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单细胞动物的特征范文

单细胞动物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单细胞动物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单细胞动物的特征

第1篇:单细胞动物的特征范文

不可否认,进化论仍有一些问题未解决,如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物种冲突是如何导致进化的,新的物种是如何形成的,进化是否可以预见,以及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与进化论是否有矛盾等等。其中生命起源问题引起了人们最大的关注和争论。对地球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人们虽然提出了许多假说,但至今未有一个获得公认。人们希望通过模拟早期自然界环境而创造出生命,但也一直未能成功。2005年美国科学家声称能制造出与自然界很相似的“细胞”,但它仍然缺乏属于生命定义的两个重要特征,即自我繁殖和进化的能力。尽管目前人类尚无法破解生命是如何产生的,但却可以了解早期生命是如何进化的。

太古代(距今36至25亿年):原核细胞时代

地球最早发现有生命迹象存在是在格陵兰距今38亿年、世界上最古老的沉积岩中发现了有机碳,而有机碳是生命的残留物。发现最原始的细胞化石是在澳大利亚和南非距今35亿年和34亿年的沉积岩中,它们是分别仅有十几微米的丝状和球状的细菌或蓝藻菌,它们只有原生质和细胞膜,没有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细菌体内无叶绿素,故不能自养;而蓝藻菌有些有叶绿素,故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阳光,并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制造出有机物供细胞生长且释出氧气。在南非和澳大利亚距今32亿年的燧石层中发现这类细胞化石就更多也更清晰了。我国山西五台山地区在距今25亿年的太古代晚期发现的原核细胞就更清晰了(图1)。

有人否定早期原核细胞存在,认为那是岩石结构。但只要了解地球早期大气层的变化,就不难证实了。地球原始大气层和其他行星一样,充满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气、氢气等,但没有氧气或极少极少,而且地表温度高达70~80℃。这样的恶劣条件却有利于原核细胞的产生和生长。后来氧气的逐渐增多,显然与蓝藻、蓝藻菌的光合作用有关。尽管它们很微小,但由于它们无性繁殖很快,繁殖一代仅需20分钟,故其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导致氧气含量越来越多。

如何证明当时大气层中氧气的增加呢?这从太古代后期在澳大利亚、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在巴西等地发现的特大型沉积铁矿得到证实。当时火山喷发频繁,因此水中有大量二价铁存在,而当氧气增加时,就可把溶于水的二价铁转化为不溶于水的三价铁,从而在水中大量沉淀下来,以致形成了世界性的“成铁事件”。

元古代早期(距今25至16亿年):真核细胞时代

元古代初期当大气层的氧气增至占大气总量的1%时,有核细胞出现了。固有核细胞需进行有氧代谢,而且有核细胞不能防卫强烈的宇宙射线、紫外线,故只有地球有足够氧形成阻挡射线的臭氧层之后,才适合它的产生和繁衍。有核细胞也称真核细胞,它的形成显然是由原核细胞中一些分散的核质集中,而逐渐形成了细胞核而来的。有了细胞核就会进一步分为核仁、核液和染色体,还会促使细胞吞进其他细胞而成为其细胞内的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所以,它比原核细胞大多了,也复杂多了,增加了各个成分之间的分工和合作,故细胞核可以说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所以真核细胞的出现是生物史上一次大的飞跃。

真核细胞的出现,使藻类进入了空前繁盛的阶段,不仅如此,它还为进化为有性繁殖和多细胞,进而进化为各种更高的动、植物提供了基础。例如我国山西永济地区在距今13亿年的岩层中发现了一种长椭圆形的藻类化石,它的表面有特征的、螺旋分布的沟纹装饰,这与现代沼泽中一种绿藻类的螺带藻十分相似,所以它很可能成为目前已知的最早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化石,这对研究地球生物何时出现有性繁殖至关重要。

地球上最早的真核细胞是在澳大利亚距今25亿年的沉积岩中获得的,它是以生物标记物――甾烷的形式从岩石中分离出来的;而化石可能是加拿大距今19亿年的燧石层中某些球状化石;我国河北在距今18亿~17亿年的岩石中也采到很多、保存很好的真核球状化石。

中元古代(距今18至10亿年): 多细胞藻类时代

随着有核细胞藻类的出现,藻类空前繁盛起来,藻类的激增必然引起细胞间质的分化,促使单细胞藻类向群体、多细胞方向进化。以现生衣藻为例,衣藻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一般都离开母体独立生活,但在不利条件时,它们就躲在母体包囊里共度难关,形成最初级的多细胞藻类;盘藻则更进一步,由14~16个细胞组成群体,细胞间有一定联系,行动也统一;空球藻就更进一步了,由32~64个细胞组成群体,细胞间有了分工,一两个细胞丧失繁殖能力成了营养细胞;到了团藻细胞就更多了,它由几百个甚至数万个细胞组成,之间有原生质丝联络,专司营养的细胞也占多数,这就是多细胞进化过程,在化石藻类中也能见到这种进化趋势。

真核细胞、多细胞藻类的出现大大加速了物种多样性的产生。如太古代的10亿年间,原核细胞才进化至4千余种,而有核细胞和多细胞出现的15亿年间,很快达到了10余万种,这显然与多细胞和有性繁殖的出现有关。

新元古代(距今10至5.4亿年):原生动物时代

中元古代虽然出现了许多多细胞的藻类,但它们个体都很小,一般要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才能见到。但是到了新元古代,随着藻类的进化,一些大型的宏体多细胞藻类,如绿藻、红藻、褐藻等出现了,这为今后进一步进化为更大型的蕨类植物提供了基础。

更令人瞩目的是新元古代后期动物出现了,这也是划时代的事件。尽管世界各地都有古老动物化石的报道,但获得公认的是我国贵州瓮安在距今5.8亿年的磷矿层中发现大量球形微体化石(图2),其大小在0.5毫米左右,具有细胞分裂,而且这些分裂细胞都是呈螺旋状排列,这与藻类平面交叉的细胞分裂不同,而是与现代海洋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的胚胎很接近,所以这些化石被公认为动物胚胎化石。

2005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尹磊明研究员与外国学者一起在湖北宜昌一距今6.32亿年的硅质层中又发现这类化石,而且胚胎细胞外有一层囊胞包裹着,囊胞外有刺状突起物,成为真正休眠卵。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不仅再次证明翁安发现的确实是动物胚胎化石,而且把动物化石发现的时间推前了5千万年。遗憾的是宜昌发现的也只是动物的卵化石,而未见动物的成虫,是什么动物在翁安和宜昌产下了这千千万万的卵化石至今仍是个谜。

目前发现的动物化石都是多

细胞动物化石,因能产卵显然属多细胞。动物的最初阶段显然也是单细胞,而且是从有核的单细胞藻类进化而来(只是目前尚未发现早期单细胞动物化石),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了解了也不足为奇了。因最早期动、植物有时是很不好区分的,如现生的单细胞眼虫,既可称原生动物,因为它有一根鞭毛,使身体可以游动;也可称为眼虫藻,因为它有叶绿体,可像植物一样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而制造有机物。还有现生草履虫,它也是兼有动、植物特性。

至于动、植物是如何分野的?地质学家推测,在距今7亿年前,由于大冰期结束、气候变暖,海水中有核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竞争剧烈,促使有些藻类充分利用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不断增强自身制造营养物质的本领,久而久之,细胞内动物机能就逐渐丧失,慢慢成了真正的植物――藻类;而有些藻类为了生存、发展,不断应用运动的机能,占据有利地段,甚至在危急下,攫取其他弱小的原核细胞,长此下去,植物机能渐渐失去,相反运动机能、吞食机能和消化机能越来越强,终于成为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了。近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蜗牛,当它们大量吞食藻类后会使藻类的叶绿体留在自,己体内发挥作用,从而靠阳光和二氧化碳制造出食物供自己所需。这充分表明在低等的生物中,动、植物的界限不是非常分明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也就是原生动物出现后藻类逐渐减少的原因,随着动物的不断涌现,藻类近30亿年对地球的统治终于结束了,所以这一时期也可称原生动物时代。

新元古代末期(距今5.7至5.4亿年):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出现

1946年在澳大利亚南部埃迪卡拉山区距今5.7~5.4亿年的砂岩中,发现了大批奇形怪状的化石,它们大多属扁平状印痕,一般只有几厘米大小,个别的可达1米以上,它们身上无骨骼,体外无硬壳,这一新奇的生物群后来在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现。有些学者认为它们分别属于腔肠动物的水母类、水螅类等,环节动物的多毛类以及节肢动物等;另一些人觉得它们缺乏动物所具有的运动、攫食、消化等器官功能,故应归于营自养的类似植物和菌类或是一类特殊生物;更有人根据它们与后来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后的生物面貌截然不同,而把它们归于生物大爆发前一次失败的生物进化过程。总之,由于这一生物群的特殊,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和争论,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近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朱茂炎研究员为首的一个中、澳、美研究小组在贵州江口县距今5.6亿年的黑色页岩中找到了保存很好的动物化石――八臂仙母虫(图3),这是一实体化石,不像埃迪卡拉的痕迹化石,而且它属于成虫,故个体较大。其直径大约2~4厘米,身上有8条侧缘平滑、呈螺旋状向外的旋臂,这是肌肉构造。它体外有一层皮膜把它包裹着,当它缓慢移动时,金靠这些肌肉来进行。这一重要发现公布后,引起广泛瞩目,因为它是埃迪卡拉生物群唯一的实体化石,也是世界上发现最古老的动物成虫化石,而且它与现代海洋中珊瑚、水母等动物类似,这表明埃迪卡拉生物群与后来早古生代生物群还是有联系的。

第2篇:单细胞动物的特征范文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酵母是单细胞微生物。它属于高等微生物的真菌类。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线粒体、相同的酶和代谢途径。酵母无害,容易生长,空气中、土壤中、水中、动物体内都存在酵母。有氧气或者无氧气都能生存。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单细胞动物的特征范文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二、调查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⑥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了解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P.17)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的应该是生产者。

4、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

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三、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显微镜的使用

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4)练习(5)收镜装箱

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制成玻片标本

4、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二、植物细胞

1、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作用(P.45)

①细胞壁:支持、保护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④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

3、植物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4、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细胞质里叶绿体和线粒体。

三、动物细胞

1、动物细胞的结构(P.47—P.48)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制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0.9%)刮涂盖染吸)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四、细胞的生活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不燃烧):如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分子比较小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细胞生活中产生的一些不需要或

有害的物质通过细胞膜排出。

3、植物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线粒体可以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4、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5、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6、细胞核是控制中心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3)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脱氧核糖核酸),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3、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

2、细胞分裂的过程:(P.57)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①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分裂为两个细胞

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溢裂为两个新细胞④

3、细胞中那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作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分裂后的两个新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二、动物体结构层次

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多细胞生物体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经过细胞生长和分化形成了生物体内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些细胞进一步形成组织。

动物和人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作用和分布P.60)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形成器管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9、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三、植物体结构层次

1、植物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P.63)

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4、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宏观到微观可以这样描述: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5、植物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四、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

或湿润的环境中。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变形虫、大肠杆菌、眼虫P.66页

2、草履虫的结构(P.70图Ⅱ-24)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也有害

益处:①鱼类的天然饵料;②净化污水(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害处:①引发疾病;②形成赤潮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根不能吸收水分,也不能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蕨类植物不结种子,它的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可产生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萌发和生长。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用;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子叶和胚乳里有营养物质,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是裸露着的称为裸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84页)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

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一、种子的萌发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注意: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P.93.94页)

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二、植株的生长

1、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做根尖。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2、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4、幼根的生长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成熟区的表皮上有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植株的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芽组成的。

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6、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

植物生长需要做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缺乏症P.99页)。

缺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7、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

三、开花和结果

1、花的结构:(P.104页)

2、一朵花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

3、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

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4、传粉和受精(P.104105页)

传粉:发育、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

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植物传粉的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5、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叫做自花传粉。如小麦水稻

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叫做异花传粉。传粉的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

6、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7、人工辅助授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意义:成熟区大量的根毛,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

2、在根、茎、叶脉中有导管,它属于输导组织。所有的导管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水分运输的管网,根吸收的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通过这个管网被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

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

散失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4、叶片的结构: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

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

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5、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②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保证各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

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都能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3、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4、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5、植物运输物质的途径:导管: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从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核中的DNA也是有机物。

7、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生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2、了解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得经典实验(P.122页)

4、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示意图是重点P.124页)

5、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

①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②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来检验种子萌发时是否放出了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原料)(场所)(产物)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4、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将产生的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①适时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保持干燥和低温、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部位叶绿体线粒体

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能量变化储存能量释放能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植被覆盖率低;②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③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3、我国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

第4篇:单细胞动物的特征范文

动物进化进化树原生动物体腔脊索动物

1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

起初,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环境能引起生物的变异,他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即常用的器官会愈发发达,少用或不用的器官变回衰退。同时他也认为进化是具有方向的。在当时科学还不完善的条件下,他的理论使人们重新认识了自然。直到19世纪中期,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到了自然选择的进化学说。他指出,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选择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所谓“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变异得以存活,繁殖后代,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异则死亡,最终被自然淘汰。由于当时科学的局限性,达尔文学说的一些观点也存在某些缺陷,如其探讨的生物进化仅仅停留在个体水平、认为生存斗争是繁殖过剩引起的。

进化过程中,环境因子包括气候、土壤、植物与动物式中存在着相互作用,随着地壳的变化,板块的移动,局部的气候发生改变,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的密度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2动物的进化特征

为了简明扼要地展示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分类学家和进化论者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各类生物放到一棵树状图的各个枝干上,这个树状图就叫做进化树,也叫谱系树。本文中,我们将按照进化树的层次进行分析。

2.1单细胞原生动物

对于原生动物的进化起点,学者们看法各有不同。但是原生动物是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虽然只有单个细胞,它具有一个动物具有的一切机能。原生动物的排泄依靠一种调节水分的胞器――伸缩泡,生殖主要为二裂生殖,也有的原生动物为出芽生殖。原生动物的众多分类中,有人认为最早出现的可能是原始肉足类,因为它的结构更加简单,没有基体和鞭毛,而且原始肉足类在没有原生动物存在时可以通过吞噬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获取营养,在无颗粒型食物时,还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获得营养物质,也有人认为最早出现的是鞭毛纲并非肉足纲。

2.2中生动物和侧生动物――海绵动物

中生动物是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外层是具有纤毛单层体细胞,身体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体细胞行使营养细胞的功能,轴细胞具有繁殖功能。

侧生动物具有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的发育结构,它的皮层和胃层之间是中胶层,胃层由领鞭毛细胞组成,中胶层中由变形细胞和骨针。具有独特的水沟系统。

2.3真后生动物――2胚层辐射对称

动物发展到这个阶段,出现了两个胚层,体壁的外层来自胚胎发育时期的外胚层,内层来自胚胎发育时期的内胚层。出现了组织分化和简单的器官和网状神经系统。

多细胞的进化过程中,海绵动物可以是一类分支,那么在真后生动物中,腔肠动物是最为原始的一类。其中最简单的类群要数具有固着的水螅型和可以自由移动的水母型的水螅纲。而高等腔肠动物的发展也是朝着水螅型和水母型这两个方向进行的。

2.4从2胚层辐射对称到3胚层两侧对称

动物油2胚层低级阶段过渡到3胚层高级阶段时,具有神经中枢的头开始分化,并有明显的两侧对称,以及中胚层的出现以保证肌肉与其他内脏的发展。3胚层两侧对称动物一支为原口动物,另一支进化为后口动物。

2.5原口动物

2.5.1从无体腔到假体腔

扁形动物作为原口无体腔动物最原始的一类,仍然具有着不具,一些器官残留着辐射对称等原始特征。但是原始的神经系统开始出现,并有了感觉器官的发育。

假体腔是指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管之间形成的体腔,充满液体或胶状物,腔内的液体和物质可以简单的流动循环,出现有口有的消化管,假体腔的出现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它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运动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可以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2.5.2真体腔动物的进化

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其中的软体动物就几乎具备所有的器官系统。软体动物从很大程度上与环节动物很相似,因为他们同具有真体腔和相似的循环系统与排泄器官,但他们体不分节、无成对的附肢,与环节动物还有很大异同,这主要因为软体动物门很大程度上向着减少活动的发面发展,因此,软体动物有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独特的特征,例如厚重的贝壳。对于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进化地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倾向。不论哪种观点,动物进化到环节动物时发育中产生了发达的真体腔,有明显的分节现象,这在动物演化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节动物身体同律分节,闭管式循环系统,后肾式排泄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都是按体节重复排列的。

节肢动物是原口动物进化的顶端,身体演化出异律分节,有头、胸、腹三个部分,并有带关节的附肢,有翅、体表的几丁质外骨骼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节肢动物还有多样性的呼吸排泄器官,水生种类用书腮呼吸,陆生则用书肺或器官呼吸。排泄器官有2种类型,一种是与后肾同源的腺体结构,一种是马氏管。节肢动物的口部有口器,是由若干附肢形成的。

节肢动物的最高级代表是昆虫纲,它们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并产生了翅这种独特的运动器官。并且由于条件不同,昆虫纲有了目的分化。

2.6后口动物

2.6.1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在进化中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它与之前的无脊椎动物都不同,与原始的脊索动物相似,与半索动物有共同祖先。身体成五辐射对称,幼虫成两侧对称。体壁上有向外凸起的皮腮,还具有突出体表之外的棘、刺等结构。具有分散的神经系统。它的胚胎发育、体腔、骨骼的产生以及口与的形成都可以看出它与脊索动物的相似性,而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无脊椎动物。

2.6.2从无脊椎动物到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门类,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其中,脊椎动物是神经系统发展最充分的动物,并演化成有自我意识的人。脊索动物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与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有亲缘关系。

脊索动物具有BIG THREE(三大特征)――背神经管、脊索和鳃裂。脊索纵贯背部,有支持作用,中空的神经中枢位于身体背部,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

较低等的脊索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尾索动物的幼体具有BIG THREE,脊索只在尾部,变态后脊索消失,成体具有被囊,以海鞘为代表。头索动物BIG THREE众生存在,并且脊索贯穿全身,无明显头部,以文昌鱼为代表。

长期以来,文昌鱼一直被认为与脊椎动物更为接近,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包括基因组在内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是尾索动物海鞘而并非文昌鱼更接近于脊椎动物,即便如此,有学者依旧坚持文昌鱼在进化中的中心地位,因此,对于文昌鱼和海鞘的进化地位还未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2.6.3脊椎动物的进化

动物的进化一般要同时经历两种过程,一是从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的进化;一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脊椎动物的进化为“一分为二”的“镶嵌形式”的进化,即两种进化类别之间存在一种过渡动物同时具有进化后新的特征和进化前旧的特征,并且是新特征克服旧特征进行进化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颌类、鱼类水生动物的进化;第二阶段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包括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出现;第三阶段是高等脊椎恒温动物的进化。最终是人类的进化。

第一阶段无颌类进化到鱼类,最重要的特征是鱼类出现了可以咬合的上下颚和成对的附肢,而无颌类是没有上下颚和成对附肢的,只有一个圆形的口吸盘,以七鳃鳗为代表动物。是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虽然已经出现了雏形的脊椎骨,但身体的支持结构仍然是脊索。而鱼类具有典型的脊柱,身体有头、躯干和尾的分化,以腮为呼吸器官,具有良好的渗透压调节机制。具有低等水生脊椎动物特有的特有的感觉器官――侧线,可以帮助鱼类取食、躲避天敌和求偶

第二阶段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是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一个巨大的飞跃,两栖类是最早出现的四足动物,处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重要类群。它们幼体以腮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并以皮肤呼吸做辅助,因而体表湿润,皮肤多腺体和色素细胞,为适应陆地环境皮肤和骨骼肌肉系统进行了改造、出现呼吸的多样化感觉器官出现中耳,但水生幼体仍具有侧线。它们既具有陆生的脊椎动物的典型特征,又保留着水生脊椎动物的一些结构和功能。最早的两栖原始动物之一――鱼石螈对于人类认识陆生四足动物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真正地陆生动物爬行动物在两栖类动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化,出现了重要的由壳保护的羊膜卵,并且在路上发育成成体,使脊椎动物完全脱离了在繁殖发育过程中对水环境的依赖。

第三阶段高等的脊椎动物出现,鸟类、哺乳类成为高等恒温脊椎动物,鸟类身体流线型,具表皮角质层衍生物(鳞片、羽毛),前肢化为翼,产大型羊膜卵,向空中飞翔方向发展。哺乳类胎生哺乳,表皮角质鞘,产生哺乳动物特有的3块听小骨和膈肌,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可以很好地适应环境,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最终进化成有思维能力,直立行走的人类。对于哺乳动物的起源,生物学家们证实哺乳动物的祖先早在1亿到8500万年就存在了,不过现存的哺乳动物的祖先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分化开的原因现在还不得而知。

进化在自然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经过漫长的时代,经过环境选择,逐渐演化到今天的地位,虽然中间仍有许多未知,但人类对于起源与进化的研究从未停止,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前进发展,生物进化理论一定会越来越明确,出现一个历史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郝家胜.生物进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3,20(3):325-332.

[2]E.S.E.Hafez.动物适应性的原理(上)[M].

[3]彭奕欣.谈谈“动物进化系统树”[J].生物学通报,1985(6):3.

[4]阎锡海.原生动物进化模糊问题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3):58-60.

[5]施浒.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J].生物学杂志,1985(1).

[6]肖家军,李华玲.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之间进化关系分析[J].生物学杂志,2008,25(5):75-77.

[7]王磊,宿红艳,王昌留.海鞘与文昌鱼谁更接近脊椎动物的始祖[J].海洋湖沼通报,2010(1):23-30.

[8]Gee,H.Careful with that amphioxus[J].Nature,2006,439(7079):923-924.

[9]吴汝康.脊椎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不是“合二而一”的[J].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65(1):6.

第5篇:单细胞动物的特征范文

因为有知识,我们上了太空,我们延长了人均寿命。更因为有知识,我们超出生死,不再疑惑。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

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2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溶解有色素、糖等物质)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3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20KM)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第6篇:单细胞动物的特征范文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生物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生物知识点八年级上册1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有口无。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

有口有。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

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运动器官是足。石鳖、蜗牛、乌贼都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虾、蜘蛛、蜈蚣等,都属于节肢动物。昆虫除了具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外,还有昆虫独有的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翅等等。

四、鱼

1、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3.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4.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

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6.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这是与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7.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8.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

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毛细血管_中,而_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9.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

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五、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青蛙是由蝌蚪发育来的。

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像鱼一样在水中生活。蝌蚪发育成成蛙以后,尾和鳃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2、蜥蜴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身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六、鸟

1.鸟适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

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2.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

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3、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七、哺乳动物

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有很好的保温

作用,因此哺乳动物也是恒温动物。

2、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生物知识点八年级上册2一、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

【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控制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共同完成运动。

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二、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

还有菜青虫取食,

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

(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4、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

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支持假设。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生物知识点八年级上册3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

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即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围绕某一数值不断变化的。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是对动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

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

生物知识点八年级上册4细菌和真菌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

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

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

(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

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2.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14.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15.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6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17.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

18.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

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19.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酵母菌。

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

20.蘑菇是由菌丝集合而成;营养方式:异养(腐生);生殖:孢子生殖;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21.酵母菌(了解)

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生物知识点八年级上册5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

③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④再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

与动物共生: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与人共生: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

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第7篇:单细胞动物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淡水鱼类;寄生虫病;危害;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淡水渔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鱼病发生机率和危害性也不断提高,已逐渐成为制约国内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寄生虫病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寄生虫对鱼类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然而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寄生虫就有可能大量侵入宿主,从而导致寄生虫病暴发,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寄生虫病对鱼类的危害 

 

寄生虫对鱼类的影响显著时可引起宿主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寄生虫病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机械性刺激及损伤。机械性刺激及造成组织损伤是寄生虫病共有的一种特征,可直接造成鱼类死亡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的病变,带来不良的后果。二是压挤与阻塞。一些寄生于鱼类体内的寄生虫往往能造成对宿主组织器官的压挤,引起萎缩、坏死和生理机能丧失。三是掠夺宿主的营养。寄生虫的营养取自宿主,其结果必然是或多或少地对宿主产生某种危害,轻者表现为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影响,重者可至死亡。四是毒素的作用。寄生虫在寄生过程中,其代谢产物排泄于宿主体内。有些寄生虫还能分泌特有的有毒物质,对宿主产生一定的影响。 

 

2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 

 

淡水鱼类寄生虫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寄生虫;二是多细胞后生大型寄生虫。 

2.1单细胞原生动物寄生虫病 

(1)隐鞭虫病。隐鞭虫寄生于淡水鱼的鳃和皮肤。鳃隐鞭虫主要破坏鳃小片上皮并产生凝血酶,使其血管阻塞,黏液增多,严重时鱼类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或靠岸边聚集于水面,体色暗黑,体形消瘦。主要流行于5~10月,7~9月发病较多,往往表现为急性型。 

(2)粘孢子虫病。其中碘泡虫病危害较广,碘泡虫形成的胞囊,大的肉眼可见。鲢碘泡虫主要为害白鲢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体表、鳃、心脏、血液等,致使病鱼狂游乱窜,打圈,狂跳出水面,鱼体极度消瘦,尾上翘,肝、脾萎缩,腹腔积水,肠内无食物等症状。饼形碘泡虫主要寄生于草鱼种的肠道,严重时前肠粗大,肠壁呈白色糜烂状,鱼体发黑,腹部膨大,不摄食,消瘦而死。野鲤碘泡虫主要侵袭鱼的体表、鳍和鳃等,能引起鱼种死亡。主要流行于5~7月,表现为急性型。 

(3)斜管虫病。斜管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体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黏液,皮肤表面有苍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破坏组织,影响鱼的呼吸,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发黑,漂游水面或侧卧,靠近岸边,不久死亡。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初冬和春季为其流行季节。 

(4)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严重时鱼体覆盖1层白色薄膜,病鱼行动迟钝,漂浮水面,不断与其他物体磨擦或跳出水面,能造成成批死亡。主要流行于初冬和春末,尤其是密集放养的越冬池易感染此病。 

(5)车轮虫病。是鱼类很普通的原虫病,严重时鱼体分泌大量黏液,车轮虫较密集的部位,如鳍、头、体表等出现1层白翳,素有白头白嘴病之称,尤其危害下塘10d左右的鱼苗,使其口腔充塞黏液,嘴闭合困难,不摄食,呈“跑马”现象,鱼体消瘦。此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现,4~7月较流行。 

2.2多细胞后生大型寄生虫病 

(1)指环虫病。在我国饲养鱼类中致病的有鳃片指环虫、鳙指环虫、鲢指环虫和坏鳃指环虫。主要寄生于锶部,严重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全部或部分呈苍白色,呼吸困难,鳃部浮肿,鳃盖张开,游动缓慢,可致苗种大量死亡。主要流行于春末夏初,适宜温度为20~25℃左右。 

(2)双穴吸虫病。病鱼在水面作跳跃式游泳、挣扎,继而游动缓慢,失去平衡,头部充血,在脑室及眼眶周围呈鲜红色,鱼体出现严重弯曲等。主要危害鲢、鳙鱼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流行于5~8月,8月之后是白内瘴症状。 

(3)九江头槽绦虫病。病鱼体重减轻,体表黑色素增加,离群独游,并有恶性贫血,严重时前肠第一盘曲胀大呈胃囊状,直径增加3倍,肠皱壁萎缩,表现慢性炎症,肠被虫体堵塞。主要流行于冬末春初,对越冬草鱼种危害最大,死亡率可达90%以上。 

(4)中华鱼蚤病。我国危害较大的有大中华鱼蚤病和鲢中华鱼蚤病。轻度感染无明显病症,严重时影响鱼的正常呼吸,引起鱼焦燥不安。鱼蚤在摄食时分泌酶溶解寄主组织,进行肠外消化,能引起鱼鳃丝表皮破坏,末端弯曲、变形、贫血,血色素降低及白细胞组成改变等,病鱼整天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翘,俗称“翘尾巴”病,鱼体因消瘦死亡。每年4~11月均有发生,流行于5~9月,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草鱼。 

(5)鱼怪病。一般成对地寄生在鱼的胸鳍基部附近围心腔后的体腔内,有一孔与外界相通。鱼怪病严重影响鱼的性腺发育,1只鱼怪幼虫能使鱼苗失去平衡,数分钟死亡,3~4只鱼怪幼虫能引起鱼种不安。感染率高的水域,在岸边能看到成片被鱼怪幼虫寄生而死亡的鱼苗、鱼种。此病多见于湖泊和水库。

3鱼类寄生虫病综合防治 

3.1预防措施 

(1)在渔池设计和建造上应尽量做到符合防病要求。每个池塘应有独立的进排水口,水源充足、清洁,避免从进水口处引入病原寄生虫。 

(2)建立检疫制度。鱼种、鱼苗引进或引出时要进行认真检疫,确认无病和无病原后再放养,以防地区性寄生虫病扩散传播。 

(3)在鱼苗、鱼种放养前必须坚持彻底清塘,用药物消灭池中病原生物。 

(4)在鱼种放养、分塘、转塘放养前应对鱼体进行药物浸洗消毒、杀虫,切断传播途径。 

(5)开展药物预防。病原体往往粘附在饲料中进入池塘。因此,对食物场要进行定期消毒,对投喂的饲料,特别是青草等饲料要进行消毒、杀虫。在鱼病易发季节,要定期用药物全池消毒、定期投喂药饵,控制病原滋生,以达到防病效果。 

(6)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在越冬期间要选用较好的配合饲料投喂。在开春投喂时要注意添加一部分营养及免疫调节剂等,尽快恢复鱼类因越冬而消耗的体质,并通过拉网锻炼,提高免疫力;在活鱼装运时,要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减少病原生物侵入机会。 

第8篇:单细胞动物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物合成;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TB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367-6358(2015)04-0246-05

随着纳米研究领域科研工作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不断地推陈出新。其合成方法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离子交换法等在内的化学方法和包括球磨法、溅射法、超重力法等在内的物理方法。但是这些传统方法都普遍面临着污染环境,能耗高等问题。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是结合了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绿色合成方法。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相比较传统的物理及化学等方法在原料的选取、反应条件的调控及后期处理等方面更加环保健康。将纳米技术与不同的生物相结合制备出不同形貌及性能的纳米材料,显示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些生物本身就有着微妙的形貌特征,以其为模板可以制备出有特定生物形貌的纳米材料,省去了传统模板法中模板的制备。而生物体的一些组成成分或其提取物中存在着一些活性成分对于某些反应来说是很好的还原剂和稳定剂,减少了有毒化学药品的使用。本文将依据单细胞及多细胞的不同生物体模板、生物体组成成分及从中提取的不同活性成分和病毒等参与反应的不同物质,对将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系统地综述纳米材料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1以生物体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

绿色化学要求科研工作者能够寻找到无污染、低毒、低能耗、绿色健康的反应前驱体或者是反应条件。生物体表面的氨基和羧基基团及特定形貌使其成为天然的还原成分和现成模板,以此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与传统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相比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1.1以单细胞生物体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表面的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其中的蛋白质等构成的。不同的细胞有着独特精制的外形结构和功能化的表面,以单细胞为模板可以合成不同生物细胞形貌的纳米结构。

1.1.1以原核细胞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

细菌和放线菌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相对易于操作。最早着手研究的Jha等用乳酸杆菌引导在室温下合成了尺寸为8~35 nm的TiO2纳米粒子,并提出了与反应相关的机理。随着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的逐渐发展,现在已成功合成了以不同菌为模板的不同形貌的纳米材料。Klaus等在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的细胞不同结合位点处制备并发现了三角形,六边形和类球形的Ag纳米粒子,其粒径达200nm。Ahmad等从一种昆虫体内提取了比基尼链霉菌(Streptom yces bikiniensis),并以此制备出3~70 nm的球形Ag纳米颗粒。Nomura等以大肠杆菌为模板成功制备出平均孔径为2.5 nm的杆状中空SiO2,其比表面积达68.4 m2/g。

1.1.2以真核细胞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

真核细胞相比较原核细胞种类更为广泛,培养更为方便,所以以此为模板的生物合成的研究更多。最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小球藻可以富集各种重金属,例如铀、铜、镍等。Fayaz等以真菌木霉菌(Trichodermaviride)为模板在27℃下合成了粒径为5~40 nm的Ag纳米粒子,并且发现青霉素,卡那霉素和红霉素等的抗菌性在加入该Ag纳米粒子后明显提高。Lin等发现HAuCl4中金离子在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表面先发生了生物吸附然后进行生物还原,从而得到Au纳米粒子。研究发现金离子被酵母菌表面的氨基、羟基和其它官能团首先还原成一价金离子,并进一步被还原成Au纳米颗粒。Mishra等以高里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ermondii)为模板合成了面心立方结构的Au和Ag纳米粒子,两种纳米粒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高的抗菌性,但所做的对比试验表明化学方法合成的两种粒子对致病菌均不具有抗菌性。Zhang等则以酵母菌为模板合成了形貌均-Co3O4修饰的ZnO中空结构微球。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可以在其自身表面将米糠的无定型硅生物转化成结晶SiO2,形成2~6 nm的准球形结构。

1.2以多细胞生物体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

虽然以单细胞为模板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单分散性较好,但是要涉及到生物体复杂的培养过程及后续处理,而以多细胞生物体为模板的制备方法就显得更加方便简捷。

1.2.1以多细胞植物体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

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多,以其为模板的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也就多种多样。多数情况下是将植物体培养在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然后将植物体除去便可得到复制了植物体微结构的纳米材料。Rostami等将油菜和苜蓿的种子培养在含有Au3+的溶液中,将金离子变成纳米Au粒子,其大小分别是20~128 nm和8~48 nm。Dwivedi等以藜草(Chenopodium album)为模板分别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2 nm和10 nm的Ag和Au纳米晶体,并认为藜草中天然的草酸对于生物还原起着重要作用。Cyganiuk等以蒿柳(Salix viminalis)和金属盐为原料制备出碳基混合材料LaMnO3将蒿柳培植在含有金属盐的溶液中,金属盐离子顺着植物组织进行传输,进而渗透其中。然后将木质素丰富的植物体部位在600~8000℃范围进行煅烧碳化,得到的产物对正丁醇转化成4-庚酮有很好的催化效果。黄保军等以定性滤纸通过浸渍和煅烧等一系列过程仿生合成了微纳米结构的Fe2O3,并且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Cai等以发芽的大豆为模板,制备出室温下便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粒子,其平均粒径仅为8 nm。王盟盟等以山茶花花瓣为模板通过浸渍煅烧制备出 CeO2分层介孔纳米片,并且在可见光波段有很好的催化活性。

1.2.2以多细胞动物体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

以多细胞动物体为模板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比较少,其中以Anshup等的研究较为突出。他们分别试验了人体的癌变宫颈上皮细胞、神经细胞和未癌变正常的人类胚胎肾细胞。这些人体细胞在模拟人体环境的试管中进行培养,培养液中含有1mmol/L的HAuCl4最终得到20~100 nm的Au纳米颗粒。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Au纳米粒子沉积,并且发现细胞核周围的Au粒子粒径比细胞质中的小。

2以生物体提取物或组成成分中的有效成分制备纳米材料

生物体中含有很多还原稳定性成分。如果将这些成分提取出来,就可以脱离生物体原有形貌的束缚,得到绿色无污染的生物还原剂,进而以其制备纳米材料。很多糖类,维生素,纤维素等生物组成成分也被证实有很好的生物还原稳定作用,这就使得纳米材料的绿色生物合成更加方便快捷。

2.1以微生物提取物为有效成分制备纳米材料

以微生物的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制备的纳米材料多数是纳米Ag和纳米Au,而且这两种粒子具有杀菌的效果。而以微生物提取物制备的纳米材料粒径更小,并且普遍也比一般化学方法合成的粒子有更好的杀菌效果。Gholami-Shabani等从尖孢镰刀菌(Fusariumozysporum)中提取了硝酸盐还原酶,并用其还原得到平均粒径为50nm的球形纳米Ag颗粒,并且对人类的病原菌和细菌有很好的抗菌效果。Wei等和Velmurugan等分别用酵母菌和枯草杆菌提取液成功合成了不同粒径及形貌的纳米Ag颗粒。提取物中的还原性酶是促进反应进行的重要成分。Inbakandan等将海洋生物海绵中提取物与HAuCl4反应制备得到粒径为7~20nm的纳米Au颗粒,主要得益于其中的水溶性有机还原性物质。Song等则从嗜热古菌(hyperther-mophilicarchaeon)中提取出高耐热型腾冲硫化纺锤形病毒1(Sulfolobustengchongensis spindle-shaped virus 1)的病毒蛋白质外壳。并且发现实验条件下在没有遗传物质时其蛋白质外壳仍可自组装成轮状纳米结构。与TiO2纳米粒子呈现出很好的亲和能力,在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2以植物提取物为有效成分制备纳米材料

生物提取物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最多的是针对植物提取物的利用,因为地球上植物种类众多,为纳米材料的生物合成提供了众多可能性。Ahmed等以海莲子植物(Salicorniabrachiata)提取液还原制得Au纳米颗粒,其粒径为22~35nm。制备出的样品对致病菌有很大的抗菌性,而且能催化硼氢化钠还原4-硝基苯酚为4-氨基苯酚,也可催化亚甲基蓝转化成无色亚甲蓝。Velmurugan等和Kulkarni分别用腰果果壳提取液和甘蔗汁成功制备出纳米Ag和纳米Ag/AgCl复合颗粒,其均有很好的杀菌效果。Sivaraj等用一种药用植物叶子(Tabernaemontana)的提取液制备了对尿路病原体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的球形CuO纳米颗粒,其平均粒径为48 nm。

2.3以生物组成成分为有效成分制备纳米材料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中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分为单糖、淀粉、纤维素等。其独特的结构和成分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结构的纳米材料。Panacek等,测试了两种单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和两种二糖(麦芽糖和乳糖)对[Ag(NH3)2]+的还原效果,其中由麦芽糖还原制备的纳米Ag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5nm,并且对包括耐各种抗生素的金黄葡萄球菌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Gao等和Abdel Halim等分别用淀粉和纤维素还原硝酸银制得了不同粒径的Ag纳米粒子,对一些菌体同样有很好的抗菌性。

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在人类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很好的稳定剂和还原剂。Hui等用维生素C还原制备了Ag纳米颗粒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将加有维生素C的AgNO3和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超声反应,得到的Ag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5nm,并附着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Nadagouda等用维生素B2为还原活性成分室温下合成了不同形貌(纳米球、纳米线、纳米棒)的纳米Pd。并且发现在不同的溶剂中制备的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大小不同。

3以病毒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

病毒本身没有生物活性,可以寄宿于其它宿主细胞进行自我复制,其实际上是一段有保护性外壳的DNA或RN段,大小通常处于20~450 nm之间,其纳米级的大小使得以其为模板更易于制备出纳米材料。Shenton等以烟草花叶病毒为模板制备了Fe3O4纳米管。因为烟草花叶病毒是由呈螺旋形排列的蛋白质单元构成,内部形成中空管。以此为模板制备出来的Fe3O4也复制了这一结构特点而呈现管状结构。由于烟草花叶病毒的尺寸小但稳定性高,使得它被频频用来作为纳米材料生物合成的骨架。Dang等则以转基因M13病毒为模板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TiO2晶体核壳复合纳米材料。实验发现以此为光阳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10.6%。

第9篇:单细胞动物的特征范文

招潮蟹的“劳力士”

在西部非洲、大西洋西部、东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泥质海滩上,生活着一种人们很容易辨识的小蟹——招潮蟹。别看这种蟹的个头很小,却生有一只大大的螯(在夜深时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嘴巴,故它们也被称为“大嘴蟹”)。除了外形独特,招潮蟹令人惊讶的还有:它们总是能预知潮汛。每当潮水上涨之前十分钟,它们就停止觅食,快速返回栖息的洞穴,还机智地用贝壳或石块等坚硬物质堵住洞口。一当潮水退却,它们又大摇大摆地爬出洞口四处活动。

千万不要惊讶,包括招潮蟹在内的海洋中的虾兵蟹将都身怀“劳力士”,这些无形的“钟表”的“滴答声”和海浪拍打的节拍出奇的一致。海浪拍打的节拍在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造成海水的涌动:海水迅猛上涨时,出现;过一段时间,海水自行退去,出现低潮。这种海面上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就是潮汐。

招潮蟹怎么知道潮水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呢?科学研究发现,即使把招潮蟹养在实验室里,让它们远离潮汛的影响,它们的活动规律仍然会保持与潮水同步。虽然远离了海岸线,无法用肉眼看到或感知到潮水的变化,但每到涨潮时,它们照样会提前10分钟迅速地寻找掩体把自己藏起来。每次都是10分钟,分毫不差。科学家认为,在招潮蟹的体内一定有一个“计时器”,而且是一个十分精确的“计时器”,否则这种现象无法解释。

包括招潮蟹在内的生活在潮汐带中的生物,它们之所以能预知潮涨潮落,是基于它们所拥有的24小时一次的节律。这就是它们的“劳力士”。试想,如果没有“掐表”功能,退潮对这些动物来说就是致命的。为了避免脱水状况的发生,这些神算手们练就了毫不费力预知潮汛的“超能力”。

鲎的“闹钟发条”

科学家认为,许多海洋生物的活动,尤其是生殖活动,都与月亮和太阳运动规律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一种源自远古的动物——鲎,总是在夏季满月时分登上北美海岸,然后进行一场自恐龙时代起就未曾改变的“仪式”。

早在泥盆纪(距今4亿年前),一种与今天的鲎长相类似的生物就已经出现了,它被认为是鲎的祖先。鲎的甲壳的形状很像马蹄,因而也被叫做马蹄蟹。其实,鲎并不是蟹,鲎与蜘蛛、蝎、扁虱、螨等蛛形纲生物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有着亲缘关系。

鲎的颜色从蟹青色到深棕色不等。身体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头部(也称前体)、腹部(也称后体),以及被称为“尾剑”的脊柱状尾巴。正是由于其尾部的独特性,鲎被归于剑尾纲生物。单从外表形状看,很难区分鲎的性别,但雌性鲎要比雄性大很多。

太阳的引力会影响潮汐。一些大潮每月发生两次,一次在满月时,一次在新月时。每隔半个月,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小潮汐。许多海洋生物的生活规律都受到这一循环的支配,鲎也不例外。鲎的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在夏季满月或新月之夜,准时踏浪而来,它们利用月圆后的大潮,趁着时的大浪集体冲上海滩。成千上万只鲎就像是事先约好似的同时出现,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尤其是在满月的那天夜晚,鲎的活动最为频繁。它们会在海滩上挖洞,寻找虫子、海藻以及一些软体动物作为食物。那么,鲎发起如此声势浩大的“狂欢聚会”,仅仅只是为了品尝虫子或者堆沙丘玩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每当春夏季的满月或新月,在大潮发生的几个小时之内,成年鲎大量迁徙到沙滩,并在浅水区聚集,这说明它们的行为与农历和潮汐周期密切相关。原来,它们是利用潮汐上岸产卵。它们的行动与最大的大潮同步,所以总是能将卵产在线。有沙子作为保护,而且远离海水,因此不用太担心卵被鱼类掠食。雌性鲎在产卵前,会在海滩上挖一个约15厘米深的坑,然后将卵产在里面,雄性鲎则马上就给卵受精。一窝卵有2000~20000粒。通常,每个雌鲎有多个雄鲎相伴。当潮水快要淹没沙滩时,鲎的大军就马不停蹄地迁回了大海。

一个多月后,黏黏的卵孵化出来。黏糊糊的幼虫们将经历一场巨变,这也和月相周期有关,但整个过程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在下次大潮汛来临前,大量的鲎的幼虫会在沙子里呆上数周。待到潮汛来临时,它们已经完全长大成形。由于是同时孵化的,大潮会将它们全部都卷进海里。一旦被冲进海里,这些幼鲎便会铆足了劲儿展开一场疯狂的、不间断的游泳比赛。

就这样,鲎一代接着一代、周而复始地繁衍至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鲎的“闹钟发条”早在2.3亿年前就已经开启,至今依然活力不减。

多边膝沟藻的“计时器”

让科学家难以置信的是,单细胞生物也有自己的“计时器”。可以说,缺乏生物钟的单细胞生物是无法存活的。藻类如黄棕色硅藻、眼虫属(具有植物和动物两种特征的单细胞生物)、衣滴虫和多边膝沟藻具有趋光性昼夜节律(所谓趋光性,是指生物体发出可见光的行为)。多边膝沟藻的昼夜生理过程更是典型的昼夜节律性生物发光过程。在日本海,科学家观察到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在日出前一个小时,生长在几百米深海中的多边膝沟藻就会如火箭般浮上水面,形成密密的厚厚的一片,然后进行光合作用。到日落之时,它们又抓紧时间潜回深海。到了夜晚,它们借助荧光素酶发出生物光,以驱赶它们的天敌——挠足亚纲。多边膝沟藻的这种昼夜节律受光线强弱的影响,在条件有利的情况下,甚至会形成红潮这一壮观景象。

最新研究表明,无论有没有光线来源,多边膝沟藻在实验室里同样会进行相应的垂直升降运动,而且保持同样的垂直运动节律。这正好说明多边膝沟藻除了具有趋光性能力,其自身内部也牢牢地被“计时器”所控制。

蝉的生命“钟摆”

辛辛那提的地下世界里住着一种堪称时间观念最强的动物,这些动物在度过整整17年的地下生涯后,才会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爬出地面。17年前,它们在孵化之后就离开了树,进入地下。自那以后,它们体内的“钟摆”开始摆动并自动计算度过的年数。这就是生命周期长达17年的“17年蝉”,生活在北美地区的一种蝉。17年蝉也被称为“周期蝉”,因为它们在北美洲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同步生长——在同一年的同一时间破蛹而出。它们的生命周期达17年之久,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其他种类的蝉(全球大约有3000种蝉)都不是同步生长的。

在17年的蛰伏中,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30厘米或更深的地方,以森林植物根的汁液为食。生活在地下的幼虫会不断地往下蠕动以寻求更大的植根。经过漫长的17年幼年期后,蝉蛹会在土壤温度约7℃时,从地下大约20厘米的地方破蛹而出,然后羽化,实现17年后的首要目标——变成成虫。多年以来,这样的蜕变都发生在4月末到5月初的美国南部地区以及5月末到6月初的美国东部地区。

刚出来的蝉会爬到附近的植被上寻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完成最后的蜕变。羽化是完美蜕变的关键。只需要20分钟,它们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蜕皮就完成了。它们依附在树上,直到身体的颜色完全变暗,外骨骼完全变硬(刚刚完成蜕变的幼蝉是白色的,但会在一个小时内变暗)。至此,它们的“成人礼”算是完成了。只可惜,它们离见上帝的时刻也不远了。它们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雌蝉用锋利的产卵器割开树皮,将卵产在沟槽中,然后死亡,纷纷落到地上,成为一大片枯竭的尸体。直到17年后,蝉才会再次出现。

试想,当我们开始新的一天生活的时候,数以百万计的蝉在欢快地举行着“狂欢集会”。然而,在我们看来只一会儿的功夫,它们的一生就结束了。被生物钟深深缠绕的“钟摆”就这样停止了摆动。

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的生物都能够通过被称为生物钟的生化机制来保持自身内在的时间。但是,许多生物内部机制的深奥问题,科学家们至今尚未搞清楚。

植物的生物钟

春夏时节,一种星星点点的小黄花以其貌不扬的姿态花开花谢着,它们遵循着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时间,每天早上9点左右绽放,下午3~5点闭合。最奇特的是,数量众多的花儿们几乎同时花开花谢。这就是产自南美洲热带地区的“时钟花”。这种属于时钟花科的草本植物有多个品种,它们的花朵常见的有黄色的和白色的。

时钟花之所以会按时开放,是因为它们拥有自己的生物钟。有研究表明,时钟花开花的规律与日照和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此外,时钟花的开花时间还受体内一种特殊物质——时钟酶的控制。这种酶调节着时钟花的生理机能并控制着开花时间。当太阳升起,气温逐渐升高时,酶便活跃起来,促使花朵开放;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酶的活性便渐渐减弱,花朵也就凋谢了。与时钟花相类似的还有鹅鸟菜、蛇床花、紫茉莉等。

哺乳动物的“时装周”

冬季,西伯利亚仓鼠和北极兔开始为自己越冬做“变装”准备。随着天气越发寒冷,它们纷纷脱下深色的外套,换上厚重的白色皮毛。它们一年一度定期举办“冬季时装周”的奥秘何在呢?这依赖于它们大脑中的松果腺细胞——松果体。松果体是位于第三脑室后壁的如松果般大小的分泌器官,一到夜里它就会分泌褪黑激素,用以控制哺乳动物的“变装”活动。褪黑激素的大量释放,加上与荷尔蒙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这些动物的“外套”颜色的变化。冬季,随着黑夜越来越长,白天越来越短,褪黑激素的酶类活性增强,褪黑激素分泌量相应增多,再加上光刺激减弱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都在提醒动物们:得为冬季做好伪装了。科学家发现,西伯利亚仓鼠和北极兔的松果腺细胞具有记忆明暗规律的功能。其中,光线是关键条件,光线可以改变松果腺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进而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昆虫的“计时器”

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蜜蜂之类的昆虫也有它们自己的“计时器”,只不过它们的“计时器”要和有个性的植物配合才起作用。很多植物会控制植物花瓣的运动,在特定的日子里花朵相继开放,在特定的钟点合成香料和花蜜。而虫媒如小蜜蜂等会恰在此时到访。蜜蜂怎么知道花儿在什么时候会开放?它们怎么不在花闭合之后才出动?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们的生物钟能“牢记”不同的开花时段,并能准确地将采蜜时间安排在开花时段。

蜜蜂和鸟一样会利用太阳进行导航,它们的时间感不仅能矫正由太阳方位变化带来的误差,还能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在特殊时段采集到花蜜。植物的开花时间各有不同,许多花一过授粉时间便闭合,而蜜蜂敏锐的时间感让它们的行动与植物开花紧密相关。

鸟类的“钟表”对许多鸟类来说,也有一只“钟表”负责支配它们的行为(包括季节行为和飞行行为)。毛脚燕每年春天从非洲飞到东南亚、印度或尼泊尔,依靠的就是体内的一年敲一次的生物钟。有趣的是,有些鸟儿如雀鹰, 会在每年的同一天下蛋,它们把握时间的准确度着实让人难以置信,堪比人类发明的各种同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