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急救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河南省;教师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培训
学校系统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招聘合格教师、持续且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与保证学生学业成就的强有力支持系统。[1]可见,教师在教育系统中具有核心的作用,师资是教育发展的关键。随着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扩招,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备受关注,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状况的调查研究就显得迫切了。本研究对河南省5所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改善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意义上的参考。进而从培训方面着手来改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变教学观念,进而提高教育水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从河南省众多中职学校中选取5所开展重点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69份,有效问卷260份。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在发放问卷调查的同时,还辅以访谈等多种形式。问卷包括36道题,其中前8道是关于个人信息方面的问题,9—22题是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现状的调查,后面14道关于培训现状方面的问题。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假设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成分,编制半封闭半开放式问卷;根据理论构想与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成分,采用q分类的方法,对其专业技能因素分类,构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标准,编制正式问卷。
二、基于数据的分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现状
1.教学设计技能方面
(1)课程目标确定
34.9%的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来确定,32.7%的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20.1%的老师根据对口升学要求,11.9%的老师根据岗位要求来确定。这与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不太一致,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各种技术人才,应更多地强调对口升学和岗位要求来确定课程目标。
(2)教材处理方式
73.9%的老师都选择以教材内容为主,灵活调整,依照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占13.1%,只有2.6%的老师依据自己的考虑确定教学内容。可以看出中职学校的老师能对教材进行理性处理,在尊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调整。
(3)对常用的授课方式的调查分析
中职学校的教师常用的授课方式主要是课堂讲授加讨论,而边实践边讲解的比例最低。从中可以看出,中职学校的教师常用的授课方式不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各种实用的技术,以便毕业后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技术方面的需求,从而服务社会。故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更多地注重实践,在实践中讲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术。
2.教学评价技能方面
对学生和对其他教师教学评价侧重的方面的调查分析(见表)
在对学生评价时,教师们看重的是日常自己的观察,往往忽略一些新的、全面的评价方式。对其他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则多关注教学效果,即在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3.教学研究技能方面
(1)对教学反思形式的调查分析(见表)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学历的教师在教学反思形式上有所不同。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教师主要是教研室成员研讨和自己反思,而大专学历的教师还倾向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日志。(中专学历的教师调查人数较少,不具有统计分析意义)
(2)对科研论文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职学校教师己意识到科研十分重要,是显示自身素质及晋升职称的重要方面。以上数据说明广大中职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强烈,写论文的意识已凸现出来,这也是由于各级对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一项重要指标来衡量。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现状
1.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
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的调查由数据可知,在专业技能培训内容方面专业教学法与实验技能的培训比例差距悬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中职教师在参加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2.专业技能培训的组织形式
(1)参加技能培训的级别(见表 )
从表中看出,48.5%的老师参加技能培训的级别是市级培训,校本培训仅占32.2%,而校本培训是各学校根据学校的特色和教师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培训,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很有帮助,但在调查中校本培训的比例偏低,应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
(2)专业技能培训的评价(如表)
如表,超过一半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对技能培训现状不满意。当问到对目前的培训现状不满意的原因时,没有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和培训流于形式呼声最高,比例均为20.3%。培训质量与效果差难以满足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需求。
(3)专业技能培训的预期(见表)
从上面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出,61.1%的中职学校的教师期望最理想的培训导师或授课教师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这些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熟悉其所教学科特点,能把自己一些成功的经验教给进行培训的教师。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各种实用的技术人才,因此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中职教师对培训的预期是期待提高专业技能的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一)基于数据得出结论
1.通过大面积多种渠道的调查研究,使我们对目前中等职业教师专业技能与其培训现状有了较全面的、深刻的了解。结果显示,在专业技能方面,教师处理教材方式灵活,科研意识强烈,但是依然存在众多不足,如教学设计能力欠缺,理论与实践不能进行很好的结合,教学技术能力不足,评价方式守旧等。
2.也使我们认识到中职教师的技能培训状况不容乐观,与职业教育事业实际要求相距甚远。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培训时间不灵活、培训导师经验欠缺、培训途径单一等问题。
(二)相关建议
1.更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观念,提高其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把中职教师视野引向社会经济、行业企业的发展与需求,推动职教课程改革。并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使教师逐渐认识到,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还应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使教学重点更趋于学习者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师培训学习方面还应逐步建立完善诸如经费保障、弹性时间、奖勤罚懒等措施以激励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师切实感受到参加培训所带来的益处。
2.强化培训的实效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从上面调查中可以看出,机会少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不能外出参加技能培训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不能仅仅依靠县、市组织的一些假期培训及“达标式培训”,除此之外,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如依赖每一所学校自己的力量进行“草根式培训”即“双师徒制培训”:师带徒,徒推师,共进共长。这样,有经验的老师带动新任教师进入实际的教学情景,处理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而掌握先进理念的教师帮助相对保守的教师了解并内化这些先进理念,从而实现共同促进。同时,还要注重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多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专家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培训、教学、研究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有效性。[2]
3.完善教师的培训、培养计划并且形成制度
中等学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现念,不断地吸收、获取专业发展前沿的新的信息,不断地更新和构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迅速捕捉到专业发展的有创意的、鲜活的、有用的信息,形成自己的专业理论系统和专业操作技能系统。有目的地开展教师操作技能展示、说课、汇报课等,这些手段均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深层次了解每位专业课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而通过专业前沿培训、学校集中培训、教师自我培训的多条途径进行,并建立可行、有效的制度,检查教师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对其中脱颖而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4.制订培训内容,适当更换培训方式与时间
首先,培训内容的制订要做到切实的全面化与多样化,且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于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培训内容应该包括 20%左右的教学理论与方法,30%左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50%左右的企业实践活动。[3]同时应以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作为依据来划分培训层次,以能力为本位来设计教学培训方案,以实体化为手段来完善实践教学,对已有的培训层次做出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进度的规划;其次,为减少教师参训与原单位教学管理工作间的影响,将培训安排在暑期或期末进行将会进一步有利于培训效果的提升。对于培训模式等的改进,建议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组织部门在组织学员报名前拟定各机构培训具体课程、大致流程安排、培训时间以及培训机构的性质、特色等,让教师在了解相关情况下结合现实选择性的报名,从而有利于提高参训教师积极性,使整个培训更顺利的开展,取得更好的绩效。[4]
5.精选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担任授课教师
在调查中发现,61.1%的中职学校的教师期望最理想的培训导师或授课教师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授课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所以应聘用既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具有较强操作能力,又熟悉中职教育特点,常年在中等职业学校任教的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来确定培训内容,设计培训项目,组织教学,确保培训质量。
6.拓宽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与普通高中师资的重要区别体现在其专业能力。然而,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教师还不是主流,因此,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依然是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1)“顶岗实习”对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有较好帮助
这种方式一般安排在暑期,由学校组织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新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修。中等职业学校应出台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实习积极性。由于企业的产品种类、操作规范、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教师的专业基础、动手能力、自身特点也各不相同,常规性、制度性地开展顶岗实习对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很有必要。
(2)“校内工厂”的教学模式对部分教师有帮助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模拟真实的产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专业课教室改建成“车间”,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学做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对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的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督促他们努力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技能要求,这对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有较好的帮助。
(3)“科研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与企业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在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性能,与市场、企业近距离接触,可以较好地熟悉设备性能、设备使用、设备维护和设备管理情况,了解正在开发和即将投入使用的新设备的性能,是一种较好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锻炼方式。
参考文献:
[1] mckinsey&company.how the world’s best performing school systems come out on top.london:mckinsey and company[eb/ol].mckinsey.com/clientservice/ 2007.9.5.
[2] 丁俊华,李泽宇.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视窗2007,(8):54-56.
关键词:学训交互 证赛交融 能力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实效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培养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校才能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鉴于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等,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结合实际情况的探索。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解决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双赢。为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几年,我院一直以区域生物技术产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通过调研、专家论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根据社会需求,毕业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优化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与济宁及鲁南地区生物制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通过调研,确立典型工作任务,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建立有效发展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教学、生产、服务于一体,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1 “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的特色。即第1~2学期是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人文素养和基本技能教,结合专业认知教育完成企业见习;第3~4学期是以校内实训中心为基础,项目为载体,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组织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结合专业技能学习完成实习实训;第5学期以“订单”为基础,在相关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定向培养实践教学,结合毕业设计完成顶岗实习;第6学期在企业适应实际生产工作环境,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训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学习与实训交互进行,能力递进的培养目标。
2 构建“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为保障“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我们构建了基于岗位标准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和“课程+活动+实践”的素质拓展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标准、职业标准的对接。深化“理论+实训+技能鉴定+技能比赛”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以服务济宁区域生物技术行业与企业,促进学生就业,构建学生职业终身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同时依托校企产学平台,成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管理机构。以“互利、双赢”为原则,具体负责“订单”签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评审验收、学生职业能力考核与接收“订单”学生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接受校企“订单式”合作培养的学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40%以上。
3 构建长效运行机制的内容及思路
(1)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签订《校企联合办学协议》,创办校中厂、设立“冠名班”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
(2)构建“互利、双赢、共享”校企合作管理的机制。
①双方人员互聘。学校教师进入企业,提高企业员工培训质量,增强企业科研力量;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培训校内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②依据人才优势互补、设备使用共享的原则,校企双方共同承担科研项目,联合开展科研工作。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优化试验”中,校企联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为企业带来年增收节支总额1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学校和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③双方共建实训基地。建设以校方为主的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学生单项能力、综合能力训练及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建设以企业为主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学生顶岗实习。
(3)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每年至少组织1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调研,深入区域企业、人才市场,综合岗位需求、追踪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等各类信息,充分把握企业用人需求。例如,依据生物制药岗位分析,实现生物医药发酵、提取、检测、单元操作岗位直通,让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让学院培养的学生直接为企业所用,成为企业优秀员工。
(4)完善教学管理运行保障机制:进行校企双方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推行专业教师的“双经历”制,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建立以生物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其活动章程,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和实习实训的相关制度建设,如制定《专业建设的行业企业调研制度》《实践性教学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实习安全协议》等制度。
(5)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在“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顶岗实习,均有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成立校企“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制定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实行专业带队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员构成的“三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顶岗实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保证实习效果。同时校企联合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实习实训安全圆满完成。
(6)利益分享机制。按照“合作双赢,企业先赢”的原则,通过专职教师下企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与企业积极开展合作研发,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新产品研发,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企业整体科研实力,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4 结束语
“学训交互,证赛交融,能力递进”模式下培养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连续4年保持95%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保持90%以上;毕业生“双证”获取率98%以上,最终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职业能力培养突出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2]向怀坤.高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4-5.
因此领导高度重视,做好统筹安排,制定培训计划,并在红会办公室全体人员和全区救护师资的共同努力下,提前高质量完成了市红会下达的年度救护培训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一进社区,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7988人,占全部应急救护培训的50.3%;二进乡村,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3652人,占全部应急救护培训的23%;三进学校,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2370人,占全部应急救护培训的14.9%;四进机关,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473人,占全部应急救护培训的3%,五是进企事业单位,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1392人,占全部应急救护培训的8.8%。
一、普及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为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我区红十字会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工作,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讲授不同的应急救护知识,为群众带去了简单易懂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提高了群众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对企业职工、学校老师、机关工作人员等以中青年为主的群体对,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知识需求量较大,培训中突出这方面内容的讲解和操作,对社区内中老年居民、中小学生等群体,重点放在创伤救护、意外伤害处理等方面,如:止血包扎、火灾、电击等意外伤害的防范处置,中老年人中风、猝死的防范及救护,呼吸道梗塞急救等。
二、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工作。为确保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时间事件时,群众不至于手忙脚乱,能迅速有效的应对。我区红十字会深入各个乡镇社区,由我们注册的救护师资不定时开展每期两天的初级救护知识培训,每期救护培训结束后,我们队每一名学员进行测试,对应急救护知识掌握较好学员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
三、加强应急救护知识宣传。一是结合重大节日进行主题宣传。在“5·8”世界红十字日期间,上下联动,开展“五·八”系列宣传活动。二是利用其它主题活动宣传。利用以“弘扬新时代红十字精神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主题的纳凉晚会开展文艺汇演宣传红十字精神、应急救护知识等内容。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紧紧围绕心肺复苏、气道梗阻、创伤急救、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开展,提高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现场应急救护处理能力,掌握自救互救基本技能,为掌握技能较好的老师发红十字救护员证,以便及时开展现场救护,为师生们的安全保驾护航。三是利用主流媒体深入宣传。2018年,区红十字会利用各级媒体平台,宣传红十字工作,传播红十字精神,四是发动志愿者进行上街宣传。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上街宣传新法及红十字会主要业务工作。五是通过举办应急救护技能比赛宣传。让群众参与其中,通过比赛促进群众了解红十字会是做什么的及应急救护的知识。让更多的群众知道红十字精神,了解红十字会的业务工作,参与到红十字活动之中,为进步一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长效机制。一是企业应急救护培训机制。二是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三是参与社会治理工作。
五、建立救护培训基地(平台)。利用社区红十字“三合一”工作站、村“会员之家”等平台,成校救护培训基地、成校红十字学堂、红十字宣教基地等救护培训基地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存在不足:
1.救护培训师资较为薄弱,我区没有一级救护培训师资,常参与救护培训工作的二级救护培训师资也较为短缺。
【关键词】大学生;急救;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各种突发事件不断涌现,各种意外伤害事故不断发生。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意外伤害现场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是否掌握紧急救助技能是自救或对他人实施救助的重要环节,较好地在意外伤害现场进行急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处于非常活跃的年龄阶段,活动面广、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较高,但生活经验和处理意外伤害事件的能力又相对不足,因此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紧急救助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为了解大学生紧急救助知识知晓现状,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为高校相关部门开展相关普及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与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对象为2012年武汉地区某艺术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各年级选取300名大学生,总共1200名学生,其中男生340名,女生860名,表演类120名,其他专业1080名,城市984名,农村216名,年龄在17-25岁之间。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现场急救知识调查表进行问卷,无记名现场填写答卷,表格现场回收。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院系、籍贯,急救知识了解途径,常见急救知识及技能的知晓情况,对急救知识学习的态度,以及普及急救知识的建议等。
2 分析与结果
大学生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网络媒体和书本知识。急救理论知识的错误率最高达97.7%,其中97.6%的大学生不知道使用心肺复苏术抢救猝死者; 71% 的大学生选择了对脊椎损伤者徒手搬运;92.7%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触电急救首先要切断电源,93. 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急救护理知识, 表示愿意上急救课的学生占83.5%, 渴望得到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调查结果见表1、表2、表3、表4.
3 讨论
急救(Emergency)主要分为院内急救和院前急救,通常说的急救指院前急救(即现场急救 )即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 由医务人员或在场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救护, 以维持病人基本生命特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1】。
3.1 我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还比较缺乏,据报道,现在还有大部分的大学
生还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高校的大学生急救能力的
现状调查中【2】【3】【4】【5】,就显著反映了这一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这些调查中,对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通过现场复苏急救、常见运动性损伤急救、意外伤害事故急救这三方面的数据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急救能力普遍欠佳。对于现场复苏急救、运动损伤抢救和意外事故处理等方面都存在知识和技能的严重匮乏。学生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或者网络等宣传媒体对某些知识有简单了解,而没有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这一点充分表明,现在的大学生急救知识和能力都相当的匮乏,急需要加强。
3.2 造成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程度普遍较低的原因
3.2.1 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可能是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忽略了大学生急救知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而有一些学校则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比如,一些学校开设了有关大学生急救知识的选修课【6】,我认为这是必需的,也是恰到好处的,虽然没有必要作为必修课来进行教学,但是作为选修课来进行教学还是比较好的。
3.2.2 大学生不注意自身加强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熟悉。当代的大学生只是一味的追求大学必修课的学习,而不注重其他方面比如大学生急救的知识,从而导致大学生从思想上对于大学生急救方面知识的不重视。其次,现在许多大学生认为急救方面的知识可有可无,而并非将来大学生就业等的必需,因而也就不重视在大学生急救方面的知识积累。
3.2.3 没有从思想上对学学生急救知识引起重要。现在,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就迫使大学生围绕提高社会就业竞争力而展开学习,对于提高就业竞争力没有多大用处的就很少去学习甚至是不去学习。因此,没有从思想上对学学生急救知识引起重视也是导致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知晓程度较少的主要原因。
3.2.4 社会各界没有注意到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相对匮乏。社会各界在日常生活中就没有注意到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当然,2008 年发生在上海商学院的女生宿舍楼失火事件和近两年武汉地区连续在军训时期出现5例大学生猝死病例,使得社会对大学生所知晓的急救知识产生了极大的担忧,使得社会对普及大学生急救知识开始给予高度重视,开始采取在大学生中开办急救骨干培训班。但是,我认为,即使这样社会对于普及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力度还是很不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社会还需要对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引起高度重视。
3.3 加强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有关建议
3.3.1 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需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急救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了解大学生对常见疾病及意外伤害等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和需求率,内容如:发烧、休克、溺水、摔伤、触电、出血、骨折等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据此,制订了一个“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训计划”,并将其纳入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年度工作目标,由校卫生所、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学生会联合组织实施。
3.3.2 多开展一些大学生急救知识方面的讲座。坚持每月举行一次急救知识方面的讲座,主要讲授常见疾病和各种意外伤害的特点,以及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知识和防止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并组织课堂讨论,要着重解答大学生们关心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形的疾病和意外伤害等问题,增强大学生应对疾病和意外伤害的能力和信心。
3.3.3 举办急救知识方面的展览活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大厅。《防止意外伤害》等急救知识专题专版,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止血、包扎固定、物理降温、异物取出等操作程序和要领。大厅定期向大学生开放,“五四”青年节、大学生运动会等节假日期间将急救知识专题专版在餐厅前、体育场等处展出,等等一系列方法与措施。
3.3.4 开展电视和网络教育。一是,通过校园网络电视反复播放《意外伤害与急救》系列卫生科学教育片。二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大学生网站专门设定健康教育网页,全面系统地介绍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并开设相应的网上对话栏目,为大学生就这方面的知识进行答疑解惑。
3.3.5 组织有奖竞赛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有奖竞赛》,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强化培训阶段。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强化培训。从在校的四个年级学生中,每个年级推荐一定的志愿者。用一周时间,每天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系统讲解急救方面的知识,对急救操作技术进行示范,发给文字材料,组织观看专题展览和卫生科学教育片,帮助志愿者将过去分散、零星的急救方面知识系统化,使理论和实践更进一步地结合。集中练习阶段。教务处安排适当时间,学校卫生所提供急救用的绷带、三角巾、止血带、夹板、纱布等医用器械,学工处、学生会组织志愿者集中练习,一方面从中选拔优秀者参赛,另一方面扩大对大学生的影响,起到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技术再传播的作用。有奖竞赛阶段。从志愿者中选出一定比例的选手进行分组参加比赛。四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组成四个支持方阵,观战助威。通过必答题、抢答题和技能操作的三轮竞赛,由学校卫生所得老师和教务处、学工处领导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参与奖等。
高校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 也是学校到社会的转折点和学与用的衔接点,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提高大学生人文体育意识, 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普及急救知识, 使学生不但能成为现场施救者, 而且也是急救知识的传播者,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人群急救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梦乔,钟后德,毛仁忠.实用急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9.
[2] 陈根芝,胡高楼,林 佳.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402-403.
[3] 陈梦洁,张丽萍,于瑞梅.大学生急救护理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187-188.
[4] 谢诚诚,祝雪花,徐伟英,温州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0,24(8),2085-2086.
【关键词】中学生;急救知识;心肺复苏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呈现,各种急症、意外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加,人们对院前急救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医务人员除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还要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早期开展有效的心肺复苏术。现场目击者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心肺复苏术是否能够早期有效开展。将本市两所中学400名初二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为中学生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依[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市两所公立中学的初二学生中随机抽取400人。其中男生211名(52.75%),女生189名(47.25%),年龄(14.501.50)岁。
1.2 研究方法 由研究小组设定封闭式调查问卷,其中20个两项式题目,10个比较式题目,均为单选题,共计30分。调查人员集中向被调查者介绍填写说明,现场发放问卷并进行填表指导,两所学校均在20分钟内统一收回问卷。回收400份,有效392份,有效率98%。
1.3 评价标准 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家人健康和体检状况、生活中自救互救常识的知晓情况、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三方面,每个方面占10分,家人健康和体检状况、生活中自救互救常识的知晓情况两方面评价标准均为:得0-3分者为不了解,4-7分者为基本了解,8-10分者为完全了解。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方面评价标准为:得0-5分者为获得途径贫乏,6-10分者为具备正常获得途径。
2.结果
将各项分值录入统计表,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2检验,比较男女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家人健康和体检状况:不了解的210人(占53.57%),基本了解的172人(占43.88%),完全了解的10人(占2.55%)。学生自救互救常识知晓情况:不了解的375人(占95.66%),基本了解的15人(占3.83%),完全了解的2人(占0.51%),见表1。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获得途径贫乏的377人(96.17%),具备正常获得途径的15人(3.83%)。中学生对急救知识了解程度不足,对201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内容知晓率低于5%。
3.讨论
目前我国心搏骤停急救的成功率不到1%,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2%,而发达国家存活率达到60%,在美国一些城市甚至高达74%[2]。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公众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普及占总人口比率1/4,在美国规定1/3以上的公众应学会院前急救,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3]。随着生活题条件的改善,中学生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迅速,心理,智力渐趋于成熟,操做能力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国外调查研究发现:13~14岁的儿童能完成标准的心脏按压;9~10岁儿童能够运用正确的按压手法和按压频率[4]。
本次调查显示:中学生对家长健康状况了解不足,急救知识知晓率很低,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而且获取急救知识的渠道很少。一旦家人或身边的人发生意外,他们没有能力帮助他人。为达到全面普及、学生百分百掌握,学校应设置培训课程,因人施教,制定不同的培训方式,努力实现救护知识普及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定化。培训学习内容以基础急救知识为主,还应涉及常见传染病、艾滋病的预防,指导健康饮食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没有专业的急救培训教师,可邀请医疗机构中急救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征召家长中的红十字成员共同参与培训,发挥协助作用,以期组建一支素质优良的培训队伍。
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如果增加他们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也能够提高急救知识知晓率。如果从小学开始设置相应的医疗救护课程,就能普及急救知识,增强救护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如果中学生每个学期能够接受一定课时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也可以使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学校图书馆可以购进一些关于急救知识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供学生阅读。电视、电台、网络也是很好的宣传途径,应该增加急救科普知识内容,让广大人民群众每天都能从不同渠道了解自救互救常识,懂得如何防止危害发生,学会突发灾害应急事件之后如何逃生。普及更新心肺复苏术的知识点,让猝死的患者能够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第一时间接受科学有效的救治,为后续的高级生命支持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艳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中学生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3):281-282.
[2]肖凌凤,李建新,孟利平.公众安全事件应对现状调查及应急能力培训[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114-115.
“院前急救”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证明,强化院前急救作用,普及公民的自救与互救知识,并提高公民的相应能力与水平,可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伤残及死亡。本研究通过了解南京市高职高专学生急救知识认知与需求情况,为更好地普及现场急救知识,构建适宜的急救培训体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1年9—11月,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择南京市江苏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健康职业学院4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由于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为主,故理工类专业学生偏多,文科类学生偏少,所以文科专业样本量按适当比例缩减。共发放问卷620份,收回有效问卷594份,有效回收率为95.8%。其中男生282名,女生312名;工科学生226名,理科学生154名,文科学生34名,医科学生180名;一年级学生294名,二年级学生175名,三年级学生125名。平均年龄(19.95±1.19)岁。
1.2 方法 预先在4所学校各选1名教师作为调查者,集中统一培训;调查场所选在教室,当场发放调查问卷,当场填写并收回。
结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中关于院前急救的要求,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咨询相关专家(临床专家2名、教学专家2名、双师型教师3名)修改2轮后形成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学校、性别、年龄、年级、专业。(2)对院前急救知识的认知,包括一般急救常识(3个条目)、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现场抢救(4个条目)、创伤患者的现场抢救(5个条目)、常见伤害的现场救护(4个条目)、突发灾害的现场抢救(3个条目),共5个维度19个条目。采用单项选择题形式,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得分越高说明知识掌握程度越好。(3)对院前急救知识的学习现状及需求,学习现状调查采用单项选择题形式,包括是否参加过急救相关课程的学习、平时是否会自学相关书籍、是否有兴趣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等;学习需求调查采用多项选择题形式,包括想要学习的内容和希望采取的传授途径。
1.3 数据处理 问卷经核查后统一编号,用Excel软件录入,经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急救知识知晓情况见表1。
594名高职学生急救知识总分最低2分,最高19分,平均(11.04±3.02)分。一般急救常识、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现场抢救、创伤患者的现场抢救、常见伤害的现场救护、突发灾害的现场抢救平均得分分别为(1.50±O.74),(2.40±1.25),(2.46±1.20),(2.34±1.03),(2.34±0.75)。不同专业学生急救知识得分分别为理科(10.14±2.51),工科(10.54±2.91),文科(11。32±2.46),医科(12.40±3.18),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04,P<0.05)。
各问题中知晓率排前5位的依次是:120急救电话(93.4%)、火灾逃生(92.6%)、脊椎损伤病人不能随意搬运(83.0%)、中暑的现场救护(81.0%)、煤气中毒的现场救护(78.6%)。排后5位的依次是:普通伤口止血(20.4%)、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27.6%)、“第一目击者”的意义(30.1%)、轻度烫伤的处理(36.2%)、成人心肺复苏术(41.4%)。
2.2 学习现状及需求
2.2.1 学习现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40.7%表示曾经就读的学校开设过急救相关课程,33。3%的学生表示会在平时自学有关急救的书籍。在问及是否对急救知识感兴趣时,只有3.4%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 [dylw.net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
2.2.2 学习愿望和需求关于大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一些急救知识的问题,51.0%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7.0%觉得有必要。当调查是否愿意学习常见的急救技术时,只有2.9%的学生选择不愿意。在最想学习的急救知识中排前3位的分别是:心肺复苏术(100.0%)、外伤止血包扎术(96.5%)、骨折的固定和搬运(95.3%)。最受学生欢迎的传授途径排前4位依次是:现场演示(92.3%)、社会实践(91.2%)、讲座(88.6%)和选修课(87.8%)。
3 讨论
3.1 应加强高职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调查显示,只有3.4%的学生对急救知识没兴趣,只有2.9%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学习急救知识。与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急救知识的相对缺乏。有研究显示大部分高校在急救技能培训方面基本没有开展,即使已经开展的高校也存在培训覆盖面窄、培训内容不规范等情况。在校高职学生年轻好学,接受能力强,就业后活跃在生产生活第一线,规范培训后不仅可以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甚至可以通过指导家人、朋友或同学,为急救知识的普及贡献一份力量。
3.2 不同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 在所有调查者中,急救知识得分最高的是医学专业学生,其次是文科专业,最低的是理科专业。医科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需要,急救知识得分最高。文科专业的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人文社科类知识涉及较多,但急救方面的知识仅限于理论上的简单介绍;而理工科院校很少举办有关急救方面的讲座,校园文化建设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
3.3 高职学生对不同急救知识的了解情况不尽相同调查显示,学生对于火灾逃生、煤气中毒的现场救护、中暑患者的现场救护、溺水救护、地震逃生的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均在60%以上。这与汶川地震后,社会、学校、媒体大范围、高强度的救生逃生知识普及和反复的逃生演练有关,而且汶川地震本身也给公民敲响了警钟,激起大家学习应对大型突发灾害的动力。而生活中常见事件如普通伤口的处理、轻度烫伤的处理、四肢骨折的处理等知识知晓率却很低,均在45%以下。会做成人心肺复苏术的同学仅占41.4%。这些知晓率最低的项目,恰恰是专家认为应优先在大学生中普及的项目。应对大型突发事件只是院前急救知识的一部分,如何规范科学的培训和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其内容和形式都有待进一步评估和改进。
3.4 学习内容选择的专业性、实践性较强高职学生最想学习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排前3位的依次是:心肺复苏术、外伤止血包扎术、骨折的固定搬运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均属于技能型内容,实践性较强;同时这些项目在调查中也是得分最低的项目,说明高职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急救知识中欠缺的方面,并渴望通过有效途径获得。
3.5 学习途径的选择更倾向于增强实践训练的模式
高职学生最希望获得急救知识的途径排前4位的依次是:现场演示、社会实践、讲座、选修课。急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dylw.net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仅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视频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据文献报道,选修课在众多培训途径中最受大学生青睐。建议校方可根据自身特点联合当地急救中心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或系列培训讲座,多为学生创造操练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丰富知识结构,增强和提高全面素质。
4 参考文献
[1]张松峰.急危重症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
[2]潘涛,顾勤,顾振华,等.大学生应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J].江苏高教,2010(3):1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EB/OL]-[2008-02-05].http:∥gov.cn/gadt/2008-02/05/content_884068.htm.
[4]张军根.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的现况与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5]许婷,许勤.高职高专学生院前急救知识与能力指标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27-1128.
[6]游新玲,牟小军,王晓利,等.广州市大学本科学生院前急救知识认知和需求情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7,14(12):15-16.
[7]桂莉,曾友燕,陶红.医学院校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5):331.
关键词 小学生 救护知识 爱心 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222
生活工作中常会遇到意外情况,如急性心肌梗死、呼吸道异物、车外伤、多种中毒等,各种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火灾等,心脏骤停4分钟内实施正确的心肺脑复苏术,则存活率可达40%[1]。而在许多事故现场由于人们不懂这项急救技能导致一些可以挽救的生命丧失救治机会。这种现状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救护不及时,另外则是由于在校学生普遍缺乏急救常识和急救能力所造成的。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省南昌市4所小学在校生480名。在爱心救护培训前后各发放问卷240份,总计480分。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意外伤害如触电、溺水的急救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术,中毒病人的抢救,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逃生等,以及学生对救护知识和安全认识的调查。第一阶段随机选择的240名小学生为对照组,直接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阶段随机选择的240名小学生为观察组,首先对观察组进行爱心救护知识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教育,然后再进行问卷调查。前后两阶段调查问卷内容一致。现场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第一阶段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份,有效回收率98.75%;第二阶段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回收率97.72%。结果采用两大样本均数的U检验。
结 果
两组对爱心救护知识的掌握得分比较:经U检验,差别极显著(P≤0.01)。按α0.01。以观察组对爱心救护知识的掌握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对爱心救护知识的掌握得分比较(X±S)
注:U7.2233,P≤0.01。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当前的小学校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仍然存在缺失,在多数小学生课堂上,校内外活动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意外伤害如触电、溺水的急救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术,中毒病人的抢救,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逃生等教育至今仍是空白。也很少有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过自救和互救方面的安全教育,甚至有些家长根本就不清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受到意外伤害,孩子们看到突然倒地的生命垂危患者也不知道如何救人。通过爱心和救护教育能真正唤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和乐于助人的理念,树立起自护自救和用爱心救护他人的观念,锻炼了自护自救及救人的能力。
讨 论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国民的急救培训,并立法规定煤矿、天然气等高危岗位职工必须考核急救技能。在国外,非医务人员构成院前急救队伍的主体。而在我们国内院前急救主要是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的。基于这种现状,对如何提高我国国民的急救技能,国内许多学者对此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总结来看首先加强学生的急救技能培训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2]。学生掌握了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传播给周围的人,以期达到全民普及,比如气道异物采用Heimlich手法[3],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能够及时采用有效的心肺复苏技术等,那么将会大大降低患者的医院外死亡率,并且能够为医院内的进一步急救提供宝贵的时间。根据我省四所学校的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习急救知识的意识在入校后就应该牢固树立。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紧急情况如何求救和自救的培训,急救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师生互动,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心,学到真本领。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现场止血和心肺复苏的内容,反复强调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步骤。通过现场模拟实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践能力。并注意对车祸伤、烧烫伤以及各种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等救护措施的详细讲解,我们要抓住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她们进行道德、思想、奉献和救护知识教育,为国防建设储备后备力量,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据了解,目前急救培训所需的场地、工作人员和使用的示范假人等工具都价值不菲,但是急救培训本身收费甚低,因此急救培训常面临着难以延续的局面[3]。
而我省目前因为有一定数量的红十字志愿者,我们在南丁格儿奖获得者章金媛主任的带领下和省红十字会的领导下建立了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在许多社区和小学校免费进行爱心救护培训,展现我们的风采。志愿者每周六下社区服务,普及卫生救护知识和防灾避险技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小学生和社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救护水平才得以提高,同时也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一、工作目标
以全面普及群众自救互救技能、提高避险意识为目标,以卫生救护技能(知识)和应急避险知识培训为抓手,以“五进”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为载体,开展百场万名群众初级急救知识培训,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建幸福作贡献。
二、活动主题
自救互救,守护生命。
三、活动内容
由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牵头,区各相关部门配合,在全区范围内组成1支拥有100名成员的师资队伍,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和工地为载体,开展普及避险救护知识及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初级急救知识培训。年内预计开展培训200场,受益群众达10000名。在普及培训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大力推广,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之成为政府倡导、群众受惠、社会各界支持并广泛参与的常态工作。
四、实施步骤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筹备启动阶段(3月下旬——4月)。在4月底前,制定完成培训方案,组建1支拥有100名成员的师资队伍。师资人员熟练掌握培训技能,做好授课准备(责任部门: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9月)。以“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等5种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分类分层分批开展200场初级急救知识培训,受益群众共计10000名。
1、进机关:在区级机关开展救护知识培训,提高机关干部职工救护知识水平和技能,从中挖掘培养一批能奉献、有爱心、肯钻研的志愿者,充实到师资队伍(配合部门:区机关党工委)。
2、进学校:深入各中小学校,组织师生开展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危险判断、应急、避险、逃生等自救互救能力(配合部门:区教育局)。
3、进社区:深入社区,通过集中授课、主讲示范、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救护知识水平,掌握基本自救互救技能。每个社区(村)至少组织1场培训(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街道)。
4、进企业:深入企业,结合岗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失业人员培训、农民工培训等,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工作(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街道,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区妇联)。
5、进工地:深入各建筑工地,积极开展救护培训,确保各建筑单位的务工人员基本知晓救护知识、掌握救护技能(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街道,区建设局)。
(三)经验总结阶段(10月)。10月下旬,通过举办成果汇报暨表演观摩活动,对“健康救护工程”实施工作进行表彰总结和经验推广(责任部门: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配合部门:各镇、开发区、街道,区机关党工委、区妇联、区教育局、区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区政府成立活动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组织,全面加强领导。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各配合部门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关键词]大学生;心肺复苏;CPR;急救技能;认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30-04
[项目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立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13d102),湖北工程学院学工部学生立项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叶坪(1963―),女,湖北孝感人,硕士,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与健康教育,本文通讯作者。
随着自然环境日趋恶化,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随时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如地震、海啸、泥石流、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还有各种人为的事故,如交通事故等。虽然我们不能阻止这些灾害和事故的发生,但是如果了解一些急救常识,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就可以及时、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现场自救或互救,为伤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公民的急救水平是衡量当地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1-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学校与社会交流日益密切,校园内外大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提高大学生心肺复苏操作知识和技能水平,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在受伤时的生存率,而且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湖北工程学院147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375份,有效问卷1218份,有效回收率为82.9%。其中,体育专业发放调查问卷240份,有效问卷217份,有效率为90.4%;非体育专业(不包含医学专业)发放调查问卷1230份,有效问卷1000份,有效率为81.3%。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使用Excel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使用自编的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认识
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学生面对危机时是否能从容面对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研究表明(见表1),79%的学生不清楚或不知道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只有12%的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其中,非体育专业学生了解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占13%,而体育专业学生的这一比率达到54%。
从表2可知,当发现有人晕倒后9%的学生选择拨打120等救护车来;60%的学生选择拨打120并找人急救;28%的学生选择拨打120然后自己尝试急救;1%的学生选择做一个旁观者。
(二)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主观需求度很高
调查得知(见表3),86%的学生认为心肺复苏知识与自己有关,9%的学生不清楚心肺复苏知识是否与自己有关,5%的学生不认为心肺复苏知识与自己有关。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主观需求度很高,8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需要普及心肺复苏知识,13%的学生不清楚是否应该普及该方面的知识,4%的学生觉得心肺复苏知识没必要在非医学类大学生中普及。
(三)大学生心肺复苏操作方面的知识不足
当有人昏迷休克时,时间就是生命,在等待医务人员到来之前,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能为挽回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在心肺复苏操作中,单人胸外按压和吹气的正确比例为15:2。在这个问题上,体育专业学生的正确率为41%,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正确率只有13%。
从表4可以看出,当出现意外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不论是进行单人还是双人的心肺复苏操作,能正确地掌握胸外按压和吹气比例的人数很少,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是不了解的,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学生因为学习过体育保健学,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正确率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
由表5可知,学生对人工呼吸频率的了解情况并不好,在这一问题上(正确答案是12~15次/分),体育专业学生的正确率为33%,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正确率仅为10%,两者之间差距明显。
由表6可知,学生对胸外按压频率的了解情况也不好。在这一问题上(正确答案是60~80次/分),即使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过相关知识,但是他们的正确率也仅为48%,而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正确率为35%。
由表7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学生对心肺复苏操作知识的知晓率比非体育专业学生要高,但是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率都不高。由此可知,在大学生中,急救知识的普及率偏低。调查得知,各高校之间开展急救知识培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其培训合格率普遍偏低。
三、研究结论
(一)大学生急救知识严重匮乏
通过调查“发现有人晕倒后你的第一选择”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意外情况都依赖他人,不能意识到心肺复苏的及时操作对挽回生命的重要意义。而那些有急救能力但又不够专业的学生面对他人出现的意外损伤,由于怕在处理过程中出现意外和失误需要承担责任而不愿伸出援手。[4]
79%的大学生不清楚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步骤,究其原因是国家、学校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普及度不够,重视度不够,进而导致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可以推知,大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急救知识也存在很大的不足。通过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对比发现,体育专业54%的学生(经过了简单的知识普及)对心肺复苏基本操作步骤是了解的,而非体育专业55%的学生甚至不清楚心肺复苏的概念,更不用说操作步骤了。调查显示,通过简单的培训之后,大学生的急救知识技能有明显提高,培训后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得较为明显。[3]在大学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若大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就可以科学地抢救伤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二)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健康素养
对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主观需求的调查显示,83%的人觉得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有必要,86%的人觉得心肺复苏知识与自己有关,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迫切需求,对于这样的需求学校应当重视。心肺复苏知识作为急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大学生正确掌握这方面的常识,对于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项心肺复苏操作内容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回答关于进行心肺复苏操作问题时的正确率偏低,尽管在这些问题上,体育专业学生由于学习过相关方面的知识,正确率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但是整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无论是胸外按压和吹气比例,还是人工呼吸频率、胸外按压频率,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均未达到50%。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方面的主观需求度高,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因此,学校应该向大学生大力宣传急救知识,以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意外事件。
四、结语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正因如此,他们也是容易受伤的群体。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不足,当面对生命垂危、心跳呼吸骤停者时,很多学生都不知所措,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5]面对这种情形,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他们对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是想了解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倡导现代救护理念(在医院的外环境下,“第一目击者”对伤者实施初步的急救处理,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然后再根据科学的现代救护体系,将伤员转至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救治),提倡普及科学的救护知识。[6]对大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不仅可以让他们了解相关知识,也可以让他们对周围的人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播,这对提高整个社会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待那些已经掌握了急救知识操作但不敢具体实施的学生,可以安排合理的训练,使其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有信心地进行施救,从而提高大学生在遭到意外伤害时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卢艳萍,黄集慈,石茜.健康教育对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0(3).
[2] 张军根,王红妹.我国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的现状与趋势[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0).
[3] 蔡乐农,等.某理工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及干预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12).
[4] 刘倩.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现状调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