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质量体系知识培训范文

质量体系知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质量体系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质量体系知识培训

第1篇:质量体系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3-3210-02

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企业对软件产业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则日益扩大。而近几年软件人才尤其是初级软件人才却十分匮乏,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担负着初级软件人才培养重任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亦成为了国家大力发展的70个重点专业之一[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所用“软件专业”均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为尽快完成初级软件蓝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工作,“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师资培训包” 项目于2007年立项,开始调研,并希望构建科学、有效的软件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保障软件专业师资培训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1 软件专业及计算机类教师培训评价的现状分析

软件专业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分支之一,目前还未有专门针对软件专业教师培训及评价体系的成规模的研究。笔者分别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平台,检索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培训评价的相关文章,均未搜索到结果。而检索与软件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类教师培训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也是凤毛麟角,其主要代表有:

1)、赵建功 、赵香兰、刘燕等发表的《河北省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教学设计研究 》,[2]他们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评估及巩固四个方面对未来计算机专业培训工作提出策略性建议;

2)、岳小婷发表的《辽宁省高校计算机骨干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及启示》中,[3]分析总结了历届辽宁省高校计算机基础骨干教师培训实践的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产学研结合的全方位立体联动师资培训体系;

3)、刘广、王小梅发表的《中职教师培训中教育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中,[4]以中职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为例,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教师培训任务和培训方法,探讨了改进培训效果的途径。

这些针对计算机类教师培训的评价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尤其不适用于知识更新换代较快、讲究时效性的软件专业。

2 构建软件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2.1 计算机软件行业的战略地位

我国软件产业战略地位是由发展趋势决定的,而作为本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软件产业是一种“无污染、微能耗、高就业”的产业。软件产业不但能大幅度提高国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而且产业自身也能形成庞大规模,拉升国民经济指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产业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因此,发展和扶持软件产业,是一个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与战略制高点。基于这样的战略地位,振兴软件产业势在必行。

2.2 软件人才结构有待转变

软件产业调整与振兴需人才先行。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师资培训包” 项目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软件人才呈“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严重限制了产业与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而理想的软件人才构架应为“金字塔”型,即初级软件人才的需求应远高于中、高级软件人才。只有尽快完成软件人才结构从“橄榄型”到“金字塔型”的转变,才能在产业规模、企业实力、技术水平、竞争能力上与世界软件产业水平缩短距离乃至步入前列。从我国现状看,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学校配合企业对“金字塔”基础软件蓝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2.3 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软件基础人才的重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是软件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中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定位于“金字塔”基础人才的培养,因此中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担负着软件人才结构从“橄榄型”到“金字塔型”转变的重任。但项目组调研显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等多方面都与企业及信息化应用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 构建软件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3.1 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性

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而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师资培训的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迅速满足市场对初级软件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应缩短软件专业教育的探索阶段,尽快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了解、监督和控制中职师资培训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质量评价,了解和掌握培训效果,发现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研究和改进培训工作,以保证培训的质量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任何一种培训都必须接受客观、公正、可靠、有效的评估和考核,否则培训将流于形式,为培训而培训,这对师资培训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软件人才的培养起不了积极作用。因此,为了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5]

3.2 软件专业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殊性

当今市场上,新的软件层出不穷,旧软件也在不断升级,支持软件运行的硬件平台也越来越先进,所以与其他专业相比,软件专业的教学内容更讲究时效性。因此随着软件的日新月异,软件专业的师资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在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条件乃至培训环境的权重设计上都需因时而异,与时俱进,以最快的速度跟上软件市场发展的步伐。软件需要硬件平台的支持,在培训环境中,各种硬件设备的条件制约着培训的效果,而其他专业就少受这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其他专业的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不适用于软件专业。

4 构建软件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4.1 政策支持

国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软件人才培养,尤其是面向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实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并在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方面做出支持,以加快软件人才培养的步伐。

2002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

教育部于2001年出台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努力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2007年又接着印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还强调: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技术指导,开阔教师视野,跟进技术发展,密切与社会的联系。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九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快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中国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加快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并指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是软件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

4.2 教师的迫切需求

目前任教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师中,绝大部分教师期待高质量的培训。“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师资培训包”项目组对中职院校的125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7%的教师表示曾接受过培训,但是接受企业实训实践的仅占17%,绝大部分教师没有系统、规范的软件项目开发经验,对软件项目的组织和流程没有感性认识,对软件开发企业采取的主流技术、项目管理方式和岗位配置情况了解很少,不熟悉软件开发企业的软件开发流程。对教师知识欠缺调查的结果显示:74%的教师表示欠缺操作实践实训知识。70%的教师表示有待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在培训效果的认同上,53%的被培训者觉得培训对自身工作有帮助,41%的被培训者认为只有一定的帮助,另外2%的被培训者觉得纯属浪费时间,还有4%的被培训者觉得没有帮助。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的教师培训体系混乱,而对于培训效果的评估,也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只仅仅依靠被培训者带有主观性的个人感知。而真正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建立在一系列的信息、资料、数据上,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提高培训质量。并且在培训的各个环节都应进行培训评估。可以说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环节中的两个关键点。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对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应进行评价;在培训进行的各阶段应及时进行评估,以保证培训沿着既定的方向运行;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成果应进行不同时段的跟踪评估,为下一次培训提供依据,使培训工作的质量呈螺旋式上升。

4.3 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可实现方案

构建软件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调查法收集体系中的各层级指标,其调查对象为参加培训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及其所在单位的部分教师、培训基地的管理者、负责人等。然后聘请几个专家来商讨量表的构成,再采用特尔斐法Delphi method ,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最后经过反复的研究、修改,确定指标体系的层级指标构成,以及所分配的权重和分值。在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平台的设计上,可采用数据库软件建立相关表单,搭建后台数据库,再应用编程语言设计培训评价的平台,实现学员和培训教师都能在培训的各个环节中,登录平台为培训效果做出的评价和反馈。

5 总结和展望

为了让软件人才的培养跟上软件产业发展的步伐,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培训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刻不容缓。然而软件专业又有别于计算机的其他专业,软件随着IT行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软件企业的岗位要求以动手实践为主,“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师资培训必须要注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教师自身知识技能的更新与软件行业技术发展同步的培养。这就要求软件专业教师培训的形式、方案、内容等都必须与时俱进,跟上软件发展的步伐。由此可见,针对计算机软件教师培训质量的评价体系亦有着特殊的要求,比如加大培训环境的比重,强调培训师资的素质与构成的专业性、注重教学设施和实训条件的设计等。因此,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培训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06〕13号)[Z].2007.

[2] 赵建功,赵香兰,刘 燕等.河北省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教学设计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23-26.

[3] 岳小婷.辽宁省高校计算机骨干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及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9):67-68.

第2篇:质量体系知识培训范文

中图分类号:G424.4;R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4―0139―03

随着国内各院校护理专业招生门槛降低及扩招明显,护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而实习数量逐年增加,基层教学医院存在临床带教资源相对短缺及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基层医院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不如人意。而护生临床实习质量是提高今后护理质量的基础,对我国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影响重大。故如何提高基层医院护生的实习质量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对2015年度到我院实习的护生采用培训考核新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和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实习的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0人,男2人,女128人;中专121人,大专9人。观察组135人,男3人,女132人;中专126人,大专9人。纳入标准:①所有护生均属于中专、大专三年全日制护理专业学生。②所有护生实习时间≥8个月。③所有带教老师和护生均同意参与本研究调查。排除标准:①不遵守本院规章制度被辞退的护生。②因病需休学的护生。两组带教老师和护生在性别、年龄、以及其他专业水平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培训考核新模式教学法,即护生岗前培训――每月护理部培训――每月护生分组培训、考核。具体实施方法:(1)护生岗前培训:对护生进行岗前培训3 d后方能分配到各科室进行一对一的临床带教。(2)每月护理部培训:①由分管教学的护理部副主任每月制定需培训及考核的内容,并于当月下旬发放次月培训及考核的通知。②当月上旬由护理部组织全体护生进行理论培训及操作示范。③培训后要求各个护生自学、做笔记及观看护理操作视频。(3)每月护生分组培训、考核:以学校为单位,将护生分为数组,每组6~8人,任组长一人(组长每月轮流1次,每人皆任组长),由组长负责培训、考核,各个学校的实及护士长、护理部进行督查指导。小组理论、操作考核时间为每月的20~22日,60分合格,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生要补考到合格为止。各个小组考核的成绩由每个学校的实交护理部。观察两组护生的操作、理论考试成绩及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双向的满意度。

1.3评价方法

本研究设计《灵山县人民医院教学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和带教老师问卷两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比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两组护生操作、理论考核的内容及监考教师均相同,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进行,对比两组护生操作、理论考试成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5.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善于改革创新,培养跨世纪优秀护理人才

临床实习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时期,是认识护士角色的重要启蒙阶段,是培养护士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阶段,在护士的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善于改革创新,为提高护生实习质量而付诸行动。传统教学的学生学习氛围差,学习热情低。观察组采用培训考核新模式对护生进行培训考核,医院从护理部、科室护士长、总带教及带教老师、各个学校的实层层重视、层层监督把关,使护生感到自己被关注、被重视,从心理上得到尊重和安慰。同时为促进师生合作和沟通,改善学习氛围,优化护理教育提供了良好基础,对培养跨世纪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3.2以培、考促学,目标明确,激发护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

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中,护生在实习阶段一直处于被教、被考状态,故护生易产生倦怠和排斥心理,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不利于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而观察组的护生分组参与培训考核,使人人有机会当老师及考核者,充满挑战和新鲜感,使护生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观察组通过以培、考促学的方式,每月制定护生的学习目标,激发护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通过护生之间相互考核,能增加护生对护理理论、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对进一步熟悉医疗机构的护理流程和护理工作操作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护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提高实习质量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端正护生与带教老师的态度,密切两者之间相互的关系,提高双方满意度

第3篇:质量体系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ISO9001质量体系;可持续控制;有效运行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 A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企业管理,的确使一部分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由于忽视了质量管理体系“重在有效运行”、“重在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在实施管理体系中,未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执行,导致管理体系与实际运行脱节现象,使企业的员工仍按习惯于旧的方式操作,管理体系形同虚设,这样阻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执行,以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企业通过认证只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而保证质量体系是否能够持续有效运行才是企业认证的根本。

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主要有:

1.流于表面形式、不重效果,忽视质量管理的实效性。

2.全员参与不够,仅靠少数管理人员推进质量体系运行结果推而不进。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管理层及员工对体系建立意义认识不深,对体系文件理解不透,对体系运行监管不严,致使持续改进效果。

3.质量体系文件未能针对其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对工作指导作用不大。有的企业体系文件架构虽已构建起来,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环节也进行了规范要求,但从体系运行情况来看,存在职责界定、管理权限不清晰、落实执行不力,文件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使体系运行存有偏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较低。

4.体系运行缺乏动态管理意识。质量管理体系是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动态科学管理体系,只有结合实际及时更新,才能确保体系在PDCA模式下持续改进。例如,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法律法规的识别更新等项目中,缺乏动态管理意识,机械地更换日期而不变更内容的情况,也影响体系的运行质量。

5.质量体系自我完善机制薄弱、管理评审深度不充分,纠正和预防措施不能防止问题的再发生。单纯追求“持续的符合性”,对质量目标的实现和质量改进不能起到较好作用。

6.内审人员管理薄弱,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审工作的绩效考核不全面,或考核内容不切实际,使内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团队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那么,企业通过认证后将如何提高质量体系运行效果及正确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作以下探析。针对企业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是提高质量体系建立并保持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后盾。

很多企业认证后质量管理滑坡都是与领导的重视不够分不开的。如体系建立初期,企业最高管理者十分重视,授予较高的职责权限,同时也投入了相当的时间精力,以身作则,对质量体系文件加深理解,在整个企业内营造了积极的贯标氛围。但取得证书后,很多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往往对贯彻执行力度的关注日趋减弱,主要基于质量体系建立初期的重视仅仅是取得证书的认识。最高管理者在认证后抓执行力度下降,认为质量体系只是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而建立的,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体系的执行上,根本还停留在认证前的状态。有的企业领导,要求下属要严格按文件执行,强调提高执行力,而领导自己带头不按要求执行,上行下效,各级管理人员各自为战,质量体系没有有效的运行,仅仅是为一张认证证书,失去了体系认真的真正目的。

管理层是体系运行的先导,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体系运行的整体效果,因此,管理层务必要身先士卒,主动学习体系文件,要清晰体系建立的目的及意义,清楚体系整体框架结构,熟悉体系日常监管程序,每年接受不小于8小时的体系知识培训,内容包括适用于企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危险源有关的运行控制程序及管理方案等。同时要通过体系内审、管理评审及外部监审的机会,加强体系实践培训,提高全员对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所以,企业领导对体系运行的重视与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从最高管理者做起,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领导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重视管理和以身作则起关键作用,培养持续改进的意识和价值观。

2.全员参与。质量体系运行是全员性的,领导的重视只是体系贯彻执行的基础,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如何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做好全员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对新员工、特别新管理人员培训要及时跟上。企业应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到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必要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层次、深度、持续性。强化全员树立质量、责任服务意识,克服培训流于形式的做法,真正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3.实事求是,深入调研,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管理文件体系。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规模、危害因素、技术工艺、职工素质等因素进行科学细致分析,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简洁操作,易于执行,务实高效的文件体系构架。务必要结合实践,踏实调研,深入摸索,细化文件编制基础工作,强化文件修订评审,建立起一套简洁高效的管理体系文件。

4.提高体系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全面考核,绩效管理,认真抓好质量体系内审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内审员是管理层与基层沟通的纽带,是体系持续运行的监管者,是第三方监督审核的联络员,是不符合项改进与纠正的实施者,在整个体系运行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一是加强内审员的选拔与任用管理。目前,行业体系内审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体系文件理解不透,一定程度影响着体系运行质量。因此要抓好内审员的选拔与任用管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内审员管理办法》,对任用条件严格把关。同时要具有相应的语言文字能力,能起草一般性文件和专题调研报告,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内审人员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思想政治觉悟高,热爱本职工作。二是强化内审员培训。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内审员培训计划与方案,并要使每一位内审员达到相应的任职要求,使其深入理解体系文件,了解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本单位的组织、管理机制运作和安全管理基本情况,熟悉各种安全防范措施,掌握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安全教育培训和档案管理知识等。使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管理技能、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三是加强对内审员考核,强化绩效管理。制定《内审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内审员奖惩办法》,所制定考核标准必须要量化。所制定的奖惩办法奖惩明确,为员工提供一个意志行为选择的依据。

5.完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自觉按体系要求严格执行。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其目的是引导员工贯彻执行质量体系运行的动机,在实现企业质量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下去。有的企业体系执行不好,原因之一,是缺乏激励措施或激励没有兑现,工作做多做少,认真不认真,得不到激励和认同,慢慢地随大流,责任心丧失,工作拖延,效率低。因此,奖惩依据的制定必须公开透明,所有内审员都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其具体内涵和要求,避免发生为了奖励而奖励,为了惩罚而惩罚的无效活动。大大提高全员参与体系建设的热情,增加正面的激励把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员工自动自觉按质量体系要求严格执行。真正会把优化体系管理为己任,对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会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6.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提高执行力。

第4篇:质量体系知识培训范文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以下简称内审),作为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关键性的评价手段之一,正日益引起重视,它对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站于2004年11月通过北京方圆认证中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几年来在实施质量体系管理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内审工作是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组织内内审员对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改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内审达到一定深度,才能提出或找出深层的改进要求,提升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满足顾客要求。尤其在我站目前质量体系处于“只惯标不认证”的情形下,缺少了一定的外部监督机制,这就对内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加强内审员培训,提高内审队伍综合素质

从某种层面上看,审核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审核的效果。因此必须狠抓审核队伍的建设。首先,聘任合适的审核人员。我们从各部门中选聘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富有管理经验和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同志担当此任。其次,对审核人员进行必要的审核知识培训,包括ISO9000基础知识和审核技巧的培训。通过专业机构培训、聘请本行业专家授课、审核人员之间的轮换以及适时的交流和研讨等方式,使审核人员不仅能掌握标准,正确理解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更重要的是达到熟练地运用标准进行审核并指导质量体系的实施的目的。

2 监督质量体系的运行

内部质量审核是对活动和过程进行检查的有效管理工具,审核的结果是为管理者采取措施提供信息[1]。质量体系的运行需要持续地进行监控,才能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改进。有人把质量管理体系比喻成一棵大树,把内审员比喻成啄木鸟,这形象的说明了内审员在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种连续监控主要是通过内部审核进行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审员对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起着监督员的作用。

3 运用内部审核技巧,做好现场调查

这是整个审核工作的关键性环节。现场审核获取的客观证据和相关信息,将是评价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和充分性的重要依据。在现场审核中,审核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更需要正确掌握并运用好审核的技巧和策略。因此,审核必须掌握好切入点,选择好审核的路径,运用好审核方法,发挥好专业判断。

内部审核的技巧主要体现在沟通技巧和验证技巧两方面。

3.1 沟通技巧 审核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正式的双向沟通过程。掌握沟通技巧是对内审员的基本要求。审核员应自始自终保持礼貌、友善的态度,努力创造和谐、信任的审核氛围,在此氛围中进行选择适当的面谈对象进行得当的提问,多问开放性问题,尽量少用封闭式提问、多听少说,使受审核方在不知不觉中提供审核所需的信息和证据。

3.2 验证技巧 对于受审核方的回答,审核员需要辨别真伪,进行分析验证。被访问人员的陈述并不都可作为审核证据,通常当事人或负责人所作的陈述才可作为审核证据。验证一般围绕以下思路层层深入地进行。

3.2.1 有没有按照标准要求,验证应具备的程序文件、计划、记录等是否符合要求。

3.2.2 做没做查看即使文件、计划、记录编制得很好,也还应当按照文件、计划进行观察、面谈、核查,判断是否真做了。

3.2.3 做得如何不仅查看已经做了,还应检查实际做的结果是否有效,是否真正进入了受控状态,是否达到了质量活动规定的目标。

3.2.4 记录 通过提问、验证、观察发现的审核证据应及时予以记录,并让受审核方确认[2]。

4 履行咨询指导的职责,当好体系改进的参谋

一个高素质的内审员不仅应当熟悉标准、掌握较高的审核技巧,还应对不同的审核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和看法。就如一个高水平的医生一样,对于不同的患者能够对症下药。也就是说在内审过程中,内审员不仅要进行审核而且有咨询指导的义务。要充分利用到现场检查的机会,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这对于各部门的体系运行有效性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在内部审核时内审员发现某些不合格项,要求受审核部门提出纠正措施建议,必须向受审部门解释开具不合格的原因,并且不符合哪一条款的规定。这样对方才能针对不合格,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在受审核方考虑纠正措施时,内审员可以提出一些方向性意见供其选择。当受审部门提出纠正措施建议时,内审员应决定是否加以认可,并说明认可或不认可的理由。在纠正措施计划实施时,内审员应主动关注其实施的进程,在必要时应加以协助(如向质管科或管理者代表反映实施中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等)。如果在审核中发现某些潜在不合格,内审员也应主动向受审核方提出,并提出调查潜在不合格原因的途径并采取预防措施。这一切都说明内审员在内审工作中,决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裁判员,还应积极为保持和改进质量体系想办法、出主意,成为一名优秀的参谋。

5 在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

内审员一般在血站的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大多是部门负责人。在体系日常的运行过程中,内审员应带头认真执行和贯彻有关的质量标准、质量手册和涉及自己工作的程序文件、操作规程。在接受内审时要做到虚心诚恳、积极配合,在全站员工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成为贯彻实施质量体系的积极分子。

参考文献

第5篇:质量体系知识培训范文

一、量力而行

审核认证对于任何来说都不是想当然的,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和实力为基础。有的企业为了拿到认证证书而参与贯标认证,到头来功亏一篑,不但没有拿到证书,反而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损失;也有的企业以拿到证书为目的,通过了认证,但并没有规范管理,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内耗,使领导和广大员工对质量体系产生抵触情绪,证书也就形成了一张废纸。98年度常宏公司的规章制度基本健全,拥有各类管理人员60余名,各部门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已经完备。规范管理和与国际接轨的企业需求及集团的大力支持已具备贯标认证的条件。经过最高管理层的讨论决定98年6月份正式开始贯标认证。

二、 领导作用

中、小企业的领导对质量和贯标工作的观念、态度直接左右贯标工作的进程,可以说领导的重视是一个企业质量体系创建、保持并规范运行的基石和后盾。经验证明很多企业审核认证半途而废或认证后质量管理滑坡都是与领导的不够重视分不开的。贯标工作伊始,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十分重视,把贯标工作作为全年工作计划的头等大事,投入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对质量体系文件加深理解,以身作则,同时也制订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在整个企业内营造了积极的贯标氛围。这也是企业能一次性通过认证注册的重要原因。取得证书后,很多企业最高管理者往往对贯标工作的关注日趋减弱,主要源于贯标初期的重视是对拿到证书的认识,而非对建立质量体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常宏公司“管理者推动方式”与“收益者”(主要是顾客)双重推动的模式是通过认证后最高管理者重视贯标工作的一个明显标志。最高管理者在认证后制订了贯标工作的长远规划,确定持续改进的目标、基本方向与途径,在整个企业内倡导改进的做法,培养持续改进的意识和价值观,防止认证后各级管理人员产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错误思想。

三、 全员意识

有了管理层的重视只是贯标工作的基础,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如果质量体系只有领导的重视,没有基层人员的认真执行,那么质量体系将形同虚设。如何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作性是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贯标伊始,公司领导全面负责,把握大局,正确引导,为认证工作掌舵领航,公司各部门及各级人员一丝不苟,团结一致,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尤其在不合格项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上,一改过去沿袭几年的老思想,老,老传统,采用符合ISO 9001质量标准要求的管理程序,使运作程序规范、合理、可操作,为认证付出了辛勤汗水。

四、 重在贯彻落实

很多通过认证的企业都会有同样的感触 -----文件好编执行难。我们一开始就重视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对程序文件可操作性进行了两次修订,并且在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时候,上上下下进行反复的论证和修改,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制订目标时,公司管理层经过多次,征求多方面建议,使质量方针简洁、易记;质量目标尽可能量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为日后质量体系的贯彻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保证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在符合标准前提下,突出实用性,尽量达到执行起来顺畅,没有被套住、别扭的感觉;对可执行性文件(企业内控标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计划、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外来文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界定,对企业内控标准和工艺操作规程进行了重新修订,删除繁琐的条款,并将成熟的操作经验以简明的叙述融入其中,使其操作时易于执行,对质量记录尽量采用表格的方式,在设计表格时,突出重点,做到不漏项,无多余项,保证了在记录过程中便于操作。以上几个方面保证了质量体系在贯彻落实中的简捷、易行。带动了执行人员的积极性,没有把记录填写和执行质量体系做为一项包袱来看待。

我们还在质量体系培训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要求公司的各级人员严格按ISO 9001质量管理标准执行,对有令不行或违反操作规程的给予惩罚,从另一方面保证了质量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五、认证后对企业的促进作用

1.分工明确

通过认证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不但解决了各岗位的职、责、 权,而且构成了相互关联的,为“追求完美,为用户提供期望的工程和服务”构 建了质量保证机制,任何工作和责任及相互关系皆用文件形式确定下来,其标准化程 度是过去从未达到过的,改变了以前好事有人争,错事互相推诿;质量保证变成了有 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体现了与实际的统一,规范与操作的一致。产品(包括 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够起到有效的追溯,一件不合格品(产品、材料、服务)很容易 追溯到责任人,查明不合格的原因。

2.拓宽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

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信誉及资源配 置)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创立品牌战略。ISO 9001正是在积累和世界发达 国家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由国际TC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统一国际标准。它有利于提 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够向顾客和第三方提供足够的保证 和信任。常宏公司取得认证后,公司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等 综合实力明显加强。在装饰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常宏公司拓宽了市场,增强了 市场竞争力。

六、企业通过认证后应注意的

通过认证只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ISO 9001 国际质量标准,而保证质量体系是否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行才是企业认证的根本。如何保证企业的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呢?下面就从三个方面予以简述:

1.持续有效的开展质量体系审核

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只能表明这个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和满足GB/T19000- ISO9000族标准中某一质量保证模式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即使企业通过了质量体 系认证,质量体系在实际运行中,总是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如果没有一个不断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善和不断改进的机制,就会出现各种质量体系运行 的问题,逐渐使质量体系运行困难,就会出现企业管理滑坡。最终导致质量体系名存 实亡。因此,为防止认证后出现管理滑坡,公司明确了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等文 件化体系。持续有效地开展质量审核,对质量体系运行做出正确诊断,对发现的不合 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实施纠正/预防措施,使质量体系步入良性循环,完善不断改进的 机制。持续有效的开展内审,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内审员是机制改进 的保障。如何开展审核,不断地发现问题和监督落实纠正措施使其有效。

1) 设置专职内审员,赋予内审员相当的权限,并充分肯定内审员的工作成果,激励内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管理者代表亲自过问质量审核工作,审批质量审核计划、协调审核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纠正措施的落实,强调审核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3) 反对“报告满天飞,不能实际解决问题”的作法,内审员要主动处理问题,日常事务要自己解决,不能任何问题都向领导汇报。对于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由领导解决时方向其及时汇报。对于潜在的问题要有敏锐的预见性,将引发不良后果的原因、过程、解决方案等及时向领导层报告,以便决策。只有这样,内审员的重要性和作用才能体现。

4)反对“能力”不强或管理知识困乏的人担任领导职务,对人的管理及能力的评价不要以做了多少事,而应是做成了多少事为评价原则。以免使下属员工产生抵触心理。

在质量体系检查的上采取“三结合”,定期审核与日常监督审核相结合、专 题审核与专业审核相结合、要素审核与部门审核相结合。上述方法的结合使质量体系 检查的和范围更全面更有代表性,真正能够做到审核横到边、纵到底。

质量问题不能够在措施上得到落实,久而久之评审就会走过场,贯标成果就难以巩固,企业管理就会滑坡,内审员的业务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 机制也会消弱。我们采取的较为有效的措施是:

1) 审核的结果与公司责任挂钩,奖惩兑现。我们把质量体系审核(日常监督审核、专题审核、管理评审等)、产品质量审核、过程质量审核分别纳入考核,占一定的考核分。对不合格或纠正措施的实施整改情况,由公司品管部负责跟踪到底,问题得不到落实、得不到改良决不罢手,并向管理者代表直接汇报问题的整改情况。

2) 将审核出的问题进行量化分解,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项进行重点跟踪闭合,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和。

3) 注意内审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和考核。要求内审员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如果一名内审员对专业知识不刻苦钻研,不及时掌握内审的好方法,不了解质量管理的新要求,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审核任务。为此,派出内审员参观培训或聘请专家来公司讲学指导。同时,公司组织内审员一起交流经验互相。为了掌握内审员的业务能力,企业组织对内审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跟踪考核。

2.注重内部沟通

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公司各部门、员工之间存在的质量问题,由公司组织召 开碰头会、专题会及质量会进行讨论解决,消除了部门壁垒和责任推诿,使质量 体系的自我改进机制不断得到加强。

第6篇:质量体系知识培训范文

【摘要】我中心通过省级质量技术监督组织的计量认证和国家级实验室认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质量体系 ;评审

我中心于2004年~2010年先后通过辽宁省计量认证初次评审、监督评审暨扩项评审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初次评审、两次监督评审。通过这几次评审,总结一下我们得到几点体会:

1 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 17025)的要求,结合我们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和我中心的工作实际,在质量方针的指导下,我们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我们的体系文件突出重点,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在人员这一块,我们将每一个岗位的职责细化,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查到原因,落实到个人。其次我们对体系文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和完善。年初我们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授权签字人,变更了部分程序,对设施环境、新上岗人员和生物安全等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做出了明确规定,便于实施。质量控制科负责定期对检测所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查和搜集,保证了各类检验标准(方法)的现行有效。我们的体系文件份四层,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各层文件均处于受控状态。 我们对体系文件的要求是:质量手册要概括,程序文件要具体,作业指导书要详实。第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体系文件的要求,不仅保证了日常检测工作的准确可靠,而且顺利通过了各项评审。同时我们加强日常质量监督,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 重视学习和培训

为加深对认可准则的理解,中心多次邀请省内专家组织全员培训。在重点相关科室请专家现场指导。中心选派8名内审员参加培训,取得内审员资格。中心还多次组织相关业务科室的骨干到省级疾控和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在中心内部要求全体员工熟悉《质量手册》等体系文件,掌握相应的内容;中心利用继续医学教育先后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理化实验室毒物管理和防护、消毒技术等讲座。同时要求各业务科室,根据本科室的业务工作组织科内学习,并做好记录和评价。

3 做好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

在质量体系内部定期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是质量体系自我完善和提高的必要手段。目前中心有8名内审员组成质量监督小组,每年一次对中心质量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内审,按要求填写内审表,形成内审报告。发现存在问题和不符合项,提出整改建议,及时纠正不符合项。并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使内审工作务实有效。从而有效地保证中心的各项检测工作规范运行。同时我们将内审的结果输入到管理评审当中,对质量体系的符合性、适用性和有效性作出客观的评价。在管理评审过程中,我们质量管理科制定审核计划,负责组织和实施,沟通各部门展开讨论,全面分析质量体系。根据评审准则的要求输入相关材料,对关键点系统分析,对存在的不符合项,提出整改建议。对潜在的不符合项,学会运用预防和纠正措施。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结合质量方针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对体系文件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改,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4 强化室内质控和监督

年初制定室内质量控制和监督计划。各检测科室的业务主管负责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其中理化和微生物实验室每季度发盲样一次,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科室技术主管根据考核结果,做出综合评价。对操作过程和关键技术的薄弱环节,进行培训和监督。质量控制科每月对监测科室进行一次抽检,下到现场对采样过程和原始记录监督指导。这样从样品进入实验室前直到检测过程都得到了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不仅保证了日常检测工作的有效运行,也为接受各项评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质量体系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 护理

我院于2001年3月开始准备导入ISO,选派护理人员到外院参观学习,6月份开始导入。经历3个月的编写,于9月16日完成文件并进行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对文件进行了修改。WIT国际认证机构在对我院进行审核后,于2002年1 月26日顺利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先成为医疗卫生系统首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医疗机构。

1 我院实施ISO9001-2000质量体系的过程

1.1 进行正规系统的培训 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接受了咨询公司正规系统的培训。早期为中层干部及各科护士长进行为期10天的讲座学习,中期对各科主任、护士长进行了文件编写培训、内部质量审核培训,后期由我院ISO管理代表授课,对全院职工进行ISO9001-2000版基本知识的普及及宣传。

1.2 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最高管理者提出的质量方针是:医患为本、服务全面、技术精湛、追求满意。它的含义是:以人为本、以病患为中心;以医院员工、广大患者及其家属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的、热情的服务;诊断准确、治疗及时、手段先进、精心护理;追求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满意。质量目标是:医技标准化、诊疗规范化,病人满意度达85%,医疗事故为零。

1.3 护理质量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内容

1.3.1 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是我们全体护理人员最重要的护理理念,护理服务质量体系是为满足病人需要而建立的。把每位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照顾及护理,在理解他们需要的基础上,尽力方便他们、满足他们,最终达到使病人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1.3.2 培养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熟练的技能、全面的专科知识,护理服务是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服务,仅有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对护理服务的要求,因此必须培养全体护士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不管病人的身份、职业、贫富如何,都应一视同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熟练的技能、全面的专科知识是实施质量方针的保证。

1.3.3 持续地改进护理过程和效果,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永恒目标,这种改进包括持续的修改和完善,如修改完善了一般护理常规、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操作规程、特殊治疗技术、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新建了护理人员班次工作流程、专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院护理质量监控小组不定期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估,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1]。

1.4 质量体系文件的建立和内容 由我院文件管理中心负责,各科主任及护士长参与,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在三甲医院、百佳医院及地方性优质医院的评审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审核,制定出我院的程序文件、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共计1 000多个文件。

1.4.1 护理质量手册是护理质量体系最高层次的文件,它阐明了我院护理体系总的质量方针,描述了质量体系和程序的要求,规定了对质量体系有影响的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如出现Ⅱ°褥疮,即定为严重护理差错。为质量体系的审核提供依据。

1.4.2 护理通用程序文件,护理通用程序文件是支持护理质量管理手册的第二层文件,它适用于整个护理体系,明确规定了质量活动的途径,包括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及维持的方法,职责分配及资源要求,使护士所进行的每一项服务和每一项护理操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

1.4.3 护理通用作业指导书及专科作业指导书,该作业指导书属第三层文件,其明确指导完成某项服务所必须遵循的技术细节。通用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全院护理人员,专科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专科护理人员。

1.5 资源管理

1.5.1 人力资源管理,我院护理部根据各工作岗位所从事的质量活动及规定的职责对人员能力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护士担任护士长职务。对人员能力的判断可通过受教育的程度、接受的培训以及具备的技能和工作经历来决定。在人员的培训和提高方面的具体做法是:每年选派部分护士长、优秀护士到外院或外地进修、培训。在日常培训工作中,对34岁以下的年轻护士每月以笔试的形式考核三基理论,操作采取由各病房护士长考试、护理部抽查的形式。对34岁以上的护士由各科进行理论、操作的考试。护理部每半年进行全院护士三基理论考试,每季度对护士长进行理论考试,并进行护士长年终述职,每两年进行全院护士长公开竞聘,使优秀护士走向护士长岗位,使我院的护理工作逐年提高。

1.5.2 物质资源管理,护理部门应识别为满足病人要求和相关法律要求所需要的设施,提供并维护这些设施,同时对工作环境的因素加以管理。如我院护理部对各病房、病室、治疗室、护士站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包括物品的摆放、温度、湿度及清洁程度。

1.6 内部审核 内部质量审核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服务质量体系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审核的内容看是否坚持遵守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和质量控制规范。针对出现的护理质量问题找出原因,解决护理质量控制的难点[3]。我院自2002年1月26日通过认证后,每半年都要进行一次内部质量审核,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合格项,填不合格单,并限时整改,然后再重新审核,以确保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4]。

2 体会和效果

通过4年多的运行,在对36个护理单元的护理工作进行逐项考核,护理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使我院护理管理合格率由原来的84.9%提高到94.8%,年均增长2.5%,见表1。

表1 36项护理单元实施ISO标准前后护理管理合格率比较(略)

2.1 实施ISO标准可使护理质量体系趋于完善

2.1.1 护士的职业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在4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严格执行新的管理标准,认真用ISO程序文件精神塑造全新的工作形象。从护士的着装、仪表、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以及站、立、坐、行,端治疗盘,推治疗车、拿病历夹,从待人接物等到护士与病人语言沟通,入院接待,出院的健康教育等礼仪服务进行了全员、全方位的职业礼仪培训,并以科室为单位举办礼仪比赛。在工作中实施限时服务,如抢救危重病人时要求护士1分钟内到位。要求做到六声、四轻、三到位。六声即病人入院有“迎声”,出院有“送声”,治疗护理有“请声”,巡视病房有“问声”,病人合作有“谢声”,服务不周有“歉声”;四轻即护士操作动作轻、走路轻、说话轻、推车关门轻;三到位既做到位、说到位、管理到位。目的是让前来就诊的病人及家属亲友都能看到我院护士隽美的风韵,听到她们优美的语言,感受到她们真挚的情感,实实在在地展现我们的服务质量。

2.1.2 明确职责,实施ISO标准使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和作用具体化、文件化。各级人员各负其责,使我院的各项工作处在自觉地有人抓、有人干、有人查,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1.3 全院的各项工作及操作有了统一的要求和准则,实施ISO标准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深刻体会到ISO标准的精神实质,学我所说的,做我所写的,查我所做的。如病房每日按医嘱领药,领出多少,用去多少,剩余多少都要登记,如果剩余的缺1支药,要查出原因。杜绝了工作中的漏洞,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效果 实践证明,ISO标准是一套适宜的、完整严密的、可操作的文件化管理体系,该标准把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予以制度化、规范化、法规化。由于管理规范,服务意识增强,我院36个护理单元的护理工作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达到90%以上,基础护理合格率94.4%,一级护理合格率97.2%,护理表格合格率94.4%,急救药品、器械合格率100%,护理操作合格率94.4%,服务态度合格率91.7%,健康教育达标率91.7%,护理管理合格率达94.8%;护理投诉减少,导入ISO标准前我院年投诉为15起,导入ISO标准后年投诉仅为3~4起,社会效益显著提高,同时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

实施ISO 9001-2000质量认证体系,给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创新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医院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勇攀高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是,实施ISO 9001-2000质量认证体系并不代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全部,我们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改进、不断创新,开创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杨建国.护理行业实施ISO9000实际与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2.

[2] 马晓华.ISO 9000在护理质量保证体系的应用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 685.

第8篇:质量体系知识培训范文

勘探处自年月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的认证审核,取得了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在进一步完善体系并保持持续有效地运行方面,各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大职工对系列标准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加深,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贯标”、“认证”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认证是企业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体系的一种手段,取得认证证书只标志着企业质量管理基本符合标准的要求,要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还需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因此,我处在通过年监督审核后,为保持质量认证的有效性,最高管理者立即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一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了处质量体系文件

自年月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的年度审核后,我们立即针对审核中审核组对我们提出的项轻微不符合项及末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了认真分析,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了纠正措施。及时对体系文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⒈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修改

为了使程序文件更具可操作性,真正对勘探生产的各个质量环节予以有效的控制,体现出处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并不断改进,我们组织人员对版质量手册进行了换页修改对版程序文件进行了换版修改。为了切实做好体系文件的修改工作,质量与安全环保管理部首先深入到各基层大队和处有关职能部室进行了走访,广泛听取大家对体系文件的修改意见,汇总后制定了修改计划。修改后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更切合生产实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增强,文件整体结构日趋合理,文件之间、单位之间的接口关系更加紧密,避免了职责不清、相互推委扯皮现象的发生,也有效地减少了“两张皮”现象的发生。体系文件的不断修改,对处质量体系长期有效运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⒉修改、补充了作业文件

在体系运行初期,我们制定了《综合勘探文件汇编》(年)、《地质勘探文件汇编》(年),随着体系的不断深入和实际生产的检验,《汇编》中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合目前生产的需要。今年,我们补充了《综合勘探资料解释规范》,《综合勘探仪操作规程》《综合勘探资料录取整理规范》,替代了《综合勘探文件汇编》、《地质勘探文件汇编》。

二、加强培训,扩大内审员队伍,并使其发挥作用

今年又选派名生产骨干参加了由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举办的内审员资格培训班,加强内审员力量。目前,取得内审员资格证的人员已达人,分布在各个岗位上,他们是推动处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骨干力量。

三、加大对体系的检查力度,精心组织内审

今年月份,质量与安全环保管理部分别对冀被各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较多,有滑坡现象。我们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各单位进行了通报,并督促其进行整改。主要是有些单位在处通过年度审核后,思想上有所放松,未完全按处质量体系要求对各环节进行控制,体系出现了严重滑坡。通过检查,及时防止了质量体系的滑坡。质量与安全环保管理部精心组织了内审工作。月日——月日,进行了一次全面内审,本次内审是对处质量体系运行状况的总体检查,目的是检查版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验证处质量体系运行结果与处质量体系文件要求的符合性及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处质量体系顺利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的换证审核作好准备。本次审核涉及了—:的所有要素要求,共发现项轻微不合格,主要表现在质量记录管理、统计技术应用、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检验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这次内审工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及时发现了存在的不合格,对处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四、质量体系得以有效运行

通过近三年的体系运行,基本上实现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尤其是今年以来,体系运行无论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还是在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改进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以顾客为中心”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重组改制以后,顾客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和提高,比如东部油田公司连续下发了《勘探处在探井勘探中的主要职责(条)》、《地质勘探各阶段乙方的主要工作内容(项)》、《新的形势下强化勘探管理的要点(点)》等文件,这些文件的条款不但是对我们的工作要求,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质量考核,并且这种考核不仅仅是勘探成本的扣罚,而且关系到队伍的使用,以至牵涉到勘探工作量的流失和市场的占有。这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勘探处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不折不扣地按规定的要求去做,时时、事事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以使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组织依赖其顾客而生存,失去顾客的组织必遭淘汰。

.正确识别顾客的需求。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首先识别顾客的需求是什么。通过多年来与顾客广泛打交道的经验以及分析新时期出台的新要求,我们大致归纳出顾客在五个方面的需求,一是加快实施节奏方面;二是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方面;三是搞好实施监督方面;四是提高资料整理的水平方面;五是围绕日常工作的优质服务方面等等。但我们应该知道,顾客需求是不断变化和提高的,因此我们要不断识别顾客要求,持续满足顾客需求。

.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协调运作。满足顾客需求不是说说而已,重要的是必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今年以来,整个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都遵循“满足顾客需求”这一宗旨去努力工作。比如,我们测量组经常在下午快下班时接到一个坐标,让明天上午就去踏勘井位,于是晚上接着干,展点、计算、充电,如果一天下发几口井位,还是南北各有,则更要忙个不停,并且第二天兵分两路去测量,这一切是为了顾客能及早上钻的需求;接着是勘探地质设计,也是要的急,有时甚至正式“三图一表”还没到,就催设计拿出草本,设计人员加班加点,从收集资料到微机输入,从数据校对到复印装订都一丝不苟,保证了开钻前设计到;再有分析化验急样急做,及时的薄片、地化、物性及全脱资料为认识地层,评价油气层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潜山井卡山时现场上薄片鉴定,为准确判别是否“进山”提供了充分依据,大大减少了勘探队的停等时间。比如为了顾客的低成本,高效益,我们在油气层评价上,对资料反复分析,反复对比,有时还有意识的增加化验分析项目和取样密度,以获取更多的油气信息,千方百计来提高解释符合率;在动态分析上,我们充分利用最先掌握第一性资料的优势,及时分析对比,拿出下步钻探意见,库井对比电测后,北部项目组人员拿着资料和方案连夜赶到任丘汇报,结果该井加深钻探发现全井最好的显示层;库两口井也是钻达设计井深而没打完目的层,经请示后又加深钻出新的显示层;至于提出提前完钻建议被采纳的或建议虽没被采纳但续钻也没效果的可谓数不胜数。比如在履行顾客赋予我们监督职能上,无论是二开前勘探条件验收,还是事故处理后带荧光勘探液的清除,我们做得仍然十分认真;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库井在勘探前综合勘探仪试运转时,在浅层明化镇组发现地质异常,小队及时汇报并在完井时上提综合测井井段,定了井壁取心,证实了显示的存在,从而发现了一套新含油层。另外,利用综合勘探仪诸参数的实时监测,我们对勘探条件和泥浆系统的变化了如指掌,依靠勘探小队人员的记录,我们对勘探过程的特殊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进而在地层识别和油气层评价时能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比如在为顾客服务方面,我们的工作有了较大改进,主要表现在:一是探井的日常汇报及时了,重点层段能做到一天三报;二是对完井汇报、试油讨论和老井复查非常重视,每一次都认真准备,积极参加;三是认真对待每次资料验收的讲评,对提出的问题都举一反三地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力戒今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四是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调度室值班人员总是态度和气地请示汇报,不厌其烦地重报重传。比如资料录取和整理,我们在取全上作文章,在取准上下工夫,在整理上显水平。总而言之,我们努力在各项工作中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对我们的满意度也在逐步提高。

(二)注重过程方法,确保勘探质量

在勘探整个实施过程中,按照过程方法,我们将其划分为三种过程控制:一是直接影响质量的过程,它包含资源配备尤其是人员配置、岩屑代表性、仪器的正常运行、原始资料的齐全准确及时、勘探条件的干扰识别等;二是关键过程,它包含井位数据、“三卡一定”卡取心层、卡潜山、卡完钻层、定井壁取心和完井数据;三是特殊过程,它包含斜井的勘探、浅层的勘探、潜山地层的勘探、气与轻质油的勘探。今年我们抓直接过程不放松,生产管理上重在要求和检查;抓关键过程硬碰硬,生产管理上重点把关;抓特殊过程多用功,在生产管理上勤跑井,多指导。通过三种过程的划分,我们在生产管理上的思路更加清晰,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勘探施工过程的控制,以确保勘探质量的提高。比如斜井勘探的主要问题是岩屑代表性差,勘探的重点就放在钻时、地质和对比上;浅层勘探的焦点问题是钻速快造成对比分析不及时,勘探的重点则放在目的层段加强力量,资料必须跟上钻头,并多汇报,共同搞好随钻分析卡好层;潜山地层勘探的关键问题是储层的不均质性,勘探的重点要放在烃类检测和泥浆参数、工程参数的综合分析上。总之,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内部的各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

(三)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改进是提高管理质量的精髓。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使得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度有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人们总是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现系统性能改进的机会。质量改进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高质量的过程。今年有两件事很能说明这一点。一件是里井在接近井底时,错把“单根峰”当作地质异常,结果多打了进尺。后来分析找出关键的原因是,快速钻进没有快速分析的意识,更没有及时整理资料的做法。这件事对当事人和组织都是一个教训,当事人说,我一辈子忘不了,一辈子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组织上把浅层快速勘探的勘探作为勘探实施的特殊过程,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另一件是今年在北部钻探的五口井,电测解释与试油结果多不相符(我们的地质解释也有不符合层),我们用了半天召开质量分析会,查问题,找原因,集思广益,最后分析出地质解释符合率偏低的原因是油与气的组分特征没搞清,水溶气的饱和度认识不足。结果重新解释,不仅自圆其说,而且对另外一口井的解释确定了改进方案。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只能维持质量,持续改进旨在不断提高质量。

五、下步工作要求

⒈进一步发挥内审员的作用。目前,勘探处通过培训的内审员已达人,分布在各单位。这些内审员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协助本单位搞好体系的运行工作。各单位的兼职内审员要认真学习体系文件,督促各岗位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各项质量活动,同时应及时收集、汇总员工在执行体系文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若有疑问,及时与质量与安全环保管理部联系,以便尽快得到解决。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内审员要熟悉所在部门的业务,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大胆督促领导和各岗位组织实实在在的质量活动,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编写质量体系运行报告。当然,各部门领导要支持帮助内审员的工作,要树立内审员的权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⒉加大内审频次和深度。质量体系只有不断向深层次发展,不断增强控制的实效,才能避免管理上的反复和滑坡。为此,必须加大内审的频次和深度。根据我处质量体系涉及各部门的主管要素及相关要素的数量,结合各部门与勘探实体质量的关系,将有直接关系的各大队(研究所)和项目部归为第一类,有间接关系的机关各部室归为第二类。第一类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内审,第二类部门每半年进行一次内审。内审的重点要放在过程控制和质量改进上,内审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内审的不合格项要有一对一的整改措施,并作为下一次内审的对象。

⒊严格考核制度。本次内审表明,一是不合格项大为增多;二是项目部与冀被各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三是有些体系运行报告编写的不认真。究其原因可谓一大堆,但有一条是最根本的,这就是没实行严格的考核,没有与经济利益挂钩。质管中心要拟订《质量体系运行考核办法》,考核以内审结果、顾客质量投诉和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程度三个方面为依据来进行奖罚。同时对内审员也要进行考核,对其工作态度、能力、实绩等进行评价,对确实不合格者要取消其内审员资格。

第9篇:质量体系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工作方法

研发企业经过公司领导层和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仅仅标志着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如何继续贯彻ISO 9001标准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加快研发体系的建设步伐,持续提升研发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和效率,将是研发企业在获证后面临的艰巨任务。“管理者推动”和“顾客推动”双重模式是通过认证后的有效体系工作方式。

一、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对汽车研发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梳理汽车研发过程网络和管理思路,理顺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接口关系,从而有效协调研发过程之间的相互工作关系,避免扯皮现象的发生。(2)使研发管理工作变得更系统和透明,使员工树立“按程序和流程做事”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扭转员工按惯例做事,靠会议和领导指示处理常规事的不良习惯,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和降低研发成本。(3)影响产品/服务质量的因素遍布在与产品有关的所有过程中,对过程进行清晰的识别和控制,才能保障产品/服务最终的质量;产品/服务质量的稳定提高,有利于提高汽车研发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增加消费者采购合格产品的可信程度,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4)质量管理体系使汽车研发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多个研发项目并行的情况下,使得各项目研发工作更加程序化和规范化,在保证SOP节点的情况下按质按量有序开展。(5)组织中80%以上的问题是由管理原因造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供“质量管理操作平台”框架,该平台由组织架构、程序规定、资源要求等组成,管理人员可以从系统性的角度持续发现问题和改进,形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善的机制,从而提升管理水平。(6)如果研发产品要出口贸易,那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相当于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能有效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二、获证后的体系工作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