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

第1篇: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范文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我国目前尚缺乏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结果。近10年部分省市的调查显示[5],学龄前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2%~4%,学龄儿童为4%~9%。随年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逐渐升高,肥胖儿童青少年中高血压检出率为20%~25%,是对照组的4倍[6]。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压受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遗传、生活环境、种族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分析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高血压家族史:父母高血压史可能是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2004年北京市6~17岁共19088名儿童青少年抽样调查[7]显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父母高血压史与儿童青少年收缩压、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父亲高血压、母亲高血压、双亲高血压者,子代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与父母均无高血压史者相比,分别为1.688、1.559和1.273倍。van den Elzen等[8]的一项27年随访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家族聚集性,不仅表现在与父母共享生活环境的儿童期,而且存在于与父母不同生活环境的成年期。因此可以推断,父母的遗传因素对于后代患病起着重要作用。

超重、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侯冬青[9]等在“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BCAMS)中的研究认为体重指数(BMI)、腰围(WC)、体脂百分比(FMP)均是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独立预测指标。

饮食习惯的影响:一项沿海地区儿童高血压及危险因素研究报告[10]显示经常食用高盐饮食的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口味偏咸的儿童,提示高血压发生与盐摄入量过多有关;经常饮用饮料是儿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不合理的生活习惯、社会经济状况、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居住城市以及由高血压低发区向高发区迁移等均可影响儿童血压[11]。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低体重儿是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特殊基因型:在可能的候选基因组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舒张因子、激肽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被认为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1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管理

诊断与评估:不同时间3次及以上测量的血压水平均≥P95,即可诊断为高血压[13],除外继发性因素方可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对于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患儿,首先要进行高血压程度的分级:①高血压1级:P95-P99+5mmHg;②高血压2级:≥P99+5mmHg。继之要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程度、其他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进行评估。在评估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治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关于儿童高血压部分中提出,原发性高血压或未合并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儿童与青少年应将血压降至P95以下;合并肾脏疾病、糖尿病或出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时,应将血压降至P90以下,以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降低远期心血管病发病率。只要血压升高,即应进行非药物治疗,并且贯穿治疗始终。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压及评价治疗效果。①非药物治疗:有关儿童原发性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疗效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有限。主要措施包括控制体重;增加有氧锻炼,减少静态活动,每天看电视,玩电脑等活动要逐渐减少至<2小时,每天运动时间至少为30分钟;调整饮食结构(包括限盐),建立健康饮食习惯,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分别占总热能的45%~50%、20%~25%、25%~30%。万燕萍等[14]对门诊诊断的高血压肥胖儿给予运动疗法及合理的饮食习惯干预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者达81.4%,血压好转者达15.7%。因为睡眠障碍与高血压有关,故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血压控制[15]。②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需要开始药物治疗,有高血压临床症状、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糖尿病,非药物治疗6月后无效者。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从单一用药、小剂量开始。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推荐ARB为首选药物,可联合应用利尿剂、钙拮抗剂;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首选非药物治疗,降压药首选ACEI、ARB或钙拮抗剂,其次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总之,随肥胖率增加,原发性高血压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对儿童青少年远期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呼吁全社会重视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工作,逆转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对于成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Chen W,Srinivasan SR,Ruan L,et al.Adult hypertension is associated with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childhood in blacks and whites:the bogalusa heart study[J].Am J Hypertension,2011,24(1):77-82.

第2篇: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大学生;IT青年;人才培养

一、引言

IT 行业,即信息技术行业,英文全称为 Information Technology。目前IT业的划分方法各式各样,其中以美国商业部的定义较为清楚和合理,它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分成IT业和非IT生产业。其中IT业又进一步划分为IT生产业和IT使用业。IT生产业包括计算机硬件业、通信设备业、软件、计算机及通信服务业。至于I使用业几乎涉及所的行业,其中服务业使用IT的比例更大。而中国IT行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推广应用等。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产业规模庞大、专业门类齐全、技术水平日益提升、产业运行日趋规范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之一。[1]并且,我国IT行业产业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信息化程度高,产业发展显著,IT行业待遇也比较好,行业趋向国际化等都印证着IT行业的发展前景无限。

IT行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变革和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IT行业的发展存在不容小觑的问题,从其本身来看,IT行业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许多IT企业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导致IT人才的流失以及企业间对于人才的不良竞争。同时,IT作为当今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突出地表现为能源消耗、IT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损害等问题。所以,IT行业未来的发展,不仅仅要优化IT行业的环境,还要提高IT青年的素质,同时也要重视与IT行业对口专业的学生培养。

二、我国IT人才培养现状

高林指出,我国IT人才培养主要存在着:专业定位不清、教学手段和内容落后、国际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同样的,董卫鹏和胡鹏飞也指出高校IT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高校IT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二是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三是高校IT认证培训行业缺乏规范化管理。

我国的高校IT人才培养,以广州高校为例,教育体系处于稳步发展,探寻创新的阶段。多数高校一开始都较为重视课本理论的讲述,一直沿袭着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基础知识教育固然是根本,但是,于学生来讲,实操是检验他们学习成果最有效的方式,IT人才讲求动手能力,然而学校的理论知识讲述进程过长,模式较为枯燥,一直是困扰学生的最大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在早期就丢失了学习的兴趣。这是存在于教育模式的古老问题。

其次,IT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前体验IT企业的工作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然而学校的学习时间较长,学校安排的校外参观学习的机会不多,与企业的对接不够,都导致学生丧失了这些机会去更好地为日后的工作做准备,这不仅仅是存在于IT类专业教育的问题,更是许多学校,许多专业都存在的问题。

三、IT人才的学习生活状况

IT人才的教育问题,关系到IT人才的发展。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IT行业中超过八成的青年在 35岁以下,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危机感,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高达95.3% 的人认为必须边工作边学习。这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首次向媒体公布的行业青年调查,以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全国72家企业发放问卷 6000多份,同时对位“50 少帅”进行了个案访谈。[2]

1、课堂学习

在课堂学习上,IT人才的课堂教育呈现主动学习新气象。以华南农业大学(往下简称华农)为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IT青年喜欢比较活泼的“动手实践”和“案例分析”课堂教育方式,调查结果分别以 76.1%和72.33%排名第一和第二。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二,一是IT行业作为操作性十分强的行业,需要其人才在学习时期就已经开始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二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初高中时习惯了老师灌输式教育,因此在大学更希望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从比较传统的“老师对知识直接解读”占了46.54%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灌输式教育影响着许多学生,而这些影响持续到了大学时代。从此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渴望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希望通过自主探索,自己动手,去得到知识技能,至于灌输式的听课方式,能够让他们去吸收补充他们自行探索没有了解到的方面。

2、课外职业技能培训学习

68.55%的问卷调查者选择了没有参加过额外的培训。经过调查了解,他们之所以没有参加额外的培训,跟他们的课程任务以及学校学院社团要求的任务有关,主要体现在时间的不允许以及自我意识还不够。在剩下的选择了参加过额外培训选项的学生当中,他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专业相关技能知识”占了超半数,而人际关系及沟通技能与兴趣特长类分别占到了44%与38%,而职业生涯规划仅仅占了一成,在IT青年参加过额外培训的内容中最少。

以上数据说明,还是有不少的IT专业相关的学生会主动去参加课外关于专业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反映出IT人才对于自身的发展要求较高,从学生时期就有提高自己竞争实力的意识。同时,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也是学生们热衷学习的内容,可看出IT专业类大部分的学生已经不是传统中的技术宅了,他们也渴望交际,渴望交流,符合新世纪青年的个性特点。

相比华师、广大、广工三所高校,数据都与华农相近,在关于课堂教育方式的调查方面结论是几乎一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额外培训方面,华师和广工选择“兴趣特长类”的培训时占最大部分,分别是83.33%和71.43%,其次才是“专业相关技能知识”,出现差异的原因与学校的活动和学风建设是分不开的。同时,四所学校的学生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额外培训都接触的很少,也许是跟学校的职业规划课有相关方面的指导有关,然而学校和学生都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

3、社团学习

在社团学习中,他们学习最多的是“为人处事”。根据调查数据得知,兴趣爱好类的社团组织是最受欢迎的,但是没有参加过社团组织的受访者也不在少数。“为人处事”是他们认为收获最多的东西,“专业技能”与“思想领悟”亦不在少数。IT专业类学生主动加入社团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宅男宅女的形象一去不复返,十分符合21世纪学生的发展规律。同时,IT专业学生参加社团学习到各方面的技能,“为人处事”是他们反映学习到最多的技能,其中可以看出IT类专业学生渴望交流,渴望交际,IT类专业学生并非社会上所认为的“程序猿”,只会工作和游戏,而是乐于交际的新世纪青年。

4、外界对IT青年的印象

然而外界对于IT青年的看法并没有较大的改变。在接受调查的非IT类专业学生中,认为IT类学生“交际能力强”只有15%,是最少的选择率。说明受访者并不认为IT青年整体的交际能力强,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外界对IT青年的看法影响,另一方面,IT类学生的交际时间不多,且没有相关的课程指导他们如何交际,也是造成问题的原因。

如今,IT青年的形象正在转变,但是外界对于IT青年的认识还是没有很大的改观,这需要一段时间来让IT青年转型,向社会证明自己,同时社会也要给他们展现的空间,不要用以前的目光看待正在发展正在进步的IT青年。

四、IT青年对于行业、就业、创业的看法

当前国内IT行业的发展前景良好,国家重视电子信息化的普及,其中包括很多方面,如农村及农业信息化;农村合作医疗及城市社区医疗与电子病例;西部干线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食品安全管理;绿色IT;中西部地区教育和文化IT基础设施;电子政务整合与升级;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IT;类似淘宝这样的电子商务;Web2.0应用;网络游戏等,几乎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十分全面。这些方面的电子信息化建设都印证着IT行业的岗位需求量大,对IT人才的要求高。所以IT类专业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对IT行业的了解和对就业的准备对其日后就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1、IT青年对于IT行业的看法

关于IT青年对于IT行业的看法,与其就业的选择密切相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IT青年认为“市场机遇好”是IT公司能取得快速发展的原因,而“发展机会多”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使得诸多IT青年选择在珠三角地区发展。而“收入水平”则是大部分受访者选择公司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中,在问及如此多IT青年选择在珠三角地区发展事业的原因是,“发展机会多”以86.79%排位第一,而地区繁荣则以72.96%排名第二。说明受调查的IT青年大部分十分熟悉IT行业的市场环境,对IT行业的发展地区了解比较清楚,这得益于IT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媒体争相报道和关注IT行业,使IT青年能从媒体中关注IT行业,另外学校的就业形势分析也有利于推动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情况。

2、IT青年对于就业的看法

关于IT青年对于就业的看法,普遍把薪酬条件放在第一位。毋庸置疑,在工作中,金钱是刺激员工积极性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IT行业中同样适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中,“金钱刺激”以超过七成多一点的优势稍微领先与排在第二和第三的“职位晋升”和“工作机会”,这三个选项,都超过了60%的选择率,而“领导认可”仅以17.61%在非“其他”的选项中是最少人选择的。而在理想薪酬中,选择“10001及以上”的最多,占60.38%,而选择“5001-10000”占33.33%。不难看出,IT青年对于以后就业的待遇条件首先考虑的是金钱,同时,也十分看重岗位的晋升和机会,反映出IT青年对自身的工作发展要求是比较高的,并非一味的唯钱是图,这也是一个健康职业观的反映。

3、IT青年对于创业的看法

对于IT青年创业的调查,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创业率较低。37.74%和33.33%的受访者认为学生时期所学知识对就业创业比较有用和一般有用,仅仅只有3.14%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没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在大部分受访者的心中,学生时期所学的知识对就业创业还是有一定用处的。然而仅有5.03%的受访者表示曾成功创业,而高达64.78%的同学选择了“没有创业”这个选项。如此低的创业成功率,说明了成功创业需要的条件高且多,而如此多的IT青年选择没有创业,很大一部分原因说明学校的创业氛围不够,创业条件或者是扶持创业的政策未十分成熟,未能引起创业的浪潮。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没有成功创业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而接近四成的同学则认为是人手不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高校的创业氛围未十分成熟的判断。

五、IT青年的课余生活习惯

IT青年的课余生活与其他专业类学生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其对于电脑的熟悉,IT青年的课余生活与电脑的接触也较多,电脑的影响将涉及到IT青年的各个方面。

1、IT青年的课余休闲

IT青年的休闲活动较为丰富。外出游玩大约每月一次的频率有约60%的同学选择,而一周一次或者每半年一次的游玩频率各大约占两成。问卷调查中,大部分的IT青年外出游玩的频率并非很高。其中浏览网站中,新闻网站占最多,有61.01%的选择率,而超过5成受访者选择了学习网站和IT信息网站。“看电影”是最多受访者选择的选项,而“打游戏”,“网上冲浪”和“看书”均超过了半数选择。“看书”的选项占到几乎六成,与IT青年中大部分人勤奋的性格相符合,正是因为IT青年喜欢看书,才会有技术过硬的IT青年。值得关注的是,不论广大,广工,华师还是华农,过半数的受调查者都青睐电脑游戏,并且广工的比例是最大的。对于要用电脑进行工作学习的IT青年来说,电脑游戏有可能是他们学习工作的阻碍,极其容易沉迷,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看待这个问题。

2、IT青年的健康问题

IT青年的健康问题应该重视。IT行业工作者的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我国而言,由于现代化节奏的加快,对脑力劳动者的需求增多。在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下,科技人员长期在电脑前高强度,高速度,高效率地工作,颈部长时间僵直,受到电磁辐射较高,容易引起头晕、脑胀等现象。[3]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带来了繁重的身心负荷,引起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研究表明:人们长时间伏案或从事分工精密的单一工作,会出现“不活动性萎缩”等职业病。

据调查,我国中高层知识分子健康状况合格率仅为60.8%,平均存活年龄仅为50.3%,情况令人担忧。换而言之,IT工作者是健康问题多发群体。IT专业类学生在校的生活习惯,对其以后的工作健康状态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研究IT专业类学生的健康问题,尤为重要。

由于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把是否通过体育课考核的成绩,作为评先、评优和评定奖学金的重要依据,所以Tl行业从业人员求学期间,在思想意识上都比较重视体育课和体育健身技能的学习,基本上都能了解一些体育健身方法和掌握一两种体育健身项目,为进入社会后参加可能的健身活动提供了物质储备,为日后工作有了健身习惯的铺垫。

令我们欣慰的是,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睡眠时间在7-8个小时,而大多数的IT青年都比较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健康属于亚健康状态。当问及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时,64.15%的同学表示偶尔参加,而不参加的人数为0,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受访的IT青年比较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比较重视,这个对IT人才日后工作的身体锻炼是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有利于IT人才的长期发展。52.2%表示自己的睡眠时间在7-8小时,而35.22%的受访者表示在6-7小时。网上数据表明,健康的睡眠时间是6到8个小时,大部分学生的睡眠时间都在健康的范围之内,然而是否做到早睡早起这种健康的作息,未必见得。而在最后问到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属于哪种健康状态时,62.26%表示自己属于亚健康态,但是在受访者中没有人不参加体育锻炼,他们的睡眠时间比较充足,客观数据来讲,他们应该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但是为什么他们的主观意愿认为自己是亚健康状态呢?

我们通过访谈和交流得知,引起IT青年认为自己属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受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学习压力较大,课程负担较重,并且长期对着电脑进行编程工作,在此过程中消耗精力大,损害了他们的健康。二是他们长期处在校园生活,难免会产生枯燥无聊的情绪,导致情绪低落,从而影响自己健康的心态。上述两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大部分IT青年认为自己属于亚健康状态。

六、总结

根据调查报告和访谈结果得出受访的IT青年群体有以下特征:在学习生活方面,大部分的IT类专业学生选择“动手实践”为最佳学习方法,大部分人并未参加过额外的培训。在有关行业,就业,创业的看法和选择方面:IT青年认为自己的薪酬比较高,在5000元以上占大多数,并且他们认为自己的退休年龄普遍较早。大部分IT青年认为选择在珠三角地区发展事业的原因是地区繁荣。IT青年的创业率较低。IT青年的课余生活习惯方面,IT青年普遍倾向理智型消费,现金支付仍是主流,但电子支付逐渐成为潮流。关于IT青年的健康问题:IT青年的睡眠时间比较充足,比较经常参加锻炼,但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属于亚健康状态。

IT青年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的顶梁柱,他们的发展备受社会的关注。IT类专业学生的发展,更是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次调查的样本虽不大,但是反映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值得学校和社会重视和采取相关的行动。

1、学习方面

在学习方面,IT类专业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实操,学校应该尽量去满足,社会应该提供相关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尽早实践。同时IT类学生渴望通过参加社团等组织来丰富自己课外生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可见IT青年已经逐渐从“宅男宅女”转型,发展成善于交际又技术过硬的全能青年,符合新世纪青年的发展要求,社会对IT青年的认知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能以老眼光看待今天的问题。

2、就业方面

对于IT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想法,他们对于以后的工作待遇要求较高,但是毕竟这是他们期望的理想状态,事实上毕业后是否如此,难以定夺。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到外企参观学习,让他们尽早去了解日后工作的环境和待遇,好让他们在求学期间,做好准备,以后工作就能尽快适应。IT类学生的创业率较低,在如今鼓励大学生创业,万众创新创业的背景下,这是不好的现象,这跟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学校的政策鼓励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希望学校能普及创业的信息和鼓励政策,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一些创业类比赛,鼓励学生参加,仅仅局限在就业的道路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也加重了岗位负担。

3、健康问题方面

IT类学生用电脑时间过长,用电脑频率较高,对电脑的依赖性较大,导致其课余时间耗在电脑上较多,玩电脑游戏是较为严重的现象,学生和学校必须重视,适度游戏有休闲娱乐的效果,但是沉迷游戏,不仅浪费时间,还消磨意志,产生严重后果。IT青年的健康问题,必须受到重视。虽然调查结果显示,IT类学生能够进行体育锻炼,睡眠时间尚为充足,但是不代表他们能长期保持健康的作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他们在大学时代的健康作息和健身将对日后的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生本人和学校,必须意识到这点,并且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保养身体的习惯。

【注 释】

[1] 肖洋,云建军.我国IT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J].西部资源,2014.05.158-159.

第3篇:关于青少年睡眠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志愿行为;身心健康;应对;满意度;个人幸福

分类号 B849:C91

DoGoodLiveWell网(省略)以“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快乐”为宣传点号召人们参与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且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志愿行为不仅有利于他人,而且能够对志愿者的幸福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人类追求幸福的又一条潜在途径,志愿行为引起了探索人类幸福的积极心理学界的关注,研究者关心这样一些问题:志愿行为是否真能影响个体幸福?志愿行为可对个体幸福产生哪些影响?这些影响的程度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尝试着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解答,提出了系列描述、解释志愿行为影响个体幸福的理论和模型,为拓宽人类通往幸福之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文章归纳总结既有成果,寻找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引起社会对志愿行为更多的关注,激起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并为实现人民的幸福、尊严提供一些启示。

1 概念界定

何谓志愿行为(volunteering)?Snyder和Omoto(2008)认为,志愿行为是在组织背景下,个体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自愿对那些主动寻求帮助的对象提供长期且无偿的帮助的行为。志愿行为具自愿性、计划性、长期性、组织性、非营利性和互动利他性六点特征。自愿性指个体必须是出于自愿或在自由意志基础之上参与志愿者行为,而没有情境压力或责任牵绊,那些为完成学业、保住工作或回报他人而被迫“自愿”的学生、雇员以及机构成员的帮助行为不在该范畴内;计划性指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和途径都是个体深思熟虑的结果:长期性指志愿者行为必须持续进行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组织性是指志愿者行为通常是以组织为背景进行的,组织在志愿者和服务对象间起纽带作用:非营利性是指志愿者行为是出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而非为了任何一种物质补偿;互动利他性则指志愿者主动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且服务对象主动寻求帮助。

何又谓之幸福(Well-Being)?简而言之,幸福是指一种健康、快乐的状态。在心理学研究中它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幸福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生活进行评价,并由此产生情绪状态:其二,幸福是人的心理机能良好状态,是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实现的生存状态。前者强调快乐的主观体验,其操作指标主要涉及生活满意、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主观体验:后者则重视个人的潜能实现,其操作指标涉及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良好关系、情境把握、独立自主、自我实现、生命活力等一整套变量(菌元江,2003)。

2 理论解释

志愿行为为何能让人幸福?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未有成熟、系统的理论予以解答,社会心理学家多是着眼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志愿行为的效用机制进行阐释。总体而言,可概括为社会融合说、心理资源说和换位体验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志愿行为对志愿者或受助者幸福的积极影响。

2.1社会融合说

社会融合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大量的交互作用,支持社会融合机制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志愿行为之所以能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是因为它增加了社会融合度:这一机制无论对志愿者还是受助者均适用。社会融合的观点派生于Durkheim的自杀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融合与个体心理幸福紧密相关,社会孤立则会让人感到沮丧、抑郁。具体而言,志愿活动中,个体与他人广泛而频繁的互动,其发现社会支持,获得有用信息和资源以及展开有利的社会接触的机会随之增加,进而更加高效的构建起用于抵御孤独、抑郁的社交网络。在个体丧失与之关系亲密的社会网络成员,社交网络规模缩小时,参与志愿活动就会成为其维持社会互动和社交网络规模的补偿资源,缓解和释放“失去”所带来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让其保持良好的情绪氛围(Li,2007);此外,在志愿者经历社会退化(退休或者其他的生活变化),失去原有的社会角色时,志愿行为则可为其提供重新获得社会角色的机会(Musick & Wilson,2003;Borgonovi,2008;Snyder & Omoto,2008;Dillard,Schiavone & Brown,2008)。社会融合说从主观心理感受(减少负面情绪体验)和良好心理状态(良好关系、自我成长)两个层面部分解释了志愿行为对个体幸福的积极影响,并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Piliavin & Siegl,2007;Li,2007)。

2.2心理资源说

心理资源说阐释的主要是志愿行为对志愿者幸福的影响,依据的是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能够提供有效管理压力的心理资源(例如自尊、自我效能感、控制感)的观念。心理资源说认为,志愿行为享有较高的社会评价,个体通过志愿行为而提升自尊,改变对自身和自我能力的看法,从中获取信心:志愿行为带来的积极认知和情感可以抵御诸如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Ouellet,Morin & Lavoie,2009)。被社会中的其他个体认为其“具生产力”或“有用”是个体产生自尊和认同感的重要源泉;志愿服务所具有的“生产性”提供了一种赢得社会赞许的途径和提升自尊的机会,这对于正经历社会退化,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降低的个体尤为重要(Mellor,Hayashi,Firth,Stokes,Chambers,& Cummins,2008;Piliavin & Siegl,2007;Musiek & Wilson,2003)。简而言之,志愿行为之所以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是因为它能够丰富个体的心理资源。若以心理资源机制来解释志愿行为对受助者幸福的影响机制,则可能是志愿行为让受助者的现实需要(物质或精神)得到满足(Weinstein & Ryan,2010),他人主动帮助带来的被关注感使其幸福感提升,当然这需要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2.3换位体验说

此外,Borgonovi(2008)在志愿行为能够促进移情能力发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换位体验说,它解释的主要也是志愿行为对志愿者幸福的作用。该机制认为,志愿行为通过提高个体对他人需要的敏感性,降低对自身境遇的关注而使其幸福感得到提升。Borgonovi(2008)认为,志愿者是因对他人的需要更加敏感而牺牲自己有价值

的资源:志愿行为过程会强化志愿者对自己已拥有的东西的满足感,同时降低了对自己所缺乏东西的关注和不满:他们对自身境遇进行评估的参照群体会由相对高收入群体转变为相对低收入的群体,这样可减轻个体过分关注相对收入的倾向,减弱因与比自己收入高群体比较所致的负面情绪,进而体验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在志愿活动中,受助者与比自己境遇良好的志愿者接触,他们是否也会进行换位体验?是否会因此而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对自身境遇愈发不满?受助者的心理状况需要未来研究更多的关注。

3 志愿行为与个人幸福

常言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Dunn,Aknin和Norton(2008)的研究表明,施与令人幸福,志愿行为也能对个体(志愿者和受助者)幸福产生的积极影响,这不仅限于理论假说,更得到了调查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支持,下面将从身心健康、应对资源以及生活状况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3.1志愿行为增进身心健康

有两个健康指标与个体幸福相关,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下面将从志愿者和受助者两个角度,就志愿行为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

对于志愿者而言,尽管还没有发现志愿行为直接促进志愿者身体健康的证据,但有研究表明,志愿行为可能对志愿者的健康有潜在裨益(Black & Living,2004)。例如,在控制了初始身体状况后,志愿者的健康状况也要好于非志愿者(Borgonovi,2008;Snyde,2007.1,一项来自全美4582名志愿者的调查数据也与此一致,并且其中28%的患慢性疾病的志愿者表示志愿行为使其更容易控制病症(United Healthcare & Volunteer Match,2010)。另外,志愿行为还可以帮助那些特别容易产生健康问题的老人延缓或避免其健康问题的产生,参与过志愿活动的老年人的死亡率要低于那些没有参与过的老年人(Lum & Lightfoot,2005;Harris & Thoresen,2005;Piliavin & Siegl,2007;Omoto & Schlehofer,2007)。这可能是志愿行为提升了社会融合度,其获得社会支持和进行社会接触(包括部分体能活动)的机会随之增加的缘故(Snyder,Omoto & Lindsay,2009)。但这些研究都有一个重要问题有待澄清,就是志愿行为与身体健康的因果关系。究竟是身体健康的人更可能参与志愿行为还是志愿行为使其身体更健康?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利他行为,如捐款、献血,与较高水平的健康之间似乎并没有联系(Borgonovi,2008)。对于受助者(由于健康问题而接受援助的人,如艾滋病患者)而言,有研究(snyder,Omoto & Lindsay,2004)发现,有一个志愿者朋友的患者的健康状况要好于没有志愿者朋友的患者。这可能是由于志愿者帮助其形成了积极的应对策略,使其更加关注自身健康问题,并养成了良好的饮食、运动、睡眠等健康习惯的缘故。但由于对接受志愿者帮助的受助者的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少,因此很难得出确定的结论。

另一些研究者关注志愿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他们聚焦于抑郁这种消极情绪。总体而言,志愿行为与抑郁呈负相关关系。Musick和Wilson(2003)分析1986到1994年的ACL(Americans’ Changing lives)数据发现,老年志愿者(年龄大于等于65岁)的志愿行为与抑郁的负相关关系最强,尤其是当这些志愿行为与宗教有关时;而对于较为年轻的志愿者,当其志愿行为持续较长时间时,也会出现这种强负相关性;该研究还发现,志愿行为是通过自尊和社会融合这两个变量而作用于抑郁水平的。Li(2007)认为,志愿行为的社会融合功能有助于志愿者稳定其社交网络的规模,在志愿者面对所属社交网络成员丧失时起着压力缓冲的作用。在全美进行的BV(Benefit of Volunteering,志愿行为的益处)调查中有73%的志愿者报告志愿行为使其感受到的压力水平下降(United Healthcare & Volunteer Match,2010),这可能就是抑郁在志愿者中的发生率比非志愿者低的原因之一。志愿行为与受助者的抑郁发生率也呈负相关。Clary和其同事研究发现,有志愿者陪伴的艾滋病患者的抑郁、焦虑、倦怠等消极情绪更少:这种负相关可能是通过改变受助者的应对方式(使其形成更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寻求社会支持,获取更多信息,制定应对计划)而实现的(Snyder,Omoto & Lindsay,2004)。此外,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受助者,志愿行为都使其有机会接触到新的人和新的环境,建立用以抵抗抑郁和孤独的重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际网络(Do Good,Live Well,2010)。总之,不管是从身体健康还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不管是对志愿者还是受助者,志愿行为都可能起着增进健康的作用。

3.2志愿行为增强应对能力

自尊与对生活的控制感是两种重要的应对资源,根据心理资源说的观点,如果志愿行为能够提升个体的自尊与控制感,那么就可增强其应对生活中的挫折、挑战和困境的能力。其幸福感也会随着提升。

Clary,Snyder,Ridge,Copeland,Stukas,Haugen和Miene(1998)对艾滋病志愿者的跟踪研究发现,提升自尊是志愿行为的六大功能之一,志愿行为使志愿者对自己的感觉更加良好。Black和Living(2004)也认为,志愿行为之所以能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就是由于其提供了提升自尊和自信的机会。此外,在Piliavin-和Siegl(2007)为确定“志愿行为之益”而构建的概念路径模型中,与积极自尊的形成密切相关的重要感被当作志愿行为与心理愉悦间的中介变量。他们认为,志愿行为之所以能使志愿者心理愉悦。部分是由于它能使人们觉得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己的存在是重要的。这些研究表明,志愿行为对个体自尊有着正向的影响。但志愿行为是否也会提升受助者的自尊呢?这还有待未来研究的明晰。

控制感是知觉到的能够明显改变事件的能力,它为个体提供体验乐观,希望的认知基础,降低压抑、压力、抑郁等负性情绪体验(高伟娟,2005)。Borgonovi(2008)在研究志愿行为与健康和快乐之间关系的时候发现,志愿行为能够增强志愿者的控制感,Mellor等人(2008)的研究则发现,志愿行为通过增加志愿者对生活的控制感从而使其主观幸福感得到提升。在Snyder和Omoto(2008)对艾滋病志愿者的跟踪研究中,志愿者们报告志愿行为使其对生活的控制感增强,所感受到的生活压力也更小。此外,个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还可以获得完善专业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

的机会,从而能够更好的应对和控制其后的生活、工作,这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尤为重要(Schmidt,Shumow,& Kackar,2006;Snyder & Omoto,2008)。另一方面,Snyder等人(2004)的研究指出,经过志愿者的帮助后,受助者也报告其对生活的控制感增强,更易于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够以更为积极的方式应对不良影响。

3.3志愿行为提高生活满意度与快乐

生活满意度与快乐是评价个体幸福两个常见指标。Thoits和Hewitt(2001)的研究表明,志愿行为能显著增加志愿者的生活满意度。在Yuen,Huang,Burik和Smith(2008)的研究中,让长期住院的慢性病患者病人参与志愿服务(对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进行语言辅导),服务结束之后,志愿者们的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并觉得更加幸福。United Health Care和Volunteer Match(2010)的调查显示,36%的志愿者生活总体上感到满意,而在非志愿者中这一比例只有26%,同时有92%的志愿者表示志愿行为使其生活更有意义。另外,不同类型志愿者的生活满意度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Grimm(2005)发现,为收容所提供服务的志愿者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教会服务志愿者,这可能是收容所的志愿者和受助者不同生活状况间的对比效果。研究也表明,志愿行为能提高受助者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Weinstein & Ryan,2010);在Spaulding,Sumbry,Brzozowski,Ramos,Perez和Maggio等(2009)对一项帮助刚刚从监狱释放并感染有艾滋病的囚犯回归社会的志愿服务项目的研究发现。有志愿者对其进行生活指导的个体对生活满意度更高。

我们耳熟能详的“助人为乐”四字似乎已经表明了志愿行为对志愿者快乐感的积极影响。Borgonovi(2008)对来自全美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无论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有过志愿行为的人们报告了更多的快乐感;与此类似,United HealthCare和VolunteerMatch(2010)所调查的4582名志愿者中有96%的人表示志愿行为使其感到更加快乐,这可能是由于志愿行为经历使其更具移情能力,能从相对弱势的群体的角度审视生活,同时减少了对自己相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关注。Dillard等人(2008)认为是志愿者在志愿行为的过程中与他人建立起的“亲密关系”让他们并从中得到快乐。牛茜(2006)对来自我国北京11所高校,22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43%的受调查者表示志愿行为使其感到快乐和满足。而Snyder等人(2004)的研究数据表明,尽管有志愿者陪伴的艾滋病患者会使用更积极的应对战略,表现出更好的心理机能,并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但这些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不足以抵消艾滋病毒对他们免疫系统的影响:他们及其他受助者是否因接受志愿者服务而更快乐幸福,目前似乎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告。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