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范文

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

第1篇: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范文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高血压;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115-02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及饮食改变,生活节奏的不断增快,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1]。高血压疾病需长期终身治疗,这就要求患者药物依从性等方面要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是现今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普遍开展的工作,通过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一般情况,从而良好地控制血压[2]。笔者从护理学得角度,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生活习惯得到明显改善,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对所在辖区24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设为观察组,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0~73岁,平均(52.4±5.1)岁。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41~70岁,平均(51.9±4.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且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在服用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未接受过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24例患者只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包括小手册宣传、健康讲座、定期组织义诊宣传等。观察组24例患者从护理学角度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首先成立健康教育实施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医生、药师,护理人员对所有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方面资料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并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要求患者家属也学习健康教育方面的各项知识,在生活方面监督指导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案,要求患者家属每月需来两次医院进行交流,以了解患者实施效果,出现问题及时沟通,指导患者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疾病知识的宣教,教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此疾病为终身性疾病,无法根治,需要长期进行血压的监控,故需要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疾病有深刻的了解,让患者了解此疾病的相关并发症的知识,避免并发症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定期组织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联谊会,联谊会中让几位实施效果明显的患者上台发言,交流自身的实施心得,这其中应重点强调家属的作用,鼓励患者家属多做辅助指导工作,在生活中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并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小组中医生成员负责对患者各项情况进行评估,定期进行治疗药物的调整,调整后的方案除了告知患者还应告知患者家属,这样可让方案得到有效落实。定期聘请疾病方面专家进行主题讲座,患者及家属都应参加,会后组织人员讨论学习心得。小组中药师负责用药指导,设立专线电话负责接听,服药要注意坚持,不可中途停药,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来进行服药。每日定时进行血压监测,让患者了解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如出现情况要及时和医生沟通。患者饮食要以低脂、低盐为原则,并多吃水果、蔬菜等,保证患者的营养,并戒烟戒酒,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和腌制的食物。健康教育实施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以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效果。

1.3 评价指标

对所有患者健康教育实施前和实施6个月后的血压、临床表现、药物依从性、健康知识了解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实施后两组患者各项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现今各级医院普遍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其通过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的宣传教育帮助患者改变不良习惯,在生活中进行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让患者产生健康方面的意识,改变患者的思想,培养其健康行为,促进疾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故可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患者的行为,方法可多样性,其最终的目的是使患者处于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3-5]。

高血压疾病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现今呈高发趋势,此疾病为终身性疾病,疾病的病因情况现今仍未研究清楚,疾病治疗期间如有高发危险因素可导致患者发生重大疾病,故良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是治疗的重中之重。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6-8]。

护理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众多学者认为是人、环境、健康、护理四项,这与健康教育的概念相符合,故本研究以护理学的概念融入到健康教育中,从护理学角度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在生活上监督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案,每月进行两次以上交流,以了解患者实施效果,并给予相应调整。实施效果明显,实施后两组患者各项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护理服务最重视的就是基础护理,并以人、环境、健康、护理四项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从护理学的角度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让患者浅显、易懂地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思想,通过进行健康的生活习惯,稳定患者的血压,避免并发症发生,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值得各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士銮,钟美.个体化护理及早期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71-173.

[2]周晓容,于康,唐琴琴.营养干预及个体化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及生存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1,19(4):74-75.

[3]高婧,朱桂玲.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前个体化护理策略的应用及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55-56.

[4]罗璐红.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达标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9(14):41-43.

[5]李莲,吴军勇,陈彩凤.个体化护理对咳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5):91-93.

[6]赖丽萍,王桂兰,蒋志梅.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减少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J].现代医院,2007,7(7):1732-1733.

[7]徐琢,倪再波.社区卫生服务中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1):84-85.

[8]卢卫国.社区卫生服务中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2):159-161.

[9]周晓容,刘鹏举.50例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营养干预及个体化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0):63-64.

[10]林婷,林捷,陈红芳,等.个体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52-53.

[11]王莉,单毓强,马宽生.个体化护理在内镜下胆汁引流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39-40.

第2篇: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范文

2022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此次,我再次学习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深深感受到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而幼儿教师应该怎样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一)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应具有的特点。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优点,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相应的尊重。

  (二)不断改善教师的心理环境: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对幼儿感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反之,当一个教师的心理环境处于消极状态,她的情绪、教育行为就会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工作评价方面,重视客观、公开、公平、公正,为教师积极地工作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同时,注意将“奖惩性评价”逐步转变为“发展性评价”,使每位教师看到自己每个阶段的进步与发展,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看到了成功、感受成就感,从而激励教师不断努力进取。

  (三)重视改进教师人际关系:教师与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一样,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幼儿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与幼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之间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与家长是“平等”的,他们是“教育的合作伙伴”;领导与教师是“平等”的,他们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教师是“平等”的,他们是同一条战豪里的“战友”。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去分析幼儿,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之间应建立互帮互学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个团结、健康的学习工作氛围,使教师的心态处于“平稳”的状态。

  (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防卫:虽然学生教育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应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组织一些社会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2022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心得感受:

  感受之一:这次培训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一名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这次培训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2022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xx区的心理健康的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习和调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

  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和谐的团队精神,助进步

  作为一个xx区的骨干班成员,觉得自己非常荣幸。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贴心的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员的热情都非常高涨。这次去xx我们给组配备了一个非常贴心的指导师---xx老师,老师非常转到心理这个行业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但是她对于教学的热情和对教学的研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一周来,我虚心的向x老师请教,学习。x老师还亲自给我们上课,听了x老师的课后,让我们感受颇深。同时,x老师真的是非常的无私热心,每次听完她的课,我有什么不解之处,她都耐心细致的向我讲解,说明她为什么如此处理教材,毫无保留。碰上我们组要开公开课,更是热心地帮我们指导,指出不足之处。

  在外面学习的每天晚上我们小组的成员都能互相帮助和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遇到问题主动自找原因,坦诚交流解决。在学习期间我看到他们的教师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都能与其他成员共同交流,一同解决问题,同伴互助活动开展的非常好。

  感受三: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

第3篇: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范文

一、教师要充分发挥健康心理的示范性

陶行知曾经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授道理、解决疑难问题,而且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情绪、心理具有传染性、传递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所以作为教师要时时刻刻做学生的模范,处处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充分利用自己的健康心理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进而使他们在内心明确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为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打下基础。

二、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提高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报国之心,使他们具有一种自谦、自持的精神,一种务实求远、质朴高雅的品格。在课堂上多讲科学家蔑视金钱使学生明确:正是这些科学家在科技领域的贡献,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使学生明确,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在经历过种种磨难和挫折后,并没有丧失信心,仍然坚持不懈,最后有所成就,这些对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这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过去的教育教学推行“一言堂”,严重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我们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1.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应该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基础。

2.在教育教学中都会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启发他们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及主人翁情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让他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认清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

3.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学习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并学会某种技能,慢慢地他们会意识到自身智慧的力量,创造的途径,进而体会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后自己的满足感、成就感、自尊感和自信心。

第4篇: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范文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21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需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二)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

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

完成了大学心理学(二)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2为期五周的心理健康课程结束了,进入大学以来,一直都很期待心理健康开课。一直以来对心理学方面都很有兴趣,在这几周的学习中,我深感心理学的精深,以及范围之广。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课程都与我们的生活以及学习有很深的关系,老师讲解的非常有趣,深入浅出,整堂课下来我意犹未尽。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在这里,我就总结一下在课程的学习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课程。

在课程的学习中,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了解到平常的自己看到自己的并不是全面的,有公我、私我、盲我、潜我之分。听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时会有些自卑,这时我会想,只是自己私我的想法。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别人,怎么知道别人怎么想,当我们缺乏信心时,也许可以换位思考,从另外的角度考虑问题,发现自己在别的方面的优点,这也会让我们思考问题更加全面。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公我,做好公我,这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盲我,就是别人看见的我们,要尽量全面的了解自己。要发掘运用自己的潜我,潜在的永远是最不可估量的,最需无限发掘的。自我认识需要常常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

在人际交往的这一课程中,我觉得学习以后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创造美好的生活,最不可缺的就是人际关系了吧,每天进行各种人际交往,语言必不可缺,要锻炼好自己的口才,更要努力学习加深思维的锻炼,“语言的边界就是思维的边界”。要乐于助人,助人即自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这些是心理,更是道理。也许心理就是交我们如何理智的做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人际进程的进程分析:

1、彼此陌生

2、单向注意

3、双向注意

4、相切

5、浅度相交

6、深度相交

在这一系列的进程中,更是双方“自我暴露”的过程,处理不好会发生可大可小的矛盾,这时我们需要注意的则是交往的对等性以及适度性,两个人是两个个体,总有不同之处,也许是情绪、行为、价值观等,这时我们不应该要求强行的重合,要体谅以及换位思考,我个人认为换位思考以及相互体谅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有必要,无论是家庭、爱情、婚姻、友情、工作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在人际交往中更要学会自我剖析,自我检讨,自我认识,更要常记一句话“你对了,别人就一定错了吗?”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3通过学习,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谈几点体会:

我认为,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于是,在双方的协同努力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令人乐而忘忧,如沐春风。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环境的变化。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有幸听到周红五老师的有关心理健康讲座,很受用,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给教师带来超于其他一般职业更大的压力。因此我们更应该想办法调节好身体,心理健康,以便更好做工作,适应社会,生存下去。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师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不可能“完美,全能”。教师要学会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可以通过继续学习不断地填补自身的知识文化、道德品质素养,以适合社会发展,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求,但是,我们不要把自己看成“全能”的,也不要认为一切高于学生。不是有句话说: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不能要求完美。

其次,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幽默的生活方式。中学教师面临着升学的压力,社会的舆论以及自身的家庭、生活,必须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中乐于奉献,爱岗爱学生,学生气我,我不气,以平等,和平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上,注意身体,合理饮食,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建立良好社会人际关系;学会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4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

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5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谈到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中,他指出:"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一项对475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较智商预期为高)、普通成就者(成绩与智商预期相当)、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预期)差别的产生,与性格特征有关。高成就者工作习惯较佳,对学业兴趣较浓,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事认真负责且有计划。低成就者难自律,难自我规范,较冲动放肆,喜好玩乐,贪图近利,与同伴关系欠佳,较不合作,较自私,较不尊重权威与传统,较不合群,在校在家较不快乐,常为己辩护,愤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较悲观。普通组介上下之间,尚属正常。由此可见,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能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外貌美丑、体能强弱、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确对待,也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能的充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造型美、生气美等身体美的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无不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适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动,内向性的人完成目标的动机强,适宜进行精细、准确的任务。同时,身体潜能能通过运动技能的提高得到发挥。运动技能是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运动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与智慧技能有联系。运动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动作,也不是如同摇头那样简单的肌肉反应,他受到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动作技能,发挥人的的身体潜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

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形成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

第5篇: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范文

五月份的主要活动有:1.主题为:"心灵世界,有你有我"的手抄报比赛。2、心理影片的赏析。3、大型现场心理咨询活动。4、5.25心理飞情剧晚会。5"心灵世界,有你有我"主题班会。6、心育干部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5月4日,我协会全体会干在1栋202教室召开会议,会议主要讨论5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各项活动。

5月11日,我协会出版心理影片赏析海报,片名《楚门的世界》旨在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此影片于5月12日晚19:40在生化楼101教室展播。

5月12日,心出版于生化楼101教室展播心理影片,<<楚门的世界>>。通过影片的赏析目的是让同学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工作,家庭的重要性,从而从更多渠道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5月22月下午,我协会在志远楼四楼,进行心理情景剧的彩排,并取得预期的结果。

5月23日早上,我协会协助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老师在升旗台旁开展了以"心灵世界,有你有我"的大型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活动开设了心理咨询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七位老师现场为同学心理咨询,同时还开展心理游戏,由心协会干引导同学们玩,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5月24日晚在志远楼报告厅由心协协办的第三届"心理情景剧"晚会隆重演出。晚会邀请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老师右医心协、百职心协、院学生会、院团委、分团委、各系学生会代表及各兄弟协会代表。黄荣蜂老师上台发言并预祝晚会圆满成功,晚会的演出除了风趣却意味深远的话剧,还有院心育部的优美民歌,赢得了观众们带来正餐后可口的甜点,精彩的演出让观众流连忘返,给观众一个美好原夜晚,情景剧圆满结束。

五月份,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我院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同时让广大同学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相信我院学生一定会带着阳光的心态,缔造阳光的生活,走向阳光的未来。

心理健康协会工作总结

第6篇: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总体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64-01

关于幸福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人们所能体验到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物质条件或客观环境等同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程度高的人比程度低甚至不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高职学生也不例外。人的总体幸福感主要体现在处理三种关系的过程中,即人与环境、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高职学生群体虽然还未彻底走向社会,但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同样是与处理这三种关系密切联系着,并与总体幸福感直接相关。

一 个体与环境的关系

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都与以往的环境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高职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生源地,在接受高职教育前的生活理念和学习环境各不相同,家庭经济状况也很不一样,这些都会给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正确处理好个体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关键。

高职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都会对新环境有所不适应,比如,有些外地的学生远离家乡,容易产生孤独无助和怨天尤人的感觉,有些对自己期盼较高的学生由于没有考入本科学校不得已进入高职院校,因此容易对自己所处的境况灰心丧气,对环境产生敌对心理,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健康的质量,从而消减对幸福的体验程度。事实证明,心理健康的高职学生能够勇敢面对客观现实并主动去适应现实,不以分数论英雄,而是要不断去改造现实环境,使自己可以与环境和谐相处。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就是对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评价,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耽于幻想。这样可以为自己积蓄更多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自我的追求不断被满足的过程中,总体幸福感也随之上升。

二 个体与他人的关系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离不开与他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往往体现着个体的人格修养与道德品质状况。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都离不开与他人的相处,尤其是在和同学老师相处方面。心理健康的高职学生更愿意与周围的人打交道,乐于接受环境的人,也乐于接受他人、欣赏他人、承认他人的重要性,并在理解与关怀他人的过程中学会更好地关怀与理解自己。高职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利于将自己融入集体中,体会到与人分享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也更能体会到在与同学、挚友相处时的快乐,让自己的心灵充盈着友善、包容、同情、信任。人之常情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在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中,人们更容易敞开心扉,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幸福。反之,高职学生如果不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脱离于群体,或者与人不能和谐相处,都会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尤其是刚入学的高职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敏感度较高,容易产生较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时要多注意反省自己的言行,努力让自己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在与人交往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结构。

三 个体与自我的关系

在古希腊太阳神庙的大门上刻有一句亘古流传的话:“认识你自己。”可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尤为重要。有些人可以处理好与环境、与他人两种关系,却独独与自己过不去,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悦纳自己,一个不能肯定自己的人是感受不到幸福的。

高职学生可能在认识自己方面存在着一些固有偏见。如觉得自己的学历不是非常高,所就读的院校不是非常出名,周围的朋友也是水平一般等,这些观点有些是社会上的普遍偏见,有些是由自身认识不足造成的偏见。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人才可以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一个心理健康的高职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具有一定的自知之明,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有清楚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就不会对自己提出苛刻的期望与要求,能够合理制订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不断努力学习、完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的人同时也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懂得喜怒哀乐都是人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心理健康的人会经常地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积极状态,偶尔出现消极的情绪也能很快化解,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依旧对生活充满希望,乐于接受各种挑战,在不断超越自我中感受幸福。

现实中,有很多人可以积极适应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但却不能与自己和谐相处,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其他两种社会关系的处理上,因此,人生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要与自己和谐相处,只有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也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和人群中,高职学生只有接受了自己所拥有的,才能创造出自己想拥有的。在这种程度上处理好生命个体与自我的关系是总体幸福感知度的基础与核心。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处理好与环境、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上,能够做到适应、利用、改变环境,同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能够悦纳自己、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也即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燕.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第7篇: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范文

一、升学压力下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不同的学习表现

由于目前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学生面临的各学科的学习任务、作业压力和考试压力都比较大,加上家长顾不上或没有能力帮助孩子,大约有20的学生不同程度出现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厌学等现象,厌学心理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青春期自我认同的提升与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同不合拍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约占5%学生顶撞老师的事时有发生。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约5的学生因无法与同学相处而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整天闷闷不乐。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因一些家长心理知识匮乏,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不能从家长那里找到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调查中发现约占35的学生与父母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给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青春期生理的迅速发育而心理相对幼稚

在城郊中生中,绝大多数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生理发育迅速成熟与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其心理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学校对学生又缺少相关青春期教育,约占5%的学生出现早恋和生活学习中遇到挫折无法正确处理等成长期间的心理问题。

四、青春期的生理知识缺乏,产生情感困惑

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变化和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增强,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情绪情感体验,但却不能表达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常常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并且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的传授,教师和家长未能予以正确的引导,当学生遇到相关问题,学生便产生强烈的恐慌心理,导致了学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如遗精、初潮、及与异往、观看不健康书籍及网络依赖等心理卫生问题,这类学生约占总数的10%,关注城郊初中生心理问题势在必行,我们不断地积极地探索着有效的策略,目前我校主要采取了的以下措施:

1.设立心理服务室,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初中生所处的特殊阶段,心理状态处于最重要的发展期,决定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性与冲突性。这种矛盾与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泄,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为此,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我校专门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了“心理问题咨询信箱”,鼓励学生把心中的困惑说出来,向老师咨询,这使他们有了自己情感的发泄地,他们把烦恼说出来,也仿佛甩掉了一个大包袱,何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能使自己的困惑得到解答,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何乐而不为?

2.提升学校心育环境,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形成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内葱郁的花草树木、洁净的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及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人际关系等,都可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在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设施外墙上写有“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包容、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和校风、校训、学风等相关标语,进入校园使人感到情绪放松、心情愉悦,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健康心理

俗话说得好:助人不如自助。教会学生自我调节,以减少心理上的冲突,降低压力、转移对抗,达到心理平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让众多的学生在体验中透过自己对周围人的态度,反射自己内在生命的历程、价值观、自我的需要,在笑声中认识他人、认识自己,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

配合学校的工作、班级临时情况及重大节日,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给学生实践体验、发表见解,交流学习体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建立以防护为目的“预警”工作机制

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使父母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注意自己的教育、评价方式,懂得学习成绩和分数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尤其是现代社会,它更需要的是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使家长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身体力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人热情坦诚,乐于助人,有同情心和责任感,让孩子感到温暖,心情愉快。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造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5.紧抓课堂机遇,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第8篇: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范文

【关键词】离退休干部;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他们自觉选择有益的健康行为。健康教育是疗养院的重要职能。做好疗养期间的健康教育,对帮助疗养员学会保持或恢复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离退休老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工作阅历丰富,自我保健意识强,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认知程度比较高,对维持健康的新知识需求量大等特点,因此对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4年开始,我院采取集中健康形式对患病比例较高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三种疾病的疗养员分别进行了集中教育。对有共性护理问题的病人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群体教育。2013年开始,新增加了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设立专病专员,根据疗养员身体情况面对面的为疗养员提供健康教育,使病人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各种健康知识。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要做好老干部疗养期间的健康教育,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04年6月至2012年10 月入院的220 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疗养员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疾病构成情况。结果显示,疗养员中除健康疗养者以外,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比例较高( 见表1)。

2 健康教育的实施

2.1 准备过程

2.1.1由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水平扎实、热爱本职工作的护士担任健康教育教员。我科共有护理人员12名,根据学历水平、工作年限、技术职务进行合理搭配,以老带新。

2.2健康教育方式

采用讲授、实物演示与操作相结合以及发放材料的健康教育方法。

2.2.1 三个半天的集中授课。由院医务人员如保健医生、护士、营养师担任主讲,综合本次疗养员疾病的情况,集中进行有关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慢性疾病的知识以及急救常识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疗养员对疾病的认知力。普及慢性病的并发症,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帮助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例如:对糖尿病患者教会自我监测血糖、尿糖的方法,低血糖的症状和处理,按医嘱服药不能自己随意增减停药,帮助制定糖尿病合理饮食结构保证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搭配等知识。

2.2.2 “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责任护士负责评估分管疗养员存在或潜在的健康危险因素,拟定健康教育方案和目标。提前与疗养员预约时间,避开疗养员检查时间及景观疗养时间,多安排在疗养员午休后,上课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注重个性化教育过程。注意事先了解疗养员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语言应通俗易懂,态度要亲切和蔼。可采取口头讲解、图文宣传、书面材料、示范训练等,将教案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传授给疗养员。重点问题反复指导以加深印象。

2.2.3 医护咨询和讲座针对疗养员有关疾病存在的疑问进行咨询活动,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有关资料进行讲座,使疗养员及家属了解某些疾病对身体的危害。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入院教育 疗养员一入院,首先由护士陪同,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疗养区环境,使疗养员消除陌生感;介绍院规章制度、疗养安排及各种注意事项。使疗养员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有利于提高疗养质量。

3.2 知识方面

3.2.1 基础知识 包括各种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病因、预防、近期国内外治疗趋势、愈后等。例如:慢支患者每到气候变化以及时令交接之际更容易复发,指导患者如何自我保护,降低患病率,提高生存质量。

3.2.2 饮食指导 合理适当的饮食有利身体健康。老年人饮食应清淡多样,粗细结合,定时定量,少食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及谷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协助营养医生查房,为疗养员制定健康食谱。

3.3.3 用药指导 包括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等。比如教会疗养员胰岛素的保存、注射时间、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选择等;指导疗养员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

3.3.4 心理指导 90%的离退休干部更需要得到关心和尊重。对这些老干部,我们要加倍给予关心、体贴、安慰;态度要热情、和蔼,语言要礼貌、亲切,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从各方面给予方便和照顾。离退休干部年龄越大,职务文化程度越高,越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此护理人员更要理解尊重他们,使他们在疗养期间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心和温暖。

参考文献:

第9篇:对健康的认识与体会范文

关键词 小学生 健康 心理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117-0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现在的小学生,如果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能接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这对他们将来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充满希望的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此以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因为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造就于国家未来的建设。

一、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合理满足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发育和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比如任何一个小学生,作为班级和伙伴中的一员,如果长期得不到认可,不被接纳,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关爱,总是受到排斥,体验不到集体的温暖,他就不会有安全感、自尊感,就会感到孤独,感到压抑,就有可能走向自我封闭,或者相反,导致逆反心理,仇恨、敌对、攻击等消极心理,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倾情投入。

作为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有辅导学生的基本技巧,如倾听、共鸣等。当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时,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坦诚地面对自我和学生,努力调节好自己的心境。面带笑容,倾情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体会到教师的真挚感情。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形象思维丰富、感性认识充分,教师的思想、情绪的轻微变化都能给他们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教师倾情投入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二、提供指导

指导包括集体辅导和个别指导。集体辅导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是指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辅导,使之对自己成长发育中必定或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所认识,有所准备,能以积极自觉的心态有效地面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心、诉真情,体会情感交流带来的满足感。

个别指导主要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比如,对个别小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方法上的帮助,针对个别小学生存在的某些消极的不利于其身心发展的问题,如逆反心理、厌学心理或人格上的某些弱点所给予的帮助、所进行的调整等均属个别指导。

当然,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谈论和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最需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从而使活动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这就要求辅导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

三、及时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