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要] 国际储备体系改革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行的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存在制度上的内在缺陷,因此有必要改革国际储备体系,改变美元“一币独大”的局面,提高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现有的国际储备体系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建立超储备体系方案和建立多元储备体系方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立超储备体系的条件并不成熟。推进多元储备体系的形成,同时加强超储备资产发挥的作用,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国际储备体系;国际储备;超储备体系;多元储备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1-0079-05
国际储备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下关于国际储备资产的制度安排,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从美国蔓延至全球,它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至今没有消除。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起因是金融市场信贷的扩张无度,但审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此次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目前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内在缺陷的体现和必然的后果。国际储备体系改革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改革思路与方案。本文从国际储备体系的现状入手,综述主要的国际储备体系改革方案,并对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的前景进行展望。
一、国际储备体系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秩序陷入动荡。1976年,IMF在牙买加召开国际金融会议,签订了《牙买加协议》,牙买加体系由此形成,并沿用至今。这一体系又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因为它没有规定本位货币,也没有统一的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但是,由于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形成的货币惯性,美元仍是世界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国际储备资产。现行国际储备体系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多元国际储备体系。
1. 国际储备的结构与分布状况
根据IMF的数据,截止至2010年底,全球国际储备总量达7.06万亿SDR①,但其结构和分布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状态,美元呈现出“一币独大”的状态。
从国际储备的结构来看,外汇储备占的比重极大,而外汇储备中美元占的比重较大。截止至2010年底,黄金储备仅为0.80万亿SDR,外汇储备则高达6.01万亿SDR,占国际储备总量的85%,占非黄金储备的96%。美元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自2001年以来,虽然总体呈下滑趋势,但截止至2011年底,美元储备仍在外汇储备中占较大比重,达62.1%(见表1)。
从国际储备的全球分布来看,虽然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持有的国际储备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近3倍,总量也较大,但以信用货币构成的外汇储备为主,黄金储备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截止至2010年底,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持有的国际储备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1.6倍,总量达4.25万亿SDR,其中外汇储备为4.00万亿SDR,但黄金储备仅为0.16万亿SDR。发达国家持有的国际储备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0.6倍,总量达2.81万亿SDR,其中外汇储备为2.00万亿SDR,黄金储备为0.64万亿SDR,是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4倍,即全球80%的黄金储备都集中在发达国家。
2. 现行国际储备体系的缺陷及其产生的根源
现行国际储备体系下的国际储备资产的价值具有高度不稳定性。在牙买加体系以前,货币与黄金直接或者间接挂钩,货币的价值以黄金作为担保;牙买加体系确立了黄金的非货币化,货币价值与黄金脱钩。在现行体系之下,国际储备资产实际是没有任何贵金属作为基础的国家信用货币。而且,牙买加体系没有统一的汇率制度,将汇率决定权完全交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确定,使得汇率上的扭曲和无规则的大幅度波动成为经常现象。[1]
国际储备资产价值的高度不稳定性导致了国际间贫富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处于弱势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积累巨额的预防性外汇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冲击。[2] 截止至2010年底,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持有相当于4万亿SDR的外汇储备,这意味着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真实的资源和财富换取储备货币发行国利率极低的国债,相当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客观上对储备货币发行国提供了补贴[3]。在现行的汇率制度下,如储备货币贬值或储备货币发行国违约,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将承担巨大的损失。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行国际储备体系的设计上具有内在缺陷。究其根源,就是通常所说的“特里芬两难”。现行国际储备体系以国家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该货币的发行既要满足货币发行国实现国内经济目标的需要,又要适应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因为随着国际贸易、金融活动的发展,全球对国际流动性的需求不断增加,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必须通过维持国际收支赤字来输出国际流动性,而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会导致其他国家对储备货币丧失信心。显然,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证实了以美元这一国家信用货币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已经对全球经济安全、经济秩序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国际储备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国际储备体系改革方案:研究综述
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的重点是如何解决美元“一币独大”的问题,加强国际储备体系的稳定性。当前关于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的观点主要可归为两类:一是建立超储备体系,即形成以SDR或某种新创设的超储备资产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以超储备资产取代美元的特权地位;二是建立多元储备体系,降低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提升其他储备资产所占的比重,改变美元的特权地位。总体来看,各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对于国际储备体系是否需要改革有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对于如何改革并未形成统一的或者具有倾向性的观点。
1. 建立超储备体系
“特里芬两难”是长期困扰以国家信用货币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的难题。只要以国家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就有可能会陷入“特里芬两难”的困境。如果能够创造一种与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资产,就可以避免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内在缺陷,是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4] 从长期来看,建立以单一超储备资产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是有益的。[5]
建立超储备体系的方案可分为两类:一是创设全新的超储备资产;二是改造现有的SDR。
创设全新超储备资产的方案可追溯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前。20世纪40年代,凯恩斯在“凯恩斯计划”中就提出了建立以30种代表性商品为基础的超货币班克(Bancor)为基础的国际清算联盟(International Clearing Union)的建议。[6] 20世纪80年代,库珀(Cooper)提出了单一货币制度的构想,建立全球中央银行,并由其掌握单一世界货币的发行权。[7] 阿勒桑德里尼(Alessandrini)等人认为现行国际储备体系很脆弱,而SDR又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建议创立超银行货币(SBM)和新的清算联盟。[8] 罗森斯维格(Rosensweig)则提出了一种更为激进的方案,建议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创设单一全球货币(SGC),以之取代世界各国的货币。[9]从理论上看,使用全新的超储备资产可使得储备资产的发行与国家的利益脱钩,可从根本上解决“特里芬两难”问题,但是这类方案的可行性堪忧。一是创设全新的储备资产取代原有国际储备资产会招致美国等原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反对;二是新的超储备资产能否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问题。创设全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取代美元的方案太具有颠覆性,操作难度过大。
与从无到有的创设新的储备资产相比,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改造现有的SDR以达到形成超储备体系的目的。利用现有的SDR优于创造一种全新的储备资产。[10] SDR 为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的缩写,是IMF于1969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使SDR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主要的储备资产也是IMF的目标之一。遗憾的是,由于SDR自身的缺陷和政治上的阻力,创设40多年来,SDR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十分微小。IMF的一项研究中指出,SDR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果能让SDR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可改变目前美元占据国际储备体系绝对主导地位的现状。[11] 首次提出将SDR作为新储备资产的人是著名金融投机商索罗斯,他建议将SDR发展为新的全球性货币。[12] 周小川指出SDR具有超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应当着力推动SDR的分配,拓宽SDR的使用范围,满足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4] 奥坎普(Ocampo)主张建立以SDR为基础的国际储备体系,将SDR改造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和危机期间为IMF提供资金的工具。[3] 斯蒂格利茨(Stiglitz)等认为,建立新的全球储备体系的方法是IMF大量发行SDR。[13] 凯南(Kenen)认为,SDR完全可以成为储备资产,他建议在IMF中创建替代账户,允许各国央行将一部分外汇储备存入替代账户兑换成SDR,在需要的时候可用SDR换回所需的外汇。[14] 与国家信用货币相比,用SDR作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以下优点:一是SDR的价值由一篮子货币决定,可提高储备资产价值的稳定性;二是SDR的发行由IMF根据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需求决定,可避免单个国家经济利益与国际储备需求之间的矛盾。
但是,以SDR为基础的超储备体系方案的可行性也遭到了不少质疑。一是目前SDR的数量太少,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太低。IMF没有GDP,也没有征税能力,不具备创造货币的基本条件,[15] SDR的数量可能永远无法与美元、欧元等匹敌,[16] 因此无法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取代国家信用货币。二是SDR的使用范围有限,无法保证其发挥国际储备资产的职能。SDR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能用于干预外汇市场,也不能用于与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SDR对官方储备而言不具有吸引力。[17] 三是SDR的发行机制缺乏足够的弹性。SDR由IMF根据各会员国缴纳份额的比例分配,一般性分配每五年评估一次,无法满足不同经济体对储备资产需求。四是SDR的发行方IMF难以成为真正的世界中央银行,无法独立根据全球经济状况发行SDR,发行SDR的铸币税等利益问题也难以协调。[18] 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SDR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短期内用SDR取代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条件还不成熟。
综上,超储备体系虽然是一个理想的方案,但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实现这一方案具有技术、制度和政治等方面的多重阻力。这类方案总体来说过于激进,需要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现阶段应当积极推进SDR的分配,扩大SDR的使用,提高SDR的吸引力,推进IMF的改革,为未来建立超储备体系打下基础。
2. 建立多元储备体系
建立多元储备体系是指由若干种国际储备货币形成“N币鼎立”的形势,改变美元“一币独大”的局面,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一方案有助于加强国际储备体系的稳定性,维护各国的金融稳定和安全。
未来的国际储备资产结构将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指出,国际储备体系正在逐步摆脱美元的支配,而欧元的设立和金砖国家的崛起为多元储备体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美国无法阻止国际储备体系向多元化发展。[19] 艾肯格林(Eicheegreen)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国际储备体系也应向多元化发展,即建立一个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储备资产的国际储备体系[20]。伯格斯滕(Bergsten)指出当前的国际储备体系已成为“美元—欧元”两元体系,也许很快会成为“美元—欧元—人民币”三元体系,美国必须接受这一现实,甚至推进多元储备体系加速形成。[21]弗兰克尔(Frankel)也认同国际储备体系将从美元本位制走向多元储备体系的观点,并指出人民币将在未来加入到日元、英镑的行列,成为重要性次于欧元和美元的储备货币。[22]
多元储备体系的缺点在于波动大,不稳定。[5] 不同储备货币之间的可替代性会使这些货币间的汇率波动变得十分大。如果人们对某一种储备货币丧失信心,则会造成各国央行争相抛售该种货币,从而引发更大的问题,造成更大的混乱。艾肯格林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央行的储备管理人员并不追求储备资产组合报酬的最大化,他们会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储备资产的管理问题,如果储备货币发行国能够实行稳定有效的政策,那么就能较好地保证多元储备体系的稳定。[20]
蒙代尔(Mundell)曾提出过“全球金融稳定三岛”的构思,即通过构建一个由美元、欧元、日元组成的货币联盟。这个货币联盟首先要逐步减少彼此之间的汇率波动,形成固定汇率制度,并最终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一国际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23] 这一构想体现了由多元储备体系过渡到超储备体系的动态变化进程。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直接建立超储备体系显然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建立多元储备体系则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其所遭遇的阻力也相对会少很多。
三、 国际储备体系改革的前景
未来的国际储备体系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既是稳定国际金融秩序的需要,也是大国和区域经济集团实力变化在经济上的反映和政治上的诉求。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25年国际储备体系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一是美元维持现有的绝对主导地位;二是国际储备体系呈现多元化——美元、欧元、人民币成为三种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三是超信用资产SDR成为国际储备资产。上述三种情况之中,第二种情景出现的可能性最大。[24] 美元在国际储备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下降,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集团的货币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将逐步提高。
国际储备体系的改革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渐变过程。当前,国际储备体系改革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IMF和G20的组织和协调下进行。但是,改革不只是各国共同协商解决技术层面的制度设计问题,而是涉及各国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是国与国之间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和博弈。因此,尽管各国十分重视国际储备体系的改革问题,由于彼此的利益诉求不尽一致,国际社会在改革方面取得进展仍然十分有限。在短期内,美元仍将是国际储备体系中最主要的储备资产。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没有可以完全取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资产。欧元因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陷入了比美元更为严重的境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暂时无法和美元匹敌,SDR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十分微小。另一方面是因为货币的兴衰具有历史惯性,一种货币的衰落和其它货币的崛起与取代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在中期内,国际储备体系有可能改变当前美元“一币独大”的现状,逐步实现多元化。如果有足够的综合国力和恰当的政策配合,其它国家的货币可以逐步发展为能够和美元分庭抗礼的对手;如果制度设计得当、主要国家间利益得到有效协调,SDR在国际储备中所占的份额和发挥的作用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长期内,如果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可将超储备体系作为理想目标考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可以采取以下的基本立场参与到国际储备体系的改革中去。建立超储备体系的方案太具颠覆性,必然会遭遇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强大政治阻力,最终难以付诸实施。选择一个相对温和的符合市场自然选择的方案——多元储备体系,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中国一方面应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上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SDR的改革,扩大SDR的使用,提高SDR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加强超储备资产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作用。
综上,国际社会改革现行国际储备体系,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作。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也应当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为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谋求全球共同发展而努力。
[注
释]
①
IMF以SDR为计价单位。
[1]
徐明棋. 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 1999(7).
[2] United Nations.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f Experts of the Pre-sient of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on Reforms of the In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EB/OL].2009-09-21.
[3] Ocampo, José Antonio. Building an SDR-Based Global Reserve Sy-stem[J]. 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0, 1(2).
[4] 周小川. 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EB/OL].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09-03-23.
[5] Greenwald, Bruce and Stiglitz, Joseph E.. A Modest Proposal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form[A]. S. Griffith-Jones, J. A. Ocampo, and J. E. Stiglitz, eds. Time for a Visible Hand: Lessons from the 2008 World Financial Cris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6] Keynes, John Maynard. Proposals for an International Clearing Union,[A]. Donald Moggridge eds.,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John Maynard Keynes [M]. McMillan Press, 1980,25.
[7] Cooper, R.N.. A Monetary System for the Future[J], Foreign Affairs, 1984, 63(1).
[8] Alessandrini. Pietro and Michele U. Fratianni. International Monies, Special Drawing Rights, and Supernational Money[EB/OL]. SSRN working paper, 2009.
[9] Rosensweig, Jeffrey A.. Single Reserve Currency: An Analysis of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with Implementing a Single Reserve Currency[EB/OL]. SSRN Working Paper, 2009.
[10] Williamson, John. Why SDRs Could Rival the Dollar[EB/OL]. Policy Brief, Washington D.C.: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9.
[11] Mateos Y Lago, Isabelle. Rupa Duttagupta and Rishi Goyal, The Debate o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EB/OL].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9-11-11.
[12] 方兴起, 乔治·索罗斯. 反新自由主义的“新辩证法”[J]. 研究, 2010(4).
[13] Stiglitz, Joseph E. and Bruce Greenwald. Towards A New Global Reserve System[J].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0,1(2).
[14] Kenen, Peter. An SDR Based Reserve System[J]. 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0,1(2).
[15] Aiyar, Swaminathan S. Anklesaria. A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Currency to Rival the Dollar? [EB/OL]. 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2009.
[16] Aiyar, Swaminathan S. Anklesaria. Can IMF Currency Replace the Dollar?[N]. Times of India, 2009-04-05.
[17] Eicheegreen, Barry. Commercialize the SDR[EB/OL]. Project Syndicate, 2009-04-27.
[18] 向松祚.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J]. 国际货币评论, 2010(1).
[19] Dailami, Mansoor and Paul Masson. The New Multi-Pola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EB/OL].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5147, The World Bank, Development Economics, Development Prospects Group, 2009.
[20] Eichengreen, Barry. Managing a Multiple Reserve Currency World[EB/OL]. Asian Development Bank: The Future Global Reserve System-An Asian Perspective, 2010.
[21] Bergsten, Fred. Why the World Needs Three Global Currencies?[N]. Financial Times, 2011-02-15.
[22]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 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综述[J]. 金融发展评论, 2010(3).
[23] Mundell, Robert.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20th Centur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2000.
[24] World Bank. Global Development Horizons 2011-Multipolarity: The New Global Economy[EB/OL]. World Bank Official Site, 2011.
Reforming the Global Reserve System: Status Quo,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Shi Qing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关键词: 《产业经济学》 课程改革 建设方案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应用经济学学科的一门课程,是对微观经济学的具体应用。近几年,产业经济学领域取得的成果颇丰,表现活跃,令人瞩目。《产业经济学》首先对何为产业经济学进行阐释,并以很多经济实例探讨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提出相关的课改方案,希望通过课改,能够行之有效地落实教学精神,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与时俱进,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评价教学成效的依据。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以强化研究生理论功底,提高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理念,侧重培养研究型和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因而对理论要求和实践要求都很高。《产业经济学》课程的目标应定为使学生全面了解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前沿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其基本原理和理论,分析研究一国或一地区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战略优化等问题。由于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新理论层出不穷,学生面临着学习再学习的循环过程,因而应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适应不断自我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满足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需要。
二、将能力训练与评价标准有效结合
对于教学来说,一般的评价标准是笔试考试。这样的评价标准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因此需要增加能力测试的内容,改革考核方式。最能体现学生能力的是实践,应该将实践成绩计入学生的总成绩中,因此有必要加大实践力度。可以依托本科生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设备开展一些实验课程。
三、重组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知识
为培养研究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文科类专业开展起来相应困难一些,主要是通过社会调查、教学实践等方式展开。由于存在调研经费紧张等现实问题,学生对调研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在我国没有像国外的那种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但是可以借鉴该模式的思想: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利用本科已有的实习基地,开展实习。还可以借助现有的实验室和相应的设备,开设一些与产业经济相关的模拟实习。这种模拟实习在产业经济学课程中开展得比较少,通过模拟实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工具。例如“产业关联”的学习,对于投入产出表,现在已有软件进行编制,仅仅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讲授比较死板,而通过模拟实习,让学生对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于后期研究而言也掌握了一种方法。同时对于学生实践的成果搜集也有利于以后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案例集和教材。
《产业经济学》的授课内容需要根据学科前沿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做调整。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最活跃、取得丰富成果的领域之一,其理论、方法都在不断增加,研究者有必要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
教学内容要涵盖最新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描述学科的发展趋势,建立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内容要循序渐进,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充满乐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
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传授为主,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因此要考虑转变教学模式,采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黑板、粉笔、课本为基础,教师要学会利用好多媒体教室、网络、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媒体和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来增加信息量,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开展一些专题汇报、讨论,将老师一人讲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在提高。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掌握最新技术,有必要对老师进行定期的交流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制度
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文件(如教学任务安排表、教学进度表、教案、教学工作小结、教研活动等)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存档。通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制度,充分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等要素,需要对各个要素进行改革和建设,以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峰,范红辉.经管类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唐山学院学报,2008(11).
[2]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定位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矛盾。虽然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均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但很多高校在安排这门课程时,通常不分专业的采用大合班上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被迫以相同的要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授课,导致对某一专业重要的知识点讲授不精,而有些其他课程学过的知识点却占用课时重复介绍,造成课堂的效率低下。同时,学生学习了较多的与本专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知识,造成了“教不恰当,学不致用”的窘境,也打消了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设计与教材方面过于模式化。《西方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体系庞大、内容复杂,主要运用数学工具通过建立模型来解决经济学原理。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现行的课程设计通常与传统高校大相径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晦涩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教学的环节,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脱节。另外,从教材方面来看,各版教材虽然内容略有不同,但依然还是“重理论,轻实践”,大量采用过去的经典案例进行讲述的教材体系,既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需要,也不能反映我国现实的经济情况。
(三)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法落后。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使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进行系统化传授,但是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记忆,完全没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作为一门理论课,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最后造成“学只为考”或“考过即忘记”的尴尬局面。同时,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到实践环节中,不知道所学的理论知识如何使用,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独立解决能力,违背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初衷。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各专业特点开展课程标准化建设。开展课程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如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将不同专业安排在一起进行合班教学;另一方面,提出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高校应从学生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进行规定,提出针对各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其所学的其他专业课上会学习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在授课时可以把这部分省略;而对于学习工商管理的学生,就要加强其对市场的了解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有针对性的讲授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体会如何“学以致用”。
(二)编写一套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下有一套与其相应的培养目标,选择一套适用于应用型特点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尤为重要。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受教材影响,往往存在过简或过繁的现象。为此,高校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加强教材内容改革,删掉一些过繁的公式推导和模型分析,增加经济学前沿问题分析,加强内容的本土化改造。例如,在各章节中加入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数据,设定与现实经济问题有紧密联系的主题,给予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编写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为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提供辅助资料,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通。
(三)深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试改革。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晦涩难懂且陌生的理论,这些理论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育,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和抵触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到化繁为简,采用诸如“案例分析法”、“情景展示法”、“分组讨论法”等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其变得通俗易懂,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身份。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自行设计的空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在考试改革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自主选择考核方式,如面试、闭卷、开卷,实现考核形式的多样化,突出对学生能力考核。
(四)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借助网络工具为教学进服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在网站上建立如PPT课件、习题、案例、学习参考资料等。还可以进行网上答疑、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与经济学相关的社团,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市场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去寻找微观经济学中四种市场的差别。
总之,教学改革应适应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提高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孙宇晖,刘静暖.西方经济学基础[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改革 酒店、烹饪专业 现场服务实训教学 方案设计
一、我校酒店、烹饪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我校酒店、烹饪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安排上,欠缺统一的要求和整体的规划;第二,实习实训设备欠缺,实习项目上比较单一,在操作训练上达不到要求;第三,教学团队上欠缺一支精良、高效的教科研骨干队伍;第四,目前培养出的学生欠缺对本专业的了解,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适应社会发展,改革专业课程设置。
1.酒店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建议。
(1)以酒店的需求,划分不同的工作岗位目标。通过划分不同的岗位,我们了解了酒店不同部门的需求,因此在设置课程中要突出“仪容的修饰”、“仪态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酒店营销知识”、“前台服务与操作技能”、“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操作技能”、“调酒技能”、“会议服务”、“计调业务”,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个“能力”不局限于一般的操作本领,而是包含这个职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及态度。
(2)根据主干课程,设置不同的环节。对于“前台操作技能”、“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操作技能”、“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分为“到店前的准备工作、到店时的引领工作、到店后的接待服务、离店时的送别工作”等环节。如餐饮服务岗位技能分析:通过餐饮服务岗位技能的分析,餐饮服务模块包含的内容:礼仪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把握客人心理能力、推销能力、服务技能、服务意识、清洁卫生特殊问题的处理融合的一体化教学。
2.烹饪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建议。
根据烹饪专业课程体系及其特点,借鉴临沂市技师学院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经验,将理论课与技能训练课融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五个大模块,进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1)原料质量鉴别与采购保管模块。这一模块对应的专业课程是“原料知识”。在实训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天由指导教师带领,轮流采购实训原料。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原料知识”中的有关原料采购、保管、质量鉴别等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提高了原料采购、保管、质量鉴别技能,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菜单设计与成本核算模块。这一模块对应的专业课程是“烹饪基础知识”。由于实训菜品主要服务于我校师生,学生既是制作者又是顾客,可以在校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出令客人满意的菜品。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学生严格核算菜品成本,既增强了节约意识,又提高了菜单设计与成本核算技能。
(3)冷热菜加工与制作模块。这一模块对应的专业课程是“原料加工技术”、“烹调技术”等。在教学中,教师将以上知识融合在菜品制作中进行讲解,学生容易掌握。由于要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有利于督促学生节约原料、精细加工、讲究卫生。
(4)面点加工与制作模块该模块,对应的专业课程是“原料加工技术”、“面点技术”等。在教学中,教师将以上知识融合在面点制作中进行讲解,学生容易掌握。
(5)管理与销售模块,此模块对应的专业课程是“厨房管理知识”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人员分工、同学合作、实训准备、设备养护、安全生产、原料利用、面点成品的销售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锻炼,便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才能,同时将“营养卫生”等知识与菜品质量控制贯穿于各模块当中进行教学。
二、我校酒店、烹饪专业学生现场服务实训教学方案
我校老城校区2011年秋季进驻学生将达到4000余人,为了满足新校区师生用餐要求,学校将扩建原有学生食堂,并在食堂三楼开辟一个休闲吧,提供区别于学生食堂的特色餐饮服务。为了提高我校旅游部酒店、烹饪专业学生的技能操作及服务水平,利用休闲吧开放营业的时机,开展二年级学生校内的餐厅经营服务实战演练,让这两个专业的师生在真正的经营服务中得到专业教学及技术能力的提高。以下是现场服务实训的具体方案。
(一)实训地点。
老城校区食堂三楼休闲吧,面积200平方米,可供80人同时用餐。
(二)实训对象。
1.酒店专业。
10旅游6班、10雨露3班、10雨露4班
2.烹饪专业。
10旅游2班、10旅游3班
以上班级轮流到休闲吧进行现场服务实训,每月轮换一次,每个专业选派2名专业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进行全程指导。
(三)实训目的及相关专业课程。
通过休闲吧营业时学生所提供的现场服务,充分锻炼烹饪专业学生的烹饪技术水平及酒店专业学生的餐饮服务水平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1.与实训相关的烹饪专业课程。
烹饪原料知识、烹饪原料加工技术、热菜制作、面点制作、餐饮成本核算、餐饮企业经营与管理等。
2.与实训相关的酒店专业课程。
旅游心理学、饭店管理概论、礼貌礼节、餐饮服务与管理等。
(四)实训时间。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具体安排见下表:
(五)实训具体构思。
1.前期准备工作(在七、八月暑假时准备完毕,休闲吧于九月正式营业)。
(1)关于休闲吧的起名:旅游部先设想好若干名字,并在全校师生中征集意见,确定最后名字后请校领导或知名人士为餐厅题名。
(2)关于休闲吧的设施设备、餐厅的格调布置:厨房及餐厅设施设备均在准备阶段采购完成。
(3)关于厨师、餐厅服务员工作服的定制:由于我部学生均有工作制服,建议定制本休闲吧专用的围裙(含厨师、服务员),学生在实训服务期间可穿工作服,佩戴围裙即可统一着装。
(4)关于菜单的设计及菜式的选择、成本定价:采用每日菜单的形式,由烹饪及酒店专业教师先期制定出一周菜谱。
(5)实训学生的身体健康检查:要求所有在休闲吧参与实训的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否则取消实训机会。
2.现场服务实训期间。
(1)轮班安排:按照营业时间把烹饪及酒店专业学生分两班倒,中午及晚上为同一批人,下午为一批人。
(2)每班次各个岗位设置及人员配置。
①厨房区域(25人):原料检验员(2人)、刀工切配员(4人)、打荷(2人)、热菜师傅(4人)、卤水师傅(2人)、面点师(4人)、传菜员(4人)、洗碗工(3人)、厨房总管(1人,由烹饪专业指导老师担任)
②餐厅区域(25人):预订员(2人)、迎宾员(2人)、点菜员(3人)、茶水饮料吧(2人)、值台员(12人)、收碗工(2人)、收银员(1人)、餐厅主管(1人,由酒店专业指导老师担任)
(3)轮岗安排:每月每位实训学生在一个岗位实训周期为一周,到期由实习指导老师安排轮岗。
(4)休闲吧开放营业时全程由学生进行服务(含食物供应),实习指导老师现场进行指导。
3.休闲吧未营业时间的安排,在三楼学生食堂区域由指导老师负责。
(1)原料采购(烹饪专业师生);
(2)对前一工作日的营业状况及实训情况进行小结;
(3)进行意见收集、研究制定下周菜谱,设计菜单;
(4)餐饮服务、烹饪技术专业技能培训;
(5)中式烹调师、餐厅服务员职业资格考证复习。
4.关于休闲吧经营管理及成本收入等问题的确定。
(1)餐厅服务对象:本校师生及住校家属、家长
(2)经营方针:微利经营,用心服务于我校师生
(3)实训时间安排表:
(4)原料采购:由厨房总管(烹饪专业教师)提前一天下单,由专业教师带领烹饪专业学生会同后勤食堂部统一采购,后勤处负责采购的先期付款,休闲吧负责原料的验收入库及入账管理,采取签单按周结算。
(5)中午及下午当班期间实训服务员工的工作餐由本休闲吧提供。
(6)休闲吧的经营利润由旅游部与校食堂按4∶6的比例分成,旅游部的利润所得用于指导老师的课时补助及实训表现优秀学生奖励。每班实训结束评选出5名优秀实训学生给予奖励。
以上方案设计顺应了当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趋势,使老师和学生均能在现场服务的实训教学中得到教与学技能的提高,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巨红.浅析酒店服务专业的一体化教学.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月下旬刊).
[2]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探讨.临沂市技师学院商务管理系.
“383”方案,牵涉面很广:“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构成“383”的字面蕴涵。也因其“官方智囊制订”的背景和内容指涉,“383”方案甫经曝光,就备受关注,引起各方解读。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拉开大幕的节点上,“383”方案的公开,委实有着特殊意义:在改革攻坚期的语境下,深化改革,须以“啃硬骨头”为旨归,也已成社会共识。但怎么改、改什么,向来聚讼纷纭。而在此之前,坊间就盛传“经济改革方面将有新动作”,虽是传言,却饱含着民意期许。
而今,“383”方案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勾画路线图,无疑熨帖人心,承接了民众期待:它从顶层设计着手,系统谋划、统揽全局,为改革“导航”,释放了诸多积极信号。
从内容上看,“383”方案契合增量改革纹路,也合乎民众的改革预期:它旨在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这就要求,要继续厘清政府、市场与企业改革的关系,消除制度掣肘,为发展营造公平氛围、法治环境。
有媒体就剖析,该方案涉及行政审批、反腐倡廉、土地制度、财税体制等方面,不少提法很有前瞻性,“尺度也很大”。
譬如说,提出“建立廉洁年金制度”、“加快官员公布个人财产进度”等,意在对防腐拒变制度化防范,颇具建设性;在土地制度上,集体土地直接入市,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小产权房有条件转正等,也内涵丰富;而用“国民基础社保包”取代户籍制度、实行大学“去行政化”、鼓励公益诉讼等等,对民众来说,亦是利好消息。
立足全盘,打组合拳,多方位推进这也是“383”方案的重要特征,其统摄性、系统性,从中不难窥见。它的三大突破口——放开准入、加强市场竞争,拓展社会保障,深化,意图所指,就在于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与弊病,寻找改革切口。
实质上,它并非只是“勾勒轮廓”,更有贴近民生、切合现实的具体设计、细节描绘。选取“民告官”典型判例适当宣传;医保参保补贴实行“费随人走”、人口跨行政区流动时补贴由上级政府承担等,都将宏观框架予以拆解,很具现实指向性,也对接了民生改善、权益保障等诉求。
现在方向明确了,下一步怎么做?吴敬琏分析每一次改革的大推进都必须完成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改革的目标;第二件事,要制订重点改革的方案和改革的总体规划;第三件事,要落实这些方案和规划,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现在首先要完成第二步,接下来推进第三步。
下面是吴敬琏先生的演讲全文。
一、中国要不要继续改革、还是转变方向,过去几年出现动摇
改革问题好像是十以来众所关心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今天我就跟大家交流一些我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讲两点,一是十的重大意义,就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觉得十做了很多决定,这是十决定中最重要的一个。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对于改革是不是应该继续推进,还是应该转变方向,有7、8年,甚至10年的时间,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议论,方向似乎发生了一些动摇。所以改革的步伐就慢下来了。十决定,我们要沿着70年代末期这条路线重新向前推进。所以第一个问题讲一讲十政治决定的意义,它是在什么背景下推出的。第二,十既然做了这个决定,我们应该做什么?眼前应该做什么?
先说第一个问题,十开完以后,社会上有很多议论,媒体上对十的意义也做了大量的解读。这些解读并不完全一样,比如说有的认为十最重要的决定就是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要翻一番,就是这两个宏伟目标是最重要的。也有人说,十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一个四化要求,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以前没有这样提的,特别是其中的城镇化问题是新提出来的,这是很重要的。
还有的从社会、思想、文化上面着眼,认为十报告里面讲了24个字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这里面涉及到国家一些争论的问题,比如说自由、民主等等,是不是属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次都包容在里边了,也是非常重要。
在我看来,这些当然都很重要,最重要的一点是十在中国到底往什么方向走的问题上作出了决策。这个决策就是要坚持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改革这样一个路线。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一个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决定,我认为这件事情是重中之重。
所以就需要我们回忆一下十开会以前,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讨论,一些不同思想,不同方针,也就是十做出这个决定历史背景是什么。我们在座的有的年纪比较大,应该是比较熟悉,也有些比较年轻,不一定很清楚过去30年发生了什么事情,特别是在十前10年又有些什么变化,有些什么样的分析。
实际上,我刚才说十这个决定的重要性,完全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讲,十前,在整个社会,包括执政党内部有很激烈的辩论。
70年代末期,就是结束以后,中国面对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社会,是一个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那个时候逐渐就形成了共识,要通过改革开放来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中国要朝向一个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方向进行改革。到了1992年十四大就确定了中国的改革目标和社会主义民主,这个目标更加明确了。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在整个20世纪做了很多的工作,到了20世纪末期,就宣布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也就是说,大体上实现了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或者叫命令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建立起来了。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改革,促成了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度增长,到了2010年,中国不管是GDP,经济活动总量,还是进出口贸易总量,都分别超越了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二。但是我们这个市场经济的改革并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我们的经济体系里还留存了很多过去旧体制的遗传,旧体制叫做计划经济。实际上,中国除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多少有一点计划,以后就没有真正的通过计算,编制出一个计划能够执行。所以严格地说,它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但是有一点是一直保持的,就是用行政命令来分配资源。所以更准确说我们把它叫做命令经济。
命令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政府用行政命令来配置资源,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投资从哪里来,都是由行政命令指定的。而市场经济的特点呢?资源的配置基本上是由市场的价格来进行配置,而且这个市场体制也形成了一个兼容性的激励机制,就是鼓励那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通过给他们更高的报酬来鼓励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
虽然我们在一些重要的交易活动上都是通过市场来进行,但是改革资源配置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就是原来命令经济中政府的力量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个旧体制的遗产仍然严重存在着,就是我们经济发展工作报告经常提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个问题就越来越严重。
总体来说是两个问题困扰着我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协调。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经济发展方式,或者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举步维艰。经济的增长有不同的模式,像我们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的投入资源,货币表现就是由投资来支持增长。这样一种增长方式,我们通常把它叫做粗放的增长方式,或者叫做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方式带来很多弊病,它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想要改变这种状况,特别是在“九五计划”,就是1995年制订的计划,决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经济增长方式就是靠投入实现增长,转变到集约的增长方式,集约增长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靠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
但是从“九五计划”我们就知道得很清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靠经济体制的转变才能够实现。所以当时提出的口号叫做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个根本转变就是从粗放的增长方式转变到集约的增长方式;另外一个转变就是要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后一个转变是前一个转变的关键。
在“九五计划”期间,这两个转变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并没有能够完成。转变过来会发现一些什么呢?首先就是资源会变得越来越短缺。第二个问题,就是因为大量耗费资源,生产活动一方面会创造新的价值,另一方面一定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靠着粗放的增长方式,它就会使得这个环境的损害无法治愈,无法自己调节。于是环境就被破坏、生态的损害就会积累到一定程度,对空气污染积累到一定程度,中国三分之一左右大气就变成北京这个样了。
那么还有更深入的问题: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因为它是靠投资来实现增长的,投资在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地提高,而消费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这样就造成了大众不能够分享我们经济增长得来的好处,使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缓慢。进而言之,它就会造成收入分配上的差距拉大等等这样一些社会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腐败,腐败的根源是什么?让我们有个分析,它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行政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造成了一种寻租的体制环境。因为旧体制遗产大量存在,所以这个行政的制度基础也普遍存在。80年代后期,通过所谓双轨制、倒买倒卖来寻租,就变成让群众十分不满的一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双轨并行,行政权力在经济活动中到处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于是寻租活动就越来越严重。如果说80年代,寻租活动主要是从价格的双轨制来的,那么到了21世纪,最重要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土地,土地中的问题是征收价格和政府的批租价格的巨大差价,这个差价总额据说有几十万亿,就是租金总额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太高,于是到处都可能产生饥饿的形态。所以腐败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当然腐败和垄断加在一起,对于我们收入分配中的贫富分化,也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这两个问题,就使得我们经济的矛盾不断被激化。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不同的意见,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来面对这些问题呢?一方面,中国的党政领导,在本世纪初已经认识到我们的体制存在很大问题,还存在很多旧体制的遗产,必须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个决定叫《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的背景就是,当时已经认识到我们在20世纪末期,宣布建立的市场经济初步框架,仍然存在很多缺陷,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去消除旧体制遗留下来的东西,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很可惜的是,这个决定的执行情况不好,现在回头看,要求进行的改革很缓慢,或者是完全没有动。
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本来已经决定了,但是进行了一半就停下来了,比如一些重要部门改革,电力部门的改革,本来要求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输配分开、售电放开,国务院2002年批准了电力部门的改革方案,以上四项只做了一项,就是厂网分开,电网和发电厂分开了,这个分开起了很好的作用,可是其他各项都没有做。
另外一个铁道的改革,铁道改革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完全没有做。所以到这一次,决定撤销铁道部。在这以前,铁道部是一个超级的政企合一,不但行政和企业是合一的,而且有自己的“公检法”,就是说改革完全没有进行。
这个时候就有另外一种思想出来,把我们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都说成是由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甚至把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这样一些事情跟市场完全不能搭界的问题,都归于市场化改革造成的。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思想,认为改革的方向错了,应该向另外一个方向改革,就是把市场放到政府的命令之下,强化政府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
这样一种偏向造成的后果就使得改革放慢,而旧体制留下来的遗产反倒扩大了,就造成一种怪圈,本来这个问题是因为改革不足造成的粗放发展方式和寻租腐败的盛行,现在提出一种办法,正好强化了粗放发展的基础。腐败本来是由于权力进入经济活动造成的,如果要用加强党政机关行政权力的办法来制止腐败,结果就使得寻租活动的基础更加扩大,那么就会使得腐败变得更加严重。
出现了腐败现象,就要用审批制来克服腐败现象。审批制本身就是寻租的制度基础,那就会使腐败现象更加严重,变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到2011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开倒车不是出路,只有改革才是出路
2009、2010年,这时候社会矛盾变得非常激化,而开倒车的思想也可能达到最高程度。但2011年,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从本世纪以来,关于到底应该走向哪一个方向的问题,有很多讨论、争论、辩论,真理也就越辩越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开历史的倒车不是出路,只有改革才是出路。当然这是一种思想上理论上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中的教育,使我们认识到用开倒车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虽然短期可能取得某些成效,但从中长期来看,造成的后果很严重。
比如说温州高铁事故,高铁事故本身和整个铁路系统体制没有直接关系,但这件事情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不要走市场化道路的人们,常常把高铁建设取得的成绩看成是强政府下发展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表现。确实高铁取得了很显著、很亮丽的短期成绩,而且中国确实需要高铁建设。如果从短时期去看,应该是超级政企合一的铁道部做出的伟大成绩。但温州撞车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人们会全面考虑这个问题。中国需要进行高铁建设,问题在于,用这样一个超级政企合一的体制,用命令经济的方式来进行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问题。第一是浪费,大概将近3万亿的债务不知落在谁的身上,因为这3万亿债务是不可能靠它本身赚回来的。另外就是里面的贪污非常严重。
有些地方用大量投资造成年均14%、15%的GDP,但这里出现了大量债务,主政的重庆是一个样本,当他的事情暴露以后,人们就会考虑,用这样一个体制,我们能不能够真正实现民富,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所以十开会前,人们有了更冷静的思考,到底中国向何处去,在这个问题上有了新的变化。十做出的决定,就是在中国到底向何处去的问题上,坚持要走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的道路。
十明确说,必须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从经济改革方面来说,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改革方面,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要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这是非常重要非常正确的。我们面临的这些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难题,都只有靠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和法制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才能够解决。所以我说它是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重大决定,我们大家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怎么保证十的决定能够落到实处。
三、中国下一步怎么做?要有一个超脱于利益的高层权威机构,在大众参与之下进行从上到下的所谓顶层设计
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只是重启改革的第一步,问题在于落实,关键在于落实,在于要解决改什么和怎么改的问题。
我们过去三十年的改革,有两次大的推进:一次是1984年到1988年,就是80年代我们有一次大的推进;90年代又有一次大的推进。我去年年底出了一本书,叫《重启改革议程》,这里面有详细的介绍。
从这两轮改革推进来看,每一次改革的大推进都必须完成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改革的目标;第二件事,要制订重点改革的方案和改革的总体规划;第三件事,要落实这些方案和规划,要克服阻力,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我们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做好第二步。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3年提出了六项工作要求,其中第六项,是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点。这就是三步中间的第二步。
90年代的改革是在1992年十四大确定了改革目标,到了1993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制订了总体方案——《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决定》,规定了重点方面的改革方案,固定了它们之间的配合协调,整个是一个路线图。
需不需要设计新的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呢?我觉得中央决定要做这件事情,而且要求拿出这个总体方案路线图还是正确的。因为市场非常复杂,非常巨大,又是很精巧的一个系统,这个大系统中包含着许多子系统。像我们在改革初期以为的那样,当时有一种说法叫,无非就像过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时候,战士们都自己打草鞋,打草鞋不需要设计,叫做草鞋无样,边打边像。
为什么我们在列宁经济时代搞建设的叫边设计边施工,这是不可能的,这么复杂的一个系统,你这样零零散散各自去设计,最后建立起的这个系统是无法互连互通、无法协调运行的。而且各个地方、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追求,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总体规划,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设计往往是向自己的利益追寻,最后建立起来的体系就是一个大杂烩,无法正常运行。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超脱于利益的高层权威机构,在大众的支持参与之下来进行从上到下的所谓顶层设计,并且监督着规划着执行。
怎么来进行这个总体规划的制订呢?一方面要有中央直属机构的统筹,同时要有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实际上,从前几年开始,已经有许多研究机构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向中央提出关于改革的建议。
我想工作可以有这么两个基本线索:第一个线索,就是从问题入手分析,从现实的突出矛盾入手,找寻造成这些矛盾的体制性根源,然后确定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每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往往都是由许许多多、至少是若干个体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通过从分析问题入手找到体制上的毛病,然后开出处方,进行改革,这是第一个线索。
比如收入差别扩大的问题,过去主要考虑了再分配方面,实际不只是这个,从初次分配我们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初次分配上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跟我们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就是我们主要靠投资来支撑经济的发展,所以投资比重越来越高,资本所有者的收入越来越高,资本所有者是谁呢?是中国,也可以是大企业,劳动者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就会相对降低,这是我们收入差别不能缩小的一个基础。所以要改变收入差别扩大,不能光从再分配着手,还要从初次分配、从生产结构开始。也就是说,当我们能够转变增长方式,能够使得我们的劳动者都成为有更多知识、有更多技术的劳动者,甚至成为专业人员,这个时候劳动占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就会提高。
比如政治改革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入手,找到它的体制性根源,再找到我们需要进行哪些改革。这是第一个线索。
第二个线索就是归类,按照体制领域归类,比如财政、金融、国企、市场等等,把从问题导向找出来的改革项目,按照体制的领域进行归类,列出清单以后进行梳理,制定出我们下一阶段改革的总体方案。
90年代改革用了一个概念,叫最小一揽子的改革方案,总体规划看起来是一个从最小一揽子做起的改革方案,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改革不单向突进,因为它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各部分之间有一个互动的关系要协调,所以不能单向突进,要配套改革,叫一揽子。我们现在问题非常多,不可能四面出击,在一个阶段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要挑选出那些关系最紧密的改革项目,提出一个既是一揽子的、但它包含的内容都是最小的,这就是最小的一揽子。
这种方案一方面要全社会的参与,再有一个,中央直属统筹的机构把他编制出一个最小一揽子的总体方案,然后在中央会议上确认,以后再有一个大体的蓝图全面推出。
今年8月下旬,随着国务院有关《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的正式出台,持续已久的关于农村信用社究竟该往何处去的讨论,似乎有了初步结果。但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有如下几点担心:
方案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农信社积累多年的问题能够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农信社完成法人治理结构改造之后的商业冲动,与政府希望其继续发挥在农村经济中扶贫作用的意图之间,可能会产生激烈的矛盾;
中国经济发展所特有的区域性差别,将使农信社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众多不同的版本与模式;资金饥渴、人才匮乏、管理水平和技术的落后将成为农信社改革最大的障碍。
终于有了突破
从1950年第一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确定试办信用社至今,农信社已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其间,农信社虽然曾像击鼓传花一样,分别被不同的机构管理,但在1996年8月之前,很少有人考虑过农信社的改革问题。
那年8月22日,国务院出台了以农信社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分别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其进行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并提出了把农信社逐步改造为由农民入股、自主管理、主要为入股农民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的构想。此后,国务院几乎每年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对农信社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有关改革也不断深入。
今年的“改革方案”可以说是最为“彻底”和最具“突破”的一个。方案确定的改革目标是:将农信社逐步转变为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服务“三农”(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并提出了两个具体步骤:
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根据试点地区的不同情况,对农村信用社分别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三种产权形式的试点;二是改革现有的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权由过去的中国人民银行转移到地方政府。此次改革的试点地区包括:吉林、山东、浙江、贵州、江西、陕西、重庆和江苏8个省市。同时,为了解决农信社长期以来形成的呆坏账问题,政府还将提供资金支持、财政补贴,并给予减免税收等扶持政策。
“本次改革的最大突破是涉及到了法人治理结构层面”,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说,“而且方案考虑到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信社实际情况的差别,没有一刀切。”
这位分析人士解释说,农信社早期发展时采取的是半强制地让农民(社员)入股,每人10元、1元甚至更少。因此,多数农信社的“股东”数量众多,中等规模的农信社股东多在10多万人。而且,过去又没有股东大会之类的组织,股东不但对农信社的经营没有发言权,甚至连申请贷款都十分困难,农民的入股行为几乎变成了捐款,致使农信社理应发挥的作用无法体现。“这种情况就像农村经济改革前的情况一样,大家都是名义上的主人,但结果却是谁都不是主人,所有权极不明晰。”
最早尝试进行农信社法人结构改革的是江苏南部农村。早在2000年~2001年,江苏丹阳就开始对老股东进行退股工作。从2001年7月底开始,丹阳农信社共计向10多万农户清退股金约1300万元。退股的目的是为了增资扩股,据丹阳农信社提供的数据,新增股东1785户,筹集股本金额4209万元。其中1012万元来自80余户“大股东”,基本达到了股权明晰的目的。
与此同时,丹阳农信社还将原本分散在乡镇的法人单位全部撤销,统一收到县一级,成立联社,原本的乡镇信用社变为联社的分社。县以上一级(省、地级)也成立了联社,但省、地级联社不是独立法人机构,也不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而是一个管理机构。这种模式就是后来被称为“苏南模式”的农信社改革模式,并得到主管部门的肯定。8月份出台的新“改革方案”中也有“苏南模式”的影子。
一厢情愿暗含矛盾
“主管部门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改革重点,其意图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农信社的产权不清的问题,为今后的改革扫清障碍。”这位分析人士说,“因此,方案首次允许条件成熟的农信社升级,成立农村商业银行。”他同时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能够一步到位成立农村商业银行的农信社(联社)数量很少。而且,即便是在一些富裕地区,增资扩股的工作也有相当的难度。由于股权依然比较分散,多数农信社还很难实现股份制,而不得不采取合作制(开改革之先河的丹阳农信社目前也是如此)。而对于大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信社来说,这种改造难度更大。
有关资料也显示,迄今为止,农信社增资扩股的资金90%以上来自本地区,80公里以外地区的资金都很罕见。“这固然与农信社投资价值未被认知、风险情况不清有关,但主管部门对农信社的定位限制也是重要因素。”
本次改革方案仍然将农信社定位于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仍希望农信社能够在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上发挥作用,甚至扮演帮助政府扶贫的角色。央行有关领导在有关农信社改革的会议上也曾不经意地表示,“为了发挥农信社服务‘三农’作用,可以考虑提高农信社存款利率,吸收更多农户存款;同时,降低对农户的贷款利率,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番讲话虽然体现出一位政府官员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但其潜意识中,却并没有将农信社当作一个商业性金融机构看待――高存款利率(意味着高负债),低贷款利率(意味着低营收),农信社的股东权益怎么办?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中,有85.73%亏损。
有关人士指出,主管部门对农信社定位的限制性做法虽然带有一些计划经济的色彩,甚至有点一厢情愿,但却有充足的理由。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内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关闭了县以下的营业网点;之后,就连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也逐渐从农村市场淡出,仅留下农信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孤军奋战。“农信社虽然是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神经末梢,但它却是农村金融的脊梁。相对于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要严重得多。如果农信社也放弃对农民和农户的服务,去寻找高端客户,后果不堪设想。”
据2001年的数据,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78%,农户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农户贷款的95%以上。2002年,对农业的贷款投入总量为800多亿元,主要也来自农村信用社,而且其它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贷款投入量反而减少了近20亿元。
这里便产生了一个矛盾:监管层和政府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等内部机制进行改革,通过引入新股东解决农信社资金不足,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但又不得不继续用很“计划”的方式限定其发展,以便保证国家金融体系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覆盖(尽管未必是很有效的覆盖,但毕竟有胜于无)。这种“半市场半计划”的思维逻辑和做法,在现阶段可能会影响农信社增资扩股等改革的进行,长远看则有可能限制农信社按照市场规律发展,甚至将农信社逼上斜路――据记者了解,目前,河南等地的一些农信社在当地票据市场中违规现象颇为严重。
【关键字】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建议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全国性的住房制度,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从开始实行到现在,实际缴纳和累积缴纳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住房公积金体系覆盖范围、缴纳能力不断扩大的同时,贪污受贿、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及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治理机构,让各个制度切实服务到国家住房日程中。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以及存在问题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始应用于某些试点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全国性的制度,从1994年开始,《决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应用,并且作为公积金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是住房公积金的初始定位。在1999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出台后,格局治理以放任、随意、地方化为基本特征,除了国务院、财政部等领导小组下发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暂行规定粗略了勾画了制度图景外,缺乏规定规范条例,从而要求安全监管和机构设置归入地方政府领域。
当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住房公积金统一的格局逐步开启,同时,这一格局也是在制度建设和纠偏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纠正地方混乱的治理现象,让《条例》得到落实,抓住内部治理、制度建设以及外部监管体系逐渐成为该阶段的重要目标。具体方法是:通过简化、整合内部治理机制,从而建立起省会市、直辖市、社区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管理委员会;通过重新限定公积金使用流程,让中央对地方的住房公积金监管体系得到落实,进而不断强化监管力度,让监管事项和监管职能范围更大。
通过上述内容逐步奠定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格局,省会市、直辖市、社区市逐渐成为重要的治理机构。在内部治理中,设置了议行分离的结构单元,让管理部门负责决策,管理中心进行银行专户管理,接受委托的银行不需承担任何监管责任。在外部监管中,通常以强化行政监管为核心,设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部门、多层级监管机构。在职能方面,公积金用途被限定在公积金国债购买、贷款等方面。对于增值性收益还可以用于贷款风险准备金、管理中心费用、城市住房补充资金等方面。由于几乎所有的职能工作都会和金钱挂钩,所以资本一直都是整个公积金制度治理的重心。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问题
从上面制度改革来看,公积金制度仍然是一项需要不断理性、成熟的设计工作,并且带有强烈的公里主义和政策色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作为重要的立法,由于该制度几乎包括了全城的居民,所以制度影响非常深远。
1、制度重构与制度完善的决策
从制度起源来看,公积金改革已经在21世纪初期完成,由于缺乏实质性的变化,从而导致它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以及限价房拥有一样的住房头衔,并且归入社会保障制度范围。从实质来看,住房公积金既不是社会福利的无保障功能,也不是保障功能的“非福利”,在应用中,一旦制度不能得到正常应用,就将出现“少数人收益,多数人遭殃”的现象。
由于很多省会混淆了社会互助和社会福利的概念,以财政支持为主的社会财政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部分,它承担了一定的保障责任,所以可以向社会主张一定的义务。但是在实施中,由于保障义务、财政投入不够完善,从而对强制性缴纳原则造成很大的冲突。从整体来看,部分住房公积金不仅没有增加,相反降低了缴纳人福利,对高收入的人员有利,很多中低收入甚至难以得到惠顾,这种“嫌贫爱富”的原则,对公平、公正原则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内部设计和治理彼此矛盾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管理委员会作为住房公积金的重要决策部门,管理中心主要掌管执行机构决策部分。由于很多管理委员会不能长期设置机构,从而让很多决策只能流于形式。当相关决策和执行职能分属两个不同的治理部门时,就造成了公积金管理真空的现象,在既执行又决策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制约缺失或者“一权独大”的现象。另外,从制度表面来看,由于治理失效、监管不力,经常出现治理模糊的现象。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建议
住房公积金改革作为一项长期性话题,每年国家主管部门都会针对相关问题下发通知、检查方式或者指导意见。从关注的内容来看,由于过分注重监督管理、覆盖范围、缴纳比例、使用效率等微观内容,从而对制度合理性、科学性、正当性和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计划经济改革形势来看,政府必须进入宏观调控,适当减少对微观运作的干预。
(一)建立政府性公积金制度联动机制
为了保障住房功能,在住房公积金保障义务和缴纳义务中,必须坚持对等的原则,建立正当的基础制度。通过让住房公积金缴纳义务和经济活动住房政策挂钩,只要在缴纳金额累计到一定标准,就可以申请享受住房资格。在住房公积金利率优惠的基础上,拓展贷款额度,以改革措施不断拓展公积金制度体系。或者通过国家购房人政策,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拓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体系。
(二)强化自愿缴纳和强制缴纳相结合的机制
为了让中低收入家庭拥有更多的住房保障机制,住房公积金的强制性缴纳原则也必须限定中低收入群体。在这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收入水平必须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在满足住房公积金购房条件下,赢得更多的贷款支持。对于高收入的群体,通过鼓励自行缴纳或者减免所得税等方式,允许当事人在购房时,申请贷款,但是也不能申购政策性住房权利。
(三)强化市场主体作用
为了避免住房贪污、挪用等现象发生,在强化监管措施的同时,应该掐断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进程。根据住房公积金的主要功能,将其并入贷款范围。因此,可以根据住房公积金资金运作情况,由银行按照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封闭式管理,从而在技术层面杜绝一系列道德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维持现有公积金用途的基础上,尽量将住房公积金拓展到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住房项目,对政策性住房措施进行补足,从根本上提高其适用效益。当住房公积金收益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再将管理费用和风险准备金交由缴纳人所有。
另外,对于每年都必须缴纳的资金余额,可由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具体的发放、审核、风险监控、公积金提取则由公积金中心依据业务流程进行操作。从而让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权限仅限于购房人资格或者银行条件进行公积金或者贷款发放。
结束语:
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对广大居民生活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住房公积金发展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改革方案。通过基金管理模式,在全国统一的管理模式中,建立公积金委员会,让治理体系更加完善、透明。另外,还可以根据国外公积金优秀制度,整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重组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杰.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下)[J].中国房地产,2010,(6):64-66.
[2]徐红.住房公积金制度及其改革方案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8):143.
我们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往古巴的哈瓦那。在巴拿马城换机,飞行了11小时34分钟,到达哈瓦那时已是晚上11点30分。从机场到酒店,汽车载着我们一路欣赏这个热带岛国的夜景:美丽的海湾,高大的棕榈树,星罗棋布的灯火,轻柔的海风,都让我感受到了哈瓦那的美丽和安祥。
古巴位于中美洲,与美国南部城市迈阿密隔佛罗里达海峡遥遥相望,曾被称为美国的后花园。古巴的国土面积为11.1万平方千米,人口1200万,首都哈瓦那人口220万。全国66%的居民为白人,黑人占12%,混血种人占22%,西班牙语为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
经济改革势在必行
古巴全称为古巴共和国。1959年成立现政府,是原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苏联解体后,它是少数几个坚持计划经济的国家。据导游介绍,目前古巴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主要食品粮、油、盐、糖、鸡蛋等定量凭票供应。不足部分可以到“自由贸易购买点”购买,但价格比供应点要贵许多。
古巴经济与我国改革开放前十分相似。货币实行双币制(双轨制),物资比较匮乏,各处都有黑市交易。国民住房由国家统一分配,教育和医疗由国家免费提供。
菲德尔・卡斯特罗2006年因肠胃出血接受手术,2008年2月宣布正式辞去国务委员会主席职务。今年3月他宣布自己已辞去一切官方职务,包括古共第一书记。劳尔・卡斯特罗接替菲德尔・卡斯特罗执掌政权。他执政以后,缓慢推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改革,为停滞的经济注入一些活力。如允许少数私人、个体经营饭店、餐厅,但规模有所限制。个人也可以承包小摊位,卖一些工艺品等。
古巴经济经历了两次最困难的时期:一次是苏联解体,停止对其援助,让古巴经济一度极端艰难,食品严重短缺,加之美国贸易禁运,1997年古巴GDP减少34%。另一次,2009年以来,古巴遭受严重经济危机,有人称为“第二个特殊时期”。主要问题是,现有经济模式患上了生产率低下的不治之症,“大锅饭”让政府不堪重负。劳尔・卡斯特罗说:“没有哪个国家或个人能透支消费,2加2等于4,绝不等于5,更别说我们有时臆想到6或7了”。
在哈瓦那,我们参观了革命广场(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国会大厦、旅古华人记功碑、朗姆酒博物馆、百年榕树广场等。在哈瓦那老城,除了受到保护的古建筑外,我们看到仍有许多破旧的房子因多年失修,破败不堪,甚至有些已成为“危房”。由于房屋属国家所有,住房由国家统一分配,因此这些老旧的房子都要等待政府出钱改造和维修,这是何等巨大的负担。也许这就是计划经济形成的结果。
我们在哈瓦那老城街上散步,正遇星期天,街上行人较多,不少是外国游客。在街头广场上有小型文艺表演,很热闹,好几处有人在排队购物。问导游,她说是在买面包、巧克力或冰激凌,这些都与中国当年实施计划经济的情形极其相似。走在哈瓦那老城,我深感它已经太老了,基础设施也已经过时了,改革势在必行。
离开古巴回到北京不久,传来古巴召开第六次党代会的消息,大会提出300多项经济改革方案,以扩大私有经济和市场经济范围,减少社会支出。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古巴这次改革的决心很大。我们期待古巴经济改革取得成功。
旅游,给古巴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经济改革驱使古巴改变原来的许多观念和做法,思考着如何开发更多的经济发展之路,于是旅游经济成了古巴政府更加热心的选择。古巴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很多,古巴人民在新的经济政策感召下,把各地的旅游胜地进一步扮靓。
到达哈瓦那第二天,我们便驱车前往160公里以外的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巴拉德罗度假区。这里有22公里长的白色沙滩,被时而蔚蓝时而碧绿的海水环绕,是世界最著名的十大海滩之一。我们入住加勒比之风酒店,这是一家大型涉外国营企业。酒店面向大海,周围是高大的棕榈树,树叶像一张张大伞随风摇曳。庭院内有蓝色的泳池,花坛。蓝天白云,海风阵阵,好一派热带风光。
酒店住有美国、欧洲、俄罗斯、韩国、台湾等地游客。美国对古巴已不再实行冷战时期的战略威胁了,虽然对古巴的“禁令”未完全解除,但如今美国已是古巴的第五大贸易伙伴,每年有多达20万美国人访问古巴。2003年古巴旅游业对中国开放,不少中国的商务团、考察团纷纷到古巴考察,也有不少旅游爱好者到大洋彼岸来旅游,为古巴增加了不少的经济收入。
在哈瓦那郊区,有一座著名的建筑叫海明威博物馆,如今也装扮得更加怡人了。我们慕名前去参观。海明威是中国人民熟悉的美国作家。他194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是他的代表作。他在古巴生活了20多年。《老人与海》是他在古巴完成的。
海明威故居是一座三层别墅。有书房、办公室、卧室、会客厅、餐厅等。在第二层有一间展室,展出一位意大利画家为海明威不同时期画的油画。院子里的后花园有一条林间小路,是当年海明威散步的地方。后院有一个小泳池和一艘游艇,还有一辆他用过的汽车,由此看来,海明威当年的生活还是十分优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