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南郭先生和狼范文

南郭先生和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南郭先生和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南郭先生和狼范文

话说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一直隐姓埋名,躲在深山老林中,连觉都睡不安稳。生怕被抓住,那时一定是诛灭九族呀。

南郭先生想:“唉,这么躲也不是办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呀,说不定我去学吹竽,等水平高了再去自首,大王就会让我重新回到乐队里。”一天,南郭先生去酒店吃饭,一看到处贴满了通令,不禁吓了一身冷汗。在吃饭时,南郭先生得知在他桌旁吃饭的几位先生是几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隐者。他打听到几位隐者的住处,准备第二天就到那里去学吹竽。第二天,南郭先生就收拾好行李出发了。这隐者的住地地势险要,少说也有一万级台阶,而且山坡特别陡,简直是直线登山。南郭先生看了看地形有点打退堂鼓。可他又想了想自已的状况,于是便咬牙坚持了下来。到了隐者的家,隐者被南郭先生的诚心诚意打动了,于是便收他为徒。从此,南郭先生起早贪黑,一改他在齐宣王那里充数的心理,开始脚踏实地的学吹竽,有空就练习,度过了一个个寒冬酷夏。七年过去了,这段时间里,齐?⊥醪唤鲈谛?退??乖谡胰颂娌鼓瞎?壬?R惶欤?媸咎?搅舜蹇冢?瞎?壬?肴ナ允浴JΩ翟趺匆怖共蛔∷??透??桓龀恋榈榈南渥樱?翟诼飞洗蚩?D瞎?壬?芎闷媸Ω蹈??南渥樱?兆叱龃遄泳痛蚩?耍?豢矗?偈贝袅耍?际鞘Ω荡祷档捏模?械呐で?湫瘟耍?械拇党隽嘶砜冢?Ω凳谴盗硕嗌倌瓴糯祷嫡饷炊囿难剑∷?砩匣厝ハ蚴Ω档狼福?⒃僖裁挥刑嵴饧?铝恕H?暌院螅?Ω等盟?ナ允浴S谑撬?弊牌?⊥鹾退?写蟪嫉拿娲盗艘皇住渡盍殖壳?罚?庖磺?党隽四衩?校?囊趑留痢⑷屏翰痪?F?⊥跖陌附芯??馑??ldquo;首席竽师”,俸禄是别人的两倍。有人叫道:“这不是南郭先生嘛”!齐?⊥跣Φ溃?ldquo;是南郭先生就更难得了。”

南郭先生喜极而泣,马上跑去向师傅报告,师傅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舒展开了。

五年级:万御行

第2篇:南郭先生和狼范文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乐于“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阅读、直接阅读的各种情境,而不应当成为“二传手”,把自己根据教参解读到的东西,直接向学生灌输。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平等的阅读氛围,善于倾听,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这样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彰显,思维才能得到解放和发展,个性品质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教学中应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吸引学生,激感,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会摇尾巴的狼》等课文,教学时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寓阅读于活动之中,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进行自主阅读。

二、积极引导,让学生体验“个性化阅读”

1.阅读个性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学会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展现自己的学习个性。由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理解、接受的个体差异,从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出发,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愿意读什么内容就读什么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权利。例如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当学生选择学写“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这部分内容时,老师问:“你准备怎样去领略三大名松的特点呢?”学生提出了好多办法:抓重点词句欣赏,读文看图欣赏……然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欣赏三大名松的特点。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读书效率也就高了。

2.感悟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如学完《狐假虎威》一课,我问学生:“文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很多学生都认为狐狸很狡猾,但一位学生提出狐狸是聪明的。他有他的看法:狐狸知道老虎比自己厉害,所以见老虎在寻找食物便“从老虎身边窜过”,因此狐狸是有自知之明的;当老虎把狐狸逮住时,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到了保全自己性命的良策。“我认为狐狸是聪明的”。学生的这一看法是否正确且不去评价,但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感悟,是提不出这么一个有理有据的独特看法的。

3.朗读个性化。杨再隋教授说过:“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对于这句话,我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朗读。学生有的说:“‘挖’这个词语我读得很坚定,是因为这位父亲救子的决心从没有改变过”有的说:“我读这句话中的‘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时拖着长音调,是因为这样读使人更感觉到这位父亲挖掘时的时间非常漫长,挖掘非常辛苦”……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和文中人物对话的过程,我不禁为他们声情并茂的独特理解和朗读所感动。

三、尊重文本,让学生认识“个性化阅读”

第3篇:南郭先生和狼范文

桌球讲求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古埃及众神中有位名叫玛特,掌握真理与法度的女神。玛特用天平称出时间万物的尺度与法则,天平平衡,不差毫厘。须知,万事万物都有度,都须适度,一旦失了度,人生就像天平一样,也会失衡。

为人处事,话不可多说,不可少说,不可不说,也不可胡说。语言是人际关系的剂,适当的交流让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但言多必失,话过多只会显出自身缺乏涵养,令人生厌。

颜真卿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学习刻苦,工作踏实固然是好事,但也得有个限度,如果用透支生命为代价,那便得不偿失了。弦绷得太紧会断,然而松弛的弦也必然奏不出妙音。须知,张弛有度。

与朋友相处,要疏密有度。交往过密就会透不进新鲜空气,双方都会承受重压而无法呼吸。一个人的自由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疏离,长久的疏远会葬送友谊而让人后悔莫及。对待朋友,学会坚持“半糖主义”,有多少温柔,何必一次用尽呢?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中国文人宋玉也在《登徒子好色赋》这样描述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世界上唯一缺乏的是完美,因为世界在自己的轨道中适度运行,留下真实的轨迹,它本身就是美。

古人云,上善若水。行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优良传统,但行善也要适度。宠溺子女不是善,不如“且放云帆济沧海”;施济穷困者不是大善,与其让人形成依赖、产生惰性,更加贫困,不如教人自立,助人脱贫,成就大善。不善,便是恶;过善,却会招致大祸。唐僧善对妖怪,南郭先生对饿狼大发善心,还有伊索笔下那位同情心泛滥的农夫与蛇故事都告诉我们,行善要有度。

万恶为首,百善孝为先。孝道又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古人郭居敬载录古代的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辑成《二十四孝》,作为行孝的模范。而今看来,其中大部分故事都是“愚孝”,像郭巨埋儿:为了侍奉老母,郭巨连亲生骨肉都可以埋掉,是否有些孝得太过了呢?相比之下,古代的孝太苛刻死板,现代的孝又过于漫不经心,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心都冷了,苍老的父母守着一桌菜,苦盼儿女归……总之,行孝要适度,不必埋了儿子,但也不能疏忽两颗爱你的真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话虽如此,但读书也需要适度。书不可不读,也不可滥读。书是人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同时,郑板桥也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在浅阅读盛行的今天,糟粕之书比比皆是,孟子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应该仔细鉴别,适度阅读。

大志酿就气魄,大志磨砺人格。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要有理想有追求。立志要学会量体裁衣,因人而异,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否则,梦想只能沦陷于深渊,或是飘浮为空中楼阁。

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道家主张无为,顺应自然法度;佛家谈论平衡,心中度量平衡;达尔文也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于繁华之年,我们离这些大家已经很遥远了,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斥着浮华的社会,把握好自己,适度生存又显得极为重要。是上帝失手打翻了调色盘,世界光怪陆离,我们的心却不能变得花花绿绿,这个社会,我们只要适度参与。

第4篇:南郭先生和狼范文

工作中我们看到有不少入额领导积极落实上级要求,扎扎实实的审理案件,但同时,我们也能发现,虽然没有人敢于公开不办理案件,但依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伪”办案现象。

“伪办案”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事前不把案子排到自己名下,告诉同志们把未开庭就调撤成功的案子算给自己,这样自己不用开庭,不用付出任何劳动就空手套白狼了。还比如:有些集团诉讼案件虽然是分别立案,但其实只需要开一次庭,判决基本上也差不多,只需要更换一下当事人名称,于是有的领导就把其中一大部分案件立到自己名下,然后领导与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庭审让同志们主持,判Q书当然更是同志们制作,自己在这类案件中基本上就是签个名。

比第二种情形更严重的是:领导把那些立案庭随机排给自己的案子,甚至是挑上一些预估影响力会很大的案件,安排给一个年轻的有水平的法官参加合议庭,然后让人家制定庭审提纲、撰写法律文书,最后人家白出力气,功劳全是自己的,自己享受到“敢于办理疑难案件的有担当领导”的鲜花与掌声。还有的领导虽然没有这么“直接”,但是以各种方式、各种理由挑肥拣瘦,弄了些拖欠银行贷款的或者信用卡欠费之类毫无技术含量的案子审理,最多也就是弄几个交通事故案子充充门面。这些案子,也许是自己亲自庭审并制作文书,但这降低了同志们审理这种简单案件的概率,增加了同志们遇到疑难复杂案件的概率,同样是一种对同志们劳动的变相剥夺。

法官们对这种现象意见很大,常常抱怨与其这样伪办案,还不如像从前一样不办案。以前法官付出的辛勤汗水都是自己的工作成绩,如今在完成日益加重的案件审理负担的同时,还要加班为领导干活,心里敢怒不敢言。这种“伪办案”现象,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能因为它暂时没有为公众知晓,法官们不敢明说而掩耳盗铃。

促进入额领导真办案、多办案、办难案

相对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裁判不公”“司法腐败”这些受到重视的积弊沉疴,“入额领导伪办案”问题可能并不是太受到关注,也许有同志会觉得领导干部能办案,甚至挂名办案就是进步了,没有必要口诛笔伐。笔者不同意这种不负责任的看法,理由是:尽管在本轮司法改革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都付出了艰巨的努力,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场事关体制、机制,牵扯方方面面的重大改革成果展现给人们大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可能指望改革效果立竿见影,基层法官作为改革的主体以及对象需要较长时间的耐心。

在这些改革举措里面,领导干部亲自办案可能是唯一一个立刻让人们见到成效的动作,是本轮司改克服的第一个“碉堡”(哪怕只是个小碉堡)。这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尤其是鼓舞一线法官们对司法改革的信心非常有作用。让同志们看到入额领导跟大家一样同甘共苦,共同承担司法运行中的苦辣酸甜,能够起到“上下同心、战必胜”的效果。如果纵容入额领导们采用各种手段变通,则会大大影响法官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大家的士气。

所以我们要认真分析入额领导伪办案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入额领导真办案、多办案、办难案。

入额领导为何会有这种投机取巧的举动?笔者认为,首先还是、享乐主义观念作祟。这个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当上了领导,贪图安逸,手里又有对很多审判的、行政的、组织的事务具备管理权,能够对管理对象进行“合法伤害”,如果同志们不听话,不肯白白替自己干活,就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在工作中予以报复。

其次,入额领导本身有的可能也并不具备基本的办案能力,在案件尤其是稍微复杂点的案子面前充满恐惧、畏难的情绪。虽然有些领导指点其他法官办案的时候说得头头是道,也时不时以专家型干部自居,但那都是纸上谈兵,算不得真本事。拉出来遛遛的时候,就会暴露出“南郭先生”的真面目。

我们法院系统的领导干部,虽然已经很少不具备法学教育学历,但有学历绝对不等于有审判能力,不少人在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时会骨子里害怕,不知该如何驾驭。有很多领导虽然也是在法院成长起来的,但他们长期在非审判岗位工作,基本谈不上有多少审判经验,有些领导连起码的法学知识结构都很难说具备,他们是靠在非审判岗位上的贡献被组织认可选拔到领导岗位上的,因而对案件的审理有本能的不自信。而且有些领导平时还喜欢以专家自居,时不时地跟大家讲点如何准备庭审、如何写判决书之类的大话、空话,可到了自己的庭审中,话都不知道该咋说,亲自写判决的时候,基本的结论都不知道该如何形成,所以就怕接触疑难案件,怕自己的“审判专家”形象在同志们面前破产。

最后就是怕当事人闹庭、上访,不知道该怎样跟当事人打交道。有些领导在主席台上教育同志们如何做当事人思想工作的时候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可是一到自己面对情绪不稳定的当事人的时候就表现的差强人意。说实话,跟形形的当事人打交道的能力是靠经验积累起来的,不是学来的,听来的,那些跟形形的普通老百姓打交道的技巧和方法,甚至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它只有在亲身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掌握。有的领导干部由于缺少这种待人接物的经验,从而心生畏难,对办理案件有了逃避心理。还有的领导担心,自己平时对法官要求过严,只要有当事人不满就“站着说话”,可以猛烈批评法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但他自己心里其实也是知道有些案子再怎么做工作当事人都会不满意的,所以就怕自己碰到这样的难缠当事人又很难处理下来以后,再也无法用平日里的严苛言语教训法官。

实验对领导干部的办案考核

中央反复强调要建立并保持优良的“政治生态”,在法院系统中,我们同样要保持良好的政治生态。法院系统中的优良政治生态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至少要包括的一点就是:系统内从上到下的办案积极性高涨。大家都乐于、愿意办案子,而不是都愿意提拔当官、逃离办案子,大家都敢于承担重任,乐于在案件的审判执行中奉献付出。因为这才是法院工作的主业,这才是国家设立法院、人民养活法院的目的所在。积极办案的政治生态,需要领导们带头示范。如果入额领导干部不干活,假干活,就会动摇法官对管理层的信任,从而毁坏掉法院系统内的政治生态。

笔者认为,相对于司法改革其他的大动作而言,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其实并不复杂。

第5篇:南郭先生和狼范文

关键词 新闻标题 语言失误 失误原因: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概括和总结,要准确、真实、新颖,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是不青而喻的。但目前有的新闻标题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考察新闻标题中语言失误的类型、失误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一、语言失误的类型

1.词语失误

这方面的失误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错误

新闻标题里用错词语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有音同、音近、形近引起的错误,有感彩问题引起的错误,有套用格式引起的错误,等等。如:

①南普陀烧香贡品“神秘失踪”(2008、3、29《厦门日报》)

“贡品”是“古代臣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很明显,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应该是另一个词“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先用的瓜果酒食等。”

②与社区“问题”青少年“零接触”(2004、1、20《上海法制报》)

“零××”是一个常见的格式,比如“零距离”就是没有距离,“零增长”就是没有增长。这个格式在新闻标题中频繁出现,但用错的地方也不少,比如此例,“零接触”就是没有接触,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零距离接触”。

(2)用字错误

这类失误是非常多的,主要是音同、音近、形近导致的失误,用错字以后就不再是词语了。如:

③学伐的“三重门”(2008、12、2日《北京晚报》)

“学伐”应该是“学阀”,“指凭借势力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的人。”现代汉语里没有“学伐”这个词。

④简洁凝练镌永(2008、11、15《集邮报》)

该例是由于音近、形近引起的错误,说文章意味深长应该是“隽(juan)永”而不应该是“镌(iudn)永”。

(3)成语误用

由于成语言简意赅,书面语色彩浓厚,所以经$"ill现在新闻标题中。但是误用成语的情况时有发生。

⑤林志玲秀钻戒疑已订婚,家人封口否认(2008、4、28《南国都市报》

由于成语运用错误,意义也出现了错误。既然“封几”,怎么还能“否认”呢?从意义上看应该是“矢口否认”,也就是“完全不承认”。

⑥户口簿出错小学生“丧偶”两年,“这么点小事”派出所不以为然(2007、7、15《新民晚报》)

“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从语境上看,这个成语是不合适的,应该是“不以为意”,就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4)网络词语误用

现在网络词语非常丰富。新闻报道要具有时效性、现实性、新颖性,网络词语必然会在新闻标题中有所反应,但运用不合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比如,2005年11月25日《沂蒙晚报》在报道CBA比赛时,说蒋兴权是“骨灰级教练”,这其实是夸他,但蒋兴权大怒,认为这是咒他。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词语不是不能用,但一定要看对象,看场合,不能用在不懂这些网络词语的人身上。

(5)缩略语误用

作为新闻标题,语句不能太长,这时候就可能要用到缩略语,但标题运用缩略语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失误,生僻的缩略语不应该出现在报纸的标题上。直接从标题了解文章内容,如果出现生僻的缩略语,那么标题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如:

⑦长期房颤,有何危害(2002、4、22《文汇报》)

看到“房颤”,立即想到房子颤动。看下去,才知道两者并不搭界,报纸上是指长期快速心房颤动。“房颇”是行业性缩略语,在一般的报纸上出现时。面对的就不只是本行业的人,所以,它出现在标题上就不太合适。如果是为了简洁、整卉,可以给它加上引号。

2.语法失误

语法失误的类型很多,比如,搭配不当、词性误用、残缺或多余、语序不当,等等。这里仅举几例。

⑧田亮满意首部处女作(2007、7、12《扬子晚报》)

这里的“处女作”指田亮演的第一部电影,前面的“首部”是多余的,

⑨代售票点不设任何饭店(2006、1、16《南宁晚报》)

在这个标题里,很明显。应该是“任何饭店不设代售票点”,或者,“代售票点不设在任何饭店”。

④黄河流量锐减全球变暖主因(2005、10、25《大公报》)

从这个标题看,“黄河流量锐减”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这当然不对,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正好与标题所显示的意思相反,是“全球变暖是黄河流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3.文史知识错误

在新闻报道的标题里,经常会用到一些文史知识,如果拿不准,一定要查资料,不能仅凭印象乱写。如:

⑩让“东郭先生”不再“滥竽充数”(2009、4、22《今日浦江》)

东郭先生出自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的故事,他与“滥竽充数”没有关系,“滥竿充数”的是南郭先生。

4.歧义

有的新闻标题,从字面上看不止一个意思,这就影响了人们快速地接收信息,这是一种语病。如:

西方势力施压北京奥运必成输家(2008、2、21《参考消息》)

该标题有两解,一是“西方势力施压北京奥运,必成输家。”一是“西方势力施压,北京奥运必成输家。”要想准确表达意思,可以在停顿处加标点,也可以在停顿处空一格。

⑩大牌明星成“全球最差酒店房瘩”(2008、9、8《上海星期_三》)

“全球最差”是修饰“酒店”还是修饰“房客”?从标题里我们无法得知。要想消除歧义,我们可以改变语序,“大牌明星成‘全球酒店最差房客”’;或者增加虚词,“大牌明星成‘全球最差酒店的房客”’。

5.排版失误

由于排版的需要,有的标题一句话会排成两竖行或两横行,为了美观,两行的字数应该相同或大致相同,有的报刊为了形式上的整齐而影响意义的表达。如:

教师上百次

年生被判死刑(2005、12、19《生活报》)

这个标题让人非常吃惊,光看标题,人们的反应就是“年生被判死刑”,很明显不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们在看标题时习惯于在行与行之间停顿。该标题犯了“以形害义”的错误。

二、语言失误的原因

新闻标题的语言失误是多种多样的,形成这些失误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它们与新闻的特点、从业者的专业素养、社会环境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一定要新,过了时间就不是新闻了,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再加上现在传媒竞争激烈,如果抢在其他报刊的前面刊发就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从新闻的采写到编排,印刷、发行,时间非常紧张,如果遇上突发事件更是如此新闻在写作、编辑的过程中来不及推敲,只能依靠平时的积累,新闻标题出错也就在所难免了。

2.新闻的创新性

创新包括多个方面,在语言问题上的创新主要包括使用新词新语、使用新的格式等,这样可以收到简洁、幽默、新

颖等作用。由于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所以要创新最好在标题上就显示出来,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但是,由于时尚语言毕竟不是成熟、规范的语言形式,在运用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失误。

3.从业人员的语言素养低

现在报刊一些从业人员的语言素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笔者收集的例子中,错误最多的是错别字,有些甚至是非常一般的字词,在新闻标题中却可能出错,这实在是不应该。如:

⑩饮食不规律――提妨胃“罢工”(2004、12、10《科学时报》)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浮躁之气甚浓,新闻从业人员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有的人只关注新闻是否轰动,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而不太注意语言文字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新闻的语言文字对大众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社会责任,其实有的错误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

5.报刊版面的要求

由于版面的限制,新闻标题一般不会太长,这时候就要运用成语、缩略语等简洁的语亩形式,但由于成语以及缩略语的运用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所以运用时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出现错误。

三、减少失误的方法

我们认为,要想减少新闻标题中的语言失误,方法很多,但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

1.提高从业人员的语言素养与责任感

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大多是科班出身,是从大学新闻系毕业的,他们学了很多有关新闻的知识,但对语言文字却不太重视,有些人关于语言文字的功底还停留在中学水平。采写新闻的时间一紧张,很多低级错误都出来了:笔者曾经教过新闻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对这门课不重视,认为这是中文系的专业课,新闻系的学它干嘛。我花了不少时间才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字知识对新闻系学生的重要性,不管是采访、写稿还是编辑,都离不开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所以,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语言素养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各个高校的新闻系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课程。

媒体不仅给人们报道新闻,它还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就有语言文字方面的影响。所以,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自己的文章应该遵守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应该在语言规范方面做出表率。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认真对待自己的文章,那么,新闻中的很多语言文字错误就可以避免。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