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发展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游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国有I8000 km长的海岸线,有5万多条江河、8万6千多个湖泊和水库,陆地江、河、湖、库面积选20万平方千米,这些天然水域为我国广大城乡群众参与游淋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建国以后,游泳运动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倡导。尤其是60年代以后,由于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游泳足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一种运动+你们应该到大江大河去锻炼”的号召。同时,也由于同志多次身体力行、畅游横渡长江的伟大实践给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鼓舞了全国人民参与游泳活动的激情。游泳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竞技项目,而且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最易于推行的健身项目。2008年,我国游泳项目已进入快速发展中,北京奥运也喜讯频频。而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队也将向所参加项目的所有金牌发起冲击。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游泳运动水平在全面提高,并且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阶段。
一、游泳存在的问题
(一)提供群众游泳的条件不足
我省虽有江、河、湖、海,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不仅水上交通十分繁忙,而今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许多天然水域游泳安全、卫生条件得不到保证,使得天然水域游泳场所逐渐减少。近些年,我省政府尽管加大了对体育设施片面的经费投入,修建了游泳池馆,实际上,我省现有的游泳池馆中有一部分是不对群众开放的,真正可供群众游泳的公众游泳池馆不到十分之一。因此,游泳条件不足是影响我省群众游泳人口的主要原因。
(二)缺乏对群众游泳活动的宏观发展规划
我省曾举办过数次游泳发展战略的研讨会,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对竞争游泳未来发展目标和应采取措施手段进行过研讨。另外,迄今为止,尚没有专门的群众游泳馆的宏观规划。技术的主要方向为:
1、强调运动员的技术有利于减少阻力;2、重视技术的效果,保持合理的划频与划幅;3、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及身体协调用力在技术中的运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竞技游泳项目还是大众游泳运动都有较大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游泳运动现状与发展前景的研究,可以找出改进方法以促进我国游泳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运用问卷调查法、企业家占总数的3%;个体工商户占总数的2%;产业工人占总数的4%,其他职业的消费者占总数的17%。不难看出,学生作为青年的主体是游泳消费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领如公务员、经理、外资职员、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其经济收入和消费观念有一定联系。
二、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游泳是我省群众都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而且也是全民健身计划刚要中最易于推行的健身项目。当前,我省游泳项目已进入快速、全面的发展中,加大游泳项目的普及力度,突破传统的单一职工大队和专业队培养模式,使得游泳技术和成绩不断提升新的高度,大众游泳作为广大群众娱乐休闲健身的方法,又具有休闲性,亲和性。我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游泳队的教练员肩负着培养优秀大学生游泳运动员的艰巨任务,他们对促进大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技战术素养,实现优秀运动队的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高校高水平的游泳教练员队伍,无疑是涉及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游泳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了解我国目前高校高水平游泳队教练员队伍的现状,本文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游泳队教练员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队教练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目前高校高水平游泳队教练员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多数都有多年的带队经历并具有运动员和裁判员的一级的证书等,这些条件为从事高水平竞训工作奠定了基础。但必须为他(她)创造更多的参加、组织、指挥高层次竞技运动比赛的机会,丰富、积累其高水平竞训的亲身经历与实践经验
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游泳又具有很多作用。作为竞技游泳,奥运会游泳比赛中设有32个项目,是名副其实的金牌大户。经常游泳可以使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所以,游泳可以锻炼一颗强而有力的心脏,增强心肌功能。经常参加冬泳的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改善,就不容易伤风感冒,是脑垂体功能增加,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游泳时身体直接浸泡在水中,水不仅阻力大,而且导热性能也非常好,散热速度快,因而消耗热量多。所以,游泳是保持身材人在游泳时,通常会利用水的浮力俯卧或仰卧于水中,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协调的发展,使肌肉线条流畅、形体健美。加之游泳促使人呼吸肌发达,胸围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气时肺泡开放更多,换气顺畅,对健康极为有利,还能起到护肤的效果。
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是:1、重视训练量与强度的合理结合;2、高原训练和在特殊环境下的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3、用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确定训练的强度,使训练负荷更为精确;4、运动员的恢复越来越被教练员和运动员所认识,已成为游泳训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训练更为细化;6、由于比赛的增多,许多运动员开始采用多周期以及3―4天形式的小周期训练,并取得良好的效果;7、运动成绩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水平。
每个标准化健身房都带有一个标准化的室内游泳馆,一线城市的健身房基本上已经饱和,在二三线城市投资一家健身房预计成本一百万左右,虽然健身房在二三线城市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因为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受限,很多在二三线城市开连锁店的健身房相继倒闭,在二三线城市投资一家游泳馆预计三十万左右,而且针对的消费人群比较广,消费手段比较灵活,所以,游泳馆相对健身房而言更加具有投资战略理念。因为游泳针对的消费人群比较广泛,消费水平能过做到大众接受,并且游泳区别于其它运动项目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在二三线城市的投资中预计一年半的时间就能基本上收回投资成本,第二年底,正式开始盈利。真正的做到了让消费人群花钱花的舒心,花钱花的快乐。
三、总结
游泳馆将向多层次、满足多种人群需求的方向发展,体育消费具有多层次性,体育消费可以有多种档次,可以满足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受教育水平人群的需要,高收入人群可以进行贵族化的高档消遣娱乐,中等收入人群可以进行体力投资与体育娱乐,低收入人群可以进行体育健身消费和购买必须的体育用品。而游泳场馆是向消费者提供游泳消费的一个重要场所,游泳场管的档次因设施、所在的地理位置、提供服务的标准不同而不同。因此,游泳场馆也向多层次发展,满足不同人群对游泳消费的需求。
作者简介:张东东(1991-10), 辽宁省盘锦人,就读于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与健康)
参考文献:
[1]群体词,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2
[2]于仙贵等.竞技发展特征及其制胜[J].中国体育.1993,(6、7)
[3] 钟秉枢等.排球运动科学的发展及展望[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
[4] 熊西北等.田径运动科学进程与未来[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
中国的冲突管理与官员问责
利用民用无人机实施犯罪的风险与管控
应急供应链中的“双盲—倍增—叠加”效应
基于危机管理视角心理援助的国内研究述评
2014年度中国社会典型分析报告
邻避型社会稳定风险的政府决策模式构建——基于公众行为的解析
重大项目:从“社会影响评价”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妇女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与局限
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动员演化机制及对策
大学生的演化过程及治理
区隔式的融合:上海第二代农村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网络公共危机管理:政府与数字服务业者之间的合作机制
依法治理宗教与去宗教极端化问题刍议——基于新疆地区的考察
“创收式监管”: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一个分析逻辑
韩国公共冲突管理制度的经验借鉴
公共安全事件处置过程中的社交媒体及其利用
2013年度中国社会典型分析报告
基于全面风险治理视角的我国事件处置分析
环境类的政策网络探析
医患纠纷暴力事件:问题形成与对策思考
风险型环境的生发机制及其治理策略
环境为何暴力化抗争——对三起环境的分析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
综合式风险评估与管理:伦理学的视角
我国反恐政策体系优化研究——以恐怖活动决策过程为视角
社会排斥下的社会整合难局——对2011年伦敦骚乱的个案剖析
中国PX项目的出路——基于广东茂名PX事件的启示
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机制——基于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抗争控制的中国式图景关于中国政府“维稳”策略的一个初步分析框架
“检验检疫”与口岸公共安全新挑战——基于非传统安全的分析
“微政务”发展的轨迹、挑战与趋势
与官民矛盾:死结还是活结——基于百度文库32个讲座课件的分析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社会组织类型及其风险防范
中国生态移民风险:关于类型、特征与治理的思考
中心工作与边缘性治理:中国城市摊贩监管的政策变迁研究
与模式化抗争——基于政治过程视角的分析
“以稳要挟”下的“人民币维稳”:基于F矿区的个案研究
大规模人口流动与高密度集聚下的开放式城市治理结构
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纠纷解决体系研究:基于四川省的调研
城市化中的自行车黑市的现状、困境与治理——以上海市为例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的多维度视角:问题、理论以及趋势
政策类的危机应对与风险治理——基于重庆医改事件的案例分析
我国大型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治理悖论:现状、成因与对策
城市环境风险动员机制探析及政府治理启示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个案研究——以湖州吴兴区为例
多元治理视角下邻避冲突的应对研究——以上海松江国轩电池厂争议事件为例
从“社会中心范式”到“国家中心范式”——评《治理基层中国》的理论创新
2011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继国家在信息科技领域招商引资政策,IT服务发展意见尘埃落定之后,中外各大资讯机构针对“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分析报告开始陆续登上舞台。
近日,继计世资讯《201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研究报告》,赛迪顾问《软件产业地图白皮书》之后,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也了针对“十二五规划”的IT服务领域发展分析报告。
IT需求多样化
“从全球来看,客户对于IT服务厂商的需求会向更加多样化方向发展。”Gartner研究总监汤彤妹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以往的IT服务中,安装、上线、运行、维护等方案已经不足以满足企业级用户的需求,企业更需要IT厂商拥有持续服务的能力,即IT服务能够支撑企业后续业务发展,IT基础架构构建能够预见到企业三年甚至五年以后的变化。
以某地区的移动手机用户的BI(商业智能)服务为例,目前的BI分析中数据仓库已经从横纵向对比,上升到各种纬度对比,这种分析方法能提供的数据不仅包括用户数量及每年话费多少,还能显示用户量在某阶段突然减少,以及减少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CIO面临双重挑战
除此之外,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T服务也给企业级用户带来新的选择与机遇,企业只需几台终端,就可以完全享受强大的云平台为其业务运转提供的各种应用。中国政府已经看到云平台的应用前景,率先在五个实验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无锡制定不同的搭建云平台的策略。但是,不管理是政府还是IT服务商,不能跟风建设,思考云服务的定位以及在云上提供何种服务才是云计算落地的关键。
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
一、调查目的
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欲举办跳蚤市场活动,从而开展了此项调查活动,旨在为我们下一步跳蚤市场的安排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
此次的调查对象是各年级的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 发放,共发放问卷850分,回收821份,均为有效问卷。
三、数据统计
1.对跳蚤市场的了解情况:知道的占67%,不知道的占24%,听说过的占11%,参与过的8%。
2.对跳蚤市场感兴趣的程度:很感兴趣的占58%,一般的占31%,不感兴趣的占11%。
3.跳蚤市场收取费用的情况:能接受的47%,看情况的占32%,不能接受的占12%,无所谓的占9%。
4.举办地点的认同情况:在西门的占47%,在北门的占24%,在学校广场的占29%。
5.哪些物品在跳蚤市场中比较有市场:生活用品占37%,学习用品占24%,数码产品占17%,体育用品占21%,其它物占1%。
6.自己在跳蚤市场中的角色:顾客占52%,摊主占31%,参观者占17%。
四、数据分析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跳蚤市场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认为有了跳蚤市场后,很多物品可以不用到外面的商店去购买了,其中的一些物品在跳蚤市场上购买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其中31%的学生有意在跳蚤市场上摆摊,这部分学生中大部分都有创业意识,作为顾客或参观者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说明他们对跳蚤市场是比较认同的。在跳蚤市场中的物品选项中绝大部分是学生们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这符合大学校园的环境。
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二)
一、活动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近几年来,问题食品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损害了人民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健康更加受到家长的重视,一些家长怕孩子不到吃饭时间就饿,往往每天都给一些零用钱,让孩子买零食吃,以补充正餐的不足,但是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导致一些同学身体发育不正常,有的身体逐渐消瘦,有的过于肥胖,究其原因目前市场上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口味各异,非常受青少年的青睐,但是许多食品如饼干、汉堡、香肠、饮料等食品中存在着对身体健康不利甚至有害的成份,有些已被世界公认为垃圾食品。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开展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明白垃圾食品及其危害,从而远离垃圾食品,造就健康体魄!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调查咨询、查阅资料等方式,明确垃圾食品的定义、类型和危害。
2、学习了解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关注食品安全,远离垃圾食品。
能力目标:
1、通过在活动中亲历采访调查、资料收集的活动历程,培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锻炼动手实践、收集、分析、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尝试如何在活动中与他人进行交往,和更有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办板报、手抄报,写标语等形式对全班及全校同学进行“讲究食品安全”的宣传活动,提升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体验式学习活动,了解垃圾食品危害,切身体会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远离垃圾食品。
2、通过这次活动,了解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懂得用法律维护消费者合法的权益,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2年8月—10月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2、明确小组分工,确定活动方向
3、明确研究方法,制订活动日程
第二阶段:调查活动阶段
(1)、深入学生生活,调查班内同学喜欢吃的小食品价格,及购买地点。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有害食品,知道它们对人体的危害。
(2)、向全校学生做问卷调查
我们总共向全体同学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5份,其中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为95%,有效率为93%。
(3)、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三无食品”、“垃圾食品”的含义,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膨化食品”、“洋快餐”等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所谓“三无食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名称。也有说法是:无生产厂名,二无生产厂址,三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
1、“三无”食品,多数是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最不安全食品。为了加重口味,这些食品添加香精、糖精、色素等损害人体肝、胃等器官。如果大量食用这些食品,还容易致癌。卡片、玩具与食品混合包装,造成了食品的二次污染。
2、不合格的膨化食品、腌制和油炸食品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数、大肠菌群、过氧化值指标超标,还能产生亚硝胺、铅等致癌物质,食用会导致胃肠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3、果冻、糖精、饮料、巧克力、方便面、罐头和泡泡糖等儿童不宜多吃,在这类小食品中大多加入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食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4、不合格果脯、蜜饯中甜蜜素超标,不合格烤鱼片、牛肉干等食品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
5、像笑笑、脆骨、馋嘴猫之类的三无食品里的油是用地沟油做的,也就是说,都是人们用过的油,那些都是很脏的。
6、学校门口卖的米线、串串香、烧烤等食品,都可以被称为三无食品,这些食品大多是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在卫生和质量方面很难保证。
(4)、分小组到超市,商店,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小摊实地调查各类食品。
1、大型超市
第一小组去了大型超市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5%。
2、小型商店
在小型商店,第二小组的组员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0%。
3、学校附近的小店
在学校附近的小店,第三小组的组员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80%,有保制期的食品有80%,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小摊
在街旁的地摊上,第四小组的组员惊呆了。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50%,有保制期的食品只有50%,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3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50%。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大型超市购买食品,尽量不要到小型商店购买食品,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地方购买食品!
(5)、借助网络等多媒体了解当前食品安全现状,懂得正确选购安全食品,维护合法的消费者权益。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我们上网查了资料,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第三阶段:整理收集材料阶段
整理分析搜集到的资料,形成书面材料。
第四阶段:汇报展示阶段
开展征文、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黑板报、主题班会等活动宣传垃圾食品的危害。
六、活动成果与感受
在这次实践活动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情景,听到了一些声音,我们看到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在超市里,我们看到了人们已经开始并习惯使用环保袋了,这是值得欣慰的。为了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我们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不要吃街头小吃,注意卫生。
2、少吃油炸类食品,比如:薯片,薯条等。
3、应少吃学校附近小店里卖的零食。
4、不吃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厂方地址的食品。
大连大商集团总部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青三街1号。
大连大商集团是中国最大零售业集团之一,在2009中国500强企业排名列第86位。目前,大商集团的大型店铺总数超过130家,分布在9省(包括北京市)40多个城市,员工总人数15万人。2006年销售突破360亿元,利税突破10亿元,连续15年保持销售年均递增30%以上的高速度。大商集团是“全国文明单位”、“中国消费者十大满意品牌”,荣登“全国商业质量管理奖”三甲榜,被多家媒体和分析报告称为“中国零售业最具发展实力的无敌军团”。
(来源:文章屋网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3号),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部统一整合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和建设用地供应备案系统,建立了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监管系统)。现就部署运行监测监管系统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监测监管系统是构建统一的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部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主要负责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编制,开展实地核查和政策执行情况评估,负责中国土地市场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部信息中心主要负责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数据传输、存储、管理并提供使用等相关工作。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工作负总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监测监管系统的全面有效运行,并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管、核查和定期评价分析。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关键,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工作。负责相关信息采集和录入,对于土地供后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并实时更新监测监管信息,定期对当地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统筹人员和经费安排,做到“专人、专线、专机”。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监测监管系统操作运行、数据审核、分析报告评审、保密安全、人员上岗培训等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监测监管系统高效、安全、规范运行。
二、全面实施,规范运行
2009年1月1日起,全国县级以上各级国上资源管理部门要全面运行监测监管系统。凡已开通国土资源主干网的市、县,通过主干网录入相关信息;尚未开通国土资源主干网的市、县,通过互联网录入相关信息。对于坐标等涉及保密的信息,只可通过国土资源主干网进行传输。在国土资源主干网全面开通之后,全部转由国土资源主干网运行。不同网络环境的数据整合处理后相关指标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公开。原有建设用地供应备案系统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同时废止。历史数据经过技术处理直接导入监测监管系统。对于各地已经开发并运行的相关管理系统,要在保证监测监管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做好与数据库对接及数据转换工作。
监测监管系统的内容涵盖土地供应、开发利用、市场交易、收购储备、集体建设用地等多项业务。实现了由土地来源到土地供应、开发利用和市场交易等过程的动态跟踪监管。各地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搜集、整理、录入、分析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信息,确保监测监管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一)供地计划、出让公告、成交公示和供地结果等信息必须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时在中国土地市场网公开;
(二)土地储备信息应在纳入土地储备后7个工作日内录入;
(三)土地供应信息通过监测监管系统填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后,由系统自动提取;
(四)对交地、开工、竣工、土地闲置认定及处置、竣工验收等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管信息,必须根据不同阶段实际监测的结果实时录入;
(五)土地转让、出租、抵押等交易信息和集体建设用地信息等应在实际发生后7个工作日内录入。
三、突出重点,加强分析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邵门要充分运用监测监管系统,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定期对供地总量、结构、价格、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实时跟踪研究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形成对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的分析报告,提出应对市场供求变化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建议。省级和84个重点城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及时编写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报告,并于次季度10日前报部。
四、强化监管,确保落实
1、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依托庭苑、楼栋、巷道、自然村等,按照300-500户、1000人-1500人左右设置每个网格。区、镇、村设立三级组织网络,层层设立,区以镇为网格、镇以村为网格,各村居根据辖区实际和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网格,行政村以各自然村为一级网格,村书记为总网格长,村干部为一级网格长和信息员,负责向总网格长报送纠纷摸排及化解情况;自然村以各村民小组为二级网格,各村民小组长为二级网格长和信息员,负责向一级网格长报送纠纷摸排及化解情况。目前,全区共设立552个一级网格、1759个二级网格。村居调委会设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公示牌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栏,明确网格长工作职责及要求,每周至少到网格巡查2次,认真填写民情日志,现场分析并妥善处理网格内各种社会矛盾与存在问题,力争将矛盾化解在村里,问题处理在网格,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要求网格长做到“村里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矛盾纠纷必到”等逢事“六必到”;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服务承诺制度、民情信息收集上报制度、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
2、着力提升矛盾纠纷信息预警能力。区局紧紧抓住“三个围绕”,对全县重大项目建设中可能引发的纠纷、农村季节性纠纷、重点部位区域存在的纠纷隐患认真梳理排查,建立了矛盾纠纷动态登记档案,扎实做好排查和信息预警工作。一是建立制度。建立矛盾预警信息收集制度,制定不同层级信息员职责,落实责任,随时关注和收集有关矛盾纠纷信息;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将本区域、本单位的矛盾信息上报;建立及时报告制度,对于有可能激化的重大矛盾纠纷信息,即发现及报送,并做好稳控和化解工作;建立奖励制度,对于提供价值较大的重大纠纷预警信息,根据调查核实情况视信息质量给予每案50-300元的奖励。二是明确预警信息报送形式、时限、内容、程序。形式为网络、传真、电话;突发性、群体性重大纠纷不超过1小时,一般纠纷不超过24小时;要求写明时间、地点、单位、起因、简要情况。重大纠纷信息各级可向县直报,一般纠纷信息逐级上报。三是实行纠纷分级预警报告>!<。一级预警即对情况紧急,问题比较突出,容易激化成较大或镇认为发生局面较难控制的冲突事件,有可能发生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或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实行一级关注,由县调处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化解。如2012年底的洪蓝镇华电二厂百余人劳动争议纠纷、晶桥镇华晶集团公司百余人劳动争议纠纷等。二级预警即对由不稳定苗头的纠纷,有可能出现小规模或有能力控制局面的冲突事件、群体性的一般纠纷列为二级预警信息,实行二级管理,由镇调处中心进行调处化解。如2013年初的开发区四岁男童溺亡纠纷等。三级预警即对一般性、常见性的婚姻家庭、邻里等纠纷信息,实行三级管理,由村居调委会化解。对排查出的“三级预警信息”,由村居调委会按照调解程序依法依德调解;对于社会影响大、处理难度大,易引起争议的婚姻家庭纠纷、赡养纠纷等,由村聘用的有威信、德高望重的“五老”调解员协助化解。由于分级预警机制的实施,对矛盾性质、类型以及社会影响的程度作了科学把握,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各级信息员共上报预警信息327条,涉及纠纷类型。其中一级预警信息18条,二级预警信息83条,三级预警信息226条。
3、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区人民调解工作组办公室每季度牵头组织召开一次全区矛盾纠纷分析会,各成员单位参加,协调有关单位参加,分析研判全区矛盾纠纷特点、成因、动态、发展趋势、措施等,形成全区季度矛盾纠纷分析报告,及时上报区委、区政府及市局,为党委、政府了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特点,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区调处中心也会根据某一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或季节性特征等,以调解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区委、区政府上报建议及措施,以起到引起重视或作为参考等作用,如2012年简报第4期《着力化解拖欠职工工资纠纷有效维护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区司法局每月25日前后组织召开一次司法所长例会,各司法所分析总结本辖区矛盾纠纷现状、特点、发展趋势或典型个案介入调处情况,形成全区月矛盾纠纷分析报告,报送区委、区政府、区委政法委等;各司法所每月根据工作实际定期组织召开全镇调解
主任例会,镇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参会,报告、分析各村居矛盾纠纷现状、特点等,提出解决方案和思路,并总结一些好的经验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根据分析研判情况,形成镇矛盾纠纷分析报告,落实纠纷包案及措施,并及时上报区局;各村居由总网格长(村书记)每周主持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议,一级网格长参会,报送相关纠纷信息及动态,共同分析研判当前矛盾纠纷的特点、成因、措施等,针对个案制定化解方案及措施,及时上报司法所。从我区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建设来看,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研判水平参差不齐、分析研判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分析研判重点有待进一步明确、分析研判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分析研判结果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需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形成有效方法加以解决,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水平。
1、充分认识实行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的重要性。实行这一制度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遍布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的优势特点,及时分析矛盾纠纷的特点、成因、措施等,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报告,为党委、政府了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特点,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实行这一制度是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创新、强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
2、整合资源,实现信息收集获取的快捷、准确、全面。继续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和纠纷信息预警机制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落实“零报告”制度,落实三个“第一时间”的要求。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奖惩制度,落实以奖代补,按照纠纷级别给予补贴奖励,对于因纠纷排查未发现、报送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纠纷激化、民转刑案件或的,形成责任倒查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3、明确纠纷分析研判的范围、重点和难点。分析研判的主要范围包括镇、村(居)矛盾纠纷的总的形势、主要特点;某一时间段突出的矛盾纠纷、重大或群体性矛盾纠纷的形式、成因、调处措施、处理结果以及未调解成功的纠纷走向;某行业、某一领域存在的矛盾纠纷形式或成因;因不同社会利益关系可能引发的潜在矛盾纠纷等。重点是当前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成因等。难点是当前重大矛盾纠纷及历史遗留纠纷的化解措施及有效落实。
4、规范分析研判流程。依次为全面排查纠纷、获取纠纷信息、分析、研判、形成结论、制定方案或措施等。村、镇、区依次逐级进行分析研判,均形成矛盾纠纷分析报告。一份矛盾纠纷分析报告应含有纠纷总体情况、特点、成因、发展趋势及对策、个案处理的结果及经验等。区、镇两级的分析研判重点是当前矛盾纠纷的特点及趋势、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特殊时期等期间的矛盾纠纷可能发生情况、区城市建设等领域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如何有效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5、超前预防分析研判出的问题。对于分析研判出的问题,积极向上级汇报,引起重视,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五包一责任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落实多种措施,积极稳控化解。
6、实现信息的上下贯通。落实矛盾纠纷每天“零报告”制度,村居向镇、镇向区、区向市逐级每天定时报送纠纷情况动态,重大矛盾纠纷、等实行即发生即报送,以简报、快报等方式向党委、政府等上级报送重大矛盾纠纷处置化解情况。同时,充分利用省纠纷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息的信息化建设。
多年来屡次被提及的拥堵费政策,或将在北京市动真格了。此前,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北京市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包括单双号限行、汽车限购、提高停车费等多项措施,但“人在堵途”的状况始终难以改善。
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对38个大城市的“城市病”指数进行排名,其中,在交通拥堵指数中,北京市位居首位,堪称“首堵”。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今年1月的《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2015 年)》提供了更翔实的数据:2015年,北京交通拥堵较2014 年有所加剧,日均拥堵时间(中度拥堵、严重拥堵)共计3 小时,与2014 年的1 小时55 分钟相比大大加长。
对于“堵城”北京来说,征收拥堵费会是一招“必杀技”吗?拥堵费该如何征收?收了就能不堵吗?
征收拥堵费有法律依据吗?有调研数据支持吗?
北京常务副市长: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更不可能拍脑门
北京征收拥堵费的消息,由来已久。北京市交通委缓堵处副处长周天去年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透露:“其实从2010年28条缓解交通拥堵措施出台的时候,就提出了拥堵收费的设想。”
通过控制上路车辆的数量来缓解道路拥堵,一种意见认为收费是个好办法。提高私家车出行成本,可以使一部分开车的人转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根据《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2015 年)》显示,目前北京拥有18条地铁线路,876条公交运营线路。庞大的公共交通网覆盖了整个城区,基本可以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要求。此外,征收拥堵费、减少车辆上路,也将对治理北京城区的空气污染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目前北京征收拥堵费的条件还不成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峰就表示,出台拥堵费的方法来治堵,起码需要两个逻辑支持:第一,拥堵的原因和上路汽车的数量之间存在更紧密的因果关系;第二,采用收费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拥堵,尤其是有效区分拥堵的造成者和受到拥堵的困扰的人。“这两个因果关系,在北京市政府的决策中并没有任何调查研究的数据支持。”
此外,在关于拥堵费的讨论中,法律依据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收取拥堵费在法律上确实不容易找到依据。很多政策在出台前需要在法律上加以界定,之后再反复征求公众的意见,而目前收取拥堵费的问题显然不符合条件。”
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只有经营性公路和还贷性公路可以收费,城市的路面交通收费是不被允许的。
不过,今年1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在公开场合表示:“无论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还是有关拥堵费的问题,都要立法先行。”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征收拥堵费能否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提问,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北京团开放日活动时给出了答案:“拥堵费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更不可能拍脑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行为,更多的是从降低小汽车的使用强度这个角度认真地进行研究。研究论证它是有程序的,它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收费如何兼顾公平合理?
交通大学教授:在一个区域收费,只是将拥堵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拥堵费要开征,怎么收费才合理?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看来,国外征收拥堵费的经验,在中国可能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北京征收拥堵费的征收时间、征收区域并不容易确定。他认为,新加坡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国土面积小,且最早是在6平方公里的小面积内收费,所以“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在实践中很容易操作。“而北京现在已经是全面性的拥堵,带有潮汐性特征,很难界定拥堵费的收费区域和时间。”
赵坚认为,北京是棋盘式道路,所以不管在哪个地区收费,因征收拥堵费而私车出行受限的人,其实只是将拥堵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去了而已。
拥堵费如果必须要征收,到底该收多少?5月30日,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保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交通拥堵费应该在每天20到50元。
但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则认为,若北京拥堵费标准定得很低,其实根本起不到价格调节来缓堵的初衷,相反会因为增加一套制度的运行成本而平添财政负担。而另一方面,一旦标准定高了,又会面临舆论的压力。
据了解,国际上有一个通行指标,人均交通成本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超过8%。北京市交通委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副主任刘莹此前透露,北京或将根据交通情况划分区域,重点参考区域内的污染、拥堵指数,波动性地确定收费标准、时间和区域。
收了就能不堵吗?
交通运输部专家:应优先考虑其他方法,最后考虑收费
一些专家对于拥堵费的实施效果也存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担心,“征收拥堵费后,小汽车在北京的使用强度会有相应下降,公共交通压力会加大。如果公共交通换乘、拥堵状况还得不到改善,小汽车会再次被逼到路上。”
【关键词】商业地产 可行性分析 经济效益 风险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行业正式被列入我国第三产业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房地产业逐步形成了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和工业地产等三种重要业态。由于住宅地产的超前发展,使得商业配套面积严重不足,商业资源配置不均衡,这种状况进一步制约了城市功能布局和房地产业均衡发展。为改变这一局面,迫使商业地产加速发展。
近年来,有三个重要因素促进我国商业地产迅猛发展。一是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商业地产发展提供了良机。二是住宅地产行业不断受国家宏观政策挤压(主要指保障房建设和商品住宅限购、限贷政策),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商业地产行业,为商业地产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源泉。三是品牌零售企业实施向一体化战略,大举进入商业地产领域的动力,为商业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以上因素,可以预期在未来10年内,我国商业地产必将获得持续快速增长,并逐步由产业成长期步入成熟期,成为房地产业的主力军。
商业地产是商业和地产的复合体,它包含了商业、房地产、金融等三重基本属性,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和复合产业,其产业特性和可行性分析方法与住宅地产存在较大区别。商业地产项目投资有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性特点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投资决策前,如何依据项目特性,做好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确保项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完善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提高可行性分析质量,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助力于民间中小资本涉足商业地产领域。
一、可行性分析的概念
为了降低风险,对将要上马的项目在经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论证,被称作可行性分析。一般来说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和抗风险能力分析。以分析论证的结果来判定项目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可行性研究的过程既是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又是多方案比较研究的过程,它是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由以上概念可见,可行性分析可以理解为一门集合了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也可以理解为在投资决策阶段,综合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多方案构建与必选、技术经济分析、风险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的实践活动。
二、可行性分析的作用
可行性分析最终形成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主要有以下五点基本作用:
(一)开发商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政府主管部门立项和行政审批的依据
(三)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依据
(四)各投资方谈判的重要依据
(五)项目后评价的依据
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不仅具备以上五点基础作用,还应该为进一步的商业规划、建筑设计、建造实施和后期运营管理提供指导原则和框架思路,成为项目开发纲领性文件。
三、可行性分析的依据
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依据主要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商业地产价格、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城市总体规划、商业网点建设规划、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规划设计条件、自然地理气象资料、开发技术水平、城镇化水平、经济运行参数和指标等。
可行性分析指导文件主要是1983年国家计委颁布的《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1987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它们对可行性研究的原则、编制程序、编制内容、审查办法做了详细规定,指导我国可行性分析研究工作。
四、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依据可行性分析的概念,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可以归纳为市场分析、技术分析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四大方面,其中经济效益分析又可细分为投资估算分析、融资分析、财务评价分析。因此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可以归纳为如图1所示六大关键因素,这六大因素也构成本论文分析框架。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技术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设计方案、建设条件可行性和工程进度分析。规划设计方案一方面要充分反映市场分析成果,另一方面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强制性要求;建设条件可行性和工程进度分析主要由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承担。由此可见,商业地产项目技术分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本论文中不着重研究。
五、结语
商业地产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架构完善、内容充实,包含消费者行为空间理论、商圈理论等方面的理论体系。国外有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内有针对本土特色的相关研究,且商业地产交易的实例丰富,这一切都对我国商业地产的可行性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彦,路立敏,张莉.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J].改革与战略,2007.
[2]刘洪玉.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敏.关于工业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