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具备的良好基础
1.1 良好的政策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创造了发展环境。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全面推进教改的过程中,需要在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恢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进而在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以有效政策的落实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并突出强调要实现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基础教育抓起,为人才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就具备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1.2 相关理论基础不断发展成熟。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工作关注的焦点,相关理论研究从深度、广度上都实现了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不仅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信息化建设、教学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同时还是深入到学前儿童音乐、英语等教学领域。在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上,以苏珊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已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值得借鉴。
1.3 践行教育信息化较早,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下,学前教育事业积极地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于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学习网站的建立,进而构建了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这就为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发展过程也说明了学前教育在践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成功的迈开了第一步,相关理论基础不断发展成熟。
2.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2.1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对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测查后发现,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中概念范畴的平均通过率仅为55.4%。入学认知准备分为基本概念和综合概念两部分,其中基本概念共65题,包括颜色、数字/计数、量、比较、形状等五个基本认知范畴,被视为入学准备评估的主要评价标准。在我们的测查中,农村学前儿童的平均通过率为65.4%(见图1)。入学认知准备中综合概念共220题,包括空间认知、社会认知、物理认知、数量认知、时序概念等五个综合的认知范畴,被视为入学准备评估的主要评价标准。在这个方面,农村学前儿童的平均通过率仅为45.4%。该结果显示,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儿童综合概念的获得更加值得关注。
2.2 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中概念范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在入学认知准备中概念获得方面,基本概念的通过率优于综合概念的通过率,其中数字/计数(89.2%)和量(79.3%)这两项的通过率远远高于其他项目,而时序概念、空间认知、物理认知和颜色的通过率则非常低。这个结果可能说明农村学前教育中儿童学习重点的涉及面窄,教育者较多关注儿童计算能力方面的发展而忽略儿童其他认知范畴的学习。
2.3 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与其学前教育经历密切相关。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我们发现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在性别、民族上不存在差异,但是与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显著相关。我们将农村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分为四种类型:幼儿园三年学前教育经历(简称幼儿园经历)、学前班一年学前教育经历(简称学前班经历)、学前阶段在小学一年级混读经历(简称混读班经历)以及散居在家无学前教育经历(简称无学前教育经历)。研究结果证实,农村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对他们的入学认知准备影响显著,其中具有幼儿园三年学习经历的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最好,其次为具有学前班一年学习经历的儿童,而以学前班名义就读、实际上在小学一年级混读三年的儿童,他们的入学认知准备与无学前教育经历的儿童没有差异,表现最差。
3.区域性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3.1 合理定位学前教育信息化,进而实现其内涵建设。在教育事业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并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针对幼儿身心发育特点,从幼儿的认知特点着手,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而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教育信息化作用。从以上信息化运用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信息化并非教育的核心,而是实施教学的一个环节。在建设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如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家长的充分支撑,能够通过家庭教育为信息化教育环节的落实提供支撑;第二,幼儿园教师的能力素质的支撑以及幼儿园管理质量的支撑;第三,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互动与沟通的支撑。
3.2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学前教育资源质的提升。在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进而才能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而这就要求做到:第一,政府要给予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的重视,在政策上要实现有效的扶植,并要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落实教育的公益性与普惠性。第二,要集中行业教师、学者等的力量,实现理论实践的相结合,并不断更新充实资料库资源,确保资源的质与量。第三,要积极的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搭建与国外信息共享平台,以通过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第四,要建立关于优质资源评价的机制体制,以确保信息化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9-0098-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育信息化日益受到学校、教师、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视野比较狭隘,范围有限,且研究成果不多。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本文选择了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论文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帮助。
文献概况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分别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主题检索大类,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关键词、摘要等从2011_2014年逐年进行精确检索。检索到博硕士研究论文20篇、期刊论文179篇,通过对论文数量的研究分析得出,2011_2014年国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2015年也必将有更大、更新的突破。由此可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
研究进展
从检索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研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动力,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对于任何一种研究,我们都需要清楚地界定其概念,深刻地认识其内涵,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只有先明白何谓“整合”,才能在二者对比中更好地理解“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当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直接用音频、视频、图表等替代部分语言文字的表达,达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则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堂检测、课后反思以及师生交流等。[1]虽然融合与整合的区别是研究者们都公认的,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融合>整合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成效却不明显,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二者在深度、意义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何克抗教授认为:融合是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2]张文渊(2014)在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中也指出:“‘深度融合’是有效的整合、深层次的整合、全方位的整合。”[3]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深度、本质意义都已远远超越了“整合”。
(2)融合=应用
部分研究者认为,“深度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融合”是不切实际、不科学的。杨超(2014)在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中指出:“‘融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环境,来实现一种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4]他们的观点说明:我们既要使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来为教育系统服务,又要有效地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使“融合”在应用中得以体现。
(3)融合=状态
更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但有别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融合状态”。李敏娇等人(2013)在走入“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中提出“融合状态”分别有假象融合、异化融合和有效融合,并对三种状态分别做了界定,融合状态观说明了到底何谓“融合”。[5]
虽然国内学者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定义表述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通之处,即都是为了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创新课堂,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2.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是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为基础的,因为研究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且大部分研究者还都坚信“融合”的本质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所以存在多种途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现有的研究中,针对区域建设、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途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
(1)区域建设:三通两平台的搭建
三通两平台,是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自提出后,“三通两平台”就成了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杨宗凯教授指出:“‘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近期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6]通过查看文献可知,当前大部分研究者都将研究工作聚焦于此,并针对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实施“三通两平台”的有效途径,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依靠。
(2)网络学习:MOOC
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开放性、免费性、学习者自由选择性等,它对教育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李仁和指出:“当前,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经进入大规模开放式网络教育时代,达到了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的作用贯穿于整个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交流互动、考核测试、学习成果认证等。”[7]瞿振元研究员也指出:“MOOC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突出代表。”[8]由此可见,MOOC平台的建设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3)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先学后教,翻转了教学方式;注重以学定教,翻转了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创生,翻转了师生角色;注重情境探究,翻转了学习本质;注重自主管理,翻转了教学管理。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的中学高级教师陈凤燕,通过将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与自己多年来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后,得出了重要结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9]
从当前这些探索出的融合的途径来看,三通两平台的建设、MOOC、翻转课堂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将目标停留在建设、翻转上,而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效果研究上,从效果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最有效的途径。
3.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要实现深度融合,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距离实现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差距,国内研究者开始重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阻碍的调查研究,试图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指导。从综合文献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情况下,当前中小学课堂中“融合”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认识上的不足
大部分研究者研究发现导致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效果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融合”认识得不深入,所以在行动落实上缺乏力度。邱婷(2013)在其论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中指出:“我们要从更整体、更宏观的角度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应用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全新关系。”[10]当前在一些课堂中,教师虽然能有意识地将多媒体设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缺乏对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进行科学性的融合,最多就是播放多媒体课件,那这种融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李玉顺等教授提出:学科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11]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育部于2014年5月研究制定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五个维度进行了要求,为相关部门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检测提供了指导。
(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不足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必须提高融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12]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具体计划,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在信息化环境下,发生的教学目标动态化、教学情境多样化、学习评价多元化等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教学设计应多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优势及与传统教学设计的不同。
思考与建议
1.内涵方面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虽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总结下来可以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信息技术不单是工具,还是改变者,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善原有的教学过程和模式。
第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教育目的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
第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要选择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智能化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在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同时,我们更应努力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深”的程度和“深”的标准,因为有了标准,实践者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进而更好地指导二者的融合。
2.方法方面
虽然国家和各省市地区都在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但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对偏远地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提出的研究应用方案还比较少,所以当前的研究应更多地将对象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努力推动各地区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教育技术新探索出的MOOC、翻转课堂等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新教法的产生,虽然可以让学生更便捷、免费地“学”,但却无法让学生有兴趣、高效地“学”。结合这些新的方法,当前“融合”的研究只关注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问题,而忽略了对学习影响更深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研究。所以,对于学习动机,我们应更多地研究游戏与学习的融合;对于学习方法,应更注重正式和非正式的混合学习;对于学习结果,应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将大数据更广泛地应用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和支持中,我们要从教学的各个层面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逐步深入。
3.阻碍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融合观。科技迅速发展,知识就在指尖的时代已经来临,当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因此必须要重塑角色,全面认识融合,追求深度学习,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学习和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校园网资源,找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最有效的切入点,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第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不当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由于当前教师对信息技术滥用、误用等现象随处可见,所以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大力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师职业考核的主要标准。
第三,创新型教学设计。在“深度融合”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设计,要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尽量多地学习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经过实践后,还要不断地反思、总结。例如,教师可以在教育部和百度文库联合举办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交流学习平台中,吸取优质的典型案例中教学设计的精华,有选择性地丰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自提出后,教育界对其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不可否定的是,当前面临的问题也非常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与推广,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并结合实践做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与教育达到真正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叶文良.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11).
[2]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3]张文渊.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J].华夏地理,2014(7).
[4]杨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14).
[5]李敏娇,汪颖.走入“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6).
[6]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03).
[7]李仁和.促进融合,实现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8).
[8]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细腻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06).
[9]陈凤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评论,2014(06).
[10]邱婷.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小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0):39-41.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本体文化 技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166-01
一、文化的本质
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大致归纳为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类。本文中讨论的“文化”主要是指广义的,即人类社会一切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人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本质。人的本质体现在社会实践,而文化的本质则在于人的实践创造性。文化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人是文化的主体。
二、教育信息化概述
目前对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是众说纷纭,其核心理念都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地整合起来,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本文则从两个视角来看信息化的内涵。从哲学视角来看,信息化的本质是生产力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设施等全新的劳动工具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实践活动方式。信息这种新型资源更成为了劳动对象,信息社会里的劳动者质变为空前解放的知识工人。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自身产业化、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三、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功能
(一)信息技术作为文化的载体
信息文化可分为物质化、行为化和精神层面的信息文化三个层面。物质化的信息文化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环境;行为化的信息文化主要体现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及其方式;精神层面的信息文化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价值观念和信息伦理、社会道德以及法律规范。由于人的主体性而使信息文化也具有主体性,信息文化反过来作用于人。促进人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和信息伦理道德的增强和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文化环境
教育应该要营造一种教育对话的环境,促进新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观念的形成。
1.教育信息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全国大力开展信息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引进了开放的网络,青少年学生在网上的行为习惯对校园文化有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网络论坛、网络新闻、网络管理系统以及网络交流娱乐等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已相互交融在一起。
2.教育信息化对社区文化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对社区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整合社区信息资源,建立面向社区管理、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化网络。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推动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信息化。
四、教育信息化的多元文化观
(一)本体文化与技术文化的融合
我们把文化分为本体文化和技术文化。彼此交互作用,从文化机理上称为“涵化”过程。以传统行为方式来使用技术的行为,就是本体文化对技术文化的影响i以新型方式使用技术的行为,就是新生技术文化对本体文化的“入侵”,比如教师利用博客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分享。这两个文化体的双向涵化最终互相融合,进化为新型教育文化。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统一
传统文化在时代性、阶级性上必然与现代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对现代化进程有阻碍作用,现代化总是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不适应部分。但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化又在不断地创新传统文化。[3]因此,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功能决定了信息化教育在传统文化创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提供丰富的信息表征形式,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②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⑨改变时空结构,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形态。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展现形式,教育信息化使得科学更加具有面向人的一面,使人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科学研究成果。另外,教育信息化也使得人文文化变得更能跟上科学文化的速度,更适应新观念和新思想,人们变得容易理解科学文化、融入科学文化、思考科学文化。
参考文献:
[1]周晓阳,张多来,现代文化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4,P33-37
[2]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P27-28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史学研究;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3-0020-03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选择。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发展的重构
1.对信息化本质与内涵的认识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的拓展和外延,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应首先客观认识信息化的产生发展与其本质。信息化最初概念是在六十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七十年代后期经英译后传播到西方,信息化的概念才被西方社会普遍使用。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国内学术界曾有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其基本定义角度主要有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层面的概括、有基于信息演变过程的总结、有从信息资源共享层面的构建等。九十年代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了信息化的要素和含义,并认为信息化是依托信息技术,且处于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因而,信息化本质上是对各种有效资源的集成,是对以人为个体的生产力的解放。随着信息化在社会范围内的迅速扩展,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场深刻变革。
2.信息化实现教育开放式发展
自信息技术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已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数字化教学等,进一步扩大了教育资源的开放程度与普及效应。经过近十余年来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然在国内高等教育界掀起了教育变革的浪潮,典型实例就是“慕课”带来的冲击。“慕课”是从英文MOOCs音译过来的,学界冠之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其始于2011年秋天,发端于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时称这一事件为“慕课元年”。慕课现象在国内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出现,对大学已有教育体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主要体现在对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和教学模式的冲击、对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等被动教学方式的挑战、对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的撼动、对高校人才交流与竞争的刺激更为频繁激烈、以及对推动大学加快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更为迫切等。[1]面对慕课的出现,有学者指出:“慕课带来的变化和冲击会越来越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2]因此,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3.信息化重构高等教育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现阶段,国内教育基本上仍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照本宣科、满堂灌式的时代。纵观国内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动地教,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并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机制下,知识传授效果欠佳,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无从谈及。由国外优质课程资源整合而成的“慕课”,对国内高等教育既是挑战,又是整装待发的良好时机。在很多教育研究者看来,这是继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领域最大的革新与改革,代表着未来教育的方向。一定程度上,MOOCs将重构教育发展的蓝图。从更为广域的视角出发,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教育信息化正引领和推动着高等教育的重塑,并必将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学术课题研究、教学资源配置、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产生剧烈的变革。
二、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史学研究与路径探索
信息化进程对教育发展的重构作用,体现在大学教学与学术的各个方面,对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亦最为显著,对此学界多有讨论,并已初步形成共识,在此不作过多赘述。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信息化平台,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研究成果。客观来讲,由于信息化的介入,使学术研究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有了更多的途径取向,并取得了更加有效的研究成果。而作为基础的史学研究,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信息化背景下却具有范式壁垒的限制,需要进行大胆突破和革新。
1.传统史学研究的范式和现状
史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和认识历史,传统的史学研究是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基本的方法是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傅斯年先生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史料就是史学家还原历史的原料,谁占有新史料,谁就容易出成果。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历史学家“重现”历史的基础。一般说来,搜集史料,要力求广泛、丰富;运用史料,必须经过考订鉴别,以确认它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在确定研究方向后,搜集史料、考订鉴别,进而运用史料即成为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这种范式经而久之便固化在教学者与研究者的思维中,难以改变。从科学的史学研究角度看,只有掌握足够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并确定好适当的选题,方能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史学研究者必须花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穷究经史,通过量的积累而实现质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主观式的选题判断具有经验主义的深刻烙印,往往会因方向性的错误而事倍功半或前功尽弃。目前,在国内全科式的教育模式和有限的学习时限下,史学研究要取得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有一定困难的。
2.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史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史学遗存和积淀亦博大精深。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逐步推进史学研究与信息化科学地融合,对新时期的史学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前所述,信息化本质上是对各种有效资源的集成,是对以人为个体的生产力的解放,能够实现教育开放式发展,并最终推动高等教育的重塑。基于此,我们提出信息化环境下的史学研究路径:架构信息平台――检索相关信息――确定研究方向――形成研究成果。其中,架构信息平台是关键;检索相关信息是基础;确定研究方向是核心;形成研究成果是最终目的。在浩瀚的史学文献中,做好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是巨大而又系统性的工作,鉴别与考订史料的一系列工作均要在这一环节完成,因而需要加强具有组织行为的顶层设计。同时,目录学作为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根据,是信息数据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正如清代学者张之洞曰:“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3]正是依托信息平台的支撑,在开放式的资源共享环境中,将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史学研究路径的“翻转”和“重塑”。
三、以宋代的《汉书》研究实证研究路径
信息化环境下的史学研究路径,与传统史学研究的方式似乎有所背离,实则殊途同归。下面通过宋代的《汉书》研究实证此研究路径。
经历唐末五季的文献残毁凋敝之后,宋代开创的崇文风尚为宋代史学的繁荣和复兴提供了滋润的土壤。《宋史・艺文志》载:“尝历考之,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千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4]次仁、英两朝,一千四百七十二部,八千四百四十六卷。次神、哲、徽、钦四朝,一千九百零六部,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卷。三朝所录,则两朝不复登载,而录其所未有者。四朝于两朝亦然。最其当时之目,为部六千七百有五,为卷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有七焉。”
由此可见,宋代科教文化兴盛,历史文献典籍浩瀚,且宋人尤为嗜爱《汉书》。《资治通鉴外纪 序》载:“本朝去古益远,书益烦杂,学者牵于属文,专尚《西汉书》,博览者乃及《史记》、《东汉书》。”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若要纯粹依靠翻寻和查阅书籍资料完成宋代的《汉书》研究,即使经年累月用功于此,亦恐惶惶而不知终日。
按照信息化环境下的史学研究路径要求,这一研究的关键环节就是构建信息平台。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依托的信息平台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及书同文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制作。这一信息平台囊括了宋代统治期间宋人关于《汉书》的全部文献资料;二是由方建新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及信息检索平台,搜集了20世纪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公开发表出版的宋史研究论文与著作目录,截止时间为2000年底;三是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建立的中国知网(CNKI)数字出版平台,提供了新世纪以来公开发表出版的宋史研究论文与学术著作。如上所述均是具有较高标准和质量的信息平台,以此为基础,经过对检索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宋代的《汉书》研究具有较为完备的资料基础和可行性,通过后期的凝练与提升,即能形成依据扎实且内容丰富详实的史学研究成果。
四、对教育信息化与知识创新的认识
信息化引领了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使大学步入了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逐步重塑了史学研究的路径,然其实质上是推动了知识的传承创新。
1.教育信息化是战略性选择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已处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近年来,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教育的方式冲击着国内教育市场,抢占课堂教学,抢夺优质生源。面对教育竞争的危机,要从国家教育战略出发,做好进行长期竞争的准备,并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实施,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
2.教育信息化推动知识创新
创新是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现了知识的集成、开放与共享,促进了知识积累向知识创新的转化,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助推器。
3.教育信息化需要规范标准
教育信息化深刻影响着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培养。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信息化教育的每个环节都以规范标准的要求设计,并通过学习者的自由组合实现培养目标。学术研究的信息平台建设亦应严格规范,在国家统一标准的指导下,加强基础数据信息化建设,引领学术研究健康发展。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现,为“未来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2013年8月21日,14版.
[2]姜泓冰.“慕课”来了,大学是“危”还是“机”?[N].人民网,2013年8月28日.
上述研究在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内涵方面的探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之间关联性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较难探究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究竟是如何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的。
一、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五个核心维度
一般认为,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指的是校长或者校长领导团队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领导者,在学校建立一定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应用标准和问责制度,并成功地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各方面的应用。据此概念,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在工作层面应包括:校长在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是否令学校所有成员满意;校长能否领导制定学校的信息化规划;校长是否能够解决那些不愿意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的教师的相关问题;是否制定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是否善于缓解自己或其他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恐惧;是否鼓励学生主动建构并积极参与数字化学习,并寻求学校所在社区的支持等。概括起来,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包括五个核心维度:(1)学校信息化发展愿景与规划制定;(2)师生信息技术专业发展;(3)教育信息技术环境构建;(4)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研究;(5)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公共关系等(如图)。
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五个核心维度
1.学校信息化发展愿景与规划制定
这个维度一直被视为是评价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方面。校长必须具备利用信息技术产生学校变革的愿景。同时,为了发展这一愿景,校长还必须了解新兴技术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校长头脑中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技术愿景,并了解自己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从而引导教师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此外,校长对学校设备和资源的管理也被视为评价校长领导力的重要方面。
2.师生信息技术专业发展
利用提供给学校所有成员发展的教育资源,是信息时代校长的重要责任。国际教育科技协会(ISTE, 1998)课程纲要指出,学校成员发展活动的计划与设计非常重要,因此建立最新式的议题与模式,是领导者需具备的能力。同时,建立资源中心是促进学校成员有效专业发展的关键步骤。
3.教育信息技术环境构建
在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当教师需要协助时,校长需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确保教师公平地获取信息技术资源,这是校长应具备的领导能力。确保技术的按需提供及其相关支持是校长必须有的职责,其中还包括教育信息环境与系统以及软硬件的选择、安装、维护和管理等。
4.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研究
这是信息化领导的另一个重要层面。高效能的校长会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效果作为评估教师绩效的指标。同时,校长还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资料进行研究,并鼓励教师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改善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在这个层面,校长所必须具备的领导技巧还包含评价监督能力,例如评估鉴定课程价值和教师教学表现。与此同时,校长要能评价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计划,并进一步改进计划。
5.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公共关系
人际关系对于校长的管理效能势必会产生影响,其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越于信息化专业技术之上。例如,当教师们学习和使用某项新技术时,校长必须善于提供指导和支持,并适当予以刺激或鼓励。优秀的领导者具备练达的人际与沟通能力、适度的信息技术能力。
从相关的案例分析来看,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校校长基本上能够把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五个核心维度,但在个别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特别是在学校信息化发展愿景与规划制定、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研究两个维度上。这也影响了校长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者对学校信息建设的进一步规划。
二、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促进信息化建设的个案分析
为了更具体地探究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机制,我们以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为参照,对35所学校进行个案访谈,根据权重评估这些学校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关系。以下简述其中10所典型学校个案。
(1)YY学校:学校的信息设备较完善、信息化普及较好,在教学、管理以及网络交流方面有明显优势。该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及信息化意识较强,五个维度的总平均分为4.38(满分5,下同),是所接受调查校长当中得分较高者。作为市区重点中学,该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成效很显著。
(2)LW学校: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有优势,信息建设方面投入相对较大,设备较全,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力量较强(有3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水平五个维度评估中平均得分为4.02,处于中上水平。该校作为城区重点小学,信息化水平在本区也处于领先位置。
(3)YZ学校:多媒体小平台进课堂起步较早,教师信息化应用掌握得较扎实,开设的心理辅导网站“一路帮我”较有特色。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3.85,处于中等偏上。该校为城乡结合部小学,信息化建设开展较早,成效也较为显著。
(4)JA学校: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按部就班,只能依靠上级部门的支持逐步完善基本的信息化建设,至于应用方面并无优势可言,多在教研活动时应用一下信息技术。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平均得分为3.55,处于中下水平。该校为农村山区小学,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资金短缺等原因,信息化建设一直难以开展。
(5)TH学校:能够在各班配置多媒体小平台,能对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可利用的条件,课堂教学水平有所提高。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平均得分为4.2,属较高水平。该校作为城乡结合部小学,信息化建设在本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逐年提升当中。
(6)LS学校:全体教师信息素养较高,虽然受资金、硬件等方面的限制,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意识强。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4.13,处于较高水平。校长本人信息意识较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较努力,取得的成效也较为显著。
(7)HJ学校:学科的整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以及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等有一定优势。该校校长在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3.88,处中上水平。该校作为城区小学,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一直开展得较好。
(8)YE学校:与区域内的其他学校相比较而言,该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处于中游,重视硬件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专业技术作用,将其作为一大特色来抓,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3.93,处于中上水平。
(9)HS学校:目前学校是本区薄弱学校之一,设备落后,资源匮乏,缺少优势和特色。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3.48,处较低水平。该校作为农村山区小学,受校长信息意识等原因限制,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
(10)YT学校:比较重视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学生的电子手抄报制作得比较好。该校校长在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2.98,属于较低分。该校作为农村山区小学,受条件限制,信息化水平一般,但保留有自己的特色。
从上面对比可以看出,不同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确实存在差异。虽然市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有较为明显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优势,但有些农村中小学同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LS学校,虽然受资金方面的限制及缺乏硬件设施,但全校教师信息意识强,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渠道进行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上开展得有声有色。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认为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的重视程度比资金障碍和设备欠缺更为关键――因为校长只有主动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性,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学校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带领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走向制度化、正规化,并在学校教职员工中起到带头作用。
三、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促进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策略
虽然不同校长在观念上均认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影响,但是并不是校长一个人的素养就可以解决一所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从个案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校长都已经认识到了制约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也在积极地寻求解决途径。这些因素包括:(1)资金问题。有些校长认为资金短缺造成了资源和设备不足、信息化建设的措施无法落实到位。有些学校积极寻求外部的技术与资金资源方面的支持。(2)人员问题。一些校长认为学校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影响了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持续推进。(3)资源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4)部分教师观念问题。在个案访谈中,很多校长都认为部分老教师的观念一下还转变不过来,致使教师整体应用队伍参差不齐。(5)校长自身素养问题。很多校长自身的信息素养不够,有些校长仅仅会浏览网页、检索信息等,应用层次较低。
在访谈中,校长们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比如,LS学校:(1)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大力度投入;(2)更新教师观念,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3)引进专业人才。YE学校:(1)加大资金投入;(2)加强师资培训工作;(3)奖励信息技术精湛的教师,并纳入教师综合评估制度之中;(4)加强信息技术的交流与沟通。YZ学校:(1)提供资源和设备,主要是添置各班的多媒体平台,建立校园网络平台等;(2)加强教师网络学习的指导,全面树立网络教学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意识。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下,校长自身专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命题。在面向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需要增加一系列新的要素――必须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必须考虑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必须对学校信息化投资进行系统思考,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必须将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衔接。这对于校长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一个时代的机遇。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后起之秀,对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各类职业院校跨越式深化发展,走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新时期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
一、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指职业院校为适应信息技术的集成化、网络化及社会发展要求,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出发,营造信息应用环境,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以达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现代化,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过程。它既具有“技术”的属性,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以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与协作性为基本特点。职业教育信息化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或仅仅局限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上,更多的是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从宏观层面看,它涉及到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从微观来说,它包括职业院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组织机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等方面。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信息化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那些为实现育人目标而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是一种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实现人才培养创新,目标指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三件”建设中,硬件建设是前提和基础,软件建设是核心和灵魂,潜件建设是关键和保障,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一样重要,不可厚此薄彼。没有硬件建设,其它两个都是空谈;但只重视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只会空有外表,底蕴不足;潜件建设也不容忽视,否则信息化建设将不可能取得成功。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的四个关键域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紧密的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建设的滞后都会影响到全局。他们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四个关键域不能线性地规划与实施,应保持同步与平衡。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观念滞后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面临系统庞大、投资巨大、功能复杂、实施周期长、见效慢等困难,加之由于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一些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者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有些院校没有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性工作,而只是作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应景之作,或者作为某些评估的一项硬指标。有些院校没有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决策机构,也没用组建实质性的组织部门或管理结构,运行过程中各自为政,职责不明确,关系不理顺,协调不畅通。有些院校在信息化建设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形同虚设,人员队伍建设比较薄弱甚至尚处于空白。与此同时,很多人在职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多误区,如把信息化与硬件投入挂钩,认为信息化就是投资买设备、建管理系统,设备和技术越先进越好等,在管理理念和方法上还是沿袭老套。有的片面地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网站建设,对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等建设重视不够,有的认为使用多媒体上课,就是信息化了,而不是当做教学、科研、后勤等服务的有机结合体。有的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教育自动化、机械化,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没有真正达到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科辅助教学,没有达到通过改变教育手段来促进教育思想、模式、内容、方法和学习方式转变的目的。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包含校园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软件建设,在这些方面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和经费保障。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增加,规模扩大,招生人数急剧攀升,但是,资金投入机制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尚未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相应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跟进,经费问题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障碍。不少职业院校计算机与网络、实验实训条件等远未得到加强,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软件建设更加被有意无意疏漏,或者由于无法支付昂贵的运营成本,导致设备老化闲置,资源浪费,效益低微,面对应接不暇的信息技术设备升级换代,其信息化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3.专业人才不足且素质较低
专业人才队伍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技术队伍和应用队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靠人,人是第一位的,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实施的根本。在部分职业院校中,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技术队伍力量较为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如,技术人员主要由计算机教师兼任,管理人员则大多由行政人员取而代之,难以胜任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无法解决信息化建设方面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难题。不少院校负责网络的技术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不能满足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有的学校甚至仅有一两个人来维护网络运行和网站建设,而从事通讯和多媒体的专业人员则更少。师资队伍素质有待加强,很多教师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速度,技术基础薄弱,专业准备不足,应用水平不高,缺乏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难于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在职业教育院校中,真正具备信息素养和熟练掌握、操作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教师为数不多。由于传统知识结构的束缚,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要完全适应信息化的技术要求还必须经历一段学习的过程。
4.信息化资源匮乏且应用水平低
不少职业院校在经费投入上偏重于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等硬件设备,对配套建设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建设则有所忽视。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相对统一、规范、明确的标准,导致大家在开发上自行其是,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从而给日后的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带来麻烦。教育部曾多次要求教育技术战线“要像搞两弹一星那样抓软件”,但目前,职业教育现有信息资源大多仅仅满足于教学层面上的可视化,缺乏在深层次上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数字图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建设速度虽然较快,但是未能将已有的优质课程资源、仿真教学软件等整合到教学过程中[2],建设和应用完全脱节,且信息资源采集多以满足现有需求为主,缺乏长远的规划目标,使信息资源开发应用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的结构性匮乏现象非常明显,“应用水平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5.规划不统一、不到位,浪费严重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是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与职业院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和全局工作密切相关。在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有些院校缺乏统一的总体规划,眼前利益和急功近利思想较严重,信息化资金投入草率决策,信息化建设工程盲目上马,成为一个耗资巨大的困局,也陷入相互不兼容和前期投资极大浪费的困境中,教育信息化建设空有其表,没有其实,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如一些院校在校园网建设中往往忽视规划工作,楼宇之间和楼道内缺乏科学的弱电系统和布线管道,给校园网的实施带来困难,在网络硬件和软件建设上也缺少规划和预测,导致网络设备的扩展和管理不一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不能片面追求“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而是要形成合适的梯度,根据学校的财力现状和事先规划,有计划、分层次、阶梯型地稳步发展。
三、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应站在历史和战略高度,明确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需要,也是不可逆转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使命,责无旁贷。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还应该成为推动全社会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力量,走在时代的前列。从校领导、管理人员到学校的教师、学生,都应该在思想上进行革新和转变。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促进学校跨越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增强信息意识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式的全方位的整体变革,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及宣传等方方面面,树立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技术管理和协调管理的观念。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第一的理念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从若干年前延续至今的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由信息技术操作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充当教育信息化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实践者。其次要弄清楚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容和内涵,不要片面地、狭隘地理解为信息化就是一套设备或软件那么简单的事,或者把校园网与教育信息化混为一谈,要杜绝“重硬件、轻软件”,“重使用、轻管理”的片面思想,增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的意识,处理好信息化工作中的硬件、软件的关系,重视信息化设施的社会化效益,强化为社会主动服务的意识。
2.增加职业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搞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要有保证,没有充足的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便会大打折扣。一方面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大力扶持,设立职业教育信息化工程的专项经费,并保证逐年有所增加;根据市场机制,制定优惠措施,加大政策扶持,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租赁、市场运作等途径帮助院校筹集资金,吸引社会、个人和企业等力量参与合作,增加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适度推进政府与商业机构,学校与商业机构的联合投资,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筹措经费渠道。另一方面主要靠院校自身设法解决,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多元投资,如通过项目外包、合作共建等途径筹措资金,充分发挥自己在信息学科方面人才和科研的优势,加快推动信息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校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信息化建设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4],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注重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在知识总量以爆炸式速度增长的信息时代,对人的信息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的信息化素质达不到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而如果没有一支技术过硬、素质精良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教育信息化建设无疑成为一句空话。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已是刻不容缓,时不我待。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主要包括信息化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维护队伍,其中,信息化教师队伍是关键中的关键,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成功与否,也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线。要大力加强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尤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能的培养,使教师学会运用教学软件和网络开展教育教学与研究活动,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工作成效,促进教学改革,还要在培训中注重教育思想、理念的渗透,使教师在开展专业教学中自觉将其融入其中,增强信息意识和主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优秀团队建设,为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提供智力支持。
4.有效开发和建设教育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教学的开展与控制,依赖于通过对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不断重组和加工来进行,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提高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是纸上谈兵,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筛选出知识的精华,让更多的学生共享,提高学习的开放程度,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进行,可以采用按需引进购置与因地制宜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筛选、制作出最符合自身学科需要和学生特点的资源素材,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改、更新和升级,使其具备高质量、内容丰富等优点,并真正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了便于信息共享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要注意遵循统一的标准,提倡联手共建,相互协作,克服以往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中低水平重复、高耗低产的弊端。
5.加强信息化的科学规划和组织建设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懈为之努力,因此在建设之前一定要有统筹规划,总体设计,保持人力、物力及资金的优化分配与组合,投入产出比例合理,各项建设和谐发展。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一般由一个部门来牵头实施,但是规划的制订者不能站在部门的立场来看问题,一定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把全校各个组成部分都纳入建设的规划范畴,防止出现信息化建设“盲区”。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之下,要立足院校实际,源于需求又高于需求,考虑硬件、软件及信息资源投资分配、相关配套设施、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多种因素,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循序渐进,保证效益良好。
此外,由于单靠某个具体的职能部门无法独立地解决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跨专业、跨领域、跨部门管理的复杂问题,因此加强体制保障和组织建设非常有必要。推进职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学校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相互协调,完善信息化管理架构,确保责权清晰,建议建立如图3所示的组织机制和工作关系结构,实践证明,其对于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确保健康有序稳步地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 语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或事物,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和努力,不断地进行实践、思考、研究和总结。只有审时度势,正视问题,科学解决,才能把职业教育信息化推向前进,职业教育事业也会在变革和创新中寻得突破和飞跃。
参考文献:
[1] 孙震.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
代职业教育,2010,(3):6-9.
[2] 史重庆.转型期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
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2,(4):11-14.
[3] 肖俊勇.浅论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
策[J].警官教育论坛,2008,(1):129-13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现实情况分析;信息技术素养;解决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说起学校教育,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便是“粉笔加黑板的三尺讲台”,正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延续着古老的华夏文明!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改变着人的观念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学习的工具与方法!
新课改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告诉我们,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这是教育现代化对我们的要求。而目前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原来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育信息化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获得家长、学生的青睐?这已成为每一个学校领导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因此,学校不得不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1、国外关于信息素养内涵的定义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含义:所有经过训练、在工作中善于运用信息资源的人成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知道运用多种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信息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89年的报告中明确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为“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多伊尔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定义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信息需要;认识到正确的、完整的信息时做出决策的根本;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可能的信息资源;展开成功的检索策略;访问信息,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信息;评价信息;为实际应用组织信息;将新的信息综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利用信息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2、国内关于信息素养内涵的阐释
国内最早阐释信息素养的是在王吉庆的《信息素养论》中,阐释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括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
2003年1月,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勇于创新、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形成社会责任感。
根据以上对信息素养的三维理解,结合何克抗、桑新民等国内外教授专家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教师信息素养特有的构成要素:(1)、对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有正确的理解;积极投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2)、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并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3)、能准确、快速地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4)、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5)、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或存储)自己生成的新信息。(6)、能将以上一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交流。(7)、有明确并遵守信息道德,懂得维护信息安全。
三、现实状况
随着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教育技术培训”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当前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现状有如下特点:
(一)教育技术培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以“教育技术培训”为关键词的有效文献逐年增多,呈上升趋势,说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日益重要。各级各类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不仅积极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实践工作,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参与培训实践的工作者,开始投身于教育技术培训研究工作,并针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
(二)信息技术水平不均衡
首先,结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实践,关注整个培训过程的研究较多;关注教育技术培训,但仅提出一些泛泛观点的研究也较多;而教育技术培训中的核心部分,例如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以及培训效果,却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
其次,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些贫困地区在信息技术教学上丝毫不解,即使是在发达地区也存在这样的状况。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对新兴事物的吸取能力比较差。我认为造成这些原因有以下几点(存在的差异):
1、硬件条件的差异;2、人文环境的差异;3、地理环境的差异;4、人才分配的差异;5、管理层的视野差异;
这些差异制约着一些教师在教育技术上的发挥,是传统教学依然围绕着学生,让素质教育发展有障碍。这些将成为我国实施教育现代化的鸡肋。
四、策略
(一)、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与国外的教育信息化相比,与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要求相比,我们仍有较大差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由过去重硬件建设的外延发展转为重软件、人才建设的内涵发展,教育发展的重心和新的发展点必须转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来,必须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走教育信息化之路。
(二)、构建教育城域网,实现教育资源中心
网络的建成并不代表着信息化的到来,要真正达到网络的功能和体现网络的优势,必须给网络内部以充足的资源,即建立教育资源库。教育网络建设以硬件为起点的传统做法,变“以硬件为中心”为“以人为本”、“以软件为中心”,尤其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因此,成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必要。
(三)、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大力挖掘潜件
教师队伍建设是硬件、软件发挥最大潜能的关键。把教师素质视为教育信息化的潜件,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再教育,制定“培训先行、分级负责、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培训思路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三级管理机制。教师培训分层进行。一是培训一支系统维护和网络管理的专业队伍;二是培训一支计算机学科教学队伍;三是培训在职教师。
(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在职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措施之一。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茫然是明显的,要解决状况,培训是最佳良药。
(五)、以应用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和教育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教学信息化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将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逐步形成和建立较完善的软件研制开发、试验、评价、推广应用的体系。开展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研究。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学校、引入课堂是深化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年12月25日
论文摘要:面对教育技术专业如何发展,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等诸多问题,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教学人员感到迷惘和困惑。分析当前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寻找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促进教学技术学科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O引言
教育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正在逐渐地形成和完善之中。我国在1983年,把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目前,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和课程体系都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教育技术专业如何发展,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等诸多问题,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教学人员感到迷惘、困惑。所以认真分析当前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促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步人良性循环、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当前教育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电化教育的一个定义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南国农,1985)。电化教育另一个定义是:“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南国农,李运林,1998)。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1994年AECT)。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南国农,2004)。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其内涵与我国这一领域的实践有一定差异,因此,提出“现代教育技术” 的概念,应符合我国的实践。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已习惯于将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通用,即教育技术为现代教育技术.所以在本文中,也将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概念作为通用称呼.可以互相换用。
2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电化教育的应用到教育技术的普及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成效显著。但是,结合快速发展的教育革命,可以看出目前的教育技术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
2.1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不同步
这个问题的主要表现是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轻软件建设。硬件建设投资力度大,发展速度快,而软件建设相对滞后,软件资源匮乏.尤其是高质量的软件匮乏,导致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严重脱节.这已成为我国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主要障碍。应重视硬件和软件的并行建设,探索出一条软硬件同时有效建设的道路。
2.2教育技术学科体系还不完善
教育技术专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个教育技术学科体系还不够完善,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相关“教育技术学”的著作和教材.从中阐述的各种概念和理论基础,都是来自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等,缺乏对自己基本理论的描述。而所谓学科基本理论应该是对这门学科所描述事实的规律性表述。教育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我们在谈到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时.描述的往往是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缺少一种对教育技术学本身透彻的精练的描述,包括对学科属性、研究范畴的界定等。
2.3培养目标笼统课程设置繁杂
许多院校以教育技术的定义作为专业培养的目标,即培养能够在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育系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各级中等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丁_作,适应教育技术部门、广播电视部门、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技术和管理T作。培养目标不仅涉及了教育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5个范畴,而且还包括教育、广电、网络等几大领域。可见人才的适应面十分广泛。这就导致了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庞杂,涉及教育心理学、物理、数学、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影视传播、文学艺术等学科。由于科目繁多,往往造成顾此失彼,加之缺乏科学的系统设计.课程之问不能有机融合。
3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思路与对策
3.1强化理论研究,注重实践环节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教育技术理论来指导。目前加快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已是当务之急。从电化教育过渡到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名称的变更,其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倘若我们不考虑国情、不加过滤、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那只会将理论束之高阁,无法与中国的教育技术实践相结合。因此,加强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首先应遵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夜郎自大,要踏踏实实、讲求实效,切忌赶时髦、喊口号、做表面文章。应采取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努力把握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脉搏。准确定位、探索规律、揭示特性、澄清谬误,引导学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3.2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发展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视频会议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我国的教育技术经历了无线电技术、音视频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两个发展阶段.随着教育媒体的发展,音视频媒体技术向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将会加速,数字化将是必然的趋势。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将成为主体性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推广应用。其中,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已成为核心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将在实践应用领域中崭露头角。教育技术正不断将新科技吸取转化为适合教育技术的新观念、新媒体,进而促使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模式产生更大的改变,使现代教育技术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3.3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就教育技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教育技术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不断提新的观点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是一件好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家所公认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冈此,教育技术学科的人才标准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也是完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3.4调整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培养目标是育人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是课程结构设计的依据,也制约着学科体系的建设,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方向。许多院校在确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时,过于注重就业的适应面,而忽视了精品人才的打造。培养目标模糊笼统,导致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总想面面俱到,结果顾此失彼,造成课程设置庞杂,毕业生样样都知道却都不精。所以确定适合于本校情况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校本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培养目标应该具体明了。建议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中等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育媒体编制人员、教育技术和管理人员。
4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学习效能
D926;G712
1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方法和方式的转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很多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基本国策,努力实现在未来国家竞争中取胜。信息化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能够方便教学情境创设,同时可以采取丰富的形式进行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教育信息化也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高等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关键,是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教育体制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创新培养模式转变、全方位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对实现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高职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化的内涵
高校教育信息化不单单指课堂教学信息化,从宏观角度来看,高等院校的管理、科研、教学、服务等都要实现信息化;从微观来说,教师人才队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资源等实现信息化。高校教育信息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教育信息化系统。
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仅仅是师生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充分熟悉,还要具备新世纪人才的素养,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的发展。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枯燥无味,专业性强,讲解起来很容易抽象理解困难。利用PPT等形式的多媒体,可以声、文、图并茂,带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法律教学要求学生对法律知识框架进行掌握,教学时通过知识点切入,通过多媒体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原理进行讲解,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信息化技术,更加有真实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僵化的误区,教师有意识地对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知形成自己的见解。信息化教育营造了更加逼真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资源共享平台下的职业教育的特征
3.1观念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除了技术实现信息化之外,还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备信息化素质,能够受到社会的认可,其思想观念具备信息化意识。教育信息化必须以现代化信息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落实各项信息化教育措施。
3.2形式网络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教育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条件下,电子教科书、参考书、数字图书馆和数据库等,都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学习。一些无校舍的多媒体大学、虚拟大学随之出现。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逼真,增加了知识的存储和传播速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信息技术和教学进行结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多形式的教学,创造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大程度实现教学效果。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掌握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方法,加强信息交流、利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解决问题思维模式转变。
3.3对象个性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自住性更强,有着更大的独立空间。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教师和教材,可以自己安排教学课时和课程,通过虚拟教室自主进行学习,可以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很大程度上得到尊重,能够从自己的业务专长出发,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知识的学习。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中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的要素,可以发掘学生的潜力,培B更加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的人才。
4影响高职资源共享平台关键要素
4.1硬件环境搭建
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基于一定的硬件条件,硬件条件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需要有充足的硬件配置,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校园有线和无线网络,适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能够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仿真模拟实验室,开放式移动图书馆等基础设施。高校信息技术的发展要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使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学习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校园,实现灵活的知识库、教学支持系统,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将校园内的关键事物和环节进行连接,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方便进行数据共享和综合信息服务。
智慧校园硬件设施要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为前提,把教学、服务教学、科研等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高校信息化建设还要用专业的知识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的筹划和设计,通过调研,根据学校的需求,确定总体设计框架,选择适当的设备。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从学校长远发展入手,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和经济情况,逐步有计划地实现教育信息化。
4.2软件资源建设
软件资源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软件资源就如同人的智慧,硬件就好比人的躯体,只有强健的躯体和智慧的领会,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软件资源是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功能的方式,通过软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系统的功能。一些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硬件设备的采购,但是软件建设落后,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 出现了“重硬轻软”的现象。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软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在软件上也要高度重视。高校信息化软件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网络教学、电子教案、电子文献、电子文档等网络资源,还包括办公自动化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验教学平台等管理平台。学校软件建设过程中,要遵守“边建设,变应用”的原则,对数字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优化,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深入整合。
4.3共享平台支撑队伍建设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信息化技术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管理队伍、教师队伍、信息技术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时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养,组织员工进行参观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人才队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还要培养一支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信息化技术维修队伍,为实现信息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对校园网络和计算机运行故障进行处理。高校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建立人才成长机制,不断激烈人才成长,提高整体信息化教育水平。
4.4高职教育w制建设
通过科学的管理是信息化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是信息化实现的保障。高校在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实现信息化建设,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规范化信息化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保障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如建立网上办公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用户安全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实现高校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将高校信息化建设推向正规化。
5结束语
高校信息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要求。高校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同政法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 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政法职业教育学习效能的优势,创造更加高效的学习及教学条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并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校信息化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新时期,高校应积极探索信息教育模式,推动信息技术同高校发展的融合,创新教育模式,提高高校对社会的服务能力。通过对高职政法教育中的资源共享平台信息化建设影响要素的研究,可有效提高职政法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胡艳秋. 基于制度和资源视角的高校信息化应用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亚森・钠斯尔. 浅析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的影响因素[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02):54-55+57.
[3]刘雍潜. 《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 .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