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范文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

第1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供应链;企业管理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供链的管理是种信息化、综合化、集成化的管理思想,供应链在现代的物流产业中直接促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生产与发展。因为,电力企业拥有独特的经营手段,使得供应链的系统能给物资提供有效地解决方法。本人通过对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以及以后的发展做出如下分析,希望能给我国电力企业供应链以后的发展提供建议。

一、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内涵

现如今,供应链已成为我国最为新型的管理理念,同时也受到了各界的重要关注。在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不只有物料的流动,还有资金与信息的流动。简单的说,整个供应链的流程包括采购、供应、再流向需求端(客户)物流。同时,这也是有计划的操作供应链的整体系统的优化、协调、控制等相关的各项活动,其中主要的重点就是达到需求端(客户)的要求,将需求端(客户)所需要的货物,将货物在准确的时间内,确保货物的数量要求,同时保证质量,一流的服务态度,直到交至需求端(客户),同时也将成本降到最低。

二、电力行业供应链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利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主要掌控,对主体的交易进行计划、组织、沟通、协调的形成一体化的管理过程,在管理过程中,最基本的管理目标后就是建议的成本,和对需求端(客户)均衡的服务水平,将供应链中的优势进行整合,并将供应链的整体重新配置,促使供应链整体合力发挥其作用,将物资采购与其他业务进行统一管理。一直以来电力行业都属于由国家控制和垄断的公用事业,这是种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相关供应链的采购链方面最普通的电力企业采购链主要包括需求链、采购链、供给链、运输链、仓储链等多个链节,由于,链长节的原因导致了链节权归于不同的产业主体,在客观主义角度来讲,以上的链节之间增强了管理的难度与复杂性。

三、电力行业改革后供应链管理会产生的影响

1.垂直一体化垄断

在电力行业改革的过程中,主要的重点核心就是打破垄断机制,其中,很多家公司都被垄断了,由于被垄断的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致使环节的分解,因此,引来许多的参与者与竞争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的价格也得到了调节。更合理的分配利润,使整个电力行业的运行利益最终得到有效提高的目的。由于,相关供应行业门槛的降低,因此,引来很多有关的参与者,以此打破了之前被垄断的局面,供应业务就变成了竞价的环节。

2.物资管理的影响

电力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中,多数零库存管理属于伪零库存类型。为了提升电力企业中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库存物资的运输成本以及存货量,经常会运用零库存管理理念,在电力企业的要求下将物资原料由供应商送到指定的地方,资金的流向方面应按照实际的消耗成本进行计算,物资供应商拥有路存的所有权,而电力企业拥有库存的管理权与决策权,在这种管理理念下,来及时地提供物资供应。但是,其中维持运营和财务费用主要由供应商持有,电力企业需要承担的将是消耗后计入企业财务成本费用中的一部分,用此类方式实现原材料库存管理的目的。

四、电力企业中相关供应链管理的对策与有效措施

1.对组织结构设计的改进对策

现如今,我国的供应链管理是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的生产是需要有相关组织保障的,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下,原有的供应链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供应链的管理需求。所以,需要按照计划将原有的供应链组织进行改革,升级原有的管理激励机制,确保供应链管理更好的实施与应用。将供应链管理建立新的流程,新组织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相比,其中也具有一定的区别,建立不同的供应链管理形态,促使改革后的供应链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其中主要的重点也在于所运用的措施。

2.引入与培养供应链的管理人才

因为各方面的不断影响下,相关的电力企业已经严重的缺少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供应链方面主要缺乏的人员部门有物流、采购、库存管理等多数有关生产方面的主要人才。建立供应链管理方面人才知识方面的培训,运营方面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人才。在供应链中,物流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根据需求端(客户)的要求为基础,对货物、服务和相关的信息制定计划、执行与流程的控制。根据事物不同管理职责,供应链管理具体包括有主管、管理人员、流程优化、供应链分析等相关的专业人员。

五、结束语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改革,在未来的电力市场竞争中如何才能获得优势,如何确保电力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现如今,我国的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也有了在市场上竞争的能力,如果想要不断的升级与发展,就应当一直保持水平与能力的提高,现代的管理理念能够保证传统企业竞争力有效的提高,改革传统的保守思想,以市场要求为重点,为供应链的更好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能达到需求端(客户)的要求标准,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更好的保障我国的发电企业供应链在市场上的稳定地位。

参考文献:

[1]赵柱文.基于电力企业物资供应的供应链管理整合[J].物流技术,2009,02:125-126+139.

[2]杨海贤,李新威.电力企业应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J].开放导报,2005,03:130-131.

[3]杨海贤,李新威.电力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J].广西电业,2005,03:43-45.

第2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一、国内外对供应链概念的研究

供应链这一名词直接译自英文的Supply Chain,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随着人们对这一概念逐渐的认识,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最初,供应链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料采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率。这种传统的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注重企业的自身资源利用目标。

之后,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将供应商纳入供应链的范畴,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还有些学者将分销商等分销渠道中的实体纳入供应链的概念。如《英汉物流管理大辞典》中:供应链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供应链亦称销售链,如果较强调客户则称需求链。这种观点仅仅局限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关系和各企业的独立运作,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其后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企业的外部环境,并将用户、消费者纳入供应链的范围,认为供应链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范畴。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Handfield & Niches(1998)认为,供应链包括了从原材料阶段一直到最终产品送到最终顾客手中与物品流动以及伴随的信息流动有关的所有活动。史迪文斯(Stevens,1999)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陈国权(1999)认为:“企业从原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这些定义注重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对供应链的认识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哈里森(Harrison,1999)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马士华(2000):“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在我国2001年发表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以上的概念是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划分的。随着人们对供应链认识加深、扩广,供应链的长度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从单个企业一方面向上延伸到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向下延伸到顾客以及顾客的顾客直到最终的消费者;供应链的结构则从“单链”扩展到“网链”。

还有的学者从其它角度给出了供应链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价值链。马士华(2005)认为它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王金圣认为,供应链虽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2)业务流程。沈厚才(2000)认为,供应链实际上是一种业务流程模型,它是指由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链组成,完成由顾客需求开始到提供给顾客以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整个过程。(3)合作伙伴关系。陈功玉(2003)企业与其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业务往来关系,而是结成了一种全面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被称为“供应链”。

二、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概念的研究

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的客体。对供应链不同范围、不同角度的认识决定了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和角度,也由于人们对供应链有不同认识,相应地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说法。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概念首先在西方被提出来,但对这一概念的起源并不清楚。Gordon Stewart,Mike Adhajanian认为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大卫・布莱纳(David Bremner)于1869年出版的《苏格兰工业》。Simon Croom & Pietro Romano认为,从Forrester(1961)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源于使用工业动力技术的分销和运输。还有些学者认为供应链管理起源于后勤学,因此早期的供应链管理的观点主要集中于物流管理。

其后发展的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范围更为广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哲学。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强调了它的系统观、战略观、合作观、顾客导向观、价值的创造、集成的思想。Houlihan(1988)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强调战略决策,是一种新系统方法―整合而不是接口连接。Dornier(1998)认为供应链管理本质就是在追求企业合作的效率,以较少的产品前置时间与营运成本的最佳,来获取企业营运的竞争优势。Fisher(1997)等认为应围绕市场产品需求设计供应链,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马丁・克里斯托弗(2006)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是从供应链整体出发,管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以更低的成本传递给客户更多的价值。马士华(2006)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思维观和“流”思维观,对供应链中的一切活动的优化要以整体最有为目标,对各个环节的运作管理要实现小河流水般的顺畅。

第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具体性的管理方法体系,体现了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控制、协调、决策。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在企业组织之外的包括消费者和供应商在内的物流活动。1998年,CLM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供应链管理不仅包括物流,还包括对物品、服务、信息进行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计划、实施、控制,以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全部过程。赵先德(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即对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客户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陈国权(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

第三,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流程管理。Lalonde(1997)明确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的流程思想,认为供应链管理所管理的是伙伴关系、信息和物料流的流程,该流程超出了企业的边界。Rhonda R. Lummus & Robert J.Vokurka(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将所有供应链中的活动整合并集成为一条无缝连接的流程。马士华(2005)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第四,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关系管理。Harland(1996)将供应链管理描述为对商业活动和关系的管理:组织内部,直接的供应商,供应链中一级和二级供应商与顾客,整个供应链。陈功玉(2003)认为,如何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被称之为“供应链管理”。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没有统一的概念。综合以上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观点,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供应链管理的主体:核心企业。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结构,核心企业相对于链中的其它企业或实体具有一定的优势,必定由其担当起实施供应链管理、执行管理职能的责任。供应链管理的客体:供应链即一种功能网链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体,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流,包括物(包括物质、非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和流程,将供应链中各个实体实际连接起来的是流或流程。合作关系,是与流和流程相对应的将供应链中的实体联系起来的虚线连接。供应链能够正常运转的精髓在于企业间的合作。供应链管理的拓扑结构:网链。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供应链中的灵魂,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之中,包括系统观、战略观、集成观、顾客导向、价值的创造和网络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应体现管理的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领导。而这些要素中的基础是合作关系,关键是管理思想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2] 陈功玉:论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 刘刚:供应链管理――交易费用与决策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第3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高校餐饮

Abstract: The content and its the significance manages which throughthe analysis universities dining supply chain, this article proposedthe establishment highly effective di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hould take several question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niversities dining

高校餐饮改革作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部分,既有尊重教育规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属性,又有逐步实现企业化管理,尊重经济规律,讲求经济效益的产业属性。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餐饮管理如何面临挑战,适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路和方法,创新餐饮管理,建成符合高校后勤特点的新型管理运行机制成为重要命题。

当今世界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维化,这种变化促使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点的和线性空间的思考向面的和多维空间思考转化,管理思想也从纵向思维朝着横向思维方式转化,供应链管理作为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对搞好高校餐饮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的研究最早是从物流管理开始的,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2、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

二、供应链管理在高校餐饮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高校餐饮管理是高校后勤工作的组成部分。餐饮管理供应链指从食品的采购、加工到最终销售的链状结构,包含采购管理、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制作管理、客户服务、会计核算、人力资源、餐饮营销等内容,它以服务师生为核心目标。其基本特征表现为:(1)从高校餐饮供应链的社会功能看,高校餐饮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种属性,高校餐饮供应链必须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求得一种平衡,餐饮供应链管理过程也就是二者最佳价值结合的追求过程。(2)从高校餐饮供应链的功能特点来看,作为服务行业,餐饮供应链的核心是为高校消费者提供优良的餐饮服务,因而围绕服务工作,提供高质量的饮食服务,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环境,以及卫生、环保等,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动态处于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位置。(3)从高校餐饮供应链流程管理来看,餐饮供应链管理由对供应链各节点的环节管理转向面向供应链流程的系统管理,即转向餐饮供应链的组织决策、配送管理、信息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绩效评价管理等。

与传统管理方法的区别。餐饮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第一个管理目标是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掌握比较简化的管理方法,把运营成本、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的低位水平上。在餐饮成本上通过让采购人员、餐厅管理人员全面理解生产成本函数表达的深刻涵义,掌握并运用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调控主副食在低成本价位上运行。第二个管理目标是优化定置管理。根据主副食生产加工的规模和产量的要求,把餐厅的空间布局、设施设备及用具放置、场地生产空间安排与劳动者的组织分布进行优化,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第三个管理目标是根据最佳人力输出,较高的加工效率,最节省的能源消耗,科学确定标准当量、标准器皿或盛量工具,实现计量方法标准化管理。第四个管理目标是对餐饮主副食加工生产的微观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从程序和顺序上解决最佳生产物流的效果问题。当然,在大学餐饮供应链管理中,如果没有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智能决策系统,也可以完成餐饮供应链管理的意图和要求,只是在精确性和效率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建立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应重视的问题

要成功地实施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管理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要抛弃传统的管理思想,把后勤餐饮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生产和现代管理技术,将餐饮经营过程中有关的人、技术、经营管理三要素有机地集成并优化运行。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物料流、管理过程的信息流和决策过程的决策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对餐饮供应提出的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

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必须从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环环相扣,直到为最终消费者服务,真正按链的特性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使各个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方式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因此,对高校传统餐饮管理模式的改造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餐饮供应链系统管理的设计。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快速反应能力已经成为制胜的重要砝码,管理同技术结合的餐饮供应链系统设计在餐饮管理中尤为重要。除了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日常的内部服务获取效益外,在整个餐饮现代化系统运用过程中,对餐饮各个点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汇集、传递和反馈,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信息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实现为企业增效的目的。餐饮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增效的关键点之一,可以利用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理念,对原料及供应商进行采购跟踪,并根据厨房及各部门领用的每个环节生产所需时间长短的报表,实现对库存量的实时监控,防范餐饮企业日常管理的漏洞。

通过对贯穿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的信息集成,产生餐饮管理的关键数据。所谓关键数据,是指订货预测!库存状态、缺货情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在途物资等数据。为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在系统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达到共享采购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多位置库存控制、批量和系列号跟踪、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加强对各个环节点的监控和管理。

2.适应餐饮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系统重构。现行企业的组织既然都是基于职能部门专业化的,基本上适应可制造性、质量、生产率、可服务性等方面的要求,但不一定能适应于供应链管理,因而必须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流程重构问题。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多个部门协同工作以取得整个系统最优的效果,必须根据供应链的特点优化运作流程,进行企业重构,确定出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应采取的结构形式。

3.研究适合高校餐饮供应链管理的质量标准和绩效评价系统。供应链管理不同于单个企业管理,因而其绩效评价和激励系统也应有所不同。新的组织与激励系统的设计必须与新的绩效评价系统相一致。在餐饮管理中,质量标准存在于采购、库存、加工卫生、就餐环境、制作标准等环节,最重要的是保障餐饮卫生安全。

绩效评价系统包括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对物流的绩效评价,一个是对人的绩效评价。物流的绩效评价是对餐饮供应链管理的流程优化是再造的过程,不断降低成本控制。人的绩效评价就是结合餐饮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质量效益评价,不断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4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 供应链 整合的意义与战略

引言:企业为了能够具有更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物流供应链的整合管理不仅需要对物流源进行合理的运用,而且必须使物流资源所形成的物流能力成为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关键。现代物流与供应链整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物流行业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

1.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的概念

1.1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1.2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它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2. 我国企业应用物流与供应链整合管理的意义

供应链管理正在不断发展,而供应链管理包含了物流,物流必须迎合其发展,才能使供应链更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2.1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成为供应链的重要部分。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强烈的今天,不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不论是物资物流系统还是信息物流系统,其供应链状的传输模式越来越明显。这种供应链的模式,对各个领域和各个系统从资源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已经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从而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各个领域和系统的综合成本,也极大地提高了物资产品转化、生产消费转化以及信息物流转化的传输效率,因此,为缩短交货期降低成本等就要求高效物流,那么做好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的必然要求。

2.2明确物流只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去主动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物流是为满足顾客需求,对来源点到使用点的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与控制的供应链的一部分。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业务流、价值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在社会化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产品生产日趋全球化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当前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探索阶段。它的目标是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及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只有明确物流只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才能从整体看问题,去发展现代物流,适应供应链管理的新发展。

2.3应用现代物流技术,融合信息流,使供应链管理更加科学。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交易,每一笔商业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都需要这些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贮、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世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物流与信息流的相互配合体现得越来越重要。

3.物流管理到供应链整合战略

供应链管理理念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由于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流管理模式、物流支持体系、物流服务职能都有创新。了解和学习这些创新,有助于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1 要建立物流与供应链整合管理模型。物流与供应链整合管理是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把供应链上各个组成部分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供应链实施管理的关键是规范运作、制约有效。在管理中要在供与需构成的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按照市场要求运行,引进市场机制。供应链环节运作办法、业务部门、机制、效能监察等共同构成物流与供应链整合管理模型。

3.2 要建立制度管理体系和模型,强化基础管理。供应链有序运作,进而实现高效益,要靠电网式的系统化制度模型予以保证。管理制度体系的内容包括采购方式、合同、库存、台账、资金结算、奖惩等。

3.3合理运用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一般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物流技术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应用这些技术使物流与信息流结合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能使供应链更加科学。

当前的供应链系统正面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供应链中的联系。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可以运用一元化管理企业活动所有数据的ERP系统,企业间信息流动的EDI/Internet技术,收集零售消费信息的条形码与POS系统,共享数据库等多种电子商务应用技术,来改善对供应、生产、库存、销售的监控,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建立更,陕捷、更方便、更精确的电子化联络方式,实现信息共享管理决策支持。

可见,要构建一个通畅(迅速、准确)、运营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有三种基本技术系统的支撑。

3.4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协同化

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物流服务,把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承担。它提供了一种集成物流作业模式,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补给变得更经济,而且还能创造出比供方和需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务系统运作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服务水准,且成本相当或更低廉的物流服务。

3.5要建立“人本”管理模式,制度的长期规范运作和严格执行,靠被管理者遵守的行为准则,靠管理者全面监控。提高素质、创造发展环境,把个体目标和链条总目标和链条价值实现融为一体。这实际上突出人本的管理格局。为此,要在变他律为自律,主动工作等方面通过途径把物流与供应链整合管理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最终实现自主管理、自我主动创新和增强质效的人本管理。

4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管理思维的创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正成为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以前的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后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代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部分,需要运用以上提到到各种措施以及本论文没有涉及到的其他方面更好地将物流管理做好来迎合供应链的发展,为企业和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零售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并且也更加注重供应链节点之间的相互协调。就我们的实际情况来看,供应链管理刚刚起步,这样就很容易给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带来困难与挑战。

1供应链理论的基本概述

1.1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从经济角度以及社会角度对企业可持续竞争理念进行拓展,进而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通过零售营销理论以及供应链管理技术作为基本出发点,来对资源进行相互的整合。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全局的控制与管理[1]。

1.2供应链管理发展背景

知识普及化,经济全球化,企业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零售行业的竞争也逐渐呈现出一体化与国家化趋势。另外,随着用户需求逐渐突出品位,导致诸多不确定性增加。虽然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已经提出了20多年,但是在不同时期,供应链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表示。但是却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部门操作。虽然各种说法不尽相同,并且含义的表述也有差异,但是我们依旧需要理解供应链的基本内容以及实质性问题。具体而言,供应链的范畴要比物流深入得多,其不仅包含了物流系统,同时也囊括了生产、销售与计划等多个方面。

2我国零售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因为国家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在整个供应链中,制造商都处于龙头地位,并且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之中都扮演了主导角色,导致零售商只能处于被动依附的位置。另外,除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品之外,制造商直接决定了生产的种类,进而决定了消费者是否能够购买到商品。之后,因为国家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传统的推式供应链模式出现了一定的改变,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都在不断加剧,这样就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行业垄断地位进一步削弱。之后,大型的零售百货店逐渐占据了供应链的主导权,因为其在批发商、制造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供求关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家乐福、沃尔玛、万客隆等大型连锁零售商出现之后,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真实性[2]。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顾客的需求也在改变。想要维持卖方市场很难实现,这代表了买方市场的来临。但是买方市场与之前的模式的区别在于市场需求变幻莫测,企业不仅仅需要提升消费理念,同时还需要强调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这样才能够合理的配置内外资源。随着零售连锁企业日益扩充市场,零售业的角色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零售业不再依靠挤压等方式来获取利润,而是利用强大的物流,周密布点的连锁,信息的快速处理来迎合市场的多变要求。在20世纪末期,我国不再像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只有管理部门的审批,或者是依靠各种票据才能够买到限量的商品。另外,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也在持续性的增长,这样无疑就为零售业的发展创造了宏观的大环境。基于这一情况,21世纪供应链管理思想也从原本的研究迈入实践,将原本单一的管理手段逐渐演变成为全局意识的整体思想,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研究机构都对其有所认识。目前,我国企业也认识到供应链管理思想的重要性,进而对模式进行学习,尽可能摆脱恶性的竞争,努力满足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需求,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形成高效的运转体系。

3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与供应商协作关系不够融洽

作为我国最大的家电以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的全国连锁企业,国美电器的商品采购量非常庞大。国美电器凭借强大的渠道优势,在与供应商谈判的时候存在极为明显的议价优势。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国美电器凭借其优势,不断的打压商品供应商,这样引起了商品供应商的不满。如,国美电器与格力之间的冲突,就是国美电器同供应商协作不够融洽的一大体现[3]。

3.2物流配送系统有待完善

虽然国美电器的进一步扩张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丰厚的利润背后是对不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的严峻挑战。现阶段,国美电器在全国各个一线城市都建立了商品配送中心,但是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依旧有所欠缺,这样就导致国美电器在覆盖配送范围方面依旧偏小,导致商品的配送能力不强。之前,国美电器的商品配送仅仅是依靠第三方物流,但是现阶段的国美电器则选择第三方物流与自营物流相互结合的模式来进行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与自营之间的车辆比例为7∶3。大规模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就是国美电器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还存在增值服务不够完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由于缺少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样也会给国美电器的物流供应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3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略有不足

零售连锁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时候还存在明显的动态性与复杂性,国美电器的供应链管理包含了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方面,并且供应链的管理也需要与国美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相互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更新,呈现其动态性,这就要求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之中的相关人员能够熟悉各种管理理论,找到管理的方法与措施,并且还能够精通供应链的相关理念与实际手段,勇于开拓创新,实现与时俱进。但是,就国美电器现阶段的供应链管理来看,还缺少实践能力强、专业素质高,拥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才,这不仅仅只有国美电器才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在零售连锁企业之中,缺少供应链的管理人才已经成为了一个共性问题。

4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就需要针对性的提出对策,这样才能满足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4.1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于国美电器来说,想要进一步获取经济效益,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供应商,导致供应商的利益受到影响。一个成功的零售连锁企业,必须树立共赢的理念。所以,国美电器在对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进行优化,实现不同资源相互的有效配置之外,还需要确保与其合作的企业能够获取一定的利益。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能够建立出相互信任,达成战略伙伴的关系,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全盘的考虑整个产品的经营环节,并且将这一部分环节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就能生成供应链,实现彼此之间的供应,这才是当前国美电器在处理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

4.2完善物流配送系统

国美电器想要转变其发展战略,就不能再走原本的物流配送系统的扩张再建设老路,需要先增强自身的物流配送能力之后,再进行门店方面的扩张,迈入企业并购的新路。国美电器一方面需要建设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将物流配送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需要将依靠第三方物流来进行配送的现状改变,虽然依旧需要第三方物流配合来进行配送资源的整合,但是也需要做好自身零售连锁销售网络的拓展与完善,将精力放置在产品的销售,满足国美电器发展的需求上。但是,就长远来看,如果一直由第三方来做产品的物流配送,必定会成为国美电器发展的软肋,直接阻碍国美电器成为世界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所以,国美电器需要在自身的物流配送体系之中降低第三方物流的份额,同时,不断扩展自身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样才可以完善国美电器的物流配送能力,为了成为世界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4]。

4.3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

为了满足国美电器未来的发展,供应链管理人才不可少。在引入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国美电器内部管理人才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这样才能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满足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5结语

总而言之,在面对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的时候,国内的零售连锁企业就需要重视供应链管理,能够从组织、观念、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这样才能够利用供应链管理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董冠群.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7(05):22-24.

[2]吴梅,郭旭娟.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知识经济,2014(04):135+148.

[3]王凤忠,赵复涛,吴志斌,尹永超,田朝友.企业供应链管理绿色度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2(15):333-335.

第6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 快速反应能力 核心竞争力

一、引言

所谓供应链, 是指商品从加工原料开始直到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的整个过程中,参与了该商品价值形成活动的上、下游企业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络。

供应链上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实现供应链的总目标。为优化其性能,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必须以一种协调方式运作,把供应链看作一个完整的运作过程对其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各环节间的延误或浪费,在一定的时间内,用更少的成本,实现价值增值,这就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所谓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及控制。

二、零售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零售企业竞争力,实现其竞争战略,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有利于零售企业实现供应与需求的有机衔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在零售领域中,存在着供应商——零售商——顾客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供应链条,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避免信息失真、提高顾客信息反馈效率,使供求有机衔接、协调一致、反应迅速。

2.有利于零售企业实现精确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成本是零售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于零售企业供应链来说,供应链的赢利就是从顾客那里赚取的收入与供应链的全部成本之间的差额,供应链的成本越低,就意味着企业的获利空间越大。供应链管理就是要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就是不断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

3.有利于零售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就必然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而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4.有利于零售企业加快资金周转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比一般企业的资金周转时间缩短40%~60%,而资金周转时间的缩短就意味着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高。

5.有利于零售企业改进交付可靠性,缩短交付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企业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可以大大缩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间,从而获得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现阶段中国市场上产品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需求变化越来越快。所以,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成本固然是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但是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进而有效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竞争的根本。

6.有利于零售企业成为受欢迎的合作伙伴

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供应商和零售商实现信息共享,供货商们可以直接进入到企业的系统,各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在共享的基础上,交易双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利益矛盾体, 而是建立在战略发展思维基础上的受欢迎的合作伙伴,实践着双赢的方针,协调彼此的行为。

三、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策略

1.转变观念

零售企业要有效的实施供应链管理,企业全体员工都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理解供应链管理理念,明确认识到满足顾客的期望是企业的最终目的。

2.明确供应链战略,获取战略匹配

实施供应链管理属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所以在设计和导入供应链管理系统之前,正确的做法往往要求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企业实施的供应链战略必须与企业的竞争战略相互匹配,也就是说企业的供应链战略与企业的竞争战略拥有相同的目标。获取战略匹配有三个步骤。首先是理解顾客;其次是理解供应链;第三是获取战略匹配。通过实现战略匹配以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微观平衡。

3.科学设置岗位工作流程,重视人才储备

在供应链设计环节,首先我们应科学设置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实现对供应链整个链条各环节的有效、严格控制。其次,人才是关键。从零售企业的现状来看,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的短缺最为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快引进、培养、建立一支精通供应链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 4.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调整和能力整合

首先变革企业内组织结构。即要变革原有的垂直型的组织结构和企业运作方式,建立扁平化的管理组织。这样既有利于职能之间的协调与综合管理,又有利于针对特定的顾客迅速、有效地开展商品开发和运作。其次进行商品品类管理。按照商品类别来建立项目团队,这种组织形式在零售业中运用得最为广泛。

再者采用有效的信息技术系统,如EDI、ERP、INTERNET技术等,实现信息共享,建立统一标准、统一数据格式的信息处理平台,整合了自身信息系统和客户之间的交易数据,努力做到整个业务流程过程中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优化物流配送系统

优化物流配送系统除了前面提到的有效的信息技术系统外,还包括合理控制库存、科学选择、安排运输和仓储设施布局。

6.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零售商和供应商来说,如果企业单纯从自身利益出发必会使自己陷入“囚徒困境”。为此,双方必须以一种协调的方式运作,将彼此看成是合作伙伴,而不是视为博弈对手。

四、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在美国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这对中国零售企业很有借鉴意义。200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事业协会”标志着世界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

第7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现代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实施办法

序言:先进的管理理念是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导航,我国在争取世界前列的造船大国的进程中,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在造船的观念和管理模式上更新,所以在深入探讨造船管理模式的研究时,我国的改革速度是非常快的,并且整个管理理念的改革是对造船业的发展极其有利的。一个船舶企业该怎样做好整体的规划和统筹,合理的运用供应链管理是直接关系这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的发展的。

一、 现代造船模式的供应链特点

1 供应链成网链结构

造船企业的供应链是由多个节点组成的网链结构,在整个供应链的网络中,船厂借助船台,码头等承担着船舶装配的责任,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位置[1]。在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供应商和协作厂商,他们对船价有着很大的影响,船级社等中介控制着供应链上的生产活动。

2 造船供应链内部结构复杂。

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单船和系统船型跟各个生产中心的物流会相互影响,并且会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供应商,复杂船厂在很多船型同时投入生产时,造船所用的相同的零件会出现很多的供应商。外包业务的发展,船厂引进中间承包商和供应商,把承包商和供应商的供应链融合到船厂供应链的同时加大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因此,供应链的管理开始复杂化和多元化。

3造船供应链管理复杂。

船舶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一般是十个月或者是一年的时间,船舶制造要把成千上万的零部件、上百套配套设备、十几个功能不同的子系统,通过船体平台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生产过程包括了大量零件的制造,还包括复杂的系统装备,最终还必须依照船体的结构将船舶组合起来这使得造船供应链管理的任务变得更为复杂艰巨。

三、现代造船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1 决策层应树立供应链管理理念

供应链是否能够完整的运行需要依靠管理层的观念,在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决策层必须要站在整个船舶企业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而不能只看到某一方面,从某一个角度出发来做决策。新的供应链的管理和传统的管理存在着不同,供应链管理需要各个部门之间亲密的合作,各个部门融为一体,供应链的管理对企业员工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首先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要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跟同事之间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2建立适合供应链管理的船舶建造企业流程

船舶制造企业流程就是企业内部,运用各种制度和设备,管理船舶生产的过程,以及最终船舶出品,在这个过程中,船舶零件的采购,运输,以及零件的组装,船舶的生产一直到最终的成品都要有良好的管理程序。供应链的管理好处就是能够通过供应链来控制物料流的管理,能够更加快速的掌握整个船舶的制造过程。但是我国目前的整个管理过程太集中化,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工作需要很多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但是各个部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沟通上的问题。这跟供应链的管理是存在冲突的,所以为了让船舶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必须对船舶建造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的改革,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

3重视供应商管理

在建造过程中,需要跟很多的供应商联系,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不同的材料和零件,并且将这些零件送到船厂。船舶企业应该跟每一个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供应商参与到船舶的生产过程,成为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中还要有效的分清主供应商和分供应商,方便更有效的管理[3]。

4 加强采购、库存与配送管理

采购、库存与配送是生产控制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船厂供应链中管理的关键,在新的供应链的模式下,采购,库存,配送必须要做到一体化和规范化,要把整个采购,库存以及配送管理形成一个推动供应链正常管理的推动剂。

5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 推进托盘管理

托盘管理就是把托盘作为设计单位进行生产的设计,组织生产过程,进行物资的采购,以及成本管理的整个生产过程。托盘就是为了满足船体的最终用户,造船上需要从预舾装作业到供应商的关键业务流程集成,把造船之初的船体设计,生产计划,采购流程,制造过程以及整个工程管理融为一体的进行生产管理。托盘管理,其实就是把船舶整个企业内部供应链融合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的托盘管理,其实就是树立客户需求导向的观念,建立起以托盘为中心,设计,制造和采购作为造船目标的一项责任体系,顾客为最终的目标。船东对船舶产品的需求,可以分解,也就是把托盘作为基本单元的舾装作业和相关作业体系的目标,即作业时间上的目标,作业质量上的目标,作业成本的控制以及作业柔性的具体目标。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托盘式管理,不仅仅是建立客户目标责任体系,更重要的是把托盘管理的目标体系和经济责任制联合起来,对客户目标责任管理进行动态管理。搞好作业资源配置管理是托盘引入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一步,托盘管理的作业资源配置是通过定置管理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托盘管理模式中,必须要让作业资源满足整个船体生产过程的共同需要,在定置管理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优化也是定置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场地,设备材料的定置,实际上就是实现以作业为单元的固定资产生产能力在各个环节上的优化配置,要保证整个造船环节的连续性和关联性,就是要让造船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6 完善信息网络建设

因为造船活动中参与的供应商会遍布全球很多地方,所以沟通和信息交流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造船活动中,如果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畅通,那么势必会给造船活动或者是采购活动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造船企业只能加大零件的库存来应对不确定性的情况,这就大大的造成了造船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不便。但是如果各地供应商能够跟造船商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就会降低整个过程中的不便,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增强造船企业的实力。为了能够让造船商和供应商之间能够进行信息的传递,并且能够及时的了解双方的情况,造船企业就必须要做好信息技术上的建设,也可以采用一元化管理企业活动所有数据的ERP系统,企业之间信息流动的网络技术,共享数据库等多种电子商务技术,让造船商和供应商之间能够充分的了解对方的情况,改善供应商对供应,生产,库存和销售的监控,造船商对库存也不需要太多的去研究,所以造船商和供应商以及分销商,客户之间快捷,方便,精确化的电子联络方式是贯穿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我国造船企业中,计算机虽然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但是利用计算机跟各地的供应商,分销商以及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工作做的并不好,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把各个专业的软件在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方面进行集成,从而实现造船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个供应链系统上的信息集成和共享。

四、总结

经济全球化给国际市场带来了很大的竞争,中国船舶企业要想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及时地吸取船舶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并且积极地改善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够降低船舶生产的成本,缩短船舶生产的周期,增强船舶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子菊,张爱霞,现代造船企业管理的现状[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2]雷蕾,胡斐,造船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得研究 [J],南京出版社,2012年1月。

第8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范文

采购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因此采购管理一直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目前,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理念,其中采购管理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模式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当前企业形势提出了几点采购策略,从而实现供应链下企业采购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供应链;采购管理;变化;策略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企业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以便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旨在形成集体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采购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其在企业营运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采购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支出,从而扩大企业产品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盈利水平。

1供应链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变化分析

1.1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在原来的企业采购过程中只是与供应商形成简单的买卖关系,但是供应链下的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改变使企业与供应商产生了共同利益,其关系也更加的可靠。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不断压低供应商价格的采购方式,而是在市场中寻找更多的供应商,实现分散管理方法。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分享数据库信息,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减少企业库存,降低企业采购所占用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1.2企业采购驱动发生了变化

企业以往的采购活动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库存数量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仓库缺货。但是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活动主要是以生产订单需要为主。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形成了订单生产模式。企业根据生产订单合理确定订单需求,并且以此作为采购的驱动力,正式开展采购工作,从而有效减少库存,减低采购部门的成本支出。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工作与客户需求相联系,提高了采购工作的科学性,减低采购成本支出,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1.3采购管理重点发生变化

在以往的采购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即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不足,没有对供应商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对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变化无法快速做出回应。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的采购工作以“适时需要”为准则,改变了过去“为库存而采购”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企业采购工作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能力。同时,这种采购模式也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提升了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实现供应商的利益要求,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在供应链下,利用信息共享的优势,及时将企业需求反馈给供应商,提高采购产品质量,也可以在新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引入供应商管理理念,从而有效保证新产品的开发进程以及质量。

1.4采购流程发生变化

在企业以往的采购过程中为了降低采购风险,保证企业的利润,企业采购流程涉及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但是这种采购流程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采购流程过于烦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购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采购流程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但是许多企业内部部门的联系性不强,信息流通能力较差,会影响采购管理的畅通性,提高采购管理成本。但是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流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简化了采购审批流程,提高了采购效率,同时对于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供应链下,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或是客户与供应商的联系加强,有助于提升供应产品质量、保证供货效率,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生产加工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5库存管理发生变化

受传统采购方式的影响,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只是独立的买卖双方,并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与供应商都会保证一定的库存来应对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过大的库存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与市场终端、企业生产、供应商都紧密联系起来,实现适时存储,在保证企业正产生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管理策略

2.1供应链条件下扩展采购职能

首先,科学合理地设置采购结构。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发展和行业特点的需要,打破传统观念中“大而全”的采购局面,设置科学合理的采购组织结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供应商,完成采购活动,实施采购低成本策略,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其次,确立基本的采购准则。采购准则的设立是企业规范采购行为的基础。企业需要日常采购中吸取经验,逐步将采购过程中的权责落实到位,做到每一项采购工作都责任到人,采购流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检查与监督。再次,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优秀的采购人员,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作支撑的前提下,还需要具备分析、沟通、协调、决策层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企业要建立跨职能的采购团队,一批高素质的采购人员是采购组织中必不可少的。因而企业需重视对采购人员入职前的选择和入职后的持续培训。最后,采取先进的采购模式和管理理念。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能否在企业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思想的突破和企业的创新精神,先进的采购模式很难在企业实施。企业可利用电子载体,实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信息的传递,保证采购活动顺利执行。通过电子信息的应用,抛开过去传统的采购流程,增加有价值的电子化沟通,通过电子化采购流程的应用,优化供应链重要环节,实现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大幅提高。

2.2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上文中已经提高,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已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存在共同利益,对保证企业生产,降低供应链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企业与供应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从而对产品价格、生产效率以及其他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供应链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细分企业的供应商。在对企业的供应商进行分类时,可以依据供应物资的价值以及重要性方面进行合理的分类,以便更好地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企业为了降低采购工作的风险,企业必须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以及信用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供应商直接排除;其次,还要进一步评价供应商的技术技能、生产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并且将最终评判结果作为企业供应商选择的重要依据。

2.3构建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不仅仅包含单个的生产企业,还涉及供货公司、运输体系以及市场终端的管理,供应链上拥有多个环节,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做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企业的状况。因此构建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企业供应链高速运转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管理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以生产企业为核心,将企业数据与链条上游的供应商共享,并且在物流中心以及库存点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将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及时地通过信息系统表现出来。同时,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及时体现市场终端的生产需求,将生产企业、供应商以及市场有机联合起来。

3结语

综上所述,采购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采购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合作竞争优势,实行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本文提出了具体的采购管理策略,旨在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实现供应链下企业利益的最优化。

作者:欧阳丰瑞 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第9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图书馆;管理分析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服务化的管理方式,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图书馆用户的需求的,这种管理方式所追求的目标是用最低的成本将整个系统的效益提高到最大化,对于我国而言,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对于图书馆等服务类行业而言,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供应链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一定会是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1.主动性较差。这是因为图书馆现阶段仅仅只是将自己的内部资源给利用起来了,并且也是以利用内部资源为主的,对于外部的资源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利用起来的,也就是的图书馆与它的合作伙伴等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战略伙伴应该具备的脸能的关系。在现在的事业的机制影响下,图书馆已经占据了供应链管理的最高的位置,所以,图书馆认为自己才是出版社和读者的核心,弄错了自己的位置,把本该是以服务为宗旨的管理改变了,因此您,图书馆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应当要建立起一个供应链的系统,里面包含各地区和各国家的图书馆信息。

2.计划经济模式。据调查分析,我国还有部分的图书馆是以计划经济模式来进行图书馆管理的,最明显的就是我国的高校图书馆,虽然和出版社等建立了合作的关系,但是其实质的管理模式依旧没有发生变化,使得在合作的过程中的决策协商等,基本上不具备科学性,使得其缺乏市场竞争的意识。不仅如此,有部分图书馆也没有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利益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图书馆和其他机构合作的一个媒介,所以,图书馆与出版社等机构的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3.合作时间短。我国的图书馆与供应链的阶段合作关系时间比较短。从我国高校图书馆中就可以看出,其合作基本上都是短期的,很难有长期的合作行为。而且图书馆和供应链节点之间的协商等都不够客观,然而还是由主观的因素来决定的,如果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以客观的角度出发,很有可能会造成制定的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使得最终的效果不理想,甚至起到反作用都是有可能的。而图书馆与供应链节点的合作关系现阶段就是如此,其协商的过程和结构都受到了非常强烈的非经济的因素以及个人偏好的行为影响。

4.传递信息的工具落后。现在是网络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也在添加电子信息资源,所以,信息传输大都是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链阶段之间的连接基本上都是该节点的门户网站等,但是,因为其提升和完善的力度还不够,就使得很多的供应链节点之间在信息传输比较慢等。

二、应对措施

1.协调管理需要加强。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就像是一个企业一样,由各个部门所组成,所以,供应链的管理应用方面,应该从图书馆的各个部门着手,然后再将各个供应链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部门的共同小组,并且在这个范围之内建立起一个利益的合作关系。图书馆的管理本身就是根据图书馆的基本的业务需求而定的,其范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无形资源的管理,一个是有形资源的管理。有形指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能够摸到的东西,比如纸质文献等。而无形则是指网络虚拟的,比如电子资源等方面的。所以,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管理,都应当遵循着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来进行管理,并且将其的供应链的节点进行有机结合。

2.加快业务的流程管理。我国图书馆的供应链业务的基础就是供应链的管理,其实,业务的流程管理和再造的本质基本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业务流程的再造是对图书馆的管理根本进行改造,而业务流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图书馆的管理流程逐步地完善,以及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提高的,促使图书馆中所收藏的资源等能够满足到我国的图书馆用户的需求,而且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所以,我国的图书馆除了要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外,还需要建立起电子资源的平台,以便于用户能够更便捷、更精准地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对于图书馆的供应链业务流程管理的实现,除了要对图书馆的管理根本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设计外,还需要对图书馆的管理思维方式进行改变,将原有的固定的思维转化成动态的思维,并且要将图书馆内部的每一个部门都连接起来,让其功能整合成一个整体,最终形成一个单一的流程。还有,就是图书馆的各部门之间应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以及对外部环境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将自己的位置摆正,才能够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提高,从而使得图书馆的发展能够更好。

总结

综上所述,图书馆对于我国而言,是保存我国历代的知识文化的地方,是人们进行知识的补充的场所,所以,图书馆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说现在利用网络等都可以查阅到人们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但是,图书馆中的纸质文献等能够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严谨的态度。所以,为了保证我国的图书馆行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我国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也就是供应链管理,但是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图书馆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结合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