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 饮食文化 传播文化 翻译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 water boils the shan 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 bread; steamed 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 dumpling, ball
把“粥”译成:gruel, soft rice, 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 Bao Chicken;
Sauteed Chicken Cube with Peanuts;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in Chili 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 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 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 white radish patty’和‘Taro 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五、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 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 Jiaozi, 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 meat 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 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 Bao Diced 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 Po Beancurd 或Ma Po Tofu (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 Po Stewed 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红烧牛肉
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 stweed fish水煮嫩鱼
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 Slice Mutton with 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 Lamb Leg烤羊腿
Fried Eggs with 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 Assorted Sweets Beijing 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P键词:流行小吃;名称;语义关系;文化传播
事物名称是人类命名世间一切已发现或其意识中所存在事物的符号,这些符号是人们对它们所代表的事物进行有效区分的标识,从而使人类能够在交际中顺利使用它们而不会产生误解。事物名称和文化息息相关,它既是命名者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及其心理文化内涵的体现,又是对所命名事物文化内涵的体现。这一点同样适用于饮食名称,因为“能够为听众敏感捕捉到、易于理解的恰恰正是反映流行小吃的饮食文化词语”[1]。从语言的角度出发,除结构为单纯词的食物名称如可口可乐、肯德基、沙琪玛、饽饽等,其他食物名称的语言构成成分之间有动宾式、主谓式、偏正式、并列式、附加式、重叠式等结构方式,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语义关系。这些语义关系的存在,为食物名称的被接受和被记忆提供了名称方面的便利,同时也为宣传该食物所含有的文化现象进行了不同层面的传播。
以流行小吃的名称为例,其内部语言成分不仅在结构及语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而且其语义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性,向大众揭示其特质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即是说,流行小吃之所以能够流行,不仅仅是它的原料及烹制方式富有特色或者是价格比较低廉,它在名称方面也具有能够流行起来的特质。
一、流行小吃名称中内部要素的语义关系
主谓结构是汉语中词和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非常重要的结构类型,按照结构中名词性词语和动词的关系往往可分为施事、受事及中性三种语义关系。但与一般主谓结构的施受关系不同,流行小吃名称内部构成要素在主语及宾语语义上主要存在受事和中性两种,体现出了食品原料的非能动性特点。
(一)受事语义
在主谓结构类型的流行小吃名称中,很少有代表制作者本人即施事者的语言成分出现,能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上的成分一般都为流行小吃的原料,如“黄焖鸡”“牛肉泡馍”“虾爆鳝”“辣炒蛤喇”“鸡翅包饭”“小鸡炖蘑菇”等流行小吃名称中的“黄”“牛肉”“虾”“辣”“鸡翅”“小鸡”即为受事主语,它们是其所在名称中动词的承受者,在命名者眼中,这些原料是该流行小吃中的核心原料,故将其放置于主语的位置。就宾语而言,这些名称中的“鸡”“馍”“鳝”“蛤喇”“饭”“蘑菇”为受事宾语。显然,同时具有受事主语和受事宾语两种成分的流行小吃名称中,包含了两种主要的构成原料,使其名称类似于简要说明书,便于大众在众多的流行小吃中,能够迅速将其辨别出来。
流行小吃名称中,也有只存在一种原料且其语义为受事的名称。如“烤冷面”“炒肝儿”“烤面筋”“拔丝地瓜”“涮牛肚”“熏鸡”“卤鸡”“爆肚”“炸土豆”“炸串”中的“冷面”“肝儿”“面筋”“地瓜”“牛肚”“鸡”“肚”“土豆”“串”等。这部分流行小吃名称之所以只出现一种原料作为受事成分的现象,是因它们的确只由一种原料构成。
“在中华饮食文化系统中,成品菜的命名或是以形命名,或是以意命名,或是以原料和烹饪方法结合命名”[2]。上面所言含有受事语义的流行小吃名称,都是第三种类型,即其名称是原料和烹饪方法的集合体。也就是说,每一个存在受事语义关系的流行小吃名称,内部必定存有一个体现其制作特征的动词,如“烤面筋”中的“烤”“拔丝地瓜”中的“拔丝”。这种烹饪方法和原料在名称中的和谐搭配,因其简洁易懂性,故具有亲民的特征,很容易让大众接受。
(二)中性语义
所谓中性语义,即是结构中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上的成分和结构中的动词不存在施受关系,仅仅是作为一个当事者存在。如“煎饼果子”中的“煎饼”“肉夹馍”中的“馍”就是中性主语,“煎饼果子”为“煎饼卷果子”的简称,虽然它也是一种食品原料,但其是被制作者作为工具,承载了将鸡蛋、果子等原料卷为一体的功能。故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表工具意义的特殊中性主语。“肉夹馍”中的“馍”同样也是中性宾语,作为食品原料,它的功能之一是将肉夹起来,以便食用。即是说,在流行小吃名称中类似于“煎饼果子”“肉夹馍”中“煎饼”“馍”这种食品原料的存在,由于其担负了其他食品原料不具有的功能,故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中性主语或宾语。类似的还有“石屏烧豆腐”“腾冲大救驾”“老昆明烧饵块”“端士街卤饵丝”中的“石屏”“腾称”“老昆明”“端士街”,这些主语表示地点,和名称中的动词并没有施受关系;“法式h苹果”中的“法式”则特别点明“h”的方式,和“h”并没有施受关系。
流行小吃名称中的这种受事语义和中性语义关系的存在,是由流行小吃为了满足大众的饮食需要而决定的。流行小吃的消费人群主要为中下层,这部分消费群体在选择流行小吃时着重点不但在其物美价廉的特征上,还在其名称的简洁及其通透性上,若像“青龙过江”“母子相会”“火山下大雪”等一些食物名称通过文字展现所谓的意境,显然与特定消费人群的需求欲望相悖,自然是无法成为流行小吃的。
二、流行小吃名称内部要素的语义分布特征
流行小吃名称内部要素不仅在语义关系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在语义分布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征,统而言之,主要是把流行小吃特征、人们兴趣点及原产地作话题,也就是将这些要素作为名称的第一个组成要素。
(一)把能满足食客兴趣的特征作话题
流行小吃一般为街边摊或街边小店,主要集中在学校及商贸地带,这两个地点决定了某种流行小吃想要在众多的流行小吃中被食客迅速注意到,就必须明确地把其具有吸引性的特征放在名称中最明显的位置,即话题或主语部分。如“肉夹馍”中的“肉”即是这种流行小吃最明显的特征。根据目前的市场,去任何一家饭店,稍微带点肉的菜肴,其价格一般都在15元以上,而“肉夹馍”的名称主要点明了其特征即是有肉,既能满足食客的饮食欲望,又因其比较低廉,一般为3.5元左右,普通食量的人通常2个就可以,故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消费需求,这也正是肉夹馍能够得以全国流行且一直兴盛的原因。“煎饼果子”“蛋炒饭”“鲅鱼卷煎饼”“鸡蛋灌饼”等流行小吃的名称显然都具备同样的特征。
(二)把流行小吃原产地作话题
流行小吃通常都是地方特色小吃,由于其地域特色鲜明,在食品原料及制作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如“北京炒肝”“扬州炒饭”“石屏烧豆腐”“腾冲大救驾”“老昆明烧饵块”“端士街卤饵丝”“秦川烩麻食”“关东煮”等,都是极富地域特征的流行小吃。如上文所言,流行小吃的分布地域有着特定性,外地人若不是事先有所研究,很难找到其所到地域的特色小吃,如此,供需双方都没有得到满足。在交通便利、市场成熟的时代,这种特色小吃往往都会走出其原产地,进入更大的市场,此时若在其名称上标识原产地,对食客而言就有一种不出门也能吃到其他地域特色小吃的满足感。久而久之,随着其市场广度的延展,这种特色小吃也就成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为广大食客所熟知的流行小吃。
三、流行小吃名称语义的文化传播作用
语言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交际而生,名称同样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以及生活需要而生,流行小吃名称所具有的语义类型及其语义分布特征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区别于其他食物名称,而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易于大众迅速抓住其核心要素以及便于地域文化的传播。
(一)易于大众迅速抓住其核心要素
恰当的言语表达形式能够将流行小吃吸引大众的核心要素准确揭示出来,以一种极其简练、别致的语言形式挑起大众的消费欲望。所以在为流行小吃或其他食物命名时,人们总是习惯将其最能抓住大众注意力的特征突出。这种表达欲望,使得流行小吃的名称在结构上虽然合乎汉语常规,但是在表意方面就具有了个体及特异感。如“生煎锅贴”的特点在于其向食客强调的是“煎的生锅贴”,也就是现做现卖,透露出了其新鲜性的特征。同样,“黄焖鸡”则是将该小吃中原料“鸡”的特征向食客做了预先说明,即这里的“鸡”是黄喙、黄爪、黄色羽毛的三黄鸡。“黄焖鸡”将“黄”提前,正是为了强调所用为三黄鸡,可谓是别出匠心。
(二)便于地域饮食文化的传播
对地域饮食文化的传播,是流行小吃名称所具有的一个功用。不难发现,有很多流行小吃的名称直接带有其原产地的名称,如“德州扒鸡”“朝鲜族冷面”“杨家吊沪饼”“宜宾燃面”“洪江鸭血粑”“周村烧饼”“嘉兴粽子”“湖南臭豆腐”“哈尔滨红肠”“延吉冷面”“四川麻辣烫”“十八街麻花”“逍遥镇胡辣汤”“烟台焖子”“岐山臊子面”“陕北苦菜”“汉中米皮”“兰州拉面”“天水凉粉”“南京小笼包”“杭州虾肉小笼包”“湖州大馄饨”“歙县豆腐脑髓”“孝感麻糖”“常德米粉”等。这些流行小吃名称多在早餐店及一些小吃店中出现,在让食客享受到与众不同的食品时,也让食客感受到了其名称所富含的地域文化特征。因为食客选择这些带有地域名称的流行小吃,一是为了满足其想尝试不同地域特色饮食的欲望;二是在食用时,自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所了解的该地域的其他情况,再兼以有些小吃店专门配有该流行小吃的起源故事,由此使流行小吃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知道,地域饮食文化能够“使饮食呈现出缤纷多彩、构思巧妙的形态与菜系”[1]因此,流行小吃在名称中嵌入的地域饮食文化特征,能够使其所代表的地域饮食文化得到迅速传播。
(三)对中国烹饪文化的传播
与中华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文化相配的是独特的烹饪文化,这一点在流行小吃的名称中也有所体现。如“油泼辣子”“烤冷面”“关东煮”“炸油馒头”“卤煮火烧”“蛋炒饭”“羊肉泡馍”“醉虾”“涮牛肚”“小鸡炖蘑菇”“生煎锅贴”“蛋烘糕”等流行小吃,其名称中直接点明了它的制作方式。同样的食品原料,不同的烹饪方式做出的口感及外形是不一样的,流行小吃名称中之所以直接出现烹饪方式,正是明确地告诉食客其本身的特质之处,以便于食客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流行小吃的名称就像文章的标题一样,属于点睛之处。名称是否新颖、是否能够在最简洁的语言形式下为食客提供最大的信息量,是食客能否选择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一种食物要想成为流行小吃,无论在其原料、烹饪方式还是名称上都需要策划,如此,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进而在餐饮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参考文献:
[1]王美雨.语言文化视域下的子弟书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190,183.
关键词:美食旅游 四川 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 A
美食旅游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旅游形式。它作为美食作为现代生活中众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追求和需求,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等功能,也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四川历史悠久,美食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烹饪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丰富、味型多样,以别具一格的烹调方式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外都具有十分大的影响和知名度。四川也是旅游资源大省,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土人情打造出了独特的旅游产品。四川的美食与旅游相结合,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1.美食旅游概述
美食可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等多种需求,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甚至是主要活动。本文对美食旅游有如下定义:以美食本身和美食旅游吸引物为依托,以追求美食旅游资源或美食体验为动机到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参与具有休闲和社会属性的旅游活动。
2.四川的美食旅游资源
2.1以麻辣为主的味觉元素
四川美食味型,川菜更是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然后众多味型中,最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麻辣味。然而四川美食的麻辣味道也是各色各异,有:麻辣、胡辣、酸辣、红油、椒麻、香辣、家常等味型。给众多美食旅游者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2.2. 以小吃为主的地方特色
四川小吃花样繁多,特别是成都小吃,一店一摊,品种丰富,有“分量小得出奇、种类多得出奇、味道好得出奇”的特点。四川小吃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旅游者极易体验到这种颇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旅游资源。
2.3. 历史传承的美食典故
四川美食不仅类型众多,而且历史悠久,几乎每道菜,每样小吃都有一个历史传说和典故,独特的地方特色美食和其中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更能加深游客的美食旅游体验。
2.4. 多样化的美食旅游活动
四川目前的美食旅游活动十分丰富,几乎每个月都有美食旅游活动,各地也分别举办不同主题、不同性质的美食旅游活动,如:简阳羊肉美食街、成都美食旅游节、西昌风情美食旅游节等。
3.旅游者对四川美食文化的感知
美食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特征以及人文风情,它能正确表达旅游目的地人们的观念、情感和追求。所以,可以说当游客在品尝美食时,能真正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从而得到身心的双重享受。旅游者在旅游时,人际交往的需要是十分突出的,在四川,游客不管是品尝独具特色的川菜、火锅或者小吃,都能对四川的饮食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起到旅游者同当地居民人际交流,文化传播的作用,满足旅游者社会文化审美心理。这样身临其境地体验当地美食,也能旅游者对四川这一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认知。
4.四川美食旅游发展对策
4.1. 将四川美食元素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作为美食大省,我们应全面挖掘传统饮食的其他美学元素在旅游活动中的应用,从而丰富民族饮食文化旅游活动的内涵。在设计相关美食旅游产品中,应融入民族文化内涵,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进行合理开发,充分体现其文化价值。美食旅游要比传统的观光旅游更加强调游客体验。在旅游过程中,游客既可以体验美食,又可以听导游将川菜文化,美食有关的传闻典故等,还可以购买包装好的美食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真正将“美食”推及到旅游中的“游”、“购”、“娱”、“吃”的环节。
4.2. 开发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美食旅游资源
四川旅游虽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个别行业经营者的急功近利,不顾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导致大量的民族传统文化流失。所以,美食旅游能否和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协同发展,对四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例如,四川洛带古镇是西部地区客家文化最为集中的古镇,这里的客家人由于受四川本土文化的影响,创造出来既具有客家文化独特个性,又具有川菜文化的美食。洛带的美食文化是一个值得摄入挖掘的旅游资源,它如何能和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整合发展,使旅游者充分了解洛带古镇的民俗饮食文化,将会丰富旅游者的美食旅游体验,并提升美食旅游的文化价值。
4.3. 打造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
美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而现阶段四川乃至全国的美食文化旅游都局限在观光型为主的阶段,参与性不强,即便打着美食旅游的旗号,也是走马观花,线路设计是一些美食文化遗迹的游览,“吃”这一环节加入一些并不能完全代表地方特色的比较粗糙的菜式,这与我们强调的旅游多元化发展和增强美食旅游的体验感而言是背道而驰的。为了实现四川美食旅游的全面发展,丰富四川美食文化旅游形式,提升美食旅游的品质,应对美食旅游者进行合理的市场细分和定位,从而有针对性的吸引不同游客,满足其差异化的美食文化旅游需求。例如,可以设计成都小吃一日游、乐山西坝豆腐宴观光游等。
4.4. 美食旅游与智慧旅游协同发展
智慧旅游,就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让旅游者能及时了解信息,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旅游者要想体验当地特有的美食文化,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了解众多旅游咨询,旅游运营商也可协同这些平台相关美食资讯以及优惠措施,并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将旅游者导航到任何的美食目的地。四川的美食经营者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进行美食旅游网络推广,让旅游者能全方位体验四川美食之余,还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传闻典故,发挥美食旅游的最大价值。
5.结语
四川的美食旅游资源丰富,其发展呈方兴未艾的态势。四川美食旅游要可持续的发展下去,需要政府和旅游经营者从吃、购、游、娱方面都让旅游者体验到当地的美食文化,为旅游者留下以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身心结合的愉悦经历。
参考文献:
1. 阚波:《四川客家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以洛带古镇“伤心凉粉”为例》,《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6月,
关键词: 中餐菜单英译 误译 翻译原则 方法
一、我国菜名的翻译现状
中国素有“烹饪王国”的美称,中式菜肴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情趣和地方风味。要把一个短小的菜名中蕴含的多种内涵由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又不失其所真,并非易事。一份翻译得当的双语菜单,为外国友人提供了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民族风俗文化的窗口。然而,市面上各大餐馆的双语菜单出现了错译误译的现象,引起了不少误解。我们通过调查走访,网罗宿迁市各个类别餐厅的双语菜单发现,现如今的菜单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1.菜式繁杂造成的词汇空缺导致用拼音代替翻译
由于地域的差异,很多菜名的翻译在异国语言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词存在。为此,译者为求省时省事而拿拼音代替,造成了菜单翻译的混乱。如:饺子Jiaozi(dumpling)、元宵Yuanxiao(dumpling)、粽子Zongzi(dumpling)。严格来说,这三者是完全不同的食物,它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三个重要节日,意义早已超出食物本身。比如:“粽子”可译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如果外国友人不清楚屈原、端午节的来历,那么他对在那天吃粽子就不知所云。显然其间的内涵依然没有被传递出去,也就没有起到文化交际的作用。
2.中国菜命名的特殊性导致望文生义
中国菜肴品种繁多、名称丰富,往往用典故、比喻等方式,使得其名称既动听又形象。但如此,翻译上就有了一定难度,一旦把握不当,就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误解,使得英译过后与菜式特色风马牛不相及。如:童子鸡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没有过性生活的鸡),这种菜名译文都只是按照汉字的表面意思逐个翻译的,不但谈不上传播文化,反而会让外国友人贻笑大方。
3.菜式命名的差异导致文化缺失
中国有很多菜名包含了历史文化信息,讲究文雅、吉利和艺术性,只有极少部分以原料命名;而西方菜名则直截了当,突出原料,更注重实用性。目前餐饮业内使用的英译菜单,人们对源自历史典故和文化意义丰富的名称的研究几乎是蜻蜓点水。这类中餐菜名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在翻译上很难取舍,译出了文化却丢了菜式,译出了菜式又丢掉了文化。如:“佛跳墙”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这道菜另有来源,此菜起源于清末一官员在家设宴,选用鸡、鸭等多种原料放入绍兴酒坛中,精心煨制而成,客人尝后称赞不已。后来有一天,此菜被几名秀才品尝,堂官捧一坛菜肴到桌前,坛盖揭开,满堂荤香。秀才闻香陶醉,于是即席作赋:“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弹跳墙来。”“佛跳墙”一名由此而来,蕴含如此美妙的故事,而在上面的译名中却无迹可寻。
二、菜名翻译规范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码,更是文化的移植和传播。因此,中餐菜名在翻译上要透过语言的字面意思,在文化语境下挖掘出深层的文化内涵,从而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寻求适应与通达。菜单作为餐厅商品广告之一,通常情况下,只是提供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菜名方面的信息。为此,我们应从中餐菜名语言的选择上,多多考虑接受对象的期待视野、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激起顾客品尝的欲望。另外,从深层次上说,中餐菜单还起着文化传播的作用。让广大海外人士在中国的餐厅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增加对菜肴的了解,让中餐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从而实现中国餐饮业的全球化,起到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这才是做中餐菜单翻译最主要的目的。
三、中国菜名翻译原则和方法
要想让西方人理解和感受中国菜名,就要求译者跨越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在翻译时,必须遵循相关的原则,把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菜名,有针对性地使用。
1.对于写实型菜名,遵循删繁就简原则
翻译并不力求逐字逐意,而应简明扼要,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例如:“宋嫂鱼羹”译为Braised Fish Soup,省略了“宋嫂”;“四宝豆腐煲”译为Seafood and Bean Curd Pot,省略了“四宝”。这些菜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名副其实的,因而译者只需把其中所包含的一些实质性的内容译出来即可。再如:“海参烩双疏”可省去braised(烩),译成twin vegetables in seafood sauce,简洁明了。
2.对于修辞型菜名,遵循文化调和原则
除了写实性菜名外,许多中餐菜肴喜欢用比喻的方式命名,还有的为了吉祥,借用了不存在或西方人忌讳的东西,这时翻译可把原料省略。如:要译好“龙虎凤大烩”这个写意性的菜名,译者就要清楚“龙凤”只是吉祥的象征,这道菜的原料是用蛇、猫、鸡替代的。因此,这道菜可以译成Thick Soup of Snake,Cat and Chicken。由于文化差异的缘故,直译出来会引起外国人的反感,因此译时最好省去snake和cat。另外,为了传递这类菜命名中的诗情画意,译者必须对原文本进行改写。类似的例子还有:“翡翠鱼翅”,其中的翡翠只是用来装饰的新鲜蔬菜罢了。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把中国的菜肴融入西方的特色,以期获得文化的适应,如:将中国广东菜里的“蜜汁叉烧”翻译为B.B.Q.Pork,这样对于外国朋友来说就更加通俗易懂了。
3.对于写意型的菜名,遵循避虚就实原则
中华菜名除了直接所指之意外,还包括丰富的联想意义,其独特的文化含义是西方人无法解读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转译或者意译,避虚就实,以求意义传递的通达。例如:“百鸟归巢”这道菜,实际上是肉类和笋丝的组合,鸡腿、猪肉、鹌鹑蛋象征“百鸟”,笋丝象征“巢”。若要对等翻译,则不仅符合规范,而且在解释上要下不少工夫。因此,最好根据菜名组合译为chicken and pork with egg and bamboo shoot。这类文化菜名寓意深远,相当部分很难保证其诗意性,所以通常只译实名。又如:霸王别姬(甲鱼烧鸡块)、金玉满堂(虾仁鸡蛋汤)等,有的听起来颇具浪漫色彩,有的包含了优美动听的传说故事,先不说海外人士,很多中国人都不一定清楚它们是什么原料做成的。对于这一类菜名,译者在翻译时首先要弄清楚菜的原料、烹制方法等实质内容,除去那些徒有虚名的东西,采用意译、改写或其他方法进行翻译。现有版本分别译成:broiled chicken cutlets with turtle,shrimp and egg soup,stir-fried chicken shreds with Chinese chives.这种方法虽然破坏了菜名的美,但易于理解和接受。
4.对于既写实又具修辞特征的菜名,遵循音译直意译相结合的原则
(1)在中国菜里,有相当部分菜名是用象声词或地方语命名的,为了保持菜名特色的原汁原味,可采用“音译+意译”的方法,从而避免因单单音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如:麻婆豆腐Ma Po Toufu--Bean Curd with Minced Pork in Hot Sauce,如若把“豆腐”直接译成bean curd则显不妥,因为curd在英语中是“凝乳”的意思,这里并不能准确地表达。由于豆腐在华夏文化中根深蒂固、家喻户晓,其音译tofu已被英语词典收录,成为英语词汇的一分子。由此可见,对菜名中那些汉文化特有的词,不妨音译。
(2)对于简略平常但西方人若仅凭菜单而不能对食物做出比较正确判断的菜名,可采用“直译+意译”的方法,对菜式做简单的解释,以免所上之菜非心中所想。例如:“全家福”可译为Happy Family_A combination of shrimps,pork,beef,chicken,lobster and mixed vegetables with brown sauce.简单的解释后,对于外国友人来说,显得更为直观。
四、结语
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我们中华五千年的“饮食文化”,是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的课题。译版的中餐菜单是中国食文化的使者,肩负着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的重任,在促进中国餐饮业的世界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菜名的翻译不可以也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种翻译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体现。中式菜名的英译是一个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只要我们恪守一些基本原则,就能够不断提高译名的质量,完美地把中国饮食文化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黄芳.中餐菜单译法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7(1):40-42.
[2]黄蔷,王微萍.浅谈中式菜名英译及中国餐饮文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报,2006(2).
[3]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3(4).
[4]刘增羽.中式菜肴英译名亟须审定[J].中国翻译,1990(5):11-13.
[5]穆连涛.从文化角度谈中菜英译[D].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
[6]熊力游.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2004(3).
Abstract: Cling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atering market,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ering market of Shanghai world expo in 2010,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organizing and developing the expo catering market, from the market development, carrying forward national culture and stimulating domestic demands.
关键词:餐饮市场;组织与开发;世博会
Key words: catering market;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expo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05-02
0引言
2010上海世博会的到来无疑将会有力的刺激上海旅游市场的发育,推动上海国际旅游的快速发展。我们应把握好世博会的市场机遇,积极开拓世博会的国际旅游市场。从目前的筹备情况来看:一方面,在世博会场馆、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的硬件开发方面各级财政部门都给予了大量投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系统的开发,如世博会的餐饮市场。如何搞好世博会餐饮市场的组织与开发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近十几年来,我国餐饮市场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九五”期间全国餐饮业营业额平均年增长19.5%,2002年营业额已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6.6%,大大高于2002年国民经济增长7.8%的速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的速度。另据中国饭店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信息,2003年全国餐饮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餐饮业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2008年餐饮业继续成长壮大,全年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5404亿元,同比增长24.7%,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由于世博会的特点,客源结构复杂,组织管理难度较大,要想真正做好并服务于世博会,还应加大餐饮市场的组织和开发力度。
1世博会拥有巨大的餐饮市场
从1851年第一届英国伦敦的世博会到2005年日本爱知县的世博会,世博会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集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展会活动。在历届的世博会中,都蕴含着巨大的餐饮市场。当然,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不例外。随着真功夫、丽华快餐等最后27家餐饮企业入选上海世博会园区第三批餐饮服务供应商之后,世博会餐饮服务供应商长达10个多月的集中评审工作正式结束,最终95家餐饮企业获准进入上海世博园。上海旅游委此前的预测报告显示:世博会的餐饮收入将达9亿元人民币,饮料费收入4.5亿人民币,另外市场调研显示,世博会参观者将达7000万人次,其中参观者平均逗留6~7个小时,65%的参观者将在园内用餐,如果每人平均花费20元用餐费用,相关消费总额就将近10亿元。
中国是举世文明的美食大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食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2010年世博会不仅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宣传博大的中国饮食文化提供了机会,也为中国餐饮业加快产业聚集度,提升产业质量和创新餐饮品牌提供了机遇。
2借助餐饮服务弘扬世博文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新世纪,如何建设更佳的城市,使市民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和平社会现实需要的主题,是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当然,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不是单纯为了展示各种城市发展的硬件,成为摩天大楼和各种模型的堆砌,城市建设需要基本建设的长远规划,商业和民房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教育、社会公德、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在强调硬件的同时,也需要特别注重城市的软件建设。
现代旅游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华饮食文化与中华文明史同源,是弘扬世博文化的重要手段。如何让世博会参与者和各国参观的游客在华期间吃出美味,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明,让各方来客在饮食消费中体验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这对提高世博会服务水平,弘扬世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全国56个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味餐饮和地方佳肴,融民族、民族文化于一体,形成了许多的餐饮老字号和丰富的菜系,使中华饮食成为世界上最博大的饮食文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瞩目,汇聚超过2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吸引逾70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对开发餐饮市场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主要契机。
3充分开发世博会餐饮市场,拉动内需,提高经济发展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速放缓。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成为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产业,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分支,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和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应重视餐饮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促进餐饮业健康协调发展,保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成效。
3.1 开发世博会餐饮市场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旅游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餐饮业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些为世博会餐饮市场的开发提供了现实需求和经济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迅速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世博会餐饮市场的开发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机遇。
3.2 餐饮业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从统计数据分析,相比外贸出口,消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而作为消费市场重要分支的餐饮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受经济波动周期影响较小。这是由餐饮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餐饮消费是最基本的民生消费,餐饮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基本市场需求。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门槛低,有较强的市场生存能力。2009年第一季度,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全国住宿和餐饮市场零售额大4328.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9个百分点,在经济困难时期仍保持着较好的消费势头。
从消费的性质看,餐饮消费无疑属于最直接的终端消费。它的消费不会像汽车消费那样给城市交通和市政建设带来压力,也不会像房地产消费那样给银行带来不良贷款的风险。相反,以食品消费为主的餐饮业发展会促进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从世博会发展历史上看,每一届世博会都引发了旅游热潮。与奥运会和男足世界杯不同,世博会举办的会期有半年之久。长达半年的会展期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而且,上海世博会涵盖了“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中国传统节假日,届时,旅游人数、就餐人数还将会有新的突破。此外,在世博会举办后的几年内,世博会的旅游效应也不会随之消退。在这相当长的时间内,旅游餐饮便会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充分开发出餐饮市场不仅可以推动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也可带动农业、畜牧业、运输业、生产服务业等一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同时,也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因此,组织和开发世博会餐饮市场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国家的旅游形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万坤.餐饮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0.
关键词:韩国;汉语教学;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汉语热”也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望接触中国,渴望了解这个既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又拥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国家。汉语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在这个时出了它的最强音。
中国国家汉办主动顺应这一形势需要,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方针,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也大力培训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兴建孔子学院、开设“孔子课堂”。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汉语教学纳入了本国国民教育体系,越来越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汉语这一中华文明的结晶,欣逢盛世。
研究表明,“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的存在”,刘先生也曾指出,“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教学要紧密结合语言教学”。可见,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个语言教学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教学的过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途径主要可以分为:专门的文化课和非专门的文化课。
一、通过专门的文化课来传播中国文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策略:
第一,选取合适的教材。从课程设计到独立授课,一名好的汉语教师扮演的其实是双重角色――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而课本则无异于剧本。在选取文化教材时,要注意教材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教材也要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为学生安排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例如,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应该选择表层的文化内容,在中级、高级阶段的教学中,应该选择一些深层的精神文化内容,逐渐让学生了解汉语的人文内涵;教材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例如,高中的学生可以选取内容更生动有趣的教材,大学的学生可以选取更有知识深度的教材。
第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授课过程中,只用语言进行讲述难免有枯燥、机械化之嫌,尤其是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语言水平尚浅,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不借助中介语的情况下很难向学生说明,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幻灯片播放、音频、视频、电影等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但能够使课堂有声有色,也更方便快捷,不易受到客观条件制约。可见,用直观手段,合理利用PPT、视频等现代教学技术,在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中很有必要。让学生看电影《孔子》,往往比单纯靠语言讲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复讲解京剧的魅力和脸谱的含义,学生很难领悟,但如果教师带领学生一边看京剧的视频,一边加以讲解,学生就觉得容易理解多了。讲解中国的舞蹈,语言的描述很能让学生想象到中国传统舞蹈之美,但如果给学生看一次《千手观音》,相信他们一定会赞叹不已。
第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时,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花了很长时间去解释费了汤圆,饺子,包子,馄饨之间有什么不同,学生还是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品尝一下这些可口的中国食物,或让他们亲手制作,学生就可以准确、有效地理解所学内容。此外,让文化实践走人课堂,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趣味性超越了一般的课堂。比如,学习中国武术,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打太极拳;讲解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穿上美丽的汉服,梳起中国古典仕女的发式,也可以找几件旗袍让学生换上,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服装的魅力。像中国结、剪纸、泥塑等操作性较强的传统文化艺术,更是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
第四,让学生在对比中巩固中国文化知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中外文化发生和接触和碰撞不可避免,“认识到自身文化和异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生存关系是参与文化交流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且“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语言文化交际的必备前提”而学生往往也会对汉语和他们的母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产生兴趣。让学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本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学生会比较有兴趣,也更容易掌握知识。比如,中国和韩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都有过中秋节的传统,但中国的中秋节有拜月的习俗,而韩国人在中秋节祭拜祖先,中国人中秋节吃月饼,韩国人吃松饼,等等。再比如,中国人特别喜欢龙,把龙视为吉祥的象征,而西方人却认为龙是凶恶的象征,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在外形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中外文化发生和接触和碰撞不可避免,而学生往往也会对汉语和他们的母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产生兴趣。
二、通过非专门的文化课来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西方文化;消费心理;冲击
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共性特征的文化物质被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所选择和吸收,渐渐被强化成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而另外一些传统的、带有强烈的排他性的文化物质被抑制,甚至失去了整体意义和价值,从而出现趋同的全球消费文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国文化得以流入中国,人们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众多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开始也纷纷登陆中国,其中以美欧日为代表的西方跨国公司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在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一种全球趋同的消费文化,使得不同国家的消费行为出现了“相似性”。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消费文化势必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出现被“西化”的倾向也在所难免。我们国人在认可西方商品的同时,也逐渐对西式文化理念与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接受,当这种接受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并产生一定社会效应时,西式文化已在某种程度上成功的确立于社会意识中。然后,这又同时反映于对西方商品的接受程度上,以此循环。由此,中国的消费习惯便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愈发趋于西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跨国界的贸易、旅行、文化交流等活动日趋增多,特别是国际上跨国公司大量进入我国,这一切无不通过其消费文化渗透并影响着我国的消费者群体,改变着其消费习惯。
外来消费文化在我国的登录,并被追求时尚和新潮一代所追捧。在某些商品的消费领域,西方消费文化甚至还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主流。
最突出的体现在下面几个领域:服饰文化,西服成了各种正式场合的服装,近两年来欧美风潮也席卷我国的大小角落,女士们以欧美风格的服饰为潮流为美,男士们也走上英伦绅士的道路。饮食文化,洋快餐在中国快餐市场上占领了统帅地位,而法式餐厅等洋餐馆更是上流人士的心头之好,对我们的中餐企业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饮酒文化,要说饮酒,我国自古以来便有深厚的饮酒文化,可现如今,外来的酒文化,似乎成为了国人眼中优雅文化的代表。
茶饮文化,在中国年轻人眼中也逐渐被更富有“生活时尚”气息的咖啡文化所代替。生日文化,不管大人小孩,凡过生日者必有生日蛋糕,但是吃中国长寿面的人又还剩下多少?汽车文化,虽然中国汽车行业在不断快速发展,
但是众所周知,在世界汽车排行榜上,中国是否分到了自己的一份?也正是因为中国汽车发展不能满足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另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消费观念潜移默化的不断刺激,使得中国的汽车行业里,消费的几乎都是外来的汽车,而且也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影视文化,从我们接受的影视文化来看,年轻人的视野逐渐被欧美及日韩演艺文化占据。
面对外来文化,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青一代消费者)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产品的普遍认同和接受,是造成西方产品和品牌对民族产品和品牌严重挤压的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的中国消费者在消费一种代表某种文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作为理性的消费者,应该避免消费盲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也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应对新的挑战。主要注意下面几点:
1.提升民族品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优势,使其在国内的市场表现和商品出口贸易方面能发挥出突出的作用。
2.中国也应该在国际间创造出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商品,并且带动其他消费产品。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积极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扶持相关文化产品的发展出口。
3.将其营销活动与某种特殊的文化符号相联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使用该文化下的明星代言企业产品,使消费者产生“爱屋及乌”的移情效应。如TCL手机曾经邀请著名影星金喜善代言一款手机,取得了良好效果。
(2)利用植入性营销,在电视、电影、电子游戏等文化产品中展示企业产品形象或者标志。如海尔兄弟
(3)在商品促销和事件营销中,充分利用有关文化元素。
(4)企业应重视产品质量建设。企业应重视产品质量建设,尤其是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质量,这会进一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关键词:互借词 接触语言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21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社会集团之间的交往不仅注重政治经济的交往,也更加注重了文化上的往来。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频繁的文化往来使得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和沟通的工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随着社会、文化的接触与交流,相互不断渗透、影响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都会带来不同社会群体的接触。各种不同的接触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语言的接触,而语言接触中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词语的借用。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
1 借词的界定
在我国“借词”作为“外来词”的等义形式,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词”的确立才开始使用的。“借词”是指“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或者通过翻译一个概念或模仿一个概念,取自另一种语言的词”。
借词可以分为广义借词和狭义借词。广义借词包括语内借词和语际借词。语内借词指两种方言之间或者方言与标准语之间的词汇互借,如现代汉语中的“炒鱿鱼”(粤语),英语中的“vixen”雌狐(伦敦南部方言);语际借词包括境内兄弟民族语言间的相互借词以及通过国际交流形式与境外异族之间的相互借词,如汉语中的“哈巴狗”,借自蒙古语;英语中的“banana”则借自西班牙语。狭义借词通常指国际间不同语言的词汇互借现象。
这里所指的借词指的是有英语借入汉语的词语和由汉语借入英语的词语,包括已经被英语和汉语主要词典收录的词语和到目前为止尚未被英语和汉语主要词典收录但是已被英语和汉语主要媒体和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词语。
2 借词的特征
2.1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1)完全归化为英语词汇的汉语借词使用频率很高,使用范围很广。
China、 silk、tea、Confucius等已经完全归化为英语词汇的借词,无论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和地道的英语词汇一样,被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们广泛使用。它们进入英语的时间较长,其读音和拼写都发生很大变化;同时,在成为英语词汇之前,有的已经受到其他印欧语言的“改造”,也即是说,它们并非直接进入英语的。它们早已融入英语词库,人们认为这类词是词汇库中原来就具有的,并不会认为他们是借词。这些借词在现代英语中使用频繁,通过复合法、词缀法等构词方法拓展了自己的表意功能。
(2)一些汉语借词没有词性和词义变化,但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
typhoon、tofu、hutong等进入英语已经有相当的时间,但从语音及拼写来看,还可以辨明其汉语词源。这些词由于已经长久的在英语中使用,为英语使用者熟悉,尽管它们在词义和词性上几乎没有变化,但已经成为英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部分音译借词与相应的意译借词意义略有不同。
chowmain、jiaozi、kungfu、qigong等,这些词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原汁原味地使用汉语语音,这样其所指的意义比较明确,能够较容易地对英美人介绍中国语言、文化特色。但是对于那些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来说,如果离开特定的语境,这些人还是很难理解。其实,很多音译词都有其相应的意译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比较容易接受意译词,但意译词所指的意义和音译借词却不尽相同,比如汉语中的“饺子”,虽然在英语中也有表示类似“饺子”这种食物的词,如“dumpling”,但“dumpling”是“汤团;团子”,与“饺子”不尽相同,在意义上仍有差异。
2.2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
(1)大量的英语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人们对新引进的英语借词充满了新奇感,而许多借词所阐述的事物都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这种新奇感会随着使用这些新借词的人的日益增加而逐渐淡化。一些借词之所以能被全民所接受而跻身于汉语基本词汇之列,是因为它们所表示的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譬如“手机”、“计算机”、“咖啡”、“面包”等。一些借词为某一个地区的人们所普遍使用,成为汉语方言词,如“士多(store)”“贴士(tip)”“曲奇(cookie)”等。
(2)“洋”味语用色彩浓厚。
服装、食品、化妆品、文化用品等商品名称的音译借词滥用,说明“崇洋”心理和求新求异心理使然的商家目的是为了用洋名博得顾客的信赖,其结果是取得语用“洋”味,造成“神秘的”、“先进的”语用色彩。许多音译词在逐渐沉淀的过程中转化为民族乐于接受的意译或音意兼译借词。
(3)语体色彩不同。
英语借词的引入途径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借词的时候,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同时要考虑说话的场合、交谈的对象、谈话的话题、交流的方式等因素。那些进入汉语词汇而又具有中性色彩的借词可以被称为全民词汇,能被运用到不同场景及各种文体。那些为某一行业所了解的借词,在使用时根据不同行业的对象进行选择。而受到地域的限制的地方色彩较浓的借词,在使用时就要充分考虑地域的特点了。说话者的身份也会影响借词的使用。
(4)修辞效用独特。
英语借词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很强的修辞色彩,它们大多可以仿用、活用,自由灵活,与一般的喊一次会相比,它们可以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加含蓄更加委婉。网络语言中的借词则往往表现出幽默、诙谐、讽刺等情感和态度,如将“modem”音译为“猫”,显得幽默诙谐,形象可爱。
3 英汉词语互借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它能反映文化,而文化同时也能造就语言,二者密不可分,词汇是文化的最直接反映,正因为如此英汉词语的互借可以反映出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3.1 文化交流的媒介―― 英汉词语互借
中英两种文化或者说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种类、媒介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学艺术是文化交流的直接媒介。汉语的奥运会(Olympic Games)、丁克家庭(DINKS)和英语中的yangko(秧歌)、kowtow(磕头)等借词显示了各民族间文化传播的情景。汉语的百事可乐(Pepsi-cola)和英语的triangle chain debt(三角债)、bird’s nest(燕窝)等,表明了贸易可以促成词语的大量借用;坦克(tank)、雷达(radar)等,表明了战争也可以促成词语借用和文化交流。
3.2 跨文化交际的必然结果―― 英汉词语互借
英汉词语互借是跨文化交际的必然结果。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说明饮食文化是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基础。饮食文化在各国的文化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每种语言中都有一些伴随其他语言的饮食文化而来的借词,如自助餐(buffet)、热狗(hotdog)、麦当劳(McDonald’s)等。
3.3 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英汉词语互借
英汉词语在相互借用的同时,不但能丰富自己的文化,还能吸收对方文化的知识,促进
文化多样性。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而不同文化之间也有共同点,不同文化间想要进行交流,需要通过语言来实现,使语言之间能够接触。文化上的借用主要通过词汇来实现,而语言接触最常见的就是词汇的借用―― 从对方语言里借用词汇使自己的语言更加丰满。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使得语言的发展日益壮大。这些借词词语对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宣传和交流的越加频繁,使得大量的表达中国独特事物的英语词汇不断出现。同时,大量的汉语词汇也进入英语词语中,特别是一些中国英语已经被词典所收录,比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这些汉语词汇在充实英语语言的同时,也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也是传播我们华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
3.4 促进语言文化生活化和鲜活化―― 英汉词语互借
在丰富了双方语言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同时,英汉词语互借使语言文化更加生活化和鲜活化。现在人们熟知的可口可乐的英语词汇Coca Cola是一种汽水的意思,但汉语借用是用“可口可乐”音译,说明这种汽水既可口,喝过以后更快乐,有了不同的味道。而可口可乐最早的翻译则是“口渴口蜡”,那时候可口可乐的销量一直不好,当然了,谁会喝这种喝完以后像“蜡”似的饮料呢,以致可口可乐曾一度退出中国市场,直到可口可乐回归中国市场,采用了现行的音译方式,可口可乐的销量一直不错。所以,正是在一次次外来文化心理的冲击下,英汉语言文化不断吐故纳新,吸收外来文化并加以消化,才始终保持着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大量英语借词的不断涌现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让我们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对借词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了解借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也能促进自身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岳炼.英汉互借词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 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康立新.英语词汇与大学流行文化[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5):150.
亮点一欧美米其林大厨与中餐烹饪大师的盘中对
在“第二届世界厨师艺术节”主场活动“2017世界厨师艺术峰会”上,主办方邀请到欧美本土米其林星级大师团来华与中餐烹饪大师现场“COOKING SHOW”,与众不同的是此次活动并非简单的“PK”,而是所有的名厨大师通过“现场烹饪+主题演讲”的形式阐述对各国烹饪艺术的理解和最前沿的菜品制作技术的应用,引领国际美食的发展潮流。
亮点二《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7)》全球
在“第二届世界厨师艺术节”上将面向全球《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7)》。该报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被列入了政府决策依据的蓝皮书系列,迄今为止已连续出版12年。该报告基于当前“新常态”的发展基调和理念,从国家、行业、企业层面围绕如何传承和发展中餐产业、弘扬中餐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探讨,对“十三五”规划开局一年来国内餐饮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与分析,重点聚焦具有典型意义的省、市餐饮市场的状况,针对国内中餐业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美食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思路进行系统分析。
亮点三“展区”打造2017 CFB国际餐饮交易平台
作为“第二届世界厨师艺术节”的展览板块“2017中国国际餐饮交易博觅会(2017 CFB)”结合当今餐饮产业链发展的迫切需求,整合优势品牌企业共同打造3万平方米国际餐饮交易展,全面服务企业市场拓展、技术交流、产品贸易、信息,预计专业观众达到5万人次。一带一路美食博觅、中华老字号餐饮品牌展区、餐饮好食材、餐饮好设备、餐饮好味道、餐饮互联网、餐饮好火锅、餐饮好团餐好快餐等共八个主题展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仅餐饮好设备展区就现场摆放了价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先进烹饪设备,预计展览品种过万件。
亮点四2017智慧餐厅体验餐饮解决方案
“2017智慧餐厅”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组织代表性餐饮企业、餐饮产业链优秀服务商、相关科研机构、行业专家共同策划组织的大型情景式餐饮服务方案示范项目。活动前瞻性的综合展示高新科技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理念在餐饮企业的实际应用。活动以务实、高效、可复制应用的设计理念,以现场体验餐饮解决方案的活动形式让餐饮企业直接找到激发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亮点五国际烹饪大赛+行业巅峰论坛顶级名厨与餐饮大咖的聚会
2017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青年名厨排名赛、2017美食无国界全球好食材论坛、2017时尚休闲餐饮中国峰会、清真餐饮论坛、国际厨房设备论坛、健康养生论坛、餐饮健康饮品活动等十余项系列活动将于“第二届世界厨师艺术节”期间轮番登场。活动中既有百位名厨大师的烹饪大赛,也有知名餐饮企业家的思想风暴,更有从食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研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