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

第1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关键词:喀斯特 碳汇 固碳 评估方法 森林碳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植被。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1]。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灌丛和草场碳汇在陆地植被类型中的碳汇占比较少。近年来,关于碳汇的研究区域主要在华北人工林,北方草原等较大的区域,这里面既有森林碳汇也有草场碳汇,而对喀斯特这个特殊地区的植被碳汇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喀斯特地区关于植被碳汇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才能比较精确地计算该类区域的碳汇量。

一、喀斯特地区的特点

以贵州为主的南方喀斯特山地地区,为中国五大典型脆弱生态区之一。贵州脆弱的喀斯特环境在中国和世界均具有一定代表性,其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地表崎岖破碎,山高坡陡,基岩率高;环境中水、土要素出现结构性缺损,石多土少,成土速度极慢;地表干旱,可利用的水资源短缺,受环境的约束,植物生境严酷,立地条件极差,植物生长缓慢,产出率低,导致整个喀斯特生态环境的物质、能量流动不畅,功能低下,表现出环境生态容量低、变异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自我恢复能力低,治理难度大等。正是基于喀斯特地区的这些特点才使我们迫切需要对该地区的植被碳汇量进行测算,让人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为该区域的植被很难恢复,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该区域的植被不能破坏,否则就会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生态破坏。

二、主要方法介绍

1、生物量法

生物量法是以森林生物量数据为基础的碳估算方法[2]。生物量是包括在单位面积上全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现存的有机质总量,由于微生物所占的比重极小,动物生物量也不足植物生物量的10%,所以通常以植物生物量为代表[3]。生物量法比较直接、明确,技术简单。但由于一般倾向于选取生长较好的林分作为样地进行测定,因此以此推算的结果往往导致高估森林植物的固碳量。

2、蓄积量法

蓄积量法是以森林蓄积量数据为基础的碳估算方法[4]。其原理是根据对森林主要树种抽样实测,计算出森林中主要树种的平均容重(t/m3),根据森林的总蓄积量求出生物量,再根据生物量与碳量的转换系数求森林的固碳量。该方法也比较直接、明确、技术简单,但尚有一定缺陷,即可能会忽略森林生态系统内诸多其他要素(如土壤呼吸、非同化器官呼吸、地下生物量增加对总体通量的影响等),因此其统计结果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3、以生物量与蓄积量关系为基础的生物量清单法

近年来,以建立生物量与蓄积量关系为基础的植物碳贮量估算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5]。王效科等[6]采用生物量与蓄积量关系为基础的植物碳贮量估算方法,估算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实际碳贮量和潜在碳贮量及两者的差异。采用的方法是,将生态学调查资料和森林普查资料结合起来进行。

与涡旋相关法、驰豫涡旋积累法相比,生物量清单法的优点是直接、明确、技术简单。因此,能够用于长时期、大面积的森林碳储量监测。但其不足就是消耗劳动力多,并且只能间歇地记录碳储量,不能反映出季节和年变化的动态效应。

4、涡旋相关法

涡旋相关法是采用一种微气象技术,主要是在林冠上方直接测定CO2的涡流传递速率,从而计算出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固定CO2量的方法。涡旋相关技术仅仅需要较为精密的仪器,在一个参考高度上对CO2浓度以及风速风向进行监测,而喀斯特的山地特点和植被的斑块特点决定了此方法不能使用。

5、驰豫涡旋积累法

驰豫涡旋积累法起源于涡旋积累法。Desjardins首先应用这一技术,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垂直风速的大小和方向采集2组气体样本进行测量。然而,这一技术在当时并没有获得成功,因为很难根据垂直风速的大小和方向进行不等时瞬时采样。这一技术的实用型直到在涡旋积累的思想中引入驰豫的思想,使得不定时采样转换为定时采样,这一实用型被定名为驰豫涡旋积累法。

6、箱式法

箱式法的基本思想是:植被的一部分被套装在一个密闭的测定室内。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就是CO2通量。 与涡旋相关法和驰豫涡旋积累法相比,箱式法是一种对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的间接估计,其优点在于对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各个功能团(如:叶片、根系等)进行了定量的测定,这对于阐述微气象学法直接测定的CO2通量出现的现象有帮助,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并进行调控提供了定量数据。

7、森林蓄积转换法

森林蓄积转换法或称材积源生物量法是根据林分平均生物量与林分平均蓄积量之间存在的某种相关关系,并利用这种相关关系及森林资源清查所取得森林蓄积量数据推算相应的森林生物量,根据对森林主要树种抽样实测,计算出森林中主要树种的平均容重(t/m3),根据森林的总蓄积量求出生物量,再根据生物量与碳量的转换系数求森林的固碳量。

三、小结

通过对以上几种方法的对比,适用于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的是森林蓄积转换法。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系统,现在用于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方法各有偏重和局限性。在研究森林碳平衡时,必须考虑土壤的碳储存,而森林清查主要考虑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有的也考虑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对具体森林样地内土壤碳沉积及通量的研究还不多,对于全面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研究将要求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通过多学科的介入、联合和渗透,向更高层次的综合、集成研究发展。因此,喀斯特地区关于植被碳汇的可算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才能比较精确地计算该类区域的碳汇量。

参考文献:

[1]陈育峰.自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综述.地理科学进展,1997,16(2):70~77

[2]李意德,等.我国热带天然林植被C贮存量的估算.林业科学研究,1999,11(2):156~162

[3]景贵和,周人龙,徐樵利.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冯宗炜,王效科,吴刚.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第2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关键词:移民区;生态修复;建议

1 生态移民的背景

生态移民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实践,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惠及特殊困难群体民生、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宁夏是全国生态移民实施较早、规模较大的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自治区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帮扶贫困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先后组织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及易地搬迁移民,累计搬迁移民近84万人,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收入稳定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海原县自1989年以来,先后通过吊庄移民、红寺堡灌区移民、自发移民,累计搬迁移民5.5万人,在改善群众生存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依靠传统的扶贫方式,投入成本大,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采取生态移民,能挖掘发展潜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宁夏计划移民35万。

2 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2.1 生态移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以海原县为例,30%以上人口至今散居于偏、远、穷、灾地区,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自我发展的基础条件非常差,常年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局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降低人口密度,减轻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将是长远解决人与自然突出矛盾的根本措施。

2.2 生态移民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

南部山区,地处六盘山腹地,是宁夏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长期以来,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成果难以巩固。因此,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退人还山”,减少人为对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建设生态修复县,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3 生态移民避免地质灾害威胁

这一情况最为严重的是海原县,1920年大地震形成了许多地质断层、滑坡带,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全区地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现已查明地质灾害点39处,涉及13个乡镇、39个自然村、1569户7716人。近年来,地质次生灾害频繁发生,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实施生态移民,既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可消除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减轻对地质灾害区的生态破坏。

2.4 生态移民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宁夏确定的生态移民区,农户居住分散,如就地解决交通、饮水、用电、通信等问题,不仅人均投资额高,工程施工难度大,而且建成后的适用范围小,发挥效益低,是一种典型的不经济投资行为。这些地区的群众,受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制约,生活极端困苦,一遇自然灾害,返贫率极高,落实整村推进政策难度相当大。因此,实施生态移民,既可减少返贫人口、巩固扶贫成果,又能降低扶贫成本,提高扶贫效益。

2.5 生态移民能有力地促进民族团结

南部山区是宁夏回族聚居区,其中泾源、西吉、同心、海原县的回族人口都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相对封闭,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宁夏移民搬迁的对象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0%以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促进了搬迁群众与当地群众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在共同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中,加强了融洽和增进民族感情,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2.6 生态移民有效地实现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宁夏生态移民扶贫重点开发区,狠抓硬件建设、软件管理和移民安置,共同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教育事业,近年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中考成绩连续4年位居全市前列,高考上线率逐年提高,2010年“两基”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县、乡、村3级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实现了村村建有卫生室;5大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形成,新农合、新农保制度全面发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到93%和80%以上。

2.7 生态移民有力保护和改善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

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是生态移民的主要目的之一,生态移民区在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的同时,要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抓好“西海固”地区的生态建设。移民搬迁后,能有效缓解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有利于保护自然植被和陡坡地退耕还林,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一方面移民迁出后,原有的土地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迁出区近466666.67hm2土地用于恢复生态,进行退耕还林和围栏封育,既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可达到恢复生态的目的,实现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另一方面迁出区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将减少,大大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使原有的林地、草地得到很好的保护,提高水源涵养能力,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

3 现状

南部山区是宁夏生态移民的主战场,居住在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内及边缘地区的群众。仅有5.3%的人口通水、通电、通路;72.4%的人口仅通电或通路;22.3%的群众水、电、路都不通;就医、就学困难户占65.1%。

就拿海原县来说,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农业人口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土地总面积6463km2,辖17个乡镇、3个管委会、1个自然保护区、168个行政村、1175个自然村、8个社区,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92%和69%。目前,全县仍有近15.7万贫困人口生存在重点生态脆弱区、生态核心区、地质灾害区、地震断裂带和偏远山区,且干旱缺水,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改善这一地区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事关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县委、政府始终把这一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作为促进全县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将移民工作,作为解决条件恶劣地区群众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

宁夏用5年时间,投资30多亿元,将35万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近水、近路、靠城的区域。十二五期间,海原县对全县16个乡(镇)、1个管委会、1个自然保护区的79个行政村、201个自然村、1.28万户5.56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移民后将有46666.67hm2的土地空间可进行生态恢复。

易地搬迁后,在实现水、电、路三通的同时,配套建设的教育、医疗设施基本齐全,就医、就学便利,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变,可为移民群众奠定脱贫致富的基础。

4 移民区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

4.1 水土流失严重

大多处于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区,例如,海原县2011~2012年搬迁的村庄,67%处于沟壑区,由于交通不便,生活燃料缺乏,靠山吃山,因人为破坏,水土流失日趋加剧。

4.2 坡耕地面积较大

移民区遗留的土地,大部分是坡耕地,据对海原县22个移民村调查,移民后总面积13266.67 hm2、耕地7466.67hm2、占总面积56.3%、坡耕地7200 hm2、占耕地面积的96.4%。

4.3 四旁树急需保护

移民区留有大量的四旁树,人为破坏较为严重。

4.4 搬迁不彻底

移民区居住的城市户人口,2008年分出的子户人口没有搬迁,造成搬迁不彻底,给今后的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4.5 平缓地大量种草

移民迁出区村集体、周边村民已经开始大量人工种草,短期效益较好,但不利于长期生态修复。

4.6 土地权属不明

移民后土地管理粗放,权属不明。

5 建议及对策

5.1 移民后土地应全部划为国有

靠近国有林场的划归国有林场管理,封山造林;大面积连片区应成立新的国有林场,进行封山造林;面积较小,不靠国有林场的,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封造,交由乡村管理。

5.2 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要因地制宜

移民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恢复要因地制宜、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六盘山地区,包括海原县的月亮山区,以封为主,条件好的耕地要加大生长较快的乔木如落叶松、桦树的造林比重,提高恢复速度。平缓有水源区要多育苗。海原、同心以北对坡耕地因没有封育条件,要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因干旱少雨,应以宁条为主。荒山先封育,等有条件再实施人工造林。

5.3 加大移民区现有的林木资源管护

要对移民区现有林木要加大保护力度,四旁树要登记造册,确定专人管护。对已退耕还林地,要在退耕补助款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现金,雇佣护林员专职管护。

5.4 移民搬迁要彻底

要出台政策,对移民区居住的城市户人口,2008年分出的子户人口,没有搬迁的,出台政策妥善解决,让他们尽快搬迁。否则,一是不利于整体生态恢复,二是怕若干年后,又是一个贫困村,要对移民村断电、断水,庄园统一铲平。

5.5 少种草多栽树

种草不失为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但对生态移民区来说,种草就要利用,利用就要有人,有人就得有农户,岂不又是新一轮人口入住与生态破坏,建议少种草多栽树,封山保护。

第3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关键词:城市河流 河流水污染 生态修复 综合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研究的内容

与自然河流相比,人类与城市河流间的相互作用更为紧密:一方面,人类更强烈地影响城市河流的水文特性、物理结构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和居民日常生活也更加依赖于城市河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城市河流水污染逐步受到各界重视,对其污染来源、含量、时空分布、迁移转化及其归宿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城市河流水污染的治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目前,城市污染河流的治理一般着重于点源包括工业和生活废水、非点源包括暴雨污水和底泥等内源污染等,而对直接在河道内进行水质净化正处于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研究的目的

根据过去几十年国际上的污染河流治理经验、河流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污染物迁移转化降解的机理,消除污染源、大量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恢复河流应有的自然物理结构是治理河流污染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最根本措施。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在短期内污染源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有必要对已经严重污染的城市河流进行直接净化和修复。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发达国家在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的经验,通过对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力求寻找到经济、节能、高效、同时又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城市河流水污染控制方法,从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

城市河流污染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特点

(1)生态系统复杂

城市河流往往是整条河流的某一河段,作为自然流域的一部分,它参与整个水文循环过程。在城市化初级阶段,城市河流呈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随着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强度和对水环境的破坏力度不断增加,使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日益遭到人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河流也就成为两种生态交互作用的复杂生态系统。受人类生态系统影响特别大的河流,自然生态系统明显退化,以致有些河流不但鱼虾绝迹,连水草亦很罕见。

(2) 污染类型齐全

据估计,全世界各城市地区每年排入水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5000亿吨以上,使城市河流污染类型十分齐全,主要包括: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酸碱污染、病毒细菌污染、热污染等

(3) 污染源数目多、密度高,污染危害严重

城市河流的污染源以点污染为主,但由于污染源数量多、密度高,彼此既相独立,又互联成网,虽以点污染形式出现,实际上形成与河系相应的网络状面污染。

与非城市化地区相比,城市河流的污染十分严重。在未治理之前,泰晤士河、特拉华河、塞纳河等许多国际著名的城市河流,都成为城市排污的臭水沟。如东京的多摩川、莫斯科的莫斯科河接纳的污水比河流流量高出1倍多。因此,使河流常年黑臭,鱼虾绝迹,河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英国泰晤士河可以作为危害严重的城市河流的典型。18世纪,泰晤士河曾是世界著名的鱿鱼产地,香鱼、银鱼、鳝鱼的捕获量也很大。自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泰晤士河水质迅速恶化,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河流之一。从伦敦到格雷夫赛河污染尤为严重,河水中不含氧气,水色墨黑,伴有臭鸡蛋味,河中水生生物和水鸟基本绝迹。1832~1886年间,伦敦曾4次流行霍乱,均与饮用水源遭到污染有关。仅1849年的一次霍乱,就死亡14000余人。

2、产生原因

城市河流被污染一般是指排入河流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背景值,且改变了水体的理化性质,使城市河流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受到破坏,从而沦为“城市污染河流”。

通过分析和总结,城市河流污染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到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及农业污水三方面的影响。

(1)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长,但污水的处理率没有同步增加,致使河流遭受严重污染,既影响了城市河流的水质,又影响了城市的景观,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使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受到损害。

(2)工业污水排放仍是城市河流目前的重要污染源。虽然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对污染严重的工厂采取了关闭、搬迁等措施,但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废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偷排、漏排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对有些国家明确规定不许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仍排放入河流,导致河流污染日趋严重。

(3)农业污水的排放日益增加。随着郊区城市化发展,小城镇的生活污水量急剧增加,化肥、农药的流失量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郊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使规模化养殖场的粪尿和废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河流,成为日益严重的污染源。

三、城市河流水综合治理措施

1、完善规划及法规体系

(l)制定河流污染治理规划,加大治理投资力度。在河流污染治理及水环境治理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届时,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达到城市河流基本实现不黑不臭,其支流基本达到景观水体要求,城市郊区外的河流达到城市综合整治的目标要求。

(2)建立统一的河流污染治理机构、统一的区域水管理体制。改变城市河流污染多头管理的现状,将水作为资源和产业,一切涉及水的问题,都交由水务局统一管理,成立了水污染治理指挥部,专门负责水污染治理工作,由水务局代管。这样既有利于责任区分,又有利于彻底改变水管理及水污染控制工作的混乱局面。

(3)健全排污制度,完善排污市场。加强排污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各市政府应拟定了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排水条例,制定立法计划,以较大市立法的形式,对各个城市的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养护和排水管理活动进行全面规范,严格实行雨污分流。要花大力气对现有的排水管网进行深人细致的调研,对错接、乱接、雨污合流的管道进行整改,建立独立、完善的雨水和污水管网,彻底实现雨污分流[5]。

(4)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城市河流污染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监视企业排放的污水,控制排污浓度;经常监测水系水质,掌握水质污染动向,及时发现污染危险,以便采取防污措施,保护水系。

2、城市河流化学处理方法

城市河流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化学除藻、化学絮凝以及重金属的化学固定等,城市河流的化学处理方法在运用方面操作比较简单、效果显著受到了广大工作人员的青睐。但它并不是适用任何受到污染的河流,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加以合理的使用,对于那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河流,不但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还可以起到缓解、治理污染的作用。

调水引流水质改善技术

贯穿城市的内河河网水系,由于控制性构筑物的限制,使水体没能与外部大的水体连通,水体处于静止状态,天气炎热时,水中溶解氧气的浓度降低,容易导致水质变坏。通过工程引流改善水域水动力条件,增加对污染物的稀释容量,提高局部水域净化能力,许多城市在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调配中,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了水源空间分配不均问题。例如郑州市生态输水工程就是引用黄河水为淮河流域的贾鲁河干支流输送景观水,以改善贾鲁河干支流水质情况。

植物修复技术

对河道自然修复应采取生态化措施,主要是通过恢复河岸植被,恢复河岸天然湿地,种植芦苇、浮萍、睡莲、水草等湿地水生植物提高水域净化能力[8]。在城市内河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一方面可以通过植物发达的根系有效地吸收,达到减轻和遏制水体富营养化趋势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水生植物的种植和培养,还可以起到美化水域环境、改善城市景观的作用。

四、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当今社会,人们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综合防治水环境污染,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本次研究,为城市河流的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定量化工具,对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城市河流环境保护目标,促进其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保证其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阎水玉,王祥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 12(6):36-38.

第4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关键词植树造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作用;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使植物生长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例如,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 m。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20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m3,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0~2.6 m的速度上升。

1.1 海平面上升

过去的100年中海平面上升了14.4 cm,我国上升了11.5 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的热膨胀作用,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而作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其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例如,扬子鳄只能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等地,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

1.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 ℃,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只比现在低1~2 ℃,造成了挪威50%的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1.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影响22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对22世纪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困扰,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2森林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的作用

针对导致气候变化的两大主要因素,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正在采取2项战略措施:一是直接减排。即通过工业、能源领域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间接减排。即通过以森林为主体的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已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固定下来,以达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目的[1]。在2项战略措施中,直接减排十分重要,必须长期坚持;而通过森林来实现间接减排,成本低、易施行、综合效益大,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重要途径。

2.1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因其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特殊功能,而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着大量的碳,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2]。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t碳,其中1.15万亿t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200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又发表报告指出,森林面积占全球面积的27.6%,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比例为57%。

2.2森林是最经济有效的吸碳器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过程被称为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 m3,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 t,放出氧气1.62 t。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国内专家研究指出,在中国种植1 hm2森林,每储存1 t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122元人民币,这与非碳汇措施减排每1 t碳成本高达数百美元形成了鲜明反差。据专家测算:一个20万kW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约排放87.78万t二氧化碳,可与3.2万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驾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 h,1 d进行1个来回,1年约排放28 032 t二氧化碳,可与1 000 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辆奥迪A4汽车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 t,可与0.7 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

2.3森林固碳已经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之一

恢复和保护森林作为减排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写入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10年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与林业相关的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以较低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汇,从而缓解气候变化。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在实行森林间接减排。如,日本承诺减排6%,其中3.9%由森林固碳间接减排,2.1%由工业直接减排。围绕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森林间接减排政策的制定,以进一步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3我国传统植树造林的弊端

建国以来,我国营造的大量人工林已成为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并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面积营造单一树种的造林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

人工林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对保护生态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对营造人工林十分重视,目前全国人工林的面积大约有4 139万hm2,其中大多数是用材林,防护林只占很少部分。总结我国几十年来营造人工林的作法,有些很明显的特点:人工林主要分布于山区和重要河流的中上游;树种以针叶树为主,全国人工林针叶树占68%、阔叶树占32%,而南方各省针叶树的比例更大,在90%以上,而且集中连片,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树种、品种的人工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南方一些杉木产区县,杉木人工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0%~80%。有些平原地区还存在着单一无性系连片造林的状况。这些人工林采伐后又常常更换同一树种,造成多代连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工林的营造方法显露出不少弊端,目前已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除了病虫害的严重威胁外,单一树种和成片连作造成地力严重衰退,这已在杉木、桉树、柳杉及落叶松人工林中有明显表现。杉木人工林由于土壤肥力下降,2代和3代20年内人工林损失蓄积量30~45 m3/hm2。在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地力衰退情况更为严重。天然森林的植被是复杂而多样化的,一个山坡上可以出现多种森林植被类型。任何一片森林都是多树种混交,如贵州梵净山的栲树林,参与构成乔木层的就有182种,整个森林有4个层次构成,维管束植物有407种。这种环境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使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但现在单一树种或少数几个树种的大面积人工林,由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林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森林各种功能与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森林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也大大下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

4科学植树造林的措施

4.1营造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

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特别是领导者的认识,科学地对待植树造林,每个工程都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适地适树,采用多树种营造各种方式的混交林,逐渐恢复自然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3]。因经济建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经济林同样不能搞单一品种,其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

4.2提高造林工程的科技含量

植树造林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程,不能认为造林是简单的挖坑栽树,高标准的造林工程,从前期规划到选种育苗、培育养护,每个环节都要有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做支撑[4]。另外,还应改进人工林的育林方法。目前采用的高强度林地清理、整地等措施既不经济,也不符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要逐渐推广不炼山或整地造林,提倡局部抚育和割草抚育,以减少水土流失。人工林的密度应适当降低,使人工林形成多层结构的森林群落,这样才有利于人工林多种功能的发挥,提高人工林维护地力稳定性的能力。

4.3提倡封山育林

还应充分利用自然力发展森林,保护好现有的次生阔叶林。我国南北方的用材林基地,都存在着许多天然更新能力很强的次生阔叶林,这些次生阔叶林树种组成多,群落结构复杂,生产力高,对保护物种资源有重要价值。要营造这些森林并非易事,但如果采取保护或封山育林措施,营林效果将会很好。

5参考文献

[1] 张玲.试谈林业经济发展前景及植树造林相关技术[J].科技信息,2007(11):390.

[2] 田书忠.开发闲散荒废土地资源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工程[J].中国林业,2003(10B):32-33.

第5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桂西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54-04

目前,不少国内外学者已从生态安全(the Ecological Security,ES)的角度研究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生态安全(ES)[1]是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是整个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基础,没有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资源安全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安全是资源安全的重要方面之一。

一、土地生态安全的定义

生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生态安全一般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前者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2~4],后者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相关的论述几乎属于空白,众所周知,土地生态系统是地表、地上、地下特定土地空间内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与由气候、土壤、地貌、岩石、水文等构成的环境系统复合而成的整体[5]。因此,土地生态安全(the Land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LRES)是指特定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处在一种没有或少有污染威胁的健康、平衡可持续状态,同样也包括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且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是土地生态安全的核心基础。

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基准体系

根据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判别原则,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基准体系如下:

生态安全值

三、桂西地区土地安全评价

1.研究区域概况

桂西地处广西西部,百色地区中部,云贵高原与南岭丘陵的过渡地带,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位于东经106°07'-106°56',北纬23°33'-24°18'之间。现辖百色市和河池市,由于贫困、紧张的人地关系和典型生态环境,已成为影响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迫切需要寻找生态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途径。

2.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状态,更要反映出对生态安全有潜在影响的重要因素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另外也要考虑生态安全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区域性、科学性、整体性、代表性、敏感性、可比性、非兼容性、动态发展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考虑到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各评价因子的复杂关系和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水平参考国内外相关成果[6~8],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三方面建立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A: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A;系统层B: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系统B1、土地经济生态安全系统B2、土地社会生态安全系统B3;状态层C:土地资源数量C2、土地资源质量C2、土地经济投入压力C3、土地经济产出能力C4、土地人口承载指数C5、土地整治能力指数C6;变量层D:人均耕地面积D1、耕地有效灌溉面积D2、耕地动量动态平衡率D3、森林覆盖率D4、水土流失面积比率D5、土地抗灾能力指数D6、土地多样性指数D7、耕地生产力指数D8、农田旱涝保收率D9、土地石漠化率D10、人均GDPD11、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数D12、单位耕地化肥农药负荷D13、单位耕地粮食产量D14、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D15、农民人均纯收入D16、人口密度D17、公路密度D18、城镇化水平D19、区域开发指数D20、就业率D2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D2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D23。

四、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分析

1.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W)的确定是一项探索性很强且难度大的工作,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在获得有关专家学者打分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构造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总排序得到各层次指标的权重。

变量层D1~D23对目标层A的总排序结果(即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为:0.0873、0.0246、0.0207、0.1326、0.2396、0.1053、0.0416、0.0342、0.0330、0.0612、0.0058、0.0620、0.0147、0.0196、0.0039、0.0039、0.0289、0.0067、0.0289、0.0136、0.0136、0.0092、0.0092。通过计算:CI=0.0615,RI=1.0980,CR=0.0561≤0.10。所以变量层D对目标层A的层次总排序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具有较为满意的一致性。

2.评价指标安全指数

根据相关文献,笔者采用以下方法计算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各指标的安全指数[7~0]:

其一,安全趋向性为正向。如以“安全”为标准值,且实际值(x)≥(s),(s)为标准值,则安全指数为1;否则,安全指数就为x/s。如以“不安全”为标准值,且x≤s,安全指数就为0;否则,安全指数就为1-x/s。其二,安全趋向性为逆向。如以“安全”为标准值,且x≤s,则安全指数为1;否则,安全指数为x/s。如以“不安全”为标准值,且x≥,则安全指数为0;否则安全指数为1-x/s。通过计算,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安全指数如表所示:

3.评价指标单项安全值

土地生态安全单项指标的安全值计算的数学模型:S=P'×W,其中,S为土地生态安全的单项指标安全值,P′为单项指标的安全指数,W为单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单项指标安全值如表2所示:

4. 综合评价及分析

确定综合安全值,常用的数学方法是很多的,如指数和法、指数积法以及指数加乘混合法等。本文采用指数和法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得到2004年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

百色市综合安全值:其中百色市0.6564,右江区0.8264,田阳县0.6591,田东县0.6914,平果县0.5458,德保县0.6071,靖西县0.5505,那坡县0.6311,凌云县0.5662,乐业县0.6807,田林县0.8136,西林县0.7905,隆林县0.6089。

河池市综合安全值:其中河池市0.6899,金城江区0.8063,南丹县0.7444,天鹅县0.6922,凤山县0.6085,东兰县0.6185,罗城县0.6695,环江县0.8540,巴马县0.7114,都安县0.5255,大化县0.6375,宜州市0.7643。

从计算结果和示意图可以看出:河池市、百色市各县、区、市土地生态安全值存在着明显差异。

5.桂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分析

(1)右江区、田林、西林、金城江区、南丹、环江、巴马、宜州市等处于“良好”状态,土地自然资源数量都比较丰富,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高,土地资源质量方面也较好,森林覆盖率都相对较高,自然生态安全系统的安全值都在0.5481以上,而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系统的安全值优势不太明显,但总的来说都与本文所用的国际、全国、全区标准尚有差距。因此,在该区域要充分发挥其土地自然资源的优势,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提高其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性。

(2)百色市、田阳、田东、德保、那坡、乐业、隆林、河池市、天鹅、凤山、东兰、罗城、大化等处于“一般”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系统的安全值相对较小,社会和经济生态安全系统的安全值相对较高,该区域必须加强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的保护,在开发中给予保护,同时保证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系统的健康发展。

(3)平果、靖西、凌云、都安等生态安全都处于“较差”状态,其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相对缺乏,自然生态安全子系统的安全值相对较低,一般都在0.3587~0.4257之间。经济生态安全子系统的安全值在0.0570~0.0884,社会生态安全子系统的安全值在0.0677~0.0789之间,综合安全值在0.5255~0.0.5662之间,所以该区域必须加强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建设,同时不能忽略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建设。

五、对策建议

1.尊重自然,重视土地生态自然修复的能力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植被恢复,实现土地生态的自然修复,必须千方百计创造出能充分发挥土地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的条件。

2.制定保护耕地政策,确保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生产力和抗灾能力

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推行复垦、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强化耕地质量保护,控制农田污染,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土地自身和社会的抗灾能力。

3.控制“三废”,加大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入,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污染防治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污染。同时应当重视和使用生态农业技术,从思想上扭转重施化肥的倾向;在耕作方式上,在实行不同农作物轮作的同时,要适当增加养地作物;在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方面,建立并推广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减少农药对土壤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4.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要大力开展土地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整治,停止一切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可循环产业,限制有污染产业的发展。由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限制,我们实际上已不具备继续粗放外延扩张的条件,必须走出一条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土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5.树立生态安全观

土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区域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直接的原因都是由于民众或其他社会主体不当行为引起的。因此,要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最主要、最基本的就是唤醒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生态安全观念,将维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作为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

6.控制人口增长,加速城市化进程,缓解人地矛盾

在土地资源不可能增加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始终是土地资源供求的主要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平衡的根本措施。从非农用地管制来看,重点在于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方向的置换,实现非农用地的高效、有序利用,减轻非农业发展对农地用途转换需求的压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勇,刘友兆,许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4,(3):69-75.

[2]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3):354-358.

[3]王根绪,程国栋,钱鞠.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51-1156.

[4]焦学军.生态安全的监测与评价[J].防护林科技,2003,(4):32-34.

[5]王万茂,高波,夏太寿.土地生态经济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0-56.

[6]刘勇,刘友兆,许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4,(3):69-75.

[7]罗贞礼.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系统聚类分析[J].湖南地质,2002,(4):252-254.

[8]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119-121.

第6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措施

Abstract: du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construc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xinjia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orsening,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imperative.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problem of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Key words: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新疆地区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土地沙漠化区域分布广,风沙危害严重,以及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使有限的绿色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只有大力种植森林树木,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体系,从而达到林业资源的自我循环再生,才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满足对生态资源的巨大需求。

一、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1、内涵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2、特点

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3、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二、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建立有效的生态林业建设机制

由于大部分人们对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和意识并不强,因此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在人们群众中大力宣传生态林业的作用和内涵,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意识,这也是是生态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生态林业建设是一项全社会、全民受益的事业。它涉及面广、社会性强,必须靠全社会,因此必须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建立一个有效机制和强有力的组织来实施林业生态建设。

2、加大林业科研和技术转化资金投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并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则须全面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把科学技术贯穿到林业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验收。当然,在提高林业科技含量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如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等。

另外,还应把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列入预算,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确保足额到位。同时,要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林业建设,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

3、健全生态林业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林业补偿机制,是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一项根本措施。应根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有关规定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改革造林绿化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实行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多渠道(如国家渠道补偿、社会渠道补偿、市场渠道补偿等)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用于生态林的保护、建设以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的补偿。

另外,在征收林业补偿费时,原则是应将其中的大部分上缴国家林业局作为中央级林业基金,由国家林业局统筹安排使用,剩余部分可纳入地方林业基金分级管理和使用。其他地方征收的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补偿费,大部分应反馈给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的经营单位,主要用于森林培育、管护和林政管理开支。

4、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当前,我国林业方面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虽然此法在一些方面上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等等方面上仍有许多不足和遗漏之处,不利于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因此,首先,我国要加快生态林业建设,首先在立法上要遵循生态规律原则、可持续发展援助和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相协调的原则。同时,在林业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我国在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时,应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即应做到:一是要在实施森林资源源头管理的基础上,继续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特别是严格按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标准控制生态公益林的采伐利用;二是加强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加强对花卉苗圃的管理,严禁非法移植、挖掘野生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三是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四是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业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五是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约束之中,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六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使全社会自觉成为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5、深化林业改革

林业事业的发展,如果仅靠国家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要把价值取向、文化层次和社会分工各不相同的人都发动起来,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坚持不懈地投入林业生态建设,还必须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运用经济杠杆原理,最大限度地引入利益驱动机制,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林业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利益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活力。要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尽可能多的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投资开发荒山,发展民营林业,使他们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为社会提供生态安全,奉献生态文明。当前,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一方面要把国家投入的有限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造林大户建设林果产业、杨树产业基地,使基地形成区域规模经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还要集中力量在木材加工、林产化工、家具制造等方面引进和扶持一批非公有制林业企业,让他们尝到甜头,快速滚动,推动区域林业向前发展。

三、结语

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依靠各级行政组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制定目标、明确责任、树立典型、定期检查督等措施,发展优势产业拉动,实施重点工程带动,要采取行政的、社会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第7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关键词: 森林培育;生态环境; 主要问题;建设关系;

1、 森林培育和生态建设的概念

1.1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指的是利用生态系统理论、 系统工程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基础理论以及生物、 物理、 化学和管理学科的理论与技术、 结合农业、 林业、 牧业、 水利生产 ,通过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措施对脆弱生态环境和退化生态环境进行治理、 恢复与重建。

1.2 森林培育

森林培育指的是包括森林立地、 树种选择、 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 苗木培育、 森林营造、 森林生长发育、 结构及其调控、 森林抚育和改造、 森林主伐与更新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

2、 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能力逐渐增强。目前生态环境恶化范围不断扩大 ,危害程度日趋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水土流失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表现是水土流失区面积大 ,类型多 ,分布广 ,虽经多年治理并取得巨大成就 ,但水土流失一直呈扩大趋势。

2.2 土地荒漠化与沙尘暴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 262 . 2万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 27 . 3%。荒漠化加剧了土地生产力的衰退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持续恶化 ,土地荒漠化的结果就是沙尘暴 ,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大,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

2.3 植被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是生态平衡的支柱。但我国的森林资源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极不相称 ,一方面 ,我国的森林资源数量少 ,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 ,由于前些年“重采轻育、 只采不育、 重造轻管 ” 等生产经营措施人为地对森林的肆意砍伐 ,使森林资源锐减。森林植被的大量砍伐 ,直接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而至。另外 ,人们对森林、 草原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影响物种的正常生存,导致物种数量的减少和濒临灭绝。

2.4 水旱灾害严重、 水资源短缺

中国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位 ,但因人口众多 ,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 1 /4。随着社会的发展 ,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中国不但水资源缺乏 ,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极不均匀 ,降雨及地表水资源东南多、 西北少、 山区多、 平原少 ,夏秋多、 冬春少 ,汛期多、 非汛期少。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水涝、 旱灾的发生频繁。

2.5 “ 三废 ” 及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 三废 ” 不但给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危害 ,而且日益加剧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空气质量下降 ,农田生产力下降 ,而且受污染的家副产品直接损坏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恶化退化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并阻碍其发展。

2.6耕地资源锐减 ,质量下降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相当贫乏。但是如此少的耕地正遭受着城镇、 交通、 工矿企业占地及土壤污染、 酸化、 盐渍化的影响等 ,耕地资源日趋减少 ,质量日益下降。

3、 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在维护陆地生态平衡 ,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 ”中 ,起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 ,森林培育是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森林培育效果的直接体现。近年来 ,国家实施的重点林业工程天然林保护、 退耕还林还草、 防护林建设、 防沙治沙、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都是森林培育的主要对象和具体内容 ,通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初见成效 ,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也在逐步提高。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森林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功能。据测定 , 1 cm厚的枯枝落叶层 ,就可把地表径流减低到裸地的 1 /4以下 ,泥沙量减少 94%; 1万 hm2林地可蓄水 300万 m3。森林可以使集水区的径流较缓地进入溪流 ,在暴雨情况下延缓洪峰 ,减小洪水量;在枯水季节 ,又可使河流有一定的流量 ,对流域水量的平衡起到调节作用。因此 ,中国把植树造林 ,控制水土流失作为一项整治国土的重大战略措施。如中国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中 ,大面积造林种草 ,并辅之以工程措施 ,治理后 ,每年少流入黄河泥沙1 . 5~3 . 0亿t。

3.2防风固沙 ,遏制土地荒漠化

森林的防风效益是从降低风速和改变风向两方面表现出来的。一条疏透结构的防护林带,迎风面防风范围可达林带高度的 3~5倍 ,背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 25倍。在防风范围内 ,风速减低 20% ~50%。如果林带和林网配置合理 ,就可以把灾害性风变为无害的小风、 微风。中国林科院的研究表明,大范围绿化工程可以使林网内的沙尘减少 80% ,绿化区的降尘量比未开发的荒漠区降低 40%,大气浑浊度降低 35%。乔、 灌木根系可以稳固土壤的颗粒 ,或者把被固定的沙土经过生物作用改良成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 ,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其中沙化土地每年就净增 2460km2,其治理任务非常艰巨。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措施在于造林种草,发展林业 ,建立农林牧水有机结合的体制。

3.3 防灾减灾 ,确保农业稳产高产

大量的研究表明 ,林区或森林附近地段的日温差小 ,可减弱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高温日灼危害。森林经过蒸腾作用 ,有林区可比无林空旷区平均增加空气湿度 15%~20% ,因此 ,平原农区的防护林网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 ,有利于作物播种、 生长和越冬。森林对减轻水旱灾害的综合作用是明显的 ,能减轻干旱风、 霜冻等自然灾害 ,保障农牧业稳产、 高产。举世瞩目的“ 三北 ” 防护林工程 ,经过 23a的建设 ,已初具规模 ,并开始发挥生态效益。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 2203 . 72万 hm2, 20%的沙化土地和 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2130万 hm2农田和 3003万 hm2草场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一些地区的粮草增产率达 15%~20%。

3.4 吸收、 固定 CO2 ,缓解全球“ 温室效应 ”

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达 5600~8300亿t,其中 90%的碳自然存贮于森林之中。每生长出 1 m3的木材 ,大致可吸收、 固定 350kg的 CO2。森林既能固定 CO2 ,但森林破坏后又能向大气中释放 CO2。当前 ,由于全球大气中 CO2 浓度升高而引起的“温室效应 ” 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 ,人们在千方百计保护森林 ,减少砍伐森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碳库的同时 ,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 ,以调节大气中 CO2的浓度。

第8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关键词:森林;种苗;培育;技术1 森林培育面临的现状

①森林资源匮乏。我国森林培育资源数量少,再加上生产和经营、苗木培育、森林生长发育等环节的重造轻管等生产调控不当,人为地对森林的肆意砍伐,使森林资源的植被大量砍伐,直接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而至。②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人们对森林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人类的一切生活都有赖于生态环境,造成人类对生态物种数量的减少和濒临灭绝。旱灾害严重,自然界危害程度日趋加剧。③耕地资源质量下降。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均耕地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受荒漠化危害的影响,造成土壤污染、酸化,耕地面临的治理任务艰巨。 荒漠化的根本措施在于造林种草,所以发展林业,建立农林牧水有机结合的体制迫在眉睫。④防灾减灾的任务艰巨。为了确保农业稳产高产,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可减弱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高温日灼危害。森林可以吸收、固定 CO2,提供氧气、净化空气、防治污染,在提供木材、薪材的同时,对振兴山区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促进我国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加大种苗培育科技含量

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加大种苗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新品种的引种示范工作,推广地膜覆盖育苗、营养钵育苗,逐步培育出适宜当地的良种壮苗,抓好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随着森林经济的发展,森林培育技术必须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培育出适宜当地的良种壮苗为林业生态建设搞好技术服务工作。在森林培育上应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加大种苗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新品种的引种示范工作,逐步抓好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森林培育技术必须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充分利用的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关生产加工企业。

2.2 依法治种

要初步形成依法开展种苗生产、经营的良好氛围。实行种苗生产制度,从根本上保障林业建设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种苗供应招投标制禁止使用“人情苗”,实行种苗价格听证制,坚决制止哄抬种苗价格的行为。确定合理的苗木价格有效地保障苗木生产者和合法权益。 要求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认真落实公益林,用材林,经济林的实际育苗情况,认真研究和分析重建种苗需求,适当扩大培育周期短,提高造林种苗的生产,积极推行订单育苗,落实好造林育苗基地,签订容器育苗合同,大力推广芽苗移植,全部完工要通过检查验收。

2.3 深化国有苗圃改革

国有苗圃对促进全国林业种苗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行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统一规划,不断促进国有苗圃的快速发展。苗圃要重点以引种、试验、示范新品种,以国有苗圃技术、信息、市场的优势带动社会发展育苗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地区性种苗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

2.4 做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2.4.1 健全护林队伍。天然林保护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性,为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打下基础,林业站应组建专门护林队伍,健全护林网络。护林员要落实管护区域,配合做好管护区内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和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破坏林地的采砂、采土的行为,同时针对护林员工作地点分散,林业站应在护林员的公开选聘等环节强化管理。

2.4.2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站要切实把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管好,狠抓采伐限额管理,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积极抓好农民自用材,林业站要严格执行征、占有林地管理制度。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强化林权管理,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明确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证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在培育针叶树种人工林时,对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定期进行监测,对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措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做到林地土壤养分管理的精准化。同时要对林分凋落物严格保护,采伐剩余物要全部归还到林地,准确掌握凋落物归还后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程度,高度重视采伐剩余物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林地长期生长力的维护。

参考文献

第9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关键词】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内销符合国家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本站无公害茶园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如今无公害茶园面积100多公顷,带动周边大面积茶园向无公害方向发展。根据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总结出一套适合桂西南地区茶叶无公害生产的技术,应用生态学原理,建设生态茶园,科学田问管理,改善制茶环境,提高制茶水平。

1.无公害茶园建设

1.1新园建设

新建茶园应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的地域,与交通干线、工厂、城镇等污染源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为确保无公害茶叶产品质量,要进行大气、水质、土壤和茶树的监测,各项污染物含量必须低于国家规定的无公害环境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方可作为无公害茶园基地。茶园初垦深度40cm,暴晒数后翻埋杂草,平整地面。大行距120cm,小行距40cm种植,种植深度30cm,每667rn2植茶苗6000株左右,当年种植当年摘收。

1.2旧园改造

旧园改造,采取“三改换种”综合技术措施改造现有茶园。重点采取重修剪技术复壮树冠,对衰老茶树与低产劣种进行换种改植。我站云大群体种嫁接不同乌龙茶品种研究项目成效显著,实现了当年嫁接当年有产量。整修梯坎改造成外高内低的等高梯层茶园。修建横沟设施,缓坡道路,改“三跑”茶园为“三保”茶园。加大基肥和茶叶专用肥投入。改良土壤环境。同时在茶园周围建防护林,把现有茶园改造建成无公害生态茶园。

2.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2.1土壤管理

水肥条件丰富的土壤是实现茶树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桂西南茶区多为山地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全年降雨多集中在6~8月,夏季利用稻杆,冬季利用甘蔗叶铺盖茶行,覆盖厚度4.5cm,每公顷铺盖15000kg,可保蓄土壤水分抑制生长、稳定土壤温度、增加有机质。

2.2科学平衡施肥

茶叶的采收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要保证无公害茶园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合理施肥。无公害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基肥以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为主,冬季开沟深施,大行距间开沟20cm,一般每667m2用饼肥20400kg或农家肥(如羊粪)800~1500kg复混肥40kg。追肥应结合茶树生育特点少量多次进行,适时适量施用化肥。在茶叶开采前15~开、沟施化肥10kg(N:P:K=3:2:1),10cm左右,年最高用量不超过40kg,施肥后及盖土。雨后土层湿透,于茶行间撒施尿素提供茶树生长所需氮,每667mz每次施用量(纯氮)不超过3.5kg,一年控制在3次以内。喷施叶面肥可快速高效地补充茶树营养,促进早出芽、增产、提质。施用的叶面肥应选用经农业部登记的,在采摘10d前进行。对1~2年生幼龄茶园选用矮生、匍匐型的绿肥套种,如伏花生、绿豆等,提高土壤肥力。

2.3综合防治病虫害

减少茶叶农药残留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遵循“预防为上,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采用农业、生物及化学防治措施,尽量禁止使用人工化学合成农药及增效剂,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之内。农业防治是茶树病虫害防治的根本措施,也是创建无公害茶叶基地的重要基础工作。首先要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性的优良品种。

合理搭配茶树品种,新引进的品种要经过检疫。其次,加强茶园管理,实行秋季深耕。将表土和落叶层的越冬害虫(如茶尺蠖、茶叶象甲等)以及各种病原菌深埋土中杀死,使深土层中的害虫(如地老虎等)暴露土表而死亡。冬季要实行清园,剪去病虫瘦弱枝,这对消灭越冬病虫,减少来年病虫发生基数均有良好效果。再次,分批及时采摘,对栖活在茶树表面上的病虫如小绿叶蝉、螨类等害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从而减少害虫基数,控制害虫基数在经济阈值以内。生物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瓢虫、蜘蛛、步甲、寄生蟑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可使用生物源农药防治,如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GV),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化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针对防治对象,适期喷药,交替轮换用药,改进喷药技术。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如拟除虫菊酯类:溴氰菊酯、功夫菊酯,杀螨剂有:克螨特、灭螨杀,菌剂:百磷钾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有机茶园与AA级绿色食品基地茶园病虫害防治禁止用由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禁止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增效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7—2002)中喷药后必须经过规定的安全间隔期后采茶。

3.改善制茶环境,提高加工水平

茶叶加工厂的环境条件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与公路、城镇、垃圾堆(场)、公厕等污染源间隔一定距离。制茶工人取得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进入车间前更衣消毒。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香料、色素和食品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和食品行业加工的有关标准。无公害茶叶加工过程中只允许使用机械、物理和自然发酵的加工,禁止使用和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色素等有害物质。加工过程中要防止二次污染,若烧煤和柴,要求制茶车间与煤灶问严密隔离,防止茶叶串味污染。制茶机械和制茶车间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卫生。茶叶包装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ll680、《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等有关标准要求。成品茶使用保鲜库低温冷藏保存,仓库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干燥、元异味、远离污染源,延长与保持无公害茶叶的优良品质。无公害茶叶加工后的副产品要经无害化处理(堆制、高温发酵等)后作茶园肥料。

【参考文献】

[1]朱大金,彭爱玲,张小敏.苏南丘陵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9,7.

[2]钱亚芳.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上海农业科技,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