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水资源管理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资源管理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资源管理重要性

第1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摘 要:水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发展对水资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并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水源危机。因此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规范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杜绝浪费,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阐述了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对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及其建议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利用;重要性;现状;措施;建议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有效进行水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人类的长治久安。由于水资源开发不断增加,水资源管理的重心逐渐从开发新的水源转为更有效、更合理地利用现有水源,用水需求管理也逐渐成为水资源管理的一项新内容,尤其是在缺水地区。以下就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及其建议进行探讨。

1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确保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国作为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水资源在开发利用和管理上都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

尽管我国河川径流量较大,且水资源总量也相对比较丰富,但真正能够利用的水资源并不是很多,再加上我国人口的增加,使得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非常少,此外,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均现象与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也使得我国水资源短缺题变得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如《水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水土保持法》,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制度、权属制度以及规划制度。然而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目前我国现有的这些关于水资源管理制度已不可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短缺间所存在的各种矛盾,急需提出一种新水资源管理政策,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该制度是在我国当前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以及供用水形势严峻等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对水资源保护实施调控,从而达到用水的节约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3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3.1建立健全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进行限制与约束,同时还在重要的河流湖泊流域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严格控制非法使用水资源的情况,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我国所面临的问题,在世界上也是一个疑难问题,但是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不能使用其他国家的管理办法对我国的水资源进行保护,这样并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要想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获得进展,还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3.2加强水量统一管理。当前水资源开发与使用率不高,尤其是一旦发生干旱等情况时,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充分利用我国的水资源并对其进行分配,除了必要的生产生活用水外,还应该对突发事件的用水具有充足的准备,必要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水资源调度到需要的地方。

3.3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水资源管理经验,包括节水技术、重复循环、废水处理、重复利用和分离不同质量的水质等,需要找到将这些创新技术推广到城市的供水和废水系统以及推广到农业的方法和途径,以利于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

3.4加强资金投入。水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很大关系。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水部门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水工程系统的初始投资或后期偿还、设备运行费用和折旧等。公共基金通常是水资源相关部门的主要资金来源,应由政府谨慎投资,以提高水资源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4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4.1加强水资源行政管理能力。各相关行政部门必须把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放在工作首位。首先,要意识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确保其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在保护水资源方面,要始终把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紧密结合,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后,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建立相应立法,以法律的强制效率规范水资源管理活动及利用,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日益增长。在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种生产、生活用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浪费掉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减少了我国可供人们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4.3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的宣传,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加大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宣传力度,在全民中树立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才有助于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在群体人民群众中普及《水法》知识,使人人都能懂法,人人都能自觉守法,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可以在每年的“世界水日”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水资源保护进行宣传;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大力宣传,在人们的心中达成共识,全民行动,保护水资源,提高资源的持续利用。利用人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利用洗菜洗碗的水浇花,利用洗衣服后相对较干净的水擦地板、洗马桶等,工业上也要采取一定的工艺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4.4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力度,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的生产污水应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资源在质和量两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同时长期缺乏节水意识,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还相当普遍,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水资源却是有限,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姜珊珊,唐琳.水利水资源管理策略简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

[2]刘莉,张伟利.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管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第2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改善

中图分类号 TV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8-0013-01

水是国家战略资源之一,在改善国家整体自然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党的十高度重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归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希望借助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的良性发展,为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各地区都应该保持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希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进行解读,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加强水资源管理,对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水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性支撑和实现保证,只有全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促进水资源管理作用的发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逐步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离开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必将最终流于形式。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水资源管理由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管理工作在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出来,在促进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同时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践中,为了促进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认识,明确水资源管理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能够促进水资源管理现状的改善,有效推动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促使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在新时期也能够取得相应的发展成效。从这一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制度体系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2 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

由于水资源管理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探索借助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够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逐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背景下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2]。具体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践中要想借助水资源管理的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1 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

基于水资源管理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在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方面的重要内容,在提高水资源管理成效的同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的内容,将水资源制度建设工作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借助水资源制度建设贯彻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良好推进创造有利条件。此外,针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也应该构建相应的管理体制,推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考核工作的开展,促进水资源管理制度作用的发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3]。

2.2 全面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和配置能力

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指导,在加强水资源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并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科学的规划和利用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在工作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进行新的优化,因地制宜的加强对配置制度的构建,保证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唯有如此,水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够真正发挥其辅助作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开展。

2.3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的修复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生态的修复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要想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还应该将水资源的节约和水生态的修复作为重点工作[4]。通过制定水资源强化论证措施、有偿使用措施以及水功能区管理措施等,增强对水资源的节约,促进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推动节能节水型社会的构建。在水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该保持高度重视,通过积极探索河流健康评估工作和河流环境修复工作等,加强对水环境和水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保证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撑下,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凸显,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4 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水生态文明创建思想的提出是贯彻落实十以来一系列会议精神的结果,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具体工作部署,在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要想保证水资源管理效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就应该深入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并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希望能够构建人与水环境、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水利体系,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逐步推进提供有效支撑[5]。首先,基于全面统筹思想的指导和因地制宜原则的支持应该科学合理的建设湖水联通系统,促进现代湖水网体系的构建,争取在社会上形成完成的水生态体系,保证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其次,在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水生态文化的宣传,让社会大众和社会上的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组织能够认识到水生态环境维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相应的水生态环境维护措施,争取实现对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双赢,促进生态环保工作的优化开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国家建设过程中要求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而在此背景下水资源管理工作也日渐受到广泛关注,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成为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新时期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照。

⒖嘉南

[1]王芳.浅析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6):293.

[2]吴美霖,李美臻,金辉,等.探究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5).

[3]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4(7):1-4.

第3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多角度;水资源;水环境;管理制度

随着近年来我国在环境发展上的恶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当前阶段我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已经成为了环境管理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当中的难点苏哟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对于社会发展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当前阶段有必要就二者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发展进行研究,争取找到更好的方式对此进行管理。下面将对多角度分析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创新体系进行详细研究。

1水资源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

水流量指的是水的大小量和时空上的分布情况,流态指的是水的速度和水位等情况,水的流质指的是污染和泥沙浓度等等,这几点以及生态效应共同组成了水的自然属性,是水资源的根本含义。水资源在时空上发生了变化将直接的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将直接的影响到人类的空间和发展的水平。人在社会当中处于中心位置,是经济发展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主导者。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减少,水的商品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开始成为了主要发展趋势。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已经在当前得到了政府乃至社会的认可,并逐步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但人本身是一种追逐利益的群体,当水的商品属性凸显以后,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资源开发过度的问题,从而造成了水资源开发严重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水资源的管理问题在当前已经不是水的利用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我国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当中规定,对水资源实行了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办法相结合的体制,但由于在实行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协调性,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流域管理机构无法更好的进行流域综合管理,因此导致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此外,在水文管理、水量和环境等方面信息共享难度较大,导致行政执行和管理体制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只有真正的尊重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从多重角度上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的构建起以文化伦理为先导的有效管理体制,从而促使水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凸显,解决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上的问题,开创新的途径。

2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管理制度建设与创新

2.1建立起完善的水文化伦理软规则

水资源是社会公共资源,其资源属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的被占用。掠夺性的对在水资源进行开发,不加节制的进行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这对于水资源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虽然这种行为当前受到了来自于社会的各种谴责和批评,但保护水资源的声音却始终被经济发展所吞没。很多的地方政府对于水资源的约束条件比较忽视,经常建造一些耗水量高或者污染性强的低端项目,导致社会环境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改善社会环境,当前阶段加强水文化伦理软规则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在水文化伦理软规则当中,应当重视起水资源保护的意识、道德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建设。当前阶段在水文化和水伦理等方面的丧失是一种常态,在生活当中如果一个人无论因为什么原因而伤害了他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并且在社会中遭受到舆论的谴责[2]。但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情况却明显不同,无论人们多么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只要没有引起足够的社会反映或者造成严重的危害,那么就不会受到惩罚。这是水道德丧失的一种主要表现,也从另外一个方向体现了水伦理建设的重要性。这种人们对水资源价值的错误认识和迷失现象是导致水资源保护理念淡薄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当前我国水之源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当前阶段一定要对水资源保护加以重视,通过普及教育的方式和引导的方式来提升人们对于水伦理的认识,积极的改变人们在社会意识领域中的水资源危机认识。同时要将人与自然环境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让人们从内心感受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相互尊重,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2.2明确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目标

合理可行的目标是促使水资源和水环境多角度管理的重要基础所在,因此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社会发展情况、产业发展结构等而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改善神态环境,这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来说将产生重要的意义[3]。

2.3监理完善的硬性规定

缺少水资源保护意识,文化道德丧失等问题是导致水危机出现的主要因素,而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才是导致水资源危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政府管理方面来看,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两个部门属于不同的层次,是相互不干扰的[4]。这些不同的管理部门对于水资源管理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导致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管理部门无法真正的发挥出管理效用。因此,在当前应当尽快的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法律、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硬性规定,以法律的角度来对社会中所出现的不道德用水现象来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管理,从而保证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当中的底线不被突破。此外,应当在相关管理机构上做出创新改革,建立起全面化的管理部门和系统,从而促使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能够得到系统化的支持。

2.4对公众意识进行正确引导

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管理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和公民的生活质量,需要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其中,才能更好的对水资源进行保护。也就是说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二者之间是需要与广大的人民群众之间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可以通过对水资源生态保护文化的推广方式来强化公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5]。公众的正确认识将关系到未来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效果,因此,要积极的开展社区教育和大型的推广工作,提升全社会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构建起水文化和水伦理管理模式,从而促使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能够与人之间真正的联系到一起,这是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石。

2.5加强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也逐渐的被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当中去,当前阶段我们应当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积极的开展相应的现代化建设,将传统技术手段与现代化技术之间进行结合从而构建起现代化的水资源监测管理平台。同时可以有效的利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搭建起不同的区域和级别的涉水相关部门信息管理平台,并借助于这个平台来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从而真正意义上提升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6]。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手段和技术是未来社会中促使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战略,也是推动整个水资源管理体系合理发展的重要依托。这对于水资源的管理改革和提升全社会水资源管理意识方面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3结语

水资源与水环境以及人之间是具有一定联系存在的,对此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管理。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多角度分析管理主要研究的就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我国的环境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没当前阶段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尽量的减少工程开发,提升环保性,减少对于水资源的不良影响。同时要从社会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来综合性的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提升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的效果,促使全员都能参与水资源管理当中去,从而提升管理的效果。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志伟 单位:佛山市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1]何文学,李茶青.多视角探讨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创新体系[J].水资源保护,2014,30(2):74~77.

[2]王晋光.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研究[J].地球,2013(12).

第4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县的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工作得到一定程度加强,自2002年全县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以来。但由于我县人均年水资源占有量仅为980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处于水资源紧张状态。同时,由于体制等原因,水资源管理工作一直是水利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三低”即取水许可证办证率低,计量设施安装率低,县内地方水资源费征收率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水利事业健康发展,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不相适应,因此,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使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实施取水许可制度。

公共供水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县水利局不予审批新的取水工程。因特殊情况确需取地下水的必须向县水利局提出取水申请,县境内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必须依法办理取水许可。县城区统一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由县水利局按照权限审批。对未经批准擅自取水或不按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依法进行查处。

三、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

申请立项时,需要取用地下水的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审批部门要把《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作为项目审批的一项必要的前置条件,没有《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坚决不予立项。县水利局负责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监督管理。全县范围内新建及改、扩建的建设项目需取地下水的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请县水利局审查。未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县水利局不予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四、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

已获得取水许可的用水单位和个人自备井,县来水公司供水管网范围内。必须在2010年8月底前安装经检验合格的计量设施,并保证计量设施正常运行。每年年初要及时向县水利局申请取水计划,同时上报上年度用水情况统计表,作为下年度取水计划审批依据。新建及改、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制定节水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做到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五、加强水资源费的征收与管理

依法足额征收水资源费。用水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缴、拖欠。对拒缴、拖欠水资源费的县水利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要保证水资源费应收尽收,县水利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和《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并按规定上缴县财政局。县财政局要及时拨付水资源费,确保水资源管理人员经费以及规划、调查、观测、收费等各项工作资金按时到位。

六、加强水资源保护

落实专人加强观测工作。为减少地下水超采,县水利局要切实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保障供水安全,对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公共供水能力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自备井要全部关停;对公共供水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自备井,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量开采,强化监控,并随公共供水条件的改善适时关停。同时要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实施力度,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七、加强水资源管理执法监察

县水利局要加大整顿和规范各行业取用水秩序工作力度,县城区属于地下水超采区。严厉查处各类违法取用水行为,强化对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依法规范水资源市场。相关单位和个人要进一步增强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意识,依法取用水,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行政执法监察,规范整顿取用水秩序,严厉查处各种违反水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为,对擅自凿井、无证取水、无计量取用水、无计划取用水、拖欠或拒缴水资源费的单位和个人,县水利局依法予以处理。

第5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监督管理;评估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遭到了人类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各种水问题,如何保护水资源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新的《水法》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和防洪条件,并且进行科学的论证”。但由于我国的水资源制度正在初步的建立和逐步推进中,并且经济发展的阶段条件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认识水平不高,建设项目水资源管理还未得到政府主管部门足够的重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有必要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在不断的工作总结中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实践

1.1探索启动阶段

由于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整个社会层面对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法律法规层次上,也缺少与《水法》配套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因此,2002~2007年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概念化层面。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全社会和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流域的部分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总结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试探性、开创性地开展了化工园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1.2深入推进阶段

以水利部《关于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0]483号)为标志,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进入深入推进阶段。2011年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工作全面和深入推进的关键性一年。

近两年来,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已建梯级水电站的逐步投入运行,使蓄泄矛盾日益凸显,不合理调度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单一水利水电项目水资源论证都是针对单一工程开展论证的,未从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或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各工程的整体协调关系考虑,无法从流域全局协调各种矛盾,也无法整体考虑工程对流域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累积影响。

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2.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体系

对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体系的划分,笔者认为总体上应划分为河流和区域两大类,包括:城市规划、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布局、河流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五大类型。

(1)水资源是支持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城市总体规划伴生着重大项目布局或调整、城市人口增长、取用水增长、排污量增加等,城市发展必须依靠水资源的有效支撑,同时城市发展又对区域甚至流域水资源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应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2)园区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城市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此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相似,也应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3)建设项目布局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主要是指,以水资源作为直接、必备、基础支撑性条件的行业性规划。

(4)河流规划主要包括,江河湖泊流域综合规划、干支流综合规划、河段综合规划等。由于这类规划中,对水资源的供用耗排分析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监测、水资源管理等因素考虑不够,应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国家和各省(市、区)、各地市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或规划纲要等。因其需与水资源条件相协调,其实施将对水资源产生影响,故需要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

2.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

2010年11月29日,水利部的《关于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0]483号)提出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技术要求。该技术要求的及时推出,对于指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调整。

笔者认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目的主要有3个方面:①从流域或区域层面检视和协调规划布局和水资源条件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规划方案的确立提供水资源条件支撑;②从流域或区域层面协调水资源技术和行政管理等,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③指导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分析基础主要是各项规划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规划总体布局,所在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条件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规划概况,水资源条件分析,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调度,规划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水资源监测,水资源管理等。以下分河流类和区域类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做简要阐述。

2.2.1河流规划类

河流规划类主要包括上述体系划分中的河流规划以及以江河湖泊为主要对象的专业规划,如水电、水利、航运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以流域或河流、河段的综合规划或者专业规划确定的规划方案为对象,在系统分析流域内现状年、规划水平年河道内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协调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合理配置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分析规划的影响及提出对策措施、监测方案及管理要求。

河流类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有其特殊性,目前的技术要求尚不能完全涵盖河流类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实际工作要求。

第6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 疏勒河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160-01]

水资源管理是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的一种有序的干预活动,它是自然资源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水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水资源的有序开发、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确保水资源供给能够长期满足人类生存、生活及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由于水资源本身具有自然和经济双重属性及水资源功能的多样性,在客观上决定了对水资源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地处干旱、荒漠地带,其特定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构造环境造就了该区相对丰富的水土资源,有利于土地开发和农业的发展,但是干旱、风沙、盐碱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又是限制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抓好疏勒河灌区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就成为眼下最至关重要的任务。

1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一直以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够更好的实现,是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水资源管理运用保护水体的方式,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是要坚持人水合谐原则,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也要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加强需水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生态治理,退耕还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形成“人水合谐”的社会风尚,就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合理的利用好地上水,要用“量水而行”的原则指导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二是要统筹兼顾原则,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重要的水利工作方针,也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根本方法,必须支持地表水、地下水统筹,水量水质共管,水体水域兼顾,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并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实现水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首先要考虑本地区水的利用不能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使其依靠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能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做到量水而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发展。同时,在用水秩序上应以人本,先生活后生产,通过水资源的科学、合理的配置,保证工农业生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的统一。

综上所述,要加快改革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管理体制和机制,实行水资源的一体化统一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开源节流并举,节水与防洪并重,建立完善用水节水保护水的责任目标体系,层层落实责任,要不断破除制约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障碍,推进水资源体制的创新,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2水资源管理的对策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才刚刚起步,还面临着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流域尺度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应重点着眼于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水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总量控制管理制度尚需健全,现有对水资源总量控制管理的手段主要依赖于取水许可制度,尚有一些关键性制度亟待建立,主要包括:覆盖流域和全市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区域与取水户用水计划制度,以水资源可供量与生态环境容量为基础的径流量调蓄和水量分配制度,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地下水可开采量控制制度,河道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监督控制和水源地保护制度等。

第二,逐步完善水价管理制度。

一是应分步调高水价,逐步建立起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水价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价格这一经济杠杆的市场调节作用。我国现行的水价并不是按供水成本制定的,而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确定的,属于一种社会福利性水价。这种水价既不能反映水资源的供水成本,也不能反映使用水资源的机会成本,然而,一个合理的水价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应该分步实施。二是建立不同主体的利益补偿机制,将节水与用水户的利益挂钩,对节约用水者予以一定的奖励或补偿,鼓励其采用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对水资源缺乏者可以通过支付适当代价购买满足其需要的水资源。三是建立有效的水价听证会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建立有效的水价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公众、不同用水户的意见,充分发挥公众、用水户在水价决策管理中的作用,切实维护流域所有用水户的正当权益。

第三,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督管理。

须坚持防守“三条红线”,一是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二是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三是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本质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和执法监督,达到水资源合理配置,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城乡饮用水水源水质和重点地区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得到保障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制定和完善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提出我市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制定符合灌区实际的区域年度取水计划以及取水户年度取水计划等制度;加强水利水资源规划编制,增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严把建设项目取水水资源论证关,保证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工作规范有序;稳定推进全灌区取水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逐步扩大征收范围和规模,实行以用水效率为目标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开展灌区流域纳污能力研究,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研究,河流健康实时预警系统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区保护和监测,完善突发性供水应急预案,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好风凭借力,兴水谱华章”,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灌区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水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江湖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强化管理,严格执法等综合措施,为灌区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确保灌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维华,张庆丰,冯艳,等,中国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12).

第7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GIS技术; 水资源管理; 应用

1 水资源管理中的GIS技术

GIS技术是建立在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的,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撑下,对空间有关的一些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以及显示这样的一个计算机系统。由于GIS技术能够把地理空间进行模型化,并且把这一模型储存在计算机中,所以它还能够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描述以及预测。它的优点就是空间分析能力强,数据的来源广泛,工作方式形象且一目了然。

而水资源管理是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以及节约和保护等方面进行定量的分析,并且谁本身具有流动性,在一个流域内,只要有一个点上进行了扰动,就会对周边地区以及下游地区造成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空间模型,这样才能有效地分析各项管理战略以及开发的方案程度环境影响,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对水资源的要求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比较,从而制定出水资源管理的最佳方案。

所以,GIS技术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显示了其重要性和先进性,具有较强的图形显示功能以及带有时间的三围GIS,对于人们研究流域以及区域内的水文空间分布,以及对人们对降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水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一个变化情况的了解都有着重要作用。

2 GIS技术在区域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系统功能

2.1 直观理性的可视化功能   GIS因为具有对空间数据以及属性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就把其它工具的缺陷弥补了,从而使得空间数据的图形的表现以及属性数据的空间分析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比较客观并且比较理性的可视化工具。

2.2 对大量的空间数据有存储和管理的功能   作为一个性能极高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说,提供给了广大的客户对超大数据的访问功能,通过该系统,能够在0.03 s地时间内对一百万块地的数据进行,能够在0.04 s的时间内从一千五百万个点中选择八千个点,由此可见,其速度之快。GIS在管理容量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给大量的区域水资源的空间数据提供了及管理的能力,为数据的完整性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2.3 提供了数据维护与更新的功能   GIS技术包括了图形的变形矫正、接边以及和对等空间数据维护,使得空间数据的增加、删除以及更正能够快速的在数据库中进行实现。才外,通过网络分布式的管理,还能够使更新的数据迅速的在相应的模块中体现,并及时向相应的客户进行传递。GIS技术的这种功能,对区域水资源管理的时间效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4 空间数据的分析功能   GIS系统给水资源管理人员提供了查询、叠加、分类、网络以及数字高程模型等空间数据的分析能力。

3 GIS技术的应用——以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为例

3.1 利用GIS建立起突发性水污染报警系统   对于水质的预警系统来说,它是把信息技术以及水质模型作为基础的,对GIS、网络、多媒体以及计算机仿真等一些高科技手段进行综合的运用,对某一地区的地形地貌、水资源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的采集和储存,并实时动态监控,对各种污染物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并给有关人员,提供给人们做应急处理的一个决策依据。

3.2 建立潜在危险源管理系统   对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潜在危险源来说,它主要包括了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以及具有一定放射性的物质,运用GIS可以对这些危险源进行管理,并且能够建立起各种污染物质的化学特性的数据库以及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数据库等等。特别是那些重点污染源,运用GIS能够把该污染物的位置、污染类型以及对该地区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在区域地图上进行清晰的反映。通过这一系统,能够对该污染事件的隐患情况进行掌握,并建立成详细的档案,并对该污染源进行及时的追踪,从而使应急反应的合理性提高。

3.3 建立快速应急系统   一旦某一地区发生水污染,那么,该区域的管理部门就必须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明确该事故的类型以及应急方法,并制定出有效的方案。而这些事情都能够利用GIS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来完成,该系统具有定位快速以及查询和应急的决策支持功能。决策支持市应急响应的一个核心所在,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应急行动的成败。

3.4 恢复阶段的管理   除了以上这些,还应该注意的就是恢复阶段的管理,按照实际情况来对事故发生地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和监测,并对事故的损失进行评价,制定出索赔的方案,给出事故后恢复的方法,来使危害减到最小,并对应急监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善,建立灾后恢复的知识库。

结语:

总之,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GI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由于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对数据调查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上,为下一步水资源管理的深入分析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第8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Abstract:Water is the foundational natural resource and strategic economic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controlling factor,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legislation at all levels have issued a series of about wate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achieve the most stric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has laid a solid legal foundation. Gate house reservoir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mprove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increase publicity o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establish and 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implement the regular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pattern, strives to keep "three red line", accelerate the gate house reservoi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use efficiency; Carrying water function area limitation

中图分类号:G4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门楼水库概况

门楼水库坐落于烟台市福山区,位于大沽夹河西支流内夹河(又名清洋河)下游,它于1958年11月动工兴建,1960年10月底竣工。其控制流域面积1079km2,总库容2.44亿m3,兴利库容1.264亿m3,死库容0.1亿m3。水库校核水位34.99m,兴利水位30.68m,死水位20.50m,是流域内仅有的一座大型水库。

门楼水库是烟台市区主要水源地,2006年10月,经水利部核准,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它不仅为烟台市提供70%以上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市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门楼水库还肩负着保护下游福山区、芝罘区及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8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是整个烟台市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工程设施管护、合理发展水资源生态建设是门楼水库管理的中心工作。

2、水库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难点

2.1、污染源众多,情况复杂

自上世纪末开始,门楼水库水质状况有趋于恶化的倾向,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位于上游栖霞市境内的庵里水库平时发电弃水和汛期泄洪排水而形成的点污染。二是流域范围内的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农田施用的农药、化肥与上游非法采矿所排出的含有多种重金属盐的酸性废水、废渣,通过降雨、径流汇入水库而形成的面污染。三是沿线群众爱护水库、保护水源、防止水污染的意识淡薄,洗衣服、游泳以及在水库岸边野炊、烧烤等污染水质和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由此而形成了水库沿线水质状况较差的线污染。因此要做好水资源管理,就必须做到点、线、面全方位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而达到理想化的治理效果。

2.2、不合理开采现象多,水资源利用率低

门楼水库自2003年实行供水计量后,每天都坚持对日供水量进行记录、分析,通过几年的供水数据显示,门楼水库日供水量呈逐步减少趋势,究其原因,并非是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减少,而是部分企业、个人、私营业主大量采用地下水,导致地表水用量减少,随着汛期泄洪,门楼水库对于多余的地表水,只能按照控制水位线排出库外,造成流失。

通过比较近五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2009年泄水总量较少之外,其他四年,每年泄水总量都相当于1-2个门楼水库库容量,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此外大量开采地下水还会破坏地下水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导致部分地表沉降,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3.1、领导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制

门楼水库作为烟台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为保证水质不受污染,让市民喝上放心水,烟台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多次亲临现场进行督导,并与有关县市区签订水源地保护责任状,有力地保证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水库管理局还结合水库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了《水源地保护实施细则》、《工程检查观测制度》、《汛期岗位目标责任制》等十几种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 强化工作措施,把工程各个部位、各个环节全部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个人,使全局干部职工人人任务明确,责任清楚,处处有章可循,从而保证了水库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2、加大水源地保护宣传力度

第9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措施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人类对于水的需求是极为重要的,水资源作为可以循环利用的重要能源,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人类对于水的需求也是具有弹性的,通过提高节水意识,强化对于节约用水的管理,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于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通过进一步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的利用就会更加高效,使我们的水环境的可持续建设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因水量不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节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节水不仅可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而且可减少供水处理费用。此外,节水还可同时减少排水量和污、废水处理费用。

据测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用水量会不断增加,相应的排水量也会不断增加,为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城市供排水所需费用将增大到国民经济难以承受的程度。只有节水,显著减少城市供、排水量,才能将费用降下来。所以不仅水资源贫乏地区要节水,水资源充足的地区也要节水。从战略角度,节水应受到高度重视。

水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它具有相互竞争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三重功能:作为环境要素,要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作为生命要素,要维系人类生命安全;作为经济资源,要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当这三种功能发生冲突便可能带来很多问题。一个基本判断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将大幅度增长,城市需水量和污水排放量会同步增长,这是目前我国城市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所不能承受的,于是可能会陷入两难。但无论是牺牲生态环境用水,还是影响社会经济用水,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就是节水。

二、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

1、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当前全国新增的用水量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未来2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据预测,到2030年,城市人口为7.5亿时,相应的需水量将增加到1320亿立方米。

2、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

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城市缺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缺水程度日趋严重,城市缺水问题逐渐加剧。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存在着严重的浪费,且用水效率极为低下,城市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城市仅供水管网及用水器具跑冒滴漏损失率超过20%。

3、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加剧

目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30%,二级处理率为15%,许多城市至今还没有污水处理厂,或者建有污水处理厂却因处理费用高而未启用。大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使我国城市水环境质量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另外,沿海城市的海岸带污染也十分严重,局部地区城市水环境还受到酸雨的威胁。水污染也使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出现了污染型水资源危机。

4、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不少地方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部门切割式的管理,由此造成水务管理中政出多门而又缺乏协调。没有人对供需平衡负责,难以真正实现节水。“多龙管水”的水权体制已成为实现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极大障碍。

三、加大节水力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1、强化对于节水的重视程度,提升节水责任感

必须加强对节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部门指导协调,加强监督检查,共同做好工作。要把节水工作作为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目标,把节水工作的责任纳入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2、完善法规标准,加强节水指导和监督检查

要制定《节水管理条例》、《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节水法规和规章,加快节水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规划、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用水统计、节水产品认证、取水许可和水价、水权流转等项制度。

3、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资源创新管理

要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和统筹考虑城乡涉水事务,建立全过程节水管理制度。

4、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融资管道

各级政府要把节水工作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节水工作的投入。要继续增加节水灌溉、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加大对工业节水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对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建设、用水监测与计量设施安装和改造、非传统水源开发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通过制订财政、税收、价格等激励政策,鼓励、吸纳多种资本投入节水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

5、合理调整水价,以水费促节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充分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进一步理顺和逐步提高城市供水价格,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以促进污水减量排放和节约用水。特别是当前城市供水价格还普遍偏低的情况下,适时、合理地调整水价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促进节约用水最有效的手段。

6、依靠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强化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更是进一步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更加高效的提升节水效果。对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同时,通过举办技术交流等方式,注重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信息制度,及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信息。培育和发展节水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节水技术服务。

7、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程度

要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意识与节水意识,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各地区、有关部门要将水资源节约纳入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加强水资源节约教育。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积极主动参与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要加强舆论监督,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对浪费水资源、破坏节水设施的不良行为公开曝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不仅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同时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进一步强化节水意识,从主观上进一步提高对于水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节水举措进一步加强对于节约用水的监督与管理,从生产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节水理念的深入,就能更加高效的提升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水平,为人与自然的更加和谐相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四一.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山西可持续发展[J].中国水利,2006,(22).

[2] 杨国华,赵国浩,郭淑芬,等.山西省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创新研究

[J]. 生态经济,2009,(7).

[3] 罗文兵.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的战略思考[J]. 云南科技管理,2011,(3).

[4] 罗文兵.对农业节水的几点认识[J]. 云南农业,2011,(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