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改革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专业设置的变化
专业泛指培养人才的口径,是根据社会分工与人才规格的需求设置的,而社会分工与人才需求的规格往往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体制的变革而发展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各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带来了专业设置的显著变化。不少专业生源减少,需求降低甚至淘汰取消,而一些市场需求大、生源好的新专业得到了社会和高校的青睐,各高校纷纷增设诸如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但这些新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积累的经验很少,人才培养方案大都是通过“拼盘”或“借用”组成,既没有专业特色,也不能体现成人教育特点。
(二)接受教育的主体构成发生了变化
以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多来自各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自我管理能力,对职业、技术及其所需知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现在,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中技、中专毕业生等20岁左右的青年正成为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人群。他们保持着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轨迹,缺乏实践经验,许多未就业的学生希望能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熟练掌握专业技能,面向社会择业。因此,根据生源结构的变化,及时修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成教学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行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来源于普通高校对应的教学计划,着重于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身份不相适应,很难把学员培养成适应能力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次,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课程设置偏窄、偏专和偏难,内容陈旧,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新成果的课程少,学生所学知识对实际工作指导及应用帮助不大。再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授课学时偏多,学生课业负担重,自主学习时间少。某校一成教业余班级,一周7天每天晚上都有教学任务,学生奔波于工作单位与学校之间,身心疲惫,学习效率不高。
二、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一)拓宽基础,提高素质的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学员对岗位变动的适应性和就业弹性的需求,综合培养,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学习的基础。为此,一要拓宽学科基础,构筑专业大类共同的知识和技术平台,设置同一或相近学科内各专业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适当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满足学员岗位变动的要求;二要按专业方向设置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得到较为系统的教育,增强学员对所从事工作或准备从事工作的适应性;三要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适当开设人文、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的课程,提高学员的科学与文化素养,促进其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二)突出实践,强化技能的原则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特点,成人高等教育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员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加实践新内容,开设具有较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工艺性的实践课程,增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和考核分值。安排足够的时间,结合实际工作任务组织学生开展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三)整体优化,相对稳定的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全局出发,对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合理调整总体的课程设置与布局。理顺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推陈出新,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达到最佳培养效果。同时,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具有一定时间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保持学生知识体系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为了维持学校教学组织与教学建设的连续性,保证教学的相对稳定性也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考虑的内容。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新模式的实践
(一)统一规划,缜密组织实施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项综合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凡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比较成功的学校,无一不是有专门的领导机构统管全局。我校在进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全校统一思想,从促进学校成人教育长远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统一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安排专业人员认真学习与调研,分析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类型,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现状、特点以及国内外同专业教学计划执行的情况,广泛听取专家、专业教师、用人单位及学员的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学校成教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各教学单位具体制定,专家集体审议,反复修改,最后再审核通过实施,确保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成人高等教育既要把实现成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又要从实际现状出发,尽力促进成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因此,修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定位在构建适应社会和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体系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充分肯定成人学员在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尊重成人作为人群主体的需要,根据地域特色和学校定位,制订出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如我校在修订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以广东特别是广州市产业和行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所需经管类人才为依据,以建设专业应用性为重点,设计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性理论体系和教学系统。这一系统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熟练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方法和技巧,具有从事该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合理布局,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含五个部分。一是公共课,公共课着力于培养成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它包含了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前者包含政治、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及哲学等课程,后者包含应用写作、心理学(教师教育类)等素质教育课程。二是学科基础课,按照增强实用性,适度重基础的原则,设置专业群或职业技术群基础课,如经济数学等课程,这一部分同时也包含了学科(专业)基础课,如人才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统计学、经济学等。三是专业必修课,从宽口径的角度考虑,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全部打通,设置了部分职业教育和资格认证考试的课程,剔除了部分内容过细过窄、理论性太深的陈旧课程。四是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它们与专业必修课程共同组成专业不同方向的课程知识模块,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最后是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在部分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中安排实践(上机、实验)外,另设置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含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四、修订前后人才培养方案比较
在课程设置上,原方案中专业课程较多,各课程知识面偏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公共课中增加了通识类课程,将原来的专业基础课扩展为学科基础课,扩大了专业口径。在课程名称及教学要求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规范,如对在专科和专升本两个层次均需开设、但内容要求不同的课程,进行了有效区分,并对部分课程增加了考证要求,同时,为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新方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学时上,修订前各专业的教学总学时约为1400―1600学时,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中各课程学时有升有减,增加学时的主要是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以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减少学时的主要是将原来分得过细、过窄的专业课进行了合并,或将专业方向课程放入了选修课模块,淘汰了部分陈旧课程;修订后教学总学时比以前略低,约为1100―1200学时,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增多。
参考文献:
[1]景滨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改革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57-59。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05-02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创新是决定其命运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教育改革愈来愈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创新型人才教育的中心在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大有可为。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1.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所谓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指的是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能脱离教育本位及其发展规律。首先,教育具有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展的功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虽然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制约,但其核心必须是围绕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而不是仅以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为转移。其次,教育的发展既受人的发展规律制约,又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思想统一起来,并融合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再次,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特征为:从高等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来看,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处于转型期,正趋于成型,自主性和自觉性有了高度的发展,但毕竟还是处在社会化的过渡期,高等教育对个体负有责任;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范围在不断扩大,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并不会因此而模糊了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就高等教育而言,有其自身发展的特征,如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技术性、应用性,因此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都要以技术性、应用性为中心来操作,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突出技术性、应用性特征,人才培养模式要围绕这一特征来构建。
2. 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
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同样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之所以常常要在“人才”之前冠以“创新”,一方面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才的创新具有潜在性特点,只有当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时候,人才的创造性才得以体现。这种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也就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是由创新型人才的心理结构以及这些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得以实现的条件来决定的。因此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实质也就是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条件的过程。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以及人才类型不同,需要提供的实践条件也不同。高等教育要依据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从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多样化的成长环境角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在构成要素的要求:一是要建设一支掌握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律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的教师队伍;二是提供将完整性与有序性融合起来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三是教师能够有效运用各种流派学习理论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可以强化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3. 遵循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层次结构中,高等院校的主办者主要是政府,政府的财政投入是高等院校持续发展所需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则决定了经费投入能否到位及多少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公众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公众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需求增长的速度,直接影响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另外,高等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高级技术(能)型人才;高等院校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积极主动地与企业横向合作,解决企业研究开发中的难题,通过推动企业的发展来增强经济活力。基于此,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相适应,同时要对社会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作出相应的预测,以促进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开放式互动过程中构建,而不是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封闭式构建。
4.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大学生课外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活动。各科教学中的研讨活动往往局限在较狭窄的知识领域,与当今大综合的研发实际有一定距离。加强大学生的课外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活动有利于打破课程界限,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这类创新活动应纳入教学计划,提供必要的财力与物力支持,由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在高年级应将学生引入各种项目研究之中。在研讨式教学和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发明创新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学的激发下边干边学,体验创新活动的成败得失,从而有助于他们掌握创新的诀窍。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保障
1. 考试制度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考试观,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它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科学的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能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改革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标准。一要根据现代学生的认知特征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做到平时考核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有的放矢地确定每门课程的考试方式,逐步建立起一套多样化的考试方式体系。二要改进考试评价标准,使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实践上来看,目前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制度建设,增强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严格形成性考核的控制与监督,充分发挥形成性考核的导向作用,最终实现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目的。
2. 教学管理制度
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输知识量的多少,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教师有教的兴趣,学生有学的兴趣,才是成功的教育。所以,创新型人才培养首先要给学生、教师提供一个自由的创造性空间。就学生而言,自由主要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要更宽松,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其核心是要注意让有个性的学生自由成长。个性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度相关的,特尔曼在研究800名天才后发现,20%成就最大的人和20%成就最小的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个性品质。他甚至把一个人成就的75%归咎于人格因素。著名的牛津大学则通过设置39所独立、多姿多彩的学院,让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汇聚在一起,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了有利于发展个性的发展环境。因此,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上,学校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度、导师制、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 教师评价制度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的优劣、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以高学历、高职称以及教师在重要核心期刊上的多少、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毋庸置疑,这些评价方法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但这往往又会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工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例如,为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其科研项目的积极性,高校应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考核与奖励,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改革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奖励勇于开拓“创新教育”的教师员工。要将奖金与课时酬金分配、评优、选优、晋级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开展“创新教育”挂钩,尽可能奖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员工,使他们的辛勤耕耘有所回报,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
4. 学生评价制度
长期以来,人们大都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尤其是学习成绩的优良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种“质量观”因用人单位发出“高分低能”的反馈而受到了质疑。不同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教学评估制度,拓宽评价思路,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要改革考试制度,从过去只考书本知识向不仅考书本知识更要考实际运用能力转变。考试方式要多样化,提倡以开卷考试、口试或以课程论文、设计等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不仅如此,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三、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1. 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在当今教育发达的国家,其研究生教育模式多呈现多元化趋势,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并存,主次教育模式相结合,相补充。在我国这三种模式也同时并存,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在专业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协作式,协作式的培养模式可以集大学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先进设备、明确的科研课题之长处,使教学与科研联系更密切,从而培养出企业生产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或开发型人才,收到双赢的效果。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而且要有相应的交叉学科导师指导。
2.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应树立学生本位的思想,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管理,并鼓励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组织管理工作中有创新精神,有创新成果;建立跨班级的各类学生组织,使学生有机会自己管理自己,为其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将学校的图书馆、科技馆、实验室提供给全体学生使用,使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有资料、有场地;创办学生自己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站,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
3. 加强科研训练
加强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大学应加大科研投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自己创建或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致力于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加快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校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组合成学科群,对接国家和地区支柱行业的产业群,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技术群。大学应打破院系行政壁垒,组织精兵强将,合力攻克重大项目,并以此作为相关学科学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支持学生风险选题,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兴趣,积极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致力于创业型大学的转型,以此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的科技创新,从而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新华文摘,2006(09).
[2]钟祖荣.教育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J].中国人才,2004(07).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养的要求在考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时,数量是不容忽视的。即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规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在数量上是以持续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或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表1 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美国、英国、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均已超过50%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马丁・特罗所言的普及化阶段;德国、法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也达到40%左右,可以说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20世纪末的大扩招以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8年已达23.3%,虽然这一数据还赶不上上述发达国家,但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907万人,人数规模居世界前列。正是以这样一个高等教育规模为基础,我们才能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向以质量提高为主,并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试想,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仍处在小规模的“精英”阶段,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会显得不切实际,不合时宜。换句话说,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了较为宽厚的数量基础之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提出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当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相比数量和规模,人才的高水平、高质量应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要求所在。那么,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呢?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所谓多样化,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如办学、管理、教学、研究等体现出多元、多样的态势。培养人才也不例外。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从层次上讲,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之分,从类型上讲,有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之别,更不用说学科类别上的多种多样了。因此,这就给我们讨论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也很难给出一个关于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确切定义。不过,综合众多的有关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论说,我们似可对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作以下一些基本理解。首先,由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较多,层次有别,因此,衡量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不应用一个尺度,一个标准,如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型人才与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不论高校培养的是哪一类型、哪一层次的人才,要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品质与能力。其中,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与较强的创新能力应是最为基本的。
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讲,虽然很难给出一个有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高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准确的数量或质量要求,但我们可以从世界上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中有的无疑可以称为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找到一些认识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或质量的思路。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被公认为世界自然科学界最具权威意义的奖项,它们被授予那些在这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的研究人员。因此,这些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水平,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的能力。
表2反映了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开始到2007年的100余年间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国别状况。美国以224人(占总数的43.0 %)高居首位,英国、德国位列二、三。若以二战结束的1945年作为分界线来统计获奖者的情况,可以看到这三项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2.7倍。美国与德国的获奖人数在这两个时间段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美国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是二战结束前的11.4倍,其增长幅度远远高出了总体的2.7倍;而德国则相反,二战结束以来的获奖人数少于二战结束前。美国与德国的这种获奖人数变化的差异,不仅佐证了世界科学中心自20 世纪初期之后由德国转移至美国这样一个事实,同时也反映了美国与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二战结束前后的发展差别,并且说明二战结束之后美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其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实力。为了进一步验证诺贝尔奖获奖者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高校的分布状况。
表3从取得博士学位的角度列举了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获奖者最多的高校。在物理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1所高校中,美国占7所,德国2所,英国与法国各1所,具有这11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总人数165人的43.0%。在化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12所高校中,美国占4所,德国与英国各3所,法国与瑞士各1所,具有这12所高校博士学位的获奖人数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总人数137人的50.4%。
另外,根据对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状况的统计,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的单位分布在87 机构(这些机构除个别科研院所外,绝大多数为高等学校),平均每个机构约1.79人;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占总数的41.0%;获奖者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高校是哈佛大学,有11人,占总数的7.1%;在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排名前13位的机构中,美国占6个,英国2个,瑞典、奥地利、丹麦、瑞士、法国各1个,在这13个机构中取得博士学位的获奖者(66人)占1901―200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总人数175人的42.3%。[6]从上述有关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所占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有的巨大优势,毋庸置疑,这种优势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或曰高等教育强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虽然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人数多少不能概括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水平、质量的全部(因为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相比毕竟极少或者说是个别,且诺贝尔奖获奖者只是高等教育培养的多种人才中的一种),但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与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若是仅仅培养出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而高等教育的其他方面较弱,那么可能还不能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但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长时间培养不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那就更难称之为高等教育强国了。
二、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30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理念、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以社会本位价值观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向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价值观指导下的人才培养理念,素质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理论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结构上,一个由专科、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教育组成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已经形成,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与质量上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在人才培养内容上,随着学分制、选修制、大类招生等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通识教育的逐渐扩展,一个以宽专业、宽基础、宽口径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内容体系正在形成。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偏重课堂讲授、偏重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正在发生变化,重视在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正在成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取向。毫无疑问,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的上述诸多变化,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若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实践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换句话说,为了培养出符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如何进行? 准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我国高等教育30 年来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以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参照系。
1.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
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及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内容的性质、人才培养方法的选择及人才培养过程的走向。譬如,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在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思想影响下,学术研究进入大学的教学过程,大学成为培养学术人才的基地。“到19世纪70年代左右为止,全世界能够训练学生从事科学、学术研究的机构,实际上唯有德国的大学。”[7]又如,自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高等教育中逐渐形成的通识教育理念,成为美国大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制定的重要基础,其影响作用一直延续至今并远及大洋此岸。因此,理念的更新在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制度的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理念革新中,教学观的改变显得尤为迫切,而教学观革新的核心是逐步树立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自由的思想。计划经济时代,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制度框架内,有计划地培养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直接对口的专门人才这一指导思想,规定了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计划性与统一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4年所学课程已被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4年的学习过程即是这一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展开过程。这种方式虽然对培养有一定规格要求的专门人才有作用,但对培养具有较高知识素养与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或许不太适宜。因为创新是一种不受拘束、富有个性的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勇于质疑、善于批判、敢于打破常规的能力与素质十分重要,而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因此,重视学生的学习自由应成为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重要理念基础。其实,早在19世纪德国大学培养学术创新人才的实践中,学习自由就已被作为一条基本的原则。
2.重视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
人才培养结构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如人才培养的地区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等,是人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各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作一研究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诸种结构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例如就层次结构而言,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金字塔型”,有的国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比例构成呈“橄榄球型”。因此,关于人才培养的结构,很难找到一个适合众多国家的一致的标准或模型。不过,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可以发现研究生比例相对较高是一普遍现象。可以这么认为,世界上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占绝大多数的所谓“低重心”层次结构和研究生占有相当比例的“高重心”层次结构两大类,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层次结构,毫无疑问属于后一类。
统计资料表明,美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为928万人,研究生为133万人,研究生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2.5%;英国2005年在学本科生108万人,研究生23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7.8%;法国2004年在学本科生104万人,研究生25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9.1%;日本2007年在学本科生251万人,研究生26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9.4%。[8]我国2007年在学本科生1024万人,研究生119万人,研究生占总数的10.4%。[9]从上述统计来看,应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大发展,在数量上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研究生在学人数占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已超过日本,接近美国。换句话说,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正在从“低重心”向“高重心”发展。但问题是仅有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所要求的人才培养主要在于高水平、高质量,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才培养结构的协调不能仅仅认为是数量结构,还应包括内容结构。如不同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不同类型人才(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培养内容、方式的区别与融通问题等。
3.重视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实际上包括了从招生到就业,从校园文化到学生生活等有关人才成长的方方面面的制度、规则。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指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相关的制度、规则。人才培养制度的确定与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专门人才的培养来讲,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即“本科+ 研究生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前者的代表主要是美国,自19世纪7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建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后,以培养法律、医务、商务、管理、教育等专业人员为目的的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逐渐出现,由此,本科学院(如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加专业研究生学院成为美国综合性大学的学院构成方式,“本科+研究生”成为培养专业人员的基本模式。在这样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中,本科教育的通识性、研究生教育的高深性成为基本特征。所谓“本科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在本科阶段完成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本科教育的专业性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后,我国所确立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后一种。为了达到在本科阶段完成专门人才培养的任务,我们制定了从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到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制度。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获得迅速发展,研究生比例已经达到本科生与研究生总数的10%以上时,研究生教育内容与本科生教育内容重复,研究生教育水平低下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下,现在应该是到了认真思考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重新审视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高晓杰.科学谋划未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2]丁三青.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战略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1).
[3]日本文部科学省.教育指の国比[M].2008.10-13; 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
[4][8]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要[M].2008.244-245,64.
[5]徐万超,袁勤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4,(1);葛君,岳晨.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6]袁勤俭,葛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人才 科学定位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不能实现良好的对接。究其原因,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科学、准确的定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准确定位的首要问题。一直以来对这个问题都是众说纷纭,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目标定位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的背景,高等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又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中,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居于“次等”的地位,高职院校往往成为考生在无望进入其他高校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一种选择。形成这种局面一方面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出现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批地方职业大学的建立,此后经过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职业大学依照高等专科学校规范办学,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大批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2000年以后由具备条件的省部属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来,长期以来,人们更加“青睐”“根红苗正”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高职专业被当作普通高等教育类本科专业的“缩编版”在教学中没有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色,只是简单降低要求组织教学时,教与学两难的局面时常出现,师生双方都明显感到学习的内容难以适应就业竞争的迫切需要。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对培养人才目标科学、准确定位。具体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大辞典》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主要培养文科、理科、工科、农林、医药、政法、财经7个科类的专业辅助人才。例如文科中的文秘、图书管理员(不含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理科中的实验员,工科中的高级技术员、技师(工艺师),医药科类的医辅人员、护师,政法科类中的法院辅助工作人员,财经科类的高级会计员、统计员……”
从中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应鲜明区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学术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技术型人才。进一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教育,偏重于应用技术能力,而相对抽象、偏重于研究能力的哲学、数学、法学等专业的高等教育,虽然也属于对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比如当哲学研究员、数学教师或律师),但不包括在内。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在具备一定系统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对应各种就业领域的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掌握系统的、行业必须且实际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应是为有一定教育基础的学生提供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能够进入社会承担力所能及的技术工作的教育,在基本教育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培养学生会计、文秘、园林、机械等方面的专门职业技能,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自己特殊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学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可以有多种层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而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大部分为大专层次,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两至三年的学制是否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系统的、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呢?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完全可以走出以前的定式思维,改变单一的大专学制,从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出发,形成多个不同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建立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真正特色的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还盲目地抱着一个“有教无类”的幌子,凭借惯性,死抱着课本、教学大纲来讲课,本质上还是处于“大中专”的教育模式。各专业课程体系的确立应真正体现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充分切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提高高职教育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就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找准定位,进行相关的职业化教育,使学生学“能”所成,成为被社会和企业认可的优秀人才和招聘会上的“香饽饽”。
(三)打造一支属于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专属”的教师队伍
这一点至关重要。盲目跟风去升级、并校,追求从名称上“拔高”而忽略了师资力量的先期投入都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特别重视加以改正的重要问题。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做好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任何一种工作,前提是对所做的工作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绝大多数工作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在多个不同侧重点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作为教育工作者,当然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全面发展,无论是道德修养、学术水平、实践能力、领导才能、职业素养等等都出类拔萃,但现实情况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也做不到这一点;况且还有生源、师资、培养年限等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弄清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面临着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样的环境下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哪一个环节――就是在什么样的师资条件下,招收什么样的学生,向大致哪一个方向培养他们。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应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对接,国家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工作“合力”推动,从而获得具有真正生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沈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念界说[J].上海职教.1993,1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收稿日期:2006―10―15
项目来源: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研究》的课题成果。项目编号:10554123。
作者简介:李力威(1969-),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外语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医学俄语教学及医学教育研究工作。
张立莉(1963-),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外语部教授,主要从事医学俄语教学及医学教育研究工作。
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状态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状态,更与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办好高等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要办好高等医学教育,确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机制等等,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培养模式问题,医学教育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争议,目前,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于医学教育中,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问题、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怎样改革,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问题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来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笔者选择了这样一个课题。
一、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沿革及现状
(一)“简约农耕型”“以师代徒”式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古代医学教育,以古代朴素的哲学观驾驭医学理论,主要取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为临床知识,大多以师徒制,且封建制度强烈地左右着培养目标及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这种模式如同自然经济条件下农夫栽培作物,简约地靠经验地运作,目标十分有限。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历来也是师徒传授。
这种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已被历史所淘汰,但从中可看出它在教育内容的整体观,体现个性教育的雏形及注重实践性的特点。
(二)“解析工厂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而明显分科化,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等逐步确立了科学意义上的许多分支学科。学校教育规模及其结构明显发展,近代教学理论的诞生促使班级教学方式日益完善,使培养医学人才突破了简约农耕型,走上在学校学计划组织下分科、分阶段的实施,按一定规格成批量培养的轨道。它将培养目标分解到各课程,教学者分工实施,教育途径分离为各种方式,如同工厂程序化,规范化的生产一样,适应了规模性培养医学人才的要求。我国高等西医教育是后,伴随西医的传入而出现的。1866年“医药传道会”在广州设立了第一所医学校,即博济医学校。1881年清廷在天津自办医学馆,后改称北洋医学堂,此后,接受帝国主义津贴的教会医学校相继成立。如协和医学校、共和医学堂、南满医学堂、湘雅医学院等共二十余所,此外,全国各地还设立起一些公立或私立医学院校,至解放时,高等医学院校总计38所。
后,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并参照前苏联的经验,有步骤地对旧的高等医学教育进行改革,对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进一步改革:原综合大学附设的医学院(系)全部改为独立制的医学院校。并新建一批医学院校(包括创建中医学院,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医药卫生建设需要,仿照前苏联适用式专家培养模式,专业类别增多,划分较细,新增卫生、儿科、口腔、五官、放射医学、中医中药等专业,基本上一直沿袭至今,这种传统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系统、稳定、扎实的理论教学,用少量的“投入”“产出”大量医科毕业生的特点,而且引发了许多种教育思想,至少有两个相互联系的观念被牢牢地植根于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头脑。它们是:(1)临床能力是建立在连续两年的基础医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2)假设――演绎推理过程将作为培养基本认知习惯的基础,使学生成为独立的、持续终身的和自导的临床问题解决者。这一模式有其历史存在的必然性。对现阶段解决我国卫生人员供需紧张,卫生服务亟待普及等问题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它具有实用特点,医学教育要求的整体性、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受到很大限制。而且至少还存在着三个主要的问题:第一,将临床前期课程同临床训练截然分开,学生在头两年的学习中根本不接触真实的病人;第二,尽管临床前期和临床培训期的界限是清楚的,但是,对所讲授的各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先后次序却很少予以注意,因此,学生不仅要记忆日益增多的,无一定次序的信息,而且他们要在完全缺少临床体验的情况下,将临床上有用的基础知识综合在一起;第三,由每一系来控制各自的教学内容,看起来好像各系都在培养本学科的小科学家,最终成为“科学的”医务工作者。鉴于上述情况,最终导致了各学科交错对接的,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的发展和综合发展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三)“综合发展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20世纪的后半叶,“解析工厂型”或传统的培养模式,遇到难以克服的尖锐矛盾: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医学科学迅速向综合分化发展,使以传统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及其内容日益膨胀起来,解析式的教学不堪重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难以自主地发展;社会迅猛发展变化,对包括医学生在内的受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从事专业工作的本领,而且更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开拓发展的能力,从而仍按“工厂式”限在一定框子,程序式的培养已无力适应,一律“叠加性”的教育达不到有机整体性及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为克服这些矛盾,医学教育工作者展开了艰苦的探索与实践。综观其取向:一是将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或打破传统学科的界线,精练教学内容,加强有机的组合;二是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会和会学而能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综合各方面教育力量,发挥教育的效益,由此达到培养的医学人才具有优良素质,力求由再现型转变为创造型。对此初步概括为“综合发展型”。
由于培养的文化、人文、社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也经历了由简约――解析――综合,师徒个体培养――统一规模培养――既规模培养又注重个体发展培养的历史演变过程,其培养目标亦由随机有限的目标――统一规格式目标――适应社会变化的发展性目标的演化。
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引进前苏联的,也有引进西方的和我们自己的,但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基本上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仍基本沿袭传统的模式,其固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日前突出。21世纪的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必须改革、创新、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就是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医学人才。为此,在借鉴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努力改革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专业教育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学生就业多元取向不一致的矛盾。
二、国外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趋势
(一)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趋势
1994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召开的美国医学院协会第105届年会上,前主席CooperJ教授曾作了题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尔后,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副校长GreenlickMR教授根据Cooper教授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培养21世纪医生的思路和做法,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一系列改革当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教育(newpathway)就是典型。它所制定的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是“态度、技能和知识并重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终身治学和从医的能力。正如哈佛医学院院长Tosteson教授认为:医学教育一方面要传授最新的分子医学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要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特征、社会环境,解决每天都有人罹患或导致死亡的,但都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甚至自己招惹的疾病。这一改革思想,从医学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的科学规律、从微观治疗和宏观预防的知识整体,把握了医学及其教育的发展方向。
1.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制,围绕问题或病例组织教学。以自学、小组讨论和实验为主,讲课为辅。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打破基础和临床界线,早期接触临床和患者。以HSP课程(health,societyandphysician)贯串4年学医过程,强化医患关系,解决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
3.打破医疗与预防的藩篱,进入社区,进行预防保健实践。学习院外医疗(ambulatorycare)和妇幼卫生(women’sandchildren’shealth),解决治疗和预防脱节的问题。
这项方案是1977年丹尼尔•托斯特森出任院长之后,由他的领导在经过校内和校际四年七次研讨会的基础上制定的。又经过充分准备,于1985年秋季入学时付诸改革实验,这项改革在哈佛已经实施了多年,取得了许多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充分借鉴。
(二)英国医学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趋势
英国总医学委员会(GMC)颁布有详尽的教学“参考大纲”,阐述医学人才培养的目的,课程设置、要求等。GMC1993年关于《明天的医师》的报告,是对英国医学院校的具体要求,而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正是由这些要求决定的。《明天的医师》的报告其主要内容可归纳如下:
(1)医学院校的在校教育应实质性地减轻医学生的学习负担,即减少向医学生硬灌的医学知识;(2)医学院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第一阶段,从好奇性、探求性开始进行学习的,培养医学生即具有批判性评价的能力,又具有推动学习的自我启发能力;(3)培养医学生具有做医生的态度和行为,应向医学生传授将来应该具备的,对病人、同事和社会的责任感;(4)在毕业后教育开始时,要求毕业生必须掌握的医学技能应该在所谓的指导下进行,其熟练程序应予以严格的评价;(5)应该规定包括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适当的态度的核心课程;(6)在核心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应该再按“特殊学习模块”,使学生能深入学习本人感兴趣的领域,以培养面对科学方法、提出问题的素养;(7)核心课程必须是有系统的,课程的要素,应该由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教师共同制定,这样,基础和临床之间的界限,过去那种以学科为单位的排他性课程也没有了;(8)交际技能为主的临床基本技能应该通过医学教育的课程来加强;(9)应该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疾病的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列为医学课程的重要内容;(10)临床教育应同改变中的医疗实践相适应,医学生不光是体验医院的医疗服务,还必须体验初级保健或社区的医疗服务;(11)学习体制应该能对最新的教育理论,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应用自如;(12)对医学生的评价必须同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应该从罗列医学知识的考试转向良好学习能力的评价;(13)为了制订这种课程,并使其固定下来,有必要使年青教师和学生有发表本人意见的机会,在使用互教互学的同时,确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从GMC对医学院校的具体要求来看:英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总目标为:培养高尚造福于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人,关心病人更关心人类健康的社会活动家,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又勇于探索医学实践的学者。英国医学教育对创造精神和应用技能的重视,对培养医学人才的思想品质、医学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三大核心任务的并举,颇有启发意义。面对21世纪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正是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他们既精通医学科学,又了解社会和国情,并具有接受未来科学技术挑战的能力。这一点英国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三)法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趋势
1.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医生责任感。医学专业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医学生在基础学科学习中不断获得和扩大知识的同时,逐渐掌握未来工作的方法,为今后做好医生和开展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医学生通过与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初次接触,能为今后见习奠定较好的基础,如自我激励提高学医兴趣,促进勤奋努力工作,并训练综合思考病人的整体情况,进而作出正确的医学推论(分析、综合及评述)。
2.强化人文教育,全面培育新医生。法国有关当局继1992年3月18日和1993年10月19日颁布的医学院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的决定之后,又于1995年5月2日发文宣布医学院在1995~1996学年对上述课程进行修改的新措施,其教学目的旨在拓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这些学科与卫生保健的关系,并能逐步掌握个体知识(如个人在情感、性、智力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实用心理学、卫生制度(如国际、欧共体及法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相关比较,医学人口学等)、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宣传与交流、信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处理相关的伦理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增长才干。
3.提高教学质量,增设课程新内容。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疾病谱的变化,医学课程逐渐增多,这就要求在有限的医学教学期间处理好学习时间短与知识量多的矛盾。法国医学院的做法是:一方面,通过精选的、组织结构良好的、且可评估的教学知识典型概念,弥补所授知识总量的减少。同时,力求设法教育医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学习,综合所学知识,并举一反三,做到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4.严格组织管理,宽进严出把好关
在法国,凡持有国家考试中学毕业文凭者(业士学位),就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进入医学院。但是,由于学医人数众多和医生人数过剩等原因,医学院实行了越来越严格的组织管理,其制度明确,措施严谨,力求宽进严出把好关。
综上所述,法国医学院对医学专业第一和第二阶段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早期接触临床、强化人文教育、调整课程内容及更严格地实施择优汰劣等方面的做法,对改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开展教育改革的先导,而跨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更新教育观念的重点之一是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观念,二是树立全面素质培养观念。
(二)拓宽专业口径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有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多种专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结果。所以,在大学教育阶段,应该用宽口径培养学生,医学教育也完全相同,现代医学教育是由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组成的连续统一体。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阶段接受的是使其最终成为合格医生的专业基础教育,毕业当时不会是合格的医生,其从事卫生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必须经过毕业后的大量工作实践和严格规范化的专业培训才能逐渐掌握。因此,无论是从医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还是从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应该在医学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宽口径的通科医学教育。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倡人文教育
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是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建立与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已得到许多国家重视,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国在各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1.设计和开设多学科有机组合的综合课程。
2.早期接触医疗卫生实际。
3.精简必修课,减少讲课学时和课程间的重复,确立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在各课程群中确定核心主干课程,突出主干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培养。
4.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人文教育将在今天的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对医学的发展、医疗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1.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直接反映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1)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时地引入教学,增加医学、急救医学、社区医学、卫生管理学等综合化、社会化学科的内容。(2)确立以基本知识、理论、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同时积极吸收医学科技的新成果。(3)对实验课程减少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特别在经费及设备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质量,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要一味追求理论和实验的比例。
2.革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国目前部分医学院已进行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方面较之传统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其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改变学生陈旧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积极开展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五)完善终身教育和与之配套的制度化建设
“学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连续统一体概念,已经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医学院校及医学科学研究单位应密切配合,使继续医学教育能尽快赶上21世纪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六)加强医学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对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根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强调:“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从未来社会对高等医学人才要求着眼,显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师队伍现状,是很难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需求的,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整体素质迫在眉睫。
四、结论
建立21世纪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教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然而,回观教育学,有关培养模式的研究对比教学模式的内涵、类型等研究,是何等缺乏,我们不能仅靠对它的一种“会意”的理解来进行模式的改革。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起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又是有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相当一段时期里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总体卫生资源有限加上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因而社会卫生保健供求矛盾突出,需求亦不一样。因此,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的医学人才必须能坚持为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方向,不忘祖,不忘本,不为形形“实惠”价值观所左右,特别是到了尚处于落后贫穷的地区能够留得下,用得上。(2)在专业目标上,应有针对性。除了在应用型,应用一研究性与研究型(即指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分型外,还应在地区性不同对象上有所区分。要讲究实际。(3)充分发展各方面教育的力量,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上下大功夫。(4)在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上,不要只把眼睛盯着一门门课程上,还更应从课程体系(生物医学课程)改革上使之有机化,提高综合度,让学生摆脱目前重负荷被动状态而能主动,自主地学会与会学,从引导及考评上形成对其巨大的推动力。
总之,我们力求建立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的“综合发展型”培养模式。综合我国国情考虑医学人才培养的适宜模式,我们认为传统的,培养模式由于其特点在短期内还无法替代,而非传统的综合发展型培养模式的一些优点又是传统模式所缺乏的。因此,完全照抄国外的模式显然不行,按它们每年“产出”几十名毕业生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即使在美国也是十分可观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每千人口医生数,美国2.25,前苏联4.04,日本1.58,中国1.01,医学院校师生比,美国1:1.1,前苏联1:2.3,日本1:2.3,中国1:4.4,但他们是完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之后改革医学模式和教育模式,而我国则尚未完成第一次卫生革命又同时面临第二次卫生革命冲击,他们是在卫生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医学教育师资充裕,而我国无论卫生人力还是医学教师资源都绝对紧张。这就要我们积极而客观地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道路。
参考文献:
〔1〕徐维廉.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关键词】金融学高等教育;新时代;金融人才
一、新时代金融学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
上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金融环境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并对负责培养驾御新金融人才的金融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现代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使整个世界开始经历一场以信息化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并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①直接导致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促使高等教育引进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述教学内容;②要求高等教育更具开放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适应国际化的要求;③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整体化特征,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能把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由此,金融高等教育也必须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竞争能力的培养。
2.新时代金融业自身取得了巨大的变化与长足的发展。金融业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金融的高度大众化,金融与经济日益渗透,并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出现了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并推动了金融的国际化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应运而生;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在金融业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集中而快速的应用,使金融业告别了传统金融时期而走向了网络金融的新时代。金融业的这些变化和发展,要求金融从业人员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既通晓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又懂得金融理论与运作和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从而对金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西方各国进行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自20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国家纷纷对本国金融学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改过去金融高等教育所强调的专业细分和培养专门型高级金融人才的主张,把培养基础宽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能力强的人才作为金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同时注重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联系、加强各种学科与金融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中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和世界各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大潮冲击的双重压力下,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改革,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得到空前发展,金融学科研究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培养输送了大批金融人才。然而,无论从中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金融学高等教育的要求来看,还是从与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对比来看,中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金融从业人员人多才少,特别是缺乏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目前,我国的金融从业人员达数百万,但是真正熟悉现代金融业务和技能;善于从事资本运作;掌握外语、现代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懂法律;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在金融队伍中的比例却很小。严重缺乏既懂管理又懂金融、既懂金融又懂计算机、既通英语又懂金融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既能从事银行、投资、理财、保险等金融各业的企业家,又能胜任宏观金融调控与监管任务的高级金融管理人才;既熟悉我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又精通国外业务运作的国际性金融人才;能投身于金融理论和实务研究的人才。
据中华英才网的一份《金融行业人才报告》,2007年中国金融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缺口大,需求较多的典型职位包括基金经理、高级投资咨询顾问、投融资经理、金融分析师等,其总体供求情况很不平衡,需求量远远大于供应量,其比例接近9:1 。
2.金融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得过高且层次性不强。金融学高等教育从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都定为“培养成金融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忽视了金融学科的层次性与整体性,既不利于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金融学高等教育设置相区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又会在根本上使相当部分的毕业生难以具备充分履行职责的知识与视野,更不利于用人单位选拔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金融人才。
3.课程体系及其内容的设置交叉重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多数高校金融学科的课程设置往往是就金融的某一领域进行课程设置,没有对不同院校和不同层次的金融学专业进行统一规划、区别对待,导致课程体系及其内容的交叉重叠,更没有顺应经济金融环境和金融学科发展的时代潮流,及时调整金融学课程体系和内容,导致金融专业课程设置过分注重宏观理论、国内金融理论、银行理论以及对策性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问题研究、应时的或事后的研究、适应政府权威部门需要的研究、定性研究、就金融论金融的研究等等,忽视了微观金融理论、国际金融理论、资本市场理论以及基础理论性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研究、前瞻性的或事前的研究、满足企业和个人需要的研究、定量研究、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理论性课程偏多,实务性课程较少 。
4.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相对落后。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因缺少足够的投入,一些学校连进行基础教学所需的基本设备也得不到充分保障。就整个师资队伍而言,梯队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尚不尽合理,一些教师面对当前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微观化和研究方法定量化的趋势难以适应,因而尚不具备培养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这些问题在一些地方性的小型院校更加严重。
5.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过时。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影响,多数教师缺乏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动力,在教学方法上仍以灌输式为主,较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机会与积极性,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没能充分运用,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致使许多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缺乏实际调研环节,学生毕业后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适应时代的需要,努力培养金融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为了适应新时期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金融的巨大变化,中国金融学高等教育必须进行以培养金融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
1.明确界定金融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内涵。为顺应时代的要求,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金融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精通金融知识,具有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知识结构全面合理,具有收集、整理、分析、传递信息的能力,精通网络技术,掌握外语,熟悉国际法规;具有金融创新所必须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管理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交往表达能力。
2.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明确的层次性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从过去培养单一的专门人才向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从为封闭的国内经济金融部门服务向为开放的国际经济金融部门培养人才转变;从单一的为金融机构培养人才向为政府、金融机构、公司企业、科研院校等在内的整个市场培养人才转变;从培养单一层次金融人才向培养更多的大众化人才和高质量的精英人才并重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转变。
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以金融人才需求为导向,根据我国金融业对金融人才需求结构,遵循分工协作原则,分别确定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业务操作层人才的培养可以交给专科学校的高职教育以及一些地方性教学型的中小高等院校来培养;对于金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由全国性的教学科研型的本科及其以上的大型金融高等院校或专业研究机构培养,以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金融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并实现各高校之间、高校与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参与,扬长避短、联合培养。
3.实行金融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金融课程的设计上加大资本市场理论方面的投资学、投资银行学、金融工程学、理财学;增加微观金融的信托与租赁、投资基金学、金融中介学;设立反映金融网络化方面的网络金融学、金融信息学、金融数据库;增设有利于培养能直面国际竞争,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市场学等等课程。同时着力于加强金融学与数学、法学、外语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此外,按复合型人才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金融高等教育还应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领导管理能力的课程、产品开发能力的课程、公共服务能力的课程和交往能力的课程、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课程。
在教学内容上要强调知识体系的简约化和结构化,增加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整体性、实验性、时代性。既要保证每门学科的内容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又要注意不同课程内容的协调,使各课程的授课内容相互衔接,避免交叉重复,更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具有前瞻性的课题。
4.更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需要政府、各高等学校和教师共同完成,政府提供充足的资金、技术和鼓励或强制性政策;各高等学校在增加投入经费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条件,及时采用最新技术和设备,建设诸如证券投资、期货交易、外汇交易、金融拍卖等专业模拟操作实验室,促进金融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发展;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现代通讯视频技术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融入到金融学高等教育中去。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贯穿到整个金融教学活动的始终,对不同课程采取与之相应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将讲授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指导-发现教学模式、讨论教学模式、协作式教学模式、模拟实验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有效融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互补、讲授与发问讨论融合的“教学互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加强与金融实际部门的联系。创造条件让学生到金融实际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去实习,学校应努力探索一套有效的机制以保证实习效果,从而有效地配合学校内的专业学习。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金融学科发展方向和师资队伍现状,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重视师资培训,资助、鼓励青年教师国内、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资助、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鼓励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教师选拔、业绩考核、评聘和日常管理;适当减轻教师工作压力,确保教师全力投入到金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注意引进或增加其他学科和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才,特别是一流金融学科,需要加大交叉性和边缘性学科如管理学科、数理学科、工程学科、心理学科、法学等方面人才引进的力度,多方面引进人才。
参考文献:
[1]华南金融研究所.《世纪金融热点》之“金融发展与金融教育的应对策略”.广东经济出版社.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曾康霖,马骁.“中国金融教育界金融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D].1999.
[4]殷孟波.时代呼唤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J].中国教育报,2002,第3版.
[5]吴晓求.金融的过去、今天和未来.2002年9月17日下午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1级博士生所作的专题讲座.
一、信息产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由于信息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渗透性、智力密集性以及产业关联程度高等特性,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信息产业的高成长性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倍增器”。信息产业已成为各个国家或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一方面,信息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以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下一代互联网、系统集成以及软件技术服务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创新动力和活力依然充足。在西方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至65%,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占25%至40%。近10年内,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已经有2500多种,信息产业的销售额早已超过了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具有倍增性。尽管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复制成本却很低,这使信息产业得以低成本扩张,迅速开拓新的业务和市场,不断扩大其规模。信息产业的高增长及具有的放大作用将有力地推动中原经济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不断扩大其经济规模。
第二,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成为中原经济区内产业升级的“助推器”。高渗透性是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一方面,信息产业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其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优化传统产业供应链,大大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生产方式转化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两周缩短为两个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在福特的产品中,电子系统占整车价值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现在的25%甚至更高。另一方面,信息产业通过向其他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催生了一些“边缘产业”,如信息产业带动了光学电子产业、医疗电子器械产业、航空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化与升级不仅是提高河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目前,河南的第二产业占GDP的一半以上,居主导地位,但大都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借助信息产业加快河南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第三,以智力、知识密集型为主的信息产业发展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转化器”。信息产业是知识产业,其资源主要是知识技术和思维,是以脑力劳动为重点的大量知识、技术的开发,有别于传统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知识密集性决定了其高创新性。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如半导体、卫星通信、计算机、光导纤维等都体现了其高强度的创新性。此外,信息产业具有手工业和传统产业不可比的高效生产率,现阶段我国手工业、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比例约为1∶1∶100。
近些年来,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河南,工业化步伐加快,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食品加工、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加工等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这些以能源、原材料或初级加工为主的行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到70%。这意味着,河南经济的增长是以大量耗费资源、耗费廉价劳动力、耗费生态环境为主的粗放型工业化。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经济规模的扩大,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弱化,这种模式将无法持续。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力度、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以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成为河南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短板”现象:信息产业的落后
近年来,河南信息产业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008年,河南省电子信息行业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全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9亿元,同比增长25.41%,大大高于全国14.7%的平均增长率。其中,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1亿元,同比增长38%,为同期全国平均增长率的3倍左右。软件产业迅速兴起并粗具规模,全省软件行业销售收入6年来增长了近9倍,到2008年达到77亿元,同比增长35%。同一时期,全省通信业务收入达377.87亿元,比2007年增长8%。
然而,相对于发达地区,河南信息产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也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产业规模较小。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2008年河南省的总产值为138.94亿元,而在同一时期,东部的江苏省和上海市的信息产业产值分别为5885.28亿元和2272.89亿元,分别是河南的42.4倍和16.4倍,同为中部的湖北省也达到269.03亿元,几乎为河南的两倍。2008年,河南省的电子制造业总产值在中部省份中的份额为12.76%,但仅占全国的0.49%。信息产业规模小,不仅使其对河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而且使其难以形成集群优势,造成上下游的配套产业链不完整,在承接国内外信息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劣势。
二是信息产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技术资源薄弱,企业创新能力较弱。虽然近几年河南的企业研发费用不断增加,但仍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河南省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0.61%,而江苏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77%和1.54%,几乎是河南的3倍和2.5倍。研发投入的不足造成河南信息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较慢,竞争力不强,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以及产业快速升级带来的冲击。
三是信息产业人才紧缺。2008年,河南省和江苏省从事信息产业科技活动的人员总数分别为19.6万人和47万人,这意味着江苏省投入信息产业科技活动中的人员是河南省的2.4倍。这仅仅是按照绝对数据核算,如果考虑到河南有1亿人口,按照每千万人中从事信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河南产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是难以想象的,其中信息类专业技术人员更是缺乏。2007年,河南从事信息类专业的技术人员为1.83万人,而在2006年黑龙江省从事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人员就已达到7.85万人,为河南的4.3倍多。如果按照每千万人核算,两者的差距将会更大。人力资本投入与积累是产业发展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信息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河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短板”现象:软件和电子商务教育滞后
尽管“十一五”以来河南高等教育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然而,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产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滞后,依然严重阻碍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制约了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是信息产业人才培养规模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信息人才的培养大致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专业信息人才。2009年,河南省有本、专科在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近9万人,每年毕业2万多人,而同一时期,本、专科在校生总计接近137万人,仅占总人数的6%。尽管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依托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设立的,但作为培养软件领域的专业人才,至2009年,河南仅有12所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占河南高校总数的15%,且招生规模有限。二是通过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为信息产业输送信息类人才。尽管大部分高校都设有电子商务专业,但随着高校扩招增幅逐步下降,本、专科招生规模趋于稳定。然而,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继续大幅增加。调查表明,国内65%的中小企业急缺电子商务人才。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有关人士表示,未来3年内,中国的B2B市场将保持超过100%的高速增长。在“十二五”期间,河南省信息产业年增长率将超过25%,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3500亿元,这需要大量的信息产业人才才能支撑产业的高速发展。人才的供需缺口巨大。
二是培养模式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一方面是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河南信息产业在高速发展,企业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是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就业困难。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方面,高校的培养模式不合理,使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虽然河南的部分高校已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但由于种种原因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滞后于社会发展。目前,河南省内高校无论是“厚基础、宽口径”还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上都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不仅注重员工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还非常注重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其他方面的素质,因为这些素质影响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高校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于校内外的实践教学。一方面,不重视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的需要。再加上学生对实践课程不够重视,导致现有的实验设备实际使用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不重视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由于河南的信息产业发展相对薄弱,企业规模偏小,高校与软件企业产学研合作相对较少,致使部分高校尤其是新成立的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环节往往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这种实践教学比较分散且临时性强,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此外,部分企业担心学生实习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不愿意甚至拒绝接收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是“走马观花”,无法得到相应的技能训练,影响了校外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提升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是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信息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匹配。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专业应加强与企业的全面合作。一方面,按照企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及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在高等院校或职业学院的信息类专业中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挑选学生,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创建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另一方面,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使包括学生在内的高校人员参与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实施CDIO教学模式,提高信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借鉴、导入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产品、流程、系统生命周期工程项目的工程教育方法,是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个人的职业道德、学术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
三是改革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一方面,注重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级信息管理人才。在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中,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管理类骨干课程列为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将IT技术类相关课程列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专业的必修课。培养既懂信息化技术,又了解行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方式,且具有将两者综合应用的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微观层面中“低端”人才的培养,通过引导,使学生树立从“低端”人才做起的决心。大力发展河南的信息类职业教育,增加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普及人才的培养。
四是创新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管理模式,促进信息化人才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采取全日制、半日制、夜校等多种在校内的教育或培训模式,而且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学习交流、远程教育等方式为在职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掌握新技能、新方法提供条件。继续教育学院和行业协会、企业团体等紧密结合,开发适应实际需要的专业课程,经过考核合格,可以向学生或接受再教育者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或学位。
五是加大政府投入,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为信息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尤其是政府财政的支持。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和专项奖学金,对高校与企业共建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和培养项目给予高校一定的资金扶持;可以设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项资金,鼓励青年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工程项目;可以鼓励企业到高校设立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将其投入基地的费用和承担的培养费用,在税前予以扣除,以推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成人教育;培养模式;探悉
一、成人高等教育现状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建立终身教育框架下的成人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化社会的建立,逐渐成为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在发达国家,无论从教育目的还是教学内容的角度,成人高等教育都将工作重点指向职业技术教育,其成人教育主要以开展实用性强的教育和岗位培训为主。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人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适应岗位需要,学会一技之长,搞好本职工作。
在国内,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普通院校的扩招以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电大等多种办学形式的出现,成人学习的渠道日益多样化,造成成人院校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招生数量逐年减少。在此形势下,许多成人院校在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下积极进行转轨,将学校工作的重点及时转到职业技术教育,从而保证了学校充足的生源和可持续发展后劲。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成人教育目前的现状,正视国家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而出现的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更新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培养目标,梅建新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分析
1、人才培养模式概念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已经很久,人才培养模式由很多种描述,但还缺乏一种比较精准的说法。本文先借用其中一种大家比较认可的说法: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教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的统称,其内涵主要指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教学时间进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教学效果测评等方面因素,这些要素的不同选择便构成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2、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具备如下的特征:第一是成人性,即职业性,可以说成人学习的目的与成人在不同阶段的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责任密切相关,成人参与学习的主要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提高自己履行岗位和增强适应职业应变的能力,保持或改善其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第二是高等性,所谓成人高等教育的高等性不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高等性,它属于职业教育类别里边的高层次,所谓高层次是相对职业教育的中等教育而言,指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的专才。不但知其然而且能动手知其所以然。
3、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于成人高等教育具有成人性和高等性的特点,伴随着当前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高级技术人才出现了严重短缺的局面,按照教职成司函(2007)5号文件,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应该遵循“发展需要驱动的原则”规则,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成人高等教育要针对成人的特点,在培养目标上体现职业性和生产性,要朝着以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为主的方向发展,不但使其具有特定职业的知识和能力,而且也具有职业应变和转换知识的能力,要以职业性较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考虑到成人高等教育成人性、高等性的特点,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这就需要我们以职业教育为主体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成人教育特点办学方式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改革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培养模式,以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制定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出职业和岗位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使其满足社会、市场和个人需要。当然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涵盖很多内容,本文将主要从修订教学计划人手、探讨实践环节的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五个方面来谈如何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1、以模块化思想来修订教学计划
培养目标明确之后,就需要将这种人才培养的思路尽可能地渗透进教学计划中。教学计划要尽可能的体现“职业技术教育”(见教职成司函(2007)5号)2007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的思想,针对各专业实行模块化课程设置,将课程体系按模块化编排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四大模块,公共基础理论以适度、够用为原则。专业基础课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专业课体现“宽”和“新”的特点,并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岗位实际需要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将实践内容与学生所在岗位群的工作需要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实践环节的培养,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实践课使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基本规范和规律,对以后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内容,树立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技能的教学观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把各阶段实践性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这样的教学计划改变原来窄深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增加学生的适应性,确保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把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2、理论结合实践,突出实践环节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根本变化,人们的职业能力构成也有比较大的改变。高等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职业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它的形成与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教学。如何使学生通过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职业情境将知识、技能、态度三者类化迁移,并发展整合成职业能力,可以说是实践环节教学的基本任务。
在这种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下,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中切实安排好实践教学,做好实验实训基地规划与建设,编写适合成人特点的试验实训指导书。重视学生毕业实习,岗前培训和毕业设计。建设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只有从这些很细微的小处着手才可能真正突出实践环节的培养。
当然,学生的实践能力只靠学校很难达到,必须要吸引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和企业结合起来,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最终使具备工作实践经验的成人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使本人能力达到螺旋型的提升,真正满足成人教育重实践、强技能的要求。
3、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成人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在对职业岗位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的前提下,不但希望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能在工作中得到检验,而且能很快和工作实践结合,这样就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面要更宽,见识更广,而且掌握现场实际的最新知识和技术,掌握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可以说对实践环节的师资水平要求更高了。
所以我们在提高专任教师业务水平的基础上,还要争取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来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比如委派教师到企业现场参加不少于两月的实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新技术研讨班,与其他科研院所交流等各种措施来提高教师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直接通过从企事业单位担任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兼职教师来承担某些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
4、根据成人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由于网络教育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及自主性的特点,可以使学习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自主地进行学习。有效的解决成人学习的工学矛盾,并可以大大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所以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网络在满足学生函授学习的前提下,依托教学管理平台,及时与各教学点沟通,如下载教学计划。通知等,从而完善对教学点的工作指导,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便于及时组织检查各教学点工作及组织制度的落实情况。
Abstract: Youth has the most innovative and creative spirit. In American innovation system,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innovation research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a key element of its culture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vid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Keywords:Innovative talents; train; practical ability; enterprise
前言
创新一词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创新就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社会和生活发现的再创造。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就是通过不断地对社会的物质世界进行再创造,制造出新的社会矛盾关系,进而形成新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中国的各高等院校教育就给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创新教育和意识的培育空间。因为教育本身就是通过用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中去引导学生以相对成熟的思维和意识去认知整个社会,理解和掌握这个社会的基本的现象和实践,形成个体完整的理性思维模式,进而对一些实践进行改进和创造的过程。
一、中国高等教育在培育创新人才方面的现状分析
培养创新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主要目标,其中大学阶段的高等教育最是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行为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中国政府意识到创新驱动所需要的,就是人的创新创业才能。政府进而调整了高等教育政策工作重心,从通过高等教育扩张积累人力资源成本,转移到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中国高校教育过程中仍和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差异:
1.教育目标不同
中国高等教育是学校按专业需求培养人才的教育。但是就中国社会发展水平来讲,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想要用统一的计划和标准去要求全体学生,确实很难也不可能使千差万别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美国教育方针则不是这样。美国的教育始终强调的就是注重个体个性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中过度强调了教学这种行为的结果,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很少关注。所以现在的中国学生的情感发展远远落后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美国的教育更强调学生情感的培养,注重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个性的培养。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播继承过程。中国式的高等教育没有使参与者体会和享受到整个教育生活中该有的丰富的内容。中国教育应该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他们人格和学识的培养同时,要相信和肯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学生都是会成功的。高校和老师就是应该在教学中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的闪光点,并加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他们加以引导和肯定,增加他们自信、勇于去实践创新。
2.教育方法不同
中国的高校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美国高校强调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高校教育重视老师传授。现在高校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时被压缩,一些内容丰富的课程很难在课堂上注重学生个体的表现,只能以老师讲授为主,虽然教者有心想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对老师和课本提出疑问,但是课程的紧张进度往往将这一环节压缩。美国的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研究式的自主学习过程,也就是要求学生的自主参与过程。美国教师在教学中,尤其在学习新课时,教师不像中国教师先讲授,而是将学生分组做实验或做课前学习报告,学生记录实验过程,查阅相关资料,并作出分析。最后与其他同学分享彼此的研究结果,由老师来总结提出知识理论。人类的文化知识和传统不仅仅需要继承,但更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改造。确实目前许多中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只是注重强调知识一味地灌输,而缺乏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意识和行为。其结果是许多高校学生只能复述书本上的概念和观点,对于书本上的观点和权威从没想法去怀疑和反驳,并且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差。许多学生在大学阶段不能根据课程内容总结课程的知识点脉络,找到课程学习重心,发现课程知识的生活来源,根据时代变化去提出相应新问题,更不要去用课本上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新问题、解释生活中的新现象。但事实上,中国的学生是有自己独立学习的潜力和能力,只是现有的教育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方式没有提供老师和学生这样的机会,限制了学生创新创造的意识。
3.教育内容不同
中美两国人才培养在课堂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体现在下面一些方面:课程科目化分科和课程综合化的差异,课程设置编制的差异,教学内容编排的差异,教学内容设置详略的差异,教学内容定性与不定性的差异,教学内容设置的固定与灵活的差异。具体的表现在,美国大学开设的课程涉及面广、课程种类繁多,学生可选择的课程门数多,类别丰富,学生在学业课程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和权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人生和学业规划、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和学习时间。而不是整个专业学生都是基本一样的课程、一样的上课时间的固定培养模式的机器生产产物。相比之下,中国大学很多院系课程设置陈旧单一,一些课程的教材已历经二、三十年,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甚至一些生活中已经被淘汰的应用和程序仍然是课堂上的主要讲授内容,更别说学科设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很多学生在课程选择时难以找到真正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缺失。相反美国高校教育对于大学课程的学科选择自由和灵活度很高。虽然课程最终学习的数量并没有很多,但实现了课程设定的和学生的学习所要求独立学习、勇于创新的培养目标。中国虽然高校开始实行并开设一些通选课、增加二学位的设置,改变以前单一专业课程科目的学习。但所有的课程选择还只是基于学生所在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增加真正的考虑到大学生全面素养所需的一些有广度和深度的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实行全面开放的选课制度。现有的教学制度更有要求老师严格按照课程设置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讲解,限制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材施教的灵活性。教学本身是一个人对人的社会行为,教学活动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制度上限制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使得教学活动更加教条单一,限制了老师的个人创新,也影响了学生的培养和意识。中国现有的高校学科体系设置,限制了学生的学科方向多样化的自由,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学生不能通过有限的课程学习,真正体会到学习的趣味,尤其是发现和创新的乐趣。只有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学科范畴和意识,真正意义上把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才在一起,才能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教育评价不同
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评价主体体现在单向性和多向性的差异。在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是教育评价的主体和最终权威。美国学生自己、教师、他人、社会都能成为教育评价的主体。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评价的标准也有一元性和多元性的差异。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中国教育评价结果的唯一且绝对的指标。有许多中国优秀的人才因为分数的问题被淘汰出局的故事,他们中间少部分会最终以其他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学习创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美国教育中,分数只是整个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更多是看学生能否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5.高校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体现不同
美国的创新教育理论是通过对人整体的文化、情感和意识的教育潜移默化,并提供具体的资金和企业,让学生有机会和条件,进行创新研究和创造活动。而中国某些高校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的体现仅局限于增加几门创新创业课程和参加企业家讲座,模拟参加一些创业比赛。但创业大赛要真正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而不只是一个专业综合实践过程,一种专业技能的综合比赛。创业大赛要能体现产品设计上的创新,产品生产管理、销售理念和方式的创新,还要体现一个团队合作方式的创新等等,这样真正的创业才有会成功的机会。不可否认,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人对物质的追求和对企业家的精神的向往。但是创新过程的实现还需要个人探索未知热情、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这绝对不是一门课程或比赛能够实现的事情。任何一个成功创业人员的讲演和讲座都不能全面而详细告知体会创业过程背后的艰辛和乐趣,了解创新创业应具备的个人素质。这些却能在具体课程学习过程中体会和创新创业的类似的经历和过程:需要弄清整个知识的脉络或是市场的内外部环境,找到目前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去解决问题,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和成果。中国高校对于创新教育的实现应该还是着眼于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培养。短暂的几个小时或十几个课时的课程不能实现对个人创新的全面认识,更有甚者会让学生觉得创新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轻视创新本身的艰险。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结果是鼓励更多的学生勇于尝试解决未知问题的意识和行为,而不是为了追逐物质利润的一窝蜂的行为。
6.高校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校园环境的资金来源和激励评价机制差异
经费是办学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要建成一个一流学校或是要提供学生相对优化的创业环境,就要求学校具有比较丰富的财政资源和自主使用权。美国创新型高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私人资助和大学的自主创收。甚至美国一些创新型的高校得资金来源主要是学校自主创收,通过研发科研创新,创立企业或与一些企业合作经营。有了雄厚的资金后盾,学校就可以为学生培养和学生创新活动提供自由的、广阔的空间。而且美国高校对于创新活动有相应的高效的激励机制和融入学科建设的完善的培养方案。这种激励不光对于学校中学生和老师创新行为的激励,也要对老师在教学中实施激励学生创新影响的激励。中国高校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制度的开展体现了学校对于学生创新的支持,但这不是创新激励的重点。中国创新教育的激励重心应该放在那些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创的行为和行动上。创新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脚踏实地日积月累的过程。但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高校还是处于政府拨款为主的财政支撑下办学,单说创新激励机制的程度和效果就远远不够。大学教育其实在整个人的生长过程和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于人格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高校也需要为学生的创新实践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培养机制,完善公正透明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从而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激发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动性,使得创新活动成为自觉自愿的一种行为,实现完成创新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