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修复建议范文

生态修复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修复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修复建议

第1篇:生态修复建议范文

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紫云公园调研实例,解析大地艺术关注的工业废弃地问题,阐述西方现代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实地影响力。

关键词:大地艺术、生态问题、工业废弃地问题、生态景观、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一、大地艺术的革新因素

大地艺术和同时期的其他艺术如极简主义艺术、概念艺术、贫穷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这些艺术派别之间,是一种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关系。

与以往的艺术相比,大地艺术有很强的革新因素:

表现在对自然因素的关注,以自然因素为创作的首要选择方向,艺术品不再是放置在景观环境中,大地本身已经成为艺术或艺术的组成部分。

大地艺术还力图远离人类文明,改变过去艺术品被收藏的具有商业气息的方式。作品多选择在峡谷和沙漠,或形成一种只能在空中鸟瞰的人类染指自然的记录,人们对这种艺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图片展览和录像的方式,同时,彰显降质环境(沙漠化、工业废弃地等),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批判现实的姿态。

大地艺术贴近了景观,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其触角深入到风景园林专业涉及的领域,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大地艺术对工业废弃地的关注

许多大地艺术家都是怀着一种社会责任感进行艺术创作的,这主要表现在对工业废弃地的关注。艺术家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的特别张显,对工业生产的副作用进行揭示和批判,吸引人们关注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史密森主张的“艺术可成为调和生态学家和工业学家的一种资源”,流露出的就是这样一种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态度。

三、对工业废弃地的关注---天津市滨海新区紫云公园调研

碱渣是氨碱法生产纯碱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天津塘沽碱厂是我国氨碱法生成纯碱的主要基地之一,排放的碱渣大量堆存,占用土地,成为制约碱厂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市容环境建设的重要障碍。随着天津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碱渣的合理处置更成为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的大问题。

塘沽紫云公园利用工业废料碱渣修建山体公园,是治理工业污染,美化城市环境的一项壮举。碱渣山体作为一种大尺度碱渣堆体,国内外还未见类似工程的报导,特别是碱渣与一般工程土的性质不完全一样,其在施工过程中是否保持安全稳定,如何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来保证工程安全性,这都需要施工监测资料来提供依据。本文依据实地调研,在此作简要介绍和分析。

3.1 天津市塘沽区紫云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概述

紫云公园生态建设项目(碱渣综合治理工程) 荣获了由国家建设部评选的“2005 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该项目历时五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百年碱渣变绿洲的奇迹。在这之前,天津碱厂制碱产生的废渣在这里已经堆放了近百年,由于城市的向外扩张,碱渣山已成为位于城区中心的一颗毒瘤,严重威胁着周边的环境和滨海新区的发展。为了改善环境,恢复生态,提高城市的竞争力,碱渣治理办公室组织专家通过科学论证,开始了还渣厂为绿地,变渣山为花园的艰辛劳动。历时5年,建设了一座占地33 万m2 ,主峰高达31. 9 m 的山体公园―紫云公园。此公园利用碱渣制工程土500 万m3 ,表面覆盖0. 8 m~1. 2 m 的种植土。到目前为止,园内栽植花卉4 万余株,草坪16 万m2 ,种植乔、灌木树种百余种30 余万株,并有数10 种鸟类在此栖息。

治理后的紫云公园不但成为塘沽的标志性公园,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但空气、土壤、水体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改善,而且城市功能和土地的利用也实现了优化配置。相信“碱渣山”综合治理的经验必将为我国乃至世界找到这类“工业废弃地”景观生态改造的新途径。

3.2 设计细则

3. 2. 1 场地土壤的处理

土壤污染是“工业废弃地”景观生态设计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其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废气;工业废弃物的地面堆积;原材料、产品废渣等。土壤系统生态处理的目的是建立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层,以迎合生态系统底层绿色植物生长的需要。因此,处理被污染的土壤,通常的方法是覆土或对原土壤的理化条件,营养和毒性方面进行改良与修复 。

3. 2. 2 场地水体的处理

水资源的净化―循环利用是景观中生态设计手法的重要体现。彼得・拉兹在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的设计中就将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在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将地表水汇聚于高架桥下,通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并通过水的跌落形成了欢快的落水景观 。这刚好与紫云公园的水循环系统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3. 2. 3 场地植被的处理

“工业废弃地”植物景观的营造需要在土壤生态化处理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文等特征,适地适树,尊重生物群落自然再生的过程,保护场地上的各种野生动、植物,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3. 3 生态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3. 3. 1 场地废弃材料和设施的更新、循环和再利用

“工业废弃地”景观的生态设计就是要尽可能地利用场地上现有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于新材料、新能源的索取。而艺术则成为处理工业废料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极简艺术、波普艺术、大地艺术以及其他艺术流派都尝试过工业废料的应用。如场地中的构筑物可以成为景观的控制要素;工业产品可以充当装饰材料;工业废料和建筑拆除后的瓦砾可以作为填充物等。而紫云公园山体均为碱渣废料堆砌而成,经技术检测,碱渣山体具有稳定性,经过覆土种植的树种及本土植物生长状态良好。

3. 3. 2 场地地表痕迹的艺术化处理

对待“工业废弃地”中的工业痕迹,不应该试图掩盖或消灭它们,而应尊重场地的特征,采用保留和艺术加工等方式,创造独特的地域景观。大地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初,大地艺术家史密斯就提出:艺术可以成为调和生态学家和工业学家的一种资源,而大地艺术最好的场所是那些被工业和盲目的城市化所破坏的或是被自然自身毁坏的场所。

3. 3 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的延续

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地区和城市必然是有个性、具有可识别性和有内涵的。“工业废弃地”景观的生态设计就是在尊重地区原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体现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并使衰败地区重拾自豪感,实现区域的复兴。图中景观节点名称为:地震遗址。是唐山大地震时,地壳塌陷,使常年堆砌的碱渣山形成一道巨大的残壁,亦是特殊历史事件的纪实。

四、大地艺术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意义深刻的艺术派别,大地艺术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旗帜鲜明地关注工业废弃地和工业文明的副作用,运用基本几何形作为创作语汇,对同样致力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的风景园林专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大地艺术的存在,开拓了风景园林师的思维,对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的提高与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大地艺术对工业废弃地的重视,影响到风景园林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手法。

第2篇:生态修复建议范文

尽管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对与水有关的补偿已有大量涉及,国内部分学者也针对水生态补偿进行了初步探讨[1-5],但总体看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特别是与水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1水生态补偿的范围和对象不够明确

合理划定水生态补偿范围是开展水生态补偿的前置条件。根据“庇古税”理论,水生态补偿可大致归纳为两类:一是对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的补偿,即“谁保护、谁受益”;二是对资源开发造成水生态损害的补偿,即“污染者付费”。无论是水生态保护或治理抑制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开发活动导致了水生态损害,受益主体都有必要向受损主体予以补偿。从各地实践看,目前对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的补偿主要集中在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地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区,资源开发造成水生态损害的补偿则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开发和水能资源开发等领域。一些重要河湖修复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水生态补偿尚未有效开展。比如,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粮食中蕴含的大量虚拟水发生了由北到南的隐性转移,导致南北水资源失衡加剧、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反观南方地区,则通过“进口”虚拟水,将节约的水资源用于经济效益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拉动了经济增长,因此也存在地区间的利益补偿问题。而目前的水生态补偿框架对此并未体现[6-7]。

1.2水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和方式比较单一

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科学合理的补偿方式是保障水生态补偿效果的重要支撑。从资金渠道看,目前水生态补偿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从“大账”来算,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占了所有生态补偿资金的“大头”。与此相比,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投入、优惠贷款、社会捐赠等所占份额明显不足。从补偿形式看,目前开展的水生态补偿多以“输血”为主,普遍做法是将生态补偿资金以“一卡通”的形式支付给利益受损主体,优点是可以直接弥补水生态保护个人和地区的利益损失,但缺点是由于监管不足,因此资金不能确保高效用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难以增强受损地区的后续经济发展能力。从补偿方向看,目前水生态补偿多以“纵向补偿”为主,即由中央政府作为补偿主体开展对地方的补偿,或者地方政府针对区域内某一领域进行补偿,而由于水的流动性、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因此区际间、流域上下游的利益失衡较为普遍,长期以来利益双方对补偿责任、补偿标准[8]等难以达成共识,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间的横向生态补偿仍在“摸着石头过河”[9]。

1.3严格的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严格高效的责任机制是规范水生态补偿行为的重要制度约束。我国水生态补偿长期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水生态补偿难以有效开展。从补偿主体看,水生态保护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补偿主体存在“搭便车”心理,缺乏补偿意识,难以就补偿责任与履行生态保护义务的主体达成一致。特别是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利益主体对水生态补偿的义务、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认定上分歧较大,缺乏有效协商,导致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未能建立。从补偿对象看,对“造血”补偿的方式过度依赖,补偿资金与保护责任脱钩,补偿资金并未完全用于水生态保护,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边享受补偿、边破坏生态”的现象。从事中事后监管看,目前对水生态补偿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比如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缺乏与水生态有关的评价指标,从而影响了补偿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

1.4水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仍不健全

尽快明确水生态补偿的范围、标准、方式,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予以固化,必须通过出台法律法规加以保障。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生态补偿进行专门立法,涉及水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出台的法律之中,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从已出台的政策文件和部门规章看,也与现实要求不协调、不适应,如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总体偏低,难以充分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各地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尚未全面明确,难以合理体现生态损害成本和治理效益等。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由于地域性特点较强,在普适性、权威性和约束性上有所欠缺,因此难以在更广范围、更高程度上推动水生态补偿顺利实施。

2加快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2.1进一步明晰水生态补偿范围

要充分考虑水的多功能性、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多样性,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水生态补偿实践范围,明确补偿对象。一是从水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出发,全面考虑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调蓄径流、改善水质等功能。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为依据,将江河源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区、蓄滞洪区以及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列入水生态补偿范围,特别是要重视对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生态补偿,推动实施水污染治理,推进耕地、河湖休养生息。二是从虚拟水流动的维度着眼,重视区域间以粮食贸易为主要载体的水资源隐性转移效应。科学衡量区域间虚拟水流动对区域水生态状况的影响,将虚拟水“出口”较多的地区纳入水生态补偿范畴。建议在合理测算的基础上,尽快将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等虚拟水“出口大户”纳入水生态补偿的范围,将虚拟水“进口”数量较多、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地区作为补偿主体,通过资金、项目等方式进行补偿,还可以考虑就南水北调供水水价对部分受水区进行适当优惠,以弥补当地虚拟水大量“出口”产生的负外部效应。三是从“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入手,采用资源收费或开征资源税的方式。将与水生态状况高度相关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等开发利用活动纳入水生态补偿框架。

2.2进一步丰富水生态补偿实践

针对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加快推动建立水生态补偿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样化补偿模式,以增强补偿的适应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议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对具有重大生态功能的跨流域、跨区域水生态保护区加大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对水生态重要保护区域特别是贫困地区加大省级政府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条件满足时,可仿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做法,从中央层面设立水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在公共财力上与转移支付形成有效互补。制定鼓励性措施,引导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通过资金投入、优惠贷款、社会捐赠等渠道参与水生态补偿。二要建立水生态补偿“造血”机制。为确保补偿资金合理、高效用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应进一步丰富水生态补偿的形式,减少纯资金补偿的“输血”方式,大幅增加以项目支付的方式投入受补偿区域,如投资一批水生态保护、水生态修复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成运行后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发挥,弥补生态保护区的利益损失,并可适度带动当地就业。要大力实施产业扶持,加强对重要水生态保护区和修复治理区的产业扶持力度,通过银行信贷、财政贴息、投资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政策,在不超过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促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壮大,以达到生态补偿的目的。三要推进水生态补偿试点。以2014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的水生态补偿内容为重点,按照轻重缓急,选择典型流域和区域开展不同类型的试点工作。特别是对于流域上下游的生态补偿,要在总结新安江生态补偿等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在全国层面启动一批试点,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凝练有效模式,尽快将一批复制性高、推广性强、示范作用明显的做法通过法规政策予以固化。

2.3加快建立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有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强化对利益主体的监管和考核评价,逐步建立事权清晰、监管高效的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一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保护区以及跨流域的水生态补偿,流域内或辖区内的水生态补偿事务则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中央给予适当支持。将各类水生态补偿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以确保补偿资金足额发放。二是推动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按照中央关于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要求,在明确地方政府水生态补偿责任的基础上,对于跨省界的中小河流及水源保护区域,搭建区域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协商平台,通过地方政府间横向专项支付、项目支持等形式,逐步建立流域水生态共建与效益共享机制。三是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严格督促补偿主体切实履行水生态修复治理责任,严格督促补偿对象切实履行水生态保护责任,加强对生态补偿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补偿措施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四是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尽快把水生态保护、补偿有关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各地开展水生态补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升水生态补偿的实际效果。

2.4进一步完善水生态补偿政策法规体系

第3篇:生态修复建议范文

一、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一)大气污染严重

河北省大气污染严重。2013年,全省设区市达到或优于域级的优良天数仅占全年总天数的35.34%,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21.92%。超标天数中各市以PM10和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较多。2013年,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排名的前10位中,河北占7席。除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和沧州外,其他7个设区市都污染严重,成为区域性问题。受能源结构影响,河北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高。2013年河北省单位国土面积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单位面积排放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中,分别排名第8位和第7位;万元GDP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由高到低排名中,分别居第10位和第8位。与京津地区相比,2013年,张家口、承德、秦皇岛3市PM2.5年均浓度远低于北京和天津,其他城市远高于京津(图1)。在单位国土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方面,天津在京津冀13个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衡水、沧州、张家口、承德和保定5市均低于北京(图2)。万元GDP污染物排放强度方面,河北省11个设区市均远高于京津两市(图3),在清洁能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工艺升级及污染防治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水环境状况堪忧

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河北省平原河流大多断流,河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其中山区河流水质较好,基本可达到水体功能要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的平原河流基本干涸,污染较为严重。跨境断面中,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其中入境断面中河南、北京、山东来水水质较差,出境断面中入北京的水质较好[1]。地下水超采严重,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影响,局部地区地下水出现重金属超标和有机物污染的现象[2]。湖泊湿地生态功能弱化,白洋淀、衡水湖等水面面积大幅缩减,湿地植被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普遍存在。水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大。2013年,河北省单位国土面积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量,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单位面积排放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中,分别排名第10位和第16位;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倍,氨氮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由高到低排名中,分别居第15位和第22位。与京津地区相比,单位国土面积水污染物排放强度方面,河北省11个设区市低于京津两市,尤其张家口和承德两市,远远低于京津冀其他地区(图4),发展空间较大。万元GDP水污染物排放强度方面,全省11市均远高于京津两市(图5),还有很大的节水降耗空间,亟需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工艺升级改造。

(三)生态环境格局失衡

生态环境格局失衡,生态服务功能亟待提升。河北省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林地为辅。2010年河北省耕地面积约为6.56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为1.35亩,主要分布在平原农业区,林地主要分布在燕山及太行山山区,近十年来河北省耕地面积有明显的降低趋势。河北省土壤保持功能较低,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高,局部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和土地沙化问题严重,景观趋于破碎,人类对景观的干扰程度逐渐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一般。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农药污染和农业薄膜污染。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河北土壤污染属中度、重度污染,占耕地总面积的2.1%,主要是汞、砷、镉超标。与京津地区相比,河北省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高于京津地区,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亩/人)(图6);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低于京津区域,仅秦皇岛、承德两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稍高于天津(图7);北京土壤属中度、重度污染占耕地总面积的1.8%,天津属中度污染占0.6%,河北省土壤污染程度稍高于京津区域。

二、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特点

京津冀地区,河北省是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一方面,在地形、气候条件、高份额的煤炭消费、偏重的产业结构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等内外因双重作用下,河北省大气污染日益呈现重度复合污染的态势。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加上平原地区重工业密集,造成平原地区水污染严重,同时,受地下水严重超采和地表污水补给的影响,局部地区地下水出现污染现象。除此之外,污水灌溉、农药化肥过度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镇化率低带来的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综合以上分析,现阶段河北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水资源极度短缺

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7。平原河流大多断流,水体自净能力极差,水环境承载力不足。供水压力大,河北省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缓解供水压力,虽然有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输水工程,但承担着北京市81%、天津市93.7%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量已突破了能提供水资源的红线。平原地下水超采面积66779平方公里,占平原总面积的90%以上。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局部疏干,漏斗区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地面沉降、地裂等地质问题频现。白洋淀、衡水湖等重要湿地逐步萎缩。生态水量难以保障,导致平原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况,仅通过治理难以达到水体功能的要求。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大。2012年,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占京津冀总量的66.3%,约占全国的8.37%。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消费方式粗放,全省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高达88.8%。工业能耗偏高,2013年,煤炭发电比重高达89%,工业用煤占全省煤炭消费总量的87.5%,其中钢铁、电力用煤占工业用煤总量的75%。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2013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为1.158吨标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由低到高居全国第23位[3],远高于京津。清洁能源替代艰巨。河北省能源资源禀赋差,目前能源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7%,省内缺乏天然气、水电等优质能源资源,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分布式能源发展仍相对滞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2012年全国已达9.4%,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15%和20%左右,河北省2012年只占1.6%[4];到2017年,在煤炭消费削减4000万吨的情况下,预计全省清洁能源需求将达1.1亿吨标煤,是2012年的3倍[5];2030年如争取达到届时全国平均水平,需付出更大努力。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也使经济转型面临巨大压力。

(三)结构性污染突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河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2.4颐52.1颐35.5。其中,第二产业比天津高1.5%,比北京高29.8%;第三产业比天津低12.6%,比北京低41.4%。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较大,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比重约为12:88,轻重工比重约为2:8。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偏重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生产治污工艺造成了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基本特征,给污染减排带来巨大压力。产业布局亟待调整。产业集群结构趋同,各城市之间重复建设严重,如钢铁产业是河北省优势产业,几乎所有城市都有钢铁企业布局。虽然河北省钢铁企业均执行严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但是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了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难以削减的情况,限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农业耗水及污染严重。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0%左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漫灌浪费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如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化肥农药等,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城镇化率有待提高。2013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8.12%,比2012年提高1.32%,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京津相比差距还很悬殊。2012年北京城镇化率已达86.3%,2014年天津也接近83%,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和质量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河北省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方式,资源被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承载力较低。环首都贫困带生态问题突出。为支持首都生态建设和提供充足洁净的水源,河北承德、张家口、保定等环首都周边区域的经济、资源开发和农业生产受到限制,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形成环首都贫困带。加之该区域本身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匮乏,进一步导致了该区域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土地盐碱化、水土资源不协调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三、对策建议

河北要在生态领域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率先突破,必须按照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五点要求,在现阶段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快速改善的情况下,有序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强化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和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在产业发展上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加快生态修复,建设京津生态安全屏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容量、空间和条件。

(一)有序推进能源结构优化

京津冀区域整体能源结构偏重、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压力巨大,且资源不足,消费缺口严重,而河北的问题则更加突出。建议有序推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在构建整个区域安全、高效、节约的能源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1.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幅压减煤炭用量,大力提高能源效率,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燃煤电厂的平均热效率由2010年的36%提高到2030年的42%,2030年工业锅炉、炼铁高炉、水泥生产、炼焦炉和砖瓦窑单位产品的能耗至少比2010年分别降低24%、13%、16%、44%和27%。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加快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加快淘汰分散燃煤锅炉,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实施替代。压缩冶金、水泥、玻璃等高耗能产业规模,以先进的产业装备技术和低污染排放技术,重构产业规模和布局,发挥河北省优势产业的最大经济效应。2.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各类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短期内难以形成供应能力的情况下,应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作为提高能源效率、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首要任务。提高煤炭洗选比例,现有煤矿和新建煤矿均要建设煤炭洗选设备并加强质量管理。大幅增加清洁煤炭供应,利用微煤雾化技术改造城乡燃煤锅炉[6],加快推进清洁型煤生产配送中心建设,强制淘汰、禁止流入劣质煤[5]。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通过科学规划,与先进环保治理企业战略合作等方式,对燃煤电厂及工业燃煤锅炉开展燃煤技术升级改造。结合《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推行“燃气排放限值”技术,支持现有燃煤电厂通过改造达到燃气电厂排放标准,新建燃煤火电机组一律按燃气电厂排放标准建设,实现“近零排放”[5]。加强散煤管理,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民用燃煤消费,通过政府管控、政府补贴和市场机制等手段,提高低硫煤和洁净型煤使用比重。深入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纳入京津冀城镇群建设规划的城市、县城提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要求。3.优化能源供应体系。加快京津冀区域天然气统一规划和布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加大河北省天然气供给水平。通过加快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对外提高山西、内蒙向京津冀地区输电比例,对内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逐步实现能源供应体系优化升级。以绿色低碳为方向,配套推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等能源技术创新发展,解决大型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并网技术及体制壁垒等问题。优先考虑在河北省张承地区、太行山区大规模建设风电、光电工程,推广农村家庭户用光伏发电,将其培育为带动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偏重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生产治污工艺造成了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基本特征,给污染减排带来巨大压力。建议借助京津产业向外转移的有利契机,找准切入点,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1.优化产业布局。建议以钢铁行业为重点和切入点全面推进工业布局的优化。继首钢搬迁曹妃甸、河北钢铁集团重组、石钢搬迁等布局调整之后,重点在钢铁集中分布区域开展民营企业的兼并重组,达到钢铁行业退城入园或退城近海的布局要求。贯彻落实《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推进冀南钢铁集团、河北太行钢铁集团、唐山渤海钢铁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退城进园”等新项目。通过兼并重组、布局调整,力争到2020年底沿海临港和资源优势地区钢铁产能比重提高到70%,全省钢铁冶炼企业数量减少60%,组建15家左右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2.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河北省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及京津产业转移的方向,把化解重点行业过剩产能作为今后一段时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把工艺技术升级、工业经济质量提升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以6643工程为阶段目标,加大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过剩产能化解,以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为契机,鼓励产能过剩重点行业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转移。争取国家把河北省作为国家“一路一带”产品、原材料转移基地,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在有序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坚持以市场换取技术,创造条件吸引京津先进工艺技术及污染治理技术在河北省落地,带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好走出去和引进来两大机遇,创新合作模式、完善交流平台,发挥河北省优势产业的最大经济效应。

(三)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修复

京津冀区域生态格局实际是河北广袤的生态空间环抱着京津两座特大型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应坚持河北省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积极协调京津,统筹区域主要生态功能区布局,增加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构建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1.推进生态修复重点工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明确各自的生态空间功能定位,以《河北省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规划》重点修复工程为依托,积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河流水网建设和污染治理工程、湖泊湿地保护工程、山体修复工程和绿色河北攻坚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将事关区域生态安全、京津特别关注、京津直接受益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区和防风固沙区,确定为重点工程优先实施区,积极申请国家设立专项基金予以大力支持,加大公共资源配置倾斜力度。建议国家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将河北省张承地区和环首都、环天津县区(环京津贫困带)全部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范围,积极协调京津,对口寻求重点工程的专项支持。2.完善综合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服务功能性为依据,以流域生态补偿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建立引滦入津工程生态补偿机制,天津支付补偿资金用于改善滦河上游及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质。完善北京与张承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北京支付资金补偿张家口和承德地区承担官厅水库与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的水源涵养、水污染防治和生态涵养工作。以白洋淀、衡水湖、文安洼、地表型饮用水水源上下游、太行山西部山区与平原为重点,建立健全省内跨区域的综合生态补偿政策与机制。在综合考虑直接经济损失、机会成本和生态治理投入的基础上,统筹财政收入、经济发展特点和人口分布合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同时京津冀区域应统筹建立和推进生态补偿监测、评估和考核等保障机制,掌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补偿成效,监督生态保护责任,通过评估和考核,切实提高生态保护效果。

(四)持续推进绿色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4篇:生态修复建议范文

【关键词】河道治理;农村河道;规划设计;问题研究

1、引言

农村河道承担着农业灌溉排涝、调蓄分洪、船舶运输等基础,同时又是农村地区生态和环境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意识日趋浓烈。而与此同时,农村河道由于污染排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河道管护机制不健全以及不合理的工程措施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曾经通畅的河道被淤泥堵塞,清澈的河水被污染成臭气熏天、污浊的混水,杂草丛生、垃圾堆积成了农村河道的一大“景观”,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对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影响。对农村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了我国当前水利工作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城市河道、大江大河治理已经取得了阶段的胜利,河道治理工作已经进入农村河道和中小河道治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水利工作主要围绕保障农业灌溉和农业生活用水等而开展,对于改善水质、修复生态问题不够重视,这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遗留下来的历史欠账。近年来,中小河流及农村河道治理工程已与过去有明显的差异,现在的河道治理工程有明确的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目标。目前农村河道治理工程中,大多数提出了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景观构建的目标。可以认为,我国农村河道治理的主要目标除保障河道防洪排涝、灌溉的功能外,水质改善已成为核心任务,而生态健康和景观建设也成为追求的方向,这与传统的水利工程有着很大的区别。20世纪50-80年代,我国数量众多的农村中小型河道疏浚工作主要通过群众人工完成,工程技术滞后严重。自农村中小型河道治理工作启动以来至2011年,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农村河道治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河道治理工作涉及1700余条中小型河道,治理措施由早期单一的清淤逐渐发展成多元化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但是,这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以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以及景观建设为目的的农村河道治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实践的阶段,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河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我国农村河道的特点

与城市河道相比,农村河道有着自身的一些多样性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是功能多样性、河道结构多样性以及水环境问题多样性特点。

2.1功能多样性特点

农村河网是河网水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分布紧密,数量众多。农村河道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负着诸多的功能。农村河道既是灌溉排涝的主要通道,同时还是蓄水调洪的重要走廊,也是景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很多农村地区,河道还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有些地区的河道不仅是城乡饮用水的水源地,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生态景观价值,为新农村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

2.2河道结构多样性的特点

农村河道按地貌形态和流经地区的不同,一般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两大类。山区河流流经地势高峻的山区,平面形态十分复杂,河道曲折多变,岸线和床面不规则,径流系数大,汇流时间短,水面比降一般较大。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平原地区。河床纵坡平缓,积水面积大,汇流时间长,水面比降一般较小。

2.3水环境问题多样性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也不断加速,日前严重的土地供需矛盾,导致侵占、挤占河道的现象日益增多,加之缺乏有效的管护措施,农村河道水环境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农村河道水环境污染恶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河道断面不规则,易导致岸坡坍塌,造成淤积,而且农村河道基流小,水域不宽阔,水体自净功能差,生态环境质量比较脆弱。人为因素是: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工业生产活动加剧但环保意识没有跟上,企业随意设置排污口,将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农村河道中,对农村河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大约80%以上无法作用到农作物上,而是流失到了土壤和水体中,在农田灌溉和降雨的作用下,渗入到了地下,造成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此外,随着我国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不断增多,缺乏环保意识的农村居民为了图方便,将大量生活垃圾直接排人河道中,将河道当成了垃圾场,而没有考虑后续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导致我国广大农村河道水环境质量持续下降,阻碍了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发展。

3、我国农村河道治理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河道治理项目规划无序

近年来,我国对于中小河流的治理投资不断加大,国土、农业、水利等各个部门的一系列项目争相上马,导致不同类型,不同投资渠道的项目规划无序,缺乏统筹管理,治理项目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重复性,主要表现为:同一条河流中的不同项目规划治理方案不同,对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没有统一的规划;不同河段的护岸型式选择不同,造成河道上下游或左右岸不协调;不同项目规划的整治河段无法有效衔接;在项目的规划设计上缺少实地调查数据的支撑,河道疏浚、塘坝清淤等工程的土石方工程量、配套建筑物数量等重要数据较为随意;同一河流缺乏整体规划,存在被多个项目规划,重复建设的问题。

3.2工程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较差

工程设计在设计标准方面过分强调了安全性,对经济性方面的考虑不周,项目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较差。设计标准高意味着安全措施的投入也较高,如果对安全要求不高的工程设计较高的标准,则会导致工程的经济效益降低。在农村河道治理设计中,这方面问题常表现为:为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对河道进行疏浚拓宽,过高的安全系数使得河道过水断面过大、堤防加固标准偏高;河渠护砌混凝土厚度偏大、强度设计超配现象较多;规模较小的河流和塘坝整治,过多采用混凝土护坡或挡墙,不必要的硬化、渠化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3河道生态治理设计存在误区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设计上简单效仿城市河道的治理经验,生搬硬套,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对于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作用。

在这方面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大面积采用混凝土护坡形式大大削弱了水陆生态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高标准的护岸形式割断了河流与农田林地的天然衔接;对河道一味的裁弯取直改变了其自然蜿蜒曲折的河流形态,浅滩和深槽消失;生态景观设计仿造城市景观与农村乡土环境不协调等等。

3.4设计工作质量把关不严

农村河道治理项目的规模通常不大,很多设计单位对于此类项目存在着不够重视的问题,导致在设计质量上把关不严,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前期工程地质勘察不深入,不细致,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河道岸坡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符,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及施工的安全性;农村河道存在着多类型、规模大小不一的特点,且河道上的闸、泵、涵洞等配套构筑物一般零散布置且单体量小,还需要与农田、林地相结合,使得设计工作繁琐,很多设计人员过多依赖典型设计,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设计变更。

4、农村河道治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4.1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农村河道治理项目规划无序以及设计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需要提高规划设计质量才能有效解决,在此方面,一是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二是要提高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意识。

整合资源,统筹规划。首先要对农村河道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有一个科学合理、明确的治理思路;然后是结合各级各部门的农水规划目标,协调和引导各部门投资方向,整合资源,统筹兼顾,使得各部门制定的河道规划内容有序、有衔接而无交叉。

勘察设计单位应提高质量意识,应全面、准确的做好项目前期的勘察调研工作。设计时,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由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负责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工程设计,要注重工程技术设计、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严格设计图纸的质量,确保设计图纸可以正确指导工程施工。

4.2分级分类规划设计

河道分级分类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农村河道自然特性、河道等级、功能属性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

农村河道等级一般可划分为镇级骨干河道、村级河道和田间河道,河道等级的确定是指导规划设计标准和深度的重要依据。农村河道结构多样,功能多样,问题多样,针对不同河道,治理规划设计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分类分级规划设计的目的不仅是能针对性地解决河道存在问题,更强调在详实的调查分类基础上,能使河道治理目标和设计标准的确定具体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河道,使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与其造价的经济合理性恰当地统一起来,将投入到农水项目上的资金正确合理利用,落到实处、发挥效益。

4.3重视河道管理规划

农村河道治理前期工作中,在重视河道整治技术设计的同时也应重视河道管理的规划与设计,强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案设计对于巩固农村河道整治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必须坚持整治与长效管理并举,只整治而不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将会出现整治问题“回潮”现象。河道长效管理运行机制设计时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主体和部门职责必须明确;采取“管养分离”方式;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等。

第5篇:生态修复建议范文

作者:谭旭红 杜真芝 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的现状及问题

产权界定不明,补偿主体不清科斯定理认为,在存在外部性问题时,只要交易成本为零,且产权是明晰的,那么不论谁是产权的主人,通过市场都能实现最优配置。从科斯定理出发,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就应该从研究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结构、产权主体等方面进行。明确补偿主体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前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具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双重特点。一方面,在稀缺性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矿业开采能够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税收,带动矿区产业发展和矿区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矿区及周边环境恶化,包括空气、土地、水、矿石废弃物等污染,水资源的洁净度受到威胁、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及采空区地表塌陷等问题。因此,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十分重要而紧迫。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实行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归属国家,国务院代表国家对矿产资源行使所有权。从形式上看,我国矿产资源产权是非常清晰的,产权结构比较合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矛盾,土地国有、政府分级行使土地权利的模式造成中央政府与资源富集区政府的所有权行使权责不明,矿产资源的分配关系从属于权力关系而不是产权关系,引发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资源富集区为了能够从矿产资源开采中获得更多利益,以弥补由于资源开发所承担的公共服务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就会过分利用其管理权限,越权审批“违法许可”招商引资,掠夺式开发,造成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一系列矛盾无从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法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也要承担其民事责任。《宪法》和《民法通则》的这一规定就为矿产资源开发中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受到财产、人体健康损害的公民获得赔偿提供法律依据。基于以上国家基本法,制定和出台了有关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涉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损害补偿的法规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及《国务院关于生态补偿的若干政策指导意见》等[3]。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都对开采企业因矿产资源开采给他人造成的若干政策赔偿做出了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因开采而对他人造成损失的,采矿企业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但是,研究这些法律法规后,我们发现,它们仅对因采矿造成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问题提出原则性的标准,如提出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赔偿”等原则,但是均没有提出统一的评估方法、赔偿标准和具体的补偿办法。例如对于《土地复垦法》中规定“谁破坏谁复垦”原则,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实施办法,但并没有使矿区复垦率提高,我国煤矿塌陷地的复垦率依然较低,分析原因,除了复垦标准要求不明确、多头执法等原因外,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也是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统一补偿标准和赔偿办法,缺乏环境损害补偿机制,这就导致当采矿中出现生态破坏的时候采矿企业以无具体赔偿标准为由推诿,不予赔偿;而政府又没有严格的法律和政策依据要求采矿企业进行赔偿,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成本得不到有效补偿,而矿区居民和我们的后代不得不遭受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立法,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明确补偿的主体与责任,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与开采管理矿产资源开采过程是自然和经济和谐统一的过程,不仅需要经济补偿,而且应当充分考虑其生态价值补偿。目前,我国现有的各种矿产资源税费征收办法主要是偏重于补偿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或者解决资源耗竭性补偿问题,因而都是经济补偿,而缺失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制度,从而导致大量旧矿、贫矿废弃,影响了生态环境。根据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特点,应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明确矿山环境恢复的责任主体。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过程中,责任主体相对比较明确。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主要得益方是国家和采矿权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他们应该作为补偿者。矿产资源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及人民应该作为被补偿者。补偿者有责任为被补偿者提供多渠道的补偿途径,同时被补偿者有义务切实地履行监管职责,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在明确补偿主体时应区分新建矿山和废弃矿山补偿主体,新建矿山的责任主体十分明确,就是造成环境破坏的开采者,在开采的同时,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而对于废弃矿山,由于企业主的变更,很难明确其责任主体,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矿山开采受益者明确的废弃矿山,可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解决这部分废弃矿山的治理和恢复问题;二是对于收益人无法明确的废弃矿山,应由政府来担当治理主体,作为资源所有者代表的政府有责任恢复及治理废弃矿山[4]。健全生态环境法律保护机制可操作性我国《环境保护法》已确立了“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针对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矿产资源法》、《土地复垦条例》、《水土保持法》都规定了“谁破坏,谁复垦”、“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基本明确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主体,但却没有明确界定破坏者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也没有明确复垦者享有的具体权利,这样就大大挫伤了复垦者的积极性[5]。同时,对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补偿的问题都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和量化运行的具体细则,这使得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没有形成强制要求,环境的破坏者及污染者便可以逃避责任,这样造成了目前仍然有大部分矿山生态难以恢复以及矿区开采者与群众的纠纷时常发生的困境。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矿山恢复的先进经验,完善法律、法规,使复垦政策与立法细致、明确和更具可操作性,同时明确补偿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例如,在矿区批复开采之初就应该以法律形式确定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的责任主体,对于开采后出现的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由矿主进行修复,国家通过建立治理基金的方式组织恢复建设。此外,应该对矿山土地复垦做出明确的程序和办法规定: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按照开采的先后顺序将矿土堆放在一边,开采后还原土地时,再按先后顺序回填各表土层,土地还原后采矿单位才把土地移交给当地政府。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对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建议。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等。(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矿山建设规模、开采方式、矿山地质条件及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影响与制约关系,按照矿山活动可能影响到的周边区域作为评估范围的原则,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特点、水文地质特征、开采范围及制约关系、矿井废水污染影响、地下水疏干范围、地下采空区影响、废石渣堆积分布范围等诸多因素,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体系,从而构建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体系。通过建立覆盖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标准体系,同时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的修订工作,使其能够切实满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最终做到技术标准统一明确、适用范围广的标准体系,以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矿产资源。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建立矿山环境灾害预测和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转变过去传统的资源管理手段,而是建立动态的资源监测系统,定期收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的动态信息,从而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能力[6]。矿山开采往往引发地面塌陷、泥石流、裂隙、滑坡、地下水位变化、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尾矿坝状况、土地荒漠化、土地的荒化等人为地质环境问题,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对这些人为灾害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研究矿山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并对治理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和监督。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灾害发生地进行精确定位;遥感(RS)技术可以利用矿区的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取矿区不同时期的地貌破坏程度、塌陷区的面积、形态、矿业废弃物的类型以及分布状况、环境污染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则可以对矿山灾害数据信息有效地进行空间分析,以便管理人员迅速掌握灾情[7]。为矿产资源开发勘探、开采、生态恢复与治理等环节提供精确的科学依据,应建立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

第6篇:生态修复建议范文

关键词:生防技术;研究;产业化开发

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问题越来越重视,各国政府加大力度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保证食品安全,必须从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抓起。因此,在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避免使用剧毒农药,大力应用生防技术,已成必然。

俄罗斯十分重视化学农药对人类的危害,政府规定: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陆地蔬菜只能在生产前期少量使用低毒农药。生防技术近年在俄罗斯植保体系中已占相当重要地位,在天敌昆虫和生物农药的研究、生产和开发应用方面很有成效,值得借鉴。

1俄罗斯生防技术研究机构概况

1.1全俄植物保护研究所建于1929年,隶属于俄罗斯农科院,是俄最高水平的植物保护科研中心,拥有16个研究室,试验站分布全国各地。研究方向:农业体系中有益、有害生物形成和群落演化规律;完善和制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手段;预防和抑制有害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自然界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菌的研究和应用;抗病虫害的免疫理论及方法研究;生物制剂的研究、加工及使用方法等。

1.2全俄植物病理研究所建于1958年,隶属全苏农业部,1992年划归俄罗斯农科院。研究方向:主要农作物小麦、大麦、水稻和蔬菜等病害发生规律基础理论和防治技术研究,包括植物抗性基因筛选、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技术等。

1.3全俄生防技术研究所位于俄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区,历史悠久,隶属于俄罗斯农科院。在生物防治方面,研究筛选生物制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防治蔬菜霜霉病、灰霉病和腐烂病等;利用天敌昆虫防治蚜虫、粉虱、蓟马和红蜘蛛等。

2天敌昆虫、生物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2.1赤眼蜂研究及应用技术

从20年代开始研究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最早防治果树食心虫,现广泛应用于玉米、果树、甜菜、棉花和牧草等。前苏联时期对赤眼蜂应用十分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大部分经费,放蜂总面积1 700万hm2,采用飞机喷施、拖拉机悬挂喷施和人工田间散放。改革后受经济困扰,费用多由农户自己承担,应用面积有所下降,目前有所增加,全俄罗斯赤眼蜂应用面积达800万hm2,主要在南方克拉斯诺达尔等地。

为提高防治效果,目前专家对赤眼蜂生物习性进行更深入透彻的研究,包括种内生态型选择利用;对寄主的喜好及最佳繁殖条件,蜂的田间纵向分布研究等。

2.2微生物制剂研究及应用技术

俄罗斯另一重点领域是微生物产品研制,目前有的已注册并小规模商品化生产,有的已完成小试,拟注入资金工厂化批量生产。

2.2.1昆虫病原体线虫。可侵染寄生1 000多种昆虫,对昆虫成虫、幼虫和蛹都寄生,防治效果达70%~90%。该线虫对化学农药有很高抗性,可与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其扩繁工艺简单,现已注册登记,批量生产。

2.2.2昆虫病毒。现有专一性寄生食心虫和棉铃虫两种病毒,防治效果达90%。害虫感染4~5d死亡,残效期10d。生产病毒原料只能用食心虫和棉铃虫,120头幼虫可生产防治1hm2用的病毒,生产成本较低。

2.2.3真菌杀虫剂。现有米高费津和思托克斯等产品,主要用于蔬菜和花卉,防治对象为蚜虫、粉虱、红蜘蛛,防效达60%~90%,并有增产效果。粉剂在常温下可保存10年,使用时配成0.50%~1%溶液喷施,残效期可达7~30d 。

2.2.4微生物杀菌剂。现有阿里林B、C和珈玛伊尔3种,主要防治由丝核菌、霜霉菌、镰刀菌等引起的蔬菜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和根腐病等,防效达60%~80%,可增产20%~30%。温室内整个生产季节用药2~3次,每公顷用量:干粉1~3kg,液体90~100升。常温下保存干品1~2年,液体2个月。

3国内外生防产品的开发现状

国外生物防治已实现产业化和商品化,并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目前规模较大的生防公司已发展到80余家,其中欧洲36家、北美15家、澳洲、亚洲和俄罗斯各5家。英国BCP天敌公司年创汇100万英镑,以色列最大天敌生产公司B.I.C每年获得近千万美元的利润。

我国生防产品种类少、防效不理想,商品化生产的天敌昆虫多为赤眼蜂,其中95%以上为松毛虫赤眼蜂,主要用于玉米螟防治,防效明显不如“小卵”玉米螟赤眼蜂,俄罗斯在赤眼蜂扩繁应用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4开发生防产品的体会与建议

4.1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与重视

我国“绿色食品和生物农药”已被政府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议程,制定了限制部分剧毒农药的使用和农药在食品及饲料中最高残留量的规定。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保护地蔬菜生产中严禁使用有毒化学农药的规定。随着人们对化学农药污染危害认识的提高以及环保政策的实施,必将促进生物防治技术的快速发展。

4.2我国生防产品产业化前景无限

我国生防产品产业化时机日趋成熟,应用市场比较广阔,在水稻、玉米、甘蔗和棉花等病虫害防治方面,特别是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叶、药用植物、花卉及出口创汇产品方面有强烈需求;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东北三省的市场也比较成熟。结合国家对农副产品的优质优价政策,组建绿色食品基地,开发绿色环保产品,生机无限。现在关键是抓住有利时机,依靠政府制定的政策,切实组织好产品开发、产品推广和技术服务。

4.3开发生防产品的几点建议

4.3.1目前国内生物产品,一是容易产业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即通过生物加工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二是转产容易,其生产工艺与人用生物药品生产工艺类似,一条生产线经严格消毒可生产几种产品,减少重复建设费用。

4.3.2俄方目前拥有的微生物杀菌剂和生物杀虫剂,同类产品在我国尚未发现。俄方研制的生防产品,已获专利,只是资金短缺,不能大批量生产外销,这正是有利时机,直接与俄罗斯有关专家接触,引进技术和人才,会更节省些。

参考文献

[1]刘洪涛.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有害生物防治问题探讨[J].吉林农业科学,2003(3):28-30.

[2]БРОВКО Г А, БРОВКО С П.Биометод в теплицах Приморского края[J].Защита овощных тепличных культур от вредителей,2005(10):15-17.

[3]ЯРКУЛОВ Ф Я,КУЗНЕЦОВ В Н.Биометод на полях Приморья[J].Защита растений,1988(5):27-28.

第7篇:生态修复建议范文

关键词 绿色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 策略:多元化园林景观、可持续化发展的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提:

近20年在西北大开发的中央政策的背景下,中国西部的快速城市化,城市数量的大幅增加和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史无前例的,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拓展使得农田被占用,湖泊、河流被填埋,山峦被夷平・・・・・・一系列城市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新拓人居环境的开发造成城市的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空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集聚。同时西北地区又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即生态环境脆弱,年均降雨量和蒸腾量不成正比,植物生长缓慢、绿化覆盖成型慢、自然生态自我修复性差,(以乌鲁木齐为例:乌鲁木齐年平均降雨为194毫米,而蒸发量却达到了2000毫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昼夜温差大。)但同样面对城市扩张的巨大压力下逐渐丧失了其自然的空间结构和生态效益,在此背景下,绿色生态城市的多元化园林景观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做为从事这一行业的职业设计师的理念和推进策略的科学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分析现状及误区:

1)占用城市集中绿化区域:随着城市快速扩大化,西北城市同样经历着和内地城市一样的核心区域不断扩大,原有绿化用地变更为商业、地产和开发区等。造成原有集中绿化区域被挤占或置换到城市边缘区域,造成城市绿色生态结构破坏与不平衡,核心区域“绿色生态中心”的原有功能性短期内无法恢复或完全丧失,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受到较大影响。

2)减少或置换城市绿岛面积:城市快速扩大化,城市建筑及商业的大量集中在城市局部区域内建设打破了原有的城市结构空间和城市绿化分布空间,不断压缩城市绿岛面积,减少透水区域,并产生了大量硬质不透水地面,这些硬质地面不但进一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而且影响了城市的地表水的渗透,对城市地下水源补充地功能进一步丧失,大大增加了在全球厄尔尼洛高发和频发的情况下,形成城市地表水径流危害的风险。

3)城市绿化生态走廊的破坏:随着城市快速扩大化,西北地区的城市车辆以几何式速度快速增长,(以乌鲁木齐为例:根据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的统计数据,2002年,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0万辆;5年后的2007年7月,突破20万辆;3年后的2010年6月,达到30万辆;1年两个月后的2011年8月,突破40万辆;仅仅10个月后的现在,急增到50万辆。)城市道路无限延伸扩张,把整个城市结构空间分割成无数的小块区域,打破了原有城市绿色生态走廊的组织,每个区域间缺乏绿色生态走廊链接,整个城市动植物生物链独立分割无法顺畅联通,生物多样性与平衡被破坏。

4)对城市绿道建设的缺失:城市的快速发展,即城市道路拥堵现象频发,为解决拥堵难题,城市管理者优先选择了拆除或“瘦身”原有道路中间或两侧的绿化覆盖隔离带,已扩充道路面积,满足暂时车辆通行需求。(以乌鲁木齐为例:据统计到2009年现有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街道中已经绿化的只有300余条,绿化普及率仅为25%。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现状距《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道路绿化普及率要达到95%的标准相去甚远,道路绿化任务相当艰巨。)城市布局和降水量、蒸发量之间巨大的差距证明了绿化成本的昂贵,但是此做法对改造区域内的本已脆弱的自然生态植被的破坏了是灭顶之灾无法估量,更带来了城市绿量的不均衡及区域绿化覆盖率的下降,(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在西北地区夏季高温高辐射量少雨,植物生长周期漫长),加之城市的热岛效应,市民出行酷热难耐,无处遮阴,对于城市能否建立绿色低碳出行的先决条件,形成了巨大的难题。

5)忽视对生态湿地的保护:城市快速扩大化,城市边界无限扩大,城市开发用地、工业园区的设立延伸入原城市结构边缘的生态湿地保护区域,造成城市周边生态湿地系统被破坏,湿地特有功能性降低或丧失。(以新疆五家渠市区域为例:五家渠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与昌吉市、乌鲁木齐市相接,五家渠辖区在天山山脉河流冲积形成的冲积、洪积平原中下游,沉积厚度大于400米,大致分为冲积洪积平原和北部沙漠两大地貌单元。地貌形态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坡降0.5‰~2.5‰,海拔420~530米。地下水源丰富,地下水流向东南至西北,水位坡降0.6%,总储量2.3亿立方米,动储量1.5亿立方米,潜水层水位埋深大于2米,厚度19~23米。作为乌鲁木齐后花园和“湿地生态肺”的五家渠市,据报道到2013年,五家渠工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增长3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3亿元,增长43.1%。围绕构建金属加工、煤电煤化工、先进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4家,产值超百亿的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7.4亿元,增长41%。而其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引入的大量冶金、煤化工等重耗能、重污染行业对生态湿地生态的功能性降低或丧失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对乌鲁木齐地区的气候影响也逐步显现。)

“生态湿地”--城市的生态肺:

a)城市污染物净化作用: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加剧,使城市许多水体趋向富营养化,湿地系统对藻毒素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b)调节微气候,改善城市环境: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多,导致湿地区域气温越低。强烈蒸发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c)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湿地由于生态环境独特,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d)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教育场所: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为环保宣传和对公众进行相关教育提供了场所。

6)城市新增设施的绿化补充方式的缺失:城市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更多的是新增的道路高架立交,但我们的管理者无暇顾及到这些新增设施的绿化美化措施,造成生硬的钢筋混凝土高架耸立在城市中心区域。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更不利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的建立。(以乌鲁木齐为例:2013年-2014年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开始新建“田”字型快速路工程的建设,大量高架桥路面快速建成,工程内容包括,一、将现状城市东西向主干道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改建为高架快速路,形成沟通西外环与东外环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东外环高架道路改扩建工程,其中高架采用双向6车道。二、乌市西虹路至西山路高架工程,东起西外环西山立交西侧,西至乌奎高速西山立交东侧。三、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高架道路东延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完成的同时,对高架的绿化工程成为未来城市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绿化的任务。)

(二)对策与建议:多元化园林景观、可持续化发展的园林绿化

1.确立城市绿色生态交换中心: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固着点,是一些核心区域的汇

总,这些区域可以为乡土的植物和动物提供空间,并为穿过系统的野生生命、人

和生态过程提供起点和终点,包括各种城市开阔空间和绿色区域。在西北地区的

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分别归类老城区与新建区域,老城区可以

已现有的形成良好的动植物共生生态链如开放式大型公园、大型绿地为基础,确

立了绿色生态交换中心;新建区应提前规划出绿色生态交换中心并保证此区域的

位置不被挪用、置换,避免被商业开发所侵占,以形成整个绿色生态城市各区域

的发展核心,并通过乡土景观(包含乡土植被与乡土生物物种)的园林绿化营造,

完成自然生态链的在修复。修复过程应该集合多个部门进行统一参议和规划,以

此规划更科学更具有长效性,真正实现工程的有效性。

2.链接城市绿岛:是将系统联系在一起的连接环节,这些环节是维系至关重要的生

态过程和物种多样性的关键。作为城市快速发展中必须经过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城

市管理者应明确此区域的重要性,提前规划到位,避免被开发侵占置换。老城区应

通过园林绿化的多种形式补充完善区域城市绿岛的生态物种多样性,新建区域应遵

循自然生态方式通过园林绿化营造城市绿岛恢复建立的乡土生态系统,并与老城区

生态系统相呼应。

(1)城市绿化生态走廊的组建:将核心区域联系在一起的通道,能够让动物在这

些区域间运动,让种子和花粉通过通道而传送。在西北地区的城市开发过程中我们

的城市管理者需保留或重新建立此区域的通道作用,避免链接断裂,各区域间形成

孤立状态。通过城市园林改造恢复建立每个区域的互通关系,完善各区间的生态物

种的互动关系。环境的改善源于各系统的观念的一致行动的一致。作为生态环境的

一份子,我们的社会组织是维护自然美好家园最重要的承担者和责任者。

(2)建立完善城市绿道:此区域是一些有着自然地土壤、植物和水景的开阔空间

的性质的通道,能够提供更多的吸收雨水的界面,减少市政排水设施的压力,绿道

中的树木减缓了水流,在地表流水进入排水管之前净化了水质。同时为市民绿色出

行提供了绿化覆盖率的通道。城市建设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留有或改造绿道的用

地,通过城市园林绿化进行有效的恢复连接绿阴覆盖率,以推动西北地区城市建设

的绿色出行中城市居民步行通道的短板。生态环境中用“绿色”过滤和净化我们的

生活空间,是一种既有效又节约成本的建立优质社会空间的方式,回归“绿色”势

在必行。

(3)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除了吸收和缓解城市来源的降水,调节城市温度湿度、

改善过滤城市来源的水质,湿地同时提供了宝贵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娱乐机会,湿

地保护至关重要。城市开发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避免或减少对城市周边湿地的侵

占与破坏,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改造恢复生态湿地系统,恢复生物种群多样性。人工

再造湿地虽然耗时,但是却是园林规划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有事半功倍之效能,因

为湿地的再现意味另一个小生态环境的重塑,将为城市长效发展和相关产业(如旅

游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4)组建树林:树木防护林能够减少住宅供暖和冷却成本10%-50%。我们城市管理

者应保证城市居民居住区域的城市园林绿化林带的建立,既有利于城市的低碳节能

目标,又有利于向绿色生态城市的的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对于有沙漠化趋势的地域

意义更加深远。

(5)增加绿色屋顶:绿色屋顶就好像一顶帽子,保护建筑屋顶不直接接受紫外线的

照射以及自然风雨的侵蚀,从而延长了屋顶防水层的寿命,它就像棉被盖在屋顶上

面,具有保暖隔热的作用,,冬暖夏凉降低了城市建筑的能耗,除此之外,在城市

中心高密度建筑群中,绿色屋顶也是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好办法,

根据降雨的强度和土壤厚度,绿色屋顶能够吸收15%-90%的降水这对于年平均降雨

量稀少的西北地区城市的雨水管理和在利用有着积极的影响。并可以减少潜在的雨

水带来的污染,同时对西北地区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上也有很大的作用。在屋顶设置

绿地不需要额外的土地,而且由于模仿自然的过程,所以屋顶绿化在提高建筑的审

美同时,具有良好的恢复自然生态的功能,在许多国家,绿色屋顶的建筑已经成为

法律被写入城市发展建设标准。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开发绿色屋顶的国家之一,

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标准。在过去几年里国内也出现了绿色屋顶的项目,如北

京已经有数百栋楼宇设置了绿色屋顶,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绿色屋顶技

术来完善我们国内的标准,推进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的绿色屋顶绿化广泛运用,推动

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形式的多样性。

(6)增加渗透地面:减少不渗透地面面积,补充地下水,改善水质减少雨水收集池的

需求。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在集中城市用地界面内应增强对其开发区域内透水地面的

等综合指标的硬性要求和控制,增加城市园林绿植区域,以改善现有不透水地面对

城市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源补充的影响。增加一个城市的影响力从某角度就在于他的

独特性,此项规划如果能够实施,将改变城市园林的单一性,使园林布置和植被种

植规划相结合使城市面貌呈现多元性。

(7)垂直绿化的运用补充:目前城市绿化中广泛使用的垂直绿化的形式有壁面式、挑

台式、柱廊式、立交式、围栏式和棚架式等,根据地域特点我们这里重点介绍西北

地区城市垂直绿化中具可操作性的壁面式和立交式绿化。

a)壁面式绿化,是指在水平面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各种建筑物外表上进行绿化。攀援

类壁面绿化是利用攀援类植物吸附、缠绕、钩刺等攀援特性,使其生长过程中依附

于建筑物的垂直表面。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提高环境品质。由于蔓性攀

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形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生硬的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

体,通过植物的叶面蒸腾作用和庇荫效果,可缓解阳光对建筑的直射,使夏季墙面

温度大大的降低。有资料表明。受阳光西晒时,绿化覆盖的墙面比无绿化覆盖的墙

面的温度低13度-15度。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的辐射热,其附着在

墙面上的枝茎又成了一层保温层,达到了调节室内气温的作用。垂直绿化还可降低

墙面对噪音的反射,并有一定程度上的吸附烟尘的效果。壁面式绿化在城市绿化形

式中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不占用土地的同时提高了城市绿量及绿化覆盖率,增强

了城市绿化的立体效果。从而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一到新的风景线。

b)立交式绿化,是指立交桥体表面的绿化,既可以从桥头上或桥侧面边缘挑台开槽,

种植具有蔓性姿态的悬垂植物,也可以从桥底开设种植槽,利用牵引。胶粘等手段

种植具有吸盘。卷须。钩刺类的攀援植物。同时还可以利用攀援植物、垂挂花卉种

植槽和花球点缀来进行立交桥柱绿化等。这种绿化形式属于低养护强度的空间形式,

要求植物具有一定的耐旱和抗污染能力。现阶段西北地区城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

期,大量的城市立交、高架崛地而起,并快速建成,面对越来越对的城市高架系统,

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提前考虑新的城市空间园林绿化模式,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手段

美化弱化城市生硬的基础设施,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前提条件下,调节城市空气质

量。让我们的城市不再是钢筋水泥包裹下的冷硬的灰色的居住地,让他成为被柔美

的绿色围绕成为充满温情的栖息地。

结语:“绿色生态城市”的构建离不开城市管理者的认同与参与,尤其是大众的参与,比如绿色屋顶、城市绿道的建立、透水地面的设置、垂直绿化的运用,使生态、环保、低碳、节水节能的概念能够在深入人心。促进大众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选择绿色低碳出行,从而为绿色生态城市建力贡献力量。“绿色生态城市的确立”。既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研究的问题,同时需要在实践中动态、科学地把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绿色的内涵不断地发展,让城市园林绿化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的对接与搭配,让硬质无生命的基础设施披绿装添五彩,让园林绿化这个有生命的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发挥美容师、节能器和环保卫士的作用。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持续性的共同努力,为此我将不断探索。

第8篇:生态修复建议范文

关键词:风景区;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项目基金: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3hzghy003)(湖州南郊风景区历史景观的开发与保护)

风景区是经过漫长的演变、筛选和兴建而最终形成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人们对它的认知、开发和建设,从而在自然环境资源长期演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特定功能的区域。风景区一个显著特征是代表着人类历史的人文要素和代表自然历史的自然要素,在风景区地域范围内得到融合,展现出一种“风景”和“名胜”并举、交融的状态。

湖州南郊风景区的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南部有水网平原分布,整体上就是湖州全市的地形地貌的缩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七山一水二分田”。整个地区以东苕溪基本为界,西部为低山丘陵,间有零星平地,东部为典型平原河网区,河流纵横交错,多湖漾。区内主要山体有岘山、苏台山、道场山、横山、金盖山、锅子山、九里山等。最高峰为金盖山主峰,海拔292.6米,主要河流为东苕溪及其支流、頔塘,主要湖漾为碧浪湖、横山漾、钱山漾。东部平原河网区有桑基鱼塘、农田湿地等典型的地区自然地貌。水库有西乌山水库和矿坑水塘。风景区内现有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风景北北侧靠近主城区的104国道东侧,用地性质百分比高的依次为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仓储用地等。其中,苏台山、道场山的周围分布着不少市政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仓储用地及特殊用地,这其中包括苏台山油库、南门储气场、湖州殡仪馆、桂花山公墓等设施的用地。这些设施的存在,对南郊风景区的整体景观风貌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殡仪馆和公墓位于景区道路的沿线,给普通民众和游客带来潜在的心理干扰。

此外,由于东苕溪具备良好的航运条件,南郊风景区内原有的石矿开采点关停在近期虽明显减少(如地处国家级文保单位下菰城遗址地块的下菰村,就有11个石矿),但劈山开矿造成的山石及山体残缺,尚未得到有效的处理,众多的石矿山体植被恢复工程由于大量的资金需求还刚启动。长期的开山采石,使得苏台山、九里山等山体严重破环,整体景观效果较差。七十年代的围湖造田,使得1500亩的碧浪湖被基本填埋,浮玉塔这一历史价值资源遭遇毁灭性的破环;代表着新石器时代湖州地区先民文化的3000亩的钱山漾遭到填埋。水乡平原特有的“桑基鱼塘”、“农田湿地”的乡土自然景观保护不力、退化严重。经济利益驱动着无序的开采,既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影响着整个东苕溪沿线的景观效果。另外,风景区内北部的滨水(东苕溪)地块内,还有多处码头、船厂等曾经服务于产业的交通运输用地,目前多处码头已经闲置。

南郊风景区的景观资源贵在山水。从东苕溪、碧浪湖沿线方向,从横山漾、钱山漾方向,看道场山、金盖山,视域、视距、层次等游赏因素俱佳。前为尺度多样的水体(自然水体东苕溪、横山漾、碧浪湖等水面开阔、诸多人工开挖疏浚的鱼塘规整有序),背景为连绵起伏、层次丰富的群山,这就是湖州这座江南水乡城市“清丽山水”品质的最佳展示。群山、水漾、绿树、红寺,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交相辉映,沿着东苕溪游览,这是感知南郊风景区山水景观格局的最佳路径。同时,这也是感知湖州籍画家赵孟頫“开阔的平远构图,画面意境悠远山水画”的最佳载体。

相对而言,道场山的植被较为单一,以松为主。金盖山山体的规模和容量更大,植物资源也更为丰富多样。依托原有的国有林场,金盖山的西麓分布着大量的国家级、省级公益林,主要有马尾松等常绿针叶树和栗树、枸树等阔叶树种,人工栽培毛竹、茶树、桑树、果树等经济树木的面积也较广。

通过以上南郊风景区内自然环境要素的分析,针对各自积极的、消极的因素,提出以下专项自然资源的规划策略:

(1)山体

保护南郊风景区大、中、小山体的组合特征,整个地区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开发建设。注意风景区内重要陆路和水路的视觉控制。陆路是指从岘山进入风景区北部开始,经过苏湾、苏台山、道场山、金盖山、下菰城。水路是指沿碧浪湖、九里山、道场浜、横山、横山漾、吴沈门、苏家湾的串线。道场山、金盖山控制为山地生态敏感区,整体进行生态保育,局部发展生态观光旅游,重点将梁希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品牌影响的生态休闲区。

突出山体重要山峰、山谷的保护与利用。山顶包括岘山顶部、道场山顶部、金盖山顶部、苏台山顶部、九里山顶部、锅子山顶部、横山顶部等,设置观景台、休息亭、标志物等,并配套安排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成为人们观景、游憩的场所和景观视觉的焦点。“道场山顶何山麓”,道场山景观胜在“山巅”,而金盖山景色特点在于“山谷”。清光绪年间李宗莲所撰《金盖山志》,曾列有“金盖出云“、“菰城晚烟”等“金盖二十八景”。青山坞、桐凤坞等金盖山东南侧多处山谷,要形成梅、桂花、竹、松、潭等不同特色的主题山谷,保证景观视线的开敞性以及从河漾景观向山地自然景观的内部渗透、有序过渡,创造高品质的片区边界区域。

(2)矿坑

禁止开山采矿对南郊风景区的破环,逐步停止现有矿坑的开山采石,并根据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的需要,进行生态化的修复或积极利用。对的岩石面进行加固,避免断裂、塌方等地质风险,通过种植攀爬植物或草本植物进行适度复绿,优先选用本地的乡土品种。局部坡度较缓的地带可改造城绿化台地。汇水面积较大的矿坑,建议改造成小水库。

开发利用矿坑。如已在湖州的潜山公园、仁皇山公园、垄山等多处实践工程。九里山矿坑利用现状地形,可以进行蓄水造景,辅以适度的人工造景。苏台山矿坑,历史上是苏湾、苏堤的发生地,利用现有的崖壁可以进行摩崖石刻,打造景点。梁希森林公园内的矿坑,可以改造成矿坑主题公园、植物园、户外运动攀岩场地等。山地项目鼓励结合矿坑布置,减少场地平整对自然环境的破环。

(3)水体

保护东苕溪、钱山漾、横山漾等重要的自然水系。东苕溪的堤岸设计,应综合考虑防洪和景观要求,采用生态性驳岸,以地域性的自然元素——芦苇为主要的植物配置和造景,塑造特色景观。保持钱山漾、横山漾、道场浜、施家桥南片(施家湾)等的水乡格局,保持东苕溪滨水湿地的景观格局。保持钱山漾周边桑基鱼塘的生态系统,保持密集鱼塘的有机肌理,避免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耕地化改造。恢复自然水系。退耕还湖,将碧浪湖农场恢复建设成碧浪湖面,恢复历史上的八景之一“南湖雨意”。

(4)植被和生物

在保护原生态自然植被的基础上,促进优良品种植被的演替。适度进行林相改造,逐步在部分区域内将马尾松纯林改造成针阔叶混交林。结合植物苗圃、观光农业、茶场等的建设,将造林、育林工作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通过分区块的林相改造,增加观赏性植栽,塑造不同片区、不同季节的景观特色,营造南郊风景区丰富的植被景观和多彩的季相变化,从而提高风景区整体的景观价值。

(5)建设用地与村庄用地

南郊风景区内的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多集中在岘山周边,主要以工业、仓储、市政用地为主,与基地环境气质严重不符。另外,整个风景区内分布着大量零散的村庄用地,涉及道场乡8个行政村。居民点都沿河、沿山布置,相对集中于风景区的南部、东部。

依据对南郊风景区规划建设的影响程度及自身的价值,对场地内的现状建筑采用差异化的整治方式,分别采用保护、保留、置换、拆除等不同的方式。岘山周边的工厂,包括天峰制药厂、明峰钢结构制造厂、奥利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天旺食品厂、南埠船厂等,大多已经处于停产状态,具备搬迁和置换的基本条件。而武警支队教导队营区、湖州军分区教导队、苏台山油库、交通工程处仓库等事业单位,将统一实现功能置换和整体改造,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岘山周边目前还处于一种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方式,发挥出区域内土地的评估价值。

按照整个南郊风景区规划设计的不同空间功能分区,依照适度集中、区别对待、强化特色的原则,整治规划整个南郊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结合新农村的建设,适当减少南郊风景区内村庄居民点的数量。撤并苏湾村、南墩村、道场浜村,人口向风景区北部的塘南大社区和南部的施家桥集镇集中。积极利用撤并的村庄民居,改造成为旅游服务点和主题性的休闲建筑,如地处景区核心的道场浜的南浜、西康坞、东康坞等自然村建议改造成旅游观光的服务点,其余小的、零散的居民点建议撤并。风景区南部的施家桥片区,建议保留湾里、高岭、陈家庄、项家圩、施家湾等村庄。钱山漾、横山漾片区建议保留钱山下等村庄。这类村庄现有的土地肌理保持较好,在尊重现有的自然环境品质外,将民居的规划建设用地与村庄周边的田野、河漾及休闲用地整合利用,分享南郊风景区的开发综合价值。

(6)陵园墓地

南郊风景区内因为湖州殡仪馆、大量公墓的存在,导致占据游客的第一印象是消极的、负面的,长时间的影响着该地区的旅游开发。地方习俗由来已久,作为难以回避的现状,公墓、火葬场难以在短期内搬迁出风景区,从规划设计角度而言,应通过旅游休闲功能活动和交通线路的合理组织加以避让。原则上采用遮挡、避让等手法进行景观处理,最大限度的弱化墓区对于风景区的影响。建议为殡仪馆提供独立的新的对外交通道路。新建的风景区道路,应避开公墓的位置。现有墓区的边界、靠近风景区道路的一侧进行景观处理,包括地形、植物等设计手段,最大程度地弱化游客的消极心理。公墓区占据山体空间巨大,强化规整公墓区与周边自然山体绿化的衔接过渡,弱化墓区的视觉冲击力,消弱视觉的关注度。

南郊风景区内历史名人的墓地数量众多,对于区域内现状存在的陈英士墓、胡瑗墓、顾叔蘋墓、朱祖谋墓、陈氏祖先墓、陈氏家族墓、杨信之墓、闵珪墓等,建议结合项目适度开发,将其建设成为寻访故里、凭吊纪念的场所,周边可设置纪念馆等附属设施。

(7)寺观

道场山以万寿禅寺为代表的佛教寺庙、风水塔等历史景观要素,就其寺院的整体布局、建筑单体而言,同样也具有文化景观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南宋时期的道场山,除了主体护圣万寿禅寺外,尚有笑月亭、爱山亭、伏虎亭、宜晚亭等风景建筑,而明代时期的道场山,由于地形关系,从山麓的万寿禅寺到山顶的多宝塔,依山顺势,一路设置啸月亭、金刚殿、万佛阁、钟鼓楼、华光楼、仰高亭、息肩亭、望湖亭、云峰阁等建筑,其间有天然的山丘、泉流、异石、树林穿插交错,富有自然之趣,而望湖亭、云峰阁、多宝塔则利用地势之优越,作为登高旷望的风景点。金盖山以古梅花观为代表的道教寺观,与其它道观规划布局区别在于,梅花观整个建筑群顺依山势,由低到高分别安置在三条横轴线上,每一条横轴线都由主体建筑和若干辅助建筑构成,再配以曲廊、过道,构成整体。而整个建筑群,座西北、面东南,位于金盖山南麓的一个半围合坡地上(即桐凤坞),道观之选址既深藏而又非完全闭塞,乃是奥中有旷。而南向谷口,可远观,与风水中“气口”一说相合。

第9篇:生态修复建议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场地分析;规划;评估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138-03

1引言

景观绝不仅限于视觉感受,它必须解决交通、功能、邻里关系、活动内容、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景观设计应与人的生活内容建立关系,形式表现不是目的,现代景观的重点应放在关注人类生活上[1~2]。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场地是纠集自然和人文成为承托自然和人文衍生变化的平台[3],因此场地分析是每个设计方案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探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的场地分析,其不只是视觉形象、结构布局、表面现象等浅层次内容的收集,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隐藏在形势背后的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等本质的内容,并结合游憩行为心理学、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美学为场地作出客观和量化的评估,旨在通过场地分析的开展促进人与景观的全面协调关系。

2时代背景下场地分析面对的问题

随着我国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并且在党的十中将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风景园林行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然而在高强度、大力度的建设环境下风景园林设计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在全球化对地方文化的冲击下,不少景观项目过于西化而忽视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土地原有的属性,导致人们对景观充满陌生感,景观难以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可。其次,城市的无序蔓延,不顾当地适宜的传统技术、地域地理特征以及自然气候特征等,使城市在钢筋混凝土全面的包裹下其历史痕迹被一笔抹掉,也失去了家乡原味的人情世故和自然情境。再次,国内现代景观设计起步晚、底子薄也影响了场地分析的水平,体现在量化方法不够完善、景观评价系统的不明确等。

3场地分析概述

场地分析即对场地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场地的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与建议,为风景园林项目创作提供设计和建设依据。建筑大师西扎(Alvaro Siza)曾经提出“没有场地是沙漠(No site is a desert)”[4]。一个风景园林方案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场地分析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的阶段,通过对场地的认识与分析可以得到景观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点,了解场地的不利因素,为立意提供线索,为功能分区提供依据等等,所以场地分析对于风景园林项目是至关重要的。

4场地分析的实践

不同场地有不同的特征、属性和设计需求,其场地分析的侧重点也不同,场地尊重的必要程度取决于场地面积大小,当场地面积不大的时候,可以不必太顾及场地现状;然而场地面积越大,有几十上百公顷甚至更大的时候,就应该尊重场地现状,此时工作的首位应该是依据环境评价体系对场地作出保留、保护现状的建议。而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如社区公园、城市商业街区,人体工学和心理感受的研究占主导地位,其具体的分析要素就相应的侧重于交通分析、设施分析等要素。下面所列举的几点只是一般性而言,具体问题还需根据需求和场地特征具体分析。

4.1场地分析的宏观要素

4.1.1生态环境资源

生态环境资源是景观要素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场地分析的重点内容。在风景园林项目建设中往往由于甲方的意愿或设计师本身职业素养的缺乏,把场地现状一律当成白纸,无视生态环境资源的现状,造成不适宜的重复建设。汪菊渊先生有句名言“只要修饰荒芜杂乱处,就能突出原有山水泉石之胜、自然植被之秀;只要开林剪蒿,顿置路径,自能得景随行;只要可歇处、可眺处,合宜位置亭榭堂屋之属,自然因借成景”[5],风景园林中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也是如此,在其场地分析中就应该依照生态资源的现状分布对场地作出合理的建议和评估报告,划分出项目的保护区、限建区、适建区。

4.1.2行为活动和心理感受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场地建设中,人具有主体地位,好的景观应该满足人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活动的需求,发挥景观对人性关怀的功能。风景园林中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感受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的,同时强调人对景观的视觉、听觉、嗅觉等的体验。一般可以从人类对环境的认知、行为的感知和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切入。例如在环境优美的景观节点为方便人们赏景和休整而布置休憩设施,在面对好的景观的地方通过改变地形而增加体验等等。行为心理学的研究通常需要引用的理论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把人的需求分为自我实现、尊重、社交、安全、生理5个层次。在景观中根据马斯洛的这一理论,把人的需求在不同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活动区别对待,这就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

4.1.3地域文化

吴良镛先生提出,“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建筑环境趋同、设计平庸、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6],造成了全球化与地方文化的冲突。一方面当前的上层建筑妥协于全球化的跨国化发展构建出的新的经济及文化秩序,造成世界大同、千城一面问题的出现,历史的相异时代承续不再。另一方面又存在不少的形而上学的地方主义者,或坚持静止的、封闭的地域概念,或只是从表面上发扬传统而没有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或只对国内原有的瑰宝孤芳自赏而不懂得去吸收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在应对全球化与地域文化的冲突上,日本采用的“双轨制”颇有可鉴之处。一方面在室内设计、园林、家具、手工艺产品等领域保持地域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在高新的设计领域就按照全球化的需求并在传统美学等基本思维的影响下进行设计。在风景园林的场地分析中,如果能足够对自然村落、古商业街和特色古民居街区等地域景观进行保护和修复,挖掘地域文化的思想内核和整合现有资源并提高设施配套,其实就是实现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4.2场地分析的具体要素

4.2.1区位分析

区位分析的目的是能够让人对项目的区位一目了然,并结合分析场地周边的用地情况和环境资源突出其项目的区位和环境资源优势。其具体的做法有两点:首先列出主要的交通形式的走向,反应出场地与周边交通和区域内的关系;分析制约场地交通设计的一些要素,如人车出入口、停车场等。然后在整体区域中确定项目的定位,分析场地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关系;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得出周边区域的用地性质,再列举其他同类项目和可利用资源的分布和服务半径,并确定项目服务的对象和规模。

4.2.2竖向分析

竖向分析是风景园林项目的重要内容,从宏观的项目选址、景观布局、功能分区,到微观的道路组织、功能设计都受竖向构成的影响。一方面竖向分析是为后期的竖向设计收集依据而服务的,包括高程分析、坡度与坡向分析、土方工程、断面分析、河流现状等。另一方面竖向分析要反应出地形地貌的特征,是评估用地适宜性的重要指标,根据坡度与坡向的变量划分出适宜建设用地、限制建设用地和不宜建设用地。参照《城市规划原理》标准其坡度的三个变量分别为:10%以下、10%~25%、大于25%。

在竖向分析的表达上,湘源控规CAD的介入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只要提供具有高程信息的地形图就可以通过字转高程和地表分析轻易获得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等模拟信息,同时还可以绘制出地形剖面和三维模型。

4.2.3周围环境和现状建筑分析

场地周围相邻土地的使用性质与功能布局和景观要素的构成形式,是影响景观项目品质的重要因素。好的风景园林设计善于因借,有意识的把场地外的景观“借”到场地内,使场地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对于场地内不利于项目和谐的现状建筑物也要做出评估,对其产权、质量、用途和层数要有了解,并作出去留或改造的建议。

4.2.4交通分析

交通分析一般分为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的分析。外部交通通常要考虑通达度、人车出入口、交通的转换位置及其与临近道路的关系,而内部交通需要注意人车流量、时间性、停车位数量及位置等。在游道设置上有这么一种情况,有时候在规划建设出的游道上行人并不多,反而在附近某处绿地上人们无意地走出了一条便道,其实正是这样的便径反映了人们的选择,是值得设计者思考和重视的地方。

4.2.5不利因素分析

之所以把场地不利因素分析单独成项,是为了避免场地本身的缺陷给人带来影响。场地中难免有不利因素的出现,如高压线柱、废水沟、噪声、西晒等,对人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做场地分析的时候,就应该将各不利因素定项、定位、定量,为做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设计提供依据。如在高压塔附近应建议规避景观节点和游憩设施的布置,在大坡度的沟壑处应该采取措施设置安全提示等。

4.2.6植被分析

场地的植被分析一般是以植物设计原则为参照来进行评估的。植物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符合艺术构图和美学的要求;满足项目的功能和性质;满足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生态要求;合理的树种搭配与种植密度;经济原则。植被分析的成果表现,不只是将植被在总平面图上简单的陈列和景观节点的植被剖面,还要在其基础上作出生态环境评估和建议。

4.2.7人文资源分析

人文资源景观是人类的生活所留下来的痕迹,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历史与文化还寄托着人们的感情与信仰,项目中人文景观的保留和修护是非常得民心之举。在风景园林中人文资源是映射在景观上的,包括生产生活、意识形态、社会管理三大类。常见的生产生活类人文景观有古人类活动遗址、著名工程等,常见的社会管理类人文景观有战场遗址、社会管理机构等,常见的意识形态类人文景观有宗教场所、民俗风貌等。通过现状环境的视觉形象和结构布局以及民风民俗的分析,可以捕捉到其形式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4.2.8基础设施分析

基础设施是为人们各种活动与需求而服务的,起到了城市“家具”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其细节无不透露着城市的气质与面貌。基础设施分析的内容包括标识系统、休息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等,及其它们的空间与装饰、造型与构造、材料与色彩、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基础设施的布置是有据可依的而不是任意行为,所以基础设施分析也要量化到总图中的具置与统计表中的具体数字。

5结语

场地分析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是基于协调人与景观的关系为出发点的。不同场地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但永远离不开人与自然这个主题,针对目前国内风景园林创作对场地现状的轻视与模糊,提出一套方法论为框架。真诚希望园林人能够深层次地挖掘场地分析的价值,做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李永红,赵鹏.默语倾听兴然会应[J].中国园林,2001(2):29~32.

[3] 李建伟.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EB/OL].http://,2007.

[4] Fram pton K.Alvaro Siza,Complete Works[M].London:Phaidon,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