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第1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感能力

阅读是指把人当成主体条件,把书面上的语言经过观察接收信息再向外传递信息,来完成对书本上书面语言的结构意义和表现方法等的理解,进一步产生具有特性的学习方法和活动。而语感则是指人的大脑对于语言内涵以及语言规律实行完整判断还有敏锐洞悉、迅速鉴别、直接理解的过程。重视对语感的培养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这一方面的教学中,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现今语文基础教育的热门研究课题,就是如何增强小学阅读教育中阅读和语感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语感培养在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师疏忽了对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培养教育,只是一味重视课文中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教育,不能启发学生对课本上的语言文字资料做进一步感悟和欣赏,很大程度上疏忽了语感的教育培养,使得语文教育教学进入误区。就算是经过了无数次课程改革,依然还有很多教师对“标准”所提出的教育观念和要求一知半解,点到为止,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确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紧要性还是没有充分重视,还在坚持控制学生发展的三中心思想,分别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述为中心。这种坚固的地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理解忽视积累,重视解析研究忽视语言实践。教师把讲深、讲透当成追求,还喜欢分离语言文字,喋喋不休地架空分析,或者不顾课文的整体性,大量安排繁琐的练习,搞题海战术,致使学生开始讨厌语文,也把学生弄得身心俱疲。语感能力在学生身上的具体表现为不能够流畅通顺地朗读文章,无论有没有标点都不能很好处理这中间的停顿,由于不能很好断句,连词也掌握不好语速和语调,唱读就会很严重,不可能读得有声有色,合情合理、还有那么生动感人。学生仅仅能在文字表面上感受语言文字,并不能对文章遣词造句所表现出来的巧妙生动有那么深刻的感受,对文章深意和内涵也不能深入领悟,并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来提出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见解。这种教学效果很不好的行为,与教师对语感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二、思考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1.为了增进阅读和语感的互动,要单独创设阅读的环境

首先,教师要采用故事演讲,朗诵诗歌,课堂讨论和情境表演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引学生加入其中,并使用在这些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中,感觉到的阅读的优点和长处,来增进阅读和语感之间的互动。

2.经过研究琢磨,鉴赏品味来培养语感

曾有名师在谈到语感训练时说道,单靠查字典是不能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才能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丰富的理解力。有的文章在描述人物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感彩和形象特征性,使用不一样的句式和词语,虽然是一样的意思,也可能会表达出截然不同甚至相去甚远的效果,就是一样的词语也可能因为语言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一样的情味和情趣。在教学中对于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语言情境,专心揣摩品味一些具有很强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进而了解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含义,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还有写作手法,不断培养语感。

3.通过感情朗读来丰富语感

教师让学生朗读文章,就要让学生有兴趣朗读,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背熟文章,要把朗读当成享受,而不是负担,要读得有感情,要体会文章的意思,要一遍一遍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这些话都在说明朗读吟诵的意义、技巧和要求,我们主张的是愉快的享受的,没有负担的朗读,是一种状态要放松、自然的吟诵,为了能够激起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辅导学生积累沉淀语感,为了让学生都能进入这种自然的读书境界,教师应该多多让学生朗诵一些名人名著,优秀作品或者其中的一些经典段落,还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来朗诵,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在自然有趣的朗读中达到精读熟背、出口成诵。实际经验表明,朗读朗诵,熟读成诵这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语言文字都很规范的优秀文章作品,并且把这些文章变成有声的语言,慢慢地,学生的语感能力就能大大增强,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也会快速加强。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语感能力的增强,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进步是有重要意义的,应该充分看重和增进阅读和语感之间的互动,从而加强和深化这两点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第2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兴趣;自主性;语感;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81-01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阅读教学占小学语文教学的60%,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我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小学阅读教学侧重于让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好词佳句,让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那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下面谈几点我在教学中的体会,以便和大家共同探讨,取长补短。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三、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虽然和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乃至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首先提出语感概念的却是语文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这说明语感这个概念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和语文教学有着不解之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直至写入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语感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且是多种心理功能协同活动的结果。记忆、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都和语感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语感在听、读时会表现出理解的功能;在说、写时会表现出遣词造句的功能。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就会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因此,无论是从语感形成的心理因素看,还是从语感的功能上看,培养语感,对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形成,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保证阅读的质量和效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目的明确的,就可以重点阅读与目的有直接关系的材料,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如,为积累知识的目的,可以精读;为欣赏的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为搜集材料,可以跳读等。其次,要培养学生边读,边圈、点、批、划和做摘录、记笔记的习惯。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力;做摘录、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都十分有利。再次,还要培养学生专心阅读和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要让学生做到身心合一,聚精会神。要给学生创设安静清新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要有正确的坐姿,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适度,不要边读书边做小动作,如挖耳挠腮、摆弄小玩意儿、东张西望等。

总之,我们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改革,应该立足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长远的发展,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学会体验情感,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会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参考文献:

第3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感培养;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我二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发现高段学生的阅读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特别差,除了老师在课堂上教的,课外很少有学生自觉的去阅读课外书。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攀登这座阶梯,阅读就是唯一的钥匙,对于学生来讲,阅读是如何学好语文必备的一种能力,对于教师来讲,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那么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训练?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朗读训练,于“琅琅书声”中感悟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1、示范读,传染语感

范读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激励学生在模仿中逐步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范读得好,就可以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语言环境之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朗读欲望,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常常对于老师的动作、表情、说话的语气等方面会进行模仿。如我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先让学生观看了一副美丽的秋景图,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随景入情深情地给学生把文章范读了一遍,使学生去感受文本的美,当文中优美的意境伴随着教师富有情感的音韵,像溪水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时,学生则与文章、教师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此时,学生的情感波澜已被激发,他们听了老师的范读后,则主动地去阅读文本,用他们稚嫩的腔调,去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随后我乘热打铁给学生推荐相似的课型,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在阅读课上让他们交流学习结果。效果非常好,学生基本都能很好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充分地读出课文的情境。

2、引领读,触发语感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内都有提示语,其功能在于提示、引导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好这些提示语的作用,通过引读提示语,带领学生一起感悟情境,从而触发他们对情境的感悟。

3、自由读,丰富语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理应提倡自由朗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使学生在读中增强语感。

二、创设感悟情境,于“身临其境”时领悟

教学实践表明,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语言文字,仅靠抽象的分析,学生往往难以作出深刻的理解,而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联想、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地,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获得丰富的语感。

1、借助媒体

利用媒体技术能更长好地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器官去感受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去回味语言的无穷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重视运用图画、多媒体技术、实物等创设情境,提供想象,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中去感受,把作者所描述的景物再现眼前。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深刻的理解,才能对不易把握的形象有较深刻的感受,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

2、巧妙留白

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展开思想的翅膀,用积累的知识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去“补白”。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时也需要老师们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让学生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真切体验和感受,从而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三、学会审视语言,在“咬文嚼字”中积累

咬文嚼字是培养语文意识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意识,就能从寻常的字眼中,读出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感受文章的意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准确把握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带领学生“咬文嚼字”,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促进语感的深化。

四、延伸课本内容,于“听说读写”中巩固

语言的源泉在生活中,语感的培养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而必须延伸到课外,使语感培养和个人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多读多说,另一方面是多练多写,经常性地强化练习,必能形成好的语感。教师可以在语文活动课时将听说与读写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整个言语能力。如在五年级口语交际一一演讲活动中,首先引导学生明白针对这两个不同的主题演讲时,表情语气应有所不同:在演讲“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时,语气是赞赏的,语调是欢悦的,而演讲“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时,表情相对严肃,语气是批评、劝诫性的。在小组训练时,很多同学都做到了声情并茂的演讲,感动了班上的同学。写作是一种规范运用书面语言的活动,对促进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应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如开展了活动写日记,看了文章读后感,并且写好后的作文还可以在学生间互评互改。在长期读写实践活动中形成语感,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言语实践活动 。

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绝不能操之过急。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语言文字中闪现的语感之花,多方法多形式地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力求对学生的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徐静.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提高学生的语感[J].未来英才,2014(11)

第4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41-01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储存,在读中表达。践行“一课三读”的教学模式能取得好的成效,现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一、“一”读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每篇课文多多少少都有生字词,有的学生读起来疙疙瘩瘩,有的出现错别字,还有的同学多字或漏字,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不如意,会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扫清生僻字词障碍,解决生字词问题,这是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春》一文,教师可以利用小黑板展现未加拼音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进行认读。比如“河”字,在指到这个生词时,PPT同时展现河水、小河的图片,指到“青”字时,可以展现青色、青草的图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读生词无疑是一个挑战,加上图片的引导,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认读生字词的兴趣,还增加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再比如,学习“江”“池”等生字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出示学生已经学过的“河”,引导学生将河、江、池进行对比,因为江、池、河里都有“水”,所以它们都带“氵”。同样,“跑”“跳”“跨”都需要用到“足”,利用类比联想法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扫清字词障碍,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汉字的神奇与有趣,提高学生认读生字词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巧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认读生字、生词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给文章的每个自然段编号,为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二、“二”读语言,理解文本内容

语文的学习,最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上。在阅读教学时,如果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无动于衷,就无法透过字词去剖析表象、深入其里。因此,文本解读应立足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深入其中,深钻细读。要借“词”发挥,引导学生敢疑、善疑、多疑,沉入词语,在提出疑问的过程中,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深意,从而让学生疑而有获,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闪光的金子》一课,在学生解决生字、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组内相互质疑、解疑。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都独立思考、积极动脑,提出了“什么是水电修理工”“为什么叫特约服务箱”“特约服务箱上写的字中,第一个‘凡‘字是什么意思?可以去掉吗”“挨家挨户是什么意思”等有意义的问题。在相互间的质疑、辩解中,无疑让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更加深了一步,在感受徐虎牺牲自我时间、无私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的同时,深刻理解“金子”的内涵。读书贵能疑。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争论、一个疑问或许会使原定的教学步伐放慢,但也绝不能为了新课进度而囫囵吞枣。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下,不要求全,只求有效,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智慧和高效的。

三、“三”读文章,发展语感能力

语感是一种语言的修养。语感的一头连着语言,另一头连接着精神主体,是语言和精神的共同体。缺乏语感素养的学生,往往是听不明、读不懂、说不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读通、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一遍遍读文的过程中形成清晰、敏锐、深刻的语感,理解语言背后的精神内涵,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例如,在一年级《雨点》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可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体会“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不同,在朗读中感受“平稳静谧――悠然舒缓――开阔畅快――热闹奔放”的不同情绪变化,感受雨点如孩子般乖顺、可爱和活泼的性格。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发展了语感。再比如《春笋》一文中,“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教师可以让学生剥开春笋的皮,感受着一层一层的“外衣”,体会“裹”字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将“裹”换成“穿”,再与原句比较,学生会深深体会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当,与语言文字产生共鸣。

四、结束语

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精神活动,在反复的朗读、想象、比较中产生层层递进的理解,领悟文本中文字精神的奥妙,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精辟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式,以灵活多样的读,架起感知的桥梁,帮助学生感悟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实现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惠.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J].中学课程辅导,2013(26).

第5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一、珍视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理念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即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教学应体现学生自读自悟,鼓励个性化阅读教学。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必须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富有创见的教师会注意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氛围,激发学生完全敞开心灵,自由自在地显出个性去阅读,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作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从而促进学生个性、情感积极健康发展。

    二、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多次强调: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这就是说,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言积累,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感,这已经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直觉领悟能力。人们对语言文字的表层理解和“言在意外”的深层次的理解,都需要凭借语感,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情味和旨趣。培养语感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必要的途径,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培养训练才能获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语言材料,强化语言训练,鼓励想象联想,加强朗读和诵读等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多读、多说、多听、多记忆,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注重课外

第6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能力;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幼儿阶段对学生们识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方面的发展,小学阶段教学从基础教学,转向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上,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们课上阅读教材和一些课外书籍,培养学生们的语文语感和语言组织能力。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重心在于带领学生们走进语文的世界,语文的学习在于运用,写作是语文学习成果检验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小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对后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阅读来进行小学生语文教学。在阅读教学的阶段,学生们通过阅读名家的写作和优秀的学生作文来培养起自己良好的语文学习语感,在培养起良好的语文学习语感的同时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进行提升。在阅读的时候,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能够对一些写作的技巧进行掌握,例如排比句、类比句以及夸张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这些写作技巧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不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在阅读的同时,学生们还能够学习到如何开头和如何将叙述的情节进行递进发展,从而使得学生们的逻辑顺序和语言组织能力进行提升,保障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不会出现逻辑混乱,表达不清的情况。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们还能够将一些优美的描述句子和诗句进行摘选和整体,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使得学生们的语文写作内容得到丰富。阅读,不仅仅使学生们进行文章的朗诵或观看,其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们掌握和学会使用阅读中所学到的一些方式和方法,从而使得学生们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做到“下笔如有神助”。缺乏阅读的写作内容会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润色。通过阅读在丰富学生们知识储备的同时还会让学生们掌握众多的写作技巧,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写作能力提升与阅读教学的实践结合

(一)阅读教学提升写作能力的课堂引导

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课堂引导在于,教师们通过课堂期间对教材、教案进行朗诵,使得学生们对基础的断句和写作过程中情绪的递进进行掌握,通过老师有感情的阅读,让学生们在枯燥的文字中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出来的讯息,让学生们在加深对教材领悟的同时,了解到写作是需要感情的投入和情感的润色的。缺乏感情的写作就是在论述,整篇文章会显得索然无味,略显干涩。课堂引导另一个作用在于,教师们通过对教材的剖析,使得学生们深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中去,在达到共鸣的同时,了解到如何利用写作技巧去实现与读者情感间的沟通和交流。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引导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师们需要充分利用课堂,对教材、教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朗诵,利用好课上时间,为学生们进行课后阅读教学引导,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教学提升写作能力的课后引导

阅读教学提升写作能力的课后引导,在这个方面上,需要着重强调学生们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只有学生们主动地去进行课后的阅读,才能够有效的开展课后的引导工作。在课后引导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书籍,布置阅读笔记任务或布置日记任务等形式,写作能力的提升,不能紧靠着去读,还要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去写,鼓励学生们学着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分析的方式方法进行对课后推荐书籍的分解和剖析,教师通过对学生们的阅读笔记进行批阅从中了解学生们的语文写作在什么能力范围,对学生们进行一下分类,从而在课堂上开展相应的教学,通过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走进文学的殿堂之上。

四、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现阶段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一下两点:教师的能力、教案和课后阅读书籍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说,教师能力这个方面,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和讲述能力是影响语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培养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很多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和讲述能力上比较薄弱,在课堂的讲课过程中处于死读教案的阶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展,首先学校还注重对教师队伍的选拔机制建设,其次还要积极的开展调研活动和教案研讨活动,使得教师们能够通过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其次,是教案和课后阅读书籍的选择。在这个阶段上,由于现代的书籍众多,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如果老师们不能够仔细的辨别很容易导致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良的阅读状态。对于这个方面的解决就需要,老师们加强对教案教材的选择和课后阅读书籍的筛选。

五、总结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升而言,其所具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对阅读教学进行探索,为学生们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做好准备。

作者简介:张坤连(1963.9-),女,,籍贯:四川长宁县人,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参考文献:

[1]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2]刘济远.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01:25-28.

第7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关键词】自主阅读;小学语文;策略研究

1引言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对小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非常关键。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学中正在积极地倡导自主阅读教学新概念。自主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沟通学生、教师以及文字之间的关系。因此,大力实行自主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2自主阅读教学基本涵义

自主阅读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采取一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因此,自主阅读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有助于创造具有个性化的成长空间。自主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全程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1]。学生在自主阅读教学中要从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作为基本点,创造和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现代式新型阅读教学理念,自主阅读教学具有主体性、过程性、开放性、建构性等特点。

3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3.1激发小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催化剂[2]。小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阶段差异,因此,通过阅读训练的提高能够有效地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同时,自主阅读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思考人生。因此,教师在自主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首先,教师要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对于一些富有节奏性和韵律性的阅读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童话故事、诗歌童谣。

教学案例:《卖火柴的小姑娘》

3.1.1教学片断实录。教师:文章的故事发生在圣诞夜前夕的一个小城镇,同学们,你们在圣诞节那一天会怎么过呢?

(学生回答: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圣诞树;和爷爷奶奶去买圣诞礼物,和小伙伴们去玩......)

教师: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小女孩因为父亲下岗了,不得不为了挣钱买面包而在大雪纷飞的新年那天去街头卖火柴。最后,小姑娘不幸地逝世了。如果小女孩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如何做呢?

(学生回答:我会买下小女孩的所有火柴;我会把小女孩带回家中,给小女孩食物和衣物;我会给小女孩钱;我会给小女孩糖果......)

教师:大家的回答非常好。作为一个好孩子,就应该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3.1.2案例点评。教师在自主阅读教学中通过选取接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帮助别人,培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提供有利条件,让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在阅读文章之后的感受。

3.2发挥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优势

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通过各种教学媒体的辅助,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借助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播放相关名人的肖像和地图以及歌曲等。通过科学地安排相关影像资料,从而有益于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文章《丑小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事先对丑小鸭的样子进行描绘和联想,之后再给学生播放有关丑小鸭样貌的图片,让学生对丑小鸭的形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文中丑小鸭经过了千辛万苦和重重磨难终于变成了一只白天鹅。同时,当文章中涉及丑小鸭因为被小伙伴嘲笑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时,教师可以通过放映有关丑小鸭的动画影片,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丑小鸭情感的起伏变化。通过在合适的时间段播放动画影片,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以及更深刻地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丑小鸭》动画影片的观看启发学生:只要我们永远不放弃希望,再琐碎、平凡,也会有美好的一天。自主阅读教学不仅需要教会学生阅读技巧,而且还需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3.3强化语言培训和朗读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作为主体,以朗读作为主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强化对学生的语言培训和朗读。尤其是对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和语速等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思维。语言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在正确地理解文章主旨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有感情地朗诵,能够充分地发挥各种表情的优势,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然后,教师可以对这些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各个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看看哪个学生朗读的口吻最像狐狸,哪个最像老虎。通过这些训练,教师可能会发现,有的同学虽然朗读的音量达标了,但是没有老虎的威严;有的同学可能具备狐狸的威风,但是语速又过快,无法绘声绘色地表现狐狸的傲慢等。《狐假虎威》作为一个经典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因此,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时,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表现出狐狸的狡猾和嚣张。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发音进行纠正。比如狐狸的拼音为“huli”,有的学生可能会受到方言的影响误读为“huni”。小学阶段学生的发音练习对以后普通话的学习具有决定性影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不足进行及时地纠正和指导,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过程。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各种教学策略的优势,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自主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宋新荣.汇涓涓细流成知识海洋――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0(12)

[2]颜莉.浅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1(08)

[3]申立华.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目标与课型的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2011(19)

第8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改对语文阅读教学要求之高,阅读量之大是罕见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引导学生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兴趣浓厚,阅读积极性就高;阅读时全身心投入,思维活跃,阅读效果就好。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课,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当中来,让学生当阅读的主角,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我们可以以范读带生读,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把他们带到课文的意境中来。也可以运用各种有教学手段(语音朗读、多媒体教学等),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角色。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张扬个性的舞台,极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入情入境,确立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真正有效的阅读,只有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但是,由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阅读的真正主人,只是一味地习惯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琢磨作品的答案,甚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最终迷失了自己,丧失了阅读的渴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不应把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而应确立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归还学生主动阅读的权利,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情绪化的“场”,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鼓励学生做阅读的真正主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兴致勃勃地去阅读和探究。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个性就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三、注重多读,在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

1. 加强诵读教学。语文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特殊的阅读心理特点,点燃他们诵读激情?笔者以为:一是老师(录音)范读,激发学生兴趣或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转,或抑扬顿挫,营造学生跃跃欲读之势。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如开展诵读会,挑选课文中优秀诗文进行小品表演等,三是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比如学习诗歌散文可以挑选乐曲作背景音乐或听或诵或唱或谈,激发学生配乐朗诵的热情。

2. 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提问忌琐碎。一方面,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要大胆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提问的艺术,力争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能设计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是课堂提问。

3. 加强语感训练,注重积累。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可见培养语感能力非常重要。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部分。在训练时一是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去体会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二是强化语言训练,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语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去选择、去运用最恰当的语句。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尤其应注重让学生积累重点字词、优美文句、段、篇。

4. 坚持对话教学。一是与文本对话;二是生与生对话;三是生与自我对话;四是与生活对话;五是与教师对话。

四、巧设问题,拓展学生阅读的思维空间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但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语文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课堂。一节语文课,离开了教师精练、规范的表达和独具匠心的引导,氛围再好,也只能是一堂残缺的语文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真诚地做好学生的合作伙伴,又要正确地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拓展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的空间,让他们在愉悦中提高审美情趣,体验创造的乐趣。

第9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60

阅读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既可以提升学生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在高考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分数比重较大,所以阅读也是保障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更是学生未来适应现代社会以及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然而,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农村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及从教经历,谈谈自己的薄见。

一、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去预测思考获取信息。阅读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认知与思维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需要克服多种影响阅读的相关因素,采用适合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代阅读教学理论才能实现。除了影响英语阅读的一般因素外,如语言认知水平、智力水平、生理发展水平、心里因素等,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的相关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感培养不足

语言感悟感能力是学生在训练语言知识和培养各种言语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获得的一种能力。语感强的学生理解力也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阅读文章抓得住中心,表达思想流畅得体。大部分农村学生学英语非常刻苦,记忆单词不比城市学生少,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言语技能(听、说、读、写)方面比逊色很多。这是由于他们的语感较差造成的。这就是说,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语感的培养,语感强弱说明学生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强弱。因此,农村英语教师要科学训练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各种技能,创造各种条件营造学习氛围。

2. 缺乏适当的阅读指导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的自身努力及客观条件对提高阅读能力确实起到重要作用,但教师在阅读中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有序地训练,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授予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提高其阅读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农村学校存在教师自身阅读能力不强,缺乏先进的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只注重题海式的应试教学等现象,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消极的情感。所以,农村教师必须注重自身业务进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要。

二、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综合以上影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因素,根据现代阅读理论及模式,谈谈笔者的几点实践和体会。

1. 抓基本功训练

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影响。帮助学生培养阅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并非只通过阅读技巧及大量阅读就能实现,而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有目的、有系统地选择一些经典段落、精彩范文、英语小诗或谚语等,让学生练习朗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增强记忆,获得从听、说、读、写等活动中无法得到的效果,也能读出英语文章中的韵味和美感,还能弥补英语缺乏英语环境的不足,这些都有助于在阅读时提高准确、有效的理解。听说训练看似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毫不相干。其实,听说训练能创设英语氛围,有利于增强语感,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这种语感和用英语思维习惯的建立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时去掉边读边心译的坏习惯,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阅读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是佐证。然而,英语写作是一个积极用英语思维的自觉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英语思维能力,学会文章的谋篇布局,这些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文章要领,了解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对篇章的推理能力。

2. 加强过程指导

对待阅读教学,目前农村学校中有这样两种倾向:要么面面俱到的详细讲解,要么没有任务地让学生“自学”。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结果是学生阅读技能得不到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得不到养成,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却要么很辛苦,要么很轻松。而阅读过程指导法要求教师介入学生阅读过程,对学生在阅读过程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等加以指导,并加于过程调控,有利于学生阅读技能与习惯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3. 重视良好阅读方法的传授

阅读策略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高中英语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它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目的设置中,不难看出,它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完成浅层理解题,更要能够在快速阅读后透彻理解全文并归纳全文提供的信息,从而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甚至对文中未提及的情况进行推理想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训练阅读速度,培养和提高整体理解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