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老龄 居室色彩 人性化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我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16亿,约占总人口数16.7%,“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3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近期召开的两会上,有代表指出了“中国正在经历传统‘居家养老’到具有社会化性质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转变。家庭依然应该是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与此同时,社会相应的配套措施也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老龄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分析
1999年我国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按生活能力状态将老年划分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三种类型,自理老人是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介助老人 是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介护老人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老人随着年纪增长一般是从自理逐步到介助再到介护的缓慢发展过程。
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我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总体较好, 2010年中国老龄委的最新数据中国内地65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9千万,89.3%能够自理。2011年3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通过对20个省区市的80个县2万名老年人抽样调查,按照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根据这项调查,2010年末,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约为33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为1080万人。
综合以上数据信息,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约为1.7亿,按此计算,其中约80%为生活能够自理,约13.6%为轻度至中度失能,约6.4%完全不能自理。换言之约93.6%的老人有自主活动能力,对居住环境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在环境设计中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方面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既要考虑方便老年人的独立活动,又要能在需要时得到及时的照顾与帮助,总体上创建一个能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生活的居住室外境。
1、生理机能:老年人无论在肢体、感官及智力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逐步降低。
2、心理变化:老年人退休后一方面害怕孤独寂寞,有求安全感和依恋的心理,另一方面又要求独立空间,体现自身价值,得到他人认可和尊重。
3、行为特征:老年人可自由支配时间显著延长,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活动空间范围,有充足的时间享受生活,健身、文体活动、休闲交往成为老年人日常行为的主要部分。
三、老龄化社会居室人性化设计之必要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活质量如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幸福。社区居家为主的养老模式势必使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以家为中心,这对居室设计提出了历史性的命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观念要求室内设计师的目光不仅仅要关注室内本身,还要关注使用者的感受。在老年人居室设计中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充分考虑到老年使用者对形状、照明、色彩的特殊需求,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创建一个能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生活的居住环境。
以老年人为居室使用对象,在“人性化”设计理念指导下,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分析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解析在居室色彩设计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运用色彩心理学、色彩构成理论及室内色彩计划方法等相关,对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解决,积极寻求对策。老年人是居室使用主体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问题进行理论构建其实践意义在于,当前老年居室色彩设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发展远远滞后于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理论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需要,几乎是室内色彩设计领域内的“真空地带”。只有解决好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相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居室设计目标。
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应当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指导,以当前流行的居室色彩设计为参照系,从客观上系统地研究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特殊性以及面临的问题,探索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对策方法;把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方法研究为重点;把需求分析作为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突破口;把人性化设计理念作为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立足点;为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重点在于分析在老年居室色彩设计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给出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操作建议。难点在于,第一要提出有效的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操作建议,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推广性;第二要对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合理到位,不夸大不忽视;第三要坚持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总结老年居室色彩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老年人居室色彩设计的操作建议,这种操作建议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推广性。
四、结语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生活满意度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85-02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对精神、文化等非物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的学者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和国民生活满意度的概念,这为我们衡量社会财富开辟了新视角。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问题是保证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生活满意度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指个人对生活经历质量的一种认知及自我评价。在相关研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四种变量曾被广泛用来预测生活满意度。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数不胜数,而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的对象很少是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这个弱势群体。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的问题往往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作用的强度却具有乘数效应,不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社会的全面进步。老年人口的生活满意度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核心在于人民生活满意度的真正提高,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了解和研究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改善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极其重要,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
2、影响因素
2.1 人口学变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1)婚姻:有专家调查表明,单身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明显要低于有配偶老人,其中婚姻破裂、分居和未婚的老人生活满意度较低,而有配偶同居的老人生活满意度最高。有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证明;老年人在丧偶后的头一年对配偶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丧偶老人在精神上常常倍感凄凉、悲寂,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甚至比不上时常吵闹的老年夫妇。在农村,如果婚姻关系不好的老人或丧偶老人与周围人的交往就会明显减少,这种现象更为常见。由此可见,婚姻状况和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2)文化程度:有研究显示,知识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和睦的比例低于知识文化程度高者。而喻茂娟等研究则显示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不大,未读过书的老人与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人一样能感到生活满意。但也也有专家学者调查表明:中等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最高。总之,经济收入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存在很大关系,同时老年人经济独立能力也受到制约,影响着对生活的感受。
(3)年龄:很多学者认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年龄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同时,也有专家研究显示,老年人的年龄和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感受关系不大。陶国枢等研究认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中满意率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60~64岁组和80岁以上组。前一高峰期可能因退休,对“角色”的变化还未适应,产生一些负面心理情绪。因此,对低龄老人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重新科学合理的安排生活,实现“角色”的转变,后面一个高峰期有可能和衰老、年龄的增长、生活自理能的力下降有关系。
(4)性别:有专家学者研究表明,男性的生活满意度低子女性,容易由社会型转为家庭型。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女性低于男性,这是因为农村老年女性的社会地位要低于男性的缘故。大多数专家者研究表明女性生活满意度要低于男性。
2.2 生活质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1)精神生活:心理因素对生活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性格开朗者生活满意度比自卑感以及情绪不稳定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要高。由于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调节功能的衰退,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耐受力下降会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变化;而经济状况变差和婚姻破裂,家庭重组及丧亲等社会问题也必然影响着老年人的情绪。性格内向的老人应多学会倾诉,接触社会,尽可能减少负面的心理影响。外向型者具有乐观、爱交际、性格开朗、喜欢参加社会活动和朋友较多等特点,这种类型的老人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角色的变化。总的来说,内向型及中间型低于外向型人格:孤僻者生活满意度低于性格开朗者;情绪不稳定者情绪稳低于定者。
(2)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是保证老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生理基础。身体健康的农村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比身体状况一般和不良者的生活满意度要高,自我评价健康好者比自评健康中等与差者要高。虽然部分老年人躯体患有疾病,但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精神状况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相对要高。所以,提高农村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患意识,提高老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3)经济状况: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是最显著的社会学特征。研究表明:有稳定收入者其生活满意度比无稳定收入者要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经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从影响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因素的排位中可以得出:无论城市的退、离职老人,还是农村老人均把经济水平放在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上。较低的经济水平意味着较差的生活质量。
2.3 养老方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现在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三种养老模式。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存在,我国农村的养老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以自己的儿女抚养和农民个人自养相结合的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社会和社会结构变化的进一步加剧,传统养老模式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大,很多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缺少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模式比较单一,所以保障比城市少,从这个层面来说,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要比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低。
3、对策与建议
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博杂的系统,因此要改善当前的不良现状,相应的措施也必须是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互相配合、彼此互补、互为依托的综合体系。
(1)国家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导力量。国家将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涉老立法步伐,形成完善的老年人口法律体系,同时强化法律实施、监督。国家通过各项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全社会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消费模式,老年人口当获益匪浅。
根据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国家应当加强社会引导,从宏观的角度来倡导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致力于提
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首先,加强对子女的引导。子女是家庭养老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家庭养老实现程度。因此要大力提倡孝文化,通过宣传,重塑孝文化的主导地位,运用褒扬和谴责的舆论监督,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子女,强化孝顺父母的意识,使“孝”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其次,加强对老人的引导。必须引导老人在身体健康、心态以及对待生活态度几方面做好准备。同时,也要引导老人爱护子女,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子女料理好家务,共建和谐家庭。
健全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做到“病有所医”。通过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减少老年人被疾病折磨的痛苦,通过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2)社会是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基础。建立和健全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应加强农村老年人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服务及社会支持,尽量为老人们排忧解难,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使他们安度晚年。
在前文提到过,婚姻状况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改善婚姻状况是提高农村老年生活满意度的一项有效措施。对于那些有愿望和有条件再婚的农村老龄人,子女和当地村委会都应该鼓励、支持。村委会应重视村里孤独老人的心理需求,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义工,深入到农村老年人的身边,和他们拉拉家常,适当的照顾他们的生活、医疗保健和心理安抚,降低他们孤独的心理感受,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组织义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缩短寿终期的依赖期;开展医疗服务,方便老年人。在对农村老年人护理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老人不同的文化程度,提供形式多样的健康指导和心理辅导。义工应深入到农村老人的生活中,细致地了解不同性别老年人的心理感受,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3)家庭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依托。农村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范围是在家庭中。家庭是社会终端消费的基本单元。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多因素都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家庭在满足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有着其他单位、群体难以取代的作用。家庭日常消费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特别是老年人的衣、食、住用等方面以合理、适度、健康为宜,不要片面追求豪华、高档。夫良好的老年夫妻关系和家庭成员关系,是老年人口晚年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有老年人口的家庭家居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与子女同住的家庭形式的养老功能正面临着家庭小型化和人们居住倾向变化的冲击。21世纪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没有机会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因而在寻求多种家居形式以稳定家庭关系并适应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要求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进入千家万户。
(4)个人是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关键。一定社会情景下,老年人自身的积极社会活动和心理调适是其生活满意度提高的内在动力。老年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参加一些适合其智力、体力和心理的工作,保持与社会的经常接触,或取得一定报酬,增加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或义务为公,助人为乐,陶冶情趣,精神充实。老年人的各种交往活动极有利于减低或消除老年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生活变故(退职退位、丧偶等)对情绪、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老年人保持一种健康向上、乐观有为的心态,是生活满意度优化所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孙吉贵,王娟,李秉瑜,独生及非独生老年人幸福度影响因素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1997,24(4):461-463
[2]李晓惠,李天霖,王滨燕,等,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17(2):57-59
[3]喻茂娟,欧爱华,张婷芬,贵阳市城区老年人幸福度及其相关因素初探[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6,21(6):108-110
[4]孙吉贵,唐丕,王娟,150例离休老年人幸福度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7,(5):58-60
关键词:敬老院老人社区护理经验体会
根据国家医改政策,2006年6月我院被定为济困医院试点单位,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济困医院成立后,我们收住了很多来自农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这些老人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村敬老院的卫生保健条件不尽人意,照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基本上就是吃、住,很难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健康照护,缺乏保健和康复等专业性照护,一些疾病不能及时预防,老年人一旦疾病缠身,或者重病重伤不能治好,就很容易瘫痪,甚至是离世。
为实现WHO提出的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有效地节约国家卫生资源,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对本市的10所乡镇敬老院的老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我们对农村敬老院老人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和措施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和护理措施:成立社区服务小组,小组由医生、护士、检验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服务时间一年(2007.10-2008.10。护理对象是本市10所敬老院的老人。小组定期轮流到这10所乡敬老院进行下乡服务。
二、护理方法及内容
2.1健康状况调查摸底
为全面掌握敬老院老人的健康状况,我们对10所敬老院的258位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老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病史、患病治疗情况等,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慢病管理档案,这有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在258位老人中65岁以上的有229人,男性占45%,女性占55%。
2.2护理内容。
2.2.1饮食保健指导包括饮食卫生、饮食习惯、饮食分类(如预防性饮食、适合基本健康老年人代谢特征的饮食、针对老年疾病的饮食。
2.2.2睡眠保健如睡眠有规律,睡前泡热水脚等。
2.2.3优化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居室明亮、通风、清洁,居室环境的安全,防意外措施。
2.2.4老年人运动保健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注意运动时间,防运动时意外。
2.2.5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寂寞仍是老年人挥之不去的心病。指导敬老院工作人员创造条件,积极努力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锻炼等各种活动,缓解老年人的悲观情绪,减轻老年人被社会边缘化和排斥的感觉,使生活充满乐趣。
2.2.6培训敬老院的照护人员,使他们掌握老年人的一般保健知识及老年照护技术,指导他们为老人提供服务。
三、护理效果
为了解对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一年来的效果,我们设计了《敬老院老人实施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及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有被调查人基本情况;前后健康状况;患病情况;病后治疗情况;医疗费用的支付情况;对实施社区护理此项卫生保健满意度共6个项目内容,并就实施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支出情况进行比较。:
从调查表发现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大有改善,患病次数减少,特别一些老年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复发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也比上一年降低25.8%。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经验与体会
4.1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效地节约了国家卫生资源。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老年慢性病,慢性病是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常常持续或反复发作数年,难以治愈,使患者正常生活受到严重限制,而吸烟、饮酒、缺乏锻炼、高盐饮食是老年慢性病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鼓励体育锻炼以及定期健康检查等社区护理措施,提高了老年人预防保健知识,使敬老院的老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了老年慢性病的发生率,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大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是照顾,而不是单纯的治疗,对慢性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开展此种服务方式既可以满足敬老院老人的健康保健的需要,又通过减少就医率和住院率降低了卫生资源耗费。
4.2老人的健康观念需要提高。我国80%的老年人处在身心健康的临界点或已处于亚健康状康,经济状况造成一部分孤寡老人就医难,而健康观念又使一部分老人不愿就医。没有平时保健、预防疾病的措施,小病积成重病或大病的情况经常性发生。如何提高老人的保健观念和健康水平是我们这次敬老院老人护理服务的工作内容之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3农村敬老院的照护水平有待提高。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多是在农村临时雇用的,人文化程度偏低,也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照护老年人的技能,在老人保健、常见病和慢性病预防等工作方面缺乏基本的经验和常识。所以,要提高敬老院老人的健康水平,敬老院工作的照护水平是关键,在敬老院护理中,我们现场给这10所敬老院的照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他们的照护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杨团,李振刚,石远成.未来20年农村老人照护的政策建议.中国改革网,
[2]刘纯艳.社区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83.
[3]宋朝辉,罗惠芳,童苏宁,等.我国老年患者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展望.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2(24):040.
渭南职业技术学校护理学院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 要】调查临渭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影响空巢老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社区干预措施及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 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生存质量
1 研究意义
1999 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加速发展, 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态势。全国老龄办2008 年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提出, 今后空巢现象将更加普遍, 空巢期也将明显延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空巢老人比例持续增加的趋势呈不可逆性。所以对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问题的研究尤为重要。
渭南市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加的空巢老龄人口规模,将给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养老保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应对老龄化和空巢带来的挑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因此,调查临渭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影响空巢老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社区干预措施及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依据。
2 存在的问题
(1)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 “空巢”
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或者因各种工作、求学、外出打工等,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家庭。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 他们的父母也逐渐进入老年, 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 空巢家庭将是21 世纪城市甚至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更少,养老保障问题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 2009 年年初,全国老龄办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 万户,占农村老人家庭总户数的48.9%; 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共4742 万人,占全国1. 08 亿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让人忧心,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2)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年轻人独立性意识增强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姚引妹(2006) 认为,中国农村空巢家庭或空巢老人的出现,除与发达国家相同的原因外,主要有以下二个原因:(1)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农民走向高效率的就业岗位提供了可能性;(2) 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身份制”。
3 空巢老人生活困境
空巢家庭本身对社会没有任何危害,但针对空巢老人的服务应该跟上. 李杜平(2006) 认为,建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一要有利于应对农村空巢老年化的挑战,二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姚引妹(2006) 认为,要真正解决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危机,还必须从我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出发,走我国养老的乡土特色之路。
老年寡居及独立居住很容易造成老年精神问题。美国的社会保障措施,使老年人免于颠沛流离,有个安身之处,物质生活得到最基本的保证,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如亲情、友情方面却是成问题的,经常可见年迈的美国老人孤独地坐在公园里晒太阳,吃力地在超市里购物等情形。许多空巢老人都深有感受退休以后所面临的孤独寂寞、生活沮丧、精神空虚。
4 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建议
4.1 实施了“社会服务街区补助计划”
即力图帮助和支持空巢老人在家里有能力独立生活。空巢老人还自建互助社区,重拾独立和慈善精神,解决老人生活难题。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确立起社会为老服务,周到细致,健全老龄工作机构,开展老年大学,建立老年活动中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福利事业。
4.2 国内有一种“共同居住”的社会机构,专门为要求“共同居住”的单身老人牵线搭桥
让那些有着大致相同要求的老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尊重人的独立意识,从来就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美国老人和子女的生活相对独立,即使有子女也多是独守门户,以独立生活为自尊。美国自上个世纪30 年代以来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使养老问题更加社会化。子女或是通过电话、信件或其它方式与父母联络感情,或是定期回家陪父母吃顿饭,聊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子女在大学毕业后,选择返家与父母同住,根据美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美400 万名介于25 岁至34岁的年轻人与父母同住。
5 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的调查,了解老人的生活困难及需求,希望所有子女都能重视其空巢老人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子女的的责任感,价值观,使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得到切实的改善。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今天, 老年人已经成为儿女的负担, 甚至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因此我们通过对临渭区各个社区和敬老院老人的访谈,了解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以及老人生活的困难及需求服务,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求得社会各方面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并解决空巢老人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一、代际间沟通缺失
青壮年大多出去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为了生存,挣更多的收入不断地涌向城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固定生活模式被打破,使“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观念受到冲击,家居养老观念被改变。青壮年农民远离父母,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许多老人独立生活,承担着家里边很少的农田的耕作,自己得不到照顾和关心,反而还不得不替外出打工的子女照顾孙辈。代际间的相互沟通缺失,精神上的孝敬慰藉缺失,时间一久,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差距拉大,老少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困难。很多子女除了给老人很少的生活费用以外,很少问寒问暖,体贴关爱,节假日甚至连个电话似乎都忘了给老人打。
二、贫富差距加大
当前农村贫富差距加大,农村子女在孝敬老人上的做法也很不相同。物质条件较富裕的家庭的老人生活无忧,闲暇时可以到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活动活动,但绝大部分的农村老人需要忙于田间地头,为自己挣取一定的生活费。在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中给老人的生活费也不尽相同。少数子女甚至忘恩负义,不尽赡养孝道义务。有的“弃老”,认为年老的父母没有用了,是自己的“负担“。有的兄弟姐妹互相埋怨,推卸责任,造成老人的生活费用无着落。有的人甚至埋怨父母未能创造出财富,使家底贫,不能过上富裕日子。有的老人生病了,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医治,造成生活不能自理。而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往往又不能得到子女的精心照顾,以致早早去世。
三、孝文化观念
许多人重视子女的教育、生活、健康等,却忽视对老人的孝敬,存在着”孝老不足,爱幼有余“,或“幼不敬老”的现象。老人成了弱势群体。平时不孝敬老人,等老人死了,却大摆筵席,吹吹打打,又唱又跳,“白事当喜事办”,好不热闹,并以此证明自己孝敬老人。如能把那些用于讲排场的钱用于孝敬还健在的老人多好!
四、家庭结构
兄弟姐妹多,有可能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反而造成老人生活无着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村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一对独生子女小夫妻要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责任的确太大,这些老人如果都健健康康的倒还好,若有生病的,则这对独生子女小夫妻就很难忙过来。这当然也就影响尽“孝”的质量。
五、评价缺失影响孝道文化进步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一家一户“单干”,使得农民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减少,相互监督和奖、惩、褒、贬的道德评价活动少了,失去了群众性的评价,子女对老人是否尽孝道别人无法得知。另外,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就是某人不孝敬老人,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自己不孝敬老人,也听不到别人对他们的指责。农村中还存在着传统孝敬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思想的影响,比如老人活的时候不怎么孝顺,死后则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多子多福,传承“香火”,非要生男孩,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等消极现象,比比皆是。
面对以上农村孝道文化的观点、思想、做法等,我觉得政府应重视并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扫除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旧思想,塑造新型的孝道观念。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解决新问题,大力弘扬孝道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把农村孝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来抓,使农村孝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建议几条做法如下:
1、做好宣传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和增强人们正确的孝道观念,让人们懂得为何要尽孝道和怎样孝敬老人。宣传途径很多,可以通过网络、板报、橱窗、电子荧屏、广播等多种舆论工具,认真宣传遵循孝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启发人们尊敬父母,赡养老人的自觉性,逐渐明确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意义,形成群众性的尊老爱老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风气。做好典型宣传,进行“敬老先进单位”、“敬老好人”、“好儿媳”、“好公婆”、“爱心妈妈“等评比活动,让典型人物成为群众身边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活教材,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和榜样力量的作用。从学校开始抓起,要求学校经常进行尊敬师长,敬老爱老教育,从小就进行孝道孝德孝行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孝文化知识”种子“,使得优秀的孝文化能代代相传。作为父母更要言传身教,因为你孝敬父母、老人,你的孩子将来也会孝敬你;你若不孝敬父母、老人,你的孩子也许就会向你学习,也不会孝敬你。
2、加强孝道文化建设
在学校开展孝道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让和谐理念下的孝文化的传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目前许多学生存在一些道德上的问题,比如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为此就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比如班队活动,主题班会,读孝文化知识教育读本,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责任,回报社会,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尊敬师长,进老爱老助老。让他们从小就受到孝文化的熏陶。让每个家庭成为行孝的主要实践场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老年人生活的第一场所。要让每个家庭成员懂得敬老爱老的重要性,人人要有孝心,要身体力行,为老人着想,为老人服务,为老人提供一个精神舒畅的家庭环境。乡镇、村、居委会要设立老年委,不断加强对农民进行孝道教育与培养,节假日看望拜访老人,关心老人;设法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身体有疾病的老人;进行各种孝文化评选活动,挖掘孝文化典型,建立良好的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并能把敬老,养老,爱老助老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 老年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18-01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从2001年到210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全国老龄办,2006)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
养老保险问题是进入老年型社会不可回避的焦点。主要表现为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总抚养比的不断增大。劳动人口除了供养老年人口外,还要抚养未成年孩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依然落后,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口抚养比例的快速提高,使国家和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对老龄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相应的影响。因此,关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1.老年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
2.老年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处于低水平。我国60~64岁老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四年多一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二年多一点。
3.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低,农村尤为明显。农村养老保险不到位,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民增收来源有限,使得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
4.老年人生理、心理负担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弱化,劳动能力的逐渐丧失,各种疾病随之而来,容易使老年人陷入心理困境。悲观的心理反过来又对生理产生不利影响。有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老人的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
三、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老年社会工作角度出发,社会不仅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而且更要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条件。我国老龄工作目标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措施:
完善政策法规,提升服务理念。从制度层面,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引入“增权”理念,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尊严和意义。同时,各类新闻媒体要努力塑造老年人的健康形象,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健全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参与。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在人力资源、资金和相关制度方面资源稀缺有待完善。所以,建立相应的市场机制,政府出台各种鼓励政策,以调动企业参与老年社会工作的积极性。
培养专才,提供专项优质服务。培养和建设专业化的老年社会工作队伍,要积极扶持各类非政府专业化服务组织,并与现有养老机构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同时,在高等院校开设老年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为老年社会工作培养专门人才,不断提高老年社会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
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老有所养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家庭养老又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模式。于情于理,未来全部依靠家庭养老显然不足以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实际出发,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模式,为建设和谐老龄化社会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建设和谐老龄化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目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培养具备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社工人才;为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创建更好的平台;提高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加强部门负责人、老年人及其家属对社会工作服务的了解和认可;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社会参与度。人人都会变老,人人都需要敬老爱老,爱戴老人就是爱戴我们自己。我们要以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心情,对社会公正的内心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情感寄托,努力把老龄化社会建设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良瑾.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M].上海: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2]刘静林.老年社会工作[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凌小平.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境与选择[J].理论界,
2008.
[4]穆光宗等.中国老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J].人口与发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选择四平和通化地区乡镇以下、年龄在60岁以上(含60岁)老年人为对象,随机调查了200位老人,由课题组成员根据调查表内容逐项向老年人询问。调查方法:考虑到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通过入户实地访谈,代填问卷的方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二是被调查者的物质供养状况,如收入来源、水平、物质生活消费水平等;三是被调查者的生活照料状况,如健康、生活自理与否等;四是被调查者的精神慰藉和文化生活状况,如闲暇生活、情感交流等。
二、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
1.物质供养和经济状况
首先,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性别不同,农村老年人口经济来源也有所不同。女性老年人主要来源于子女提供,占68·4%,依靠社会保障提供和自己劳动所得的老年人,只占31·6%;男性老年人来源于自己劳动所得占61%,而有39%来源于子女提供和社会保障。其次,农村老人的收入水平
普遍较低,其中有一部分人面临经济生活困境。通过调查发现,有61·7%农村老年人年收入在1500~3000元内,有38·3%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甚至有年收入在800元以下者。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较低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一方面,农村老年人从事的基本是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体力劳动,手工工具是农村的主要生产资料,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村居民的劳动论文能力逐步降低和丧失,而又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险金和退休金做生活保障,收入逐渐减少或失去来源,而必要的开支却不能少,这导致农村老人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另一方面,传统习惯也是导致农村老人经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为子女完婚是父母的责任,子女结婚的所有费用大多由父母支付。另外,盖房子及养育子女又是很大的一笔开支。总之,养育子女、盖房、子女结婚等等,这会花去农村老人的全部收入和积蓄,甚至背负沉重的债务。
2.生活照料和健康状况
调查发现,12·8%老人对生活条件较为满意,77·5%认为基本过得去,9·7%老人感觉生活条件差。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选择,有家室的老年人100%选择家庭养老,认为在家方便且家人可提供足够照顾;孤寡老人则100%选择敬老院。调查也表明,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并不容忽视,但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在当前的农村,即使老年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退出了经济活动,需要靠子女抚养,但在生活上仍然能够自理,并且还通过家务劳动,例如做饭、洗衣、带孙子等活动,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服务。这种状况与老人的思想、行为习惯(只要自己能动,都要劳作,更何况日常生活照料)有关,也与农村老人的生活要求低有关。因此,在农村老人中,长期生病卧床,需要子女照料的情况较少。
尽管农村大部分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并不意味着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农村老人有62·4%的人都患有疾病,即使这样,他们也很少去医院治疗,只有等到病情严重时甚至到了有生命危险时,才选择去医院。根据调查,农村老年人有病不去医院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当地的医疗条件落后。
3.文化生活和精神慰藉状况
调查表明,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单调,主要以聊天和看电视为主,精神生活水平偏低。农村的设施和文化娱乐条件非常有限,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包括:凑在一起聊天,占被调查者的31·3%;看电视、听广播占51·5%;读书、看报、看演出等占17·2%。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几乎没有农村老年人参加过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村里也几乎没有组织过老年人的文化活动。有部分农村老年人向我们反映,鲜有村干部上门慰问他们。大部分行政村没有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设施。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寂寞。可见,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很薄弱,村委会在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还有许多事要做。
由于人到老年,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孤寡者增多,劳动能力下降,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由原来社会舞台上的主角变成了配角等等,这使得对农村老人的精神慰藉更为迫切和重要。通过调查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觉得他们与下一代的关系融洽或和睦,有37%的人觉得一般,感到两代人之间关系不和睦的只占17%。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农村老年人的情感交流对象很单一,呈现出差序格局,他们希望交流的对象和实际交流的对象大多是家庭成员,占了84·1%,他们不习惯选择家庭以外的成员;而且即使是家庭内部成员,老人所选择的对象也有差异,与老人交流的对象依次是老伴(30·5%)、儿子(50·1%)、女儿(11·3%)、孙子(5·8%)、儿媳(2·9%)、女婿(0·4%)。可见,老人的情感交流即使主要来自家庭内部,老人的选择还是显示出亲疏之分。
三、改善农村老人生活状况的对策建议
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收入高的老年人幸福度高于收入低者[1]。一定经济收入虽不是晚年幸福的全部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不论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还是医疗问题,都需要经济的支撑。因此,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必须先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重视完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机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已有的敬老院、福利院的设施,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村委会在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村委会应专门设立能代表老年人利益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专门组织。例如可以在村里搞一个活动室,让老人有聚集闲谈之处,让老人多一份乐趣;村里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敬老爱老活动;村里为高龄老人、病残老人和身边无子女的老人提供一些生活、医疗疾病护理等服务,从而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
其次,要重视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心理健康是反映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年人需要去适应老年期发生的各种人生大事如丧偶、社会和家庭地位的降低、经济收入的减少、病痛的折磨等,若不能适应则可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2]。本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 老年人有负性情绪,主要有孤独感、衰老感、无用感、抑郁感、兴趣丧失等,这些负性情绪从另一侧面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躯体健康。因此,农村老年服务应注重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评估,酌情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指导老年人正确的认知评价和应对老年期的各种生活应急事件,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另外,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倡导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重视精神赡养,拓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空间,树立“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观念,也有益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在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高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75%的老人在农村,因此农村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口高龄化的不利影响,在揭示农村高龄老人的养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政府责任改善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状况的四点建议。
我国现处在未富先老的状态,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同时,我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问题正在逐渐凸显。依目前学界共识,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高龄老人,那么2005年我国高龄老人已超过1 600万。目前,我国的高龄老人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高龄老人总量将增至2 780万,2050年,将高达1亿,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年龄组。而农村高龄化趋势更为突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农村高龄人口为800万人,占高龄人口总数的68.4%a,农村高龄化程度比城镇高0.21个百分点。如果说高龄老人是一个脆弱的群体,那么农村高龄老人则是脆弱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相对城市高龄老人而言,农村高龄老人在生理、心理、经济收人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其生活状况存在着更高风险,更令人担忧。
1、农村人口高龄化的影响
人口高龄化同人口老龄化一样,他们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人口现象。但是,人口高龄化毕竟不是社会理想的人口结构,因此高龄化的农村人口结构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一,相对于劳动年龄人口,高龄老年人口几乎全部退出劳动生产领域,丧失了其对社会的经济价值,是一个纯消费的人口群体,大大加重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其二,高龄老人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机体的衰老程度明显,患病率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比重较大,所以,高龄老人已经处于急需照料的阶段;其三,对有高龄老人的农村家庭而言,因需要对老人进行长期照料,从而明显加重家庭的生活负担。多样的物质精神需求、昂贵的医疗保健费用和照料成本使许多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不堪重负,子女对于照料高龄父母越来越力不从心。
2、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现状
首先,农村高龄老人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低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最低生活保障在农村也尚未得到普及,对农村老人而言,他们能普遍享有的只有新型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长期被边缘化,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全国全部社会保障费用的11%,导致农村养老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农村高龄老人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上的基本需求。
其次,农村高龄老人所享有的机构养老状况不尽人意。家庭”空巢化”以及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日趋弱化,养老院养老成为家庭养老的一个必要补充。但目前的农村养老院还无法解决高龄老人照料问题,首先表现在现有的农村养老院和床位数远远满足不了养老需求。另一方面,现有农村养老院的护工职业素质低,绝大部分缺乏专业培训,无法满足老人的实际照料需要。
最后,对农村高龄老人的精神慰藉严重缺失。绝大多数高龄老人不仅失去了配偶,而且兄弟姐妹和一些子女也相继离去,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缺乏必要的家庭支持。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长期得不到子女生活上的照料,更谈不上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3、明确政府责任改善农村高龄老人养老状况
农村高龄老人是弱势群体,其根本利益最终只有靠政府来维护,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高龄老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和支持力度。
3.1加大国家对农村养老投入力度,设立农村高龄老人救助基金
农村高龄老年人口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因为经济供养不足。经济保障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保障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的基础条件。鉴于目前高龄人口多,国家财政有限,因此,建议政府设立高龄老年人口救助基金。对于高龄老人,特别是非常困难的农村高龄老人(如没有退休金、丧偶、独居、多病、重病的高龄老人)提供经济援助,解决其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问题。基金筹集可通过多种途径,除了需要政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还可接受国内外慈善机构、各种福利基金会以及各界慈善人士的捐赠。同时,国家要以法律的形式确保救助基金每月按时发放到农村高龄老人手中。
3.2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杜区养老
农村社区,即老年人生活的村庄,是维护家庭养老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环境,同时也是家庭养老最有效的补充。根据农村社区的条件和特征,社区养老保障机制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为老年人提供部分经济支持,二是组织和帮助老年人探寻合适的养老方式,三是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社区养老保障机制运作的特点是社区自主组织为老服务活动,且服务项目和形式灵活多样。
一、强化舆论宣传,推进老龄工作健康发展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制作板报、条幅、座谈、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老龄化形势、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老年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优化老龄工作环境。
2、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表彰“南关区十大孝亲敬老家庭”活动,主动协调新闻媒体对涌现出来的敬老好典型的宣传,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3、积极总结推广老龄委成员单位、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老龄工作的典型经验,推进老龄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认真做好《吉林老年报》的征订工作。
二、以民生工作为主线,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抓好特困老人助养工作。按照市老龄办助养金“1比1”匹配政策,按时为特困老人发放助养金,努力扩大助养面。
2、进一步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按时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规范管理,统一制定《高龄老人季度走访工作手册》,防止高龄老人补贴漏报、瞒报等现象发生。做好百岁老人的春节慰问工作。
3、开通“绿色通道本文来源:文秘站 ”,方便老年人办证。对于家在区政府附近的老年人,可以不到社区直接到老龄委办理老年证;对于身体不便,不能办理老年证的老人,街道社区老龄工作者亲自到家里现场办公,热情服务,任劳任怨。
4、加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协助民政部门抓好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参与谋划,积极扶持,重点抓好养老服务员公益岗位、空巢老人日常服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广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1、以开展敬老月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社区、村组织和老年文体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好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积极参加市老龄办举办的“快乐夕阳红”老年旅游,“千名老人看长春”等大型活动。积极参加省老龄办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3、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努力办好老年大学,对区老年大学要在办学方向及方法上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确实把老年大学办成有社会影响力,深受老年人欢迎的一所学校。
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围绕当前老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探讨和研究。
1、开展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方式的调查,全面了解农村老人养老、医疗、文化生活、老年维权等方面的情况,剖析影响农村老龄工作开展的瓶颈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2、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的调查,深入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推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在巩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五、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1、进一步建立健全各街道(乡)、社区(村)老龄工作组织体系,配齐配强老龄工作干部及相关人员,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