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资本外逃;监管;措施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资本外逃。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为资本外逃造成了一定的运作空间,因此,资本外逃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部门和对外经贸部门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和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笔者认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对资本外逃的应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金融危机前后我国资本外逃现状及原因

(一)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见表-1和图-1)

(二)我国资本外逃的原因

从以往各国所发生的经济危机来看,金融危机和资本外逃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资本外逃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发生也会加剧资本外逃,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经济造成恶劣的影响。然而,我国在经济正常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外逃的情况也是很严重的,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1 我国资本外逃的走势,主要取决于人民币是否具有弹性的汇率安排、是否实现贸易和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执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金融机制比较脆弱、市场机制不成熟和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受趋利避险动机的驱动,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引起外资流入突然逆转,大规模资本外流会动摇投资者的信心造成大量外汇资源流失,严重时还会引发诸如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当年发生的金融危机。

2 金融危机会加剧我国资本外逃。2008年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是由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造成了通货紧缩和失业加剧,导致企业出口、资本利润率以及人们消费能力的相继下降。因此,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我国资本外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目前我国整个金融业基本上仍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之下。对利率等金融资产价格的管制、对市场准入的限制等,这些管制与其说是一种保护,不如说是一种压抑。(2)国内储蓄受到歧视。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发达、投资渠道相对狭窄,银行储蓄仍是居民的首选保值增值手段。但是,我国储蓄的实际利率较低,同发达国家有组织的资本市场中的收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明显的利差对国内资本显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导致储蓄的逆向流动。(3)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出现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此时一些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会将大量的国外资金抽回。而我国又是最大的引资国,因此当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时,会导致大量资本的流出。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股市、地产价格的低迷,使大量隐形资本没有投机获利的机会,因而也会大量地流出。最后,2005-2008年度流人我国的大量逃逸资本有获利回吐的要求,这也是导致2009年第一季度热线呈现大规模净流出的原因。

二、金融危机后资本外逃对东道国的消极影响

资本外逃对东道国经济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也给东道国造成严重的社会福利损失。

(一)资本外逃客观上会造成经济紧缩的效应

资本外逃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国内储蓄和外汇的恶性输出。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短缺是构成其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性的约束。在资本本来就十分缺乏的情况下,资本的大量不正常外流会严重损坏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潜力。资本外逃造成国内储蓄和外汇的流失,使资本短缺状况恶化、国内投资萎缩,经济建设项目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进而从长期来看会阻碍经济和就业的增长。

(二)资本外逃会引起收人分配的恶化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研究现状,是分析那些将资本转移到国外的资产持有者不仅能够保持避免国内的异常风险、保障资产的安全,而且还可以在国外获得额外的资本利得;而那些未能将资产转移出去的则可能承担国内的异常风险,甚至会遭受重大损失。在大量借入外债并且汇率高估的发展中国家,资产持有者可以廉价(以本币价格表示)并轻易(因为外债大量流入带来了外汇资金)地购买到国外资产,因而实际上享受了本币汇率高估所带来的“隐性补贴”;当需要偿还外债时,政府会采取扩张性政策,导致通货膨胀,而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税”则主要由持有国内货币的人群负担。可见,那些资产持有者是资本外逃的受益人,而国内低收入阶层则是资本外逃后果的承担者,富有人口将会变得更富,而贫困人口将会变得更穷。这便是资本外逃引起的恶化收入分配的效应。

(三)资本外逃会增加东道国政府的财政负担

在财政方面,资本外逃会引起额外的负担。首先,若资本外逃是由本币汇率高估所引起的,资本外逃会给那些依赖于外债的国家的债务偿还增加额外负担。政府通过对外借债来弥补资本外逃引起的融资不足,一旦无法继续获得外部融资(借新债还旧债),外债偿还就会出现困难。在这个时候,要大幅度提高税收是比较困难的,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发行货币,以弥补预算赤字。紧接着,由此引发的国内通货膨胀(相当于征收“通货膨胀税”)又会导致新一轮的资本外逃。其次,资本外逃会侵蚀税收基础。很显然,为了规避税收或其他动机的资本外逃,直接减少了国内税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更大的财政赤字和更高的通货膨胀。第三,为了偿还外债而引起的本币实际贬值将增大外债还本付息的实际价值,进而会扩大预算赤字和加重通货膨胀税,货币对内贬值必然会引起对外贬值,因为政府要用更多的本币购买外汇来偿还外币债务。可以看出,资本外逃对一国财政的影响最终会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是资本外逃的一个动因。这样,资本外逃和通货膨胀之间会形成一种自我加强、循环往复的恶性关系,最终就很难判断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四)资本外逃会加剧东道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20世纪80年代前后,许多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拉丁美洲国家一个很严重的现象就是国内金融媒介输出:一方面公共和私人部门通过银行借入了大量外部资金;另一方面,一些私人部门又将这些外汇转移出去,存放在外国金融机构里面。在这些国家,资本外逃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金融媒介输出的过程,它严重影响着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

(五)资本外逃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信心崩溃

卡丁顿指出,大量国际游资流动会造成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以游资形式发生的资本突然大量抽逃会对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造成强烈的冲击,使得一些敏感的经济变量,如利率、汇率变得十分不稳定,利率上升压力增大,汇率贬值压力也增大,外汇储备面临大量流失的压力。如果游资冲击力量十分强大,而官方外汇储备又不充足的话,外汇储备可能会在短期内被耗竭,国际收支状况在短期内会恶化。在一定条件下(如居民完全丧失对本币币值和国内金融体系稳定的信心,并且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政府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严重的冲击很可能导致破坏性更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资本突然大量抽逃冲垮了汇市和股市,信心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现状分析危机的深化又反过来引发更加巨大的资本抽逃。

如同其他国家的资本外逃一样,资本外逃也会给中国的宏观经济金融运行造成多个方面的不利影响。前面提到的资本外逃不利影响在中国也同样可能存在,如对国内金融市场形成冲击、降低经济增长的潜力、形成紧缩效果、侵蚀税收基础和恶化收入分配状况等。

三、我国针对资本外逃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正如本文前述的那样,近年来资本外逃在我国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结果必然导致一方面用于国内建设的资金减少,对国内经济建设起到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公众预期从众心理的存在,可能会引起以后资本外逃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局势动荡的形势下,更应该提高对当前资本外逃的警惕,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继续推进金融深化,完善金融体制

从我国资本外逃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类经济主体之所以具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外汇资金转移到国外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我国在金融管制,尤其是对资本流动的监管存在漏洞。这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国外利率及金融资产收益高于国内市场的情况下通过转移资本牟利。针对这一方面原因导致的资本外逃,我们应采取的对策如下。

1 政府今后应减少金融压抑,如减少在利率、市场准入、投资限制等方面的直接管制和行政干预。这一要求是与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要求转换政府职能相适应的。鉴于资本外逃在我国的隐性化和规模日益扩大。政府的金融压抑的弊端日益明显。

2 进一步改善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在投融资方式上,注重改变投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面,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拓展投融资渠道;在深化外汇改革的同时,建立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市场,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充足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工具;在转化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过程中,有效地化解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使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得到根本转变,从而真正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一改革举措是培养市场力量旨在通过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来规避风险,改善经济主体面临的困境,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资本外逃的动因。

(二)有效协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资本外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且它的出现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引起的。因此,消除这些因素,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间的协调运作。

1 在财政政策上,要坚持稳健的原则,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保证财源,逐步减少财政赤字和预算外资金。财政政策的稳健原则无非是为了保证通货稳定,防止货币贬值进而引发国内资本出于保值的目的而外逃。

2 在货币政策上,根据实际经济状况,采取相机抉择的措施,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发生和蔓延。之所以实施这一政策,与上面提到的稳健的财政政策的缘由相类似,也是为了稳定货币汇率。同时,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努力使货币调控向市场化间接调控方式转变。目前我国在运用i大货币政策工具时重点仍放在前面两个,即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上,这两类政策工具具有强度大、效果显著的特点,因而易导致调整过度,造成货币供应量出现波动,进而影响币值稳定和居民信心。此外,当前我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适时调整利率的做法无法准确反映资金市场的供需变化,这一点是阻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市场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在汇率政策上,维持人民币稳定而合理的实际汇率,减少风险预期,增强企业和居民的投资信心。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周边国家的货币竞相贬值,造成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增大,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国内资本外逃的诱因之一。人们出于财产保值增值的考虑,将手中的人民币转移到国外转换成其他硬通货。因此,保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于维持居民信心、防止资本外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长期看,由于人民币终将实现自由兑换,币值的稳定最终还是要由一国经济实力和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来保证。所以,实现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才是维持币值稳定的根本所在。

4 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美国学者多恩布什曾指出,发展中国家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所获得的外汇如果不是用于国内扩大再生产,而是以外汇储备形式或外国金融资产形式储存,就会面临一个由于未将资源用于国内高收益项目而导致的机会成本损失,这部分损失也属于一种资本外逃。因此,我国应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制定合理有效的外资管理政策

第2篇: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三季度,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增幅比上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是2004年四季度以来增长最慢的。主要特点:

近期,韩国经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主要表现:一是股市剧烈振荡。韩国股市从6月份开始下滑,由于资本大量撤出,10月份韩国综合指数急剧下跌23.1%,其中10月24日暴跌10.57%,一个月的时间里股指从2000多点跌破1000点,比去年10月份的高位下跌46.1%。11月份股指高低点落差比10月份缩小较多,但月末股指仍未回到上月末水平。二是韩元大幅贬值。10月份韩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14.8%,其中10月29日汇率跌至1478.5:1,与10月初相比贬值24.1%,成为货币贬值最多的亚洲国家之一。11月份韩元兑美元汇率贬值4.5%,速度明显放缓。三是外汇储备大量减少。三季度韩国外汇储备减少184亿美元;10、11月份为稳定汇率,韩国央行大量抛售美元,致使外汇储备在贸易顺差的情况下急剧下降392亿美元,处于2005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给韩国的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冲击,而且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为此,韩国政府采取了减税、扩大财政支出和增加市场流动性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金融政策。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韩国央行连续三次降息,累计下调基准利率125个基点;其中第二次(10月27日)是7年来首次临时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做出的决定,大幅降息75个基点,创历史之最。10月20日起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总金额1300亿美元;其中,1000亿美元为本国银行2009年6月前所欠的外币债务提供担保,有效期3年;300亿美元提供给银行和企业,增加市场外币供应。为稳定金融市场,政府还准备扩大2009年外汇债券发行规模至60亿美元(历史最大规模),设立5000亿韩元股市稳定基金和10万亿韩元债市稳定基金。

财政政策。如此大规模的增加财政支出是韩国近年来少有的,2008年韩国预计财政赤字100亿美元,这将是11年来首次出现赤字。最近,财政部又追加2009年财政预算14万亿韩元,其中,11万亿用于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和恢复地方经济活力;3万亿用于减税措施推动民间投资,在未来两年内,每年所得税将下调1%。

刺激房地产措施。为搞活房地产市场,政府将出资8万亿韩元购买建筑商手中的土地和滞销房屋。对购买非首都地区新房的居民将给予税收优惠,并放宽对房地产开发的部分限制性措施。延长贷款延期期限,降低从浮动利率贷款转至固定利率贷款时的中期偿还手续费,减轻家庭住房还贷压力。

总体看,韩国经济虽然还没有衰退,但下滑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从国内需求看,房地产市场毫无起色,下半年建筑业订单持续下降,其中私人用途的建筑业订单连续两个月下降,10月份公共事业用途的订单也出现下降。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国内机械订单连续三个月下降,10月份达到2003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实体经济受到损害,10月份企业破产258件,比9月份增加120件;11月份企业景气指数降到65,为近10年来的最低点。

第3篇: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 违规性失真 成因 应对措施

近年来,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经常在国内外的公司中出现,通常表现为公司的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违反会计规则而形成不真实会计信息,频繁出现的违规性会计失真表明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因此,从经济学的视角对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出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会计信息失真引起的弊端以及提出应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措施。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学者则主要运用传统理论分析工具研究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而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运用经济学等工具探讨经济决策中的会计信息质量。

1、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1.1、委托为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条件

目前,公司和外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公司的内外部间有委托关系。从公司为外界提供会计信息的层面来分析,公司和政府间、公司和供应商间、公司和债权人间等存在着形式各异的委托关系。公司内部间、公司内外部间的委托关系的形成,导致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有着较大的利益矛盾。会计信息不仅能够为公司提供委托状况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够直接影响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状况。因此,会计信息得到了公司利益相关者的重视,应该利用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提出必要的要求,从而保证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换言之,委托关系的形成使公司内部间、公司内外部间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复杂的利益关系为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条件。

1.2、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将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使市场的运行效率下降。首先,“逆向选择”的成因是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前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形成的。委托或任何一方如果知道的会计信息较少,在决策上将产生失误,也就是逆向选择。只有当公司的管理者拥有最新的会计信息,才能有效地评估公司的运行情况。其次,“道德风险”通常情况下发生在委托双方签定合同以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形成的。在合同履行阶段,公司经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通常会规避责任,利用拥有的大量会计信息采取“内部人控制”的方式。例如,向委托人隐瞒公司的会计信息,从而能够降低委托人的预期,一方面能够降低公司的运行压力,另外一方面能够获得私利。

2、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端

2.1、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

对于政府,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市场信号的不准确,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宏观调控失灵,最终引起不利的经济问题,限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公司本身,公司的管理者无法准确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将做出错误的决策;对于投资商,由于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不正确的资金投入,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并且怀疑整个经济和资本市场。

2.2、破坏经济环境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表现形式:虚假的票据、利用两个账本对公司的经济收益进行隐瞒、逃避国家的税收、挪用国家资金等。这些会计失真形式将危害公司的经济利益,导致公司做出不正确的决策,并且造成公司的倒闭,公司的员工利益受到损害,一些公司员工失去了工作,最终导致公司经营秩序的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还将导致经济犯罪,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2.3、会计信息失真无视国家法律和经济制度

会计信息失真阻止了国际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削弱了经济制度的力度,防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3、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措施

3.1、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应该建立健全会计法律体系,严格地实施新会计准则,并且提出每一项会计法规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对应的配合方式,从而有利于会计法规的简单易行;同时,应该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从而能够使公司的各层管理者掌握会计法律法规的相关细则,能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为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以及监督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此外,应该捍卫会计法律法规的尊严,对于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对于执法不严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坚持依法办从事各项会计事务,从而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

3.2、明确产权制度

明确产权主要是指市场主体按照会计规则进行会计事务活动的前提,能够为会计信息目标提供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所有者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另外一方面是所有者以及经营者间从经济层面上存在着契约联系。在以上两个方面的支持下,不能能够有利于会计主体按照会计交易投入的多少,自主地确定会计规范组合形式,从而能够确保会计规范的合理配置,而且能够使会计规范在激励制约、利益配置以及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为会计规范的实施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供条件。

3.3、实施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的实施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的独立性,能够鼓励会计师监督公司的违规行为,能够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能够较好地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

4、结论

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各异,通常情况下非常复杂,因此,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应该从多个角度着手,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综合治理,不断完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从而能够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梅.论企业会计失真及其处理[J].现代商业,2011,(15).

[2]白凤萍.会计信息的失真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0,(20).

第4篇: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1.1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经济危机造成国际投资急剧减少,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数量明显降低。由于进出口工业受到影响,导致国内企业破产倒闭或减少生产规模,国家税收因此会下降[2],特别是对一国的财政收入造成极大的影响。以中国为例,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008和2009年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下降了12.9%和26.2%(见图2),经济危机使政府财政收入面临巨大压力。此外,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导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也会减少,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卫生事业的国际援助,这对于与卫生领域的产业负面影响特别大。

1.2居民的失业率增加2008经济危机后,中国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新增失业人员约为2000万人,总体失业率有小幅上升(见图3),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动力、传统的城市出口行业、矿业和手工制造业。另外,经济危机在柬埔寨已造成30000人失业,主要集中在该国最重要的出口行业制衣业。在印度,出口外向型行业已造成50万人失业,主要集中在钻石珠宝、制造业和纺织行业。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球经济危机将影响5100万工人,失业人口将达到3000万人。失业人员失去工作收入、医疗保险,这些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得不到满足,包括基本的营养摄入不足、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导致健康状况下降。

2经济危机对卫生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卫生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下降、食品安全性降低和公众健康水平下降。同时经济危机影响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特别是降低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等。而经济危机影响卫生系统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公共卫生投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家将削减其卫生预算。经济危机造成的国内出口需求减少,导致获取资本渠道收紧,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缩减,以及汇款额下降。由于收入下降,为卫生保健筹措资金的政府收入面临极大压力。正是由于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实施经济刺激而导致卫生预算增长速度降低或减少,或者由于国际援助减少而导致可利用的卫生资源减少,从而导致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可获得性降低。例如,墨西哥在经济危机后,GDP下跌了4.6%,其在贫困人口方面的政府投入下跌了23.7%。

2.2通货膨胀影响基本卫生服务的落实程度由于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药品价格上涨,导致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由于本国货币贬值,导致部分国家的进口药品的价格上涨和部分国际的医疗服务价格上涨,加上本国居民的收入减少,这种情况影响到了医疗服务的利用。个人支付比例过高导致卫生服务利用减少,同时可能因为个人自负的卫生费用过高而使得一部分人陷入贫困。

3提高应对危机能力的启示

经济危机对各国的影响不同,各国的应对措施也不同。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维持稳定;二是保护长远发展机制;三是保护弱势群体。虽然各国应对策略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刺激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对社会部门投资就是对人力资本投资,健康的人力资本是经济生产力的基础,并能加快恢复使经济走向稳定。目前全球已投入1万亿美元用于经济刺激计划,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4万亿人民币刺激计划:其中50亿用于增加贷款,420亿用于促进就业,2930亿用于提高社会保障系统。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刺激消费,包括建立社会保障网络、人力资源培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扩大社会保障网络,避免弱势群体陷入贫困。

3.2监控经济危机的影响,提高应对能力强健的卫生系统对于维持监测和应对能力,面对大流行的威胁至关重要。反映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一个指标是卫生系统是否建立了特定的监控组织或委员会,负责及时收集和解释相关的数据及适宜的政策。在亚洲经济危机中,亚洲开发银行在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的支持下建立了亚洲复兴信息中心,提供经济以及危机的社会影响的数据,特别是卫生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是一些长期指标,如期望寿命和婴儿死亡率,似乎对经济危机的敏感性不强,另外这方面的数据目前仍然比较缺乏。

3.3防止卫生预算缩减,维护健康公平食品和燃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就业无保障等一些因素促使经济衰退期间不平等现象日益增多。健康弱势群体迫切需要政府建立更强大的社会安全网予以保障。若卫生预算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固定下来,特别是针对贫困人口的卫生预算,则有利于促进健康公平目标的实现。巴西就采取这种方法确定卫生预算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泰国政府增加了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服务的预算;印度尼西亚在国际援助资金的支持下,为贫困人口和老年人提供了服务并且扩大了社会保障网络。另外,国际捐赠机构应该保证国际援助的水平不变,防止前期努力的成果毁于一旦。在保证卫生预算不缩减的情况下,在经济刺激计划中保证卫生领域和社会保障领域也有相关的投入。

4结语

第5篇: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应对措施

经济全球化程度逐步加深,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突如其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如何应对这种国际经济冲击。并且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世界各国,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面临着危机的冲击。我们从这次危机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意识到这次危机的规模和程度。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直面这次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安然渡过这次危机。

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对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的培养和塑造,而对在市场经济中份额较小的中小企业则关注太少。但是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和活跃市场竞争方面的作用越发明显。金融危机之后,在寻求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更多的目光开始投向中小企业。

中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的活跃程度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美国,注册一个企业手续简单、快速,可以非常容易地拥有个人的公司。而我国注册公司的手续相对麻烦,对资金和场地的要求限制了广大创业者的热情。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常态,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首先,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逐渐改变的政策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丰富了市场经济竞争主体,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结构的完善。同时,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这种促进作用愈发明显。根据最新的资料,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维持在高位增长,每年30%左右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

其次,中小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解决我国过剩劳动力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人口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在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需要逐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集中妥善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一个基础。据资料分析,中小企业吸收接纳劳动力的能力要明显大于大企业。同样的资金投入,有些地区的差距可以达到4倍甚至更多。因此,注重中小企业发展,调整其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合理,对促进我国劳动就业影响重大。另外,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中小企业对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消化吸收,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人口红利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作用。

再次,中小企业活跃市场竞争,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社会的需求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涉及我们的衣食住行。从产品消费结构分类来看,大企业生产多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例如车辆、家电等,而中小企业更多的侧重于快速消费品,例如衣帽、生活用品等。但是这两者之间在某些领域存在交叉,例如食品领域。中小企业的存在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竞争,保证市场活力,避免少数大公司对市场的垄断。另外,中小企业的存在对大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有利于消费者享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二、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各国经济衰退明显。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爆发,加大了危机的不利影响。全球经济低迷,复苏遥遥无期。2012年,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仍在低位徘徊,美国全年GDP增长率达到2.3%,德国的经济增长率为0.9%,法国为0.2%,日本政府虽然受巨额债务的影响,但是通过政府的不断努力,经济增长率从-0.6%变为了2.0%。市场的低迷,直接影响到了消费需求。

首先,致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我国的中小企业多半资产规模都不大,在抵押贷款中不具优势。并且由于企业发展速度低,企业销售额的增加有限。正是由于这些不利影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严格。企业在需要资金流转时,往往需要长达几个月的审批期。而由于资金流转的压力,中小企业可能等不到银行的贷款。金融危机之后,企业的销售报表更加难看,银行担心贷给中小企业的款项成为呆账烂账,更加对企业“惧贷惜贷”。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但是良好的初衷未能落到实际。传统渠道融资仍然对中小企业大门紧闭。

其次,致使中小企业投资能力下降。国内中小企业在这次金融灾难中步履维艰,资金链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资金回笼慢、资金链紧张、融资不畅等。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实际运转,还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信贷规模中所占比重很小,不同于大型企业,他们既得不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优待,又得不到政策的适当倾斜。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中小企业是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到压力最大的群体。

再次,致使中小企业国内销售业绩惨淡。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所受影响最弱,但是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同样显著。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下降。经济危机之后,企业倒闭,失业增加。即使是依然在职的人员,其收入也有所下降。根据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居民必然会削减消费支出,从而造成消费陷入低迷。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居民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预期,恶化了其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居民不但会压缩对收入增长有较大弹性的奢侈品消费,同时也会减少以良好收入预期为基础的信用消费。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居民消费意愿的抑制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居民消费的下降,直接致使中小企业国内销售业绩的惨淡。

三、中小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最大的缺陷是技术创新不足。在和大型国企的比较后,这种不足更加明显。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面对强大的竞争,中小企业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中小企业更强的活力,顶住经济危机的冲击。

首先,企业要深挖市场盲点,做大做强企业。所谓市场盲点即市场的空白点,在这里指中小企业应善于寻找市场中出现供小于求的商品。在金融危机的袭扰下,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在不断下滑,大部分商品都供大于求。很多企业都在为寻找新的商机而挖空心思。从总体上来说,就是要坚持企业产品细分化、企业战略体系化和企业发展清晰化。

其次,企业要开展多层次营销,做强企业销售。在企业中,生产和销售是关系企业存亡的关键。高效的生产是打造企业利润的基础。而销售是企业实现资金回笼,继续扩大生产的根本。面对金融危机下不利的市场环境,企业应该在销售上多下功夫。中小企业首先要理顺企业的营销网络和渠道,提高产品渠道流通效率。其次要强化销售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再次要注重发展电子商务在销售中占的币种。只有把集中的资源去突破市场的薄弱环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政府要出台扶持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作为非公有经济成分的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多。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显著变化。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对于金融领域,各个银行根据自身特点也制定出了服务中小企业的措施。例如民生银行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同时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咨询服务。这对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作用明显。在金融危机面前,各种政策和措施的出台都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中小企业度过困境。但是政府需要继续做好的是把这种优惠落到实处,让中小企业从中获取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四、结论

面对国际经济危机,我们要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认真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理性的态度接受危机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困难,同时又能自信地把握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入手,切实把危机对中小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对于现有的中小企业来讲,要能充分把握和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自我调整。重新架构企业的组织、管理和生产结构,做好企业整顿,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也要利用市场需求小的特点,做好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同时,要牢固树立“善待企业”意识,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实实在在为企业办事。

参考文献

[1]廖晖.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2]马静婷.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08).

[3]徐莉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应对融资困境的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30).

第6篇: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一、经济危机理论

面对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西方学者展开大量的经济研究,试图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问题也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述,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一)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进而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使得社会处于非充分的就业状态。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她积极的探讨如何有效的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有效的消除非自愿失业。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文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化大工业迅速发展,机器化的大生产促进了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资料有资本家们控制,工人和无产阶级创造的财富被资本家们所掠夺。随着社会化的程度越大,它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越发的激烈,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会重新激化,导致经济危机再一次爆发。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处于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样的几个阶段,危机和高涨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进入到21世纪,美国的经济未能及时的找到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动力。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迅速的发展起来,为了促进消费,美联储大胆的进行了各种创新,尤其是在住房按揭贷款上面。2004年开始,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加速了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各种骤然的政策加剧了房地产的泡沫,从而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解释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马克思还指出,“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因而此 次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房地产泡沫引起的,但实际上却是由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所导致,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并积极主动的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弊端也有益处。一方面,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导致了世界经济的衰退,中国处于其中的一员,无法躲避大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大量的外国投资从中国撤资,致使国内吸收的国外投资减少,各国经济萎靡不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出口贸易受挫,出口贸易型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出口国外受挫,但是国内确是未完全开采的大市场,而且也为国家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次危机也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力反思和汲取教训的机会,要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二)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富裕。促进经济增长就要注重自身经济结构合理化,资本有机构成既符合整体经济发展需要,又立足本国国情,满足绝大多数劳动力的就业;合理规划国内消费、投资、出口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马克思经济理论,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标。如果为生产而生产,那必定造成供给的过度,出现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所以,我们必须把投资放在需求允许的合理范围内,以需求带动投资,以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合理搭配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

第7篇: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经济周明定律

定律1:基业长青的企业一定经历了多个经济周期。只有熟悉并利用经济周期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当“百年企业”、“基业长青”、“永续经营”成为中国众多企业的目标甚至口头禅时,企业一定要明白,基业长青的企业一定经历了多个经济周期和多个产业周期,既享受了经济繁荣的红利,又经历过经济衰退的磨难,甚至经历了经济萧条的九死一生。

只有经历了多个经济周期,才会明白企业的资产绝不仅仅限于资本、品牌、技术和人才,还包括经历经济周期所积累的智慧、面对危机时候的从容、在经济高涨期为危机所做的准备。

因此,当本轮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到来时,企业获得了以往在经济学教科书上难以学到的东西,企业一定要做好应对金融危机的知识管理。企业既要努力应对金融危机滋生的各种难题,更要以基业长青目标来研究经济周期的规律,积累应对经济危机的智慧。

或许,本轮经济危机过去了,最值得庆幸的既不是企业活下来了,也不是销量或利润的增长,而是经过经济危机,企业对基业长青和经济周期的理解更深刻了,企业更成熟了,对基业长青的理解更深刻了。

无论我们在经济学教科书上学到过多少关于经济周期的知识,都不如一场实际发生的经济危机教给我们的知识那么多。

定律2:经济周期是逃不开的,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经济危机其实是企业经营的常态。

静止,增长,信心,兴奋,激奋,发展过快,震荡,压力,停滞,经济总是逃不开从繁荣到萧条的周期。数百年来,市场经济动作过程中总是出现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更迭,如此循环往复。

知名的经济周期有长度为2至4年的存货周期(基钦周期)、长度为9年的资本性支出周期(朱格拉周期),长度为18年的房地产周期(库兹涅茨周期)。

熊彼特认为,周期是驱动创造性毁灭和经济增长以及复兴的关键力量。实际上,每次经济周期后,经济总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运行。同时,对于陶醉在狂热增长而失去理性的人而言,经济周期其实是迎头浇的一桶冷水。

经济周期是检验一个企业实力的最好考试。巴菲特说:潮水消退,才知道谁没穿泳裤。没有通过经济周期考试的学生算不上优等生。

定律3:我国的经济周期大约每隔10年发生一次。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大约经历了三次经济危机:1989年中国经济陷入低谷;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风暴,中国经济经历了震荡;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中国经济受到影响。

经济周期有其规律,但它最独特的规律却是:当你自以为搞清楚规律时,它的规律又发生了变化。

信心定律

定律4:金融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机的恐慌。

金融危机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因此,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金融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就在于经济时,人们相信是永恒的,没有为危机做好准备;金融危机下之所以绝望,就在于继续看淡经济,没有发现谷底已经到来。

有办法才有信心,有信心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定律5:传媒主导社会舆论的时代,金融危机的负面消息被夸大,保持信心最大的障碍不是经济危机本身,而是对金融危机的传播。

媒体天生对负面消息敏感。当媒体主导社会舆论时,负面消息比正面消息有更多被报道的机会。因此,要正确了解金融危机的影响,既不能被媒体所主导,也不能被以讹传讹的各种小道消息所主导,一定要深入一线,亲自了解金融危机到底如何。

可怕的决策莫过于根据错误的信息做出了正常的决策,企业的信心源于正确的信息。经济危机期正确的信息源于企业老总(老板)深潜市场。

定律6:“积极的消极”比“消极的积极”更可怕。

是否有信心不在于嘴上说什么,而在于行动做什么。如果采取消极措施,说明信心不足;如果采取积极措施,说明有信心。

如果措施是消极的,越是积极地执行,结果越可怕;如果措施是积极的,哪怕执行得并不到位,结果仍然是积极的。

即使金融危机的影响足够大,也一定要保持积极的行为。

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我发现一家企业的营销人员比2008年增加了50%。我问他们为什么敢于增加人员,老板告诉我:只要更多的人更积极地做事,企业就能在危机期仍然保持增长。一旦繁荣期到来,我们也为调整增长做好了准备。

定律7:金融危机下企业收缩或瘦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陷入螺旋式收缩或瘦身,从而进入螺旋下降通道。

金融危机下的消极思维是瘦身。瘦身的结果是企业能力下降,导致企业陷入螺旋下降通道。即瘦身一能力下降一业绩下降一继续瘦身一能力持续下降一业绩持续下降……

螺旋式下降是企业消极行为的结果。当对未来特别不看好时,企业行为就会消极。一旦消极行为促使企业进入螺旋下降通道,企业的信心就会受到反复打击,因此,一定要避免陷入螺旋式下降。

定律8:经济危机情况下企业需要稳定的信心,判断稳定的信心的标志是是否找到新的营销节奏。

金融危机打乱了多数企业的营销节奏,原来的目标和方案都在调整。“冒烟”的市场很多,所以很多企业都在救急。企业救急时不仅失去了原有的营销节奏,而且很难有稳定的信心。

稳定的信心不是对一件事的信心,而是对未来的信心。只有当企业找到新的营销节奏,才表明企业对危机有了稳定的判断,对应对危机有了成套方案。

定律9:金融危机情况下更需要活跃市场,活跃市场首先需要的不是政策,而是创新思维。

金融危机时,企业的“姿态”很重要,“姿态”是企业向社会传递的信号。活跃市场就是企业的信心的“姿态”,它既传递信心,也能收到实效。

定律10:经济高涨时员工的信心可能靠激励出来,可以靠员工“摸着石头过河”。经济危机时的信心通常要靠高层指导出来。

经济高涨时,只要员工有激情。措施不那么到位和正确,照样会有效。经济危机时,员工可能束手无策,高层空洞的激励无法产生信心。

一般来说,多数员工没有经历多个经济周期,所以普遍缺乏应对方法。因此,经济危机期,高层对员工的指导要更加具体,对员工行为的反馈要更加及时。

经济危机时的有效办法也许是员工“发明”的,但一定是高层“发现”的。个别员工的有效措施要靠高层“发现”,然后全面推广。

定律11:经济危机期的企业信心并不一定来自结果。往往来自趋势或好的苗头。因此要拿着放大镜发现营销的“亮点”,“火花”,那可能就是信心的种子。

经济危机期,并非所有市场都有问

题,一定会有些市场表现得超出寻常的好。个别市场能够做到,为什么其他市场不能做到?因此,经济危机期一定要特别关注那些表现杰出的市场。

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笔者曾经花了20天时间考察了30个县级以上市场,很快就找到了破解危机的“处方”才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定律12:经济危机期判断企业是否正常不是纵向比较,而是横向比较。

经济高涨期判断企业运行状态,通常是看销量或利润增长情况。经济危机期,销量或利润下滑是正常现象,传统的判断方法就失去了标尺作用。

判断经济危机期企业是否正常有两个重要指标:

一是看企业增长速度是否低于行业增长速度,企业在行业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企业与行业的关系就如同水与船的关系,水涨船高,水降船落。销量增长并不代表企业进步,销量下降也不一定代表企业退步。当行业增长时,企业增速低于行业增速,企业实际上在退步。当行业下降时,企业下降速度低于行业下降速度,也说明企业在进步。

二是看企业离“死亡底线”有多远。经济危机总有一些企业要死亡,每个行业都有一个“死亡底线”,在“死亡底线”之下的企业多数会死亡。

机会定律

定律13:成功不是因为解决了问题,而是因为抓住了机会。经济危机情况下也是如此。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成功不是因为解决了问题,而是因为抓住了机会。”我们研究过一些著名企业或企业家,他们的财富积累速度在危机期比高涨期更快。

把所有的机会列个清单,把所有的问题列个清单。可以发现,当抓住机会时,问题可能就自然消失了。

经济危机是企业无法左右的,产生的问题也是单个企业无法解决的。成功就是当大众沉浸在危机伤害氛围时,能够发现一线生机。

定律14:我的困难是问题,对手的困难是我的机会,大家的困难是我的最佳机会。

经济危机是所有企业的问题,大家的问题就是我的机会。因为大多数企业可能难以找到危机期企业生存的正确方法。那么,少数找到正确方法的企业就找到了机会,在危机期迅速与对手拉开距离。

定律15:机会不在企业内部,而在企业外部。

经济危机时,企业需要处理的问题比平时更多,因此,企业老板(老总)和管理者们很容易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处理内部事物。

解决经济危机的机会不在企业内部,而在企业外部。因此,老板(老总)应该走出去,用更多的时间发现市场的机会。只要找到了机会,内部的问题就不那么重要了。

一般而言,企业一线人员在危机期传回来更多负面消息,原因有二:一是限于一线人员的视野和水平,他们虽然身在一线,却通常不是一线思维,而是负向思维,即对负面消息比正面消息更关注;二是负面消息通常是自己业绩下滑的“理由”,隐含的意思是“市场如此,我也没办法,完不成任务的责任不在我”。

在危机情况下发现机会,通常需要高层人员深潜市场,以不同于以往市场调研的方式去洞察市场。老总深潜市场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解决金融危机下营销转型的灵感源泉不在专家,不在办公室,一定在市场一线。自老板以下的所有管理者深入一线的时间一定要翻番。

比如,2009年春节,当媒体爆炒2000万打工仔失业回乡时,一家企业老总下乡后发现,由于农民工回流,农村市场比往常购买力更强。当农民工把沿海消费模式带回农村时,农村消费面临着一个升级的机会。因此,面对农村市场的产品只要调整结构,是有机会的。

定律16:机会存在于大众思维盲点。

机会没有被发现时,不是机会;机会被所有人发现时,也不是机会。机会只有被少数人发现时才是真正的机会。

有些机会,大家都“看见”了,但只有少数人“发现”了。这是因为机会源于大众思维盲区。即机会不是视觉问题,而是思维问题。面对同样一个现象,有人认为是问题,有人认为是机会,这就是思维问题。

比如,商超目前正在向农村乡镇渗透,这种现象怎么看?做通路销售的人说:“由于通路销量下降,所以公司销售遇到很大问题。”做商超的人则可能说:“由于商超销量增加,所以公司的机会来了。”同样的问题,思维方式不同,则结论不同。

一些企业问我:“现在有哪些机会?”我会告诉他们,如果我没调查就能够告诉你,那么这样的机会还是机会吗?

定律17:经济危机下通常会有大量企业脱颖而出,快速发展。找到这批企业,接近他们,接受他们的感染。你或许也能在经济危机下脱颖而出。

越是经济危机,越是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特别是跨行业的交流。虽然说隔行如隔山,但实际上隔行不隔理。总结1997年成功渡过亚洲金融风暴的企业,发现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普遍采取了市场重心下沉的措施、着力改善产品结构、越是困难越要推新产品等。

最近在与众多企业交流中,发现应变良好的企业都找到了破解危机的办法,甚至还有不少企业把危机当成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在这样的企业,不仅仅老板有这样的信心,员工也有这样的信心。因此。我们相信,信心是可以感染的。信心的源泉是对机会的把握与认识。

与优秀企业接触、交流,接受优秀企业的感染,对于缓解金融危机的恐慌,正确理解金融危机非常有益。

本能定律

定律18:成功是超越了人性和本能。

当一件不利的事情发生时,基于人的自卫的本能,企业一定会做出自卫性防卫。自卫性防卫通常不是争取利益最大化,而是损失最小化,即如何把不利事件形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正因为如此,当不利事情发生时。企业通常不是采取积极性应对措施,而是消极性应对措施。

如果成功仅仅靠本能,那么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成功。如果成功仅仅靠本能,那么专业还有何用?

不管是否经历过专业化的训练,人在面对危机时的反应一定是本能而不是专业的。本能是人的求生能力,它是人瞬间的反应能力。在企业的拓展训练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或专家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竟然完全忘记了专业,竟然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做出的是本能的反应。这是正常的。

成功一定是超越了人性和本能。因此,面对危机时,成功企业与普通企业的差别不在第一反应,而在第二反应。即当第一反应是本能时,随即能够做出第二反应,即基于专业和理性做出的反应。

当金融危机发生时,第一反应做出自卫性防守。但超越本能的做法则是在稳定情绪后迅速做出第二反应,第二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反应,即目标不是损失最小化,而是利益最大化。

定律19:大众的集体本能反应必然形成“合成谬误”,因此。本能反应看似合理。实则不合理。

金融危机会在瞬间传染到产业链的所有企业。当收益下降时,企业的集体性本能反应是:削减费用、裁减

人员、降价或促销、减少广告费用,即当收益无法扩大时,通常降低费用保住企业的利润。

殊不知,削减费用、裁减人员会造成营业额的再次下滑,并导致企业进入第二轮下降循环。同时,当对手集体削减费用、缩编人员时,意味着市场出现了空当,意味着市场的竞争在短期内降低了。

所谓合成谬误,就是局部有效但全局无效。一个企业或少数企业采取某种做法是有效的,但如果多数企业都采取相同或相似的做法,则该做法无效。

人的本能是相似的,金融危机情况下的本能反应也是相似的。集体本能反应就会进入合成谬误。这也是为什么说成功是因为超越本能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进入合成谬误,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做法是什么,更要考虑大众的做法是什么。如果大量企业采取相同的做法,则很容易进入合成谬误。

定律20:企业所有工作产生的都是成本,只有营销产生收益。因此,即使不得不采取节支手段,也尽可能不要节省创造收益的支出。

我们理解企业在看淡未来时采取的本能的节支措施。但是,在什么领域节约支出,在什么领域扩大支出,则是值得仔细斟酌的事情。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所有工作产生的都是成本,只有营销产生收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营销产生的收益,其他的成本越大,企业的利润就越低。因此,如果节支成为企业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那么,在营销领域的节支必须慎之又慎。

定律21:经济危机期为了挽救销量,企业的本能营销措施是降价、促销等似乎短期见效的措施。这样的措施即使能够短期挽救销量,也会把企业逼向螺旋下降通道。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时,多数企业在初期都采取了降价的措施,促销这种营销方式的流行也是拜亚洲金融风暴所赐。但企业很快发现,降价是经济危机期典型的合成谬误行为,因为这是企业最容易想到的简单办法。然而,一旦开始降价,就难以再涨回来,企业难以承受长期降价。于是,被迫采取降质降成本措施弥补降价损失,于是企业进入恶性循环。

结构定律

定律22:经济危机的表象是总量收缩,本质是结构变化。

经济危机发生时,最突出的现象确实是总量萎缩。但是,真正在经济危机中脱颖而出的企业恰恰是通过结构解决总量问题。

经济危机导致总量下降,这个现象毋庸置疑。然而,不同品类、不同档次下降的幅度并不一样,自然导致结构性变化。但是,总量下降掩盖的结构变化,或者说总量下降是显性的,而结构变化是隐性的。因此,结构变化更能反映经济危机的本质。

定律23:经济危机时,结构改善比规模增长更重要。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很多大企业死亡了。为什么?因为经济高涨时,规模经济是优势。但在经济危机情况下,规模优势有可能变成“规模包袱”。一旦亏损,往往是规模越大亏损越多。

规模分摊成本,结构产生利润。经济危机情况下,多数企业总是过分关注于销量增长或下降。其实,产品结构的变化才是根本。因此,越是经济危机,越应该调整产品结构。

定律24:梯队化的中国市场结构是企业解决经济危机的重要空间。

中国的市场,既有与发达国家接轨的都市化市场,也有仍然处于原始状态的市场,从而形成了一个多种市场状态共存的“宽频谱”市场。“宽频谱”市场给了企业延伸的巨大空间。把一线市场的营销模式延伸到二线、三线,就能开辟一片巨大的新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还很少有企业能把国内的所有市场空间全部占领,每个企业都有巨大的市场延伸空间。市场延伸空间越大,企业的机会就越多。

定律25:升级新品通常是经济危机期挽救困境的有效办法。

经济危机期推新品固然很难,然而新品挽救企业的能力最强,越是经济危机期越是要坚定地推新品。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有两家企业,初期都采取降价措施。后来一家企业采取既跟随降价、又推新品的方式。为了推广新品,企业硬是顶住压力把推新品不力但为企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营销副总免职,才最终通过新品挽救了企业。而另一家推新品不利的企业则最终失败了。

定律26:中国营销总体上仍然是粗放式营销,有精耕细作的巨大空间。

以笔者看来,经济高涨期的多数中国企业不是在创造客户,而是在“挑选”客户,“客户是上帝”只不过是说起来没有任何敬畏感的话。实际上,经济危机期只要把过去的空白市场开发出来,把过去不愿意服务的客户捡起来,或许就足够了。

定律27:不要指望经济危机过去后再重出江湖,那时已经是别人的江湖了。

很多处于边缘化的企业在经济危机时的如意算盘是:暂时退出市场,等到市场好转时再“卷土重来”。

这样的算盘通常会落空。

经济危机使企业从渐变状态进入到剧变状态。危机后生存下来的企业比危机时有了质的变化,危机结束时将不会给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留下市场空间。

整合定律

定律28:经济危机相当于对行业的一次自然洗牌,清理门户的作用非常明显,其效果与价格战相似。

中国的很多行业面临的问题是“该死的企业死不了,该活的企业做不大”。没有产业整合,就难以崛起世界级的大企业。

自然状态下的市场整合是缓慢的,代价是巨大的。经济危机其实相当于一次自然洗牌,它能够让处于死亡边缘的企业瞬间死亡。经济危机会使落后企业的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自然转移”,比起残酷的对抗性竞争形成的市场整台,其实更有效。从这个角度讲,经济危机其实能够推动中国企业的整体进步,对于崛起世界级的大企业是有益的。

定律29:经济危机会加速产业整合速度。

产业整合的基本方式有三种:一是市场整合,二是资本整合,三是政策整合。经济危机会调整上述三种整合的时间点和节奏。

在经济繁荣期,通过市场整合弱势企业的难度很大。但是,经济危机可能使得市场整合“不战而胜”,即没有发生对抗性竞争,对手就消失了。问题是,消失的对手,他们的市场被谁接收了?是被你的企业接收还是被其他的对手接收?

经济繁荣期,资本整合的代价比较大,通常要以“溢价收购”的方式整合对手。但是,经济危机使得一些不存在生存问题的企业遇到生存困难,资本整合的机会增多,代价降低。但是,资本整合的风险也增大。

我们的建议是:经济危机初期,要更加关注市场整合问题。因为只要有企业退出市场,就少了一个对手,就要考虑接收他的地盘,“不战而胜”的事不做,难道还要等到下一轮繁荣期吗?因此,优势企业在经济危机期的销量可能下降,但市场份额完全有可能迅速上升。

经济危机后期,更多地要考虑资本整合。因为经济危机初期就熬不下去的企业是没有资本整合价值的。在经济危机后期才熬不下去的企业才有整合价值。而且,资本整合后就面临

经济复苏,资产会迅速增值。

客情定律

定律30:经济危机最大的问题是客户遇到了困难,最大的机会也是客户的困难。

经济危机下之所以出现困难,是因为你的客户遇到了困难。如果没有解决客户的困难,自身的困难就永远无法解除。然而,一旦你帮助客户解决了困难,就把困难甩给了对手,自己则赢得了机会。

营销不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解决客户的问题。在经济高涨期,客户的问题或许不突出,而在经济危机期,这个问题就特别明显。因此,经济危机往往把营销最本质的东西显露出来了。

定律31:经济危机使传统客情关系变为非典型客情关系。

经济危机使所有企业的客情关系面临考验,以前靠客情关系可能是有效的,现在可能是无效的。同理,对手的客情关系同样会遇到问题。因此,经济危机可能是拓展新型客情关系的最佳时机。

定律32:经济危机使客户从至高无上的“上帝”变为“生病的上帝”。

经济危机使多数客户变成“病人”。当一个人变成病态时,他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因为病人的心态是脆弱的。

讨好一个“病人”不如治好一个“病人”,或者给“病人”介绍一个会治病的“好大夫”。如果你的客户成了“病人”,而你恰好是一个会治病的“大夫”,那么,客情关系有可能发生反转,即“病人”因为指望着你“救命”而把你当做“上帝”。因此,经济危机期一定要研究客户的问题,协助客户解决问题。

定律33:经济危机会使大量可靠的客户变得不可靠,不可能的客户变得可能。

经济危机会使客户以更挑剔的标准审视企业,以前勉强维持的关系或许维持不下去了。然而,经济危机也会使以前不正常的关系变得难以维持。比如,靠吃喝或靠灰色交易维持的关系或许难做了,客户需要真正的服务了。

正因为如此,经济危机期的关系更应该回归关系的本质。同时,在维持老关系时,也获得了发展新型关系的机会。

定律34:经济危机期,客户对自身问题的关注往往超过对供货商产品的关注。

营销的真谛是:因为你解决了产品的问题,所以你的产品被“搭配”出去了。企业销售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能够解决客户的问题。

经济危机期,企业的问题发生了变化,企业的产品却难以发生变化。企业最容易变化的是与产品配套提供给客户的解决方案。

定律35:经济危机期,增值服务是比降价或促销更有效的维护关系的方式。

经济危机期,客户肯定要求降价或促销,因为这样能够把危机的损失向产业链前端转移。然而,转移损失不如消灭损失。增值服务的本质是把客户的困难向产业链前端转移,但不是转移损失,即由供应商协助解决企业的难题。

经济危机期企业应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主要应该是帮助客户解决困难、缓解危机的增值服务。

变革定律

定律36:营销变革的最佳时机要么是形势最好的时候,要么是形势最差的时候。

营销形势好的时候是发起营销变革的最佳时机之一,因为此时开展营销变革没有压力,能比较从容。同时,经济危机期也是开展营销变革的最佳时机,最困难的时候,也是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反正都已经这样,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平时搞营销变革,可能瞻前顾后,当无路可走的时候,可能只有创新一条路了。

定律37:经济危机是营销变革的“倒逼机制”。

因为变革有巨大的风险,所以中国人的信条是“利不百,不变法”。正常经营期,人们面对变革的思维往往是“变革会产生什么问题”。经济危机期,人们的思维可能转变为“维持现状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变革的最大障碍是思维在过去的围城中无法跳出。倒逼机制就是把你逼出围城,站在围城外看待围城。

定律38:每次经济危机。既有一批巨型企业沉没,也有一批企业新贵崛起。企业新贵往往代表着创新营销模式。

企业的营销模式往往随着经济周期变迁,经济危机通常宣告一种成功的营销模式终结。经济危机期,比平时做得“更好”不一定能找到破解危机的办法,但是,要跳出原有的营销模式和思维,则有可能柳暗花明。

经济危机使市场环境发生质变,新营销环境通常会催生新营销模式。因此,一定要密切关注那些在经济危机期表现优秀的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并不大却充满生机的企业。

管理定律

定律39:经济危机会成为很多人无法完成任务的借口,破解困境要先把借口堵死。

经济危机发生时,有一句话很流行:“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我们……”我发现,在一些受益于经济危机或基本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行业,也有一些企业把业绩波动归咎为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已经成为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把借口堵死。堵死借口不是不讲经济危机,而是不能仅仅从概念化的角度讲经济危机。

说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往往是概念化的。只要找到经济危机的具体化影响,才能找到破解方法。一家企业的老板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把员工大而化之讲的影响条理化了,并且为每个具体的影响找到了解决办法。

定律40:经济危机期,比裁员更重要的是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

裁员是节省费用的办法,提高效率是增加业绩的办法。只要营销人员的工作是高效的,人员就不存在裁减问题。

据我们对中国营销人员的了解,其实非常多的人在“努力做无用的事”,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有2-3倍的提升空间。所以,让营销人员更有效率地工作,通过高效的工作提高营销业绩,比裁员等节省费用的方法更有效。

第8篇: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万众瞩目下的第10大产业振兴规划最终“花落”运输物流业。国务院新闻办2009年3月2日举行新闻会,10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拟用三年(2009~2011年)时间实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表示,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领域,既是其他九个产业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这些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10大产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才能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的组合拳。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物流总额同比回落8.1%,不少物流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达到20%或30%。国家希望通过出台调整振兴规划,避免物流业受到经济危机的过分冲击,同时对制造业提供带动、支撑和联动作用。本文将就经济放缓以及行业变化的大背景下,运输物流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与读者分享。

经济危机对中国运输物流行业的影响

金融风暴对中国运输物流行业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近期行业所呈现的三大变化趋势将改变运输物流行业的竞争格局,并影响业内企业的竞争方式:

・需求疲软且客户要求改变,重塑运输物流服务内容;

・利润被进一步挤压且波动性增强,亟待成本优化;

・投资意愿升温,行业整合加速。

面对未来行业可能发生的巨大转变,物流企业只有尽早规划、主动出击,才能渡过危机,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占长期发展的优势地位(见图1)。

需求疲软且客户要求改变,重塑运输物流服务内容

金融危机迫使消费者重新审视消费习惯,并通过大幅度降低消费支出,来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做准备。消费的下滑使内贸与外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正在不断冲击运输物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国际空运和海运的货运量在去年11月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和14%。无独有偶,从去年9月开始,国内包括铁路、水路、公路和空运所有运输形式的货运量增长率均无一例外地也开始大幅下降。根据中国物流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同比增长率,从2008年第三季度的19%迅速下降到第四季度的1%。这些数据充分显示经济危机对运输物流行业的冲击力绝不可小觑。

但尽管贸易额整体下降,在中国最大的25个进,出口国之中,仍有一些贸易路线由于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较小,呈现一定的增长机会。即使中国对几大出口国,地区(美国、香港、韩国)的出口额在去年11月和12月出现连续负增长,但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拿大、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出口额在去年12月仍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同样在中国的进口方面,来自南非、阿曼等国家的进口额增长率在去年12月仍能保持两位数。面对变化的需求,领先的运输物流企业已经开始着手调整航线,以更好地满足那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的进出口航线的需求。

国内方面,受政府的政策拉动以及金融危机下企业自身成本控制要求的合力影响,制造业生产基地已经开始向内陆转移,内陆地区运输物流需求也因此加速增加。一方面,内陆地区地方政府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对于制造业企业很有吸引力。国家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例如上万亿元的投资正流向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将大大提高西部地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应对危机,诸多制造型企业已经计划向内陆转移,并在近期付诸行动。例如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宣布在2009年将关闭一家上海的工厂,转迁至成都以缩减成本。为了抓住这一轮的产业西移所带来的新商机,运输物流公司须迅速增强当地运营能力,并拓展自身运营网络以覆盖西北部地区。

与此同时,运输物流企业也意识到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增加了对高附加值和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精细化工、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高端纺织服装业、现代化农业等诸多产业都被列入产业升级计划内。而伴随着产业升级的是不断改变的运输物流需求。以服装纺织业举例来说,高附加值的制造厂商更加注重安全、零差错、零延时、针对高级面料的特殊运送能力以及逆向物流等。又例如,农产品正向“绿色产品”和“严格卫生标准”的方向发展,这对运输物流企业的冷链物流能力和全程物流控制的要求将会大幅增加,以确保产品免污染或变质。运输物流企业应该迅速提高业务能力以应对这些由产业升级引发的运输物流需求变化。

除此之外,在金融危机下为了提高效率和优化成本,跨国公司及本地企业都在考虑对供应链进行结构性调整,这也直接影响了其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除成本外,客户越来越多地考虑供应链的灵活度和迅速调整规模的能力,并采用了剥离供应链资产的方式。这些结构性调整改变了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选择标准,运输物流公司应据此进行调整,提供更为定制化的,同时也可能是利润更高的服务(见图2)。

利润被进一步挤压且波动性增强,亟待成本优化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于经济放缓而出现的运力过剩几乎迫使所有运输物流的相关领域出现了降价风潮。在全球海运市场上,仅以2009年1月为例,根据法国海运咨询机构AXS-Alphaliner的数据,超过210艘集装箱货船停靠在港湾内,55万TEU的运力被闲置。其他运力过剩的案例在航空、陆运市场也是屡见不鲜。其直接后果便是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在2008年10月至11月的一个月内下降了7%(上海航运交易所)、中国公路零担货运市场重货平均价格在相同期间内下降L0%(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市场价格不断下降对企业生存的威胁更值得重视。举例来说,一个典型的公路运输企业的利润空间在3%~5%,若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根本无法承受去年一个月的价格下降(见图3)。

根据最近的成晶油价税费改革政策,国内零售燃油的价格将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虽然目前的原油价格在相对低位徘徊,但经济放缓期间的原油产量消减将会加剧未来油价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由于在运力过剩时期难以将油价上升压力转嫁至客户,根据科尔尼的分析,当原油价格增长20%时,一家不采取任何规避措施的典型公路运输企业的利润会从3%下降到0%。未来运输物流行业的利润对油价的波动将会愈发敏感,所以如何管理供应波动是运输物流企业急需掌握的能力。

面对目前衰退的经济环境,运营难度不断增加,竞争格局迅速改变,运输物流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其成本结构与驱动因素。如果不及时采取果敢、全面的行动,企业在现阶段的生存和

长期的竞争力都将会受到严重威胁。投资意愿升温,行业整合加速

即使短期内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有望稳步恢复,并继续保持世界生产基地的地位。根据经济学家情报社(EIU: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数据,2010年预计中国的外贸将会停止下跌,继续保持增长。另外,根据金融时报引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透视(Global Insight)的数据,在2025年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考虑到这一系列长期利好的预期,运输物流企业需要构建长期的发展战略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并提供更具吸引力且差异化的服务内容。

一些拥有较好财务状况的运输物流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增强其业务能力,并考虑充分利用现阶段利于并购的外部条件来实现它们的长期战略目标。三大因素正加速推动行业的并购整合。

第一,市场与客户需求不断转变,因此要求运输物流企业拥有强大的国内网络(足够的地域覆盖并拥有不同的运输模式)或是国内外运输一体化网络,亦或是整合的物流解决方案。中国的运输物流行业集中度很低,任何企业都有望获得领导地位,而并购就是途径之一。

第二,由于经济危机的加深,与物流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一致,并拥有强大网络、品牌以及基础设施资源的并购对象逐渐涌现。最重要的是,目前的并购对象估值相比金融危机前,已下降到相当诱人的水平(例如,一家国内领先的运输物流公司的市值在2008年下降了40%)。

第三,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来支持运输物流行业的投资并购。政府一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援助,确保企业拥有足够资金以考虑未来的并购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搭建合资合作平台,成立投资推进委员会,以此促进国外企业对本地小型企业的投资与并购。

尽管目前行业还处在行业整合的起步期,但是受以上三大因素的推动。运输物流行业的并购整台将愈加频繁,竞争格局也将由此改变。

金融危机对中国运输物流行业意味着什么?

在这一非常时期,对物流运输企业来说,无论是短期内应对金融危机的紧急举措,还是发展战略提升、产品结构扩张,竞争定位加强以及成本优化等中长期决策,都容不得差池。一个错误的战略决定或是不当的战略重点都会使得企业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应根据其发展愿景、财务状况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从以下介绍的三种对策中寻找最合适的方案(见图4):

・防守对策-采取各项速效措施,以防守姿态应对经济危机;

・重建对策-不断加强运营能力,巩固市场地位;

・进攻对策-进行结构性调整并探索业务扩张,为下一轮增长做准备。

运输物流企业在确定自己的对策后,可在以下三个层面的战略中选择符合其目的、不同程度的举措:

・成本和运营战略-采取成本优化措施,应对需求疲软和价格低迷;

・业务与市场战略-管理业务组合、保留客户以及利用价格杠杆来维持收入;

・投资战略-迅速把握投资并购的良机。

成本和运营优化战略-采取成本优化措施,应对需求疲软和价格低迷

对于正在寻找成本及运营战略的运输物流公司而言,可以根据公司的运营现状以及确定的对策,从“快赢”到“结构性优化”举措中选出最佳组合。根据科尔尼经验,选择合适的举措有望降低15%~25%的成本,并可大大加强企业应对外界变化的灵活性和快速调整规模的能力,帮助企业在危机过后厚积薄发(见图5)。

业务与市场战略-管理业务组台、保留客户以及利用价格杠杆来维持收入

经济危机加剧,运输物流公司必须迅速行动,通过有效的业务组合、客户管理和价格杠杆来维持收入。同样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共同决定了公司在业务与市场战略内应该采取何种程度的举措。可供选择的举措有价格调整细分、客户保留举措、物流服务创新以及向不同运输方式、行业、区域,地域、供应链环节进行业务拓展等(见图6)。投资战略一迅速把握投资并购的良机

对于已经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或通过防守、重建对策改善了财务状况的企业,应充分利用目前诸多并购对象涌现的时机,考虑并购投资。但是,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游戏,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度清晰的战略,严谨的尽职调查、系统性规划和良好的实施监控(见图7)。

第9篇: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银行监管

一、经济危机下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银行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类。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风险。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殃及各行各业,而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是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经济危机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加大,如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剧,经济危机使借款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而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恶化,会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帐,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经济危机使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恶化,造成汇率、股市大副波动、投资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加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可能会加剧银行的操作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有优势。

一般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指银监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外部审计机构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银行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其监管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也是内部监管有别于外部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内部监管来自银行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对银行风险、银行业务流程比较了解,一般能够提出对银行的经营具有增值作用意见和建议,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综上,经济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

二、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应对措施

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切实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供参考。

1.重视银行内部监管

银行经营管理层必须正确认识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把加强银行内部监管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宝剑,而不是认为银行加强了业务发展会阻碍业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真正起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2.了解你的员工

银行操作风险来自银行内部员工,在经济危机带来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近期,各家银行发生案件的势头有所上升,分析这些案件的发案原因,大部分都是有银行员工参与的内外勾结的案件,这类案件在内部审计监管中很难发现,如何应对这类银行风险,笔者认为,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时,一般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风险控制原则,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各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即“了解你的员工”,一名合格的银行管理者,在日常的内部控制中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外,对员工的了解不应仅限于八小时内,应该对员工八小时外的情况也做到合理的掌握,即如员工是否参与赌博、其消费是否明显与其收入不匹配等。

3.提高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教育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有所创新;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也不断发生变化,银行面临的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内部监管的难度,一名合格的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学习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学习银行业务专业知识,只有这样,其在日常的检查中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体现其增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