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仓储管理优化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仓储管理优化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仓储管理优化方案

第1篇: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优化措施

目前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存在仓储管理设施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仓储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大了成本支出,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仓储管理工作水平。

1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概述

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是指电力工程企业针对自身的生产规划对生产过程中所要使用的各类物资进行运输和储藏的工作。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对2015年电网建设规模进行统计得到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电网建设规模较去年的800000MW保持了小幅度的增长。随着电力企业发上马工程电量的增加以及在建电网项目的持续增长,对各类电力建设物资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对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电力建设工程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各类物资的利用率,也能进一步降低企业在仓储管理方面的人力支出,有利于电建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现状

2.1物资标准化建设滞后,管理粗放

做好物资标准化建设工作是加强仓储管理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目前的仓储管理工作中,物资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众所周知,物资规范是电力物资管理的先导和首要条件,而做好物资规范的最有效措施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对储存的电力建设工程物资进行编码。但是实际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仓储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很多企业还是依据传统的管理经验建立比较初级的编码方案,这些编码方案往往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对物资种类、特征和属性的描述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虽然目前物资编码方案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经常一套方案尚未被投入使用就被新的方案所取代,但是这些方案通常都具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即仍未跳出纯人工管理的工作模式,人工管理的不足之处很多,这样既不利于物资编码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无法保证编码方案的推广及其对物资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2.2库存管理分散,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很多电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设立项目物资仓储基地和区域物流中心等,从而实现物资采购、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成本最小化,虽然对物资进行分散化管理缺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资的管理成本,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项目部之间距离过大不利于物资的调配,这给电建企业的资源调度带来了极大不便,使得资源共享的程度大大降低,当库存管理过于分散时,企业甚至不得不重复购买物资,这样反而增加了其生产成本,不利于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仓储设施不合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仓储设施作为物流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先进物流设施设备的支持,也需要一个科学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储存货物进行编码、出入库统计等工作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差,提高管理效率。但是目前我国仓储管理领域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计算机应用尚未十分普及,且很多仓储设施设备依然是十几年前出厂的设备,不仅其工作性能得不到可靠保证,效率也无法满足当前仓储管理的需要。

3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的优化分析

3.1加强物资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近年来,现代仓储物资管理理论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仓储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库存管理理论,包括ABC库存管理理论,该理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强调仓储管理单位为了保证仓储工作的正常运行都要预留出一定数量的库存,但是库存的数量应选择适当,库存过多会增加储存成本,造成资源的无谓浪费,过少则不足以应对突况,库存数量的确定需要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工作者根据日常的生产需要来确定。ABC管理理论则强调对不同类别的物资按照其重要程度进行分级分类,对A类重要物资进行重点关注和处理,B类和C类物资则可以通过固定库存量来进行灵活控制,通过ABC理论可以优化各类物资的储存量,降低仓库的运行成本。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仓储物资进行编码以加强物资标准化建设,目前常用的编码方法分为三类,即现存编码、顺序编码和赋义编码。其中现存编码的应用背景是仓储物资中同一种物料可能有多种编码,因此可以利用现存编码对不同种类物料的编码进行统一分析以确定分段选取策略。顺序编码又被称为流水号编码,赋义编码方法中利用率最高的是层次码和属性码,层次码可以表达物料统计上的卷叠要求,而属性码则可以表达物料的配置要求。

3.2合理布置仓库距离,完善信息化系统

仓储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低容易造成物资的平铺化堆积,导致仓储空间的极大浪费,增加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支出。物资的空间分布不均会给物资的存放和提取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企业应当对仓库进行合理布置,同时对仓库进行信息化改造。此外,很多电建企业通常会建设若干仓库,以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但是当仓库距离增加时,物资运输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对仓库的距离应当合理布置,在选址建设时,要对采购、运输等成本进行统筹考虑,确定最优化的方案,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引进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比如WMS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等,提高仓库的配货、预警、运输、集成存储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完善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对仓库的可视化和精确化管理,极大减少人力成本支出,减少电力建设工程物资在物流环节中的浪费。3.3引进先进的仓储设施,提高信息化水平落后的仓储设施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仓储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电力建设工程企业应当引进先进仓储设施设备,建立起一个全自动化的电力物资存储仓库,比如自动分拣机、自动搬运车和自动存取货架等,通过引进这些先进设备,提高仓库的信息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库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4结论

做好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工作是实现电力工程施工的重要保证,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提高对仓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引进先进的仓储管理设施设备,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支出,提高仓储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世欣.电力建设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及其管理[J].消费导刊,2009,76(15):112.

第2篇: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资资源 仓储 集约化管理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一)项目实施背景。为实现公司仓储资源的统筹利用和优化配置,推进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建设,改变长期以来分散管理的格局,物资公司开展了仓储集约化管理的课题研究,制定了公司《仓储资源集约化方案》。

(二)仓储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意义:1.仓储资源集约化有利于提升物资管理综合水平。仓储管理与计划、采购、合同、配送、质量、废旧等物资主要业务关联紧密。在需求计划编制阶段,运用仓储集约管理的综合平衡利库功能,可以及时处理积压库存,避免物资重复采购,减少项目采购资金使用;2.仓储集约管理有利于物资指标的提升。去年以来,国网、省公司将物资仓储资源管理作为物资重点工作方向,先后组织了清仓利库、盘活利库专项工作,并逐步加大在物资专业对标中的权重,指标设置的科学性越来越高,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度越来越大。因此,建立集中仓储管理平台,有利于适时平衡公司区域库和周转库的物资仓储数据水平,保持质量、合同、配送等高关联度指标的先进性,实现物资工作的争先晋位;3.仓储资源集约管理是依法治企的需要。通过发挥仓储集约管理在公司供应链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弥补长期以来的实物管理漏洞,回归重视物料基础管理的格局,使物资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制度保障更加有效。另一方面,仓储集约管理的严谨性,最大限度地杜绝物资流失现象,规避关联岗位潜在的廉政风险,符合公司内外部上级机关对依法治企的工作要求。

(三)工作目标:1.实现公司仓储物资“一本帐”管理,以及定额、暂存、拆旧、结余等各类物资的集中管控、统一调配;2.实现物资入库、验收、抽检、维护、出库、调配、结余、拆旧、再利用、废旧归集的仓储全过程管理;3.统一各级仓库管理制度、作业规范、外观标示、布局标准,实现公司仓储管理标准化和基础作业信息化。

二、仓储资源集约化的做法

(一)建立公司仓储资源管控机制。建立以物资公司为龙头的物资仓储管理体系,对公司物资由物资公司集中管控。管控过程涵盖物资发运、到货、验收、入库、抽检、调配、出库、拆旧、再利用、废旧处置并与物资实际状态相符的完整数据链。制定公司仓储资源管理配套制度,建立仓储网络运转工作机制,统一各级仓库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仓储资源统筹管理格局。

(二)建立物资公司中心仓库。物资公司中心仓库作为公司物资资源储备和调配中心,负责与公司其他各级仓库、项目现场之间进行物资实物交互:1.功能定位。负责工程物资储存管理、废旧物资归集处置和项目结余物资回收利用。除直发现场和区域库物资外,其他物资均由集中储备仓库进行储存管理,后期根据项目进展的实际需要,由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后进行物资领用;2.管理模式。日常作业委托外部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公司定期进行盘点、督察和考评;3.仓库规划方案。标准仓库:面积约8000平方米,存放35kV及以下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等小型体积电气设备,以及所有电压等级的绝缘子、电缆附件、金具等小型线路器材;存放35kV及以下箱式变压器、环网柜、开关柜、分支箱、变压器、电线电缆等中型体积物资。户外仓库:面积约8000平方米,存放大型体积设备和电缆、电杆等占地面积较大的材料类物资。废旧物资和结余物资专区:面积约3000平方米,按简易货棚设置,分类存放废旧和结余物资。办公区:面积约400平方米。

(三)实施公司区域库、周转库的标准化。按照省公司统一规划,物资供应公司仓库为公司区域库,既作为仓储资源集中管控的具体实施机构,又作为公司存放库存定额物资、应急物资和部分项目物资的场所,其仓储数据与ERP系统完全对应。周转库为公司各单位自有仓库,主要存放备品备件和短期暂存物资。按照国网公司仓库标准化方案,对公司各级仓库从库区布局、形象标示、工器具配备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制定实施统一的仓库管理制度和作业规范,组织全体仓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操作演练,提升岗位专业技能水平。

(四)研发仓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条形码、射频等信息化技术,对物资存放数量、类型、型号、厂家、存放地点等信息自动统计、自动出入库。积极探索仓储物资全过程管理,建立物资仓储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对仓库所有物资的集中管控、精细管理和及时调度。将县公司纳入仓储管理网络。

1.仓储信息化建设。在前期建立管理流程和作业标准的基础上,研发仓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中固化仓储管理和作业模式,应用PDA、射频条码等基本物流技术,建立数据共享和管控信息平台,推动仓储管理向科学、效率、规范、严谨的方向转变。2.县公司纳入仓储网络。市公司仓储资源管理磨合改进期间,将县公司仓储管理纳入仓储网络,实现市县公司仓储管理一体化。

三、效果评估

(一)有效规避物资灭丢失风险。建立物资仓储资源数据信息跟踪档案,加强对到货验收、运行阶段抽查和退运等重点环节的管理,把公司每一项物资从出厂至废旧处置的实物流转全过程置于集中管控之下。

第3篇: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物资仓储;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099-01

前言:电力物资的仓储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部分,电力企业要对电力物资进行详细规划和合理控制,全面加强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对策。

1、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问题

1.1 仓库布局分散

电力物资规模巨大,种类齐全,类型丰富,电力物资的这些特点都为其仓储管理带来困难和挑战。目前,电力物资仓库采用分级、分层、分片方式管理,仓库布局相对较为分散。这种分散的仓库布局模式会对物资管理带来不良影响。物资统一调度与规划困难,不利于企业的物资共享。由于仓库过于分散,必须依靠强大的配送力量来弥补上述不足。然而大多数电力企业并未建立专门的配送队伍,配送力量薄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电力物资仓库管理工作效率,增加物资管理成本。

1.2 库存管理分散

很多电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设立项目物资仓储基地和区域物流中心等,从而实现物资采购、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成本最小化,虽然对物资进行分散化管理缺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资的管理成本,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项目部之间距离过大不利于物资的调配,这给电建企业的资源调度带来了极大不便。

1.3 储备超额问题

目前,电力库存物资储备未严格按照“合理储备”原则,未按照各单位生产、经营需要为前提确定储备策略,降低实物库存。仓库备品备件储备没有形成常态化管理,缺乏临时应急物资储备。一般的物资采购体系中如果没有合适的库存储备,物资部门就不能及时将工程物资配送到生产需求现场,从而影响到整个生产的进度,同时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资金。如果库存物资超过合理储备额度,则物资仓库中的闲置物资没有得到物尽其用,导致了物资不断的积压,采购资金也因此不能得到及时的周转,甚至于一些部门为了达到考核目标,宁愿用大量的资金去购置新的物资,也不愿使用仓库中积压的库存物资,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4 信息化水平不足

现代化时期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逐渐走向信息化经营与发展方向,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也在逐渐走向信息化。然而,其信息化程度依然相对有限,一些电力企业虽然安装了自动化信息系统,然而,在物资仓储管理方面依然发挥着十分有限的管理功能。

1.5 标准化建设滞后

在目前的仓储管理工作中,物资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实际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仓储人员缺乏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很多企业还是依据传统的管理经验建立比较初级的编码方案,这些编码方案往往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对物资种类、特征和属性的描述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虽然目前物资编码方案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经常一套方案尚未被投入使用就被新的方案所取代,但是@些方案通常都具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即仍未跳出纯人工管理的工作模式,人工管理的不足之处很多,这样既不利于物资编码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无法保证编码方案的推广及其对物资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1.6 仓库归属地分散

在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各个仓库库存的物资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平衡利库。当前各个电力企业及下属分公司都有自己的仓库,并且分别自行管理。这种仓储管理模式虽然在地理位置分布方面具有很大的区域优势,同时为各单位核算资产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这种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调度分配,各个仓库之间的物资周转不畅通,仓储管理人员交流沟通不到位,从而不能有效地调拨和共享各自的资源。

2、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从根源上加强人员素质教育,物资管理部门要认识到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技能等对仓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从思想根源人手,积极教育并培养物资管理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他们能够主动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积极配合工作,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加强技术培训。物资管理部门要重视仓储工作人员上到管理者下至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培养他们掌握现代化的仓储技术、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以推动电力物资仓储的信息化管理。

2.2 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

电力仓储管理理论最核心的理论是库存管理理论、仓库零库存管理理论和ABC管理理论。为满足电力安全生产的需要,每个电力企业都需要有一定的库存物资存储量,库存物资太多占用企业资金,库存物资太少则会影响企业安全生产。库存管理理论就是研究如何保证库存物资量既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又不占用企业资金,同时还能够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物资供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动资金的占用额和进货的仓储费用。ABC管理理论则倾向于研究如何加强库存物资管理。该方法是根据物资重要程度将物资分为A、B、C三类进行分类管理,提高效率,降低库存资金费用,这种仓储管理理论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对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物资储存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电力企业需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运用相关理论为本企业的物资库存确定一个合理数量,提高物资供应和配送能力。

2.3 合理布置仓库距离

仓储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低容易造成物资的平铺化堆积,导致仓储空间的极大浪费,增加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支出。物资的空间分布不均会给物资的存放和提取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企业应当对仓库进行合理布置,同时对仓库进行信息化改造。此外,很多电建企业通常会建设若干仓库,以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但是当仓库距离增加时,物资运输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对仓库的距离应当合理布置,在选址建设时,要对采购、运输等成本进行统筹考虑,确定最优化的方案,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引进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比如WMS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等,提高仓库的配货、预警、运输、集成存储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2.4 提高物资供应能力

对电力企业物资的供应能力以及配送能力进行协调,既提高物资供应能力,使相关物资得到及时有效的供应,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又实现物资的零积压,降低物资仓储成本,提高仓储管理水平。例如:某电力公司通过加强节余物资的退库管理,降低企业成本,创新物资退库管控平台,开展退库申请、退库审批、退库信息维护、退库入库、退库跟踪这五大业务,对退库物资实现高效、高质管理,实现退库的闭环管理。ERP进行退库操作后就会立即自动进入退库跟踪平台,该平台上详细记录了退库物资的各项操作,物资之间的转移、转批次、转编码、转报废、出库等信息一目了然,有效实现了退库物资的高效管理,盘活了公司的积压物资,提高了仓储管理水准。

2.5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电力物资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加大自身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力度,主动引进物资仓储管理软件系统,并自行更新与升级该系统,并依靠此系统进行管理,以此来提高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例如,实行电子标签管理模式,通过设置标签来对各类电力物资进行标注、分类与管理,依靠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来时刻掌握仓库内各类物资的数量、变化情况、流动状态等,通过观察某一类物资在一周内、一个月内以及一年内的流动速率来制定电力物资采购计划、储存计划等,掌握好物资储存量,减少物资无序积压情况,以此来提升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牙习目信息模块化管理模式,例如货品模块、人均资源模块、储量模块等,通过膜块化的管理来实现细致化的物资信息化管理。

3、结语

总的来说,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有很大的作用,现在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第4篇: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27日

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及其他办公设备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争优势,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它实际上是物流管理软件和信息网络结合的产物。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如下:

1、改善物流企业内部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处理和共享的需求,在物流企业管理和业务过程中,使信息资源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2、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物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监控,物流企业的各层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的进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信息交流,及时地掌握经营管理数据,增强对业务的控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加强物流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随时了解所属人员的背景资料和业务分工,合理调度资源,提高管理能力。

5、由于物流信息系统的采用,使得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将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综合考虑,采用最优化的理论,制定全局优化的物流策略。

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目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仓储管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运输及配载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几个部分构成。

1、仓储管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仓储管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系统一般统称为仓储管理系统(简称WMS)。随着社会产品品种和数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存储这些产品,如何在需要这些产品的时候迅速地找到他们,如何利用有限的仓储面积存储更多的物品,如何合理配置产品品项以最低的品项数和库存数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及如何安排仓库门口的装卸作业,使该作业能够迅速准确地被完成。完善的仓储管理系统就是要满足上述需要,实现仓储管理及仓储作业管理功能。另外,仓储作业管理系统还要支持仓库内所有自动化设备。仓储管理以及仓储作业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物料管理、仓储配置管理、仓储作业计划、仓储作业执行控制、仓储资源管理、异常处理、作业成本管理等。

2、运输及配载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中另一个主要子系统,运输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工具管理(车、船、飞机等)、运输环境管理(运输线路、站点和地图)、人员管理(驾驶员、装载人员及管理人员等)、运单管理(运单、运输计划排程等)、运输成本核算(人员成本、运输资源成本、能源消耗核算控制等)、优化管理(路径优化、运输能力优化以及服务优化等)、客户管理(客户订单服务、查询等)、跟踪管理(包括采用GPS和SMS等系统实现的运输跟踪管理)。

3、财务管理。财务电算化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十多年,但大多数财务软件只是手工作业的模拟,并没有在企业管理上加强控制,而物流系统的财务管理,包括资料管理、账簿管理、物流成本、财务分析等模块,突出了财务的管理功能。

4、人力资源管理。与ERP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物流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针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它包括人员属性记录,工作经验记录以及岗位经验记录和奖惩记录。另外,还需要设计人员的关键绩效考核表和业绩评估表,从而能够全面地评价作业人员的状况。

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程序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周密设计,逐步推进。企业一般可遵循以下程序进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1、系统分析与规划。主要对现行系统和管理方法以及信息流程等有关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给出有关调研图表,提出信息系统设计的目标以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2、系统逻辑设计。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构造出物流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对各种模型进行选优,确定出最终的方案。

3、系统的物理设计。以逻辑模型为框架,利用各种编程方法,实现逻辑模型中的各个功能模块。

4、系统实施。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单独调试和联合调试,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得到符合要求的物流信息系统软件。

5、系统维护与评价。信息系统试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现场要求,对系统做一些必要修改,进一步完善系统,最后和用户一起评价系统的功能、效益。

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应该是将系统论、管理思想、信息技术结合应用,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及管理模式的变革,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采用面向流程的业务管理方式。按照事件流机制,以企业供应链为骨架,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形成业务流程,并对所有业务的工作内容、承担者、业务手段、输入、输出进行管理。

2、应用统一的资源管理模式。所有的业务建立在逻辑统一的资源(人、财、物、知识)管理模式之上,保证资源信息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共享与一致。对面向客户的各项信息和活动进行集成,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组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实现对面向客户的活动的全面管理。

3、建立全程化的管理控制体系。事前计划控制:通过完整的计划体系实现需求信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传递,保证所有的业务事前有计划(内容、进度、质量、成本),进而形成企业绩效目标体系。事中规则控制:以业务规则控制机制作为业务执行时的调控手段,保证所有的业务事中有控制。事后核算控制:采用面向业务流程的核算方式核算业务结果,做到核算伴随着业务流程走,保证所有业务事后有核算,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4、推行全面的绩效考核手段。在实现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财务、成本、行为一类的传统绩效测评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联系,摆脱传统绩效测评的约束,更加全面地获取内部流程执行时间、流程效率、员工业务水平、客户满意度等其他更加抽象的数据,从而可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观念,建立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

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策略

物流企业应怎样开发与实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议如下:

1、与软件公司共同制定出企业的主营业务管理流程方案和统计报表方案,特别是“特色”环节绝对不能丢掉。通过梳理本单位业务管理需求,参考同行管理经验和自身管理“特色”,制订出“量身定制”的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2、制定由浅入深的实施方案。物流企业一般具有网点分布地域广、人员难以集中、管理流程多的特点,没有一套简易可行的实施方案是难以推广应用管理系统的。特别在要害部门和重要环节,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和实施方案,是难以正确推广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

3、调查软件开发商的技术实力和开发手段。以一般编写代码方式开发的信息系统难以满足随企业业务不断调整变化产生的系统自主更新的需求。因此,一定要选择具有用户自主更新、调整管理功能的管理系统。

4、要求软件供应商提供系统维护技术培训,将系统更新、维护、数据安全、数据备份等技术移植到用户手里,以保障系统能够长期、正常、安全地运行。

5、根据企业自身经济基础和管理方式选择低成本的硬件添置方案,不要盲目地追求高档硬件,除服务器外,基层的电脑硬件不必添置高档配置的设备,只要够用就行。

主要参考文献:

[1]蒋秀英,金才亮.谈中小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J].管理观察,2008.7.

[2]任娜.中国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现状与对策[J].中国商界,2008.10.

第5篇: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一、信息技术下物流仓储行业存在的问题

1.行业竞争强,物流成本高。物流行业是产品实现流通的主要途径,被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血管,据调查,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种类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中央直属的专业型物流企业,这种企业受行政控制,主要针对专营性生产资料的流通;二是地方专业型物流企业,这种企业受地方行政的领导,主要针对地方性商业系统;三是兼营型物流企业,这种物流企业同时结合商流和物流,目前在我国物流行业当中所占的比重大,且仍在不斷增加。国内物流行业虽然占据主要地位的若干个大型物流公司,但企业的总数很多,竞争环境十分激烈。由于整个物流行业存在着无序竞争、各个物流公司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以及物流信息传递不够流畅等原因,往往导致物流仓储行业的存货不能得到及时调配,大量物资被滞留在流通周转途中,最终导致资金沉淀、产生大量库存费用,增加了物流仓储行业的成本,同时也导致物流企业的信誉度受到影响,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2.标准化不足,信息共享率低。我国物流仓储行业由于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的企业业务流程不相同,且由于竞争关系不愿意共享各项信息,使得国内物流仓储行业的整体标准受到影响,经常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等突出问题。物流仓储业务因为企业资源有限导致了仓储标准化工作环节相对薄弱,与其他标准化程度高的产业相比差距极大。与此同时,各个物流企业几乎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仓储空间和运输设备,由于业务量不饱满,往往导致了仓库闲置或车辆空载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物流仓储和运输资源的极大浪费,虽然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地解决标准化和资源效率等问题,但由于缺乏整个行业的系统化管理,企业热衷于利益竞争,使得标准化和信息共享的前进步伐很难加快。

3.管理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缺乏。通过对国内外物流仓储行业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能够发现我国的物流仓储管理模式相对较为单一,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不高,物流仓储行业针对不同业务的行业领域,缺乏专业性,往往很难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仓储解决方案。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物流网络优化技术目前还仍旧比较落后,往往降低了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上,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降低常常导致客户服务水平难以提高,缺乏竞争力。

二、信息技术下优化物流仓储模式的方案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保证信息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物流仓储企业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仓储管理,但仓储管理系统的软件研发水平和员工熟练运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往往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信息化并未在物流仓储行业达到理想效果,在新的物流仓储模式中,应当建立标准化网络信息平台,专门提供仓储物流信息的、流转以及行业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如果能将行业与企业之间的物流仓储信息汇集起来,形成大数据,这样就能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和能源的高效利用,能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使得企业能够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当中,最终建立更完善的信息平台,形成良性循环。

2.提高物流行业工作效率。物流信息技术平台除了解决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还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因此,在全新的物流仓储模式当中,应当提供货物交易管理信息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快速准确地查询在线订单、货物管理及物流各个环节处理进度等信息,让企业和客户的信息流通更方便快捷。除此之外,物流企业还可以开设在线交易、支付、客户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来解决交易方式单一、客户沟通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仓储工作效率,企业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助式仓储,这种自助式仓储方式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客户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时间的要求,自主选择仓储时间,为物流企业和客户双方省时省力,大大提高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

3.合理布局仓储网络。由于成本原因,许多物流仓储企业倾向于选择位置相对偏僻,远离城市中心、地价相对较低的位置建构或租用仓库,在这个前提下选择的仓储地址往往难以形成最佳的网络布局。对于物流仓储企业而言,合理选址能够带来业务运作和管理上的便利性,仓库之间的过远距离往往降低运输效率,增加运输成本;距离过近则会使得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增加污染排放。物流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学模型,结合企业自身的各方面数据,进行综合运用和计算,在考虑业务范围、企业成本等因素基础上,合理布局仓储网络,充分利用仓库资源,实现仓储面积利用最大化,降低仓储成本,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仓库选址建设、物流网络化运转等问题进行管理。

第6篇: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无论在大型商场还是连锁零售门店,主打Fast Fashion(潮流时尚)的门店内经常人满为患。快速生产,快速流行,快速过时,“时装精”的口味就像四月天。试想,在快速消费年代里,没有一条极速反应的服装供应链,又怎能跟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赛跑?

如果你对诸如西班牙的Inditex、瑞典的H&M、美国的GAP这些国际大牌耳熟能详,相信你对来自英国的坦波丽伦敦(Temperley London)也不会陌生。奢侈的面料、顶尖的设计,同为High Fashion的一线品牌时装,华丽精致的Temperley London幕后的调度功臣,是来自西班牙的衣尚仓储(Logisfashion)。

从小仓房到蜚声国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西欧,时装物流配送业务已非常普遍,但西班牙国内却没有一家专门从事此项业务的企业。而随着消费者对高档时装的需求不断攀升,为之服务的时装物流商必须做到快速响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衣尚仓储 (Logisfashion) 于1996年在现任LOGISFASHION 全球CEO Juan Manzanedo 先生的带领下在西班牙成立,从最初一家小城镇上只有一间区区1800平米仓房的小企业到如今成长为一家大型专业化的国际性公司,业务遍及全球,也不过十五年光景。

衣尚仓储不止为高端时装品牌,如Temperley London提供颇具特色的物流仓储解决方案和供应链服务,其服务的客户还包括了其他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包括Inditex(世界第三大服装公司,旗下品牌包括ZARA)、GEOX(意大利第一休闲鞋品牌健乐士)、UGG(美国风靡街头巷尾的UGG雪地靴)等80多个客户。

为世界顶级时装品牌服务,衣尚仓储的发展历程令业界侧目。2010年,衣尚仓储的销售额超过1200万欧元,并在西班牙、中国、智利和墨西哥设置了6个物流仓库。在接受《物流》杂志记者采访时,衣尚仓储中国总经理安桦先生阐述了衣尚仓储的发展目标,“希望利用多年来为国际奢侈品牌的专业化服务的经验,为顾客提升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的市场竞争力,并达成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

发力高端时装成衣市场

近年来,随着时装与成衣行业本身的发展,时装物流业同样得到快速增长。在高端的时装物流市场,外资物流企业凭借遍布全球的物流网络的重要优势,从来都是舞台上的主角。然而,时装行业的很多高端奢侈品品牌,其对物流配送有很高的保密要求,多数在中国进行服装生产和配送的时装品牌公司都会碰到这一问题。对此,衣尚仓储如何规避这一风险?

安桦先生以衣尚仓储和著名英国时装品牌坦波丽伦敦(Temperley London)合作为引子,给出了答复。“作为一家国际性物流企业,衣尚仓储专注于高品质的纺织品以及时装品牌,为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是衣尚仓储的责任。”

针对高端时装这一行业特定的保密属性,衣尚仓储毫不吝惜在物流硬件方面的投入。例如为Temperley London特别设立了一个1300多平米的仓库,负责该品牌服装在香港的整体物流营运。实体的投入更能应对高端时装季节性和流行性十分敏感的特质,并为其打造一条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以不断提升物流配送的专业及高效性。

众所周知,在时装行业,服装和纺织品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衣尚仓储是如何使自身的时装服务供应链更灵活、更可控?“衣尚仓储重视网络系统方面的建设及相关物流资源的运用,依靠自身实力,研发出灵活且具有较高实用性的WMS系统,” 安桦先生告诉记者,“这种系统已运用到企业内部,专门解决产品的物流配送问题以及各项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产品信息,使信息流、物流在供应链中流转顺畅,供应链各流程间实现无缝连接。”

“一切的前提是要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协同性,为顾客降低运营成本,”安桦说,“这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服务的根本,衣尚仓储专注于服装物流多年,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物流服务,我们对此深有体会。”

为中国客户量身裁“衣”

发展纺织品和服装物流对于公司利润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此前著名外资物流企业DHL和LOGWIN同样宣布在中国重兵布控时装物流业,同为高端时装服务的衣尚仓储,是如何运营在中国地区的业务呢?

衣尚仓储主要在中国华东和华南区域布局了集订单、采购、库存、计划、运输、配送、方案研发为一体的物流网络。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打造的量体方案,成为衣尚仓储在全球实现供应链一体化整合的有力武器。

安桦表示,“衣尚仓储在中国独立运营业务,这种方式能使其为众多时装品牌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如上海(临港、外高桥、金桥、宝山)、广东(东莞、盐田、蛇口、南沙)以及香港,衣尚仓储针对不同类型的时装品牌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仓储解决方案和完整的供应链服务。”

“在行业竞争中,不管服装品牌客户走的是奢侈路线的还是大众风格的,衣尚仓储都能为客户灵活地量体裁衣”,安桦补充道。在质量检测、包装、整合标签、库存控制、配送、进出口运输贸易等服装物流方面,衣尚仓储坚持建立独树一帜的高标准。“衣尚仓储非常重视与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纺织品品牌而言,我们认为经营控制非常关键,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关人员现场监管,及时与客户沟通,严把质量关。”

“注重服装的季节性,提前做好预测响应”。对于服装物流的行业特性,具备快速反应系统(Quick Response, 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显然非常必要。时装的季节性销售就其本质而言,既非好事,但也并非坏事,它是一个放大器,它放大了异常情况下的供应链和正常情况下的供应链的差异,并且它对于一个不完善的供应链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在当今配送管理中,主导权逐步由供应链的制造端逐渐移转至零售端。“如果一个企业无法预测什么时候需要对产品进行备货以满足季节性需要,并且知晓销售高峰过后的供应链该如何管理,那么,在如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样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显然,衣尚仓储给了客户一个满意答复。

危机中的供应链管理

对于“危机”,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金融危机曾让全球快速成衣消费的市场一片萧条,但也让企业家意识到,及时调整供应链上的物流、价值流,保证供应链的柔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对于重塑敏捷时装供应链的重要性。

危机过后,全球高端时装市场上异军突起,安桦并不否认全球金融危机对众多时装品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也从此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和变化。

“相比过去动辄千万的大订单,小批量、多批次的小订单逐渐成时装物流的趋势,衣尚仓储采取一对一的模式来满足小客户群的需求。”安桦告诉记者。危机无疑也为企业管理敲响了警钟,它使人们努力看清市场上哪些资源可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衣尚仓储的客户来说,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向客户输送供应链系统,现在,我们更愿意坐下来和客户沟通,共同设计完成物流配送方案,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不小的变革”,安桦说,“许多客户的时装产品由亚洲企业OEM(代工生产),我们协助他们完成流程配送,从订单准备、路线挑选、产品包裹以及装载货物,最终运送到目的地。我们这样做,一方面可保证高品质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成本(在物流、空运成本以及税费方面),使客户对于衣尚仓储的服务满意。

衣尚仓储大力进行内部供应链的优化和整合,通过内部WMS系统,获取各环节的信息;通过对内部价值流的分析和把握,压缩冗余环节,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通过电子数据快捷地交换关于生产、库存、配送、销售的各类信息和数据,能够使企业协调、控制、组织整条渠道中的产品在生产、运输、库存、配送等环节上的运行数、结构和时间等各方面的管理指标达到最优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营。

“文化差异”不影响和谐

“文化”这个概念很抽象,但对于进军中国市场的外企而言,能否入乡随俗、理解中国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酒桌文化、人情大于制度等等不一而论,与本土企业打交道,外企若直接将那套供应链管理体系拿来用,多少会有些水土不服,弄不好还要卷铺盖走人。

第7篇: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部门一线操作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为目标,非常强调能力培养,实践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训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这也决定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笔者拟从仓储配送方向教学方案的角度展开分析。

仓储配送人才的需求分析

仓储配送作为现代物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原因是现代化大生产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差异需要流通环节尤其是仓储配送的衔接。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商业形态,如各类连锁超市、便利店,而且布点越来越密集,配送中心的经营是这种商业形态获得成功的关键,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每10家连锁门店或每20家便利店需要设立一个配送中心,因此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相当大。

附属于大型市场的配送中心规模大,行业要求高,比如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不仅做全国的生意,而且做全世界的生意,跨国企业多在那里设立专门的采购店,除了成本与质量外,配送中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需要仰仗全国配送网络的建设,这方面相关人才的培养将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当今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产成品的分销都要借助于强大的仓储配送能力,这为仓储配送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上述几个方面为未来仓储配送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最广泛的前景,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产业聚集地域的高职院校,可将仓储配送专业作为主攻方向,同时传统的物资、交通院校凭借多年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与优势,同样可以面向行业培养仓储配送人才。

高职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定位

根据仓储配送中心的任务组成与岗位设置,从大的分类看需要三种人员,一是战略及规划人员,二是管理人员,三是一线操作人员。第一类人员需要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相当的研究能力,属于研究生培养范围。第二类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与系统思考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属于本科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范围。那么高职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应如何定位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仓储配送各业务环节的操作人员,然后要提升到基层管理人员这一层面,应充分体现出高职培养技能型、综合型人才的特点。

高职仓储配送人才的能力构成

高职人才培养不同于本科教育之处,就在于前者非常注重以职业为导向,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上升到初级管理的水平。而后者更多地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更注重学生系统思考力的培养。前者培养操作型、实用型人才,而后者培养研究型与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应具备高职人才培养的一般特点。具体而言,应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现代仓储配送是物流的综合表现形式,商流、信息流都要依靠信息系统,因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要具备与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这决定了你能否与单位同事合作,做好工作,获得效益;要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与主动性决定了你的发展潜力。

仓储配送专项能力以仓储配送的基本流程为依据,熟练掌握存货、补货、理货、输配送等各环节的业务操作能力,并且应体现出应有的规范性与专业化水准。

初步的管理能力与方案设计能力最主要的是计划能力,销售计划、仓储计划、供应计划;要有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能看懂报表,了解各环节的成本;要能设计车辆调度、配装方案、线路优化方案、配送时间方案,并能进行成本测算,这是一项综合能力。

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共识,然而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大家还在探索,成效还未显现。在此,笔者拟对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过程进行探讨,并将论述的重点放在实践教育环节上。

以职业为导向,就是要以企业实际运行要求指导教学,因此必然要密切与企业的联系,特别是与行业标杆企业以及在相关区域有影响的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如何合作,以什么为纽带,本文不展开讨论。仓储配送教学一定要结合领先的仓储配送企业的实际运作。

(一)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环节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教师、教材与教法,将仓储配送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方向,一定要有具备行业经验的教师,可以走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道路。领导层的指导思想、政策的一贯性与相应的人事配套措施是关键,持之以恒,必有成效。另外,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如外校资深教师、企业高管等。

应尝试由出版社、龙头院校牵头,委托标杆企业、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仓储配送研究专家编写教材,要强调教材的实用性、领先性与职业导向性。在企业界,往往为标杆企业所认可的,其他企业也多能认可,如供应商认证,ERP、SCM培训结业证书等。

应尝试灵活多样的教法,仓储配送的实践性很强,可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讲座,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系统思考。

(二)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的优势所在。物流行业本身是一个发展很快的行业,提高学生实训、实习的水平,能够保持与企业需求同步,并直接影响毕业生质量。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将实践环节的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并且要勇于探索。

实践环节的课时安排应逐步加大,直至与理论教学课时相当,并且应与理论教学对应起来,比如在仓储配送课程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应及时安排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环节。要详细安排实习、实训计划,细化考核标准,岗位实习计划最好由企业或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并应安排好专职实习教师与企业方实习教师。要争取与权威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相关课程实行教学互认,这样在学完校内课程后,加修几门认证课程,就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降低教学成本,一定会获得学生与企业的欢迎。

具体实践环节可分为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单项实训有仓储配送方面信息技术的实训,主要包括POS系统、条码系统、电子标签及RFID系统、GPS系统,这方面比较简单,学校实训室购买相关设备即可开展,价格较高的设备可以租用合作单位的。关键是要求学生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

单项实训还包括仓储配送信息系统及单证的实训,学校可以仓储配送相关软件为主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实训室,编制实训指导书,结合单证,让学生学会从接受订单开始到储存、补货、拣货、输配送整个过程的信息处理。

可借助实训基地设施设备进行叉车、自动分拣设施、AGV自动导引小车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操作,并实施考核,使学生获得上岗证。

单项实训的宗旨是让学生掌握仓储配送作业各环节的操作技能,做到熟练而规范。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体现在综合实训中,可以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企业岗位实习两部分。校内一定要建立仓储配送实验室,引进物流沙盘模拟课程,模拟仓储配送企业各环节的操作与决策过程,或者直接建立仓储配送企业,开展文化产品如书籍、杂志、IT产品等的配送,服务于学生、教师及周围社区,物流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经营管理。这样的实训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除了熟练地操作外,更多地需要系统思考如计划、成本、营销、客服等问题,能够迅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业精神。

第8篇: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运筹学;线性规划;物流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5.07.024

1 物流系统与线性规划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环节要素所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具有使物流总体合理化功能的综合体。物流系统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输入、转换及输出三大功能,物流系统运行的主要目标包括服务目标、快速及时目标、节约目标、规模优化目标以及库存调节目标。

线性规划法作为运筹学中理论最完善、方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分支,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和工具,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实现统筹规划和各项资源的组织、筹划和调度,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线性规划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已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如何用这些资源完成最大量的任务;另一类是已给定一项任务,如何统筹安排,才能以最小量的资源去完成这项任务。即有关“多、快、好、省”的最优化问题。而物流系统实现高效运行以及克服系统中各要素的制约关系等问题都需要运用到线性规划方法来解决,因此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为了有效地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在时间、运输路线、仓储量等多目标下的物流储运成本的控制就成了关键的问题。运用线性规划的统筹学原理,将物流配送基于时间、路线的成本管理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使得物流配送的利益最大化有解;然而,构建不同的线性模型,所采用的算法的不一,也会对物流配送的最佳解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物流配送问题进行算法的比较研究,以期能够获得最接近于实际情况的模型,所求得的解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2 线性规划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2.1 库存管理和控制问题

主要应用于解决多种物资库存量的管理,确定某些设备的能力或容量,如某仓库库存能力的大小,某港口码头的转运能力,车载量的大小等,这类问题的实质是通过目标函数的建立实现仓储资源的充分利用。

例如:某市新建一物流仓储中心,其平面图如图1所示,现有一批货物准备存入该物流仓储中心,具体有三种物品A、B、C,其量分别是7、4、9。已知各仓库存储能力及存储成本如表1所示,考虑到不同仓库存储能力、管理费用、入库成本,在总存储成本最小的前提下,分配三种物品。

解:

根据线性规划理论与方法,将仓库视为销地,货物视为产地,货物总量20,仓储总量20,将问题转化为一个产销平衡的线性规划问题,建立模型解得A物品存储5个单位在3号库,2单位在1号库;B物品存储3各单位在4号库,1个单位在1号库;C物品存储6个单位在2号库,3个单位在4号库。此时,得到最优的仓库分配方案,其存储费用为:3×1+6×4+5×3+2×10+1×8+3×5=85。

2.2 运输问题

这一问题历来是物流管理研究问题的重中之重,它包括了空运、水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以及内部物流、第三方物流的运输问题等。空运问题涉及飞行航班和飞行机组人员服务时间安排等,水运有船舶航运计划、港口装卸设备的配置和船到码头后的作业安排,公路运输除了汽车调度计划外,还有公路网的设计和分析、最优路径的选择、司机的调度安排、行车时刻表的安排、运输费用的合理定价、车场的设立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借助线性规划法予以解决。

例如:某运输公司接受了向抗洪抢险地段每天至少运输180吨的支援物资的任务,该公司有8辆载重为6吨的A型卡车和4辆载重为10吨的B型卡车,有10名驾驶员。A型卡车每天可往返4次,B型卡车每天可往返3次,每辆A型卡车每天往返成本为320元,B型为504元,问如何调配车辆,使公司成本最低?

2.3 配送问题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配送逐步成为物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配送并不单单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物流功能,它从一产生起就表现出了相当强的综合性。从某种意义看,一个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几乎就是一个微缩的全过程物流,因此配送过程中涉及的运筹学问题也更多更复杂。比如货物分拣搭配、货配车、车配货、人员调度安排、库存空间分配等。

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大多分为两级,各个大区再根据情况可划分为若干个小区,为降低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明确层次和关系以方便管理,对于物流配送网络来讲,一般有如下要求:

(1)为了方便网络中货物配送的运输和管理,所有货物必须从本层次的货物始发点发出,其他节点相互问不存在货物调配运输,这样,简化了物流配送网络,又避免了运输能力的浪费。

(2)货物即使在运输途中经过其他节点,也不调用途经节点的库存,故可以认为网络中同一层次的任何节点都是直接与本层次的货物始发节点相连通的。

(3)为了降低仓储成本,提高仓储效率,即各节点尽量降低仓储量,存储的货物只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在情况允许的时候,甚至可以出现短时间少量缺货。

(4)货物从发货点到各个节点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但对于特定物流网络中的某一货物来说,根据运输要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同(如要求最短时间或最小费用),运输的相对最优方案是存在的,而且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物流配送网络中的运输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发送物品量应当不大于物流配送网络的运输能力。

例如:某配送中心要配送两种货物,第一种货物单位价值3万元,单位体积2立方米,单位重量1吨;第二种货物单位价值4万元,单位体积3立方米,单位重量1吨,车辆的额定载重量为5吨,额定载重容积为8立方米,两种货物批量都为3吨,试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车辆配载,使车辆装载价值最大。

2.4 物流节点选址决策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解决优化物流中心以及其他物流节点的布局安排,增强物流节点布局的合理性,以最少的物流节点辐射尽可能大的物流活动区域,增大物流节点建设实施的可行性。

例如:某配送中心有三个备选地,供应商2个,客户3个,相关参数如表2所示,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选址决策。

目前,以计算机为手段,应用运筹学、数理统计等方法和系统理论,已成为支撑现代物流管理的有效工具,相信在物流管理系统中,运筹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将使物流管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任志霞.物流配送系统中的运筹学问题及其方法研究[J].物流科技,2007(3).

[2]李创,王丽萍.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9篇:仓储管理优化方案范文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食品物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与资源浪费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不合格食品再次流入市场也是食品物流管理应该重视的环节。食品物流各环节之所以不时出现问题,主要是由食品冷链体系不健全的管理现状造成的。尽管食品安全法案相继出台,食品冷链技术应用不断翻新,对食品冷链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食品冷链各环节物流技术中存在的不规范和不集成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食品冷链体系的统一建设和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把各种食品冷链物流技术恰当运用到各类食品物流体系中,使食品物流体系形成统一化管理模式,成为当前食品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物流信息技术的恰当植入对于方便政府管理以及加快对食品追溯体系的集成化、规范化建设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冷链指“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对于绝大多数食品而言,其品质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所以,适当的加工、包装和储藏技术可以显著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因此,冷链物流技术不断翻新,许多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见表1)。对于食品冷链物流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的热点研究领域,有文献对冷链物流技术从各个物流环节进行分析和界定,与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比较,指出我国冷链物流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角度提出建议;有文献从设施装备、车辆温控、技术指标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技术状况,提出了有关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有文献对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展望了冷链物流技术使用与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有很多学者从单类或某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入手进行分析。、对冷链流程的研究较为广泛,主要体现为采用一些流程分析的方法对冷链进行优化,、、另外就是有关冷链物流关键控制点和质量安全追溯的研究。、综上所述,目前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借鉴国外冷链物流的先进做法,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指出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方向,但他们的研究触及到冷链物流信息技术恰当应用的还比较少,只是笼统地进行冷链物流理论方面的研究,基于冷链流程的价值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物流技术恰当植入应用的研究还是个空白。

    本文借助功能建模流程分析方法(Integrate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Definition Method Func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IDEF0),对冷链流程进行系统分析,来实现冷链流程与物流技术的优化及规范;以流程分析为核心,采用价值—过程—技术系统集成设计方法(Value-Process-Technology,以下简称VPT)来定位冷链价值,优化冷链流程,植入相应的物流信息技术,使食品冷链物流技术的使用更为科学而恰当;以X公司肉制品冷链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模糊0-1规划分析法进行验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冷链物流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并对冷链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引入提供理论支持。

    二、冷链流程分析

    1.基于IDEF0方法的冷链流程分析。对冷链流程的分析研究,这里选择了比较适用于分析阶段的IDEF0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同时面向功能价值和冷链环节,能清楚地表示出整个流程以及各环节的信息、技术和流程环节前后的联系。

    

    图1 产品配送流程IDEF0流程图

    IDEF0图形元素主要是简单的盒子及箭头。我们把描述功能活动的图形称为活动图形(Activity Diagrams)。在活动图形中,盒子表示活动,箭头表示由系统处理的事件,其中左、右两端分别为输入、输出的资料、信息或对象等,上方为控制方格运作的条件、制度或环境,下方为支持作业方格的技术或机制,用以上四种接口来表达系统架构中功能执行时的所有变化以及所需的环境,而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箭头流向可表示为物料流及信息流的展现。与其他流程分析方法类似,每个基本结构又可以分解成子结构,这样逐级进行细分。IDEF0主要的功能是以结构化的方式来表达系统功能环境以及各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IDEF0作为分析工具,可以很清楚地表达出系统技术采用与流程之间的关系,而程序设计者也可由IDEF0的模型图全面而清晰地了解系统的需求。

    下面将以某一家冷链肉制品X公司为例,采用本文的研究思路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对整个研究方法有一个直观的表述和展示。

    2.X公司肉制品冷链流程分析。X公司肉制品冷链业务流程包括养殖、运输、生产加工、仓储配送、零售、回收六大环节。首先建立IDEF0模型顶层图,并根据顶层图构建各级子流程图。受篇幅所限,这里只对仓储配送环节进行细化分析(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X公司仓储配送环节信息化水平不高,还处于人工操作阶段,所采用的冷链物流技术较少,公司冷链流程还处在粗放式管理阶段。因此,该公司计划针对目前的状况,提升信息化水平,引进信息技术,优化冷链流程,细化管理规范。但具体在哪些环节优化哪些信息技术还不能科学确定,因此本文将基于IDEF0方法的流程分析结果,结合VPT分析方法,提出分析模型来解决该问题。

    三、基于VPT的信息技术植入分析

    1. VPT系统集成设计方法概述。VPT系统集成设计方法是在对系统总体进行价值、过程、技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从而使所设计的技术很好地服务于相关过程,而过程能够很好地实现其系统总体的价值体系。也就是说,VPT系统集成设计方法将物流系统的价值流设计、过程流设计与技术流设计视为统一的整体,使所涉及的方案在概念设计、过程设计、设备设计等环节形成一个和谐、完整、高效率的体系。

    本文将采用VPT系统集成设计方法的分析思路,基于冷链物流流程分析结果,形成VPT各级分析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VPT层次结构模型,使冷链物流技术植入更具有针对性和直观性。

    2.X公司冷链物流技术植入分析。基于VPT设计方法的设计理念,在对X公司冷链流程进行详细剖析基础上建立公司价值体系,植入恰当的信息技术,进而优化公司冷链流程,规范公司管理。

    首先,建立公司的VPT一级分析表,在VPT一级分析表基础上逐级细化分解。受篇幅所限,在这里只展示仓储配送环节的VPT二级分析表(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由于物流技术采用不当,导致原有仓储配送环节流程烦琐,且容 易出现很多管理问题。经过VPT优化分析后,基于仓储配送的价值流实现以及优化物流技术的采用,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仓储配送的整个流程,使原有的五道程序简化为优化后的四道程序,降低了操作频率,提高了管理效率。

    

    图2 X公司仓储配送VPT层次结构模型

    

    其次,在此基础上形成VPT层次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从三维视角将冷链各流程环节的流程价值及物流技术与冷链流程形成系统对应显示模式,并进行逐层分解,使物流技术的植入更具流程针对性,从而实现公司冷链物流技术体系服务冷链流程体系,进而实现公司冷链价值体系。这里,物流技术体系、流程体系、冷链价值体系的构建可借鉴图2的构建模式,用三维的方式把物流技术、流程和价值从组织的顶层描述到底层,进行系统研究和展示,方便管理者有针对性地找到管理问题。

    最后,通过对冷链过程建立的VPT系统模型体系,可以明确企业采用物流技术的具体环节及物流技术与流程、价值的契合程度,并在公司价值和流程的基础上梳理物流技术的层次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和规范公司的管理过程。在这之后,系统研究可以进行循环分析,再从IDEF0的分析方法入手,对优化后的管理流程进行重新分析,并基于VPT分析方法再次改善,这一轮的完善过程会相对较为简便和快捷。经过两轮的优化,冷链物流技术的植入会更为准确和恰当。

    根据以上分析,优化后的仓储配送流程植入了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补货技术和自动分拣技术等,从而形成了综合的仓储管理系统,使公司仓储配送流程环节减少,管理和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基于IDEF0和VPT的物流技术植入研究主要是针对冷链流程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并且可能会在定位物流技术环节分析出多种方案,比如自动识别技术就有采用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两种方案。因此,为了验证分析结果,并作出物流技术的进一步确定,可采用模糊0-1规划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补充。

    四、基于模糊0-1规划组合方法的物流技术选择

    1.模糊0-1规划组合方法概述。模糊0-1规划组合方法集合模糊集理论、模糊网络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和0-1整数规划方法为一体构建模型并求解。该方法借鉴了有关文献研究组合方法的思路,其推导过程可参考该文献。

    本文利用该组合方法的分析思路,将备选物流技术与所服务流程和所实现的企业价值拟合在一起,充分考虑了物流技术与流程和价值的对应程度。同时,鉴于物流技术之间的效益关联性、成本关联性和技术关联性,该方法在建模过程中要把物流技术投入的风险收益、可支配的投资以及物流技术实施前提等因素都作为约束条件考虑进去。依据该方法的分析思路为欲解决的问题建立最终模糊0-1规划模型:

    

    

    

    式(1)表示与所采用的物流技术与流程和价值拟合程度最高的目标函数;式(2)和式(3)表示风险收益相关性约束以及成本相关性约束;式(4)到式(6)分别表示物流技术之间的技术关系约束,包括配套技术约束、互斥技术约束、必须应用的技术约束。

    2.X公司物流技术的选择。基于IDEFO和VPT分析,确定备选物流技术方案,参照式(1)到式(8)为X公司的物流技术建立分析模型。为与上文分析形成对应,该计算过程只展示仓储配送流程中的物流技术选择,并且为了简练展示过程,只通过对多种备选方案中的三组物流技术优化选择来体现算法效果。通过调查方法对基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借助EXPERT CHOICE软件得到各物流技术的相关属性值,带入模型,采用EXCEL计算

    

    

    模糊0-1规划组合方法为IDEF0与VPT分析方法的结合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使整个分析的过程与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使物流技术的采用更加恰当精确。这三种方法的结合从整体上为企业物流技术的采纳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支撑。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