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县是全省重点竹产区之一,竹类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近年来,全县竹产业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经营粗放、质量不高、投入不足等问题。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绿色质量,推动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林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打造生态文明展示区,现就加快我县竹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竹产业的重要意义
1、竹子是重要的可再生森林资源,在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发展生态旅游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培育、开发和利用竹类资源,加快竹产业发展,对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生态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培育、开发和利用竹类资源的重要意义,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推动全县竹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我县现有竹林面积14.2万亩,毛竹立竹量2100万根。由于受传统经营观念等因素影响,竹林生产经营和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与竹业发达地区相比,尚具很大的发展潜力。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得力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如期实现全县竹业发展目标。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竹资源培育为基础,以提升竹林质量为支撑,以林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结构调整,实施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逐步形成贸工林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竹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竹产业经济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4、基本原则。坚持统一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适度竹林资源培育与强化竹林质量提升相结合;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以优化产品结构为重点,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坚持科技兴竹,提高竹产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5、发展目标。2011年—2015年,全县新造竹林2万亩,完成5万亩竹林质量提升,竹林总面积达到17.8万亩,培育竹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家,竹业总产值达3亿元,竹农在竹业上人均收入达1500元以上。2016—2020年,全县新造竹林3万亩,完成7万亩竹林质量提升,竹林总面积达22.8万亩,再培育竹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家,竹产业总产值达8亿元,竹农在竹业上人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
6、建设步骤。共分三步走。第一步: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在祁山、凫峰等毛竹重点乡镇开展竹林增产增效提升活动,使竹林亩效益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以上。第二步:将竹林增产增效提升活动成果向其他竹子主产乡镇推广,在竹子主产乡镇建设竹子现代示范区。第三步:在全县所有竹子分布地区全面开展竹林增产增效提升活动,逐步在全县建成竹子现代示范点(片)1万亩以上,示范点亩均年产值超600元。
四、政策措施
7、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和督查全县竹产业发展工作。将竹业开发工作列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年终对各乡镇竹业开发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各乡镇要建立健全相应领导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加强竹产业发展的领导,确保我县竹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8、制定发展规划。各乡镇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竹产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把竹林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市场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要建立健全竹产业发展领导责任制和竹业示范基地检查验收制度,确保竹资源持续开发和利用。林业主管部门要掌握竹产业发展动态,及时解决竹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直相关部门要及时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共同推进竹产业发展。
9、加大政策扶持。采取以奖、增加信贷和农业发展资金的投入、聚集社会财力、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等多种渠道,广筹资金,保障有效投入到位。县政府每年拿出不少于5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竹林培育和笋竹加工企业的发展。积极整合重点林业项目,优先安排毛竹造林和竹林恳复。允许笋竹林经营者以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权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用于笋竹林建设。各金融机构对从事竹产业发展的企业,在符合贷款政策的前提下优先给予贷款。积极鼓励扶持个体、企业及外商出资造林,发展我县竹业产业。
10、建立科技示范。加强技术培训,狠抓科学育竹、科技兴竹。5年内,依靠科技进步使低产竹林由目前的每亩产值不到200元增加到400元以上。在毛竹重点乡镇建立竹子现代示范区,推广丰产栽培技术,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科技含量。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科技信息等多种形式送科技下乡。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林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上山入林,与村、场、大户“定点挂钩”,开展技术开发、示范、推广、承包等有偿服务,提高竹农管理技能、竹林产量、质量和效益。
11、实行科学经营。对竹林进行全面科学的调查规划,根据地形、坡向、立地条件、交通情况、劳力状况的不同,确定经营类型,根据加工业布局、市场需求情况区分不同培育目标,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户造林等方式新造和垦复毛竹林,特别是要重点抓好笋用林培育。要充分发挥我县优良适生竹种多的优势,大力开发乡土竹种资源,着重发展中、小径竹,逐步提高竹林产出效益。加强竹林中有价值的阔叶幼苗幼树保护,改善林分结构。加快林道建设,改善竹林交通条件。
12、创新发展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参与全县林地和竹林使用权的流转;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或投资竹业开发,兴建竹林基地和竹产品加工基地;鼓励竹农将分户经营的竹林经营权流转给竹业龙头企业或个体承包大户,实施规模经营。对依法流转获取竹林使用权并投资开发竹林基地的,及时给予办理林权登记手续,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县镇位于最北端,距县城23公里,与区、区、区和三台县交界,地处两市五县(区)八镇交汇之地,是北部重镇,素有“北大门”之称。全镇幅员面积81.88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0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户数15492户,总人口39901人,非农业人口4665人。全镇有耕地面积39901亩,其中:水田18300亩、旱地21601亩。
二、发展优势
交通:
水源:
区位:一是地处八镇交汇之地,近邻百万人口城市,流动人口对比常住人口成倍增加。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休闲旅游消费需求和需求量更加突出。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农业生产条件好。
三、农业产业现状
我镇按照“山上林果药、田里稻鱼虾”的生态农业模式,依靠科技进步,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持模式,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种水产、生猪和蚕桑养殖、多经产业四大产业。
四、下步产业发展重点
按照省委《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方案》等“1+24+1”工作方案和市、县农业发展规划,立足镇粮油+水产特色产业实际,实施产业基地提升工程。推动“12316”工程(1指“1个镇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园区”,2指“建设片以产业大道为主线的产业核心区,青市片以花岩村为主的稻鱼综合种养产业核心区”,3指“优质粮油2.5万亩、特种水产8000亩和优质牧草10000亩”三大主导产业,16指“16个行政村,每个村着重建设一个‘一村一品’产村相融示范片”)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连片建设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基地。把县众合粮食发展中心建设成全省首家功能齐全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基地,把正大龙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川北特种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凤凰熊猫草”科研示范基地,为把省委1+24乡村特色产业试点镇建设落到实处作出努力。
五、存在的困难
1、资金不足:无工业无税收收入,运转靠财政转移支付。敢想无钱干事。无法跳出看未来的发展和定位,无法高起点做出特色农业小镇全域产业和发展规划。
2、建设用地困难:可用建设用地和一般耕地太少,完全不利农旅融合发展。
3、水库不能合理利用。农旅融合休闲旅游缺乏亮点。
六、对策和建议
1、规划先行。以区域性特种水产小镇、对外窗口和后花园定位,请专业机构高起点量身定制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充分运用“树、创、促”主题实践活动成果,以深入开展“百家破百题”活动为主要抓手,结合本局整改方案和职能特点,集中力量开展“科技创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市政府与中科院合作,真正让党员群众看到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成效。
二、时间安排
从7月中旬开始,到8月中旬结束。
三、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开展“科技创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
主要措施:
1、开展前期调研。采取电话咨询、网上搜集、实地调研摸底等形式,对北京“创新型乡镇”建设工作进行前期调研,对我市部分乡镇进行考察。
2、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型乡镇实施办法》。在调研、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制定我市“科技创新型乡镇实施办法”,明确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指导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3、确定试点乡镇、部署试点工作。选择有一定科技创新工作基础的2-3个乡镇进行部署,在乡镇科技发展规划、科技项目包装、科技信息直通、领导干部培训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工作。
牵头领导:*
责任部门:农业(社会发展)科
完成时限:八月中旬
(二)深入推进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
主要措施:
1、邀请中科院专家来秦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为企业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2、与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3、与中科院研究调研工作方案,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工作,对全市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诊断。
4、筹备召开中科院技术项目洽谈会,为全市企业提供先进适用技术和项目。
牵头领导:赵丽萍
责任部门:综合计划科
完成时限:八月中旬
四、具体要求
1、领导重视,加强领导。
党组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抓落实、见成效的表率作用。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集中攻坚月”活动,亲自督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分管领导要亲自抓主要问题,对关键环节、重要工作进行严格把关,亲自督促指导;责任科室要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局活动领导办公室要注意跟踪活动进展情况,督促工作进度,把上级的指示要求及时传达到位、抓好落实。
2、积极稳妥,全力推进。
你们好。
我叫,今年岁,学历,个人工作经历介绍,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一次与其它同事公平竟争的机会,我竞聘的岗位是市规划发展科和市场开发科的科长。这两个科室都是我们到位的主要职能科室,与原来的规划与市场开发科相比,这两个科室的工作任务肯定更重、胆子也更沉,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两个岗位上发挥自己所学,给各位领导作好助手、当好参谋,同时也给自己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我认为自己竞聘这两个岗位的优势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我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大学期间我学习的就是旅游专业,对这个行业有比较清醒地认识,同时比较注重提高自己理论素养,大学里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工作后也没有放弃学习,自己购买了大量的书籍,供闲暇时间阅读,平时也能通过互联网等积极学习其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扩展,理论水平得到稳固和提高,有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
二是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参加工作以后,我一直在规划与市场开发科工作。两年来,在分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工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对规划和市场开发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今年1月份,被单位聘任为规划与市场开发科科长,这是领导对我自身工作的肯定。虽然现在规划、市场开发科一分为二,但我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能够胜任这两科的工作,做出与岗位相符合的工作实绩。
竞聘这两个岗位,对我来说是一次机会,但更多的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培养和信任。在这里也谈一点自己对今后工作的一点想法。
规划发展方面:
1、尽快编制完成全县旅游“十一五”发展规划。根据市海洋旅游“十一五”发展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列岛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本,尽快编制出县海洋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在今后五年里更好的指导全县旅游业发展。
2、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在年,我们配合势力进行了全县旅游资源普查,普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利用这次资源普查的成果,汇集开发价值较大的资源,建立旅游项目库,明确将来的旅游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3、加强景区建设规划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参与县内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和各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的评审。加强对全县景区规划的管理,禁止随意开发建设,确保每个建设项目都有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并负责监督有关单位严格落实既定规划方案。
4、积极申报a级景区。今年我参加了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员培训班,从我县旅游区的建设情况看,基湖核心景区是最有希望成为我县首个a级景区的单位,接下来要指导和帮助他们做好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并随着我县各旅游区的开发建设,随时做好个新建项目的a级景区申报、推荐和评定工作。
5、优化结构,开发旅游产品。以休闲度假为突破口,贯彻“重点旅游工程优先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优先发展、大旅游产品优先完善、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优先打造”的发展策略,大力开发渔家乐旅游、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等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产品。
6、做好各乡镇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目前大多数旅游乡镇还没有编制自己的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开发方面以自主开发为主,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规划科要发挥自身职能,指导各旅游乡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走科学发展之路。
市场开发方面:
一是深入开展市场调查,高起点制定宣传促销方案。在主要客源城市和来嵊游客中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旅游消费群体成分、了解列岛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地位,以此为基础,制订旅游市场开发计划和宣传策略,并提前做好每年的年度实施方案。
二是协助实施旅游节庆,举办主题活动。协助做好每年一届的中国贻贝文化节期间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同时通过与网站、电视等合作,每年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主题活动,逐步打响旅游的品牌。今年与电视合作举办的海鲜总动员、自驾车之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是做好宣传队伍的组织工作。组织下属旅游企业参加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在各主要客源城市和潜力城市举行几次较大规模的旅游推介会,条件成熟的话,组织“大篷车”宣传,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四是转变传统促销方式。一直以来,政府都是我县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主体,各旅游企业参与。今后,要努力转变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政府部门逐步淡出旅游宣传促销的舞,而由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自主开发旅游市场,争取客源。
五是做好旅游网的筹建工作。目前已与中国博客网达成初步协议,由他们负责为旅游网的设计及维护,
下一步要做好全县旅游信息的收集工作,网站建成后做好网站信息的更新和日常管理工作。
六是整合资源,开辟旅游线路。根据我县旅游资源分布特点,重点推出西部石景观光游、港桥游、商务旅游,中部海岛海滨休闲度假游、列岛观光游、渔家乐游,东部渔乡风情游、贻贝之乡游、渔港重镇游、游艇海钓游、碧海潜水、人文怀古旅游等多条精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通过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影响我县环境质量、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完成生态示范县建设任务。
二、整治重点
着重抓好河流域段的环境保护。
三、整治措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真正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支持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履行环保职责。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对照县政府的要求狠抓落实,建立环境责任追究制,对环境质量出现恶化,环境污染反弹,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掌握情况,专题研究,制定方案,切实解决问题,把整治工作真正抓到底,抓到位。
(三)强化监管,控制源头。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与法律的手段,依法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把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国土、技监、安监、工商、规划、经贸、电力、金融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要加大查处力度,依法关闭、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的采选、冶炼企业。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四)严肃纪律,加强管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乡镇、单位和职能部门缺位、越位、错位造成环境监管不到位,导致发生污染事故和因污染引起的重大的,要依法依规给予相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入股分红等违法案件和擅自向取缔关闭企业供电、供水、提供火工产品的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整治不力和整治不彻底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及乡镇、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并给予经济处罚。
为加快我县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发展的决定》(渝府发〔*〕98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为主线,加快商贸网络体系建设,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推进传统商贸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传统流通格局向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转变;坚持发展商贸流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相结合,加快构建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市场法制监管、监测调控及商业信用等三大商贸流通市场环境工程体系建设,促进市场繁荣与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测调控相结合,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和谐发展。
(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一保(保障市场供应)、一建(建设城乡统筹商贸网络)”为抓手,完善县城商贸“十个一”和乡镇商贸“五个一”工程建设,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培育大企业、搞活大流通。到2012年,实现“四个翻番”、“两个突破”,构建三峡库区旅游商品“购物天堂”和“风味美食之都”,流通现代化水平和区域聚合辐射能力明显提高。即到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总数、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总数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分别达到40亿元、64亿元、50家、4个;商业增加值、商贸从业人员分别突破10亿元、5万人。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800万美元,外派劳务实现200人。
二、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三)打造商贸服务平台。加快城乡商业设施建设步伐,积极打造县、乡(镇)、村三级商贸服务平台。大力实施县城商贸“十个一”工程,两年内至少建成一个中心商圈、一条商业特色街、一个综合批发市场(专业、特色市场)、一条餐饮娱乐夜市街、一个商业示范社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一家龙头商贸企业、一家四星级以上宾馆、一家餐饮名店、一个品牌展会。积极推进乡镇商贸“五个一”工程,各乡镇在2012年以前至少打造一个商业中心(商业集聚区)、建设一家品牌连锁超市、新建或改造一个农贸市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培育一家知名餐馆、一家星级农家乐。2009年底,全面改造或新建每个乡镇日用品和农资连锁经营超市,以及每个村级日用品和农资便民放心商店,确保两年内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全覆盖。
(四)推进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构建农村商贸流通“六大”网络。一是加快完善以县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连锁经营超市为骨干、村级便民放心商店为基础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两年实现全覆盖。二是支持农资龙头企业开展配送、加工、采购和技术服务,以及农机具租赁、维修等多样化服务,为现代农业提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服务,建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络。三是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纪人、运销大户,着力打造从基地、加工到市场、配送、终端一条龙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四是坚持统一规划、标识、协调价格、衡器、车辆、服装、管理及规范经营等“七统一规范”,着力打造点面结合、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五是大力发展城乡餐饮、洗染、摄影、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生活服务网点。授牌确认有实力、有信誉的服务企业、经营大户和专业服务队伍,建立上门服务和集中服务相结合的农民生活服务网络。六是充分利用和整合科技、信产、农业、供销、通信等部门的农村信息资源,搭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建立集“信息、交易对接、咨询互动”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
(五)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积极实施便民服务工程,发展护老托幼、维修、回收、洗染、美容美发、送餐服务、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等便民服务业,增强社区在家政、看护、保洁、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汽摩、建材、家具、机电、化医、服装和农村消费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大力发展便民早餐、中式快餐、风味小吃及“农家乐”等社区餐饮,挖掘餐饮文化内涵,推进餐饮业特色经营,着力提升餐饮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引进商业企业落户社区,促进典当、拍卖、再生资源企业发展。鼓励城镇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社区创业服务工作。各乡镇要引导街道居委会加快发展社区商业服务。县商委、发改委、财政、劳动、质监、药监、工商、移民等部门要大力支持社区商业发展。
(六)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加快规划建设南北两岸货运中转中心,重点打造水天坪工业园、镇江精细化工园、丁庄溪、高家镇等物流园区,逐步构建各种物流配送布局结构合理、技术设施先进、运转畅达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引导本地流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县外物流企业,重组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促进传统的货运部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化。鼓励有条件的生产企业科学设置供应链流程,逐步分离物流业务,积极发展理货、采购、仓储、分拨、配送等第三方现代物流业。积极推广现代流通方式,拓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视购物等新型流通方式的领域。支持物流企业以多种方式与县外及境外先进物流企业合资、合作,建立与生产基地直接挂钩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
(七)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加快完善和落实《*县突发公共事件生活物资应急保障预案》,加强物资储备,建立完善粮油、猪肉、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日常生活用品和药品、棉被、帐篷、民爆物品等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持合理储备量。建立应急商品信息数据库,提高区域调剂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储备商品的管理及定期轮换,保证应急物资质量。县商委、物价、工商、农业、粮食等部门要加强对日常商品供应和价格情况的动态监测,强化预测预警,引导供给需求,维护市场稳定。
(八)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实施“引进来”战略,抢抓沿海梯度转移契机,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引进商贸流通知名企业。重点引进先进的营销方式、经营理念和流通技术,引导外资投向农村市场和流通现代化建设。吸引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我县设立连锁店和物资采购配送中心,推动更多企业进入零售企业全球销售网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商贸企业到县外及境外拓展市场空间,发展营销网络,将*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鼓励生产性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做强做大。加强与市内外其他区县(城市)服务贸易方面的往来,打破地区封锁、内外贸及行业分割,促进各种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鼓励平等竞争。加大农产品标准化出口基地和示范区建设力度,力争藠头、榨菜、肉牛、药材等基地纳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和农产品标准化出口基地建设,争取对肉牛、藠头等实行原产地保护政策。
(九)努力营造发展环境。加强商贸流通领域诚信建设,大兴“诚信经商”之风。鼓励商贸流通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逐步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健全商业信用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垄断经营、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低价倾销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建立产品购销随附单制、可溯源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生猪屠宰、酒类流通、特种商品、危险化学品及民爆物品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规范发展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作用。加强商业文化建设,将*神曲文化、民俗文化、三峡移民文化及风土人情融入商业设施和商业经营活动,营造商业文化氛围。
三、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四大家”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商委,负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机构和人员负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及协调服务。发改委要跟踪商贸流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国土房管部门要为商贸流通协调落实好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农业、畜牧、粮食、供销等部门要积极参与
农村市场的开拓,文化广电部门及新闻媒体要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旅游、统计、工商、质监、卫生、环保、交通等部门要根据职能职责,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全县商贸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完善建设规划。坚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与旅游、金融、房地产、文化、体育等产业相促进,加快编制完善商贸中心建设、商业网点布局、现代物流发展等商贸发展规划。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对大型商贸设施建设要进行合理调控,在规划部门核发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许可证之前,由商贸主管部门出具商业网点规划的确认意见书。建立大型商贸设施建设项目监测系统,对网点数量、布局、结构及市场需求实施动态分析,引导企业投资行为。
(十二)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基金匹配机制,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基金预算从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以后每年按10%增加预算,用于商贸流通产业建设项目贷款担保和贷款贴息、应急保供物资储备轮换和贷款贴息的部分费用,以及商贸流通十强企业的考核奖励和项目工作经费等。金融部门要大力支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业贷款利率差别化定价机制;大力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逐步降低餐饮店的银行刷卡费率;鼓励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向商贸流通业领域投资。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等要向商贸流通产业倾斜。对年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的新办餐饮住宿、居民服务业的连锁企业,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两年征收后全额返还,后三年减半返还;对年营业额100万元以上、且实际纳税在5万元以上的家政服务企业,年终按企业当年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给予奖励,由财政资金予以兑现。
(十三)加强发展扶持。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十强商贸流通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坚持每年开展“商贸流通业十强”评选表彰活动,对其法定代表人进行奖励。工商、质监、国土房管、环保、市政、卫生防疫、公安等职能部门涉及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收费,按收费标准的低限予以收取。物价部门要加强对收费的监督检查。市政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商贸流通重点企业举行节日促销活动。加快推进工商企业用电、用水、用气同价。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发展烟叶产业为目标,按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和烟叶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配套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完善烟叶生产组织,优化烟叶管理流程,突出烟农主体地位作用,努力实现烟叶生产协调发展,构建县发展烟叶产业的新模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二、目标任务
考核种植面积5000亩,考核收购烟叶15000担。
三、区域布局
以韩坊、沙地、王母渡、大埠、长洛、大田等六个乡镇和小坪办事处为烟叶产业重点发展产区,列入县绩效考核。其它乡镇为烟叶自由发展区域,不列入县绩效考核。
四、时间安排
2012年12月中旬前,优化种植布局,各乡镇要抓一个以上200亩集中连片示范点,在12月10日前完成播种育苗,12月底前完成冬翻初整地,县烟草公司与烟农签订好种植合同。(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1月份:开好全县整地作畦调度会;月底完成烟田整地及盖膜待栽,并施好基肥,搞好田间“三光”,开好“三沟”;落实好烤房建设任务,堆沤好营养土;调运、储备和发放好烟用物资。(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2月份:搞好商品化育苗管理,及时进行剪叶、施肥、炼苗;下旬进行膜下小苗移栽,新建烤房完成主体工程。(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3月份:办好大田移栽技术培训班,开好全县大田移栽调度会,本月5日至10日进行大田移栽;移栽后及时办好大田管理技术培训班,抓好小培土,月底验收新建烤房。(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4月份:20日前,完成大培土工作,同时施好肥、管好水,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5月份:月初办好烟叶烘烤技术培训班,做好烟叶烘烤前的准备工作(备好煤、柴,检修或调试好烤房等),中旬开始烟叶烤制。(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6月份:进入烟叶烘烤高峰期,抓好大田烟叶的后期管理。(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7月份:办好烟叶清级扎把及烟叶保管的技术培训班;做好烟叶烘烤扫尾阶段,月底组织召开烟叶收购工作会议。及时落实收购场所、整顿烟叶流通市场等。(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8月份:开好全县烟叶收购平衡会,平衡好各站之间的等级标准;开始收购烟叶。(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9月份:继续抓好烟叶收购工作,维护好烟农和企业的利益。(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10月份:做好烟叶收购的善后工作。(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11月份:做好年度总结工作,提出下年度烟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落实好下年度烤烟种植面积。(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12月份:开好全县烤烟面积落实、漂浮育苗调度会,办好漂浮育苗技术培训班。(责任单位:县烟草公司、县经作办、各有关乡镇)
五、奖扶措施
(一)完善扶持政策
1.烟叶税在考核任务内实行县、乡、村2.5:5.5:2.0分成。对超额完成考核收购任务的,超额部分的烟叶税全部奖励给乡、村,具体分配比例由本乡镇制定。
2.县级分成的25%烟叶税,用于建立烟叶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补贴烤房建设、奖励先进、支付县经作办日常办公经费和建立灾害风险基金等。
(1)烤房建设扶持:2013年新建密集型烤房由县经作办给予每座1万元补助(全县20座),项目由各乡(镇)申报经县经作办批准后组织实施,在春节前实施完成,经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合格后给予补贴到位。
(2)奖励先进:对收购烟叶2000担以上且完成考核任务的乡镇,县委、县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并给予2万元的奖励;对交售烤烟总量达1000担以上的村,给予“千担村”奖,每个村1万元,同时每增加200担另增加奖励0.2万元,对交售烟叶100担以上、且均价高于全县均价的烟农,给予“示范户”奖,每户奖0.1万元;对完成收购任务的乡镇,分别奖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分管领导,具体奖励办法另文下发;对在烟叶生产中有突出贡献的先进烟技人员和抓烟干部,给予“先进个人奖”,全县共奖励10名,每名奖0.2万元。
(3)维持给予县经作办原有工作经费10万元。
(4)剩余资金作为灾害风险基金和其它用途,实行跨年度滚动使用(以上资金除第(3)项直接拔付县经作办外,其余资金由财政核拔)。
3.县烟草公司要加大对烟叶产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具体办法报县经作办备案。
(二)实行合同收购制度
县烟草公司要按照年度计划,实行合同收购。烤烟的等级确定由县经作办与县烟草公司依有关标准共同商定并印发至各有关乡镇,由县经作办监督执行,实行一个标准、一个等级、一种价格收购,现金支付、不打白条。
(三)实行企业自主经营
烟叶种植基地的建立,从品种确定、种苗繁育、日常技术指导及烟叶收购等,均由县烟草公司按照上级规定自主决定。乡村组织和县经作办及其派驻乡镇的烟技站应协助县烟草公司抓好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基地的落实,并维护好烤烟收购秩序。县烟草公司可依据各个生产环节制定并印发详细的阶段性工作方案至各有关乡镇,并报县经作办备案,以便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非重点发展的乡镇,由县烟草公司自主培植商,由商代表县烟草公司直接与烟农签订生产与收购合同。以探索公司﹢商﹢烟农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P键词] 竹山县 畜牧业 绿色发展 成效 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264-02
1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情况
1.1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初具规模
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标准,积极推广了标准化养殖和循环生态养殖,加大了对新建、改建畜禽圈舍的技术指导力度,稳定猪禽,狠抓牛羊,努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形成“龙头企业+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养殖收入持续增长,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全县累计达到畜禽标准化养殖场708个,养殖小区145个,养殖企业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5个。
1.2 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
一是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和推行了动物防疫承由第三方承包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季防月补相结合的动物免疫工作,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和小反刍兽疫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做到了应免尽免,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全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二是把动物免疫率、建档率、标识佩带率和动物疫苗管理及空瓶回收等“三位一体”到位率作为动物防疫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三是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工作得到省局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并顺利通过验收。
1.3 动物卫生监督措施得力
一是将动物卫生监督监管工作作为重点制定措施、细化方案,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二是把握热点,积极应对。对违禁物添加、药物残留等热点问题,采取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手段,坚持县、乡、部门区域联动,与公安、食药、工商等部门联合,加大打击力度,确保热点不热;三是破解难点,严厉打击。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全监管”;四是全程推行“痕迹化”监管模式,确保执法监管工作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有记录、有数据,实现监管服务有章可循、责任追究有据可查、奖罚分明有据可依;五是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创优争先、省食品安全创建县活动为契机,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我县“舌尖上的安全”。
1.4 科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工作,编印精准扶贫畜禽养殖技术手册发放到全县各扶贫工作队、贫困户,有效确保了贫困户养殖安全顺利、产业扶贫方法科学可行;二是引导养殖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从养殖场选址、栏圈设计、种苗引进、生产管理、污染防治等全方位提供免费技术指导,组织畜牧技术服务团队和选派畜牧科技指导员,定点联系指导各规模养殖场(户)产业发展。
1.5 畜牧产业扶贫亮点纷呈
一是按照“精准扶贫、畜牧先行”的工作思路,制定了《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指导意见》,为推动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积极开展扶贫户畜禽种苗供应工作,动员县内10家规模养殖场(黄牛3家、生猪2家、山羊2家、鸡3家)参与完成供种企业招投标,确保优质畜禽种苗源头安全;三是突出郧巴黄牛产业发展,发展50―100头郧巴黄牛规模养殖场,辐射带动全县贫困农户;四是成立郧巴黄牛养殖协会,辐射带动黄牛养殖户抱团发展,有力促进畜牧产业扶贫,增强规模黄牛养殖场的经验交流、信息互通、带领弱势会员走出发展困境,找准了帮带路子。
1.6 产业项目建设实现突破
积极向上争取了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牛扩群增量、退耕还草、南方草地推进行动、生猪调出大县、现代农业畜禽发展、畜禽标准化养殖等畜牧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畜牧产业发展。
2 主要工作及成效
2.1 及时调整了发展思路
根据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我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强力推进畜牧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污染型向生态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循环型转变,并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制定了《竹山县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全县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指导全县畜牧业科学发展、合理发展、有序发展。
2.2 研究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
联合县环保局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各养殖场进行综合调查,实地查看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详细了解各养殖场生产现状、现实困难和业主真实想法,研究制定了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及各规模养殖场“一场一策”治理方案。印发了各乡镇任务清单和养殖污染治理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模式,为各乡镇和养殖业主开展污染治理及粪污利用提供详实的资料和可借鉴的办法。
2.3 强化了组织保障措施
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畜牧、环保、农业、财政、国土、农机、金融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乡镇把绿色转型作为事关畜牧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
2.4 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
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畜牧兽医局与乡镇防检工作站分别签订了“竹山县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县创建暨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将主要工作以责任状形式落实,同时制定考评细则,明确任务,明确责任。
2.5 开展了创建活动宣传
一是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各乡镇政府、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养殖业主、防疫员等参加全县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县创建动员会议;二是印发《竹山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倡议书》、《竹山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倡议书》、《竹山县动物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发至乡镇、村、组及规模养殖场;三是举办专题培训班,利用电视、局域网等媒体广泛向社会公众、养殖业主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社会关注、业主参与、公众监督”的浓厚氛围,为养殖污染治理奠定了思想基础。
2.6 主推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
启动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初期,在全县选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养殖场作为试点,开展污染治理模式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的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办法。在现有成型模式中,选定“粪污制沼、沼气供户、沼液(渣)种菜(树)”的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在全县推广
2.7 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取得实效
一是对全县畜禽养殖区域实施了精准划分,制定了《畜禽规模养殖区域划分实施方案》、《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三区”划分,进一步完善了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有效升了全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力争十三五期末,我县畜禽养殖实现“零排放”目标,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二是多次召开问题督办专题会议,针对各自不同的问题实际,严格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对各污染问题实际现场督办,确保环境问题整改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三是及时发放《规模养殖场面源污染情况调查表》、《养殖企业监管名录》由整改工作专班深入全县各养殖场实地,对养殖情况开展摸底,对污染情况不定时排查,做到了养殖情况心中有底、污染情况心中有数、整治情况扎实长效。同时加强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养殖技术的宣传,积极推广种养殖业循环发展模式,变废为宝,把环境整治、绿色发展、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畜牧业生态、立体、长效发展机制,真正做到“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
3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3.1 养殖观念落后
养殖户生态养殖意识较低,缺乏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最近几年,农村的养殖业发展迅速,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许多养殖户将畜禽粪便直排到周边环境中,在造成排泄物浪费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影响。
3.2 基础条件薄弱
长期以来,畜牧业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困扰,各项基础设施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地改观,畜禽良繁,动物防疫、畜牧科教等服务体系普遍存在设施简陋,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3 ^域布局欠妥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加之农民缺乏科学知识,养殖场建设随意性很强。一些养殖场周边没有相应的农田、果园、茶园等,粪尿很难就近消化。
3.4 科技推广滞后
在科技研究与推广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畜牧业资源的深度利用不足等。由于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技术没有全面推广应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的投入相对不足,生态畜牧业主要以养殖场自筹资金为主。由于投入不足,造成畜牧业的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较薄弱。
3.6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一是奖励机制不健全,中央、省级财政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多,而县级财政投入到畜牧业发展的资金相对较少;二是畜禽养殖企业融资困难,养殖业投入大、风险高、效益低,规避风险的机制还未真正建立。
3.7 面源污染日渐突出
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禽规模养殖场数量不断增加,集中、量大的畜禽粪污给养殖企业的处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少数养殖场还存在污染防范未到位、无害化处理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难题。
4 主要建议
4.1 强化生态意识,加快观念更新
要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激发他们建设生态畜牧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畜牧从业人员真正认识到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作用。
4.2 抓好功能区划,实现协调发展
要结合农业功能区建设,按照种植业和周边环境的承载量,科学规划畜牧业的布局和规模,大力推进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牧业用地规划,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有效突破畜牧业的用地瓶颈,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
4.3 推进小区建设,资源集中利用
按照已编制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在适养区内规划建设畜牧小区,积极引导中小规模畜禽养殖户入小区发展养殖。加强对小区外散养户改建、扩建畜禽栏舍用地的监管,逐步建立用地申报制度。
4.4 依靠科技创新,推广适用技术
加快生态循环型畜牧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把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发展资源节约型畜牧业和集约化畜牧业,重点推广节地、节水、节料、节药和节能措施,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畜牧业循环经济,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农牧结合,提升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努力做到既推进农牧结合,又节约肥料资源,既改善土壤地力,又保护生态环境。
4.5 优化政策导向,夯实发展基础
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推进建设生态循环型畜牧业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积极争取政府出台扶持农牧结合、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要对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所需的管网设施、沼液肥水贮存池、槽罐运输专用车等加强财政补助。
关键词: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 背景 意义 工作目标 工作内容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266-01
浙江苍南工业园区是2006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省级开发区。经过三年多的快速发展,园区2.41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基本开发建设完成,现有入园企业52家,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财政税收2.5亿元,形成了以玉苍钢业、名绅电器、木兰摩托、神硅电子等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群,机电、太阳能光伏、家具、食品加工等一批产业集聚园区,苍南工业园区作为苍南工业崛起主战场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苍南工业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园区启动区2.41平方公里的范围已接近开发完成,扩区工作仍在努力之中,扩展区6个平方公里的农用地调整也需要时日。如何居安思危,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苍南工业园区这一省级开发区的品牌优势,更好地带动周边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发展,把苍南工业园区与周边乡镇工业功能区进行整合提升,建立工业园区组合区,成了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富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课题。下面结合苍南实际进行粗浅地探讨。
一、省级工业园区组合区的内涵
所谓省级工业园区组合区是指在新形势下加快省级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在行政隶属关系和财政税收体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以省级工业园区为依托,按照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以一个省级工业园区组合带动数个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为产业园区,以充分发挥省级工业园区的品牌优势和乡镇工业功能区的资源优势,扩大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二、建设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的背景和意义
浙江苍南工业园区是苍南县唯一的省级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好苍南工业园区的品牌优势和政策优势是苍南工业经济实现战略提升和跨越发展的关键。要加强苍南工业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一个高效、优质的服务平台,使之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还任重道远。苍南工业园区与周边乡镇如桥墩镇、宜山镇、钱库、金乡镇等的工业功能区之间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车程不超过30分钟,各乡镇工业功能区之间无序竞争的状况有待改变,实现区域联合开发协调发展既是可行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1.建设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省级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的整合提升实质是对生产力空间布局的优化,是对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集聚和最佳配置,是应对苍南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等制约因素的有力突破,是新形势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2.推进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前苍南县工业正处在转型优化、全面提升的关键阶段。推进这项工作,有利于组合体统一科学规划、统一公共设施建设、统一招商引资、统一区域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环境、机制等综合优势,推进新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3.推进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建设是促进区域联合开发、协调发展,加快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借助省级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完善园区平台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园区建设发展水平,促进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建设“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的工作目标和内容
(一)工作目标
以苍南工业园区为依托,带动县城周边乡镇的工业功能区,如桥墩镇、宜山镇、钱库、金乡镇的工业功能区为产业园区,形成1+4模式的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将原来苍南工业园区2.41平方公里的用地范围通过建组合区的形式拓展到8.6平方公里,逐步建成高新技术园、机电产业园、水产加工园、服装加工园、家具产业园、食品产业园、针织棉纺园、印刷包装园、商标礼品园等九大园区,真正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的实施意见》精神,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苍南县跨越式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内容
1.做好组合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理念,做好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产业发展主规划和各产业园发展子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发展特色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和特色产业集聚。在规划指导下,明确组合区的建设规模和产业定位,明确项目准入条件,设定符合国家和苍南发展的能耗、环保、技术以及安全标准,加强能耗量化监测、评价和管理,严禁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淘汰和禁止类项目进入园区。
2.建立组合区统一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浙江苍南工业园区这一省级工业园区的品牌优势,加大对外联合宣传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以各种招商推介活动为契机,组成各种招商团队,积极开展专题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联合招商,研究招商对策,落实招商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强化产业招商,力争更多“大好高”项目入园。
3.充分协调利用好组合区的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引入好项目到相应的功能区,淘汰落后项目,逐步优化组合区产业空间布局。在当前土地资源紧张,特别是苍南工业园区目前可供出让土地存量不多的情况下,组合区可根据要求入园企业的具体情况,引导企业到相应的乡镇工业功能区,既可解决企业用地难题,又可解决乡镇工业功能区较难吸引好的项目的矛盾,提高组合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最大化。
4.创新组合区管理新体制。建立与组合区管理职能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管理体制,创新组合区开发建设的模式和机制,进一步推行多主体构成、多元化融资、多方式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机制,拓宽组合区建设融资新渠道,推进组合区管理社会化、市场化。通过组合区与外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加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更好地指导组合区企业的发展。
5.营造组合区良好投资发展环境。树立“重商、亲商、敬商、扶商”的服务理念,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管理方式创新,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致力于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品牌引领、服务平台构建、信息化带动以及区域创新体系、专业化协作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帮助组合区企业与外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国内外重大项目的对接,提高组合区企业的竞争力。
四、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建设实施步骤
1.组合区的审批认定。由县经贸局负责牵头组织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的整合工作,将苍南工业园区与地理相临、产业相近、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如桥墩镇、宜山镇、钱库、金乡镇的工业功能区率先进行组合。向省经信委提出申报,由省经信委认定。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苍南工业园区组合区建设筹备领导小组,提出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交县政府审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按照“高目标定位、高强度招商、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的要求开展工作。
3.健全合作机制。建立“一园多区”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整合发展规划,研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各方之间要及时研究解决整合提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协商制定并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加强产业对接、资源对接、扩大交流、推进合并。
4.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工业园区组合区的整合提升,包含了战略规划提升、空间布局优化、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品牌引领、服务平台构建、信息化带动以及区域创新体系、专业化协作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诸多内容,为充分发挥组合区示范带动效应,经贸部门要在行业主导、技术改造、信息化技术应用、品牌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化改造以及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以更好更快地提升组合区开发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