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务业的特性范文

服务业的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务业的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服务业的特性

第1篇:服务业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物业服务;物业管理;业主

一、物业服务合同的特殊性与监督的必要性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的过程就是合同当事人之间要约一承诺的互动谈判过程。谈判是当事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当事人之间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订立的合同可以保证其内容具体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均衡,充分体现民商事合同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在订立合同的谈判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可能存在差异,信息收集和反馈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给信息弱势一方带来被欺骗的风险,信息弱势一方往往委托人代为谈判,而人所做要约或承诺直接对委托人具有约束力,如同委托人亲自作出要约和承诺一样。

物业服务合同以物业管理人提供物业服务、业主支付物业管理费为合同内容,但是其订立过程与一般的合同订立过程相对比具有很明显的特殊性。物业服务合同包括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和普通物业服务合同两类。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是指在某一物业区域开发过程中,由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后,再通过物业销售合同将其对物业服务企业的义务转移给物业买受人。普通物业合同是指由物业区域的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其权利义务直接及于全体业主。无论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或普通物业服务合同中,业主都不是合同订立过程的当事人,却要承受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而业主承受这样的权利和义务并非基于委托关系,因为,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建设单位的行为以及普通物业服务合同中业主委员会的行为都不需要取得业主的授权。

业主作为物业服务合同当事人与合同签订过程相分离,必然造成业主在合同内容上意思表达的缺乏或不充分,业主希望从物业服务合同中得到的权利或利益往往表达不足,业主也无法决定合同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而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物业服务合同的定约人,其权利和利益的表达却是充分的。物业服务企业掌握了绝对的信息和话语权,这就造成业主依法主张权益的困难。我国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4月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9]8号)第三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管理和维护义务,业主请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在合同条款对业主权益表达不充分的前提下,业主的诉权要真正起到维护其实体权益的作用显然是有难度的。既然物业服务合同订立过程具有特殊性,通过完善物业服务合同的监督机制确保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政府监督及行业自律机制的不足

从宏观角度分析,现行的监督机制中,政府的外部监督机制和物业管理行业自律监督机制都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政府监督有限

现有的政府监督机制主要通过资质管理实现,通过行政规章设置行业门槛以保障物业服务质量,具体内容包括企业资质管理和人员从业资格管理两方面。

2004年国家建设部颁布《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随着2007年《物业管理条例》的修订,该办法也于同年10月30日进行了修订。新办法将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等级分为三级。分别由对应的不同层级政府负责资质证书的颁发和管理。三级资质的划分分别对应不同层次的业务范围,设置了企业市场准入门槛。《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还规定,资质审批部门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在法定情形下,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根据职权可以撤销资质证书。其中,前四种情形都属于本不应该颁发资质证书而违法颁发,第五种情形是“依法可以撤销审批的其他情形”,即“兜底条款”。但是何为“依法可以撤销审批的其他情形”,该办法并未规定,导致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

在法律责任部分,《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条规定了三种应受处罚的情形,分别为:物业服务企业超越资质等级承接物业管理业务,物业服务企业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以及物业服务企业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办理资质变更手续。但是这三种情形都属于违反资质管理程序的事项,与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并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可以说《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并没有就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问题设定处罚条款。

另一方面,《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要求: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关于物业管理人员的职业资格,既有建设部主管颁发的上岗证书,分物业管理员、部门经理、物业经理三个层级;又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物业管理注册职业资格证书,分物业管理员、助理物业管理师和物业管理师三个层级。资格认证体系不统一,各个部门也互不承认。实践中,基于我国物业服务企业目前的实际状况,物业管理人员资格认证的程序本身并没有很严格的标准。

(二)行业自律监督缺位

《物业管理条例》中并没有包含有关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规定,但是从1993年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成立至今,除西藏、青海和港澳台地区外,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相继成立了省级的物业管理协会,并于2000年成立了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这些物业管理协会属于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民间社团,其会员即为各个物业服务企业。《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明文规定了“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的法律地位,并在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取得资质证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加入市物业管理协会。”《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本市支持物业服务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服务、沟通和监督作用,完善物业服务行业自律制度,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发展。”但是绝大部分省市的法律法规并没有针对物业管理协会做出相关规定。   实践中,这些物业管理协会的主要职能包括:(1)为会员企业提供沟通渠道和咨询平台,维护行业内部公平竞争;(2)协助政府开展行业调研和行业统计工作,建言献策;(3)促进物业管理方式和物业科技进 步;(4)代表和维护物业企业合法权益;(5)制定本行业的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建立行业,自律机制;(6)组织开展对物业企业的资质评定、物业管理优秀示范项目的达标考评和从业人员有关执业资格培训工作。这些职能更多的集中于行业指导和行业协调范畴,着重解决有关行业发展前景问题和调解行业内部矛盾,行业规约涉及的监督内容有限。

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如美国的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物业管理协会(IREM),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会员企业加入的自由性和协会管理的松散性,使得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十分有限。

三、业主监督机制的不足

(一)业主监督的薄弱与不可实现性

《物业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了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其中第七款为“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也就是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履约情况。

关于物业服务质量,我国《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均未做出明确规定,《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实行明码标价,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显著位置,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以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进行公示”。该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中“应当严格履行物业服务合同,为业主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但何为“质价相符”,其实并无法律标准作为依据,因此判断是否“质价相符”的主要标准还是合同的约定,看物业服务企业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其应完成的各项服务内容。倘若合同对物业服务企业应完成的各项服务内容约定并不明确,业主就很难依据合同约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同时无论是前期物业合同还是普通物业合同,业主往往都是合同内容的被动接受者,期望依照物业服务合同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监督难度很大。

(二)业主委员会监督的混乱与不可行性

《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业主委员会的职责中,包含了“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内容。业主委员会对物业服务企业履行合同的监督也应当基于合同内容进行。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从表面上看其对合同内容有直接的认知和考察优势。但是,现实中我国的业主委员会并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法律地位模糊不清,学术界对之争议很大,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业主委员会不能拥有独立的财产,也不能作为诉讼主体。业主委员会的成员是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的公益性活动,他们并非物业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知识,也没有相应的订约责任约束。业主对业主委员会成员往往缺乏足够认知,很难保证他们在签订普通物业服务合同时谨慎审查合同内容。在监督合同履行过程中,既非专职又非专业的业主委员会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即使业主委员会发现物业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由于我国法律并没有确立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地位,其并没有采取法律救济行动的资格。因此,业主委员会的监督实质上也是形同虚设。

四、完善物业服务质量监督机制的具体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针对物业服务企业所规定的政府监督、行业监督和业主及业主委员会监督的内容均不足。比较而言,现有政府监督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行业监督的内容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也苍白无力。但是,由于物业服务合同签订过程的特殊性带来的业主权利保障的迫切性,三种具体监督机制都应该进一步完善。其中,政府作为公权力的唯一持有者,政府监督的直接性和强行性使得其价值不容否定;行业自律监督应成为政府监督的必要延伸,通过行业自律监督提高服务质量,从而避免政府监督的刚性惩罚。由于我国物业服务行业起步较晚,物业服务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督作用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肯定与支持。此外,鉴于法律法规针对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权利、诉讼地位规定不足,修订法律法规以提高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势在必行。

(一)关于完善政府监督与行业自律监督的建议

第一,完善政府资质管理。资质管理是各国在物业管理行业中较为普遍的做法。比如在国际上公认的物业服务质量较高的日本,物业服务企业均需领取特别的经营许可证才能够从事物业管理,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经过国家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担任管理职务。若想通过资质管理达到保证服务质量的目的,关键在于资质的取得应符合一系列明确的服务质量标准,缺乏明确的服务质量标准将使资质管理失去本来的价值。现行的《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仅仅规定了不同的资质审批机关,并没有规定明确的资质授予标准,这就很容易造成权力滥用和权力寻租,物业服务企业申请各级资质时,也无法进行自身条件的准备。因此,建议我国对各级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授予标准加以细化,从注册资金、人员配备、服务经验、既往服务中业主的满意程度等不同方面对申请企业进行考核,使资质授予条件硬性化,从而避免软条件和审批任意性的弊端。而对于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鉴于我国各地物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建议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资质考核规划。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强化专业化考核,严格认证制度,改变现有相对宽松的资格门槛。

第二,建立完善的物业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在该机制中,物业主管部门不仅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物业服务质量的评估,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督作用,应当督促和鼓励行业协会更多地参与对企业的评价和动态监督。这就需要保证行业协会的相对独立地位,并由政府授予其一定的评估和监督权。对于严重违反行业协会制定的有关服务质量规定的物业服务企业,行业协会应有权提请资质主管部门撤销其企业资质,这样才能激活物业服务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避免长期以来我国物业服务企业一旦取得资质就捧上“铁饭碗”的弊端,以改变我国物业服务企业鱼龙混杂的局面。

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日本就依靠行业协会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评定和监督。日本相关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比较多,如高层楼宇管理协会、电梯管理协会、住宅管理协会等。这些协会负责搜集和研究物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技术和方法,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实行科学化、人性化、低成本的物业管理,并处理有关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和业主的投诉等。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协会的会员要接受协会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在美国,物业管理公司直接接受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监督,只有经相关行业协会的培训和认可才能申请相关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还须每4年接受45小时的专业培训,以保证物业服务企业对于行业协会所设服务标准的充分理解。

在我国,物业服务行业协会起步最早的深圳市也制订了相关规定,《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专门强调了物业管理协会的监督机制,并且规定:“受到市物业管理协会公开谴责的物业服务企业,二年内不得参加物业服务招标投标,业主大会可以提前解除与其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受到市物业管理协会公开谴责的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物业服务企业二年内不得聘用其从事应当由取得物业服务相关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的工作。”深圳市的相关做法值得有关物业服务企业全国性立法或制定行政法规时借鉴。

(二)关于完善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监督的建议

业主和业主委员会是物业服务质量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但是通过前文论述,无论是从业主角度还是从业主委员会角度,我们都无法推演出一个具有现实性并且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通过修改立法提高业主及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以确保其监督权,就显得尤为急迫且重要。本文认为,相关法律应该规定业主在物业服务合同签订过程中具有信息跟进和监督的权利。所谓信息跟进,是指业主可以在物业服务合同签订过程中,要求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等签约主体对合同内容进行充分的说明,业主应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于业主所提出的合理意见及建议,签约各方应充分尊重,并尽可能地吸收到合同条款内容之中。通过这种信息跟进,业主就实现了对物业服务合同签约过程的监督。有关法律还应提高业主委员会的地位,赋予业主委员会法人资格和诉讼主体资格,这样才可以保证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而平等的法律地位是业主委员会有效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约情况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赵建高,浅析物业服务行业监督机制[J],城市开发,2009,(6).

[2]陈鑫,建筑物区分所有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93-197.

[3]陈雯,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及制度完善[M],政法学刊,2003,(5).

第2篇:服务业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成人职业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内涵;特征

作者简介:吴济慧(1978-),男,湖南耒阳人,硕士研究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苏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EJA110392,主持人:吴济慧。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4-0029-0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和规范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从中不难解读,成人职业培训已成为成人接受继续教育最为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之一,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成人职业培训是一个在举办主体、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投入、培训质量评价等各方面都非常复杂的系统。成人职业培训的这种复杂性和系统性,从客观上要求构建一个能适应其顺利健康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

一、从成人职业培训的特征看支撑服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成人职业培训具有事业性、公益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这些特征都决定了成人职业培训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

(一)成人职业培训的事业性特征

成人职业培训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培训对象来分析,其一,针对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城市闲置人员、外来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能很好地实现“人职匹配”,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城市的稳定与繁荣;其二,针对职业农民进行培训,能助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加速实现,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政府的“三农”问题。其三,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失地农民进行职业培训,能打通和架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或城市转移的通道,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可见,成人职业培训不仅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惠及全民、全社会的一项社会事业,具有很强的事业性特征。而成人职业培训鲜明的事业性特征,则要求全社会都应该着力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保障条件,构建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比较齐备的支撑服务体系。

(二)成人职业培训的公益性特征

成人职业培训对象所具有的弱势性特征,决定了其职业培训事业具有一定的“义务性”特征。接受成人职业培训的对象既有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及失地农民,也有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待业人员以及外来农民工,他们往往在职业能力、经济能力及资源占有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现阶段,这些弱势人群往往构成了成人职业培训的主体。一方面,这些弱势人群对职业培训有着现实的渴求;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弱势地位,又致使他们缺乏承担职业培训成本的能力。这也就说明了成人职业培训的健康发展,必须要依托政府、行业及企业、社会公益基金、社会公益组织及个人在经费及相关资源方面提供“义务”支持,从而为其发展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成人职业培训的复杂性特征

培训主体、层次、形式、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成人职业培训的复杂性。从培训主体来看,成人职业培训包括政府相关部门承担的各种培训项目、正规职业教育机构举办、成人教育机构举办、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等等;从培训层次上看,它涉及扫盲教育、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从学习形式上看,它拥有日校、夜校、网校、双休日班、长期学习、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从类型上看,它横跨学历教育、证书教育、技术培训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成人职业培训是一个涉及面广、涉及因素众多的复杂系统工程。成人职业培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客观上要求有一个更为复杂多样的保障体系,客观上需要有多元的教育资源投入渠道、多元的组织监管、多种制度安排、多元的教育质量监督、多元的评价考核、多元的信息支撑等等。

从以上关于成人职业培训的特征分析中不难得出,成人职业培训事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出一个保障其顺利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这个保障体系不仅包括基地保障、设备设施保障等硬件要素的投入,也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等软件要素的到位。如果缺乏这样一个保障体系,成人职业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将无法得到保证。

二、成人职业培训服务体系的内涵

成人职业培训支撑服务体系是指支持、促进成人职业培训正常运作与发展的各类保障系统。该支撑服务体系是由一系列复杂且又相互匹配的子系统组合而成,涉及面非常广泛。概括起来讲,成人职业培训支撑服务体系至少包括组织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基地保障体系、经费保障体系、师资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考评保障体系、信息化保障体系等八个方面。

(一)组织保障体系

成人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外力的协同配合,更需要自身体系的不断优化,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要做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自身的组织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组织保障体系的重要性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加强对成人职业培训事业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资源共享;第二,有利于对成人职业培训的发展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第三,有利于加强对成人职业培训的效果考评。

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成人继续教育的组织体系。如奥地利的成人继续教育通过散布在联邦各州的机构来实施,以国民大学、职业促进学院、管理学院以及图书馆作为奥地利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实施主体,在联邦、州、乡镇等各级行政辖区均有设立。从国家到社会组织、政党、大学、企业都设有专职部门,负责继续教育的各项事务。如联邦课程和文化事物部设有“成人教育处”,专门负责联邦对成人继续教育进行资助,促进成人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1]。

构建一个良好的组织保障体系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构建一个横向联系的成人职业培训机构体系。建立横向联系的培训机构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各培训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还可以实现办学经验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其次,应构建一个综合联系的管理机构体系。这一方面有利于整合成人职业培训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对职业培训过程的监管。

(二)制度保障体系

成人职业培训的运作和健康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驾护航。通过制定利于成人职业培训健康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不仅能保障培训发展所需人、财、物等硬件设施的投入,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有利于成人职业培训的制度、文化、环境等发展所需软件要素的生成。成人职业培训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法规的强制性作用,而且有赖于政策法规的激励性作用。在实际中,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可根据本地区的发展特征灵活制定有利于成人职业培训的政策法规,为其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韩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围绕职业培训出台了系列法规制度,如《劳动基准法》(1953年)、《职业培训基本法》(1976年)、《职业培训资金法》(1976年)、《雇佣保险法》(1995年),这些教育立法充分保障了韩国实施成人职业培训能够有法可依,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有效发挥了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2]。

另外,成人职业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还应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成人职业培训的健康发展与当地的教育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构建有利于成人职业培训的文化环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构建有利于成人职业培训发展的法规政策环境。要形成成人职业培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政策法规环境。二是要构建形成有利于成人职业培训发展的物化环境。要形成多渠道、多媒体、多形式的有关成人职业培训的物化了的生态环境。三是要构建形成有利于成人职业培训发展的文化观念环境。要坚持综合利用多元化的广告媒体力量,在全社会渗透以成人职业培训为主体内容的终身教育思想,真正形成有利于成人职业培训的文化观念[3]。

(三)基地保障体系

成人职业培训需要有场地、校舍、设施、设备等基本硬件,这是成人职业培训开展的现实土壤。基地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成人职业培训发展规模和质量的显性指标。比如韩国于1968年设立的中央职业训练院和1972年设立了韩德山职业训练院,彰显了韩国政府重视成人职业培训[4]。在现实中,成人职业培训事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基地建设往往做得比较好,反之亦然。每个地区都应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如辖区内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基地建设。在城市,应构建以城市社区培训学院为中心,市辖区以内职业学校教育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等为骨干的基地体系。在农村地区,应构建社区培训学院(区、市、县)、社区教育中心(乡镇、街道)和居民学校(村、社区)三级成人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另外,区(县、市)建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形成一个中心、多功能、各司其职、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模式。

各地区除了做好基地硬件建设之外,还应制定好关于基地使用的相关制度和安排,以保障各类基地得到充分的利用。构建有利于基地利用的良好制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职业学校、社区培训中心、教育培训机构等积极向社区开放,为成人职业培训服务。第二,社区非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企业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为成人职业培训服务。

(四)经费保障体系

成人职业培训的良性运作与健康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的投入,而人、财、物投入的基础前提就是资金的投入,这是成人职业培训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关键所在。经费投入保障体系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是成人职业培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对成人职业培训的投入,甚至还通过立法来予以保障。如1994年,奥地利对原《劳动市场资助法》(1968年)进行修订,推出《劳动市场服务法》,对职业继续教育活动进行专门资助。联邦、州和地方组织分级设立了“劳动市场服务处(AMS)”,专门为从业者提供继续教育和就业服务。同时,该机构还直接对继续教育进行资助,通过一定的措施,免除失业者的进修费用[5]。英国也特别注重对成人职业技能的培训。2002年,国家实施“雇主培训试点”(Employer Training Pilots,简称ETPs)项目,该项目规定,为那些企业员工接受培训的雇主提供一定的补偿,帮助雇主解决因员工停工学习而产生的费用问题。这实际上也是英国政府对成人教育与培训的另外一种投资形式[6]。

在我国,成人职业培训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特征和培训对象处于弱势地位特点,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除此之外,成人职业培训还有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层次等复杂性特点,承办的主体具有多元性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应该在坚持成人职业培训公益性的原则上进行多渠道的筹集培训经费。成人职业培训事业依靠单一的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企业投入、社会公益机构或个人捐赠、培训收费(部分)、自我创收等多种途径。首先,政府应通过制定法规或制度的方式规定企业有承担职业培训的义务,为成人职业培训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通过宣传、政策鼓励等方式,建立社会捐赠机制;再次,部分成人职业培训项目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最后,有些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进行合理创收,以收费培训项目支持免费培训项目。

(五)师资保障体系

成人职业培训的运作与发展有赖于一批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人才队伍。首先,成人职业培训需要不同层次的管理人才队伍。这类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有从事一般教育管理的才能,还必须掌握了解培训对象的特征和需求,了解职业培训的规律,具有教育创新的理念,能创造性地开展成人职业培训工作。其次,必须拥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保障职业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世界发达国家都通过法律制度、政策、资金等多种方式来解决成人职业培训的师资问题。在我国,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师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激励或约束机制,整合职业院校、社区教育中心、培训中心、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师资,这应是成人职业培训的师资主体。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让企业、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成为成人职业培训的师资。总之,应坚持多元整合的理念,积极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成为成人职业培训的师资,并建立优秀培训师资资源库。

(六)质量保障体系

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不仅关系到“进口”问题――对培训对象的吸引力,也关乎到 “出口”问题――就业的“质”和“量”。质量和效果是关系到成人职业培训外在“形象”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成人职业培训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7]。

所有涉及到成人职业培训的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因此,成人职业培训的质量需要进行全程的监督与跟踪,尤其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质量考核等方面更加注重全程跟踪与督导。另外,要做好质量保障体系,还必须坚持全面深入的原则。在整个质量保障体系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因素,都涉及到多种力量的参与,比如课程建设体系就需要依托当地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其他教育机构以及社区民众力量的参与。因此,必须坚持全程和全面的策略,才能构建一个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协同的质量保障体系。

(七)考评保障体系

成人职业培训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取决于各子系统中各要素作用的正常发挥。要保证成人职业培训的健康发展,必须构建一个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监控与考核评价的独立系统――考评保障体系。考评保障体系的主要功能与内容是对成人职业培训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监控,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与督导职责是否到位、制度措施是否恰当与切实执行、经费筹措是否到位、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教材建设是否有成效、教育培训过程是否规范、教育培训质量是否有效果、是否依法办学、地方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举措是否有特点和有创新等等。

考评保障体系职责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须借助实体执行机构,该机构最好在政府部门单独组建(直接对上级政府部门或党委负责),也可在教育行政部门中单独设置一个成人职业培训事业督导组(委员会/处/科/办公室)。值得说明的是,该机构应该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其直接对更高级别的政府负责,不受制于本地区政府的行政干预。在这里可以借鉴爱尔兰的做法。如1930年爱尔兰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在各地方建立职业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委员会具有自己独立的法人资格,不隶属于各个地方县市的管理体制之内,各职业教育委员会能够保持独立性[8]。

(八)信息化保障体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成人职业培训事业可以充分利用当代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数字资源,带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和方法等的全面更新和飞速发展。以此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从而建设成为一个覆盖服务全民的数字化职业教育与培训公共服务体系。

要想构建好数字化职业教育与培训公共服务体系,就必须构建一个能体现成人职业培训特点和需求的信息化保障体系。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第一,成立市级以上成人职业教育与培训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组织推动成人职业教育与培训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大力推进成人职业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评价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第二,各地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成人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培训。第三,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升各类成人职业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第四,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集成优势,加快推进开放大学建设,积极发展远程开放教育。第五,大力加强成人职业教育与培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三、成人职业培训支撑服务体系的特性

(一)系统性

成人职业培训的健康运行,既需要经费、设备设施、场地条件等硬件资源的保障,更需要诸如制度、文化、观念等软件条件的配套。成人职业培训的这种系统性特征决定了其支撑服务体系也具有了系统性特征。成人职业培训的支撑服务体系包括组织保障体系、基地保障体系、投资保障体系、政策制度制约与激励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考评保障体系、信息化保障体系等等。成人职业培训的支撑服务体系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各子系统之间必须相互沟通、通力协作、相互补充,才能使这一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到极致。另外,由于成人职业培训支撑服务体系涉及因素众多,某些因素之间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还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在构建成人职业培训支撑体系的过程中,应从系统的视角进行统筹规划,才能协调利用多种影响因素的合力。

(二)区域性

“区域”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若干社会群体或组织共同生活在某一个地域里形成的在各方面相互联系的集合。成人职业培训支撑服务体系的区域性特点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区域成人职业培训对其支撑服务体系的需求表现出区域性特点。由于成人职业培训主要是为当地经济以及本区域人员服务的,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待培训人员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导致成人职业培训支撑服务体系的内容和结构的不同,并由此形成了此地对支撑服务体系的需求区别于彼地的区域性特点。如江苏宜兴丁蜀镇社区教育中心利用当地的紫砂工艺特色,与高校合作建立宜兴市紫砂艺术培训中心,在免费培训初级技工的基础上,开展中高级技工、技师的有偿培训,以其优良的培训质量吸引了大批培训学员,从而获得了充足的教育经费,以此来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9]。二是支撑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也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点。比如,不同地区的成人职业培训其政府拨款能力不同,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热情和能力不同,不同地区发展成人职业培训的环境不同等等。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同,因此,各地区对成人职业培训提供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必然不同,体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征。

(三)时代性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成人职业培训必然体现出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成人职业培训发展所需的资源配置上。不同的时代,其物质资源的丰富程度不同,成人职业培训的资源配置也就必然不同。第二,体现在人们对成人职业培训的需求上。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内容必然不同。第三,体现在成人职业培训的发展所需的文化观念环境上。第四,体现在成人职业培训发展所需的法规政策上。第五,体现在成人职业培训的发展规模上。总之,一个时代的成人职业培训必然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

(四)创造性

如前所述,成人职业培训的支撑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因素众多。而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环境,都会为成人职业培训提供不同的影响因子。这些因素从客观上决定了作为为成人职业培训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支撑服务体系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成人职业培训的支撑服务系统在内容、形式和规模上也就不尽相同。

在构建成人职业培训支撑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本地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这种创造性表现在不同的层面:第一,在职业培训的办学模式或办学举措方面创新。不同地区在成人职业培训的资源、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要求在办学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如我国多数地方的成人学校缺少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一方面造成了培训资源的分散与浪费,另一方面培训机构自身的办学经费不足、项目不足。但江苏省靖江市成人教育机构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靖江市教育局为主导,协调好与民政局、妇联等有培训项目的政府职能部门,依托自身的办学资源,通过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培训而获得上级政府拨付的培训经费,很好地解决了办学经费短缺,培训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的问题。第二,在职业培训的管理模式方面创新。成人职业培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不同地区在进行成人职业培训的管理方面不完全一致,要求必须根据本地区成人职业培训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地管理。第三,在职业培训内容方面创新。不同地区可以根据区域产业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创造性地开设新的培训项目,创造性地进行乡土教材的开发等等。第四,在职业培训形式方面进行创新。各地区可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利用多种形式和方式开展培训。总之,成人职业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地摸索和尝试。

(五)公益性

从理论上来讲,成人职业培训的服务对象分为职前的资格培训、适应性培训、职中的提高培训和转业培训。无论是哪一种培训,都是基于对学员在职业能力方面的不足或欠缺而进行的一种补偿教育,其培训对象在经济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从实践层面来讲,成人职业培训服务的实际对象主要为农民、下岗工人、待就业人员、转岗工人等。可见,成人职业培训的对象主要为社会弱势群体。

培训学员经济能力的荏弱以及占有其他资源方面的薄弱,致使成人职业培训的举办和健康运行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其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不仅需要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也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需要社会公益慈善机构的救助,更需要通过国家各地区、各行业的统筹发展以及转移支付等政策进行有益的补充。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公益慈善机构,甚至是企业,其对成人职业培训体系的各种投入,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收益,更多地是基于一种社会公益性质的考虑。可见,作为为成人职业培训服务的支撑服务体系,其本身自然具备了一定的公益性特征。

参考文献:

[1][5]戴凌云.奥地利继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6(03):66-68.

[2]宋孝忠.韩国职业培训立法初探[J].继续教育,2009(10):44-46.

[3]陶际恒.成人职业培训教育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成人教育,2012(04):64-65.

[4]程绍仁,李文英.韩国成人职业培训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17):62-64.

[6]吴雪萍,范琳. 英国的成人职业培训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80-84.

[7]柴勤芳.成人教育服务质量的内涵及评价模型[J].成人教育,2007(01):16-17.

第3篇:服务业的特性范文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餐饮服务技能教学原则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飞速的发展,为此,至关重要的并不是知识掌握的多少,而是如何才能学会知识。为此传授知识不是教学工作的唯一任务,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动机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才是更重要的任务。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无论是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还是升学都是很必要的,而且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那么,如何抓好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餐饮服务技能训练,关键在于要找出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餐饮服务技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就能在餐饮服务技能训练中提高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一、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服务技能形成、发展的特点

1.餐饮服务技能形成和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特点

餐饮服务的技能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高级的复杂的技能,都是在掌握初级的简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就是所谓的顺序性特点。

阶段性特点是指学生餐饮服务技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初步掌握和形成技巧这两个阶段,初步掌握阶段又大体可分为接受示范后的模仿,动作干扰少,动作协调准确,稳定性提高和视觉控制减少、动作控制加强、紧张性消失的三个小阶段。如果说学生餐饮服务技能的形成仅仅停留在初步掌握阶段,那么这样的技能只能算作是“会”,只有继续进行不懈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的状态,这时餐饮服务技能也就成为餐饮服务技巧了,这就是餐饮服务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之一。

2.餐饮服务技能形成和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特点

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差异的,中职学生都处于青年的初期,但由于先天因素、后天环境的影响,其生理、心理及智能水平都必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也必然会影响学生餐饮服务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出现不均衡的现象。

所谓不均衡性特点,是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某一个体对各种餐饮服务技能的掌握是不均衡的。也就是说,某一个体对不同技能的掌握速度、最终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从而形成有的善于餐巾折花、有的长于铺台布等个体的技能特点。

从学生群体对某一餐饮服务技能的掌握来看也有差异,也就是说群体中的各个个体,在统一的教学要求和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某一技能掌握的速度,最终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因而必然会出现个人餐饮服务技能水平的高低。

3.餐饮服务技能形成和发展的指向性特点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餐饮服务技能形成和发展还具有指向性,而且表现得较为突出和强烈。这是由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职业定向的原因。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大致是确定的,因此,对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一般都有为了今后能做好工作希望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的心理状态。于是,他们从今后的工作需要的角度来审视学习和训练的内容,对那些联系紧密的知识和技能兴趣较高,动作的要求也强烈,肯下功夫,那么其发展速度和水平就较高些。相反,对那些联系不太紧密的知识和技能,则不够重视,当然掌握得就相对要差一些。尤其是那些不想升学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餐饮服务技能训练中的教学原则

根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餐饮服务技能形成发展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学中应运用一下原则:

首先,在餐饮服务技能训练中需要认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使学生由不会到会,再由会到熟,由会之不多到会之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所掌握的技能经常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注重分轻重、别主次。先进行基础技能的训练,之后是主要的关键性的技能训练,反复进行练习,做到循序渐进。

其次,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分析每个学生的训练情况,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拔尖的学生,要提出较高的要求,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使他们的技能尽可能地得到发展。而对较差的一些学生则循循善诱,耐心教诲,是他们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各得其所都有发展。

再次,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正确发挥其主导作用,要正视现实,积极引导。一方面,教师要观察学生在餐饮服务技能训练中所表现的强烈的动作要求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注意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进行餐饮服务基本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要使学生认识合理的技能结构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掌握好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必要的技能基础。

总之,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发现,只有了解并遵循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餐饮服务技能形成、发展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有助于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和鼓励,这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才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为学生将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敏文.餐饮服务与管理(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4篇:服务业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第三产业发展;养老服务业;挑战和机遇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壮大发展,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最鲜明的特征。1979年至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0.8%,高出同期GDP增速1个百分点。工商总局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企业户数首次突破1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1.94%。与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相比,第三产业更加“绿色轻盈”,对资源环境更加友好,吸纳就业更多。加之中国人口老年化趋势 ,作为第三产业的养老服务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挑战和契机。

一、明辨行业挑战

养老服务特有的行业,能为某区域之内的老龄人口,供应专业特性的平常照料。养老服务缩减了家庭范畴中的养老负担,受到老年人特有的群体欢迎。最近几年,在政策助推及协同之下,城乡架构下的养老服务,凸显了进展的倾向。不同类别情形下的服务机构,满足了变更着的养老需求。然而,初始时段的行业起步偏晚,对应着的市场也没能完备。第三产业促动之下,养老服务预设的产业,面对如下层级的挑战:

(一)耗费掉的成本偏高

城区以内的社区养老,用地耗费掉的成本偏大。若要寻找空闲着的城区土地,来建构养老关涉的服务场合,是很艰难的。即便发觉了闲置着的这种地块,也会耗费掉偏高的地价。调研得来的数据表征着:社区新近办起来的托老所,惯常设定了偏窄的空间。新近建构起来的社区,若要购进这一地块,也会耗费掉偏多金额。接续的成本回收,会是长时段的艰难进程。

(二)拟定优惠没能落实

最近几年,养老服务特有的促动政策、带有优惠特性的关联政策,正在不断递增。然而,优惠政策凸显出来的操作属性,并没能予以显现。出于多层级的成因,拟定好的这些优惠,又很难经由预设的流程,妥善去落实。例如:水电关涉的金额优惠,在拟定好的文件规制中,有着明晰的规定。但拟定这一优惠的特有部门,与后续时段的执行主体,并没能等同。这就潜藏着空白地段,缺失互通及调和。

(三)现有的内涵单调

养老服务依托着的行业,惯常为区域范畴中的老龄人口,供应本源的生活照顾。例如:供应平日以内的三餐饮食、打扫屋舍及换洗衣物。如上的服务,被划归为低层级的单一服务。专业特性的照料缺失,心理层级内的疏导、应急情形之下的有效救助,也没能进展完备。这一行业范畴内的服务主体,仍缺失更高层级的技能素养,很难促动服务水准的升高。

(四)评判及行业管控的弊病

养老服务关联着的评估,是依循拟定好的专业指标,综合评判多层级的服务水准。细化特性的这些指标,整合着生理心理、平日以内的生活状态、医疗及关涉的护理水准。健全特性的评判机制,能助推体系的建构,促动养老水准的升高。现有的评判评估,还没能涵盖着全面范畴。这就潜藏着供需特有的缺口,没能查验及监督这一行业的进展。除此以外,民营特性的养老机构,有些没能经由常规化这一流程注册。政府很难查验及管控它们。入住进来的老年人,在寄养时段中,也潜藏着被侵害这一威胁。

二、机遇之下的进展路径

(一)潜藏着的市场机遇

养老服务特有的产业,若要拓展规模,终须依托着市场。这是因为,老年人凸显着的多重需求,都潜藏在区域以内的行业市场。有着灵敏特性的服务市场,能明晰新颖的这一需求,供应多样化架构下的服务产物。鼓励并指引特有的社区力量,进到服务特性的这一行业。

政府制备出来的关联政策,应能带有可操作的特性。平日以内的优惠,应能衔接着税收、耗费掉的水电优惠。依循市场的总指引,积极拓展既有的服务场地,拓展金额筹备这样的路径。社会力量特有的助推,包含惯常的贷款贴息、运营时段中的补贴、新颖特性的购买服务。

(二)供应针对特性的新服务

养老服务这一产业,应能凸显出针对的特性,适用独特人群。明辨行业进展这一契机,发觉潜藏着的服务潜能,促动运营成效的升高。经由市场调研,认真明辨养老需求。各层级的养老机构,应发觉独有的自我优势,科学预设区域范畴中的目标群体。为拟定好的老龄群体,供应质量层级很高的最优服务。带有适用特性的养老服务,包含社区以内的托老、长时段的养护护理、术后这一时段的协同康复。

(三)强调评判及管控

科学架构下的服务评估,能保障关联着的服务质量。有着细节特性的服务评判,能协同服务范畴以内的这些机构,明辨现有的服务弊病,并着力去改进。操作特性凸显的评判,包含惯常的生活照顾、保护特性的安全服务、老龄人口独有的健康护理、休闲特性的娱乐供应、心理疏导及特有的支持。

加强各时段的行业管控,是行业接续进展的本源保障。养老服务关涉的多重机构,都要依循预设的准入机制、对应着的退出机制,妥善予以运营。促动平日以内的规制管理,保障多层级的法定权益。关联着的部门,都应建构监管特有的这一机制,随时查验预设的机制成效。培育并拓展这一行业的协会,发挥自律特性的价值。

(四)建构优质队伍

培植起来的服务队伍,应当带有专业化这一素养水准。经由不断摸索,吸纳社会范畴的优良人才。预设常规特性的培训,提升原有的服务水准。拟定定期时段中的考核机制,以及关联着的许可准入。

三、结束语

政府主导架构下的养老服务,是由区域以内的某社区,或更大范畴中的社会,供应老年人平日以内的多重服务。老年人特有的服务需求,包含细节特性的生活照料、对应着的心理调和、紧急情形之下的救助、接续的康复护理。从现状看,老龄服务预设的体系架构,还存在某些弊病。化解真实特性的生活疑难,能推动关联着的行业水准升高,对老龄人口惯常的生活,供应了保障。

参考文献:

[1]耿永志.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目标、差距及影响因素[J].湖南社会科学,2013(03).

第5篇:服务业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耦合;产业关联中图分类号:F753.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2―0009―05

收稿日期:2006―09-13

一、引言

从产业结构变迁角度看,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最突出表现为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在不断攀升,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社会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于人民的福利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乐观派认为服务业的崛起会带动生产资源的重新分配,产生结构奖赏,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率。悲观派则认为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意味着经济在逐步“离制造业化”和“产业空心化”,对应着的是劳动力从进步部门向停滞部门转移,将产生结构转换负担和“成本病”,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GDP。这两派观点到底孰是孰非,从最近几十年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历程看,实践的评判天平越来越倾向于乐观派的一方。悲观派基于服务产品无形性、生产消费同时性、易消逝性、劳动密集性等特性延伸出来的一系列悲观预测,并没有在现实中出现。与之恰好相反。服务业的崛起不仅使经济增长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而且发展得更加集约化。

为什么服务经济的来临没有对人民的福利产生有些学者原先预想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服务业内部结构在不断演变。Foote和Hatt将服务经济时代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家政服务业主导阶段、贸易和商务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通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主导阶段、提高和扩展人的能力服务业(包括健康、教育、研究、娱乐、艺术等)主导阶段。这三类服务业态的特性显然差别甚大,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互程度维度看,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从总体看呈现高低高的转换。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历程经历的是由家政服务业主导阶段逐步向贸易和商务服务业主导阶段过渡,整体服务业内含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互程度在不断下降,服务业本身的规模经济特性日益凸现.生产率不断提高。第二,服务业同整个经济的互动日益加强。贸易和商务服务业属于典型的生产业,与直接满足最终需求的消费业具有低产业关联效应不同,Riddle认为生产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黏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第三,高新技术日益向服务业渗透,服务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以及其同整个经济互动增强的基础。1970年以来,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向服务业的快速扩散,服务产品无形性、生产消费同时性、易消逝性、劳动密集性等特性在不断弱化,规模经济、资本密集性逐渐加强,服务业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有学者称这一趋势为“服务业的制造业化”。与此同时,经高新技术装备过后的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越来越广泛地被动参与到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它的角色逐渐从具有剂效果的管理功能,转变成一种有助于商品和服务生产各阶段更高效运营以及提升产出价值的间接投入,进而成为新型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和传播者,具有更多的战略功能和“推进器”效果。

就我国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着高速发展之后的阵痛。一方面,曾经促进我国制造业在短期内迅速发展的OEM生产方式,如今正渴望刻不容缓的转型,即如何改变仅具有对产业低端的加工能力,缺乏产品设计和研发优势、技术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完整的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低端消费业的市场潜力日益枯竭,消费者强烈要求消费能够在基本功能之外附加更多的价值;长期被忽视的生产业对整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未能担负起其过程产业的职责。我们认为,要想使我国经济发展摆脱上述困境,关键就是要改变过去过分倚重制造业的“一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要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耦合构建制造业和服务业“两条腿协调走路”的发展模式。

那么,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耦合该如何实现,其有无基本的规律可循,本文拟对之进行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探讨。内容如下:基于价值链模型,分析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耦合的动因:根据英国多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

二、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耦合的动因――基于价值链模型的理论分析

虽然消费业与生产业都呈现与高新技术产业耦合的趋势,但二者的动因与保障机制却存在显著区别,后者远较前者复杂,本节我们拟利用价值链模型分别对它们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高新技术产业与消费业的耦合

在市场竞争剧烈的环境下,只有那些能时刻适应甚至超前引导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企业才能够生存下来。针对消费来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他们所掌握的信息量愈益庞大。如今顾客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具体服务的核心功能上,他们所追求的是更加舒适、更加可靠、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的体验过程。为了适应消费者的这一要求,避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企业只能不断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服务过程中来,从而不断地更新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向顾客提供能够满足其价值期望的一整套产品。

高新技术之所以能成为消费企业保留、吸引顾客的重要筹码,在于它能改变服务包(service package)的内容,从而重组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服务包是指在某种环境下提供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组合,是形成顾客满意度、忠诚度的载体。通常服务包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支持性设备,指在提供服务前必须到位的物质资源;(2)辅助物品:(3)显,指那些可以用感官感觉到的和构成服务基本或本质特性的利益;(4)隐形服务,指那些顾客能模糊感到服务带来的精神上的收获,或者服务的非本质特性。服务包的上述四个组成部分都将被顾客经历,并形成它们对服务的感知。企业借助高新技术能够改变服务包上述四个组成成分的全部或部分性质,使顾客感知到超过原先预期的服务价值。

高新技术同消费业耦合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在航空业和零售业体现得最为充分。自从放松规制以来,发达国家航空公司经历了机票价格不断变化的过程,以至于根本无法将票价印在时刻表上。为了应付这种挑战,航空公司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统。航空公司利用电脑售票系统分析乘客购票情况,对各种需求进行优化组合,确保易逝的运输能

力得到最大利用和使收益达到最高。零售店的条形码扫描仪能随时反映销售状况变化,并据此及时调整库存以适应顾客需要。我们无需再列举其他高新技术同其他消费业耦合的案例,但简要概括一下其中的规律还是很有必要。从本质上看,高新技术同消费业的耦合是通过改变服务包的内容,削弱服务产品无形性、生产消费同时性、易消逝性等特征,从而提高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更好地应付规制放松等政策环境变化,以及模糊同其他行业的界限以实现产业融合。

(二)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业的耦合

与消费业提供最终服务不同,生产业的产出是中间服务。从微观看,其体现为被服务企业的最重要的生产成本,从宏观看,则体现为产业结构的软化。高新技术产业同生产业的耦合提高了生产业的效率,这将刺激相关企业新增加这种生产投入,或者由原先的自己提供改成向专业的生产企业外购、分包这些服务投入。

上述现象同样可以借助价值链模型进行解释。在Kogut看来,所谓价值链实际上就是如下的价值循环过程:首先,将技术、原料、劳动、其他中间投入品融合在一起形成投入环节;然后,通过组装把投入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在通常情况下,最终产品蕴含的价值链的长度往往同其生产率成正比,而增加中间生产投入的种类,恰恰意味着在延长最终产品的价值链。借助奥地利学派的生产迂回学说(roundabout of production),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解释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的作用。奥地利学派认为,除了资本密集度(劳均装备的资本量)提高能提升生产力外,生产过程的重组和迂回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中间投入数目的增加正是更加迂回的生产过程的最突出表征。格鲁伯和沃克基于费希尔(Fisher)提出的人力资本(humancapital)和知识资本(knowledge capital)概念,重现诠释了生产业在迂回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认为,生产业实质上是在充当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传送器,最终将这两种能大大提高最终产出增加值的资本导人生产过程之中。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针对特定企业而言,决定其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并非其直接生产或参与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链长度,而是该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特定产品的价值链往往包含众多价值环节,但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等量价值。关键的战略环节集中着绝大部分附加值,某些辅助或支撑环节仅能提供很少的附加值。在全球化过程中,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引发的对不断提升效率的强烈诉求,以及国家间壁垒的减少,很多产品的完整连续的价值链条被一段段分开(片断化),在空间上离散性地分布于世界各地。某个特定企业能否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关键就看它能否在价值链的全球化整合中抓住那些战略环节。一旦抓住了战略环节,其就能够在整个价值链中处于治理者地位,拥有整条价值链和相应行业的控制权。对应的,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将主要由辖区内的企业在其所属价值链中的位置的平均水平决定。此外,同类企业的聚集程度也是影响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为虽然全球价值链的片断化导致各个价值环节在全球空间上呈现离散分布格局,但是分离出去的各个价值片段要想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必须具有高度的地理集聚特征,也就是说。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分布特征就是“大区域离散小地域集聚”。

现在的问题是,某个企业怎样才能成为价值链的治理者,某个地区怎样才能成为举足轻重的价值片段的集聚地,某个国家怎样才能不断延长产品的价值链长度以提高生产率。企业在价值链中位置通常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和能力、企业所处的网络结构,以及企业所处环境的交易费用;某个地区能否形成成熟的、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关键看该地区的软硬环境是否适宜相关企业的成长;一个国家能否不断延长产品的价值链,核心因素在于其能否不断扩大其市场容量和降低交易费用。很显然,在上述三个层面,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业的耦合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空间。首先从企业层面看,促进高新技术同生产的耦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克服融入价值链的障碍。价值链的驱动力基本来自生产者和采购者两方面:生产者驱动指由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采购者驱动指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经济体通过全球采购和OEM生产等组织起来的跨国商品流通网络,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那些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中地区的工业化。从核心能力、进入障碍等方面看.这两种价值链驱动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生产者驱动模式的核心能力体现为研发能力,进入障碍主要是规模经济:采购者驱动模式的核心能力体现为供应链衔接管理能力,进入障碍主要是范围经济。但无论企业处于哪种价值链模式中,促进高新技术同生产的耦合,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克服融入价值链的障碍。在生产者驱动模式中,研发直接体现为一种生产服务,其倘若能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保证获得充裕的信息,使研发尽可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而且还可以使研发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跨地域合作和全天候工作。将信息技术同生产服务耦合起来,有利于企业总部适时掌握、调度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或者合作者的生产能力,使垂直一体化更顺畅,从而获得更高的规模经济。在采购者驱动模式下,要想实现将供应链管理从原材料采购直到销售给最终用户的全部企业活动集成在一个无缝流程中的目标,最根本的保障就体现为要有相应的信息系统技术支撑,要能够做到实时信息共享与整合,推动各个公司之间的共同决策。要想提高采购者驱动模式的范围经济,关键在于要转变解决供应问题的思路:要从注重公司内部整合转移到依靠公司之间的协调。而要想顺利实现这一转变,通过电子数据的交换或者互联网的交流形成便利的沟通渠道,在管理中利用ERP系统、供应链优化软件等,乃是必备条件。

其次从地区层面看,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业的耦合,有利于创造吸引企业聚集的软环境。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业的耦合,可以增强生产业所发挥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传送器的功能。对于某个地区而言,随着辖区内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业的耦合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在外生的资源禀赋优势之外,源自生产服务业的内生比较优势在增强。由于生产服务具有无形性、跨地区流动难的特征,上述内生优势将成为该地区吸引企业聚集的重要因素。

最后从国家层面看,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业的耦合,有利于拓展生产服务业的服务范围。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业的耦合将提高生产服务业的效率,增强其对制造业实施服务外包战略的吸引力,促进分工深化。众多学者从竞争策略

的角度分析了制造企业生产服务外部化问题。他们的核心观点是,面对不确定性,只要外部的生产服务企业的效率足够高,制造企业往往会通过外购或者分包方式将原先内含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转移出去,达到分散风险和将资源集中在最有竞争优势环节的目的,从而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生产这种由“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趋势,正是专业化分工逐步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核心表现。

三、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耦合的实证检验

前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耦合蕴含的种种益处,那么在实践中这些益处是否真的出现了呢?本节将对前文的理论进行实证检验。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投入产出表提供了分析产业关联效应的基本数据,在投入产出表基础上引申出的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是衡量产业关联效应大小的重要指标。直接消耗系数是表示产业的中间消耗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某一个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对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的中间产品的消耗和依赖度。影响力系数表示当国民经济某一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及波及程度。前文的理论分析表明,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耦合能够延长和增容服务业的价值链,提高社会生产率和福利水平。从产业关联角度看,这意味着随着现代服务业对高新技术投入的增加,现代服务业对其他行业的波及程度将增大。简言之,现代服务业对高新技术的直接消耗系数同其影响力系数正相关。本节我们利用英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这一结论进行实证检验。

我们收集到的英国投入产出表覆盖1992~2003年共计12个年份,本文选择其中的5个代表性年份进行分析,即1992、1995、1998、2000和2003,原始数据来自英国国家统计局。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结合英国投入产出表中的产业分类,我们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延界定为如下三个大行业:高新技术设备、通讯、电脑服务。高新技术设备具体又包括办公电脑、电子设备、无线电接受器等6个行业。

(二)计量模型和估计结果

根据数据的特征,本文选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面板模型是对若干横截面单元作连续观测而组成的多维时间序列数据所建立的统计模型。和普通时间序列或横截面模型相比,面板模型能显示不同横截面单元和时点之间存在的差异,提供更多信息、更多变化性、更少共线性、更多自由度和更高效率。具体的计量方程为:

式中,i代表横截面观察单位,即36个服务行业。t表示5个观察年份,a为斜率系数。 指代第i个服务行业的个体效应,在固定效应的面板模型中,其为常量。YXL指代服务行业的影响力系数。GXSB、TX、DNFW分别代表服务行业对高新技术设备、通讯和电脑服务的直接消耗系数。

由于选取的时点数低于截面数,故宜采用双向固定效应(fixed effect)的面板模型。另外,为了减少由于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影响,我们使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上面三个计量方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l。从计量结果看,与理论预期一致,服务业对高新技术设备、通讯、电脑服务的直接消耗系数均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随着服务业同高新技术产业耦合程度的提高,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确实会越来越大。

四、结论

本文基于价值链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耦合的动因。消费型服务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强化的竞争,不断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服务过程中来,从而改变服务包的内容,重组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在此基础上,企业向顾客提供能够满足其价值期望的一整套产品。众多企业类似的行为便促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同消费业的耦合。高新技术产业同生产业的耦合,有利于生产服务企业提高核心能力、克服融入价值链的障碍,有利于地区创造吸引企业聚集的软环境,也有利于整个国家拓展生产服务业的服务范围,逐步细化专业化分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和福利。根据英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耦合确实有助于提高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增强其推动经济增长的能力。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和新一轮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面对我国市场供求格局、经济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各种新变化,我国服务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如何切实依靠高新技术提升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重要的任务。文章分析显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服务业发展、变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今后我国应紧跟这一发展趋势,借助“信息化带动”和“体制创新推动”,尽可能挖掘高新技术产业同服务业耦合产生出来的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在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是发展最为迅速,渗透最为广泛,应用最为成熟的新兴技术。离开信息技术,传统服务业将无法顺利升级为现代服务业,因为现代服务业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信息技术密集。以信息化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应特别注意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尽快实施普遍服务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科技发展要优先支持发展与农业、制造业关联度紧密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突出生产业科技的优先地位。体制创新推动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的必要保障。今后,政府应积极推进自身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注重观念更新,为汇聚资本、技术、人才和资源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顺利引导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耦合。

第6篇:服务业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服务外包;经济效应;哈尔滨

一、就业效应

劳动成本差异是发包企业最为看重的优势,也是服务外包得以产生和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动力。服务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显著超出其他行业,人力资本的成本差异影响着服务业的竞争力。哈尔滨的综合成本远低于沿海和发达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地位。以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月人均收入为例,2008年哈尔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525元,是上海的43%,北京的46%,物业成本也仅为京、沪两地的50%,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发包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要岗位和就业机会。2008年动漫产业以发展到40多家,百人以上的企业有3家,全市离案服务外包从业人员9000人。2009年的目标是吸引5671名大学生就业,计划到2013年从业人员8万人,千人服务外包企业10户以上,培训服务外包人才6万人,新增大学生就业5万人。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除了体现在就业岗位增加值外,还体现在收入的增加上,从年均工资就可以看出,2007年,哈尔滨市年人均职工工资为16292元,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56.67%。2001年以来国民收入也获得了快速的增长,如图1所示。

二、贸易增加效应

服务产品有其自身的特性,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而且服务不可储存,这就极大的抑制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外包中的ITO外包可以帮助企业负责运营服务器、客户平台方面的日常管理;管理、强化、维护及支持终端或核心网络基础设施,对持续性网络或电信管理服务的购买事宜。在业务流程外包中,可以实现帮助企业采购、仓储和财务会计处理;提供金融服务、政府教育与培训、卫生保健服务。企业只要与服务提供商签订合同就可以购买规定的服务,当合同履行时,就形成的国际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可以在很大程度是解决由于服务产品特性引起的服务业国际贸易受限制的问题。国际服务贸易无论对发包方还是承包方都有促进贸易发展的作用。目前,哈尔滨服务外包产业已初具规模,并以每年30%的增幅发展,合作领域除美国、欧盟、日本外,已扩大到韩国、印度、俄罗斯等。2001年到2008年进出口贸易额显著增长,如图2所示

三、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服务外包业是一种全新的智力出口产业、绿色产业,它无污染、资源能耗小、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可以吸纳就业多的产业结构体系,增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有利于提高生产业在整个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长期以来,哈尔滨市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基础,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第三产业欠发达,经济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该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而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和较大的市场潜力。自从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以来,哈尔滨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正在逐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的战略目标,如图3所示。

第7篇:服务业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服务模块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2)03―0036―07

一、引言

产业组织的演进形态遵循着从分工到模块化的一般路径。模块化是近年在产业组织领域兴起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产业组织研究的领域和对象已经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由此,对制造业模块化的研究也转向了对服务业模块化的研究。

服务模块化概念最早出现在服务业领域,之后逐渐扩展到生产性或服务性组织的服务系统之中,并在企业组织中也出现了服务模块化倾向。现实中,服务模块化也逐渐应用和推广到服务型跨国公司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服务模块化思想和方法,必将在更多的产业领域和更广的范围内对企业生产、服务及组织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服务经济大势兴起的条件下,通过服务模块化分工和集成,重构价值创造体系,以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对于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服务模块化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的时期,梳理和诠释服务模块化的研究成果,必将带来较大的理论价值,也能对实践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服务模块化的研究现状

(一)服务模块化的形成

1 形成动因

学者们多以服务产业为例,重点从对外生变量的分析着手来理解服务模块化的形成动因。服务产业模块化就是将服务业产业链中的每个价值创造环节按照“模块”的方式进行调整和分割…。服务产业模块化以服务功能标准化为本质特征,可以使复杂服务系统简单化,促进组织创新,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效率。

根据Schilling和Steensma(2001)的观点,服务产业模块化的动力因素源于推动力(公司能力的差异性、技术选择的多样性、投入品的多样性)、拉动力(需求的多样性)和催化力(技术标准获得性、技术变化的速度、竞争强度)。夏辉(2008)对服务业模块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也指出,服务业模块化的最重要的拉动力是服务需求,服务业模块化是拉动力、推动力和催化力三力合一的产物。

服务产业模块化是服务模块化组织演进的高级形态。在许多企业同时进行服务生产模块化和服务组织模块化过程中,单个企业的某些模块化服务产品或模块化服务组织便耦合、嵌入到其他企业的服务产品或服务组织中,促使该服务产业价值链不断变厚,从而引发原来相关的服务企业进行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最终带来产业结构在全球价值链的视野范围内调整、转移和升级,并使服务产业集群得以形成和衍生。

2 演进过程

学界普遍认为:服务模块化遵循服务技术模块化、企业服务产品模块化、产业服务功能模块化和模块化服务网络这一依序渐进的演进脉络。例如,薜求知和夏辉(2010)在论述推动服务型跨国公司模块化不断向高级演化的创新动力的基础上,探究了服务型跨国公司从服务流程模块化到服务组织模块化的演化路径,认为模块化理论沿着服务设计模块化、服务生产模块化、服务组织模块化和服务产业模块化的脉络演进。

(1)服务产品模块化。服务产品模块化是服务模块化组织形成的前提。学者们对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分析较多,却鲜有对于服务产品模块化如何同其它利益主体的价值增值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毕竟,服务研究的新焦点不是产品和服务的差异,而是如何描绘为客户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过程。

顾新建(2010)分析了面向服务的产品成组模块化设计方法,指出,产品服务系统是一种在产品制造企业负责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下,所形成的产品与服务高度集成、整体优化的新型产品和制造系统,产品服务系统不仅能带来产品设计方法、企业管理模式等的深刻变化,还将促进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变化。韦琦(2010)认为在探讨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的基础架构,并指出,应重点考虑客户关系管理、服务的模块化和服务行为、组织的柔性设计等核心内容。高云峰和吴秀芬(2010)以服务模块化为切入点,叙述了机器人视觉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常用系统形式和相应的特点,并指出,服务模块化视觉平台必将成为机器人的一个“即插即用”的功能构件和具有一定标准输入输出的模块化服务产品。

(2)服务模块化组织的生成。模块化的服务产品设计需要企业组织的模块化,组织模块化伴随着产品模块化同步进行。服务模块化组织作为新型的网络组织,意指具有某一独立服务功能的模块化组织,它是一种组织创新模式。管理有组织职能,对于组织中的服务活动和服务人员,可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将其归类,分成具有某一服务功能和服务特性的组织;而流程的模块化必然导致组织结构的模块化,同时,也能够改变企业边界和组织形式,使服务型企业的组织决策机制由集中转向分散,并使垂直一体化的组织结构转变为模块化网络组织,于是,便催生了服务模块化组织,其功能主要是提供模块化形态的服务作业和服务活动。

(二)服务模块化的分工

关于服务模块化的分工,学者们对分工方式、可行性、产生的效益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归纳起来,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研究:一是服务系统,二是服务流程。

从服务系统维度看,一个系统能否模块化取决于该系统的可分解性。服务包括单纯的服务行为、服务企业的服务业务和售后服务等种类,基于不同的功能、属性或过程可以将服务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对于提供给顾客的单纯服务行为,可以服务的投入资源为切入点,把服务体系拆解为设备设施、人员、技术、知识、信息等模块,通过特定的联系规则在这些模块之间进行联结与协作。这种服务模块化的分解始于服务过程,经过服务传递,把某一离散的服务事件细分成几个服务作业的流程,这些服务作业流程由服务人员、实体资源与设备、服务技术、服务知识和服务信息等要素模块所组成。服务系统模块化的关键着眼点是先将顾客需求分类成组;然后,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类别和特性,把企业(或产业)服务系统分解成一些结构和功能独立的服务生产工序或单元;紧接着,通过服务模块化组合,构造出一种精益的服务生产环节,使服务系统能够快速地响应顾客个性化和动态化的需求,同时又能发挥服务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从服务流程维度看,学者们则从服务产业、服务供应和服务资源投入的角度进行剖析。服务产业以营销流程作为基础进行分解和继承便形成了模块化的组织。李秉翰(2010)通过对服务供应系统和投入资源的讨论,导人模块化的观念,将服务流程区隔出可控和难以控制的区块,并将难以控制的作业予

以打包,利用资源的专用和替代,解决服务提供时高定制和标准化的问题。

综上,服务模块化分工意指按照服务的功能、要素、流程和顾客感知等因子将服务系统进行模块化解构和设计,使各个单独的服务模块相互耦合、彼此联结,集成为一个大的服务模块系统,通过这些服务模块的协作进行功能性整合以使总体系统更有效率地运转。

(三)服务模块化组织及其治理

1 服务模块化组织的特性

服务模块化组织是一种松散的网络企业组织形式,是产业分工系统中出现的一种中间组织形态。服务模块化组织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种是在企业内部围绕服务流程模块化来进行的组织模块化;另一种是在企业外部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来进行的组织模块化。服务模块化组织既能构建按一定规则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还能使每一个服务模块成为一个“活的”组织;同时,企业不仅可以快速地进行自身资源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地进行跨企业的资源整合,形成以模块化组织和模块化簇群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或价值网络。

个别学者以服务业为对象探讨了服务模块化组织的特性。例如,林娟娟(2009)基于服务业模块化组织与传统的制造业模块化组织的不同,把其特性归纳为:服务业的各个基本模块之间是紧密结合的,而且要遵循严格的先后顺序排列;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较高,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沟通性和协调性较强;各模块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自营或共享的方式实现。

2 服务模块化的组合模式

大多数学者从服务产业模块化出发来研究服务模块化的组合模式。按照徐宏玲(2007)对产业模块化分类层次的主张,服务产业模块化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服务产品体系或服务产品设计的模块化;服务型制造和服务生产的模块化;服务组织形式或服务功能的模块化。邓爽(2008)分析了金融服务业中模块组合的多种模式,对金融服务产品模块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将金融服务产品模块分为基础模块、结构模块和功能模块三类。然后从三种模块共享程度的三个维度,提出基于模块化架构的金融服务创新中,模块两两共享的三种情景,总结出三种创新模式:组合式、总线式和共享式。何骏(2010)[263认为将服务业的模块化分为生产业模块化、现代服务业积聚模块化和外资拉动模块化三种,指出我国应借鉴国外服务业聚集的做法,建立各具特色的服务业模块化组织,以此提升我国服务业的服务等级和品位。李靖华(2008)把服务模块化分成内容模块化和过程模块化,认为不同模块间的接口(界面)较制造业模块化接口较弱。关增产(2009)在探索服务模块划分与配置的基础上,基于服务蓝图,提出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功能流服务模块划分方法。

3 服务模块化组织的治理

从组织的角度分析,服务模块化组织治理是服务模块化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组织和协调过程,它包括外部治理(包括产权机制和产业政策等)和内部治理(包括契约治理和规章制度治理)两个层面。鉴于服务模块化组织边界的模糊性,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需要严格的区分。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服务模块化之间的关系协调等层面,从企业内部资源微观层面出发来研究服务模块化本身的管理却为数不多。毕竟,治理与管理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而有效的管理是实现模块化的保证。

服务模块化组织治理重点是构建有效的激励一约束机制,站在管理学立场,应建立模块化组织内部及之间的学习机制,有效运用激励、控制和创新等手段来强化对服务模块化组织的管理。崔金秀(2010)分析了服务业模块化组织中的组织间学习过程,认为组织间学习对服务业模块化组织具有创新的作用,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服务业模块化组织中组织间学习的措施。刘海明(2011)研究了服务业模块化组织的协调机制,指出存在三种适合于服务业模块化组织的协调机制:界面管理机制、信任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并系统分析了服务业模块化组织三种协调机制的实现路径。

(四)服务模块化组织的价值创新

服务经济兴起的时代,企业要想构建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必须要以顾客为中心来整合组织内部资源和能力,实现服务价值创新。服务模块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有节省成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和较好的操控性,从而能够获取服务专业化的提升、服务质量的一致与系统协作的效益,服务模块化组织的价值创新需要进行系统的剖析,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基于价值链的服务价值创新

吴照云和余长春(2011)以价值链这一产业组织形式为立足点,找出了服务与价值链耦合的模块:人力资源服务模块、服务关系模块、服务质量模块、服务创新模块、服务外包模块、服务信息共享模块、知识服务和服务绩效模块;根据模块的相互关联性,构建出服务与价值链耦合的八维体系模型,并对各模块的内涵、功能及升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对基于价值链进行系统的服务价值创新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但是,依托价值链,从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入手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2 基于服务产业的服务价值创新

刘志阳等(2007)基于模块化的银行卡产业价值创新,从价值链到价值群,对模块化理论在银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银行卡产业模块化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产品模块化创新层面,着重银行卡产品设计规则的参与、产品创新和服务标准化;二是在企业模块化再造层面,着重银行卡业务组件模块化和组织管理模块化;三是在生产网络模块化层面,着重外包策略和网络联盟在实现模块价值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赵愚和王迎军(2008)以组织边界和顾客接触出发分析了服务业的模块化运营。崔金秀(2010)则认为服务业模块化组织中模块大小的划分即是按照营销价值链依次进行分解为选择顾客价值、创造顾客价值、传递顾客价值模块,在每个价值模块中包含着各个服务流程模块。

三、服务模块化研究的现实缺陷及趋势展望

(一)现实研究缺陷

纵观文献,现有的研究主要从服务流程、服务功能、服务价值传递和创造等维度来分析服务产品、服务企业和服务产业的服务活动、服务业务及服务系统,较为详尽地阐释了服务模块化的动因、分工与集成、价值分解与创造、演进过程、功能及模式等问题。这些研究既丰富了模块化组织理论,也为服务模块化实践提供了现实指导。

然而,大多数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概念的表层,深层次的和应用层面的研究成果欠缺,还未能形成服务模块化组织运行与治理的完整分析框架,更未能就服务价值创新与增值这一服务模块化运作的关键问题进行详尽分析。就研究方法而论,主要以文献型、描述型和规范型等定性的研究方法为主,很少采用博弈分析、案例分析及实证分析来量化解释服务模块化的相关问题,导致研究结论的实践性及可行性不强,所产生的实践价值也不明显。

概述之,现有研究还难以解释以下四大问题:(1)从企业的服务模块化组织设计、运作及变革的角度看,服务模块化对企业组织的系统整合与创新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服务产品设计、服务流程设计与企业整个供应链设计产生什么影响?服务模块化的形成机理和系统运作机制是什么,服务模块化组织怎样

进行变革?(2)从企业的服务模块化运作角度看,模块化能运用于那些处于复杂系统中或者需要解决复杂问题的服务行业;也适合于引入信息和通信技术、经过数字化改造的传统服务业。这些类别的企业(包括服务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如何引入服务模块化思想,根据自身的资源、技术及核心竞争力分为服务模块集成商与服务模块供应商?如何运用服务模块集成商与服务模块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创新来寻找转型与升级之路?(3)从服务模块化的实际运作角度看,服务模块化集群作为产业结构范畴,政府层面如何基于服务模块化来建立和运作产业集群,以此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借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4)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模块化生产网络是价值链的模块化,如何基于价值链来研究服务模块化分工、协调和管理,以此向价值链的价值创造高端攀升?服务模块化的价值创造机理是什么?(5)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服务模块化网络是如何形成的,怎样构建、运作及创新服务模块化网络组织,在全球服务模块化价值网络面临风险的情形下,如何有效地规避?

(二)未来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态势下,企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经历着持续变革和创新。服务模块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其研究还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1)服务模块化与制造模块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模块化组织方面的研究最早是立足于制造业,模块化制造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服务模块化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前期不够成熟阶段,因此,通过把制造模块化同服务模块化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能够使服务模块化的研究结果更为鲜明,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服务模块化的特性及运行机理。(2)从服务模块化分包商和集成商的角度进行分析。服务模块化对服务分包商、集成商及服务产业集群有重要的影响,从服务分包商和集成商的利益博弈和平衡的角度出发,研究他们之间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以及政府作为宏观调控方面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以此促进服务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运行,属于服务模块化现实运作层面的重要课题。(3)服务模块化之间的知识共享机制。服务模块化组织作为一种以知识为联结纽带的知识型网络组织,凸显着企业间及企业内部各服务模块化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作用,而服务模块化之间的知识共享网络的某些属性导致了知识共享网络的多重治理困境,由此造成“组织失灵”。因此,建立服务模块化组织治理构架,探索防止“组织失灵”的知识共享机制,值得深入剖析。

总之,服务模块化问题既可以站在自然科学(如工科)的视角进行分析,又可站在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其学科的交叉性决定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内容的广泛性。所以,通过案例分析求解服务模块化运作的客观现实并检验现有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依托价值链、服务利润链和供应链,从产业结构的宏观层面和企业组织的微观层面出发,加强实证分析,站在工科的视角分析服务系统的模块化拆解原理,站在组织管理的视角寻求服务模块化的分工、协调、激励与创新机制,站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视角探求以服务模块化方式促进产业集聚集群的路径与策略,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服务模块化的运行机理和实现路径,通过博弈分析剖析服务模块化独立及耦合单元的价值分配与价值交换原理,最终深刻揭示服务模块化网络组织的形成机理和运行规律,理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取向。

参考文献:

第8篇:服务业的特性范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品及服务,人员和资金,企业、产业链在全球的交流日益加剧,现代物流业加速并且加剧这种经济资源在全球融合的趋势。作为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物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作为十大振兴产业,被列入国务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社会分工的深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

随着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加深,交易关系愈益频繁,降低交易成本就成为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任务。现代物流业及其所应用的供应链管理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应运而生的。

由于分工的深化是经济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动力,愈来愈多的制造业企业把非本企业核心业务的作业“外包”出去。例如,企业愈来愈专注于自己核心能力(如某项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等)的发挥,而把非核心产品外包给其他供应商去生产。在价值链细分的情况下,有大量的流通组织工作,如供应链设计、订单管理、元器件采购供应、仓储、报关、运输等工作,需要由主营企业自己的物流部门或者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处理。这样,就发展起一系列高效的物流管理技术,涌现出一大批以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戴尔、沃尔玛、利丰等,以至于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的快捷高效的配送和整个生产过程的整合,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这种管理思维,已经在许多企业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当前流通业由单个企业的物流管理到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的革命,极大地降低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各产业的生产效率,成为20世纪末大规模产业重组的重要内容。英国著名的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MartinChristopher)甚至认为:“21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迅猛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迅猛转变。制造业提升依赖于研发、设计、品牌、物流等环节的专业服务化,正在成为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美国现代服务业产值已占到GDP的74%,创造了80%的就业机会,服务贸易―直保持巨额顺差;欧盟服务业则占到经济产值的2/3,从业人员高达7000万人。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平均达到70%左右,吸引就业劳动力人数已超过第一、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总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其整体水平以及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乃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偏低,200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41%,仍低于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在全球服务业容纳就业人数急剧增加之时,我国服务业就业劳动力比重不仅远低于0ECD国家的64.1%的平均就业水平,甚至还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40%以上);服务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结构性缺陷。

抓住经济转型机遇,加强服务型产业研发

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具有“三高”和“三新”的特点。“三高”是指: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三新”是指: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形成许多新的产业形态,新的服务方式。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全球BPO产业链重组的速度,导致全球BPO产业的竞争格局多元化,给中国等新兴BPO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服务外包输出地,在全球外包支出中,美国占了约2/3,欧盟和日本占近1/3,其他国家所占比例较小。中国正在全面承接国际服务业浪潮的转移。全球现代服务业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体系与标准尚未健全。这种态势非常有利于推动以我国为主的相关国际标准与体系的建立,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提高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必须结合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和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现状,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服务业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服务业共性过程的研究和提炼,充分有效地组合全社会的物流资源,以帮助提供物流服务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快速健康的发展。

随着服务型经济的发展,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尤其是生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几年里,生产业对北京市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到42.2%。北京市的物流资源丰富,航空、铁路、公路交通发达,是北方重要的枢纽城市。物流服务行业是北京市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北京市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服务业中存在大量诸如,运输服务过程中“满装不满载、满载不满装、车辆返空率过高、运输成本过大且难以控制”等方面问题;在仓储业中,有按照货位收费、按货物吨位收费和按照仓库地皮收费的多种模式,服务标准和规范不统一。所以,必须对服务需求、作业环境、所提供的具体服务项目的内涵、服务过程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以及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和预期的服务效果,进行充分地研究和分析,这就是服务流程设计和优化的过程,将服务流程设计、优化与控制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物流服务业的研发与创新过程。

服务业研发和创新中存在的难点

服务业的创新是过程的创新、流程的创新,这些流程的创新往往是无形的。服务业研发活动是由方法、参与者(如咨询师)的行动组成的。服务业研发具有独特性和交互性,在实施中具有一定的困难。一是服务业本身的活动难以规则化,标准化,往往是每一项服务都有体现所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的一面,这给服务业的研发带来一定困难;二是服务业的创新和研发,都需要与服务对象参与服务的全过程,因此,服务业的创新要远难于生产制造业;三是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在服务业中的区分十分困难,由于过程创新的无形性,其创新效果往往体现在产品创新效益上,因而普遍重视对有形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忽视了对无形服务过程的优化与创新;四是服务创新的新颖度范围虽然较广,但以渐进性创新为主,根本性创新少;五是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

务业有四大特征:无形性、不可分割性、不可保存性和多变性。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专门的、成熟的、适应于各行各业的服务创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物流服务的创新与政策性建议

在关注物流业态创新的同时,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考虑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性,既要兼容传统物流业、又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物流服务业的创新。影响物流服务创新的主要因素有服务业的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水平、物流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资金投入量、国家对服务业创新的政策支持、服务创新产生的经济效益等。通过检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深入到工商企业及物流企业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第一,在中央大力推进和构建节约型社会时,提出尽可能“用低耗能(或无消耗)的软产品(服务)替代高耗能(或有消耗)的硬产品”的思路,使服务质量成为制造质量的弥补,并成为质量差异化的重要来源。建议:政府大力推广物流服务增强的宣传和促进工作,增强物流服务的工程化,将低耗能的服务业作为实体产业一样重视和运作。

第二,大力加强物流服务业的标准化管理与考核。将物流服务系统与物流系统分开,实现从服务过程的设计与优化、物流服务运作模式、服务规则的挖掘、服务过程的跟踪与管理、服务意外事件的分析与应对的全过程的服务挖掘。建议:加强物流服务项目标准化,尤其对产生无形效果的服务的质量、数量和费用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出台物流服务的收费标准,杜绝服务乱收费的现象。

第三,正确理解“物流”的涵义,物流是针对商品流通所提供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的服务,物流业态呈现出多样性。建议:将物流服务系统与物流系统从概念到研究与运作上分开,将物流服务拓展为工作流服务,实现所有行业、所有业务、所有流动的服务一体化。全面整合商品流通过程中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信息流引导工作流程,由工作流程决定物流流程,由物流流程决定资金流程和结算流程,以服务为纽带,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与集成,并对服务协同技术进行专门研究。

第9篇:服务业的特性范文

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约为40%,这是很低的水平。在“金砖四国”(BRICs,指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中,俄罗斯服务业占GDP的59%,印度为53%,中国是四个国家中最低的。此外,世界各国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是68%;即便只与中低收入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

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是自然经济规律导致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用来解释服务业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均GDP水平、城市化程度和教育水平。如果人均GDP水平、城市化程度及教育水平较高,服务业占GDP比重往往也较高。但比较中印发现,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两倍,城市化程度和平均教育水平也比印度高,服务业比重却比印度低。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解释中印服务业的差别。

另一个解释是统计数据存在问题。的确,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之前,中国服务业存在很大的少算、漏算成分。但经济普查使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31.9%增加到了40.7%,统计问题较好地得到解决。而即使是普查后的数据,也没有消除中印在服务业上的差距。

那么,中国服务业比重过低,是不是因为一些政策使其发展受到阻碍?政府干预是否过度?干预过度是否会对服务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另外,服务业发展中是否存在一些市场不能做到的事,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政府却做得不够?

在政府失灵方面,一个经常得到强调的因素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导向。通常,中国地方政府投资大型工业项目的冲动比较强;而服务业企业一般较小、较为分散,因此政府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地方政府对经济和投资又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所以服务业难以得到投资。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可能也存在,因为无论是从政绩、税收还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来考虑,地方政府都会倾向于采取政策吸引大型的工业企业。

政府干预对服务业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来自中国各地区间仍然存在的地方保护。研究表明,服务行业的地方保护程度相对是比较高的。竞争的缺乏限制了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即便是在国与国之间保护的层次上,服务业的贸易壁垒往往也会高于制造业的贸易壁垒。

第三个方面是,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希望通过某些行业达到其他目的,因此对这些行业实行垄断,从而抑制了其发展。

例如,很多人认为,银行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政府对银行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控制。而科教文卫事业被认为具有公益性、服务性,政府也应该“管起来”。类似思路所导致的政府措施,往往会对非政府部门产生挤出作用,而由政府提供这些服务的效率通常是比较低的。

第四,由于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比较滞后,在一些可能并不需要政府垄断的行业,例如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一般性的艺术表演等,事业单位提供了本可以由市场提供的服务,从而抑制了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五,政府对服务业的管制往往多于对制造业的管制。如行政审批环节较多,效率较低,收费种类也较多。

第六,非国有企业为了追求效率,更有可能将企业内部的服务社会化,由市场来提供;而国有企业中服务社会化程度相对可能较低。中国过去的经验证明,当每个企业都为自己提供所有服务即“企业办社会”的时候,服务效率一定是非常低的。

最后是我提出的所谓“关系密集型行业”,这在服务业中大量存在。一般在“关系密集型行业”中,“关系”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而关系的规模效应不强,往往难以形成大企业,无法充分利用潜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在政府对市场失灵补充作用的缺失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法律环境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虽然法律环境对每个行业的发展都很重要,但服务业发展特别需要健全的法律环境。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原因在于服务业中的交易比较复杂。制造业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产品的认识是较为清楚的,产品的特性较容易描述,因此,交易合同较容易执行,对法律环境的要求相对就不那么高,甚至可能存在种种非正式手段来替代法律的作用。但服务业不一样,例如金融服务,银行对企业的风险程度往往不是很了解,执行贷款合同就比较困难。此外,服务业中有更多与服务对象特性相关的定制产品,交易这种产品时需要对产品进行非常详细的描述,交易往往还存在时滞性,因此也导致了合同的复杂与执行的困难。

这些方面都需要有更好的法律环境来加以支持。如果法律环境不尽如人意,人们可能就会选择不去交易,不到市场上获得产品,而由企业自己生产,导致服务社会化的程度降低。这是法律环境对服务业发展影响的第一个渠道。

第二,服务业中有更多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会比较困难。

比如,消费者购买软件,其他人复制软件却不会对他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消费者就不存在任何积极性去保护软件的知识产权,因此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来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法律环境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对服务业特别是对本国服务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企业会更多地在内部提供服务,以避免商业秘密的外泄,从而同样导致服务社会化水平降低。这是法律环境对服务业影响的另一个渠道。

第三,服务业获得投资也存在困难。在制造业中,资产多是有形的,如设备和厂房。制造业企业要获得投资,可以用厂房、设备作为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但服务业资产通常是无形的,服务业企业可能没有较大规模的有形资产作为抵押品。在完善的法律环境中,无形资产可以得到充分界定和保护,获得投资的问题会较容易解决;但如果法律环境不善,服务业就可能难以获得融资。

我们可以得到的理论猜测是,政府干预程度越高,法律环境越不完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越低。我们对数据的分析证明了这一结论,即政府干预程度和法治环境对服务业确实有显著影响。

这一影响有多大?能否充分解释中国服务业比重的低下?仍然以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差距为例。分析显示,如果中国的法律环境变得和印度一样,则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可以提高4.4个百分点;而尽管印度的政府干预程度也较高,但如果中国的政府干预降到印度的水平,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可以提高6个百分点――这都是非常显著的影响。

这两种因素相加,基本上解释了中国和印度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差别。而人均GDP、城市化、教育水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