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老年人护理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人护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人护理要点

第1篇: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7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而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中,除了要遵循整个护理工作所需要共同遵守的道德和准则外,还有它不同的道德要求。

1 老年病人的护理特点

1.1 护理工作任务重 老年人在生理、心里诸方面处于衰退阶段,在衰老的过程中组织器官逐渐萎缩,更新修复能力逐渐低下,生理功能逐渐减退,机体代谢变得缓慢,免疫机能下降,应急能力日渐减弱,造成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常易留有后遗症。根据老年人的心里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护理比治疗任务更繁重、更重要。

1.2 护理工作难度大 老年人患病有许多特点: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有时患有几种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老年人是生物、心里、社会适应能力最薄弱的一个群体,身心变化使老年人易发生精神障碍;老年病人听力下降,记忆力差,造成主诉不确切,回答病史含糊;老年病人心里固执,不易合作等。因此,客观上形成老年病人护理难度大。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患病特点,还要善于观察病情变化,从不典型、不明显的症状中做出正确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心理护理要求高 老年病人由于心理变化,在感觉、知觉 、想象、思维等方面都有衰退现象,出现感情、意志、性格的变化。在就诊或住院治疗时,多表现出精神过度紧张、忧郁、焦虑、惊恐不安等,往往向护理人员询问自己的病因、病情、治疗、用药、手术的安全性,甚至有的病人反复询问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微的异常表现,怀疑诊断的正确性,向医护人员提出质疑,或发脾气。因此,护理人员除了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注意具有与本专业有关的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与各种文化程度、各种职业、各种社会地位的老年病人进行交流,运用宽厚的知识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的满足老年病人的心里需要,提高护理质量。

2 老年病人护理的道德要求

2.1 细致观察病情 由于老年病人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病情复杂多变,多种疾病共存,而自觉症状较轻,给诊治和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经常严密细致地观察病人,不放过任何微小的变化和可疑点,并积极采取治疗、护理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尊重和理解老年病人 老年病人一般都有较深的阅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工作上有成就,,在家庭、社会中有地位,因而自尊心较强。患病后,离开家庭亲人,离开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住到陌生的医院,有自己支配别人转变为处处受医院、病房规章制度和医护人员的约束。这种角色的转变使病人的自尊心受到压抑。因此,护理人员要尊重和理解老年病人,在尊敬体谅老年病人的环境中做好护理工作,在非原则问题上尽量满足患者感情寄托和心理需要,不要勉强老年病人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和嗜好 ,使老年人产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以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切忌冷淡他们,更不能奚落和讥讽他们,帮助其建立与疾病抗衡的心里和康复的信心。

2.3 关心和帮助老年病人 老年人自理能力差,疾病的长期折磨有时会致使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帮助老年病人,竭尽全力地做好各种护理。如帮助洗脸、梳头,对步履艰难无陪伴者应搀扶或给轮椅助其检查和室外活动,详细交代服药方法,对行为孤僻、性格内向、抑郁的老年病人,经常巡视和接近,交流谈心,沟通感情等,对性格固执、任性、易激动和性情急躁甚至有是不讲道理,无故吵闹的老年病人,也应冷静对待,同情他的变态心里,争取家属配合,共同做好护理工作。对待老年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怀备至,使他们感到家庭般的温暖、舒适,早日康复。

2.4 耐心倾听,诚恳相待 老年病人身心衰老,反应迟钝,谈话嗦、重复、口齿不清或语无伦次,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和看法,要进行认真研究,合理的建议和正确要求要给与充分的肯定和尽可能地满足;对不恰当的意见或误会要和蔼诚恳的解释和耐心的说服,以达相互尊重和信赖。要宽容、耐心地为他们服务,并采取老年病人接受的方法进行护理。

总之,为了使老年人年高而不老 ,寿高而不衰,快乐的面对每一天,安度晚年,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老年病人的护理特点,并具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崇高的道德修养,才能有效的对老年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用热情、爱心去温暖老年病人,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恢复,为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

[1]张慧等主编.《医学伦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陈亚新等主编.《现代医学伦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第2篇: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高龄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近年来高龄手术患者占手术病例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做好高龄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高龄手术患者227例中,男112例,女115例,年龄75~102岁,平均87±6.8岁。其中胆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9例,骨科手术184例,其他手术14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42例。采用全身麻醉49例,硬膜外麻醉138例,腰硬联合麻醉21例,神经阻滞麻醉19例。

高龄手术患者特点:①心理特点:老年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及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对手术具有恐惧、忧郁等心理障碍,既担心手术经费,又担心疾病愈后的生活、是否伤残等,使患者情绪低落。②生理特点:老年人由于肌肉组织的萎缩,氧耗量降低,体热的产生也较低,体温调节能力减低。如果周围环境温度下降时,血管收缩反应减弱,寒战反应较弱,体热容易丧失而出现体温下降。随着年龄的老化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越来越明显,青年至老年时,脑组织的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并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故机体反应能力降低。

围术期护理要点

高龄患者术前护理要点:心理护理,老年人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很重要,对老年人要态度和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深切关心的言语,浅显易懂的解释,打消老年患者的顾虑和担忧,鼓励社会家庭支持。向患者提供医疗手术的真实信息,将会减轻患者由于不了解手术而产生的害怕情绪。重视术前谈话,术前访视,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隐患,充分发挥术前谈话的积极作用,使他们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手术,并配合好该手术要求病患做到的一切。

术中护理要点:①术中保暖: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非常怕冷,尤其是脚底和肩膀处。术中一旦着凉就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因此要在术前对某些部位做好保暖工作。如肩膀处使用肩保暖垫;术前穿上一双干净的棉袜子(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手术划皮及缝皮后尽量提高室内温度,以减少手术室内热量的丧失;手术后及时擦干手术区域的皮肤,包扎伤口,为患者加盖棉被等等。对术中使用的冲洗液体要采取加温措施,使冲洗液的温度保证在40℃左右,避免老年人浅低温的发生。②防止坠床:有部分老年患者思维和神志有些模糊,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手术的床都比较窄,老年患者易发生坠床。所以手术室护士要加强看护,最好陪护在手术床旁。对有些患者要使用约束带,但约束带的松紧要适宜,且要垫以棉垫,不能让患者感到不舒适。③皮肤护理: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缺乏弹性,周围循环较差。长时间的手术及电刀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压疮或褥疮。所以手术室护士为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在术前要对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和预报工作,术中保持床单的平整,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可以使用果冻垫。④人员配合:当老年患者施行较复杂的手术时,要安排高年资的护士参与该手术。这是因为医护之间娴熟的配合,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与麻醉师的配合,对全麻患者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器材,检查有无松动牙齿、义齿,以避免脱落和误吸;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由于老年人韧带和软组织失去弹性,甚至钙化,穿刺困难,因而配合麻醉师取得患者的合作、摆好正确的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手术部位摆时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不要妨碍呼吸和循环功能,并且要防止褥疮的发生和神经的损伤。与手术者的主动配合,要求物品准备齐全,注意力集中,熟悉手术过程,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⑤安全防护:术前要询问老年患者体内是否有假体,如人工关节、金属义齿、心脏起搏器等装置。对装有起搏器的患者禁用高频电刀;对装有人工关节或金属义齿的患者,应慎用高频电刀。所有老年患者在术中都要加强检查,避免身体与手术床的金属部件接触。防护措施可采用海绵垫及布类敷料来保护易触碰的身体部位。

术后护理要点: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出现异常精神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者,当排除脑血管以外,电解质紊乱等,同时报告医师先做相应的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调整病房环境,避免外界对患者精神的刺激和干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老年患者易发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应采取勤翻身、拍背,预防和治疗等血症,应给予低流量吸氧。

适当选择护理措施: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安全护理措施。

护理体会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将会成为日趋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应引起临床外科医师的高度关注,以上是笔者对老年患者在手术中的护理体会,对该类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确保安全,促进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吉,潘平.手术室实施术前访视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8):700.

2 李香莲,闫莉.老年患者常见的跌倒原因及防范措施[J].临床会理用药杂志,2009,2(24):20.

3 刘纯俭.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7,9:31.

第3篇: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

老化是有机体不可避免的自然变化,人的老化始于胎儿期,而后持续直至死亡。老化的速度在成年时进展得较快,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但其老化程度各有不同,且根据个体的功能差异而有所区别。老年人如果能重视对身体健康的管理,并给予身体应有的呵护,使身体对老化所造成的机能、心理、社会发展等的影响具备最佳的适应状态,就能够健康、愉快地度过晚年。笔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0余年,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1 老年人康复护理的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人的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对中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应当考虑到他们自身的特点。

1.1 了解和掌握老年人伴随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1.2 深知老年性疾病具有病程较长、并发症多、恢复慢的特点。

1.3 生理上的老化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和改变:他们会因身体功能的低下,导致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低下,如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生活能力以及应对各种刺激的承受能力。

1.4 无论是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健康维护、心理支持,还是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获得等,都离不开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而老年人和儿童一样,比成年人更需要呵护。所以,康复护理在老年人的康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老年人康复护理目标

2.1 注重健康的维护,预防疾病和意外伤残的发生。

2.2 给予心理支持,减少或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

2.3 配合治疗实施护理措施,促进疾病的痊愈。

2.4 预防并发症,缩短病程,减少痛苦。

2.5 提高ADL的自理能力。

2.6 给予健康管理指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转贴于

3 老年人身心变化及其康复护理要点

3.1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需保持营养及水与电解质的平衡。足够的营养摄取,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预防疾病和残障的能力。

3.2 老年人耐力不足,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而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是使人体体能得到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3.3 适度的活动与运动有助于保持老年人的个人体态,维护和促进健康。否则,不仅机体各部位功能变差,而且还容易造成肌肉萎缩。运动的目的在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呼吸功能、维持肌肉紧张度,此外,适度适量的运动还能增加老年人的活力和自我信赖程度。不过,老年人的运动一定要适度,要根据个人体力来选择适当的项目、次数和运动量,否则便适得其反。如果因年迈体衰不能参加运动,则应当力求增加老年人的活动性(活动性指个人在其所处的环境内能移动的能力),避免过多的依赖性,尽量使老年人在提高活动能力的同时,增进自尊和独立性,激发其参与各项活动的兴趣,这都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4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降低使得他们知觉的感受能力变慢,表现为反应迟钝,自觉症状不明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病情,以保障治疗的及时到位。

3.5 老年人机体的反应能力差,需要有安全维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这使得他们对刺激源的接受、传达及反应能力越来越差,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痛觉、知觉、温度觉等各种感觉能力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及时必要的安全维护。

3.6 并发症是严重影响疾病痊愈和健康恢复的障碍之一,也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全面康复。因此,预防并发症是老年人康复护理的重中之重。具体而言,老年人的呼吸速率降低,咳嗽能力变差,易于发生呼吸系感染等肺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骨与关节的挛缩、骨质疏松或骨折、褥疮、便秘等并发症,以及坠床、跌伤、走失等意外,这都是老年人极其容易发生的问题。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鼓励老年人进行早期的离床活动,采取动静结合的休养方式,促进其血液循环,并提高其机体的抗病能力,这些都是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的积极措施。在平时,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做到老年人良肢位的保持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这是预防骨与关节挛缩的重要护理措施。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注意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导尿管的管理等,这些是预防老年人出现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

第4篇: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老年护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443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WHO建议的人口类型标准中,老年人口型的评价标准是

A.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B.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以上

C.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D.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2.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应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

A.45%~55%

B.55%~65%

C.50%~60%

D.65%~75%

3.为老年人行鼻饲时,鼻饲饮食的温度一般为

A.34~36℃

B.36~38℃

C.38~40℃

D.40~42℃

4.为老人进行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时,判定老人有重复跌倒的标准是

A.1周内跌倒2次

B.1个月内跌倒2次

C.3个月内跌倒2次

D.6个月内跌倒2次

5.造成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的首要原因是

A.驾驶机动车

B.行走时穿越马路

C.骑自行车与机动车碰撞

D.搭乘机动车

6.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中,最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是

A.配偶及家庭成员

B.朋友

C.同事

D.社会团体

7.用药依从性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A.已服药量/剩余药量×100%

B.已服药量/处方所开药量×100%

C.剩余药量/已服药量×100%

D.剩余药量/处方所开药量×100%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咳出的痰液多呈现

A.粉红色泡沫痰

B.黄色脓性痰

C.白色黏液或泡沫状痰

D.黄绿色黏液痰

9.用以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检查项目是

A.经颅多普勒检查

B.多导睡眠图检查

C.头颅CT

D.正电子扫描

10.一位75岁的男性老人,一年前曾出现左心衰表现,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及美国心脏学会2001分期方案,该老人的心衰为

A.A期

B.B期

C.C期

D.D期

11.病态窦房综合征的最严重且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胸闷

B.心悸

C.心绞痛

D.晕厥

12.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出血

B.穿孔

C.幽门梗阻

D.癌变

13.临床上最多见的闭角型青光眼的诱发因素是

A.近距离用眼过度

B.暗光环境

C.过度疲劳

D.情绪波动

14.由于老年人泌尿道炎性细胞非特异性渗出增多,进行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时,具有病理意义的判断标准是

A.尿沉渣白细胞>4个/高倍视野

B.尿沉渣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C.尿沉渣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

D.尿沉渣白细胞>20个/高倍视野

15.老年人发生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需长期卧床,应指导老人预防出现的并发症中,不包括

A.畸形

B.肺炎

C.压疮

D.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6.老年人患皮肤瘙痒症后的治疗要点不包括

A.经常洗澡

B.适当使用护肤用品

C.避免毛衣类物质直接接触皮肤

D.根据季节及个体皮肤情况选用药物和剂型

17.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为

A.3~5min

B.5~10min

C.10~15min

D.15~20min

18.一位74岁的男性老人于生日宴会后突然出现头痛、呕吐、面舌瘫等症,入院后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血液检查

B.头部CT

C.腰椎穿刺检查

D.头部MRI检查

19.下列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治疗要点中不包括

A.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

B.治疗精神症状和行为异常的药物

C.心理社会治疗

D.治疗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药物

20.我国界定临终病人的条件是其仅能存活的时间为

A.不足1个月

B.2~3个月

C.6个月以内

D.1年之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列属于核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的有

A.发病早,一般40岁左右开始

B.进展缓慢,混浊从胎儿核或成人核开始

C.初期核为黄色,逐渐加深呈黄褐色、棕色、棕黑色至黑色

D.早期由于核屈折力的增加,出现晶状体性近视

E.后期视力极度减退,眼底不能窥见

22.有效休息应至少满足的基本条件有

A.充足的睡眠

B.心理的放松

C.生理的舒适

D.环境的整洁

E.家人的陪伴

23.影响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A.记忆力下降

B.活动不便而缺乏照料

C.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存在偏见

D.药物剂型不合适或口感差

E.缺乏专业人员指导

24.刘大爷,72岁,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对其进行健康指导的内容有

A.做好外清洁卫生

B.避免引起急性尿潴留的因素

C.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D.口服药物治疗时按医嘱用药

E.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25.针对老年肿瘤病人,因放疗引起的全身反应的护理措施有

A.给予支持疗法

B.嘱病人大量饮水

C.嘱病人适度锻炼

D.给予心理安慰

E.做好环境调整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离退休综合征

2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8.肠梗阻

29.瘙痒

30.帕金森病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31.(本题6分)简述护士在养护机构中直接护理老年人的职责。

32.(本题4分)简述低体温综合征的救治护理要点。

33.(本题5分)简述老年人患急性白血病继发感染的相关因素。

34.(本题4分)简述溢脂性角化病的临床表现。

35.(本题6分)简述为老年期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时,身体评估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

37.试述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出现思维过程紊乱时的护理措施。

六、例分析题(10分)

38.王大妈,62岁,有高血压病史11年,近3年内有多次“短暂脑缺血发作”,一天前晨起发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活动,并有言语不清,无大小便失禁。查体:血压170/100mmHg,神志清楚,口角歪斜,右侧肢体肌力2~3级。头颅CT检查可见低密度梗死灶。

问题:(1)王大妈的主要护理诊断/问题有哪些?

第5篇: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护理质量 专业水平 护理环境 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17-01

在养老院护理工作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护理质量,导致护理工作出现问题阻碍患者进一步的康复。因此,本文主要通过2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影响对老年人护理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具体的有什么样的影响。二是,护理人员如何能够提高对老年人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下面就针对于这2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1 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

1.1 专业水平。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影响护理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一个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把握护理的要点,规避护理中的错误操作和错误护理行为,进而为患者提供高素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进一步的康复。

1.2 服务态度。在进行老年人护理工作中,服务态度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老年人年龄上的特点,内心比较脆弱,加之疾病的折磨,老年人容易产生一些情绪上的问题[1]。而护理人员如果服务态度不好,容易加剧患者这种消极的情绪,一方面是影响老年患者对于疾病进一步的治疗,另外一方面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进而导致病情的加剧,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1.3 责任心。责任心在护理工作中非常的重要。一个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了责任心,才能够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才能够采用尽量让患者舒服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操作,在患者出现心理上问题的时候,才能够进一步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患者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细心的为患者解决等等。因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1.4 护理环境。护理环境也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在进行老年护理中,护理人员营造的护理环境对患者来说非常的重要。如果,老年患者居住的环境较差,居住室内空气流通不好,床单被褥不经常换洗等等,都会影响到护理的质量[2]。患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会比较差,精神状态也不太好,更重要的是也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护理人员对于护理环境的良好营造非常的重要。

2 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分析

2.1 护理人员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针对于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低影响对老年人患者的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护理水平。就护理人员自身而言,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应该多阅读有关于老年护理方面的书籍,还应该去其他的养老院进行考察和学习,了解其他养老院护理人员在专业方面的优势,进而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专业水平[3]。另外,就养老院方面,应该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的重点就是对患者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强化。并且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强化之后,还应该进行相关的考核,通过考试的方式了解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而对于考试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培训,直到考试合格为止。

2.2 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要良好。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影响着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中,服务态度一定要良好。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本身身体素质较差,心理素质也较差。在养老院治疗养期间,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照顾,因而,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在护理中尽量做到细心,动作应轻柔,语言大方得体,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而使患者能够在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中恢复健康。

2.3 护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针对于责任心影响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责任心[4]。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对于老年患者所患有的不同疾病,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够在护理中,提高护理质量,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着想,护理中不怕麻烦,对患者的要求能够尽量满足等等,护理人员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中,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有利于患者进一步的康复。

2.4 为患者维护良好的护理环境。护理环境影响着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尽一切可能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5]。在患者居住的房间,应该每天进行彻底的打扫,注意室内的良好的通风,对患者的床单被褥按时的更换和清洗,提倡不应该在患者的疗养病房大声喧哗等等,进而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干净的疗养环境。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老年人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介绍,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了解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而通过影响因素有效的促进自身的护理质量。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实际护理经验的总结,与其他护理人员的交流与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确保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使患者能够在优质的护理中,逐步恢复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罗敏,左月燃,金宁宁,张静,彭嘉林.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01)

[2] 杨亚娟,费才莲,张军红.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杂志,2006(10)

[3] 王慧.长期护理保险的必然选择――保险与护理的双重专业化经营[J].经济师,2007(02)

第6篇: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康复护理

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骨科治疗中常用的方法,而术后康复护理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1-2]。为探讨股骨头术后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选取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实施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治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59例,年龄62~89岁,平均(73.43±4.45)岁;股骨头陈旧性骨折41例(39.81%),股骨颈新鲜骨折62例(60.19%),双侧股骨头坏死33例(32.04%)。

1.2  研究方法: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与临床使用价值。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护理要点

2.1  麻醉后护理:术后患者回室,将枕头除去,头偏向一侧,保持平卧6~8 h,每15~30 min监测血压、脉搏以及呼吸,协助患足穿钉子鞋,保持患肢中立位。

2.2  疼痛护理: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就会感到切口的疼痛,尤其在24 h内最剧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患者康复。

2.3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发现渗血、渗液时要及时更换。注意观察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脱出、引流液量及颜色,保持负压引流通畅,一般48~72 h拔除引流管。

2.4  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在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同时增进食欲。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保持睡气垫,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每2小时抬臀按摩受压部位一次,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家属帮助患者正确咳嗽[3]。如果患者咳嗽无力,可进行雾化吸入,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

2.5  饮食指导: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含钙高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2.6  心理护理:老人在治疗中,多因疼痛、功能障碍、经济负担重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思想包袱沉重,甚至有放弃治疗和轻生的念头[4]。因此,护士应耐心听取患者的述说,多加体贴患者,每项治疗护理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经常鼓励患者,使其重获信心,早日康复出院安度晚年。

2.7  健康教育: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根据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因人施教,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讲解既能使患者听懂又能使患者完全掌握,并且要求家属共同参与,以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8  指导功能锻炼:一般与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行肢体锻炼,同时在指导锻炼时,反复示范,直至患者或家属掌握为止。详细讲解示范锻炼的方法、时间、目的及注意事项。锻炼不宜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防止患者再骨折或肌肉损伤。

2.9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由于老年患者血黏普遍增高,加之术后肢体活动极少,易产生下肢深静脉栓塞,术后应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防止深静脉栓塞[4]。

2.10  出院指导:嘱患者术后半年内,为防止假体脱出,应避免患肢行外旋、内收、下蹲、盘腿、坐矮凳或软沙发及侧卧屈髋。一旦发生假体脱位,立即制动并及时就诊。提醒患者注意爱惜假体,禁止单腿跳跃,避免过度负重,防止粗暴或过度活动。

3 讨论

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和钙吸收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常出现骨质疏松,因此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折,特别是股骨头骨折。当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遭到破坏后,骨折难以愈合继而引发股骨头坏死,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难[5]。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通常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解决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问题。而护理康复是术后护理的要点,老年人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反应和行动比较迟缓,而且由于体质较弱而对手术的耐受力差,也对术后康复缺乏信心,这都不利于老人术后的康复[6]。护士必须给予全面的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中,通过康复护理,所有患者都顺利出院,并且对在院期间的护理普遍表示满意。总之,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状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李武平.外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3.

[2] 陈建华.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21.

[3] 任清霞.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12(21):361.

[4] 陈艳辉.浅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J].中外医疗,2010,29(1):145.

第7篇: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重症肺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与护理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性反应。老年肺炎,因老年人生理及病理的不同有其自身特点: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并发症多,病程长,治疗复杂,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在护理中要掌握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熟悉并灵活应用护理要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全面提高老年肺炎的护理质量,从而降低老年肺炎的死亡率。回顾性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救治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4例,由于抢救治疗及时,护理得当,使32例患者治愈出院,现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救治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62~85岁,44例咳嗽,34例咳黄痰,40例肺部出现音,24例高热,20例意识障碍,22例呼吸频率>30次/min,24例心率>120次/min,24例血压

2结果

治愈32例,10例转院,2例死亡,治愈率为95.45%。

3护理措施

3.1一般护理去除诱因,改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安静与舒适及适宜的温湿度,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组织耗氧量,促进机体恢复,并注意保暖,但防止烫伤。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及水果和蔬菜,但重症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鼻饲,以防误吸加重病情。

3.2心理护理患者为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基础疾病,长期受病痛折磨,心情抑郁,焦躁不安。护理人员应热情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感,信任感。

3.3病情观察与护理老年人患肺炎后,症状不典型,常发生在多种慢性病的基础上,其中受凉感冒或长期卧床为主要原因,起病不明显,有时甚至不出现呼吸系统方面的症状,而是以疲倦,食欲不振,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起病;有的以神智改变,突然晕倒起病,约半数人不发热,即时发热也不高,高热者少见。实验室检查方面: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升高,血沉大多增快,血气分析多伴有一个低氧血症。所以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呼吸与脉搏的节律和频率,血压、体温、痰的颜色与性状、出入量,血气结果和电解质的变化,若发现患者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如不愿早起,不爱说话等这都提醒我们病情在变化,要引起重视,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及早报告。因老年人心肺功能差,输液过多或过快易导致急性肺水肿,一般输液控制在40滴每分左右,并酌情分次输入。

3.4保持呼吸道通畅老年人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机体抵抗力降低呼吸机退化等,致使有效的排痰能力减弱,排痰不畅,痰液阻塞气道,感染难以控制,而诱发加重呼吸衰竭[1]。因此要协助和指导患者半卧位,采取有效的咳嗽方法,让患者每2~3小时翻身一次,每日排背3~4次,通过更换,因重力作用发生改变,促使分泌物移动,使通气/灌注改变,增加氧气运输[2]。通过拍背,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内痰液振动而产生咳嗽反射,使痰液随即排出,给患者拍背时力度均匀,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3~5分钟,同时辅以超声雾化吸入(可用沐舒坦、特布他林、可必特、高渗盐水等2~4次/天),使痰液稀释后利于排出,必要时可采取气管吸引,并注意饮水量。在加强排痰和湿化的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合格的痰标本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细菌学资料也尤为重要,因为早期有效的抗菌素治疗能显著降低老年肺炎的死亡率。

3.5氧疗的护理大多肺炎患者都伴有一个低氧血症,对于气急,呼吸困难,紫绀明显者,应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为4~6升/分,但对于肺心病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疗时给持续低流量吸氧1~2升/分,并注意监测动脉血气结果防止加重二型呼衰,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紫绀、意识等变化情况。做好家属和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用氧时做到“防火、防油”,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或暂停供氧,长期吸氧的还应注意鼻腔清洁和有无破损,以保证有效的氧疗。

3.6口腔及生活护理老年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时间比较长,且品种多,故意出现胃肠道反应,皮疹、口腔炎、腹泻等;发热引起唾液分泌减少,口唇干裂,应定时清洁口腔(生理盐水或朵尔液)口唇涂石蜡油,对有真菌感染的应用5%碳酸氢钠漱口;大量出汗者应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保持衣物干燥、清洁;严密观察长期卧床患者有无并发压疮,做好防褥护理;对病情允许下床的患者应鼓励其活动,指导做腹式呼吸锻炼,以增强呼吸深度,这样不仅促进肺底部分泌物排出,还可防止呼吸机废用性萎缩[3]。

3.7预防保健指导患者防寒保暖,戒除烟酒,进食时细嚼慢咽,以防误吸;预防感冒可用凉水洗脸,用盐水漱口清、水洗鼻;根据自身情况做适宜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较少到人多嘈杂,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睡前用热水泡脚和手约10分钟,这样可使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局部抵抗力也可增强。

参考文献:

[1]武亚敏.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护理及康复指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3):343-344.

第8篇: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老年人;脑出血;护理;体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环境的转变及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以突然昏倒、神志不清、伴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至失语、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在临床护理观察中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身心疾病,既有心理应激导致该病,又有躯体症状导致心理障碍,同时心理因素又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密切相关[1]。鹤壁煤业公司第二职工医院在护理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首先评估病情,找出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残障发生率降低,并发症减少。护理体会如下。

1 评估病情

责任护士在评估患者时,一定要注意老年人身体特点,老年人多存在多脏器功能减退、复合病多、疾病不典型、平时用药复杂。了解发病情况、主要症状、治疗情况、心理精神社会状况,对患者身体进行评估,了解生命体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有无异常,有无意识障碍和意识障碍的程度,有无失语和失语的类型,肢体有无活动障碍和障碍的程度,有无吞咽困难和程度,了解大小便情况,评估全身营养状况,查看有无病理反射等。

2 根据病情评估制定护理措施

2.1 急救期护理要点

2.1.1 休息与安全 绝对卧床休息2~4周,床头抬高15°~30°,脑出血一般发病急,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有瞻望、燥动等症状,要加床档或使用约束带,尽力减少搬动;保持病房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2.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根据病情采取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开放气道[2],取出活动性义齿,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窒息的发生。

2.1.3 生活及饮食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应用气垫床,作好褥疮的护理,定期翻身拍背,按摩骨隆凸处,建立翻身卡;做好大小便的护理,保持会清洁、干燥;做好口腔护理。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对不能自主进食者遵医嘱给于鼻饲,保证患者营养全面。

2.1.4 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密切观察瞳孔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观察患者有无呕吐及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对脑出血因颅内压升高而频繁呕吐者在急救期间取侧卧位,采用引流方式进行气道引流。

2.1.5 降颅压治疗 遵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输注20%甘露醇250~500 ml,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

2.2 心理护理 患者危险期度过后神志清醒,此时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根据中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

2.2.1 与患者和家属谈心,尽量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包括精神、性格、心理状态和社会以及经济条件对其患者的影响等。针对老年人因资历高、贡献大、经验足故特别喜欢周围人尊敬他,要求别人依从,脾气固执,自尊心强[3]的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尽量谈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营造欢快愉悦的气氛。

2.2.2 多陪伴患者,减少患者的孤独感 老年患者怕孤独,要尽量多陪伴患者,责任护士要主动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和自己的名字;做好健康教育,详细介绍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用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饮食知道原则、肢体功能锻炼注意事项和该病的预后情况等,使患者对医院的环境不再陌生,产生亲切感;这样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2.3 康复期的护理病情稳定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是最主要的护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2.3.1 肢体功能恢复 ①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锻炼计划,向患者宣教,让其知道计划的详细内容,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其自觉的按计划进行康复锻炼;②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和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进行等长和等张肌肉锻炼;锻炼时间由短到长,活动强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③进行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造成畸形,促进肢体功能的早日康复。

2.3.2 语言功能的恢复 鼓励患者多说多练,从字开始,到词、到句。患者取得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适时增加难度。发动患者周围的人与其对话,给患者创造一个锻炼的环境,以利语言功能恢复。针对不同的语音障碍给予不同的训练方法,指导时语言要简练,吐字清除,了解患者的语言习惯,尽量用老人的地方语言,利于沟通并让老年患者有亲切感。通过沟通时语言的刺激使患者了解自我康复的重要意义,解除心理压力,主动进行语言训练,利于语言的早日恢复。

3 出院指导

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出院指导详细、周密,并做好出院后的随访。

3.1.1 用药指导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出院后用药非常重要,本院根据医嘱制作用药小卡片,向患者家属重点进行宣教至关重要(因老年人记忆力大多减退,加上脑出血后大脑功能的部分丧失,出院后的护理有家属承担),向患者家属重点进行宣教至关重要,按时服药有效的控制血压是促进康复和防止复发的关键。并制定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出院后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锻炼,恢复肢体功能。

3.1.2 出院后随访 和患者及患者家属交朋友,制作明信片发放给患者,并且互留电话号码,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咨询和指导,必要时指导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4 小结

在基本医学问题上老年人与青年人并无区别,但由于老年人存在多种脏器的减退,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再加上脑出血后遗症的出现,沟通起来比较困难。除了采用常规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常规外,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加强了心理护理,建立了出院后随访制度,随时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自我康复意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良好、正确的护理,缩短了功能恢复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住院期间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出院后随访,增加了老年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亲切感,减少了因出院后用药不当引起的复发。

参 考 文 献

[1] 葛海红.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外健康文摘,2008,(5)1661.

第9篇: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居家养老 套内空间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探索适合居家养老的住宅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状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中国在2005年这个比率达到了7.6%。《国家人口发展 “十二五 ”规划》指出,在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如今已相继开始进入老年阶段。根据相关数据计算,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长数量将达到800万以上,老龄人口总数量将突破2亿人。

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看,经济增长和老龄化是同步的,然而,我国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条件下出现的,我国是目前唯一以较低收入进入老年型人口的人口大国。故此,我国的养老模式不能机械地模仿发达国家高福利的道路,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应对方法。

我国居住方式受中华民族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子女和老人住在一起的比例很高,也有子女负责照顾老人的传统习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爱心护理工程顾问傅旻说“美国大部分老人也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其比例占到了90%左右,与中国的情况类似。”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从老年人的主观愿望出发,绝大部分老年人会选择居家养老,希望在家里接受生活照料。故此“居家养老”是符合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和老年人心理需求的一种养老形式。

我国住宅商品化全面推行后,住宅设计开始向着舒适、多样的趋势发展,套型面积相较之前也有很大提升。但住宅设计时因没有考虑老人的身心特点而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厕所、阳台地面与室内其它空间存在高差,坐便器附近没有可以安装扶手的墙面等等,给“居家养老”带来不少隐患。故此,对有“居家养老”需求的住宅进行专项设计,是摆在不少建筑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变化和心理变化

2.1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变化

在体质方面,因钙的代谢异常和骨质疏松等所致,老人身高逐渐下降,体重也下降,身体机能渐渐虚弱化,容易跌倒、骨折,缺乏敏捷性,持久力降低,骨骼与肌腱能力降低,身体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在感觉方面,视觉、色彩感觉、听力、平衡感、触觉、温冷热衰退,感觉变得迟钝,由于老年人的血管、汗腺、神经等的退化,皮肤出现感觉迟钝和畏寒等现象。

在生理方面,中枢神经渐弱,睡眠时间变短,容易醒,白天昏昏欲睡,排泄次数增加,生理机能综合的降低。不仅外表衰老,语言迟钝、谈话含糊,有答非所问等现象。其实这是在生理机能产生问题,造成所谓的老化行为表现。

2.2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身体退化造成日常生活不便,因而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脑部细胞的退化或损害,也对老年人心理产生影响。在认为“自己已经老了”的主观意识下,老年人对外界事物失去新鲜感,甚至漠不关心。同时,老年人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与社会产生一定脱节,原有的上班生活方式活动空间及人际关系有了改变,也会对老年人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接近死亡造成心理的恐惧,意志消沉、忧郁、紧张、愤怒的心理也会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

3 适合居家养老的住宅套内空间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

3.1 适合居家养老的住宅套内空间设计原则

如前文所述,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他们对环境和空间有更特殊的要求。因此,在居家养老的住宅设计中,通过建筑措施和手段来增强住宅给老人带来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让老人安心、开心地在家里度过晚年生活。

3.1.1 安全性

安全性是所有居住环境设计的首要前提,适合居家养老的住宅对安全性的要求更是一切前提的前提,老年人的身体特点需要建筑空间提供足够的安全性和保护性措施,应从老人活动的各个方面充分考虑安全性设计。

3.1.2 便利性

便利性是指减少环境给老人带来的障碍应包括根据老人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方便老人使用的空间设计和环境的清晰、易识别性。

3.1.3 舒适性

舒适性是在满足安全、便利性设计的基础上,争取环境和空间给老人带来的舒适感受,如良好的朝向和通风、温和的色彩、柔和的质感和光线等。

3.2 适合居家养老的住宅主要套内空间设计要点

3.2.1 卧室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肢体活动能力减退,停留在卧室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安排在卧室的活动可能从原来的睡眠增加到阅读、上网、看电视等活动,是居家养老住宅最主要的使用空间。

实际生活中,老年人由于不易熟睡,容易打鼾等原因,很多老年夫妇有分床而卧的习惯,或者老年人到了介护阶段,有在其卧室为护理者设置一张单人床的需要,所以,老年人的卧室的尺度不宜过小,应满足摆放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和书桌等家具的空间需求。同时,考虑到老年人心理害怕孤独,过分空旷的空间会使老年人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卧室尺度也不能一味求大。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排泄次数增加,老年人卧室最好附设卫生间,方便老人使用。

因此,老年人卧室应朝南布置,开间、进深比普通住宅的稍大,满足布置双人床、单人床各一张,以及摆放其他阅读、收纳等家具的需求,并留出轮椅通行、回旋的空间,最好附设卫生间,卫生间宜布置在靠近卧室入口处便于紧急情况进行救助和平时清扫不影响老年人在卧室的活动。

3.2.2 卫生间

卫生间是居家养老住宅中使用频率极高的用房,也是老年人居家生活意外事故的高发区。入浴或如厕时由于匆忙或动作不灵活引起滑倒、摔伤的事故时有发生,洗浴时高温导致血压升高、脑供血不足等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情况也不鲜见。所以,在设计卫生间时应充分考虑,避免上述意外的发生。

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应做到干湿分区,分区明确、尺度适宜。如厕、盥洗功能布置在干区,洗浴功能布置在湿区,并留出轮椅通行、回旋的空间。在坐便器、淋浴喷头等需要起坐的空间布置扶手;地面采取防滑材质,地面排水顺畅避免积水;宜用附设座椅的淋浴间,不宜用浴缸。从救助的角度讲,卫生间门宜外开,应在易发生意外或不适的区域,如坐便器、淋浴喷头等设施旁设置连接家人、护理者或护理中心的报警装置。

3.2.3 起居室

起居室是老年人进行聊天、待客、看电视等活动的空间,是老年人与外界交流的主要功能空间。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起居室应朝南布置,满足布置沙发与电视柜相向而设,以及布置茶几等家具的需要,并留出轮椅通行、回旋的空间。由于起居室是交流空间,在整个户型中,宜布置在中部,是的老年人从起居室到达其他各功能用房都比较便利,缩短距离,减少通行距离。

4 小结

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文化等国情的一种养老模式,住宅是居家养老的物质载体,使这个载体能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安全、便利、舒适的需要,让老年人健康、安心、有尊严地度过他们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住宅发展趋势及居家养老——2013适老研究与设计座谈会. 建筑学报2013(3):86-91

苏丽萍,于伸. 适老住宅设计探析. 学术纵横2012(2):98-100

龙黎黎. 基于老龄化社会的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刘凯. 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