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
第六十九次主任会议纪要
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九次主任会议于2021年3月23日召开。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松元主持,共进行了七项议程:
一、研究并通过东城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监督工作计划(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东城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监督工作计划。
会议要求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按监督计划要求,做好各项议题的准备工作。
二、研究并通过2021年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接待
人大代表工作方案(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2021年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接待人大代表工作方案。
会议要求代表联络室牵头做好组织落实工作。
三、研究并通过2021年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开展“助力
东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主题活动方案(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2021年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开展“助
力东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主题活动方案。
会议要求代表联络室牵头,协同相关部门抓好方案落实。
四、研究并通过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融合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议案办理情况报告的工作方案(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融合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议案办理情况报告的工作方案。
会议要求财政经济办公室组织落实,按计划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
五、研究并通过北京市东城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开展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实施方案(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北京市东城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开展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实施方案。
会议认为,开展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是贯彻落实监督法和区委五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对人大任命人员任后监督的探索创新,是任命人员增强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会议要求办公室牵头,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与有序衔接,确保报告履职情况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研究并通过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配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检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工作方案(草案)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配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检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工作方案。
会议要求社会建设办公室牵头,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协作配合,按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七、听取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汇报
会议听取了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汇报。
会议要求区人大各专委会充分考虑下半年代表换届工作因素,把握时间节点,妥善安排好工作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好各专门委员会工作要点的落实工作,推动东城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出席:吴松元 于 静 王中华 许 汇 高丽萍 吕德成
缺席:王兆康 张树华
列席:邱宏庆 韩 莹 毛惠华 周秋来 付 葵 赵明杰
许金玉 尹秉欣 孙 彤 王 梅 王志丹 张伯男
赵俊生 谭树刚 范文华 韩 建 吴 娱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区监察委、区法院、区检察院。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定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定边县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整合
升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省市驻定单位: 《定边县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整合升级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定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12日
定边县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整合升级
工 作 方 案
为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工作,提高平台公司市场化投融资能力,有效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平台公司融资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影响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转型后平台公司综合竞争力,更好服务于定边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加快市县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推动市场化投融资的意见》(陕发改投资〔2020〕1441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
(一)工作原则
按照“分类施策、资源整合、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市场引领、开拓创新”的基本原则。以资产重组整合为核心,以管理体制革新为动力,通过依法注销、清理整合,将现有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权属清晰、多元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公司。使转型后的融资平台公司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工作目标
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后,将其打造成为定边县政府谋划实施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预计转型后的平台公司主体评级达AA及以上,总资产达到80-100亿元,净资产达到50亿元以上,年底市场化投融资工作特别是债券融资规模扩大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工作程序
(一)资产清查阶段
对全县范围内全部资产、负债进行摸底调研,做到资产明晰、权属清晰、全面彻底、没有遗漏。形成最终的资产、资源、债务清单。
1. 由县政府办牵头,清查我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管理或使用的房产、土地和土地开发项目、公租房、廉租房、在建项目等资产。
2. 由县发改科技局牵头,收集县属国有企业及各行政事业单位受托管理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土地使用权明细、无形资产等。
(二)制定整合方案阶段
为提高目标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规模质量、核心竞争力、信用等级和抗风险能力,在前期资产清查的基础上,筛选一批估值高、权属清、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主要包括不动产、动产、权益性投资及经营性资产,提出融资平台整合实施方案。
1. 按照省融资平台整合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意见,聘请相关专家团队对方案进行评审论证,修改完善后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2. 将修改完善后的融资平台公司整合方案报政府审定后,并以文件印发执行。
(三)整合实施阶段
按照整合实施方案,完成相关经营性资产确权、转性、注入等工作;对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自建、购置、划拨房屋土地资产,办理权证或补缴土地出让金等方式转性为商住用途注入;对矿产、林地等自然资源资产办理相关确权。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完成战略性整合的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财务审计评估,出具相关报告,推进融资平台公司主体的公开评级。
(四)市场运营阶段
整合完成后,平台公司要坚持市场化运营模式,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积极主动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准公益性项目建设,稳步成为地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办、发改科技、财政、资源规划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发改科技局,负责整合升级的日常工作。
(二)健全管理机制
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台账,紧盯任务节点。健全评估考核制度,对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相关主体设置奖惩办法,确保整合工作如期完成。对转型完成后融资平台的投资行为和融资举债加强管理,实施绩效考核。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
(三)发挥专业力量
成立由长安银行、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等组成的金融专家组,开展专业培训,帮助摸底调研,出具整合方案。为平台公司整合升级暨市场化运行提供专业的意见与建议。
(四)严肃工作纪律
融资平台整合重组工作涉及部门数量多、工作周期长、涉及领域广、工作内容敏感,在转型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认真做好过渡期的稳定工作,确保企业平稳转型。
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纪委办,人武部政工科,法院,检察院。
关键词:质量监督;质量监管;认证
1引言
传统上俄罗斯人内心深处有一种模糊而坚定的信念,即“不需要”质量,质量是“外国人的臆造”。但是随着国外产品在俄罗斯的不断侵蚀,俄罗斯政府逐步意识到,质量是国家走出危机的唯一道路,同时也是一条通往国家尊严的唯一道路。俄罗斯政府为了促使俄罗斯商品生产者重返本国市场、走向西方市场,促进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推出了一系列质量监管政策和激励政策。
2质量监管机构
1991年1月26日,俄罗斯总统命令,成立俄罗斯国家标准化计量及认证委员会。2004年,为了适应加入WTO的需要,俄罗斯对标准化、认证认可等机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俄罗斯联邦技术调节与计量署取代委员会,并作为ISO正式成员代表俄罗斯参加ISO活动。联邦技术调节与计量署是联邦执行权力机构,设在联邦工业与动力部下,并由其管辖。联邦技术调节与计量署的主要任务:(1)履行国家标准化机构的职能;(2)保证计量的统一性,(3)实施认证机构和实验室(中心)的委托认可工作;(4)对技术条例中的要求和标准中的强制性要求的执行情况实施国家检查(监督);(5)建立并管理技术条例、标准和统一技术规范体系的联邦信息资源;(6)对联邦产品目录编制体系的管理工作实施组织及方法指导;(7)组织实施对因违反技术条例要求而造成损失的案例的统计工作;(8)为俄罗斯政府质量奖大赛和其他质量竞赛的实施提供组织和方法保障;(9)在标准化、技术规范和计量领域提供国家服务。俄罗斯联邦技术调节与计量署设署长1人,副署长3人,由机关,计量监督局,技术控制和标准化局,发展、信息保障和委托认可管理局,经济、计划预算和国有资产局,国际和区域合作局,事务局以及科研所等部门组成。下属7个地方管理局,主要承担国家监督检查工作。由该署管理的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有123个。局系统内部下设86个标准化、计量与认证中心,其任务是从事保障计量统一、产品合格检验等工作。
3质量监管思想
俄罗斯政府认为,国家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身安全、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提高本国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竞争意识、保护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行为的客体不应是产品与服务质量本身,而是在经济范畴内有关质量问题的人的行为动机。国家制定这些范畴的标准与范围,建立与巩固必要的法律、技术、组织及信息基础设施,开展标准化认证、计量、国家监督检查及许可证等方面的工作。国家质量监督的手段还有:重要战略进口商品的限额;设立新技术专项投资;为产品具有竞争力而制定企业的优惠税等。质量政策应反映俄国经济现状,符合国家整体及个别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质量政策的实施需要整套措施互相配合,并汇集企业、国家管理机构、俄联邦法人管理机关、科教组织及大众传媒的力量。与此同时,还应制定国家在质量方面的长远及临时行动计划。俄政府一直坚持认为质量活动与整体工业政策及其实施机制的相互关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几十年来不止一次试图把国家监督的这两方面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本国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国家政策与计划,首先应支持现有经济的发展,帮助企业家,促使俄罗斯商品生产者重返本国市场。同时俄罗斯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俄走向西方市场、促进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义重大。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树立民族自觉性,使人们理解产品质量对国家生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国家有责任创建稳固的教育和心理基础,使每个公民都想而且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国家机构最重要的任务是发起提高质量的全俄运动。
4质量发展的整体构想
2003年5月推出的《国家产品与服务质量政策构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集中体现了俄罗斯的质量监管思路。《方案》明确指出“质量将成为21世纪产品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并分析了产品与服务质量在实现俄罗斯国家利益中的作用,制定了俄罗斯国家产品与服务质量政策目标,提出了俄罗斯国家产品与服务质量政策的基本方针。《方案》认为提高质量有助于俄罗斯国家利益的实现,主要体现在6个领域:(1)经济领域。当俄罗斯市场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时,其高质量、高竞争力的产品生产应得到充分的保证。(2)社会领域。质量对保证人类生活、健康及财产的产品安全至关重要,产品与服务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领域主要问题的解决,保障俄罗斯公民较高的生活水平。高质量同时还能促进精神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培养职业自豪感与爱国心。(3)军事领域。高品质、高科技、可靠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能够确保国家的国防力量、独立、和,为国家社会的和平发展创造条件。(4)国际领域。产品与服务质量有助于巩固俄罗斯在现今多极化世界中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地位,从而与所有国家级一体化组织建立平等互惠的关系。(5)信息领域。高质量的信息手段、电信和通信、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才能确保实现关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内信息产业的目标。(6)生态领域。产品质量的生态参数对自然保护、环境卫生、国家环境乃至整个地球的安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型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应当研发出产品安全的生态参数及回收方法。《方案》确立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4项基本原则:一是广大群众、管理人员和员工必须明确意识到质量在解决经济、社会及其他关乎俄罗斯国家利益的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国内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善应当成为整个国家的共同理念;二是各级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士应当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三是必须创造法律,经济,社会以及组织和技术条件,使企业和机构能够成功地应对在质量方面的挑战;四是必须进行技术法规的改革,使消费者远离不合格产品,保证商品的自由流通。在原则的基础上,《方案》确立了一系列基本方针,并对应制定了重点措施。在推广理念方面的措施有:在学校推行质量管理教育;各级媒体都应积极宣传和解释质量理念;在质量领域设立一年一度的俄罗斯联邦奖;地区和行业应支持举办质量领域奖项以及其他推广质量文化的活动。推广实施有效的企业质量体系和质量管理先进方法的措施有:开展体系和方法的教育培训;开发咨询机构网络;国家和地区必须拨出资金鼓励小型企业实施质量体系;鼓励俄罗斯认证机构和组织加入国际和区域联盟并协议,协助国外的俄罗斯认证机构和认证测试实验室获得授权;参加政府采购的招标、投标以及拍卖会的企业必须拥有经过认证的质量体系;建议采购时优先考虑拥有经过相关俄罗斯机构认证的质量体系的企业、机构或者组织。为企业提高质量创造组织和技术条件方面的措施主要有:改革技术法规体系,使俄罗斯的技术法规体系与国际惯例、规范和世贸组织的规则趋于一致;利用自愿性标准解决标准统一化、互换性和兼容性问题;确保俄罗斯能够参与对其经济最有利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保障与国际标准或区域标准的一致性;国家法制计量部门的技术条件应当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企业和组织的需求,确保计量的一致性;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要求;国家计量控制和监督工作侧重于生产和供应技术完善、计量稳定的测量仪器和设备;解决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发展部分时所产生的质量问题;保护市场免受假冒伪劣产品侵害;加强对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预防。在研究和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时产品与服务质量一体化政策领域的主要措施有:推行质量政策时考虑经济可行性;对条件较差的企业给予补贴;企业应积极将质量与自身经济绩效结合起来考虑。
5国家质量奖励制度
1996年4月12日,为了鼓励和刺激提高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运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俄罗斯联邦政府第423号政府令,决定设立国家质量最高奖项——俄罗斯联邦政府质量奖,并设立联邦质量奖评选委员会,任命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为评选委员会理事长,由委员会决定授奖名单,授权评选委员会颁发联邦质量奖。由联邦标准化、计量及认证委员会在两个月内起草评选工作程序及提出质量奖奖章标记,由联邦经济部会同联邦标准化计量及认证委员会研究有关评选工作资金、质量奖奖金的开支问题,并列入1996年国家财政预算。评奖活动于1996年11月正式启动,首届质量奖于1997年11月17日颁发,以后每年评选1次。俄罗斯政府非常重视质量奖的评选,柯列巴耶夫副总理在1999年开幕词中指出,“政府质量奖不仅是俄罗斯诸多企业在质量领域取得最高成就的明证,而且也是一项最有说明力的指标,表明俄罗斯经济不但富有活力,而且在向前发展。当前,俄罗斯企业面对的是全世界具有宝贵传统和雄厚财力的公司。因此,产品质量问题就成为俄罗斯头等重要的问题。我们高兴地看到,这里聚集着许多企业家,在这个对俄罗斯非常重要的时期,开始向质量进军,向市场进军”。根据规定,获奖企业有权将质量奖标志用于广告宣传目的,如:标识在公司表格、展台、广告说明书、产品标签和商标上,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产品的竞争力,扩大需求,有助于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
6认证制度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规划;问题;对策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极其复杂,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国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十分重视,已将农田水利工程确定为建设工程中的核心重点,极大地带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进步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稳定开展的核心关键,近年来,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对于当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最大限度地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1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发展民生的核心关键,在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从而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关系着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稳定使用,其意义重大,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农业的稳健发展。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量实际地理环境,结合水利规划要求和周边资源,科学、合理地设计工程规划,以便为农业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1]。
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规划设计前缺乏实地考察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初期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地形及路况考察是基本要求。如果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早期阶段充分考量、勘察实际的施工状况,做好后续的施工准备,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通常会正常、顺利进行。一旦在农田水利工程初期没有做好充足的初期勘查工作,那么很难获取实际施工现场的地形及路况特征,这将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出现许多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无法保障,甚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工程事故。此外,若建筑施工方忽视对地形及路况的考察和测量,仅仅凭预估值进行施工规划,这是极其不合理的,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浇灌水平及质量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用水量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在初期做好充足的筹备工作,严格落实实地勘察工作,才能够充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稳定运转,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增长[2]。
2.2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关系着后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若想使得农田水利工程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规划设计也是我国建设部门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3]。然而,目前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规划设计过程中,不重视对生态的影响,从而引发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此方式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开展水利工程项目的方式不值得提倡;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的初期阶段没有合理设计工程规划,将建设点选在地质灾害的高发地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下游居民的人身安全,如果发生突发性的滑坡、地震等灾害,农田水利工程将会出现严重的绝地现象。除此之外,工程建设中还有许多细枝末节的问题未被解决。例如,不具备科学性的工程规划设计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转成本投入增多,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水力资源浪费等等[4]。以上问题均是由于农田水利工程不具备合理性、科学性的工程规划设计,我国工程建设部门需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现状进行改进。
2.3节水灌溉技术落后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均不具备专业水平的技能,这也是节水灌溉技术无法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许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技能也在逐渐发展,除了国内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外,许多国外的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也逐渐被引入国内的农业生产领域。但是,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作者所掌握和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落后,所以农业生产领域的生产成效不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由此可见,节水灌溉技术也是关乎农田水利工程能否正常稳定开展的重要因素,若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得当,能够有效地提升水能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实际情况是,无论是滴灌技术还是喷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使用率都很低,节水灌溉技术很难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应用,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水资源无法正常、高效运转,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5]。
3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原则
科学、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依据的基本准则包含动态性准则、安全性准则、全面合理准则以及实际情况准则,需结合实际施工现场的路况及地形综合考量,做到规范、合理的全方位规划设计,从而深度挖掘农田水利供水资源,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6-7]。在绘制农田水利工程图稿早期,需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全方位地掌握实际施工现场的路况及地形,并分析其地貌及地质的综合影响因素及特征,从而针对性、全方位地进行工程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农田水利工程需借助落差的自然条件优势,将电力和水力实现合理的连接,以便在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创建的初期能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同时,应尽可能地避开危险的施工地段,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初期,需全面考量路段的地形及路况,规避一切河流、水域,充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地形的优良、稳定。对于渗水性较强的地质区域,需采取科学的排洪排水设备合理地进行规避。诚然,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并非永久不变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应将农田生态和社会经济相结合,在其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需要适时地进行优化调整,需全方位地考量其稳定性、协调性和保护性,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在优良的状态下保持正常、稳定运转[8]。
4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改善对策
4.1加大施工前的实地考察力度
农田水利工程前期的勘测工作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相关规划设计人员需充分地进行实地考察,并获取多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考量评估,方可进行下一步的规划设计[9]。然而,当下有很多的农田水利工程忽视前期勘察的重要性,导致在规划设计环节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均是由于前期勘察工作未严格落实到位,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可行性的参考依据,从而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因此,为了更好地达成高质量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目标,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开展前期应全面地进行实地勘察工作,其中包含地质、水文、土壤环境、地貌等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项目地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是勘察的侧重点,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以前期的实地勘察数据为参考依据,设计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实施方案,符合原有的规划设计目标,充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从而使得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保持可持续的正常运转[10]。
4.2科学分析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
在农田水利工程前期勘察工作完成之后,便可进行规划设计,这是一项具有很强技术性的重要环节。在规划设计方案的过程中,相关设计工作者需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考虑,以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内部产业结构、自然条件为切入点,合理、科学地规划设计方案,做到布局合理,致力于打造高质量、高覆盖的农田水利工程式农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民生,以惠民为总方针,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需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以农田浇灌为主,其水利灌溉标准会随着季节、河流径流量及农作物种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浇灌量不能以常规经验而定,需结合当地农田浇灌水源、实际水利设施状况、当地的经济条件等决定。从当下的农田水利工程来看,相关水利部门主要依据灌溉及抗旱天数来规划设计农田水利灌溉标准。其中,抗旱天数是指正常灌溉供水条件下,降雨较少或者连续无雨的情况,可满足农作物用水需求的天数。假如灌溉设施中水的存储量能够供给满足80天连续无雨天气下的农业生产,则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标准即是80天。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有其保证率,是指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得到保证的概率,以正常灌溉供水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占比百分数为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的保证率,用“P”表示,水源供给用水量的年份为m年,总年数是n,那么,灌溉保证率公式为P=m100%n1×+。具体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标准根据当地的地质水文、农作物情况而定。
4.3强化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
一直以来,农田水利工程就是一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初期绘制样稿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绘制样稿是农田水利工程顺利施工的参考依据,为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充足的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结合绘制样稿,制定规划设计方案,需要全方位地实地勘察地形及路况,多维度地考量及审核,具体施工设计单位可以借助设计软件对其科学性、合理性进行验证,及时发现设计规划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为接下来进一步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11]。就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其施工的硬核指标是质量,工程建设的质量关系着农业的生产及经济发展水平,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建筑施工人员需要以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为重要指标开展后续工作。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规划方案,设计从业人员需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和维护工作。当农田水利工程开始正常运转之后,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创建专业的养护小组,实时监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转状态,使得农田水利工程持续保持高质量运转,从而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便更好地提升农业产量及农业经济水平[12-13]。
5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我国农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质量及发展水平,具有极强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14]。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稳定、长远发展,应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优化和改进建设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提升农田水资源的利用率[15],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方案,不断创新、优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确保其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优势及最大化利用,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蓉,温勇.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与灌溉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33):210-212.
[2]刘玲.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农田灌溉技术分析[J].四川农业科技,2021(11):87-88.
[3]章健.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9):168-169.
[4]黄永霞.徽州区农田水利规划之浅见[J].江淮水利科技,2021(4):35-36.
[5]刘原宏.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河北农机,2021(8):37-38.
[6]侍孝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21(5):161-162.
[7]张德儒.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15):78-79+88.
[8]王兴玉.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问题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5):146-147.
[9]蒋兴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探析[J].现代化农业,2021(4):29-30.
[10]王兴玉.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1(3):175-176.
[11]俞和鹏.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居舍,2021(3):100-101.
[12]吴玉权.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84-85.
[13]贺成吉.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1,12(18):134-135.
[14]贺雪峰,郭亮.农田水利的利益主体及其成本收益分析:以湖北省沙洋县农田水利调查为基础[J].管理世界,2010(7):86-97+187.
一、建筑设计优化管理的理念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
笔者认为,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二、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 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质量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审核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三、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
(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7)制定优化的最佳目标,打出最低的要求线,尽量把一些定性的要求变成定量的标准,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8)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四、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首先,要确定系统部分的控制点,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即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然后,进行过程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几个,而最好的只有一个。复杂的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
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助于内部审计活动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经营状况。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可以防止偏差,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确保落实责任制,从而帮助组织达到预期目的。质量控制贯穿整个审计活动的始终,将质量标准分解到每个具体环节,每个审计人员都应进行自我控制,并由审计执行主管进行监督。它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事中控制主要是审计程序的选择与应用、工作底稿的记录与复核、报告的编制与审批;事后控制主要是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包括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反馈意见。内部审计活动范围涉及组织内不同的层次和领域,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揭示风险管理漏洞和内部控制弱点,建设性地提出审计建议并跟踪落实,能够把组织的战略层、控制层和执行层上下左右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既支持战略层针对目前需要改进的项目做出科学决策,又合理保证执行层按预定方案进行操作、不偏离目标,最终改善组织的经营状况。
2.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能够保证满足顾客需求、维护自身信誉。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在做出战略规划后,迫切地希望得到处于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职能部门和基层管理者是如何具体执行的,执行效果和效率如何,存在什么风险,风险的严重程度,以便于进行分析判断,在加强指导、修订政策和接受风险之间做出选择,但是这些消息的来源必须客观、真实、可靠。而职能部门和基层管理者希望将操作流程中客观存在、自身难以解决、不敢或不愿反馈给上层领导的问题和建议通过一个可信的信息通道进行反应。建立在严格质量控制之上的内部审计活动可以通过对有关流程的内部控制进行扩大测试来发现和验证问题性质,在两者之间充当媒介,满足双方的诸多需求。同时,内部审计师通过出色的工作,能够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进一步融洽审计与被审计、审计与高层之间的工作关系,进而维护自身信誉,逐步树立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权威性。
3.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师工作效率和专业技能。内部审计师工作效率表现为完成既定目标所耗费资源的多少。在每一个审计项目中,内部审计师都应按照质量控制要求,始终如一、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地投入到工作之中,通过自我控制和审计主管监督,保证实施既定的审计步骤和审计程序,保证工作底稿充分支持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内部审计师所必要的专业技能包括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程序和技术,理解管理原则,深入领会会计学、经济学、商法、税收、金融、量化方法和信息技术等。加强质量控制,可以促进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积累知识、寻找差距,明确学习目标和改进方向,通过接受持续教育、进行培训、参加资格认证考试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准,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总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当既定的控制目标得以实现后,应及时对其进行补充修订,使之不断完善,从而使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1.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定位的特殊性和工作性质的重要性有必要加强自身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在组织中处于超脱地位。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经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批准并在内部审计章程中做出规定,审计执行主管由董事会任命,并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治理机构报告业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定位是定期评价并协助其他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但不负风险管理的责任。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不与任何方面达成重大的质量妥协,不能把对其他事物的判断凌驾于对审计事务的判断之上。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有力保证,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只有持续地加强管理、改进程序、提高质量才能在组织中树立权威性,达到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和满意,从而融洽各方面的关系,更好地开展工作。
2.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遵循《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受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参考标准的约束,内部审计机构应促进职业领域内的道德文化发展,内部审计师应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履行应有的职业审慎性、作为道德倡导者。
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在要求。全面质量管理是根据组织向顾客提供最优产品或服务的原则制定的长期战略性措施,是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实施的全部管理活动。它的主要原则是追求顾客的完全满意、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全员全过程地参与。
4.高质量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是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银行内部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银行业务经营、内控管理、综合绩效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的优劣、高低,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和效果的有效发挥。
5.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是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了通过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因此,衡量和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各个方面的工作,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内部审计质量及效果,而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作为内部审计服务的最基本、最有力的保证,自然也就成为评价和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
6.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是树立内部审计人员形象的内在要求。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良好的内部审计形象是开展工作、履行职责的有力保障。内部审计人员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才能获得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及员工的认可,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和效果是最基本的支点。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是高质量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一、林长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自2017年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各项工作,全区林长制体制机制改革、示范试点创建、资源管理创新、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健全机制
完善区乡村三级林长组织架构,设置区级林长11名,乡镇级林长53名,村级林长1115名,区级林长制会议成员单位37个,科学编制“五个一”服务平台以及三级林长“一林一策”,建立林长制智慧平台和村级生态专员,实现智能化管理,逐步完善全区林长制组织体系、目标任务体系、改革推进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
(二)试点示范
1.“青山白化”治理示范。完成“青山白化”治理面积2051亩,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山白化”防控的暂行规定》10条刚性举措,建立“青山白化”常治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林区巡查,持续开展“五打”专项行动,实行有奖举报,新建、扩建、翻新坟墓和修碑立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一村四企”改革试点。启动“一村四企”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市区联动,支持解决“一村四企”的建设用地、园区道路、供电供水、水利基础设施等系列问题,发挥“一村四企”的试点示范、典型引导作用。
(三)完善政策
先后制定出台《区三级林长抓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体系》《市区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促进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暂行)》《区林业新型经营主体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区林业叠加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区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极大提高了林业经营主体和林农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发展内生动力。
二、取得经验
(一)“青山白化”治理成效显著。殡葬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私埋乱葬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林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例如:大桥街道眉山高速入口“青山白化”治理工程。
(二)森林防火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建立森林防火六级包保责任制,森林火灾大幅下降。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人防工程对于整个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人防建设能够在某些意外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人防工程建设在不同的年代赋予了不同的内容。现如今是一个和平的年代,虽然有战争,但是并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战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进行人防工程的建设,我们不应该将对于人防工程的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于以前的防空洞的那种浅显的认识。相反的,我们应该以现在的标准进行较为完善的规划,对于人防工程的建设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让人防工程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到实处。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位于地震带上,并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对于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多少个村庄夷为平地,多少人命丧于此,而这为我们人防工程建设敲响了警钟。所以说,人防工程的建设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是与人民生命财产相连的,更是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2目前人防工程建设的现状
谈到人防建设,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防空洞,当然了,这种思想比较片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战争逐渐减少,我们赋予了人防工程新的内涵,人防工程逐渐转变为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人防工程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逐步走向了正规化以及科学化的道路,更是兼顾了战时防空以及平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建设初期的设计到最后的完工,人防工程建设都保质保量地完成,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对于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战备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从以前单一的防空建设到现在的经济、社会、战备等多功能的综合效益的改变,可以说,这是人防工程建设的一大进步,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时代赋予人防工程新的内容。
3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措施
3.1城市的整体发展与人防工程建设相结合
人防工程的建设是建立在整个城市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说,要想整个城市获得较为持续的发展,人防工程应该与整个城市的规划相结合,让人防工程落实到城市的规划之中,而不是以一种后来者的身份的加入,这样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对于城市中一些人口密集区或者是集散地,比如火车站、飞机场、居住区以及城市中心区等一些地方,应该建设一些人防工程,从地上以及地下做到一个综合的规划,确保在发生意外灾害的时候,这些地方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人员的吐纳,最大程度地保证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同时对于大型工程的防护以及治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些输电站、水库等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抗灾能力,在建设的过程中保质保量地完成,还要相当重视后期的维护,以便保证它们具有足够的防灾抗灾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城市的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3.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城市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在一定的框架内进行的改造,对于以后的开发具有或大或小的影响。所以说,在进行整个城市的规划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毕竟,只有在思想上进行了高度的重视,才有可能在规划的实际行动中进行重视,才能够保证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注重城市的整体规划,确保整个城市的规划是合理的同时还应该重视人防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因为这些人防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于整个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将会造成最为严重的影响,所以人防工程的规划应该是合理的、高质量的,能够为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
3.3提高人防工程建设部门的素质
所有的理念、规划最终还是要落到每一个人上面来执行,对于人防工程建设来说,人员素质问题对于人防工程的建设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人防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部门人员不断进行方案的查找,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积极引进高质量的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质量的专业化队伍。在建设初期,能够提出更具专业眼光的建设方案以及战略前景,同时能够迅速地将理想中的方案付诸实践,而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最为有效的解决,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还应该具备高质量的思想道德水平,能够严格把握国家的整个政策走向,坚持依法行政,对于违规现象严惩不怠,保证人防工程的顺利推进,为人防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以及道德后盾。
3.4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对于人防工程的建设来说,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整个人防工程的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过程中,我们对于人民的利益是不容忽视的,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防工程的建设不仅仅应该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也应该是符合人民的需要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的,是对于城市一种功能上的完善。人防工程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人防工程的建设说到底还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着想,所以整个规划建设过程中,还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切实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兼顾好眼前利益以及长远利益,确保人民能够从整个人防工程的建设中得到实惠。
4结语
省发展改革委把“三服务”活动作为主题教育践行初心使命的有效载体,务实解决问题,全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战略落实:围绕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三省一市”中率先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围绕高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制定出台境外投资指南,进一步规范、引导和管控企业境外投资。围绕打好脱贫攻坚战,调研分析加快发展县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研究起草促进山海协作“飞地经济”健康发展意见,上半年x个加快发展县产业合作到位资金较去年同期增长x.x%。
聚焦政策供给: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拓展投资领域和减负降本、保障民生的同时,着眼长远加强政策储备,启动开展x个“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以及基本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