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

第1篇: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胃出血;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5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67-02

新生儿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在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是新生儿死亡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1]。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或合并心力衰竭等疾病是新生儿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往往患儿会由于呼吸衰竭或胃出血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临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笔者现将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的治疗观察与护理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组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的患儿有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此组患儿发生肺炎均在生后1-3d内。

1.2 临床表现 此组患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喘息、气促、咳嗽、吐奶等症状,体温不同程度的升高在38.2-39.8℃,心率加快在140-189次/min,呼吸急促在42-67次/min。患儿全身症状较明显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点头呼吸、口唇甲床紫绀的临床体征

1.3 实验室检查 血化验中血常规表现正常,白细胞6.0×109/L。胸部X线检查:双肺肺纹理均增粗并且满布线状或小片状模糊影,边缘纹理清晰,相互交织成网状从肺门呈扇形向周围扩展,呈间质性肺炎体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入院后不同时间内出现腹胀伴黑绿色水样便腹泻,有脓液,留置胃管回抽胃液有咖啡色胃内容物,进行实验室检查大便及胃液潜血均强阳性,化验红细胞2-7/视野。

2 结果

此组患儿治疗与护理后均在不同时间内胃出血达到止血,最终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3 护理措施

3.1 肺炎的护理干预

3.1.1 一般护理 针对重症肺炎的患儿要保持病室环境的整洁舒适,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适合患儿休息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室内湿度应保持55%-60%,减少环境的细菌菌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物品表面每日进行消毒液擦拭两次。避免交叉感染,将急性期与恢复期的患儿进行分开病室,进行呼吸道隔离。

3.1.2 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处理相应症状,对于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甲床发绀严重者出现周身发绀、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症状时立即给予吸氧,一般氧流量在0.5-1L/min,氧浓度不能超过40%,注意氧气应湿化[2]。

3.1.3 药物护理应用 患儿治疗需要从静脉进入药物治疗,补充患儿发病期间丢失的水分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在输液过程中注意为患儿进行补液应严格控制补液量和速度,控制滴速在10-15滴/min,有条件的最好使用输液泵保持匀速滴入,以防止发生肺水肿和心衰[3]。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升压类药物时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用药速度。

3.2 胃出血的护理干预 主要原因是由于应激性反应导致新生儿身体功能的特殊性胃黏液分泌急剧减少,同时H+和胃蛋白酶分泌急剧增加,导致胃黏膜损伤;H+反流造成食管黏膜损伤最终出血,从而加重粘膜的损伤,导致患儿出现应激性溃疡。

3.2.1 一般护理 患儿出现呕血时将其头偏向一侧,将头颈抬高15°-30°,运用负压吸引器及时吸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胃出血时遵医嘱对患儿禁食禁水,以免导致粘膜损伤加重出血。

3.2.2 止血治疗 留置胃管运用冰盐水注入胃内,并持续胃肠减压,能够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胃肠减压时注意减压的速度及压力,以免压力过大损伤胃黏膜而加重胃内出血,注意保持并出入量的平衡。

3.2.3 用药护理 遵医嘱小剂量注射蛋白酶制剂巴曲酶注射液,注意剂量准确,此药具有抗凝的作用,能够缩短胃内出血的时间,在胃内出血点发挥较强的止血作用。

3.2.4 病情观察 仔细观察患者的呕血及便血性质及颜色,对于胃内减压出的胃内容物注意观察,待胃内容物转为无色后,将5ml血小板胶溶液注入胃内,在胃内保持4小时候将其引出,直至胃内停止出血。在出血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血压、呼吸以及心律的变化。准确记录记录大便性质、次数以及量。待患儿出血停止后可以给予少量稀释的凉母乳喂养,喂养后注意观察胃内出血情况,由于早期不适当的喂养可诱发或加重新生儿胃内出血,因此喂养慎重[4]。

4 讨论

对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的治疗观察与护理干预,对于临床护士而言要具有高超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减低死亡率,而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许东梅,王勇.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2):275.

[2] 曾玉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10(7):629.

第2篇: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的胃肠疾病。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三大主要症状,是新生儿尤其是未成熟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国外报道目前死亡率为存活新生儿的0.5%。2000年3月-2007年5月,我院共接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7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0年3月~2007年5月共收治NEC患儿47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NEC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22例;胎龄

临床治疗:47例确诊后即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并积极给予抗生素抗感染。

临床疗效:47例患儿治愈42例,平均住院15±0.8天,2例自动出院,肠穿孔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亡。

护理

一般观察:观察患儿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是否有呼吸暂停、心律减慢、烦躁不安、抽搐等。同时还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的表现,皮肤颜色、弹性、前囟凹陷的程度及尿量的改变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是否有手术指征,如气腹或门静脉积气,腹壁红肿,腹腔穿刺液为血性或浅褐色,有腹膜炎表现,大量便血,完全性肠梗阻,腹部有肿物,休克或明显的酸中毒表现,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呕吐物的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是否为鲜红色、咖啡色、黄色、草绿色、白色黏液,呕吐物的量,并留取标本及时送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大便的性状的观察:大便的次数、量、性状、颜色、黏稠度等,是否为水样便、墨绿色便、鲜红色便,黏液血便、黑便或果酱样血便,有无坏死脱落的肠黏膜,及时标本送检以明确病情变化。

腹胀程度的观察:每日定时测量腹围并记录。观察腹胀的程度,如腹胀如鼓、稍腹胀,腹壁张力是增高还是腹软,严重者腹壁可出现红斑及板结。腹部触诊有压痛感、腹壁肌张力高有捻发感。肛管排气对减轻腹胀效果不明显,而胃肠减压具有明显减轻腹胀的作用。

饮食的护理:必须绝对禁食、禁饮,一般禁食8―12天,轻症禁食5―6天,病情重时需禁食10~15天或更长。待患儿无呕吐、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性、有觅食反射,临床状况好转后开始恢复饮食。一般先进食或鼻饲5%葡萄糖水,观察无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异常后,再改为1:1稀释的牛奶,逐渐过渡刊全牛奶,量由少到多。喂奶前先从胃管中抽吸胃内容物,如胃内潴留量超过2ml,则停喂1次。在恢复喂养过程中,如患儿再次腹胀及呕吐,需再次禁食。不可开奶过早或增奶过快,否则易复发甚至病情恶化。

胃肠减压的护理:NEC一旦确诊即同时进行胃肠减压。新生儿胃肠减压的方法,一般根据腹胀的情况间断抽吸,如用负压持续吸引,负压为30~40mmHg(1mmHg=0.133kPa),应用负压吸引时注意调节,防止吸力过小无效,吸力过大造成损伤。保持引流管通畅,每2小时用生理盐水冲管1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正确记录引流液的总量,以供分析病情、计算液量作参考。通过插胃管持续胃肠减压,不但可改善肠壁血液供应,减轻腹胀、呕吐,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还可减轻胃肠蠕动,减少胃肠出血,并提供了鼻饲牛奶的途径。

药物输入的护理:NEC患儿进食期间完全依赖全静脉营养,每天根据补液总量合理安排补液顺序、速度,同时兼顾抗生素的滴入,以保证抗生素达到有效浓度,使其即达到治疗目的又能将全部液体均匀输入,液体输入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熟练穿刺技术,防止药液外渗,控制好输液速度,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液体外渗等,以便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口腔的护理:NEC患儿因禁食而口唇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或50%苏打水做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的滋生,口唇涂碘甘油。如合并鹅口疮发生,则可在使用苏打水口腔护理的同时可局部外涂制霉菌素。50万U/日,3次/日。

皮肤的护理:每天用温水清洗患儿的颈部、腋窝、会阴,大便后及时清洗臀部。涂鞣酸软膏,预防红臀的发生,被服柔软,尿布经高压灭菌后使用。

异常体温的护理: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因其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肤散热迅速,产热能力差,常呈低体温,故应注意保暖。体重小于2000g早产儿,应在暖箱内保暖,以保持体温恒定,防止硬肿症的发生。将暖箱预热,待暖箱温度达到32℃时将患儿放入暖箱内,逐渐升温,每小时升高0.5℃,直至暖箱温度升至34℃,患儿体温维持在36~37℃,每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恒定后改为每4小时1次。每n的治疗与护理尽量集中在箱内进行,避免反复操作而增加散热。体重大于2000g的早产儿可在箱外保暖。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用柔软的棉被将患儿包好,冬天可使用热水袋,应避免烫伤。每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恒定后改为每4小时1次。

第3篇: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治疗;护理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与C型产气荚膜芽胞,抗菌感染有联系的一种急性肠炎,是以小肠急性、广泛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消化系统急症,多发小儿,其年龄不一,在夏秋季多见,临床以突然起病,进展快,主要表现,腹痛,腹泻,便血,严重可伴有休克,若延诊及治疗不当,可数日内死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20例,男13例,女7例,最大3岁,最小5个月,20例中腹痛便血17例,重度休克3例,20例患儿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12例,经过治疗及护理,均已康复出院。

1.2 症状与体征 一般无前驱症状,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持续性腹痛、腹胀,继之呕吐,腹泻血便伴随发热,病后1~2 d即可有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休克,腹痛多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为全腹疼痛,也可局限于病变部位,病后不久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初为稀水便,呈洗肉水样带腥臭味,粪质多时,可呈果酱便,呈红棕色,板油样血便。

1.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突然腹痛、便血和呕吐伴中等度发热,或突然腹痛后出现休克症状,结合化验检查①末梢血象检查:白细胞增高达12×109/L~20×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②便常规与隐血试验,有大量红细胞,白细胞不多,潜血呈强阳性;③腹部X线检查;④鉴别诊断注意与中毒型菌痢,肠套叠,蛔虫肠梗阻,胆道蛔虫症和过敏性紫癜鉴别。

2 治疗方法

2.1 非手术治疗

2.1.1 禁食、血便、呕吐、腹胀期间应先禁食,如果腹胀严重者,应行胃肠减压,待临床症状缓解后,先进流质饮食,再逐渐由半流食恢复到正常饮食,新生儿恢复喂养,则先从喂水开始,再用稀释奶逐渐增加奶量和浓度。

2.1.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期间应从静脉补充高营养或多种氨基酸,如脂肪乳等,补液量按每日生理需要量及累积损失量,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维持液可用1/41/5张的液体。

2.1.3 抗休克 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除补充晶体溶液外可输血浆,全血,血压不升者可配合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2.1.4 抗感染 选用对肠道病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如三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等,疗程一周左右。

2.2 手术治疗

2.2.1 手术指征 ①有明显的腹膜炎或肠穿孔者;②反复大量肠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经内科治疗无效者;③经过24 h观察治疗,肠梗阻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者;④症状不典型,不能排除其他需要手术的急腹症患者。

2.2.2 手术方法 ①肠系膜根部封闭;②肠腔减压;③肠切除一期吻合术;④肠切除吻合造瘘;⑤肠切除造瘘或单纯性造瘘。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①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血压变化,口周有无发绀等,患儿因腹胀使隔肌上升,直接影响患儿呼吸,当出现为呼吸异常、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口周发绀末梢循环衰竭等中毒性休克可立即通知医生抢救,将患儿置于斜坡,使膈肌下降,改善呼吸,缓解上述症状;②观察大便情况,认真观察纪录大便次数,性质颜色及量,正确留取大便标本送检,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涂油膏等减少大便对皮肤刺激;③观察呕吐情况,如呕吐,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皮肤及床单元清洁,并记录呕吐物的色质量。

3.1.2 休息和饮食的护理 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禁食,腹胀明显行胃肠减压,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同时观察腹胀消退情况及引流物的色、质、量,禁食期间静脉输入高营养液体。

3.1.3 应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快速输入液体补充血容量,一条保证升压药进入体内,及时补充有效循环量,改善微循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补充营养及热量。

3.1.4 药物护理 减少肠道感染和毒素吸收,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3.1.5 口腔护理 患者因禁食及胃肠减压,因此口干时,要湿润口唇,用消毒石蜡油涂于胃肠减压管周围,如因长期应用抗生素而引起的鹅口疮,可每日先用生理盐水清拭,再用1%碳酸氢钠溶液擦拭2次/d,最后涂制霉菌素片,通过护理20例患儿均无口腔炎及口腔糜烂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1.6 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配合各项检查,如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应行手术治疗。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常规护理 室内保持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常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继续各项必要的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

3.2.2 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

3.2.3 保证营养物质供给,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合理安排输液,维持24 h输液量,补充能量合剂,必要的电解质和氨基酸。

3.2.4 造瘘口的护理 ①观察造瘘口肠系膜的血液循环,肠造口有无回缩,出血或坏死,术后早期勤换药,肠管周围用凡士林纱布保护,直到切口完全愈合;②造瘘口处拆线后,防止瘘口狭窄,术后1周开始用戴手套手指扩张瘘口,2次/d,每次5~10分,注意不宜用用力过猛避免损伤;③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因小肠液有弱碱性物质,pH值7.6对皮肤刺激很大,长期刺激可引起造瘘口周围皮肤糜烂,感染和出血,故应使患儿取正确,尽量减少肠液刺激周围皮肤,及时更换潮湿敷料,用温水擦净,然后,用复方氧化锌软膏涂抹[1],以保护皮肤;④小肠造瘘术后由于各种原因,极易引起侧壁瘘的发生侧壁瘘好发于皮缘,此位置更易刺激皮肤,因此发生侧壁瘘的患儿更应加强周围皮肤的护理,每日需多次换药,可采用负压引流吸引肠液,以减少肠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消化与侵蚀,控制感染,促进瘘口的自愈;⑤防止造瘘口周围皮肤糜烂,造瘘口狭窄,腹痛、腹胀、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

4 健康指导

患儿活动适当受限制,指导家属掌握造瘘口护理方法,及时清洁造瘘口周围皮肤,注意观察造瘘口情况,注意调节饮食,避免食用产气,生冷,辛辣,刺激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造成肠管和瘘口的梗阻,保持大便通畅。

5 讨论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病因尚未明确,有人认为该病是肠壁对细菌、毒素及病毒的过敏反应及肠道的非特异性感染有关,据报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有上升趋势,可能与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提高有关,致病因素主要为肠道内细菌作用,其次与缺氧缺血,喂食高渗溶液等所致的肠黏膜损伤及肠道中含有碳水化合物等酶解物的发酵作用等因素有关[2]。现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感染产生及毒素的C型产气荚膜杆菌有关,及毒素可致肠道组织坏死,产生坏疽性肠炎,常威胁患儿生命,故本病应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才能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在我国60年代死亡率可达34%~43%[3],近年来,由于对本病有认识,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术后定期随访发现,术后3~6月肠的吸收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付建双.最新医院普通外科护理工作手册,2007(6)1:54.

第4篇: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在障)是一种骨髓功能减退或衰竭产生全血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一类贫血,属于难治性贫血。再障对母体的危害为贫血,感染和出血以及体质虚弱等,为此在护理方面对母儿的安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认为妊娠可使再障病情恶化[1],我院产科曾收治六例妊娠合并再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1990年10月~1997年4月收治妊娠合并再障6例,年龄21~40岁,平均29岁,均为初产妇,其中2例为高龄初产,妊娠前已明确诊断为再障者4例,2例妊娠前一直不明原因贫血,于妊娠中期经骨髓穿刺证实为再障。6例新生儿均存活,临床资料见表一。

临床表现

妊娠前无自觉症状1例,头晕、乏力1例,皮下瘀斑或出血点2例,临床表现均出现2例,妊娠后明显头晕、胸闷、乏力4例,皮下出血及鼻腔、齿龈出血明显2例,伴明显浮肿及腹水1例。

2护理

2.1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愉悦心境

再障一般发生于年轻妇女,临床医生对于再障,多主张一旦确诊采取中止妊娠措施。但因孕妇求子心切不顾医生们的劝告,带着焦急与恐惧心态继续妊娠。因此一旦住院往往已是妊娠中期,此时应根据病情和化验结果,通过观察和交谈,了解家庭、丈夫、盼儿程度、经济状况以及工作情况等,熟知其主要的心理症状,以便给予心理安慰和照护,让其稳定情绪,顺利渡过中期妊娠,争取晚期妊娠适时终止妊娠。如一高龄初产,红细胞计数0.67×1012/L,血小板3×109/L,曾因再障作中期妊娠引产,给家庭带来不和睦,丈夫不体谅,因此本次妊娠开始,求诊于上海十家医院,无一位医生同意她继续妊娠,由于患者态度坚决,故通过卫生局转入我院,继续妊娠治疗,来院时孕期20周,在32+5周终止妊娠。在这期间,牙龈出血、血尿、便血、全身皮肤出血,特别是妊娠后全腹皮肤充满血斑、腹水、全身浮肿以及心衰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情绪时有波动,认为必死无疑,对其父母立下遗书,在这紧要关头,我们与之亲切交谈,鼓励她树立信心,战胜病魔,同时与其丈夫交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去掉不良情绪,化消极为积极,使之主动地配合各项医疗工作。

2.2指导合理膳食,创造良好的进食气围

护士应熟悉均衡合理的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食品中营养成份的互补作用。指导孕妇多食含优质蛋白质、铁质、钙、磷及维生素食物,例如木耳、海带、动物肝脏、果类。对于有浮肿者,还须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4克/日),避免食用熏腌食品;牙龈出血者,忌食硬壳类食物。经常指导其饮食的数量与质量,多翻花样,以期促进食欲,指导病人煮排骨木耳汤时略放点醋,一则可使骨头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易吸收,二则还可防止食物的维生素被破坏。保持环境的整洁、舒适,及时去除各种污物,避免在用餐前后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尽可能使饭菜的新鲜可口,还可以鼓励患者与周围病员或丈夫同时进餐,以增加食欲。

2.2.1注重基础护理,预防继发感染

保持病区清洁,避免患者接触传染源,病房定时用紫外线灯消毒空气。对于重型再障患者,当白细胞计数<2.0×109/L,须先消毒病房,并进行空气和细菌培养一次,给予保护性隔离措施,防止继发感染;而当白细胞计数<4.0×109/L,则应加强口腔护理。用朵贝尔液或生理盐水,操作时做到轻柔,防止由于损伤而引起齿龈出血及继发感染。加强体温及血象变化的观察,同时保证全身皮肤清洁、无屑。特别加强会、腹部切口等清洁护理。例一病人卧床达90天之久,我们制订了床上擦澡2次/日,病人便后增加会阴揩洗,并用1%鞣酸软膏涂肛周,每2h协助翻身,保持床单整洁、平整、无皱折,并每日更换衣裤,勤换床单等,使患者舒适,乐于静静卧床休息。

2.2.2严格操作规程,准确有效完成各项治疗护理

由于再障孕产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均要给予不同量的输血和白蛋白,本文6例基本采用间歇多次输鲜血和成份血以及一般营养制剂支持疗法,每例输血500ml~8200ml,平均3250ml。为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我们采取抽血化验在静脉输液前进行,并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多次穿刺后出血和瘀血现象。输血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观察以免发生输血反应,并输新鲜血,以保持凝血因子,近二年来,采取成分输血,效果较好。另外,本文中四例在妊娠后期口服强的松10~60mg/日,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抑制免疫反应,同时也有增加感染的作用,必要时选用对胎儿无影响的广谱抗生素。强的松有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等副作用,护理中应注意有无浮肿出现和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为了对再障病情有利,雄激素疗法也是可取的办法,但对女性胎儿不能应用,可以在B超下确诊为男性胎儿后给予妊娠期肌肉注射丙睾50mg/日,或口服安雄40mg每日三次。二例采取此疗法。在注射丙睾时,护士应掌握其主要不良全身反应及局部注射部位的纤维化,同时因再障病人忌局部热敷,以免加重局部出血,故我们采用生土豆片敷局部,每日二次,收到良好效果。

2.2.3密切观察,加强产后大出血的防治

注意有无齿龈、皮肤、粘膜、消化道、泌尿道等出血,密切观察有无阴道流血以及特殊的主诉症状出现。如有头晕、头痛、眼花等出现时,检查眼球有无震颤,血压的升高等现象。因为再障对母体的危害为贫血、感染和出血,所以注重妊娠后期及产褥期的观察,防止大出血尤为重要,对BPC<50×109/L的孕产妇应警惕有自发性出血的危险。6例再障合并妊娠者,均未发生出血。

2.2.4围术期做好用血准备

本文6例的分娩方式均采取刮宫产术,且所有病例术前血小板计数均值<32×109/L,故我们采取了手术当天备血小板3组,每组5袋,每袋100ml血小板,一组于手术前病区内输入,一组在手术台输入,再化验血小板计数达50×109/L,即刻进行刮宫手术,术后再给予500ml血小板输入。这样保持暂时性血小板升高,防止术时和术后母儿出血。

2.2.5加强术后护理

术后即用2~3公斤沙袋置下腹部(宫底和切口部分),一则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发生心衰;二则促进子宫收缩和防止切口出血,并认真观察宫高、宫缩、膀胱等情况,1次/小时,共六次。加强患者生命指标监测,采用心电持续监护,24~48小时并及时记录。为了加强子宫收缩,可在术后当天另给产妇催产素20u50%GS500ml静脉滴注,注意补液速度20~50ml/小时,6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产后出血。

2.2.6加强母婴监护,降低围产期的死亡率

孕期监护。再障对母婴的危害主要是严重贫血、出血、感染,使胎儿供氧缺乏造成流产、早产或死胎,应详细指导病人自数胎动及告之胎动变化的正常范围及重要意义并记录,教会病人正确留取24小时尿标本方法,说明留取标本的目的,定期作电子胎儿监护如NST、B超胎儿监测,脐动脉血流波型,必要时检测胎儿生物物理五项指标等有效的胎儿监测手段,降低围产儿突然死亡的可能性。

新生儿护理。目前一般认为妊娠期血色素>60g/l,分娩后存活新生儿血象一般正常,也可出现轻度贫血,但并不发生再障。[2]本文病例除一例妊娠期血色素均值<40g/L,其余病例血色素均>60g/L。但是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在胎儿娩出后,我们均给予特殊护理常规,对新生儿加强观察。注意保暖、喂养和预防感染,出血等护理措施。给予Vitk,lmg×3天im,防止因缺乏而造成新生儿出血,若实际胎龄评分≤孕37周,予地塞米松1m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共三天,以促进新生儿肺成熟,必要时置暖箱进行观察护理;对于出生时Apgar评分<7,予以氨苄青霉素钠,100mg/kg/日,必要时予短时间低流量浓度间歇吸氧,适时补充钙剂,同时静脉滴注脑活素(按1ml/kg/日)或胞二磷胆碱0。08~0。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以改善脑代谢,防止惊厥发生,并检查全血计数和血小板计数。6例新生儿均无贫血症状出现,全血计数均在正常范围。

第5篇: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

小娟的家长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年仅6岁的孩子怎么会得胃溃疡呢?的确,过去像小娟这么小的孩子患胃病确实不多见,但是现在低幼儿童发生胃病正在呈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胃炎的患病率,上升得很快。

胃炎

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改变。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发病情况又分为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急性胃炎的发病呈单纯性、糜烂性、腐蚀性、化脓性,其组织变化为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慢性胃炎的发病部位多在胃体、胃窦、贲门。

胃炎的表现

反复腹痛是患儿临床常见的症状。因为孩子小,对疼痛的部位表达不清,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疼痛部位可泛指脐周或脐上痛,往往伴有呕吐,严重时还会影响活动及睡眠。其他有恶心、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但呕血、便血少见。小婴儿还可表现为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

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慢性胃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占首位。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有: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小儿胃炎中,50%的病人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结果为阳性。其传播途径为:粪――口、口――口。有关专家的研究还显示,父母HP阳性,子女HP检查阳性率明显增高。此外胃肠功能不好,如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等病人,HP感染明显。

不良的饮食习惯

有些家长早餐给孩子吃油条、生煎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是让孩子在空胃时喝冷饮、吃冷食;或是放任孩子整天吃零食,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均可使孩子的胃液及胃酸分泌失调,影响胃窦黏膜的营养,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胃窦炎。

孩子如果长期挑食,容易引起多种维生素、必需矿物质等营养素缺乏,从而影响胃窦的正常功能,也可导致胃窦炎。

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果孩子有不刷牙、饭前便后不洗手、不剪指甲等等不良的习惯,那么就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窦炎。

精神性因素

孩子平时缺乏体育锻炼、疲劳过度或是精神紧张也容易诱发胃炎。近年来,幼儿胃炎的发生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孩子需要过早地承受过多的心理压力。

例如,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家后还要参加各种形式的辅导班、培训班或是兴趣班,孩子本来应该享受快乐无忧的童年,可是,无休止的学习使有的孩了产生了紧张和焦虑,时间久了,也容易引起胃炎。

用药不当

有些孩子因病经常服用消炎痛、激素、阿司匹林和抗生素等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容易损伤胃黏膜,诱发胃窦炎。

遗传因素

父母患胃病的,孩子的胃窦炎的发生率比没有胃病家族史的孩子高,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胃炎会不会传染

就幽门螺旋杆菌而言,人与人的接触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要高得多。

可以肯定,因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胃炎是有传染性的。为了防止胃炎的传染,家庭中最好实行分食制,大人也不可口对口喂哺小孩。全家人要坚持口腔清洁卫生,勤刷牙,清除藏在牙垢中的幽门螺旋杆菌。

小儿溃疡病

小儿溃疡病的表现

一旦发现孩子有胃炎的症状,家长就要及时带孩子就诊,如果胃炎长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发展为小儿溃疡病。前文例举的小娟,患的就是小儿溃疡病。本病常缺乏病史,即使有病史,也往往不典型,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不典型,因而易被误诊。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几点表现时,即预示有溃疡病的可能:

1、孩子空腹时、进餐时或在夜间,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

2、反复呕吐,多在孩子进食后发生;

3、不明原因的呕吐、便血及出血性休克、消化道穿孔,或反复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4、有溃疡病家族史,并有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孩子。

小儿溃疡病的并发症

小儿溃疡病容易出现三大并发症:

1、出血:当溃疡破坏了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的血管时,会引起出血。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当溃疡破坏大血管时,会造成大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由于胃酸的作用,呕出的血一般呈咖啡色,如果出血量大,立即呕吐可呈鲜红色,继而排出柏油样便。严重者可导致出血性休克。

2、穿孔:溃疡严重者可穿透胃壁或十二指肠壁而发生溃疡穿孔,胃或十二指肠内的物质如胃酸、食物、细菌、空气等流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这时患儿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剧烈腹痛,甚至发生休克。

3、幽门梗阻:当胃的溃疡发生在近胃的幽门时,由于炎症反应和充血、水肿的刺激,括约肌发生痉挛,或溃疡周围炎性水肿,妨碍食物通过幽门,可造成暂时性的幽门梗阻。如果溃疡反复发作、愈合,时间久了会形成瘢痕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则可引起持续性幽门梗阻。

预防和护理

饮食预防

给孩子的饮食,要定时定量容易消化,少让孩子吃辛辣刺激的食品,少给孩子吃零食,注意营养均衡搭配。孩子在饮食方面通常没有太大的自制力,这就需要家长严格控制。

常用食疗方

因过食生冷食物、胃部受寒引起的胃病,可用下面的食疗方调理:

1、橘皮、生姜各12克,红枣(去核)7枚,共用水煎服,每日2次,可止痛温胃止吐。

2、白胡椒15克放入洗净的猪肚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后,调味食用。

3、大米100克,干姜粉3~6克,加水适量熬粥,晨起空腹食用。

4、干橘皮30克炒后研成细末,每次取6克加白糖适量,空腹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

因饮食不洁、暴饮暴食所致的胃病,可选用下面的食疗方调理:

1、炒麦芽、神曲各15克,水煎代茶饮。

2、锅巴100克,陈皮、鸡内金各9克,加水煎煮,不拘时饮汤。

3、若肉类食积不化,用山楂15克,萝卜9克,水煎服,每日3次。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早晚要刷牙,如果有可能,午餐后也最好刷牙,平时吃过东西后要勤漱口;

2、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孩子的毛巾也要经常日晒消毒。

孩子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家长不妨试着用做游戏的方法来让孩子喜欢上刷牙、洗手,例如自编刷牙歌,自编洗手操等。

给孩子减压

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一天的生活。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游戏以及在游戏中练习基本的行为规范才是他们的“正事儿”,让孩子保持心情愉快,睡眠良好,再注意体育锻炼,孩子身体的抵抗力也会增加。

特别提醒

成人得了溃疡病常有嗳气、返酸;有规律性上腹疼痛,如饥饿性疼痛;进食后疼痛减轻,寒冷季节疼痛发作加重等典型症状,但小儿溃疡病常缺乏这些典型的症状。年龄越小,临床症状就越不典型,家长需要特别注意。

新生儿期

出生至28天为新生儿期。新生儿常于生后24~48小时胃酸分泌增多时发生急性溃疡。起病急,较难确诊,患儿表现为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反复呕吐、便血、腹胀明显。轻者可迅速治愈,若伴有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等,可能很快死亡。

婴幼儿期

多数为急性起病,十二指肠溃疡稍多于胃溃疡。

婴儿期(出生至1岁):主要表现为反复呕吐、厌食、便血以及哭闹不安等。

幼儿期(1岁至3岁):常表现为慢性反复性腹痛,腹痛较为明显,但不剧烈,多在夜间发作,腹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呕吐后腹痛可减轻。婴幼儿溃疡病因症状无特异性,很难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发生穿孔和并发腹膜炎。

第6篇: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

中国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234-01

慢性乙型肝炎又称血清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胆脏。诊断标准:既往有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普遍易感,且成人乙型肝炎较多。主要通过输血,血浆、血制品等感染,亦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染。到目前为止,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不便,使病情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部分病例发展成肝硬化或肝昏迷,少数病例转化为肝癌。故需做好该病的护理及病情观察,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我科从2009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96例慢性乙肝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概括如下:

1 临床资料

该组病例中男性82例,女性14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2岁,86%有HBsAg阳性史。20例反复住院治疗,8例肝硬化,其中有3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0%患者有神疲、乏力、纳差、肝功能异常;30%的患者有黄疸,少数病例有右上腹部隐痛伴腹胀。经休息,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而收入住院治疗。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为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及时有效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2发热的护理 根据体温的高低选择合理的降温措施、物理或药物降温,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饮食,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又切忌使病人直接受风,要经常提醒病人随天气的变化增减衣被,必要时还可行针刺降温,可选用大椎、曲池、合谷、风池等穴针刺或十宣放血。

2.3黄疸期限的护理 观察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之程度,保持皮肤及口腔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给予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吃蔬菜及水果。忌油腻、戒烟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腹水的护理 少量腹水者,可适当卧床休息,大量腹水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因难及心悸限制饮水量,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左右,给予少盐或无盐饮食,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煎炸硬固食品,严禁饮酒吸烟。腹水过多时需配合医生行腹腔穿刺术,并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做好对症处理,准确记录二十四小时出入量,每日测腹围,每周测体重。

2.5腹胀及恶心、呕吐时的护理 患者因肝功能受挫偶有肝区胀痛,可用热水袋敷局部,并用手轻按摩腹部,必要时行肛管排气,以减轻患者痛苦,恶心呕吐时应安慰照顾病人,头偏向一侧或让病人坐起,使呕吐物顺利呕出,以防呼吸道阻塞,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观察呕吐物之色、质、量、次,并及时送检。

2.6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或头偏向一侧,抬高下肢,出血期禁食,待病情稳定后给予流质饮食,肝功能异常,血氧高者,需限制蛋白质和脂肪,给予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同时记录呕血、便血的量、颜色,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保留静脉通道,以利及时抢救。

3 预防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在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措施如下:

3.1应禁止探视 病人的用物应专用,治疗用物最好使用一次性的,病人的排泄物或分泌物应进行消毒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

3.2凡有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应避免从事饮食行业,自来水管理及托幼工作,刮须刀专用,与病人接触后应用肥皂洗手,传染期间夫妻尽量避免密切接触。

3.3工作人员由于治疗或护理不慎接触到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或血液时,应立即用消毒液,如0.5%的碘伏擦试双手并按常规洗手,如被病人使用过的针刺破皮肤,应立即挤出受伤处的血液,局部用2%碘酊消毒后包扎,并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

3.4按计划免疫做好新生儿、早产儿等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成人每2-3年检查乙型肝炎两对半,凡抗HBsAg阴性者均按常规量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第7篇:新生儿便血护理诊断范文

什么是白血病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它不仅影响骨髓及造血系统,还会浸润身体其他器官,主要表现为贫血,皮肤、牙龈、鼻腔等出血或便血、尿血,反复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各组织、器官引起的相应症状,如浸润皮肤可引起结节、肿块,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浸润到则能引起肿大。

白血病为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据调查,我国年龄小于10岁小儿的白血病发生率为3/10万~4/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新生儿也不例外,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小儿多见。小儿白血病中,90%以上为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仅占3%~5%。急性白血病又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及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非淋),小儿以急淋多见。

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由于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白血病的治疗有了重大的突破,新的治疗方法,如改进的化疗方案、骨髓移植,加上营养、卫生条件的改善,不仅能延长白血病病人的生存期,并且部分病人还能得到根治。急淋白血病治疗效果较急非淋白血病为好,急性白血病自然病程较短,但经积极规则治疗后,生存期可显著延长,国外急淋5年以上存活率达65%~70%,国内经规则治疗,长期无病生存率已达60%~70%。白血病的发病率还是很低的,家长不要过分担心。如今,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已有很大的改善,白血病也不再被认为是致死性疾病。

如何诊断白血病

单从表现上看,白血病的大多数表现并不具备特征性。如发热,很多感染性疾病都会有此表现,比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等等。出血在其他血液病中也较常见,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就可出现明显的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症状,至于贫血则更为多见,如缺铁性贫血、失血过多、溶血性贫血以及胃癌、肾病等。关节痛则在风湿病中较为常见。肝、脾肿大可见于肝炎、肝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因此,单从临床表现不能诊断白血病。但是,将所有症状和体征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对诊断还是有很大意义的。当然,白血病最根本的改变是在骨髓和血液当中,因此,只有通过骨髓和血液的检查才能确诊白血病。

“骨穿”对身体有害吗

骨穿是骨髓穿刺的简称,骨穿对身体是没有害处的。有些病人误以为通过骨穿抽取骨髓会损害人体精髓,伤及元气,不愿意做骨穿,因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以致给自身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事实上,骨髓检查所抽取的骨髓是极少量的,一般为0.2克左右,而人体正常骨髓总量平均为2600克,可见,骨穿检查所抽取的骨髓液与人体骨髓总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谈不上什么伤及元气,何况身体内每日还不断地有大量的细胞再生。此外,患者往往以为骨穿很痛苦,有恐惧感。其实,这也是不必要的。骨穿实际上很简单,操作时,先在局部注射些,然后把刺针插入骨髓。除了在骨髓抽出的瞬间略有酸痛感以外,患者基本感觉不到痛苦,甚至不如一般静脉注射带来的痛苦多。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包括消毒、局部麻醉),也不过几分钟。骨髓抽出后,患者可以很快起床活动,少数病人可能有一些特殊感觉,那是由于不必要的紧张造成的。

患儿及患儿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减低,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愈久,感染的威胁愈大。预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保护性隔离 白血病病人应与其他病种病人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粒细胞及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者,应置单人病室,有条件者置于超净单人病室、空气层流室或单人无菌层流床。普通病室或单人病室需定期进行紫外光照射、戊二醛熏蒸。限制探视者的人数及次数,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在接触患儿之前要认真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患儿的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或口泰液漱口。宜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如有黏膜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涂擦患处。勤换衣裤,每日沐浴有利于汗液排出,减少发生毛囊炎和皮肤疖肿。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或盐水清洁,以防止肛周脓肿形成。

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 每天需要检查患儿的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

缓解后该如何护理

在白血病的病情完全缓解后,患者体内仍有残存的白血细胞(约107个),这是复发的根源,还需坚持化疗。患儿在化疗间歇期也可出院,但是要按医嘱服药及休养。在化疗间歇阶段时,患儿要注意锻炼身体,病情稳定,处于缓解状态的孩子基本可以过正常的生活。患儿在停药两年以后,可以去检查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如果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了,可以让他注射疫苗,因为疫苗都是减毒或灭活的。如果患儿免疫力低下,就不能接种。即使是普通感冒的时候,疫苗也得先暂停接种。冬季是呼吸道感染危险性较大的时候,患儿可以在家里休息,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在温度适宜、天气较好的时候,可适当地进行一些活动,但还是要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患儿要定期到医院里进行一些化验检查,根据具体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儿童白血病的治疗费用怎么算

我国于2012年公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将14岁以下的儿童白血病纳入全国保障范围。在具体政策方面,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根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中国贫困白血病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报销比例为50%以下(含50%)的占63.03%。”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受访者只能从医保中报销不到一半,这对于高昂的医疗费无疑是相当不够的。虽然当前的医疗保险覆盖率比较大,但由于报销比例、报销范围、起付线、封顶线、异地治疗、自费药等因素的影响,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只能从医保中报销不到一半,远远弥补不了高昂的医疗费用。

建议患者家长提前了解当地的政策,如大病救治标准、支持报销的医院、报销制度等,并参与当地提供的医保项目,万一有不测,可以省下一大笔治疗费用。对于低收入家庭白血病患儿而言,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对他们最有用的莫过于基本医疗保障中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有补充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商业保险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和公益组织的医疗救助。

如何预防白血病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