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范文

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

第1篇: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范文

>> 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研究 论篮球运动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内涵和基本特征 市场逻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论析 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 中学高职称教师专业“再发展”的基本特征 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品牌和灵魂 政府治理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成 软交换技术的基本特征和要素 社会思潮的类型和基本特征浅析 论审计规范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尚美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建构路径 浅谈高职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教学方法 论党员主体地位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试论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浅议学习型部队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IT产业内涵与基本特征 和谐劳资关系:内涵及基本特征 关于教学大纲的三大基本特征和基本构成的研究 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9][1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2011.

[10]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66.

Connot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Brand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LIU Zhi-feng

(Qinhuangda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Qinhuangdao Hebei 066100, China)

第2篇: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建设;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

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突出规划的龙头地位,科学规划工业区、生活居住区、文化区、商业区和休闲娱乐区,并且严格按功能分区设置项目。抓好城市绿化,采用开敞通透的手法,以草坪为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导、以种植乡土树种为主体,大力推进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力开展生活垃圾、特种废物和城市中水的回收利用,提高社会资源再生利用率;加强用水计划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进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技术开发和新产品推广,着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城区逐步取消小锅炉,增加集中供热覆盖面;强力推进“禁实”工作,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节能建筑。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当中应该要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所处的区域特征,运用宏观系统性的观点进行科学的部署和规划,最终后果让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的用地面积相适应发展,与此同时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和帮助下最大限度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不能片面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一个优秀的城市建设规划和决策人员,应该具备“德艺双馨”的素质,也就是说能够将城市的软环境与硬环境都列入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过程当中,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实际上中国的城市建设缺少的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资金,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的思想意识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缺乏对大自然的爱惜和尊重。

2.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与方法,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掌握城币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案,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

3.我们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措施

3.1加强城市的生态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自然的分解功能不强。第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 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中人口密集,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食物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业、交通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这些也必须从外界输入,并且迅速地转化成各种产品。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的有害气体必然会飘散到城市以外的空间,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绝大部分不能靠城市中自然系统的净化能力自然净化和分解,如果不及时进行人工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由此可见,城市生态系统不论在能量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这种高度的开放性又导致它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要想建设好生态城市,必须加强城市规划,其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而是将其思想渗透于各个方面和部分,使城市规划生态化,也就是既考虑到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又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以使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3.2加强城市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将大多数野生生物限制在越来越狭小的范围内,同时也将自己圈在钢筋水泥和各种污染构成的人工环境中,远离了人类祖先所拥有的野趣盎然的生活环境,产生了种种文明病。因此,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生态环境越重视, 城市生态环境就会朝着人们理想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就会不断改善。

3.3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内容和目标

3.3.1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a.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

鉴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城市生态应该把净化大气、保护水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碳氧平衡、防风防灾、调节城市小气候环境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并应从满足人体尺度,为人类提供方便,增加生活情趣含量以及观赏休闲等需求作为建设重点;从偏重于视觉效果转向注重人体身心健康角度综合考虑,强调人居环境,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互协调。

b.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

通过建立稳定和多样化的植物群落,达到传承文明,师法自然,景观多样,应接不暇的效果。充分利用树种资源和生态位资源,形成不同类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既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又为不同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c.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果

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4.结束语

总之,人类不断改造自然,在改造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以便更好的适应自然,这是一个不变的主题。当前,随着人口的增长,环境的恶化,能源短缺等系列问题的出现,如何进行调整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中心,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体现,生态城市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设计,使人们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能更好地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保城市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2]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第3篇: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城市;节约园林;可持续发展

园林是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在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忽略环境效益,追求奢华浪费的现象司空见惯。目前在园林建设中,存在盲目引进外来物种,运用违背自然规律的造景手法等问题,如逆季节栽植、挖湖造山等。为追求视觉效果,甚至填湖造园,不仅造成了土壤、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使生态景观建设失去了地方景观特色。

1节约型园林绿化概述

节约型园林是指在建设过程中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降低场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原有环境不受破坏。在建造节水型园林时,要合理规划、设计每一寸土地的使用价值,详细分析各个环节,坚持节能原则,完善施工环节。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前期设计方案施工,确保实际施工符合设计理念,灵活把握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的协调配合,使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在维护阶段结束后,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降低工程造价。创建节约型园林,就是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工程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失。在工程建设中,应科学管理人力物力,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1]。社会资源短缺,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的压力很大,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发挥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是园林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节约型园林成本投入低,降低了资源、能源的消耗,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环境效益最大化,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园林绿化的节约型理念及其科学内涵

2.1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

节约型园林绿化以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合理利用为原则,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与浪费,实现城市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确保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建设、维护与管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

2.2保护性园林的科学意蕴

2.2.1延展性。从各地实际出发,探索、分析、总结和拓展保护的范围和深度,使保护的内涵更加丰富、科学、合理、实用。

2.2.2社会性。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景观设计本身的生态效果上,一是社会救济企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的计划和投资必须是主导因素。但需要全体国民广泛参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价值行为,引导不同种类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入,同时接受社会监督。

2.2.3长期目标。园林是影响城市长远发展的最重要且可行的基础建设,善待城市,走科学发展道路,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长期性还体现在植物生长特性决定的社会生态效益,实现收益需要时间积累,无法一蹴而就。

3营造节约型园林景观

景观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也是一项公益事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合理投资,生态优先,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稳步推进绿色城市建设[3]。要把节约作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转变发展方式。

3.1创建节约型园林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实施国家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如何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绿化目标,创新城市绿化模式,建设节约型园林,使其更具社会、生态、景观效益。

3.2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园林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城市绿化建设能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问题。

3.3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

作为城市的自然要素和开放空间,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离开了城市绿化,人们就失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

3.4建设节约型园林,转变城市建设方式

园林绿化与城市的发展和转变紧密关联,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建造节约型园林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结合绿色景观的效果和内涵,致力于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了实现生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社会效益,建设节约型园林,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变城市建设方式。

4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和对策

4.1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约型园林绿化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要结合城市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参考传统园艺技术和艺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研究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建设管理模式。通过分析节约型景观的计划、设计、建设、维护和运营中的技术措施,建设节约型园林应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节地、节水、节能、节材[4]。

4.1.1节约用地。大型山地景观中的土石方工程是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威胁。由于植物生长困难,高山峻岭堆积,需要大量人工灌溉维持其生长。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保护,不仅费用昂贵,而且造成了水土资源的巨大浪费。建设节约型园林景观,一是要尽量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减少利用外来土,达到场地土石平衡。二是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避免大规模的地形重建工程,充分利用场地原有表土作种植土回填,既节约土地资源,又有利于生物物种的保护。

4.1.2节水型园林绿化。近年来,我国在园林绿化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提出了节约生态用水的思路,充分利用再生水,调蓄雨水,合理利用道路水源,补充地下水。要重视中水回用,实现资源与消耗的协调发展,结合灌溉、蓄水、补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1.3节能型园林绿化。能源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建设节约园林也要考虑节约能源。要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本地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安全、清洁的园林建设和日常管理。

4.1.4节约木材。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将土质材料与传统工艺、环保材料相结合,既能降低工程造价,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突出景观区域特征。

4.2完善法律和行政法规

梳理现行法律法规,并结合相关政策,重新制定和完善节约园林的建设标准,把节约作为园林建设的规范标准,更好地落实节约型园林的要求,从制度上杜绝浪费型园林的建设。

4.3科学规划设计植物

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合理布局植物群落,增加乔木、灌木和地上植物种植,绿地中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较多,应合理种植地被草和根茎花。倡导立体绿化,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屋顶绿化。

4.4严格保护现有的绿化成果

建设节约型园林,保护现有绿地,保护坡地、江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防止人为因素和城市化倾向,避免过度改变自然形态。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要保护原有树木,特别是大树、古树名木。在道路改造中,要防止盲目大面积更新树种,改造绿地,禁止任意砍伐、移植树木,禁止在街道上植树,严肃查处侵占、破坏和擅自改变绿地性质的行为。

4.5积极推广使用乡土植物

大力推广自养型多年生花卉和地被植物,创造出地方特色乡土景观。避免片面追求高档树种、反季节栽培、引进不适合当地生长的外来树种等问题。促进本地品种和地被植物的选育、栽培和应用,培育一批抗旱、耐碱、耐阴、耐污的优良品种。

4.6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建设节约园林需要科技的支持,加强研究和落实保护性园林绿化各项技术措施。根据各地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增加园林绿化研究投入,落实研究经费,充实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素质,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城市节约型园林建设。

4.7实施自然生态建设

积极推进城市河道景观护岸及自然生态建设。建立生态广场、生态停车场,减少硬质地面,增加绿化面积。在道路设计中,尽量采用透水透气的环保材料,提高环境效益。提倡使用城市湿地净化污水。采用堆肥化、开发生物燃料、有机营养基质及深加工等措施,深加工修剪过的枝条,减少占用填埋地,最大化利用资源。坚决纠正过度使用高档材料,配置昂贵灯具,在绿地内栽种假花等问题。

第4篇: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市;发展模式;津市市

一、小城市建设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3)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4)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5)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做主。

“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再具体一点说,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农村经济建设对小城市的依托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土地不断减少,这些问题显然单靠农业生产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缺乏城市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最终是不可能完善甚至不能实现。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问题首先表现为农业人口过多,加快城市化步伐,一方面可以转化一部分农村人口,使他们脱离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把部分乡镇企业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这部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等问题,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城市发展模式的选取

1.小城市的发展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小城市所在区域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指的就是小城市的经济力所能辐射到的范围,由于小城市经济力的辐射作用,这个区域内的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资金融通等经济活动均以该小城市的发展与运作为中心。因此,小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性质是决定小城市发展定位的根本因素[1]。以小城市为其经济活动中心的一定的区域为农村区域,由此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定范围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农业发展中心、农村工业化中心、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心、农村城市化中心、农村外向型发展中心等。小城市的诸中心的具体定位也就是它的诸种城市的经济功能,而它的集合功能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农村的经济服务和生产力能量的辐射来促动农业、农村工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小城市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这一发展定位的含义。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与大、中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小城市是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而大中城市则是现代大工业的集结地,是包括交通通讯、资金融通与货币运动、商业贸易在内的大流通中心,是在更大范围内包含农村区域在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综合发展区域的中心。小城市要在它所定的发展位置上有成效地运作,就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要跃位、不要越位。那就是不能在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规模上搞拔苗助长,盲目升级,也就是不能朝集中大工业、发展大流通、必办高等级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大都市化方向发展,而要安于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的小城市之位。二是一定要在带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上面做足文章。

2.津市市发展模式的取向

津市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现辖4镇3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达到26.7万,其中,城镇人口18.34万,乡村人口8.36万,城市化率68.69,城市面积68.3km2,建成区面积10.66km2,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津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农业基础,根据津市的发展条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津市市应该采取支柱产业、城郊型、生态性的发展模式。

(1)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辐射范围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通过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由此带动辐射范围的区域经济大发展。

(2)城郊结合型的合理布局。城郊结合型的布局就是以城区为中心,发挥城市的职能作用,带动郊区的发展,激活郊区的经济,引导郊区的产业结构,使郊区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由于城郊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城市的扩展要和郊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把郊区当作城市向外扩展、随意挤占的空间和垃圾堆放场所,也不能当作独立的经济区域,应视为整个城市中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美化功能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实施城郊型的战略中,要宣传政策,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城郊两者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土地利用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达到保护农业用地,使其产生更大效益的目的。

(3)生态型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以往追求急功近利,采用掠夺开发、疯狂索取的做法。津市建设发展为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摒弃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走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以提高经济质量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要产业的生态化,把产业活动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城市系统的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三是要搞好城区主体绿化,包括清洁交通体系、环境的美化、优化,水资源的净化、大气保护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地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自净功能,保证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

1.与所在区域内的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小城市的发展同所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是正相关的关系。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基础。有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由农村经济发展而来的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对城市发展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才会有小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随后之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齐备、城市市场的繁荣、城市人气的兴旺,小城市的发展则对所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引导、带动和促进的中心作用,这一作用对农村经济之市场化、现代化尤为明显。所以,小城市与所在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2.不同小城市发展重点的差异

不同的小城市之间,它们作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共同的,但却有各自发展重点和相应的城市类型之别。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农村区域之间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包含了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同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小城市之间却有城市发展重点与不同重点功能作用发挥的差异。换言之,不同农村区域中的小城市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之战略重点的选择,从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小城市。

3.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结果修编城市规划,划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的增长极限范围[2]。由于历史原因,各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都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的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不一,又因为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是按各建设部门的用地计划汇总确定城市规模,这不利于节约用地,也和现在的以供给制约并引导需求用地原则不一致,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调整,划定城市具体的增长边界,严格控制城市郊区农用地用途转变,切实遏制住城市任意外延的趋势,以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金融支持系统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面临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创新文化环境营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的理解一般有两种:一是指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另一种是指以创新驱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得出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是:以城市内部创新要素为支撑,最初是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逐渐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实现建立在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双赢发展)。

1.2创新型城市的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相对于传统城市发展形态而言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形态。因此,它拥有一些处于传统发展形态的城市所不具备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设计创新型城市建设蓝图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基本方面。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创新性是创新型城市的最基本特征。这种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观念的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对于城市内部而言,这种创新性表现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综合创新,其中科技创新包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城市创新的核心表现形式,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城市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条件。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了创新性这种基本的特征,才有资格被称作为创新型城市。

(2)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相对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具体来说应包括科学化的创新管理调控体系、多元化的创新要素投入体系、高效化的创新活动服务体系、制度化的创新人才保障体系。这四个子体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以保证创新的顺利进行,共同促进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可持续性。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型城市必然具备可持续城市的发展特征,这种可持续性表现在几个核心层面:一是可持续的城市经济,能够持续的创造就业与财富;二是可持续的城市社会,能够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三是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能够建立协调稳定的生态系统。以可持续性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兼具“生态城市”特征,即: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可持续性既是创新型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和目标。

(4)创新型城市的集聚性。集聚性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特征,创新型城市集聚着大量的关联程度相当紧密地创新性产业和企业。同时,创新产业和企业的集聚带来了专业化创新人才的集聚,而专业人才集聚在一起,又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有利于新思想和新技术的产生。这样,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就出现了一种自强化机制,推动城市经济良好发展。

2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素构成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城市系统中许多创新因素的支持,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支持。在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种因素中,金融支持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型城市的金融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政策型金融支持和市场型金融支持两种类型:一方面,创新型城市需要的金融服务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基于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企业创新活动,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另一方面,创新型城市还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即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以及制定和贯彻政策等方式,引导创新型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导向,从而体现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倾斜,促进创新的成功实施。从以上两种金融支持的类型,我们可以得出金融支持条件的主要要素构成:

(1)政府。从美国奥斯汀和西雅图,印度的班加罗尔、芬兰赫尔辛基等许多著名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在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对城市金融业改革和发展规划具有组织和领导功能,如:政府制订城市金融业发展的政策,确定城市金融业阶段性发展目标,组织、引导和协调各金融机构等;其次,政府具有对各类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和推广的功能,如:对外进行宣传,定期举办国际或国内金融论坛,为国际、国内金融人才搭建交流平台等;最后,政府具有金融服务功能,如:完善金融机构发展的配套体系,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等。

(2)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它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达成城市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环境。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各个金融机构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中国人民银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政策性银行往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商业性银行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许多产品,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利于城市建设中的风险分散和风险担保等。

(3)金融市场体系。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高效率地聚集、分配资金,有效地调节社会资金的配置,并且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完整的金融市场应该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每个市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都不可缺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资本市场的作用尤为重要。如:货币市场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达到资金的高效率利用;资本市场里的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为城市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证券市场为许多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渠道,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等。

(4)金融服务及配套体系。创新型城市既需要各种投融资服务,也需要其他丰富多彩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诸如信贷、保险、信托、证券发行和交易、金融衍生交易、风险投资、票据、担保、融资租赁、外汇管理、货币经纪、资产管理、财务顾问、征信服务等。社会化的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在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会计、法律、评估、评级等服务机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通过发挥审计、咨询、评估、监督等作用,保证创新型融资活动的顺畅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的支持。金融能否支持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赖于金融法律制度是否鼓励金融创新,能否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3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1)金融支持系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筹集资金的功能。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从事自主创新的企业存在着诸多金融支持诉求,这种诉求主要包括:一是资金瓶颈。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性的长期活动,其不确定因素多,资金需求大。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与平台而造成的资金瓶颈,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二是缺乏流动性。与其他投资不同,技术创新投资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而这导致了技术创新项目相关资源投入缺乏流动性。三是高风险对应性。由于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基础、难度和复杂性、外部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技术创新过程存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对技术创新项目不感兴趣。金融支持系统的筹集资金功能就是使得通过开发设计一系列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提供投融资服务,为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和城市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2)金融支持系统的价格发现功能。技术创新过程涉及研发人员、风险投资基金、政府相关支持部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很多经济主体。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及其实现的基本前提是相关主体对于技术的价值和价格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并且在双方可以谈判接受的范围之内,而最终达成一致。真实的技术价格是在金融机构参与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竞争自然形成的。这种价格通过金融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向外界相关各经济主体传递,从而使这一“发现”的技术价格成为一种现实价格。这样,就为技术创新相关主体之间契约的达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从而有力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3)金融支持系统具有分散风险功能。针对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在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系统可提供风险投资、私募、信贷、股权融资等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以分散和转移风险,满足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而金融支持系统的该项功能就是使得技术创新风险发生转移和分散,以达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为技术创新的融资提供可行渠道,保证创新的成功。

(4)金融支持系统的第四项重要功能就是项目筛选。技术创新过程实质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方向的筛选确定、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联盟对象的确定、融资方式选择、技术创新调整等的不断筛选择优的过程。所以,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内在机理之一,就在于金融系统能够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优选,择优汰劣。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整个社会的资金在不断的项目筛选过程中,引导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5)金融支持系统的信用约束功能。技术创新主体在筹集到资金的同时,还要接受来自资金提供者以及金融市场施加的各种约束。一是来自股东的监督,包括风险投资者等在内的股东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二是来自债权人的监督,包括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三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企业经营好坏影响其金融产品的价格,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四是来自社会的监督,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也对企业形成有力的监督。这些监督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鹏,李兴文,刘国新.创新型城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与经济,2006(5):51~54.

第6篇: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城市环境规划

1.1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2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2.城市生态规划

2.1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3]。

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4]。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2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与方法,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掌握城币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案,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6]。

2.3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阈限物质法则

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多样性共生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Hough评论说,“如果健康被描述为抵抗力的能力,那么多样性也意味着健康”[7]。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相生相克原则

在系统中总存在着子系统间既共存又制约的关系,一种组成要素的危害性,可能在另一生态要素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原则

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其二是推行清洁能源、材料加大回收力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产业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预防和保护齐头并进的原则

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对于未知还未表现症状的要有所预见。目前我国推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A),从根本上讲就是可持续性城市生态规划的一部分。任何一项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预见其建成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效益程度,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立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同时逐步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新晨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

[2]邹振扬.《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重庆大学出版社225-228

[3]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内容浅析规划师论坛[J].2001,(6):18

[4]黄肇义,杨东援.未来城市理论比较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2001,(1):4.

[5]欧阳志云,王如松.寻求区域持续发展的途径生态学和持续发展,1993

[6]王建国.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规划师论坛[J].2002,(4):15

[7]HoughM.FormedbyNaturalProcess.ADefinitionoftheGreenCity.InD.Gordon.1990;17

[8]王样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规划师,2002,(4).

第7篇: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发展思路

1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实现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城镇化,它不仅要实现人口的集聚和土地的集中,而且要实现城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化;不仅要有主导产业的支撑和经济的繁荣,还要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同步跟进;不仅是农民身份的简单转换,还必须使新市民全面融入城市文明并和城里人一样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应该包括:

1.1 人口的城镇化。富裕农民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农民。城镇化的过程,是人口不断集中,数以亿计的农民不断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因此,人口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首要特征。没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就不能有效地聚拢人气,就不能带动城镇商业、餐饮、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我国应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即限制特大城市规模,稳定大城市规模,鼓励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

1.2 空间的城镇化。城镇是泛指拥有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资源,以非农业人口为主,除广大农村以外的特定区域,是一个“三维”空间概念。为了承载一定的人口及产业,做为城镇必须拥有一定的建成区面积,建有道路、交通、通讯、电力、商业、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公共基础设施,以满足各业生产经营和城镇居民生活之需要。空间的城镇化,既是城镇化本身的应有之义,也往往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1.3 土地的城镇化。城镇用地属于建设用地,在一个城市的土地总面积中占有一定比例,占比过低不能形成一定的城镇空间格局,占比过高又涉及土地使用的安全红线。我国是一个拥有13.5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面临巨大的土地压力。因此,要处理好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的关系,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土地的相对集中连片开发,集约、节约利用有限的建设用地。

1.4 经济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能支撑城镇的繁荣。城镇化的支点在于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和内生活力的激发。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就不能吸纳更多的人口就业,而一个纯粹的消费型城市其自身也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表象,而经济的城镇化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1.5 产业的城镇化。产业的城镇化与经济的城镇化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没有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的强有力支撑,城镇化就缺乏物质基础。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二、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型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产业集群。浙江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城,江苏的华西村,辽宁的西柳服装批发城等,无不是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

1.6 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城镇化,是人们生活质量的城镇化。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工作均以民生为本,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关切,千方百计解决看病难、入学难、住房难、出行难等民生问题,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

2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是一项惠及13.5亿人口的宏大系统工程,既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又要缜密决策、稳扎稳打、注重实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2.1 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按照系统论原理,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处在一定环境下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具有不同于组成要素的新的性质和功能。因此,要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必须进行整体布局、统筹规划。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规,依据各地不同资源禀赋、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尽快制定我国不同区域重点城市群的规划方案。大城市要防止过度膨胀,中小城市要防止盲目扩张,小城镇则要避免遍地开花。各项公共基础设施要统筹规划,地上地下设施要全面兼顾,道路、通讯、电力、给排水、绿化用地、休闲用地等要综合考虑。

2.2 经济领航、产业支撑。没有城镇经济的发展和主导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观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比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其城镇化都是在当地主导产业的支撑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2.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文化习俗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别具一格、各展特色。一是秉持城镇规划的特色。在城镇规划中融入专项特色规划,明确城镇特色主题,挖掘地域要素,提炼历史文化精髓,找准发展方向,突出城市形态特色,避免雷同发展。二是坚持城镇风貌建设的特色。充分突出本地建筑风格,借助地方典型的建筑符号,使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建筑材料,着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城镇特色风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统一。三是打造城镇产业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培育城镇主导产业,构筑城镇产业集群,做到“一城镇、一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四是传承和培育城镇文化的特色。

2.4 “五位一体”、全面协调。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5 城乡统筹、互利双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特别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互利双赢。一是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四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五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2.6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民生优先,突出民生主题,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民生保障机制。一是切实加强新市民的培训。向新市民普及消费知识,培养劳动和就业技能,提高文化和科技素养,使他们尽快成为文明城市人;二是全面推行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生活好、有尊严”,享受与其他市民同等的经济和社会待遇;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就业、养老保险、教育培训、住房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规范的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进城解决后顾之忧;四是回应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关切。

3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政府既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又要缜密决策、稳扎稳打、注重实效。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的前提下,按照整体布局、统筹规划,经济领航、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城乡统筹、互利双赢,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基本要求,认真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第8篇: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城市资源经营经营风险防范指标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战略正由传统的建设导向转入经营导向。城市经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得到各级城市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新世纪城市发展的热点课题。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城市经营,尤其是对城市资源的经营出现了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人们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供水不足、污染严重的“城市综合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这就产生了城市资源经营风险。如何预测和防范这样的资源经营风险是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面前的又一难题。实践证明,能够全面解决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战略,是发展由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而产生的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与城市资源经营

(一)从循环经济到循环社会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将经济活动由过去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物质单项流动导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其核心内涵是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最佳运用,即在资源减量化优先为前提下的资源最优利用。由此可以看出,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延续和深化。

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对应的社会形态就是循环社会。循环社会是一种生态型、循环型的社会发展形态,是具有能够支持整个社会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核心的结构组成和功能机制的社会形态。它具有一定的正负反馈功能和保持社会经济系统稳定平衡的自协调功能,能够长期支持社会经济系统按照生态学规律运行和发展。循环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的模式转变,以及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到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两部分。

(二)从城市资源经营到城市资源经营风险

1、城市资源经营概述

城市经营是指以城市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经营主体根据城市功能对城市环境的要求,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来调控城市发展要求与发展条件之间矛盾的一项经营管理活动,是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资源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最大限度的发掘这些资源的潜力,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最大化、最优化,以谋求城市资产的流动增值。

城市经营本质上就是城市资源的经营。这里的资源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即一切可以由城市管理部门直接和间接运用市场和政策手段来进行整合,有利于城市建设发展,有利于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提高和城市形象提升,能够资产化、资本化的城市资源都是城市经营的对象。城市可经营资源主要包括:城市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城建资源,如城市道路建设、户外广告等;房产资源,如单位建房、出售商品房等;交通资源,如出租车、航空权等;文化资源,如文物建筑开发经营等;体育资源,如体育队伍发展、体育场建设等;信息资源,如通讯、互联网等;旅游资源,如文物名胜、名人故居等;教育资源,如社会力量办学、课本书报杂志等;人力资源,如拥有技术、资本和能力的人力资源;城市无形资源,如品牌效应、名人效应等。以上各种资源都是城市整体资源的组成部分,每个城市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以市场为主导观念来审视城市的泛资源概念,发现一切可以用来经营的资源。

2、城市资源经营风险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是促进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首要条件,而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又分别是城市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最终目标。可见,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实现资源代际均衡的基本要求。

城市资源经营既然是一种对城市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一种经营行为,那么必然带有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城市资源浪费风险

许多地方政府歪曲理解城市经营的理念,一味追求政绩,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显示城市经营的成果,城市建设中缺少科学规划,造成很多基础项目重复建设。另外,在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耗费大量资源,城市经济仍以“高投入、低产出”的方式在增长,这必将造成城市资源的大量浪费。

(2)城市资源流失风险

经营城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城市竞争的核心是城市人才的竞争,综合实力也是通过人才的成果来表现出来。起用人才,留住人才应该成为一种战略。城市经营过程中,人的素质是第一资源,提高市民的素质是首要的要求,而全民素质的提高是我国城市整体水平提高的标志。许多城市已经注意人才资源在城市经营中的重要性,并制定了很多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但很多机制仍停留在物质上,如果一味依赖物质激励,在这个“用脚投票”的时代,必然会面临人力资源流失的风险。

(3)城市资源破环风险

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包括水资源、空气资源等。城市环境的经营既是培育城市区域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实现城市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环境的经营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但是,许多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环境效益,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已经成为严重的城市问题,而且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循环发展。如果继续走老路,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必然面临资源破坏的风险。

(4)城市资源枯竭风险

这类资源主要是指土地、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土地经营是政府经营城市的一项主要内容。我国城市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对企业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是利用市场机制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必要措施。但土地属于非再生资源,城市土地更是有限。政府在经营城市中,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不仅要征收近期土地使用费,而且把土地未来收益也收入囊中。表面上看政府收益颇多,其实流失更多。因此,以经营模式管理城市,追求近期城市土地收益最大化,总有一天会导致土地资源枯竭。

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资源经营风险预测防范指标体系,在有效防范这些风险的过程中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城市资源经营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研究

(一)指标选取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概念必须明确,且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权重系数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等要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托,从而避免指边间的重叠和简单罗列。

2、全面性原则选取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灵活性原则所权指标要能过反映出城市资源经营风险在长期中的变动趋势,而且在内容上可以拓展。

4、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选取指标应该建立在这些差异之上。

5、可操作性原则所选指标应尽量于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6、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有些指标不能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和表达,只能定性地加以阐述,因而必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二)指标选取目标

1、保持城市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

资源结构是一定区域内各种各种资源的组合特征和分配关系,包括各种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质量、开发条件等的空间关系。产业结构是以社会分工和协作为基础形成的各产业各部门之间的结构关系。制约产业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需求、科技水平、交通通讯状况以及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协同关系外,自然资源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都呈现一种结构性状态,它的这种结构状态必然要影响到具体劳动的结构,从而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并最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社会分工和产业及部门的结构状态,要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一致。

2、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背景中,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要素集聚放大效应愈发体现出来,尤其对于至关城市功能提升的高新技术、生产业,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竞争中取胜的绝对要素。从这种意义上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经营中值得高度关注的战略性资源。城市资源经营应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经济发展为条件,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注重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绿色氛围,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协调好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及各种资产的开发及其经营。通过建立生态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确保资源代际合理分配

可持续发展并不意味着就要保护目前的资源储备,既然要发展,就要利用资源,但利用应当是有计划、有限度的。其利用的限度是以不影响将来的生产为前提,也就是说,必须解决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既要保证当代人合理需求,又要为后代人流向较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这是因为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由同样的权利提出他们对资源的需求。与后代人相比,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垄断”的主宰地位,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在考虑自己的需求消费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肩负起历史与道义的责任,保证资源代际合理分配。

4、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有效防范城市资源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高效合理的经营城市资源,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有调节的经济增长、绿色市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发展。

5、建立循环社会,和谐社会

循环社会是循环经济理念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升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最终实现和谐城市的基本要求。循环型社会的最终归宿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人类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和发展模式都转变到与生态系统相协调,共同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达到类似于古老的“天人和一”的发展境界。所以,建立循环社会、和谐社会是我们进行城市资源经营的最高目标,也是最终目标。

(三)指标选取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资源经营良性循环的基本要求,我们尝试性的建立了一套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资源经营风险预测防范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资源经营风险防范指标体系

硬指标软指标

城市自然资源存量

城建资源存量

可经营资源房产资源存量

存量指标交通资源存量

体育资源存量

信息资源存量

旅游资源存量

教育资源存量

人力资源存量

无形资源

可经营资源资源综合利用率

经营状况指标资源投入产出成果

资源投入经济效益

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

生态经济效益

单位经济增量废弃物输出率

资源超采率

可经营资源再循环境治理能力

环经营能力指标污染控制能力

稀缺资源开发控制率

再生资源产出率

可再生可循环资源开发率

生态退化恢复建设率

替代性资源开发能力

该指标体系主要由可经营资源存量、可经营资源经营状况以及可经营资源再循环经营能力三个大类组成,共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4个指标。这24个指标又被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其中硬指标是指比较容易定量的指标,如城市自然资源存量、资源综合利用率等;软指标是指一般不容易定量的指标,如无形资源、环境治理能力等;其中又有一些指标是需要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度量的,如人力资源存量、教育资源存量等。限于文章篇幅,对指标的定性和定量在本文不作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人类社会只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只有正确确定人类自身的生态位,科学利用城市资源经营手段,才能最终实现与自然循环、和谐、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杰等.城市竞争力[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崔铁宁.循环型社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冯年华.区域可持续发展创新[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

第9篇: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容积率;居住用地;集约利用

容积率对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起着重要作用,其指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因此容积率是评价城市土地是否集约利用的最直观、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广州市抽样调查和分析,选择中心六区1998年以后新建的居住小区,分析其居住用地容积率现状及变化,探讨容积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期找出目前广州居住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广州市居住用地容积率现状分析

目前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平均容积率达到3.57,各区平均容积率情况如图1所示,颜色由深到浅表示容积率由高到低。

从图1中可以看到,新的越秀区由东山和原来的越秀区合并,是广州市的政治、文化、商业、旅游中心,是集商业、办公、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发展的旧城中心区,土地面积最小,容积率水平最高。天河区作为新区,经济发展最快,在2007年首次超过越秀区成为全市第一,其平均容积率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已达到4.35,仅次于越秀区。荔湾区是广州历史文化集中体现的老城区,较高的人口密度和早期的低层高密度的规划方式也使得该区的容积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海珠区拥有珠江这一稀缺的自然景观,带动周边的经济活动,土地价格较高,导致一系列高容积率的楼盘沿珠江两岸分布,从而拉动整个区域容积率的平均水平,达到3.69。黄埔区虽然也是老城区,并且有着石化,汽车等支柱型工业的经济支持,但在整个广州六区中,房地产市场却一直不景气,新建楼盘也很少,目前黄埔区的平均容积率大约是2.14。白云区的规划方向一直是建设广州市北部现代化生态城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相对丰富的土地储备,造成该区的楼盘容积率普遍较低,一些大盘的容积率甚至不足1.0,整个城区的平均容积率自然是六个中心城区中最小的,仅为1.88。

二、广州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足

在城市规划的实际编制过程中,容积率等控制性规划指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当地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及规划师自身的经验和设想而制定,有的甚至没有对实施情况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检验。这样,作为控规的编制者本身对规范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不一,很难为控制指标的确定找到严格的依据。

城市规划重在实现城市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政府任期阶段性及地方利益主体寻求短期高增长的利益是有直接矛盾的。容积率等具体指标的制定和控制作为城市近期发展地区和重点地区建设规划的深化,是以实现近期利益为支撑点的。城市在实施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市场经营性、局部性和功利性,最终得不偿失,破坏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而造成过度开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及资源造成破坏。对后期实施没有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很好的规划理念没有严格执行。

(二)政府部门之间的不协调

对于土地的利用方式,在各政府部门之间也没有完全统一。土地管理部门从宏观的角度对土地进行控制,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制定各种政策的出发点,目的在于保证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集约利用,防止未来土地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对于建设部门来说,希望快速地发展城市建设和配套设施等,在批出土地和开发建设的时候把当前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不会从长远考虑未来的土地供给是否还能得到保证、目前的利用方式是否合理等等。另外,受到经营城市的思想影响,土地成为最大的财政来源之一,被大量批出,就导致当时区位好的土地利用强度很大,而偏远的郊区则集约利用严重不足;有些政府官员为了在位期间的政绩,也会大量批出土地,而不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

(三)政府规划和开发商建设之间不协调

政府没有在批地之前对公共基础设施,市政配套等做相应的规划,导致开发商重复建设。最典型的是番禺的华南板块,政府的规划远远落后于开发商的建设。最初华南板块只有单纯的居住功能,交通、生活配套和其他相关配套设施相对缺乏。因此各个开发商从自身利益出发规划小区,为了完善楼盘品质都会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供业主使用,导致基础配套设施使用效益低下,更重要的是对居住用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四)区域之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广州六个中心片区,对居住用地的使用存在各自的问题。例如,白云区由于土地储备量的暂时充足,每年大批量的批出新的住宅用地,对于容积率的控制力度却很小,导致整个白云区的容积率水平一直是广州市中心六区中最低的一个。以海珠区沿江一带为最。城市中景观较好的地段,其经济活动一般较为活跃,土地价格也较高,开发也容易获利,自然成为众多商家追逐的目标,但过度的开发必然破坏这些稀缺资源。珠江作为广州重要的景观资源,却没有发挥公共空间系统的作用,其重要原因就是两岸开发了过多的高容积率的住宅,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却没有综合考虑到环境和社会效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住宅将逐渐破败,进而会影响城市景观,可能变成改造和拆除的对象。天河区的珠江新城是城市的CBD,土地经济价值极高,因此对其的利用强度也很大,广州市最高容积率的楼盘集聚在此,一但全部入住,对周围的交通配套等将受到很大的考验。

(五)新批出土地容积率过低

对广州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批出的居住用地进行统计分析,越秀区批出4幅,平均容积率控制为4.8;天河区除珠江新城以为的区域推出2幅居住用地,平均容积率仅为1.46;荔湾区批出珠江用地6幅,平均容积率2.25;海珠区批出居住用地6幅,平均容积率4.94;黄埔区没有用地批出;白云区是广州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近三年共批出16幅,平均容积率2.03。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除了越秀区和海珠区,其他区域新批出土地容积率都很低,原因在于这些地块目前都处在区域条件不是很完善的地方或者相对偏远的城市郊区。

三、对广州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分析

(一)严谨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督管理

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居住用地加强集约利用程度,首先,必须规范城市规划,杜绝仅凭个人经验、不从实际出发的做法。其次,当有关法律法规出台之后,一定要有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不能有政府官员或者开发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违反这些规定。在这一点,可以借鉴人地关系更为紧张的香港的做法。由于香港先天条件的缺乏,因此在一开始的城市规划上,就走高容积率的路线,也为大众所认可。一直以来都有严谨的法律法规来控制土地的利用,杜绝浪费。对于各项控制性指标有着科学严谨的制定方法,在后期实施的时候也由相应的监管部门严格监控。其实我国土地公有化更有利于政府对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配合规划法、建筑法、环境保护法等来达到对居住用地集约利用的目标。

(二)做好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协调工作

政府部门需要统一认识,并且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制定相应政策的出发点。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尽可能同时考虑当前的经济发展,但也不要透支资源,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做好未来至少10年之内的土地利用计划,保证充足的土地储备,不让土地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掣肘。政府的规划应该走在开发商前面,成为引导者,而避免开发商只顾自身利益的开发行为。比如白云区的金沙洲就是政府规划比较全面的一个新居住区,对各种公建设施、实证配套的规模、区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划,这些设施的效益得到保障的同时,也不会产生因重复、盲目建设导致浪费居住用地的现象。

(三)不同片区采取不同的开发强度

香港住宅用地开发强度的控制综合考虑了交通运输条件、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容量、城市景观需要和生态环境保育因素。广州市辖区面积都很大,每个区域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更加不可一概而论,而是要不同片区采取不同的开发强度,从容积率的角度对居住用地的开发利用进行控制,以达到对居住用地集约利用的目的。例如,越秀区和天河区是广州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土地价值也最高,对其居住用地进行集约利用的需要也最为迫切。因此较高的容积率将更适合该区域的发展。而该区域相对成熟的基础设施也可以支持高密度的人口。不过天河辖区比较大,北部边缘地区的土地储备比较丰富,而且自然景观条件较好,对容积率有一定的控制,会更有利于城市景观。荔湾区和黄埔区作为老城区,针对早期的规划问题,在进行旧城改造的时候尽量对容积率进行调整,以改变建筑密度过高,城市景观凌乱的现状。加大对单块土地的利用强度,留出更多的土地作为公建用地和城市景观用地,也可以更好地引起区外人员的购买兴趣。同时在未来开发的时候不能继续以前在交通干道集中过多高层建筑的做法,而是要利用越来越发达的地铁轨道交通,对其步行范围内的地块可以进行相对高容积率的开发,以缓解地面公共交通的压力,在人口密度很高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交通堵塞现象。这一做法也适用于越秀和天河区的高人口密度区域。海珠区有珠江这个得天独厚的风景。江边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过于集中的人口可能造成环境问题。对于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区域的住宅的容积率进行有效控制。实行离中心距离越近容积率越低的递减控制措施。白云区的土地量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城市当中稀缺的资源,要善加利用和好好保护。因此对容积率要有最高限制,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将得不偿失。但是从长远看来,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房屋的存在又有长期性,因此开始的规划非常重要。

(四)严格控制新批出土地的容积率

对于荔湾、越秀等老城区的新批出土地大部分来源于旧城改造,土地储备十分有限,因此更要加强对其的利用强度,保证住宅的供给需求平衡。对于位处郊区的土地也会慢慢成为城市的中心区域,因此要在目前的规划中就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防患于未然,严格控制新批出土地的容积率。在设定容积率上限的同时,政府可以考虑同时设定容积率的下限,保证这些偏远地块的集约利用程度不过过低。

参考文献:

1、于春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2、汪波,王伟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刘新卫.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科学内涵[J].国土资源,2007(2).

4、张志宏,徐惠,曹天邦,李剑波.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益的思考[J].农机化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