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第1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据了解,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于2003年完成。为进一步摸清“家底”,掌握湿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湿地保护政策,国家林业局从2009年开始组织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本次调查历时5年,到2013年结束。制定了专门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组建了国家和省级湿地调查领导小组,确定了技术支撑单位和质量检查单位。在遥感数据全国覆盖的前提下,运用3S技术与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统一采取了遥感数据室内判读、现地验证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室内修正的工程流程。调查共投入2.2万人、近4亿元,获取成果数据2.6亿条,由包括8位院士在内的多学科、多行业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调查成果科学、准确、真实、可靠。

根据《湿地公约》定义,本次调查将湿地分为5类,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579.59万公顷、河流湿地1055.21万公顷、湖泊湿地859.38万公顷、沼泽湿地2173.29万公顷、人工湿地674.59万公顷。从分布情况看,青海、、内蒙古、黑龙江等4省区湿地面积均超过500万公顷,约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50%。我国现有577个自然保护区、468个湿地公园。受保护湿地面积2324.32万公顷。两次调查期间,受保护湿地面积增加了525.9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30.49%提高到现在的43.51%。

对调查成果的分析表明,我国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库塘湿地之中,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湿地是淡水安全的生态保障;我国湿地有湿地植物4220种、湿地植被483个群系,脊椎动物2312种,隶属于5纲51目266科,其中湿地鸟类231种,湿地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湿地净化水质功能十分显著,每公顷湿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为降解污染发挥了巨大的生态功能;同时,我国湿地储存的泥炭对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若尔盖湿地面积80万公顷,储存的泥炭高达19亿吨。

调查结果也同时反映出,我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发展依然面临着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所减退。由于污染、围垦等原因,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退。仅从湿地鸟类资源变化情况看,两次调查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呈现减少趋势,超过一半的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二是湿地保护空缺较大。近十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体系。我国湿地保护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候鸟迁飞路线、重要江河源头、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等范围内的重要湿地,还未全部纳入保护体系之中。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保护率仅为51.52%,国家重要湿地保护率仅为66.52%。全国湿地保护的空缺还较多,湿地保护管理任务非常艰巨。三是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从管理角度看,国家还没有出台湿地保护专门法规(但有18个省区出台了省级湿地保护法规),湿地保护长效机制也未建立,湿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还十分薄弱,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会上表示,从总体看,我国湿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湿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需要全国上下更加重视和支持湿地保护工作。国家林业局将按照党的十提出的“扩大湿地面积”的要求,积极推进湿地立法,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进一步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湿地在维护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张永利说,下一步,国家林业局将从六个大的方面采取更有针对性、力度更大的措施,加强湿地保护管理。一是从宏观引导方面完善湿地保护规划。按照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2002-2030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制订更有针对性、分阶段实施的工程实施规划,并认真抓好落实。二是突出用制度管人、管事,推进湿地保护的制度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有计划地、逐步地建立包括自然湿地保护制度、退化湿地恢复制度、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湿地保护红线制度、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制度、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使湿地保护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三是强化依法“治湿”,制订出台全国湿地保护条例。四是着眼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对功能退化的沼泽、河流、湖泊、滨海湿地等,通过采取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恢复、生态补水、污染防治等系列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恢复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五是强调科学“管湿”,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的科技支撑水平。重点针对湿地保护模式、湿地退化机理及修复关键技术,以及科学合理利用湿地的模式等重要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整个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六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湿地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珍视湿地、爱护湿地、保护湿地,支持做好湿地保护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张永利说,湿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合理利用。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全国湿地保护面积达到2324.32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43.51%。许多重要的自然湿地得到抢救性的保护,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得到较好的维持。在湿地开发方面,湿地提供的清洁淡水支持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湿地种植业、养殖业、制药业等也是我国人民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湿地生态旅游也成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张永利指出,在开展湿地合理利用时,必须统筹考虑湿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因素,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时,首先要通过划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的办法,把重要的湿地抢救性地保护下来。其次,要把湿地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绩考核,把湿地保护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纳入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盘子,给予投入等方面的保障。第三,积极推动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把各相关利益方的关系平衡好。第四,要严格规范湿地开发利用行为,制订能够确保湿地科学合理利用的相关政策,总结探索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模式。

在谈到湿地保护红线时张永利认为,落实湿地保护红线,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办法和措施保障。

张永利说,所谓生态红线,就是保持生态安全的底线。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主要部门,国家林业局在刚刚制订出台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中划定了湿地保护红线。根据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初步结果,结合我国国情,经过专家论证,国家林业局划定的湿地保护红线是,到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划定这条红线是遏制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趋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湿地保护红线既是限制开发利用的“高压线”,又是维护基本生态平衡的“安全线”;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线”,也是实现有序发展的“保障线”。

张永利指出,划入红线内的湿地资源并非完全不能开发利用,但开发利用是有条件的,是适度的、科学的、合理的,并应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作为保障,明确利用湿地的范围、时间、强度、方法等,使湿地利用严格限定在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范围之内。不言而喻,划定生态红线,并落实好这条红线,绝对不是孤立的,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办法、措施和工作紧紧跟上。

当前,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威胁呈增长态势,影响湿地的主要威胁因子已经从污染、围垦、非法狩猎三大因子变化为污染、围垦、基建占用、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五大因子。

张永利说,2003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对单块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湿地资源进行了摸底。两次调查结果在进行同口径对比,即在相同的湿地类型、相同的地块、相同的起调面积的前提下进行比较时,发现全国的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率为8.8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造成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原因,除了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占用和改变湿地用途是主要原因。

张永利指出,目前来看,围垦和基建占用仍然是导致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两个最关键因素。围垦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大江大河的两侧以及湖泊的周边地区,基建占用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次调查结果的数字对比显示,近10年来受基建占用威胁的湿地面积由12.76万公顷增加到129.28万公顷,增长了近10倍。

张永利说,调查显示,我国湿地生态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若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将湿地生态状况按照好、中、差3个档次进行简单分类,我国的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评级为“好”的湿地占到湿地总面积的15%,评级为“中”的占53%,评级为“差”的占32%。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在会上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湿地保护与恢复计划投资12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5亿元,共738个项目,目前已完成115个。

第2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建议

包河区属安徽省省会合肥所辖区,地处江淮丘陵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包河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混交,植被丰富,兼有南北特色。主要树种有香樟、杨、柳、广玉兰、桂花、女贞、水杉等。经济林主要树种是葡萄、梨、桃、蓝梅及无花果等。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环巢湖地区生态治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退耕还林主要成效

包河区2002年春季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建设年度主要集中在2002、2003和2008年。2008年以来,分年实施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工程规划。因全区造林空间不足,没有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1.1实施概况2002年~2008年,包河区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606.67hm2,其中生态林1440.00hm2,经济林166.67hm2,现有林木长势良好。全区涉及退耕还林工程街镇8个,39行政村,5202户农户。

1.2后续产业发展

自2008年以来,累计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9个年度,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造林433.33hm2,专项补植补造146.67hm2,现有林培育669.53hm2。完成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项目9个,累计培训1500人次,其中实用经果林生产技术培训500人次,大树倒伏应急处置培训500人次,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500人次。通过培训,退耕农民较好地掌握了经果林等主导产业的技术要领,收入水平有明显提高;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到85%,转移就业以稳定就业为主导,引导受训农民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广州棕榈、浙江绿峰等国内知名园林企业已先后落户包河,建设退耕还林景观工程200hm2.

1.3退耕还林成效

在2002~2016年长达15年的退耕还林建设周期中,通过异地恢复造林、补植补造等形式,全区退耕还林成果保存率达100%,顺利通过国家和省林业主管部门的历年核查验收。

1.3.1晋级国家级森林公园

退耕还林基地转型升级为国家森林公园。2012年8月,包河区积极响应国家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号召,在充分保障林农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划拨、租赁、转让等形式,将义城大张圩退耕还林基地林地和林木使用权划转到合肥滨湖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并启动建设合肥滨湖森林公园。公园建设秉持“自然生态”理念,大力实施丰富植被、恢复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突出公益为本,坚持为民建、让民享,永久免费对外开放。2014年2月获批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是全国唯一由退耕还林实施生态修复而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城市走进森林、森林拥抱城市”的典范之作,荣获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4年8月2日,副总理来公园视察时,称赞公园建得好、管理好,特别是绿道体系很成功。2016年包河区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1.3.2林果产业品牌突显

依托退耕还林培育的“大圩葡萄”“徽王蓝梅”“桃蹊水果”等品牌,成为省内知名品牌,具有广泛影响力,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激活包河森林旅游产业的“第一业态”。深加工研发水平高。果品深加工研发水平位居省内前列。其中安徽省亿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成为集以葡萄为主的科研、生产、加工、新品种试验、繁育、推广为一体的科研单位和经济实体,并有自主生产加工葡萄酒工厂。徽王蓝梅成立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蓝莓种苗适生性筛选与新品种研究、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和蓝莓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研发产品有蓝莓干红、果干、果汁、果酱等。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全区经果林面积达66.67hm2,经果林年产值达亿元。

1.3.3森林旅游方兴未艾

依托退耕还林兴起的森林旅游蓬勃发展,东大圩荣获国家4A级景区称号;滨湖森林公园野趣横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牛角大圩获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称号。连续4年森林樱花节,连续14年大圩葡萄节成为省内外知名的节庆。滨湖森林公园的森林剧场、森林童游节、森林婚礼、森林乐园、森林公益婚礼等项目人气鼎盛。燕域田园农业示范园开展的森林露营、燕窝森林乐园和家庭园艺等项目,为森林旅游注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全区森林旅游总营业上亿元,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其中滨湖森林公园2016年共计接待游客约352万人次,完成营业收入1160多万元。

1.3.4生态科普功能日益强大

森林生态环境从健康养生来讲,具有纳新吐浊、缓解压力、远离辐射和都市尘嚣的功能。从教育科普来讲,森林生态环境是人类学习、体验、认知自然环境的平台。市民通过密切接触森林,寓教与乐,探索植物学、动物学和自然界的奥妙。更多的中小学生走进森林课堂,接受森林科普教育,养成热爱大自然、呵护自然环境的良好习惯。

2退耕还林采取的举措

2.1财政保障为切实深入推进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2002年度就出台了所有退耕还林减免农业税,配套荒山荒地造林享受退耕地同等每年230元/667m2补助政策。2011年起,区政府将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提高至每年500元/667m2。目前部分街镇退耕还林补助达到每年800~1200元/667m2。

2.2生态修复近

10多年以来,一直秉持“自然生态”理念,通过持续不断对缺失林地补植、林相改造试验、林下籽播,退耕还林树种由原来的10多种增加到近200多种,改变了项目建设初期,退耕还林树种相对单一,特色不明显,森林景观不佳的状况。对因工程建设使用退耕还林地的,一律实行占一补一原则,确保林地面积不减少。

2.3技术保障

坚持将科学造林的理念贯穿到造林绿化的全过程。做好现场技术服务工作,加强质量监督,大力推广科学营林技术,千方百计提高植树造林成效,确保种一株、活一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示范推广林木新品种50多个,葡萄等经果林新品种100多个,示范无防布覆盖等新种植技术20多个。制定出台了《包河区植树造林技术规程》《包河区生态林管护考核细则》《包河区生态林管护量化评价表》《合肥地区蓝梅标准化生产技术》。2005年成立了合肥滨湖果树研究所,专门研究果树新品种、新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2.4经营机制灵活包河区退耕还林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模式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现有经营大户36个、家庭林(农)场5个、专业合作社2个、林业龙头企业3个。专门成立国有投(融)资公司合肥印象包河旅游开发公司,运营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3退耕还林存在问题

3.1树种结构不尽合理

虽然退耕还林树种品种呈现多样化,但总体来说,主要树种还是以杨树纯林为主,杨树林分面积与蓄积量均最大,其面积占全部乔木林的70.3%,而蓄积量占75.5%;其他阔叶类林分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26.7%,蓄积量占24.5%。现有树种结构不尽合理,林分质量不高,病虫害防治成本高,杨絮泛滥成灾,森林景观不佳。

3.2林地更新难度大

以杨树为主体的退耕还林接近成熟期,林分密度不均,枯枝断梢和倒伏现象较多,森林抵制自然灾害能力弱。有50%左右的林地缺乏营林措施,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一是林地更新资金不足。近年来,社会部分绿化企业收益普遍下滑,投入林地更新的社会资金少,出现要么维持现状、要么政府兜底困境。二是受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的限制,林地更新只能间行间株或小块状进行,增加了更新造林作业难度。

3.3经济收入较低

自2010年第一轮退耕还林第一个8年补助期满后,国家补助退耕地每年115元/667m2,退耕还林配套的荒山荒地造林自工程建设开始就不能享受政策补助。以2002年建设的退耕还林工程计算,第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年限15年,主要树种杨树已接近成熟期,目前杨树木材700元/m3,人工养护成本除外,667m2均年木材收入仅350元左右,加上退耕地国家补助资金170元左右(取第一个8年每年230元/667m2和第二个8年每年115元/667m2国家补助资金平均数),合计每年平均收入520元/667m2。荒山荒地配套造林木材年均收入仅350元/667m2。尽管包河区退耕地和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平均每年收入850元/667m2(木材收入350元加区财政补贴500元),但仍与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也不匹配。林地经济收入低,加大了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难度。

4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建议

4.1提升森林质量

坚持自然生态优先、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原则,逐步实施林相改造,加大乡土树种、彩叶树种应用比例,着力破解绿化总量大而质量不优、不美的难题。在充分挖掘历史人文的基础上,将现有退耕还林地,地形稍加整理,设置园路、景亭等园林设置,建成集城市森林、湿地森林、文化森林于一体,具有休闲观光、康体健身、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的森林。

4.2建立灵活的经营机制

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全民广泛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大户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集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林业产业。

4.3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第3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生态恢复与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0位。2005年底完成的全国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表明,农村有3.79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3.2亿人的饮用水水量不足、水质达不到国家标准[2]。主要原因是没有编制详实的水源保护规划或规划落实不到位,废污水排放量大而监督管理薄弱,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昆明市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宝象河水库、大河水库、柴河水库、自卫村水库6个地表水源地,水源地流域总面积达1744平方公里,库容量为8.62亿立方米[3]。根据昆明市环保局的调查,6个水源区水质、水量及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以此相对应的是水源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质受到点源面源多重污染,水源保护区保护规划跟不上、管理不善的严重问题。面对目前的水源区状况,迫切需要我们对水源规划、保护工作进行细致研究,编制详实的水源区生态保护规划,制订相应的技术规范和保护措施,使水源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最终实现对水源的有效保护。论文结合实践案例,对昆明云龙水库水源区的生态恢复与建设进行探讨。

2.相关概念

2.1集中式饮用水源区的概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是指处于全市域范围内,向市区内供水的短流域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

2.2水源区生态恢复的概念

生态恢复是指对退化或受损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或重建过程。包括:重建,即去除干扰因素并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原有的利用方式;改良,即改良立地条件以便使原有的生物生存,一般指原有景观彻底破坏后恢复;改进,即对原有受损系统进行改进,提高某方面的结构与功能;修补,即修复部分受损结构;更新,指生态系统发育及更新;再植,指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或先前的土地利用方式[4-5]。

2.3水源保护区的划定

一级保护区的划定(核心保护区):水域面积划定为一级保护区时,对水域进行水动力(流动、扩散)特性和水质状况的分析、二维水质模型模拟计算,确定水源保护区水域面积,即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主要污染物浓度满足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大型水库为取水口半径500米范围内的区域;陆域一级保护区范围,以确保水源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大型水库为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2]。

二级保护区的划定:二级保护区边界至一级保护区的径向距离大于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从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浓度水平衰减到GB 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浓度所需的距离,大型水库以一级保护区外径向距离不小于2000米区域为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2]。划定一级保护区外不小于3000米的区域为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按照湖库流域范围、污染源分布及对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影响程度,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汇水区域设定为准保护区(三级保护区)[2]。

3.案例研究

3.1昆明云龙水库概况

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位于昆明市北部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龙乡,距县城58km,坐落于云龙河与掌鸠河交汇口以下580m处,详见现状图(图1)。水库设计总库容4.84亿m3,正常储水量3.97亿m3,年供水量2.5亿m3,水库面积9km2。保护区的径流面积包括云龙水库、石板河、老木河、水城河及其支流的径流区,总面积745km2,有林地覆盖率约有30%,水环境质量较好,达Ⅰ-Ⅱ类水质,是较理想的饮用水源。水源保护区范围涉及禄劝县6个乡镇的31个村民委员会、315个村民小组共5万多人 [6]。

3.2水源涵养林规划

依据保护区的土壤与植被状况,生态建设类型区划为环湖路生态隔离带、退农还林生态林、主要入库河流水源涵养林、环湖生态防护林带、入库河流与环湖生态湿地5种建设类型,重点建设区域为环湖路生态隔离带、入库河流与环湖生态湿地建设、入库河流水源涵养林,该区域的退农还林工程在短期能较快形成隔离污染源、涵养水源的生态效果,道路交通、建设条件相对较好;其次将退农还林生态林、环湖生态防护林作为一般建设区域,该区域涉及现有农作物的收割周期、土地租用、移民搬迁等相关问题,待条件成熟进行大面积的生态林建设。根据云龙水库一级核心区退农还林的特殊性,生态林造林以混交林为主,局部营造纯林。规划总指标见(表1)。

表1森林覆盖率指标规划

指标名称 规划水平年 规划期(近、中、远)

2007 2008—2010 2011—2015 2016—2020

森林覆盖率(%) 64.7 67 70 75

水源涵养林比例

(占森林面积%) 70 80 90

3.2.1一级二级保护区生态隔离带规划

一级保护核心区以环云龙水库公路以内的区域为主范围,总面积69.6 km2。大面积绿化将成为保护区的“肺”。它不但提供大量氧气,吸纳有害气体,降低尘土,而且可以把水库周边环境的自然气流导进保护区,使保护区与自然达到融合;云龙水库环库公路林带建设。环库公路林带是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绿色项链”,它不但可以为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提供大量防护绿地,也将对防止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周边乡镇无节制的扩展起到重要作用,形成进入云龙水库的绿色生态走廊。具置是在环库公路两侧各控制20-200米用地进行环库公路林带建设,涉及面积1017.5hm2;石板河、老木河、水城河河道两侧生态隔离林带建设。规划石板河、老木河、水城河河道两侧水平外延水线以上30-50m区域为生态隔离带。同时,重点保护三条主要入库河道两侧10米用地以内的自然地形和植被以及河道两侧山体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自然森林植被。

3.2.2造林典型设计

通过对项目区的详细调查,结合造林地立地条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有关造林技术规程和当地多年来的造林经验,合理选择造林适生树种、林种。按整地方式、规格、造林密度、造林方法等编制造林模式表,共编制了二种造林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一级核心区环水库道路两边20-100米和一级核心区范围径流河道两边100m的范围,体现树林的立体保水效果和林木对栽种地的适应性,设计为隔离带水源涵养林,主要有模式I-1 香樟+栾树 、I-2黄槐+石楠 、I-3滇朴+火棘 、I-4藏柏+旱冬瓜 、I-5华山松+藏柏。

第二种类型是水库周边20-50米及入库河流两侧200米范围内,考虑到充分体现树林的立体保水效果和林木对栽种地的适应性,采用乔灌搭配,设计为防护林带水源涵养林,主要有模式II-1杜鹃+桤木 、II-2慈竹 、II-3垂柳+杜鹃 、II-4柳树 、II-5头状四照花。

3.3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对水源区保护和水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保护区人类活动的加剧,致使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经济林、人工林的建设使得物种结构趋于单一性。保护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对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如果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力、利用不合理,社会发展基础就会削弱直到消逝,水源区水源的可持续利用就会成为空想。

3.3.1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设定

规划期间(2008-2020),保护区范围内植物种数达600种,其中乡土植物达540种,建成物种丰富多样、具有良好生态系统的环境体系。

为更好的保护水源区生物多样性,明确保护的范围和保护重点,对水源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分区,将水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3.3.2有林地生物多样性恢复

保护区天然次生林主要以云南松纯林和以云南松为优势的栎类、旱冬瓜针阔混交林为主,林分林层结构单一;阔叶林较少,仅存在于偏远地段及沟谷,且多为人为破坏后形成的萌生林;人工林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以华山松纯林和华山松与旱冬瓜混交林为主。2007年,集水区共营造防护林5811hm2,其中华山松林4316 hm2,占73.2%;旱冬瓜林1391 hm2,占23.9%;其他树种的林分105 hm2,仅占3.8%。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其树种结构单一、林层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差,水源涵养功能低下。因此根据保护区不同的气候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结合不同的立地条件与土壤特征,对现有的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退耕地、荒地、未利用地进行植物群落构建,以提高生物多样为更本目的,通过林地自身的物种演替使林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

3.3.3云龙水库、双化水库湿地植物多样性建设

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因此,云龙水库、双化水库湿地植物多样性将会对水源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保护区湿地建设的需要,可在云龙水库和双化水库种植荷花、芡实、萍蓬莲、千屈菜、水葱、香蒲、凤眼莲、雨久花、泽泻、慈姑、荇菜、金鱼藻、石菖蒲、菖蒲、芦苇、花菖蒲等水生植物。

3.4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规划

3.4.1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云龙水库径流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包括云龙水库径流区所涉及的6个乡镇共31个村委会。其中土地总面积约97.7万亩,土地利用现状见(图3)。

图3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3.4.2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实现耕地只减不增、林地只增不减的基本原则,减少耕地,并努力提高耕地的质量,因退耕受到损失的农户要得到补偿;尽量控制乡镇建设用地的原则,乡镇建设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二三级保护区的基本农田;盘活村镇建设的存量土地的,已利用的土地进行再利用,利用不合理的土地可以得到优化配置,做到节流和挖潜并重。

根据上述的目标、原则,对保护区土地调整见(表2)。

表2保护区土地调整表单位:亩

规划时段

地类 2007年 近期 中期 远期

耕地 101669.25 86067.05 86067.05 86067.05

林地 641203.5 666540.6 674896.81 679892.7

建设用地 14309.55 13335.55 12335.55 11835.33

牧草地 0 10234.32 17564.68 21645.24

未利用地 132421.65 113452.43 98765.86 90189.41

3.5水土保持规划

3.5.1水土保持现状

云龙水库保护区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区内以侵蚀构造成因的中低山地貌、岩溶构造成因的中山峡谷地貌为主。山体相对高差100~600m,坡度一般在20°~40°之间,山体局部有陡崖。老木河、水城河及其支流河谷多呈“V”字型,其间分布着岩溶漏斗和岩溶洼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地形[6]。根据水文部门监测数据:保护区内有明显水土流失面积252k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4%,其中,中、强度流失面积达156 km2,占有明显水土流失面积的6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21t/km2·a。根据我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见表3),规划区属轻度流失。以皎平渡乡和马鹿塘乡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

表3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

级别 平均侵蚀模数(t/km2·a) 平均流失厚度(mm/a)

微度

轻度 200,500,1000~2500 0.15,0.37,0.74~1.9

中度 2500~5000 1.9~3.7

强度 5000~8000 3.7~5.9

极强度 8000~15000 5.9~11.1

剧烈 >15000 >11.1

3.5.2保护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

云龙水库、双化水库岸区治理:按照水源区一级保护区的划定范围,即环云龙水库公路以内的区域,其中东北部分界线从环水库公路与石板河交界处起,以石板河河道北侧上口线向北外延20米为准,云龙乡集镇部分界线以以资截污沟为准;石板河、老木河、水城河河道上口线两侧水平外延20米区域。考虑双化水库作为云龙水库的后备水源,将云龙水库与双化水库库岸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统一治理。

(1)封禁保护工程

在云龙水库和双化水库环湖路以下岸区范围内进行全面的禁耕、禁牧、恢复植被等措施,治理面积约为935.6公顷。封禁采用人工管护和自然恢复的方式,使林地郁闭度达到85%以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混凝土刺丝围栏与生物围栏相结合、人为管护、补植。

(2)林地水土流失治理

主要针对保护区内的疏林地、未成林地、灌木林地和未利用土地,治理总面积为11227公顷,其中皎平渡乡201.36公顷、团街乡344.46公顷、马鹿塘1042.55公顷、云龙3658.74公顷、撒营盘5907.39公顷、茂山乡72.5公顷。本措施主要应用生态学原理,根据保护区环境特点、气候特征对林地植被进行恢复与重建。通过该措施的实施,将改变保护区现有林地植被单一,生态效应不明显的缺点,使保护区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防风固土功能得到体现,使林地水土流失得到治理,避免泥石流、滑坡、崩塌灾害的发生。

树种选择:植物群落具有稳定生态功能和较高生产力的关键,在于适宜植物种类的选择,缺乏植物多样性将导致保护区群落稳定性差,不利于发挥森林的涵养水源效应,不利于保持和发展持久的生态环境效力。面蚀山区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圣诞树、圆柏、旱冬瓜、栓皮栎、滇青冈、元江栲、滇石栎、包斗栎、槲栎、锥连栎、滇合欢、华山松、云南松、滇油杉、黄毛青冈、毛叶栎、大叶栎、铁橡栎、光叶高山栎、矮高山栎、坡柳、苦刺、清香木、牛筋条等;泥石流、滑坡、崩塌防护林树种选择:栓皮栎、云南松、圆柏、藏柏、柳杉、麻栎、黑荆树、旱冬瓜、蓝桉、坡柳、火棘、苦刺、清香木等树种。

4.结语

论文以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规划为研究实例,在源头控制阶段,吸收与融合生态学、林学、恢复生态学等学科中的适地适树、混交林理论、生态位原理,合理选择混交林树种,优化水源区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水源涵养林、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保证水源涵养和源头活水;在过程控制阶段,把水土流失潜在危险评级及后果评级方法、生态安全的核心区、缓冲区、源地间联接、战略点原理应用到水土保持、入库河流湿地等专项规划,保证水质稳定和减少水量损失;在末端控制阶段,把多级表面流、简单表面流湿地应用到入库河流湿地与环湖湿地规划中,净化水质,保证入库水质的优良。

在集中式水源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下,通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的规划实例探索,试图从微观层面找出合理的水源区生态恢复与建设规划的内容框架和理论基础,探索水源区规划与保护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大纲[S].北京: 2006.5.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M].北京: 2007,2.

[3] 柯栎,生态建设,昆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与对策[J]156-159

[4] 彭少麟,陆宏芳.恢复生态学焦点问题[J].生态学报,2003,23(7):12-51

第4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林业管理;可持续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D3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人工林面积为世界之最,但林业管理工作的压力仍然很大,林业工作的发展达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低于保持生态环境的标准。作为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人们提高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在林业管理中也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也是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之一。现在,国家从政策、规划等多方面倡导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阐述林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来进一步探求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主要强调既要满足当前的资源需要,又不能损害后代的资源需求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资源和能源,着力提高利用率,与保护自然生态并重,保护生态平衡,协调生态、经济和能源的统一发展。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是强调科学管理林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使之均衡发展。保持林业生态平衡,不打破林业多样性,正常发挥森林功能,持续培育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并重,科学开发、利用林业资源,保持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统一。

1 林业产业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在生态环境系统中,林业资源是其主要组成之一。森林对于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保护湿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对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要加大保护和培育林业资源,有利于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化,既可以减轻生态破坏的压力,还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自我修复,能推进整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1.2 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国家正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正在改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调整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林业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推进,有助于推动绿色林业、生态农业发展,进而增加旅游产业等第三产业的比重,推动我国经济的转方式调结构。绿色林业的发展,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有着显著的作用,有利于减缓生态污染,可以推动我国经济从高耗能、高污染状态转为高利用、低污染的状态。

2 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森林资源的发展自身有一定的可持续性,但人为破坏的加剧,导致林业资源日渐减少,也影响了林业多带资源的延续,基于当前的严峻形势,必须重视林业资源的发展和保护。虽然各地政府采取了一定措施,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林权结构相对单一

我国的林业资源是国有性质或集体所有,林业的产权结构体现出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客观上问题不大,但从深层次考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2 林业资源培育不均衡,利用效率不高

我国林业资源正日渐减少,我国愈加重视森林覆盖面,重视森林蓄积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林业资源的退化,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个别时期还出现了拥有量下滑的情况。其根源就在于采育不均衡。树木生长缓慢,开采量日趋增加,造成了树木生长速度低于开采速度,导致林业资源失衡。

林业补偿机制主要指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人们在合法开采自然资源的同时,都应该根据相关地区的资源形势缴纳相关费用,并设置专人加以保护,如有过度开采的情况,要加以惩罚。但该种制度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过度开采林业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

2.3 林业监管乏力

虽然在各地政府的重视下,相对于过去的乱砍滥伐,林业保护有所改善,相关监管机构逐步实行统一监管林业保护,但有些地方管理不到位,监管制度执行乏力。

3 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强化林业管理,提高林业资源综合利用率

林业资源发展的一定阶段就会走向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就实现了更大范围上优化配置林业资源,突显了生产要素的重组。林业发展的基础是森林资源,其经济价值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中是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对森林资源的管理采用非资产化管理,森林资源生产形不成政策的资金运作,造成了林区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影响了林业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林业产业化发展后,借助市场调节作用,可以优化生产要素,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性能。借助市场体系,与产销相互结合,借助市场调节生产、加工、销售利益渠道,综合发挥林业资源效益。

3.2 调整经营管理模式

将政府职能中的企业职能剥离出来,比如森林管理职能,扶持企业实现真正的独立经营,使之融入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去。持续加强林业技术指导,改革现有的林业科技体制,创新生态技术,壮大林业相关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我国目前林业产业在发展中还有很多困难,而在国外有许多先进的模式和经验,通过借鉴和学习,完善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我国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伐区监督管理

各地要加强伐区监督管理,主要领导和各级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统一调度管理,统一技术规程操作,统一施工采伐。一线生产要明确专职领导,严把生产质量关,确保伐区作业质量。对于伐区剩余物,要深化利用,积极联系纸浆厂、木材加工厂,确定长期供销关系,将林场采伐的剩余物转变为可以利用的材料,能用尽用。加强火灾隐患的排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3.4 强化资源培育、保护和管理工作

全面开展资源培育和保护工作,对各地林业部门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一项政策性的工作。各地林业管理部门要吃透政策精神,增强资源培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拓宽发展思路,避免过去的重视采伐轻视抚育的情况。具体工作中,要建立健全林业资源抚育方案,切实落实责任,编制作业计划。借助森林抚育的大好时机,强化林业建设,维护林业生态平衡,助力生态文明。

在林业建设和资源培育上,我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持续增加投入力度,分步实施保护天然林等计划,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强化了林业执法和管理,对森林经营行为严格管理,打击乱砍滥伐等现象。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人工林达5325万hm2,居世界第1位。但是与原始森林相比,低质人工林的“肺活量”明显偏小,固碳能力也相对较弱,仍有较大的压力和工作空间。

4 结束语

结合当前的林业发展实际情况和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想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必须落实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不损害林业系统物种多样性的情况下开展的林业活动,是多方式多渠道综合利用、培育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既可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保证后代的资源需求。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不断提升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维持和丰富物种及生物的多样性,实现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曾献印.美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资源对策及其评价与启示[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7).

[2] 周桂林.经济转型中林业资源管理法规的价值考量与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伊春市林权制改革为例[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12).

[3] 崔龙善.浅谈如何加强林业管理及可持续性发展[J].吉林农业,2010(10).

[4] 佗艳君.林业可持续发展涵义及实现对策[J].生物农业,2010(7).

[5] 王丽英,郭志华.对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34).

[6] 罗倬.浅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吉林农业C版,2012(4).

[7] 黄选瑞.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J].林业科学,2000(7):91.

[8] 刘亚.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J].现代园艺,2012(20).

[9] 陈恭平.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1(24) .

第5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科技奥运;科技北京;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192-03

一、提出:科技奥运理念及其基本内涵

历届现代奥运会的实践证明,科技与奥运紧密结合,已经成为现代奥运的时代特征。正是充分看到了科技与奥运之间这种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北京在申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奥运”的理念。

在奥林匹克历史上,作为三大奥运理念之一,“科技奥运”理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通过总结奥运筹备建设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目前对科技奥运理念及内涵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概括起来,“科技奥运”就是以科学思想统领奥运战略,有效集成满足奥运需求的科技资源,为“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先进、可靠、适用的技术保障;通过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使奥运成为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并惠及社会的平台,达到“科技助奥运、奥运促发展”的目的。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以科学精神组织奥运”,就是弘扬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奥运战略,把奥运会的国际规则、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务实可行、充满活力的本地化战略;将科学思维、科学管理贯穿于奥运筹办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用科学的态度组织奥运,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盛会的目标。

二是“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就是紧密结合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集成北京和全国的优势科技资源,努力满足奥运筹办的技术需求,以先进、可靠、适用的科学技术提升举办水平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为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三是“以奥运成果惠及社会”,就是以奥林匹克精神丰富科学思想,促进科学文化传播,提高公众科技素质;通过满足奥运科技需求,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技术的高度融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践行:科技奥运促进北京城市发展

科技奥运根据奥运会筹备建设提出的科技需求,集中攻克了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开闭幕式等方面与奥运直接相关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应用了绿色建筑、清洁高效能源等一大批与“绿色奥运”理念落实相关的技术成果,围绕交通与信息、安保与食品等,完成了与奥运城市建设相关的一批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促进了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

1.奥运场馆设计与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北京提供了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

围绕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技术特点和要求,科技奥运全方位应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高新技术,成功满足了场馆建设对技术的需求,同时,也为北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奥运遗产”。国家体育场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工程,首次采用了“鸟巢”式新型建筑空间结构形式,多项技术堪称世界第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目前国际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工程,它以泡沫结构为基础分割出建筑的整体形状和各个内部空间,实现了从墙壁到天花板的整栋墙体结构连接的顺畅自然。奥运场馆关键施工技术的突破为施工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持。“鸟巢”施工中采用的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双斜柱综合施工技术、厚钢板焊接技术以及巨型马鞍型空间钢结构卸载技术等,以及“水立方”施工中采用的“散拼”钢结构组装式施工新技术,膜结构和膜材料技术等,保证了“鸟巢”和“水立方”的顺利完成,并成功塑造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奥运“精品”工程。

奥运会场馆的建设充分考虑了体育、文化、会展、商贸、旅游、健身、娱乐之间的功能转换,以及与交通、通信、安全设施的衔接贯通,为未来的商业利用提供尽可能大的调整余地和盈利条件。奥运会后,国家体育场将成为北京国安俱乐部的主场,还将成为商务会所、健身和餐饮中心,国家游泳中心将成为北京的一个水上娱乐中心,奥运会期间的会议中心将作为北京市重要的会议和展览场所,举办各类国际、国内的会议和展览,举行灵活多样的表演等商业或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奥运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数字奥运”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北京城市信息化建设

科技奥运实施了一系列“数字奥运”和智能交通等信息服务技术的研究。其中,“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网络系统”研究的许多成果已经投入运行,基本实现了通过电话、互联网、移动设备、信息咨询台等多种方式为300多万名奥运会注册人员、国内外观众和旅游者提供相关奥运赛事和城市服务的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使北京市的公众信息服务水平和国际化形象得到极大提升。“北京数字工程”的重大项目――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北京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应用,能定期提供覆盖北京市的遥感影像,将在奥运后继续为北京市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监测、重大工程监测、土地利用监测等方面提供服务。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建立了快捷、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体系。“北京市智能交通(ITS)规划及实施研究”等奥运交通车辆管理领域的重大项目成果丰硕,许多成果已投入使用,实现了基于覆盖全市的千兆宽带网和无线集群通信网络为支撑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形成了覆盖市区主要道路的智能化监控系统。此外,数字化执法系统、停车诱导实用系统、BRT智能系统等研究成果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北京市交通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升了北京交通管理和运营效率,有效缓解了北京部分地区交通紧张的状况。

3.奥运安保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了北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科技奥运建设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支持奥运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保证了北京奥运的顺利举行,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例如,通过实施“奥运体育场馆防火系统设计技术研究”,科技奥运提出了奥运体育场馆火灾安全性能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已应用到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篮球馆、老山自行车馆、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华贸中心商厦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风险评估和消防性能化设计中。“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已经完成相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研制出大量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违禁化学品和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建立了水泡性口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和猪水泡病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并针对奥运会的特殊要求,建立了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利用GPS、温湿度自动记录装置、RFID电子标签等科技手段将奥运会的宾馆、场馆、运动员村、生产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医院等全部纳入监控。奥运后,已经建立的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奥运追溯系统和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将继续使用,保障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

4.生态改善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加快了北京生态型城市建设步伐

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奥运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其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善了北京城市生态环境。例如,通过开展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挖湖堆山、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生态廊道”规划与建设,建立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域性生态系统(城市“绿肺”)的示范工程;“北京市防沙治沙”重大科技项目等构筑了北京奥运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奥运绿化和美化科技工程”,已成功培育出能够在8月份盛开的花木700多种;大气污染预报、预测和预警技术等研究项目,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蓝天工程”提供了政策建议与技术保障;北京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及资源化控制技术研究、城市污水SBR处理设备成套化研究等项目,为北京实现城市垃圾全部进行安全处理,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0%,分类收集率达到5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污水回用率达到50%目标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

三、转化:“科技北京”――科技奥运的宝贵遗产

奥运筹办以来,北京市始终把充分利用奥运机遇,提升发展水平和城市竞争力作为重要的施政方针和发展目标。科技奥运建设的实践表明,科技奥运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北京市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北京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强调以科学的精神组织城市管理,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城市建设,以科学技术成果为市民造福,北京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北京”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经济发展动力从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科技奥运的实施增强了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了北京经济增长动力从人力、资本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自主创新环境和氛围不断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大幅度增加。科技奥运实施以来,北京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及20余项配套政策,有效激发了全市科技研发热情。2007年,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919.5个亿,是2001年的2.52倍,约占GDP的9.83%;2007年全市专利的申请量达到3.2万件,是2001年的2.62倍;实现技术的成交额882.6个亿,比2001年增长了3.6倍。根据《北京现代化报告2007―2008――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报告,2001―2006年,北京市创新型城市总体实现程度从73.5%稳步提升到83.6%,提高了10.1个百分点,北京创新型城市已经初步建成。

二是一批关键的技术和标准的突破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据统计,科技奥运实施七年来,“科技奥运行动计划”共组织和动员了全国近200家企业、170多个科研院所和50多所高校的3.5万名科技人员,参加科技奥运的各项工作。七年间,科技奥运围绕场馆建设、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生态环保、信息通信、高清转播、智能交通、运动科技、奥运安全、食品卫生、气象预报、医疗救护、新材料等十几个方面,完成了千余个项目,在集成电路、疫苗、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催生出一批里程碑式的自主创新成果。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仅“鸟巢”的创新技术和创新点就多达几十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则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结构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场馆;围绕建筑标准建设,科技奥运建立了绿色建筑标准,这一标准填补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和方法的空白,为规范和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评估手段,成为北京市乃至我国建筑业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

2.城市组织管理进一步科学高效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北京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新闻媒体以及奥运观众纷纷聚集北京,这对北京的城市组织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奥运的实践证明,科技奥运成果的大量应用有效提升了北京城市组织管理效率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奥运后,科技奥运成果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北京城市建设和组织管理,“科学管理”日益深入人心,将成为今后北京城市组织管理的基本理念和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奥运成果的作用,实现科技奥运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和应用,推动科技奥运成果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远和广泛影响,北京市政府、市科委启动了“科技奥运成果推广计划”,计划利用2―3年的时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技奥运成果推广工作机制,为北京城市建设和城市组织管理提供更加便利的科技支撑。例如,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北京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加强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并确定了包括1个共享平台、7个应用领域的智能交通建设架构。目前,北京市正在抓紧建设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公交系统、高速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等。其中,轨道交通运行管理中心、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智能公交系统建成后,北京将实现全路网的一卡通和无障碍换乘,大大提高公路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又如,TD服务、奥运无线INFO等科技奥运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北京“无线城市”建设的步伐。奥运会前期,北京市实施了“北京无线城市”项目,一期、二期已经启动实施。到2010年年底,无线北京第三期将实现北京市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届时,北京将建立起为各行各业提供便捷、高效信息服务的平台,加速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的进程,为更加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城市组织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3.城市建设进一步向“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方向推进

奥运筹办期间,北京在31个奥运比赛场馆、45个训练场馆以及奥运道路连接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实施了160多项奥运绿化工程,绿化面积达1 026公顷。北京城市园林绿地增加了1万公顷,树木增加了2 271万株,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目前,北京市的林木绿化率已达到51.6%。另外,北京市从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布局入手,对全市200多家重污染企业实现整体搬迁转产,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到96.5%。

奥运会的举办和节能减排技术等科技奥运相关成果的示范应用大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人居意识,使社会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这对北京市建立环境治理和环保节能的长效机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关注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协调发展将成为奥运后北京重点关注的方面。关、停、并、转“三高一低”企业,以及包括首钢在内的重工业制造环节“外迁”,成为北京加强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的积极信号。特别是公共环保意识将成为绿色奥运的宝贵遗产,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生态修复工程,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将成为未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此外,北京在奥运会期间临时采用的减轻环境压力的措施给奥运后生态环保建设积累了经验,为继续促进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奥运期间环保部门采用的大部分措施是长效的,而且到奥运会之后还要继续实施。但是,北京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并真正迈入国际先进城市行列,还需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关注生态,关注环境保护,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将成为北京今后长期发展的自觉行为,成为贯穿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

参考文献:

[1]董传升,邢怀滨,王健.科技奥运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化的三个关键问题[J].科学学研究,2007,(2).

[2]周秀平.奥运的社会参与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8,(2).

[3]符亚明,等.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7).

[4]董传生.科技奥运的人文价值与困境[J].中国软科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