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唐诗宋词到元曲,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中华古诗文经典,知识广泛,包容博厚,辞章精华,内涵丰富。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长的深厚土壤。灿若星空的优秀诗篇,熏陶着、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正是国人醉心诗词,热恋古文化的真实写照,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古诗文:是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诗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
经典: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诵读: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二)、课题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经典诗文,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3、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能背诵一定量的经典诗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和人文修养。2、 通过对诵读经典诗文与古诗文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探索经典诵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诵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构建古诗文“知―读―悟―拓”课堂教学模式。3、通过对罗浮文化资源的收集、开发和整理,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4、通过课题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师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怎样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研究如何把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3、新课程下弘扬罗浮文化策略以及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4、如何融合新教材古诗词、罗浮诗词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诗词,精心筛选,编写一套以中华古诗文经典为核心的具有罗浮特色的校本诵读课程。。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有关经典诵读理论和案例。借助理论和经验,指导实验研究。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对古诗文教学和乡土文化研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反思、论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5、总结研究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对研究实验中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出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1)课题的提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关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讲座,明确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2)撰写并修改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方案。(3)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2、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2年8月。(1)课题开题,完善方案。(2)"罗浮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3)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古诗文,制订教学方案。(4)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5)举行课题研究展示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课题全面实施研究。(6)收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资料,建立档案。(7)完成课题阶段总结,编写校本诵读课本。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1)做好教师论文、课例、教学设想等资料汇篇。(2)完成课题总结报告。(3)申请结题;推广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邱婉嫦 副组长:陈凤娇 李颖红 骨干成员:邱嘉恩、朱燕玲、陈秀玲、邱嘉艳、陈燕芬2、实验人员:园洲中心小学全体学生3、实验老师:全校语文教师
八、课题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健全制度,完善机构。为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学校负责人直接抓,业务主任具体抓,建立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为一体的组织网络。全体语文老师为具体实施者,做到组织机构细化、层层落实,职能明确,形成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管理体系。学校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了《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评估细则》等制度,并落实到位,确保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为检查和督促同学诵读古诗文,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以每学期“假日读书活动”为契机,要求全体师生都参与诵读活动。学期初各班定好诵读计划,并围绕学校创书香校园举行一系列诵读活动:古诗接龙赛、经典诵读我能行 、中华经典诵读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诵读大考场、开展小品、故事、歌咏、表演、展示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让浓郁的书香味溢满校园。
3、健全考评长效机制。落实考核评估诵读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注重实效。因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诵读篇目、完成目标、巩固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课题实验报告。2、课题教学论文、案例集、课堂实录、教学课件。3、教师、学生诵读成果集。4、园洲中心小学校本诵读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积淀;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78-1
我国古代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教学不仅要学生诵读教材中的古诗文,还要诵读课外的一些诗、词、曲及散文的名家名篇。通过诵读,体味古诗句的语言美。在诵读中,还可以通过诗句的韵调、气势的缓急、音调的抑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意境情趣。在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后,我们认为在诵读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还要充分利用古诗词诵读教学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积淀文化素养。
一、创设良好的颂读古诗的氛围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古诗词是我们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一切个人利益第一,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意识淡薄,于是我们在诵读课中增设了背诵《增广贤文》的内容,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诵读声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并利用古诗长廊、“增广贤文大擂台”、“古诗文诵读”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良好氛围,深化养成教育。通过这次活动,家长们欣喜地反映:“我家孩子最近懂事了!”老师们欣慰地看到学生爱学习、守纪律、尊师长、敬同学了。可见诵读课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的印迹, 激发学生勤学热情,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蕴涵民族精神,陶冶情操
高尔基说过“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学生的品德具体化于他们的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于知识程度和文化素养。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了千年的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不懂人生意义,只贪图享乐。再加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学不再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学校也只顾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放松了民族传统教育等等。通过对现状剖析,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和学生对诵读课兴趣的浓厚,在诵读课中渗透思想品质的教育,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王昌龄的《出塞》后,学生在品味诗句韵律美的同时,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对作者博大的胸襟,咤吒风云的气概佩服不已, 在浓郁的古诗词诵读气息中,激起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像顾宪成、文天祥、陆游一样做一个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让学生深受感染、熏陶,犹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三、激发学生爱国情、报国志
激发学生好读、读好古诗,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情愫,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人民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发奋学习的推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从小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中华古诗词中不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丰富物产、辽阔疆域等名篇,教师利用诵读课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可谓水到渠成。
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无处不存在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如在学习《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诗句后,可引导学生窥见构思之巧。盖因唐代扬州一地极为繁华,月夜景色,又见于诗人笔端。加深认识家乡的过程中,扣动学生爱家乡之弦,报国之志。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还应先从教育学生同情他人,爱身边的亲人,关心师友做起。如《锄禾》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的同时,还应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学习“送别诗”“千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教师要启发学生心中有他人,播撒友爱的种子,为萌生爱国主义思想奠定心理基础。
四、提升欣赏品位,积淀文化素养
【关键词】阶段目标;朗读为主;想象画面;拓展延伸;创设情境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其内在的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的古诗文课堂教学却不那么令人满意,大段的教师讲解挤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剩余的时间就用来应付考试,让学生抄写古诗,抄写古诗文的解释,课堂气氛沉闷而没有丝毫活力。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把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吗?经过了自己广泛的阅读思考之后,我学习了一些名师的古诗文教学策略充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有了一些收获,现“取其一勺”和同行进行交流。
1 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古诗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有章可循。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性目标中,按照不同的学段,对古诗文的学习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第一学段的学习目标是: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了更细更高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二、三个学段都表明了学习古诗文的主要目的是:体验作品的情感。什么是情感体验呢?我们可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方智范教授的一段话中得到答案,情感体验就是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体会作品内在情感的过程,是读者内心和作品情感发生共鸣的过程。
2 读为主线,落实情感体验的目标。
从课标准要求不难看出第三、三个学段都强调要通过诵读体验作品情感。而吟诵是阅读古诗文公认有效的方法,即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吟诵的方法有很多,如节律朗读法、诗情画意结合法、节奏诵读法……
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步骤分层次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
首先,初读,要求学生能读到字正腔圆,让学生在课堂上放声朗读,读到字字要准,字字响亮为目的。
然后,再读,要读出节奏,教师可以范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并予以模仿,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打着节拍,或摇头晃脑地读,只要学生可以读出节奏,读出兴致,什么方法都可以尝试。
接下来,悟读,体会诗歌的意象之美,把诗歌中的语言符号想象成立体可感的意向,让颜色鲜艳起来,动作连贯起来,真正走进诗歌的境界。在这个环节,一般采用带着问题自由读的方式进行领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抓住一个诗歌中的关键词,从词突破,进而引领学生想开去,体会到了诗歌的情感。如在学习《秋思》一诗,教师抓住“意万重”和“又拆封”来理解全诗,学生就可联系其他,把这首诗描写的情境具体可感地活动起来,也就很容易地领悟到了诗人独居异乡,对家中亲人的无比思念的情感,一种孤苦、寂寞不觉涌上心头。这个环节的读,一般采用自由轻声读或默读的方法,边读边思考。
最后,入境读。在上个环节的体会之后,诗人满满的感情已经充溢了学生的心胸,教师即可就势引导学生用声音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这个环节可以采用教师范读的形式,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适合的音乐素材,来渲染气氛,进而把读推向学习的。在学习了《秋思》之后,我就播放了陈悦的《乱红》,配合学生的朗读,音乐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带进了那个萧瑟的秋季,耳旁也仿佛听到了风的声音,学生的读诗的声音应声而起,整个课堂凄凄切切,诗味浓浓。
课堂上的四步读伴随了学生对诗歌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舍得在“读”上动心思,把古诗文的学习难点一个一个溶解在“读”当中,既保护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又让课堂书声琅琅,在诵读中在诗歌中走了好几个来回。
3 想象画面,为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插上翅膀。
诗不达诂,课堂上逐字逐句释意、讲白讲深讲透的现象是在不足取,诗有三本“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意象是诗的关键,是诗的灵魂,想象则是意象在学生头脑中“呈象”,而后直抵诗作灵魂。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思考这样的问题:
3.1 从哪里让学生想象?答案是:从诗歌的空白处切入去想。如《秋思》一诗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意万重”,可能想到了……可能想到了……又可能想到了……
3.2 怎么想?答案是:可以借助插图,进行联想;可以抓住主要词句,扩想;也可以设置情境,假想;还可以利用空白,补想。如《所见》一诗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个安静的夏日中午的情景,让学生想象茂密的森林里有什么,能听到什么的声音,小孩子骑着黄牛一路走来突然发现了什么,他为什么突然不做声了呢……通过以上的想象,自然而然就把静止的文字立体化了,孩子们的眼睛里立刻出现了灵动的场景,理解诗歌也就不是个问题。
所以,教师一定要像设计精读课文的教学那样去发现古诗文教学的想象点,让学生从精炼的文字中抓住几个意向,想象开去,学生的理解一定比抄意思要深刻得多,也有趣的多。
4 善用资料链接,给学生一把理解古诗的钥匙。
不难发现,仅仅凭着几个注释是很难顺利地理解诗歌情感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地链接相关资料,巧妙突破古诗文教学中难读、难解的瓶颈。
资料的链接一般注意用在这样的时候:
4.1 词义理解的“阻滞处”。
4.2 句意理解的“阻滞处”。
4.3 文意理解的“阻滞处”。
如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王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师链接了一个资料:“事实真的是这样,在这次分别后的两年,王维就去世了。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真的是一次诀别。你还有怎样的感受?”资料一出,一下子让学生的心纠结起来,这一别真成了诀别,多么悲壮啊!情感不用多说,早已升腾到了学生心中。
5 设境激趣,为学生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文离他们日常语言较远,更需要激发兴趣。
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尽量创设切合诗意、诗情的各种情境,贴近学生实际,方式多样,促进感悟、理解和体会古诗文的意境,从而提高古诗文学习的时效性。
5.1 播放课件,创设试听情境,激发兴趣。文字、声音、动画的组合,一定会让学生迅速入情入境,真切感悟。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要适度,毕竟它是课堂中的一个辅助手段。
5.2 表演体验,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兴趣。抓住古诗文中表现力强的词语和诗句,让学生适当演一演,营造出逼真的生活情境,也会让学生兴趣高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古诗文如《小儿垂钓》、《回乡偶书》、《两小儿辩日》等等。
1.1君子
在《孔子百科辞典》中解释为:“‘君子’最初是少数王侯贵族的专称,是一种身份地位的概念。在春秋时代‘,君子’一词逐渐演变为‘天子至于民’的通称。”
1.2君子文化
文化即“以文教化”。君子文化是:“以‘礼’为中心的文化。强调规范,尊礼重信,以诗学为修养言辞之用,为从政治之用。”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1.3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
语文教育的课程是:“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古诗文是国华民族的经典,其内涵丰富,用词简短,干净利落。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离不开古诗文教学,它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载体,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君子文化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现状和意义
每个国家都有其各自的传统文化修养,在中国大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君子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君子文化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现状
“君子”一词在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过,如:在《诗经》《孟子》《论语》中都曾出现君子一词。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有八个板块对先秦诸子进行讲述。每部分都选取一些诸子百家的先进思想和主要思想进行讲述。但“君子”一词集中表现在孔子的著作《论语》中。君子之道是孔子主要追求的理想人格,也是完成孔子主流社会思想的历史继承者。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老师单纯地教授课文,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培养。这也符合语文的基本属性中“人文性”的要求。但在现实的授课过程中,我们离新课标的要求确有一定距离。作为拯救学生所缺失的文化的教师,对于课文的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对君子文化的传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古诗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直接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君子”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相应的“君子”人格就变成人们树立思想道德的标准。但这样高尚的文化,却鲜有人熟知。甚至有很多青少年都没有系统地读过诸子百家的著作。这无形中对君子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也在告诉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君子文化已离我们高中生的思想越来越远。因为在高中生的心中缺少对“君子”内涵的理解。中国人用数以千年的时间来选择做君子,但却没有用时间教会成长的学生怎样成为君子!
(2)学生受现代技术的感染,缺少对君子文化的思索。
语文本身就是高中生心中“学与不学差别不大”的科目,在他们思想意识中对语文知识和文化的理解是不深刻的,然而他们又是一名与时代共同成长和进步的高中生,这就促成他们缺乏民族的认同感,缺乏民族的文化意识。中国优秀的君子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小众文化,使高中生认识上已经极为模糊。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绝力反击。
(3)受学校升学率的影响,有关君子文化的课程开设有限。
作为选读教材,学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由于很多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花费大量时间备战高考,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直接没有开设,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结构,学校更不会花费一定时间进行系统的讲解。
2.2君子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意义
我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在中国的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最有现实意义的莫过于“君子文化”。
(1)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修养,促进德育的发展。
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需要正确的指引,通过《论语》等著作引导学生“心怀仁心,心存善念”注重礼节,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2)有助于培养健康人格,争做高尚君子。
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传扬中国人理想的人格,进而重构健康人格,这对正在发展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将君子文化铭记于心。鼓励学生争做高尚君子。
(3)使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情怀。
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爱国精神是中国人的崇高精神,无论是祖国,还是人民,都是非常让人敬佩的。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的团结力和凝聚心。
3通过古诗文教学实施君子文化的策略
朱绍禹说:“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目标之一就是要弘扬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了更好地让高中生理解和体会君子文化的内涵以及它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君子文化的传播。
3.1挖掘君子文化古诗文,培养学生感悟君子文化
由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古诗文作品都写到了古人的立身处世,包括古人的思想、人格、理想、志趣、还有他们对人生、社会的看法。这使得后人从中认识到了古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加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文化和礼仪文化。在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君子”一词公出现三十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都是孔子精心塑造的君子形象。“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部分有许多篇幅谈及君子,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首先,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而是应该具备多种才能,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基础,以礼仪来实行,以谦逊来表达,以忠诚来完成,这样才算得上是君子。其次,孔子认为作为君子要十分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就是说,君子要端正自己的容貌,注意自己的言辞。使人对你尊敬、信任,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君子的修养。最后,作为君子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
3.2开展古诗文鉴赏活动,拓宽学习君子文化的途径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不仅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语文学科的教育规律。让学生通过各种语文学科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通过学习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可以举行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君子文化的问答活动;或者让学生搜集带有“君子”字样的名言、名句;还可以进行展现君子文化系列实践活动等。《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是中国人教育事业的一座里程碑。短小的话语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授课之余,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有关于君子文化的篇章吟诵及表演比赛。学生们可以集体背诵《论语》,通过横纵对比,分小组作报告,把教材内的相关知识读懂、读透。进而将《论语》这部著作中有关“君子”文化的句子全都记下来。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及时进行总结。
3.3将君子文化与“知行统一”相结合,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一、挖掘“古典文学之美”的核心理念
语言、文学、人文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文学教育不仅大大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涵,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而且在语文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古典文学之美的挖掘的意义是建立在文学欣赏理论之上的:欣赏的过程就是对美的体验,其作用主要有三:一是能够提高语言感受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欣赏首先是对其语言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感受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提高。二是提高想象与联想能力。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始终伴随着想象与联想,因为只有充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所描绘的情境才能在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来,才能被读者感知和认识。因此,文学欣赏能够丰富想象力、增强联想能力。三是净化人的灵魂。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的情感体验,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因为语感、想象与联想都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所以文学欣赏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可以看出,古典文学之美的校本教材的研发是丰富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品德情意的重要手段,同时亦能亦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情趣,达至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二、挖掘古典文学之美的策略
(一)编写教材关注美
1、选文唯美
选文以文体为总纲,以年代为顺序,选取各个时代的精华作品,力求使学生循着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脉络,徜徉于历史的长河,游历文学的殿堂,体会古典文学的神韵。
遵循初中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从初一至初三分别设计了诗词曲之美、散文之美、小说戏剧之美三个系列。作为经典作品的赏析导引,每个系列都有对于不同文体的介绍及各个流派的诠释,使学生带着全方位的理解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2、插图衬美
文学插图往往表现瞬间的画面,但却具有永恒的美,插图艺术既反映文学艺术性又反映绘画艺术性。它不仅将文学作品的意境表达尽致,更具有独立的艺术欣赏美。中国书画艺术意境深远,诗画文的艺术魅力相得益彰,因此在校本教材《古典文学之美》的修订中,我们十分重视插图的作用。首先选图力求反映中国文化的特色,运用书法和绘画的艺术形式,营造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其次结合作品的内容与和风格,配以足以映衬其文学魅力的图片,陶冶学生的心灵,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
例如《木兰辞》的插图,我们选取了中国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即烘托了木兰荣归故里,重着女儿装的喜悦心情,又使学生体验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观沧海》的插图,书法与绘画相得益彰,既使学生体验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挥洒之美,又烘托了曹操之诗大气磅礴的英雄气概。
(二)教学过程欣赏美
1、导入趣美
文言文教学首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精心导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以展现古典文学之美为指导思想,精妙设计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领会作品精髓,体验文学之美奠定积极的情感基础。
导入的激发审美情趣的方法很多,全凭教师的独具匠心,用发现美的慧眼,不断创造创新。这里列举几例富有创意的导入――用历史故事导入:如《扁鹊见蔡桓公》导入可用扁鹊行医虢国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成语名句导入:《醉翁亭记》可以问学生“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义导入;以插图画面导入: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片段等等。
好的导入会营造浓浓的艺术气氛,带领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渐入古典文学佳境。
2、诵读品美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文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古典诗文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选入校本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低回婉转或高亢激昂的诵读声情并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但在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古诗文的诵读,而侧重于字斟句酌、条分缕析,或只是按如今的音和调来朗读,忽略了古诗文的诵读美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的过程与反思,其实就是理解层次不断加深审美情趣不断提升的过程。读的形式可以分为教师范读,学生个人诵读、表演朗诵、师生齐诵等,还可以运用媒体播放朗读录音视频示范或配乐烘托气氛诵读等。
比较诵读亦能使学生通过感情基调差异、语速的快慢、节奏的缓急,重音的处理等理解不同篇目作品的艺术风格。如:杜甫《望岳》《春望》的比较阅读课的诵读,学生通过诵读时的很容易理出了杜甫不同时期作品的特色,体验到了杜甫作品的雄壮美和沉郁美的震撼。
3、赏析寻美
鲁迅先生把中国的语言文字概括为三美――意美以感心:即意境之美可使人在心灵上获得感悟审美愉悦,物境、情境、理境、由景起情,由景生情;音美以感耳:元音占优势,发音响亮,音调铿锵;形美以感目,即语言具有.绘画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要你一看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眼前肯定会浮现出一个阔大、壮美的画面。
引导学生探微寻幽,体验古典文学之美,首先应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赏析,引领学生带著作者的那个时代的感受去体验作品的真谛,这样才能更深刻体味作品的魅力。
阅读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体验。要让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获得对善与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热爱之情,是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完成的,不是文本的分析所能替代的。
在珍视学生的体验同时,教师亦应用心灵呼唤心灵,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建立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学生一道挖掘古典文学之美,吸取滋养,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
教师以朗读为为为主旋律,以点带面,把字词的学习,内容的研讨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下,赋予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挖掘课文蕴涵的丰厚的人文资源,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体验。
4、拓展绘美
古代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这门课程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该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顺应小教专业的特点和小学教育变革的需要,有待深入探究改革。
一.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符合小教专业特点,与小学语文缺乏联系
就本学科来看,古代文学课程教材几乎都是中文系的专业教材,知识体系系统完备,但不适用于小教专业,实效性、专业性体现不明显。人教版的小教教材也有不完善之处,因篇幅限制,有些经典作品不入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不需要“专业化”,要相对宽厚一些。教材选材不广泛,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量势必受影响。新课标指出,语文的性质在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指认识中外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代文学作品读得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素养难以养成,这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是相当不利的。另外,教材与小学语文古诗文缺乏必要的链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加强本学科与小学古诗文的联系。笔者对近三年小教毕业生古代文学学习作了调查,300份有效问卷显示,经常诵读小学古诗词与课外必背诗词的不到50%,全会背诵优秀诗文80篇的不足五分之一。这样是很难胜任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将“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小教专业要培养的是小学教师,他们首先得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具备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师往往花相当一部分时间讲文学史,因受课时限制(小教专业古代文学一般只有短短一学期),讲析作品、品读作品的时间就相对缩短。课程教学不重视作品的理解、鉴赏,这是跟不上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走向的。
(二)教学方法不利于作品赏析,不利于培养综合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课时的限制,古代文学课教师的教学基本上还是老套路,以讲授法居多,进行系统的知识灌输。学生对文学知识只能死记硬背,难以消化。即使讲析作品还是以教师主讲。这样授课信息量有限,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他们就不会很好地赏析作品。参加毕业实习上语文课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解读文本。实习上课,只能照搬教参的观点,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富有个性的理解。同样由于只接触老师选讲的有限作品,毕业后学生也就没有多少文学底蕴,对很多作品的理解难以有深切的体验,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在问卷调查中,62.41%的毕业生感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不知如何赏析作品。究其原因,与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得疲,学生听得累,兴趣索然。据调查学生最不喜欢教师一讲到底。缺乏探讨、讨论、交流的机会,学生就不能积极参与,不能主动学习。讲授法显然不利于“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评价机制缺乏多元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课程考核虽然增加了平时成绩的考核,但主要还是一张卷纸模式,试卷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古代文学教学中现行的考核方式,还往往局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初步的理解能力,并没有注意到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角度进行考核”。确实,期末考试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较多,试卷往往局限于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很少看文学作品,但临考前,临时抱佛脚也能取得好成绩。因此一张试卷并不能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的真实水平。
对学生评价方法的一元化,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只看试卷,忽视情感、态度的发展,考试内容缺乏综合性和知识的整合,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学生的调查问卷恰恰反映了这一点。只有5.67%的学生认为期末卷面考试能促进古代文学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而赞成课外文学阅读报告、课堂讨论发言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的占了更高的比例,分别是60.99%、61.70%。显然学生更喜欢多样的评价方式,更喜欢反映综合素养、知识整合方面的考核。
综上分析,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制约,阅读作品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使课程教学不能突出小教专业特点,不能面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因此,探索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小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规范作品阅读,加强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材料和依据。针对小教古代文学教材不够完善的现状,教师要对现有的教材作必要的增、删、移、换。选取、增加、重组的教学内容必须要以“突出作品阅读,与小学教学实际的联系”为出发点。
1、制订作品“导读”纲要
“导读”纲要是整体谋划、总体要求,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导读”纲要中不仅要规定精读、略读、诵读、背诵等篇目,还要写出阅读作品的最佳切入点以及与小学语文相关的链接。如在唐五代词这一章中,讲授以反映江南为题材的词可确定:精读篇目为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略读篇目为温庭筠的《望江南》,冯延巳的《菩萨蛮? 沉沉朱户横金锁》。其中,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作为背诵篇目,其他则为诵读篇目。精读作品的最佳切入点为描写江南青山秀水,抒发词人的情感。作品与小学语文相关的链接确定为:品读小学语文新教材四(下)第一单元写祖国山水的作品;赏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江南春》(杜牧)、《泊船瓜洲》(王安石)等与江南有关的诗歌。
转贴于
有了“导读”纲要,对于作品阅读的要求以及作品与小学教材的关联,学生心中就有数了。
2、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及经典作品
针对学生阅读量不足,阅读能力堪忧的现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但名著浩如烟海,教师要对作品进行梳理,开出必读书目,这要以少而精为原则,要求学生细细品读。另外,列出选读书目,供学生泛泛而读以改变阅读量不足。当然,教师还可推荐知名网站让学生课外浏览,如国学网中经史子集方面的经典之作能大大开拓学生视野。针对有些经典作品不入选教材的现状,特别是与小学古诗文联系较密切的,任课教师可以选编一些作品印发给学生。如战国策中的寓言“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王维的山水诗《鹿柴》《竹里馆》《辛夷坞》,李白具有童真般情趣的诗《山中与幽人对酌》《月下独酌》。教师精心筛选书目、作品,可使学生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3、补充讲授与小学语文相关的内容
小学语文内容丰富多彩,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文学知识和素养,古代文学老师有必要补充讲授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联系小学必背古诗词来介绍有关作家,分析解读作品,可以尝试着把中华蒙学中的精华收入教学中来。另外,教师可联系小学课本出现较多的作家作品,讲一些整合性较强的文学专题课,如送别诗中的意象,辛弃疾、陆游诗词的爱国情怀,并适当引进前沿性争鸣成果。但“原则是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意义与实用性,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专业的需要”。
(二)注重作品教学,采用学习型课堂教学方式
针对学生不能准确解读文本,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重新定位,注重作品赏析。新课标提到“小学生应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使古代文学教学有效地与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衔接,该课程教学可采用学习型课堂教学方式。
所谓学习型课堂教学,就是以团队学习、互动对话、共同探究为特征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具体的操作分以下四步:
(1)通过问题预设,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问题预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兴趣不高,阅读量有限的现状,教师可将讨论的作品按小组分配下去,并提供思考的问题以及参考书目。如在作品“垓下之围”这一节中,要求思考讨论:①联系有关情节分析项羽鲜明的个性特征。②谈谈你对“项羽不肯过江东,自刎身亡”的看法。“垓下之围”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教师可布置学生阅读《项羽本纪》全文,同时提供《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史记》等参考书。
开课前,教师要求每小组对阅读作品做充分的准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围绕思考的问题展开讨论,完成作品的分析和探讨。
(2)阐述质疑,彼此激发,加强听说训练
在课堂上,各组代表要对讨论的切入点、讨论的要点进行阐述说明。其他组学生可向汇报小组质疑和发问并作评价。这时教师需要做的只是聆听学生的发言,加以点拨或者揭示学生未能发现的问题,提高全班同学的问题参与意识。如在学生阐述完“项羽不肯过江东,自刎身亡”这一议题后,教师可出示杜牧诗歌《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诗歌《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让学生评价两位诗人对项羽身亡的不同看法并说说哪种看法更符合项羽的性格。
“本质上文学也是一种交流形式,是作家和读者心灵对话的媒介”,文学作品一旦离开了学生的接受,文学作品的实在意义就难以在课堂上存在,一个有效的、成功的文学课堂就难以生成。因此,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与文本对话;只有在问题互动过程中,彼此激发,才能促使问题探讨的深度和层面不断升级。
(3)分析典范作品,传递思路和方法。
文学史教材已经比较完备,观点阐述也是清晰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看明白,无须教师再来复述一遍。需要教师讲授的是对典范作品的分析。通过分析文本,传递分析思路和方法。分析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传记、小说,教师可突出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对于诗词曲赋,教师可着重讲析艺术手法和独特韵味。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分析相关作品,学生更能接受思路和方法,对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能更有效地提高。
(4)把学习延伸到课外,提高写作能力
在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课后教师要求学生以书面作业方式实际操作,运用自学和课堂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或把点滴的感想和思考记录下来;或选取相关作品,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问题;或布置写作小论文,独抒己见。为进一步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还可布置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写读书报告,让学生自评、互评,并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的过程,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学习型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病。这能有效地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转贴于
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乔依斯说:“由于没有一个模式是为了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是适用于所有的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种种方法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模式上。”古代文学教师不能按单一的模式来授课,必须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大胆探索,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模式。
(三)改革评价方式,加大作品阅读考核
目前的评价主要是一张卷纸模式,评价缺乏对综合能力、知识整合方面的考核。因此,对小教专业学生学习的评价在内容上要加大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的考核,鼓励创新与个性的见解,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在方法上可试行期末和平时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闭卷与开卷结合。改革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是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突出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
一张卷纸难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应增加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包括课堂讨论、平时作业、科研活动等。在综合能力中,口语表达尤其重要。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考虑小教专业的特点,在书面考试、考察之外可增设一定次数的口头测试内容。包括学生参与置疑、辩论、诵读古诗文、读书报告会、课程小论文汇报等教学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能力。
二是在期末考试中加大作品阅读的考评,突出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核。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在开学之初我首先对未来三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一个大概的规划,规划紧紧围绕现代文目标拓展阅读与强化文言诗文基础两个核心工作展开。
在现代文拓展阅读方面规划并实施“万字时文阅读”三年行动计划,意在通过对有鲜明思想性和时代感时文阅读,一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积淀思想、提升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理性,帮助学生以现代的、理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本学期已为全年级学生推荐阅读时文13篇文章;在文言诗文的教学中,在抓好语文教材教学的同时,还利用学生的成语习得有计划地实施上海高考“300文言实词”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打算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渗入古诗词的鉴赏,以期提升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学、文化等人文素养。
本年度主要担任预高、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所任教的高一(12)班属于xx内高班的学生,汉语基础相当薄弱,尤其是他们的古诗文学习几乎就是从零开始,经过预告一年的汉语学习,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进入高一年级之后,已经能够跟上整个年级的学习进度。尽管因为语言积淀、语言应用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应试阅读仍然存在很多障碍,但学生任然在慢慢地进步。
本年度我结合内高班学生的学情,确立一个区级重点课题:《汉语成语习得在内高班汉语学习中的作用》;
本年度共有四篇论文先后获奖:
《xx》在“黄埔杯”长三角城市群“新观念,好实践”征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xx》发表在《上海市中小学民族教育教学案例汇编》一书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理念;功利性背诵;文学素养
当今教育,正处于变革的转型期,新旧教学理念、新旧教学模式、新旧教学方式、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与中考考试制度的碰撞,不仅给中小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带来巨大冲击,还给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严峻挑战。
一、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要当一名符合新世纪要求的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己反思性教学实践能力。
一切改革首先是理念的更新,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向导。语文课改,首先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只有深刻领会、把握当今语文课改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才能使语文课改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误认为高分数等于高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只偏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使学生不仅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要解决此问题,必须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变“当前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方法便是,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们已进入终身学习时代,语文将陪伴人的一生。作为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学生一旦爱上语文,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不竭的源泉。
二、语文教育中的文学素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文学素养培养问题逐渐得到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国内知名教育学家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浙江诸暨市牌头中学的陈蕾老师,对文学素养作了一个定义: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谈文学素养与语文新教师的培养》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研,2007年第4期)。这是当前对文学素养比较完整的一个定义,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素养培养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应试教育影响,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还不占主流地位,当前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现状为:(1)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2)漠视文学经典,阅读功利性较强,文学欣赏水平有待提高;(3)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不高。
语文教学中语文本体淡化和失落,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仅停留在漂亮辞藻的阶段。根本上忽略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忽略了语文课中的文化传承、精神修养、现代思维、社会应用及语文才能。不仅仅是学生,教师的语文素养也比较缺乏。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是影响文学素养培养的核心因素,而且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转变文学观念、加强阅读积累、提高写作水平。要把教师的文学教育同教师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真正提高。
三、功利性的学习、阅读与背诵
面对初三升学压力,语文教师初步更新的理念和教育家所倡导的文学素养,价值愈来愈轻,逐渐被学校、家长、老师、同学
忽视。
让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2009届毕业生中,有个女孩叫戴金黛(化名)。初一初二时期是一个非常热爱文学的活泼开朗的女孩。她经常利用自己业余时间、背着父母、一个人躲在卫生间看小说:史铁生、王小波、三毛、贾平凹、王安忆、梁晓声、路遥、徐志摩、沈从文、艾青、钱钟书、席慕蓉、毕淑敏、王朔、余华、苏童、海子、铁凝……
她每看过一本书,都会兴高采烈地把里面的情节和人物拿来和老师们分享,在某些问题上,我们语文老师的功底都不如这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子。但是在初三应对残酷的中考期间,这个一向享受阅读的小女孩,成绩却一反常态的跌落,有一次甚至为逃避升学压力走出课堂。这种现象也极为值得我们反思。
下面以中考背诵为例,谈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中考古诗文默写最易得分,复习便可把握,这自然成了早读的唯一内容:对要考的古诗文先读后默,再读再默,翻来覆去,不倒背如流,誓不罢休!重点课文和句子,前后反复,竟达几十遍之多!这里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1.失衡
背诵的目的绝不仅是在语文考试中拿分,它至少应包括在熟读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材料,积淀思想,丰富语言,感知技巧,从而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按理,阅读背诵的材料数量越多越好,范围越宽越佳。对照一下现行中考必背篇目区区48篇古诗、24篇古文而已。由此衍生出来的教师指令与包办下的背诵,锁定的是“芝麻”摒弃的是“西瓜”,这种锁定,颠覆了学生的自主地位,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背诵范围,降低了背诵记忆的效率,影响了学生自主积淀、自主运用,强化了机械记忆的不良习惯,阅读背诵的多样性严重失衡。
2.失真
背书若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就有可能使背诵变成“死记硬背”,这种非理解性背诵,即使背会也会很快忘记。功利性背诵就是这种假背诵。长期高频率重复,记忆中枢受到抑制,记忆失真,效率低下。教学实践中,同一个材料越读越背越出更多问题的情况。
3.失态
由于语文主观题(含作文)阅卷的非客观性存在,得分高低差异首先表现于选择题和默写题上。48篇古诗24篇古文的读背默俨然成了师生的法宝,年年读月月背天天默,在侥幸心理作用下,大有不及其余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教师教学业绩评价的公正性,阻碍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
在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的系统工程,可谓任重而道远,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其中课程问题、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师资问题尤其突出。
一、传统文化教育之课程化问题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面对的是传统文化的课程化问题,这是业界的共识。但是如何实施却有很多分歧,见解相去甚远,争议相当激烈。由于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近年来,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处于散在状态,各地各校依据各自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做了积极的、多样化探索。以传统文化教育名义开设的课程五花八门,在内容选择、课时安排、呈现形式、量与度的拿捏等方面差别非常大:在国学经典的选择上,有的以蒙学为主,主要是“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外加《弟子规》及《声律启蒙》等作为起始;有的则以儒家经典开篇,如《论语》、《大学》等作为起始;有的重视诗词,即选择唐诗宋词作为主要内容;有的偏爱古文,重点引入《古文观止》等文选;有的全面出击,蒙学、古诗文、四书五经全部收入;有的独守一经深入学习。在次第安排方面,有的小学低年级即读《诗经》,有的到了初中还在学习《弟子规》。课时安排上,有的学校有专门课时,更多的学校则是利用早读、课外活动等边角余料时间完成。还有很多学校从传统文化中或抽取某个专题,形成如“孝文化”、“雅文化”专题作为教育内容,或作为德育形式,或形成校园文化,或固化为校本课程;也有学校将传统文化中某种技艺作为特色课程,如武术、剪纸、书法,等等。
形成这种散在格局,固然与课程构建的自发性有关,但更深层次,则是由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差异造成的。由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难免会造成盲人摸象式的主观性取舍。重道轻艺者有之,鄙弃蒙学者有之,轻言糟粕武断否定者有之,不加分辨无以取舍颟顸而行者亦有之。鉴于此,教育部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关于课程化问题,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要划定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具体内容。所谓整体性,是指各学段、各学科要统一规划,所谓具体内容就是要对所学文本、知识、技艺等有权威性的具体规定,须列出细目。内容的确定上要克服保守倾向,既要有基本要求,又要具有较大可选择性。二是要与现有课程有效对接,克服传统文化与现有课程两张皮的现象。如将修身与公民教育整合,古诗文与语文课程整合,传统技艺与音体美整合,等等。同时,要特别强调课程的综合与学科间的融通。三是要妥善安排与传统文化教育规律相符合的教学次第。从五六岁的儿童到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要走过12年的学习历程,其间,他们的身心会发生极大变化,学习的规律是由记性到灵性、再到悟性,这个过程决定着教学的次第。要区分记忆与理解、养正与益智、做事与穷理等不同发展期的侧重点,特别是经典文本的学习,应立体式建构,螺旋式展开,从小学、中学以至大学,提倡一本多读,而非线性推进。四是开展教学实验是积极稳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课程化需要定篇、定量、定序、定度,这“四定”都要经过教学实验,实验既是对课程可行性的检验,也是对课程的完善。
二、传统文化教育之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
由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其对教学方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努力做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是有效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传统技艺内容,主要通过实际操练掌握要领以至学会;对于文化知识,主要通过活动――体验――认知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对于经典文本教学的主要方法则是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以经典文本教学的方法为例。经典文本教学简称“经典教学”,具体内容按文体分包括“古诗”与“古文”两部分。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诵者,讽也。倍文曰讽,倍通背。可见,诵就是把书背下来。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吟咏以声节之”,即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念,这种念就是吟诵。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就是虚心涵泳,切己省察。读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笃行”,这种方法称为“读思行”。经典教学要克服语文化倾向,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经典。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课程多以现代文为主,特别是小学阶段,6年时间,教材中只编入几十首古诗,有些教材还要削减,真可谓寥若晨星。现代文教学多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概括与理解,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少得可怜的那小部分古诗文,其文体特色在教学中也被大大弱化,等同于现代文教学。由于多数学校的经典教育是由语文教师承担的,大家会不自觉地将教语文的方法用于经典教学,这势必使经典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经典教学还要克服德育化倾向。所谓德育化是指将经典教育知识化,变成空洞的说教,而且说与做两张皮,互相脱节。同时,要区分不同学段,针对不同学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学阶段重心宜放在文本积累上,中学阶段再将积累的内容不断反刍,咀嚼吸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摆布好“读”与“解”的关系,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或只读不解,或以读带解,或先读后解,同时强调自读自解,重读复解。经典教学还要倡导“学科牵手”,即将经典诵读与书法、音乐、美术甚至体育等学科互相配合,牵手合作。另外,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三、传统文化教育之师资培训问题
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整体水平,传统文化教育同样需要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情况,传统文化教育在师资上的现状可用“缺、弱、差”三字概括。
所谓缺,主要是能够胜任传统技艺教学的教师十分缺乏,如书法、武术、纸艺等。目前,既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又能从事中小学教学者,可谓一师难求。所谓弱,指多数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底子太薄,只有小部分教师因个人爱好而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技能,多数教师则普遍薄弱。例如,多数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完整读过“四书”,对教学古诗文不可或缺的“文字”、“训诂”、“声韵”也知之甚少,这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全员全科覆盖”的要求显然是极不适应的。所谓差,是指由于传统文化教育水平整体较低,造成教学效果差,甚至“一讲就错”的现象十分普遍。鉴于此,尽快制定以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整体水平为目标的全员师资培训规划十分迫切。
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需分为两个层次,即传统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整体水平提高是个慢工夫,甚至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方可见效,因此,要兼顾必要性与可行性,避免操之过急。目前,除国家统筹安排的各类培训外,还可以因地制宜,采取长短结合、通专兼顾、学教互促的策略,以取得更好培训效果。长短结合就是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以3至5年为期,根据每所学校、每个教师的不同情况,将培训计划落实到每年、每月、每周。通专兼顾就是同时照顾到通识性培训与专业性培训。学教互促就是以教带学,以教定学,边教边学,教学互促。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