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范文

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

第1篇: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

电影《刮痧》是一部典型的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电影作品。故事发生在圣路易斯――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男主角许大同,是一位游戏开发人员,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新研制开发游戏销路畅通,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一次,儿子丹尼斯发烧肚子疼,刚来美国的爷爷由于看不懂药瓶上的英文说明而采用中国传统的中医疗法“刮痧”给孙子治病,许大同因此被告虐待孩子而丧失儿子的监护权。

在中国人看来,许大同,一个中国男子,为了能让即将回家的老父亲见上孙子一面,触犯法律把儿子从儿童福利院“偷”了出来,这是中国传统美德之孝道的体现;为了让儿子回到幸福的家而被迫与妻子分居,为了抢回给儿子的礼物而近乎疯狂的与强盗大打出手,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为了圣诞夜和家人团聚而冒着被摔死的危险毅然顺着管道爬上位于九楼的家,这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爱......一串串的爱加起来,他所承受的却是旁人的不理解、美国法律的制裁。这是典型的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文化本身没有对与错,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才造就了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刮痧》反映的是文化与文化不被理解的寂寞,中西文化之间的明显差异,通过以下几个场景得以体现:

场景一:丹尼斯肚子疼,爷爷看不懂药瓶上的英文,通过中医疗法“刮痧”来给孙子治病。刮痧是中国中医中的精气之学,是中国人认可的医疗保健方法,在西方的医学中不曾提及,这是医学哲学的差异。

场景二:为了让即将回家的老父亲看到孙子,许大同甘愿触犯法律,把儿子从福利院里“偷”了出来。中国人看重的是家庭伦理,对于父母长辈讲究的孝敬,重视的是每个人在家庭中的位置,强调家的观念。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个人,追求的是思想的自由自立,淡化家庭观念。

场景三:两个孩子打架,许大同打了丹尼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礼节、严于管教的表现。后来,当许大同说这是尊重昆山,是给他面子,昆山不理解,他认为打人是犯法的,不管打谁。

场景四:在法庭上,昆山作证许大同虐待孩子。许大同不理解:“我一直把你当朋友,但你却在法庭上出卖我!”这是“朋友”文化的差异。在中国,把“朋友”定义为:对方的义务越多,关系就越好,为了朋友,随时可以两肋插刀。而在西方,他们很少花时间去维系特别密切的朋友,正如,中国人的那句话:“君子之交淡于水。”而且,西方人能做到真正的公私分明,这是他们捍卫正义的一种表现。

电影《刮痧》反映的是文化的碰撞,从哲学到伦理道德,再到意识领域的一些方面,从思维方式的不同到行为上的冲击,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学科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个议题。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世界观不同。中国人的世界观是一体的,而西方人倾向于多元化。西方人的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而中国人更看重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认为“天人一体”。

2.社会伦理观念不同。中国人讲究的是重家庭,轻个人,有较强的家庭观念;而西方人重个人,淡化家庭,崇尚的是个人自由。中国人主张以家庭为本位,个人融入家庭之中;西方人更强调的是个人,个人本位,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人人平等。当然,随着社会的变革,这也在不断的革新。

3.人生观不同。中国人的人生观追求平淡,趋于中庸;而西方人勇于进取,但也容易绝望。在人的生活理想上,中国人得意时就奋发进取,不得意时就安安静静过日子,不会轻易绝望。西方人讲形象,讲典型,人生命运受仕途理想的影响比较明显。这一特点在西方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得很充分。

4.价值观不同。中国人重义轻利,西方人重利益,能公私分明。中国人重情感,把“义”看得高于一切,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孟子》:“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西方把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第2篇: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范文

1面对同一个问题的反应

1.1中国人的反应中国男人被问到这个问题,会觉得很棘手。一边是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生养自己的母亲,一边又是倾心付之,共度一生的妻子。男人进退两难,犹豫不决。但是一定要他回答的话,他会犹豫地、吞吞吐吐地选择救母亲。因为有这样一个观念在心里深深地扎了根:妻子可以再找,而母亲只有一个。虽然他知道这个原因一旦说出,将触发一场“战争”,但这个想法确确实实地存在于男人的每一个细胞。

1.2西方人的反应西方男人被问到同一个问题,与中国男人相反,他们会沉默一段时间,经过深思熟虑,很认真地回答:先救妻子。当被问及原因的时候,他说:“我的妻子是我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如果是我的母亲做选择,她也一定会叫我先救我妻子的。而且,我的母亲年纪已大,可我的妻子尚年轻。所以,我选择先救妻子。”

2造成中西方男人不同反应的原因

2.1历史原因(女性地位)中国女性的家庭地位相比于封建社会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妇女的家庭地位仍然受到限制。在结婚之前,女性择偶要受到家庭的干涉。婚后,丈夫又是一家之主,基本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男人承担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妇女则是在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甚至在性方面,根据2006年的网络调查结果,近九成的中国男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处女情结;根据2011年网络调查显示,八成网友支持守贞。(董秀静,2014:53)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保持着保守的观,特别是对女性。西方女性在结婚前,在择偶方面有较高的自。他们主张自由恋爱,考虑到两个人的感情才结婚,而不是完全受家庭的影响。她们认为婚姻纯属私事,自己决定就好,其他人不得干涉。在她们看来,中国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残忍的做法。而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她们也会勇敢地反抗,重新追求自己的幸福。婚后,夫妻的家庭地位平等,共同承担家务,妻子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妻子不是为了丈夫而活的。在性问题上,西方人一向比较开放,对女性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据1991年美国人口统计中心的资料,男性初次的平均年龄是15.7岁,女性初次的平均年龄是16.2岁;到了18岁,86%的男性和62%的女性不再是童男处女。(董秀静,2014:5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比较开放,尤其是西方女性有了更多的婚姻自。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明显比中国女性高了许多。

2.2社会文化

2.2.1孝文化“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的内涵是“亲亲”,就是善待父母。孝是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性,子辈对父辈的敬爱侍奉。孝的本质是爱,是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就是对血缘关系的维系。中国有句话:“百行孝为先”。可见中国人是十分重视孝文化的。孝文化在中国如此盛行,并世代相传是有一定的条件的。(1)孝观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试想,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人群中,食物来源少,不稳定,人们根本不可能有剩余产品,更没有能力提供给老人。相反,杀老可以减少对食物的消耗。所以在当时,人们在观念上是容许杀老,弃老的。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老人的重要性得以提高。老人总结出一些宝贵经验,从而获得人们的崇敬,于是社会上敬老、尊老的孝观念出现了。(2)血缘宗法制是孝产生的社会基础。在宗法制下,政权与族权、政治身份与血缘身份合为一体。这集政治、伦理、宗教与一身的“孝”观念得以发展。(3)中国式的个体家庭是孝产生的首要条件。中国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家长在产品分配中占居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家长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必然是指导和被指导、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年来中国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百善孝当先,行孝当及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德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总之,孝文化已经或多或少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了。就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面对同一个问题,中国男人的回答是先救母亲了,而且还抱有这样的观念:“媳妇儿可以再找,母亲只有一个。”

而西方却没有那么重视孝文化。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二是以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化。这三大源头后来融合起来并以基督教的形式构成了西方文化体系。因此,要探索西方的孝文化必须要研究《圣经》。其中第五条就要求“当孝敬父母”。可是,西方除了《圣经》之外,几乎再没有文献对“孝”进行阐述。西方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地区,由于多山而且不适宜农业生产等条件的限制,人们很早就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并且经常流动和迁徙。重商的西方文化使得人们更重视个人利益,并不像我们中国人那样重视集体利益。所以西方人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花大量的精力,西方的家庭相当不稳定。在这样的家庭模式中,孝文化是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的。而且西方重视的是社会养老,而不是家庭养老。西方的社会养老机制比中国的健全得多。笔者注意到中国关于孝的典故和出处非常之多。《论语》中多处谈到“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甚至还有专门讲孝的《孝经》。《孝经》是儒家关于孝道的专论,其思想全面完备,把孝的地位与作用推到极致,成为儒家极其重要的经典,它是对孔、曾、孟孝道思想的全面继承发展,标志着儒家孝道理论创造的完成。而在西方却没有什么关于孝的典故与出处。甚至在班杰明•富兰克林著名的《班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的13条美德是:节制、少言、有序、决心、节俭、勤勉、诚实、公正、平和、清洁、镇定、节欲、谦逊。唯独没有“孝”。所以西方人没有“母亲一定比妻子重要”的观念。他们面对“妻子与母亲同时落水”问题,有了更加自由的回答。

2.2.2家庭本位和个人本位中国人是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要求个人以家庭利益为重,无条件服从家庭,是家庭本位。而西方人坚持独立、自由、民主的西方伦理则重视以“个人本位”为中心,更重视个人利益、个人意志,主张家庭服从个人。造成这两种不同的本位论的原因是:一、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受环境的限制,我们是以集体劳动为主,以家庭公社的形式延续至今。每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无法独立,必须依赖家庭。而西方的文明发源于爱琴海,交通发达,很早就有了商业、手工业,使得个人在生存上对家庭的依赖远远低于中国人。二、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家族制度根深蒂固。中国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之说。研究中国民族性者说:中国与西方有一根本不同点,西方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两个对立之本体,中国则以家庭为社会生活的重心,消纳了这两方对立的形势。(梁漱溟,2005:15)三、从文化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消解了“个人本位”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就把“仁”作为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构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体系的伦理道德思想。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强调了单向的绝对服从关系,有助于加强家长权威的绝对化。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直至今日,孝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西方在其一系列文化运动方面都加强了“个人本位”的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的个性自由,要求个性解放,为西方的个人本位创造了条件。而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倡导自由平等。20世纪,在西方思想领域中,存在主义哲学独占鳌头,把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发展到了极致。(赵明,2012:15)

2.3价值观念(独立性)中国人的独立性远远小于西方人。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有的学生光学习好,自理能力差的离谱,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需要父母的帮助。而在西方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西方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他们的独立性。记得一个特别鲜明的对比,当孩子跌倒了,中国的父母会连忙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会埋怨绊倒孩子的东西。“打”那个绊孩子的东西。而西方的父母或者有西方教育思想的父母不仅不会去埋怨绊倒孩子的东西,而且更不会急忙去扶起孩子。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家庭整体的,孩子对父母,对家庭的依赖也特别大。而西方人是以个人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所以西方人非常重视独立性。我们众所周知的“美国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这里也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独立性。他们不像中国人,凭借着“我爸是李刚”等的父辈、祖辈的帮助,就可以“成功”。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所以对于大多数没有背景的我们,更愿意在西方的环境中奋斗以取得真正意义的成功!

2.4思维差异中国人具有论理型思维,而西方人具有认知型思维。中国人从小就被灌输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这种道德伦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国古人安于个人的道德生活,而忽视了对科学的探索。“仁义礼智信”、“修齐治平”这样的重人伦、重人文而轻科学的思维方式至今不衰。也正是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导致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而西方人重视自然科学,对天文、数学等极感兴趣,逐渐形成了认知型思维。

3造成的影响

3.1中国(婆媳关系不好,丈夫打骂妻子)针对“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的问题,中国男人的答案通常是先救母亲。这是由于本文之前分析的原因,包括:(1)中国女性的地位很低,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所以男人通常不会太考虑到妻子。(2)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的孝文化已根深蒂固。“体之发肤受之父母”,男人以生养自己的母亲为大。(3)中国人是家庭本位型的。对男人而言,他更加依赖于自己的父母,更加看重父母这方的大家族。(4)中国人缺乏独立性,永远都是“父母”的乖孩子,永远长不大。当然是母亲为大。(5)中国男人骨子里没有爱妻子的意识。(6)中国人是伦理型的,在伦理的氛围中长大,深受伦理道德的影响。重伦理,少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正因为有上述因素,使得夫妻双方地位不平等,进而导致夫妻关系不够好,甚至丈夫打骂妻子的情况。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婆媳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极其恶劣,让丈夫在中间为难。

3.2西方(婆媳关系融洽,夫妻关系和谐)针对“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的问题,西方男人的答案通常是先救妻子。这是由于本文之前分析的原因,包括:(1)西方女性的地位比中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要高一些,丈夫会多考虑一下妻子的感受。(2)西方有孝文化,但是远远没有中国的那样根深蒂固,也就是说,孝往往不会成为他们回答一些问题的羁绊。(3)西方人是个人本位型。对于男人而言,他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感受和倾向。他们选择的是自己所选。(4)西方人的独立意识非常强。他们追求独立和自由,敢于为自己而选择。(5)西方男人受圣经的影响,就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妻子。(6)西方人是认知型的,他们面对问题会理性地思考而做出判断。

4结语

第3篇: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大学生 传统文化 缺失 原因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空前提高, 英语的地位迅速上升。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发展, 我们看到的可喜的一面是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对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日益熟悉。然而, 另一面也让我们看到, 当代大学生在如此精通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同时,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到了一种惊人贫乏的程度, 这种缺失现象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今后在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因此, 如何让当代大学生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尽快补上丢掉的一课, 并使他们能够在交流过程中用英语熟练地应用,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 本文在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调查

1. 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种族渊源、历史变迁、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从总体上看,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文化基本上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 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 受基督教影响深远。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 追根溯源, 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

( 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 强调个人自由、自我发展和个人进取心。例如, 在英语书面语中, 我字永远是大写的, 在个人与家庭关系的认知上, 西方思想强调个人的自强自立与个性开放,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个人对家庭的义务比较淡化。而中国文化则强调群体意识, 崇尚儒家思想的大同社会。在中国古代文化中, 自称常常用鄙人、不才等谦词, 在个人与家庭关系的认知上, 强调家庭本位的思想。

( 3)崇尚竞争与追求和谐的差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西方文化认为, 人是自然的主宰; 而中国文化则认为,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关系。表现在人际关系上, 西方人崇尚竞争; 而中国人讲究和睦相处, 以和为贵。

( 4)思维方式差异。西方人注重抽象思维, 而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英语民族重直线思维, 在表达思想时, 要点放在句首, 再加入多种修饰或限制成分, 具有直截了当的特点。而汉民族重曲线思维, 习惯从侧面说明, 阐述外围的环境, 最后点出中心, 是螺旋型思维模式。

( 5)宗教文化差异。英语民族多信仰基督教, 他们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于是就有God helps those w ho he 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Go to hell( 下地狱)等俗语; 而中国的佛教信仰源远流长, 人们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 故有借花献佛, 平日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习语。

( 6)法制观念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 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 主张用法制, 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 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中国人认为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 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 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 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 讲究克己复礼。总而言之,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 而现代西方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 从本质上讲, 农耕文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带有闲淡、随意、自由的特征, 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和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推崇和向往的世界; 而工业文明, 是一种机械化、大生产、协作性的生产方式, 它的出现, 推动了市场经济下和商业文明的产生, 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标。

2. 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调查

针对以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 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有关中西文化了解状况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音乐、美术、古典书籍和宗教、习俗等方面, 共20道题, 然而调查的结果却令人不尽满意, 在价值观的调查方面, 认为将来成家后打算继续与父母同住的学生只占所有人数的3%, 这与我国传统伦理中以家庭为本位的孝道相背离。在音乐方面, 了解Ame rican CountryMusic的学生人数过半, 而听过5二泉映月6、5十面埋伏6、5昭君出塞6等我国民间音乐的学生却寥寥无几。

在节日习俗方面, 主动参加西方传统节日的学生占90%, 而主动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学生只有25%。其中, 更有80%的学生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重阳节的意义一点不知。在建筑方面, 有95%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西方的建筑风格而非我国传统的青砖红瓦住房建筑。

在宗教信仰方面, 近80%的学生竟然认为基督教为我国传统的宗教, 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比较青睐于基督教而非佛教。

当然, 在古典书籍的阅读方面, 众多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于阅读我国的古典书籍而非西方的书籍, 这与我们的语言文化背景有着莫大的关联。

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此次中西方文化知识的调查结果还是让人陷入了沉思,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 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固然是好事, 值得提倡, 但是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却令人不尽满意。

二、造成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1. 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与世界的接触也日益的紧密,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 其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社会上流行一种只要拥有娴熟的英语, 未来的生活充满阳光0的思潮。因此, 英语专业成为人们竞相捧之与羡慕的专业,认为读了英语专业, 毕业后工作肯定会好找, 有了英语这门硬技术, 就相当于有了打开未来的金钥匙。这种错误的社会功利思潮也逐渐地侵蚀着众多高校学子, 促成了高校学生只重英语和英美文化, 不注重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良之风。然而, 当前形势下, 我国正处于全面与世界接轨的转型期, 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英语自然成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无形中也体现出了英语的重要性,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造成了误解, 认为只有学好英语才有前途, 学不学我国传统的文化都无所谓, 即使学好了对将来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2. 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

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主流文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冲击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此现象则显得尤为突出。美国著名学者阿特巴赫指出: 传统的学术中心变得更加强大, 并且越来越集中于北方的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以及欧盟中的大国(主要是德国和法国, 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心国家的准则、价值观、语言、科学革命和知识产品主宰、挤压着其他观念和实践。在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下, 我国高等英语教育在制度规范、价值观念、课程标准、教学媒介语诸层面, 受到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阿特巴赫的上述论断。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取代了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制度, 也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在当前形势下, 西方文化的标准、生活方式在无形中对青年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影响, 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途径和机会更多, 更易于接受西方的文化标准。许多大学生都只看美剧不看我国本土拍摄的电影, 唯欧美音乐为尊。针对此现象, 我国一些学者发出了当代大学生正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过程的感慨。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上百年的忽略消亡, 又面临着国际强势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 如何才能确保其在高校学子内心的地位是个很大的问题。

3. 部分授课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全面

教师是学生前进的导航仪,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莫大的作用。目前,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与专业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设置, 许多年轻教师自身就是英肥中瘦的受害者, 而他们又作为园丁来教育下一代, 势必会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己的知识结构融进教学方法中去, 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

4. 教育转型阶段学生认识的偏差

在当前形势下, 我国的教育还处于改革探索的阶段,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如何正确处理专业学习和加强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还处于一种迷茫状态。这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 一方面, 从20世纪90 年代末国家确定科教兴国战略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就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转型,也给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上带来了许多迷茫, 近年来一波又一波关于教育改革是非的讨论就是一个明显的论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到底学不学中国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学, 这些疑问在他们脑海中一直未得到明确的解答, 进而也促成了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一系列的偏差。另一方面,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要学好一门西方语言, 学生就需要投入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还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了解并融合西方的文化, 这样, 他们本来就不多的时间就会显得更为紧张了, 进而也就造成了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 这些弊端在教育转型期会显得尤为突出。

三、强化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如何在对当代学生的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 达到两种语言间文化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使学生在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同时, 熟悉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并能运用英语准确表达, 是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实际中, 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大力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

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不够, 他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有莫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定期考核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对不合格的教师给予督促提醒。这样, 教师日常学习的知识就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教师在授课期间也会有很多素材对学生进行传授, 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博大精深, 使学生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相当重要的。

2. 在教学过程中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文化的讲授方式可以转变为中外文化综合讲解、有机结合。授课教师可适当地将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或对比, 或结合, 或综合运用, 这样让学生在掌握英语文化的过程中, 通过大脑的加工和对比尽可能多地学习传统文化。比如, 在讲述跟课文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西方文化传统的同时, 可以向学生提问与之相同或相异的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学生并无了解, 教师可利用这个时机向学生讲授传统文化习俗, 达到双重效果。由此, 在实际学习中, 他们开始注意到中西方文化中的相似性, 并注意总结, 可以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方面, 当代大学生由于考试和就业压力, 大多对英语阅读材料并不陌生, 如果在大量的英语阅读之余再阅读适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不仅能增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还有利于在文化对比中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化的内涵, 增加就业的筹码。实际上, 阅读文化古籍也是一种文化学习, 中华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 每一字每一句无不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足够的历史知识, 还要了解各地的风俗、文化、宗教等, 在无形中加强了自身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掌握。现在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书籍都有英译本或专门的英语介绍书刊, 这为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掌握大量的关于中西文化术语的翻译技巧。

除阅读外, 我国目前有许多优秀国产影片都有英译版,英语专业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一定数量的英译国产电影, 如根据一些经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等, 主要领会其中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 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感性的认识。平时在课堂上也可以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 由教师指定文化题材, 针对中外文化的不同和相同点进行分析, 让学生在辩论间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3. 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遏制西方文化思潮在当代大学生中泛滥的局面, 使学生姓中不姓西。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接触西方语言文化, 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 很容易在思想上不加过滤地接收西方的文化, 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持一种漠然或否定的态度。例如, 如今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大学校园中可谓尽人皆知, 一到情人节商家就想尽花样来招揽生意, 街上商店到处可见年轻人庆祝节日的身影。然而, 到了我国传统的情人节/ 七夕0的时候, 在年轻人中有很多不知七夕是干什么的, 街上到处冷冷清清, 与西方情人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 这也和商家的大力宣传有很大的关联。

高校作为文化领域的制高点, 理应首先加大对传统文化宣传的力度。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宣传画、板报、演讲等活动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如在我国传统节日期间, 学校应该加大宣传, 组织活动, 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气息的存在。学校还可以举行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辩论赛, 这样, 学生就会查阅相当多的资料,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样的, 学校还可以在校内组织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诗歌朗诵赛等, 让学生在加强英语口语与听力的同时, 也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博大。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养成一种批判性接受西方文化, 欣赏和发展我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习惯, 使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第4篇: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爱情;悲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一、内容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富家女和穷书生受到封建家长和第三者的阻挠的爱情悲剧。在晋代,会稽郡上虞县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会稽城游学,途中遇到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了尘世。

二、主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至死不渝的美好爱情,颂扬了年轻男女对爱情的执着,敢于打破传统的枷锁,捍卫爱情的勇气,表达了对婚姻包办以及剥夺自的不满,反映了中国人对死生契阔的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也为后世的男男女女追求自己的婚姻自主带来一线光明。

三、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一部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性格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历史根源以及当下社会背景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化。长期依赖,形成了半封闭地形,适应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形成了顺从、被动、内向的民族心理,避免冲突、追求自由、团结一致、建立和谐关系的性格特征,因而形成了汉民族严格保守得道德观念,使中国人重视道德,护士独立自由。其次,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盛行。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也就是说,晚辈要完全的遵从长辈。儒家强调孝道,提倡百善孝为先,儿女要尊重服从父母的意愿。而在封建社会中,女子的地位低下,有的甚至完全就是家族的附属品,没有选择权,活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下,为了家族的利益,她们嫁给一个陌生人,放下自尊只为维护家族,一辈子活在压抑本心的痛苦的深渊之中。儒家强调“礼”的重要性,强调“男女授受不亲”,这也就束缚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儒家也强调“仁”的重要性,并且以爱他人为仁。它将人看作社会性的存在,人是与他人共存的,强调人的社会性而非个性。不得不说,人的确是一个社会中的人,需要发展自身的社会性,但是人的个性更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不应该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而儒家思想却在历史的不断推进下逐渐走向极端,几乎完全忽视了人的个性需求。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中国人就会普遍缺乏自主意识,不自觉地依附于社会伦理,养成顺从、被动、内向的性格特征。而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就形成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顺从于礼教约束的性格。在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子并且已经许配给马文才时,他没有去争取,而是追悔不已导致相思成病、奄奄一息,个中缘由,只能归结为封建礼教的压迫与罪恶。祝英台,也是如此。她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不得不说非常勇敢,有胆识,似乎颇有个性。在同窗三年之中,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慕之情,然而她对爱的表达委婉而含蓄,借物传情,使得梁山伯始终不能明白她的心意,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不得不说,这也是出于礼教观念的束缚。

四、对爱情的态度

梁山伯与祝英台对待爱情的态度是平静的、理智的和成熟的。可以这样说,他们的爱情起源于友情。他们在朝夕相处之中,在同窗三年之中,渐渐萌生了爱情。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在相濡以沫中对对方有了感情,而非单纯的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是先相知后相许的。

五、对悲剧命运的反抗

中国古代人的命运观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受到这种命运观的影响,那个时代的人大多表现为屈服于命运,不作任何抗争。因此,在得知祝英台已经被许配给马文才时,梁山伯只是怨天尤人,]有作出任何积极的抗争。另外,儒家注重孝道,而祝英台与梁山伯也受孝道的一定影响,毕竟人都是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当中的,人的行为会与文化背景相协调。例如说,当时书生都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为己任,梁山伯也不例外,他希望求得功名,以显父母,体现了对父母的“孝”。而祝英台在得知自己已被许配给马文才时,没有与梁山伯一起商量解决的对策,选择抗婚或则逃婚,而是被迫屈从于父母之命,也体现了“孝”。此外,中国古代讲究个人与社会伦理的高度和谐,其实实质上也是在强调人的社会性。当个人与社会发上冲突时,总是个人放弃自己的观念,屈从于社会伦理,这与我们现在的那种当个人与集体发生矛盾冲突时,个人服从大众的观念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梁山伯与祝英台便是如此,他们屈从于社会伦理,活在社会伦理的阴影之下。梁山伯没有去抢亲或是做其他事,而是郁郁而终,祝英台没有选择逃婚或其他,而是在梁山伯死后,殉情而死。他们都是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没有作出积极的抗争。

六、爱情悲剧的结局

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作品不同,梁祝的结局并不是男女主角悲壮地死去,空留下两具冷冰冰的尸体,而是在梁山伯病死,祝英台殉情之后又添加了极其富有浪漫色彩的一笔----化蝶。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中华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很少走向极端,它认为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应该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因此,他们认为不应把悲剧演绎到极致,而应该以象征性的大团圆结局结尾。此外,古代中国人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且他们内心也许也渴望着有一份真挚的爱情。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对爱情坚贞不渝人,即使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不能在现实中走到一起,但是总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哪怕只是一个幻想中的情景,也能给读者莫大的满足。因此,梁祝最后的结局是双双变成了蝴蝶,能够永远在一起。最后,梁祝最后不能在一起其实也是对封建礼教和孝道的一种无声的控诉。要是没有婚姻大事有父母做主这一礼教,要是祝英台能够违抗父命抗婚,那么梁山伯与祝英台也许就能够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宋婕.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1):57-58

[2]何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对比研究.科技风.2012(7):204-204

第5篇: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麦当劳;广告;中国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61-2

一、麦当劳广告全球本土化在广告话语中的体现

麦当劳广告的本土化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成为趋势,在广告话语中有所体现,作为话语的广告,是“作为一种关于客体且通过客体来表达的话语”,是广告文本、广告情境及其两者结合的意义表现形态,广告话语建构社会,是一种社会产品和社会现实,“广告语全球本土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理论支点是:国际品牌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进行广告表现及传播时,在采用统一化战略的同时要迎合当地的文化传统特性和审美口味而采取差别化策略。麦当劳的成功是全球本土化的经典案例之一。麦当劳在世界范围内市场的逐渐扩大是全球化的例子,然而,为了适应当地人们的口味.其连锁店的菜单各不相同.则是全球本土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它的广告话同样具有全球本土化的鲜明特征。下面将要以美国、中国为例,从美国和中国的语言使用、文化价值观和视觉吸引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语言使用

1.品牌广告语

显然,在语言的使用上,全球化就要求无论是品牌广告语还是广告宣传上,在美国使用英语,在中国使用汉语,但是其广告语并不相同,麦当劳在中国大陆的广告语从“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麦当劳”,“尝尝欢笑常常麦当劳”到2003版的“I'm lovin'it”(我就喜欢),这一方面表明企业营销策略的改变,一方面也表明语言使用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2.宣传语音

麦当劳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网站中的宣传语的使用,体现了这种与本土语言的结合。麦当劳的中国网站的首页中几个大的宣传板块用的是英语和汉语的结合。如McDonald's HEREFOR CHINA(麦当劳奥运助威站),OUR FOOD(美食与营养),MCD,ANYWHERE(随时随地麦当劳)等。

(二)文化价值观

这里提到的文化价值观分为代表全球化的西方价值观和中国本土传统的东方价值观。其中西方价值观包括:个人主义、现代感、享受、青春、成功和社会地位和“物质主义”。东方价值观包括“家庭、健康”“传统”“爱国主义”“孝道”“集体主义”和“教育”。

1.美国

从美国的麦当劳网站上,我们能看到反映西方价值取向的“青春”“现代感”“成功”“享受”和“个人主义”。如,新潮时尚女孩手里拿着麦当劳的饮料在打电话,风景如画的水面上,一艘船正驶向炊烟袅袅升起的城堡,去寻求Golden Chipotle的探险,麦当劳网站首页中HAVIN’FUN、SPORTS,则倡导的是享乐和个人至上的西方价值取向。那么在美国麦当劳的广告中,有没有东方传统的价值观念的体现呢?麦当劳提出了“Happy Kids.Happy Moms.Happy Meal”这样的口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也很重视家庭,特别是“9・1l”事件以后,美国人更把家庭看得很重,他们更珍惜家人在一起团聚的快乐时光。

2.中国

麦当劳网站中有麦当劳奥运助威站、美食与营养、开心家庭派对和麦当劳在中国等。这里既有东方价值观的表现:“家庭”“健康”“爱国主义”,也有西方价值观的体现“享受”“青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文化价值观的交融。

(三)视觉吸引

这里所指的视觉吸引,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广告中的代言人或广告中的人物,一方面指广告所创造的情景。当代的典型商品广告是自语言和视觉影像组成的,并且这种视觉影像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无论是肯德基,还是麦当劳在

做广告策划时,都注重其品牌的形象。既要保持企业的全球整体性,又要考虑地方的文化差异。

麦当劳广告在欧美地区曾邀请了顶尖流行歌手贾斯汀为全球广告代言人,启用了拥有青春健康形象的当红明星王力宏作为全球华人的代言人,即要找到一种典型的年轻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而这种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使全球的年轻人不分种族和国家,都能迅速地地没有障碍地相互沟通。无疑,这是一种美国式的生活方式――街舞、饶舌、滑板、篮球、极限运动,还有麦当劳。但从欧美的代言人贾斯汀到华人的代言人王力宏的转变,就可见麦当劳注重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二、麦当劳本土化广告案例分析

1.广告一:一扇古老的门通向大庭院。一群孩子在红色风筝上涂画。然后,他们牵着风筝,跑出院子,经过村子里的一排房子,来到湖边的青草地。红色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声声爆竹预示着春节。广告结尾:一扇门关起来,上面写着“风调雨顺”。中国传统音乐贯穿整个广告。

这则广告表明麦当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的倡导者与支持者。春节是每年最好的庆祝时节,人们彼此祝福。飞舞的风筝迎接春天的到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书法是中国人珍视并引以为豪的。在这篇广告中,各种传统与文化相互交织。麦当劳展示给中国消费者的是其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理解与尊敬。

2.广告二:爷孙二人坐在沙发上,每人手里拿了一盒麦乐鸡。孙子看到爷爷睡着了,便起身拉上窗帘遮住阳光,为爷爷盖上毯子并取下眼镜。之后,孙子取走爷爷手中盒子,将麦乐鸡倒入自己的盒子,开心地吃了起来。此时,爷爷将手伸向孙子,满面笑容。

这则广告呈现了爷孙之间温馨感人的画面。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家庭结构正由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这种美德依然相当稳固和重要。通过表现孙子如何关心爷爷,广告寓意了这一传统的继承性。而且,广告暗示对麦当劳共同的爱好能够减少代沟,为家庭带来幸福。

3.广告三:一个年轻男人刚买了麦当劳的汉堡,路上被一只“年兽”看见了,“年兽”威胁他交出汉堡,可是男人却视而不见,“年兽”见威胁不起作用,主动示弱说:“给片儿蘑菇也行啊!”男人却仍然不给,并拿着汉堡边吃边高兴的走远了,只留下尴尬的“年兽”。

这则就是近期引起了消费者强烈关注的麦当劳新年“年兽”广告,“年兽”来源于中国传统故事: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会爬上岸,吐食牲畜伤害己命。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从村中来了一个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的老者。半夜“年”闯进村,正准备逞凶时,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那位老者披上红袍呈现在“年”的面前,“年”浑身战栗,逃回了海里,再也不敢进村了。麦当劳广告正是很好的运用了“年兽”的传说,唤起了中国人对传统故事的记忆。

三、麦当劳广告本土化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

以麦当劳“年兽”广告为例,该广告一经播出,在网上便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很多人评论该广告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主角是一只很萌的“年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如此看来,中国人喜欢这样的广告形式,但是中国人接受麦当劳是因为其本土化定位吗?中国消费者视其为本土文化吗?尽管因为年龄、收入和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别,答案也各不相同,大多数中国人都将麦当劳所蕴涵的价值与美国的现代性联系到一起。为了摆脱陈旧的理念和落后的经济状况,中国朝着现代性的方向急驰前进,而现代性主要是与西方,尤其是与美国紧密相关的。所以,通过消费西方世界的产品来认同西方价值是时下流行的消费潮流。回想麦当劳最初进入到中国的时候,那时候的消费者认可麦当劳并不是因为它的本土化,而是它的美国身份,认为它代表着潮流。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成为跨国企业不能忽略的重要的发展市场,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被接受,才是麦当劳这样的跨国企业为了中国而改变。所以我们看待麦当劳广告的本土化不要忽略:麦当劳广告的本土化和其美国身份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这样一对矛盾。

四、麦当劳广告本土化出现的问题

如今,以上这些案例都证明了麦当劳广告本土化趋势正在稳定而快速的发展中,麦当劳广告能够将中国文化传统表现并强化,但是经过与中国广告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麦当劳依然用西式的手法包装广告。打开电视,中国的广告大多采取直白的叙事手法,清晰地说明产品的功能、受众甚至价格,过于着重细节信息。而消费者更喜欢麦当劳的广告则在于它依然是有着美国广告风格的生动的背景音乐、动感的画面、有创意的设计、极强的幽默感。以“年兽”系列广告为例,其幽默就在于“年兽”与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年兽”的尴尬自嘲,这都是中国本土广告所缺少的,所以虽然麦当劳广告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但其实还是以西方的包装方式,这是值得中国的广告人深思的:本土广告是否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广告的着重点在于宣传品牌价值还是传递细节信息?

五、麦当劳广告本土化的意义

虽然以上提到了麦当劳在中国的广告多采用西式的包装方法,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像麦当劳这样的跨国企业在中国采用本土化的广告能够证明,更多的跨国企业注重中国这个市场;这也证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日益被全世界所接受,并且影响着全世界。

【参考文献】

[1]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流案例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7.

[2]冯捷蕴.中国大陆的文化价值观[J].现代传播,2004.

[3]李耀,何佳迅.品牌活化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对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比较[J].中国品牌,2007.

[4]田丽.国际广告的本土化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