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制作;传播;发展路径
一、新媒体技术的意义
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影视作品的审美水平,还推进了影视行业的发展进程。为影视剧的拍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目前,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把影视信息通过整理和合成各种图形、文字等,增加影视剧的艺术特性。多媒体技术还支持数据压缩与同步数据的过程等。这些功能都为提高影视剧的感染力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使影视剧的艺术性还有美感得到了强化。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能够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感,还能够提高它的审美性,进而推动影视行业的发展进程。不仅如此,它还对素材进行了再次加工,使其更有真实感,特别是对于纪录片,有了多媒体技术支持以后,纪录片的真实感变得特别的明显,而3D技术就是让人感觉到自己处在特定环境当中,感觉特别真实。新媒体的出现对影视作品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传播影视剧的时候,新媒体技术带来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第一,它对影视剧的传播有好处,而且操作也很简单方便,在手机、电脑上都能传播,使得信息能够很好地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影视作品的传播效率。第二,新媒体激发了广大群众对影视剧的兴趣,对影视行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功能
(一)新媒体的特点
有关人员在研究新媒体的时候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新媒体有一些主要的特点。1.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递过程发生了变化,可以把信息的个体与接收信息的个体进行身份互换。例如,一个人看一部电视剧并且评论了这部剧,这时候这部电视剧的作者能够看到这个人留下的评论,作者与受众的交流互动关系就此形成,同时也对作者改进自己的作品有着良好的作用。通过这个途径使得还未完成的作品能够及时根据观众的看法与需求完善相应的情节。2.加快了传递速度。新媒体信息的快速传递保证了人们能够看到自己关心的最新信息,当然这些信息对于影视剧的拍摄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影视剧结合人们当前关心的信息来拍摄,目的就是提高收视率,抓住更多观众的心。这体现出新媒体的时效性,并且有利于影视剧的拍摄和传播。3.增加了参与性。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它能够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影视制作过程,使得普通人也能够做到拍摄影视作品并传播影视作品。而在传统媒体中,普通人只能够观看作品,并不能够参与制作。在当今的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只要手中有制作视频的工具就可以拍摄影视作品。新媒体使得人们对影视拍摄和传播更加了解,并且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影视制作。
(二)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应用
1.提高了影视制作的技术水平。在影视制作的过程当中要有专业人士进行各方面的操作,还要有先进的制作技艺。在大家对影视剧的要求逐步提高的背景下,影视制作技术变得更加的重要。之前的影视制作技术已经不再流行,如果在影视制作中继续使用会使观众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观看体验,而新媒体恰巧能够解决这个难题。新媒体利用图像、声音,还有文字等把生动形象的人物、事物和剧情展示给观众,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影视作品的活力,获得良好的观看效果。如果影视制作行业在新媒体时代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应用新媒体技术,拉近影视剧制作和传播之间的关系,使得影视行业更上一层楼。伴随着影视作品的逐渐增多,其需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吸引观众,获得观众青睐的目的,并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创新虽然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盲目地创新,要深入分析观众喜好,做到对症下药,打破影视作品传统的表现形式,最终制作出满足观众口味的影视作品。这个过程的意义在于通过多媒体可以将观众需要的东西传递出来,进而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提高影视制作水平。新媒体技术在影视行业中的应用还提高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性,这主要是因为新媒体能够做到将声音、灯光等效果融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影视作品的观赏性。2.丰富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影视作品的元素之一就是其艺术性,这是影视剧必不可少的元素。另外,还要使影视剧符合观众的审美观,从多个方面考虑观众的感受,以达到影视剧的效果符合观众基本需求的目的。如果这样还是不能让观众满足,可以利用新媒体加以完善,让影视制作技术人员把新媒体技术融入影视制作当中,达到之前无法达到的效果,现在2D、3D、4D等电影的实现就是真实的例子。因此,新媒体的运用赋予了影视剧更高的艺术性。3.推动了影视作品传播的应用。电视和报纸等都属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它们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不一样,当今社会移动互联设备广泛普及,人们利用手机获取和传递各种信息,包括影视作品。新媒体技术应用在影视行业的数据压缩还有处理图像等方面使得数据还有图像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影视作品的代入感还有美感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也有很大的提升,符合观众的口味,提高了影视作品的市场份额。在声音的处理这个方面,使用的是音频处理还有配音等技术,有利于更好地表现出影视剧的艺术性,增强了感染力。另外,将新媒体技术引入数据检索等方面也有着不错的效果,可以利用这个技术进行画面之间的切换操作,符合大众的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录像设备已经得到完善,其中手机可以用来拍照或者录像。虽然人们对于荧屏电影的好奇心逐渐减少,但这也掀起了自主拍摄作品的潮流。
三、提高影视制作与传播效率的途径
(一)拓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
在影视制作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对制作者而言,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影视作品的魅力展现出来,使其具有足够的多样化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对于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着很大的帮助。现在提高影视作品的表现力的有效方式是应用多媒体技术,如热门电视剧通过互动取得了极高的人气。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及灯光和音效的控制,这些能够强化作品的后期表现效果。
(二)丰富了影视制作的处理技巧
在新媒体时代,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合理地控制画面的带入感,同时对后期效果的强化有很大的帮助。在音乐伴奏方面应该使用一些特殊的技术达到音效强化的效果。新媒体属于一种多样化的媒介,新媒体技术对影视作品的顺利拍摄有着很大的作用。在拍摄节目视频的过程中,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将视频画面和背景音乐相结合,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充分地应用新媒体处理特效,最终达到画面和音乐的完美结合,给观众呈现更加出色的效果。还可以把新媒体技术融入后期制作当中,使影视作品的效果大大增强。
(三)与受众进行良好的互动
互动性是新媒体很大的一个优势,影视制作都利用新媒体推进影视作品的发展进程,是影视作品制作和传播的载体。利用新媒体能够将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直观地传递给观众,从而吸引观众。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呈现多样化特点,包括手机短信、广播、数字电视等多种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广大的观众朋友有了更加广泛的选择,能够获得不同的感受,实现观众和媒体融洽地相处。
(四)培养优秀的影视人才队伍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影视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对于影视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为了顺应时展的要求,影视行业也需要培养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使其具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还有影视剧的鉴赏技能。在影视行业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让影视行业的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这些必要知识,甚至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新媒体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把重心放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也是明智的选择。还可以和学校进行合作交流,开展相关课程的培训和教学,要重点教授多媒体知识,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关于影视制作方面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进入社会投入影视行业,为影视行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除此以外,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应该开设和文化产业有关系的学科,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培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并且能够运用新媒体技术,为影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在新媒体时代影视制作和传统的发展倾向性特征
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新和旧是相对的,不光体现在出现时间的早晚上,还在于技术的引进和更新上。到目前为止,新媒体在学术界公认为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它指的是在新的技术支持下的媒体形态,包含网络媒体和移动设备、移动技术等。当前,新媒体进入了黄金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影视作品制作当中,使得影视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完善。影视制作与传播过程突破了相应的束缚,传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传统媒体必须按照线性规则传播信息,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传播效率低下,而新媒体传播形式摆脱了线性条件的束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现阶段,我们随时随地能够利用网络或者电视观看影视剧,也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时间、空间来调整观看自己喜欢的影视剧的时间和地点,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样观众对于影视剧的关注就会增多,进而促进影视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模块;教学体系;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5-0019-04
1引言
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旨在培养大量就业能力强的高质量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在培养模式上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术需要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培养计划,并使师资、教材、实训基地建设等与之相适应[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是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专业之一,也是国内新兴的专业。相较其他传统专业,没有很多现存的教学体系可供参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体系设置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并根据实践结果不断进行改进,形成一个“实践改进实践”的螺旋上升、创新的教学体系。
2 培养目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产物[2]。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具备艺术设计理念;掌握各种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的处理和制作技术以及网页的艺术设计与制作;熟悉各类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和行业标准与规范,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设计和制作,具有较好创新意识及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基层、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3 培养模式
总体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采用如图1所示的“基础+方向+素质”的培养模式,力图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应用上手快,团队合作棒”,并具有“零适应期”的优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才。
图1总体培养模式
“基础”涉及到和专业相关的各个知识领域,知识面广,为专业进一步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该阶段主要是第一学年。“方向”是在学生充分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后,对本专业特点、自身的优缺点和今后就业方向有了明确认识和目标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并集中精力主攻的方向,该阶段主要是第二学年。“素质”是为了提升大学生自身素养和就业能力而开设,它贯穿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跨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两大知识领域,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以实现用计算机技术的手段来表现设计艺术。在专业定位上,我们对其涉及的知识领域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河南和全国就业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及对学生的就业思想进行了普遍调查。根据一系列调查分析结果,我们从众多知识模块中选定了如图2所示的“平面制作”、“视频制作”、“网页制作”和“多媒体开发”作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四大知识模块。
四个知识模块涉及到多个知识单元,考虑到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两年制专科,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将四个模块熟练掌握,并参加大量的实训,以达到就业的“零距离”,存在很大困难。另外,不同学生对艺术设计理念和计算机技术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区别,在培养上必须有侧重点。因此我们对培养体系确定为“主辅模块相结合”的方法。
图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知识模块
平面制作模块属于传统领域,就业市场平稳,该模块偏重于艺术设计,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审美观及较好的创意设计能力。毕业后,可在广告公司从事VI设计、装帧设计、招贴设计等工作。
视频制作模块是近年来比较新兴的模块,就业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它对艺术设计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它要求掌握的前导知识较多,适合对计算机技术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学习。毕业后,可在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在广告公司从事影视宣传产品的开发和制作等。
网页制作模块的就业市场比较稳定,它主要包含两大方面,前台页面设计,以及后台的动态编码技术。在页面设计部分和平面制作没有本质区别;在编码技术方面比较偏重计算机技术,适合对计算机技术比较熟悉的学生学习。毕业后可在各企事业单位、公司从事网页艺术设计及网站规划与建设等工作。
多媒体开发的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该模块是对多媒体素材的制备和合成,属于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比较平衡的模块,适合于所有学生学习。毕业后,可从事多媒体软件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策划、设计和制作。
综合以上分析情况,平面制作模块明显偏重于艺术设计,仅适合于某一类学生的学习;视频制作需要的大量前导知识决定学生必须对计算机技术接受能力较强,也适合于某一类学生学习。而网页制作和多媒体开发则属于比较均衡的模块,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在设置方向时,我们兼顾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四个模块的特点,并充分考虑就业前景,将视频制作和平面制作作为两个主选模块,由学生在第二学年自主选择。其他两个模块所有学生在其他两个模块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兼顾,作为辅助模块。对主选模块要求每个学生对行业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并进行大量的实训,对辅助模块则只学习该领域主干知识,留有少量进阶知识点建议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学习。
知识模块以及主辅知识模块的选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知识模块也应该有所改进。我们每年都要对知识领域进行研究、对就业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综合分析学生的就业反馈,并对培养体系进行调整,以使其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综合前面的研究和分析,我们给出细化的总体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
图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模式
4 教学计划
培养体系改革后,最重要的就是修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以技能为主导,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4.1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基础单元、方向单元、素质单元和建议学习单元四部分,如表1所示。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课程单元有不同侧重点,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1课程单元表
表2课程学习时间分配表
4.2 教学方法
高职的教育是基于技能的教育,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黑板”,或缺乏互动的“课件演示”远远不能满足技能教育的要求。一般情况,专业课的教学应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能和行业知识。对实训分量比较重的课程,更是要采用多屏教室,每位同学一台电脑,可以从自己机器上获得教师的演示和解说。教师在讲解案例后,可随即要求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并进行辅导和答疑。这种方式教学,学生能及时得到练习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在课余,教师给学生布置“举一反三”的案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通过局域网内的作业系统提交给教师,由教师统一评改,给出批示和意见。在课程的最后阶段,还要给学生布置综合作业,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
对于考核方式,可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灵活确定。实训量不大的基础课可以采用题库的形式,随机选择题目,真实反应学生掌握程度和教师授课情况。对于以技能为主的专业课,采用“平时作业分+大作品分”或者“平时作业分+大作品分+卷面分”的形式,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对行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动手能力。对于素质教育课,考试方式就相对更加灵活,可以通过调查写论文,分组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
4.3 实训教学
高职教育在本质上是“就业”教育,要以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立足于提高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深化教育改革[3]。近两年,我院投入巨资用于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外基地设施的建设,并与省内外多家单位进行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硬件设施。
在实训方式上,注重内容的连续性和针对性,形成从初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的实训体系。在授课阶段,教学和实训有机组合,由任课教师为学生制定配合教学内容的实训。在暑假,组织学生到省内各单位进行为期两周的职场体验,使学生尽早了解职场,以便更好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实训阶段,利用半年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综合化,打造自己的职场“敲门砖”。
5 结束语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是我国新近兴起的专业之一,自2004年我院招生以来,本专业今年已有153名毕业生,学生制作的各种多媒体作品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一次性就业率达80%以上,并有多名学生获得了河南省及郑州大学组织的竞赛奖项,初步验证了我们教学体系改革的成果。我们将继续研究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由岗位明确能力与技能需求,再推导出知识点与课程体系,并进一步确定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实习、实训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明确自己将要就业的岗位,有目的地学习就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和技能,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知[Z]. 2003,12.
[2] 赵子江. 多媒体技术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Z]. 2004, 4. .cn.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音乐欣赏 音乐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发展空间。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有效地解决教师无法讲清课本中的某些重点、难点,从而更好地为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谈谈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在过去的音乐欣赏课中,录音机和图片是主要的音乐传播工具。学生欣赏音乐的教学方法较为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热情都不很高。现在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动感的画面配合场景的音乐,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形象而直观,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如:在欣赏乐曲《十面埋伏》时,如果是只听音乐或教师的讲解,那么这节课就显得枯燥而不生动,学生听的兴趣也不大,但是现在通过多媒体功能的欣赏后,教学效果大不一样了。整个上课的流程在PPT的演示下展开,在PPT中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文本于一体,根据欣赏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及时引导与提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路。通过视听结合让学生在整个聆听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1.此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在学生有个初略感觉后,以画面配上简要文字对《十面埋伏》这个中国古老故事的背景做简单的介绍;接下来,播放故事片断,学生开始分片断地进行聆听,让学生在听与看的同时自然地理解了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全曲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节奏比较自由而富于变化。第二部分,形象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它利用一张一弛的节奏音型加以模拟发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第三部分,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的形成鲜明的对照。所有这些都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曲的发展,随着音乐的发展,了解到乐曲表达的含义,在潜移默化中乐曲会很容易地被学生接受。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容量较大,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宽,要求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品的风格、乐队组成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等进行了解,综合性较强。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同各有关学科取得横向联系,充分展现课堂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感受与鉴赏影视音乐,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如在音乐欣赏课《银屏之歌》的课堂教学上,重点是让学生建立影视音乐的初步印象,感受影视音乐的情感和意境。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作品《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枉凝眉》,让学生对影视音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体会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其所在。欣赏《敢问路在何方》,让学生思考这首作品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它塑造了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怎样的形象,整个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式、调性在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欣赏《好汉歌》,讨论梁山好汉的性格特点(侠肝义胆、壮士情怀、忠义之心),体会这首作品的旋律、节奏、歌词、音程特点;欣赏《枉凝眉》,留意该作品使用的乐器和特点,整个具有传统音乐风格的特征(委婉、细腻、一唱三叹),节奏平缓,感情浓郁,音调含有某种虚幻与空灵的色彩。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把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体验唱歌情感,掌握歌唱技巧
以往的音乐课中唱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唱,通过反复的学唱达到教学的目的,差不多是单纯的听觉艺术。多媒体教学出现后,从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多种感官的参与,全身心地投入,让他们从心底爱上了音乐课。
例如在教学《让世界充满爱》一课中,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首先在电脑中动态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让学生思考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从而导出《让世界充满爱》主题曲,然后再让学生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整个过程中,先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地介绍《让世界充满爱》作品;播放MTV《让世界充满爱》,学生欣赏后再学唱。通过视觉听觉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歌曲意境,在学唱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带有情感地去用心演唱歌曲,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整个教学过程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了动感。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
制作音乐课件的素材主要有视频素材、音频素材、图像素材等。视频素材的选择,要在时间上、内容上、清晰度上做好把关;音频素材亦要适合教学内容,音量声音不能太大,教师在恰当的音乐节奏点上伴以良好的解说,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图像素材不要选择过大的图片,做到清晰,能充分表达教学内容即可,比如GIF图片。
例如在欣赏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连歌》的课题中,不仅要包含有关《红色娘子军连歌》的视听资料,还要有相关的文字说明、红色娘子军故事简介,同时要了解舞剧、芭蕾舞剧相关知识。因此,在制作音乐课件时,要利用这些优势,充分考虑音乐课件的整体规划和布局,采用链接、插入、截取素材等多种手段将素材融入到课件中。
在整个教学中,课件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教师千万不能以教学课件为主体、以欣赏整个音乐课件为教学目的,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花在板书上的时间太多,抄歌谱、歌词等,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所有信息输入电脑,进行合理的组合和编排,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上就可以按照整个教学流程一一地把音、像、图、文呈现出来,清晰明朗,环环紧扣,内容充实,学生容易接受。整个视听教学下,抓住了学生的眼球,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从而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与音乐学科相结合,就是将有限的设备和资源完美地融合到音乐学科中去,我们的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努力改造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实现音乐教学设施、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计算机化,推动多媒体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音乐教学展示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丽 多媒体技术下音乐教育空间的拓展[J].戏剧之家,2014,(16)。
[2]梁静静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专业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01)。
[3]齐俊秀 谈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 (4)。
[4]史丽萍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0, (24)。
超声诊断学作为影像学检查的一个分支,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超声检查在各级医院,包括师以下卫生机构已得到广泛应用,超声诊断是卫生士官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水平,对各专业卫生士官的教学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分配课时
超声诊断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涉及的概念与原理多且复杂,教学难点较多,但教学课时较少,要在短短的几个课时内使学员完全掌握这门知识难度很大。因此,应该立足现有条件,科学合理地安排内容与课时,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讲清楚。
士官教学存在的最主要困难是学员来自基层,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学员的知识背景不同,有针对性地选用教材, 科学安排课时,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另外,考虑到学员普遍专业基础不扎实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拿出一定时间,复习相关的解剖、病理知识,为理解超声声像图的特征性改变奠定基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
超声诊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物理诊断学教学,它是在动态中形成图像的同时观察图像[1]。传统的粉笔、挂图、板书、文字幻灯等教学模式远不能适应该学科抽象性强、理解难度大的特点,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2]。而多媒体技术将单调、乏味的课堂知识形象地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及动画中,使得真正基于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成为可能。多媒体课件通过声、色、静、动、图文并茂的媒体形成,多角度刺激学员的感官,将抽象的过程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员,极大地调动了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时空观的扩展也有利于开阔学员的思维空间[3]。
平时工作中我们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及超声工作站,采集大量各系统、部位正常声像图及典型病理声像图,用于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其中文字部分提纲挈领,简述各系统疾病的解剖、病理、超声声像图的特征性表现及鉴别诊断的要点;用大量的解剖图、病理图及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给以感性表现;同时还根据教学需要插入一些动态图像及超声检查短片等。强烈的视觉效果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理解及记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完全放弃板书,用黑板绘简易图或示意图,如超声的反射、折射、多普勒频谱图、二尖瓣M型运动曲线、胆囊“WES”征等,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能起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用。
3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不同专业的超声诊断学的教学目的也不同。各专业共性的教学内容包括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应用范围、发展前景、基本成像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正常值等基本知识。临床医学和影像医学专业的学员还应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熟悉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针对不同系统疾病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最优化的影像诊断。因此,我们针对学员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目的性,使教学的深度、广度、难度更适合学员的接受能力。同时,课前还了解学员的信息,包括学过的课程及其掌握程度、学习兴趣等。在学员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精选教学内容,优化结构组合,明确主次。讲授的具体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课堂教学注意教学互动,启发思维。抓住现象的内在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 注重练习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超声图像的获取与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超声医师的手法与经验。练习课的目的就是使学员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超声无辐射损伤,安全性大,学员之间可以反复多次互相练习。我们在讲解仪器的构造组成及具体操作方法后,选择一名学员作为被检查者,教员操作示范,同时讲解观察内容、正常声像图表现及具体操作手法。然后,让学员相互练习,包括选择、探头放置部位、扫查切面(纵切、横切、斜切等)、扫查方法等操作技术,教员随时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颖嘉,鲁鸿,龚渭冰.超声诊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3,5(5):317318.
数字出版的传播途径很广泛,是新兴的、具有网络传播特征的作品数字化的使用方式。数字出版方兴未艾,却有两个基本要件:第一,必须是经作者同意,以制作复制品形式公开其作品;第二,有关作品必须被复制一定数量,能“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从著作权法上说,这是出版包括数字出版基本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使作品的形态更加多样化。数字出版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是将文字、图形、语言、音乐和影视动画等各种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组织、存储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集成环境和交互系统,也称之为电子出版物。1981年,世界第一张CD光盘问世,在音乐唱片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同时,其海量的存储结合多媒体技术用于计算机数据和资料的存储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多媒体技术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及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人类思想的表现形式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随着内容资源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出版活动中的版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作品通过互联网向公众传播的过程,首先是将非数字化的作品(文字、美术、摄影、音乐、动画、影视)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成数字作品,或在计算机上直接以数字格式创作多媒体制品、数据库、计算机软件等;二是提供这些已完成了数字化处理的作品与互联网连接,使作品由个人计算机传送到互联网上,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对这些数字化作品进行使用。其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对作品的复制,用著作权法中已有的复制权可以调整这些行为。为了解决新技术给法律执行带来的问题,在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中设立“信息网络传播权”,以解决网络出版中的版权问题。近期,出台的《网络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就是针对作品在网络传播中的技术链接行为做出的行政规范。
著作权法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应在实践中逐步明确,比如,在版权法律规定的“作品”概念中,并没有“电子出版物”(或多媒体)类别,以至谈到有关的版权保护与版权合同时,难以做出细化的规范。受版权保护的作品,首先看是否具有“独创性”,这种独创既有内容的要求也包括技术表现的方式,技术表现形式也可以是一种“独创”,与内容是密切联系的。目前,电子出版物有三种类型,一类是数字化作品,主要体现在从纸介质、平面作品制作为“立体”式的多媒体作品,其中有些是具有独创的作品;二是数据库,以主题类信息收集、整理并辅之以技术手段的信息链,形成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三是互动式作品,即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内容从单项的、线状的信息,变为多项的、网状的结构,操作行为也变为互动式交流。主要形式是网络游戏。
多媒体作品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因为计算机并不是在不同介质、不同“作品”之间转换,而是阅读一部有独创的形式、构思完整的作品。目前,著作权法不可能对每一件新技术诞生的“作品”都一一列入,但随着版权制度的深入,司法实践逐步完善,以及电子出版物质量的提高,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将受到保护。
二、数字出版的版权产业链分析
数字出版的发展,与相关产业之间形成的产业链,将带动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之间的快速发展与资源整合。从广义看,出版产业的发展包含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的制作、传播为基础的;二是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形成的产业链,在各个链接点的核心是版权。版权的增值成为企业成功的目标。
以数字出版中发展较快的动漫业为例,如果把中国动漫市场划分为制片市场、播出市场、衍生产品市场的话,那么,制作是基础,播出是龙头,版权(衍生品)增值是保证。可以说,没有版权增值,我国动漫业发展前景是不乐观的。首先看动漫产业链的几个特征:
一是产业化发展是中国动画业适应市场需求的选择,也是数字技术、资本经营推动的结果,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动画作品进入网络出版中,其传播途径更加广阔,作品使用的空间更加宽泛。
二是在新的产业格局形成过程中,动画制作将改变小作坊式的运行体制,转向战略性合作和开发,有实力、有品牌的动画企业,是形成产业发展的核心骨干。
三是动画从传统媒体融入新兴数字时代,创作跨度大,形式多样,形成投资多样化、版权多主体的节目交易市场,动画业的合作及开发将成为版权市场的新变化。
四是动画作品和卡通形象品牌充满了商机,动画衍生产品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数字出版离不开影视作品。作为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高智能、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对于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如出版业、电视业、音像业、旅游业、玩具业等的发展具有拉动作用,从而成为部分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版权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形态,我们称之为“流动、开放的金色链条”。数字出版产业,将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链,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数字出版中的版权贸易
过去,图书、电影、音乐由出版商决定如何出版,以何种形式出版;到了数字时代,则由消费者决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方式获得和欣赏作品。音乐、动画已经出现网络时代,比如,网络音乐。音乐作品的传播把网络作为一种传输渠道,它比传统渠道传送有更大的优势。一个音乐作品,它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以适应不同的终端,比如手机铃声、彩铃、MP3下载。网络作为一种传播介质,能够以丰富多彩的方式下载内容,比传统方式受到更大的欢迎。
网络时代出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重心转移,使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权利保护与作品传播利益平衡中,消费者的能力逐步加强。数字出版是以技术开发与版权增值为核心的产业,数字出版中个性化服务占重要的位置,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带来版权贸易的繁盛。
建立以作品的创作、传播和使用全过程的版权交易平台。首先,建立版权交易平台,通过对平台管理,建立起版权综合服务体系,包括登记、、展示、拍卖等信息系统管理,针对不同作品特点和版权需求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其次,推动版权衍生品市场的开发,实现多种载体形式、多种操作模式共存的版权交易活动。目前,最有可能进行产业链运作的是音像、动画、影视、网络游戏市场。通过衍生品市场开发,把握产业运作规律,开发新的市场空间。
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版权贸易开展。建立版权交易平台,要整合出版资源,最关键的是这些资源能够产生交易,扩大产业链中版权增值空间。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版权交易平台是通过合理分工、权利明确、规范操作来确立版权市场规则,这是版权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由于市场信息不畅通,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衍生市场还没有形成,使产业发生“断链”。
版权信息建设,还包括与创作者、权利人建立广泛地联系。一些文化室从图书转为直接与作者建立信息网,在作品创作与出版之间形成互补关系。数字出版的发展,使版权经营者既是实体操作者,又能够把各种功能的、不同领域的合作者吸引过来,共同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开发新的交易市场,形成版权交易的新模式。
以多种功能的版权经营,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当前,大文化产业中增值快、空间大的部分是内容产业,已经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如何促进资本、技术与出版资源的结合,使投资者与权利行使的关系更加紧密已成为业界的共识。未来出版物市场将出现版权行使与投资多元化结构的特征,投资者不仅关注利润回报,还关注制作、生产以及版权运转的整个过程,以降低风险、扩大传播、进行市场合理分工下的专业化操作。这就是实体化操作的目标。
现代教育的需要使音乐教育也要走出旧有的模式,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为学生开辟一片更广阔的艺术天地。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就使得音乐课拥有了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频、视频,栩栩如生。而这种立体交叉、大容量、多样化的媒体信息,能诱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音乐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
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种种的一切都可以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来
完成。
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抽象的感知,它不同于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也不同于绘画艺术,可以借助色彩线条来展示,它只能通过平时学习、生活的知识积淀来达到对音乐的理解,但中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音乐修养不足,审美经验不够,如果只靠耳朵的“听”,可能无法与音乐产生共鸣,这时候就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来做媒介,让声与像结合起来。
如高中有一节课,课堂内容是音乐与影视的结合,在没有使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时,这堂课是没有办法上出来的,有了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电影片段,单独的音乐片段,然后让学生整合。可以通过画面配音乐,也可以欣赏音乐之后找合适电影片段,这就是声与像的结合,可让学生有更清晰明了的听觉、视觉感知,从而达到对音乐的更深的理解。
课堂只有45分钟,可是我们要了解的东西却没有办法在45分钟内完全展示出来,那些没能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学生就可利用多媒体网络在课外自己学习。电脑的最大特点就是拥有交互使用的功能,我们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指导学生要了解哪些知识要点之后,就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还可在下一堂课上展示给全班学生看,做一个小老师。有一堂课,我就布置了下一节课我们要上的内容,让学生下课后分成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分配给每个学生自己的任务后就各自准备,小组整合,在后面的一节课上就由每一组来完成课题内容。后来发现学生讲出来的东西比我想象的范围还要大得多、深得多,而且知识掌握更为牢靠。
关键词:轻化工程;化工原理; 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0 引言
轻化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问题的工程学科。从基础理论、设备构造、设计方法工程操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轻化工程准确实施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及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在轻化工业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工艺设计、选型配套、参数优化的能力,这是轻化科技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习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高素质、创新型轻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符合,已经成为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下面我根据教授轻化工程专业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关于课程特色专业建设
轻化工程是染整科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轻化工业就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天然资源及产品作为原材料,加工成国民经济各相关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要结合轻化工程专业特点,将课程的内容大幅度精简,突出重点,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在轻化工业中应用较多的蒸馏、传热等单元操作。因受学时、教材容量的限制,不可能要求教材或一门课都能及时反映学科最新成果和科技前沿知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新型单元操作选论"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膜分离、吸附、超临界萃取、分子精馏等新兴单元操作的基础知识,以及化工领域一些新的单元操作过程开发、设备开发方面的科技成果,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及前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2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轻化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它是学生学完基础课后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性课的学习和培养专业兴趣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采用了多媒体动态模拟教学,将课程涉及的所有章节从单元操作的工艺流程到典型设备的结构和操作全部实行多媒体动态模拟教学。以基于计算机的视、听媒体为特征的现代多媒体技术,能产生、集成、存储信息,运用多媒体灵活、方便,而且视听效果特别好,能把复杂、生硬的教学信息转化成对学生的感官最具有效刺激的、易于接受和形象生动的信号。传统的黑板式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利用黑板板书、教学模型、工程图纸等来辅助教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课件、实物图片、实况录像、仿真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化工原理教学中把传统教学中的抽象阐述转化为立体、形象、逼真的随堂演示,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强烈的实物感,而且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授课信息量、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如在精馏单元操作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实际生产中的塔设备,还可以利用flas对精馏原理、塔板上的气液接触情况,塔操作时的液泛、液漏等现象进行模拟演示。在动画演示的同时,教师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失时机地对涉及的内容进行讲解,既生动又形象,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引用生产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化工原理学习过程中,除了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之外,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我们结合轻化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大量穿插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例如,一种印染助剂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投料搅拌反应过滤分离提纯产品。这些工序涵盖的单元操作和基本知识贯穿了化工原理的大部分内容,如流体的输送、过滤等单元操作涉及流体力学基础,浓缩、干燥、结晶等,单元操作中热量、水分的传递也都涉及课本中的传热、传质学基础等。在讲解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时,可以通过列举衣物固色工艺过程,加深学生对干燥概念、干燥原理的理解。因此,灵活结合生产应用实例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了学习兴趣,强化了教学效果,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4 增加设计性实验和动手实践环节
为了进一步理解化工原理中的经典实验以及结论,我们结合演示实验模型,如雷诺实验、流体阻力的观察等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科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拘泥于课堂教学及演示实验,很难达到学生会用的目的。对此,我们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安排相关的综合实验及仿真设计实训,使学生对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认识了各种显示仪表,掌握了各种阀门及调节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在电脑屏幕上的演示,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为理论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可以自己也可以多人一起讨论,设计方法和流程,并动手实验验证,加深理解,运用实验及仿真实训的实验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效果很不错。
5 结语
综上,本文结合实践,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习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高素质、创新型轻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晓婷.关于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的研究[J].高等教育在线,2011,(4):145-147.
[2]陈丹云,何建英,刘勇,邹雪艳,李明静.化工原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四川化工,2011,14,(2):48-50.
[3]胡芳,赵欣,祖彬,吴学栋,王忠良,孙聆芳.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纺织,2011,(3):29-31.
[4]侯庚喜,姚丽华,李旭.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2,(3):43-45.
作者简介:
1.林健(1992-),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轻化工程B1206班学生。
【关键词】 数字媒体 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模式
一、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在数字媒体产业发展领域,与世界发达地区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并通过借助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无到有,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就目前来看,国内数字媒体产业已经自成一系,基本形成了摄影、动画、网络、互动多媒体、数字设计等为主形式的产业链。包括在新闻传播行业、出版行业、科技教育、通信技术、动画娱乐等领域,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仅仅在2010年,数字媒体产业总产值就突破了1万5千亿,与2005年相比,增长近4倍。发展到2015年,仅影视和文化产业,在数字媒体大时代背景趋势的带动下,这一产业规模已然突破了1万8千亿,年增幅保持在15%以上。
高速增长下的产业规模,同样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期间,数字媒体技术一直都是产业战略发展的重点建设内容,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数字媒体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相继创建了相关的产业基地,并加大了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投入。比如,在十二五(2011-2015)期间,相继在北京、上海、成都、长沙等地成立了数字媒体产业发展基地。
二、数字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教育策略探析
2.1 产业前景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下,以知识经济为核心动力的数字媒体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对高校教育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关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切实融入到实际实践探索当中,立足于发展实际。
2.2 课程体系结构的变革,应当适应社会需求
以交互式数字应用、动漫与新媒体技术这两个专业方向来说,在课程体系调整与搭建的过程中,不仅只需要强调基础课程建设,同时也要关注专业选修课的修改与重组。比如,交互式数字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当以技术为主,注重对学生实践、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理念需要与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内涵相吻合。
三、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次提出产业需求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当前国内高校在专业教育与课程教学层面,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整个行业企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专业程度高的数字媒体人才的紧缺,造成的不利局面就是学生就业难、企业人才揽收难。因此,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主线的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人才培养定位、还是课程体系设置,都更具专业特色、更具针对性,从而使得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在课程体系的重新搭建上,需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强化专业各课程之间的贯通。比如,通过在一些艺术课程教学中,增加其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内容,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体系的理解与巩固。例如,平面设计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适当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通过Web页面、手机界面的应用案例,非常有效的将技术与艺术衔接,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可以重新开设一些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实训项目的教学方式,分层次、递进式的对核心课程知识进行贯通,如此一来,便可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强了专业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梳理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第二,建立新知识特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展现出专业教学的优势。之所以要建立新知识特色课程,这是因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本质,包括在各行业领域,对于技术的研发与投入一直在不断增强,而相应的就决定着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跟上行业、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为了尽可能地适应、满足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各个领域的发展所需,在专业教育领域增设新知识、新技术,开办特色课程很有必要。以动漫相关课程为例,例如手机平台的动漫、原创儿童系列动漫,这些虚拟现实动漫均是当前大众市场比较受欢迎的“产品”,相比较之下,传统的一套课程体系,无论是理论传授,还是实践设计,多为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局限性较大。总的来看,在全新的数字媒体时代下,应当将产业新知识的传授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当中,对于一些理论性过强的课程,有助于实践教学、课程项目的创新设计。
参 考 文 献
动画专业属于艺术类,是应用性和交叉性较强的专业,因为动画的制作需要涉及画面、声音、人物、情节设置、合成、剪辑和特效等等,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文学创造性等就很难制作出动画来。也正是基于此,动画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动画、电影、电视、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动画、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
业界人士认为,动画就像电影,也需要导演、设计师、摄影师等,只不过演员变成了动画师。也就是说,动画行业的人才需具备动画设计、动画编导、动画创作及理论研究的能力。对此,高校在开设此专业时会设立多个专业方向,具体来说有动画设计方向、漫画设计方向、影视特效方向、影视后期制作方向、影视动画方向等,与之相适应的主要课程有平面设计、影视剧作、影视声音、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创作、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动画导演、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归纳起来,大学四年的前期需要学习剧本、分镜、角色、道具、场景设计,中期学维动画与三维动画,后期学习合成、剪辑、特效、平面、广告、摄影、动漫雕塑、游戏场景等专业知识。
当然,要学好动画专业,既离不开相应的软件技术的支持,如ANIMO、MAYA、FLASH等,同时又要对一定的历史、地理、人文知识有所了解,这是因为一部动画片创造出来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动画人用另一种视角在传达对这个社会的观点,这就需要动画人对动画片所反映的年代的生活习性、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有所了解。
该专业的课程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更多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环节的课程会很多,包括素描、速写、人物设计、场景设计、卡通漫画设计与创作、动画色彩、动画配音、动画短片拍摄等。这些实践环节大都集中于学校内完成,除此之外,此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进入影视制作公司、动画基地、游戏软件公司等单位实习,通过实习能够更好地将学校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
动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广播电视部门、影视制作公司、动画基地、广告公司、音像出版机构、学校、网络公司、游戏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设计策划部门等。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广,就业前景也挺不错,这是因为,动漫行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对动画人才需求量很大。总的来说,动画行业在刚入行时的薪资标准一般在2000-3000元左右,工作一年后可能会上升至4000-6000元,而技术主管将在7000元以上。
这里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大家在报考这个专业时一定要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出于对该专业的热爱和兴趣,要知道喜欢看动漫、喜欢玩游戏,并不等于你就喜欢动漫这个行业。同时,每个行业都有其最根本的东西,动漫产业的根本便是美术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同学们在报考这一专业时还得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因为做动画是一项很辛苦的事业,如果你聪明并有创造性,那么就应该直面做动画时的辛苦,打好基础,这样才有足够的技能放飞你的理想;如果你过去一向很勤奋,应该重点吸收那些好的经验和巧妙的方法,不然做动画只会让辛苦的人更辛苦。
院校推荐:中央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集美大学等。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属于艺术类,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它由中国传媒大学于2010年首次设立。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以数字游戏设计的专业名称招生的高校。
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有别于相近的游戏类专业,它涉及的领域更广,知识更繁杂,旨在培养集游戏设计、策划、开发、运营、管理等于一身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需要系统掌握游戏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掌握游戏开发的基本技术和工具环境,熟练掌握电脑游戏、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设计与制作技术,具有先进的游戏设计理念、游戏设计思想,熟悉各种游戏类型及其设计风格,掌握游戏设计流程中角色、环境、游戏机制与结构等概念设计流程,具有扎实的游戏编程功底和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具有创新游戏的策划意识,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从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很多,涉及理论的有游戏概论、游戏策划、艺术创新思维、游戏心理学、游戏市场概论、游戏作品赏析等,涉及实际应用的有游戏文档写作、游戏创作、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游戏美术、手机游戏开发、游戏交互设计等。此外,该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对其他专业的课程有所涉及,比如一些艺术类课程可以培养创造力,一些商务类的课程有助于了解市场规律,一些实践类的课程可以培养与人沟通的艺术,一些语言类的学科可以帮助了解新生事物,甚至有很多精通数学或者逻辑、哲学的课程,也可以促使在游戏产品机制策略的设计上产生独特的思考和运算方式。
至于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该校在全面、深度地培养学生游戏设计技术、技能的同时,依托学校、动画学院浓厚的艺术氛围,以及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创作室,十分注重对学生艺术创新思想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和实际项目开发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熟悉游戏开发的管理流程,在毕业时就有自己的游戏作品。
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传媒大学还没有数字游戏设计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但透过与该专业一脉相承的游戏设计专业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100%来看,就业前景应该很不错。毕业生主要到游戏公司、门户网站、电视台、手机内容提供企业、动画公司等单位,从事游戏设计、策划、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从国内外形势来看,目前全球范围内数字娱乐市场的规模已接近1000亿美元,而目前中国有近500万的动画、网络游戏爱好者,另外至少还有400多万潜在用户群,以此带动的市场估计会达到数十亿元的规模。而随着影视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在未来的较长时间里,我国的三维动画市场还将成倍增长,与之相关的各项产业还将翻番,而现在全国动画从业者不足1万人。从动漫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影视动画人才总需求量至少在15万人以上,游戏动画人才总需求量大约在10万人,但全国只有一部分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加上一些培训机构,每年也只有几千毕业生,可见人才缺口之大。
院校推荐:中国传媒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 上海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
游戏动漫设计专业是动漫美术设计与游戏美术设计的合称,它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专业,旨在培养兼具动漫设计和游戏美术设计两种技能的人才,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制作基础,同时也在游戏动漫设计的思想层面和意识层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扩展。
游戏动漫设计专业是动漫与游戏美术的结合体,由此开设该专业的各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会将两个专业所学的课程融合在一起,总体上分为两类:一是主干课程,既有专业领域的,包括商业美术设计、像素美术设计、雕塑与雕塑数字化、运动规律、摄影与摄像、视听语言、动漫原画设计、角色与场景设计、影视后期处理等,也有技术领域的,如Adobe Photoshop设计、Corel Painter手绘技法、Flas制作、Autodesk Maya角色动画制作、Autodesk Maya渲染与特效制作、Autodesk 3ds Max动画制作、Zbrush模型制作与应用等;二是实训课程,包括剧本创作、故事板创作与角色设计制作技法的综合应用,二维动画制作技法的综合应用,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的综合应用以及动画特效的综合应用,后期特效与合成技法的综合应用等。
值得一提的是,初学该专业虽然很容易入门,但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得下一番力气。同学们在学习时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不盲目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放开自己的思维。同时,同学们在高中时就需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素描),这对学习该专业很有帮助。进入大学后,学校还会专门安排此专业的学生重学素描和色彩,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当然,如果同学们具备一定的文学细胞,在编写故事等方面比较擅长,这也更有助于同学们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