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

文化与历史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与历史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与历史的关系

第1篇: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当今时代,竞争已经扩大到了文化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要依托于成功的文化,但是成功的企业文化需要长期努力才可以实现,并且需要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才可以实现对新文化的推广和弘扬。

企业文化是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一个组织的特有的文化形象,需要主要领导和员工来共同打造。在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以及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中,企业文化发挥着灵魂的作用,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成分。因此,企业要树立“诚信立本,质量优先,务实为基,创新为辅”的理念,将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调动企业内部的积极性,既能够带动企业的发展,并且还可以关注到个人的价值,推动员工的个人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存共赢,同时可以升华企业文化,变企业的强制性管理为员工的自觉性行为,真正将企业是为自己的家。

1 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

作为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理论和方法,企业文化已经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表现如下:(1)企业文化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只有少数人注意到,并且理论与实践上严重又是偏颇,重理论轻视实践;(2)企业文化还没有被真正纳入管理的行列,它应有的作用无法发挥;(3)很多人缺乏长远的目光,不能从企业的长期目标来着眼,因此认识不到文化发展建设的长久性和艰难性;(4)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并没有制定详细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因此,企业文化与管理思想没有融为一体,这也导致企业管理过程中弱化了企业文化的作用。而正是这些现状的存在,导致人们对企业文化产生了许多误解。

误解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像一面旗帜,只是有用处的时候才拉出来抓一下,平时只是束之高阁或者流水般扫过,相比于其他对企业,对职工很重要的才会抓紧,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只是听起来的重要,做起来就可以忽略。

误解二:个别员工过分注重企业的外部形象,他们所理解的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活动,实际上,许多企业只是在单纯的制作形象,脱离这层面纱,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没有多少改善,只是换了衣服和面孔。

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中的东西,是我们所看不见的,很难进行操作。即使有企业文化也只是很肤浅的活动或者简单的放松性游戏,不能关注个人的发展。导致这些不足与误解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并没有对企业文化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确切说不知道企业文化所谓何指,也就不能明确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2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建构起合理的对企业文化的管理机构,这是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只有将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才会让文化服务于企业管理发展,在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他们能够互敬互爱,并且有竞争上进的趋势,只有真正将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让每个人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样才会让企业更有发展前途,才会有更强势的企业。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激活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的价值和力量得到彰显,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科技的竞争,更重要的核心人才的竞争。当然,企业也并不能走出这一范畴,能够在企业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尊重劳动和人的价值,满足员工的正当的基本要求,把人的价值的实现放在首位,这样便于激发员工的活力和竞争力、创造力,也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突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凸显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群体智慧和个体能力的发挥,在现代科技武装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手段中真正贯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突出精神和文化的作用,让企业的文化更形象,更加突出。

第二,不断发展完善企业的制度,使得企业文化的管理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的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和经营制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有可能派生出不同的企业文化,还引导着企业文化向不同方向发展。因此,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制度的差异。企业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各级领导和各类员工不断地奉献,按照企业文化的指导方针,不断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让文化在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切合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协调统一,使得员工既有个人的价值,又可以有企业的集体价值。

第三,彰显个性,不断增强企业的文化管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能将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经营理念和经营环境、策略等各种因素集合而生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发展管理模式。各个企业它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经营目标和员工成员组成,因此,他们的个性就互有异同。因此,企业文化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强调个性,将企业的文化个性突出出来,并且让这种充分个性色彩的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发展管理过程中,让其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样一个企业才会在个性明显的文化管理的推动下,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立足脚跟,赢得自己应有的实力。

参考文献:

第2篇: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城市是不断发展的.在城市的历之主化保护中应谊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积极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并在城市历吏文化保护规划中引入发展的观点。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迭到和谐统一。

1前育

一个城市自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而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是力求在发展中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进行修复和控制,因此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保护和发展成了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体。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了现今城市保护与更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非简单的对立和冲突.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矛盾关系。通过采取积极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动态平衡。

2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

城市的发展从城市起源的时候就一直未曾停息过.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同样。一个人也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个城市。正是因为城市是这样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才使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成为可能和必要.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就产生于城市过去发展的痕迹之中。试想一个永远静止的、没有时间空间变化的城市(虽然这样的城市不可能存在)。既没有历史可言,也就更不存在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了城市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无数的沧桑变幻。而每~个变化都显示着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历史保护就是这种延续性的主观表现。也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保证城市发展中文化及精神的延续。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的延续性

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本身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环境,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保持城市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连续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纽带.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不可能产生像技术发展那样快的改变。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需要~定程度的延续性。城市的历史保护“不只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一个长久保持的记忆将超出记忆的领域而形成地方精神的统一和延续,促进城市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类,而再生的意义包括“繁殖“与”再循环”。再循环使用旧建筑,有利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残余物排放。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物圈。正因为如此。历史建筑、历史环境也成为可以再开发、再利用的潜在资源。

另外,旧建筑和环境中储存着能量。新建建筑将使这些材料和资源被耗散,带来材料上的浪费。而且旧区在开发中被夷为平地。旧的居民一般处于贫困的边缘,不得不被安置到遥远的城市的边缘区,增加了城市基础建设的成本。同时,在原地新建的摩天大楼能耗基本上是传统建筑能耗的4倍。因此保护历史文化环境从宏观上来说为城市节约了能源和资源。历史文化环境在旅游观光活动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适当的旅游开发。良好的城市定位和宣传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开发历史环境的旅游资源一般有两种:一是举办活动.即按照古老传统,每年在一定时候举办民风民俗活动。以此吸引游客。还有一种是以历史文化环境吸引游客参观文物古迹、古建。观赏地域风光,了解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并以此来带动旅游业

前者如老北京庙会。潍坊风筝节等。以重庆磁器口街区为例,重庆磁器口老街利用街区的历史条件,连续举办庙会活动。在春节期间成为重庆游客们旅游的好去处,为城市人们的节El增添了新的旅游项目。除此之外,磁器口举办的民族乐曲表演活动也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特别受到外地游客的欢迎。

后者比较突出的例子有云南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在1996年以前一直陷入保护不利的困境。民居建筑破败不堪。大型古建沦为机关大院,古城的发展陷入死角。1996年。丽江大地震之后。政府和民间投资捐助4亿多资金进行古城修复。不仅修复了重要的古建。而且还对古城的历史环境、古街区进行了整治。自此。丽江成为了全国古镇游的热点,也是云南省旅游线路的中心.旅游经济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

由此可见,历史文化的保护可以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地方带来经济收益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发展必须要考虑的背景,它给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是同时也带来挑战。

从文化方面看。文化的发展有“趋同”之势,但是这种趋同并非对每种文化都是平等的,往往表现为弱势文化受到强势文化的激烈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加强地方文化特色,增加城市文化活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没有明确的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没有发展方向。就会显得被动,丧失竞争力。

4正确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城市中保护、更新和再开发三部分是不断变化、交替进行的。也是城市基本而持续的生长活动。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取得同一时代多样性和同一性的均衡,使城市能够协调共生。有机成长。片面鼓励新形式的开发而牺牲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或者过分强调保护旧建筑而牺牲城市的舒适性和创新性都是不应该的。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腾飞的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城市记忆的保留.许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更新中把原先的历史建筑和街区完全推倒重建.造成原来具有悠久历史并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逐渐失去了记忆。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一致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需求从物质的层面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中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城市精神和传统文化延续的物质基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必然面临很多的困境。从过去的经验和国外成功的例子我们发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搞好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必须要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共同参与。政府通过立法、执法和行政的手段规范城市发展和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同时通过行政手段,以异地补偿等方式.使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项目达成经济上的良性运作。而专业人士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得到技术上的支撑。并保证保护工作严谨、细致地完成。同时。作为城市居住的主体。公众有权参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并且通过有效的组织手段监督政府和专家的作为,提供广泛意见。从当今的发展情况看,我们同样还{_}要广大房地产企业的责任感。也就是说,企业应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把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个性保持城市肌理作为判断一个项目是番成功的重要标准。只有当我们同时具备了政府的规范、专家的技术、公众的参与、开发商的责任,才能保证不因为发展中的失误而导致历史文化的缺失,在发展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的工作。

一个历史阶段城市风貌特征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一些城市或地区虽然不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产生和发展具有时代特色和风貌,从发展的观点看,这样的城市也具有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历史文化保护也应该具有发展观,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特征。比如在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诞生的深圳,虽然历史很短,但其规划理念、城市功能、空间形象和发展速度等,都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下新兴城市的时代特征。这样的城市在百年之后,有可能会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代表。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名城。

还有一些城市或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保留着各异的城市记忆,在历史文化保护中也应该以发展的观点。体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比如哈尔滨的花园街,虽然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建设的俄罗斯农庄式街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个多世纪的变迁中。原来的街区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殖民地时期建筑.还有解放前后修建供办公用的房屋.甚至一些解放后修建的具有苏联时期建筑风格的红砖房。这些建筑保留了各个发展时期历史的痕迹。再现了不同阶段的历史信息。在做规划的时候除了保留俄罗斯农庄式建筑。还应对其他时期的建筑都进行整治、保护,使各个阶段的风格都得以体现.保证地方记忆的完整延续和文化的多元性。

历史文化保护“主要是指对现有的美好的城市环境予以保护,但在保持其原有特点和规模的条件下,可以对它作些修改、重建或使其现代化。”由此可见,真正的保护本身就需要与发展相协调.它的目的并不是要重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美好环境。避免具有吸引力的生活场所遭受不适当的改变和破坏,防止社会生活频繁、过度变迁,实现社会稳定和持续的发展。’所以说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应该以动态、全面的方式进行。做到以下几点。立足于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发展而尊重过去。

(1)积极动态的保护。历史保护规划应该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部分。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在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充分注意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维护并发扬城市的格局特色,而不该以消极、静态的方式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仅仅看作是以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主的专项规划。

(2)全面复合性的保护。应该认识到历史文化保护不仅是城市中的一个文物古建的保护,还包括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全面地分析城市的结构,找到值得保护的对象,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使潜在的经济效益得到发挥,从而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3)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一是指理论没有超前性,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城市发展:二是指理论对规划、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未能深入研究:三是规划与建设备行其是。一旦基础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必然导致保护规划与实际发展建设脱节。

第3篇: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语文 精细化 管理 技巧

精细的教学管理是源于在班级管理中,要想使各类烦琐的小事条理化,就必须严要求,细管理,精确每个学生心理,细化每一个环节。同样,语文的各式各样的小知识点也是无所不包,生活有多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有多丰富,语文的内容就有多精彩。对于考试下急功近利的要求分数的学生来说,这必然成为一个无底洞,学生就像无头苍蝇,不知哪里是出路,慢慢的,学生太疲惫了,抵触心理也就越来越强。如此现状下,真叫语文老师进退维艰。学生是考试的主宰者,只有抓住学生,才能抓住语文的主阵地,只有抓住管理,才能抓住考试的主动权。语文老师,你要向管理要成绩!下面谈谈笔者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管理小技巧,以提高语文教学的生命力。

一、语文教学管理要细化人心

端正学生对语文的认识,使学生能始终如一的以一种兴奋的、充满激情的心态学习语文,尤其是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内心的恐慌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给自己定下了一部分学生名单,为尽快攻克他们的心理障碍,我在班里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这个小组不是仅仅专注于学习的,而是聊天式的交流。一个班30人,10人一组,每周一组两次15分钟的活动,我们聊的内容涉及课上不懂的地方,课下的心情,更主要的是我会装做无意识的样子透露一些下节课将要涉及的内容。这样上课时信心足了,课下和我的关系铁了,和语文的距离近了,也就敢抬头听课了。一个月后的考试中,小组成员仅有3人是退步的,其余的27人单科名次都有大幅度提升,最大的进步56名。由此可见,只要抓住每个学生猎奇的心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细化其心理,就会取得理想效果。

二、语文教学要严到课堂

很多学生认为语文最没有学的必要,听不听无所谓,不存在不听课就不懂的问题,轻视之心人人皆有,语文课成了休息课。时间长了,成绩自然受到巨大冲击。实际上,课堂是保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的主阵地。在上课之初就明确了语文课堂的基本要求,课前准备的要求,小到转笔,大到不记笔记,我都加以强化,不厌其烦的提示提醒。慢慢的,这种严格的规矩要求转变成了学生的自律意识,从而保证了教学成绩的稳步提升。

三、语文教学要科学有效地做到善教乐学

在教学中应该渗透语文的本质,语文教育教学主要承担的是训练与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科学思维任务。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思维品质,厉炼情感脉路,提高精神境界进而提升生活的质量。语文教学中,狠抓文化的提炼与总结,每篇文章专家选材入本的主要依据是她的文化价值,是她的健康积极有价值的时代感或超前性,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并得以净化与升华,让民族基本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延续。应努力追求应用精讲多练,事半功倍的方法,练准练全句段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应树立简洁明了的教学观,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重点难点的制定上下功夫。做到长文讲短,短文讲透,掘深。因为,科学的内涵绝不只是某些人认为的现代科技,课件进课堂。科学,精确地表达应该是简单、简洁、合理、有效,并具有发展性。它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应注重语文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运用所学语文的各方面知识,活学活用。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补充与提高语文能力有密切关系的字法、书法、词法、句法、章法、读法,让法深入学生内心,依法学,依法练,要练得科学、规范有效,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趋于规范、合理;有意识、有计划地补充形式逻辑的基础知识与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

四、语文课要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

第4篇: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农村校园文化;关系

农村是我国的重中之重,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研究,这对于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农村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农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投入比较少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比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2.校园文化内容过于单一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城市相比,存在和信息滞后和经济条件差一级人才缺乏等许多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比较单一,很多农村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宣传阶段,或者简单地通过办黑板报等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3.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脱节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特别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结合没有任何的努力。很多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硬件管理上的简单投入,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良好的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文认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

首先,初中历史课堂所教授的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味和感悟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另外,通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关历史人物的影响,从而使他们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这对于弘扬正气的校园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其次,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通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灌输,那样只会使学生丧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相互结合,鼓励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竞赛活动来增长自己的历史知识,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对于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帮助。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3.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而言,农村的风景和自然环境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历史风情以及名胜古迹,从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对于学好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具有重大的帮助。另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所付出的鲜血和生命,这对于学生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村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比较少、校园文化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脱节等方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为此我们要努力处理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崔勇,齐卫东.新建本科高校的历史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23-24.

[2]李婧竹,柯棽元.历史文化传承与校园外部空间[J].西北美术,2015,01:42-44.

第5篇: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高校 来华留学生 跨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Manage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based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Perspective

——Tak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as an example

Abstract As China's foreign-students education career booming,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reakthrough 26 million people in 2011, students levels extends from under graduate to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which includes master and Ph .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ha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s showed, brings difficulties to management. This essay analyzes status quo an difficulties of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our colleges, and then it analyzes the reason and reflection of cultures differences, that specially putting forwards the counter measures to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making the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y soft cultural import and special system of management.

Key words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0 引言

随着教育的国际联系愈加紧密,加深了与各国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交流,使中国的教育市场向全球开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1991年在华外国留学生首次超过万人,到如今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①留学生已成为中国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地质大学作为1978年教育部最先批准的222所可招收留学生的大学之一,也由最初的1986年招生的1人增长为2011年的548人,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来自除北美洲以外的各大洲,其中以非洲国家留学生最多,为298人。留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都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也为留学的学习造成许多困难,如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影响到其学习与生活,这就要求高校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者主动研究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在管理方面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方法,为中国高等学校探寻适应中国大学实际情况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国际化的发展。

1 高校跨文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高校跨文化管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在以往教育管理的基础上树立了一个跨文化维度,扩大了高校管理的范围。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各个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都有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学校对学生具体管理就包括了签证管理、交通安全、宗教活动以及社会保险等多个方面,但是这种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在现实中也遇到了很多难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由于文化差异性给留学生带来的不适应性。语言不通导致的交流问题以及价值观不同导致的相关问题而由此引发的文化冲突、生活习惯上的不适应、不能有效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的障碍、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本文在此主要从文化差异视角来分析留学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来解释上述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2 来华留学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表现

文化差异常常发生在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而迁移到完全陌生的异族文化和社会的人员身上。作为来华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一些差异可以刺激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但是另一些会导致留学生的不适应性,从而导致管理的困难。

2.1 文化差异带来心理上的刺激

留学生来到一个新国家,社会文化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上的刺激能够满足其猎奇冒险的新奇需求,在认知上会感觉新奇。但是这种文化刺激不会持续很长,往往在数天到数个月不等。③据统计,70%以上留学生在初到中国通常会对本国特色文化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学生有选择性地保留类似自己国家的习惯。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由于该校来自非洲国家的留学生248人占留学生人数59%,大多数学生选择保留原有的饮食习惯、自己动手做饭或者将食物限于饼类食物。

2.2 语言问题带来的生活适应性问题

对来华留学生来说,语言障碍限制了其了解中国文化、接触中国社会的机会,更在他们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中造成不便。该校留学生层次上是以本科、研究生为主,达到76%,而培训生只占约1%。虽然该校留学生层次及自身素质普遍较高,且学校已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依旧还存在着留学生遇到生活问题由于语言交流不善导致解决滞后等因素综合引起的生活不适感。

2.3 价值观、不一致导致的问题

来华留学生大多有,在尊重他们宗教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在留学生之间可能也会存在不同的交流可能导致的碰撞和冲突。④该校大多数留学生文化中都有热情好动的因素,这就与传统内敛的中国文化形成冲突,在日常生活中留学生通常习惯在夜晚进行娱乐活动和进行庆祝,这就导致了留学生与本国学生或老师之间的一些差异,引起更多交流的不便。

3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来华留学生在受到中国教育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时,他们原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起作用,部分留学生甚至对我们的教育法规、政策、规章制度存在认识偏差。⑤这就要求我们弱化文化冲突造成的不利影响,调动文化差异为我们提供的潜在的积极因素。

3.1 强调心理沟通,帮助留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针对文化差异,有准备、合理科学地进行科学的心理沟通,会减少其带来的不适。利用刺激期的兴奋感,对留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和辅导,帮助其理解异国文化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心理冲突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让其从不自觉地被动认识新环境到自觉主动地适应和认识新环境,端正对异国文化的态度。通过及时的心理沟通,使来华留学生对这个过程做好思想准备,正确地认识文化差异。

3.2 注意文化间差异,集中建设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由于来华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由于其语言上的差异、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学习方法上的差异都会给其带来心理上的不适,从而影响其留学效果。这要求我们注意这些差异,可以采用放慢教学进度、部分采取双语教学等方式,使其尽快适应学习阶段。同时学校可以建设特色学科,地大开设例如开设水稻栽培等中国拥有相对领先技术的课程,发展优势学科,培养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3 建立完善制度,适应动态的多元文化融合

留学生面对巨大的文化差异,仅靠软性的文化导入是不够的,必须还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来适应动态的多元文化融合。在建立管理制度的时候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制定可行的留学生的招生标准来保证留学生整体素质;提供方便快捷的入学申请方式;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针对留学生需要制定其培养计划等,来帮助留学生建立一种与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相互融合的共同文化。

4 小结

对于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作,高校管理者必须建立有效的留学生跨文化管理机制以满足其需要。管理者改变传统的单一文化管理观念,通过具有非理性、可选择性和渐进性的文化导入来引导,同时通过拓展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健全的管理制度的保障,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充分发挥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使组织具有生机和活力。才能积极有效地施行对于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以达到高等教育目的。

注释

① 2011年来华留学生统计简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

② 杨广德,王勤.从经济全球化到教育国际化的教育[M].上海师范大学,2004.

③ Professor T.C.Bestor,What is Culture,Anthropology110,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thropology[J].2002(318).

④ 王恩林.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M].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36-237.

⑤ 张静.高教留学生管理工作初探[J].科教探索,2007(475):65-66.

参考文献

[1] 邵旭平.跨文化交际对重庆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第6篇: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中考语文复习 用心细致 狠抓过程 注重实效

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指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引入教学领域,它应当是建立在爱心育人、用心服务的基础上,并将教学常规管理引向细化、注重过程、利于落实。

在中考语文复习中,加强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下面以诏安县官陂中学初中2015届语文中考复习管理工作为例,谈谈如何从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三个精细化管理环节提高中考语文得分。

一、问题再现

官陂中学初中2015届有9个教学班,472名学生。在漳州市上学期期末统考中,全年级语文成绩的几项主要数据(中考语文科满分为150分,以下都折算为100分)如下:

从优秀人数为2人与20分以下人数为79人来看,全年级尖子生稀缺,薄弱生扎堆。总体上,这一届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平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各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师缺编多

官陂中学是一所山区校,距离县城有50公里远。多年来,学校教师严重缺编,学科不平衡。如2014―2015学年上学期,学校学生数1758人,有31个教学班,实际任课的教师仅有86人,其中语文专业教师只有8位。有近一半的教学班,语文教学通过四位数学教师改教、两位临时教师顶岗、一位支教教师实习等途径勉强缓解困境。

(二)留守学生多

据不完全统计,官陂中学初中2015届毕业年级,留守学生约占四成,学生的家庭教育较为缺乏,家校协调配合的力度不足,因此要求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很困难。

在以上两个主要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官陂中学的语文教学质量一直滞后,处于漳州市下游偏后的位置(前几届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如2013年的中考语文综合比全市第155名(参与评比的公办校有173所,下同);2014年的中考语文综合比全市第152名。

三、对症下药

如何尽快立足学校现实,走出教学质量滞后的困境?对于一个2014年11月底从县城教学先进校竞聘到山区教学薄弱校当校长的我来说,是严峻考验。首先,我走进学生、班级、年级,多了解学情;其次,走进教师、备课组、教研组,多了解教情;最后,找症结,析原因,思对策。在多看、多听、多思的基础上,我从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等管理环节入手,搞好做细语文复习管理。同时以点带面,推动其他学科的教学管理。

(一)用心细致做更好

1.做细新教师的教学培养。

2015届的9个教学班,备课组有五位语文教师,其中临时聘请刚毕业未就业的本科师范生两位,实习顶岗教师一位。这样的备课组队伍中,教学经验不足又人心不稳的教师占了六成。在做足感情留人(也仅限于聘用期或实习期)的基础上,我们做细新教师的教学培养:(1)派出去参与校际交流、县级教研、市级培训等。(2)组织校本教研,如授新课教研、优秀复习课示范、试卷讲评课观摩、学法指导研讨、培优补差帮困专题研讨、规范答题指导等备考教研活动。在培养新教师的过程中,其他备课组几位教师的教学实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营造良好的语文中考备考氛围和环境。

抓好全体毕业班师生中考备考的思想动员工作,充分调动全体毕业班师生中考备考的士气,树立信心;加强对年级、备课组管理,同心协力,紧密配合,建设良好的教风、学风。

备课组根据自身的特点营造浓厚的备考氛围,如设置激励学生拼搏中考的标语,适时召开以提高语文分数为主题的年级广播大会、分层次励志小组会、分层次家长座谈会。

(二)狠抓过程不放松

1.调动学生积极性。

针对2015届多数学生学习语文动力不足,厌学情绪较重的情况,本届毕业班语文备课组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做足做实:如备课组规划好学生情感教育计划,真诚耐心做工作;认真抓好励志教育,整体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组织教师进村入户家访学生,强化教育效果。

2.培优补差帮困。

(1)关注语文成绩20分以下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尽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做好语文成绩40分至60分之间的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应考心态,设法提高学习信心。

(3)重点对60分左右、70分左右的学生的辅导和强化训练,做到定任务、定时间、定对象,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题型,把握解题方法,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4)加大培优补差帮困工作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考前指导。

每一场模拟考之前,我们都会从考前准备、审题习惯、规范答题、考试习惯、卷面要求、作答时间安排等方面细致耐心地加以强调和指导。

(三)在落实中注重实效

1.深入分析学情,调整复习策略。

因学校的语文教研活动多流于形式:如对学情的研究,备课组成员大多停留在口头上,未能真正钻入分析;对学生的复习指导,总以粗线条的“大包抄”为主,没有注重实效。下学期开学初,在校长的牵头下,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专题召开学情研讨会,结合漳州市上学期期末统考成绩,对全年级的学情进行分析和梳理,针对本届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及时调整语文复习指导策略,如在作文复习指导方面,由要求学生会写议论文、记叙文,改为专攻以记叙文为主,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2.实行分层次要求,落实考前目标。

如在几轮的中考模拟考试中,对作文写作,实行分层次要求:

(1)对20分及以下的学生,要求他们作文不能出现空白卷,鼓励能多写就多写。若达不到要求,则考后会及时集中他们,询问原因,找出不足,端正态度,再谋对策,重定目标。

(2)对40分至60分之间的学生,要求他们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记叙的“六要素”能说清楚。若达不到要求的,考后会及时集中他们,分析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信心,增强他们改进不足的勇气,再定目标。

(3)对70分及以上的学生,要求他们作文的内容真实,条理清晰、书写工整,字数700至850左右。若达不到要求的,考后也会及时集中他们,与他们面对面分析试卷,找出可以提分的空间,让他们明确自己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在落实每次考前目标要求中,无论与哪个层次的学生交谈分析,都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期待。

四、效果呈现

以漳州市上学期期末统考为起点,途经漳州市2015年初中质检考,最后到漳州市2015年中考,官陂中学初中2015届的语文各项数据,如优秀数、及格数、平均分,都有小幅度的提高。若把近三年学校中考语文的综合比全市位次进行对比,则2015届的语文中考综合比全市位次,进步较快。

第7篇: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

一、氢氧化钠变质的证明

证明: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原理是:2NaOH+CO2=Na2CO3+H2O,根据反应原理证明变质的关键,在于要证明最终固体混合物中是否有碳酸钠,所以证明氢氧化钠变质有以下几种方法:

二、氢氧化钠部分还是全部变质的证明

前面的已经探究证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情况有两种部分变质和全部变质。根据变质的原因分析变质后的成分是:部分变质的成分为NaOH和Na2CO3;全部变质为Na2CO3。所以判断的关键在于是否有NaOH的存在。此时学生容易产生三种误区:第一种是直接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第二种是直接加可溶性的铜盐或者铁盐根据是否有沉淀来判断;第三种是先加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再加铜盐或者铁盐根据是否有沉淀来判断。出现这三种误区的根本原因,学生并没有弄清楚碳酸钠的存在,对于检验氢氧化钠的产生了极大地干扰。第一种误区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第二种误区的原因是铜盐和铁盐与碳酸钠溶液也可以产生沉淀;第三中误区存在的原因是先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除去碳酸钠的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后续就无法证明氢氧化钠是生成的还是原有的,因此证明氢氧化钠之前先要彻底的除去碳酸钠,再进一步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

操作流程:

变质后的物质加足量的中性盐(CaCl2、Ca(NO3)2、BaCl2、Ba(NO3)2溶液,完全除去碳酸钠,过滤)证明氢氧化钠存在

例题: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探究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在上述【实验探究】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由于吸收空气中的CO2气体而变质成为Na2CO3,因此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Na2CO3或者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全部变质:白色固体是Na2CO3。

方案:取样,足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CuCl2溶液(或FeCl3溶液)。

结论: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2CO3;滴加CuCl2溶液(或FeCl3溶液),无现象,证明无NaOH。由此证明该白色固体为Na2CO3。

部分变质:白色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方案:取样,足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CuCl2溶液(FeCl3或酚酞试液)溶液。

第8篇: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原则;问题;措施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部分中小城市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或者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市设施现象。

2、规划科学性不强,缺乏长远性。首先,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其次,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再有,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

3、忽视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虽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仅仅流于形式却难以得到落实。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与管理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安全原则.(1)编制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应当符合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特别注意高层建设的防火防风问题等。(2)还要注意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问题。如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要有意识地消除那些有利于犯罪的局部环境和防范上的“盲点”。

2、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1)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是环境的主角,让建筑与人对话,引人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交流联系的空间,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阳光、绿地、清新的空气、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2)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城市设施不仅要为健康成年人提供方便,而且要为老、弱、病、残、幼着想,在建筑出入口、街道商店、娱乐场所设置无障碍通道,体现社会高度文明。

3、经济原则.(1)要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做到精打细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富裕,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2)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经济综合论证,切忌仓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

4、整合原则。(1)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期 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2)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计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3)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5、生态原则。规划设计与管理中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1)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保护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艺。(2)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需要通过对建筑布局、密度。层高、空间和造型等方面的干预,体现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满足生态的要求。

三、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措施

1、正确的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理论。城市规划不能仅仅限于理想模式的探讨,还要注重务实,从我国的特有国情出发,及时调整思路,加强应用理论的研究,以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城市规划中规划研究是基础,规划技术是保证,规划实施是关键。(1)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流。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2)人性化的规划理念。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所以说,不管怎样规划,首先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如果一个城市规划不是从人的思路出发,再完美的技术条件、再雄厚的物质投资都是微不足道的。应该把城市的规划提高到人性的高度来对待,让城市规划体现人文关怀。

2、合理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实施。(1)在规划目标和规模确定上要实事求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很弱,经济的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学技术的含量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调控和管理城市的经验不足。因此,把握好城市建设节奏,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合理确定城市人口,面积等主要指标,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防止随意占用土地资源,防止任意调整行政区划,防止人为刺激投资扩张至关重要。(2)在规划布局和利益分配上要合理。我们说城市规划是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并不等于说规划是个绝对真理,可以谋求城市发展方方面面都获得利益分配上的最大化和用地布局上的最高理想,其功能是通过规划手段综合分析、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使各项建设布局得当、利益适量、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对合理、追求的是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效益。尤其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风景名胜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公共利益。加强住宅及交通、环保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群众住房难,出行难等问题。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措施、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城市的各项建设能够得以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应从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开始。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规划设计与管理中城市安全、环境、建设等方面,以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玲玲.浅析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第9篇:文化与历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分析;对策

预算管理,即企业量化决策目标和预算方式,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企业实行预算管理能提升市场竞争力,预算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能合理的配置企业的资源[1]。发挥企业的资源合理优化与整合优势,满足预算控制的合理性要求,对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有切实的意义,也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

1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

1.1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

部分园林企业的管理部门,轻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误将预算编制归纳于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中。导致以下几点问题:①预算编制过程中目标的准确性存有严重问题。②企业的认知高度因此受限,缺失实际指导意义。③参与企业预算管理的积极性逐年下降。④编制随意性较大,执行力度不够。⑤缺失控制意识,企业的资源浪费严重超标。企业的管理层不重视预算管理,不能有效发挥其相应的价值,导致预算管理部门的存在变得无任何意义。

1.2预算管理不够科学、合理

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存有预算不合理、不科学的状况。可以细分为三点:①预算编制中战略导向不足,着眼于短期利益,不重视长期目标。企业预算时需以利润目标为导向,起点是预算管理,核心是短期年度预算。但编制的预算指标不能对应企业的年度战略发展要求,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②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原因在于企业预算过程中,忽略市场调研,继而企业的预算指标脱离市场外部环境,偏离市场实际值,最终企业的预算指标很难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2]。③预算编制方法缺失科学性,部分企业预算编制方法习惯运用固定的预算和增量预算模式,问题表现在弹性不足,使用过程较为固定,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引发企业的市场工作实施困难。

2完善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对策

2.1提高全员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不应是一家之言,应全员参与管理,且预算管理也需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始终。为提升全员管理意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企业为强化全员管理意识,就应重视预算管理,保障企业预算管理系统有序运行;②企业为强化教育与培训,就需要让员工了解到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员工通过了解能意识到企业的发展也能带动个人的发展,若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员工获得的经济收益也能“水涨船高”,员工有此理念后,就能主观上重视预算管理。③企业需调动全体员工的预算管理积极性,要求员工自觉参与到管理过程中,并时刻重视管理[3]。

2.2合理编制企业预算

预算编制组成预算管理,预算状况的良好能反应出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能为企业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①企业发展中应树立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市场变化状况,并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运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合理的预算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需要实现的目标。②企业在预算管理中运用参与编制的方法进行预算管理,预算中编制的方法可以是自上而下,也可以是自下而上,通过循环往复,形成参与性较好的预算管理模式。管理中要求管理层分解目标,基础单位结合预算的情况拟定预算方案,并将成熟方案呈报给上级直属部门,各个部门结合下属单位的呈报状况汇总预算的草案,上报给预算管理部门,然后预算管理部门针对管理状况进行审查平衡,并在审查中寻找问题反馈给各个主管部门,各项预算应做好进一步的修订,并在反复多次核对后,进行沟通和协调,最终定稿,形成总预算,然后将总预算上报给管理层,历经审批后,下达给其对应执行部门[4]。

3结语

预算管理可贯穿在整个预算过程的始终,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关键环节存在。并落实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在战略发展推进中将企业的战略看成是预算管理的出发要点,结合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控制和执行措施,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除此之外,可以提升企业的现有经济收益,企业在生产中主要是通过编制工程成本费用控制成本的收入和支出状况,缩减不必要的花费,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提升经营管理收益。

参考文献

[1]苏成勇.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3:84~85.

[2]丁有才,张士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J].绿色科技,2016,03:93~94.

[3]樊立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16,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