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由于改革开放,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涨,农村的经济收入已无法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于是产生了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务工来补贴家用,近年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农民工地位明显提升,种地与务工收入比对,形成明显差距,加上近年来打工人员中部分人员已成为外地老板留用人才,工薪较高不愿返乡等因素,造成空巢老人。
2、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女化造成空巢老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生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优育观念逐步形成,使农村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也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宠幼厌老”的现象有所抬头。有人预测,到21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城市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60%—70%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而农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30%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
3、家庭原因造成空巢老人
一是老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产生冲突与矛盾,而选择独立生活。二是子女压力大(子女的子女读书等),无暇照顾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选择独立生活。三是受住房紧张等条件制约,无法与子女同住。四是极少数子女具备条件,但赡养老人的观念很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
4、老人长期养成的生活观念和习惯难以改变
学校重阳节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发掘节日内涵,激发起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在重阳节活动中培养学生尊老爱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感受亲情,牢固家庭联系纽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
(一)重阳节知识展示
分别在一区后大堂,二区连廊悬挂关于重阳节的喷画。
学生制作作品,供各班级出班级橱窗使用,擦亮班级文化品牌。
(二)重阳节实践活动
1、低年级:①给家里长辈说一句感恩的话 ②为长辈敬一次茶,盛一次饭、捶捶肩,揉揉背
实践作业:拍一张自己为长辈做事,与长辈共同参与活动的合照,最好能配上一句话的图片说明。
2、中年级:①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传说故事等内容;②了解家里长辈的生平大致经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心愿期望、赏心乐事等。
实践作业:做一份跟重阳节有关的手工作品或者手抄报。
3、高年级:①策划组织一次与家里老人共度重阳节的活动,饮茶逛街、登高赏菊、插茱萸,制作手工作品等都可以;②做一个小调查,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中国存在的老龄化情况,社保领取制度,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等社会问题。
实践作业:做一份跟重阳节有关的手抄报或者是根据自己了解所得的内容做一个调查报告。
(三)“九九话重阳”主题班会课
各班根据学校提供的PPT课件于第四周星期一班会课上“九九话重阳”主题班会,班主任简介重阳节之来源传说,诵读弟子规片段,然后布置实践作业,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学校重阳节活动方案二:
一、设计思考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目的的主题活动。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尊老爱老的优良习惯,幼儿园在重阳节,组织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们一起联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②爷爷、奶奶非常关心小朋友,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活动准备
学习儿歌,制作卡片等。
三、活动过程
1.介绍重阳节
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
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有老人的节日。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来过节了,你们开心吗?
2、谈话环节
邀请爷爷奶奶和小朋友来讲述互相关爱的故事
师:爷爷奶奶平时都很爱护我们,下面我们就请爷爷奶奶来说一说他们从小关爱我们的故事,好么?
师:我们再请几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平时在家有没有关心爱护爷爷奶奶呢?你是怎样关心的?
3.互动环节
(1)认识汉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爱你”
(2) 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
自己制作卡片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并说一句感恩爷爷奶奶的话。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3)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关键词:老龄社会 老年文化活动 合唱 老年合唱团 和谐社会
一、老龄社会的来临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我国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老年人已基本没有养老之忧,但由于角色和身份的转变,退休之后的许多老年人仍然存在诸多的精神心理问题。据一份报纸的调查报告显示,参加组织或活动的人当中,有60%是老年人。这不仅说明了老年人需要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说明了当今社会在这方面工作的相对缺失。
老年文化生活包括老年人参加的知识型、娱乐型的文化活动,主要是从事著书立传、文化娱乐、养生健身和学习新知识等活动;以老年人为主要角色,反映他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同侧面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主要是文学艺术方面和生活知识方面。
老年文化生活有其一定的特点:一,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对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充满了憧憬和激情;二,不同的阅历、不同的文化知识水平形成了不同的志趣和爱好;三,以一个社区(或小区)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四、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这些特点决定了老年文化活动开展的特殊性:即要采取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要提供品种多样的老年文化产品,要充分结合社区自身的硬件设施,要坚持将老年文化活动推向全社会。
二、老年合唱的优势
老年文化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开展老年文化活动的工作思路:一是要摸清一定活动半径内老年人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以及兴趣爱好;二是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条件,确定老年文化的思路;三是适应老年文化的发展潮流,满足老年人求新、求变的需求。
1999年文化部在《关于加强老年文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就曾经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老年合唱团,在经常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每年的重阳节前后举行歌咏大赛。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老年合唱团不只是适合“有条件的地方”,甚至是一项可以普及的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
(一)音乐是一项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合唱是老年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实现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
(二)合唱适合老人的身体特征。合唱主要一定的活动半径内(多以社区为主)开展,活动形式要相对温和,不需要付出极大的体力。
(三)合唱团的组建相对简单。老年合唱团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团体,对专业艺术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到两个骨干成员带动,聘请一位辅导老师,就可以成立。
(四)合唱团对场地要求简单,只要有一个空房间,甚至一块空场地就可以开展活动。
(五)合唱团的成员们有充裕的时间。由于合唱团的成员均为退休的老年人,一般不再参加社会活动,一般也没有生活琐事的干扰,能够保证排练和演出的出勤率。
(六)合唱与其他活动比较相对简单,参与程度高。唱歌是一项基本人人都会的文化活动,选择较为简单的曲目后,再经过专业人士稍加辅导,即可进行合唱。
总之,老年合唱团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普及广、意义大的特点,是一项非常适合在社区组织成立的文化活动团体。
三、老年合唱团的组建
(一)社区老人自发组建老年合唱团
一般是由社区(小区)内爱好文艺的老年人自发成立。如太原市新建南路二社区的老年合唱团即由一群喜爱唱歌的退休中老年人自发成立,后来聘请原山西饭店接待处退休职工邢玉珍担任辅导老师,屡次在各种公益性演出中获奖,所在社区还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称号。
(二)依托社区(小区)内文艺骨干成立老年合唱团
一般由社区(小区)里退休后的专业文艺人士发起号召并担任辅导老师而成立。如迎泽公园的老年合唱团,发起人多为退休后的专业文艺人士,以他们为核心聚起一批老人,成立老年合唱团,进行日常的排练或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演出。
(三)由文化馆(或文化站)声乐老师帮助组建合唱团
这些合唱团通常是社区成立的各种老年文艺活动团体之一,由社区干部组织,邀请文化馆(文化站)的声乐老师帮助成立,和秧歌队、腰鼓队、太极拳、木兰剑、票友会、合唱团等遍布全市的各个角落。这类合唱团是社区老年合唱团的主体。
组建老年合唱的方式基本上有以上三种。场地一般由社区解决,活动时间由组织成立者(即推举的合唱团团长)定,有些条件较好的合唱团可以制定章程,然后按照章程开展活动。
四、老年合唱团的活动开展
首先,尽管老年合唱团属于群众性文化活动团体,艺术水准要求不高,但为了达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效果,有必要对那些尤其是自发成立的合唱团进行辅导。这就要求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文化馆工作人员对合唱团进行辅导和帮助。
其次,要选择适合老年人合唱的歌曲。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鉴于老年人学习能力的相对降低,要尽量选择老年人熟悉的歌曲,即久经传唱的优秀中国歌曲和外国名曲,如混声合唱可以选择《我和我的祖国》、《夕阳红》、《大海啊,故乡》等;女声合唱可以选择《思念》、《乘着歌声的翅膀》、《哎哟,妈妈》等;男声合唱可以选择《达坂城》、《喀秋莎》、《海港之夜》等。
最后,一定要加强不同的老年合唱团之间的交流,可以选择组织专场晚会同台合作演出、举办合唱比赛等多种形式,通过交流和竞争,激发老年人参加合唱的热情,鼓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合唱中去,丰富自己的晚年文化生活。
总之,老年合唱团不仅帮助老人走出户外,摆脱空巢,结交朋友,沟通交流,而且在歌唱过程中还有助调节情绪,减轻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有越来越多的老人们正在加入到老年合唱团里。
以陕西省为例,据2006年的统计,该省60岁以上老年人为375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319万人,占到全省人口总数的8.58%。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将带动巨大的服务业发展。但是如何真正实现“六个老有”,如何构建我们的和谐养老之路,这些问题不仅在考验社会能力,更是在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西安:养老院服务参差不齐
陕西省老年公寓里,81岁的刘文惠老人总是喜欢收拾她和老伴的小房间,她每天总要把他们的全家福和金婚纪念的照片擦拭一遍。
曾经住在西安市后宰门小学的他们,因为城市改造不得不搬出老房子。现在对他们来说,这里才是他们的家。
自从2006年重阳节,刘文惠老人和老伴商量,为了不给两个条件并不宽裕的女儿增加负担,搬进了这座老年公寓。曾经他们也请过几次保姆,但是不是因为嫌老人麻烦、照顾不好,就是嫌工资太少。她总是抱怨:“现在称职的保姆真难找啊。”
57岁的马召斌是这个公寓的主任,自从部队复员转业后从事老龄工作已经20多年了。对于刘文惠老人的情况,他说:“其实这在养老服务业中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障中的薄弱之处。相对而言,入住老年公寓是这些没有人照顾的老人的最好归宿。”
当记者问及即将面临退休的马召斌:“您对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怎么想的?您的子女又会怎么想?”
他说:“我的归宿肯定也在这里。不是儿女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养老的意愿。我认为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子女有自己的生活,虽然他们避免不了为父母养老的责任,但是不应该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也不应该让他们受到舆论的责难。以后养老事业也将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这个大趋势也是毋庸置疑的。这对我们的传统观念来说,是一个挑战。显然,这还需要整个社会达到共识。”
据马召斌介绍,陕西省老年公寓始建于1992年,1994年11月1日开始营业。至今,公寓接待老人最多达到了97人,年龄最小55岁,最大的102岁。
2004年6月因为设备陈旧和现实需要准备重建。经过四处奔波,筹集到1000万元资金重建后,陕西省老年公寓终于2006年重阳节开始营业。
重新开业后的老年公寓共住进16名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由两个服务员专门负责他们的起居。因为承受能力有限,接收的只是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老人。“如果可以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这里早就住不下了”。按照10%的比例,现在全西安市仅需要社会养老的老人就达到了30万。而西安市不管大小、无论公办民办的养老院才60多个,并且规模很少能超过100人。至于条件和质量更是良莠不齐。“毕竟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而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却觉得自己每月850元的费用,并不是物有所值。饭菜不习惯、没有健身器材、娱乐就只能是打打麻将,精神生活贫乏等等。
“虽然这个公寓是西安市唯一一个由政府主办的,但是也是自收自支。整个公寓的运营资金除了老人们缴纳的费用外,还有老建筑和沿街门面房的租赁费。”马召斌说:“生活费用的标准是由省物价局定的,看起来这样的价格对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的老人似乎太高,但是即使是这样现在我们还是亏损。而且经营规模不大,除了争取社会募捐和帮助,很难再投入资金搞建设了。但是,即使亏损着我们还是要坚持下去。”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人每月餐饮至少得300元,平时基本的日用品也由公寓负责更换和购买,每星期还要对老年人进行一次巡诊,再加上水电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每个月脑子都算着这些小账。”
马召斌说:“作为西安市唯一一个由政府主办主管的养老机构,它的社会效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我的想法并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考虑把它做成西安乃至陕西养老公寓的一个样板,能为其他民营力量做出示范,引导和鼓励他们加入到这个行列中。而且可以把我们这里作为一个从业人员的培训基地,为养老服务业输送人才。”
陕西:养老服务困难重重
根据2006年陕西省老龄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省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包括敬老院、托老所、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共873家,设计床位为18075张,实际入住老年人10527人,平均入住率为58.24%左右。
入住率较高的为商洛市92%、汉中市88%、榆林市77%;入住率较低的为西安市和咸阳市38%,其余均为40%以下。
从业人员总计2508人,占设计床位数的14%,平均每个从业人员要承担7.2张床位的服务量。个别民办养老机构每个从业人员要承担10张甚至以上的床位服务量,在873家养老服务机构中,有医疗机构的仅为10家;临终关怀服务机构仅宝鸡市有2家(1家公办、1家民办);873家养老机构中公办的为717家,集体的为75家,民办的为81家。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占全省老年人总数的4.8%,难以适应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口的社会化需求。
陕西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于昭勇介绍说:“近几年,全省养老服务业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从总体而言,陕西省养老服务业无论从资金投放,还是政策扶持都是较为欠缺的。各养老服务机构自身在经营管理、服务质量以及硬件设施上,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陕西省各养老机构普遍规模偏小、设施简陋、功能单一、影响力有限。就西安市而言,老年人口已达95.8万人,占总人口的12.9%,目前没有一家上规模(500张床位)、设施较为齐备、服务上档次的养老机构;各养老机构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与服务,养老机构之间,养老机构与老年人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导致大部分养老机构只能被动地等待老人入住,而想进入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由于情况不明、信息不畅,没有办法如愿以偿。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子女不主动送父母去机构养老,怕别人说自己不孝顺,而部分老年人想入住却怕子女面子上不光彩,只能委曲求全;低收入(退休越早,收入越低),导致部分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望而却步。
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公共财政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很难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民间资本大都看好养老服务业的前景,但惧怕前期的大投入、低回报甚至无回报,再加上准入制度不规范、不明朗,致使大部分投资者不敢涉足。
各级政府的财力有限,致使部分养老机构四处“化缘”,甚至靠救济维持,少数民办的养老机构创办人,搭进全部积蓄,惨淡经营。
养老服务业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导致各类养老机构在布局、定位、从业人员培训、资格认证等方面缺乏全面、系统地规划和规范化管理,现有的养老机构在硬件设施、服务质量、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部分养老机构成了实际上的老年人集体宿舍,吃的是份份饭,闲来打麻将、玩纸牌度时日;有的医疗护理设备简单,手段落后。所有这些,严重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前景:社会养老需要社会力量
为了不断满足社会化养老的需求,陕西省宝鸡市2007年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意见》,并成立了加快发展养老事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004年9月29日,以市政府第46号市长令的形式颁发了《宝鸡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办法》,共27条。其中对65岁以上的老人在医疗、乘车、旅游等方面保障了他们的权益。并建立覆盖全市的养老服务“110”呼叫系统平台。本着“关爱、温馨、服务”的宗旨,在全市搭建“999110”为老服务总平台。主要负责为老年人提供政策咨询、家政服务、老年婚介、老年维权等相关单位的联络与推介服务,并在每个社区建立养老服务中心呼叫系统。
陕西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福利处处长房焕民认为:“中国的养老方式大致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其中家庭养老占到95%。即使其他两种方式所占份额很少,但是要真正让社会承担这么大基数的老人养老,仍然是一项巨大的任务。”
而宝鸡市在养老服务行业中走在整个陕西省的前列,尤其在社区养老的模式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值得在全省推广。
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示范,大力发展家政照护、医疗保健、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项目,实行有偿、低偿和志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2007年宝鸡市在三区两县建成27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市财政给每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补贴20万元,建成不少于300平方米(含休息室、保健室、洗澡房、灶房、餐厅、阅览室、娱乐活动室、厕所等)适合老年人人性化特点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宝鸡市已建成2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占任务的74%,到10月底27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2008年扩大到各县,每年财政下拨1000万元用于发展养老事业,到2010年全市所有社区全部建立起养老服务中心,使空巢老人有一个温馨的“家”。
房焕民认为,养老事业最终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可以由政府作为主导,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服务业。
“但是,要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制定养老服务业规划,实施政府对养老服务业的扶持保护政策,建立养老服务业发展管理体制,培育老年服务中介机构,培训专业化的为老服务队伍。”
在运作模式上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加大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扶持福利性,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遵循“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原则,对已在运作的公办养老机构,采取股份制改造或出让经营权等办法,由政府主导、市场化动作,逐步做活做强。对于民办的养老机构,由相关机构考察评估,按实际床位或入住的对象,由政府按月或按年分别采取不同的标准予以补贴。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 城市文化氛围 作用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68-02
一、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
志愿服务通常是指公民自愿牺牲个人的时间与精力,不以\求任何物质回报的条件下,以服务社会、帮助社会改善,促进社会发展而提供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发展可分为启蒙、拓展与规范三个阶段。
(一)志愿服务的启蒙阶段
志愿服务的启蒙来源于西方国家在19世纪初期形成的具有慈善性质的宗教服务活动。英国政府为协调与民间慈善组织间的活动开展,首先在伦敦建立了“慈善组织会社”,以期帮助因宗教迫害而被迫移民的移民群体,面对困难同舟共济,互相帮助,逐步在这一群体中养成了以帮助别人为宗旨的志愿服务群体精神。
(二)志愿服务的拓展阶段
伴随着西方国家在19世纪到20世纪关于社会福利方面法律的不断完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方案的完成不仅需要大量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也需要让更多具有奉献精神的社会人参与到社会福利方案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在政府的鼓励下,大批的奉献者参与到了社会福利的工作中。志愿服务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拓展。
(三)志愿服务的规范阶段
志愿服务的规范阶段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志愿服务群体不仅仅只是因为政府的鼓励,而变为了由政府或部分社团主导的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服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不再只是奉献或向他人提供帮助,其重心逐渐向社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志愿服务走向规范化。
二、我国青年志愿者的起源
我国青年志愿者可溯源于20世纪60年代所兴起的学习雷锋活动,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雏形。同志曾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蕴含了不畏吃苦、甘于奉献、服务社会、共同进步的志愿精神。共青团在对全国学习雷锋活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在其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的名字。在共青团的号召下,铁路青年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旅客送去爱心。我国40万名学生也响应号召,用自己青春和热情进行着志愿者活动。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活动亦迅速在全国展开。在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后,1994年年底“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同志向“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致信祝贺,至此中国青年志愿者队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组织,也进入了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化轨道。
三、目前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众多高校大学生踊跃参加。如刚刚结束的第12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中,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四平市承办部门认真做好翻译、接待等各项服务工作。但是,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一)缺乏严谨规范的组织体系
大多数的志愿服务组织只在初期具有极高的热情,也确实起到了牵头的作用,将广大志愿者汇集在一起,联合行动起来。但后期,往往缺乏长效的管理体制,都忽略了对志愿者培训的过程,导致志愿服务严重缺乏实效性,志愿者的能力不足,其服务水平和质量未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除此之外,多数志愿服务组织也未能够对志愿者的信息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与保存,经常出现一次志愿服务之后便再没有联系的情况,从而导致每一次志愿服务都需要现招募志愿者,严重地浪费时间、人力和资源。
(二)服务对象局限化、活动形式单一化
真正的志愿服务应面向社会大众的各个群体、各个地区以及各个领域。不能只想到偏远山区和农村,当然不可否认那些地处偏僻的地方更为需要众多的志愿者去关怀,或是帮助提高教育水平,或是关爱空巢老人,或是照顾留守儿童,或是帮助单亲家庭。不是一定要去农村才能做志愿者,不可忽略了城市中许多活动许多场所也是需要志愿者服务的。如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志愿服务岗位涉及礼宾接待、新闻运行支持、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多个领域。再如一些城市中的孤儿院、敬老院,往往正因其所处城市之中的地理位置,而被大众所忽略。
(三)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还属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上升为一种行为
志愿服务缺乏社会大众的广泛认知,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呈现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志愿服务意识尚不健全。随着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志愿服务,很多大学生也愿意参与志愿服务,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尚不能积极参与,或许他们只是误解了志愿服务的真正含义,不是一定要做大事情才有意义,实际上,勿以善小而不为。很多志愿服务工作看似微弱,但却缺一不可。正是每一个岗位的志愿者都恪尽职守,才保证了每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
(四)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物质依托严重不足
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经费一般都是由团委负责拨款,而拨出的经费通常很有限。有些组织还通过拉赞助的方式,或者举办一些义卖活动来获得经费,但往往也收效甚微。因此许多高校志愿者组织都经费不足,致使许多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很想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负担起一定的交通费用、联络费用等,只能很少参与活动。很多志愿组织者也深感力不从心,热情大大削减,这就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
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作用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对于城市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志愿者工作有利于志愿者与受助者形成良性发展。志愿者在参加过志愿活动后可以体会到奉献社会带来的喜悦感和满足感,体会到爱心的付出与收获,体会到作为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志愿者也可以体验到独特的成长经历,丰富自我的生活体验,从而进行更加充分的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同时志愿者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以及领导能力,从而进行自我提升,自我修养的加强,丰富自己的思想意识。而对于受助者,志愿者活动使他们得到了相应的帮助,同时对社会更加具有归属感,增加其对人与社会的信心,建立自尊心与自信心。
其次,青年志愿者活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倾心付出自己的爱心的同时,也播撒了文明的种子,爱心慢慢浸润心脾,感染着每一个志愿者,每一个受助者,每一个旁观者,同时也散播到更广阔的天地间,最终形成一股人为的“社会暖流”,带给人冬天烈火般的热烈。
最后,志愿者活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社会若想长久持续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并为之奋斗。志愿者活动,就是用行动,用爱心,用人类心底的真善美,做最鲜明、最有力、最有号召力的宣传。志愿者活动勾起了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本,并且使这善本真实、理性、充分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志愿者活动对城市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志愿者活动有利于促进城市社会精神、社会风貌的形成,有利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六字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与落实,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志愿者活动使志愿者展现出自己对于社会的热忱,对于国家的热爱,对于人民的热情,对于弱者的诚信友善,同时,志愿者活动也使受助者从内而外感到社会及国家的友善,关怀,负责,并且对生活重燃希望,对社会充满感激之情,对国家饱含热爱,从而自发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字意识。若人人都感受到如此,社会便呈现无限上升之态,巨大发展潜力,具有向前无量推动力。社会有崭新的面貌,社会就会有全新的发展,社会也会朝着“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方向前行一大步。人民与社会是国家发展的两大重要内容,人民互敬互爱,诚信友善,充满爱心,社会秩序井然,德法同行,公正严明,自由平等。国家建设也更快,更高,更强,国家也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更进一步,从而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志愿者活动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城市人口的流动以及社会生活的需求,从而促进相关事业的发展,从小处的供需关系也小范围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经济的流通。以点带面,以小带大,逐渐影响到更大的市场,更大的供需,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其次,随着志愿者活动的多次举办,受助者在心理上逐渐具有自信心,在经济上逐渐富裕起来。受助者是市场经济不可忽视的需求源,供需矛盾不断解决的过程中,经济也在不停发展。
五、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尤为重要
(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
不少大学生把“学雷锋”活动等同于志愿服务,认为志愿服务精神等同于“雷锋精神”,认为志愿服务只是一种无偿贡献劳动力的活动。由于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狭隘理解和认知上的偏差,使得志愿服务精神没有化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力,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因此,要注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一个先进的志愿组织,应理顺志愿者、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精神之间的关系。若志愿服务精神未被长期重视和培养,那么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将很难长久地延续下去,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将对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精神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忽视志愿活动“助人”与“自助”的精神,没有达到教育广大志愿者形成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目的。
(二)政府要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和立法保障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多是无偿的,但是志愿服务行为的整个过程却是有成本的。资金是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的物质保障。政府应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给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更多帮助,从而呼吁企业、个体经营者及整个社会伸出援助之手。除此之外,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法律保障,法律制度的滞后,在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和志愿活动的发展上造成了很大的制约。考察目前中国的现行法律,没有一部是关于规范志愿者行动的法律。志愿者本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挫伤了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法律滞后,也影响了志愿服盏闹贫然、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培训机制
服务组织的有效管理和运行是服务活动能有序进行的基础。志愿组织要对志愿者的信息做好登记和保存,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数据化。在每一次志愿活动中,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避免出现集体一窝蜂的情况。另外,开展技巧培训,最大发挥志愿者的个人实效性,扩大人才储备,对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四)注重志愿者个人素养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身为志愿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心理素质。良好的个人素养是更好服务于志愿活动的前提。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更好地提升个人的素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克服一切困难的重要保障。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坚定自己的信念,更多地把正能量传递给社会,同时也有利于志愿精神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纪文晓.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差异互动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