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文化发展报告范文

网络文化发展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文化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文化发展报告

第1篇:网络文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城市社区 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68

The Study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y Culture in Hebei Province

YIN Shuo, LI Hongyan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Langfang, Hebei 065000)

Abstract Socialist core values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y culture in Hebei Provin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benefit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quality of community residents, meet the growing cultural need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promote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The paper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 tha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y culture in Hebei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ity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urban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①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细胞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是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传播正能量,形成和谐向上的社区氛围,激发社区居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激发社区居民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付诸行动的热情,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全社会遵循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引导社区居民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公正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倡导社会地位、分工和身份平等的价值观来反对特权问题,④促进社会的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种文化现象和国外敌对势力进行文化渗透,出现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社会思潮呈现多样的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教育、引导社区居民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 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课题组在河北省地级市以及县级市社区共发放调查问卷1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7份。调查内容包括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媒体的使用状况、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服务内容的关注度和需求度等。以下是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2.1 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媒体的使用状况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相对既有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而言,智能手机、电脑已成为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新媒体,是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媒体。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了解社区居民对各种媒体形式的使用偏好,能更好地依托媒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从表1调查结果来看,按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媒介接触时间和人群所占比例来看,排名靠前的是电视、报纸和图书。根据课题组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其中,电视的独占受众中,65岁以上的居民的比例偏高,达到85.2%;互联网的独占受众中,45岁以下受众比例达到83.2%;在图书、报纸与电视的重叠受众中,45岁以上的居民的比例偏高,达到70.3%;在图书、报纸、互联网与电视的重叠受众中,45岁以下的居民的比例偏高,达到83.5%;从电视、报纸和图书这些传统媒体流向互联网,45岁以下居民成为流动主力。由此看来,电视、报纸和图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发展重要的依托媒体,互联网这个依托媒体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按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对网络媒介的接触比例与使用频率所占比例来看,排名靠前的是社区网站、社区网络论坛、社区QQ、微信,根据课题组的调查问卷统计,其中,被调查的社区居民最关注社区网络的内容,包括时事热点新闻,专家解读时事热点视频;新书、新报到社区的通知;社区责权利的法律明确,比如一些问题(房屋修缮、漏水断电等)的解决,了解物业与业主的权利与义务等;网络文化讲座、网络文化娱乐活动等。由此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社区网络也是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

2.2 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把服务群众作为出发点和目的,感知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所疑所惑、所乐所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了解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增强社区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按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服务内容的关注度和需求度来看,排名靠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体育文化、心理健康文化、生态文化关注度和需求度也较高。相对高校、企业等而言,城市社区文化资源不足,人才队伍数量有限,单靠社区的物力和人力进行文化服务已经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不利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发展,由此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社区文化建设要开放性发展。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河北省城市社区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与传统媒体文化传播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体现在传播方式互动性强、传播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捷等,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信仰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网络文化开阔人们的视野,弘扬主旋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一些低俗腐朽文化侵入网络主流文化阵地,不能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腐蚀人的思想和灵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才能保证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和先进性。依托电视、报纸和图书等传统媒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利用网络文化的互动性,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净化网络文化内容,文化传播速度及时快捷,传递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 加强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社会化发展

根据河北省城市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城市社区文化的自我服务能力有限,要进一步丰富城市社区的文化资源,加大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的交流与合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以政府为主导,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吸引社会资金和人才投入到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培育和促进健康的文化消费,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推进我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3.3 完善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制,建立文化建设相关工作人员和工作机关的考评制度,考评要起到激励、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考核把握基本原则:客观与主观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各个社区文化发展的客观指标数据,与群众满意度调查数据相结合,使考核评价结果更具科学合理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等;重点与整体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具有特色,整体推进全面发展。考核制度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平稳有效地进行。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河北省城市社区文化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4030616

注释

① 周东华,杨立川.善用社区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8-14(7).

②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5-5(2).

第2篇:网络文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审美文化;社会感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147-02

传统的美学思想认为审美是精神性的甚至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从美学的发展来看其经历了从形而上、自上而下、迷恋艺术到泛文化的范式转化。[1]”审美活动通常是超越日常生活的、无功利性的。“这被称为传统的精英式的纯审美或唯审美观念。[2]”但是长期以来追求超现实的本体的思辨美学因其空洞抽象的理论而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不断增强。文化领域的审美意识也开始跃出其内部向人们的社会生活,教育模式,生产消费方式等领域渗透。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更受到审美原则的指导和影响。美学所探讨的纯审美准则就受到了冲击,审美文化也成为大众文化的有机组成。所谓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发展到现时代所出现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把艺术与审美诸原则渗透到文化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用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偏枯及异化的人性得到了复归。[3]”现代社会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引起了审美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逐渐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手机电脑等网络工具也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而且这仅仅是一个保守的统计,实际运用网络的人数远大于调查数目。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必备的工具。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大众文化不断挑战着传统精英文化。本文将从审美的角度解读网络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构。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是和官方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社会文化之一,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于人们价值观的引导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尤其现代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大工业的发展以及现代传媒的大批量生产都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社会大众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传统思想也只是把人们圈在官方主流的文化思维方式之中。当今社会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首要面对的就是精神的渴求。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接触了多种文化形态,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有了自己的看法。于是现今社会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呈现出越来越多元的趋势。当代文化形态主要是信息时代和消费时代,而且人们广泛的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例如网络文化。网络传媒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反映现时代群众的需求与愿望的主要工具,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所遇到的精神机遇与危机。社会管理者可以利用网络引导大众的审美价值方向从而达到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统一。网络文化为现代人带来的冲击还是超越就取决于人对待网络的利用之上。对于网络文化的深刻全面的认识是人超越传统的前提。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广泛性,平等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虚拟性是指其所产生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人们生活中可以现实接触到的,这是网络文化的核心特征。网络所具有的其他特征都是建立在虚拟的条件之上,传播才呈现出匿名性、广泛性和时效性。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是相比现实而言,另一方面虚拟性并不是指网络是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以现实为依托建立起来的。虽然网络具有虚拟性但是它也是对现实的反映。网络的广泛性不同于一般媒介的广泛性,这个特征和平等性离不开。只要在网络上公开的事件,总会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广泛的传播,不受地域与地位的限制。每个人面对网络都是平等的个体。

二、网络文化对主体价值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审美,从文化属性来看具有一般审美文化的特征:第一,当代性。在与传统的永恒理想的对立中,审美文化所追求的是突破时间链条的瞬时存在。第二,批判性。主要是指对主流文化以及对统一性的批判,同时还存在对于精英集团以及其所代表的传统经典的颠覆。第三,消解性。当代审美文化存在状态是对象的平面性,主题零散化,时间断裂化。由于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网络文化在人们价值主体重构的过程中体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去崇高化。在现实的主流文化中,人们经常向往崇高,时常把崇高与英雄、模范等相联系。传统文化甚至将审美范畴中的崇高概念当做道德教化的工具。但是随着代表平民的网络文化的发展,虚拟化的特征使得人们敢于否定传统的崇高感。这是所谓的审美逆反,即“在审美过程中审美判断、情感、评价与传统的审美心理相悖。[4]”这也表现出文化本身的批判性。现代网络文化之所以会产生否定崇高有很多原因。著名学者叶朗曾提出,“崇高是对象在数量和力量上的无限巨大,激发了主体的超越精神,主体由对对象的恐惧而产生的痛感转化为由肯定主体尊严而产生的。[4]”除了主观个体感受方面的原因,还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相比高速发展的经济而言相对滞缓,由此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社会阶层板结化,贫富差距较大。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生活审美过程中崇高意象的生成。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网民都是社会基层群众,他们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冲击,也是社会问题最大的受害者。对于社会现实与自我理想的差距,他们未能感受到主体战胜客体所带来的,无法体验崇高对于自身心灵的净化作用。主流文化与传统艺术所提唱的崇高就失去了建立的根基,最终表现出网络文化的去崇高性。第二,自我丑化。如果说去崇高化是对传统主流文化的批判那么自我丑化就是对传统价值的消解。草根文化所代表的网络正在对传统价值文化进行解构。在网络中占掌握主动权的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精英,而是平凡大众。他们的自我丑化并不是对自我的否定而是对理性的舍弃。平民无法仅用理性解释和把握现实世界,于是产生出对理性精神的怀疑,于是人们产生了失望、挫败甚至愤怒的感觉。在这种负面情绪影响下,网民不仅排斥传统精英文化而且以自我丑化的方式拉开自身与主流价值的距离。他们用非理性的态度降低自我,在网络世界中获得认同,这可以称作现代社会的阿Q精神。网民在自嘲自解的过程中达到统一,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相互支撑。这表现出网络文化用非理性精神与消极的方式对抗主流文化。第三,虚无化。消极的对抗最终导致了虚无主义,即否认一切权威,消解一切价值,颠倒善恶混淆美丑。虚无化的个体完全沉溺于感性世界之中,逃避现实生活。在消解传统价值的同时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与时代相适应的精神文化。个体面对多样化的选择,失去了评判的标准。于是网络价值文化虚无化逐渐蔓延之现实生活之中。

三、社会感性文化的合理发展途径

“从文明与文化的演进历程来看,社会感性文化是继人类工具文化与社会理性文化后的第三种文化形态。[5]”人类工具文化是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存在。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通过改造自然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类文明。工具的进步大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工具甚至成为生产力前进的标志。社会工具性文化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社会理性文化是在人类工具文化的基础上演进而来,它不是对工具文化的否定而是在前者的基础发展而来。自近代启蒙运动的发展以来,人类进入高扬人的主体意识的理性时代。

这个时代的哲学家都相信可以通过理性的力量可以认识自身及外在事物的本质。在古代社会中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们把自然看做是高于自己的自然神,对自然主要是崇拜和敬畏。近代文艺复兴以后,哲学家早已不关心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他们开始讨论人何以可能认识外在世界。这也就是近代的认识论转向。人的关注焦点从本体论问题转向认识论问题的原因在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需要新的哲学为其确立自身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的作用,人不只是简单的被动存在物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近代人对于人的主体性的理解就在于人的理性。康德作为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人为自然立法”,把人的理性看作是最为根本的。而且在他这里主体理性被绝对化抽象化。尤其是现代工业化水平提升,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更深化了人们对于社会理性文化的信仰。这种做法一方面对社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太注重主体理性的作用,没有看待大自然作为人活动的客体对人的反作用。例如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理性文化的极端发展还会导致人的异化,人成为自己创造的理性的奴役。人们看到社会理性文化的局限性后,产生了对它的反思及扬弃,最终形成了第三种文化形态,即社会感性文化。

网络文化就是社会感性文化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网络文化的审美特性体现出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网络文化的产生是感性文化对理性文化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对理性主义所带来的文化审美的消解的同时还进行了自我否定。人们应当看到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如何通过对这一文化的超越才是人们当今面临的现实问题。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共存的多维度社会,理性与感性、理想与现实、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冲突构成了现代视域下的审美判断。反理性的感性文化在网络传媒的帮助下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价值判断。完全陷入感性主义的网络文化也会在对理性的消解中自我解构,但是其为人带来的价值和审美的迷茫却不会随之消失。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网络感性文化下人的审美价值的超越。第一,社会的发展基础是人的物质的生活的实践活动,只有满足了大多数的物质需求才能达到更高的精神阶段。第二,注重感性文化与理性文化的沟通。审美生活化,生活审美化才能使人们感性的物质内容获得理性的价值形式。也就是说在现代作为全面发展的主体不仅仅要关注生活层面还要关注价值层面,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做一个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理想与现实统一的个体。

参考文献:

[1] 李西建.审美文化与美学学科的当代转型[J].浙江学刊,1998(1).

[2] 张晶.当代审美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 聂振斌.艺术化生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第3篇:网络文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伦理道德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次发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首要表现就是伴随互联网规模和技术的发展,人们花费在网络世界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2017年6月,我国有网民7.51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4.3%,比全球平均水平49.7%高出4.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占网民规模的96.3%[1]。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观念、伦理道德,甚至是改变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的网民学历结构数据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达20.7%,从网民职业结构来看,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比最高,达24.8%。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网络文化消费和创造的生力军,网络文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伦理道德观念。因此,开展网络文化与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关系的研究,对切实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意义重大。

1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的概念非常复杂,不同领域的学者都试图从本领域的视角来给文化下定义,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得到公众认可的定义。中西方的百科全书中通常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于文化的分类,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分类标准。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下位概念,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人们对网络、网络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网络文化的来龙去脉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只有理清这些概念,我们才能够进一步研究网络文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国外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成果丰硕,网络文化研究在国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将网络作为新兴事物来介绍的流行网络文化研究阶段;二是以网络虚拟社区和网络在线身份为研究热点;三是以批判的眼光研究网络文化的阶段[2]。而国内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开始于1996年的“数字化浪潮”,国内学者开始大量的翻译外文著作,国内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网络文化研究专著,例如郭良的《网络文化丛书》(1997)、刘良海的《网络文化导论》(2005)和黄新国等主编的《穿越时空的美丽:大学生与网络文化》(2008)。国内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网络文化起源、内涵和特征的探讨,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等方面。对于网络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们都有不同的论述。

美国学者DavidPorter认为网络文化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3]。但是,被人们广泛熟知的则是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文化概念:“文化或文明,从广泛的民族性来讲,应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4]陶善耕等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在网络世界自由进行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文化形式产生影响活动。”[5]刘阳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网络精神创造,它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不难发现网络文化不仅涉及面广,而且仍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中,这或许正是网络文化难以定义的原因。对于网络文化的内涵诠释,归根结底是要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阶段上进行理解,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网络文化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体现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各种文化现象、过程的综合。明确了网络文化的概念和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明确了网络文化的特征。因为网络文化的发展依附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因此网络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形态文化的显著特征:1)虚拟性与现实性;2)开放性与共享性;3)有序性与无序性。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带来的危机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养成既面临机遇,又充满挑战。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成为大学生打开知识大门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并且是大学生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在享受网络文化带来的便利和益处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也十分突出,因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稳定,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所以在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中大学生首当其冲。

2.1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带来的危机

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新的特点,并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在网络世界延续着。大学生在互联网络世界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流和碰撞中进行选择和被选择,其后果往往是多数大学生开始变得迷茫和无所适从[6]。有些国家凭借其网络技术的绝对优势以及扩张本能,潜移默化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价值观念、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甚至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消极颓废思想,对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形成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极为不利,对大学生正确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造成冲击。长期受西方世界价值观主导的网络文化的影响,会让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产生质疑,甚至崇洋。长此以往,对大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的随意性被强化,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世界进行一些有悖于现实道德,甚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例如发表过激言论、散布谣言、制造混乱等,这些都是网络无政府主义的表现,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和政治素养的提高。

2.2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带来的危机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世界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摆脱现实世界的道德束缚。这也让网络上充斥的各种外来思想、外来观念有了可乘之机。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必然产生多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尤其是在我国网络话语权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可塑阶段的大学生长期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势必会对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产生怀疑,逐渐接受、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导致伦理道德观念的错位;网络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网络世界日益成为人们宣泄情感、聊天交友的主阵地,这种“人机交往”的模式,必然会导致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疏远和淡化,造成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冷漠;由于网络道德规范体制机制不健全和网络立法的严重滞后,对各网络行为主体还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大学生违反网络道德已屡见不鲜。

2.3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带来的危机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主要是指过度依赖和沉溺网络造成的危害。沉迷网络会让人性格变得孤僻,逃避社会现实,失去对学习和娱乐活动的兴趣,容易把对现实世界的情感和喜怒哀乐寄托到网络世界,正常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感情淡薄,人格异化;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使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生活,喜欢独来独往,和家人朋友的关系疏远,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习惯于在网络世界表达思想和宣泄情感。其次,大学生在网络世界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如果不能很好的实现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的自由转换,很容易发生心理错位,导致大学生人格障碍,这些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都是极为不利的[7]。

3大学生易受网络文化影响的归因分析

3.1对大学生主观因素的归因分析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的职业结构来数据显示,学生在网民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达24.8%,可见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在学生网民中,大学生网民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道德认知模糊,在思想和行为上仍然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筛选和识别能力。与现实世界相比,在网络世界大学生或许更容易找到宣泄情感的出口,但是他们的非理性情绪也被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隐匿性所放大,容易产生情绪化和感情用事。同时,由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使他们难以抵挡形形的网络诱惑,甚至在明知道自己行为不妥的情况下,仍不愿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可塑性大,开放的网络文化和多元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伦理道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2对网络文化自身特点的归因分析

伴随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花费在互联网上面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社会的建设,使得大学生与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网络文化良莠不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必然遭受一定的冲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国家以网络为手段强势输入西方世界价值观念。西方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强势话语权,企图利用网络手段输入西方世界的伦理价值观念,作为国家未来发展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理所当然成为各种势力重点拉拢和影响的对象。2)现有网络监管体制无法对网络主客体形成有效监管。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限制,无法对所有的网络消息进行有效的识别,加上网络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一些不法分子的投机取巧,使得不良文化、垃圾信息充斥互联网,加上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势必会对大学生伦理道德产生冲击[8]。3)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放大了网民的随意性。网络的虚拟性和随意性,使得很多大学生戴着“面具”上网,其在现实世界遵守的规则和束缚,在网络世界可能会被其完全打破,做出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

4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

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互联网的综合治理体系,为全社会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运行空间。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必须根据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4.1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运行环境

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运行空间,需要法律的保障。坚持依法治网,在法律的基础上去规范、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9]。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多数网络主体网络道德意识淡薄,网络行为失范,政府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实现依法建网、依法管网、依法用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差距还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措施方法不灵活、缺乏可操作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始终滞后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对新出现的网络现象不能及时跟进。各网络主体只有受到法律法规的制度约束,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才能不断从网络上获取新知识、汲取新营养。

4.2强化网络素质,实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法律和道德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加强网络立法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基础,法律发挥的是他律的作用;提高网络素质,增强道德自律能力,是从自律角度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负面影响,除了法律强有力的保障,还应该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实现他律和自律相结合,让其主动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识别并做出选择,进而全面规范大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行为。伦理道德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律性,强化大学生的网络素质,必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让大学生自觉筛选和抵制不良信息,减少因为主观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当前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10]。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和了解网络文化真实面貌,知道在网络世界什么应该提倡、什么应该禁止,通过增强道德自律,减少或避免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这是大学生理性使用网络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慎独”精神,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唤起大学生网络文化主体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通过自我约束,把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觉履行道德责任的信念,从而指导自身的网络实践活动,规范网络行为。

4.3拓展思政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如何适应网络文化、积极运用网络文化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网络文化环境中的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需要根据网络文化环境中体现出的不同文化背景来增加教育内容。课堂教育作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效果。网络文化环境的复杂性对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也要因时而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观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都是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应该强化的教育内容,要善于运用网络的传播手段,把这些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融合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和网络服务中。

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中,更需要落实到平时的行为中,做到依法上网,文明上网。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不断挖掘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树立大有裨益,从而抵挡外来文化的渗透侵蚀。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13.

[2]周茜.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4.

[4]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侬,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陶善耕,宋学清.网络文化管理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16(2):83-85.

[6]廖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7]王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3.

[8]于安龙.虚拟的网络与真实的道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道德之维[J].中国青年研究,2016(8):103-108.

[9]孙静.网络文化对当今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第4篇:网络文化发展报告范文

一、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泛在学习在教育行业的不断普及,各高等院校逐步意识到大学生面对手机和计算机的时间远远超出了面对教师的时间,而且网络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正在产生着润物细无声式的深远影响。有的高等院校已经着手校园网络文化方面的建设工作,在网络文化建设与传播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与规范的作用。但纵观全局,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认知不清。对于网络文化认知不清,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一些高等院校对于网络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现象层面上,对网络文化也只是停留在关注层面上,普遍认为网络文化并不十分严肃,娱乐成分较大;另一个层面是对于网络文化需求认识不清,建设的网络文化资源没有能够看作是真正的商品,考虑到它的社会需求,更没有进行定制生产,而是沿袭传统课堂中的填鸭式教学形式进行教授,网络文化建设仅仅是从教育需求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到网络文化市场的真正需求,没有目标指向性。因此,生产的文化产品得不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更无从谈起其文化产品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

(二)资源浪费。如今大多高等院校对校园信息化建设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有政策倾斜还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优势资源同时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硬件设备以及分配了更大的带宽,相对于阵容强大的设备、设施,网络文化资源以及建设能力却都相形见绌,形成了目前有枪没弹的尴尬局面。这无疑是对于硬件资源的浪费。另外,还有一部分高等院校拥有网络文化网站,但网站上大多网络文化资源却来自互联网或是商业购买,自身建设程度较低,大多资源分享度不高,针对性也较差,这是一种对于软件资源的浪费。

(三)管理匮乏。大多高等院校网络文化单元的建设归口部门并不明晰,导致校园中文化资源建设缺少统一规划与规范。各类有能力进行网络文化建设的单元缺乏统一的管理,建设资源种类繁多但不成体系,缺乏协调一致的建设规划,甚至建设目标也不尽相同。从需求分析到设计规划,从资源建设到资源再到收效反馈,在整个建设体系中表现为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

二、网络文化建设人才智力层级解析

制约网络文化建设的速度、水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以归结为内外两个因素。外部因素即为相关支持政策的缺失。但随着各级政府、文化企业、高等院校对于网络文化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相关政策也将不断出台与完善,可以预见这一制约因素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基本解决。内部因素即为人才智力支撑系统的不健全。人才智力是制约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智力的缺失对于文化建设部门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影响与制约相当明显。广开进贤之门,广纳天下英才同样是保障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之根本。

总体上讲,高等院校在人才与智力领域都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科学合理配置现有优势资源,完善人才智力支撑系统,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潜能。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焦爱萍将网络文化行业所需人才划分为三种类型:核心人才、支持人才以及辅助人才。本文沿用其对人才划分的三种类型,并且在人才的功能与形式上有所改进。我们认为核心人才是指能给予网络文化建设战略管理、策划总监、高端技术和艺术指导等的人才;支持人才是指主导网络文化建设,并进行设计开发、经营管理的人才;辅助人才是指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支持、运营维护、市场推广等的人才。网络文化建设人才同样呈现出金字塔形的分布结构。辅助人才处于金字塔形底层,由计算机专业、艺术专业的学生,或是其他有志向、有兴趣的在校大学生组成。这部分人员众多,建设热情高涨,且颇具想象力与创新力。支持人才处于金字塔形中间层,由相关专业教师所组成,组成成员在资源建设方面都颇具经验,队伍稳定责任心强,并且能引导与规范大学生进行资源建设。核心人才是由相关专家组成,应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背景,丰富市场生存经验的人才组成。相信对于一般高等院校来说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核心人才无疑是缺失的,这必将严重影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

现阶段高等院校在引进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人才时,在经费投入、政策倾斜、人事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尽然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人才暂时不具备引进的条件,但可以引进人才智力资源。这样既可以弥补核心人才不足的现状,又可以在最大限度地提升支持人才与辅助人才在知识、技能、艺术以及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三、高等院校专项人才智力资源引进模式

(一)传统方式下的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人才智力资源包括人才与智力两个部分。传统方式下人才资源的引进,是将核心人才引进到本单位,其智力、成果、经验、技术等都为我所用,为本单位网络文化发展服务,这一方式的确避免了因资源要素完全开放而出现的过度开发与利用现象,进而导致建设能力逐步弱化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引入人才资源时却困难重重。除了以上阐明的问题外,处于人才金字塔顶端的核心人才也是数量奇缺。即便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核心人才也是千金难求。而在传统方式下的智力资源引进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智力资源可以概括理解为才人对于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总结,最终以适当形式呈现的资源,如专题讲座、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著作等等。智力的引进无疑是购置、分享优质的智力资源。但这些智力资源缺少所依附的人才因素,优秀的资源只有讲没有解,资源交互性能大大降低,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网络文化资源快速发展的建设需求。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人才培养与智力引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才培养与智力引进方式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而对于人才智力的引进无疑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即为请进来和走出去。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所带来的是资讯的海量汇集与光速传播。核心人才再也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的邻居。网络搭建起我们了解世界、互通有无的桥梁,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MOOC学习平台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就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团队搭建了一个优秀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在MOOC平台上不仅可以系统学习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优质课程资源、接受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还能够与行业专家进行类似于面对面的沟通与联系。我们就以MOOC平台为例阐述网络平台对于人才智力引进的重要意义。

1、提升自身队伍建设能力与创新水平,带动后备人才的提高与成长。在《2014年MOOC学习者调查报告》一文中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行业领域内提升职业能力成为选择MOOC平台学习的第二大动力,人数占比达到22%以上,此项数据从侧面也说明了MOOC平台对于提升相关业务能力的实用性与重要性。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学习模式下,知识热点呈现系统式、贯穿式连接形态。MOOC平台承载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大学成体系的教育资源。类似传统课堂的标准化教学,能够随时穿越互联网为全世界的学习者所轻松获得。在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民主化以及教育公平的大潮中,我们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必将收益,网络文化建设队伍中支持人才与辅助人才的建设能力与水平自然会得到显著提高。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资源建设团队,逐步缩小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能力差距。随着MOOC平台上教育产业链条的成型与重组,更多的社会风险投资与专业产业公司的渗入,知识、技能与经验逐步与市场对接,基于MOOC平台的学习变得更加实际和有效。

2、借鉴先进的建设模式与管理理念,拓宽国际视野。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学习模式下,知识热点呈现聚合式与分布式相交叉的形态。MOOC平台对社会化网络、行业专家、志趣相同的学习者以及相关网络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并且通过适当交流媒介,为学习者提供咨询、交流、思考与分享的专题学习情景。cMOOC学习模式更加适合支撑人才,因为这一层级的人才无需再接受传统课堂中系统化的学习,他们所期望的是能够将已具备的各项业务能力提高到新的层次水平上。采取听取行业专家讲座、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探讨等学习方式,都可以增强建设技术手段和积累建设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拓宽建设团队的国际视野和见识,从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文化资源建设模式与管理理念。从这一方面讲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急需人才核心人才并不急需引进,在MOOC搭建的平台上随时可以为我所用,更为重要的是为我所用的核心人才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随时都有新鲜血液注入的庞大的人才智力群体。

第5篇:网络文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文化产业;互动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77-05

一、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关系的研究意义

20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差不多每隔十年就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涌现[1]。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新的信息技术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特别是1969年互联网诞生至今,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因此,更多的人也习惯把当今世界称之为“信息化时代”。

科学的进步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的进步造就了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同时也开创了文化产品的工业化复制生产。虽然文化产业(早期称文化工业)因其大量的机械复制和破坏了艺术的唯一性,在其发展的初期遭到了大量的质疑(其中以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与文化的交互式促进,文化产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增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其中,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电视、网络动漫、网络出版、网络教育、网络新媒体等在内的网络文化产业,更是以其巨大的产值回报和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因其产品内容意识形态性强,传播不受时空和人数限制,因此许多国家都早已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来考虑。

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技术在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并非单向的: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也影响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因此,分析、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更好的促使两者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界定

在分析两者的关系之前,首先要明晰两者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只有通过对两者内容的掌握,才有可能从中分析得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容

信息技术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收集、存储、加工、、传送和利用等技术的总和”[2];“信息技术是用于信息操作的各种方法和技能,以及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的相关工具及物质设备”[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是:“针对信息的采集、描述、处理、保护、传输、交流、表示、管理、组织、储存和补救而采用的系统和工具的规范、设计及其开发”[4];“自然技术是硬技术,社会技术是软技术……如果说硬技术是指生产力的话,那么软技术就是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内容。新的广义技术的概念应该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5]简而言之,信息技术是指一切涉及信息的生产、收集、存储、处理、流通和应用的技术、相关方法、制度和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和物质设备等。

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软、硬”分类标准,从“软”、“硬”两方面介绍。硬技术范围内主要包括:计算机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通信类硬件及其设备制造技术、电了与半导体类及其设备制造技术、科学仪器类及其设备制造技术和其他信息设备制造技术。软技术主要有:各种软件技术,各种信息服务技术,各种解决方案、管理制度和方法等服务技术。

(二)网络文化产业内涵与特点

网络文化产业是指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文化内容的生产、创造和传播的产业。目前的网络文化产业主要涉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电视、网络动漫、网络出版、网络教育、网络新媒体等。网络文化产业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比如,数字图书馆、数字电影等。其二,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品,比如,网络游戏、移动短信等。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是指文化内容的创造、生产和商业化,它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6]。

网络文化产业是以高速宽带和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而发展形成的新型产业,所以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各类型的文化都可以被吸收进来,并经由网络的加工重组为新的文化;它的内容具有多样性特点,不仅包括了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还包括通信业、信息内容业等;网络文化产业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在网络文化产业中,文化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工具具有虚拟性,而文化的立足点又是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因而又具有现实性;网络文化产业具有数字化与技术化特征,网络技术和数字化的信息储存与传递方式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根据上文的简要概述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也可以预见到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一方面,信息技术给网络文化产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平台,没有技术的发展,基于技术而产生的创意也就无从实现。另一方面,根据网络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巨大经济文化效益来看,它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以下将做具体分析。

(一)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技术的发展拓展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1.历史维度: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首先源于传统的文化产业形态。各个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既有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形态。人类信息技术的演进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000―50000年前;第二阶段是文字的创造,出现在约公元前3500年。前两个阶段由于文明仅限于口头表达和少量的简单文字记录,文化概念尚弱。第三个阶段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大约公元1040年,中国开始实用自活字印刷技术(欧洲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为便利,这时期图书市场和后期报纸的出现与发展较有代表性,他们属于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早期文化产业代表。第四阶段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这一时期,在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随着视听媒介的产生,大众传媒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和产品不断涌现,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出现。当然一些传统的文化产业形式也因技术的发展而取得了新的发展模式,如音乐剧、舞台表演等文化产品开始电视转播,报刊业出现读报类电视节目等等。第五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进入这一时期以来,我们所要谈的网络文化产业才真正出现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出人预料的速度发展起来。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新媒体等一大批新兴文化产业依靠新技术迅猛发展,在传播着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产业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拓展发展领域并注入产品新的内容。以上面所举的报刊为例,这一时期继推出读报类电视节目之后,报社、期刊社又纷纷推出电子报刊以拓展业务并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此同时,电子印刷技术的出现在降低费用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

进入第五阶段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线,又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数据处理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战略系统阶段和网络时代。相对于上文提到的五个大阶段,这四个子阶段的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更强的关联性,而这种关联性置于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中,则反映在:技术的层层演进和应用方向的大众化趋势优化了产业平台、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产品市场,进而促进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融合与进步,新的文化产品形态也被不断塑造。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

2.技术维度: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文化产业搭建技术平台、提供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提供更为有利的产业发展平台;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更清晰地论述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下面将从这两方面分别谈起。

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为网络文化产业提供更为有利的产业发展平台(但同时这种开放共享式的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文化产业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负面影响)。在讨论网络文化产业的定义时已经说明:网络文化产业是指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文化内容的生产、创造和传播的产业。因此平台的提供也就成为网络文化产业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而这个平台的建立和发展正是得益于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以网络视频为例,网上视频播放方式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两种。传统的播放方式是非实时的,即首先把视频文件从网上下载下来,然后用相应的播放软件在计算机上播放。而流式媒体技术(StreamingMedia)的出现使网络视频可以实时地播放。流媒体的应用是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为网络视频的传播与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现代教育技术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于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网上新闻等[7]。再比如,现在的会展业依靠3D技术做网上会展。这种会展模式基于超大规模三维虚拟现实网络平台,搭建与现实相同的WEB虚拟展会。 “3D会展”打破了传统的宣传推广模式,通过表现形式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在使参展方在更好的展示自己产品品牌优势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互动、高信息量、线上线下互通、方便快捷等要求。3D技术在会展业的应用为现代会展延续推广宣传提供了一种新的展示平台,基于3D技术的“3D会展”不仅是现代展会形式的一个新突破,也成为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然而,不论是网络视频还是“3D会展”,技术所提供的是更为开放的共享式平台,由于更多人的介入,在网络视频和“3D会展”的发展过程中,诸如信息泛滥、知识产权被侵犯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长期以来,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只好不断提高技术的水平,以增补控制机制。但这显然是不够的,单纯的用技术控制技术只会导致恶性循环:“为了对付新的信息,就需要增补控制机制。但新的控制机制本身就是技术,它们反过来增加信息的供应量。当信息量的供应量无法控制时,个人的心宁神静和社会生活的宗旨就必然普遍崩溃而失去防卫。”[8]因而,为了弥补技术的不足,就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提高大众的信息辨识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此外,立法部门和网络文化产业管理部门也要出台相关法律和管理办法,共同加强对网络文化产品的产权维护。

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产业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创意的实现需要技术的支持。对于以内容产业为主的网络文化产业来说,产品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不仅需要创意者的奇思妙想,还需要技术给予支持。有时候,甚至是新技术的出现激发了创意者的灵感。以电子杂志为例,3D和flash等技术的发展使电子杂志不仅可以做出生动的翻页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运用使得电子杂志达到各种绚丽的动态效果。这种前所未有的动态杂志再通过多媒体技术配以适当的声音效果,不仅满足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需求,也是一份视觉、听觉盛宴。再如,在网络音乐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提高了网络音乐的制作效率和品质。约翰・帕夫利克(美)就在他的《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一书中提到:“以前,要录制音乐就需要把艺术家和技术人员集中起来,如今的数码和网络技术则改变了这一规律。现在,无论艺术家在美国的任何地方甚至是国外,都可以进行中心统一控制的音乐录制。”[9]又如,3D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2009年上映,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Avatar)就凭借绚丽的3D画面十足震撼了观众的眼球。此外,由卡梅隆监制的全平台同名游戏《阿凡达(James Camerons Avatar: The Game)》也于2009年12月1日推出,游戏类型为TPS(第三人称科幻称射击动作游戏),支持3D显示器。《阿凡达》无疑是一个利用技术实现内容创新的范例。继《阿凡达》之后,2010年南非世界杯大有将3D热进行到底之势,在世界杯历史上首次支持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比赛进行3D直播。球迷们只要买一张电影票到电影院就可以看到身临其境的足球比赛。随着3D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网络视频将以3D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网络视频的品质和内容将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和充实。

图1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不管是新兴的网络文化产业形态(如,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还是传统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产生的新组合(如,“3D会展”、电子杂志等),信息技术不仅为它们的发展搭建了技术平台,同时也为其产品内容的开发和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3.产业维度: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网络文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一方面,信息技术是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它的发展促使着网络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网络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结构,并使一些新兴行业不断形成和发展,也使传统行业加速了改造或衰退的过程,从而推进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网络文化产品不断开发,消费品升级换代,进而不断引发人们新的需求,从而使新的需求成为新行业部门成长的动力,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由于各产业部门生产技术进步速度的不均等,决定了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从而影响比较生产率的差异,而产业结构的转换主要取决于部门之间生产速率的差异。因此,信息技术的供给状况直接影响了网络文化产业的结构的变动。以三网融合为例,在技术上使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物理合一,必会有效地促进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从而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三网融合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区域主导产业升级,还有助于催生新兴战略型产业。在调整和优化网络文化产业结构方面,三网融合无疑会发挥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关于竞争力,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提出著名的“钻石理论”。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根据这一理论,信息技术对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技术作为技术要素,为网络文化产品的个性化创制提供了工具和手段,使网络文化产业以差异化产品高效地服务于日益挑剔的消费群体。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技术、性能不断提高,而成本、价格不断下降。这就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出现,从而刺激了需求。例如,电子出版业将创作和销售融为一体,不但推出更为理想的产品和便捷高效的服务,还降低了生产和流通成本,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第三,信息技术促进了计算机产业、电信产业等网络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网络文化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了先进载体,并使网媒、光媒、电媒、纸媒四类创意行业部分融合,从而实现了网络文化产品大容量、融合性、即时性、互动性的流通和传播。

第四,信息技术使网络文化产业的经营与管理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人才、品牌、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高端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优化了企业结构。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利于国家和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此外,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加速了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竞争,促进了优胜劣汰。

(二)网络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的反作用:带动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更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两者的关系并不停留在此。网络文化产业对于信息技术的影响也不容小视。辩证地分析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互动发展。

1.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指明方向。网络文化产业是一个以创新制胜的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给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而新产品的出现又不断激发消费者新的需求。受利益的驱使,这种新需求的出现势必鼓励着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推出新花样。随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个过程的周期正不断缩短。特别是网络进入web2.0时代以后,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这就决定了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技术并不像在传统产业中一样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恰恰相反,在网络文化产业中通常是先有需求,再有产业规划,随之而来的才是技术的跟进。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技术是先被需要而后才升级更新的。① 比如,网络游戏业的出现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游戏产品,但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产品的增多,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游戏的视觉效果和操作方式都提出了新的需求,而正是这种需求的提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3D等技术的进步。又如网络广告业的发展,当网络广告铺天盖地的时候,传统的静态文字图片广告已经不能满足广告商的需求,这也就促使网络广告公司发展新技术,提供新的广告投放形式。以好耶广告公司为例,它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创新技术,研发了国内首个应用于网络广告管理及检测的系统软件AdForward,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出了Smart系列产品。由此可见,网络文化产业就像一个路标,指引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

2.网络文化产业促使信息技术自身价值的实现。一项新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应用上。不管在内容制作上还是在传播的平台上,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就中国而言,《2006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测算报告》显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 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7.1%,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速6.8个百分点。此外,2006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10]。就网络文化产业而言,据统计,2001年中国网络市场的规模为3 000万元,2004年达到了36亿元,短短几年市场规模膨胀了100多倍,预计2005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5.4亿元,2006年将达到83.4亿元,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拉动[11]。

在网络文化产业如此大好的发展前景下,信息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的依赖程度也渐渐增大。许多新的信息技术必须通过产业上的运用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换句话说,为网络文化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也是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内在动因之一。

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不管从历史的角度、技术的角度还是产业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无疑拓展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信息交流的增强、网络文化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繁更加强了网络文化产业对信息技术升级更新的带动作用。为了可以更加明晰两者的关系,我们引入消费环节,那么两者的关系就可以表述为: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促使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新进而为消费提供了新产品,通过消费大众又产生了新的需求,受利益驱使,新需求的产生激励了信息技术的升级更新和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而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需要又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言以蔽之,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是互动发展的关系。

图2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在增加经济产值、弘扬本国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影响不可小觑。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产业也带动了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和更新,而新的技术又反过来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

鉴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性,要更好的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就必须科学的分析网络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的逻辑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而在两种力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网络文化产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王光文.创意产业中的信息技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7).

[2]曲维枝.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3]张正德.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7.

[4]靖继鹏.应用信息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2.

[5]徐寿波.技术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7-8.

[6]邱爱梅.网络文化产业的营销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7]温健,吴芸.网络视频技术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3,(7).

[8][美]波斯曼(Postman,N.).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72.

[9][美]帕夫利克(Pavlik,J.V).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M].周勇,张平锋,景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0-189.

第6篇:网络文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正效应 负效应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62-01

互联网的实现和应用,打破了信息交流被时空和距离所限的传统概念,呈现出网络信息海量、信息流通可在弹指间实现、信息不过滤传输、信息获取自由、信息与获取主体的隐匿性等等新的信息传递特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2009年《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则显示,我国网民职业结构的最大群体是学生,占31.7%。另据相关调查显示,83.6%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网络博客,其中82.3%呈现为更新状态。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遭到挑战,也获得了发展契机,因而,规避负效应,求取正效应,成为网络文化发展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认真探讨的新课题。

一、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为核心,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起点和落点。也就是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大学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基点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但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修养不再仅仅被学校教育所导引,网络舆情的影响亦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且其特点决定对大学生思想呈现出“杂、偏、泛、迅”的不良影响,其表现如:

1.混杂的网络舆情会引发大学生的思想冲动

互联网以信息沟通的公共平台的形式,为网民获取信息提供了随时可查、随时可阅、无所不能企及的可能,混杂的网络信息对于思想仍处于长成期的大学生说来,常常会被人云亦云的影响。且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竞争激烈,贫富悬殊拉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等社会问题凸显,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压力在加大。因此,经常会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偏激言辞、粗鲁辱骂,甚至于导致为网络暴力。

2.偏激的网络舆情会引发大学生情绪的不良化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绝大多数的网民可以以匿名形式出现,这种隐蔽性助长了网民可以自由性和无顾忌性发表信息、获得信息、交流和讨论信息的做法,以

至于给具有偏激思想的人提供了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伦理道德的束缚,发表能够发泄情绪和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辞的机会和阵地,缺乏过滤的这些网络信息会带给大学生道德认知方面的偏颇,情绪化的看待现实问题。

3.泛滥的网络舆情会引发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异

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猎奇心和民主意识强,对现实社会中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民生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其他群体更关注,反映更迅速,思维更活跃,泛滥的网络舆情恍如一面万花筒将他们置身于各种观念交汇的情境下,他们尚不具备正确的甄别能力,在行为习惯上极易受其引诱,于是,很多学生成为网络的“瘾君子”,网络游戏、网上谈恋爱、网上看等成为他们的“新宠”。曾有高校教师做过调查,在他所调查的学生中,上网包宿的人数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呈上升状态,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于上网的依恋性已经大大强过对现实生活环境的依赖性,为了上网满足自己的网瘾甚至于可以逃学。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求取正效应的对策

1.认清信息网络化渗透带给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机遇

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当代中国的相关著作、论述和实践素材,都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在学习和研讨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在网上快速地查找到大量资料。此外,网络环境下,便于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不容忽视,更应该善于被辨识、被挖掘和利用,其关键是要探讨和掌握如何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的能力。

2.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实现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

校园网络建设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并且在教学、科研、学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深化,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二是缺乏统一的管理软件和监控日志系统。

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来实现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的做法包括:(1)建立学校、网络中心和各级网络管理员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各级部门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统筹管理、密切配合:网络中心是负责学校网络规划建设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应用开发的指导职能机构;各级单位为校园网的分级管理部门。这样就可以形成清晰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架构,使得整个校园网的规划建设、管理维护更为科学高效。(2)完善网络舆情的日常监管。做到网络舆情日常要有监测消防能够及时掌握网络上舆情状况,发现不良信息能够及时处理;对于引发大学生热议的问题苗头,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通过输入正确的信息来化解;对于大学生需要解惑答疑的咨询、投诉、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听取、反馈和互动;加强舆情监控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对于被大学生热议的问题能主动出击;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紧急预警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舆情的负面影响,化解危机事件,减轻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7篇:网络文化发展报告范文

网络的发展,使之与青少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虚拟世界的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互联网上各种负面问题日益显现。青少年网瘾现象在我国己经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多方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

坚持绿色网络主旋律

中青网从建网之初就致力于对网络环境的净化与青少年发展的研究。

1999年,中青网正式开通后,首先推出了国内第一份完整的《网络安全守则》,就青少年安全上网、健康上网提出了系列具体建议,号召青少年要拒绝不良诱惑,安全健康上网。

2001年,中青网与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推出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对青少年文明上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全国少工委、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支持下,中青网于2001年启动了“青少年上网导航工程”,向全国青少年推荐出一批健康向上、怡情益智、丰富多彩的网上站点。

同时,以中青网为平台,以“民族魂”、“血铸中华”为核心的网上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青网落成。

2006年2月,团中央等14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切实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的通知》,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的以服务青少年网络需求,创造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良好网络环境的重要行动。

中青网作为推动和落实“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的官方网络平台,结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大兴网络文明之风”的宣传活动,集中建设了一批符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绿色网络内容,着眼当前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建设体现时代特点、符合青少年需求和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网络文化,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积极建设服务青少年发展要求的绿色网络载体。

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文明办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了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路标。中青网迅速推出了“‘八荣八耻’将成青少年座右铭”的专题,着重宣传团员青年、共青团组织对“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反响,并通过转载主流媒体的分析评论文章,全面解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随着全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的深入开展,中青网又推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型专题。

启动《网络美德排行榜》的征集与评选。从3月份起,组织策划开通了“青少年网上献辞”专区,网民在此表达自己认可的网络美德。并联合人民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光明网、Tom网、博客网等100家网站共同推出《网络美德排行榜》,通过网络评选和专家确认的方式,评选出100种网络美德和网络礼仪,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美丑观念,率先践行网络文明新礼仪,共同创造知荣明耻的绿色网络空间。

推出“八荣八耻”flash作品征集活动。作品征集活动以是非、善恶、美丑作为鲜明的主题,来展现新世纪中国青少年面向世界、放眼未来、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深入发展,走一条旗帜鲜明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新路。

参与2006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网上招募工作,以专题专栏的形式,将弘扬志愿者精神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起来。策划制作“激扬青春”、“用我一辈子去忘记”、“我的眼睛看西部”等专题专栏,以真实的经历、真挚的感情、优美的文字,报道青年志愿者的丰富经历、奉献情怀与志愿者精神,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

多种手段积极引导

中青网从青少年网友的视角出发,针对青少年特点,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充分利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这个平台,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索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首先是注重网友参与,以身边小事为案例,就道德的养成等问题进行网上探讨。其次从内容建设上,力求贴近青年、贴近实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避免空洞说教,使指导性与可读性完美结合。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少年。连日来,中青网组织专、兼职网络评论员队伍,就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以及深刻内涵等主题,组织系列评论员文章,推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列网评,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一些新闻事件与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目前已发表评论文章《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关键靠行动》、《欣闻“八荣八耻”进社区》、《摒弃“以耻为荣”的荣辱观》等。

中青网还积极配合人民网、中国精神文明网等网站,突出报道了“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网上谈”系列活动。

针对青少年网友关心的问题,中青网利用“嘉宾访谈”频道的品牌优势,积极开展网络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题访谈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营造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吸引青少年网民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中青网以网络为主阵地,重大主题为载体,通过青少年网友认可的活动形式吸引青少年朋友热情参与。如4月1日至6日,中青网联合国内千家中文网站共同发起第五届“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活动主题为“知荣、明耻、奋进”。广大网友在网上向民族英烈敬献鲜花、写感言,表达深情缅怀和无限思念。与此同时,发动亿万网民力量、共建网上民族精神丰碑的“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英名――中华英烈生平事迹网络大征集”活动也正式启动。利用互联网征集英烈事迹资料,这在全国还属首次。“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己连续开展了五届,得到各网站和广大网友热烈响应,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参与网站3000多家次,参与网民累计达1.3亿人次,网友献花留言达100多万条、8500余万字,彰显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的强大感召力。网上公祭活动成了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永久性开放式大课堂。

结合网络特点和中青网特定服务对象,发掘创意文化作品资源,形成独家优势。中青网开展了“我身边的荣辱事”大型主题摄影征文大赛。大赛从青少年独特的视角,用对比鲜明的图片、富于青少年特色的话语,以小见大,以青少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青少年和广大群众的心中。

第8篇:网络文化发展报告范文

一、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应当着力增强其针对性、普遍性和适用性。在内容上,应围绕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进行普及宣传,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这些法律较为常用,有助于青少年了解自身的行为界限,避免年少轻狂,恣意妄为,因一时冲动滑向犯罪深渊。在方式方法上,应根据青少年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编写适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法制教材,采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案例,运用主动引导、集体参与、自由讨论等方法,使青少年带着兴趣学习法律。在教育对象上,除青少年外,还应当包括青少年的父母、老师、社区工作者等与法制教育有关的人员,对他们进行法律基本知识培训,为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效果评估上,要多听取青少年的意见,让青少年拥有对法制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让青少年自己来评估法制教育成效。

二、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

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中之重,是探索和实践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和突破口。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一方面要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调查摸底,通过规范使用统计方法,科学利用统计分析软件,摸清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底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重点青少年群体动态信息管理系统,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根据各个群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针对闲散青少年,主要采取强化监护、学习辅导和就业培训等措施,做到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针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注重采用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方法,切实提高临界预防实效;针对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保障他们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通过“假期学校”、“代管家长”等多种措施,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独立生活能力;针对流浪乞讨青少年,着力解决其家庭回归、就学就业和职业培训等问题,促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此外,要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以理念创新带动工作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方法手段创新,逐步建立重点青少年群体长效工作机制,促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加强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也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就业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加强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要把人力、财力和物力更多投向社区,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奠定坚实基础。要健全工作机构,街道(乡镇)要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社区(村)要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做到合理分工、制定措施、明确责任。壮大工作队伍,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组织党政干部、社区民警、青年志愿者以及离退休老同志投身预防工作,建立以青少年事务社工为核心的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推进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建设工作阵地,建设一批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为青少年互助、娱乐、健身和交往提供平台;发挥青少年宫等青少年活动场所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公益场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动员公益性文化娱乐场馆和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所属的科技文化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向青少年开放。

四、加强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

青少年网络犯罪是指青少年利用网络实施的或者基于网络诱因实施的与网络具有一定相关性的犯罪现象的统称,这种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侵犯了国家、公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中断了青少年正常社会化的过程,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日益多发,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加强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要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切实按照总书记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五项要求,从加强规划、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充实队伍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信息产业发展与网络文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把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的要求贯彻到网络技术、产业、内容、安全等各个方面,共建和谐文明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管理和监控,坚持政府主导与多方协调相结合,在进一步做好行政手段监管和技术手段控制的同时,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推动行业自律。大力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将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公民教育高度,积极推动在中小学校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鼓励相关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和教育活动,逐步提高青少年网络知识涵养和网络运用能力。适时启动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专项立法,对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原则、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教育、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的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预防和矫正以及法律责任做出明确规定。

五、加强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建设

少年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法治进步和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改革和完善少年司法制度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方面。要坚持符合我国实际与借鉴国外有益成果相结合,既要准确把握国情,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情况出发,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出发,从把握社会公众对少年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又要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研究和借鉴国外少年司法领域的良好实践、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积极推动《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加速构建我国少年司法配套工作体系。抓紧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各地在建立和完善少年司法制度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少年司法创新试点工作,在适当的时候将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社会调查、刑事和解等制度上升为法律。完善相应立法,逐步建立以宪法为指导,《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体,其他法律法规为补充的少年司法保护法律体系。

第9篇:网络文化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络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工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对大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网络文化,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无可否认,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正确利用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可以引导他们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爱国、爱党意识,不断感受到我们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有助于强化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与地位。网络的本质特性为大学生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和学习平台。网络以其开放性和内容的多样性,快速更新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同时,由于网络是完全处于一种虚拟的环境之中,这就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的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日益竞争的社会中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积极的和有效的定位,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建设。

二、网络带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辩证的过程,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具有其两面性。即具有积极的一方面,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他们在大学的学习阶段还处于一种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对一些新奇的事物容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网络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易于沉迷于一些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萎靡不振,丧失自我,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荒废了自己的学业。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信息等缺乏甄别辨认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前学校教育普遍侧重于学业成绩、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在道德方面,网络为许多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提供了新的场所。由于网络自身的虚幻性,遨游在网络中的大学生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可以隐瞒性别、年龄、身份。在虚拟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这就导致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某种下降的趋势。在人际关系方面,学习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在人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人际交往的减少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一些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孤僻的情感反应,产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甚至还会出现“网络孤独症”等症状,造成人际关系障碍,这对人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对于我们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来说,当前的紧迫的任务就是认真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使我们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化解网络的消极影响,把消极影响不断的实现向积极影响的转化。

实际上,无论是其他事物还是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都是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只是这种反映是正确与错误罢了。当前社会的最大变化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诚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特点和利益至上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上存在的唯利是图、坑蒙拐骗、权钱交易等道德失范现象,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严重的腐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分配不平衡,消费观念不协调助长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膨胀,甚至一些封建迷信、庸俗关系等腐朽思想也出现萌芽,占有金钱数量的多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的迷茫和失落,其具体表现为是非观念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正义感,诚信度下降等。这些问题也是大学生依赖网络并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充分重视和正确对待网络这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要不断的关注网络最新的发展动态,积极抢占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使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如可以利用建立网站的形式,实现对学生在线的心理辅导和疏通,同时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网站对一些先进的人物和重大的时间进行及时的报道,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同时,在网络为主要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也要把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的网络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不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创造新的方法,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纪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这样才能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获得生机与活力,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所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