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

第1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天津市;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46-04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和创新经营模式的有效手段,是满足和提升消费需求、提高产业和资源的组织化程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贯彻《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分别是:大型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协同、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网络零售发展重点、政府采购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重点、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电子商务支撑体系集成创新和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了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该规划提出了十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同时,人才紧缺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积极引导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加强电子商务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鼓励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发展多层次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培养既懂商务、又具备信息化技能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积极开展面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电子商务培训。”

高职院校是培养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就目前企业发展趋势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长远规划来说,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就成了各高职院校的领导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故其师资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投入较高,尤其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投入的资金会更高,这就使人才培养的高要求与资金的短缺的矛盾凸显,也使“整合资源、共享资源”成为每个高职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的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包括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及教学管理标准、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具有“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图片、动画、教学课程录像、教学演示录像、微课录像、学习(实训)手册、以电子商务专业各个课程为子集的综合试题库、完整案例库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方法等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的模式

2000年以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339所本科高校和653所高职高专设置电子商务专业。天津市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3所院校①。电子商务与网络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教学资源和实训项目都需要依托互联网完成,因此其教学资源共享也应该具有非常明显的专业特点,即组织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完成教学资源的整合、资源库的建设及网上资源的共享。通过天津市各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联合、校企深度合作,有效整合行业企业生产一线优质资源,以电子商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在准确定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准确把握企业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建设集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功能等资源为一体,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实现对学习内容快速访问和个性化主动服务,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行业新技术推广应用需要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全国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

务,为网络教学实现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专家答疑辅导系统,使用者可以自主完成专业课程学习,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天津市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建设思路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为电子商务专业这个特定的对象而服务的,是电子商务专业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延伸和扩展。这就决定了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须以电子商务专业的自身特点为基础,以满足专业教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的需要为出发点。

建设遵循“调研分析——素材收集——资源整合——应用推广”的技术路线,以共建院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为中坚力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持续更新。以行业企业调研为基础,围绕电子商务岗位需求,以毕业生就业岗位技能分析为切入点,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根据其工作过程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结合地区发展,建立起以电子商务领域最急需、实践性最强的针对运用互联网技术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围绕培养综合型电子商务人才这一目标,建设电子商务优质核心课程和设计各门课程的学习单元,进而以专业和课程普适性素材收集、资源整合建设为重点,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开放共享型专业网络平台,完成资源推广。

资源库架构规划

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为全国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电子商务资源库是以学校、企业、社会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体及应用服务对象,紧密结合相关需求,建设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三个资源平台。

专业教学资源平台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任务,主要包括专业资源、课程资源和素材资源建设三部分;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平台是资源库网络平台上实现的拓展服务功能,提供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服务。系统平台是资源库运行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硬件构架、资源标准规范建设和平台工具建设。项目整体构架规划如图1所示。

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服务于师生的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中心,展示各学院优秀教师,交流各具特色的教学资源,在网上学习和师生互动等方面发挥有效的作用。参与者从职业岗位(群)入手,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网上创业历程、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相关岗位任职要求、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的大量调研,依据电子商务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国际国内相关行业与技术标准,识别和分解出其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结合地区发展,围绕培养高端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这一目标,形成教学大纲;由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参与进行课程设置,建设电子商务优质核心课程,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子模块;由院校骨干教师和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并建设实践技能课程,形成课程资源子模块;在此基础上为推动视频公开课和开放课程,将优秀教师、精品课程在校园网上公开展示,使学生能享受到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开发出适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配套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图片、视频、试题和在线测评等教学资源,形成素材资源子模块;充分利用虚拟的电子商务实验室平台,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电子商务操作流程,达到虚拟环境练真兵的目的。技能培训平台(1)培训资源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岗位培训为目标,系统的形成电子商务专业能力培训包,形成系统的能力指导及评价系统,并与电子商务行业岗位职业资格相对应,为学生就业、技术提升及企业员工培训、为农民工再就业提供学习、考核及技术能力评价平台。培训包内容主要包含:职业能力评测系统:依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培训前的职业能力测评,确定参与培训人员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学习者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培训包提供依据。培训方案:根据能力测评的结果,按参与培训学员的知识、能力水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全面的学习帮助。测评系统:通过在线测试功能,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

终结性评价指标。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2)职业资格鉴定平台。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相结合,提供既满足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能力要求又符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教学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完成《电子商务实务》等培训资源包的建设,内容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培训方案、培训环境、考务指南、样题库、测评系统等内容。(3)专业技能大赛展示平台。多年来,全国高职技能大赛在国内乃至国际都产生重大影响。天津市很多高职院校都承办过全国高职技能大赛,在组织赛程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参赛项目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使技能大赛更好的引领日常教学,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竞赛水平,扩大赛事的影响,十分有必要建立一个技能大赛专项展示平台,既可以常年宣传大赛的成果和优秀选手,还可以加强各高职学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高效地实现赛事的组织和报道,把技能大赛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校企对接社会培训服务平台工学结合是高职学院的办学宗旨,校企对接是高职学院的必由之路,培训服务是高职学院的社会职能。通过这样一个网络平台,将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板块、专业技能考级考证板块、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板块和优秀教师科技人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板块,以加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拓宽与各类企业互联互通的渠道,宣扬校企合作和社会培训的优秀典型,为企业和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网上创业平台以“做中学”的理念为指导、以海河教育园区为试点,通过系统化课程综合实践项目的训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训练,开发一个类似于淘宝的实战型实践平台,企业提供货源及物流支持,以便不同地区的学生在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网上创业实战训练。海河教育园区电子商务平台可容纳大量的商业信息、就业信息、勤工助学信息等,在平台上师生可以实时进行信息的查询和检索,这大大促进了园区的信息化水平。我们对园区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涵盖了校内电子商务、校园间电子商务、园区内外电子商务,这也拓展了园区的商业模式。高教园区独特的经济形式势必会吸引企业入驻校园,企业可与学校进行磋商,在形式上可采取“实体+虚拟”的模式,由企业建立实体商城,学校配合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浏览商品信息,租用“网络格子”创建自己的个性店铺,通过在线论坛进行二手交易等,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保障措施

制度保障各学院对电子商务资源库的建设和项目实行项目管理。院校合作共同制定《天津市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各院校划拨专款用于建设电子商务资源库并加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户管理,严格执行项目预算,严格落实详细的分项目、分年度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的采购均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学院将实行全程的监控管理。

组织保障各院校应强化项目的组织保障。(1)由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最好的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比如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并牵头组建开发团队,建立由院领导挂帅的项目监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建设工作。(2)成立建设指导小组,设置首席顾问,聘请行业协会、企业及高职院校的专家参与,由企业工程师、学院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具体方案的制定和审核。(3)根据项目任务内容分解指标,保证建设计划的落实。(4)分阶段进行校内各任务指标的检查验收。

应用推广在提供丰富、高效、先进的专业教学与岗位培训资源的同时,开展课程开发、资源利用、运行管理等培训,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受益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持续更新教学资源库应持续更新,每年更新比例不低于10%。(1)定期进行专业建设调研与教研。企业工程师、学院专家和具体任课教师定期开展专业建设调研与教研,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2)建立教学资源收录审核机制,由专家委员会实施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沟通管理,广泛采集天津市各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开发的优质或特色单元教学方案、配套教学资源素材和合作企业培训素材、案例素材,不断充实与更新教学单元库,同时形成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3)完善与合作企业的新技术应用推

广制度。通过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项目和专业教学中的合作,及时吸纳与毕业生就业岗位工作项目相关的新技术内容,保证专业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

知识产权项目建设内容应无知识产权争议;项目建设成果归国家所有,参与单位和参与人享有署名权;项目验收后的持续更新部分知识产权归参与单位和参与人所有。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共享支撑系统

电子商务资源库的建设紧密依赖于各学院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没有一个高速高效的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资源共享的各项任务就难以实现。因此,基于资源共享紧迫形势的现状,需着力提升基础设施的水平。各院校应尽快做到升级设备、引进人才、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更新软件、优化系统,使各学院资源共享的整体水平有显著的提升,而资源库的成功建设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成功标志。

注释:

①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有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爱春.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共享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22-25.

[2]韦群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72-173.

[3]王慧.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数字型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1(4):33-36.

[4]骆正茂.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3):59-64.

[5]尹德安.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教育与教学,2012(8):192.

第2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一、我国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制约因素

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普及率比较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农村居住比较分散,通讯设备的投入成本比较高,同时又由于农民上网人数和上网数量都比较少,使得网络利用率也比较低。这“一高一低”导致了通讯公司在相关的硬件投入上态度不够积极,不少通讯设备也得不到及时更新,进而使得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硬件设施仍然不够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普及率比较低。

2.农民电子商务意识不强。虽然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农村网民数量不少。但是,农村网络不合理的利用现象非常普遍,相当数量的农民只是用来聊天、玩游戏。在他们头脑中仍然是几千年来形成的“钱货两清”的传统商务观念,利用网络从事营销活动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或者是有人想过,但是由于不知道具体的路径,所以一直没有在行动上付诸实施。因此,不少农村的网络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给人民带来相应的收益,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

3.农村物流条件制约了电商的发展。由于农民居住分散,网购率低等原因,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乡镇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设施的不足又使物流成本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农村物流的末端网络不通畅,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已成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人才现状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电商人才的缺口也在不断增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已经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阿里研究院预测:未来两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将达到200万左右。与此同时,在广大的农村,有31%的人缺少经验管理的理念,20%的人缺乏创业知识,另有14%的人没有设计网店的能力。这种人才状况决定了仅靠大规模投资是无法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根本问题的。

1.农村电商人才缺乏。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许多人对计算机和电子商务并不甚了解,也不会使用,不懂得如何从网上寻找资源,不会从网上了解信息,导致了很多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不能正常开展。伴随着农村网络的逐渐普及,电商人才缺乏的问题也在很多农村地区显现出来。同时,又由于我国农民接受电子商务培训的比例也非常低,就使得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困难非常大,许多地区不得不面临着缺少电子商务人才的尴尬局面。因此,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首要因素,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急需解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这个关键性问题。

2.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无法满足需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足自我认知程度不足,使得我国很多农村电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许多农村地区特色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从事电子商务的人才缺乏,不少地区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2015年,陕西省决定培养1000名适合本省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尤其强化大中专毕业生、农村青年带头人等人群的技能培训。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仍然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与此同时,许多高校的电子商务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窘境。这一方面说明当前不少高校的电子商务教学缺乏针对性,培养方案落后,培养目标方向不明,定位不准,导致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盲目性,再加上培训手段落后,指导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使得培养出的学生难以成为真正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当多数量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工作,不愿意在农村创业发展。

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对策

人才是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如何培养一支高质量、结构合理、品质优秀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涉及部门多、领域广,构建一支优高素质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才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必要途径。

1.政府方面政策方面的扶持。首先,要健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离不开国家的关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法律法规是培养合格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保障。各地可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譬如,可以举办由政府出资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班,将农村中有志于从事电商事业的年轻人纳入培训的范围;也可以将从事电子商务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请到当地,对本地的人员进行手把手的培训,提高他们电子商务的操作能力。也可以采取资金补助或设备支持的形式直接对乡、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给予帮助。其次,要加强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环境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作用并不明显。结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水平,使广大农村学生在本地就能接受到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再其次,政府选派专人到农村扶持电子商务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还可以选派专人到农业去扶持电子商务工作,一方面可以搭建起电子商务发展的平台,有效地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学习电子商务知识,提高他们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有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企业方面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支持。首先,企业要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计划。企业涉足农业领域,有利于帮助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计划,是企业发展农村电商的基础,也是企业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帮助农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是加快农村地区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由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计划,还有京东的农村电商战略,已经开始实施,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也引发了其他企业对农村电子商务以及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关注。涉农企业可利用自己的优势,采取“互联网+企业+农户”或“互联网+企业+合作社”模式,通过电子商务的途径对本企业及产品进行宣传、销售,不但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农村和农民。其次,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企业加大对农村地区电商的资金投入,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硬件措施,也有利于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资金,能强化农村地区对企业的认知度,也有利于企业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阿里的农村淘宝计划在未来3年,对农村地区投资100亿,帮助农村建立硬件基础设施,物流配送以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涉农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一机遇,与自身的发展战略对接,逐步扩大对电商平台的利用率。再其次,企业要派遣技术人员到农村参与电商建设。企业是电子商务的专业平台,企业技术员也是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由企业出面派遣专业人才到农村,帮助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直接地培养农村电商专业人才,有利于农民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专业素质。以阿里巴巴为例,为提供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具体支持,阿里巴巴将对农村地区实行人才培养、培训当地村民开展网络商务,对于特困农村地区,阿里巴巴还将投入专业人才帮助他们发展电子商务。涉农企业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措施,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与农村的农副产品优势结合起来,共同营造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有利环境。

3.农民自我能力的提升。首先,农民要主动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开展电子商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非常广泛,除了网上销售和购买知识以外,还包括品牌建设知识、运营推广知识、美工设计知识、数据分析知识,以及与客户交流的知识等。当前,我国农民整体上文化水平还不高,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对其它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因此,主动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但有利于提高他们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领悟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农民要积极参加电商技能培训。当前,由企业组织的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非常多,我国的互联网“三巨头”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启动了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和淘宝大学培训的重点主要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和电商创业者;京东商城也积极开展农村电商战略,三年期间其乡村推广员已经达到15万人,县级站点超过1100家;而苏宁则实施“金凤凰计划”,重点指导农村地区的电商创业者学习电商实际操作。与此同时,许多地方政府部门鉴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的现状,也积极参与到农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当中来,有的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有的组织农民到企业研修学习,有的带领农民到大学参观学习,还有的把电商专家请到本地进行现场指导……农民要积极参加这些培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真正把先进的经营理念学到手,把实际操作的技能掌握住。此外,大中专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也要积极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当中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条件,培养出有从事农村电商意愿、熟悉农村情况、知识面广、专业知识丰富、操作技能较高的人才队伍,服务农村电子商务事业。

第3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就业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得到纵深发展和广泛应用,呈现普及化趋势。尤其是近些年,电子商务发展迅猛,随着B2B、B2C、C2C模式的日益成熟,B2M、M2C、B2A、B2G、C2A等模式的崛起,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使用人单位不仅有人可用,更为了提高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亟需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

通过对已就业的高职电子商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近两年毕业的高职电子商务毕业生质量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跟踪调查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现场调查;邀请用人单位人事部门主管领导座谈,向他们了解毕业生在单位的表现情况,包括敬业精神、团结协作能力、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二是信函调查,即给用人单位寄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调查表”,让用人单位根据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给予评价。三是通过电邮和QQ的方式与学生联系,了解他们就业后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及行业的了解程度,是否频繁或较为频繁地调换过工作及换工作的原因。

综合这三种形式调查来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并且就业质量不尽如人意,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起薪水平过低、调换工作过于频繁。用人单位反映大多数的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多良好的意见和建议。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确保毕业生的签约率,提升就业质量,使用人单位不仅有人可用,还要有满意的人可用呢?建议从学校和用人单位抓起。

1 学校教育

1.1 课程设置 高职学生和本专科的学生相比,其优势在于技能,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讲尤其如此,因为专业本身实践性就很强,所以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上要避免贪大求全,在专业定位上依据“大专业、小方向”的原则,在设置理论课程方面要强化知识理论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主业知识覆盖面要广,最好覆盖所有的“电子商务化岗位”。如果只是应对当前的市场需要,理论知识体系的设置以“够用”为原则,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的“博而全”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全才。

设置实践课程要以“小方向,重特色”为原则。电子商务实务仅凭一已之力是完成不了的,应强调多方协作,打造立体化的实训体系,满足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需求,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目标定位。立体化的实训体系除了在校内有实训室或实训车间之外,学校也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去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同时学校也不可忽视学生社团的力量,要把这部分的资源能量调动起来,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同时,学校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完成实践学习。将教与学,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事件巩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工学结合”和“商学结合”。选择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实训教学项目,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将传统的“仿真”实训变成一个能完成真实生产任务的特殊训练,实现“工”与“学”之间的对接与藕合,让学生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也就是所谓的工作,还能切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有利于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美誉度。

1.2 心理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除了完成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之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工作,让学生转变观念和心态。让学生认识到他身份的转变,从单纯的学生身份变成“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在进入用人单位以后,这个时候他不再单单只是一名学生,他还是一名职业者,他就不能再用学生的身份来思考处理问题,而应该具备一名专业的职业者素养。从工作中学习,从工作中总结,从工作中得到经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与社会“零距离”接轨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对工作、对用人单位抱怨连天的现象,改变学生刚就业时频繁更换单位的不良现象,提升毕业生对工作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也提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评价,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

2 用人单位

企业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认为和学校合作,接受学生进入企业学习锻炼是件“麻烦”事,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积极与校方加强合作:一方面获得企业所需人才。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针对性比较强,能直接胜任企业的岗位,在第一时间转换成劳动生产力,降低了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岗前培训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不断的培训。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的成本,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的局面。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模式目前有以下几种:

2.1 基地培养模式 学校在基地培养模式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该模式中,学校制定培养方案,然后按照培养方案进行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进入实习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联系企业以此作为学生生产实习的训练基地,在就业前,便于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进而将网络营销技巧和实施方案设计、熟悉电子商务流程以及网站后台的管理等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这种模式之下,学校可以低成本地建立建设实训基地,并获得相对稳定的技能初识场所。

2.2 双向互动培养模式 为了稳定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协商,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构建以实践为主,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企业的参与下,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安排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活动,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升了老师在实践经验和理论教学方面的综合能力,使教师培养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2.3 订单式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和企业通过双方签订协议,企业在学校选择接受订单培养的学生,并对学校和学生提出具体的培养要求和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由学校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实习设备,以及专业师资等,由企业全面负责,并给予学校资金支持。按照签订的协议要求,毕业后接受订单教育的学生直接到企业工作。

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经过培训的学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校外实习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2.4 工学结合模式 所谓工就是工作,是指学生在企业参与实践活动,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工作,在这种培养模式中,企业还能支付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在工作中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所谓学就是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职业精神的培养,将实践和学习进行有机地结合,工作和学习同时进行,确保学生同时完成工作和知识的学习。

按照工学模式的培养方案,学生先在学校进行集中学习,然后进入企业参加实习,或者学习和实习交替式进行。通过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企业实习运用到实践中,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实习时遇到的问题,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企结合的任一模式,都可以把具体的项目带入教学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由企业提供项目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提供的教学目标,由教师指导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熟悉业务流程,还可以掌握实践技能,教学效果非常好。

3 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商务模式的一种,受到社会的认可,高职院校应准确定位,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天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模块化教学研究[J].广东科技,2008(14).

[2]李琼艳,刘莲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价值工程,2012(12).

第4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1.电子商务教学课程改革需要建设教学团队

高职电子商务教学需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尤其是一些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的标准,并严格规范这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任务必须依靠教师完成,学院只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共同针对市场需求来开发课程,增强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2.发展电子商务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建设教学团队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也需不断提高,所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观念,不断探索,熟悉专业技能。教师仅凭个人的学习和探索来发展专业技能效果并不显著,只有通过团队建设,在不同学科的教师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才能充分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团队教师间充分发挥各自在教学能力、业务能力、知识结构、专业背景上的专长,形成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从而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教学系统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实现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建设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学生越来越多的利用网络获取知识,通过在线学习掌握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日异增多的电子商务教学内容需要建设网络教学资料库,实现资源共享,需要教学团队的分工与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团队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学团队整体意识不强,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主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团队整体缺乏创新能力,在实施培养方案中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目标和行动,在年龄、专业背景、知识技能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也很难通过教学团队的力量来协调。

2、教师实践操作水平较低,素质要求不能达到“双师”要求由于很多教师毕业后直接来任教,虽然在学术和理论方面有一定的水平,但由于没有在企业中锻炼过的经验,缺乏操作和实践能力,加之授课任务繁重,培训机会较少,容易造成知识落后,无法将获取电子商务最前沿和领先的技术,在很多技能素质方面无法达到“双师”要求。

3、电子商务教学团队缺乏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电子商务教学团队需要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作为团队的领军人物,他把握着整个教学进程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他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高低决定了团体水平的优劣。由于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高职教学团队普遍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在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的不足,使教学团队创优缺乏核心优势和创新能力,使教学团队显得较为松散,阻碍了高职教学团队的建设,导致电子商务教学不能适应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需求。

4、校企之间缺乏真正实质性合作,不能满足电子商务教学的需要由于校企双方的运行体制不同,以往校企间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并未真正完全发挥出来,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队伍以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团队,不能仅以学校方面的意图来建立,而应以校企双赢为基础,共享教学资源,实现校企人才双向互动。这就需要校企双方深层次全方位的沟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做到真正实质性的合作。

三、我院加强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建设采取的措施

1.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逐步构建和完善专业体系

为了进行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建设,我们首先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改革教学内容,充实专业课程内涵,整合相近的专业课,如《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加大实践专业教学比重,并编写相应实训教材,如《商务网络技术实训》等,并建立规范的实训要求与考核标准。在《网络营销实务》、《物流管理》等课程中加大实训环节,与第五学期的综合实训紧密结合。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广泛使用网络,利用教学平台扩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空间,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可以更充分教授给学生丰富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

2.制定完善的团队建设规划,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提高团队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我们对团队现有的教师结构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通过培养、引进、聘任等途径,根据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业资格结构、技术职务结构,制订出团队建设规划和专业教师的提高目标。为进一步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教师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帮助每位教师的实现其发展目标。

3.培养团队带头人,提高教学团队建设的质量

根据学院对专业带头人要求的相关政策,我们选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践技能,有组织能力,具备高级职称,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参与西安企业电子商务项目开发,参加国内电子商务研讨会,参加国家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业带头人培训班学习等形式,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这些方式,使之成为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根据国内外的动向,来把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动态;从而能够组织、带领教学团队进行各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活动,并为电子商务行业企业进行技术支持等服务。

4.加强培养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

我们按照学院对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并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的实际情况,选拔几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中级以上专业职称,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三年以上,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通过定期到西安高新区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国内电子商务行业技术交流会和研讨会,以及国内教育部高职高专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并鼓励教师通过自修或者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形式获取职业资格证。通过这些师资培训,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使他们能提高组织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水平,并能进行开发一些专业课程和生产性实验实训项目,并根据所掌握专业发展方向和技术动态来协助专业带头人搞好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和建设。同时,我们还选拔教师利用暑假到企业实践锻炼,并在各方面为其创造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其实现技能培训、自修、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把老师的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学习经历和为企业进行科技开发服务的能力作为年终和晋升职称考核的内容。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他们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水平。

5.建设适应新教学模式,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我们按照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实现电子商务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近些年来我们已经先后建设了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物流管理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室,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室等。通过校内实训,进一步加强各门课程间教师的知识互补与及课程间的衔接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6.根据“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实践能力

第5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45)

[摘要]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中国职业教育正在进入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时期,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这个时期最为紧迫的重大任务。电子商务专业,我院骨干专业之一,校企合作重点建设专业,也是辽宁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以“运营企业真实项目,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零对接”为特色,打造品牌电子商务专业为载体,开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习实训条件、实践技能的创新课程体系构建、职场心态课程开发与建设等多维度进行整体设计及改革,旨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中国千强商业互联网企业培养具有项目实战经验的高级应用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

关键词 ]电子商务;特色;无缝对接;职业化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065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实习生在我单位的岗位适应性非常强,熟悉电子商务运营流程,对营销推广的各阶段和环节很熟悉,了解到他们在圆梦商城实训项目中,经历了招商、供货商洽谈等环节,所以在工作中与客户的沟通洽谈非常讲究谈判策略与技巧。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实训内容与企业工作任务相统一,希望今后能继续吸收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这是阿里巴巴东北营销中心总经理曹文悦的评价。

为实现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胆改革与创新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教育教学的方法和重心,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建立长效的、系统的、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建立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高薪就业的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建设、实训课程体系、实训教学实施、实训教学方法、实训项目平台、实训室建设、企业项目引入、学生实习实践与就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内涵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公司行业技能培训及企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工学交替紧密结合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特色。实现了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1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基本前提

在当前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大形势下,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建设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共同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组成校企专家委员会,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大纲以及制作内部讲义及实训指导手册。

在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将3年6个学期的教学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第1、2、3学期的“学中做”,第4学期的“做中学”,第5学期的“校中企”和第6学期的“企中校”。在“学中做”阶段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1~2周的实训教学,同时通过行业专家讲座、企业认知参观等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并完成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做中学”阶段以实训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学生是实训主体,项目是实训载体,教师提供技术指导。通过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学生自主运营“网上商城”真实项目,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行业的基本职业技能,并提高职业兴趣;在“校中企”阶段引入企业项目进入校园,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完成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型;“企中校”阶段使学生成为职业人,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这四个阶段在内容中逐渐丰富、在强度上不断加大、在考核上不断贴近企业的真实项目式教学。

2全真企业化实训教学环境搭建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必备条件

电子商务专业已初步建成集学生学习实训、就业指导、创业引导、师资培训、大学生校园商城、行业企业项目辐射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全程全网真实项目运营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面积近8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名学生进行实训。是目前沈阳最大且有企业真实项目的商业互联网实训基地。实训室的布局与规划均由电商企业项目负责人为我院量身打造。其中,全程全网实训室是让学生掌握各自专业方向的行业工作流程,从而具备电子商务行业基本职业技能;流程实训室分为仓储分拣中心和图像采集中心,是让学生掌握商品E化及仓储物流业务,培养学生图像数字化能力与现代电子物流操作流程;企业协作运营中心主要承接合作企业离岸外包项目,引进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在校园便可真正参与到企业工作中。

3电商名企校园行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嫁接桥梁

电子商务专业重点打造“电商企业校园行”活动,通过邀请电商企业高层领导进校园参观、考察、宣讲等活动架设企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良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实训实战项目平台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基本手段

创建东北首个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校园圆梦商城,校园圆梦商城是典型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果,其实训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统一,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自上线以来,受上万网友的关注,点击量已突破13万,百度搜索排名高居榜首。一个大学生实训教学平台,正在逐步走进大学校园,正在成为校园师生购物的首选网站。

这里汇集了互联网平台搭建、商品E化、网络营销、仓储、物流快递等电子商务的整条价值链,一切都是真金白银的运营,互联网商学院大二的260多名学生在这里像企业的员工一样工作。

辽宁省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马会杰亲临实训现场向同学们介绍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电商企业用人标准、并用B2C平台作为案例,加上翔实的数据使同学们详细了解运营校园商城的流程。

圆梦商城提供休闲美食、化妆品、学习用品、礼品等日常用品,还提供二手货交易、校园团购等项目,圆梦不仅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服务,也为大学生的学习、娱乐、休闲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圆梦实行按需求时间送货,一般情况下,当天订单当天送货上门。自营电商未来的趋势是降低物流费用提高收益,所以圆梦也紧跟趋势采用0运费制,不收取任何费用。

圆梦秉承“源自校园,服务校园”的理念,为了满足师生者一站式购物需求,一直在致力于拓展丰富商品品类、快捷购物平台、优质销售服务,圆梦的每一个人都在为打造大学生校园第一品牌而努力。

圆梦商城项目使同学们在大一学习的电商理论知识得以转化和应用,营造出全真的岗位和企业环境,使专业教学实现了全真的校内实训,使实训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统一,实现了“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实训课堂成了一家正在校园运营的公司。

通过以学生为实训项目主体,以项目为实训载体的校园商城项目,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行业实战能力及项目运营管理能力,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5参与实际项目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有效方式

5.1出色完成五爱购外包项目

2012年11月,为给互联网商学院学子营造一个更为真实的“实战”环境,引进企业外包商业项目交给学生组成项目组协作完成,首次参与合作的企业是坐落在东北最大商贸物流集散地五爱市场旗下电子商务平台——“五爱购”。目前,由学员完成两大品类共110件商品的图像采集和E化作品顺利通过五爱购验收,并赢得了五爱购市场部一致好评;在这样的实践模式下,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获得深入真实商业项目的参与机会,了解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企业的工作模式并能接触到最实用的岗位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学生团队完成外包项目期间,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师团队负责学生工作情况的跟进,指导学员完成项目并在此过程中对以前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提炼,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规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参与外包项目的11级电子商务2班同学吴琼说,通过商业项目的操作,感到自己的经验又增加了不少,并且能够感受到项目团队的真实工作氛围,对平时实训中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进行亲身实践。

为了使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陆续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将传统的、单一的理论传授转变为形式灵活多样的专业技能素质综合培养体系,为电子商务行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5.2迎战双十一,承接“国美旗舰店在线客服”代运营项目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活动,发端于2009年的淘宝商城,短短几年内即已盛行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成为一种行业集体行为和商业现象,是以电商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的一次革命性的颠覆。“双十一”促销活动已成为目前国内电子商务零售平台声势最大、效果最显著的大型促销活动。

2013年引入“国美在线淘宝旗舰店双十一在线客服”真实服务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本项目分为岗前培训和项目实施两个阶段。国美在线运营团队为140名学生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并进行活动全程跟踪指导,内容包括产品信息、发货时间、沟通技巧及对产品的材质的详细讲解。经考核共有120人正式上岗。自10日21时40分起,120名学生分为三批轮番“上岗”,保证关键的17个小时内有60个旺旺在线。截止到11日24时,学生连续奋战30个小时,实现81.5万元业绩,学生最高单人业绩达到3.03万元。

目前,国美在线双十一项目已经作为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常规大运营项目,2014年的双十一,国美在线天猫旗舰店“双十一”活动纳入到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实现校中企的人才培养环节,让学生在实战中升华商业互联网业务技能。

2014年代运营项目整体的运作机制更加成熟,由国美在线运营团队优中选优,通过7天,两轮理论+测评+实战模式的培训,从近百名学生筛选出77名学生,分成六个组别,分别在四个关键时间段由77名学生轮班上岗。

截止到11日24时,学生连续奋战20个小时,完成近1万笔订单,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学生最高成单量22万。

在办学实践中,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紧跟行业发展,为满足行业需求,探索出强化实践教学、开展项目实训、参与实际项目的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措施,有效保证了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

几年来,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人才质量不断提高。学院是辽宁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毕业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明莉,陈义辉.应用型本科院校“3+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4(44).

第6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职业岗位链;整体设计;师资生态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25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31- 03

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及发展,但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杂乱、实践环节薄弱、师资结构单一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专业的发展。高职专业建设需要把握以下四大要素: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二是课程体系的建设;三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四是实践基地的建设。四大要素需统筹兼顾,每一块功能的弱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专业建设需要系统谋划和整体设计,只有将这些关键要素通过一条主线进行有机的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作用。

1 基于职业岗位链的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设计

基于以上理念,通过对高职电子商务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群的调研分析,明确了“会开店、善运营、能创业”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以电子商务网店(站)运营业务为主的目标就业岗位群,构建了“摄影美工设计建设推广服务”的“职业岗位链”,并以此为主线,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保障体系(师资、基地)等方面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学成果,切实提高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学生的高品质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基于“职业岗位链”的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2 基于“职业岗位链”的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设计之实施

围绕电子商务职业岗位链这条主线,专业构建了“岗位引领、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适岗双向”课程体系,打造了师资生态链,新建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中心,初步实现了各核心要素的协调发展。

2.1 创新“岗位引领、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学院四方合作办学体制平台、同育共管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以摄影、美工、设计、建设、推广、服务各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引领,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课程项目、仿真项目、企业真实项目、创新创业项目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特征。

在人才培养实施流程中,实施了“三段三域式”实践教学。第一学期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认同感,通过专业介绍、电子商务协会活动、工作室宣讲、企业讲座、电子商务企业参观、创新创业教育等形式,使其对专业有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第二、三、四学期,通过项目团队、工作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重点强化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岗位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第五、六学期,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企业顶岗实习,掌握预就业岗位综合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职业技能对接。

2.2 重构“适岗双向”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行业就业岗位众多,专业的学习内容涉及面广、课程名目繁多、脉络不清,容易造成培养的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广(杂)而不精,核心能力不突出,岗位适应性差。专业通过分析网店(站)运营各核心岗位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基于职业岗位链重构了“适岗、双向”课程体系(见图2)。

专业主干课程均以“摄影美工设计建设推广服务”岗位链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课程名称体现出工作流程的连续性,体系严谨,一目了然。适当加大两方向主要就业岗位所对应核心课程的课时量,如将美工、设计岗位对应的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时量加大到160学时,从技能的完整性、教学的可行性、内容的前瞻性方面合理组合教学内容,课程涵盖了商品图片处理、网页布局、特效制作、网页等11个学习项目,有利于学生系统了解岗位工作职责和任务,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传统课程内容之间交叉与重复过多,学生学而不精的缺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养成,通过设置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发展、人文科技、创新创业素养等方面课程,形成以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养成教育系统。

2.3 基于职业岗位链构建师资生态链

电子商务重在实战,岗位技能要求较高,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对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岗位众多,分工细致,一个教师不可能都擅长,一个岗位也不需要所有教师都擅长。理想的师资团队模式应该是,每个岗位有2~3个教师擅长,每个教师精通1~3个岗位,形成分工明确、技能精专互补的教学团队。

基于此理念,专业在师资团队建设规划中,对接职业岗位链,提炼了电子商务“师资生态链”建设理念。通过师资生态链构建(见图3),每名教师制订个人职业规划,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确定摄影、美工、设计、建设、推广、服务某2~3个领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核心技能的重点培养,打造了一支技能精专互补的教学团队,既有效保障了课堂教学和项目运营指导的质量,又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技能单一、教师缺乏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等问题。

专业主要通过国内外进修、访问学者、访问工程师、企业顶岗实践、专项技能培训等方式突出对教师教学技能和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培养。注重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定期开展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积极组织兼职教师参与教研室听课交流活动,采取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对的方式,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规范进行指导。兼职教师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共同推动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4 建设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

为有效解决电子商务专业校企深度融合难、学生岗位实战训练机会少等问题,专业贯彻先进性、生产性、共享性、开放性的建设原则,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策略,围绕“会开店、善运营、能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链为核心,着力打造“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中心、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中心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三大功能中心,打造一个集教学、培训、生产、项目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初步实现了“开店有指导、运营有项目、创业有场所”的基地建设总目标。

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中心主要承担培养学生团队“运营传统企业电商项目”综合技能和素养的职责,学生团队通过在中心半年至一年的综合实训和实习,基本能完成为一家传统企业开设B2C商城或TP业务,帮助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化服务。电子商务项目运营中心分为摄影、图片处理、网页设计、推广、客服五大区域,严格按照电子商务B2C商城项目运营的要求规划工作区域和配置运营设备,不但可以承接摄影、图片处理、网页设计、推广、客服等企业项目,而且可开展教学、培训、实训实习工作。三创项目孵化区、工作室项目孵化区和精英网店孵化区,主要为学生个人和团队提供经营办公场所和配套服务,并以企业示范和专家指导培育孵化创业者。入驻孵化中心的项目和网店均采用竞争考核和淘汰制度,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成为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的人才和项目的孵化中心。

3 基于“职业岗位链”的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设计之创新

3.1 注重整体设计,专业建设理念创新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系统谋划、整体设计”理念。通过对高职电子商务主要就业岗位群的深入分析,明晰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和专业建设未来趋势,同时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顶层设计专业综合化改革方案。首次提出了电子商务“职业岗位链”概念,并紧密围绕职业岗位链这条主线,整体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保障体系(师资、基地),保证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各组成要素理念上的一致、功能上的协调和结构上的统一。

3.2 对接行业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模式创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指向性和可迁移性,坚持以职业岗位群能力为主导的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成立工作室承接企业真实项目、公司化运作企业真实项目、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组建学生精英团队、参与电子商务创业园企业项目、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提高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3 师资基地并举,教学保障体系创新

对接电子商务职业岗位链,提炼了电子商务“师资生态链”建设理念。通过构建电子商务“师资生态链”,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优势和特性,打造了一支技能精专互补的教学团队,保证了师资团队建设的整体性、协作性和可持续性。

贯彻先进性、生产性、共享性、开放性的建设原则,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策略,围绕“会开店、善运营、能创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基地建设理念,打造集教学、培训、生产、项目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全面提升了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4 结 语

基于“职业岗位链”的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设计自实施以来,切实提高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岗位对口率超过85%,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高达98%,依托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基地,60余名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获国家级、省级竞赛一、二等奖15项,毕业生受到电子商务行业企业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共有30余所全国高职、中职院校来学习交流,辐射与示范作用明显。

主要参考文献

[1]商玮,盘红华,徐慧剑.TF-CDIO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2).

[2]金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电子商务,2012(3):75-77.

第7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实战;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43-02

广东顺德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相对发达,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和中小企业聚集地。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顺德的很多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但80%的企业还没有真正启用电子商务,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人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顺德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学院的电子商务教研室一直在研究如何为本地企业培养和输送“能用、适用、好用”的电子商务人才,使电子商务在推动顺德的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传统产业快速升级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

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是:在为地方企业输出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人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入不同类型的企业项目、实际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内容主题和线索,与上下游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开发培训教学材料,采取灵活机动、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训方式,内外结合,通过项目实战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

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三方联动”,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电子商务发展。其中的“三方”是指上游合作机构(包括电子商务优秀企业、服务商、协会、政府相关机构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及顺德本地的企业客户。三方合作的基本思路是:电子商务优秀企业或服务商作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上游顾问团队,在协议框架内为学院师生及本地企业提供方案咨询、技能培训、项目跟踪指导及教学培训资料开发等系列服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人才培养机构同时扮演“电子商务服务商”的角色,凭借其自身人力资源、场地、设备等优势,借助上游顾问团队的专业经验和技术负责本地企业客户的项目实施及交付工作,通过完成企业实际工作和任务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顺德本地企业客户则作为服务对象,在项目合作期间需要针对所启动的电子商务项目提供自上而下的支持,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事业部,并在协议框架内提供专项资金和人员配合。

该人才培养模式中有两个核心词汇:“项目实战”和“半订单式”。“项目实战”是指针对企业电子商务项目进行实际经营和管理,即面向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代运营、托管运营与项目孵化服务。“半订单式”是指一旦运营项目通过验收或合作期满,学校会将已经孵化好的项目整体移交给企业,包括该项目团队中的部分学生。由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非常类似于“订单式”培养,但学生又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度,所以被称为“半订单式”人才培养。

该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企业电子商务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流程和实施方式。譬如,将所有通识课程和素质能力模块内容在三年学习中平均分布;要求新生从入学开始必须接触真实工作任务或企业项目;每个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边工作边学习,学以致用。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意义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能够针对行业和企业所需输出“能用、适用、好用”的人才,解决地方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遇到的人才短缺问题。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为本地企业“高起点、低风险”启动电子商务项目的同时,可让学生在企业真实项目运营和实战中成长成才,迅速成为项目委托企业电子商务团队的中坚力量,形成“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服务地方”的良性循环。

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解决以下一些实际问题。

形成良性教学循环 在没有引进真实项目之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零散的、空泛的,多数是纸上谈兵,具体到实际项目还是一无所知。通过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项目串连渗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统筹思维的运营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未来的工作压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项目实战获得成功之后,自信心大大增强,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可使学生自觉地将职业规划、专业特长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形成“教—学—练”的良性互动循环。

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电子商务行业最缺的是既懂实际运营,又懂战略管理的中、高端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只能在实战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将企业的项目引进学校,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启动电子商务项目,更重要的是可帮助其培养后续运营团队。因为项目组中的部分成员,尤其是核心和骨干成员会直接被企业选拔录用,既可解决企业项目后续运营的人才队伍问题,同时又可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服务本地企业 本地企业既可以借助上游顾问团队的经验、技术和圈内资源,又可以适当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和场地、设备优势,让企业电子商务项目高起点、低风险地启动,并且学校还会为后续的项目运营提供持续的指导和人力资源补充,既能解决企业短期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解决企业未来发展的部分问题。

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科研方向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滞后于行业发展,所学非将来工作所用或是不够用、不适用,教学与科研跟不上行业发展的动态和脚步。电子商务发展形势瞬息万变,而学校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培训机制并不能够保障教师知识和技能得到及时更新。因此,通过与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项目实战,教师可以真正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沿和趋势,真正了解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从而为教学科研树立正确的努力方向,在项目实战的经验积累中进行科研创新,最终服务于人才培养。

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要点

学校的支持和配合 学校领导层面的支持很重要,因为这是一场真正的改革和创新,需要突破很多现有的模式和制度。譬如,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教师角色、功能和责权利需要重新定位,包括工作量计算和绩效考核等,需要上至校长、下至教研室的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认同和共同努力。此外,学校还需要配套相应的场地、设备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制度等。

学校与上下游合作企业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三方”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如何通过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保障“三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能积极主动发挥各自所长,并将“三方”的目标和需求有机地融合和绑定,是该人才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合作 合作项目的选择很重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首先,要综合考虑现有师资力量、实训场地设备、教学经验积累等内部资源;其次,要整合上游顾问企业资源,明确其实际所能提供的咨询和服务内容,然后再针对本地企业客户进行筛选。基本要符合以下几个标准:(1)有企业领导的高度认同和支持;(2)企业产品比较适合启动电子商务项目,最好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3)企业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能保障电子商务项目的初期投入。

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 基于项目实战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照搬传统的教学方式,否则只能导致合作项目的流产和失败。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程由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进行离散性授课,虽然每门课程在理论安排上具备了一定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但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不能针对同一个项目,学生难以将本课程所学与其他课程所学自然地融会贯通。而基于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将所有课程打通,同时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也要能够满足项目运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必须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变“教师单独授课、学生间断性上课”的模式为“教师协作授课、学生连续性实战”的模式。

教师角色和功能的转变 要保障项目实战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保障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一方面,师资队伍的数量要足以应对大量学生进行项目实战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培训,使其能够承担企业项目的开发指导工作。

建立良性运营体系 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保证项目的成功,不仅需要硬件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相对标准化的良性运营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与评价制度,建立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交流平台,建立项目实施操作手册和流程标准的资源库等,以保证在高质量地完成企业项目的同时,还能够保障项目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电子商务行业的高速发展对职业技术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解决多方面的问题,使学生、教师、学校及上下游企业和政府多方收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但要使该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产生实效,并得以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各方的倾力参与和付出。

参考文献:

[1]沈凤池.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项目实战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1(29).

[2]王华新,王鑫.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以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

[3]叶晓兵,林佳.基于项目教学改革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1).

第8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时,还处在瞎子摸象阶段,由于校企之间缺乏真正的合作,学校对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及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缺乏必要的了解,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制定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基本上就是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还有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地排列在一起,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融通,甚至有的课程已明显落后于实际应用,课程体系既缺少系统性也不科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来自企业实际的案例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实验上机课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成果。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中,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购买电子商务虚拟实验室教学系统,让学生模拟电子商务模式及过程。但是一套软件往往不能涵盖电子商务的全部环节,受教学经费的限制,大多数院校也不可能购买全套软件。还有就是有很多软件不能及时更新升级,和业务往往滞后于现有电子商务模式和应用。由于商务环境和商务行为本身是复杂多变的,而软件是将所有商业行为流程都固化,因此这种对单一流程的模拟操作既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也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校外顶岗实习难以真正落实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效果,除了校内模拟实验以外,在以往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也曾经采用同产学研合作单位共同承担实训实验任务,让学生在企业现场顶岗实习,这种方式虽然是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的,但是可操作性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无法全部参与。由于电子商务行业地域分布的特殊性,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企业很少,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也很少,因此不能大量接收学生实习,而能真正在电子商务岗位上动手操作的更是稀少;二是实习内容不全面不系统,不能涵盖专业能力需求。学生无法在所有岗位上实习,实习企业一般都会根据业务需要,安排学生在某个单一岗位上实习操作,学生无法领会电子商务的真正内涵;三是学校与实习企业合作不畅,合作机制难以真正建立,造成了企业一方面在抱怨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愿接纳实习生;四是教学过程难以控制。由于企业分散在不同地区,学生无法相对集中,受师资条件的影响,教师没有能力和精力及时跟进,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碰到综合性、复杂性及非业务事件不能得到及时解答,教学过程无法真正得到控制。因此,在原有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必然会因为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的先天不足造成难以学以致用的缺憾,窄化了就业机会。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军人物马云就曾说过他不要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因为人家不可能再出一次钱去为你“补课”、教你工作,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来之能战的人才。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这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但具体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才真正有效,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电子商务行业覆盖面低的中西部地区,如何真正实现工学结合还需要积极探索。笔者认为,依托校企共建的开放、真实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承接企业的具体任务,实现校内顶岗实习,带动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实现校企合作的真正“双赢”

首先,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校内实习基地,将企业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营模式、流程和场景带入学校,极大地方便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足不出户地开展实习工作,提高了学生实习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安全保障性,为学校的学生实习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带来了便利;其次,电子商务企业非常关注控制成本,低成本可以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将实际的生产任务和运营流程分解部分工作到校内实习基地,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在实习基地表现满意的学生,企业往往直接招聘为自己的员工,减少了新员工入职和岗前培训等环节,同时也会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2学生专业的实际动手能力会有大幅度提高

学生在操作来自企业的实际任务时,动手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会明显提高,学生在操作中发现的问题也会主动寻找理论上的解释和帮助,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遇到自己理解困难而且书本上找不到的东西,指导教师会立即做出解答和辅导,这种方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将高度融合

学生不仅在能力、知识方面与企业实际岗位“零距离”,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价值、文化理念上实现“零距离”,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

4产教研一体化

实现电子商务实习指导教师“产教研一体化”,有助力于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实习学生承接具体的企业生产任务,能直接接触企业生产运营实际,也能随时跟进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和新技术,为教学团队建设打下良好的外在环境基础,为教师持续地完善实践教学项目提供了资源的保障。

5依托校内平台,利用学生承接任务

传统企业都已开始涉及互联网业务,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但在很大程度上因缺乏相关电子商务人才,而使互联网业务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利用学生承接任务,依托校内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可以弥补企业人力资源不足的缺陷。

6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的地域限制

电子商务企业因其具有网络性、远程交互性等特点,其生产运营模式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固定场所和固定人员。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校内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习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终端帮助企业完成部分运营流程,如网站宣传、营销推广、组织团购、订单处理和交易数据统计与分析等业务流程,可有效地将部分业务设在校内实习基地,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操作完成,这样就可以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的地域限制,以实现校企业双赢。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的构建

1建立校企合作的约束、互动和双赢的长效运行机制

“双赢”原则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基础和动力机制。“双赢”原则内涵针对学校来说是指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有效地解决实习基地联系困难的局面,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对企业而言,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为企业培养成熟的可用之才。建立校企合作的约束、互动和双赢的长效运行机制,首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要建立起与企业生产运营能够衔接的实习环节和场所,要有灵活机动的教学体制,使企业能够参与校内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及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其次,企业要及时向学校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状况,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及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协助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可根据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在培养方案中嵌入“任务分段式”实践教学模块。校企双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滚动修订,要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群,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校企互融”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双方的合作一定要签订合约,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用制度保障双方合作得以顺利开展,避免校企合作重形式轻实质,长此以往地推动“校企互融”实践教学的良性运转,真正做到校企“互利共赢”。

2构建“校企互融”的校内实操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构建一个新型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技能培训的校内实践基地,它能提供真实、开放的技能培训环境,学生依托这个平台,可以承接企业电子商务战略规划、企业电子商务运营创新模式设计、产品营销等工作任务,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又能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从企业延伸到校内,将通常用来熟悉业务属性、了解业务流程、岗位培训等工作放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同时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可以直接以不同角色参加基地的经营和管理,边干边学。这种校企互融角色化的实践教学,使得学生是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接受并努力完成企业下达的任务,既要考虑电子商务风险的问题,也要考虑采用何种创新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既有达到企业预期效益的压力,也有获得网络商机的动力,从简单的信息,到最后整个电子商务项目的策划,学生在真实的商战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3建立以企业实际任务驱动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技能需求及以任务驱动的“校企融合”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实施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都需要重新设计,使其更趋于柔性、更趋于“校企互融”。首先学校要建立以电子商务型企业、传统企业、国内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专家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根据企业需求构建适度基础、强调能力、注重实践应用的柔性模块化教学体系。在企业任务实施过程中,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构建“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要根据承接的工作任务确认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同时根据工作任务需求,确定能力需求,制定具体课程标准。课程的设置要特别突出培养学生网上采购销售、网站运营、中小型电子商务项目规划、客户服务、网络产品销售、网络产品策划能力,通过综合实训和分散实践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专项能力。以承接企业实际任务为目的的电子商务柔性项目化课程,课程的项目要精选企业的典型任务,企业相关人员要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使得项目更贴近企业实际,可行可操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应自始至终有机地渗透参与给以指导。

第9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工作站;校企合作;实习实训

近几年,依据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的要求,提出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点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及行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了突出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建设了“校内专业教师工作站”和 “企业专业技师工作站”,探索基于工作站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养、项目对接等实践,促进了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的飞跃。

一、基于工作站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为了顺应电子商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开始建设了专业实训室及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分别在杭州、上海、长沙等地与多家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建立了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基于“工作站”的校企合作。

(一)基于工作站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内建立了“校内专业教师工作站”,在杭州电子商务园、上海商派等地建立了“企业技师工作站”,通过在人才培B、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等方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站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企互培互聘,建设专业兼职教师库,充实专业师资队伍,提升专业师资实践能力。

校企共管人才培养过程。其中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及学习由学校主管;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生活及工作则由企业主管;校企合作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及评价等相关制度。

资源共享:对于校企合作培养的优秀人才,合作企业优先选拔聘用;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共建实训室,以及合作开展各类人员培训共享资源。

(二)工作站职责

开展课程合作:校企立足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共建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及课程资源。

开展实训合作:校企合作开展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共同构建实训课程体系。

开展教培合作:学校帮助企业开展岗位培训;企业通过“工作站”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校内课程教学或专业实践,派驻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外聘兼职教师长期驻校进行实战课程教学,或通过远程教学方式对校内学生项目实践进行指导。

开展科研合作:校企通过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共建保障制度:校企共建双方共赢的、可持续性的校企合作运行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站运行

1. 学生驻站学习

根据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将《网店运营(实战篇)》、《网站建设(实战篇)》、《网店美工(实战篇)》三门专业课程采用“校内教师工作站”与“企业技师工作站”联合开展教学。学生驻站采用理论学习与项目实践交替进行的方式进行学习,依据校企共同制定的关于学生入站学习的日常教学规范制度及考核评价机制,由校企共同实施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课程教学实施地点设在“校内教师工作站”,理论教学部分由校内教师采用“真实岗位情境”重构课堂教学模式,项目实践部分由“企业技师工作站”的企业导师按照企业岗位工作流程及任务安排教学内容,“企业技师工作站”导师采用面授、远程教学等多种形式,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并结合微信、QQ及Email等在线交流工具实现课后答疑,将教学过程与岗位需求实现真正结合。

2. 师资互培互聘

校企在长效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自2015年以来,每年都安排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定期赴“企业技师工作站”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及生产理念。同时兼顾顶岗实习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为提升企业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学校针对企业兼职教师在“企业技师工作站”开展教学技能短期培训,只有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并考核通过的企业兼职教师才能开展课程教学及顶岗实习教学工作。一方面充实了校内兼职教师库,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共建专业及课程

校企合作成立校企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工作站实现行业发展及需求信息对接。聘请“企业技师工作站”导师、企业专家担任企业专业带头人,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开发,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首先由企业技术骨干及专家对行业发展现状、岗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学校专业带头人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校企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论证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专业建设更贴近行业人才需求。

4. 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联合进行实习实训合作,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室建设,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生产场地及资源优势,帮助学校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在广泛开展行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以核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优化实训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遴选实训内容,从而建立与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实训课程体系。

5. 校企合作开展应用研发

依托工作站,以解决企业生产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目标,校企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从而使得高职教育的产学研结合落到实处。

二、基于工作站的校企合作模式成效

自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基于工作站的校企合作模式实践以来,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校企合作建设专业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建设了三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及八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专业实训室分别是电子商务工作室、商品拍摄与采编实训室及O2O创业实训室。这三个实训室分别针对电子商务运营、网店美工及电子商务创业开展专业技能实训。校外杭州电子商务园区实训基地每年接收学生参加专业顶岗实习,并以工作站为依托,校企合作开展顶岗实习日常管理及教学活动。

(二)校企合作开展课程教材编写

以工作站为依托,通过行业调研,岗位技能分析,针对网店运营、网店美工及网络营销等多个电子商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量大的岗位,合作开发了多本专业课程教材,并运用于日常教学及课程实训。

(三)专业教师定期开展企业实践

学院每年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开展企业实践锻炼,一大批教师在“企业技师工作站”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长为实习实训和产学研工作的操盘手。

三、结语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作站的校企合作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校企合作模式日趋成熟,工作站建设日趋完善,专业建设得到了发展,专业教师综合水平均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实施环节仍需不断改进,校企合作保障体制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健全,基于“工作站”校企合作模式的成效有待更一步深化与提炼。

参考文献:

[1]谢源,匡德花,侯恩光,郭玲,陈建萍.“嵌入式”工作站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03).

[2]杨平.工作站式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