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范文

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1篇: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家书屋;运行问题;解决方法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广泛并长期存在各地农村中,影响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农家书屋工程的初衷就是让农民在自家门口就可以自发地通过书籍进行学习和交流,来充实头脑和丰富生活,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1 农家书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农家书屋运行中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书屋资源结构优化力度不足,无法调动农民对书屋的兴味。资源结构问题从"空间"上来说,各村的农家书屋资源采购通常会依照国家为其列出的规范性书目,因此各地农家书屋在资源配置种类和具体数量上都会有所限制。然而我国各地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同,国家通行的推荐书目未必符合当地的农民的实际需求,并且书籍和农民的阅读能力也要相符合,否则书图书便成为书屋的装饰品,而非精神食品。从"时间"上来说,农家书屋资源更新的频率较低,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等资源陈旧,势必削弱了农民的新鲜感,久而久之便不再关注农家书屋了。而关注度下降,也使得农家书屋无法进一步了解农民的需求,资源调配方面缺少切入口,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农家书屋的建设功能无法实现。

第二,农家书屋中的资源形式较为单一,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单纯的纸质书籍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农村也不例外。然而有很多地方的农家书屋限于资金、资源等的不足,储藏的书籍形式比较单一,且影像和音像制品也缺少播放设备而无法让更多的农民观看,形成一种实际的浪费。还有些农家书屋的资源流动力度差,覆盖面也比较窄,与农民的实际生活联系得并不紧密,无法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使得农民失去了对书屋的期盼。

第三,农家书屋的管理松散,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很多农家书屋的管理员,由当地村"两委"成员兼任,均为义务管理者,无暇或无能力钻研专业知识,管理上也仅仅做些传统的借借还还服务,无法保证书屋的开放时间;管理人员并不太清楚图书的具体情况,缺少对图书的推荐宣传,不利于图书功能的发挥和阅读活动的推广。一些书屋的管理人员自身水平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能及时解决农民的问询,或者管理态度比较傲慢,综合素养较差,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家书屋的形象和质量。一些农家书屋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参差不齐,缺少统一化的科学管理导致各个农家书屋之间的联系被削弱,资源的利用程度则会降低。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改进。

第四,农民读书观念的陈旧与落后是影响农家书屋进一步发展的阻力之一,也是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进行宣传和影响,能够让农民对知识的渴求由被动变为主动,则是书屋工程最大的功劳。当前国家的很多政策都向农村实行了大幅度倾斜,农民在满足基本的生活、生产以及基本教育等的需求之后,采用打牌等娱乐方式打发时间是最为普遍的,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没有太大实效。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知识领域的变革往往非常关键,甚至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因此改变农民头脑中落后的观念尤为重要。

2 农家书屋运行的有效解决方法

针对农家书屋运行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首先,针对资源结构的问题,关键是要和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联系起来。在购置各种资源前,可以先对书屋面向的农民具体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包括总体受教育程度、思想状态、生活方式、生产实践、通行娱乐形式等,充分掌握农民的实际需求和阅读接受水平。另外在置办适量的国家规范书籍的同时,可以使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农民渴望看到什么种类的书籍、报刊等,做到按需购置。同时更要将图书定期更新的问题解决好。农家书屋在建设后不能只想着如何一次性完成资源投入,而是要制定好长期发展规划,每年要拿出固定部分的资金去更新图书,不同种类、不同形式、适宜不同人群阅读的书籍音像制品等要及时更新,让农家书屋的资源跟上时展的步伐,也让农民精神得到更好的洗礼。

其次,针对资源形式的问题,重要的是实现不同资源的重新组合和结构升级,可以将农家书屋作为资源整合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将农家书屋与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农村远程教育室等结合起来建设、管理和开展活动,节约建设成本,提高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效能。例如福建南安市蓉中村将农家书屋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联合起来,在书屋内装配了10台电脑设备,使村民可以进行网上阅读,影像资料的播放利用书屋内配置的投影仪,可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电子期刊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量,同时可分享更多的网络视频、音频资源等。该村还将农家书屋与南安市农业银行实现宣传与合作,在书屋内将各种金融知识传递到农民的手中,通过知晓丰富的理财知识,使得农民对自己的财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管理。书屋和新华书店实现实时对接,便于农民在书屋内直接购买所需要的图书,给群众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在书屋内设置电子图书下载专柜可有效实现各类图书的广泛传播,农民也可以用最简单的设备将图书带回家细细品味。利用农家书屋进行思想上的充电,不少农民都取到了适合自己的致富经。

再次,针对书屋管理问题,从提高管理员素质和保证书屋开放时间方面来保证。通过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通过财政适当补助解决村图书管理员的报酬问题,强化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解决书屋管理人员不足,开放时间难保证的运行瓶颈。可以将全年分为若干时段,有针对性的方便各阶段阅读者的集中借还:寒暑假段,利用学生爱看书读书的特点,指定一个优秀学生当管理员,辅助做好图书登记工作;农忙时段,村民都在忙农活,没有时间到书屋看书,相对来说是书屋管理的空闲时段,开门时间集中在每天晚上2小时,向村民公布管理员通讯方式,认真践行"门没有天天开、书可以时时借"的志愿服务精神;夏令时段,也是农村人较忙的一个季节,白天多在田里地里忙农事,晚上大家喜欢外出活动,这个时段在保证白天开门8小时外,还要在晚上开门服务,这样更能吸引和方便纳凉的村民到书屋阅读或借还,对在田间发现的病虫枝叶,晚上可以带到书屋里对照科技书上的病虫介绍,以便第二天对症用药。

最后,针对农民观念陈旧与落后问题,要将解决重点放在宣传上,用看得见的利益吸引提高农民对农家书屋的光临次数,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其养成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头脑的良好习惯。苏格拉底说"有一种善即知识,有一种恶即无知",利用演讲、讲座等宣传方式的感染力,使广大农民认识到知识匮乏也是生活贫困的根源之一,为了改变现状,使生命本身得到圆满,从而促使农民在心里升起对善知识的尊重之情,激发农民阅读的兴趣,将生产之后的生活方式由打牌、闲聊等转变为捧起书本汲取人类智慧的养分。在各地农村树立依靠知识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典型,召开现场会,让其现身说法,鼓励农民以他们为榜样,通过阅读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还可以直接通过利益驱动,让书籍带来的好处成为一种现实的利益,这样才能逐渐转变观念。

3 总结

综上所述,切实解决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根本是要在实践中把握好农民真正的需求,在满足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对书屋的资源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实行差异化经营与科学化管理相配套的运行策略,并巧妙地将农村公共资源和书屋进行巧妙整合,这样才能使得农民汲取知识的长河永葆清澈。

参考文献:

[1]林曦,赵大志.西部地区农家书屋的创新型发展模式探析--以攀枝花市农家书屋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01).

[2]于国华.浅议新农村农家书屋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0).

第2篇: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范文

福建三明八中林纪平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科普教育还尚未普及开来,该文就目前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及当今社会科技拔尖人才奇缺这一话题论述了在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的高尖端科技人才,使社会得以永续发展。

关于私营企业科学永续发展的思考

广西科普作家协会钱开胜

[摘要]该文立足于当前私营企业现状,科学分析了私营企业变化特点、影响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促使私营企业主成为有益于市场经济建设者的对策建议,指出促进私营企业科学永续发展的途径。

浅谈新媒体与科普传播

福建省社会医疗保险协会官孝熙

[摘要]本文提出以下观点:新媒体科普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媒体手段日新月异,科普传播导向要正确;科普传播需要积淀和培育;现代科普传播需要创新与发展。新媒体时代科普传播应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

财政科学与数字化人本法治环境对接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开元MBA职业发展协同与实践团队焦爱军白晓辉杨智伟

[摘要]以国家中部主体功能试验区“中原经济区”数字化财政系统“人本”法治机制建设,对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的系统职业发展协同与约束为例,通过开元MBA团队新一轮内陆开放式国际化“职业发展协同与实践”的持续研究和信息化应用跟踪,以财政科学“职业发展约束环境分析”学术进步与管理学“协同教育实践应用”教学水平共同提升、系统专业化团队与个人的进一步自我协同和约束性社会实效为目标,探索真正以“第三方”财政学职业发展团队经验与系统复合实力环境去对接和营建:财政系统法治化管理与市场化经济实践在信息化科学普及、应用科研与学科教学量变上的积累,推动地方各级区域化财政组织单元主动面向国家经济实现高度地聚合与层进。

创新是科普创作之魂

福建南平农校汪志铮

[摘要]作者积累40多年科普创作的体验,重点阐述了包括内容创新、选题、层面创新、作品水平创新、写作技巧、厚积薄发等在内的科普创作手法和技巧,突出“创新是科普创作之魂”这个主题,既总结了科普写作经验,又使科普作者从中受益,从而提升科普作品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海口石山火山群地质公园具有的地质科学研究意义

海南省地质地理学会 符和生

[摘要]海南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第一家由联合国教文组织确认具有突出而重要价值的世界做旅游景区的海口火山公园,凝聚了地质工作者和专家的努力和智慧。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址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息、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航天科普旅游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南省科普作家协会、海口经济学院旅人文与经济研究院刘荆洪

[摘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务必重视科普旅游。借助航天发射中心重大科技项目,作为海南科普旅游的平台,既可以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拓展国际旅游岛的影响,又可以吸引海内外广大游客,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

核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郝伟玉

[摘要]由于气候变暖产生的环境灾害的频繁发生,使我们开始深深地思考低碳经济所带来的好处。传统的能源结构产生的温室气体所带来的危害已显而易见,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虽然核能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很大,但核能作为一种零碳排放量且可利用量极大的清洁能源,备受人们青睐。有效开发核能,寻找安全核开发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选择。

菏泽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及完善措施

菏泽市农业局韩宇油宏康王英

[摘要]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了菏泽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现状后,分析了本地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同时对阐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环保意识与科学素质——谈谈PM2.5与健康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二部刘坦业

[摘要]试述国家对“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讨论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193个国家(地区)于2008年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率,浏览PM2.5对呼吸道疾病致病性及对人体整体健康的危害性。作者从科学普及角度解析PM2.5,并列举实际案例和有关研究以助对PM2.5危害的感性认识,最后从宏观控制角度提出执行法规 遏制微粒和作为自身防护应该注意的几点具体举措。

加大科学用眼宣传力度

做好保眼护眼预防工作

福建省大田县白龙眼镜店张少清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近年来近视发病率跃居世界首位,引起国人的烦恼与担忧,令广大家长困惑和无奈的现状。笔者通过多年深入地调查和探索,指出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对保眼护眼知识的缺失,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致使青少年忽视了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文中指出,为了将近视眼控制最低的程度,必须政府推动,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相互配合,同时,做到正确对待电脑操作;正确对待工作时间;正确对待眼保健操;眼睛需要营养补充。只有认真对待,持之以恒,视力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农业清洁生产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南大学环境科学系

[摘要]海南省是一个位于海南南部有着丰富的资源,并以其独特的气候和环境而著称的省份,但其也有着其特色的农业,也是国家国际旅游岛建设之地,所以发展海南的农业,对海南的旅游岛的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也可以促进海南的经济发展。

台湾企业商标图案复杂度分析——分形维数的应用

福建省科技开发中心陈志强

福州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林建德

福州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危福泉

[摘要]企业商标图案给人的视觉感受,足以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形象的观感,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度和其购买行为。也就是说,企业商标图案的设计传达了人们对企业形象的心理感觉。因此,企业商标图案的设计日益受到企业者的重视,无非希望透过企业商标图案的设计能够适当的传达企业的理念、精神、风格等意象给消费者。本文经过样本搜集与筛选,针对台湾金融企业商标图案的设计,以分形维数分析探讨商标图案设计特征的复杂度,做为对企业商标设计分类之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以一种分形数学模型表示企业商标设计的型态,并且以科学量化的方法分析企业商标图案的设计,推导出金融企业商标图案设计的复杂度资讯,为图案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提供一个科学化的方法。

台湾小学分形艺术与人文领域教学设计之研究

福州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林建德

福州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温国勋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林志强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佘国富

台湾彰化县东山小学张逸夫

[摘要]在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的当代,艺术教育家理应顺应时势、符合潮流在艺术构思与技巧与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以达教育之目的。现阶段台湾小学艺术与人文领域重视全人发展,以培育学生能自我探索并运用各种媒体从事艺术创作,透过审美过程体认各种文化,并将之实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形成生活美学的学科概念。人类所处的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分形,分形结构中富含着反复、渐变、律动、对称、对比、放射、强调、平衡、调和、统一、比例等美学的形式原理,让人惊艳不已。本研究试图将原本复杂的分形观念予以简单化介绍,利用简单概念,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童吸收分形艺术观念,了解分形组成结构概念,并应用于艺术与人文领域中,最终运用于艺术创作上的表现美,以达到学童对艺术美学的探索、审美与理解、实践与应用的目标。

提高对手机辐射危害的防范意识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旭 东

[摘要]手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是,手机所产生的辐射危害却未被大多数使用者引起重视。本文阐述了辐射产生的来源;量化和测量辐射强度的国际标准;降低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提高公众对慢性肾脏病防治的认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万建新潘阳彬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高,起病隐匿,晚期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贫血、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公众多对其不甚了解,故发现时大部分患者已进入肾脏病晚期,给病人带来疾病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介绍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及其发病率和危害性,并就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公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提高全社会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水平。

推进科普工作同城化

厦门市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叶清

[摘要]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厦漳泉同城化方案,形成一个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区。 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式;厦漳泉有相同的方言,相同的民俗,相同的生活习惯,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相同的历史传承,因此,厦漳泉三市在开展科普工作方面,也应该实现同城化,做到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应该把金门纳入厦漳泉同城化范畴,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提升城市区域群体的竞争力,也促进区域科普工作发展。

引进台湾良种,发展福建经济

福建农林大学林更生

[摘要]闽台一水之隔,“五缘”关系密切,交流频繁。在引进台湾农业良种中,发展了福建的经济。而交流是互利的,是共羸的。由于许多台湾农业品种比祖国大陆优良,台湾农业科技较为发达,农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丰富,我们引进后获利不浅。而祖国大陆农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市场广大,我们的农业基础科学比他们先进。交流与合作后,台湾也获利颇丰。所以两岸共获利益。这些都说明了两岸农业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

中学教学与学生生态环境道德养成

福建三明第八中学祝大星

[摘要] 从“吃地球”到“吃太阳”、 从“易子相食”到“易粪相食”、 从“摩天大楼”到“ 摩地大厦”,这“三从三到”都取材于中学教学内容或相关知识,紧紧抓住这一类教材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生态环境道德养成很有必要,非常重要。

跨越检索障碍,推动科学传播的几个改进方法

宁德师范学院图书馆郭正武

[摘要]提出跨越检索障碍,推动科学传播的3个改进方法:①构建跨语言检索,克服自然语言的检索障碍,让用户直接检索利用外文科普资源逐渐成为现实;②构建新型智能知识信息导航,破解检索语言方面的检索障碍,增强科普传播的精准性、便捷性;③构建“一页式”集成管理与检索服务,克服资源整合障碍,推动优质科普资源的检索利用。基于这3个改进方法的实现,希望科普界关注并切实整合更多的网上优质科普信息资源,形成互联网上科普的整体优势。

小学校园串流平台之建置与实施

福州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林建德 温国勋

福建省信息协会曾伟仪

[摘要]目前网路的影音世界中,串流媒体 (Streaming Media) 是最新颖的一种多媒体技术,而现有串流媒体主要的平台有 Microsoft 免费提供的Windows Media、Real Networks 的 Real Media 和 Apple 的 QuickTime ;每一种串流平台都有其独家支援的档案格式,所以对于使用者而言,可以提供的选择性是多元化的。在国民小学现有的资讯设备中,何种串流格式是适合的;本研究中将以客观的方法来对于两种串流格式 WMV 与 RM 档案大小、画质与拨放流畅度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且实际建置串流平台,以应用在视讯随选系统,以及网路直播系统上。

汽车方向盘造型设计之评量研究

第3篇: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范文

一、组织的基础历史选择了我们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发展经济,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明确了地矿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存在问题

《决定》是指导新时期地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实施是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决定》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决定》提出加强地质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地质勘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地质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地勘单位的改革。加强地质工作的主体应该是地质勘查单位。一方面要通过推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好地勘行业管理职责,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方针政策,依法规范地质勘查行业准人,引导、监督和检查地质勘查单位实施矿产资源勘查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另一方面,地质勘查单位要发挥好人才、技术设备手段、已掌握的地质资料等组合优势,认真履行好实施地质矿产勘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职责;组织实施好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完成全省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应急调查、地质环境监测任务,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服务;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实现事企分体运行。由于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地矿改革存在诸多不适应我省社会与经济发展与地质有关的主要问题:

1.地质矿产勘查与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矿产资源的保障涉及国家安全,地质科学研究与地质工作程度不高,保障程度不够。如饮水安全、地热资源勘测查与开发利用、地学旅游资源调查、地质公园建设等方面。

2.生态、城市及矿山环境治理方面石漠化治理任务艰巨、“西电东送”、交通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一批重大工程、矿山建设安全与生态保护、地下水污染治理都需要作大量地质调查工作。

3.地质灾害预报与环境监渊方面贵州省地处高原斜坡地带,又为岩溶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突发性地质灾害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预测未来新的地质灾害预报与环境监测工作任务将不断增加。

(二)对策建议

从制度的第一层次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决定》要求,转变观念,促进改革。

1.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完成“厅管政务,局管事务”的目标

2.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质工作组织机构,切实履行职责①在省政府的层次上,首先要明确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方向。关于几家省级地勘单位改革重组问题,鉴于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有色地勘局等主要地质勘查单位在20。。年前后才分别下放省政府管理,时间比较短,各项管理工作正在规范。这三个单位队伍大,内部管理、队伍结构等存在较大差异,除共性问题外,个性问题还比较多。重组改革是方向,但进程过急,势必会影响到队伍的稳定。建议在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上,应稳妥推进。各局完成内部改革后,再适时推进此项工作。②全局干部职工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共同主动稳妥推进内部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质工作体制。把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其核心就是将投资主体、运行机制和队伍分开。对于地方地勘队伍而言,改革的一个难点就是很难把现有队伍分成两支性质不同的队伍,即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与商业性矿产勘查队伍。按公益性地质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原则,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需要人员精干并相对稳定、装备精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调查与科研相结合,能担当重大战略任务、善于攻坚打硬仗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同样,商业性矿产勘查队伍也需要一支适应全球化竞争、能在市场中立足的队伍。在一个地质勘查局范围内,如果专门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公益性地质队伍,并从地质勘查局分离出去,而把非骨干人员、甚至家属留给商业性地勘队伍,很难想象这支队伍还能闯市场。由于人才资源是地质工作最主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离过程中,要想从原有队伍中分离出两支都是“精英”的队伍,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建议地勘单位改革的原则为: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改革途径,按照统一部署、分类推进、逐步深人、择机到位的原则,继续推进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激发活力,促进地勘事业发展。因此,对地勘单位内部改革应先做好定位,分类进行指导,强化公益性事业职能,稳步推进准公益性企业职能,渐进过渡,最终实现事企分体运行。

二、组织的环境

(一)存在问题从制度的第二层次分析,面对竞争与地矿改革的制度环境极待改善.(l)政府规划指导不力。统一协调布局差,造成部门之间相互封锁、力量分散、工作重复,超前意识不够。

(2)投人保障不足,勘查资金短缺。总体_L看从“八五”至“十五”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总的勘查资金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新的资源地的发现和已发现的资源地工作程度的提高。

(3)政府监管不力。实施《矿产资源法》管理不到位,矿业权是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问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可归结为四种基本权利,即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和让渡权。在一个资源不稀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但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是一个资源十分稀缺的环境,每个人的自利行为都要受到资源的约束。如果不对人们获取资源的竞争条件和方式作出具体的规定,亦即设定产权安排,就会发生争夺稀缺资源的利益冲突,以产权界定为前提的交易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产权制度对资源使用决策的动机有重要影响,并因此影响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对矿业权产权保护不力,最明显的是矿业权的申办程序,其过程存在“权力寻租”的漏洞,干扰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展市场的健康成长。

(4)政事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体制不顺,权责不明,不利于地质工作的加强。

(5)改革成本不足。地勘单位有很多长期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二)对策建议从制度的第二层次看,要落实地勘单位改革政策。1999年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后,〔1999〕37号文、[2003〕76号出台了许多支持地勘队伍改革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部分得到了落实,但是,为进一步支持地勘单位的发展,还需落实的政策有:

(l)按照《决定》精神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切实实行政事分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工作投资体制。①按照“十一五”计划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在用好中央财政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各类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加大投人,解决事关民生的基础地质研究和调查工作。②改革一家独营,形成多元(国有、民营、国外及混合型)投资格局。③设立专项基金,保障重点投人。主要设立“风险地质勘查专项基金”,严格审批和筛选对地勘单位自身发展有利的矿产勘查项目,用于地质勘查前期投人,建立风险地质勘查经费补偿机制,加强矿产地质工作,为矿业开发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④保障风险收益,形成风险投资机制。

(3)财税等政策支持。

(4)加强监督、规范市场,扩大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领域开放。

(5)解决历史欠账,促进改革发展。

三、组织治理机制

(一)存在问题

从制度的第三层次分析,我局从治理体制机制方面要大胆改革。(1)事企分离的改革任重道远。这涉及职工的思想观念、改革成本、改革的配套措施,需要创造条件循序渐进推进。(2)地勘事业拨款严重不足。

(二)对策建议

从制度的第三层次看,我局要着力用好政策,夯实基础,,推进改革。(1)争取对地质勘查工作的投人支持,突出重点,统筹部署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建议按照《决定》精神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要求,突出重点,统筹部署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重点突出以煤与煤层气、铝土矿、金、锰、磷矿、重晶石、硫铁矿、水泥原料、新型用途非金属等矿产的勘查工作。(2)归口省国土资源厅管理,做好政府部门的技术支撑。(3)地勘单位改革原则。“总的原则是改革要符合‘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大目标,而且使这支队伍(地勘队伍)更具活力。”①我省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问题多,要实现生态立省的战略目标,达到保障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除现在有关部门开展的有关工作外,需要地质工作进一步出力。无论是改善饮水条件、防治地方性疾病、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对能源原材料的需要,还是开展国土整治,恢复矿山环境,治理地面塌陷,都需要地质工作提供服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发挥现有地勘单位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决定》要求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必须落实政策措施,必须给足改革成本,必须解决好地质勘查单位的后顾之忧,只强调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不落实好有关的政策措施,是不符合《决定》精神的。②自1999年地勘队伍体制改革以来,[1999〕37号、〔2001〕2号、[2003〕76号3个文件已经明确给予地勘单位改革的扶持政策共12条,但在我省尚未全面落实到位。我局希望,除原12条政策在我省应尽快全面落实兑现外,在我省落实《决定》中,既要要求地勘单位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又要体现出对现有地勘单位给予关心、扶持的意见,达到《决定》和曾培炎副总理要求的“总的原则是改革要符合‘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大目标,而且使这支队伍(地勘队伍)要具活力”的目的。(4)地勘单位改革的定位。①地勘单位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全省地勘行业统一构建为一个从事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事业单位,作为我省资源环境保障工作的技术支撑,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改革过程。“十一五”期间各地勘局主要进行内部资源整合,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类管理的要求,深化改革,夯实基础,发展地质经济,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地勘单位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工资缺口较大,住房、基地建设、福利等历史欠账较多,技术设备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需要把以上问题逐步解决后,方可实现改革的目标。②局改革定位。局机关定位为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地质调查院、地质科研所、环境总站、实验室、地质学校定位为纯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国家及省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地质队定位为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和部分社会性地质工作。局属公司及野外地勘单位多种经营实体对外创收,弥补地勘经费的不足,最终改造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鉴于上述情况,地勘行业局机关应列人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③今后改革的主要工作。一是建实建强纯社会公益性地勘队伍。《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实施公益性地质调查,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地质教育。大力发展地质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推进地质科技进步。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长期观测站网等科技平台建设。”“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全面推进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要求,建实建强纯社会公益性地勘队伍(地调院、实验室、环境总站、地质学校)。二是适时推进准公益性地勘队伍建设,地质队伍以资质为纽带,以区域相近、产业相似进行整合重组,使其资质、人员、工作性质、工作覆盖范围、竞争能力等适应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需要,满足我省资源环境保障工程各项工作的需要。目前地勘单位改革仅在管理形式上完成了从部管划归省管的管理体制的转变,在人财物整合,组织结构制度改革,投人机制等深层次改革方面并没有大的突破,延续着部管模式。地质工作已纳人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但省财政投人基础地质工作经费不足,属地化以来,局主要是抓住资源开发的机遇发展经济,解决了部分职工历史欠账,实现再就业,稳定职工队伍,地勘单位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地质工作,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贯彻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方针,按照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地勘队伍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稳步推进,要避免脱离省情和地勘单位实情搞改革,又要避免畏难情绪止步不前。由于我省的省情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为特点的省份、从全国各省各兄弟地勘单位来看,我省人才实力不足,经济发展落后,从我省事业单位来看,地勘单位历史负担较重,历史欠账较多,因此,地勘单位的改革要比兄弟地勘单位和省内其他事业单位的改革要慢半拍为宜。总之,地勘单位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法律法规健全,政策环境改善的条件下逐步推进。通过不断精简队伍,把地勘单位改造为一支地质事业技术支撑单位,剥离商业性地质队伍和其他经营性实体,实现事企分离。

四、组织资源脆笠

(一)存在问题

从制度的第四层次分析,我局要改善内部资源配置。(1)地勘单位事企不分。(2)目前贵州地矿局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才总量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二是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凸现和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均衡,制约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引进和留住人才面临挑战。在当前的地勘市场中,人才竞争日益加剧,地质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偏低,时有人才流失的现象.在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还面临较大的挑战。四是培训的软、硬件急需改善,培训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3)地勘单位历史包袱沉重,管理成本高。

(二)对策建议

从制度的第四层次看,我局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

(1)公益性和商业性地勘工作分体运行。从200。年开始,由于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除国家外,社会对地质矿产、地质环境的投人增加,商业性地质工作市场逐步建立。野外地勘单位在从事公益性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工作之外,也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促进地勘工作的发展,国家提出建立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的体制。这是大势所趋,应积极稳妥推进,这有利于地调院、环境监察院、实验室、地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顺应国家改革的潮流,通过重组改造,打造有竞争实力的商业性地质队伍。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产品的,非公共产品应由企业提供,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在利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由一个权威(组织领导者)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科斯分析了企业相对于市场(价格机制)具有成本优势的原因:一是因为企业存在减少了签约数量。二是企业可以以低于它替代的市场交易的价格得到生产要素(否则要素交易将重新回到公开市场)。三是企业契约关系的特性在于,生产要素通过签约获得一定的报酬(固定或浮动的)并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企业家在限定的范围内,利用其权力在不确定环境中将生产要素配置到“最优”的用途。由此可见,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是在利用价格配置资源存在较高交易费用时对价格机制的替费用和企业组织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可以配置的资源数量的多少,从而决定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的边界)。当追加的交易由企业家组织时,企业就变大;当企业家放弃对这些交易的组织时,企业就会变小。这对我局规划事、企业单位的规模提供了科学依据。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追求满意”而不是最优化,仅限于停留在某些较好解决方法,而不是继续寻找最好的方法。简言之,人类倾向于追求“满意”水平,往往“设定”一个渴望程度进行探索,直到发现了满足渴望程度标准的办法,选择该办法,从而解决了问题并制定了决策。这有助于我局设计事、企分离的办法、条件和时机。集体行动的选择标准是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率是考虑经济成果的大小,公平是考虑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间如何分割。公平、道德、平等、正义、分配等作为一个社会可能追求的意愿目标,都属于公平这一标准。当效率和公平这两个标准在某一议题上不能在相同方向起作用时,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基于其他人可以接受或拒绝的明确标准,判明我们的建议。有效率可能不公平,公平的也许无效率。因而,在集体选择中,必须经常进行效率和公平的取舍。明确标准和进行取舍这两种活动,有助于集体选择。要有一些手段能对选择结果进行评价和判定。一般而言,集体选择的标准具有模糊而非清晰、暗含而非明显、多重而非单一的特点。经济学家已发展了净经济价值的思想,即商品和劳务提供给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货币价值量,以此作为进行比较效率的统一尺度,最有效率的行动是能够导致净福利最大化增长的行动。这有助于我们判断改革成败。

(2)积极推进地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新制度经济学对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作出了修正,对人的行为内涵作了一些新的分析和假定。可归结为三点假定:一是人的行为动机的双重性。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追求物质财富预期,另一方面又追求精神财富预期。二是人的有限理性。这一假定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有限理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客观上看,环境是复杂的,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从主观上看,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即心智有限。三是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是指人对自我利益的考虑和追求,意思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甚至不择手段以便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行为倾向。这有助于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行聘用制,实行岗位管理,按照“定编、定责、定岗”的办法设定岗位,岗变薪变,一人多岗,发放岗位绩效工资。按照两低于原则,即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济效益增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于本单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切实贯彻按贡献大小领取报酬,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处理好分配与效益、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建立适应地勘经济的人事人才管理模式。①继续围绕我局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人才结构调整,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②建立激励人才和广揽人才的新机制,完善人才竞争和选拔激励机制,建立人才评价机制。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创造有利于实现人才价值的有利环境。④突出培养创新人才,建立起人才创新的培训体系。造就一批既有科研能力,又有管理才干,敢于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在地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起骨干作用的学术带头人;要培养一批既有较强创新能力又有市场头脑的经营管理人才。对学术带头人和专家型人才实行动态管理,以中青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形成我局高级人才队伍。⑤建立以智力交流为特征的“人才柔性流动”制度,允许系统内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合理流动,高级专家可实行延退政策,鼓励已经退休的老专家进行二次创业,发挥退休人员的作用,继续为单位作贡献。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人才培训和引进等各项工作。根据贵州局的实际,未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主要围绕地质勘查、工勘施工和矿业开发,加大人员结构调整力度,以实现地质找矿突破,推进矿业开发,构建和谐地矿的目标。

(3)加强地质矿产勘查,为贵州省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根据贵州省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未来贵州省发展与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有关的主要工作有:①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以建设“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以保持水土、防治石漠化为中心,推进以石漠化为主的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②在农业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发展特色农业。③在水资源方面:以加快解决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灌、城镇防洪和人畜饮水三大问题。加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对地表水资源缺乏地区、地方病多发区、石漠化区地下水的有效开发,配合地表水工程,解决或缓解岩溶干早造成的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缺水,以及城市、工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促进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岩溶石山区经济的发展、贫困区人民脱贫,实现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④在基础实施建设方面:加速建成省内主要的交通干线高等级公路;加快黄织铁路、贵阳铁路枢纽的建设,加快民用航空体系的建设;加快整治乌江、赤水河航道,疏通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都柳江、清水江航道以及天生桥库区港口建设。⑤在矿产开发方面:以大型煤矿建设为重点,建成一批大型骨干煤矿,并扩大铝土、磷等非煤矿山建设。⑥在能源建设方面:依托大型煤矿建成一批火电站,并加快乌江、南北盘江、清水江等主要河流水电开发。⑦在城市建设方面:逐步扩大主要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经济发展。⑧在地热、旅游开发方面:发挥贵州省自然资源的优势,以地热资源带动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培育为新的支柱产业。

第4篇: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范文

意商(Wil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WQ),就是意志商数,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水平,包括坚韧性、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意商实质上是指对人的意志的一种量度,即对意志强弱水准的规定性。如能为学习和工作具有不怕苦和累的顽强拼搏精神,就是高意商。

1.意商存在的理论根据

心理学上讲,人类的认识活动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基本要素,即通常讲的知、情、意三要素。每个人的意识活动,都离不开知、情、意,由此可见人的心理素质也应包括认知素质(智力素质)、情感素质和意志素质,这三种素质分别反映出人对于事实的关系、价值的关系和实践的关系的认识能力。智力素质的高低即智商,情感素质的高低即情商,那么意志素质的高低就是意商,它往往取决于人对实践关系的主观反映(如计划、毅力等)与事实的吻合程度,主要考察人们的果断性、自觉性、坚韧性等。

2.意商存在的现实根据

人们通过日常生活的切身实践和体会反复证明,人类认识活动的三要素始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人的认知不可能缺少情感和意志的参与;同样,也不存在缺少认知因素参与的情感或意志活动。无数的事实已证明,如果人的认知活动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情感支持,那么其效率和效果都是十分令人满意的;反之,则会阻碍其认知活动的进行甚至会出现负面影响。因此意志素质较高的人往往能严格控制自己的各种活动,有效把握其强度、灵活性、发生的频率、波及的范围和对象等,并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活动有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作用,由此果断地做出行为决策。

3.意商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

因为德育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主客体相互认知和作用的互动过程,教育主体要想顺利完成这一复杂过程,仅仅靠自身的努力是无法真正实现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多种能力的结合,包括人的智商、情商,还需要人的意商参与其中。此外,利用意志的能动作用,可以积极促进德育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实现,真正将外在的德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并外化为其道德实践。

二、当代青少年学生意商缺失的现状

意志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已经被无数实践证实是显著的,但意志品质的培养却成为了当前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意商不高的现象。

有的青少年学生“伤不起”。当代青少年学生大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父母长期的溺爱导致他们意志力不强,平常为所欲为,无所顾虑,一旦遇到挫折就变得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平常处理事情时多感情用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多凭主观臆想去做。由此可见,意志薄弱是当前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的通病。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1年7月9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因为考试成绩数门课不及格而劝退8名学生。这些孩子被劝退后,曾相约服药自杀。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差,遇到问题找不到有效处理的方法,反映了意志力教育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短板。

由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着学业紧张、综合素质的提高、前途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变化性等方面的压力,加上自身缺乏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所以抗挫折能力与调控能力普遍较差。面对种种逆境,青少年学生往往会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有的学生因无法承受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身心压力,呈现为焦虑、失眠、抑郁、恐惧;有的学生面对挫折时精神崩溃,产生轻生的念头和行动等等,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智能的发挥,而且还会抑制其潜能的发掘、人格的完善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意商不高与我国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意商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意商较差,就会表现出意志软弱,缺乏应有的胆识,就无法将自己的智慧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种经不起挫折与失败的现象被称为“蛋壳心态”。具有这种心态的青少年学生一旦碰到挫折,就会出现自怨、自责、自畏,甚至冷漠退让,放弃人生追求,出现轻生等极端行为。

意志品质的缺失必然严重影响德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学校有责任承担学生意商的培养。意商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内容,通过合理设置挫折、阻碍,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面对挫折。通过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要不断增强克服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三、意商的培养要贯穿学校德育全过程

1.要正确分析意商缺失的深层原因

运用归因理论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分析意商不高的真正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归因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们往往会对自己的行为尤其是遇到的挫折或身处的逆境进行归因,这些归因可能会影响其以后的行为和实践,而能否正确分析逆境产生的原因将会影响到人们以后的工作。因此研究逆境时学生的归因对其成就动机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以使德育工作者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归因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他认为,对结果的归因可从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与控制性(内部——外部)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从而将成败的原因归纳为四个要素:能力是内部的稳定要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要素;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要素;运气则是外部的不稳定要素。但是内外因素和稳定性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对人的成就动机的产生和质量起着不同的作用。在面对挫折时,青少年学生为什么“伤不起”?为什么有“蛋壳心态”?通过归因分析,如果将失败归于能力等稳定要素,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并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正确的归因能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动机水平,并能改变其行为方式,因而能使其奋发向上。德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归因控制应坚持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原则,使其积极进取心得以加强,消极态度得以减弱,并向良好的方向转化,通过正确的归因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意商。

2.加强生命教育,让青少年懂得珍惜生命

众所周知,传统的“去生命化”的德育范式正面临着种种困境,当前的德育范式应以生命为思维原点,探寻生命维度,形成关爱生命的德育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因为人的生命的存在、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离开了人的生命,德育将脱离实际而成为抽象的说教。学校德育只有首先定位于生命视阈才能返璞归真,只有实现对生命的关注、尊重与完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应当涵盖身心健康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

3.加强挫折教育,提高抗挫折能力

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遇到挫折时“伤不起”的“蛋壳心态”,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将挫折教育纳入其教育体系。其实挫折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告诫君子要效法天体运行规律,做到坚忍不拔,自信自强,勇往直前。作为人生里程的一个特殊阶段,青少年时期往往是最容易产生受挫感的时期。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意商,必须加强挫折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磨练,提高他们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的承受力和调节力,逐渐形成对挫折的适应机制和对挫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抗拒能力,使他们在遭遇挫折打击时能及时摆脱困境而重振旗鼓。

当然,挫折教育要讲究策略,注重激励。正确运用精神奖赏可以激励人们对更高层次目标的追求,激发人的成就动机。随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个性与潜能认识的提高,激励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在挫折教育中进行情感激励时,德育工作者要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多方面关心、帮助青少年学生,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师只有不断注入情感,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与思想的共鸣,双方才能产生相互尊重与信任,通过赞美和信任,使学生满足这些需要之后产生更大的动力,朝着良好的预期发展。

此外挫折教育要把握好“度”。适度、适量的挫折能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及对周围复杂环境的适应力,从而提高其逆商;但过多、过强的挫折反而可能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挫折感甚至恐惧感,以至于降低其意商。

4.通过隐性德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意商

从德育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途径和心理机制来看,学校德育分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类。隐性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将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等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主感知道德经验、形成道德品质的德育过程。隐性德育具有内容综合性、德育环境多样性、学生主体决定性、德育方式浸润性、结果非预料性等特征,与显性德育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并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前面提到的培养青少年学生意商的途径都是通过显性德育实现的,而要想使意商培养真正贯穿学校德育全过程,必须合理利用隐性德育。隐性德育的载体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精神载体和实践载体等,这些载体都可以从不同维度起到提高青少年学生意商的功能。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设积极、健康、绿色的校园物质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物质载体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与道德情操的正效应。优美的校园人文景观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感悟人生的价值与真谛,由此增强自信心、意志力。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移情效果净化学生心灵,比如纯洁的玉兰象征了品格的高洁、傲寒的梅花体现了坚韧的精神、高洁的松柏象征着不屈的生命力、挺拔的翠竹代表了未来的希望等。通过赋予校园一草一木以人性化的情感,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在清爽怡人的校园中受到自然怡情的影响,达到涵养学生性情、提升其心灵境界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大量的心理学案例和效应,以及中外名人励志故事或学生的闪光点,甚至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意志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意志力和自信力的培养。

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意商需要“合力”的作用

德育工作者要将意商的培养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毕竟创设情境进行意商培养不如合理利用各种现实情境更有说服力。意商教育,除了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灵活开展外,还要借助社会、家庭和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力量,以此形成意商培养的“合力”。

1.高度重视家庭作为青少年学生意商发源地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活、休息、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家庭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意商培养的有效场所。首先,父母要做好表率,积极发挥意志力楷模的作用,通过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的坚强意志,越到困难时越能表现出顽强的毅力,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子女。其次,父母应减少对子女的溺爱,使子女变得坚强起来,树立自立意识。要认识到逆境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逆境不仅可以使人变得更加成熟,而且挫折经历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和阅历,它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当子女遇到挫折时家长要给予必要的谅解、鼓励和帮助,让子女从中获取一些教训、启发,变消极为积极。同时要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分析挫折的归因和责任的归属,以便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以实现更高的目标。

2.要重视社会环境在培养意商方面的积极作用

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类的社会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社会是人谋生的场所,也是人真正实现自我的场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意商的培养与提高。社会要为青少年学生提供锻炼意志力的场所,让他们能够经历更多的风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意商。学校和家庭都要积极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利用假期、节假日,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体现个人成功与价值的氛围,让他们能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其意商的培养与提高。

3.青少年学生要通过自我教育来培养意商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培养青少年学生意商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最终都要落实到他们自身。意商培养、提高的效果只能通过个人表现出来。家庭、学校、社会作为意商培养、提高的外因,只有在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到意商培养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意商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要想使自己的意商得以提高,青少年学生就必须加强自我教育。当代大多青少年学生普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愿意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个人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实现其自我价值。但是部分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社会阅历和经验,在面对逆境时往往会产生沮丧情绪,失去积极性,甚至影响其创造力。

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积极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为提高自我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自我教育符合道德形成的内在运行机制,因为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含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四种基本心理成分,每一种基本心理成分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来自外部的教育只有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相结合,通过受教育者主体的自我接受,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才能够取得教育的真正实效。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在意商培养中加强自我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学生正确对待逆境,在现实生活实践中逐渐树立积极面对逆境的态度和心理,提高意志力,通过自我教育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渐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心理结构,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向守俊,张大均.关于挫折教育的思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5).

[2] 马小又,曾欣然.当前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初探.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4).

[3] 李萍.情商、意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商业经济,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