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沟通交流问题范文

沟通交流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沟通交流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沟通交流问题

第1篇:沟通交流问题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交流;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11-01

交流和沟通在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尤为重要。然而,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往往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等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对学生交流和沟通能力进行培养,本来应该是学生表达的,大多时候老师取而代之。这种不利于学习的气氛一旦出现,将严重阻碍着学生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发展。我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活动开展训练。

一、课前几分钟交流和沟通训练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每堂语文课前用几分钟,安排几名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训练,交流和沟通内容可以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对新课预习情况汇报,或对在网上图书资料上收集的关于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的介绍,或是谈谈日常生活见闻和感受等等,让学生尽情地说他们想说的话,持之以恒,不仅训练了他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同时他们的胆量概括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也会相应得到训练。

二、营造交流合作的学习氛围

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合作不仅仅是课堂的一种组织形式,更是课堂中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途径。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更多地被看做是一种工具,过分地强调语文知识的灌输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意义的语文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和经验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合作,提高合作的质量和效率,是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问题。课堂中该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解决的,教师还是应该放手,但也不能放任自流,采取放羊式,尤其是对学生的“讨论”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组织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见解的机会,但实际讨论中,往往是优秀生讲得多,后进生从头到尾不说一句。在讨论后的反馈中,教师要有意识的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说出所在组的总体见解,然后加以表扬,只有这样,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都能得到发展、提高,也激发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实施新课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

三、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朗读能使人张流和沟通,使人积累词汇而丰富交流和沟通内容,朗读可分全班齐读,小组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双人读,单人读等不同方式进行。全班齐读是培养学生交流和沟通能力的最佳途径,因为它可使全班学生同时得到训练,这种训练方式辐射面广,时间集中,但在训练过程中,要留心观察,是否每位学生都已经读了起来。否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朗读方式,主要让每位学生都要得到朗读训练,最终达到培养交流和沟通能力的目的。

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

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语文,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只有开展有效的小组交流学习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和他人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机和空间。才能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拓宽思路,激活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人少为宜,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而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的问题情景中去。

五、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第2篇:沟通交流问题范文

【关键词】护理操作风险;沟通交流;形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622-01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因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称为护理操作风险。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中,如何协调各因素的关系、如何分享管理思想,如何迅捷地传递信息等,就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根据管理学有关概念和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认为解决此问题有效途径之一是沟通交流。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在医院的护理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中建立畅通的联系桥梁,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1 沟通交流的含义

根据管理学定义,沟通交流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思想或行为,其目的常常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任何一个沟通交流过程都有两个要素: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1]。因此,对于护理操作风险管理而言,沟通交流是指在医院日常管理行为过程中,两个或多个个体或群体间交流信息分享思想及情感的全过程。医护之间、护护之间、护患之间良好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医院护理操作风险管理高效的前提保证。

2 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沟通交流的形式

整个护理操作操作风险管理工作都和沟通交流有关。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按其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小,以及沟通交流发生的范围和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六个大类。

2.1 情感沟通。人类是有自我感觉、情绪、情感、兴趣、爱好、偏好、习惯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并非完全理性的,特别是患者,由于其处于特殊时期,非理性所占比重较高,他们特别需要护患沟通,护患沟通是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经[2]。因此,了解和疏导、调节人的情感,特别是增加护患之间情感交流必然是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

2.2 业务信息沟通。在日常工作中,护理过程是一个相互协作的过程,因此必然存在着怎么工作、应该怎么工作及目前工作如何的基本业务信息的沟通,这可称为业务信息沟通。

我们知道,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所有这些变化,都向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更大的工作决策和创造能力,也是护理工作存在着更高的风险。因此,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好坏,也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护理人员能否创造性地工作,能否及时传递各种业务信息。从实践中看,及时、准确、客观沟通,已经广泛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并确实对护理操作风险管理产生了积极作用。

2.3 责任、权利、利益沟通。现实中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机构,但也不排除要获得一定的收益。因此,任何一个护理员工,都要有比较明确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划分。护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构成了日常护理的劳动分工、岗位职责和授权划分。护理人员的利益,主要是经济利益和组织地位,它是医院吸引,激励护理人员为医院目标奋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

权利、责任和利益最好用书面式固定、确认下来,即以书面形式进行正式沟通交流。但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护理工作呈现动态发展和交互作用,所以并非总那么容易清晰地划分清楚。因此,在护理操作风险管理中,不仅正常明确的责、权、利关系需要沟通,当它们发生变化,使某些护理人员对其认识开始模糊和难以把握时,尤其需要及时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

2.4 制度沟通。医院日常运行和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是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常规化部分。事实上,护理操作风险例行管理是医院健康成长的重要保健因素。没有保健因素,再好、再强壮的人也要生病甚至死亡;没有例行管理,再好、再强大的医院也要衰退甚至破产。

要注意的是,护理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在制定前、中、后都需要良好沟通交流。制定前,沟通交流保证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即现实性;制定中,沟通交流保证制度的全面与完整及与其他制度的配套性,即科学性;制定后,沟通交流保证制度的准确理解、及时执行和效果监测,即实效性。在所有制度沟通中,都必须有反馈,以便对制度制定、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制度的价值和意义的最终体现在于制度有效执行并产生了预期的积极效果。制度沟通的最终目标是护理成员人人知所当知,并为当所为。

2.5 护理文化沟通。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文化最需要沟通并也适合沟通。护理操作风险文化的形成发展,既是沟通的手段、目标和结果,又是沟通的环境和背景。我们所用的任何一种沟通方式和工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地,在护理操作风险管理中,我们的沟通工具和方式也是护理操作风险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护理操作风险文化熏陶之下,护理人员个体的个性受到了某些同化和改造,其目的也是为了更轻松容易地达成沟通,提高操作风险管理的效率。

2.6 多角度的外部沟通。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并非只是与自己护理的患者打交道、互相传达信息,并且还要与同行、医生、患者的陪护家属、相关科室人员等进行沟通交流。原因是,一方面其他群体的行为和态度会影响护理过程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及操作风险管理过程当中,过程与结果会影响到患者与陪护家属的利益。护理人员如果与之沟通不好、不足,就会危及医院的生存、发展。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及所进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都必须进行必要的外部沟通交流。

3 结论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及所进行的护理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因素众多,涉及的人员不断变化。因此,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情感沟通,业务信息沟通,责任、权利、利益沟通,制度沟通,护理文化沟通,多角度的外部沟通等构成了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多维沟通形式,了解它们,认识它们,充分掌握它们,必将对有效的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提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第3篇:沟通交流问题范文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辅导员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目前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稳步扩大,高校研究生就业期望值高,就业压力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严峻。在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及时跟踪和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探索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策略,实现信息在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的有效传达,对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不断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条件下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沟通的特点

传统条件下,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基本上采取聊天、开会、座谈或咨询辅导等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这些完全公开的交流方式不能完全满足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沟通交流效果。

1.沟通形式及场所单一,师生缺乏深入沟通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的交流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是面对面交流以及电话沟通的方式,例如办公室谈话、教室开班会或是学生活动间隙的交流等,辅导员与研究生交流的场所局限于办公室、教室、运动场和学生宿舍。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还是电话沟通交流的方式,研究生普遍感觉只能无条件服从安排,导致沟通中的信息损失较多。沟通方式的单一,导致研究生对辅导员的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很难实现师生间的深入沟通。

2.被动交流感觉强烈,缺乏主动沟通交流

研究生作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因其在年龄、生活阅历、思维习惯、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与本科生截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导致研究生个体间差异极大。经常是辅导员主动约谈研究生,而研究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主观上不愿意找辅导员寻求帮助,而是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再向辅导员求助。因此研究生在和辅导员沟通交流时的被动交流感特别强烈,部分研究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或者戒备心理,导致辅导员和研究生之间缺乏主动的交流沟通。

3.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沟通时间难以保证

辅导员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耗去了上班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经常性的加班和手机二十四小时待机的紧张工作状态,还有经常性的理论学习、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年终总结等工作使得辅导员没有充足的精力与所有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情感上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二、新媒体给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沟通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给研究生学习生活带来的挑战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研究生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日益变得简单易行,成为研究生的一项基本学习技能。有些研究生通过投机取巧、实验数据造假或篡改他人数据等方式拼凑文章。在研究生群体中发生的学术造假现象会给社会造成较恶劣的影响,对研究生的就业等各方面也有非常不好的影响。一部分研究生对新媒体产生了依赖,沉迷于网络和虚拟的游戏世界,在网络中寻找所谓的生活的意义,荒废了学业导致无法正常完成学业而退学。一些研究生人际交往逐渐减少,自我封闭加剧。随着新媒体与研究生生活联系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学生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手机网络上面,长期生活在网络中,仅在虚拟世界中与同学老师交流,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2.新媒体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2014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应“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拓展工作途径,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信息,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等”。这说明新媒体对高等教育管理产生的巨大影响已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新媒体在改变研究生学习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打破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深刻改变了辅导员的工作学习方式。新媒体平台的交互、自主、平等、快速等特点都要求高校辅导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和能力。辅导员只有与时俱进,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任何沟通过程都包含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介体、沟通环境、沟通渠道等五个基本要素。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沟通模式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沟通成为把沟通主体、沟通客体和沟通介体等因素融合在一起的复合体。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辅导员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直面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挑战,不断创新与研究生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1.强化新媒体意识,不断提升辅导员信息素质

面对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辅导员不能故步自封,不但要坚守传统条件下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模式,而且要敏锐地觉察到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强化新媒体意识,主动学习和使用最新的新媒体技术,学习运用微信、微博、QQ、飞信、博客、易信、BBS等各种社交软件,及时关注掌握研究生学习状态、思想动态和情感动态等。对网络法律法规、网络流行语言、网络道德等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结合日常的工作实际,探索新媒体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努力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和处理群体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来开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

2.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研究生沟通交流的主动性

辅导员要转变传统的主导性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和民主平等的意识,辅导员要充分肯定研究生的主体意识。新媒体环境下与研究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与研究生保持密切互动交流,发挥师生共同的聪明才智,解决研究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沟通交流环境。辅导员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现实需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新媒体工具积极开展各项互动活动,加强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的交流,让研究生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来,通过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更要让广大研究生主动接近、深入了解辅导员,在互动沟通交流中加强联系、加深彼此了解,有效地改善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被动局面。

3.建立新媒体沟通平台,弥补传统沟通方式的不足

建立新媒体沟通平台,将新媒体环境下的沟通方式与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相结合,不断加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其沟通交流,充分运用音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对研究生进行有说服力和针对性的沟通和宣传,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应用新媒体成熟的技术搭建辅导员与研究生互动交流平台,及时传递与研究生密切相关的学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学术讲座、评奖评优、资助育人、就业指导、实习招聘等相关信息,依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送有针对性的信息。辅导员要充分运用手机飞信、微信、QQ、微博、博客等增强与研究生的互动交流,及时发现并处理研究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师生情感,提高师生沟通的效率。新媒体沟通平台的建立,使得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日益科学化、流程化、网络化,达到新媒体有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目的。

4.建立新媒体监管引导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与研究生的有效沟通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需要加强与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学生干部的密切沟通交流,密切关注研究生的网络动态,始终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在新媒体平台上实施正确的舆论引导,尊重研究生的话语权,对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等引发的网络讨论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加强与研究生的互动沟通交流。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主动占领新媒体网络阵地,引导研究生思考辨析学习生活和情感中遇到的问题,传递正能量,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第4篇:沟通交流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1.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沟通艺术的重要性

(1)有利于师生双方的互惠共赢。在高中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能够使得师生双方在认知以及思想等方面达成一致。通过沟通,能够使学生心理结构发生转变,吸收新的经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经过沟通交流,班主任也能够逐渐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改善对学生的态度,从而实现师生双方的互惠共赢。

(2)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高中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班主任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在这一阶段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够让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完善自身,为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突破。由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不同,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学习处于落后状态,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恰当的沟通艺术,能够促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确立前进的方向,使得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突破,得到更好的发展。

2.当前班主任沟通当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班主任往往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长久以来养成了惧怕班主任的心态,而且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就使得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班主任过度关注认知。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然而,在当前高中班级管理之时,班主任过度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沟通话题最多的就是学习以及分数等,仅仅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而缺乏对学生心理、情绪以及感情的重视,没有开展必要的德育工作。

(3)缺乏对学生的公平对待。一般来说,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往往喜欢与学习好、懂事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对于一些差生,只有在犯错的情况之下,班主任才会进行必要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公平对待。

3.提升班主任沟通水平的对策

(1)转变落后观念。在高中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之时,要想提升自己的沟通水平,首要的任务就是需要转变以往的观念,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管理模式,与学生平等沟通;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 正确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出现以成绩来交流的现象。同时,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吸取先进的沟通管理经验,不断充实自身,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2)从“心”着手。高中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从“心”着手,即需要敞开心扉,尊重信任学生,这也是进行良好沟通交流的必要前提。同时,在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学生声音的倾听,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班主任再根据学生的想法,反省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确定更好的班级管理方式。

(3)创造沟通环境。高中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要善于创造沟通的环境,把握好沟通交流的时机,避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新的矛盾。在时机的选择中,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做到因人而异。同时,在创造沟通时机之时,还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多与学生亲近,使得学生放松心情,对班主任产生信服感。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班主任需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从而实现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沟通交流问题范文

对话教学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发展,在英语教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英语对话教学要求教师寻找合适的话题或素材,创设不同的对话情境,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够相互沟通交流的学习环境,听、说为主,读、写为辅,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真实的对话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一部分教师对对话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在教学中仍然存在问题和误区,这也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对话教学要素分析

1. 对话教学的内涵。根据我国近年来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对话教学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对话教学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作用更多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英语技能和知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对话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对话教学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话教学包括三个因素: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话教学构建教学平台,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达到共同受益的目的。对话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要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表达意见、观点的机会。

2. 对话教学的目的。教学目的是决定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对话教学的目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学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而是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取恰当的措施实施对话教学,一定能够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3. 对话教学的内容。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对话教学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诸如历史、语文、数学等其他领域,只要与英语有关联,对教学有积极意义,教师都可以将其作为素材,加入到对话教学中来。在教学中遇到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教师不应一笔带过,而应以此为基础与学生展开对话。因此,要实现对话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不仅要对英语专业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同样要有所涉及。

二、英语对话教学的特点

1. 强调师生的交流互动。传统英语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阶段性地为学生讲解课后习题和考试题。这种教学方式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只是一个知识的单向传递过程。对话教学不仅要求师生之间互动,也要求学生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对话教学,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改善教学效果。

2. 师生关系平等。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学生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师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敢于质疑是教学的重大进步。传统教学中教师基本不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学生个性发展受到阻碍。

3. 对话教学的建构作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对话教学具有较强的建设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同时接受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小学生对词汇、语法等概念不甚了解,如果教师采取填鸭式灌输理论知识的方法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

三、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几种形式

1. 理解型对话。理解型对话主要包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这两种形式。学生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 言语型对话。言语型对话主要包括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这两种形式。言语型对话教学是应用最为普遍的对话教学形式。要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将会让两者受益;生生对话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个问题、某种观点的讨论,也可以针对学习方法展开交流,生生对话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四、做好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1. 做好情境教学。教师在采用对话教学时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创设的情境太多,教师在创建小对话情境前,要将对话情境和教学内容情境联系并比较,不论是单词的情境教学还是语法教学,都不能脱离教学内容的整体环境和背景。把握好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掌握英语对话的方法,理解教材上的英语知识,才能提高对话教学的整体效果。

第6篇:沟通交流问题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有效互动

互动教学即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必然离不开互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教授语文知识,并在互动中培养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

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灵活性缺乏

灵活性缺乏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之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于现今的教育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较为匮乏。当前这一现象虽有所改善,但是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灵活性还是较为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2.时机不到位

时机不到位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之二。只有准确把握好互动的时机,才能够实现活动的有效性,但是当前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互动时机把握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经常出现盲目、无效的沟通交流,难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互动意识欠缺

互动意识欠缺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之三。传统教学模式中多以教师为主,采取“教师讲、学生听和记”的方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今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互动意识还较为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4.课堂人数过多影响互动质量

课堂人数过多影响互动质量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之四。在我国初中教育中普遍采取大班教学形式,课堂人数过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而这一现象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解决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从其他方面着手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措施

1.根据教育方式选择互动方式

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不是固定的,因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育方式选择不同的互动方式。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为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答等,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便可向学生进行提问:“在学习这篇课文后,你对父爱有什么认识?”引导学生从“父爱如山”等角度进行回答,使学生通过互动充分认识到父亲这一角色,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2.增加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交流

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的语言沟通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进行初中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语言沟通交流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亲密度,为学生营造舒适和轻松的学习环境氛围。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积极与学生间进行全面和有效的沟通,使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严密的思维逻辑,还能够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如,教师在进行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的学习时,可先向学生分享看过的好的童话,并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些童话故事,从而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并且在学生讲述童话的过程中也会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课本知识内容虽然较为丰富,但是仅仅以课本为范本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不可取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以课本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例如,教师在教授鲁迅先生《社戏》一文时,可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其他书籍,如《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等;教师在教授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时,也可向学生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等,使学生除了能学习到课堂知识外,还能在课后阅览,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并及时与同学或教师之间进行问题的探讨和心得体会的交流。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有效互动是有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可以根据教育方式选择互动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交流,以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并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耀贤.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互动[J].考试周刊,2014.

第7篇:沟通交流问题范文

然而,现代社会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非打即骂”的传统教育方式显然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行不通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才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事实上,教师技高一筹的地方就在于善于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本人就谈点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的粗浅看法。

一、沟通前要充分准备

充分做好沟通前的各种准备是与“问题”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先决条件。它将直接关系到沟通交流的实际效果。

(一)全面调查了解“问题”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与班主任、家长和其他学生谈话,一方面全面了解沟通对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并能积极预见这些问题任其发展的后果及其危险性;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在生活中、思想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都不能忽视、不容错过,教师都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加以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二)充分理解尊重“问题”学生

他们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强烈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而要理解一个不听话的“问题”学生谈何容易!面对他们,教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要善于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真正尊重和理解他们。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他们能明辨是非、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三)善于原谅和信任“问题”学生

对于他们过去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大人大量,要能做到既往不咎,切记旧事重提。否则就是“揭伤疤”,甚至是在伤疤上撒盐,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为班级争光,树立集体荣誉感。

(四)保持良好心态,讲究教育方法

理解也好,尊重也罢,面对“问题”学生,作为教师要保持良好心态、讲究一定的教育方法很重要,假如我们凡是都能往好处想,不和他们斤斤计较,我们给他们带来的将是一片晴朗的天空和满天的云彩。

二、沟通时要积极帮教

在沟通过程中积极实施帮教是与“问题”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关键所在,目的是为了帮助教育他们,促进思想行为的转变和学业的提高。

一要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教育他们要真诚地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

“问题”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要么闭口不言,要么大声嚷嚷。因为他们在做错了事之后,往往感到后悔,想承认错误又缺乏必要的勇气,承认了错误又怕得不到原谅还要得到严厉的惩罚,想要改正错误又缺乏必要的恒心和毅力。比如我们可以单独把“问题”学生叫到办公室,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让他们坐下,需要的话还可以给他们倒杯水,必要的时候老师可以向他们做出并履行三项承诺:一不追究;二不惩罚;三不(向家长和班主任)告状。该保密的还得为他们保密,但不能放弃正确教育引导原则。

二要帮助他们找到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自己的特长优势所在,教育他们要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跌倒并不可怕,因为还可以爬起来。可怕的是跌倒了不爬起来或永远爬不起来!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然而,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问题再多的学生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优点、特长,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看待他们的优缺点,如何加以正确引导。

三要帮助他们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引导他们引以为戒、下不为例。凡事都有因果联系。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理由是否充分、正确,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分析。然后要告诉他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和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

四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育他们要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扬长避短。教师要帮助他们在分析问题中看到希望,在解决问题中树立信心。帮助他们制定成长方案,进一步明确成长的目标方向和措施要求,再给他们一定的缓冲期或宽限期,让他们能够接受、理解,并逐步加以改进。

五要帮助他们积极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教育他们要坚持不懈地加以努力。其实,成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过成功的经历,体验过其中的快乐和喜悦。但是成功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又有一定的困难。只要你能够坚持从参加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做好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再经过不断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三、沟通后要主动关注

沟通后的主动关注是与“问题”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长效机制。沟通后并非万事大吉、大功告成,现实中“问题”学生的问题往往会出现反复、反弹。学生教育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需要更多更持久的爱心、关心和耐心,对于他们的教育只能坚持不能放弃!因此,教师要主动亲近而不能疏远他们,要积极关心而不能讥讽他们,只有做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一)思想表现的进步情况。如原先不想学习、不爱学习,沟通后是否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原先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对集体漠不关心,沟通后是否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集体荣誉感是否增强了;原先不想与父母交流,沟通后是否有想法能对妈妈说说、跟爸爸谈谈等。

(二)不良行为的转变情况。如原先沉迷网吧玩游戏,沟通后能否适当控制上网时间,利用网络来提高学习;原先经常旷课逃学,沟通后能否做到变“经常”为“偶尔”,以至变“偶尔”为“不存在”等。

(三)学习成绩的提高情况。如原先不愿做、不愿交作业,沟通后能否按要求完成及时上交作业,即使做错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原先学习基础差、成绩低,沟通后学习成绩是否在逐步提高,哪怕是1分、2分,都是不小的进步。

第8篇:沟通交流问题范文

1.1大部分中职生是初中毕业之后.中考成绩不理想以较低的文化课分数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某种技能。通常情况下,在招生时,中职类院校对考生的成绩要求不高.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筛选。绝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大门是“永久开放”.只要学生能交上学费就能来学校上学读书。这种招生现状决定了中职类院校很难招入成绩优秀、基本素质高的中职学生。所以.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在中学学习成绩较差,甚至厌恶学习但迫于父母的压力无奈地进入中职学校来学习这部分学生往往在中学时就是老师已经放弃的学生,老师已经对他们失去了信心与希望,而他们自己也自暴自弃。所以,当他们进人到职业院校,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作为学生管理者的我们必须多去从心理上关爱他们.多去和他们沟通交流。

1.2从年龄结构上分析,中职学生正好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极强。他们一般我行我素.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认为自己的想法都是正确的。他们的行为带有很强的冲动性.做事情之前丝毫不会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而且这个年龄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现象的影响.大多数中职生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自我约束能力差。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中职生来讲.善意的劝导是非常必要的。他们需要老师教给他们如何去明辨是非,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及时通过交流沟通发现、解决问题.对他们以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有积极的影响。

1.3有统计表明.许多中职学生的家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些中职学生父母离异.或是出自单亲家庭这部分学生因为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造成性格孤僻,嫉妒心强。也有部分学生在家受到继父母的冷待或虐待.产生一种憎恶社会或极强的报复心理。对于这种家庭条件的学生来说.沟通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老师如果经常找这部分学生沟通交流.多和他们聊聊天.会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会让他们觉得还有人会关心关怀着他们.他们的心扉也会慢慢打开.从而消除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2中职学生其实渴望与老师沟通

中职学生虽然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一些“不听话”、“不好管”的学生,但是他们从内心深处也渴望被老师重视、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与关爱。通过多次和中职学生沟通交流.我发现有些中职学生虽然表面上心高气狂、不可一世,对什么都不在乎.但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是脆弱的,正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脆弱.他们才表面上装得很“强大”他们都表现出很想和老师交流,和老师说说出自己心里话的想法很多学生在和我沟通完之后,都会说上一句谢谢老师,当问到他们为什么要感谢我时,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样,他们说以前上初中时老师从没找过自己这么好好地聊聊天。我才发现其实这些孩子也挺容易满足.和老师的一次聊天说不定会让他们高兴上好几天。中学时有的老师可能因为他们成绩不太理想而放弃他们,也不找他们沟通交流,慢慢地他们也会l老师的冷漠而自暴自弃,觉得反正老师也不管自己了但作为中职学生教育者的我们不能再放弃他们,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通过沟通去感化他们.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

3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沟通”策略

哲学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虽然同为中职生,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不尽相同。所以,沟通也要讲究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沟通手段。

3.1充分发挥优秀生的榜样带头作用。对于这部分各方面表现不错、成绩优秀的中职学生。可以任命他们担任班级主要班干部。平时主要针对班级同学的思想及学习状况多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听取他们对班级情况的汇报.及时了解班级每一位同学的思想状况,并多提醒他们作为班干部的榜样带头作用.让他们更加严格地约束自己。沟通时可以采取提醒点拨式.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用暗示的言辞.含蓄的语言指出其错误让他们反省.督促他们在各个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3.2积极引导中等生大部分学生处在一个中等阶段.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启发触动式。积极引导他们向更优秀的学生看齐通过切中要害和推心置腹的沟通扣动他们的心弦.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内趋力”.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并铭记老师的教诲。

第9篇:沟通交流问题范文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 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84-02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在教育学术界对其定义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对于反思性学习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些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进行学习”,或者认为是“对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反思来进行学习”。笔者根据一些学者的解释,把反思性教学定义为:学习者自觉地对学习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因素(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以及学习结果进行批判地、持续地审视,不断地调节与改进,力求消除困惑、解决问题,促进学习实践的合理性,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目的的学习活动。

1.物理反思性学习对于物理学习的价值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物理知识之后,反过来再仔细想一想,从而希望这样来发现问题并采用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从而克服原有思维定势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障碍。

2.培养高中生物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2.1 运用物理日记,养成反思习惯,加强反思意识

日记是“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而在物理学习中,学生的物理笔记主要是记载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体会,其中体会包括了学生感受、想法和建议等,通过日记可以清楚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心态以及学习想法等。物理日记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有极大帮助的,在学生日记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内容:①在物理课上,老师教了哪些物理知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学生对课堂上教学知识回顾,进一步深化认识,这一步是物理反思性教学的基础;②老师讲解的内容和知识中,哪些物理知识点自己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这一步是要求学生可以做到反省;③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是为什么没有掌握、哪些原因导致了自己没有掌握物理知识点?该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没有弄懂物理知识和内容的原因,进而调整自己的状态,明确下一步学习方向。

物理笔记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反思思维,让学生养成每日反思的习惯。物理笔记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的,因此,老师可以适当要求学生写一些物理笔记,不要要求太高,只要能反映一天的物理学习过程就可以了。

2.2 展示思维,进行对比,利用交流讨论提高交往技能

反思性教学具有自主性的特点,但学生在独自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反思时,由于知识有限加上意识的主观性,在反思中很容易产生不正确的反思结果,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走了弯路,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更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息,产生一些不良的反思效果,为此,这时候就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同学之间把自己的反思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让同伴来指出反思结果中存在的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再让同伴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沟通交流中,学生也可以开阔自己的思维,学习与体会同伴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反思效率,及学生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在学生之间进行学习沟通交流时,最重要的是要为其沟通交流创造一个平等、合作的氛围,在这个气氛内,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可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反馈各种信息。此外,在学生沟通交流时,老师也要积极和学生一起探讨,而不是做一位旁观者,必要时还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以提高学生沟通交流的效果与效率。

2.3 指导学生利用概念图完善认知结构,提高策略技能

概念图是学习者对特定主题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在物理学习中,利用概念图来阐述某一个主题时,必须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找出并罗列出来与这个主题有关的所有物理概念和知识;第二步将最一般、最具包容性的知识或者概念放在概率图的最高位置上; 第三部将从属概念按级别排放;第四部构建各个概念或者知识之间的连接。在概念图构建完成之后,还必须反过来对其进行多次的整理,包括对概念的增减或者概念之间的排放等。概念图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大脑中认知结构不断完善,从而可以使得学生思维不断清晰化、可视化,进而就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2.4 加强高中生在习题解题后的反思,提高分析技能

在现阶段,很多高中生在解题之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并没有在解完题之后又反过来对题目进行反思,这也是当前很多学生做了大量题目却收效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一方面要不断强调做题之后反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反思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物理教学中对习题的反思只要内容包括有:①检查可靠性。当学生解完一道物理题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题目进行检查,检查题目中隐含的各种条件是否进行了思考;检查自己运用的物理知识或规律是否正确,不正确错误出现在哪里。只有不断的对题目进行反复的检查,才能提高学生解题时思维的严谨性和清晰性。②反思多变性。在当学生解完一道题目后,老师可以把题目中一些已知条件进行一些变化,从而引导学生重新反思,进而就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识别能力。③反思多解性。物理题目中很多题目都具有一题多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思维途径来解题。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多个方式来解题,有利于开阔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活用各种物理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宝文. 基于研究性学习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9:117.

[2]柳小伟. 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9:118+124.

[3]姚俊刚.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STS教育[J]. 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