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气化生产技术范文

煤气化生产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气化生产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煤气化生产技术范文

关健字:煤化工产业煤气化技术 产业结构

Abstract: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n China's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has a pivotal status, its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s. Coal reserves in China is very big, is China at present the main fossil energy, want to develop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will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new coal chemical industry.

Key words: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F52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现状

1.我国的煤化工技术水平发展处于落后地位

我国是煤炭储备量的大国,但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能力都是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煤化工产业存在诸多问题。

(1)煤化工整体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2)行业生产力水平低的中小企业较多,具有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大型企业所占比例较小。

(3)产品类型较少,产品附加值较低。

(4)加工设备落后,加工能力差,后续应用技术没有跟上。

(5)产品生产过程中,能耗较高,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2.煤气化技术落后

煤气化技术是煤化工技术水平的代表,但我国的煤气化技术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对煤气化产品的需求合成氨、甲醇、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合成氨的需求量很大,我国的合成氨产量是位居世界第一位的,但生产技术落后,产生的能耗高,污染十分严重。我国甲醇生产也面临生产技术落后与生产规模分散且能耗高的落后场面。另外,其他煤气化产品也没有形成产业化、工业化生产。

3.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会对我国能源—化工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煤化工工业在中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煤炭在中国的储备量很大,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化石能源,它也能够衍生出其他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煤化工产业还将与能源和化工技术结合,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供给,能源的供给就要有新兴的煤炭能源一体化产业做保障,煤炭能源一体化产业不但会降低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还会使中国减少对外国石油的进口数量。中国目前对煤化工产品的需求量随着国家工业的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突飞猛进,由此可见,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机遇。

4.煤化工产业生产的主要技术产品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并将煤经过化学加工将其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和其他化学品的过程。依据煤的加工温度变化进行的生产环节,在这个生产环节中,主要技术有炼焦技术、煤的气化技术和煤的液化技术。在这些生产技术中,炼焦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广,使用时间最长,至今仍然是煤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的气化技术的使用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方向,煤气化技术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煤化工技术的先进程度,煤气化技术在整个煤化工产业的现代化实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煤气化主要应用于各种气体燃料的生产,所生产出的产品都是洁净的能源,洁净的能源是国家和社会正大力提倡的一种环保能源,这些能源的使用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可以大大降低燃料使用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煤气化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生产直接用于燃烧的气体燃料,第二,是生产的合成其他合成液体燃料所需的气体。这两个方面都是煤气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煤液化是煤化工的另一项有发展潜力与前景的技术,它是利用煤高压加氢液化,生产人造石油和其他化学产品。在当前,石油消耗速度过快,马上面临的短缺的问题,煤的液化产品替代石油在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新型煤化工技术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化学化工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为社会产义建设提供能源的有力保障,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就是煤化工产业的关键所在,使用新的煤化工技术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将是煤化工产业的必要转型与发展方向。目前,新型煤化工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

1.煤气化技术

煤气化技术是煤化工产业发展最重要技术模块,它是一个国家煤化工技术水平的标志。为了提高我国的煤气化技术,我国先后引进国外知名的生产设备,其中有鲁奇、德士古等炉型。这些设备的引进为我国煤气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在煤气化技术这一领域,我国目前正在大力以天然气和煤为原料制取高辛烷值添加剂,这个技术的突破将对我国的煤气化工业产生划时代的意义。

2.以煤为原材料生产甲醇的工艺

甲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料,而且化工产品对它的利用量也十分大,利用它可以进一步制取醋酸、醋酸酐、甲酸甲酯、甲酸、草酸等重要的化工产品。因为我国的煤炭储量很大。利用煤炭为主要原料进行甲醇的生产是我国煤化工产业探索的课题,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甲醇生产产业基地,主要技术是以高硫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的创新工艺,这项技术的实现都将使煤制甲醇技术在全国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3.烃类的合成

烃类的合成已成为煤化工产业新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国内外专家进行的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利用煤炭合成烃类原料是十分可行的,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展现了令人振奋的工业前景,目前烃类合成这项研究已被列为科技部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四、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要想推动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就要依托新型煤化工技术优化我国的煤化工产业,鼓励与促进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产品的选择以市场的需求为依据;第二,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新的技术设备进行生产,走优化工艺生产之路;第三,利用其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它的发展方向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市场的需要。

第2篇:煤气化生产技术范文

[关键词]褐煤 气化 水煤浆

中图分类号:TD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254-02

褐煤储量占全世界煤炭总储量的20%,我国褐煤储量占煤炭总储量的17%。以前人们对褐煤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当前全球能源状况日趋紧张,如何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褐煤已经成为有待深入研究的世界性课题。

褐煤内孔表面积大,吸水能力强,成浆性差,一般不易制得高浓度的煤浆。褐煤制水煤浆,应主要从如何改善其成浆性能上考虑,成浆性能则主要指水煤浆的浓度、流变特性和稳定性。褐煤制煤浆可以采用的改进措施主要有合理配煤、磨煤与级配技术、添加剂配方及生产技术、对褐煤提质改性等[1]。我们选取神华呼伦贝尔褐煤提质项目提质后的褐煤从煤质性能和成浆性实验两方面进行了褐煤制浆技术适用性的探讨和分析。

1、从煤质性能方面分析

由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分析检测中心验测定的神华呼伦贝尔褐煤提质公司提质后褐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灰熔点、化学反应活性数据分别见表。

该褐煤的发热量Qb1ad为27.731MJ /kg,。由表1―3中可以看出,体质后的褐煤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高,固定碳含量低,发热量低,热稳定性差,灰熔点低,煤质不稳定。

1.1 水分、固定碳与发热量

褐煤中较高的水分含量对各种煤气化技术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于水煤浆气化技术,煤中水分尤其是内水含量越高,成浆性能越差。 在水煤浆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内水含量高的煤浆,表观粘度较大,以致流动性较差;若使其达到较好的流动性,必须降低煤浆浓度。而且煤中水分含量高时,磨煤操作容易溢浆,可供选择的添加剂种类少,添加剂用量大。上述褐煤煤种的固定碳含量和发热量低,不仅单位有效气体的煤耗高。如果不能将制浆浓度提高到55% 以上,则不宜用于水煤浆气化技术。

1.2 灰分与灰熔点

灰分不直接参加气化反应,却要消耗煤在氧化反应中产生的反应热。该褐煤煤种灰分高,因此会增加气化炉的比煤耗、比氧耗,对各种煤气化技术都不利。气化后形成的灰渣都进入渣水处理系统,灰分中SiO2、Al2O3 等硬颗粒会对管道、阀门、设备产生过度冲蚀以致泄漏,CaO、Fe2O3 等碱性成分与渣水中的细灰又容易在管道、换热器的一些部位沉积、结垢,造成堵塞[2-3]。因此,灰分高,使得渣水中的固体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渣水处理系统的负荷,能耗也随之上升。

为保证气化过程具有较高的碳转化率,湿法料浆加压气化采用液态排渣操作工艺,因此要求所用的原料煤种应有适宜的灰熔点。若原料煤种的灰熔点过高,为保证气化炉液态排渣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提高气化炉的操作温度,但由于气化炉操作温度过高,会导致炉内耐火材料蚀损速率加大,使用寿命缩短,同时氧、煤消耗升高,气体成分变差。经分析数据(表3)可看出此褐煤样品的灰熔融点偏低。

1.3 挥发分

高挥发分对不同气化技术的影响不同。对于移动床气化技术,自下而上的高温气流要经过相对低温的干馏段,煤中的焦油、酚、氨、甲烷等挥发分随煤气带出,焦油会堵塞管道和阀门,焦油、酚、氨会使煤气的净化复杂化。对于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由于反应温度高,煤气中基本不存在上述成分,煤中挥发分经高温裂解成为煤气的有效成分。对于流化床气化技术,其本身要求气化反应活性好的煤种,因此高挥发分对流化床气化技术也是有利因素[1]。

1.4 总硫含量

原料煤中存在的硫,在气化过程中生成H2S和少量的有机硫(COS),原料煤中的含硫量主要影响合成气的净化。此提质后褐煤煤样硫含量低,属低硫含量煤种,适于气化。

2、 进行成浆性实验分析

为了提高气化的效率, 水煤浆固体含量的一般在60%(wt)以上。水煤浆属于煤粉悬浮体系,煤粉悬浮体系的特性除与原煤性质有关外,其粒度组成即分布程度也将直接影响水煤浆的物理和工艺特性。纯粹的细粒子并不能制成高浓度的水煤浆,必须将粗细粒子适当搭配,使体系具有足够宽的粒度分布和适宜的分布结构,造成溶液中不同粒子间的相互镶嵌才有利于制备高浓度的水煤浆[4]。

高浓度的水煤浆体系需具有较宽的粒度分布,由于煤粒的亲水性较差, 悬浮的大颗粒因受重力作用极易下沉,细颗粒易于相互凝聚而加速沉淀。同时水煤浆具有表观粘度随速度梯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的特性,即水煤浆在管道内流速越快其表观粘度越小。当管道内水煤浆流速过慢时,会使水煤浆的表观粘度变大、流动变差、稳定性下降;若管道内水煤浆流速低于临界速度时,水煤浆会出现脱水沉淀现象,严重时将堵塞管道,造成无法通过管道输送。随着管道内水煤浆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水煤浆将达到均相流动,水煤浆的表观粘度变小、流动性变好,易于管道输送,但是必须考虑到,水煤浆中含有大量固体且粒度分布较宽,若管道内水煤浆流速过快,在其相对较高的流速下流动时水煤浆具有很大的磨蚀性,将大大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5]。

考虑到上述因素,经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后,神华包头煤化工现用的煤粉粒径最佳比例如表4所示。

褐煤被研磨制成煤粉产生的≤ 200目的煤粉量远远大于烟煤,因此提高≤ 200目煤粉的含量改变表4的配比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针对神华呼伦贝尔洁净煤公司提供的褐煤提质样品进行制浆试样,总结如下:

2.1 提高细粉含量,将≤ 200目细粉含量比重提高到总煤粉含量的80%时(表5),进行制浆试样,经实验分析制得粘度为1071mPa.s的样品时,煤浆的固含量最高为52.1%(表7)。用于气化煤浆固含量应不低于55% 由此可见≤ 200目煤粉含量达到80%制取的煤浆不适于气化,应改变配比降低≤ 200目煤粉含量。

2.2 改变配比降低≤ 200目细粉含量,经实验分析当为≤ 200目细粉含量为45%(表6)时制得浆液粘度为1108mPa.s,固含量最高达到58.8% (表7),此浓度能用于气化。

2.3 样1,样2(表7)静置24小时后未发生硬沉淀,用搅拌器搅拌30秒及成为分散均匀的浆液,由于气化生产过程中,水煤浆一直处在动态搅拌情况下,此煤质可用于制气化用水煤浆。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在水煤浆制备过程中煤粉的粒径分布固定后,由于当添加剂加入量太少时,添加剂未能同煤粒完全作用,不能使煤粒充分分散;而当添加剂加入量过多时,添加剂分子之间聚成胶束,使其有效浓度相应降低,故添加剂的加入量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当煤粉粒径分布发生改变,添加剂最佳值范围也会发生改变。

3.2 依据神华包头煤化工烟煤制浆的煤粉粒径配比进行褐煤制浆实验,制得煤浆粘度小,不适于气化,由此可见不同的煤质应选择不同的煤粉粒径配比。

3.3 增加≤200目细煤粉的含量,能提高煤浆的粘度,但是也会导致固含量降低。

3.4 因为煤内含有酸性物质制浆后煤浆成酸性,对设备有很大的腐蚀性,因此要加入适量烧碱将浆液的pH调节到7―8之间。

3.5 加入烧碱后煤浆液会变粘稠,浆液粘度会比加入烧碱前增大。

参考文献

[1] 周夏,刘长辉.褐煤气化技术适用性分析[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8, (3)

[2] 周夏,高淑萍.灰水系统管道阀门损毁原因分析与对策[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6,(3):22 - 24.

[3] 王彦海,高淑萍,周夏.气化灰水闪蒸气带灰的原因及措施[J].氮肥与甲醇,2007,2(6):35 - 38.

第3篇:煤气化生产技术范文

关键词:现代煤化工;技术需求;技术分析;发展趋势

1煤化工技术现状

1.1煤炭焦化的技术现状

随着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煤炭的焦化工序使得成本变得更加的低廉并且也更加的环保。我们国家是现阶段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焦炭产出国,总体的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们国家的煤炭焦化技术发展到至今已经变得非常的成熟。煤炭焦化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向着低成本以及高环保发展,随着焦化的技术飞速的发展,也有效的促进了多种新型的炼焦工艺飞速的发展,比如:捣固炼焦的技术、选择性的粉碎技术以及煤炭调湿的技术等等。煤炭焦化的技术是属于密集型的一种产业,而新型的煤化工一定要利用先进的、完善的工艺来进行实施,但是,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的人才以及相关的技术还非常的缺乏,使得很多新型的企业想要快速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1.2煤液化技术现状

煤炭液化的技术主要可以分为:直接液化以及间接液化这两种。对煤炭的液化技术来说,我们国家还处在前期发展的阶段,但是,液化的产品已经非常的丰富,潜在的市场非常的大,而煤化工的技术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方向。而直接液化法指的就是在一定程度的温度压力环境当中,直接从液化煤当中对液态的产品进行提取的一项技术。我们国家的煤炭阶级液化产业已经气的了非常大的突破,并且有关的企业已经进行建设。煤间接液化法指的就是在相应的条件当中,对煤气化生产合成气,之后就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当中相应的把合成气有效的转化成其他的一些液态产品。这种技术相比较而言还比较落后一些。但是,实际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大。

1.3煤炭气化的技术现状

煤炭气化能够有效的对深度煤炭进行转型,并且也是煤化工产业化快速、稳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支持,并且也向着高效、优质以及环保的方向快速的发展。在当今阶段,在全世界大范围进行运营的大型气化炉大约是四百台左右。主要的品牌位壳牌、鲁奇以及德士古这三家比较大型的企业。就依照技术方面来说,我们国家当今阶段的煤炭气化和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很多大型的煤气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国家政府部门广泛的关注。

2我国的煤化工产业技术路线

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当今阶段的煤化工产业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业系统,所包含的范围非常的大、建设的难度比较高、并且对于区域方面的要求非常的强,当今阶段的煤化工单位一定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完善,按照本区域的资源特点以及交通运输的环境,选择最合适自身发展的方式来进行建设的工作,对生态一定要加强保护的力度,对煤化工产业链一定要合理的进行布局。

2.2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当今阶段的煤化工产业慢慢朝着密集型的方向发展,不论是投入的资金,还是先进的技术或者是建设的规模越发的大,也使得精细化的程度变得更加的高,大大的提升了建设单位的经济收益。因为煤化工产业自身存在的特点,在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使得环节变得更加的繁琐,需要生产技术的水平比较高、对技术进行开发的难度非常大等等,所以,我们国家一定要对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深入的进行研究,一定要以传统的煤化工来作为主要的基础保障,以煤气化的技术来作为核心所在,不断的加大改进的力度,对技术不断的进行完善。

2.3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煤化工的产业对于技术方面的要求非常的高、属于密集型的一种产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采用新的技术就能够有效地减少能耗,并且也能够大大的提升生产的效率。对相关的企业一定要大力的提倡使用新的技术,我们国家自主拥有的知识产权都有:煤氧化、甲醇与醋酸的合成以及煤制烯烃等等,对我们国家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一定要广泛的应用到煤化工产业当中。与此同时,一定要大力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3煤化工的发展趋势

煤化工发展到至今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从炼焦技术一直到现阶段的液化技术以及气化技术,使得煤化工的技术变得更加的简化。煤化工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飞速的发展,大大的促进了世界经济大大的提高。在后期发展的时间当中,煤化工技术主要能够体现在下列几点:对煤炭洁净气化的技术不断的进行完善,为煤炭化工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保障基础,煤化工的技术在当今阶段的煤化工技术当中占据非常关键的位置。随着各个国家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使得全世界也对环境方面的因素越加的重视,煤化工技术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非常的大。在当今阶段石油不断的开采变得越来越少,煤势一定会代替石油的位置。

4结语

总而言之,煤化工在当今阶段处于选择的关键阶段,技术想要飞速的发展就一定要应用新的技术,并且对传统的技术不断的进行完善。只有对煤炭的清洁进行有效的转变,才是真正的新型煤化工。

参考文献:

[1]刘,韩甲业,熊志军,等.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煤炭,2015,41(3):81-85.

[2]余长军.煤化工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煤炭与化工,2016,39(5):27-30.

第4篇:煤气化生产技术范文

关键词:磷化工;现状;发展

贵州化工产业是贵州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包括磷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橡胶加工、无机化工和生物化工。本文重点介绍贵州磷化工的现状及发展。

一、 贵州磷化工现状

贵州省磷化工起步于1958年,历经四十九年,已初步形成一个磷肥、磷复肥、黄磷及其下游产品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目前,贵州省的磷酸二铵产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黄磷产量居全国第二,约占全国产量的25%。贵州省高浓度化肥的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全国高浓度磷复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贵州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磷化工基地和钡盐生产基地;其中,国家“八五”和“九五”期间建设的五个大型磷矿肥基地之一贵州省瓮福矿肥基地是亚洲目前最大的磷化工企业,公司现具有磷矿石350万吨/年、磷精矿240万吨/年、硫酸200万吨/年、磷酸80万吨/年、磷酸一铵48万吨、磷酸二铵1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贵州开磷集团公司拥有年产250万砘磷矿石、30万砘磷酸一铵、60万吨磷酸二铵、10万吨重过磷酸钙、10万吨普通过磷酸钙、7.5万吨合成氨、13万吨农用硝酸铵、NPK复合肥20万吨、1.5万吨饲料级磷酸氢钙、1.5万吨黄磷的生产能力;贵州西洋集团生产规模为年产磷复肥100万吨、硫酸100万吨、合成氨12万吨、磷酸二铵80万吨、盐酸30万吨、焦炭60万吨。是贵州省最大民营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硫基复合肥生产企业。

磷化工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已具一定规模,在国内已处于领先的地位。据统计[1],2006年全省磷化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化工工业产值250个亿,磷化工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化学工业的60.08%。全省工业产值1400多个亿,化工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17.86%,磷化工产业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0.85%。贵州高浓度磷复肥、黄磷的生产技术、装置水平、生产能力等方面在国内已经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国际同行中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06年,磷肥产量132.07万吨(P2O5),其中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112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二;黄磷产量15万吨,居全国第二,约占全国产量的25%[2]。

初步形成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产业链相连接的磷化工产业带。“十五”以来,贵州省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磷化工产业在资源富集区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三大高浓度磷复肥企业均分布在这个产业带内,并发挥着产业聚集的作用,推动了产业创新,不断延长产业链,使磷化工产业向精深方向发展。

磷化工产品开始由初级产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磷化工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贵州磷化工产品只有磷矿石、磷矿粉、普钙、钙镁磷肥、黄磷等少数几个磷的初级加工产品。如今磷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深加工产品得到了发展,品种增加到二十余个,高浓度磷肥从无到有,现占全省磷肥比例已超过88%,磷铵生产能力及产量在全国排位第二,并且获得本行业唯一的两块中国名牌。开磷(集团)井下锚杆护顶空场采矿、无轨机械化运输,宏福总公司露天采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浮选剂选矿、磷矿浆管道化输送、大型湿法磷酸生产装置国产化、磷酸二铵联产料浆法磷酸一铵等创新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贵州省磷化工发展的总体布局

我们在对贵州的磷资源和磷化工产业的格局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磷化工南北联线发展布局的思路。今后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发展拟按“完善、充实、强化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织金煤、磷、电、化多联产一体化生态工业新区”的总体思路来布局[2]。

1.强化瓮福磷煤化工大型生态工业基地(黔南地区)

以黔南地区宏福总公司瓮福磷矿、瓮福磷肥厂为核心,地域涵盖瓮安县―福泉市―都匀市,并辐射到贵定、龙里。该生态工业基地以磷、煤、电三大产业耦合共生,发展以磷铵为代表的大规模、多品种、功能型高浓度磷复肥,湿法磷酸同集约化黄磷生产相结合,发展磷酸盐和精细磷酸盐产品为特色。“十一五”期间,该基地的目标重点是完成磷铵所需原料合成氨的配套,多品种新肥种、湿法磷酸净化、氟回收制无水氟化氢、从稀磷酸中回收碘;启动利用湿法磷酸发展三聚磷酸钠、饲料级磷酸氢钙等项目;在磷石膏综合利用制建筑砌块、磷渣综合利用制磷渣水泥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争取建成窑法磷酸工业化示范装置,在窑法磷酸工业化、大型化的创新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工建设瓮福新增400万吨/年磷矿采选能力的二期矿山建设项目。

该产业基地的生产力布局突出以湿法磷酸为主线、磷煤化工共生耦合为特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友好、和谐。其循环的基本脉络是:煤资源经高效、清洁气化,产出优质合成气,并实施热电联产,使合成氨生产与磷铵生产链相耦合,进而生产磷酸一铵、二铵、功能性磷复肥及工业级磷酸一铵,产出的甲醇进而生产二甲醚产品;磷、硫资源组合加工形成的湿法磷酸主产业链,既包括主产品高浓度磷复肥的生产,也包含实施磷矿资源中伴生元素碘和氟的回收利用;磷、煤资源组合加工生产的窑法磷酸,既可与湿法浓缩磷酸组合生产磷酸二铵,又可与湿法稀磷酸组合生产磷酸一铵,还可与净化湿法磷酸组合生产系列磷酸盐产品;磷资源与电力组合形成的黄磷及热法磷化工产业链,既包括黄磷及其精细磷制品、精细磷酸盐系列产品的生产,更包含磷渣、磷炉尾气的大宗资源化利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既实现了宝贵硫资源的循环,更使磷矿伴生的钙、硅元素得到大宗资源化利用;煤气化产出的合成气脱硫净化回收得到的硫化氢用于生产硫酸;热电联产产出的蒸汽先发电,再用于合成氨、甲醇生产,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锅炉烟气回收的SO2并入硫酸生产系统生产硫酸;煤气化炉渣、除尘灰,热电联产锅炉炉渣同湿法磷酸排放的磷石膏、黄磷炉磷渣,组合用于生产建材。各产业链共生耦合、循环组合的实现,将成为国内磷化工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2.贵阳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黔北地区)

建设开阳永温-大水磷、煤化工产业新园区。本园区以开磷(集团)大水工业园区120万吨/年DAP项目为核心,以同兖矿贵州能化50万吨/年大型煤头合成氨耦合共生为特征,并辐射到开阳金中、城关磷化工企业群落。重点实施、并完成开磷矿业公司新增150万吨/年磷矿扩产改造,县级以下小磷矿的技术改造与整合,开磷(集团)大水工业园区120万吨/年DAP及其配套的硫酸和磷酸,兖矿贵州能化50万吨/年合成氨;三聚磷酸钠改造扩产,发展工业级磷铵、赤磷、三氯化磷等黄磷深加工,实现磷渣资源化利用。

充实开阳双流-白马热法磷化工产业走廊。开阳双流-白马热法磷化工产业走廊聚集了黔能天和、国华天鑫、青利工贸、双流开发、开阳磷化、核工业新源、西洋磷铵等重点磷化工企业,是我省黄磷的集中产地,截至2005年末已形成11万吨/年黄磷生产能力[3],是黄磷板块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有条件、最具前景的地区。在“十一五”期间,这个产业区将利用黄磷生产产生的大量黄磷尾气发展“碳1”化工;利用磷渣为原料发展建材;利用自有知识产权,发展脱氟磷酸三钙等优势产品;以规模化、集约化的黄磷产能为平台,发展食品添加剂、阻燃剂、水质稳定剂、低砷、高纯黄磷等精细磷酸盐、磷制品;建成西洋肥业公司50万吨/年MAP及其配套装置;力争实现电磷结合,大型黄磷炉用电直供。

完善息烽磷化工企业群落。以中化开磷和开磷集团磷业公司为主体的小寨坝磷化工区现已形成黄磷1.2万吨/年,DAP 30万吨/年, MAP 36万吨/年, TSP10万吨/年, DCP1.5万吨/年的生产规模。该群落还涵盖西洋肥业公司的息烽S-NPK生产基地,息烽磷矿采掘及黄磷生产。该群落是贵州国家级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十一五”期间重点完善中化开磷60万吨/年DAP;实施息烽磷矿露天转井下采矿改造;开发、发展湿、热并举的磷酸盐产品;开展磷石膏、黄磷炉磷渣资源化利用;完成中化开磷的大型硫磺制酸余热发电、磷矿浆管道输送、全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节水实现环境和谐的改造工程。

3.建设织金煤、磷、电、化多联产一体化生态工业新区

织金是我省最大的无烟煤田――织纳煤田的中心地区,煤炭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7.6亿吨。织金磷资源储量14.9亿吨[4],占全省磷资源总储量一半以上,该矿区磷矿富含重稀土元素,是我省磷资源富集区中一块待开发利用的处女地。随着隆百铁路织黄段的开工建设,该地区煤、磷两大资源的组合优势凸现,创新整合煤、磷、电、冶四大产业,建设以煤、电、合成氨、高浓度磷复肥、重稀土回收综合利用等多产品耦合共生、多联产为基本组合模式的新型工业园区的条件基本具备。在抓紧勘探查明磷矿储量、质量及其开采条件,加快磷矿选矿技术、伴生元素的回收、加工新技术研究的同时,扎实做好煤、磷化工、能源、稀土冶炼回收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基地建设各项目的前期工作。

作者单位:赵拉 贵州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匡国明 贵州化工协会

参考文献:

[1]匡国明.贵州磷复肥工业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J].磷肥与复肥,2000,1:56-58.

[2]匡国明.贵州磷复肥工业的现状及应对入世之策[J].磷肥与复肥, 2002,5:19-21.

第5篇:煤气化生产技术范文

资源、能源、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遇到的突出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中国处于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能源禀赋决定了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同时伴随着日益突出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即能源与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和二者的增长方式)和基础能源构成优化(即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必须考虑传统能源远未优质化的国情,加快能源政策调整,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推进煤炭低碳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积极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能源耦合优化技术,着力推行清洁能源发展战略。

煤炭的清洁开发和利用,是我国推行清洁能源战略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绿色煤电产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现有百万千瓦机组62台。近期,世界先进的四川白马600兆瓦CFB燃煤发电示范工程投入试运行,华能集团250兆瓦IGCC电站进入试运行阶段。截至目前,全国的烟气脱硫机组已经超过了6亿千瓦,烟气脱硝机组超过了1亿千瓦。

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已经具备了产业雏形,从传统的煤转化焦炭、电石,煤制化肥为主的传统产业,逐步转向替代油品和化工品为主的现代化工。同时,煤基清洁转化的技术体系基本形成。除中国外,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如此完整的用煤来生产油气和化工品的基础体系,从替代石油、天然气到乙烯、丙烯、乙二醇、甲醇及二甲醚。

在中国,煤炭转化主要布局是产煤省区,集中在晋、陕、蒙、宁、新等省(自治区),以内蒙古为最多,其次是宁夏和新疆,逐步形成了煤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体系,以煤液化生产油品和煤气化生产合成气作为核心技术,以油品和化学品作为主要产品的产业体系,为我们国家煤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那么,以煤为基础的清洁能源系统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构建“近零排放”能源系统?

煤基清洁系统内涵

近一段时间,国民经济发展还离不开煤炭。煤炭从生产环节到使用环节,产生我们所需要的热和电,与此同时我们希望降低其负面影响,也就是降低废水、废气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清洁煤就是把煤炭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从未来清洁能源产业架构来考量,把化石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不同的能源品种,在整个能源体系里将它们进行融合,这就包括了传统的能源生产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融合,也包括生产技术的融合,最终的产品不仅仅是单种产品,比如电力或者化工品,而是综合的化工能源产品。

因而,中国的清洁能源应按照“两步走”来发展。第一步大力推进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在今后十到二十年都要以此体系为主。然后,再大量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争取大幅度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这样的能源系统,需要将洁净煤技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二氧化碳的减排技术相结合。通过煤的清洁利用和能源耦合技术,强化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对冲当前可再生能源经济性相对还不够强的情况。也就是说清洁能源加上智能能源系统,实现能源产业的革命。所以我们提出——“近零排放”的煤基能源系统。

煤炭生产包括开采、加工、运输前端环节和后端环节。后端环节也就是煤的利用,主要是发电、煤转化这两个主要方面。煤电是当前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大致要占50%以上,未来比例还将增加。在清洁煤转化和利用领域,当前约有20%的煤炭用于转化,未来比例也要提高。“近零排放”的概念,就是把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以后,不仅是直接燃烧,而是将煤气化和富氧燃烧结合,副产品直接用于煤的转化,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最终能够生产清洁产品,在过程中实现减排。

“近零排放”的煤基能源系统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一、产品多元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电、天然气、热,污染物含量超低的液体燃料油,航空和军用特种燃料,化工品等清洁能源和工业原料,把能源和化工这两个行业融合到一起。

二、系统集成。在整个能源体系里,通过煤的转化和新能源的转化,与新型的煤基产品结合在一起,生产不同的能源产品,实现多种工艺的融合和集成。

三、近零排放。污染物的近零排放,是指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的排放。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实现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等多种污染物的联合脱除。将二氧化碳在化工装置里高浓度提取,用于驱油、驱气或者CCS,有效地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否做到全部处理,完全取决于成本。

按照鄂尔多斯十万吨级的规模,处理每吨二氧化碳的成本在200元左右。煤炭直接液化生产1吨产品,大致要排放3吨二氧化碳。每吨成本增加600元。当前煤直接液化成本大致是每桶油60多美元,如果加上二氧化碳处理成本,就增加10美元。在中国,煤制油税收非常高,生产不到90万吨产品上缴税收12亿元,平均每吨产品要交税1500元,如果税收适当减少,二氧化碳的全部处理具有经济效益。

四、资源价值。煤炭除了本身的能源和化工价值以外,还有很多的伴生资源,特别是煤当中铝、钾、锗、铀、硫等资源的综合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煤炭伴生资源的附加值,同时发展循环经济。

五、整体效率和效应最大化。通过整体优化,提高煤基清洁能源的转化效率,降低各种产品的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果实现全部联产,系统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同时实现煤基高附加值能源和化工品的联产,使得整个系统的整体效益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

要实现“近零排放”目标需要攻克一系列重点技术,建立核心技术的创新平台。神华集团提出在开发领域建立8个技术平台,在转化和利用领域建设7个技术平台。其结果是,煤炭开发外排水资源量,从当前75%降到15%,重大灾害预警时间降至5个小时以内,90%以上的硫回收,脱硫效率达到96%以上,脱硝效率达到80%以上,脱汞效率在70%-90%之间。煤和天然气转化的效率不小于65%,水耗降低60%以上,一氧化碳转化率在85%到95%之间等。

通过实现以上技术指标,节约和保护水资源4000亿吨。到2050年,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0亿吨,节约煤炭220亿吨,节煤效率达到10%,减少污染物排放,其中硫化物4.4亿吨,氮氧化物1.6亿吨。煤炭的综合转化效率在原基础上提高10%,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减少90%。

“近零排放”神华实践

神华集团作为承担发展煤基清洁能源责任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过去的几年间,围绕煤基清洁能源的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特别是在现代煤化工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已经建成全世界第一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装置,2012年生产302天,设计满负荷时间310天,生产成品油8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建成一套煤基甲醇制烯烃装置,2012年运行341天,生产聚乙烯、聚丙烯共计55万吨(设计产能是6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9亿元。以上两套装置在我国均是首次实现工业化。并于2011年年初,开始试验把煤化工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捕集后注入到2200米以下的地层,2012年已成功完成6万吨封存量,运行指标与设计指标吻合。神华集团十多年的煤基清洁能源发展探索和研究表明,煤基清洁系统的“近零排放”是可以实现的。

神华集团希望通过在鄂尔多斯和呼伦贝尔两个主产煤区建设三个示范工程,打造“近零排放”的煤基能源系统。在2020年前,完成煤制特种燃料,褐煤分级转化等重点技术研发和示范,建立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一批煤基清洁能源系统示范基地。到2030年前,基本形成“近零排放”的能源技术体系,实现煤炭高效、清洁低碳利用。在鄂尔多斯示范区,将有2000万吨煤炭进行转化,生产一系列的能源产品和化工品以及石油替代品。其中,装置的规模均为工业化规模和商业化规模,建成以后能够推广。

另外,生产过程中实现物料平衡。经过工厂加工以后的物料例如煤生产油品、天然气、电力等,实现“近零排放”,能源效率能够达到59.6%。在神华准能矿区蕴藏着世界独有的一片高含氧化铝的煤炭资源。在煤灰里,氧化铝的含量高达48%,神华集团正在研究建设合适的能源体系,将高铝附加的粉煤灰充分利用,提取氧化铝、钾以及氧化硅。

第6篇:煤气化生产技术范文

一、甲醇发展状况

1、甲醇生产工艺的发展

1923年德国BASF公司首先用合成气在高压下实现了甲醇的工业化生产,直到1965年,这种高压法工艺是合成甲醇的唯一方法。1966年英国ICI公司开发了低压法工艺,接着又开发了中压法工艺。1971年德国的Lurgi公司相继开发了适用于天然气-渣油为原料的低压法工艺。由于低压法比高压法在能耗、装置建设和单系列反应器生产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所以从70年代中期起,国外新建装置大多采用低压法工艺。世界上典型的甲醇合成工艺主要有ICI工艺、Lurgi工艺和三菱瓦斯化学公司(MCC)工艺。目前,国外的液相甲醇合成新工艺具有投资省、热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 显著优点,尤其是LPMEOHTM工艺,采用浆态反应器,特别适用于用现代气流床煤气化炉生产 的低H2/(CO+CO2)比的原料气,在价格上能够与天然气原料竞争。

我国的甲醇生产始于1957年,50年代在吉林、兰州和太原等地建成了以煤或焦炭为原料来生产甲醇的装置。60年代建成了一批中小型装置,并在合成氨工业的基础上开发了联产法生产甲醇的工艺。70年代四川维尼纶厂引进了一套以乙炔尾气为原料的95 kt/a低压法装置,采用英国ICI技术。1995年12月,由化工部第八设计院和上海化工设计院联合设计的200 kt/a甲醇生产装置在上海太平洋化工公司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甲醇生产技术向大型化和国产化迈出了新的一步。2000年,杭州林达公司开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JW低压均温甲醇合成塔技术,打破长期来被ICI、Lurgi等国外少数公司所垄断拥的局面,并在200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内首家焦炉气制甲醇装置上。

南京国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GC型轴径向低压甲醇合成塔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的鉴定。专家认为该甲醇合成塔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属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轴径向低压甲醇合成塔的空白。该项目为我国甲醇工业提供了一种技术先进、造价低且易于大型化的新型合成装置。该技术已于2003年底在山东久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5万吨/年低压甲醇装置上首次运用成功。

2、甲醇原料的发展

自1923年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甲醇合成的原料路线经历了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以煤和焦碳为原料;50年代以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流程被广泛应用;进入60 年代以来,以重油为原料的甲醇装置有所发展。对于我国,从资源背景看,煤炭储量远大于石油、天然气储量,随着石油资源紧缺、油价上涨,因此在大力发展煤炭洁净利用技术的背景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煤是我国甲醇生产最重要的原料。

二、甲醇应用状况

近年来,我国甲醇需求增长平稳,一部分来自于传统应用领域,如甲醛生产等,而新应用领域如醋酸及MTBE等则支撑着甲醇需求的增长。广义地说,甲醇应用可分为两大应用领域,即MTBE和化工应用,MTBE曾经是甲醇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带动者,但现在也有逐年减弱的趋势。

甲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生产甲醛,甲醛可用来生产胶粘剂,主要用于木材加工业,其次是用作模塑料、涂料、纺织物及纸张等的处理剂,其中用作木材加工的胶粘剂约占其消费总量的80%。甲醛需求的增长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密切相关。甲醛还用来生产缩醛树脂和特种化学品的1,4-丁二醇,其增长速度很快,但不会显著改变甲醛的总体需求状况。

醋酸消费约占全球甲醇需求的7%,可生产醋酸乙烯、醋酸纤维和醋酸酯等,其需求与涂料、粘合剂和纺织等方面的需求密切相关。

甲基丙烯酸甲酯约占全球甲醇需求的2%~3%,主要用来生产丙烯酸板材、表面涂料和模塑树脂等,预计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比较适中,而亚洲地区的增长速度较快。

甲醇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还是性能优良的能源和车用燃料。甲醇与异丁烯反应得到MTBE,它是高辛烷值无铅汽油添加剂,亦可用作溶剂。自1973年第一套100 kt/a装置建成投产以来,它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甲醛的第二大甲醇消费大户。甲基叔戊基醚(TAME)也是重要的汽油含氧添加剂,由于历史原因,总产量还不大。

在寻求汽油替代燃料的过程中,醇醚燃料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醇醚燃料是指甲醇和二甲醚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新型液体燃料,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均高于液化气。由于二甲醚的挥发性好,该燃料有效地克服了甲醇燃料不易点燃、需空气充压、外加预热器及安全运输等方面的缺点。甲醇也可以直接作为汽车燃料使用。

三、甲醇市场状况

自2002年年初以来,我国甲醇市场受下游需求强力拉动,以及生产成本的提高,甲醇价格一直呈现一种稳步上扬走势。甲醇市场价格最高涨幅超过100%,甲醇生产的利润相当丰厚,效益好的厂家每吨纯利超过了1000元/吨,因而甲醇生产厂家纷纷扩产和新建,使得我国甲醇的产能急剧增加。

目前在建或拟建的大型甲醇项目主要有: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在海南建设的年产180万吨甲醇项目,其中第一期工程为年产60万吨甲醇;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的甲醇技术改造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华建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年产100万吨甲醇项目,其中第一期工程年产40万吨甲醇;我国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学工业公司在陕西榆林的30万吨/年甲醇装置,建成后,甲醇生产能力将增加到73万吨/年;山东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陕西榆林投资建设年产230万吨甲醇工程,其中一期工程为年产60万吨甲醇;哈尔滨气化厂的年产25万吨的新建甲醇装置,新装置建成后,该厂的甲醇生产能力将接近40万吨/年;香港建滔化工集团与重庆长寿化工园合资建造的年产75万吨甲醇项目,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与日本三菱化工合资兴建的年产85万吨甲醇项目,届时重庆的甲醇总产量将达到200万吨,长寿化工园也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据粗略统计,这些新建甲醇装置如果全部建成投产,新增加的年产能至少在500万吨以上,将对我国甲醇市场供求关系产生明显的影响。

四、甲醇发展方向

甲醇是极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工、医药、轻工、纺织及运输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其衍生物产品发展前景广阔。目前甲醇的深加工产品已达120多种,我国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已有近30种。在化工生产中,甲醇可用于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胺、甲基叔丁基醚(MTBE)、聚乙烯醇(PVA)、硫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二甲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醇等。

以甲醇为中间体的煤基化学品深加工产业:从甲醇出发生产煤基化学品是未来C1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神华集团发展以甲醇为中间体的煤基化学品深加工,利用先进成熟技术,发展“甲醇-醋酸及其衍生物”;利用国外开发成功的MTO或MTP先进技术,发展“甲醇-烯烃及衍生物”的2大系列。

作为替代燃料:近几年,汽车工业在我国获得了飞速发展,随之带来能源供应问题。石油作为及其重要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而甲醇燃料以其安全、廉价、燃烧充分,利用率高、环保的众多优点,替代汽油已经成为车用燃料的发展方向之一。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发展车用替代燃料的重要性,并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随着C1化工的发展,由甲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醇、乙醛和乙醇等工艺正日益受到重视。甲醇作为重要原料在敌百虫、甲基对硫磷和多菌灵等农药生产中,在医药、染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工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甲醇还可经生物发酵生成甲醇蛋白,用作饲料添加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甲醇行业存在的问题

甲醇作为基础原料产品近年来全球消费稳定增长,据统计2004年全球甲醇消费量超过了3350万吨。从2001年到2004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6%。在近两年强势的能源价格支撑下,全球石化产业处于景气周期,甲醇行业也处在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上,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了潜在的不利因素。

1、成本增加 隐患渐现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国内甲醇产量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近200万吨增长到了2004年的约430万吨,其中最近3年增速尤为明显。与产量增长相对应,我国甲醇进口量已从2002年最高的180万吨减少到了2004年的136万吨。也就是说,中国甲醇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度在减小,国产甲醇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甲醇市场是游离于国际甲醇市场之外的一个封闭市场。事实上,国际甲醇市场的变化对我国甲醇市场有着很明显的影响--国内外甲醇的价差会影响进出口的方向,外盘的价格波动也会对国内市场产生联动影响。

六、甲醇行业的发展建议

在世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中,甲醇消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是一种很重要的大宗化工产品。作为有机化工原料,用来生产各种有机化工产品。虽然目前世界甲醇市场已供大于求,而且新建装置还将继续建成投产,但是根据专家对汽车代用能源的预测,甲醇是必不可少的替代品之一。另外,甲醇下游产品的开发也会进一步促进甲醇工业的发展,因此,甲醇工业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1 生产装置大型化

我国甲醇工业目前还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进口产品的冲击,原因是国内大部分装置规模小、技术落后、能耗高,造成生产成本高,无法与国外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或超大型甲醇装置抗衡;另一方面,通过多年来技术引进及国内科研院所、高校的研究开发,目前我国甲醇工业已基本使用了国外各种类型的传统低压气相法反应装置;催化剂研制也达到国际最高水平;新工艺的研究也有较大的进展,主要问题在于装置的大型化。

2 重视新技术 加大基础研究工作

液相甲醇合成工艺具有技术和经济双重优势。在不远的将来会与气相合成工艺在工业上竞争,并会趋于完善,循着类似低压法代替高压法的历程逐渐取代气相合成工艺。因此,应加大对液相合成工艺研究开发力度,一定要开发出自主的先进成套技术。CO2加氢合成甲醇、甲烷直接合成甲醇是甲醇工业的热点开发技术,一方面要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应加大基础研究工作,尤其是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3 谨慎投资 避免盲目建设

第7篇:煤气化生产技术范文

一、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功能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分布面积约6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猜测和评价,全国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煤炭资源潜力巨大,煤炭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已查明资源中精查资源量仅占25,详查资源仅占17。探明储量达到10202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1891亿吨,占18,人均占有量仅145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务院制订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指出“要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鉴于我国“多煤、贫油、少气(天然气)”的特征,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占70左右。2004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的70以上,在我国能源结构上占主要地位,有举足轻重的功能。

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煤炭消费的趋向将有明显上升。在煤炭消费用户的构成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4个行业煤炭消费量占煤炭消费总量从1990年的50提高到2004年的84,其中电力占51.8,冶金11.64,年占27提高到2004年的51,将近增长一倍。

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目前状况

进入21世纪,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国产煤9.9亿吨,2001年产煤11.04亿吨,2002年13.8亿吨,2003年16.67亿吨。2004年全国产煤19.56亿吨,占全国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的74.3,当年煤炭销售量为18.91亿吨,占全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65,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一些企业开始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形成了一批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集团,如神华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兖州矿业集团等。我国煤炭产量急剧上升,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煤炭是我国能源平安的基石。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我国的煤炭产量已是世界第一位,是煤炭生产大国,现在我国煤炭工业已具备了设计、施工、装备及管理千万吨露天煤矿和大中型矿井的能力。现代化综采设备、综掘设备和大型高效露天剥、采、运、支成套设备在大中型煤矿大量使用。同时,我国煤炭开采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低,煤炭生产技术装备是机械化、部分机械化和手工作业并存的多层次结构。技术和装备水平低。全国煤矿非机械化采煤60。大中型国有重点煤矿装备水平较先进,但设备老化程度较大;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煤矿生产工艺落后,作业人员过多、效率低。保障煤炭供给是国家加强煤炭工业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挖掘煤炭生产潜力,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是重要办法。为此,只有大幅提高大中型煤矿产量,才能在保障煤炭稳定供给的前提条件下,遏制小煤矿发展和淘汰小煤矿,完成煤炭生产结构优化调整。1998年12月以来,国家对煤炭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关闭了五万多处小煤矿,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通过宏观调控,煤炭生产形势好转,供求关系趋于平衡。目前我国煤炭生产企业2.5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约占60左右,2005年计划关闭2000多家小煤矿。

三、我国煤炭工业存在的新问题和和国际先进产煤国家的差距

1、我国煤炭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我国煤炭企业的突出特征是,规模小、效率低、平安状况不好,产业集中度低。据煤炭行业统计数据分析,2002年国有重点煤矿占52,国有地方煤矿占18,乡镇煤矿占30。按井型划分,大型矿井占32,中型矿井占18,小型矿井(含乡镇煤矿)占48。2004年,全国约有煤矿2.5万处,95以上的小煤矿,矿井年产能力不足3万吨的矿井约占40,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只有15,远远低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水平。国际先进的产煤国家,煤炭产业规模集中化,世界排名前10名的大公司,依靠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提高了全球煤炭产业的集中化程度。2003年10大煤炭公司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18.81,有5家公司的煤炭产量超过1亿吨,其中排名第一的皮博迪公司达到1.83亿吨,力拓公司达到1.43亿吨,美国前4家企业的煤炭产量占本国煤炭总量的46.9。

2、我国煤炭装备落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缺少大型成套设备.我国煤矿生产基础薄弱、国有煤矿连续紧张生产的矿井占总数的近50,矿井主要生产设备严重老化,超期服役的占30-40,部分乡镇煤矿设备简陋、生产条件差,有的根本没有机械设备,仅为人工开采,不符合有关煤炭法规要求,当前我国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部分煤炭企业存在着“采厚弃薄”、“吃肥丢瘦”等浪费资源现象,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为30-35左右,资源富集地区的小型矿井资源会回收率只有10-15。据煤炭行业统计数据分析,2002年我国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为77.78,综合采煤机械化为62.98,掘进机械化程度为81.15,综合掘井机械化程度为15.03,地方国有煤矿机械化程度更低。当前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除国有大中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75之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差、效率低。非凡是乡镇煤矿,基本上是非机械化开采。2004年乡镇煤矿产量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39。对不适宜用放顶采煤的5.5米以上煤层,要采用一次采全高是最合理有效的采煤方法,但目前国内没有相适应的高产高效的综采成套设备。而国外美国久益(JOY)公司、德国德伯特(DBT)公司和德国艾克夫(Eickhoff)公司,都具有成熟的高煤层一次采全高的高产、高效综采成套设备。神华集团引进的成套设备年产突破1085万吨,工作面长度突破300米,最长的工作面已超过400米,工作面总装机功率已超过5000kw。而

国际先进的产煤国家,煤炭生产呈现出大功率重型化、自动化、集约化、按照环保的特征。国外先进的采煤设备向大功率、重型化发展,设备储备系数大、运行可靠性高。DBT(德国德伯特)、JOY(美国久谊)和Eickhoof(德国艾克夫)等采矿设备公司都制造出具有自动化功能的产品。美国联邦2号矿在工作面实现了跟机自动移架。澳大利亚Batana煤矿实现了自动割煤和跟机自动移架。非凡是信息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先进煤矿广泛采集工作面设备运行参数和环境平安检测信息,在工作面集中显现并通过以太网传输到地面计算机,实现远程运输和故障诊断。运输系统、供电系统和通风系统均无人值守。实行集中远程操作、视频监视,辅助有专人巡视。井巷布置集约化,生产系统和环节少、实现了生产高度集中。通常是一矿、一井、一面生产。有些先进的长壁工作面每班只需6人,其中采煤机司机2人,维修工1人,机头集中操作工1人,另外2人替换休息。高度重视工作环境的改善和人体平安防护。实现计算机监测平安信息,监测探头遍布整个矿井。液压支架具有跟机自动喷雾和移架自动喷雾功能;采煤机上方安装导风板,减少煤尘进入人行空间。采煤机运行的下风侧几乎无人作业。

3、煤矿平安生产事故多我国煤矿平安生产方面,重大瓦斯事故多发,煤矿事故的总死亡人数达到了高峰,2004年我国生产约20亿吨煤,事故死亡约六千人,这几年煤炭产量大幅度增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还是下降的。由1994年的5.59人下降到2004年3.08人,美国生产约10亿吨煤死27-31人,百万吨死亡率约为0.039;波兰百万吨死亡率为0.09;南非百万吨死亡率为0.13;俄罗斯百万吨死亡率为0.34。我国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约100倍,俄罗斯的约10倍,印度的约12倍,大大超过煤炭先进生产国家。据有关专家讲,矿井平安检测仪表,平安设备均在设计中作了考虑,多数事故都是矿井管理新问题,真正因设备新问题而发生事故较少。先进产煤国家依靠大型、强力综采技术装备已经完成从普通综采机械化向矿井高效集约化和自动化生产的过渡。高产高效煤矿的建设不仅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实现煤矿集约化生产,并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平安监测、监控创造条件,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煤矿平安生产事故。先进产煤国家平安生产上十分重视,不仅有健全的平安生产法规体系,还有严细的生产平安办法,严格的煤矿生产准入制度,而且实现了计算机监测平安信息,监测探头遍布整个矿井,保证了平安生产。

四、煤炭工业发展对矿山机械设备的需求

1、我国煤炭工业发展趋向

据煤炭行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建煤矿3亿吨左右,其中投产2亿吨。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对煤炭行业的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整合、改造、关闭小煤矿,同时适度加快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开工一批现代化大型煤矿、置换落后的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现代企业制度要进一步得到完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基本形成,到2010年要形成5-6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5-6个5000万吨级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产量将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60左右。通过新建和老矿井技术改造,全国将建成300处高产高效矿井,高产高效的矿井产量将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建设神东、晋北、晋东、蒙东(东北)、云贵、河南、鲁西、晋中、两淮、黄陇(华亭)、翼中、宁东、陕北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这些基地的储量,占全国储量的70以上,作为煤炭供给规划和建设的核心。初步猜测全国煤炭需求量:2010年为25-27亿吨、2020年为30-32亿吨,均占能源需求量的60以上。据相关部分统计,2004年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9.22亿吨,超过其核定生产能力50以上,煤炭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经测算,到2020年,新建和在建的国有煤矿的生产能力约为7.1亿吨。假如届时中国小煤矿的产量仍保持目前的6亿吨,按需求猜测的高端方案,未来20年中国需新增煤矿产能17亿吨,年均8500万吨;按需求猜测的低端方案,未来20年中国需新增煤矿产能13亿吨,年均6500万吨。2、对矿山机械设备的需求

“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将明显提高。国家将建成140个高效平安现代化矿井,国家将加大对煤矿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已先后有17个煤炭建设项目,由国家开发银行出具贷款承诺,还将100多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升为综采工作面,100多个普采工作面升为高档普采工作面。这样,中国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5。中型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达到80以上;大型煤矿国内先进水平装备率达到20,国际先进水平装备率达到6,中型煤矿国内先进水平装备率达到10,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30以上。据此分析,煤炭需求的急剧增长,上述煤矿采掘机械化指标还会有所突破,这为煤矿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1)井下综采重点设备

我国煤炭开采90以上的井工开采的,井工开采占煤炭开采的主导地位。为迅速提高我国综合装备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跨越式发展模式。在“十一五”期间应以日产2.5-3万吨(年产1000万吨左右)的综采成套设备国产化为突破口,全国实现综采成套设备国产化,推动我国矿山机械工业的发展。

预计从2004年到2020年,每年新增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为30套、普采工作面成套设备50套,每年设备更新量约为现有的基数的六分之一。粗略估算,2010年采煤成套设备年需求量将达到500台套左右。高产高效综采技术的核心是井下工作面综合机械化采煤输送设备,主要有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和带式输送机。急需开发探究的电牵引采煤机:装机总功率为2000kw左右,供电电压为3.3KV、采高范围为5-6m,生产能力达3000t/h左右。

重型刮板输送机:输送能力3000-5000t/h,铺设长度250-400m,链速1.4m/s,装机功率3×700或2×1000kw,供电电压为3.3

KV。

液压支架:最大工作阻力12000KN,立柱最大缸径ф480mm,支护高度6m,架间距1.75-2m,支架降移升时间8-12s,采用电液控制系统。

大型带式输送机:装机功率1500-4000KN,电压3.3KV,带宽≥1.4m,带速≥5m/s,运量≥5000t/h,距离50000m以上,托辊寿命5万小时以上,减速器寿命7万小时以上。

(2)井下综掘设备

我国目前综掘机械化程度比较低,仅为12.81,远远跟不上综采机械化的发展,其中掘进机虽有较大的发展,但整体技术水平仍比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需探究开发先进的掘进机:其截割功率300kw以上,截割断面最大可达42m2,经济截割硬度达f12,可靠性要求,齿轮寿命在20000h以上,轴承寿命在30000h以上,力争整机掘进10000米无故障。

同时要结合我国国情和煤矿实际工矿,开发研制集切割、装运、行走、锚杆支护、机载、除尘等功能为一体的掘锚联合装备机组,可大大提高掘进速度。

(3)全自动刨媒设备

我国薄煤层储量约占总储量的21左右,但是由于煤层薄,作业空间小,工作条件恶劣,薄煤层高产高效开采技术一直是我国煤炭工业探究探讨的重要难题。刨煤机作为一种“浅截深、多循环”的采煤设备,是实现薄煤层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提高薄煤层机械化水平加快薄煤层资源的开采进度,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矿井整体生产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保障煤矿的平安生产。开发研制大功能、高强度、高效率、紧凑型的全自动刨煤成套设备势在必行。全自动刨煤成套设备(采高0.6-1.8m),主要包括刨煤机、配套刮板输送机、薄煤层液压支架、顺槽转载机、破碎机等产品。我国目前主要从德国DBT进口主机——刨煤机及配套刮板输送机,由北京煤炭机械厂配套薄煤层液压支架,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配套转载机和破碎机。到目前已进口六套(铁法2套、晋城、西山、阳泉、大同各1套)。开发研制的全自动刨煤成套设备:其生产能力1000吨/小时,铺设长度250-300米,适应煤层厚度0.8-2米,适应煤质硬度F≤3.5,适应煤层倾角≤25度,功率2×400kw(刨头部分)、刨煤方式为双速混合式,上行速度0.88米,下行速度1.76米,刨深≤120毫米,上行90毫米,下行30毫米、下链牵引,牵引链38毫米D级,刨煤机采用智能控制系统,能自动监视故障性质和位置。

(4)矿井提升设备

目前我国约90的原煤是靠井工开采的,矿井提升设备是井工开采的咽喉设备,它不仅关系到矿井的产煤量,而且直接影响到人身和整个矿井的平安。我国煤炭产量到2020年将达20-32亿吨,估计每年需新增大型、特大型矿井提升机约30台套,考虑到更新改造,综合估算在“十一五”期间平均年需各类提升机150-180台套,其中大型和特大型约占20,中小型约占80,每年新增提升机产值5.4亿元左右。开发研制适用于年产1000万吨的特大型矿井提升设备,其规格为6×4、7×4多绳提升机、最大拖动功率单机为6000KW、双机为2×4000KW、最大提升速度14×16米/秒,整机使用寿命为25年。

采用恒力矩、恒减速液压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数字控制自动化运行,提升速度及容器位置的监控全由电气自动检测、反馈、调整。实现提升机的全自动化监控运行。

(5)露天矿井开采成套设备

露天开采占我国煤炭总开采量的10左右。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相比具有煤炭资源利用率高,开采成本低,作业现场和工作人员更加平安等优点。所以,发展露天开采更有其井工开采无法相比的功能和意义。大型露天矿设备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的技术性强,世界各国都争相把最先进的技术成果用在大型露天矿设备上,因此发展大型露天矿设备可以带动机械、电气、液压、信息等行业的发展,推动和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当前世界露天矿开采特征是:高度集中化开采和集约化经营;开采工艺的多样化;企业管理的计算机化和智能矿山;合理充分利用资源,重建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在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神东、晋北、蒙东(东北)、云贵、黄陇(华亭)、陕西等基地都建有大型露天煤矿,仅霍林河、伊敏河、胜利、平朔哈尔乌苏2000万t采选项目中16-45m3矿用挖掘机市场需求量就可达30-50亿元;哈尔乌、武家塔、马家塔采选项目等需大型拉铲15-20亿元,又比如对半连续开采工艺设备仅蒙东要建7个5000万t级煤炭基地,建设一批保证胜利一二三号、百音花、伊敏河、宝日希勒一号和二号等超过千瓦吨级大型露天煤矿,加上神府、哈尔乌苏和原有五大露天煤矿的改建及

二、三期扩建,移动式、半移动式破碎站需求量在40-60台(套)之间,要求移动式(半移动式)破碎站的生产能力达到每小时2000-4000吨(碎煤),最高达到每小时6000吨(碎岩)。在上述煤矿建设中对矿用卡车的需求量,估计,“十一五”期间需100t级矿用车在250辆左右。当前需要开发研制斗容28m3、45m3的大型机械式正铲,斗容70m3、90m3、100m3臂长约为100m的大型拉铲,降低电能消耗17,减少机械零部件应力载荷约30,提高零部件使用寿命,使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研制斗轮挖掘机,争取和国外合作制造3600m3大型斗轮挖掘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研制移动式、半移动式大型破碎站,其生产能力4000-6000-8000t/h,破碎物料强度≤150Mpa,给料粒度1500×1500×1500-2500×2500×2500mm,排料粒度≤350mm,立机形式新型双齿辊破碎机(中心距1500-1800mm,辊长2500-4000mm,功率2×300-2×500KW)。开发研制带宽2m的大型带式输送机,功率3×1400KW,运输量12000t/h,半固定式单机长8820m,移置式单机长5270m,在-45℃低温下能正常运行。争取和国外合作,开发研制载重170-360t的大型电动轮自卸车,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6)煤炭洗选加工设备煤炭清洁洗选加工技术是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是提高煤炭热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煤炭洗选加工业在政策扶持、

科技进步、市场拉动、投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推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总体推进、扩量提质、增效降污的可喜局面,原煤入洗比例不断提高。到2004年末,全国共有年入洗3万吨及以上的选煤厂2000余座,设计能力7.5亿吨以上,原煤入洗量为5亿吨左右。2005年,全国原煤入洗能力将突破8亿吨,入洗量将达到6亿吨,入洗比例达40,根据煤炭工业规划,到2010年原煤入洗率达50,原煤入洗量提高到11亿吨,炼焦煤全部入洗,动力煤入洗率达到40以上。据此计算,每年将新增8000-10000万吨原煤入洗,按400万吨规模洗选煤厂计算,每年将新增25座大型洗选煤厂,加上现有洗选煤厂的技术改造每年约需洗选煤设备250套左右,洗选煤设备的发展潜力很大。为适应煤洗选加工的要求,应开发研制单机处理能力为1000-2000m3/h的新型浮选机,其主要参数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开发研制筛子面积≥28m3的高可靠性大型直线振动筛。开发研制入料粒度25-400mm、处理能力为300-400T/h的高效液压动筛淘汰机。开发研制筛篮直径≥1.4米,处理能力≥300T/h的大型卧式振动离心脱水机和400m2高效精煤压滤机、处理能力≥35T/h的沉降式离心脱水机等高效脱水设备。开发探究并解决300-400万吨/年的大型选煤厂的集中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技术和装备,实现选煤的全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煤炭灰分、水分、发热量、悬浮液密度、入料浓度、流量、旋流器入口压力、跳汰机床层厚度、松散度、浮选加药量、耙工浓缩机溢流水的浊度、皮带输送机的煤流量等指标的在线检测、实现跳淘机、浮选机、重介旋流器、压滤机等主要分选设备单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选煤厂全厂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

第8篇:煤气化生产技术范文

关键词 畜牧业;问题;对策;安徽颍上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360-03

1 颍上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位于沿淮行洪区的颍上县是个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近年来,全县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注重畜牧业的发展,坚持多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畜禽养殖得到稳步快速发展。近年来,颍上县畜牧业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强化一产”的发展战略,积极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截至2010年末,全县共存栏生猪40.87万头、出栏生猪84.3万头;大牲畜存栏6.8头;存栏家禽268万只、出栏家禽512万只;存栏羊15.83万只。全县有规模养殖场(户)680个,其中生猪养殖户268个,牛羊养殖场49个,肉蛋禽养殖场137个,羊场40个,家兔养殖场41个。全县有市级示范养殖小区(养殖场)14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35家;鲜奶生产企业1个。该县畜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正处在传统的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转型时期,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流。全县现有各类规模化养殖场680余处,畜禽养殖数量占总量的60%以上,涌现出以经纬循环经济园、班草湖养殖小区、庆丰余养殖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规模化程序、管理水平较高的畜禽养殖企业。

1.2 畜牧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

以六十铺经纬循环经济园为代表的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是全县生态养殖的龙头企业,苏皖良种奶牛繁养有限公司是全县最大的生鲜乳生产基地,如颍上双集沃华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肉牛千头。

1.3 畜禽品种改良成为畜牧业新的增长点

目前,全县有76个生猪改良站点,改良母猪3.8万头次,现有4.68万头能繁母猪中90%以上为二元母猪,一代父母本有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商品猪均为三元杂交。黄牛多为以西门塔尔、海福特、夏洛莱为父本,与当地母牛进行杂交育肥品种。家禽品种有罗曼、海福特、夏洛莱为父本,与当地母牛进行杂交育肥品种。家禽品种有罗曼、海星蛋鸡等,山羊品种大都是以波尔山羊及其杂交品种为主。

1.4 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改造畜牧业成效彰显

结合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县畜牧兽医部门以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为载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进行全方位的帮扶和技术指导,使良种、良法配套,饲养、保健结合,推动畜牧业生产的科学、健康、高速、高效的发展。秸秆氨化、青贮养畜技术和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实现三大效益同步增长。

1.5 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兴起、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增强抵御疫病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对提升畜牧业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全县有各类跨区域、跨乡镇养殖专业合作组织50余个,加入合作组织的成员近千余人,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在统一的功能上进一步加强,实现了风险共担,信息互通、利益共享。

1.6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随着国家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大,县政府连续3年出台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实施办法,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场进行以奖代补,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发展规模养殖业的积极性。从2006年开始,颍上县连续几年出现规模养殖场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全县2007、2008年获得国家能繁母猪补贴和能繁母猪保险的优惠扶持,使养猪小区、规模场及散养户对母猪的存栏及优良母猪的选留都格外关注,推动了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

1.7 动物疫病综合防治得到加强

全县有村级动物防疫人员320余人,平均每个乡镇10人左右,基本上达到每1 500户农民有1个村级动物防疫人员,防疫人员的劳动报酬有了保障,全县基本上形成县重大动物防控指挥部、乡镇动物防疫办公室(区域畜牧兽医站)、村动物防疫员3级协调联动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实现了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如口蹄疫、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的免费供应和接种。工作流程上采取春、秋2季集中防疫和长年补防相结合,实行了免疫标示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同时加强了产地检疫,实施了以防促检,防检结合,从源头上加大饲料、兽药市场的监管,保障了投入品的质量安全。

2 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养殖业比较优势差,整体经济效益低

2.1.1 养殖风险加大。全县畜牧养殖业不论是养殖小区还是规模场,大多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难以形成一套统一的饲养管理、防疫消毒制度,发生动物疫病的风险在不断加大,疫病预防的投入成本提高。部分养殖场主要存在盲目用药、大剂量用药的现象,由此不仅影响畜产品品质,也提高了养殖成本。

2.1.2 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及时、准确掌握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能力,饲养管理水平低。许多养殖场主不能完全按照畜禽无公害操作规程实施生产,畜产品质量不高[1-2]。

2.1.3 生产成本提高。近几年来,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价格平均上涨20%以上,而鸡蛋、猪肉等主要畜产品价格基本没有变化,加大了养殖成本,导致蛋鸡、生猪、奶牛等主导畜牧养殖业项目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2.1.4 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畜牧业是一项基础产业,农民投入较少,企业用地基本上属于农业用地不能抵押,企业融资困难,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科技实力不足,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偏重数量的增长,忽视科技的运用,导致畜产品品质差,商品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工业滞后。目前,全县还没有畜产品加工企业,完全是畜产品活体销售,产业链条中断,没有带动力[3]。

2.1.5 品牌意识缺位,一体化经营体系不健全。全县仅有八里河咸鸭蛋一个品牌,其仍未得到很好的宣传和发挥,仍处于小作坊或者分散形式生产,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和标准,企业对无公害、绿色及有机产品申报意识差,限制畜牧产业的发展。外地畜产品大量进入当地,对全县畜产品形成冲击,导致目前蛋价、肉价偏低,养殖效益的走低。

2.2 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水平低,方式粗放单一,影响了环境的优化

目前,全县60%以上的饲养场的污粪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发酵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简单、粗放,不仅容易导致病菌的传播,而且对环境污染大。部分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离居民区、工业区、主干道路等区域距离较近,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养殖农户的环保意识薄弱;二是畜牧养殖业效益低,没有资金建设较高水平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三是在养殖场建设前期,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许多养殖场、饲养小区在居民区、工业区、主干道路等建设之前就已经形成[4]。

2.3 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体系不完善,职责不清。2007年全市畜牧兽医体制机构改革后,乡镇设立动物防疫办公室,同时又设立动物防疫站来组织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实施防疫工作的开展。县局分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3个乡镇设立1个中心站),负责指导协调辖区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乡镇的防疫办公室主任由乡镇分管负责人兼任,防疫站长由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兼任(农业综合服务站已收编县农委,其机构和区域畜牧兽医站没有隶属关系),乡镇分管负责人忙于分管的政府工作,农业服务站人员忙于担负农业、水产、林业、水利等具体工作职能,难以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有效、全面、合理地管理。而区域畜牧兽医站又仅限于指导协调工作,不便对乡镇开展的防疫工作监管太细。加之个别乡镇领导重视不足,只是进行一般性地开会安排,形成村级防疫人员孤军奋战的局面。同时防疫队伍年龄相对偏大、技能单一,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二是人员经费不足。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后,每个区域畜牧兽医站只有3个人,而且还有部分为非专业技术人员,加之没有工作经费,要想有效指导协调区域3个乡镇的动物防疫工作,也存在一定难度。三是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畜牧兽医工作不在县政府对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范围之内,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缺乏对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机制,无法提升工作质量。

3 发展对策

畜牧业作为一个中间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端与种植业相关,担负起粮食及其副产品转化增值,一端与工业和城乡市场相关,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畜牧养殖业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关系颍上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在深入对有关乡镇、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户)调研的基础上,现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以不断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和全县畜牧养殖的规范化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3.1 多形式、多渠道,规范畜牧养殖业发展

从全县的区位和经济发展方向看,全县作为阜阳市的东大门,是全市的重要煤气化工积聚区、皖北商贸旅游大县、传统农业弱县。畜牧养殖业发展应该有大的跨越和质的飞跃,并带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政府关于规范全县畜牧养殖业发展的意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畜牧养殖业进行全面规范提升,加快畜牧养殖的步伐。

3.1.1 宣传引导,政策扶持。通过媒体、宣传栏,举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图片展览,开展卫生社区观摩等形式,突出宣传畜牧养殖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重要性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制订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帮助养殖业(场)户解决生产发展和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对场(舍)合理补偿和适当补助[5],从而促进当地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3.1.2 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目前,全县畜牧养殖业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根据全县畜牧养殖业布局,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现有畜牧养殖业进行合理分类,进而采取不同的规范措施。对不符合环保、防疫、规划的畜牧养殖场户,应从工矿区、旅游区、商住区退出,县、乡政府应结合实际科学的分区域建设一定数量的集中养殖区,实行集中养殖。在集中养殖区域内,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消毒、病死畜禽统一无害化处理,逐步提高畜牧养殖业的规范化水平。对进入集中养殖区的养殖场户进行补助,这样既可以解决部分养殖场户生产资金困难,避免扶持资金出现撒胡椒面的情况,造成资金低效甚至是无效投放,又可以积累部分国有资产,形成畜牧业的良性发展态势。

3.1.3 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在养殖技术方面,推广普及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确保三元杂交、良种禽均在95%以上;普及利用杂交,提高需畜牧产品产量和品质。普及推广三元杂交猪、牛羊二元杂交;普及全价喂养,增加养殖效益,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畜禽需要;要积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粪污无害化处理水平,逐步建立无污染、生态型畜牧养殖模式[6]。

3.1.4 实施产业化升级改造。鼓励引导养殖户使用新设备,提高养殖机械化程度,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可节约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发展适度规模,推行标准化养殖。加强养殖场户的合作,提高养殖场户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大的养殖企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中小养殖业户进行联合、参股、兼并,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养殖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

3.2 加大畜牧业投入,健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

从全县畜牧业生产现状看,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必将推动全县畜牧养殖业的大发展。从动物防疫角度看,近年来,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频频发生,给社会经济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全县交通运输繁忙,畜产品出入境以及长途贩运、市场交易频繁,外来疫情的防控难度很大。从政治影响看,全市是国家4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示范区之一,一旦全县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则会影响阜阳市和安徽省的对外形象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大畜牧业投入,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动物疫情防控水平,有效杜绝各种动物疫情的发生。一是从资金上确保动物防控物资储备、疫情检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需费用;二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多层次培训,扩大对外交流、学习,提高防控的技术水平。

3.3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长效、科学的畜牧兽医工作机制

畜牧业是由多种行业组成的综合产业链,包含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兽药饲料、生产设备等畜牧投入品生产制造业及其他相关产业。虽然全县畜牧养殖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大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畜产品加工等其他畜牧产业将持续存在,并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国内外日益增多的畜产品安全问题,必将对全县畜牧养殖业的生产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交流日益增多,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兽医卫生组织接轨的兽医工作机制,以适用国际社会的要求。因此,畜牧兽医工作要积极建立一套长效、科学的畜牧兽医工作机制,以适应畜牧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首先要完善机构。逐步增加畜牧兽医工作力量,建立各级畜牧兽医工作力量,建立各级畜牧兽医工作机构,完善县、乡镇、村3级组织网络,形成层层有机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工作局面。其次要明确责任。将整个畜牧兽医工作具体细化、分工,层层分解到每一级、每一个人,建立责任追究制,避免出现推诿、无人管理的局面。最后要强化监督。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级年终目标考核范围内,加大考核监督力度,齐抓共管,使畜牧兽医工作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7]。

4 参考文献

[1] 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全面推进[J].江西饲料,2010(2):48.

[2] 强化产业技术体系支撑 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J].江西饲料,2010(2):53-54.

[3] 扎西顿珠.发展畜牧业要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J].农村工作通讯,2011(5):40-41.

[4] 陈健.充分利用饲草资源优势发展草食畜牧业[J].遵义科技,2011(1):18-21.

[5] 马青骏.我国发展高效节粮型畜牧业的措施[J].知识经济,2011(4):103.

第9篇:煤气化生产技术范文

关键词:混合碳五 加氢 TAME MTO

Discussion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5 Fraction from Coal to Olefins Process

Guorong He

(Shenhua Baotou Coal Chemical Co. Ltd,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Coal-to-olefins, as a potential method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oil route,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in the past years. Mixed C5 fractions produced in methanol-to-olefins(MTO) process were commented in this paper that provided utilization means for mixed C5 fraction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for C5 fration will bring the best economics for MTO plant by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C5 byproducts.

Key words: MTO TAME C5 fration hydrogenation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是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制甲醇、甲醇转化制烯烃、烯烃聚合工艺路线生产聚烯烃的世界首套、全球最大、国家级煤制烯烃示范工程。该项目总投资170多亿元,主要包括180万吨/年甲醇装置、60万吨/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的DMTO工艺技术甲醇制烯烃装置,2007年9月开工建设,2010年5月全面建成,8月打通全流程,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的成功投产,实现了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有机衔接,是能源化工技术领域中重大突破,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预见,随着煤制烯烃技术的成功应用,煤制烯烃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其副产混合碳五馏分也将随之增加;60万吨/年规模的煤制烯烃装置每年副产混合碳五3.5-4.5万吨,由于技术路线不同,煤制烯烃副产碳五馏分与传统石油化工副产碳五馏分也有差异,煤制烯烃领域对于副产混合碳五的利用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何利用好这部分物料关系到煤制烯烃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就煤制烯烃副产碳五馏分的分离和深加工技术进行探讨。

一、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的组成

煤基甲醇制烯烃过程副产的混合碳五馏分组成十分复杂,以碳五为主,另有C6-C10等烃类,含有各类不饱和烃、环烷烃、链烷烃以及它们的碳架异构体、顺反异构体、双键和三键异构体等总计140多种组分,其主要成分见表1。相对于石油化工乙烯装置的副产碳五馏分,煤基甲醇制烯烃过程副产的混合碳五馏分中二烯烃含量较低,其烯烃含量大约84%,C5成分大约65%,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中含有很多有价值的宝贵资源,可广泛应用于橡胶、香料、维生素片等精细化工产业,如何从中分离和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及其中间产品是实现混合碳五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课题。

二、混合碳五的利用

1.燃料

煤基甲醇制烯烃过程副产的混合碳五馏分组成十分复杂,总计140多种组分,有些组分沸点接近,且易形成二元甚至多元共沸体系,进行提纯分离相当困难,目前副产混合碳五主要作为燃料利用。

2.石油树脂应用领域

混合碳五可以生产碳五石油树脂和C5-C9共聚石油树脂,碳五石油树脂广泛用于橡胶、路标漆、热熔胶、胶粘带、油墨、塑料以及纸张填料等方面[1]。世界发达国家石油树脂正朝规模化、品牌化、产品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石油树脂产业起步较晚,由于混合碳五馏分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缺乏必要的分离精制手段,目前,我国石油树脂生产分散、规模小、质量不高、产品单一,我国目前对石油树脂的需求很大,尤其是高档产品[2]。

三、混合碳五的深加工

煤基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中含有高附加值组分,用来作为燃料,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所以将这些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深加工是非常有必要的;借鉴石油化工乙烯装置副产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技术,同时针对煤基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的特点,甲醇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馏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加工综合利用。

表1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主要成分组成

1.混合碳五的加氢分离工艺

煤基甲醇制烯烃副产碳五馏分中含有大量烯炔烃、炔烃、链烯烃、环烯烃、二烯烃,依据不同的需要,可通过全加氢或选择加氢将其转化为饱和烷烃或烯烃,再加以分离利用,碳五馏分加氢分离后正戊烷、环戊烷和少量的烯烃产品,用于作为氯氟烃的替代物,可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异戊烷纯品是发性泡聚苯乙烯(EPS)发泡剂的主要原料,还可与环戊烷混合为在电气领域广泛应用的环异戊烷;同时正戊烷、环戊烷和环戊烷等可作为裂解原料,增产低碳烯烃[3]。裂解方程如下:

CH3(CH2)3CH3C2H4+C3H6+H2 (1)

CH3CH(CH3)CH3C2H4+C3H6+ CH4+ C4H8+H2 (2)

北京东方石化公司东方化工厂在原有的乙烯裂解和汽油加氢装置的基础上,于1998年新建了一套加氢后混合碳五的分离装置,主要从加氢碳五馏分分离出较高附加值的正戊烷、环戊烷和环戊烷等产品;如图1a所示,混合碳五加氢后的原料首先进行预热,接着进入脱氢单元,在脱氢单元在分离出较轻的C3、C4组分和塔釜料异戊烷、正戊烷、环戊烷、C6及C6+,塔釜料再进入正异戊烷分离单元,分离出异戊烷、正戊烷和环戊烷、C6及C6+,异戊烷、正戊烷进入异戊烷分离单元分离出异戊烷,异戊烷进入异戊烷中间罐分析合格后,即可送入异戊烷罐用于进一步加工或外卖;而环戊烷、C6及C6+重组分进入环戊烷分离单元,环戊烷分离出来,进入环戊烷中间罐分析合格后,即可送入环戊烷罐用于进一步加工或外卖;脱氢单元馏出物、异戊烷分离单元和环戊烷分离单元塔釜料送入返回罐,可用于裂解增产乙烯丙烯。当要生产正戊烷时,可调整脱轻单元的工艺参数,使C3、C4、异戊烷轻组分与正戊烷、环戊烷进行分离,馏出异戊烷、碳三、碳四轻组分,送人返回罐。正戊烷与环戊烷送到正/异戊烷分离单元和正戊烷分离单元进行分离出正戊烷[4]。该工艺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产品结构,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乙烯裂解副产碳五馏分加氢后的组成和煤制烯烃副产碳五加氢后馏分组分有相似之处,该工艺对于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的加氢分离利用有较好的参照价值。

图1a加氢后混合碳五的分离流程示意图 图1bTAME合成示意图

吴长江等[5]也开发了碳五烷烃分离工艺对由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得到的混合碳五烷烃进行分离。该工艺也由加氢和烷烃分离两部分组成,可同时得到正戊烷、异戊烷和环戊烷。该工艺操作费用少、能耗低、成本不高、且可灵活调整产品方案,可为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分离工艺借鉴。

2.增产制乙烯丙烯[6-10]

在甲醇制烯烃工艺中,会有大量副产混合碳四、碳五的产生。胡浩等研究把丁烯和C5以上副产品转化成丙烯和乙烯。UOP/Hydro MTO技术的主要副产品为以丁烯为主的混合碳四和混合碳五以上物流,一般地,每生成l吨乙烯约产生0.34吨混合碳四碳五以上副产品,为了能够将这些副产品较好的利用起来,UOP/Hydro MTO工艺对原有工艺也进行了改进,Kuechiler将这些副产品循环回反应器参加对SAPO-34分子筛催化剂的流化,同时催化裂化为丙烯和乙烯。Fung等设计了催化剂预处理区,将碳四和混合碳五副产品送至催化剂预处理单元对SAPO-34分子筛催化剂进行预处理。Gregor等提出,可以将MTO工艺与烯烃裂解工艺(OC)结合起来,即把混合碳四碳五副产品送入OC装置部分进一步裂解,这样乙烯和丙烯产率大为提升。

3.醚化制TAME及生产高纯异戊烯

3.1粗异戊烯醚化制TAME

近年来,部分石化企业利用乙烯装置副产碳五馏分经过分离二烯烃后得到的抽余碳五进行醚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和剂甲基叔戊基醚(TAME),相对于叔丁醇、乙醇、甲醇、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乙基叔丁基醚(ETBE),TAME具有沸点高、雷德蒸汽压低、能量密度高、水掺混性能好以及环保性能优良等优点[11];乙烯装置副产碳五馏分经过分离二烯烃后得到的抽余碳五,和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的组分相近,利用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制备TAME可作为其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3.1.1 醚化原理[11-17]

混合碳五中的异戊烯与甲醇在催化剂表面发生醚化加成反应,首先异戊烯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质子化形成媒介物叔丁基正碳离子,然后与甲醇的CH3O-进行亲核加成生成TAME,同时会发生一些副反应,生成叔戊醇、二聚异戊烯和二甲醚等。主要反应如图1b。

3.1.2 齐鲁石化的催化蒸馏工艺[11,17]

在进入醚化装置合成TAME之前,一般需要先出去原料中的腈、阳离子(如钠离子)和二烯烃等杂质,因为腈在醚化催化剂作用形成的铵和特胺会中和催化剂的酸性中心使催化剂失去活性,阳离子则会置换出酸性催化剂中的氢离子使得催化剂失效,而二烯烃易形成的胶质会堵塞催化剂的孔隙,大大地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如图2a所示为上海石化公司化工所采用了齐鲁石化的催化精馏工艺,其醚化装置流程示意图,经过除杂之后的甲醇和混合碳五按照一定比例送入醚化反应塔,其反应温度可由外循环的物料温度来调节,塔釜物料送入圆柱塔,圆柱塔塔釜分离出TAME产品,圆柱塔塔顶蒸汽送入催化蒸馏塔下塔,催化蒸馏塔具有催化合成和蒸馏分离双作用,使得生产的TAME立即被分离出去,打破了原有化学平衡,有助于提高异戊烯转化率;圆柱塔塔顶蒸汽馏分向上进入催化蒸馏塔上塔继续合成TAME,TAME流下与上升的圆柱塔塔顶蒸汽馏分对流传质后,送回圆柱塔进一步分离,催化蒸馏塔塔顶物料进入下游回收利用,异戊烯的转化率可达90%以上

图2aTAME合成流程示意图 图2b异戊烯合成流程示意图

3.1.3 其他醚化工艺

Snamprogetti公司的DET工艺[18],以碳五为主要原料,由骨架异构化反应单元、TAME合成单元和烷烃分离单元组成,其工艺特点是采用烯烃骨架异构化技术将低活性的戊烯异构化为较高活性类型的戊烯,再进一步醚化。CDTECH公司在MTBE生产中开发了催化精馏工艺,该工艺被应用于TAME的制备,催化精馏工艺集催化过程和精馏过程为一体,前面介绍的齐鲁石化的醚化工艺就是采用了催化精馏技术,CDTECH公司的CDEthers醚化工艺[19-21]将烯烃骨架异构化技术和催化精馏技术组合起来,使得烯烃得到深度转化。近年,抚顺石化公司和抚顺石油学院联合开发了膨胀床合成TAME的生产工艺以及临氢醚化工艺,秦技强等[22]利用骨架异构化技术将直链戊烯异构化为异戊烯,使得TAME产量大幅提高。此外,金陵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也在从事TAME相关的研发工作[25]。

3.2 生产高纯异戊烯[26]

高纯度的异戊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频哪酮、叔戊醇、聚合共聚单体等,异戊烯的制备最早是采用硫酸萃取法,近年来,采用TAME分解异戊烯成为了制备异戊烯的主要方法,产品异戊烯纯度可达99%以上。如图2b所示,首先混合碳五经过水洗、加氢等预处理,通过醚化和催化蒸馏后获得TAME,TAME经过分离精制后送入醚解单元,分解成为戊烯,水洗后送入异构化装置,将其他种类的戊烯异构化成为异戊烯,再经由异戊烯精制单元获得高纯的异戊烯。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该工艺已于2001年建成年产1000吨异戊烯的生产装置。

4.生产2,3-二甲基2-丁烯

2,3-二甲基2-丁烯是一种重要的香料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工业上一般采用丙烯双聚获得。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中含有26%的碳六馏分,其中碳六烯烃馏分近20%,吴冶华等[27-28]利用混合碳六采用双键异构化工艺和骨架异构化工艺生产2,3-二甲基2-丁烯,并开发出了应用了碳六烯烃异构化制备2,3—二甲基—2—丁烯的高效催化剂ZSM-35和SAP-11催化剂,为副产混合碳五中的碳六馏分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5.其他应用[29-31]

混合碳五除了可用于生产石油树脂、TAME、异戊烯等产品外,还可利用芳构化技术生产二甲苯、甲苯和苯等芳烃产品,江苏丹化集团公司研发出新型的芳构化催化剂,目前,其碳五合成芳烃规模已达100kt/a,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了一种可将碳五馏分羰基化为以己醇为主的混合醇钴膦催化剂。戊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是精细化工和医药工业重要的中间体,方玲等研究了以混合碳五为原料用硫酸加成水解的方法制备出戊醇,获得了较好的收率。

四、结论与展望

1.我国的煤制烯烃产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建议做好煤制烯烃产业规划工作,应避免分散无序建设,鼓励大规模集中建设,这样有利于集中整合混合碳五资源,有利于混合碳五利用的工业化,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和提高整体效益,建议煤制烯烃项目最好达到200万吨烯烃/年规模,有利于其副产碳四碳五的工业化综合利用。

2.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和石油化工副产混合碳五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石油化工副产混合碳五富含二烯烃,而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则是以单烯烃为主,所以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综合利用的关键是其单烯烃组分的综合利用;所以在充分借鉴石油化工副产混合碳五综合利用技术的同时,积极推进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深加工利用技术研发,加快实现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综合利用的工业化,有利于优化煤制烯烃项目产品结构和提高整体效益。

3.根据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五的实际情况,对混合碳五馏分进行高效分离,拓展馏分不同组分的应用和市场,坚持大型化、专业化、精细化、品种多样化方向,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4.充分利用煤制烯烃现有各种条件,提高混合碳五的综合利用效率,比如丰富的氢气资源,可考虑其加氢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小明. 裂解C5馏分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 化工科技市场, 2008, 31(4): 1-5.

[2] 李涛. 国内外碳五石油树脂的生产及应用[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4, 5(3): 39-43.

[3] 李东风, 马立国. 裂解碳五馏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 2007, 36(8): 755-762.

[4] 贾建军. 乙烯装置混合碳五的综合利用[J]. 乙烯工业, 2006, 18(3): 25-27.

[5] 吴长江, 张建新. 碳五加氢工业装置的设计及流程模拟与优化. 石油化工设计, 2006, 23(1): 1~4.

[6] 王庚, 唐煜, 薛振欣. 甲醇制烯烃技术最新进展[J]. 辽宁化工. 2011.

[7] 胡浩, 叶丽萍, 应卫勇, 房鼎业. 国外甲醇制烯烃生产工艺与反应器开发现状[J].现代化工. 2008, 28(l): 82-86.

[8] Kueehiler K H. Catalyst fluidizationin oxygenate to olefin reaetion systems[J]. PCT Int APPl. WO 2005061418,2005.

[9] Fung S C. Method for improving light olefin seleetivity in an oxygenate conversion reaction[J]. Ger Often, DE 60013254, 2005.

[10] Gregor J, Vermeiren W. Proeeedings of the fifth EMEA Petrochemicals technology conferenee[R]. Paris, 2003, 6:25-26.

[11] Kerry Rock. TAME的工艺优点[J]. 石化译文. 1993. (1): 5-7.

[12] 黄星亮, 宋月芹, 沈师孔. 甲醇对树脂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3, 19(2): 88-93.

[13] Carsten Oost, Kai Sundmacher, Ulrich Hoffmann. Synthesis of tertiary amyl methyl ether(TAME): Equilibrium of the Multiple Reactions[J]. Chem. Eng. Technol., 1995, (18): 110-117.

[14] Rihko L K, Krause A O I. Kinetics of heterogeneously catalyzed tert-amyl methyl ether in the liquid phase[J]. Ind. Eng. Chem. Res., 1995, (34): 1172-1180.

[15] Oost C. Hoffmann U. The synthesis of tertiary amyl methyl ether(TAME): micokinetics of the reaction[J]. Chem. Eng. Sci., 1996, 51(3): 329-340.

[16] Nuray Oktar, kiali MurtezaoGUlu, Timur GOGU, et al. Dynamic Analysis of Adsoption Equilibrium and Rate Parameter of Reactants and Products in MTBE, ETBE, TAME Production[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999, 77(4): 406-412.

[17] 范存良, 张蕊. 异戊烯装置催化蒸馏塔的工艺优化[J]. 化学工程师, 2009, 165(6): 62-64.

[18] Pescarollo P, Trotta P, Sarathy P R. Etherify Light Gasolines. Hydrocarbon Process, 1993, 72(2): 53-60.

[19] Harmsen G J. Reactive Distillation: The Front-Runner of Industrial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A Full Review of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Research, Scale-Up, Design and Operation. Chem. Eng. Process, 2007, 46(9): 774-780.

[20] 王婧, 李东风. 催化蒸馏技术的应用进展[J]. 化工时刊, 2005, 19(8): 50-55.

[21] 李琰, 李东风.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J]. 石油化工, 2008, 37(5): 528-533.

[22] 秦技强, 傅建松, 谢家明. 正戊烯骨架异构化为异戊烯的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 2006, 23(3): 63-66.

[25] 靳海波, 肖芳荣, 焦玉海等. 碳五烯烃醚化合成甲基叔戊基醚的现状与展望[J].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2, 19(2): 201-205.

[26] 熊廷祁. 碳五生产异戊烯工业化的可行性分析[J]. 甘肃科技, 2005, 21(4): 88-89.

[27] 吴冶华, 王清遐, 徐龙伢等. 一种由混合碳六烯烃生产2,3-二甲基2-丁烯的工艺[P]. 中国专利, 01109432.X. 2002.

[28] 吴冶华, 王清遐, 徐龙伢等. 碳六烯烃异构化制备2,3—二甲基—2—丁烯[J]. 精细化工, 2002, 19(11): 664-666.

[29] 赵岚. 我国乙烯装置副产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J]. 石油化工,2005, 34: 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