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高速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照明点的数量预计将接近700亿个。遍布周围的照明点将成为物联网中重要的通信节点。根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6年的报告,中国现拥有约1亿个移动通信点,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对机器通信市场。预计到2020年,移动通讯点数将增加到3.5亿个。
“我们现在要更靠近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因为当照明互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多的应用,创造极大的想象空间。”飞利浦照明首席执行官洪岸礼(Eric Rondolat)曾说。
从传统到LED照明,从单一照明点到智能互联照明产品,系统和服务,125岁的飞利浦照明仍在引领行业变革。两年前,飞利浦照明提出“智能互联照明”的概念,一方面是有了很多的面向企业、政府机构等专业市场(B2B)的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另一方面在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家用照明市场(B2C)。
产品和使用场景如何更接地气,产品的研发如何更贴近用户,这些都是在点亮“智能互联照明”这一宏图前要越过的障碍。
在今年的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博览会上,飞利浦照明研究院通过打造互动虚拟现实体验,向公众展示了智能互联照明在智慧城市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照明基础设施将通过数字化改造提高智慧城市的各项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在成都,人们也可以亲见“智慧城市”的照明图景。2013年,飞利浦照明LED专业照明(成都)示范园在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部园区正式落成。该应用中心是飞利浦照明在全球继荷兰埃因霍温(室内照明应用)和法国里昂(室外照明应用)之后设立的第三个照明应用中心。
上面这段话出白《“宜居青岛,幸福城市”蓝皮书》,令人心驰神往。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名片,“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将成为美丽青岛的新名片。
然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却让城市面临着电力供应紧张、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这与“宜居”、“幸福”相背而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使城市本身变得更加高效、更低碳、更加智能、更宜居,并可持续发展已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由此,青岛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来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是,由于城市存在着复杂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存在着投资者、供应商、民众、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单位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果要应对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重挑战,打造智慧城市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智慧青岛”规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智慧青岛”规划与建设已经写入政府报告。青岛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甄庆生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业务创新,助力城市发展目标的达成,是对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继承和创新。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必须服务和适应城市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宜居幸福的国际化青岛需要信息化的基础和支撑,而且是全方位、深层次的。青岛智慧城市建设不是赶潮流,不是做样子,不是完任务,而且青岛建设智慧城市的条件已经成熟。打好基础
2011年青岛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15.6亿元,五年增长85%,人均超过1.1万美元。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实力稳步增长的同时,青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3239元,2011年达到2856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824元,达到12370元。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市基本实现光纤全覆盖,宽带光纤城域网通达区市和乡镇,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190万,移动电话用户接近1000万,数字电视超过200万户,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作为首批十二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之一,青岛两化融合成效显著。青岛的工业企业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8%以上,ERP系统上线率达到53%,设计信息化普及率达到56%。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实施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金卡工程等国家示范工程,2011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900亿元,全市85%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骨干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32%左右的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而在社会信息化方面,青岛也取得新了一系列的进展,四方区已经完成了国家城市社区信息化试点任务,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也已搭建完成并建成8个农村信息化体验中心,122个镇农村公益信息服务站,200余个行政村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初步建成面向“三农”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作为智慧城市重要内容组成的电子政务在青岛已经形成了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分级推进的“四统一分”管理体制和集约化发展模式。电子政务网络实现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互联网。建设了办公、监察、安全生产管理、公众服务网站,信息交换共享等数十个应用系统。
而信息产业本身已经成为青岛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且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10年,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主营业收入是2556亿元,居全国计划单列市第2位。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中国联通云计算基地落户青岛,并逐步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数据中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完成426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完成218亿元,初步形成了“东园西谷北城”的发展格局。
规划未来
在上述基础之上,在“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大远景的驱动下,青岛着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制定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以城市的信息化发展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重点领域的深化应用,到整个社会领域的推广普及,打造安全便利、宜居幸福的智慧城市。
山东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省为单位来统一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的省份之一。“智慧山东”建设整体框架分为4部分。首先是围绕构建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提供随时随地按需接入的宽带服务。其次是围绕构架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运用体系,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智能交通、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城市运行管理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第三是围绕构建创新和谐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最后是围绕构建可信、可靠、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实施信息安全基础建设,确保信息安全总体可控。“智慧青岛”整体是在“智慧山东”的框架内实施规划的,具体细节则根据青岛的实际进行了丰富和调整。
青岛市“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到“十二五”末期争取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城市前列,打造北方数据中心。为此,“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在8大领域设定了30项工程和76个项目重点实施信息化,对接“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青岛市已将“智慧城市”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已经开始着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制定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无线城市初步形成
青岛市有着建设智慧城市的深厚基础,作为首批十二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之一,青岛市三网已覆盖全市,有线电视双向传输已经实现。目前,青岛全市基本实现全光网络,并完成了无线网络升级,无线城市初步形成。
青岛“无线城市”建设自2010年开始启动。2012年1月,青岛市启动“岛城光网,智慧青岛”建设,全面实施光纤宽带网络FTTH(光纤到户)建设和改造,完成电缆网向光缆网的升级。
目前,青岛市已建设3G移动通信基站7800多个,WLAN热点达4200余处,开通AP接入设备6万余个,分别围绕无线警务、应急联动、城市监控、城管、港区园区校区、智能交通等20余个项目开展了试点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遍布城市的无线宽带网络可以提供电子政务、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抢险救灾、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市民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网络接入服务。
以信息产业为支撑
目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青岛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且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主营业收入2556亿元,并在2010年居全国计划单列市第2位,并逐步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数据中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完成426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完成218亿元,初步形成“东园西谷北城”的发展格局。
2010年,总投资5亿元的中国联通云计算基地落户青岛市,云计算基地建成后,吸引了大批专业的“云计算”服务商云集青岛,实现青岛市“云计算”服务产业聚集发展,使青岛市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数据中心。
“云计算”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了青岛市包括软件业在内的信息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弥补了青岛市工业经济中的信息服务业“短板”。2012年,青岛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完成426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完成218亿元,初步形成了“东园西谷北城”的发展格局。
2012年以来,青岛软件园积极搭建IT服务外包 “云计算”技术支撑平台,以青岛软件园的信誉吸引、承接外包业务,使青岛市接包企业由过去松散的开发团队和模式,转变为外包所必须的“软件工厂”模式,青岛软件园搭建起IT服务外包“云计算”技术支撑平台。
青岛软件园IT服务外包“云计算”技术支撑平台包括海外服务平台、国内业务流程平台和云计算硬件支持平台,整合了现有的软件开发平台、动漫服务平台、外包服务平台、集成电路平台等资源,降低了园区内小型外包企业的运营成本。
加快“智慧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在青岛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同时也会有力地促进智慧城市建设。青岛市从云计算平台和电子政务大一统的模式着手,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以前,青岛市电子政务各部门的数据难以完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以及业务协同的工作。现在,青岛市电子政务集中统一的建设模式为实现青岛网上一站式服务、一体化政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010年,云计算技术逐渐发展成熟,青岛市电子政务信息化办公室便开始加大力度研究云计算。2012年9月16日,青岛市电子政务云计算灾备一体化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这是青岛市电子政务后台的一个重大技术改造,利用云计算的技术为各类政务应用和服务提供了更为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环境。
目前,云计算灾备一体化平台让青岛和莱西两市实现了互联互通,该平台采用“两地三中心”的模式实现:通过网络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构建了全国首例城际间直线距离达120公里的“双活”容灾云计算中心,实现对两地数据中心的资源统一调度、应用自动漂移和系统异地灾备。
打造智慧化社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8月5日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其中,青岛市崂山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中德生态园和平度市明村镇上榜,“智慧青岛”建设驶入快车道。
崂山区提出了以网络基础设施、城市信息安全为保障,以城市数据中心和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重点建设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景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节庆和智慧社区板块。崂山区启动的包括智慧社区在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已开始在劳动用工、数字化城管等方面进行试点和推广。
目前,崂山区正在探索实现居民“衣、食、住、行、游、购、娱、健、学”等生活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并努力让“五化”成为市民生活的主要方式。
据了解,崂山区将投入1.2亿元专项资金,在2016年前建成全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包括30个智慧社区在内的板块内容将搭起智慧城市的大框架,从而倒逼城市服务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数字化转型。
10月,崂山区首个智慧社区将在鲁信长春花园开始试点,这将是国内首个“足不出户、畅享生活”的智慧化社区。无论是买菜、购物、订餐还是家政等生活需求,居民只需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登录崂山E生活平台鲁信长春花园的页面,就能实现社区购物、社区管理以及享受到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
【 关键词 】 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物联网
1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教育信息化也因此孕育而生。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全国教育建设的重要工作,并于2004年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由此全面推动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
回首高校信息化建设历史,主要经历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三个阶段。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概念的出现,建设“智慧校园”则成为推进各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2 智慧校园的内涵
智慧校园的实质是依托已有的网络、信息化环境,利用虚拟化、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深化“服务”理念,为广大师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如智慧地球一样,它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围绕智能化做文章,通过跨平台的信息共享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并将其融入学校的各个服务领域,全方位实现教育信息化。简而言之,“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
3 智慧校园建设
3.1 建设思路
在数字校园建设基础上,打通各业务系统数据,实现业务服务和业务数据信息集成,进一步扩展“校园卡”功能,逐步实现服务的自助化、智能化,达到信息、服务的自动流转,以智慧学习推动学习方式改革、以智慧工作让管理更轻松、以智慧生活打开幸福生活的大门,最终实现校园智慧化。
3.2 建设内容
3.2.1统一数据平台
高职院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多年来由于受到资金、人员、规划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各部门业务管理信息化大都各行其事,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没有遵从统一的标准,从而形成了诸多个信息孤岛。而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为了解决信息孤单问题,而大都被迫建立了基础数据交换平台,并根据各自院校特点形成了内容不一的标准库。该库基本确立了学校的信息类、管理类和技术类规范,确定了各类基础数据的权威来源。但其由于缺少各业务系统产生的独有数据,如教职工职称信息、科研信息、资产信息等,从而无法实现对这些数据的二次加工,形成校情分析报告,为领导、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决策参考。而统一的数据平台,可通过交换平台,为其获取各类特色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最终形成各类数据报表,同时通过预警机制为各类人员主动发送预警信息。其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3.2.2统一信息
高校传统的信息都是基于固定橱窗、宣传海报等形式,这些方式传播手段落后、传播形式单一、接受方式被动,而且信息也不够及时。采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统一推送平台,它能够采用网络视频、智能终端、LED大屏等设备,使传播形式多样化、信息传播更加及时准确。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对各平台的信息集中管控,使得各终端上播放的内容、素材、版式、播放时间等统一。同时利用站群技术,搭建校园站群系统,实现对各级新闻网站的统一管理,加强对各部门二级网站安全管控,并以此实现对全校各级各类新闻的一站式检索。
3.2.3统一身份认证
通过对不同应用系统的身份存贮方式、统一认证方式的集中统一管理,使同一用户在所有应用系统中的身份一致,各应用系统无需关注身份认证的过程。在结构上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由认证管理模块、认证服务器、身份信息存贮服务器三个部分组成,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该系统,有效解决了登录不同系统重复认证等弊端,提高了各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协同效率。
3.2.4移动应用平台
移动应用作为数字校园的扩展,它弥补了数字校园的不足,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己关心的内容,教师在校内外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了解办公、教学等相关信息,进行公文审阅、调课申请等事宜处理。学生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看课表、成绩等信息。系统架构采用移动应用式平台,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部署应用。具体架构如图3所示。
3.2.5智慧校园卡
利用RFID技术、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扩展校园卡功能,实现校园出入管理、公寓管理、校内考勤管理、图书定位检索和自动分拣、机房上机电源智能控制、24小时自助实验等智能化管控,提高校务管理效率和水平,降低能耗。
4 结束语
“智慧校园”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正确、全面、可以指引数字校园继续前进的方向,如果不能拥有一个深层次的定义,它就不能从本质上进一步促进数字校园的发展。同时,“智慧校园”也不能仅仅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通信,它必须要有数字资源的参与。
参考文献
[1] 蒋东兴,宓鋪,郭清顺. 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 8.
[2] 张应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0,(1).
[3] 朱仲英.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进展与趋势[J].微型电脑应用,2010,(26).
[4] 王雷.RFID芯片在物联网应用中的设计与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5).
[5] 张大军,李运发,郑周.云计算中数据资源的安全共享机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8).
基金项目: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1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112)
作者简介:
关键词:位置定位;无线传输;智能公共交通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志码:A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的跑道上,但城市化发展中的困境随之而来,以上海为例,2010年11月上海市常驻人口23019148人[1],平均上班花费时间48分钟[2],出行已然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多,公共交通运营车辆逐年增加,单纯依靠追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运营车辆位置定位技术实现公共交通路况的数字化、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信息传递的便捷化、通过联网终端获取出行信息的多样化的方式来构建交通信息网。
1 设计
基于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从功能角度主要由采集终端、数据中心和受众终端三大部分构成。
简要的说,采集终端将公共交通车辆的位置、速度等数据通过互联网发往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在智能调度策略的干预下形成调度信息,反馈到车辆的车载终端,指导车辆有序运营;同时,数据中心生成公共交通信息,通过互联网,最终到达客显终端,提供出行参考。
1.1 采集终端
基于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采集终端安装在运营的公共交通车辆上,采集终端是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信息的来源,主要包含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
定位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持续不断的产生车辆位置、速度信息,是系统最重要的位置数据来源。定位模块选用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其主要优点是:定位精度高,技术成熟,生产厂家众多,产品价格低廉。也可以选用中国的“北斗星”、欧洲的“伽利略” (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 --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还可以选用移动、联通、电信的移动基站实现位置定位(LBS --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无线通讯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无线传输数据,是连接公共交通车辆与数据中心的一条数据通道。无线通讯模块将车辆行车信息持续不断的发送到数据中心并接收调度信息,无线通讯模块还可以一并传输公共交通卡交易数据、自动报站数据、车辆探头产生的监控视频,以及供车辆媒体屏上播放的视频等数据。无线通讯模块选用中国电信的CDMA2000-EVDO,其主要优点是:网络覆盖广、 软切换技术使得在移动使用时网络稳定。也可以选用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SCDMA。因为有多媒体数据传输,所以选用了3G通讯技术。
其它可选模块包括智能卡收费模块、自动报站模块、摄像监控模块、媒体播放模块等众多车载模块。
1.2 数据中心
基于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数据中心由通讯系统、存储系统、智能调度策略、客流优化系统、居民出行诱导系统、安全监控和报警系统、公共交通卡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若干子系统组成。
通讯系统接收车载终端发来的数据有车辆行车数据、公共交通卡交易数据、监控视频数据。通讯系统在接收到信息后,按信息的类别分类处理入库,供各子系统使用。
通讯系统发送调度信息到车载终端,指导公交交通车辆有序运营;通讯系统发送车辆行车信息到电子站牌,提示乘客车辆到达车站的预计时间;通讯系统通过互联网、电视、电台、手机短信平台交通信息,推荐出行路线。
1.3 受众终端
基于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受众终端是将信息呈现给接收人使用的电子设备。受众终端包括车载显示终端(报站显示屏、媒体显示屏)、公交电子站牌、车站调度显示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受众终端信息包括面向车辆驾驶员的实时路况播报、客流播报、建议行车速度的调度信息,也包括面向乘客的车辆计划发车时间、预计到站时间等交通信息。如公共交通电子站牌,显示车辆预计到站时间等信息,供乘客候车参考。如智能公共交通APP,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询公共交通车辆的计划发车或预计到站信息。
2 总结
基于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通常包含智能调度、车载监控、报警求助、自动报站、多功能站台、客流诱导、智能卡收费等若干子系统,是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卡快速收费技术、智能决策支持技术等众多技术的综合运用,提供公共交通车辆的定位、线路跟踪、到站预测、电子站牌信息等功能,对区域内公共交通车辆进行统一组织和调度,运力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的动态优化配置,降低公共交通运营成本,提高调度应变能力和乘客服务水平,实现公共交通车辆运营的信息化、公共交通车辆运营调度的智能化、公共交通车辆运行的可视化、公共交通车辆乘车付费的快速化、以及实现面向公众提供完善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基于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智能公共交通是建设城市智能交通信息网、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建设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能有效的提高公共交通车辆的营运效率,节省乘客的出行时间,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帮助政府部门合理的规划交通设施建设和资源投放。基于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良好的社会效益,投资方在媒体屏上投放广告获取收益,有较好的经济投资价值,符合我国进行城市化公共交通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
[2]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0.科学出版社.2010-06.
[3] 邵贝贝.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μC/OS-II[M].第2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4] Computer Networks (Fifth Edition), Andrew S. Tanenbaum, David J. Wetherall, Prentice Hal, October 7, 2010.
[5] 孙彦景,王梦龙,王迎.基于μC/OS-II智能公交系统终端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33(12):4509-4513.
美英人工智能报告剖析
美国的报告重点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及管理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美国政府应该对人工智能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二是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三是人工智能需建立全球合作和安全;四是需完善人工智能的伦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英国的报告主要侧重于人工智能对未来宏观趋势和影响的分析,一是人工智能有助于提升生产力;二是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三是应管理和降低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
美国的报告重点强调政府、公众,以及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来支持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并深思熟虑关注其发展潜力、管理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一是重点加强对应用程序开发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既保障公共安全又鼓励创新;二是支持人工智能在基础研究和公共产品方面的应用,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三是应确保人工智能系统可控、公开、透明,且行为与人类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英国的报告重点提出对人工智能的四大判断。一是人工智能可帮助企业和个人有效利用数据资源、简化数据交互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二是人工智能将改变现有的工作类型和所需技能,未来工作将主要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补充和完善;三是预警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冲击,未来的技术革新会更加频繁,技术变革会导致一些从事特定工作技能和工作类型的人员被淘汰;四是政府需考虑由人工智能进行决策的问责机制,确保问责的透明度。
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启示
人工智能要以产业化应用为根本导向。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已经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细分领域初现端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企业和学术界,都加大了对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投入力度,市场潜力将进一步加速释放。只有不断拓展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引领市场爆发式增长。美英的人工智能报告均表明当前国内外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的研发和投资正逐步向产业化应用倾斜,我国也应遵循市场的价值导向,抢占未来市场。
人工智能要以协同发展为基础支撑。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是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三大要素协同创新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本质需求。美英人工智能报告中多次强调三大要素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的根本原因。一是海量数据的出现,人工智能算法训练、深度学习等均需要大量数据提供支持。二是计算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云算的出现,使传统计算模式向并行计算模式转变,大幅缩短了计算处理时间,为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三是诸多底层算法开放,先进的算法能够更好地分析和挖掘数据价值。
人工智能要由政府把握关键方向和规避相关风险。综观美英国家的人工智能报告,政府在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方面拥有绝对主导权,尤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人工智能属于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产业,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端人才供给能力对政府而言责无旁贷。此外,由于人工智能正逐渐融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规避和降低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道德和法律风险。
几点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从来都是一项庞杂的工程,涉及的领域、专业繁多。当前国内国外可借鉴的经验也十分有限,作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倡导者与先行者,是什么样的梦想让他能够投身这项事业?借2014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海)暨中国国际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的机会,《经济》记者采访了万碧玉博士。
家、上海、国外
“我老家就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去大城市一直是我的梦想。”谈到儿时的梦想,万碧玉说,当时,他所谓的“大城市”就是上海、北京这样的地方,繁华的城区、车水马龙的街道,并且充满了能让自己展示才华的机会。对于一个小镇上长大的年轻人来说,如果能够到大城市去,那将会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如愿以偿考入了位于上海浦东的上海海事大学,但是1990年的上海浦东并不像今天这样的繁华,没有像今天这样的高楼大厦与拥挤的人流。“那一年我来到上海浦东,从食堂三楼望出去,周围全是田地,田地里有棵很显眼的树,早上你可以看到炊烟从农家升起。”万碧玉说道。
因为专业的原因,万碧玉很快有了一次出国的机会,他乘船来到了新加坡,当时的新加坡已经具备了都市生活的种种配套设施,这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很浓重的一笔。在这里万碧玉第一次体会到了现代城市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变化,人们在这里的生活节奏很快,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并且在这样的城市中,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可以发挥出自己更多的才华。
“双城”给出的启示
毕业后的万碧玉选择了继续求学,他到日本进修,并希望从那里学到的知识可以用于发展自己的祖国。“在日本我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这让我对城市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万碧玉说。从他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这两座给了他启示的城市就是东京和神户,“东京是一座特别巨大的城市,无论在交通、环境还是其他方面,现代化的气息都很浓,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人们的生活匆忙而有序。而神户则不同,这里很干净,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都市的那种繁华,但是生活配套设施很完善,在这里人们享受到的是另一种舒适的城市生活。”万碧玉说道,这时候自己最初的城市梦开始出现了变化,他开始意识到并非只有繁华、喧闹、车水马龙的地方才算是城市,拥有自己生活的频率,安静祥和的小城市同样让人们向往。
在留学期间,万碧玉每年都要回国几次,这期间他看到了中国城市的巨大变迁,位于浦东的民生路的海事大学不再被农田环绕,仅仅是宿舍楼就有36层楼。“城市始终都在发展,而这种发展只有方向的变化,而没有完成时。”万碧玉说。
在北京,遇到智慧城市
2012年万碧玉回到中国,并希望通过自己学习到的国外先进经验建设祖国。到了北京,万碧玉并没有感受到如同国外一样的都市生活,“我就感觉到北京的冬天特别冷。”他半开玩笑地说,“我当时没有关注到雾霾、PM2.5之类的事情,只是感觉北京街道很嘈杂,人们开着很好的汽车、穿着光鲜的衣服,可是城市环境却很脏乱,几乎没有生活在城市的感觉。”就职于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之后,万碧玉并没有直接接手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万碧玉当时的领导委派他去研究不同气候带、不同经济带上各级城镇的发展模型,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来总结中国城镇经济发展的规律。
在住建部相关领导的鼓励下,万碧玉潜心于城镇经济的研究,并且有了一些成果,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很快住建部开始推进城镇化试点工作,这个时候十还没有召开,部里也只是提出智慧地推进城镇化这样一个立意,但这却深深地吸引了万碧玉,他开始把目光投向这项国家发展战略,并着手相关的研究工作。随着十的召开,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智慧城市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在国内萌发出最基本的雏形设想,这让万碧玉更加坚信了自己的选择,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梦想。
2013年1月29日住建部正式对外公布国家智慧城市第一批试点名单,此时的万碧玉正在积极筹备组建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并希望以此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智慧城市经验。每天除了翻阅试点城市材料、撰写相关材料,其余大部分时间万碧玉都奔波于各地的调研。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万碧玉与自己的团队先后参与了多项智慧城市相关标准研究,走访调研了全国各地100多个试点城市。“今天所有的试点城市,我已经跑了三分之二以上。”说到这里,他露出了微笑。
几年来,万碧玉和他的团队主要致力于国家智慧城市的建设管理技术与工程标准、评估体系、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和参与编写多部智慧城市领域著作,包括已经出版的《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迈向可持续的未来――以2012-2035年南加州大洛杉矶区域交通规划和可持续社区发展战略为例》、《自己自足的城市》和即将出版的《智慧城市导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标准指标技术报告》等,这些都是我国智慧城市标准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2014年7月,包括与《经济》杂志社共同组建的“智慧城市多媒体联合实验室”在内的首批17个智慧城市专项联合实验室在京集中揭牌,成为我国智慧城市领域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在谈到自己怎么看智慧城市时,万碧玉回答:“其实这个问题别人也问过我,这让我很难回答。从国家层面上看,城镇化率到达不同的阶段,我们该做什么,这是国家级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也希望能够从布局、规划、建设上创新发展,谋求产业升级。就我个人而言可能就简单了很多,呼吸干净的空气,喝到清洁的饮用水,吃到安全的食物,出门不要太堵,这就是作为个体的我所能感知到的最真切的智慧城市了。”
简单的梦想
万碧玉告诉记者,当前发展智慧城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紧凑、循环、多样性,这也是工作开展的一个方向。尤其是多样性,更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我们不可能把全国都搞成像上海浦东陆家嘴那样的高楼大厦,很多地方也不适合。”他说道,“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个人,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你的梦想也许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在整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你的梦想一定可以让你大有作为。”
对于万碧玉来说,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就是来到城市、感受城市、生活在城市,现在他已经实现了,而下一步,他的梦想将会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城市更美好,想必这也是他常说自己“乐业”的原因。“人应该是流动的,并且大部分地方都应该是这样。从小城市、从农村到大城市这是规律,在日本也是一样,他们叫‘上京’,从西部到关东、到东京去,老人留在家里,子女到大城市工作,美国、新加坡也是这样。也正是这样的发展规律,我们才需要更加宜居、宜业、效率更高的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万碧玉说。
关键词:双高计划;专业;课程体系
新时代需要营销新人才,行业的高速发展催生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出现。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的市场营销人才一定是既要懂市场营销业务,又要懂5G技术、摄影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等相关技术,能应用5G、大数据、直播等新兴营销手段辅助销售,提高销售业绩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营销人才。
1双高计划视域下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岗位面向和综合素养要求
通过对网络招聘中有关营销岗位的统计发现:随着现代营销理念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众多企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销售战略是业绩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中国企业的营销职能从简单的销售部门阶段到现代的营销组织,职能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期以来营销职能岗位的热度居高不下,尤其是近年来新型营销手段不断涌现,催生出新零售、全渠道等营销新模式,统计资料显示新零售的快速成长带动新型营销人才的需求在三年内增加了20倍,招聘网站资料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销售业务、新媒体运营和新零售导购等新型营销岗位的招聘职位数分别占22.62%、16.9%和7.79%,并保持增长态势,说明企业对新型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异常旺盛。
1.1职业岗位面向
通过调查,发现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一般从初始岗位—发展岗位—升迁岗位,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大三顶岗实习时接触到的最多的岗位就是初始岗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从初始岗位到发展岗位预计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学生从发展岗位到升迁岗位预计需要3-5时间,学生还可以在人力资源及管理岗、客服及管理岗等拓展岗位上实现就业和升迁。
1.2专业综合素养要求
(1)知识要求:掌握消费心理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方法;掌握市场调查的方式、方法、流程;掌握商品分类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推销和商务谈判的原则、方法和技巧;掌握营销活动策划与组织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掌握营销计划和控制等营销组织管理的基本方法。(2)能力要求:能利用现代市场营销的新技术实施新型营销;能有效把握消费流行与消费习俗,具备营销员/销售代表、营业员、市场调查专员岗位对消费者行为分析的能力;能组织实施营销产品、竞争者、客群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设计调查方案,实施市场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具备营销员/销售代表、营业员、市场调查专员岗位对市场调查与分析的能力;能借助商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实施推销,具备营销员/销售代表、营业员岗位对组织实施推销的能力;能规范商务礼仪,遵循商务谈判的原则、方法和技巧组织实施商务谈判,具备区域/产品销售经理、店长/卖场经理/网点经理、小微商业企业创业者、市场主管/经理岗位对商务谈判的能力;能运用营销活动策划与组织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企业进行营销策划,并组织实施品牌和产品的线上线下推广和促销活动,具备区域/产品销售经理、店长/卖场经理/网点经理、小微商业企业创业者、市场主管/经理岗位对营销策划的能力;能对客户关系进行维护与管理,实现与客户有效沟通,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区域/产品销售经理、店长/卖场经理/网点经理、小微商业企业创业者、市场主管/经理岗位对客户管理能力;能运用营销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能对销售业绩、人员等进行有效管理,具备销售总监、运营总监、企业经理、市场总监岗位对客户管理的能力。(3)素质要求:熟悉与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营销新技术;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能对营销大环境非常了解,体现营销从业要求的观察力、分析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对市场动态、信息及数据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具有成本控制的意识与掌控能力;具备良好的谈判思维与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时间管理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2双高计划视域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适应当前行业的转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发新市场、吸引新客户、增加宣传新渠道,实现营销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营销的升级发展。切合双高计划改革要求对营销新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紧跟新媒体技术、新零售等营销行业发展,秉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推销技巧、商务谈判、市场调查与分析、营销策划等知识,具备销售、商务谈判、市场调查与分析、营销策划与执行、营销活动组织、销售管理等技术技能,面向零售业、批发业和商务服务业,培养适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1年能够从事商贸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区域/产品销售经理、店长/卖场经理/网点经理、小微商业企业创业者、市场主管/经理等岗位的工作,毕业3-5年能够从事销售总监、运营总监、小微商业企业经理、市场总监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将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进行重构,随着知识的积累、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价值观的开放和多元、“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创新,人类开始步入了快车道并越来越有加速趋势。紧跟时代步伐,按照培育智慧商贸精英人才要求,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增加了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顺应“互联网+”经济环境变化,在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拓展选修课程中,开设商务数据分析、图形图像处理、商品采编、新媒体营销等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并融入新媒体营销、智慧零售营销技术、智慧物流技术,培育智慧商贸精英人才,让市场营销锦上添花。根据构建思路要求分四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素养、销售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根据课程体系构建理念和思路要求,在市场营销专业构建了“四阶段螺旋递进式”的课程体系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
3双高计划视域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意义
3.1突出专业群共享共建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是我校现代物流商务专业群下的一个专业,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建议群内专业采用“共享课程+卓越课程”的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基础相通的要求,以“电子商务、营销、金融、物流”等专业技术领域相近,且都服务于现代物流商务领域,主要面向“电子商务、营销、物流网点经理、物流金融”等职业岗位,这些岗位工作内容相近,工作关联度高,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实训教学”等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现代物流商务专业群的“共享课程+卓越课程”的课程体系。努力构建三大共享课程:构建以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形式政策、体育健康、英语等公共基础共享课程,以应用文写作、演讲口才、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共享课程,以“电子商务、轻松读懂财务报表、物流市场营销、现代物流概论、创新创业”等专业共享技能课程。努力构建两大卓越课程:构建以各个专业特色课程如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推销和商务谈判及配套实训等卓越能力核心课程,以公共拓展和职业延伸为中心的卓越能力拓展课程,以课内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卓越能力运用课程,分层递进,完成“共卓”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宏伟蓝图。
3.2彰显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办学特色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时仍可保留物流类课程比如物流市场营销、物流市场营销实务、现代物流概论、仓储与配送、运输实务、进出口货运操作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既具备从事一般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也具备从事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的能力,为更好地服务于零售业,保留职业店长实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多条腿走路,多渠道就业,为学生毕业就业铺好星光大道。
3.3融合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帮助学生编制好金色的七彩梦,在人才培养时重视金钥匙工程建设,突出学生商业素质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注重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精简课程教学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安排,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专业课程对接高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对接湖南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把立德树人融入课程教育各个环节,把课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到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把国家最新的法规政策、市场营销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4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实施保障
4.1师资队伍
组建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该团队由2名专业带头人、10名以上专任专业核心课骨干教师,6名以上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30%,生师比不高于18∶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不低于80%,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0%以上,构建一支职称、年龄、专兼职结构更为合理,鼓励年轻教师积极提升学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形成学历(学位)层次较高、师资力量雄厚、学术队伍阵容强大的学术梯队,确保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工作的实施。
4.2教学设施
按照“校企共建+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原则,配备“四位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实训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投影设备、黑(白)板,计算机(1人一台)、路由器、交换机、常用办公软件、讨论工位,还可以选择配备服务器、无线路由器、打印机、相关实训软件等;能支持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物流市场营销》《销售管理》等7门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以及营销新技术相关实训,能支持《营销沙盘实训》《营销素养实训》《营销专业基本技能实训》《营销岗位核心技能和跨岗综合技能实训》《营销专业综合实训》等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匹配工学交替、分段式、学徒制要求。
4.3教学资源
建设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所有核心课程均建设在线课程资源,配备与课程相关的微课视频、思政素材、数字化教学资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动态更新,每年至少更新10%,每三年全部更新一次。我校在智慧职教(https://www.icve.com.cn/)MOOC学院建有几十门MOOC资源课程,其中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空间资源课程有物流市场营销、店长实务、商务数据分析、仓储与配送、运输实务等,这些课程资源均可用于日常教学。
4.4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技能抽查内容、以及工作岗位技能要求,以典型工作项目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强调教、学、演、练、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线下+线上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在职教云、智慧职教MOOC学院等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教学中注重学生营销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学生营销能力的锻炼教育、学生营销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教育,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主要采取课堂精讲多练+课外实训实践的形式开展教学,突出实训实践技能,使职业教育特色更加鲜明从而凸显实践性教学特点,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时超50%以上,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4.5学习评价
专业课程体系中构建的每一门课程,学生都要对完成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在形成性考核中突出多元考核,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效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一般而言课程考核计分为平时成绩占30%(考勤、作业、单元考试等,含期中测验)、实验实训成绩占40%、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占30%;实习实训课程考核计分为测试成绩占60%、学习过程(实训报告、工作态度、出勤情况)考核成绩占40%(包括实训报告、工作态度、出勤情况占);对于已开设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的面授课程考核计分为线上学习过程成绩30%(含线上学习参与度、在线测试、线上考试)、线下学习过程考核成绩占4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30%;对于已开设精品在线课程的网络选修课程考核计分为线上学习参与度50%、线上作业占15%、线上测试占15%、线上课程考试占30%;总课时16课时以下的课程考核计分为学习过程考核占80%(包括课堂表现和考勤)、实践作业考核占20%。
参考文献
[1]姚亚锋,徐广舒.“双高计划”视域下专业群建设探究—以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6).
近年来,以劲牌生物医药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健康企业,瞄准国家健康产业战略部署,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但与许多公司专注于营养补充剂等成熟化工产业不同的是,劲牌生物医药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中医药,将劲牌中医药现代化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的普遍保养需求,创新性地研发基于中国传统养生理念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结合的健康产品。
复方配伍:从千年古方中传承中华养生智慧
不可否认,现代都市人群的体质普遍呈下降趋势。一项涉及全国10个省区11980人的亚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1.36%的非患病人群属于慢性疲劳。其中,总感到疲劳,且休息后较难恢复的中度疲劳者占29.78%;休息后也无法恢复的重度疲劳者占2.15%。
如何缓解身体疲劳,并增强免疫力?劲牌生物医药公司决定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灵感。
中医认为,疲劳属于气血耗伤所引起的虚证,与五脏密切相关。当五脏功能虚损,机体失于气血的充养而致疲劳状态。
900多年前,中医“脾胃学说”创始人李东垣研发出“当归补血汤”,主要药材为黄芪、当归等,能“益气生血,治劳倦内伤”。
清代名医凌奂也在《饲鹤亭集方》中给“疲劳”开出了药方,由人参、鹿茸、天冬、麦冬等几味药材为基础的参茸固本丸,能起“生精添髓,大补气血”之功效。
在传承经典古方的基础上,劲牌生物医药公司邀请全国首届“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中国科学院中西医专家陈可冀院士等专家组建研发团队,历时4年科学论证与组方优化,于2013年确定了劲牌冬虫夏草胶囊产品组方。
地道药材:那曲带雪山泥土的新鲜冬虫夏草
劲牌冬虫夏草胶囊产品分两种,男士型和女士型。这也是全国第一款针对男女体质开发的冬虫夏草保健食品。
男士型以冬虫夏草易熟地补肾益肺,以攻专力强之铁皮石斛代天冬麦冬益气养阴,另有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全方滋阴壮阳,适合现代男性服用,产品具有双向免疫调节、护肝益肺、滋阴壮阳的功效。
女士型根据现代女性压力大、更注重美容养颜的需求,在当归补血原方基础上增加冬虫夏草补益肺肾,充先天之本,辅以珍珠安神益智、美容养颜,玫瑰花疏肝解郁,适合各年龄段的成年女性,具有补血养颜、提升综合免疫力等功效。
组方的最终确定给了劲牌研发团队莫大的信心。但组方中的关键药材――冬虫夏草,却面临着鱼龙混杂的市场动态和缺少品质分析的基础数据。
如何寻找到最好的冬虫夏草?劲牌团队开始了长达3年的药材产地评价工作,沿着喜马拉雅山脉,深入雪山腹地,通过对比空气、土壤、水分等多种生态环境指标,最终在那曲确定了劲牌优质冬虫夏草供应基地。在每年5月底到7月初的时段,以扎西为代表的藏民同胞把刚刚从雪山采挖到的新鲜冬虫夏草亲手交到劲牌工作人员的手中,从而直接从产地保证了劲牌冬虫夏草的地道品质。
“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药王”孙思邈的这句名言,既在说明药材对于组方的重要性,也是对劲牌生物医药公司企业担当的绝佳写照。
安全品质:劲牌主动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确保产品功效
任何产品在面向消费者时,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这也正是劲牌生物医药公司的担当体现。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27个保健食品申报功能中,以缓解体力疲劳、提高免疫力为功能诉求的保健食品,仅须开展相关功能验证动物试验,结论符合要求即可申报。
然而,在正式上市之前,劲牌针对冬虫夏草胶囊不仅开展了卫生学试验、功能试验、安全性试验、毒理学试验,且在通过国家食药局的强制性试验及相关检疫检验合格的基础上,主动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就劲牌冬虫夏草的安全性和功效性开展人体试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