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时代下的多媒体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息时代;石油钻井工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1-0094-01
一、信息时代下的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在信息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网络学习平台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庞大的网络信息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基本普及,而在高中、初中教学阶段,计算机、演示文档、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也在不断推广,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信息时代下,现代教学模式对互联网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专业的网络学习平台开始出现,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知识讲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教师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流,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软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机会,这对于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提升也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另外,在信息时代下,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期刊资源、搜索引擎、论坛等形式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技能的需求。
二、信息时代下石油钻井工程的教学模式分析
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为石油钻井工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石油工程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在信息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快速改革。在具体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石油钻井工程理论知识体系示范讲解,以及通过教学网络开展分散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石油钻井工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具体而言,对于石油钻井工程中相对容易的基础知识体系,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来完成教学。同时,互联网技术也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性,学校与石油工程企业共同搭建集生产管理、员工培训、专业教学于一体的教学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
三、信息时代下石油钻井工程的教学模块设计
在信息时代下,石油钻井工程的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模块:这也是与传统教学模式最为接近的一个教学模块,主要以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而教学方法则引入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石油钻井工程的相关知识点将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进行传授,并建立在线测试平台来改善教学效果,另外,还能够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分享各类教辅资料以及钻井工程技能操作标准,为学生的实践培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学习交流模块:互联网的互动性、快捷性与匿名性在学习交流模块中得到了显著体现,学生能够通过BBS讨论以及ICQ在线辅导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交流与沟通,这也极大地解决了石油钻井工程教学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的限制问题,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实践培训结束后与教师进行实时的沟通,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3)新技术新工艺模块:石油钻井工程作为一门技术类课程,在学习过程必须不断了解最新的技术与工艺,适应技术发展对钻井工程人员的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学科技术前沿,浏览专业期刊或者石油企业网站来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4)现场生产管理模块:这个教学模块包括HSE/H2S/井控等培训教材,教师能够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石油钻井工程的现场生产管理,重点是现场检查、工程事故、复杂情况等情景的诊断与处理,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案例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
(5)企业交流模块:信息化教学模式将能够加深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师能够通过企业网络平台了解当前石油钻井工程的人才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带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模式的改革,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在现代教学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石油钻井工程课程而言,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模式改革的推动作用同样是极为显著的。在信息时代下,通过建立包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模块、学习交流模块、新技术新工艺模块、现场生产管理模块、企业交流模块的石油钻井工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率,推动石油钻井工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金葵.网络环境下石油钻井工程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174.
[2]郑海波.计算机教学方法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51-52.
关键词:多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模式创新
21世纪,我们进入了一个多媒体时代中,通过多媒体,人们越来越对新闻内容具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传播机会,新闻传播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多媒体时代中,新闻信息传播具有五大传播特点,如以视频为引领的多媒体网络化、以融合为中心的多媒体系统化、以定制为特点的多媒体融合化等。多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更为便捷。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的特征,主要探讨了多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希望能够为新闻及时有效地传播提供一些帮助。
一、多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主要特征
(一)多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互动性更强
传统的媒体传播时代下,新闻的消费者只局限于新闻的受众,是单向传播,并且受众不能对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严重地制约了公民权利的发挥,进而阻碍了一个强社会型国家的形成。而多媒体时代中,新闻的互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可以通过读者简单地投票以及相应的评论区来测试读者对于新闻事实的态度,为读者自由发表意见提供了平台,增强了编辑、读者之间的互动。这样一来,不但能促进社会中正确观点的传播,还能在一个相对广泛的范围中阻碍社会戾气的产生,使社会对新闻中的事实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意见,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多媒体时代新闻时效性更强
在以传统媒体为传播形式的时代下,报纸和电视新闻是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由于报纸还要通过印刷、编辑、送达等才能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人们看到的新闻经常是一天前发生的事情,甚至新闻事件已经被解决、处理了,人们才看到这则新闻。电视新闻也是这样,时效性很差。但是在多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各种实时的信息,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互联网等网络工具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人们获得新闻与新闻事实发展之间的差距被无限缩小。新闻时效性的提高能够使人们及时根据新闻作出相关决策,能够使人们同步关注事态的发展,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和价值。
(三)多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具有了全媒体化特征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文字、图片和声音是传播的主要方式,报纸和电视则是新闻传播的主要介质。而在多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方式逐渐开始具有了全媒体化特征。首先是新闻传播介质的全媒体化。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闻传播介质与传统的电视和报纸一起进行新闻传播,如手机、电脑、移动阅读设备等。这种传播方式能够随时随地使人们获得各种形式的新闻资讯,各种新闻获取渠道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新闻阅读量,契合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其次,新闻传播方式的全媒体化。新闻传播形成了对人们多种感官的刺激,使新闻传播具有了深度,增加了新闻的趣味性和人们关注新闻的注意力,新闻传播呈现出全方位特征,即从传统的文字和图片转变为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
二、多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一)坚持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避免新闻内容同质化
多媒体时代下,新闻内容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为了避免同质化,一些新闻机构开始采用一些哗众取宠、措辞浮夸等手段来刺激读者,但这样会严重影响新闻的健康发展,导致新闻内容严重失真、观点偏激。因此,在多媒体时代下,要坚持报道具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并非只报道一些言论偏激的新闻,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读者独立思考。首先,要避免一味地通过各种奇闻轶事来刺激观众的好奇心,要坚持对人们生活有切实影响、对国家发展有作用的新闻,编辑要具有发现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其次,记者要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坚持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如通过挖掘新闻的深度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使人们感受到社会的真实性。要做到报道新闻事实、了解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新闻事实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报道。
(二)将自媒体纳入新闻报道中,不断适应时代潮流
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在新闻报道中,要将自媒体纳入进来,专门开设自媒体办款,用来作为网友新闻的阵地,如“亲历者”。同时,为了核实和追踪有价值、重大意义的新闻,要设置相应的负责该板块的新闻编辑,以供对严肃的新闻有阅读需求的读者进行阅读,并予以到其他相应板块。另外,核实之后,为了鼓励更多人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新闻报道,可以对新闻的第一者进行适当的奖励,促进自媒体的蓬勃发展。
(三)要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新闻,有效节省阅读时间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量庞大,人们找到所需要的新闻越来越困难,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阅读负担。因此,为了提高读者的忠诚度,在新闻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缩短读者对新闻进行筛选的时间,新闻与读者的阅读习惯要相互契合。首先,按照新闻事件的种类和发生时间,对要的新闻进行分类,方便读者进行个性化阅读,供读者进行分类订阅。其次,在新闻的页面上,要尽量清晰简洁,采用罗列标题的方式将新闻展示给读者,有效地节省阅读时间,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点击标题。另外,为了供有阅读兴趣的读者进行深度阅读和扩展阅读,要附上新闻专题链接,方便读者按照个人的阅读习惯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杨洁.浅析电视动画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J].新闻战线,2014(12):230-231.
[2]杨东伶,徐文静.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J].新闻战线,2015(10):27-2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价值;实践应用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渐突出,其将文字与声影、书本与生活进行有效结合,打破传统教学的格局,为学生提供立体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紧跟时代步伐,将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发展,促进小学语文的学与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1)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来完成;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但在应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师可以直观、形象的对教学内容、信息进行传递,课堂上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过程。
(2)多媒体技术满足现代教育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造直观的情景,利于对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激发,符合当今时代下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3)多媒体技术打破时空的限制
多媒体技术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将课本的内容直观有效的反应给学生,学生在观看视频、图像以后,更容易掌握课本知识。
2.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1)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很难对固定事物产生持久的注意力,对万物充满好奇心,而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需要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愿意学习语文知识。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协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选出精美图片、设计课件,课件中真实的声音、绚烂的色彩,容易吸引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注意力,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善于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不同之处,这对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新课程标准中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体现比较深刻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教材是枯燥无味的文字或是图片,在接受时学生会感觉乏味,缺乏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可以来展示相关视频或是浏览一些网页信息,容易调动学生的感官,激活思维,进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感悟能力,有效吸收课堂所授知识,优化教学效果。
(3)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说话能力,利于激发学生的发展思维,学生在多媒体引导下可以增加交流、参与的机会,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品质。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充分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融声像图文于一体,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极大的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语文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往往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过于重视课件的观赏性,简单的认为多媒体课件越漂亮越好,导致课件背景复杂,画面变化频繁,学生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对画面的欣赏上,忽视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使得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主要基于语文课的特质,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一切教学手段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不能完全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全面能力,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适度引入多媒体技术
引入多媒体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明确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第二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背景;第三掌握多媒体的展示时间,如果时间过长会大量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对整堂课的教学产生影响。
(2)正确处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对教学上的一种创新,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两者的区别在于: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感官体验,即:动画、色彩、视频、图片等;而传统教学模式是需要进行板书教学,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如果长期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技术,会使得学生思维懒散,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3)注重突出语文的特点
在应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应注重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切忌出现多媒体喧宾夺主的问题,在应用多媒体的同时要不断强调学生多读,借助多媒体技术多了解课本内容,以期来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徐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价值及意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2]胡京华.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价值及意义[J].学周刊,2012(32).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 多媒体互动 低头族
多媒体互动教学形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决定着高校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近些年,高校推出的多媒体互动教学已经取得了些许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像“低头族”现象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不可否认的是“低头族”的出现与高校多媒体互动的效果有直接关系。下文先分析高校课堂“低头族”的原因,总结高校多媒体互动中出现的问题,并以课堂“低头族”为例,指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多媒体互动的改善对策。
1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出现的原因
对于高校“低头族”现象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社会环境方面,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背景下,科技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代90后大学生,是信息时代到来的见证者以及主要享用者,各类触屏电子产品的普及,其上面显示出来的新闻资讯、APP等极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这也使得一些自制力差的大学生会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关注这电子产品。
其次是学校环境方面,学校或者教师缺乏对课堂“低头族”的管理,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使得课堂能氛围极差,一旦学生感觉到无聊、乏味,就会萌生低头玩手机的想法,这样就陷入恶性循环,课堂氛围越差,“低头族”现象越凸显,而课堂氛围就会更差;而且有的高校在教育中仍然使用“填鸭式”教育方法,缺乏教学实践,学生无法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依赖手机来打发时间。
最后是学生个人主体方面,除了外环境影响之外,笔者认为“低头族”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学生个人主体方面的因素,90后学生自制力普遍较差,一些学生沉迷于虚拟化交往中。一般90后大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还不够成熟,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庭的过分呵护下,缺乏起伏的人生经历,往往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与思想,使得学生的自制力较差,难免在课堂上会出现开小差、低头玩手机等现象;而且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有些学生会沉迷于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中,缺乏与现实中朋友的交际与交往,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孤僻等心理,这样的心理也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低头”沉迷于网络。
2高校多媒体互动中出现的问题
2.1教师忽视其课堂主导作用
经过调查发现,高校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会忽视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不能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由此学生无法做到有效的接受与消化多媒体输出的大容量教学内容,学生也就无法适应教学节奏,在教学中像无头苍蝇一样无所适从。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自身课堂主导作用,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出现缺失,教学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这样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也与教师缺乏互动,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对学科内容的兴趣,增加学生出现“低头”的可能。
2.2学生缺少实践练习
在现代的教学中,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所以在很多的时候,学生都是在低头学习和练习,在教师进行讲课的时候,学生也只是唯命是从,觉得教师讲的就都是真理,不会对其进行反驳等。所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无法真正的提高他们活跃的思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严重的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都抬起头来看看知识本身的奇妙与丰富,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学习乐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可以做到和教师有眼神和感情的交流,从而有效的让他们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氛围,通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积极的让学生参加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上来,而不是让他们一直藏到课桌的后面,给他们一个真正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互动和笑语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
2.3教师缺乏教学方式创新
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因为控制台的固定,所以这样似乎限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只可以在讲台上进行操作和讲授,其实这样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区别不大,只是少了一些板书,同时让一些教学内容显得生动可感,这样就很容易忽略掉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讲台之下无论低头做什么教师无暇去关心,所以这就无法很好的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试讲,教师在下面进行聆听,又或者在进行讲课的时候,通过遥控器对多媒体进行远程操控,从而可以让教师走下讲台,而学生们自然都会抬起头来进行听课,这样可以相对的保证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同时在课堂上要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回答,从而保证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他们相互的理解,使得教师可以更好的进行课堂设计。
3围绕着“低头族”现象,高校多媒体互动的改善对策
3.1优化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多媒体运用价值与意义,优化自身多媒体教学的观念。教师应当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而不能当做是教学的主体,而且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做好信息传递者以及信息的加工者与处理者,正确使用多媒体这个工具,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学生产生无聊与枯燥的情绪。
其次,教师需要提升自身多媒体技术的掌握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多媒体技术的不只是视频、动画等功能,因此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多媒体,掌握多媒体更多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价值。而且教师在制作与编写课件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要优化课件的呈现方式以及课件内容与形式,这对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有重要作用。
3.2发挥传统教学优势,整合多媒体技术特点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时,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不能替代传统教学的,多媒体只是传统教学模式一种补充、发展以及完善,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需要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与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进行整合,保证多媒体教学能得到合理运用。
其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时,不只是与学生之间的提问互动,好需要走向讲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心理进行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一旦发现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师要明白,走向讲台与学生互动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能有效避免“低头族”的产生。而且教师要重视传统教学中,板书的重要价值,这样能给学生重组的思考时间以及训练时间,这样可能节奏也能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多媒体大容量知识内容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减少学生出现“低头”的可能。
3.3加强学校课堂管理,推动教学方式革新
首先,学校需要坚强对教学课堂的管理,可以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以及奖惩机制,将学生能在学校管理制度的监督下避免出现“低头”。通过建立管理机制的方法,使得学生的“低头”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学生也就会克制自身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心理,学生也就能有大量时间来听讲与学习,这样使得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其次,教师要有管理意识,对于课堂中一些“低头”现象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定要进行及时提醒与管理。当然,在提醒学生时要注意语言,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改善课堂上“低头”现象,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改善学生的消极学习情绪。
3.4引导学生自我认识,端正学生学习意识
首先,大学生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应该有个学生的样子,虽然在大学可以随意的带手机或者各种电子设备等,但是在上课期间教师的手机都要关机或者调成振动等,那作为一个学生呢,其手机更是应该关机。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上课的时候认真的听讲。但是在很多高校大学生认为上了这么久的学习,终于到大学了,管束比较宽松可以很好的放松一下,对大学的课程总是不以为然或者不屑一顾,在大学之中,似乎学生到课堂坐在教室里面,似乎就是很给教师面子了,还需要别的嘛?说实话,这其实就是我国的教育体质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因为在整个教育中,属于“前紧后松”的一个状态,这造成了现代的学生在大学之前的那种压抑的状态,到大学之后一下子爆发了出来,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上大学的时候,肆无忌惮的玩。
其次,在现代的大学教育中,大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还要懂得制定学习计划,提升自我约束能力,保持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得自己沉浸到学习中去。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度光阴,更使他们不至于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最后,就是要加强对“低头族”的心理疏导。充实他们的现实生活,要让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乐趣,多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对现实生活充满乐趣,从而有效的治疗“低头族”他们总低头的毛病。
4总结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多媒体互动还需要一线教师继续研究,对于高校“低头族”现象也要积极研究找出良好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郎长胜,赵秀娟.互动多媒体模型构建及其教学应用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06):125-128.
[2] 何跃美.对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5,(11):126-128.
[3] 彭羽.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盛行的原因及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41-44.
一、新时代环境下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的传播形式, 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加快了新闻作品的传播速度和实效, 能够让人们在第一时间阅读到相关的新闻内容, 但是同时, 在众多的新媒体之中, 也存在着信息失真的现象, 很多新媒体的内容都是依靠标题内容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但实际内容并不和标题内容相符, 这无疑给网络信息的传播环境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以下将从两方面分析新媒体带给新闻宣传工作的挑战。首先, 新媒体的兴起可能会给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 因为网络的便捷性, 人们不仅能够接收消息, 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快速便捷地各种信息, 甚至会出现部分人员不良信息, 如果不加以制止和管束, 就会上升为新闻的焦点话题, 对社会的发展、地方稳定繁荣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其次,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新闻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才能让新闻宣传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好发展。
二、新时代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的特点分析
(一) 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下, 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特色就是互动性。在以往的新闻传播过程中, 新闻只是单向地供人们观看, 并不能在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多媒体工具的运用实现了人们的这个愿望, 让人们能够在新闻宣传中进行交流和互动, 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也有利于相关部门及时的了解新闻观众的心理倾向和宣传诉求, 能够促进新闻传播事业更好的发展。
(二) 时效性。在新媒体背景下, 新闻宣传工作的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新闻内容的传播速度之快简直令人惊叹, 而且完全不会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说, 新闻内容在新媒体时代下, 人们在第一时间就能观看, 这就是新时代赋予它的时效性, 不仅传播速度快, 而且它的更新速度也丝毫不亚于传播速度, 在发生重大的新闻事件时, 新媒体技术都能对事件进行实时追踪, 甚至能够进行同步直播, 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已经真正做到了让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新闻的动态和发展情况。
(三) 信息量大。在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 由于受到报纸、书刊篇幅的影响, 往往会让新闻的内容受到一定的限制, 不能全部出来。而新媒体则不一样, 它传播的内容非常广泛和全面, 不会受到内容的限制, 传播的信息量很大。
三、新时代下新闻宣传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一) 科学合理地策划新闻内容。新闻内容的策划是新闻传播工作的基础, 对新闻的传播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 新闻宣传工作要想得到更好发展, 就要对新闻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策划。在策划时要考虑到以下问题:首先, 要找准新闻内容的切入点, 根据新闻内容选择恰当的切入方式, 比如说, 在对社会层面的新闻进行编辑和应用时, 编辑人员就不能只站在一个新闻编辑人员的角度去写, 而是要站在社会这个大角度上, 去看待这个事件, 将自己置身其中, 用最真实的感受去评价去撰写, 让新闻的内容变得更加地吸引人;其次, 新闻的编辑和应用一定要重视新闻事件的关注点, 我们都知道, 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新闻也是一样, 在编辑的时候要找准关注点, 并引导观众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个内容上面来, 这样能够避免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 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人才建设。新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要想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就需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培养, 要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新闻宣传工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只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才能保证新闻内容的有效性, 从而才能更好地进行新闻的宣传工作。因此, 媒体机构要加强对新闻工作人员的培训, 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不断培养和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保证新闻工作者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以此来促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210-02
The Digital Teaching Model of Chinese College Research in the Digital Age
MA Lia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1701, China)
Abstract: As the digital age com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our college is change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 in our current college digital teaching model, and these problems prevent our current college digital teaching model becoming better. So to improve our current college digital teaching model, we have to use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our digital network and digital media, and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of teacher, student, class knowledge and digital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digital; teaching model;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数字化”的改变与发展。其中,最普遍的现象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师的授课过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笔者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国高校目前的这种“数字化”的教学模式虽然广泛地应用到了大多数课堂当中,可是其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很多教师仅仅是将教学手段进行了“数字化”,并没有充分运用数字网络的和数字媒体的优势来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以及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式,反映出了目前我国的这种“数字化”教学模式还不成熟,仍需改善。
本文所指的“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并不仅仅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课件的简单应用,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借助数字网络环境丰富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数字媒体的优势传播教学内容,并通过合理的数字教学手段和数字教学平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来获取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与普通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数字化”后的现代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出其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多样以及师生交互性强等一些先天优势。
1 我国高校“数字化”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缺点
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在我国高校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是较为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 这一教学模式原本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有机地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媒体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从而达到知识的具象化、趣味化,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却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其结合了计算机和媒体信息技术,但是其“数字化”程度较低,“数字化”的范围较为片面,难以达到其预想的教学效果,主要问题包括:
1.1 重形式,轻内容
多媒体教学模式容易导致教师将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转化到教学课件样式的制作上,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 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件的表现形式上下足功夫,对于教学内容的准备却周而复始,缺乏更新。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主要是通过PPT(PowerPoint)软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这些载体的结合来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PPT课件本身的样式不断进行改变,热衷于在电子课件中加入很多不必要的文字和图片的动画效果,表面上看似乎花费了很多心思,但是对于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却采用一劳永逸的方式对待。有些教师忽略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出现了很多为了应用多媒体进行的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师授课的中心发生了本质性的偏移,甚至导致部分教师产生了只有利用多媒体教学,才能体现其教学水平的根本性错误认识。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于课程所要传达的知识本身更加失去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缺乏足够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难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完全体现出其教学内容。古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师普遍未受过正式的多媒体教学培训,对于数字时代下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介和数字媒体的应用也并不多,甚至有部分教师缺乏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教师仍然要通过自己并不熟知和了解的多媒体平台来对学生进行授课,自然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其制作出的多媒体课件大多质量不高,难以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教师不但很难将自己的授课内容恰当、清晰、完整地通过多媒体教学来传达给学生,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教师的备课和授课状态。
1.2 缺乏教学互动性,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不仅需要知识的交流,更需要情感的交流。但在我国目前的“数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被电子课件弱化,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制作的电子课件上,教师本身却成了计算机的操作员和电子课件的解说员。在目前的“数字化”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难以做到通过自己的语言和人格魅力来引起学生的注意,难以通过知识的魅力感染学生。教学过程中主次颠倒,人机错位,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缺失,既不利于知识的传授,也不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教学效果反而受到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抑制。
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对于数字时代下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的分析,教师普遍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使得教师制作出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对不上学生的“胃口”,很难引起当下大学生对于授课知识的共鸣,自然会削弱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2 如何优化的我国的“数字化”教学模式
通过以上对于目前我国高校 “数字化”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虽然也是在应用数字化教学,但是其“数字化”教学模式还没有达到一种“成熟”的状态,仍然存在各种问题。我国的高校教育模式想要突破这种教学瓶颈,就必须充分发挥数字网络和数字媒体的技术优势,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关系,才能改善我国目前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2.1 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包括对于数字化教学的正确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更应该在教师身上得以体现,数字时代已经来临,但是很多教师却并未跟上时展的步伐,在教学上没有充分结合数字时代下网络资源和数字媒体平台的优越性,难以将自己的知识传授平台现代化、数字化。所以,我国高校的“数字化”教学模式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字化教学能力,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于数字化教学的认知能力。通过提高教师对于数字化教学的认知能力,可以树立教师正确的看待数字化教学观念,避免产生“重形式,轻内容”的认识误区。同时还可以使教师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来把握授课内容数字化的程度,注重内容与技术的平衡,通过技术合理表达上课内容,避免过度数字化所带来的抑制教学效果的反作用。
二是提高教师对于数字化教学技能的应用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了利用现有的数字网络平台来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能力,也包括了借助数字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进一步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教师可借助数字网络来及时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当下最新的专业信息和应用案例来给学生进行具象的理论解释。通过增强教师的数字化课件制作技能,教师也可以运用不同的课件制作软件对课程当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形象的分析。例如:机械学院的教师可通过对于FLASH动画软件的学习,制作出一些机械传动装置的构造原理动画,使得学生相对于观看静态的图片更能够一目了然。同时,通过加强教师对于不同的数字媒体平台的应用能力,可以使教师通过开通一些网络媒体平台,例如博客、MSN等网络通信方式,增加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沟通的时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2.2 提高教师对于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的了解
很多教师容易忽视了解学生的重要性,实际上,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数字化”程度是紧密相连的。当下的大学生对于网络和数字媒体技术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接受与应用能力。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很多大学生对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并不逊色于高校教师。面对着“数字化”程度日趋增强的学生群体,教师除了要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上能够领先于学生以外,还要去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通过对于学生群体的了解来消除“代沟”,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增加师生之间的共同语言,掌握学生的审美情趣,结合具体的课堂知识点,才能够制作出学生容易接受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并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在授课时加以引导和指点,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出“数字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得“数字化”后的教学内容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 董二林.高等教育改革之路: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整合[J].吉林教育,2007(10).
[2] 刘永清,陈爱妩.多媒体教学的研究现状与理论研究框架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1).
[3] 王红梅,张建龙.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探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1).
[4] 赵莉.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2008(1).
关键词: 播音主持 全媒体背景 培养人才 能力要求 探究方略
科技进步的加快,站在时代前沿,各媒介更新换代加快,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给新时代的播音主持教学带来诸多困境,毫无疑问,一些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停滞在单纯注重基础教学方面,诸如普通话的发音与基本语体教学,忽视个性开发、心理素养及综合能力等高层次探究,没有形成一定系统、条理的教学体系,因此,学院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人才站在新的全媒体时代下,语言教育能力差,应对处理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播音主持方面的职业素质要求,所以解决这类难题迫在眉睫。
一、浅析全媒体时代与全媒体背景下的播音主持情况
浅显来看,这样的“全媒体”时代所指的就是在时代潮流下,讯息传播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实现与音像图三者结合,以大众多媒体为媒介,诸如电视、广播传统方式及互联媒体一类,纷繁的传播方式涌入大众视线,因此,全媒体时代是一个有机联络起多媒体与人们生活的时代。许多多媒体出世,使传统意义上的播音主持行业面临瓶颈,不由地要求播音主持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工作面临诸多困窘现状。早在过往时代,播音主持是备受群众认可的,一定程度上是较为权威性的发言方,然而,全媒体背景之下各式各样媒体更新问世,不知不觉人们接收讯息的路径增多,同时在文化素养提升上是大众的个性化明显突出,与之俱来造成播音主持话语权渐渐失去效力,相应行业的竞争力愈发薄弱,一直以来,播音主持都处于独立环境下,未曾系统性研习其他媒体与行业,整体系统理念缺乏,没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继而面对冲击不堪重负。第二,相关播音主持的专业技能与全媒体的配合脱节。相关主持工作教学中,许多有关知识框架松散,而改进后的知识框架略显单一,仅注重专业方面的突进,未能付诸实践,只有全新地运用到全媒体背景下的各种技能技术才可以辅助播音主持工作步入正轨。第三,旧有模式根深蒂固,创新观念匮乏。创新是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表现在近年来电视综艺上的盲目抄袭,一味引进而不加革新,急功近利追求收视,从而忽略因循播音主持特点改造节目,便缺失长远性发展的可行性,主持特色上没有创新精神。
二、播音主持探究发展进步之路
1.培养播音人才既有模式。想要播音主持真正适应如今的全媒体背景,必须立足于培养播音主持教学的基础,眼下国内播音主持行业教育已经在持续改革与探索,处在全媒体潮流之中,相关院校更要站在时代前沿,自我要求革新,力求播音主持专业牢牢把握住时代脉搏,凭借着多媒体技术开创崭新局面,播音主持专业必须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引入全媒体先进理念,诸如在众多社交平台上宣传讯息,提升节目感召力,同时要摈弃过往传统局限性传播手段,多方位的声像画面结合打造新型媒体传播优势,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全面推进播音主持创新发展进程。
2.立足于多媒体媒介加强培训播音主持教学。鉴于如今是多重多媒体互相融合发展的全媒体时代,由此,在播音主持专业学员培训上,必须秉承崭新思路,积极利用起相关多媒体应用平台,结合对应的全媒体理念与知识技能,引导变革传统教学方式,进一步统一与新媒介的对接步伐,科学合理采用时下热门的微信、微博等平台,依靠多媒体技术将声音、画像及视频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风格,从而有效地进行播音主持方面工作。
3.竭力探索出新型播音主持系统,挖掘播音主持特色,进一步强化在创新上的突破。相对于观众而言,潜移默化之中对播音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接受颇深。这些主持上的特色不可避免地成为播音主持人员吸引关注的聚焦点,继而为实践中的教学工作所借鉴,有关教师适当引导播音主持学员注重个性特色的形成,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自身风格,从而在实际演练之时逐步提高创新能力,助力学员们树立明确风格目标,不断努力,为之奋斗。
三、结语
播音主持工作想要在全媒体背景下继续有所进步,需要关注媒体时代的变化,更新自我,弥补不足,应对新时代播音主持要求,勉励播音主持提升自我素养,不定期开展培训,以跟上时代变化,并为播音主持行业教学革新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昕蕴.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概述;必要性;科学整合
0.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各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也发挥了其强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与悦耳动听的音乐,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有趣形象,使学生的各种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最大的提高,从而让他们对音乐充满了兴趣,并提高教学效率。
1.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概述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教育信息化也成为了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教育全局发展中的关键环节[1]。因此教育部门也提出相关的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要加强建设基础设施,构建国家公共教育的信息化平台,从而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资源的开发与交流,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就纵观目前的学校,一般都已经配备上了多媒体教室,其中包括各种信息设备,给学习者提供各种知识信息及资源,为他们的探究式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文化环境,创造了更为宽广的空间。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音乐教育也逐渐向前推进,并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得以应用。实质上,多媒体与音乐的整合已经发展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上世纪80年代,MIDI技术的诞生,为现代音乐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而之后出现的电脑音乐以及多媒体音乐系统以及网络化教学,则逐渐使师生的理性与感性得到了互补,使美的信息量得到了更大的强化,也使时空的局限被大幅度降低,从而使课堂充满了真实性,使学生陶醉于其中。
2.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广泛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多方面。一是可以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自然地去获取知识。有相关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0%左右来自视觉,而10%则来自听觉,这两个感觉器官就已达到了90%,人类记住的内容30%是来自于自己看到的,而20%则来自于自己所听到的,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的内容则又占到了将近70%[2]。所以说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艺术的冲击下有了更强烈的感化,使他们的薄弱技能在视唱和练耳等教学环节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强化。二是提高了教学效率。音乐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是具有相似性的,一样需要进行备课和板书设计与问题的提问,但是如果将这些内容都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那么这将会减少教师在课堂进行板书书写的时间,从而可以集中时间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三是创新了音乐的教学方式。在网络学习的环境中,教师利用校园网络,围绕学习主题,把丰富的资源都有效地组织起来,从而为音乐教学提供一个高效、实时的音乐环境,让他们可以愉快地欣赏音乐,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当然,要将多媒体技术科学地应用到小学音乐教育中不仅是因为多媒体技术本身具备的优势,同时还因为小学音乐教育在现如今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对音乐课程的不重视,所以很多小学都存在着开课率很低的现象,对音乐的重视还只停留在口头上,真正的投入少,教学设备在整体上非常奇缺[3]。其次是师资力量的缺乏。现在小学的音乐师资缺额很大,一般小学一个音乐老师就要带好几个年级,因此,也直接导致了音乐教学质量的降低。而教师也没有经过系统的上岗培训,从而对一些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也不太成熟。所以科学地让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整合非常有必要。
3.科学地让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上文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如何运用与整合是当下的关键。
首先,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我们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音乐课程,因此我们的出发点和重点都是音乐教学而不是单纯的多媒体操作。所以音乐教师要根据音乐教学内容自身的规律及特点,通过各种图形、声音或是视频影像等形式来展示学科的知识。
其次,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值得肯定的是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音乐教师们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运用电子媒体制作教学课件,给学生各种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但是也仍然还要重视传统的教学,虽然粉笔和板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次数逐渐减少了,但是在音乐教学中比如音符的书写以及音谱的教授等都还是需要传统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虽然有诸多的不便,但是要彻底地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替代它又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将这两种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它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所以作为信息时代下发展的学校,要高度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的安装和运用,而作为音乐教师,则必须深刻的意识到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给学生提供一个让他们感觉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虽然多媒体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和好处,但是我们仍然要牢记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整合,而完全忽视或是否定了传统的教学手段,而应该将这两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整合,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戴建芳.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12,12(02):115-117.
关键词:数字化;传统;舞蹈教学;创新改造
一、传统的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学习,在学生模仿学习过程中再对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可见,教师的示范和后期对学生动作的规范是传统舞蹈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这就是为什么传统舞蹈教学一直脱离不了“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的原因,也是舞蹈教学与其他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1]传统舞蹈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一次次的示范和纠正错误来保证教学质量,但这种枯燥乏味的灌入式教学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过于严厉苛责,学生反而会产生畏难心理,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大幅度降低,导致课堂氛围消极低沉,教师和学生都将会陷入到急躁、压抑的恶性循环中。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将数字化的资源与技术同舞蹈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舞蹈教学的改革创新发展,是每一位舞蹈教师的责任使命。
二、数字化时代对舞蹈艺术传播的影响
(一)数字化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
1.普遍性和娱乐性
传统的舞蹈艺术指的是专供舞台演出的具有特定目的且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都很高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其对舞台之外的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相应地,传统舞蹈的影响范围有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得到的普及。[2]舞蹈走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了人们聚会休闲的一种娱乐方式,具有了数字化时代所特有的普遍性和娱乐性特征。
2.互动性与即时性
数字化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舞蹈艺术的表演者与不同层次表演者以及观众的积极、即时互动。数字化时代下的舞蹈表演不再仅仅是表演者单纯的艺术展示过程,表演者与专业人员的互动以及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促进了表演艺术的人性化和大众化发展,舞蹈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形式,而是逐渐演变成为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数字化时代下的舞蹈艺术可以随时随地供观众欣赏、模仿、体验,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具备了明显的即时性特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极大的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如专门录制教学视频的影像舞蹈;利用数字化程序和计算机程序编写的虚拟化数字舞蹈;存在于关于网络游戏中的游戏舞蹈等。
(二)数字化时代对舞蹈传播的积极作用
舞蹈艺术的传播方式直接决定了舞蹈的发展,一般舞蹈传播方式有两种:通过舞台直接传播和通过文字、图片、舞谱等方式的间接传播。舞台直接传播可以为观众创造直观良好的舞蹈艺术享受,但是传播范围有限,受众群体也极为有限;间接传播的范围较直接,传播性极大的拓宽了,但是受众群体并不能直观的感受舞蹈动作呈现出的美感和艺术底蕴,因此,两种方式都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两种传播方式的优势融合,在扩大受众面的同时也实现了舞蹈在舞台之外的动态呈现,其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首先,数字化时代的舞蹈传播媒介发展成为互联网、电视、光盘等,极大的降低了人们观赏舞蹈艺术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极好的促进了舞蹈艺术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拓宽了舞蹈艺术的受众群体;其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带来了舞蹈艺术在舞台之外的“直接传播”,传统的直接传播仅仅局限于特定时间特定场所里特定的节目,在时间、空间及传播内容方面存在许多的限制,对舞蹈艺术的传播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而数字化时代的舞蹈传播可以以视频的形式永久保存,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受众群体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和欣赏舞蹈艺术,推动了舞蹈的快速发展。[3]
三、数字化时代舞蹈教学的创新改造
舞蹈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因此对舞蹈学习者的观察和记忆能力、想象力等要求较高,舞蹈教学则是舞蹈艺术传承的关键途径。传统舞蹈教学中,主要教学场所就是练功厅和舞台,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但是由于学生个人能力和基础功底的差异,导致传统舞蹈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且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舞蹈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现代舞蹈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平台,其即时性和互动共享特征为学生课后的基础训练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对舞蹈教学的创新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互联网学习模式的形成
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局限于课堂,课程结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和传授就彻底终止了,这对舞蹈教学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延伸至课外,极大的增加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首先,多媒体技术下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整的将学习计划和重难点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体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教学所用影像资源或者上传自己录制的教学资料,然后将链接发给学生,以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之用。其次,数字化技术下的舞蹈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存在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与教师进行实时的沟通交流,实现舞蹈教学的日常化和实时化。生动丰富的影像教学资料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有效降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讲解难度,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质量和效率。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视频、图片等上传到网络,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互联网学习模式的形成,从而实现舞蹈教学的课外教学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舞蹈教学主要就是教师讲授课本知识,学生记笔记,教学形式单一枯燥,课堂氛围低沉压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会很理想,课后的记忆和应用效果则会更差。数字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情景导入法,教师将舞蹈动作做成PPT或者视频合集等,通过生动的舞蹈画面和视频资料的代入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而且结合音乐、文字、视频等生动内容的教学信息化教学课件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情景导入法所需的课件时间不宜过长,数字化在舞蹈教学中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不可以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否则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课件的制作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制作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术和知识,保证课件的质量。[1]不仅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课后练习、学习领悟等制作成PPT或视频质量上传网络或者直接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作能力。
(三)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数字化技术促进了一种新的舞蹈教学模式的形成——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中,学生处于舞蹈课堂的主导地位,通过观看学习教师提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学生在课堂是向老师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和盲点,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质量。翻转课堂的设计是以教师对班级学生的细致观察和准确评估为前提的,教师需要随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吸收和学习情况,根据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翻转课堂,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和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