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王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人教版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在高考中赋分比例不会很大,而难题分布较少。从知识点的分布看,试题长集中在细胞衰老的特征及原因等方面,因而这些方面也是本章的重点学习内容。细胞衰老、癌变和细胞全能性知识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表达交流及实践等能力均得到培养。同时要重视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许是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
2.描述细胞衰老的过程
3.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学会搜集和分析与社会老龄化相关问题的资料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
2.通过有关系细胞衰老问题的讨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细胞的衰老、凋亡的知识以及老龄化现象比较感兴趣。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是我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关系,衰老细胞的特征
(2)细胞凋亡的含义
2.教学难点
细胞电网的含义以及细胞坏死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问题探讨、引入课题
1.人体衰老表现出显哪些特征?
2.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
3.人体衰老和细胞衰老是不是一回事?
(小组代表汇报)
1.人体衰老特征:老年斑,白发,耳聋,皱纹,眼花等。
2.老年人体内有幼嫩细胞,年轻人体内有衰老细胞。
3.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并不是一回事,人体的细胞不断更新。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衰老细胞的特点)
二.学生学习、教师指导
(教师活动)衰老细胞有何特征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22县官内容找出衰老细胞的特征/
(一):衰老细胞的特征
(学生活动)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萎缩变小,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的多种酶活性下降;细胞核变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增多;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五指运输功能降低。
(二)细胞衰老的原因
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历来你是研究人员极为关注又很难回答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22相关问题。搜集和分析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结合小组搜集资料汇报:如何延缓人体衰老?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投影展示出来。
(总结归纳):
1、合理的饮食结构
2、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适宜的体育锻炼
4、乐观的生活态度
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未分化、分化,衰老和死亡这几个阶段。可见,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物现象。
(三):细胞凋亡
细胞死亡有正常凋亡和异常死亡(坏死)两类。细胞凋亡石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正常的细胞死亡是在细胞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的主动过程,它有一套严格的程序。
(教师活动)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思考或讨论填写下表:
表一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项目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与基因的关系
细胞膜的变化
形态变化
影响因素
对机体的影响
三.联系实际、提高能力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1.夏天一些爱美的女生特别怕晒黑,但是夏天晒黑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又会变白回来。这是什么原因?
2.为了美白女生经常去角质,根据生物学知识经常去角质科学吗?一个月去几次才是合理的?
3.请同学们想一下广告上的那些美白产品宣传:用来之后能马上使皮肤变白,大家认为这些可信吗?
4.婴儿体内有没有衰老细胞?问什么老人表现出衰老迹象,婴儿却没有?
【教学反思】
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内容:
本文写的是作者与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他的眼睛又不好,生活更是凄凉艰难。但是他心好,老实厚道,关心人。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淳朴的好人。作者在文章里含蓄地提出了要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学习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作者介绍2、生字词
二、整体感悟
1、文中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叙述与描写,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1)介绍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
2)记叙了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表示感谢。
3)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但又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的人。
2、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具体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关心老王的生活。
3、本文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到“愧”。
4、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三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老王的交往。
三、重点岩读
指名朗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2、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你是怎样理解的?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
3、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
四、为什么作者一家能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那么关心、爱护?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一、课前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意趣
对教学细节的处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教学细节也是可以预设的。我在教学《老王》这课时,文中对老王最后一次出现时的描写,无疑是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重点,为了研读好此处内容,我利用教材中插图的不准确,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幅插图应该是老王临终前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样子,它表现的是否准确,为什么?”学生很快找出了答案:因为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时候是“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由此引发学生对重点语句的关注和兴趣。通过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细细品味,感受老王所送的香油和鸡蛋中所包含的对杨绛的敬重和感激,也能理解杨绛当时错愕惊异又幽微难言的心境,并由此勾连出全文几次对钱的细节描写,对老王和杨绛进行细节上的心理探寻。从而挖掘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辉,领会作者倾注在人物身上的思想和感情。教师若深入文本,预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及细节,就能使预设和生成达到和谐的统一。
二、善于发现“亮点”,课堂充满智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用敏锐的视角发现、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准时机,巧妙深挖,就能让课堂充满灵性、洋溢智慧,凸显实效。我上《背影》一课,研讨“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请找出来并说说哪一次最感人?”这一问题时,有学生起来回答:“第二次背影最感人。因为这一次描写最详细。先写了父亲的衣着,然后通过动作描写,刻画父亲的吃力,形象的描绘出父亲买橘子艰难的样子。父亲为了自己不辞辛劳,而自己却嘲讽父亲,想到这些,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流泪?所以这次最感人”。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或点头、或微笑,还有的不等说完就应和:“对!”但也有个别人拧着眉头。我点评道:“李潇同学的回答非常好,语言流畅,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一边说着一边用鼓励的眼神激发着那几个拧着眉头的学生,“大家都与她的感受相同吗?”很快就有人举手:“老师,我觉得第四次最感人。因为作者写到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老境如此颓唐,而且父亲在信中又写道‘大约大去之日不远矣’,此时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和怀恋,这个背影在作者心中挥之不去。”。我又鼓励道:“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验,回答的真棒。”话音未落,就又有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老师我认为第三次最感人,因为在此之前作者已看到父亲对家的艰苦付出,对儿子的关爱,也为自己不理解父亲嘲笑父亲而感到自责。在此时与父亲离别,看见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去去的人群,留下了惜别的泪。离情别绪,催人泪下,表现了父子情深,更增添感人力量。”“老师,我补充一下……”此时,课堂上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
所谓“情境――问题”教学,是指中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熟悉的、感兴趣的学科情境出发,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出、分析和解决学科问题,从而获取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为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备课要做到“懂、透、化”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是基础性的问题,哪些是拓展性问题,哪些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要做到“实”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韦志成先生指出:“从阅读教学的外部功能来说,它统帅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着写作教学、说话教学和听知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
三、课堂提问要做到掌握技巧
课堂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那么,应如何进行设计,才能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使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呢?
第一,创设探究问题情境。
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用一幅画、一首歌、一个故事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
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其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如教学《老王》时设计的问题:老王的生活苦不苦?这就未免过于简单,这个问题根本不富于启发性,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换一种方式如向学生提出“老王生活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老王生活在我们今天,他的生活能有保障吗?”“何以知之?”之类问题,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艺术,兴趣,效率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只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上课的现象,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爱学、乐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坚持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同时融入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合理成分,在课堂教学上,我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引导学生参与等方面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改进,优化了教学效果。
1.中学语文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易于控制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全方位的立体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并用的情境,充分发挥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语文教学成为共同参与、学习的多维动态方式。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
1.1 创设意境,以景激情,激发表达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能调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人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它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1.2 激感,以情感激发表达欲望。
语文学科具有非常明显的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流露[1]。
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教课入“情”,学生读书才能入“境”。老师讲课总要带着一股激情,才能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也想像老师那样投入情感,倾情阅读。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断地随着老师的引导,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下得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也同老师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很好地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比如杨绛的《老王》中老王第二层的不幸是他无亲无故,孤单一人。文中说:“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老王的孤独,先讲两个哥哥,让人感到他还有个至亲,但死了,这个转折教师要重点强调,接着说有两个侄儿,但又没出息,透漏出悲哀与无奈,这样学生对老王的身世就产生了同情与怜悯,为下文老王的死的情感过度做好了铺垫。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而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表达情感的欲望就越来越强烈[2]。
1.3 再现情境,培养感知表达的独创性。
在阅读教学中,电教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课文内容演示有机结合,再现情境,运用表达思维,培养表达的独创性,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表达[3]。
在初中语文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时,教师把电视剧《水浒》中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拳打镇关西的一段精彩片段为学生播放,犹如课文在屏幕上再现。一个富有正义感、勇而有谋、粗中有细、能爱人,能憎人的鲁提辖形象地站在同学们面前。继而,教师用铿锵激昂的语调,复述课文中关于鲁提辖拳打郑屠的精彩片段,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将书面精彩的描写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学生练习并口述课文这个精彩片段,达到语文教学效果。
1.4 多媒体的使用,既能让学生学得轻松,也能让老师教得轻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量的知识一起涌入课堂,冗杂的知识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来慢慢梳理,这就耽误了无数的时间,再加上板书等所耗费的时间,一节课下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感到非常疲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时候,各种知识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变化的知识呈现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疲倦,自然也就学得轻松多了。与此同时,在朗读课文方面,可以大量运用音像材料,解决朗读教学中的众多问题。
2.当前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易于出现的问题
2.1 赶潮流式的多媒体教学。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自然都会掀起一股热潮,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的现象,事实上,大量的教学任务并不能依靠多媒体这一手段来完成,或者不需要这一手段。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盲目追赶潮流,不仅没有达到预先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2.2 无法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在我所在的中学,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再加之学生好奇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多媒体设备本身的好奇上面,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想象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多媒体运用于教学是个大的走向,是将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一、 突破“教决定一切”的观念,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观念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凭借其传统的课堂优势地位,把学生当作道德和知识的“容器”,强行把课本上的思想意识、理论知识或个人的思想观点灌输给学生。尽管我们在教学中涉及了一些双边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大多是一种形式。因为问题的设置是事先定好的,答案基本是固定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这种教学实质是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看不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突破“教决定一切”的观念,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我在《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问题的教学设计中就突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多媒体显示
镜头一:一大早,老王去市场买菜,路过“全聚德”考鸭店,看到门前排着一长队,并争先恐后的买烤鸭。见此情景,本来没打算买烤鸭的老王,也加入了买鸭的队伍。
镜头二:课本23页上面的漫画“小林的服装”。
镜头三:学生消费流行语“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
镜头四: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轿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
其次,布置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并判断上述四个镜头分别反映了什么消费心理?
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四组,深入讨论每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并作出评价。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
最后,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评价、点拨并总结出消费心理复杂性的重要表现。
这一教学设计在老师的宏观引领下,以学生为中心,既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预设之中,又参与到生成之中,还参与到评价之中。彻底改变了教师包办式的教学和高高在上的姿态,尊重学生的观点、发现、意见和建议,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平台,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师生关系,这是实现探究教学的前提和决定因素。
二、突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学生。
“满堂灌”教学模式中,始终是老师在质疑、释疑、讲解、板书。学生基本没有自主研讨时间、答辩时间,更谈不上充分展示探究成果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成了以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为主要特征的维持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满意的效果是能够让学生“学会”(主要是知识),而不能让学生“会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口头,而不能贯彻在教学实践之中。要培养这些能力,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时间。我在《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问题的教学设计中,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自然地就把课堂学习时间给了学生。特别是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并把自主探究的成果充分展示出来,在思维碰撞中体验学习的收获和愉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这是实现探究教学的重要保证。
三、突破探究问题的简单化,创设具有针对性、生活性、时代性和趣味性的情景。
探究问题的简单化主要是情景设置的形式化、表面化,问题的知识化和答案的标准化、单一化。这种教学设计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效果。特别是问题的知识化和答案的标准化、单一化,使得课堂枯燥乏味,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着这种状况,就必须突破探究问题的简单化,创设具有具有针对性、生活性、时代性和趣味性的情景。我在《做理智的消费者》这一问题的教学设计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多媒体显示:
镜头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目前信贷购房,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有的人欢天喜地住新房,有的人住进新房成房奴。
镜头二:近几年,小汽车消费市场十分火暴。在某地曾出现了排队购车的现象。
镜头三:2012年8月12日上午,山东菏泽音乐艺术学院的同学举办了主题为“低碳环保,绿色消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用废纸板、废纸盒制作环保宣传标语,还用人体艺术来宣传环境保护知识。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市民们学到了许多环保知识,对活动赞不绝口。
镜头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不要浪费粮食。“我光盘我光荣”。
其次,布置问题:把学生分成四组,让每组学生对上述四种消费现象或观点中的一种通过合作探究,从其原因、影响、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价。
然后,老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各组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
最后,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做理智的消费者必须坚持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这一教学设计中创设的情景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并且都是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具有灵活性性和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积极置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从而寻求解决消费问题的多种方案。突破探究问题的简单化,创设具有具有针对性、生活性、时代性和趣味性的情景。这是实现探究教学的关键所在。
四、突破教材和课堂的束缚,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内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个性阅读 隐在读者 召唤结构
一、序言
一个文本是不是只有一种解读结果?文本解读究竟存不存在“标准答案”?这是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很可能会直接导致语文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冲突。
对于文本阅读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会直接影响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选择,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阅读经验和阅读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阅读本身的认识和理解。
我的观点是,文本个性解读是人类精神真正得以解放的必然选择,也是日益民主化的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础。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文本的本质应该在于表达出作者沟通的渴望,因此,必须考虑作者的意愿和想法,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忽视语言作为一种独立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存在的力量,对于作者和读者所施加的影响。而语文教学努力实现的,应该是规约中的解放、传承中的创造。
二、文本个性阅读如何成为可能
阅读行为由于阅读动机、阅读发生的文化背景以及阅读者对于阅读的理解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阅读生态。不过关于阅读,有一些问题在今天应该是可以形成共识的――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作者的价值。它是文本形成的前提,没有作者的努力,这些词语和句子不可能连缀在一起,形成一种表达特殊意义的结构,而且至少应该承认,作者在尽所能地表达自己希望表达的意蕴。其次,我们还应该承认,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可以被人们所利用,同时也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如果我们忽视了语言的“内蕴结构”,就无法真正理解语言所传递的内涵。第三,我们同样也必须承认,读者作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个体,可以独立而自由地理解文本所传递的内容。
现在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文本中是否有这样的“裂隙”,容得下读者的心灵实现个性化的解读呢?事实上,这样的“裂隙”是确实存在的。首先从作者的写作角度看,一方面,前设观念、词语的个性化理解、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特定的交流氛围都可能是作者视为当然的一些内容,但在读者看来未必那么明确。另一方面,作者对于自身的了解也存在盲区,那种下意识的选择,同样会让读者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其次从语言的角度看,语言是独立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存在的,有时候语言本身还规定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方式,在一些情况下,不是作者选择了语言,而是语言选择了作者,如果我们忽略了语言这只“看不见的手”,我们就不可能深入到文本的深处把握更多、更有意义的信息。但是,不同的人由于各人生存的环境、个体禀赋的不同,对于语言的理解也是存在差异的,而这样的差异,恰恰是读者可以利用的“裂隙”,正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第三,我们应该尊重读者之间的差异,文化环境、个性、阅读时的“语境”都会有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也使得阅读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结果。
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本的个性阅读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但这种发生是有条件、有前提的。它是以作者对文本控制的力度和方向为基础的,是受制于语言本身的“内蕴结构”的。
三、语文课程与个性阅读
个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实际上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具体说来,个性阅读强调的是阅读的结果会带有阅读者个性的影响;而个性化阅读则是强调阅读的过程,必须是带有个性干涉的。所以,我们究竟是允许个性阅读,还是追求个性化阅读,是研究本课题必须回答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语文教学应该接受个性阅读,但是并不专注于培养个性化阅读。
个性阅读在现实中是可能发生的,但语文教学是否应该促成这样的阅读发生,就需要讨论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阅读行为的特质;另一个问题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我们必须明确阅读教学的价值指向,才能够很好地回答语文教学中的个性阅读问题。
按照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沃・伊瑟尔的观点,文本本身具有“隐在读者”和“召唤结构”两个方面。简单来说,“隐在读者”代表了作者的预设,“召唤结构”则意味着向读者开放的可能性。正是这两个方面的交相作用,才造就了文本的意义的产生。也就是说,在文本阅读中是有某种确定性的东西存在的,但同时也有许多的“裂隙”允许甚至鼓励读者带有个性特征地介入,而个性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这样的确定性与个性的交互作用之中。
我们必须知道,和日常阅读行为相比,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更关注阅读过程中读者阅读经验的积累。作为教学的阅读和日常阅读行为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我认为,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阅读,应该体现出语文课程本身应有的价值。从课程的本质属性来看,应该完成的任务有二――完成人的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人的个性化。语文课程就是从语言文学等方面实现这样两个目标的,所以应该兼具培养规范阅读和个性阅读两个方面的功能。从以上分析得知,语文课程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实现这两个方面的目标,是和阅读行为本身的特点有关的,或者说,阅读行为的特点恰好与教育的本质存在着同构的关系。
更进一步说,阅读也存在着不同的功能,由于写作的目的不同,作者对于读者的控制也存在着程度的差异。研究认为,可根据读者的动机不同,也可依据读物的性质不同,将阅读大致分为理解性阅读、记忆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和消遣性阅读等多种。实际上由于阅读动机的不同,对于阅读最终的结果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对于不同特质的文本,在教学要求上也应该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明显的结论是,由于个性阅读本身就是阅读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所以当然应该是阅读教学关注的内容;但另一方面,作为促成正确的阅读行为发生的教学,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作者在文本中为实现意义的传达而做的控制与规约。
同时更需要指出的是,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实际发生的阅读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前者是学习阅读的过程,而后者是阅读实践的过程。目前,语文教学界有“阐释学误人”的倾向,即运用阐释学的理论去诠释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殊不知,阐释学中所强调的阅读,是相对成熟的“阅读实践”,而不是“学习过程中的阅读”。所以,承认阅读行为中个性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地建立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的联系是正确的,但是,过分强调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是不恰当的。
四、语文教学与个性阅读
由于语文学科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作用既要让合理的阅读行为发生,又要鼓励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培养个性,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地体现阅读文本的教学价值。分析一个文本的教学价值,必须同时考虑文本特点、课程价值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这三个维度。
首先谈文本特点。要考虑写作目的,事实上,由于写作目的不同,作者对于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的控制力度和控制方式是不同的。简言之,在论说性或者说明性的文本中,作者为了使得自己的表达更能够被读者接受,在语言策略选择上会表现出更强的控制性。而在文学文本中,因为需要读者的共鸣,所以会更多地容忍语言本身的“内蕴结构”和读者的生活感受的介入。从历史性的方面考虑,一些历史文本,曾经或许有强有力的控制性,由于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现在变得有更多可以让读者介入的空间,或者反之,由于一再被征引,现代文化越来越强烈地影响读者对于文本的接受都是有可能的。如果我们不考虑这样的特点,以一种模式来处理所有文本,则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次我们讨论课程价值。文本的解读同样受制于课程设计本身。典型的例子是《荷塘月色》,在苏教版教材中安排在高一,而在华东师大版教材中则安排在高三。又如《老王》,在上海的教材中排在高一,强调的是平民意识,而在全国教材中则安排在八年级,强调对他人的关怀。所谓课程,简单说就是教学的过程,如果我们撇开课程设计本身的科学性不谈(比如对《老王》的认识,我认为无论是上海的教材还是全国教材这种安排都不太恰当),课文出现的阶段以及这一阶段课程的具体要求都会影响到教学中对于阅读的目标与要求的设计。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凸显课程设计目的的方面。这种阅读干涉,在实际教学中也是不能回避的。
第三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说文本中有“隐在读者”和“召唤结构”交互作用产生的文本意义。“隐在读者”是作者的预设,其中包括作者对于语言的选择与组织,以及与假想的对象交流的过程。这其中又有两个问题是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关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语言学习基础能不能敏锐地感知作者选择和组织语言背后的动机与目的;另一个问题是作者选择的假想读者在生活阅历、文化背景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至于说到“召唤结构”,则是作者的“留白”,是对于读者完成建构的期待,表现出作者对于读者的信任,但是这种期待能否得以实现,还取决于读者的心智是否成熟以及他的阅读背景。所以,不同的学生在这个方面的理解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如果我们选择了与目前学生的阅读经验和认知水平完全相当的文本,则阅读教学无法发生;选择远高于目前学生的阅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文本,则阅读行为不仅不可能发生,更遑论阅读教学了。
另外,我们也不能够忽视文本阅读教学的语言学习功能。语言学习的本质是语用规律的学习,文本中的语言学习存在一个逻辑假设,那就是作者的语言是成功进行交流的范式。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恰恰是要强调阅读结论的确定性的。否则语言学习就不能够实现,语言规范的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认为,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设计(课程设计、教材编纂、教学设计)者一定要极其认真地对待文本的价值分析。正如沃尔夫冈・伊瑟尔所分析的文本本身具有“隐在读者”和“召唤结构”,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这样两个方面的存在,这是阅读教学区别于日常阅读最重要的地方。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辨别、了解文本的内部结构,是教学设计者必须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
其次,促成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发生,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觉得必须给学生阅读的“标准答案”,将“标准答案”作为传授的具体内容。实际上,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直觉的产生,才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阅读教学不应该对阅读结果进行控制,而应该关注阅读过程。作者在文本写作的过程中,一定是对于文本的语言有所控制和设计,而教学应该关注的是学习者是否能够自觉地感知到这种控制和设计。
第三,个性阅读的发生,实际上存在于文本与读者两端,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应该保证读者进入文本的“裂隙”的合理性,或者是进入“裂隙”的方式的正确性,以避免“误读”或者“浅阅读”的发生。这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考验,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的保证。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如何与文本“相遇”,以保证其中逻辑关系的正确性。
五、结论
1.个性阅读是阅读行为的一般特征,是由文本的内部结构决定的。或者换句话说,正确的阅读行为都应该是个性阅读。
2.文本在构成上有一定的控制性,虽然文本的交流功能不同,其控制力度、控制方向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控制存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前提是它们都应该是“哈姆雷特”。文本的个性阅读必须以承认这种控制的存在为基础。
3.阅读教学中的阅读行为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行为有相同点,但是也存在差异:阅读教学中的读者,是“学习中”的阅读者,是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读者,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若将两种阅读行为中的“读者”概念混淆,对于阅读教学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4.阅读教学应该关注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而所谓经验,包括:(1)对于文本中的控制的自觉;(2)合理地将自己的阅读经验、人生经验与文本中的“裂隙”发生关联(建构)。
5.阅读教学关注阅读行为的合理性,阅读中的个性解读是合理的阅读行为的必然结果。而在阅读中过分强调阅读结果的个性化差异性,未必符合阅读教学的特征。所以,要防止在阅读教学中过分强调“个性化”的倾向。
【参考文献】
[1]蒋成.读解学引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改革 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自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思考逐渐冷静,语文教学逐渐回归到理性,朝着务实、高效、求真的方向发展,这是广大语文教师拭目以待的。但伴随课程改革,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小的缺失,这引起了我对当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于是,学生们动起来了,表现为教师的问题还未陈述完毕,学生们早已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教师的问题信手拈来,学生们的答案脱口而出;新课程倡导过程体验,辩论、游戏、课本剧便搬上讲台,一招一式惹得满堂喝彩,前仰后合。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互动充分了,但在这繁华与热闹过后,我们禁不住要问:效益如何呢?我们往往将热闹的课堂与成功的课堂划上了等号,却不自觉地忽视孩子们是否具有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发展,忽视孩子们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指导和情感的熏陶,出现“课上热热闹闹,课后收获寥寥”的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呢?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其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地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其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阻碍学生学的所谓教是误人子弟的教。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钟启泉教授明确提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以,教师必须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而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应该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思辨时间和说话时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教师抓住以下几点,可以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明确教学目标
由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多样性、特殊性,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一要熏陶学生的感情、性格、人格,培养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也就是教学生怎样做人。二要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训练语言思维,即教会学生掌握语文的两个基点,即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点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能力点指的是听说读写能力,具体指朗读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语文教学任务的无限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似乎形成了一对矛盾,于是,不少教师就采取延长课时的方法,而当学期结束时,还在拼命赶进度,滔滔不绝地讲。如果教师这样不厌其烦地讲解真的能把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任务全完成倒是好事,而实际上教师干的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抓重点、抓关键。同时,教学目标必须找准,如我有一次听老师讲授《雷雨》,课前他已选好了特定的学生来扮演剧中的人物,并让他们背台词,备道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最后学生的表演却在全班同学的哄笑中结束,完全体现不了周朴园和鲁侍萍内心情感的变化,也不能从人性化层面探究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更体会不了凝练生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的魅力。
二、优化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不是随意地问、无节制地问。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提问不需要思考,学生只要回答“对不对”、“是不是”就可以了,看似热闹,实则耗费学生的时间;有的提问太多,仿佛连珠炮,几乎把学生问懵了。“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越高,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转移的速度也越慢”(《初中生心理学》黄煜峰、雷雳主编)。学生始终处在紧张气氛中,学习的兴趣就会被压抑。有的提问设计欠科学,缺乏梯度。比如我在教授《老王》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最能代表作者情感的一个词――“愧怍”,整节课便以“愧怍”字为线索,来思考作者愧怍什么,为什么会愧怍。这样设计,可以达到破茧抽丝、化繁为简的目的。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提问设计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对老王的同情,更能体现出下层劳动人民的闪光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而这样处理也与本专题“底层的光芒”更契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肯定是高的。
三、善于倾听
新课标追求的目标是“三个维度”,其中要实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就离不开倾听。只有善于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思维;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将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时是不到位的,甚至是比较肤浅的。教师要沉得住气,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了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完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说到点子上来。对于错误的见解,教师也不要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而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特别要注意那些别具匠心,闪现创新火花的见解。要及时保护学生创新的火花,为学生不落俗套、标新立异的见解而喝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一般我们谈《醉翁亭记》的主旨时,都认为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但一次我无意听到一位同学说了这一句话:“欧阳修真的是与民同乐吗?我看不见得。”为何这样说呢?我认真倾听了他陈述的理由:“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父母官,他常饮于此,整日寄情山水,哪有时间去处理政务?跟他一起觥筹交错的都是他的随从、宾客,哪来的百姓?他饮少辄醉,难道真的是为滁州陶醉,为百姓陶醉吗?恐怕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排遣由于被贬而产生的郁闷,以求得暂时的快乐。说到底他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他自己,而非百姓。”我当即对他这一番创新的见解表示赞赏,对他不人云亦云的勇气表示肯定。
四、注重反思
关键词:教育美学;美育;文学理论;语文教学
两个世纪以前,席勒首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强调了审美对构建完整人性的重要作用。如今的美育已经发展并升华出了教育美学观。学界在对这一概念的探讨中,不乏学理的分析,然而对实践层面的研究却仍然空缺。本文将论证语文学科教学对于教育美学和美育结合独特优势,并聚焦语文教学给出实践层面的建议。
一.教育美学和美育视野
早期美育仅仅将艺术作为教
育内容,即“借美育人”。而后期人们对“美”的要求不断提高,美育观转向教育美学观,提出在课程目标等一切教育环节中创造美,真正成为了“立美育人”。
(一)早期美育观“借美育人”何其宗先生认为:“美育的研究对象关注的是如何运用自然美、艺术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归根到底它是研究如何‘借美育人’”。它要求我们“借用”美的事物进行教学。
(二)教育美学观“立美育人”
何其宗先生认为:“教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自身的美的特点及其创造的规律,是研究如何‘立美育人’”。它要求我们在一切教育环节中创造美。
(三)语文教学对二者的融合
首先,语文教学的教育内容———文本,本身就是美育的材料。席勒认为,现代社会是存在缺陷的。它压抑人的感性,或是隐瞒了人理性的可能。由此造成了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不能自由的发展与表达。而改变这一情况的方式是进行审美活动。因为美是实在性与形式性的统一。审美活动中,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同时表达出来,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成一致。这就使得审美活动具有了修复被压抑的人性的作用。佛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提到了相似的观点:文学创作与阅读是在成年以后用文学写作的形式创造一个像童年游戏一样的白日梦来弥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残缺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这与席勒认为的“人性在社会中受到压制,需要审美活动来进行重新建设”这一观点是相似的。可见文学早就与审美活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童庆炳先生在《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中则直接指出:“美育,特别是深层次的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名著,它们是真正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审美特性。”可见,不同于其他学科,进行语文教学应当尤其注重教育内容的审美特性。其次,教育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文本。教育美学视角下进行教学实践的建议前人已经有很多论述,而为结合语文学科特性,本文选择了文学理论作为支撑,理由如下。首先,文学理论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与语文课程内容尤其是文学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适配性。另一方面,与现代汉语等学科不同,文学理论与美学高度相关,适合作为教育美学和美育的参考理论。由此,文学理论就可以对教育美学和美育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二.语文教学实践美
“用美的手段教美的内容”不仅仅要运用教育内容达成审美,更要求在教学活动和设计中体现美。
(一)外显于教师语言上的美
在语文课堂上,尽管教师会借助多媒体等方式传递信息,但语言仍是课堂上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而且,对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发散回答的评价都依靠于语文教师的遣词造句能力。所以,蕴含于语言中的美是我们首先要予以重视的。1.形象生动-化晦涩为简明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指将抽象的概念变化为形象的语言。让学生虽没有看到,却能感受到对象就在眼前。通过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景,对作者的思想意味进行感受是语文课语言美的第一要义。2.感情饱满-寓情感于表达感情饱满的语言是指将感情灌注其中的有丰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是语文课所特有的一种语言美。文学即人学,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养成与语文课上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掌握情感饱满的语言美。3.优美适听-给信息以乐音优美适听的语言是指将音乐美抑扬顿挫的特点融入语音中。让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语调的变化而转移。语文教学重视朗读,教师将语音的艺术声情并茂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和语言美的表现。
(二)内隐于教学设计中的美
对于教学内容的美,教育美学领域已经有了定论,即从所学知识的真实中感到真实的美。但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提醒我们:语文教学内容有所不同,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充满了美的。所以要注重教学设计中的美。1.注重总体设计上的立意美近代文学理论认为:文学虽然形式是虚构的,但其中反映的观点、情绪都来自真实的生活。这种现象叫做“文学真实”。文眼教学理论是指聚焦文本中具有揭示主旨功能的关键性语段进行教学的理论。在教学实践当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堂的最终目的立意于“文学真实”上,通过对文章文眼的分析,获得来自教学内容真实的美。比如《项脊轩志》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高度概括了文章主旨。可喜在于环境的恬然,可悲在于对故人的追忆。此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对其中可悲可喜部分稍加分析就可体会到作者景象的描绘、回忆的表达背后所传达真实的情感,即“文学真实”。2.注重独句解读中的重构美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认为:美是一种审美过程。“陌生化”的艺术内容可以通过运用陌生的修辞等手法延长审美时间来延长审美感受。思辨性阅读教学理论是指素质教育背景下,注重思维能力的一种阅读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来避免学生文学阅读中的标准化与自动化。让学生重新审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从而延长审美实践获得审美感受。比如在《老王》课堂教学中,对创作背景和文章语句举出不符合学生心理预设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理解难度。介绍文章虽讲述地位低下的“小人物”,但故事背景是时期,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关系被割裂并且地位混乱。或关注“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一句中,文章未提及关于运气好坏的语句,谁人幸运谁人不幸,又何来愧怍。3.注重主动理解中的差异美文学理论的期待视野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前就已经对文学作品有了思维指向,这会导致个性化的“合理误读”,即每个人对文本都有不同的解读。阅读期待视野教学理论是指调动学生对文章的期待,主动对文章进行探索的教学理论。语文教师可以策划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期待视野进行主动探索,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注意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形成一种殊途同归,又各美其美的美感。比如在学习课文《背影》之前,提供材料“与父亲关系并不融洽的朱自清一反常态地运用大量心理描写叙述了祖母去世后,父亲送自己去北京读书的情形。”学生可能根据父子关系不融洽而父亲仍然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切,用父爱主题解读文章。或是根据文中大量心理描写、家境描写、材料中祖母去世等信息,用作者的愧疚为主题解读文章。这些解读都是在学生主动学习下完成的,丰富了学习主动性,更是为课堂增添了一种差异美。作为能将教育美学和美育结合起来的学科,语文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语文学科特性,教师应当在语言上注重形象生动、感情饱满、优美适听。同时根据“文学真实”、“陌生化”、“期待视野”理论和相应的“文眼教学”、“思辨性阅读”、“阅读期待视野”的理论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立意于文学真实、注重独句解读的重构、注重构建学生期待视野和差异。在此之上,才能把教育的美和文学的美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用美的手段教美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何齐宗.教育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87-195.
[2]张玉能.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6-189.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陈建翔.席勒美育思想与当代教育美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2).
[5]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
[6]童庆炳.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5).
[7]朱昭伦.中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21(1).
[8]张成红.陌生化阅读教学:让学生永葆阅读热情[J].语文建设,2020(12).
[9]张学仕.散文教学要抓线索和文眼[J]北京成人教育,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