圆缺是人们通过观察得出的自然结论,而月亮由圆到缺的物理变化通过人的体验引起其心理上的认知,使这一自然结论超越语言形式进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月”便成了爱情的代名词。世上有情人总是聚少离多,皓月当空,便成了连接沟通天下有情人的中介,他们通过月亮来传达对恋人的相思和对爱情的忠贞。

以“月”隐喻爱情的诗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丈夫戍边而产生的思妇诗。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再如:皇甫冉的《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都表达了妻子对戍守边疆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还有一类以“月”隐喻爱情的诗词,这类诗词与戍边无关。如:唐代诗人李益的《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表达了爱情的失意和无限的寂寞。

(二)以“月”隐喻思乡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已成为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首《月夜忆舍弟》亦表达了背井离乡的游子们对家乡的思念。其实,天地间唯一的明月在任何地方看来本该没有区别,但诗人却认为自己家乡的月亮更加明亮,而造成这一心理感受的原因恰恰在于其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样以“月”隐喻思乡之情的诗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月亮之所以能够寄托古往今来众多游子的思乡之情,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而全家人共度中秋的习俗从古代一直沿袭至今,正是这一习俗赋予圆月“团圆”之意,也因此造就了千万游子望月思乡的情怀。

(三)以“月”隐喻怀古

月亮自古至今由缺到圆,再由圆至缺,它以永恒的姿态存在着,无论人间世事如何变幻,月亮仍固守着它一成不变的运行轨迹。与月亮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显得如此短暂和无常。正是基于这一心理体验,才会令人在某种情景之下产生感叹世事无常、沧海桑田的怀古之情,而以“月”隐喻怀古之情也成为我们民族共同认知的一部分。

李白的《把酒问月》便是很好的例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从古至今,人们看到的是夜空中唯一的月亮,古今世事多少沧桑,多少变迁皆如流水般逝去,而只有明月亘古不变。诗人李白的感叹在其他诗人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中便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畔之人年年不同,而江上之月却永恒不变,同样,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从当下追溯到几经变迁的历史,产生了望月怀古之情怀。

以上两首诗虽是怀古但并未留露出过分的哀伤,字里行间有一种豁达之感。还有一些以“月”隐喻怀古的诗词,在基调上显得更加哀伤。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明月依旧,而江山却已易主。正是这一亡国之君的经历,使南唐旧主李煜的望月怀古中增添了几分沉重。

(四)以“月”隐喻美貌

以“月”隐喻女子美貌已被大家普遍接受和认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便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其中“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由此可见貂蝉之美。以“月”隐喻女子美貌的成语除了“闭月羞花”,还有“花容月貌”“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等,而将月亮与貌美女子联系在一起的正是来自中国古典神话传说的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其足以迷倒天神的美貌也已深入人心,正因如此,才产生了人们以“月”隐喻女子美貌的认知。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以“月”隐喻美貌通常指女子,但以“月”隐喻男子美貌的情况虽不多见,也同样存在。如: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的长相时,便用了“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形容。

三、结语

人的认知活动极其复杂多变,这种复杂多变源自于人类多角度、多方位的体验以及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等,对于“月”的隐喻认知也是如此。本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汉语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做了阐述,揭示了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而丰富的隐喻背后也反映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王文斌,姚俊.汉英隐喻习语ICM和CB的认知对比考察——以汉

语的四字格隐喻习语为基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4]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9.

[5]杨刚.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

1530年之后,欧洲许多国家开始为珍珠立法,规定人们必须按照社会地位及身份等级佩戴珍珠。珍珠开始像其他贵重的宝石一样,成为贵族男女炫耀财富与地位的标识。

早在人类懵懂时期,当原始人沿着海岸和河流去寻找食物时,便发现了珍珠,从此,它便一直倍受人类的青睐。至今,它们仍然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这其中一部分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不用额外的修饰,便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迷人的气息。

古今中外,有着许许多多关于珍珠的神话传说,有人说珍珠是神女的眼泪,珍珠将为人类带来美好幸福:也有传说,每当海上升明月,珠蚌即浮上水面,对着天空打开贝扇,让内里的珍珠吸取月华,滋养生命。

古代印度传说珍珠是海底的贝浮到海面上,吸收了天上降下的雨露而育成:而罗马人则将一颗珍珠的诞生与爱神维纳斯结缘,传说当爱神由充满泡沫的蚝壳沐浴完毕走出来时,其身上滴下的水珠被她发出的动人光彩凝结成珍珠。

我国民闻亦有“千年蚌精,感月生珠”,“滴露成珠”、“神女的眼泪”以及“鲛鱼的眼泪”等珍珠形成的传说。

珠光显赫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珍珠并利用珍珠的民族之一。《海药本草》称珍珠为真珠,意指珍珠至纯至真的药效功用。《尔雅》把珠与玉并誉为“西方之美者”。秦昭王则把珠与玉并列为“器饰宝藏”之首。儒家典籍《尚书2禹贡》中记载有“淮夷嫔珠”,说明最迟在公元前2200年的夏禹时代,淮水夷水等地就已经出现了淡水珍珠,并被列为当时必须交纳的贡品。

中国历代王朝视珍珠为国宝,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太后死后陪葬珍珠的数量,就可略见一斑。据《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死后棺里铺垫的金丝锦褥上镶嵌的珍珠就有12604颗,其上盖的丝褥上铺有一钱重的珍珠2400颗,价值132万两白银:遗体头戴的珍珠凤冠顶上镶嵌的一颗珍珠重达4两,大好鸡卵,价值2000万两白银(一说此珠是现今世界最大的珍珠,后被盗,现在日本,称亚洲之星),而棺中铺垫的珍珠尚有几千颗,仅遗体上的一张珍珠网被就有珍珠6000颗。传说掘尸盗墓的军阀孙殿英手下的一个排长,因盗得其中一珠,便成为暴富。据此我们便知这些珍珠的价值了,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也恐难尽其一。

公元前数百年,古埃及的贵族就盛行珍珠装饰,埃及历代女王都以拥有珍珠为莫大的荣耀。

从罗马时代起,珍珠已成了皇室的专有品,如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凯瑟琳・德-麦迪斯就是极著名的珍珠爱好者。统治者为了独占珍珠的“豪华”,甚至采用立法的手段来限制国民及一般贵族使用佩戴珍珠,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受其奢侈。如1612年,撒克逊人的法规:贵族不能穿任何的金银或珍珠装饰的衣服。大学专家教授和博士以及他们的夫人不能穿戴任何的金或银或珍珠做穗边的衣服,也不能将它们用在其他的饰品中。这种条文在宝石史中可谓绝无仅有。

西欧人喜好珍珠则是公元之后的事。据说。西班牙一位冒险家在东游印度归来之后,不无感慨地写道:“每一间茅舍里都能发现宝石,庙宇则是用珍珠装饰起来的。”“珍珠之多,即使有九百个人和三百匹马,也无法将它们全部拿走。”而西欧珍珠时代的到来则在十五世纪之后。1530年之后。欧洲许多国家开始为珍珠立法,规定人们必须按照社会地位及身份等级佩戴珍珠。于是,珍珠开始像其他贵重的宝石一样,成为贵族男女炫耀财富与地位的标识。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在早期的探险时代,珍珠便占据着吸引印度人来探寻理想中的幸福园地的位置。在大量有关珍珠财宝传说的引诱下,西班牙的冒险者到了美洲。一个最早的作家,在描述一次内陆旅行时说,他看见“在每一间茅舍中宝石都有一品脱(Dint)到一配克(peck)之多。”De Soto人参观印度庙宇时写道,庙宇是以珍珠来作花饰的。那时、当地人慷慨地告诉移民,怎样捕获珍珠,而他们最后所得到的报应却是受一些更残忍的冒险者的压榨,而为他人捕获珍珠。

珍珠不但可作为首饰来佩戴,还具有很好的美容药用效果。在中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即记载着珍珠粉具有“治目润肌皮”、“安魂魄、定惊悸”等功效。而在《神农本草经》中也记载着珍珠粉“可除伤寒热、湿疟、惊圭气”。中国古代宫廷就将珍珠粉视为美容圣品。珍珠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天然的营养宝库,它被广泛用于女士化妆品中起到美白润肤养颜的功效。经常抚摸珍珠还具有集思考,感情、记忆的综合作用。珍珠可延年益寿,将珍珠粉与麦芽蛇胆、蜂窝混合调配,是古代东方著名的长寿药方:将珍珠粉与酒、蜂蜜一起服用,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将珍珠粉溶入柠檬汁,加糖、桂皮,是一种古老的镇静剂,可用来平静烦乱的情绪。

潮流之宠

珍珠不仅为女人们增添高贵,而且随着时尚潮流的席卷已渐渐成为时尚女性的宠儿。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富有个性但又不太繁琐的设计。伊丽罗氏的设计理念也就是:“经典简约,时尚高贵”,这基本概括了国际珍珠手饰的设计潮流。虽然中规中矩的传统圆形珠一直是主流,比较高贵、内敛,适合偏爱追求传统精数和成熟优雅的女性。但时尚界总是喜欢变换个性,水滴形柔美,牙齿珠张扬。淡水珍珠的特点是色彩斑斓。加工出的胸针、项链、耳钉款式多样,可表现出不同的气质和时尚,适合年轻人。在日本及欧美流行的珍珠饰品含蓄、内敛的气质吸引了不少知性女子,成为时尚饰品的一大主流。现有的珍珠饰品有日本名古屋的海水珍珠、半圆形彩虹色的马鼻贝珍珠、南洋黑珍珠以及形似真圆

的淡水珍珠等等。珍珠一般有五种彩虹般瑰丽的色泽,每种颜色启示或祈福一种美好的象征:纯白象征智慧,乳白象征成功,桃红象征健康,金黄象征财富,淡紫象征爱情。珍珠是一种灵性宝石,设计灵感通常源于天然,一件完美的珍珠饰品既要花费珠宝设计师很多巧思,又不能有太多雕琢的痕迹。异型珠各有自身气质,各种形状、颜色更适合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个性化的需求。在未来的珍珠饰品设计中,还会有新的材质加入,比如更多样的金属、木质材料和竹子。这些都能把珍珠衬托得具有返朴归真的气质。从Paspaley的全球采购出赞量来看,白色和浅粉色珍珠一直都是主角,当然这与产量有较大关系,也是因为这两种色彩的珍珠光泽感很好。金色与浅色珍珠相交替的搭配珠宝款式在国际市场上很受青睐。黑珍珠给人一种神秘感和高贵感,在欧美,东南亚等国家非常流行。黑色珍珠也开始潮流回归,而且同样开始流行与浅色珍珠交错的排列,这为黑珍珠的神秘增加了一些灵动感,不会显得沉闷。

纤瘦的奥黛莉赫本,优雅的气质具有跨时代的时尚感,除了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身着Givenchv黑色小礼服令人惊艳,最画龙点睛的莫过于颈项间的一串短珍珠项链,成为提点奥黛莉优雅气质的最佳配件。到了60年代,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第一夫人”贾桂琳,除了传奇的故事,讲究的打扮,在当时一向穿着保守的上流社会,更凸显了她的个人品味,“从未穿着不完美的服装出现”,简单的一句话,确定了她对后续时尚圈所存在的影响力。经典的贾姬风格,无袖洋装,脸上架着一副大墨镜(现在成为玩复古的基本配备),但要表现出精髓,还是贾桂琳颈间的珍珠项链。

映月成胎

珍珠以其绚丽的“光”与“气”和“贵”与“洁”被誉为“宝石皇后”,还被国际宝石界列为六月诞生石(又称六月生辰石),在时尚的潮流中历久弥新。与钻石刚强坚硬、耀眼夺目的特性相比,珍珠更多的是柔和圆润,这与如水一样妩媚温婉的女人暗自契合,这个在幽蓝大海中诞生的璀璨精灵,如同皎洁的明月落入凡尘,悄无声息地满足着女人的爱美之心。

关于珍珠的生成,古人有种种说法。古人认为,珍珠一直为女子所爱,因而乃阴柔之物。历史上有“明珠射体孕西施”的故事,说的是嫦娥心爱的珍珠被五彩金鸡玩耍时掉落人间,落入浣沙溪中又跃入正在溪边浣沙的施姓人家妻子的口中,使其怀孕,并经过16个月分娩出美女西施。

汉代的刘安在《淮安子》中这样写道:“明月之珠乃蚌螺之,而我之利也。”照这位学者看来,珍珠就是珠贝生出的肿,对于贝来说,是一肿,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天下至宝。这一说法不但切中了珍珠的生成之理,而且富有同情意味。

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解释:“其孕珠若怀然,故谓之珠胎。”在刘勰眼里,珠蚌育珠就像妇女怀孕一样,是生物的一种生育行为。这个说法非常美丽。若照此说,珍珠应是珠蚌公主的女儿,难怪天生丽质惹人爱呢!

作为阴柔之物,珍珠一定与万阴之宗月亮有所关联。因而,古人多认为,珍珠乃是明月所生。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凡珍珠必产蚌腹,映月成胎……取月精以成其魄。”在这位老学者眼里,珍珠是承受月亮精华孕育而成的,珠蚌是母,月亮是父。这个说法颇有意思,因而招来许多附和之说,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合浦县志》:“蚌蛤含月之光以成珠,珠者月之光所凝”。又说:“蚌蛤食月之光,于腹以成珠。”“珠则月之精……”

《岭南见闻录》进而又有所改造:“蚌闻雷而孕,望月而胎珠。”在这里,雷声成了父亲,月亮成了母亲,珠蚌只不过是个生育的胎盘而已。该书又说:“珠一名神胎,瘦其孕然,故日珠胎蚌之病也,珠胎故与月盈肭,望月而胎。

最有意思的是《吕氏春秋》,将珍珠的大小、虚实与月亮的阴晴圆缺紧紧联系起来。此书记载:“月乃群阴之本,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又说:“蛤蟹黾珠与月盛衰”、“死而赢蚌”、“蚌胎之珠随月圆缺”。

第8篇: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

这个孩子后来成了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的名字叫李珩。

夜空下,听妈妈讲那星星的故事

李珩出生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父亲是一个商人。

四川人有一个习惯,饭后茶余喜欢聚在一起摆龙门阵。尤其每年的夏夜,晚饭过后,大人孩子们耐不住炎热的暑气,纷纷搬着凳子坐进院落,三五成群地坐成一堆,享受着习习凉风带来的些许快意。

小李珩7岁那年,一个晴朗的夏夜,他像往常一样坐在自家院落的井边,偎在母亲的身旁,仰头朝天,目不转睛地望着那星星和月亮交相辉映的夜空。

忽然,他注意到,在西南方向,有一颗星星拖着美丽的弧光,划破了漆黑的夜,而后又转瞬即逝。

“妈妈,妈妈,你快看,那颗星星怎么从天上掉下来了?”他使劲地摇晃着母亲的臂膀,急切希望得到答案。

“那是流星,一颗美丽的流星。”母亲也看到了那颗流星,那总会让人感叹不已、留恋不已、稍纵即逝的美丽的星星。但她可不想发什么感想。她不是少女了,她是一位母亲。母亲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随时抓住时机教育孩子。凭着自己有限的天文知识,这位颇有文化修养的美丽耐心地给儿子解释着什么是天上的流星。

“妈妈,你再来看,那是不是天空中的河流?”李珩又用手指着夜空中那条横贯南北的亮带。

孩子的好奇心一经激发,便会显得没有穷尽。李珩的母亲深谙此道。于是她再一次不厌其烦地给智窦初开的儿子解释着,那夜空中的“河流”,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是由太多太多大小不一的星星组成的,只是它们离地球太远,以致人们都无从分辨出它们是一颗颗单独的星星,在人的肉眼里,它们便成了一条看似白花花的“河流”了。

在那些个美丽的夏夜,好奇的李珩向母亲提出了许许多多关于星空的问题。在母亲的启发下,他知道了那嵌在银河东西两侧的很亮很亮的星星,就是有名的牛郎织女星;他还知道了那个关于牛郎织女的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当然,还是母亲,教会了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唐代诗人杜牧写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荧。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长大了,我要当研究星星的大学问家

李珩关于星空的兴趣被母亲彻底激发了。又是一个夏夜,他又在缠着母亲给他讲星星的故事了。

“妈妈,你能给我再讲讲那些星星吗?你给我每天讲一点,每天讲一点,时间长了,我就可以做这方面的大学问家了。”李珩天真地仰起小脸,一团稚气下,分明涌动着一分憧憬。

“你说的学问家,叫天文学家。可是,做一个天文学家,是要拿出很大的勇气和毅力的,要吃很多的苦,学很多的知识,包括天文,也包括数学、物理……”母亲不希望儿子只是一时冲动,她认真地盯着儿子说。

“我知道,我知道!我愿意去吃那些苦,我喜欢去吃那些苦,因为,我要当一个天文学家。”他的神情越发坚毅,越发清朗,就像那夜空中的星星。

“其实妈妈,现在你每天给我讲几颗星,我不就已经在学习了吗?譬如,你能告诉我,北面的天边,那几颗很亮很亮的星星的名字吗?”他的嘴角上,又漾起母亲熟悉的那一丝俏皮的笑。

母亲忍俊不禁,也笑了。

“啊,你说的是有名的北斗星。北斗星是由7颗星组成的,人们又叫它北斗七星。你数数看,是不是7颗星?”

“是的是的,是7颗,是7颗!”李珩高兴得拍起掌来。

“你再想像一下,这7颗星的形状有点像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什么东西呀?”母亲并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循循善诱地启发道。

“有点像……,有点像……,啊,对了,像奶奶烫衣服时用的熨斗!”

“对了,它的形状就像一只斗,又因为它的位置在北方,所以叫做北斗星。这北斗星用处可大着呢。当你一个人走夜路时,如果迷了路、辨不清东西南北,只要抬起头,看见北斗星,你就有救了!”

见儿子听得入神,她借机施教:“其实,知识和学问,也是人生旅途中的北斗星啊!”

母子俩正说得兴浓,不料父亲踱了过来。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去睡觉?明天还要念书!”旧式的父亲总爱摆出一副家长的姿态。

“爸爸,我……我在跟妈妈数天上的星星。” 尽管惧怕父亲,可李珩实在太兴奋了,他希望父亲也能分享自己的一分快乐。

“数星星?数星星能当饭吃吗?还不快回去念好书!将来可以接我的班。”父亲的心里,十分希望儿子长大了能像自己一样,也当一个商人。

李珩吓得吐了吐舌头,赶紧准备回房。可等父亲走开了,他又凑在母亲耳边悄悄地说:“妈妈,其实我根本不想接爸爸的班。我长大了,还是要当一个天文学家!”母亲冲他会心地一笑。她知道儿子是认真的。她也希望这样。许多人一生的理想都是在童年时萌发的,她想为儿子保住这个梦。

好在,表面严厉的父亲还是明白事理的。见儿子满脑子尽想着那星空的奥秘,让他继承自己的经商事业看来希望不大,父亲后来终于改变了主意,把李珩送进了城里念书:真要研究星星,怕得多懂点洋学问,还是让他去读洋学堂比较好。

就这样,李珩先是进华阳中学读书,后来又进入华西大学数学系,1922年毕业,获理科学士学位,并任华西大学助教。1925年,李珩别乡背井远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后在巴黎大学天文台及里昂天文台任实习研究员,获理科博士学位。

不管走到哪里,头顶的星空总是一样地吸引着他。但一样的星空,故土的星星似乎格外美丽。所以,1933年,李珩毅然回国了。他要把学到的一切全部奉献给家乡星空下的人民,他要在故土的星空下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

儿时在母亲耳边立下的那个志向,他终于做到了。母亲当年的心血,终于化成了漫天繁星。

第9篇: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网络资源

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尤其是走进语文课堂,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突破重难点,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让语文教学进入欣欣向荣的春天。

1 利用多媒体再现真实的意境,激发学习内在动力

兴趣是心理动力的源泉,是学习的根本,是开发智力的关键。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不但会一无所获,而且让学生彻底丧失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的兴趣贯穿课堂的始终,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观察、等待、探究和行动。由此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多媒体一些丰富多彩的优美的画面、逼真的音响效果能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在教师带领、指引下,让学生感受到实物的再现,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自然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有了。

如在《赶海》一课的教学伊始,利用课件展示蓝蓝的大海、金色的海滩,伴着“哗哗”的海浪声,人们赤脚在海滩上捉螃蟹、捡贝壳,嘴里还哼着《赶海的小姑娘》的乐曲。学生伴着轻柔的乐曲,一边听着娓娓动听的朗读,一边欣赏着大海的美丽景色,完全陶醉了。这就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情境,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如《桂林山水》一课,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形象的句子,“静、清、绿、奇、秀、险”的山水特点和优美画面无法从文字中获得亲切体会与美感的熏陶,单凭教师着意的渲染赞叹,一人之力似乎也颇显费力,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片段,把那清澈碧绿的漓江水、形态万千的险峻山峰顿时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刺激了他们的视听感官,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为他们创设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因此,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把课堂学习变成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赋予学生无穷的想象或联想,为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2 利用多媒体获得感性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这个强大的信息载体为学生展现了另一片天地,在这里学生可以畅游知识的海洋,自由地汲取营养,自主地选择需要的相关信息,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那些难以言表的意境,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突破知识难点,克服思维障碍。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最大的难点在于生活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距离,一些学生连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为什么使人“难忘”?如何理解是人民的好总理,老百姓对总理的爱戴、怀念之情这个情感重点?笔者认为首先要走近那个时代、走近。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收集有关的资料和一些小故事,然后在课堂中大家一起交流。他们踊跃发言,效果远远好于教师的说教。有了这个环节,本课的情感目标自然不攻而破,以“情”为契机,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获得良好的效果。

准确地理解课文的重点,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突出学习、理解的重点,不仅使学生能看到,也能听到,往往可以在大脑中形成感性认识,促使阅读过程的多种心理因素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在学习《荷花》一文时,课文重点是要求理解“一池荷花”的静态美。教师可以借助录像让学生欣赏未开、刚开、全开的荷花的不同姿态,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弄懂为什么“可以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的道理;让学生体会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并跟着一起舞蹈的情感变化,自然得出结论:满池荷花实在太美了!全文的教学难点也就顺利解决了。

3 利用多媒体开拓学生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层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运用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能让学生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眼手耳脑多方位调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的画面、音响创设特定情境,刺激控制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和控制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同时发挥作用,口读心想,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让学生的思想不再受限制,使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如《咏柳》一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柳树景象:绿嫩多枝,在深远处,有一些具有春天气息的山、水、人。通过观察山、水、人和柳树的姿态,就能逐一回答问题:画面展现的是什么季节?春天有没有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通过观察山、水、人和柳树的姿态,就能逐一回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诗,在关键之时进行点拨。这样引导思维,使学生主动彻底地理解了诗意,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增加了课堂容量。

4 利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提供一片新天地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课,语文学习包罗万象,在具体的学习中要接触各门学科、各种事物。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引入课堂,开阔学生视野,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尤其适用于综合性学习课。如《探索月球奥秘》,教师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阅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食、潮汐等知识,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各自的搜索成果。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等各种资料,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

5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融入生活,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学习中分量最重、难度最大的莫过于写作,大多数学生作文时拼拼凑凑、生拉硬拽,往往言之无物,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远离生活。小学生作文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写作素材呢?

1)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再现生活,让学生进行情景体验,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让学生对着画面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学生就会很快形成较为连贯的语言。另外,要求学生走入生活实践中丰富语言。

2)网络阅读,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等,建立交流的平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