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的核心范文

课堂教学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的核心

第1篇:课堂教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225-01

小学数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正是智力开发的高峰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下面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谈一下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方法。

一、激趣法,促进思维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对智力的开发是重中之重。激趣法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以下建议。

1、创设情境激趣,发展形象思维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给以下的思维以强动力。

2、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把教学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生活化呈现,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尝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手是脑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教材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低年级教学更是如此,在操作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每节课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通过学生亲自操作,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记得更牢,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思维发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师生间情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教学是在知识线和情感线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氛围、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可以激发创新意识,热情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能充分调动和有效地组织智力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四、教学中加强学生合作交流,促进思维发展

古人云:“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等。从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低年级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如:在教学一年级图画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说明图意,研究算法,哪组的算法多,哪组夺得红旗。学生开始是你一言我一语或一人说其他聆听。过后进行激烈的争论,一方要说服另一方,可谓唇枪舌箭。最终达成协议出现了多种算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发言可以激起听者产生广泛的联想,通过互相补充,互相提示,互相激励,学生的思维之间产生了碰撞,激发了对数学内容的深化理解,同时思维得到了扩展。在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同时,学困生在与小组同学的交流中,得到了帮助,能力得到了提高。最后,我还让学生自己画图编一道应用题,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解答。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注重设计开放性题,促进思维发展

课堂开放性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开放性试题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新教材很注重开放性题目的编排,如例题既让学生填出过程,又让说出不同的想法和算法,非常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这些内容。

在教学第二册《解决问题》这节课时,电脑出示小精灵聪聪带领同学们去公园玩的场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问题。学生解决后,我说:“同学们,你们敢和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吗?看谁的问题提的好、提的多、解决的对。”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精神十足。一会就提出了八九个不同的问题,并得到了正确的解答。等到第二个场景时,学生竟提出十几个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加快了。意想不到的活跃场面令我兴奋。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尽情地想象,尽情地说出自己的伟大发现,尽情地享受成功的快乐,将会再次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再次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热爱数学的激情也会不断攀升。

第2篇:课堂教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核心价值;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69-01

【作者简介】辜伟节,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院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出于对邗江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历程的全面了解,并为以袁昌华校长为首的教师团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变革实践的探索精神所动,现对邗江中学校本探索的主题进行粗浅评说。

一、倡导“自主・导学”:体现课堂教学变革的核心价值

1.课堂教学变革的“战略”价值取向。

从袁昌华校长的主题介绍中可以悟出:学校提出“自主・导学”的课堂教学是“基于对教育现状的反思和重构学校教育的迫切愿望”,“从立德树人的高度”,“通过对校本化课程教学结构体系和课程管理制度整体优化”,体现了学校开展新一轮课堂教学变革的战略思维。具体表现为:一是明晰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即基于“成长教育”的“人”的主体地位的落实;二是建构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即包括了“教室”“校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课堂”课程体系;三是创生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即凸显了“自主・导学”的教学指向和富有校本特色的课堂形态。

2.课堂教学变革的“生本”价值取向。

“自主・导学”的课堂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完全契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核心价值。实际上是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提出“道德课堂”建设,旗帜鲜明地主张让学生“过有道德的学校课堂生活”并进一步深化落实,体现了“合道德”的、坚持“生本”立场的课堂教学价值导向: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活力彰显、尊严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构“自主・导学”:聚焦课堂教学主体的核心素养

1.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

邗江中学基于“成长教育”的理念,坚持以“蓄德・修能・日新”校训进行价值引领,从素养角度出发,要求所有学科都应该在培养学生素养中发挥作用,把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视为其智力发展与道德成长的过程。在建构“自主・导学”的课堂教学中,率先启动了“多元交互式”课堂教学评价,聚焦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具体核心行为:倾情参与、互动共学、优化方法、持续投入,探寻学生自主学习要素和学习品质要素,建构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维度与价值体系。

第3篇:课堂教学的核心范文

林堡学区王辛庄小学 张素芳

2月3日我参加了“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研活动,在教研中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想法和实践经验。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认识到要想打造高效益的课堂,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

一、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我们首先要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深刻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应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有利于学生做探究为原则,选择实验操作的材料,设计恰当的课堂形式。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我们利用导学案的优势指引学生自己去找适合课堂中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对于学生不常见的比如像《细菌和病毒》这样的课,我们可以利用课件来辅助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内容我们要设计恰当的课堂形式,让学生贴近科学,不感觉生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科学探究措施,保证有效课堂。

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是实现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攻坚战。如何通过有效的教与学的手段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力发展的措施尤为重要:一是依据探究程序,明确课堂探究的重点。探究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作出结论——交流评价。”虽然不必环环紧扣,或在一节课中让学生经历所有的步骤,但内在的程序不能颠倒;二是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探究时间。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有时间提出问题、有时间作出各种猜想、预测、假设、需要有时间进行设计方案、计划、实验、需要有时间进行表达与交流、需要有时间相互评价……与此同时,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规划好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的时间之比,策划好每一单位时间学生做什么、学生有什么问题、教师从哪里入手予以帮助和支持。三是把握好探究的开放度,实现由扶到放。实际上,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独立从事探究学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大量指导是分不开的,它的开展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另一方面,我们应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问题进行探究、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把一堂课的重点定位于探究的某一环节上,教师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势利导,及时疏导学生思维盲点,促使学生的思维泛起层层涟漪,教学一步一步推向,最终达成理想的目标。

三、课堂中要培养合作探究的协调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刚开始,就要重视学生科学学习常规的养成,让学生讨论制定探究、合作、交流等各种活动的规则,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章可循;做到细致入微,放手而不是放任,自主而不是自流。

1、不过分强调合作,提倡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个体思考的基础上,否则往往会产生个别思维活跃的学生包办或掩盖了其他同学,“陪客”现象自然产生。课堂中能够自主探索解决的问题不一定要合作探究。如:小游戏活动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2、小组合作探索中,既要分工又要合作。

首先要有分工,小学科学强调分工,这有利于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分工中要有必要的合作,在探索中“观察结果”应该是每一个学生共同的任务,也是第一任务,是建立在个体任务之上的。

第4篇:课堂教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 设计 探索 创新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学生的认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通过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乐趣,这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有更完善的了解,使课堂更鲜活生动,使学生的能力能更有效地提高。现就初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设计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1.结合教学内容,再创造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尽量使数学贴近生活,从生活需要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当中,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自然对数学产生兴趣。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若能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张阿姨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大家能否想想办法,帮助张阿姨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怎样配出合适的玻璃?

这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后,立刻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学们各抒己见:

A:把另一块好的玻璃取下来,拿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

师生共同分析并达到共识:此法可行,但比较麻烦,且不安全。有无其它简便、安全的方法?

B:测出好的这块三角形玻璃的三条边、三个角,把这些数据告诉玻璃店的工人师傅即可。

师生共同分析其可行性(三条边、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肯定其简洁性、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再提问:现在要测6个量,能否少测几个量呢?

学生议论纷纷,我把他们的各种想法一一罗列在黑板上,这样罗列后显得有点凌乱,启示学生按所测量的个数分分类,这样既涉及到了数学中的分类思想,又为后面的按条件个数讨论做好准备。

这种问题的呈现、产生,设计一个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问题转化为能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的新观念。

在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教学中,每人发一根0.1米长的铁丝,弯成一个矩形,相互比较矩形的形状是否相同。怎样弯可使矩形面积最大,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建立二次函数及讨论最值问题的数学方法,得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弯成矩形的三边,另一边靠墙围成一个矩形,怎样围面积最大,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进一步熟悉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方法。弯成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和两条直角边,比较不同的弯法,问怎样的弯法可使铁丝的两端距离最短,(即斜边最短)。进一步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纵向迁移,从而掌握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应用技能。

再创造问题的设计是与课堂教学的观念紧密相联系的。著名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遵循这一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学生上课听教师讲,死记硬背公式、法则,照搬照套例题,不去探究为什么、从何而来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再创造问题的设计。与传统教学手法不同的是,设计的问题是完全要求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尝试,引导学生去探究。上例中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能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的新观念。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将复习旧知识作为每一堂讲授新课的第一环节,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许多新旧知识之间并没有非常清楚的界限,在实践中当人们遇到无法解决的新问题时,才会想到如何与已经掌握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这样,不符合认知规律,也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围绕教学目标,将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让学生发现问题,要求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中寻找联系,进行比较和辨别——发现规律——形成迁移。再创造问题的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过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方法的探究、结论的推导、公式定理规律的归纳过程充分与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设计问题序列,形成新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对一组平行线(三条)截两条直线,可画出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探索,并画出图形。在以上各种不同情况下写出成比例线段的关系式,从而得出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三角形的另两边(可两边延线)相关,能否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线段成比例,在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良好的问题序列,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去发现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好的形成技能。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序列,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比较容易形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给学生一个榜样。

又如,教材中关于“角平分线的性质”意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联系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后归纳得出,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同学会做、会画,却不能很好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为此一上课我就引领学生复习回顾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为其用数学语言表述角平分线性质奠定基础。

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在形成新技能时需要寻找与原有技能之间的结合点,更好地记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必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整理。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这些问题序列,是为了再现人们学习和认识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从零碎到完整,从具体运算到掌握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3. 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增强学生探索和体验,享受数学美

人是否能适应社会,关键在于其能否发现、识别和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人毕生所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绝大多数是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书本知识便可解决的。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关键还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提高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就应多给他们提供分析、评价、解释和比较事物的机会;要提高其创造性思维,就应多提供创新、发明、想象和猜想的机会;要提高其实践性思维,就应多提供运用所学,利用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要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条件。从时间上,要加大学生的自己支配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从活动上,既要有让学生表达的机会,也要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还要有让学生讨论和质疑的机会。

第5篇:课堂教学的核心范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可见,数学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学生原本对客观世界就有浓厚的好奇心,数学教学应该努力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到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上来,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数学的兴趣上来.关于激发学习兴趣的话题是一个古老但又“长青”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教学名师等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激发学习兴趣有效的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列举应用数学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知道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今天,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几乎可以把任何信息数字化,包括文字信息、行为信息、情感信息和图像信息.如网络查询、电视图像、手机信息、心理测量、身体扫描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内在的本质和自身的魅力,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笔者认为,引发兴趣最主要的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这个角度讲,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上狠下功夫,如选择新颖有趣的学习材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法,带领学生解决某些带有挑战性的问题等等都是很有效的.

实践证明无论采用怎样的方法,只要能引发学生持久的乐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不断得到提高.有的教师在学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前,用下面的问题作为引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自行车轮胎报废问题.

一个自行车轮胎,若安装在前轮上,则行驶5000千米后报废;若安装在后轮上,则行驶3000千米后报废.如果行驶一定路程后交换前、后轮,使一对新轮胎同时报废,那么最多可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甲:最多可行驶8000千米;

学生乙:最多可行驶4000千米.

还有很多学生无从入手.

教师要抓住时机,告诉同学们学生甲、乙的答案都不对.为什么呢?只要学习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答案了.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学习注意力也集中起来了,教师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事实上,本题应该这样来解:设每个新轮胎报废时的总磨损量为k,则安装在前轮的轮胎每行驶1千米的磨损量为k5000,安装在后轮的轮胎每行驶1千米的磨损量为k3000;又设一对新轮胎交换位置前走了x千米、交换位置后走了y千米,分别以一个轮胎的总磨损量为等量关系列方程,得

kx5000+ky3000=k

ky5000+kx3000=k

方程组的两边相加,得k(x+y)5000+k(x+y)3000=2k,从而可得(x+y)=215000+13000=3750(千米).

故,自行车的一对新(前后)轮胎最多可行驶3750千米便能同时报废.

事实上,成功的数学教育无不是建立在学生对数学极大的兴趣基础之上的.有兴趣的学习活动,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我们在与一些教师的座谈中,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不“喜欢”数学、学习效率低的“声音”.其根源或许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这个角度讲学生不“喜欢”数学、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在教师而不在学生.因此,教师应在研究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结合具体内容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利用有效的学习机制和教学手段,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学生由“苦学”、“厌学”到“乐学”的转变.

2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对于数学思考,《标准》分以下四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1)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2)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3)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4)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上述四点是数学课程在“数学思考”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前三点是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来阐述的,后一点是概括的阐述.它向我们指出了“数学思考”这一方面课程目标希望达到的三个目的: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思维方式.事实上,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

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学会思考,学会思考远比学会知识本身更重要.这种思考是“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的思考,也就是“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它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等等.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就能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素养,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但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如果长期采用这种教法,学生就难以学会独立思考,无法体会到一些数学基本思想的作用,形成不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例如,数学概念是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许多老师对概念的教学采取的是“定义+例题”的方式,实质上是在“满堂灌”,最后只能导致学生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事实上,一个概念的形成往往与学生的思考、探索等活动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所以,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历这个概念的建立过程,不可错失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良机.

图1案例2圆的有关概念的建立.

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从集合的观点定义圆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克服难点,我们可以设计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等活动:

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O,在O上任取A,B两点,连接OA,OB.

(1)OA与OB的长分别是多少?

(2)如果OC=5厘米,你能说出点C的位置吗?

(3)如果M,N是平面内的两点,且OM=7厘米,ON=3厘米,你能分别说出点M,N与圆的位置关系吗?

(4)观察图1,A,B,C三点与O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由此可知,平面内的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分别用这个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加以说明.

(5)如果我们把“圆看成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那么请你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圆的内部和外部:

①圆的内部是点的集合;

②圆的外部是点的集合.

学生在上述五个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考与探究,经历了圆的集合定义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圆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圆是点的集合,而这个集合是由平面内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这里的定点就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把一个集合图形看成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集合的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要.这样的导学设计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这种思想,符合《标准》强化对数学思想要求的精神.

3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

国务院总理曾就如何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强调指出:现在,在学习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学习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学习改革的内容.我们知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的基本纬度是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标准》论述学习方式时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20世纪末,世界一批最优秀的科学家特别是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倡导在儿童和学校教育中开展“做中学”活动,以提高幼儿园和学生的科学教育水平,培育科学的思维方式.“做中学”是让儿童和学生参与一些“科学活动”.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还能体会到数学的研究方法,并且在活动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为了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并且在这个活动中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探究、归纳、猜想、讨论、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数学基本思想的形成过程,并且不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案例3“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的发现过程.

对于“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索、发现、交流等活动.

问题1:如图2,怎样测量跳远的成绩?

图2图3

问题2:在图3中,如果要从人行横道线点P处过马路,怎样走线路最短?你能把最短的线路画出来吗?

图4(问题1、问题2是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感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所得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问题3:如图4,点P在直线l外,点O1、O2、O3…在直线l上,其中POl,量出线段PO、PO1、PO2、PO3…的长度.在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问题3是从数学内部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所得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图5问题4:如图5,P是直线l外一点,POl,垂足为点O,O1、O2是l上任意两点.

(1)画出所给图形沿直线l翻折后的图形;

(2)你能说PO

(通过问题4,引导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要像“小科学家”一样通过研究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最后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除了能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形成能力外,还能受到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更好地落实《标准》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21世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它已经普及几乎每一个领域,当然必将出现在数学教学中.杨振宁先生指出“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创新意识”是《标准》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并且进一步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关于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近十余年来人们讨论的比好多,也积累了一些好的方法.例如,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就是一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因为它的条件不完备、答案不确定且具有层次性,解决策略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容易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让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成功的基础上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思维.图6

下面的题目(某地的一道中考试题)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案例4已知O内切于四边形ABCD,连结AC、BD,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要求:绘出工整图形,不写画法,图中除A、B、C、D、O五个字母外,不再标注其它字母,不再添任何辅助线,不写推理过程,推出五条结论得满分,推出六条以上者应给予加分.)

这道试题的形式突破了呆板固定的“模式”,它确定了已知条件后,不限制结论,而是让学生根据条件先画出标准的图形(如图6所示),再分析条件,去尽可能多地探索结论,发现结论:

(1)∠ABD=∠ADB;(2)AC平分∠BAD;

(3)AC垂直平分BD;(4)∠BAC+∠DBA=90°;

(5)ABC≌ADC;(6)BC=CD;

(7)S四边形ABCD=12AC·BD……

第6篇:课堂教学的核心范文

多媒体走进课堂之后,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观赏性,在以往的课堂中出现了不能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现象,例如: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过度重视知识、能力主导,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网络资源过分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等等原因,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事情时有发生。

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吸取以往的经验,不能为媒体而媒体,把过去的灌输变成了“电灌”,这样仍然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只要具备信息技术条件,就尽可能地使用媒体技术,但必须掌握一个“度”的问题,做到恰当、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是丰富课程内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新课程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媒体技术来刺激所探讨与研究的问题,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要遵守以下的行动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呈现背景内容

在问题对话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呈现大量的有关教学问题讨论与研究的背景资料信息。背景资料的呈现要恰当、到位,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还可以提高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价值。例如:数学中在讲到《生活中的轴对称》和《旋转》时,学生对生活中的对称或旋转的物体留意甚少,此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的各种不同的对称和旋转图形、实物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对研究对称、旋转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很有帮助。再如,语文课中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对作者的介绍以及作者写此文章的时代背景的展示和学生感受作者的心情与理想时,借助于多媒体对大量资料的呈现,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所以,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快捷性、丰富性等特点,以最大的容量来呈现背景材料,为问题对话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视野、新的领域,达到刺激问题的目的。也大大提高了课堂容量,节省了时间。

一、 运用信息技术展示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就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的呈现,有时不是语言描述和粉笔书写所能解决的,利用信息技术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大数》的时候,对于十个一是一个十,十个十是一个百的学习可以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知识进行理解的内化,但是对于千、万的认识,如果再用摆小棒的方法就不切合实际了,而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没有达到相应水平,只靠老师讲解及大算盘的演示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在这里如果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把小正方体的数量由一到十,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的变化,充分地认识了千和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难点。所以,教师要把关键问题以PPT、动画或其他信息技术形式呈现出来,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有利于统一学生的认识,还能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没有兴趣,学生参与活动将是勉强的,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难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而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中《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传统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和圆的半径,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就克服了这一缺点,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和学习兴趣。又如《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一课,运用多媒体在课上几分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情境:出示买一送一,满400元减100元等促销广告牌;引入麦当劳店庆优惠酬宾:每份原价30元、现每份便宜10元等活动场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主动地乐于学习。在此基础上,把问题对话引向深入,进一步刺激主题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再如,针对比较枯燥的计算课教学,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不是很活跃,对了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了小组或者个人之间的竞赛活动,以口算题、接力题、数学诊所、猜结果等的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重复呈现内容

第7篇:课堂教学的核心范文

一、 从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确立与突破范式图例

依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新学内容的教学(或学习)目标进行分层分析,它的准确性依赖于教师对教材、《指导意见》及学生认知结构中可能存在的主要思维障碍的充分把握基础之上的。然后才有可能判断出核心的、能产生最大包摄性的,突破学生认知障碍、产生有意义学习的核心目标。

二、 从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确立与突破课例分析

《化学1》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一学生学习的主干内容,由于没有元素周期律作支撑,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很难从结构的角度推断物质的性质,所以应更多地借助实验来突破,从实验现象的角度突破学生可能的思维障碍。所以用好书本实验以及设计改进实验显得格外重要。以苏教版专题4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中的《SO2的性质和作用》一课为例:

书本第88页,运用3个实验来解决核心问题SO2的化学性质:①SO2溶解实验及该水溶液pH的测定;②SO2的水溶液(H2SO3)与品红作用,再加热;③SO2的水溶液(H2SO3)中加BaCl2溶液以及再加双氧水。

我认为实验设计较好,从教学的角度看符合“能学”和“该学”,但对学生来讲不是很“想学”。理由如下。

①每个实验不紧凑,每个实验跟SO2的各个性质一一对应,缺乏整体性。对激发学生的记忆策略明显不足。

②用SO2的水溶液做实验与直接通入气体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变化是不同的,从实践结果看,学生即使承认上述结果也不见得以后对SO2通入BaCl2溶液的现象判断会正确。

依据以上认识,在实践中我设计如下实验装置以问题组链进行教学。

[实验操作](1)微热Y型管一侧,使火柴头(或硫磺)燃烧,观察现象。(提示学生观察点为两张试纸和右侧溶液,及时读出pH值)

(2) 相关问题提完后,倾斜Y型管,拔去气球,用针筒打入少量5%的双氧水,观察现象。

(3) 取出品红试纸,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熏(或吹风机热风吹),观察现象。

[问题组链]思考1:观察如图1装置,根据初中酸性氧化物的知识,实验前先预测湿润的pH试纸和BaCl2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一般都能预测pH试纸的现象,但通入BaCl2溶液的现象一般都预测错误。由于充分暴露思维障碍,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考虑学生知识体系中无品红知识,所以不预测)

思考2:湿润的pH试纸变红色,说明了什么?由此可以得出SO2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SO2溶于水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亚硫酸,即SO2的水溶液为亚硫酸,具有酸性)

思考3:从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什么?由此又可以推导出什么结论?

(SO2通入BaCl2溶液不反应,即亚硫酸不与BaCl2溶液反应,原因是弱酸不能制强酸)

思考4:从滴加双氧水后看到的现象判断白色沉淀可能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思考5:由此可以推测SO2气体(或其水溶液)具有什么性质?(SO2或亚硫酸具有还原性)

思考6:从SO2气体能使有机色素品红褪色说明SO2还有什么性质?褪色后的品红试纸加热后又复原说明其褪色原理与漂白粉(或次氯酸)一样吗?

(说明:用自制品红试纸时,用酸化的品红溶液更好,否则实验时先变深)

思考7:观察暴露在空气中的pH试纸与刚才的读数是否有差异?解释其中的原因,写出反应方程式。

思考8:由此提出煤(含硫)燃烧产生酸雨的基本原理。

设计具有逻辑性联系的问题链(或实验情境等)以完成核心目标相关的学习内容,这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题组训练设计

设计具有检测功能的问题或题组以便能及时获得多方面的反馈信息,如教学(学习)核心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达到的水平是否深刻?

(1) 下列六种溶液中分别通入SO2气体,判断反应现象,能反应的判断SO2表现什么性质?

①品红溶液;②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③氯水;④紫色石蕊试液;⑤CaCl2;⑥Ba(OH)2

(2) 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g)混合物通入BaCl2溶液中,其结果正确的是(

A. 只有BaSO4沉淀生成,SO2从溶液中逸出

B. 两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

C. 两种气体都被吸收,且不产生沉淀

D. 产生BaSO4和BaSO3两种沉淀

(3) 将SO2分别通入甲、乙两瓶溶液,甲溶液为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乙溶液为H2O2和BaCl2的混合溶液,判断是否有白色沉淀,并判断沉淀成分。

第8篇:课堂教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新课改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得到教师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于学科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若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开展教学,教师就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探索更为细化、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常态的数学课堂彰显精彩的学科特质,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学生数学思维,使其养成主动思考和学习的习惯[1]。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地展示,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如创设生活化情境、问题情境及游戏情境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动画及图片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刺激学生感官,使课堂活动更加有趣。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学生对于钟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停留在表面认识。所以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利用钟表,引导学生学习自我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和学具等教学材料进行课堂导入设计,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图片中学生正在起床,墙上挂着的闹钟显示为7点,床头柜电子闹钟显示的时间也是7点。这两种实物是生活中常见的闹钟,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钟表上的秒针、分针和时针的意义。教师创设这样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掌握钟表时间的读取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钟表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拨动钟表活动,从而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小明的一天”作为主线,让学生在特殊时间拨动钟表,使其显示的时间和特殊时间一致。教师借助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二、组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教师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这样既能促使学生积极实践所学知识,也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推陈出新。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加强对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控制,确保学生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可以完成任务,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在具体课堂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层次、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确定主题,再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同时,实践活动不应仅局限在课内,教师还应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应用到课堂之外。例如,在完成“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折纸、画圆等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除动手类实践活动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又如,在完成“可能性”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彩票中奖和商场抽奖等问题;在完成“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的开支情况,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通过组织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可促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丰富学生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找到人文素养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契机渗透人文教育,从而达到丰富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2]。第一,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时,可适当引入数学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第二,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积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第三,教师可将各学科知识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重要性,在巩固学生所学的同时,拓宽其知识面。例如,在“圆”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引入与圆相关的历史知识,介绍我国“天圆地方”的传说,如此,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随后,在圆周率的讲解中,教师还可以重点介绍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他将圆周率精确到了第七位,一直到16世纪才有其他数学家打破这一记录。如此开展教学工作,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乐趣,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还能获得与数学相关的历史知识,体会到数学学科历史的悠久,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在数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

四、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责任担当在核心素养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3]。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给其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第一,讲解数学知识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灌输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具备良好的责任感是当今社会的要求;第二,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小组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探究,引导学生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与其他成员积极配合,保证任务完成效率;第三,为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竞赛,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成员能认真、高效地完成分配的任务,优胜的小组将会获得“有责任小组”的称号。例如,在讲解“运算律”知识时,为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小组长。课堂上教师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计算习题,只有所有成员均单独正确解答习题后,才算完成小组任务,而哪个小组完成任务时所用的时间最短,即为获胜组。笔者发现,各小组成员接到任务后均积极思考、认真作答,虽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学生不会解答,但在小组长不放弃任何一个小组成员的号召下,其他成员给予该学生积极的帮助,最终在小组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缩短了整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时间,这样,在培养学生大局意识、合作精神的同时,还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借助这样的课堂任务设计,笔者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给予各小组成员不同的计算任务,引导各成员在认真负责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应具备良好的责任心,给予其他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另外,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当今的社会,使其认识到不仅在学习中,在社会上自己也应做一个有责任的人,从而促进学生责任意识更好地提升。

第9篇:课堂教学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预设 生成 课堂

新课程十分强调师生的交往互动,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致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立体关注,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上出精彩的好课,用心备课是显而易见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预案――学案,就不能停留在过去仅仅关注课前的预设上,而且应该及时记录下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并通过教学反思进行理论上的提升。这样,不仅便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琢磨,改进和更新,使学案能更有效的促进“教”,而且能颇有成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 学案预设的原则

(一) 预设学案的核心是确立恰当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设学案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终点。传统教学把“双基”作为教学主要目标,落实“双基”是教学的根本任务。新课程标准在具体设计教学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摈弃过去空乏,抽象的条文性表述,增强了目标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例如笔者在设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情感目标时,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计算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经历各种计算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教学目标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的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对三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当作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 预设学案的起点是了解学生状况

预设教学案要关注教学的对象―――学生。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对象,就不会有最佳的教学方案。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习的储备状态超出了教师的想象,许多教材尚未涉及的知识内容,学生已经知道甚至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为此,教师在预设教学案时,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哪些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生活情境?②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么样?③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习,哪些知识需要老师点拨引导?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重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 预设学案的重点是预设教学策略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生成的,动态的过程。因此,要根据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预设。

教师在预设学案时,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 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

新课程强调关注生成,这是由其所倡导的课程观,人本观,教学观所决定的。

其一,从课程角度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每一位学生,教师对所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从而对课程内容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使用者和创造者,课程学习的过程,也是课程内容和意义不断建构和提升的过程。

其二,从人本角度说,人是生成性的存在,学生的发展具是不确定的。教师不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用预设好的目标规定学生。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发展。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随机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三,从教学的角度说,教学不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互动,交往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识和经验,体验和观念,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教学是一个发展的,生成的过程。

可以说,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潜能智慧,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