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社会实践
一、更新经济数学教学理念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先导。高等教育面对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和现代经济社会的新型需求,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树立创造性教育观念,已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共识。就经济数学而言,其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基本沿用过去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模式,这对培养学生具有较系统的数学知识是有效的,但它的重理论、轻实际;重连续、轻离散;重经典、轻现代的弊端已明显制约了现代高等教育对现代经济人才的数学素质培养。
经济院校数学教学理念的定位要从数学教育体系演变进程中找出它的发展空间,以弘扬数学多维价值为基本出发点,以市场经济活动所需要的数学为根本落脚点。从经济院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完善性定位;从有利于各专业知识的发展定位;从促进学生认知和实践的能力定位。只有依此科学定位做为指导,达到因人、因需、因材的施教和学习,才能使经济院校的数学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经济院校中,一般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经济数学课程。学生刚进入大学,一方面,由于对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思想转变的不适应,而认为数学难学;另一方面,在还没有接触专业课的情况下,学习经济数学,会觉得学了没有用处,因此,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数学作为基础课程是一种定量分析技术,当这种分析技术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的理解经济学规律,检验经济理论的真伪。先学好了这种技术,再学经济学思想和经济学理论,就顺理成章了。学数学,不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而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掌握经济学理论做铺垫。
二、探索经济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就其数学本身来讲,它具有形式化、抽象性等特点和发展趋势,但是,作为经济数学来讲,它注重的应该是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思想,以及它们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应用。数学的“学”和“用”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解题方法与证明思路的技巧,忽视了数学技术的应用。许多学生反映,大一大二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经济学专业知识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也不知道那些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有什么作用,学生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教员为了教数学而教数学。
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经济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对抽象的公理体系、定理证明内容应大大削弱,一些在纯数学上是重要的定理只需指出结论和应用方向,无需作严格形式的逻辑证明,应多些非形式化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上,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和应用题,以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在阐述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让学生学到必需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把数学与自己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一)以问题为中心设计经济数学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经济数学教学。比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要结合专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出数学概念,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比如,由彩票问题引出概率的概念、由规划问题引出方程组的概念、由工资表问题引出矩阵的概念、由企业追求最大利润或最小成本问题引出函数极值的概念、由计算任意形状平面图形面积的问题引出定积分的概念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多的告诉学生“是什么”、“怎么做”,至于“为什么”,如果学生感兴趣,可单独交流。
(二)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为原则开展经济数学教学
经济数学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放在首位。为此,我们就需要对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取舍与更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是必要的,但在教学上不能过分形式化,数学教学内容必须紧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按“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取舍高等数学内容,适时加入一些现代数学中公认为最具基础性的内容,如在经济数学中,单利、复利、税收、最小投入、最大收益、最佳方案等知识对学生来说更实用、更有价值。以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胜任岗位职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经济类院校学生不必同理科师范类学生那样对数学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要搞得清清楚楚,而是要能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运算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用较多时间进行理论推导、公式证明。例如,讲求导的四则运算法则时,在课堂上可以仅推导函数乘积的求导公式,对和、差、商的求导法则就不再——推导。我们可把用于推导公式的时间来让学生反复利用这些公式做更多的练习,解决更多的具体问题。在作业、练习的布置上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应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强调经济数学的应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学数学就是要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同时,数学的应用,也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要提示知识的产生背景,能使学生从前人的发明创造中获得思想方法,如微积分中的极限思想、微分法与积分法,概率论中的随机思想、数量化方法──对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还有代数学中的抽象化方法和变换方法等。教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无疑就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习经济数学,归根结底是应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当今的经济问题。如不具备应用能力,那么只能在纯数学范围内平面式的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只注重纯而又纯的数学知识教学,而应重视数学知识的经济应用。让经济数学名符其实地带上知识经济时代的烙印,如金融数学、保险数学等。当前,数学建模教学是值得肯定的一项教学改革,是强化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具体体现。
三、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加强数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和数学结合起来,就不能说已经达到了一种完善的地步。所以说,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数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人才,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给未来的经济人员讲授数学,最有吸引力的是让他们了解数学中那些干巴巴的数字和公式对以后的经济活动有多大作用,要体现“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学为用”的教学理念。为解决好数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在数学教学中,要抓住恰当时机,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提出一些利用已学知识能够解决的经济活动中的课题,锻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能力。比如,微分方程一章除了介绍课本中物理、几何等方面的应用题外,还可以插入经济增长模型等与经济领域相关的一些例子,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微分方程,并且求解,以达到培养学生逐步将数学与经济领域问题相结合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五版.
去年12月,邓中翰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这是中国对科技人才的尊重:而中星微获准承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则是“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得到进一步落实的体现。
《新经济导刊》:现在关于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律很多,如《科学技术促进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当然,我们知道法律太多不一定是好事,应该避免法律的重复建设,您现在提出制定的《自主创新法》,与前者有什么区别?有哪些亮点?
邓中翰:今年两会,无论是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在参加天津代表团审议中,胡总书记都强调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我提出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创新法》的议案,这是连同30多位代表共同提出的。《科学技术促进法》是基本大法,《知识产权保护法》是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考虑,我想《自主创新法》可能是针对自主创新,对于国家公民应尽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的资源的调配和法律权利加以规定的法律规范。
《自主创新法》应该是在科学技术这个基本法之下,围绕着自主创新而专门制定的。比如说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是否可以针对如何保护自主创新的成果有相应的支持性条款?包括像政府采购,那么对于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成果,在国家的优先采购方面能不能有一些明确的法律上的保障?原来各地政府提出的激励性的政策,能不能赋予法律的效力,从而有法可依?另外也避免别人用各种贸易保护的方式,来指责我们,为什么?我们是依法走的。我觉得围绕自主创新应该有一个法律,对于政府采购、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很多激励性的政策,都要有法可依,所以我想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说,它是自主创新的一个关键,也是一个保护。
我觉得比较难的,最主要是如何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今年两会我就提出了一个建议,在新时期下,在未来的30年中,需要实施新的“两弹一星”工程。比如,包括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界限,也应该在立法层面明确地区别出来,在各个层面上要进行推敲。2005年,我获得年度经济人物大奖的时候,在台上做获奖感言,我讲到我觉得这个大奖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我们要建立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型经济。
《新经济导刊》:您提出的新的“两弹一星”工程主要指什么?有什么内涵?这一工程对推动经济发展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邓中翰:“两弹”是指科技体制创新和教育体制创新,而“一星”是指人才。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需要进行创新,怎么样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进行填鸭式的被动学习,而应把人才的创新的能力和兴趣能够激发出来,然后成为一个创新型的人才。另外就是科技体制的创新,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很多评估体制,都是按照发了多少论文,获得多少科研经费,或者是获得了多少科技奖项来衡量。我想未来主要是提倡以企业创新为主体,通过市场和经济来衡量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性。所以我想如何创新我们的评估体系,并且树立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是未来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在2008年的时候曾经提出来“车马炮”理论,“车”就是以企业创新为主体,“马”就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炮”就是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说这个杯子,一个车间生产出来都一样的,可是人经过小学大学培养出来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人才的培养有它内在的机理,应不拘一格,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所以“一星”就是人才,运载火箭就是教育系统,要把人才培养得很高、很灵。人才从培养的阶段,进入到使用阶段,就进入到了科技的体制下,他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力量,而不是光写写文章,需要发挥出像原子弹一样的创新能力出来,我想这就是新时期下需要实施的新“两弹一星”工程,这与国家这么多年来呼吁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也是一致的。
通过新“两弹一星”,对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进行创新,培养出领军型人才。科技体制创新应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做出对经济发展有帮助的产业化的成果。这样的体制创新越快越好。《自主创新法》应该是针对自主创新在教育方面、科技方面的相应的法规。现在其实我们有很多的改善,比如像以企业创新为主体,过去我们国家重点实验是不能给企业办的,但是去年中星微电子就被科技部授牌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就体现了以企业创新为主的科技体制的创新。
《新经济导刊》:您在《自主创新法》具体内容的建议中,提到的“科技人才权益”具体讲的是哪些方面?
邓中翰:我想围绕自主创新,鼓励这些创新人才,例如:把他们的知识产权作为股份,以无形资产来入股。但这还在试点。可以明确写在《自主创新法》里面,这样马上就能评估知识产权到底能不能采纳,到底重要不重要。科技人才得到了保护和激励,如果产生纠纷了就有法可依,所以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
当然,《自主创新法》还有很多内容。比如我们同样创办高新企业,有的人是来投资的,有的人是来工作的,还有原始参与入股的。那么对于入股的这一块,自主创新是不是在税收上可以给予优惠考虑,投资有投资的税收,但是现在大家都是一样的。那么对无形资产入股来说,你先收他税,他拿不出钱来,所以我觉得这种资产,法律应在这方面明确。比如像国家实验室里面自主创新的这些成果,到底以什么样一个比例,跟国家来分?参与到企业的这种投资建设中去,有的是用钱投资,有的是用工作,未来投资,有的拿原来的知识产权来投资,在税收上、在权益上都应该要有一定的规范。这些规范科学技术基本法里面并没有这些东西,知识产权法里面也没有这些东西,知识产权只是针对怎么申请专利、怎么保护专利而言的,但现在把知识产权转变成一个自主创新的成果来入股,那就没有规定了,所以我觉得这个《自主创新法》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
《新经济导刊》:日前,中星微电子获准承建“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实验室”,成为首个由中关村海外归国留学生企业承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否体现国家更加重视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邓中翰:这批授牌实验室,它承担了国家科研的一部分,在国家的一些重大专项研发技术投入方面,它都会把你列为科技投资和参与的对象。这代表着国家确立以企业创新为主体这样的一个思路,开始落实了。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去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既要根据国家的需求,也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看。中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比较多,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企业不发达,还是靠过去的计划经济下的这些力量和资源,所以它在转型、转轨中,国家的成分多一点,国家的重点实验室也就多一点。但是未来,我觉得对中小企业的推动,可能它不一定非得从重点实验室的角度,而应该是从包括税收或者其他的一些相关政策方面来去推动。
这就是刚才我讲的经济的波动性。它如果跟不上现
在经济发展的趋势,就会被淘汰,这种淘汰是一种自然的。那么这种自然的东西,我们在让它们转型的同时,鼓励和给它们维持性的鼓励应该是不一样,维持性的鼓励只会导致问题越拖越久,越来越大。
转结构,调整结构往前进才是根本,也就是要创新,成立新的公司,像硅谷不断地有新的公司产生。关于经济波动性的客观属性,从这方面来看科学发展观,它跟的计划经济,和过去西方的市场经济,包括跟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都不一样,他们主要是从决定论角度论述,我是想从波动论角度来看经济发展。
中星微谋局物联网
《新经济导刊》两会上,您还提出了另一个建议是:抓住物联网这一重大的信息产业的机遇,立足于自主创新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物联网的发展,您有何具体建议?
邓中翰:一方面,每一次金融危机都酝酿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可是现在金融危机已经过了一年之后,我们必须回答什么是这次的技术革命?什么可以推动经济的复苏?我想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物联网就是答案。除了促进经济的复苏,物联网也是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效率、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有效手段,是自主创新的一个突破口,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的工具。目前的网络技术还是主要应用于媒体、新闻、游戏等领域,如何把它进一步地延伸到工业、农业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才能真正地推动我们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这是个大课题。
《新经济导刊》:中星微目前参与了哪些跟物联网相关的项目?
邓中翰:我们这两年与公安部合作,推进了国家安全视频监控的标准。这次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的加速物联网的建设,另外在最后一页,还对物联网做了诠释。中星微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布局,包括我们并购了阿尔卡特一朗讯一上海贝尔的全球监控事业部,所有这些都是围绕着物联网重要技术的一种布局。
中星微作为SVAC标准制订的组长单位,对标准意义、技术路线、功能特点、应用前景等有深刻认识,拥有大量相关专利和丰富的应用方案,作为芯片设计公司,可以在产品的核心环节――芯片上实现标准,带来更高性能、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我们主要负责研发它的整套的技术,包括通信协议、视频的传感器、标识、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这个研发,中星微已经投入了4年了。现在比较大的应用主要是在像平安城市的建设,这些东西我们已经在130多个国内外项目上采用了。
《新经济导刊》物联网这个概念最近比较火爆,您认为物联网距离真正的像互联网这种普及化,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多大的差距,有什么建议吗?
邓中翰:物联网我刚才讲到要呼吁国家高度重视,另外物联网很重要的是突出它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它是利用这种信息,采集传输连接运算的这些方法,来实现智能化的标识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套网络。所以我觉得很重要的是需要思考如何把物联网应用到我们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第三产业上,就是媒体、新闻、游戏这里面。物联网对国家提高管理水平,城市的管理水平、应急水平,防恐、防暴、平安城市等方面都是重要的。我觉得物联网要突出强调坚持自主创新,立足于自主创新,而不是买别人的技术,搭建自己的网络。
关键词:产学研;教育;艺术管理人才;优势;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001―07
一、产学研教育及其意义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产学研合作教育肇始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1906年推行的世界上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据资料记载,赫尔曼・施奈德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培养应用型人才只靠大学教学和实验室是不够的,他们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只有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才能获得。于是,他提出“学工交替”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并受到广泛关注。1921年,美国安提亚克学院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按照“学习-工作-学习”――“学校-企业-学校”的方式来完成学业。他们认为这种合作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而且也能促进学生个性、身心、能力和人格和谐发展。这一做法首次将合作教育功能从单纯提高学生实践经验和就业竞争能力提升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高度。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合作教育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而且把它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学习的全过程联系起来。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的《合作教育宣言》中正式将合作教育定义为“一种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形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并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创新人才的成功教育模式。1962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为这种独特的培养教育模式奠定了发展的基石。此后,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北美、欧洲、澳洲以及日本等30多个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迅猛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学习内容除了课程学习之外,还有科学研究方面和企业实践方面的学习和任务;德国倡导大学教育的第,就是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英国大学则实行工读交替制,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到与本专业有关的企业部门工作一年或两年,这已经成了制度。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成立,标志着合作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圆桌会议报告》指出:“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现在的模式。可能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美国当代社会学家、教育家爱德华・希尔斯在《学术的秩序》中论述了面向社会实践的教学理念:大学必须“走出其象牙之墙”。它必须走进街道、车间和办公室。必须把街道和车间带进大学。必须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大学必须承认,学习不能仅仅在、甚至主要不是在图书馆、实验室、演讲厅和讨论班上完成”。必须对学生的“校外经历”赋予学分。“挡在挣钱与学习之间的墙”必须拆除。
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合作教育。1991年,在上海成立了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会,也即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有130多所高校和20多个大型企业、科研单位组成,遍布全国20几个省市,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阶段。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由民间组织的试验,走上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阶段。并将“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更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推行和加强,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大学功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拓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产学研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科研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与获取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为主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研合作、多向参与实施的工读结合方式,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从高校角度,它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实现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际技能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从企业角度,在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中,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选择企业合适的人才;从科研单位角度,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效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联合,同时实现了文化艺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从社会层面,能够节约社会资源。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面向市场,面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社会现实。高等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内的实验室模拟,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具体思路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结合教育对于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来说,意味着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是内部强化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与外部紧扣社会发展步伐两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优势
(一)“艺术管理人才”的相关思考
艺术管理人才是艺术管理行为的发出者,即艺术的管理者。要搞清这一内涵,首先要明白的是“艺术管理”活动内涵及属性。“艺术管理”绝不是“艺术+管理”那样简单,“艺术管理是一个综合概念,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管理体系”。对这个问题学者们做了多方的探讨和努力,在关于“艺术管理”的研究中,人们习惯了艺术种类维度,于是产生了诸如美术管理、音乐管理、设计管理、影视管理、舞台表演管理等。另一种通行的做法强调艺术管理的非盈利性与盈利性,非盈利性的被称为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盈利性的被称为文化(艺术)产业管理。这两个维度虽然被人们普遍接受,但从学理上讲均非管理学的核心维度,前者从艺术门类角度切入,后者从艺术管理的社会价值属性出发,并没有反映出艺术管理本身质的规定性。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成乔明博士的观点很有见地,他从管理学视角出发,将艺术管理划分为主体维、客体维和方法维三维。主体维即艺术管理的职业化管理者,包括个人,如艺术企业中高、中、基层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组织,如政府、行会、中介和团体等。政府主导的艺术管理,称为艺术行政管理;行会主导的艺术管理,称为艺术行业管理;中介为主导的管理,可以称之为艺术中介管理。客体维是管理的对象,根据管理学研究体系,从客体维出发将艺术管理分为艺术人力资源管理、艺术财务管理、艺术品管理、艺术信息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艺术活动(艺术生产、传播、消费)管理等。方法维即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依据管理学学理,艺术管理从方法维分成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和教育管理四大种类。成博士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艺术管理活动的多维性、多层面性。基于成博士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管理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首先,艺术管理作为管理活动的一个分支,它必然有管理活动普遍具有的共性,无论是艺术家管理、艺术品管理、艺术财务管理、艺术信息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艺术品牌管理等等,必然以管理学的共性原理和基础理论为指导。第二,作为人类行为层面的艺术活动,其过程的各个阶段普遍需要管理的参与,艺术管理的普遍性决定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人类艺术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需要管理的介入和参与,它与社会活动、家庭活动以及各种组织活动都是息息相关的。
(2)多样性。作为一个综合体系,艺术管理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管理层面。按管理目标分为艺术事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按艺术种属分为美术管理(如博物馆管理、画廊管理等)、表演管理(如音乐管理、戏剧管理等)、文学管理(出版社管理、电子读物管理等)、影视管理(电影管理、广播电视管理等)、设计管理(设计组织管理、设计项目管理等);按管理主体分为艺术行政管理(法律、政策、文化宣传方面的管理等)、艺术行业管理(行业组织、地缘文化、艺术市场管理等)、艺术中介管理(艺术企业、艺术公益组织的管理等,含艺术团队管理:一种松散的艺术中介的管理);按管理手段分为艺术法律管理、艺术政策管理、艺术教育管理、艺术经济管理等;按管理客体分为艺术家管理(培养、使用、养护、发展等管理)、艺术品管理(生产、流通、消费、保管、展示等管理)、艺术财务管理(投资、筹资、金融发展、贸易等管理)、艺术信息管理(搜集、整理、宣传、使用等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运用、应时、应景、国运、民生方面的管理等)、艺术品牌管理(构建、运营、维护、扩展等管理)等。艺术管理的林林总总,也带来了管理实践的细分性和复杂性。
(3)综合性。艺术管理的综合性表现为: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综合系统地广泛参与。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实现管理活动目标。这一管理过程十分复杂,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综合多样。搞好艺术管理,需要多学科多因素的交叉融合。
(4)创新性。艺术管理是主体维运用其拥有和能够支配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各种文化艺术资源,对艺术管理对象进行一系列有组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2.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基本素质
“艺术管理人才”是艺术管理“主体维”中的“个人”,即具备管理人类“艺术”活动系统中人、财、物、时间、信息、品牌等各要素能力的人。是既需要理论积淀,又需要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1)个性的健康发展
创新人才成长的前提是个性的健康发展。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具备自由精神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没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就是有个性、会独立思考的人。
(2)复合的知识结构
艺术管理活动需要文化艺术、经济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参与,具有交叉、互渗、边缘的属性,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必定是复合型的。知识的多少,决定了文化艺术管理人才视野的宽窄和事业格局的大小。文化艺术管理是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从业者往往需要有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的知识储备和技能锻炼,“单一型”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要求,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加强人文、社科、技术等各种知识的融合,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具有精深的文化艺术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人文社科和现代科技知识,具有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现代的实用技能,以适应文化艺术管理岗位上的各种要求。除了有知识的广度外,还必须有知识的深度,博中有专长,成为文化艺术某一领域的专家,二者相辅相成。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术业有专攻,这样,既有复合型知识的基础支撑,又有专业化知识的精准把握。
(3)综合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知识融合与应用水平的体现,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知识产生社会价值。对于艺术管理人才而言,理想的能力结构应该呈现为综合型。即将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应用于艺术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使知识产生高附加值,实现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最大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能力主要来自情商和智商两方面,艺术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需要综合各种能力,比如独立工作的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鉴赏能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等等。作为艺术管理人才,其核心能力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鉴赏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管理经营能力和学习能力。
(4)完善的人格结构
第一,政治人格,包括政治道德、品格、操守和政治技能。高素质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在政治层面上应具有高度热情和敏锐的政治观察能力,对国家前途和世界风云予以高度的关注并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把自己的事业、命运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中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有自己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政治修养,能够把握先进文化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境界上表现为信念坚定、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在政治品质上,体现为胸怀远大、果敢践行、责任意识强。在价值理念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健康、富有魅力的政治人格会产生巨大的魅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折服力,政治人格直接影响着管理力。
第二,经济人格。在文化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高素质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经济能力,即具有一定的经济知识,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方法,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能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有经济意识,善于开发出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在文化市场上具有营销和资本运作等能力,以实现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第三,文化人格。当代社会是高度知识的社会,也是高度文化的社会。它要求文化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能力,能够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深邃的文化理解,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从而塑造自己理想的文化人格,即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并且,在当前文化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中,能抵制人格失范、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诱惑,避免文化的异化。坚守文化产品的高尚品质并将这一规则内化于自身心灵,形成完善的文化人格。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社会文化发展、艺术管理活动系统的性质以及艺术管理人才基本素质,决定了高等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坚持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核心,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动手能力的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文化艺术活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方法。但这一培养目标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于实现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应用与技能型人才独具优势。学校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形成合作共同体,学校根据文化事业与文化艺术产业的需求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与国家乃至世界文化发展融合在一起;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部门能为艺术管理专业教育提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资源,同时还可以参与高校的科研工作,双方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从人才属性看,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成果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积淀,更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需要在未来错综复杂的艺术管理多重体系中能把他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于艺术管理实践之中,最终能使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艺术管理人才的构成要素中,需要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素质”。素质与知识、能力关系密切,三者相辅相成,人才素质对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具有决定作用。其中素质是更深层次的存在,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不仅与主体固有的品质有关,而且与其实践活动有关。一方面,实践活动对人的素质具有重塑功能;另一方面,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和一定的条件下个体的素质才能实现并价值外现,没有社会实践和一定的条件,个体的素质不能得以外现。艺术管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实践的千锤百炼,培养创新意识、坚持创新精神、掌握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如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由教育的环境、资源、条件、方式和过程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表现在:
1.产学研合作教育构成优势互补的知识转化体系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普遍的优势,即规范、系统和高效。但它的短板在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条件――即知识到能力与素质的融合转换方面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艺术管理教育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本位,在艺术管理技术、技能的培养上,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艺术管理教育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技术与技能方面具有优势。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获取和形成,是需要社会文化环境和产业实践的深度配合的。产学研合作正是通过工读结合和研读结合的途径,以岗位和研究项目为平台,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它的最大特点是构成优势互补的知识转化系统。
产学研合作的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将教育、科研、生产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体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培养力量分散、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化了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实现了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2.产学研合作教育能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素养的总和,外在表现为人的社会能力和个性素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德国教育专家调查研究表明:人的社会能力、个性素质是未来最重要的通用知识。人的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心胸宽容度、责任感、思考和行为的逻辑缜密严谨性等等;个性素质则主要包括自觉性、条理性、独立性、意志力、自制力、情商水平以及求知欲、坦率度、批判性、反应力等个性化的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上述社会能力、个性素质的培养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力是知识融合与应用水平的体现,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知识产生社会价值。对于艺术管理人才而言,理想的能力结构应该呈现为综合型。即将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应用于艺术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使知识产生高附加值,实现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最大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还在于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维”了,而是作为具有复合身份的能动的主体维而存在。这一转换对综合素质的形成,特别是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能力、毅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所带来的复合身份、多角度视野和思维方式的碰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放的、活跃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和文化企业的深度合作,使艺术管理人才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
我国文化教育高度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已有数百所高校、数千个企业和千余所科研单位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其中,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合作教育是一项广泛实践的重要内容,取得的明显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实践的效果不仅在体制上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在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促进了人才培养的转型。通过教学、生产、科研的有效合作不断创造出教育的各种有利条件,更使教育和教学的整个体系发生着质的变革,达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社会、培养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3.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动机、目标冲动和意志品质等,具有主观能动性,决定对创新的主观投入强度。实践能力包括对知识、技术的应用及创造、具体方式与方法的运用等实际本领,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决定创新的成效和价值水平。缺乏创新精神就不存在引发、持续创新行为与过程的必然性,不具备实践能力就不能引发创新活动和取得创新成果。创新精神是以知识为基础构成的高度形而上层面,是创新思维与深入实践的有机结合直至升华和内化才能形成的。而高校教育情境、教育资源方面,躬亲实践中这种亲身体验的条件局限性严重,所以高校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能脱离实践条件的支持,只有通过具有实在价值的训练过程并经过经验总结才能提炼出具有真实意义的策略、手段与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指导下去运用、创造知识和技术并取得效果。囿于学校教育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转型,使学科教育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氛围、过程相结合,传授、继承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并得到相关条件的支持。企业、科研单位(特别是集中高新技术的)一旦与高校合作,那么培养创新能力就进入理想境界了。
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势在于打破了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的束缚,紧密联系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社会实际,是真正的多方教育资源的优势整合与开放式办学,可以保证所设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技能训练等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广泛的物质条件和教学实践手段,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可以保证艺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形成。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产学研合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模式,是实践训练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策略。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未来就业所需要的社会知识和技能,缩短理论知识向文化管理能力转化的过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全面塑造、培养创新人才。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当前文化发展繁荣、现代教育和个人三者共同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实质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这一基本特征的多样化体现。从教育观念上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符合“生态化教育观”的。生态化教育就是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以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生态化教育的核心是将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资源多元化,最终达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要求。在高校系统当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和创造。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相长、探索性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发现和创新,善于合作、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具体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道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起新型人才实训与创新的实践体系,推动艺术管理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是当今高等艺术管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有所区别,合作教育模式也不尽相同。
(一)项目教学式
结合学校、教师申请或承揽到的真实科研课题或政府、企业的实际文化艺术项目,在学校老师和企事业专家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由学生自己负责,最后由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检验效果。学生通过完成真实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人员组织、调查研究、项目策划、项目实施以及解决和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积累了实践经验,从而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最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要经历社会的检验。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过程,项目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导师工作室式
导师工作室――组建师生工作室或与文化企业联合,以教师科研项目或文化企业的具体业务为载体,教师与学生以双向选择方式形成团队,进入工作室或文化公司进行实习。建立校内外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走教学、科研、产业化开发一条龙道路,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导师工作室这一形式脱胎于最早西方艺术创作领域的“作坊”,它是艺术家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单位,他们以这种形式从事艺术创作、组织艺术品生产和销售以及培养接班人,后来逐渐衍变为一种更加适合潜心创作和研究、将艺术创作与技艺传授有机结合的特色教育形式。时至今日,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工作室”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典范模式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十分鲜明的特色。
第一,工作室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情境教学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人类学理论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展主要有两个取向: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了从学校课堂到社会实践跨越式联通。以这种方式展开的工作室使受教育者有机会沿着从旁观者同伴到成熟实践示范者的轨迹前进,即提供了一个从边缘到中心的合理参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专业能力的过程。
第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具备专业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第三,“工作室”作为教育平台,由来自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教育家、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与受教育者组成“双师型”教育团队,将文化项目的策划、管理、运营、成果推广与开展学术交流、职业素养、技能等教育培训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多功能复合结构,使产、学、研结合的多项度联合教育向立体纵深模式发展。
第四,工作室的情景氛围倡导的是自由开放、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多元互补、和谐发展的教育情景环境,有利于人才的个性发展以及独立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三)实训实践基地式
高等艺术管理教育应该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其目标是培养适应文化繁荣发展、具有从事文化艺术项目的策划、项目运营、项目管理等岗位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等专业人才。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是促进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关键。
第一,创造高校师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机会,使教师掌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形成,推进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的躬亲体验中,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良倾向,大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有利于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基地的实训过程,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练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与学融为一体,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性。老师教有所用,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实践教学基地开发和建设有助于高校与文化企业的深层对接沟通,文化企业和高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各自的特点,共同开发文化项目,完成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学生参加校外基地企业的实习可以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情况,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通过实习使双方增进了解、双向选择达到双赢。这种做法既缩短工作适应期,也使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学校和社会真正实现了零过渡。
(四)文化产业园式
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正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近年来,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成为政府推动文化产业措施中最具代表性的路径选择,同时它也是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的孵化、培养的有效模式。特别是以高校为依托的创意产业园区,大都成为具有一定规模,从事文化产业行业培训、人才培养、产业研究的重要途径。它是以大学科研能力为发展动力,依据某一优势学科或学科群,通过创办文化艺术产业,融产学研于一体,促进文化艺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的产、学、研转化中心,它是集创意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创新成果转化中心。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人才培养由“消耗型”实训转化为“经营型”实训,文化管理人才的实训建设由原来单纯的消耗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学校可以利用师资、设备优势和学生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的特点,依据产业园区的综合优势主动为社会、为文化企业承担一定的文化艺术项目。既可直接创造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可以减轻人才实践成本,促使实训基地的运转步入良性循环,使人才培养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张云.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意义与路径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4).
[2]汤阅弦,柯春媛.国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建设[J].民营科技,2012(01).
[3]郭毅夫,匡令芝.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05).
[4]李贵敏.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12).
[5]张炼.关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04).
[6]余冠仕.产学研扩展为政产学研用结合[N].中国教育报,2011-03-05.
[7]朱浩.民办高校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