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e-commerce is extremely urgent. Taking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in Western Anhui as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rural e-commerce, makes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on status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akes demonstration from the urban context, th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ies and other aspects, taking new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e-commerce as starting point, not only providing a strong reference model for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Western Anhui, but also will also obtain and summarize new rural best practice methods and business practices which i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关键词: 新农村;电子商务;EC;网上支付;网上平台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electronic commerce;EC;online payment;onlin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152-03
0 引言
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9万亿,同比增长29%[1]。专家预计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将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长速度,到2015年电子商务规模将接近13万亿元。
所谓电子商务,单纯地从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角度定义的电子商务称为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它是指借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任何通信网络从事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买卖和交换的过程[2]。然而就在人们将目光聚焦于城市电子商务时,却忽视了农村电子商务潜在市场需求的呼声。如今,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日渐壮大,其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不言而喻。有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46亿,比2011年底增加1464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7.1%。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伴随着国家推出的“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业内人士预言,未来几年,农村电子商务将呈爆发性增长。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金寨、舒城、寿县、霍邱、霍山五县和金安、裕安两区,设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六安历史上是战略要地,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资源富集。六安作为皖西革命老区,如何结合地方特色,积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电子商务?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分析和研究,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我们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城镇,甚至大多数农村还没有网络覆盖,造成我国农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资费水平、通讯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等各个方面都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要求。然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是保障电子商务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发展农村的电子商务,需要政府、运营商和农民三者通力合作,政府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引导,给予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运营商的任务是把把农村的网络之路铺好,保证网络能够进入农村各个角落;农民则要加强学习和提高互联网基本知识,能够熟练操作电子商务平台。
政府应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和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体系的完整农村信息网络。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SWOT分析;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F323.7;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333-01
江苏省独特的气候条件及独一无二的耕作、养殖方法形成了大量的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产品信息传递,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江苏农村经济的发展。该文运用SWOT框架对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为促进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建议。
1 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1 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江苏省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地理资源丰富,农业精耕细作,孕育了众多的特色农产品。2007年农业部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公布的江苏特色农产品就有:特色蔬菜:莲藕、莼菜、百合;特色果品:梨、水蜜桃、杨梅、枇杷、板栗;特色粮油:蚕豆、啤酒大麦;特色饮料:绿茶;特色花卉:盆栽花卉;特色纤维:蚕茧;特色猪禽蜂:肉鸡、水禽、蜂产品;特色水产:海参、珍珠、鳜鱼、青虾、黄颡鱼、黄鳝、乌鳢、鲶鱼、龟鳖。其实江苏省的特色农产品还有很多,几乎每个县(市)都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如阳澄湖大闸蟹、高邮鸭蛋、南京雨花茶等,这些产品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货源。
1.2 政府和企业建立大量的农业信息和商务服务网站
江苏省从2005年起就启动了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政府建立了大量的农业信息和商务服务网站。如省农委建立的江苏农业网、省农科院建立的江苏农业信息网、省农业信息中心建成的江苏农业商务网等。地方政府和农业企业也建立了大量的地方特色网,如徐州的中华果都网、邳州大蒜网、连云港洋葱网、如皋花木大世界网等。这些农业和农产品网站都可以用来进行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和信息,提升产业知名度,保障特色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1.3 开展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江苏省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不断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目前“四纵四横四连”的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基本形成,全省13个地级市间都有高速公路相联,沿江、沿海拥有连云港、南京、镇江、张家港、江阴、南通等多个枢纽港口,还有南京禄口、连云港白塔、无锡硕放等7个通航机场,江苏建立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设施,即交通物流基础相对完善。省内实现的村村通水泥路,也解决了农产品外运的物流起点问题。
2 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劣势分析(weakness)
2.1 农民上网比例较低,电子商务观念滞后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12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3.7%,与城镇互联网普及率(59.1%)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苏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互联网设施完善,农民上网的比例高,而苏北地区农民收入比较低,网络成本相对较高,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条件上网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农民的电子商务意识低,没有认识到开展电子商务能带来商机。
2.2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规模较小,交易功能差
江苏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为各市、县农林部门提供农业综合信息和为农服务的内容,发挥着农业电子政务的功能;二是特色农产品供求信息,为当地农民提供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等技术和管理信息服务。这些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缺乏交易功能,客户无法在线订货,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交易功能[1]。
2.3 农产品本身具有特殊性
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地域性、易变质性等特点,受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较大,产品质量不易控制。而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求网上交易的农产品品质能分级、包装规格化,且能常年供货,这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提出了较高要求[2]。江苏的农业生产仍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模式为主,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程度不高,加工能力低,造成部分农产品外观形象不佳,产品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影响了农产品的网上交易。
3 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会分析(oppor-tunity)
3.1 政府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2013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13部门办公厅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江苏省政府对“十二五”期间农村信息化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省商务厅为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免费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和电子商务培训,这些都为江苏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2 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增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2012年江苏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产品展销会在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举办,仅3 d,进场观展购物的市民就超过8.5万人次,展销会现场零售总额达2 100万元,现场对接会签订的协议额高达2.2亿元。由此可见,人们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很大。通过电子商务,消费者在网上就可以购买到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使生活更加便利。
3.3 借鉴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成功的经验
中国中西部地区新疆的大枣、四川特色小吃等超过70%的销售都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外省的。江苏的沙集,如今成为一片拥有 600多名农民网商、1000多家网店、主营的中低端板式家具网络销售量占到全国销售总量的80%以上,年销售额超3亿元的电子商务沃土。江苏的特色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可以借鉴沙集电子商务成功的经验。
4 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threats)
4.1 网络的安全性问题
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通过因特网或企业之间的专用网络来实现,而网络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根据《2012年度江苏省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2012年江苏的互联网就遭到木马僵尸网络、飞客蠕虫病毒、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等多种形式的攻击,再加上网上诈骗事件的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4.2 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的采集和、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实施。据调查发现,江苏农村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很少,乡村干部大部分都是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建立的网站内容缺乏行业和区域特色,时效性差,满足不了农民和客户的实际需求[3]。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省各级政府和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利因素。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现代农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完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的服务功能,加大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为推动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4]。
6 参考文献
[1] 王双进,高贵如,郭珊,等.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10):387-389.
[2] 查学东.对淮安市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331-337.
[关键词] 农产品电子商务 发展 问题 对策
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表面上看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交易成本高等造成的,但实质上是分散的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结果。电子商务以低成本、高效率、无地域界限等优势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流通问题。
一、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1.初步建立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系统。据省农业信息中心统计,全省120个市、区有85%以上的单位建立了机房,一半以上单位建立了网站;市(地)、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共有专兼职信息人员12000余名;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机顶盒、电视等多种形式,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率93%以上,基本上建立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平台系统,并有效地利用该平台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肇东市共有2万多农民上网,仅2006年农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直接增收5000多万元。
2.农村网民数量迅速增长。截止到2007年12月底我国网民已达2.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16%;农村网民数量达526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7.25%;黑龙江省网民达47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12.5%;据推算黑龙江农村网民数量有100多万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略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3.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网站有了较快的发展。据新华网报道,2007年我国涉农网有17822个,农村电子商务网站2000多个,部分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取得效益,成为农产品供求、农业科技和农业贸易的活跃地带。黑龙江省涉农网站近1000个,涉农电子商务网站200多个。
4.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黑龙江省非常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问题,自2002年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信息港、东北网、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等网站建立了绿色食品信息专栏,197家绿色食品企业全部在网上了信息。从2003年5月起,与哈洽会组委会合作,将绿色食品企业的150个绿色食品招商引资合作项目在网上。2006年省农委下发《关于做好农产品网络促销工作的通知》,确定了网络促销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5.培养了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目前,我省有9所本科和24所高职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6108人,其中有6所农科类高职有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538人。通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电子商务人才,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扶持。
二、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户及涉农企业的电子商务观念滞后。长期以来,由于我省农村教育相对落后,造成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基本的认识,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电子商务没有足够的信心;涉农企业对应用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巨大商机缺乏前瞻性的估计,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风险大、投资周期长,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农民上网人数少。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7年12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全国农村网民有53.9%在网吧上网;据推算黑龙江农村共有网民120多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虽然略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但比全国平均水平(16%)低了近一半,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缺乏上网技术和上网设备,但主要是缺乏上网设备。
3.涉农网站数量少,且缺乏专业水准。目前,我国涉农网站虽然已经达到17822个,但仅占全国网站总数(150万个)的1.2%,而欧洲服务于农业的网站约占5%,美国达到14%。虽然黑龙江涉农网站上千个,但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仅100个左右,且从形式到内容有很多雷同之处,缺少专业水准,实用性不强。多数网站信息以宣传和为领导服务为主,真正从事农产品交易和为交易服务的比较少,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4.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网络安全问题是所有网站都面临的问题,也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难题。电子商务主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而网络经常会受到各种病毒的攻击,威胁到网络的安全,还有网络上的间谍软件,会盗取网上银行账号和密码,再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素。
5.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拥有物流配送体系的极少,像中国大米网、北大荒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大型公司也是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进行物流配送或刚刚组建自己的物流系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刚起步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大多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品种多,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低,物流技术难度高。
三、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使农民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时代性,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农民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农产品的积极性,才能让电子商务从概念阶段向务实阶段转化。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电子商务既不神秘,但也并非简单,要使广大农民清醒地认识到电子商务是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的商业活动,商务意识是根本,创新意识是关键,信息技术只是手段,切忌本末倒置。
2.建立采取第三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平台系统。目前我省广大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设备,加之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自行建站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以龙头农贸企业和农产品批发企业为依托,以农村信息网站为基础,建立第三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第三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以区域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可以有效地为农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与支持,包括农产品需求信息、价格信息、物流配送、农资信息等。
3.继续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产品具有品种多,级别多,地域差异大的复杂性特点,如果没有一套权威而完整的信息标准体系,用户很难有统一的语言和产品标准,很难有效地实现信息定位。我省已初步建立起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基础的农业标准体系。我省现已制定各类农业地方标准1200多项,这些标准基本涵盖了我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主要过程和环节,但这并没有涵盖整个过程和所有环节,仍需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按照这些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推动上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标准化、包装规格化。
4.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鲜活农产品的保鲜存活时间,决定了农产品的流通半径有一定限度。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是关键。一是要尽快建立范围更大的农产品绿色通道,减免相关费用;二是要扶持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特别在省外建立的绿色食品专营销售市场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要重点倾斜和扶持;三是要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提倡成立农民销售合作社,使其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四是要认真研究农产品的包装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包装质量,尤其是要提高农产品的保鲜程度。
5.认真抓好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引领、示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要有效推动其发展,采取以点带面、先行试点、再行推广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一项措施。政府要选择一批有一定的文化和商务知识,接受新技术比较快,比较富裕的农户和企业作为试点,给以技术上的支持,甚至给予物质上的扶持,让他们率先开展电子商务并取得经济效益,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农户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6.政府应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与网站建设。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站体系规划,尤其是要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力度,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加强网站建设,组织建立大型的综合性的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这对引导农民积极进入市场,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子商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加快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我省现有农民经纪人约20万人,多以分散的形式从事农产品交易活动,部分农民经纪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降低了农民的信任度。为使农村“能人”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发挥更大作用,政府部门应积极撮合并给予一定的扶持组建各类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使大批农民经纪人变成有组织的队伍,提高农民的信任程度,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电商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0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02
众所周知,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但是,由于农村长期以来都是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也面临着电子商务人才的短缺和电子商务人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弱点,这又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但抢占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江西省时不我待。
一、江西省农村电商人才发展的现状
在全国电子商务发展中,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14年商务部和财政部在全国确定了八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省,江西省就是八省之一。通过择优录取,江西省有七个县被纳入该项目。为了更好调动各地发展农村电商的积极性,江西省又选出六个省级示范县。通过政府积极的助推,阿里巴巴、京东等一些重要品牌都入驻了江西省这些重点示范县,助力农村电商发展。但是,江西省农村的电子商务建设还是处于摸索前进的初级阶段。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除了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支持之外,更需要农民本身的大力支持,而农村电商人才这块短板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江西省高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加快推进。
(一)江西省互联网普及率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较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2月的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江西省拥有网民1543万人,普及率为34.1%,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垫底。现阶段,除了电商人才存在的问题外,制约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江西省农村的发展速度大大落后于城市。
(二)江西省高校关于电商人才培养的模式比较落后,农村高端电商人才匮乏
现今,由于互联网+的影响,江西省大部分高校都在围绕电子商务进行人才培养。然而等到就业季来临,电商毕业生却出现就业难题。而招聘的企业却反映,他们更难以招聘到电商人才。究其原因,就是江西省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忽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造成学生的眼高手低,长久积累就导致了就业矛盾。
电商人才在江西省农村的缺乏。首先,江西省的电商人才太缺乏了,尤其是技术人才。程序开发、美工设计水平高的人才太少,这会直接制约电商网站的技术支撑能力。而由于薪资、地域差异和未来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江西省每年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多数选择了前往外省工作,只有少部分留下来创业或就业。其次,江西省农村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比较少,对于电子商务这一新生事物了解不深,甚至产生怀疑和排斥。最后,入驻农村的电商企业即使愿意派优秀员工到农村电商市场,但可能因为薪资环境等产生员工流失。
二、培养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对策
(一)大力加强江西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网络普及率,缩小城乡差别
近年来,江西省加快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速率和用户普及率。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和宽带乡村建设,实现城市家庭用户宽带网络接入能力100兆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宽带网络接入能力50兆以上。2016~2022年网络建设投资超过97亿元。同时,江西省要全面普及并提高电话、电视等电器的使用,提高电脑宽带业务在农村的服务水平,并切实地降低成本,减少农民费用,为进一步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在农村建立一些比较大型的、综合化的信息服务网站或者以乡镇为单位的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地进入电子商务市场,让他们全方位地参与进来,使农民切实感受互联网之下的电子商务的便捷与美好。在政策上,政府更多地A向农村,从而进一步减小城乡差距。
(二)江西省高校与农村地区建立培养对接机制
江西省高校应立足农村,了解农村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与农村电商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方式,除了了解农村电子商务需要的人才标准以及培养模式、还有和江西省高校就业协议同步等等。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派遣在校生参加假期企业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电商企业需要全面提高农村电商人才的薪资待遇,并提供较大的晋升空间,用精神与物质的激励来激发电商员工的积极性。最后,江西省高校开设相应的电商员工技能培训班。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农村地域电商所需要的人才也是日新月异,政府、企业和高校等相关单位可以组织相关技能挑战培训赛,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出更多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三)江西省高校建立与电商企业间的合作平台
电子商务的运营离不开企业,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也需要高校与企业不断进行合作,通过相关管理机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技术指导与人才输送的战略结合,相互促进。合作期间,高校建立一定的实训基地,高校教师在电商企业中挂职锻炼,电商企业可以利用高校教师与学生进行项目开发与岗位培训等,学生在电商企业的工作岗位上提高操作技能,掌握更多的实践经验,在毕业后可以直接在原岗位或相近岗位上进行工作。
近十年来,全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络零售额大幅增长;从2013年起,我市也开始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而我们垫江县电子商务发展总的来说,是相对滞后的。例如:垫江寓涵科技公司在2014年通过电子商务企业认定,成为我县首家电商公司。随后海博园林公司开发运营了“五彩田园网”,同步推出“五彩田园网”手机APP及微商城,主要销售五彩桂、土鸡蛋、土鸡、桂花茶等垫江土特产品。重庆市二佳三科技公司开发运营的“爱上手机网”和“爱上电脑网”,实现营业额1000多万元;其中,90%营业额为外地买家。此外,南门精品建材城开发的“垫江家居建材网”电子商务平台已上线试运行,翔龙工艺公司也已开发“翔龙工艺e购商城”网上销售企业产品。我县不少传统企业不断向网上市场拓展。比如,迎春工艺厂是垫江首家在京东商城开设旗舰店的厂商,明月山公司、树臣食品公司等在善融商务商城、慧聪网等平台开设网店,巴人咂酒坊等在淘宝网等平台开设网店。截至目前,我县有网商900多家,垂直电商平台3家。概况来说,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目前垫江县普遍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问题。
二、垫江县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困境分析
垫江县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发展滞后,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现实困境:一是特色商品匮乏。我县由于工业结构、自然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制约,县上有特色、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工业、农业等产品相对较缺乏,适合网络销售的工业品和农产品种类也就偏少,这导致电子商务发展缺少动力。二是企业意识落后。目前,加快推动我县电子商务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政府热、企业冷的状态,传统企业等市场主体行动缓慢,基本上尚未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电商发展的环境尚未形成。三是人才奇缺。在我县已经开展电子商务这一业务的企业中,除了寓涵科技公司、二佳三科技公司和海博园林等少数企业有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员之外,其它的均是企业现有的工作人员兼职,企业边摸索边实践,发展道路也十分曲折。四是缺少发展电商的知识。在推进传统企业拓展网上市场时,我县相关部门或企业不熟悉电商平台的规则,更谈不上能很好地借助其规则,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佳的效果。
三、关于垫江县发展电子商务的思考
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受到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电商发展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县上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或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可谓垫江县电商发展到了春天。为此,我县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方能真正把电子商务发展起来。
(一)强化政策支持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为此,县上要研究制定全县电子商务发展配套政策,对已经发展电商业务的企业、有发展电商潜力的企业、引进的电商企业都应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以便引导和推动全县电子商务大发展。
(二)培育本土品牌
对于特色商品匮乏这一问题,县上务必要确定县内企业电子商务主打的产品和服务,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包装、策划,搞好市场营销,做大产业规模,打造垫江县本土电子商务品牌。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信息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抓好广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电商企业、消费者方便快捷地接入和使用互联网。
(四)健全物流体系
目前,县内除了邮政网点深入到村之外,很多物流网点仅设立我县县城中心地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上电商业务的发展。为此,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解决卖家销售产品“最初一公里”瓶颈问题,才能使得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在我县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五)培养专业人才
对于县上电商人才奇缺这一问题,就要发挥好现有培训平台的作用,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培训,解决电子商务人才极度短缺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人才队伍
一、引言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流通以来,农村电子商务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一批批市场主体纷纷进军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电商发展已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走向全国,并给发展中的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已连续十个季度经济增速领跑全国,但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突出,2015年全国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重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239元,2015年全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重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05元,重庆城乡收入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近年来,重庆各个区县都在积极的探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依托电商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的快速对接,既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又丰富了市场,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二、重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015年重庆乡村户数有713.87户,乡村人口达到2225.75万人。据统计,截止2016年9月,重庆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过230家、涉农网商超过2.5万户。2016年,重庆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2]。此外,目前已有15个县基本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累计建成1600多个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2015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5年,重庆县域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的五个区县依次为:荣昌、开县、城口、梁平、潼南;大众网购消费最活跃的五个区县依次为:荣昌、石柱、城口、开县和武隆[3]。由阿里研究院联合阿里农村淘宝事业部共同的《农村网络消费研究报告(2015)》,通过对农村网购消费者进行分析,指出农村消费者具有结构更年轻化、对实体网店相对依赖、从众性强等特征[4]。近几年,重庆农村电商发展态势良好,但总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三、重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建设薄弱
首先,重庆农村网络覆盖率低。2014年通宽带数为7241个,2015年通宽带数为7388个,增幅仅为2%,增速很缓慢。由于重庆农村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地理环境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互联网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高、收益低,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城乡网络发展严重不平衡,网络不通畅、网速慢的现实制约了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速度。此外,即使很多人拥有电脑,也只会上网聊天或者浏览新闻,在一些边远贫困山区,甚至没有普及电话[5],这也对农村电商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困难。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电子商务能否发展,若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备、不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也就是纸上谈兵;其次,重庆农村公路建设仍待完善。截止2016年4月底,全市农村公路新改建3496公里,交通扶贫攻坚项目累计完工687个4962公里。目前重庆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普遍较低,后期升级改造难度大,交通基础设施仍然落后,由于建设资金短缺、维修养护不及时、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薄弱,农村交通建设和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
2.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重庆属于典型的山区,大部分农村地区山高路险,人口居住分散,村与村之间相对较远且道路交通不便,给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物流配送系统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电商的发展[6]。尽管近年来重庆政府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花了很大力气,部分快递物流企业也逐渐向农村延伸,但多数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覆盖到县一级地区,县以下的许多乡镇还无法送达,特别是在重庆的偏远农村地区,农民有货运不出,运不起的问题较为突出,在部分偏远山区,当地村上还未有快递物流企业,客户在电商平台上订购的商品甚至还需农民自己找三轮车或当地班车把货物送到县上,再在县上发货出去,农村电商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物流一直是重庆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痛点,这样,不仅增加了物流成本,时效性也很难保证,从而会影响到客户购物的整体满意度,直接影响农村电商的推广和发展。
3.品牌意识薄弱,同质化现象严重
首先,农民品牌意识薄弱,对于打造农产品品牌的欲望不强,重庆农产品缺乏知名名牌,品牌特色不明显,从品牌上看,影响力比较有限,农特产品网络销售尚未形成统一的品牌和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其次,产品较单一,同质化现场严重。比如,在重庆巴南区。重庆在发展农村电商时,由于同一地区农村网商往往利用相同的当地特色资源,导致该地区商品同质化严重,优势不明显,产品同质化必然会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可能采取低价措施,缺乏差异化经营,会造成优质农产品不能以优价出售,甚至很多农产品滞销,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这些短板成为重庆农村电商亟需突破的瓶颈。
4.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
由于农业发展基础薄弱,机械化水平低,导致劳动强度较大,且年轻一代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城市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年,去追求和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加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水平低等原因[7],导致近年来重庆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而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缺乏年轻劳动力的后果主要有:首先,农村的老人普遍缺乏电子商务意识,即便对老人进行电商知识和电商技能培训,难度也很大,老人学习能力较差;其次,缺乏年轻劳动力,大多都是老人耕种,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不能实现规模效应,产品竞争力没明显优势。
5.农村电商复合型人才短缺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要发展,人才是保障。农村电商的运营管理涉及农业、商业、电子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迫切需要懂农业、通商业、精网络的复合型人才,但据目前情况来看,重庆农村电商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完全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需求,同时整个农村贫困区电子商务服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再加上贫困村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重庆农村电商人才最缺的就是一般操作人员,包括能够使用支付工具、懂得退换货等基本程序,且懂一些电商知识。据2016年10月,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联合的《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未来两年县域网上对电商人才的需求将超过200万,最缺懂得经营推广、数据分析和美工设计的电商人才。
四、加快发展重庆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强农村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为了让农村的网络建设深入到家家户户,就必须加快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基础通信设施、光纤宽带和移动通信网、广电有限网络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大力支持无线宽带和光纤到户的接入,加快完善乡镇、村级物流节点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尽快提高广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覆盖面。推进“宽带乡村”工程建设,加快实现行政村通光纤全覆盖,推动4G网络覆盖由乡镇(场镇)向乡村拓展,提升农村地区网络通信发展水平。在人口较为稀少、分散的农村地区,灵活采用各类无线技术实现宽带网络覆盖,如建立高山基站等,积极推广适合农民需求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其次,加大乡村道路的建设,全面解决村村畅通的同时,还应拓宽硬化路面宽度,便于促进物流配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还需加强农村高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相应位置增加减速带、交通标志牌、广角镜、道路指示标志等道路标志,增强道路安全性。
2.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是实现农村电商的关键环节。第一,可按照政府规划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强化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和城市公共物流共同配送体系,解决“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第二,可依托重庆“万村千乡”工程,建设更多的村级综合服务站、供销合作社、村邮站等商贸物流节点,进一步覆盖所有行政村;第三,深入实施“快递下乡”工作,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的目标,鼓励快递企业在乡镇直接设立快递网点;第四,快递物流企业在农村发展业务存在盈利难的问题,政府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全面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采取农产品差异化战略
首先,增强农户对电商的理解和对品牌的认识以提升农户通过电商打造品牌的积极性,挖掘特色农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将农产品品牌由地域品牌向企业品牌转化,引导农户重视品牌效应,拓展品牌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竞争能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差异竞争的农村电商自由品牌,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其次,消费者需求是丰富多样的,需求的个性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农产应采取差异化战略,突破同质化竞争,农户应该充分调查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生产产品,差异化战略更多的是需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响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增加地方特色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扩大市场空间。
4.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
从《“新三农”与电子商务》提供的数据可知,农村网商年龄在20-29岁的占75.9%,30-39岁的占18.6%[8]。因此,青年是农村最活跃的创业群体,政府应鼓励大批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农村电商的最大活力。首先,要树立典型,将青年创业成功经验进行大力宣传,吸引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在重庆农村地区形成有利于电商创业的良好的氛围;其次,政府为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退役士兵等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优惠政策,让这些带头人通过电商创业就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同时,政府要积极有为,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营造出积极、宽松的创业环境,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目前,重庆农村返乡创业的“城归”,创业主要选择有电商创业、电商服务、“互联网+乡村旅游”等方向。
5.大力培育农村电商复合型人才
第一,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力度。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整合教育资源,把培养农村现有的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返乡农民工、种养大户、合作组织、村干部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培育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民,帮助他们培养电子商务意识,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培训,以培养具有电商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第二,加强校企合作。学校根据网商的需要,可以开展定制化、批量化培养电商专业人才,可与高、职业中专学校建立校企联合办学、合作培训、教育实习基地等长效机制。以高校的相关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相关资源为依托,联合各类涉农专家、企业电商平台专家、数据分析专家等,打造跨平台的农村电商教育孵化体系,对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与服务的专门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训;第三,引进更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到重庆市各个区县调研考察,为重庆农村电商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第四,高度重视农村电商人才,提升农村电商人才的薪酬待遇,制定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和晋升机制,使电商人才留在农村发展。
五、结语
重庆农村电商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总体态势是非常良好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摒弃短处,发挥长处,农村电商势必会作为一匹“黑马”驰骋于电商事业中。重庆农村电商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全方位布局、多角色联动、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系统化工程,农村电商市场广阔,前景巨大,发展农村电商是让农民增收、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2016[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风雨农村电商让重庆农产品迈向更大的市场[EB/OL].[2017-01-16].
[3]孙磊.我市涉农网商超2万,暂无亿元淘宝县[N].重庆商报,2016-05-27.
[4]阿里研究院.农村网络消费报告2015[J].中国电信业,2015,(12):24-25.
[5]中原.农村电商之争未见硝烟之战[J].农业·农村·农民,2015,(4B):27.
[6]范林榜.农村电子商务下乡配送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16(09):121-214.
[7]宁浩男.我国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的问题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3(07):31-34.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河南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制度变迁及制度创新研究”(12BJY085);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6日
河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生产经营情况不仅影响着全国粮食安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河南省的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2013年,河南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4,058亿元,同比增长4.3%。粮食总产量为1,142.74亿斤,比上年增产15.02亿斤,增长1.3%。河南是农业大省,却不是农业强省。近几年,农产品市场出现了相对过剩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相关企业和农户的利益。随着电子商务平台在国内外迅速推广应用为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手段,这为河南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基础和可能,也农产品市场营销提供了新思路,也成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对河南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一)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取得的成就。河南省地处中原,属汉、淮、黄、海四大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体系较为完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粮棉油烟和肉类总产量稳居全国前三位,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2013年粮食播种总面积15,122.7万亩,粮食产量连续3年站稳1,100亿斤。农业稳固健康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逐步形成了一大批名优特产品,如原阳大米、开封西瓜、中牟大蒜、驻马店小磨油、永城辣椒、淮阳黄花菜、信阳毛尖、西峡猕猴桃、洛阳牡丹、灵宝苹果、新郑红枣、四大怀药、南阳黄牛、商丘大有丰酱园等30多种品种。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通信行业发展迅速,通信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68.6亿元,完成电信业务收入532.5亿元。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快速增加,农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30.2%,城市达到69.8%。家庭宽带用户达到85%以上。2009年12月,河南省农业厅与中国移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发“掌上农网”、“豫农宝”等产品。目前,已经建成162个农业信息网站、9个农业专业网站和18个涉农网站,如“金牧阳光工程”、“田园快讯”、“新农村信息网”等,提供包括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流通、储存、加工、销售等全方位服务,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日前,省信息产业厅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经过几年的发展,河南省65家骨干企业中,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达到整个贸易额的10%,涌现出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网站,如中华粮网、河南农业信息网等。
(二)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交易主体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的制约。农民、中介机构、农产品经营者和农业企业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他们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是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否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又由于河南农业信息网络人才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培训机制不完善,造成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直接造成大型实用农产品数据库建设数量太少且质量不高,实用性差。另外,农户信息化素养较低,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对在网上销售农产品不可靠、怕收不到货款等,买家也怕支付了货款而收不到农产品或农产品质量不达标,使电子商务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截至2010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远低于城镇网民比率的72.6%同。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这两种典型的商务应用中,农村使用率仅为17.6%、15.1%,远远低于城镇的31.7%、27.7%。
2、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不够完善。网络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农民可以方便、价廉地使用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目前,河南省部分农村家庭拥有电脑率较低,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还很匮乏。截至2010年6月,河南省网站数60,476个,占全国总网站数的2.2%,大多数网站仅处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初级阶段,网站内容普遍不深,仅提供有限的交易服务。另外,农民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费用还比较高,购置电脑与支付上网费用基本上是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现在,网络经常还会受到各种病毒的攻击,还有网络上比较常见的间谍软件,会盗取网上银行和网络游戏的账号和密码,再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长期问题。
3、农产品生产经营存在着瑕疵。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一大发展趋势。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还没有形成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优势。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小,不利于农产品的分类与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标准执行力度不足,造成农产品技术水平含量低,产品缺乏质量竞争力,境内销售多、出口量增长缓慢。另外,农产品生产缺乏品牌意识不仅是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问题,也是我国农产品生产贸易过程中的通病。河南省各地特色农产品较多,但品牌建设任务还很重,许多本地特色还没有专用的注册品牌或者还没有实施品牌战略,难以保证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也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4、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物流配送等问题。目前,农产品交易主要是通过农产品交易市场来实现的,网上销售方式使用较少,并且农产品交易市场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电子市场更加有待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农产品物流配送环节,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主要是依靠传统的运输公司来完成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不仅降低了外地农业企业以及农产品经营者进入乡村地区交易的概率,而且路面质量以及运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农村信用社是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但是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开展这项业务,再加上农民对这种支付方式还不认同。另外,目前全省的农业网站基本上还没有支持在线支付的系统,直接限制了电子支付的实现。
二、河南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思路
(一)河南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首先,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提供的可行性。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河南省的食用菌、味精、方便面、速冻食品、肉类和调味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从2006年起,连续四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连续十年居全国首位。河南省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5,437.1万吨(列全国第1位)河南也是我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速冻食品加工基地、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河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大粮仓”和国人“大厨房”,这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农产品流通供应链较长,交易成本过高,利益被中间环节截留,农民增产不增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减少流通环节、大大降低成本费用;能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市场,加快农产品流通等。同时,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增长也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动力。2010年1~10月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总值1.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占河南出口总值的13.9%。
其次,农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可行性信息传输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保障。2009年,河南省把信息化列为战危机、保增长的“提速工程”之一,当年全省不仅实现了3G网络在省辖市以上全覆盖,提前完成了全省1,552个自然村电话网络“村村通”,金融互联网业务的支持、物流服务体系的畅通、国家相关法律的健全、诚信等级的建立、人才的培养等等都较好地支援电子商务的发展。
再次,农民和企业的内在需求带来的可行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企业意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他们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主页或到农业信息中介网站注册信息,开展网络营销或电子商务。例如,河南的农民通过网络登记或与当地商务部门取得联系,在河南省商务注册将农产品上网,通过网络和北京某批发市场完成了一笔200万元的黄瓜购销意向。截至2009年,河南省网上展厅注册企业已达111家,各类产品信息178条。此外,许多企业还在阿里巴巴等综合网站注册信息,吸引全国乃至国外商家。河南有16个网上贸易市场,2005~2009年网上农产品交易量累计达1,509.62万吨,交易额231.2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已经成为农民和农业企业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这种需求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民和农业企业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将来电子商务会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要途径之一。
最后,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制约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市场机制的完善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造了条件。2009年10月1日起,河南省在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根据规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食品)认证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进入河南省市场须出具由认证单位颁发的认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章后,可作为准入市场销售农产品的质量证明,实行入市抽检制度。对未取得相关证书,但出具有产地证明和检测合格报告单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实行入市抽检。对无产地证明和检测合格报告单的农产品,实行入市登记、现场检测制度。
(二)河南省电子商务发展思路。河南省18个地市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不同,每个地市可优先发展电子商务,重点农业品种、重点农业区域也有较大差异。选择适合各地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电子交易模式,从而达到推进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目的,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
选用2010年各种农产品产量指标,运用SPSS软件就各地市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产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就农产品品种而言,应重点发展信阳毛尖、开封西瓜、原阳大米、中牟大蒜、西峡猕猴桃、干香菇、苹果等。就地区而言,第一类设区市包括郑州、漯河和洛阳,第二类和第三类设区市的均值处于中上游水平,第二类包括商丘、信阳、周口、南阳,第三类包括开封、安阳、驻马店和许昌,第四类包括濮阳、平顶山、新乡、焦作,第五类包括三门峡、鹤壁、济源等。(表1)
通过定性分析,郑州、漯河和洛阳是农产品特别是食品工业高度发展规模区,应该成为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发展区域。商丘市和周口市、信阳和南阳市的产量和产值都处于中下游水平,这四个城市有可能成为河南省农产品重点发展区域。开封、安阳和驻马店市是河南农特产品产量较大的三市,发展农产品相关的电子商务,比较有前途。许昌的花卉、新乡的特色小麦、三门峡和焦作的农土特产,在全世界负有盛名。根据以上四个设区市的批发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和电子商务硬件设施等情况筛选出最合适的重点发展区域。
三、促进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
第一,加大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加快河南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实现涉农信息共享等;另一方面对农民生产、生活中急需信息数字资源进行归口管理,统一免费开放。同时,设立多样信息服务模式,经济落后地区由于没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利用普及的电话网、电视网、广播网等,进行多种信息渠道之间的组合,进行信息传播,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
第二,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竞争力。一是必须加快标准制定修定进程,在健全完善标准体系上求突破;二是加快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强化产前农资、产地以及产品质量从源头到加工的全过程质量认证;三是坚持走商标助农、品牌兴农、名牌强农之路,采取认证费用补助、申报品牌奖励、政府买单宣传等优惠措施。
第三,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保障。一是加大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以及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二是鼓励倡导多种形式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农民经纪人、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为他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农民的现代物流意识。
第四,鼓励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完善网站功能。政府加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上的内容进行规范化、形象化的管理,提高网站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户和企业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完善现有政府网站的建设,以农民需要的教授农业技术、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农业商务信息等为主。
第五,加强培训,提高农民意识及技能。各级农业部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短期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教授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让农民把电脑用起来,网络连起来,商机引进来,把农业信息网和农业发展连接起来,使河南省农业步入信息化;鼓励和支持农民、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使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告别“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效益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开拓进取拼搏奋斗意识,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崔介何,朱杰.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支持系统初探.中国流通经济,2000.3.
[2]黄沛.中国电子商务网站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0.6.
[3]李枫.电子商务对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对策.科学决策,2000.3.
【关键词】电子商务;粮油电子商务;一站式;物流园
一、前言
电子商务一直以来都有着“现代产业、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并且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三新”是指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链是人流、物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不断显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不断完善,我国的电子商务也蓬勃发展。2012年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其中网购用户总规模达到1.94亿。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传统行业已经提出了挑战。粮油行业一直是我国的朝阳行业,关系着国家的生存大计,随着国家间、行业间竞争的加强,粮油行业由传统向电子商务的转型已迫在眉睫。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跨界者专攻高端市场,利用自己既有的物流渠道,相对于粮食传统销售,堪称“暴利”。另一方面,传统粮油企业在利润日薄之时,对于电子商务愈加看重。传统粮油渠道向电子商务的拓展已现端倪。
粮油电子商务是指以粮油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交易活动,通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完成粮油从研、产、供、销,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粮油电子商务以粮油网站平台作为主要载体,粮油网站为粮油电子商务提供服务,或直接服务、完成、实现电子商务,或直接经营商务业务。
二、粮油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一)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首先,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以来主要集中于服装、旅游等行业,并且竞争呈现白热化,而在粮油等农产品的领域却相对冷静。其次,如今的经济技术条件已使得农业的生产潜力基本发挥,而市场潜力却有待开发。粮油市场体系发育不全,交易设施不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行业垄断被打破,竞争日趋激烈,粮油企业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采用先进的营销手段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已是刻不容缓。
(二)粮油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成为热点
在近几年,电子商务以井喷式发展,全民电子商务的时代即将到来。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有近30多万家粮油企业在积极通过互联网和收集信息,粮油网站已超过2400家。随着企业间B2B电子商务在今后的飞速发展,许多权威机构预测粮油行业必将成为其发展中的热点。
(三)粮油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
粮油电子商务平台宏观调控的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国家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公布拍卖数量,稳定拍卖秩序,另一方面根据对电子交易行情的实时分析,合理调整拍卖数量。通过这两方面的运用,最终实现粮油市场价格的总体稳定。
(四)粮油自身的特殊性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粮油行业的大环境促进了粮油行业有传统向电子商务的转型,同样粮油自身的特殊性也为电子商务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和市场需求。首先,粮油市场集中度低,电子商务的跨越时空的特点非常适合粮油零散的交易。其次,粮油市场变化快,这给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最后粮油市场局部竞争激烈透明度差。电子商务可以创造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同全球农贸市场接轨,以促进粮油食品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
三、粮油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难以形成全国市场
粮油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较为好的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而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条件而发展比较滞后。比如农村人们电子商务意识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等都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使得粮油电子商务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市场。
(二)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事物的发展总是呈阶段性,互联网也是一样,经历了资讯服务、沟通服务、社区服务、行业应用等四个时期。粮油电子商务正逐渐从信息平台走向交易平台,由于粮油交易频繁、交易量大,安全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因素。但是目前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并不完善,互联网安全的严峻形势正日益凸显,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三)物流等基础设施难以匹配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平台包括实体和信息。实体主要是指物流设施、交通工具等,信息主要是指企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目前物流实体的现状是设施区域布局不合理,没有统一布局物流网点,基础设施落后。而粮油的大批量和实效性对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行业弊端突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粮油市场纳入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国粮油行业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首先,集约化程度低,品牌效应差。其次,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不够,交易成本高,风险大。最后传统市场分割,信息不畅通,销售滞后。这些都阻碍了粮油行业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
四、粮油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一)尽快建立粮油电子商务框架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研究,人们渐渐发现电子商务不应该是简单地将传统销售搬到网上,也不是简单地将电子商务作为展示商品或服务的橱窗,而是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能够快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系统。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网络,为了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粮油电子商务框架应该实现公共网、企业内联网和通过外部网络与粮油供应商三位一体的高效率低耗能的完整的自动化服务体系。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4C0776)。
摘要:根据当前湖南4G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出发,阐述和分析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5个问题,从整合应用环节、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发三四线和农村市场及大力发展物流业等4个方面提出了未来促进湖南4G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 :4G;移动电子商务;湖南;O2O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手机上网,移动电子商务正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出现,为移动电子商务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预示着新一轮变革即将来临。未来随着4G的成熟及更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将超越传统电子商务,成为未来电子商务的主流,进一步提升IT行业的产业化水平和其在GDP中的比重。
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南,电子商务发展已初具规模。据艾瑞咨询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湖南省网络购物订单全国排名第九,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跻身全国前十。目前,湖南拥有3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4家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长沙、株洲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长沙还是全国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2007年湖南被国务院授予为全国唯一的“国际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试点工作。2009年全国唯一的全网手机支付平台在湖南建成上线,承担面向全国31个省6亿中国移动用户的手机支付业务运营支撑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国20家省平台上线,预计到2014年底,所发展的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业务用户数将突破1500万。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湖南电商的发展与江浙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天运进湖南和从湖南运出的网购包裹比例为8∶1;网上购物湖南付出去和收进来的人民币比例为9∶1;淘宝网上的湖南居民网购额与湖南网商的销售额比例为10∶1,湖南电商业呈现明显的“逆差”格局。
一、当前湖南移动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4G是移动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持,它的出现对移动电子商务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电子商务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一个高达万亿元规模的新的市场呼之欲出。如何抓住4G可能对生态产业链带来的调整,重新占据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制高点,是对包括湖南在内的电子商务初期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湖南移动电子商务经前期试点探索和市场培育,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更应该看到,目前还存在着制肘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问题。
(一)跨行业的业务合作模式有待深入探索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需跨行业的多个单位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它们各自的业务建设水平及合作意愿乃至认识差异都对合作开展有重要影响。由于多个行业合作存在困难,当前湖南移动电子商务的社会化应用面临一定障碍,需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出面协调,同时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商业合作伙伴加大探索和创新利益分享机制。
(二)资源组织和品牌整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湖南当前移动电子商务的业务还较为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业务推广。事实上湖南的某些行业在应用电子商务方面还是比较成熟的,如:白酒、烟花、湘绣、茶叶等。此外,湖南的文化产业在全国也做得有声有色,比如电视湘军、动漫湘军、出版湘军等。但没有统一的品牌、缺乏统一的推广平台、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无法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因此,跨行业、跨部门乃至移动运营商内部的资源组织与整合都亟待进一步深化。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电商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省面向电商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相对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电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有苦无处诉。另外,促进电商企业发展的一些措施往往还难以落实到位,也是制约电商企业发展的阻力。
(四)移动电商领域人才储备不足
湖南在电子商务的第一轮发展进程中步入较晚,失去了先发优势,电子商务的原始积累和生态土壤本来就欠缺。移动电子商务又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业态,4G技术的应用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这都需要一批既懂技术又懂业务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来助推湖南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湖南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瓶颈在于人才,人没聚集到这里来,是很难做好的。
(五)社会认识不足,影响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进一步扩展
近几年,中国手机终端用户数量和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都有大幅增长,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用户数量有限,用户规模还不足以支撑整个移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手机网民的移动商务意识还处于培育期,湖南要想扩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还需进一步培养本地手机网民的移动电子商务的消费习惯。
二、未来湖南4G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
4G技术的不断成熟,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移动用户无线上网的高速需求,还将促进移动无线互联网业务应用的持续深入。4G技术的商用化将对移动电子商务和网络消费需求的升级产生强大的助推作用。4G引入移动电子商务对湖南电子商务业界而言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错过了这次机会,我们将错过一个时代。但目前4G与移动电子商务的结合还处于磨合期,要将4G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移动电子商务,促进湖南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当前需着重做好以下四点:
(一)由单个环节向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前期湖南移动电子商务在业务上的布局,多是以单个生产应用环节作为切入点,如茶叶、湘绣和烟花等。随着4G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的全面推广,未来移动电子商务要在更高层面上发展和普及,需改变当前各自为战的格局,放弃“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旧式思维,引导本地产业链做好长远规划。同时简化操作平台和流程,将多个相关生产应用环节进行整合,树立湖南本土电商品牌,搭建4G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并统一操作接口,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紧密合作、联动发展,把生态链逐步向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和深化。例如,湖南旅游和特产的移动解决方案、公共事务服务类一站式移动解决方案等。
(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电商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各类民间商会为桥梁,社会服务中介机构为依托,包括多方社会资源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电商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要在人才、技术、信息和应用等方面切实加强对电商企业的服务。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电商企业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上岗培训、再就业培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训。在技术创新方面,对进行新技术开发的电商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对其新产品的开发、员工培训等活动提供无偿资金资助,并以贴息贷款的方式优先为这些电商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在信息化方面,加强电商企业信息化建设和4G应用的步伐,完善内部管理系统与外部电子商务系统的相互融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应对贸易全球化趋势。
(三)大力开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当前一线城市的网购渗透率已经相当高,三四线和农村地区的网购水平较低,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而且农村地区由于电脑普及率不高,手机成为最重要的上网设备,因此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推广移动电商是更为可取的路径。4G出现以前的移动电商市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在交易品类方面,虚拟产品(手机充值、游戏点卡和彩票等)长期是移动电商市场规模的重要主体,真正移动端的实物销售规模并不大。4G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这一格局。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在售卖的产品品类上,虚拟产品占移动电商的比重会逐渐降低,实物类销售的比重会日益扩大。这一点目前已经在生活服务电商领域得到验证。这种变化正促使移动电子商务从过去的纯线上发展为线上线下一体化,即所谓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O2O模式的出现,提示我们必须将线上虚拟市场和线下实体市场进行全盘考虑,联动发展。
(四)大力发展物流业。
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直接拉动电商网络消费需求的增长,由此对物流产生大量配送业务,这对现有体系下湖南已近饱和的物流业将带来更大的市场压力。有物流专家指出,在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物流发送过程中,存储环节的要求趋于弱化,配送成为最重要的环节,直接为用户服务。配送过程中,物流供求信息实时全面的更新至关重要。但在海量的数据面前,如何掌握最新、最全的供求信息,是摆在物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势下,利用4G移动互联技术,在网络上整合中国物流资源信息、开发更智能和适应行业最新需要的APP系统是亟需发展的环节。通过APP系统将大量整合的物流行业供需信息到网上,有利于销售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更及时地沟通与合作,实现更快捷的物流服务。另一方面,加大对三四线和农村地区物流网点布局,升级车辆,将更多中高端轻卡加入物流配送体系中,结束物流业作坊式派送的局面,以提升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4G是移动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但二者的结合现在还远没有释放出大于二的合力出来,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湖南而言,抓住机遇,大力推进4G通讯技术与移动电子商务的有效结合,引导移动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对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docin.com/p-663087456.html,2013-06-07.
[2] 张丽萍,胡坚波.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和趋势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0(05):1-24.
[3] 王智洋.湖南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调查报告[DB/OL].docin.com/p-722068534.html,2013-11-06.
[4] 覃伟霞.4G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探讨[J].电子商务,2011(0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