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

第1篇: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一、发展现状

(一)龙头企业规模总量不断壮大,骨干企业支撑作用突出

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49家,比上年增加70家;实现销售收入3017.5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增加值908.4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210.7亿元,同比增长7.9%;实际上交税金81.2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461家,10亿元以上企业有33家,实现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514.8亿元和1350.5亿元,分别占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的83.3%和44.8%,支撑带动作用比较突出。

通过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全区农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54.8%,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收购农畜产品资金从2002年的92.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949.6亿元,增长了9倍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区212.6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9%以上。2012年通过农牧业产业化渠道,全区农牧民人均实现纯收入339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4.5%。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驰名品牌创建有新突破,骨干龙头企业群体不断壮大

2012年,新增了“汉森”、“奥淳及图”、“绿色心情”(蒙牛)、“蒙都”、“响沙及图”、“谷道粮原”6个中国驰名商标,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了45件,其中行政认定34件。

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3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3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有9家。自治区100家非煤炭类重点企业中,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就有27家。

(三)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初步形成了以粮油、乳制品加工为龙头,羊绒、肉产业为支柱,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乳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3.8亿元,比上年增长9.0%;粮食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7.6%;肉类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绒毛(皮革)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9.5亿元,比上年增长9.5%;特色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2.7亿元,比上年增长8.0%;饲草、饲料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油料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蔬菜瓜果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6.4亿元,比上年下降8.0%;马铃薯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1.5亿元,比上年增长36.8%。

(四)产业集群区域化发展格局日渐清晰

形成了牛奶、羊绒、肉牛、肉羊、玉米、马铃薯等10个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带。乳产业形成呼和浩特市、包头、呼伦贝尔市三大优势集群;玉米产业形成以通辽和呼和浩特市为中心的两大生产和加工基地;中东部地区成为肉羊和禽类优势生产加工区,锡盟的肉羊、赤峰的鸭鹅、兴安盟的生猪已成为当地的一大主导产业;羊绒产业形成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巴彦淖尔市沿黄河两岸的产业集群;巴彦淖尔市成为继新疆之后我国又一重要的蕃茄生产加工基地;鄂尔多斯的沙地资源(沙棘、柠条、甘草等),乌海市的葡萄,呼伦贝尔市的林下产品(黑木耳、蓝莓等)等区域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牛羊肉、玉米、油料等加工业表现明显,规模小、品牌杂、效益低、无序竞争等现象突出。

二是发展质量不高。多数企业依然延续单纯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道路,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抗风险能力较弱。

三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产加销各个链条之间相互脱节。

四是融资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不同程度存在项目建设资金和生产经营资金缺乏的问题,融资渠道窄、门槛高、额度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五是原料基地不稳。尽管自治区农畜产品资源丰富,但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还相对滞后,部分原料阶段性供求趋紧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

一是加强了对六大主导产业的监测分析。及时监测预警信息,提出调控应对措施,以指导生产,引导市场,促进产加销有序衔接,引导六大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牧业产业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了产业调研。2011年,自治区农牧业厅组织开展了肉羊、马铃薯产业专题调研工作,并形成了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报告引起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在调研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2012年,农牧业厅就贯彻落实自治区领导批示精神,进一步找准肉羊产业发展制约瓶颈,制定出台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派员赴锡林郭勒等6个盟市12个旗县区进行了肉羊产业专题调研,采取考察企业、专业合作社,走访养殖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研肉羊屠宰加工、市场流通及生产成本、利润等产业环节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提升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形成了肉羊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并研究提出了促进肉羊产业发展的初步工作方案。

三是开展了羊绒贴息收储工作。全面总结了近两年羊绒贴息收储工作情况,就继续执行羊绒收储开展了调研论证工作,提出的请示报告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批准。制定了第二轮羊绒贴息收储工作方案,年底前就羊绒收储工作,对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羊绒主产区重点羊绒企业进行核查公检。

(二)认真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和要求,开展了项目前期调研摸底工作,组织主产区盟市、旗县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举办的补助项目培训班。研究制定了2012年内蒙古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并召开了补助项目启动暨培训会议,部署启动了2012年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与项目旗县签订了责任书,并对项目实施盟市主管部门负责同志、旗县分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利用国家财政奖补资金,全区奖补新建马铃薯储窖2894个,其中10吨储藏窖93个,20吨储藏窖815个,60吨储藏窖1986个;农户新建储藏窖2290个,合作社新建储藏窖604个。通过实施项目直接新增储藏能力10多万吨。项目直接受惠农户1593户,受惠合作社135户。通过奖补建设储窖,实现马铃薯错季销售,大幅度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按照贮藏后错季销售马铃薯价格每斤上涨0.2元计算,增加农民收入5000多万元。

(三)积极支持、推进马铃薯产业协会工作

召开了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经会员大会选举并经有关部门批准,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和会长、副会长、理事单位。指导马铃薯协会开展马铃薯期货合约上市有关工作。

(四)积极研究制定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的贯彻意见

认真学习研究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积极深入各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广泛征求各部门、基层、龙头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了“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目前,此稿已进入政府审议程序,可望尽快出台。

(五)开展前四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测和培训考察工作

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前四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测工作,并向农业部产业办上报了监测结果。监测的29家龙头企业中,2家企业监测不合格,为此向农业部递补2家企业和1家预备企业。10月份组织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代表赴、四川进行了培训和考察。

(六)研究制定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实施意见和认定管理办法

研究提出了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实施意见和认定管理办法初稿,争取早日制定出台正式文件,指导、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建设稳步发展。

(七)大力推进银企对接工作

大力推进银企对接工作,通过农牧业厅与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的共同努力,与各金融机构达成贷款意向的龙头企业有39户,贷款金额总计17亿元。

(八)积极参加农业部举办的洽谈展销会

9月份,组织各盟市主管部门和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在安徽合肥举行的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

第2篇: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韶关市工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但发展中仍面临工业规模偏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发展方式粗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产业间缺乏协作,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高端项目引进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主动融入珠三角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力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培育和引进龙头骨干企业。

关键词:

工业;韶关;珠三角;创新驱动

一、韶关市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规模偏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韶关市是广东的地级老工业基地,但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工业经济总量与周边的清远、河源、郴州和赣州等市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现阶段,韶关市工业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普遍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2014年全市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仅13户,超50亿元的仅3户,超100亿元的仅1户。

(二)发展方式粗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韶关市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速发展阶段,但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钢铁、电力、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和玩具等传统支柱产业,存在市场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能耗较高和污染严重等问题,缺乏能够体现韶关特色与优势、具有高成长性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工业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工业经济仍处于依靠投资和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2014年,韶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1.16%,远低于全省2.40%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重仅为7.5%,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研究机构。

(三)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产业间缺乏协作受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产业政策等限制,韶关市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化工等支柱产业在空间布局上比较分散,块状经济内同质化现象严重,低价竞争形势严峻。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速度慢,“集”而不“群”问题仍较突出,很多产业发展缺乏上下游产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从有色金属产业来看,凡口铅锌矿、韶关冶炼厂和丹霞冶炼厂等龙头企业都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环节,而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制成品以及终端消费品的生产企业很少。从钢铁产业来看,韶钢虽然已开始生产特钢产品、船板、工业线材等高附加值产品,但由于与本地下游产业链企业,如汽车零部件、液压油缸、铸锻件、发配电设备、矿山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之间缺乏相互协作,以及对下游产业链企业培育不够,造成本地企业对特优钢产品的二次制造需求少。

(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高端项目引进难度大韶关市属于广东的欠发达地区,市、县(区)的财政资金都非常有限,对产业园区投入的建设资金不足,园区道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滞后,同时生产业以及生活配套发展缓慢,导致招商引资的“软硬件”都存在先天不足,严重制约了项目的引进落地,特别是缺少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目前,韶关市产业园区引进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为空白,投资超10亿元项目仅5个。最大的示范性省级产业园———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虽然引进了300多家企业,但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7家,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制造业企业;新成立企业260多家,但规模以上企业仅有109家,占投产企业比重不足50%。

二、推动韶关市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主动融入珠三角经济发展1.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广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实施“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全面加快融入珠三角发展步伐,重点围绕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特色轻工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积极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到韶关投资,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等资源为韶关工业发展服务。完善投资审批办证制度和重大招商项目“绿色通道”工作机制,落实和完善招商引资和考核奖励的有关政策,使招商引资的政策更加切合实际、举措更加得力、成效更加明显。2.主动配套服务珠三角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充分利用实施《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的战略机遇,加强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与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对接与产业协作,引导一批项目主动配套服务珠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以此扶持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壮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推动钢铁深加工、有色金属等行业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为珠三角制造业发展提供先进基础材料配套;推动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提升产品质量,力争在珠三角汽车制造企业配套合作方面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粤北汽车基础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液压油缸、大型铸锻件、齿轮传动装置的生产技术优势,开发高端智能产品,拓展配套新领域,力争为珠江西岸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装备等提供关键零部件配套。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1.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支持一批有实力的工业骨干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研究院等重要研发平台。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扶持、行业共建、市场运作”的模式,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扶持机制,积极鼓励大型工业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科技资金、科研机构、人才、政策等方面帮扶企业设立各类技术中心,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开展创新型企业示范试点工作,在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范围内,选择一批在关键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行业技术标准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重点培育发展为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2.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建立实验室、合作设立研究中心或创新基地、联办博士后工作站等多种形式,以及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合作,建立紧密的关系。大力推进与广东省科学院的战略合作,积极发挥华南理工大学韶关技术研究院、暨南大学韶关研究院、韶关学院新兴产业研究、液压机械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的科技创新功能,围绕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努力在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高性能特种钢铁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围绕特色园区、特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办好液压油缸、铝箔、有色金属材料3个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支持公共研发平台和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仪器共享协作、检验检测等开放。3.大力发展新型企业孵化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孵化器,重点建设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前孵化器、大型孵化器,打造“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完整孵化链条。启动韶关市科技创业园(孵化器)二期项目建设,创新生产领域的孵化器,依托科研机构创建有机材料专业孵化器。鼓励支持大众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面向大众的“众创空间”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创客中心,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培育创新意识和创业文化,鼓励“草根创新”、微创新、微创业。

(三)力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1.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开发、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以BOT、TOT、PPP及其组合等多种模式,积极推进产业园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主导产品检验检测设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专业工人培训、特色功能仓储物流设施、产业特定要求的管网建设等公共服务平台设施建设,以园区特色功能吸引特定产业集聚入园发展。催生和吸引相关配套服务业和中介机构在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电子商务和工业设计等,降低企业生产营销成本。2.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向特色园(基地)集聚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和各类开发区专业化和特色化,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特色专业园和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莞韶园机械装备产业园、曲江华南特钢深加工科技产业园、新丰稀土特色产业园、韶关市紧固件产业园和曲江食品专业园等特色园建设,积极建设华南120万吨优特钢精品基地、乳源铝箔特色产业基地、韶关有色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着力将特色专业园(基地)打造成为全市产业的聚集区、开放的先行区、创新的试验区、城市的新城区、和谐的示范区,成为引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3.加强园区功能整合提升按照“规划先行、功能叠加、产业错位、空间整合、城乡统筹”的原则,结合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韶关配套区、广东省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分阶段有序推进各类产业园区的整合提升,通过整合功能雷同、特点互补的产业园区,拓展发展空间,推进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优势产业的集群发展,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完善,实现园区的错位发展、功能叠加和优势再造。

(四)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按照“固龙头、强龙身、带龙尾”原则,以壮大企业规模、带动中小企业和提升工业经济实力为目标,大力培育与引进一批主业突出、业内领先和潜力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并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加速发展,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1.着力培育和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制定并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政策措施,鼓励韶钢、韶关卷烟厂、东阳光、旭日、韶关冶炼厂等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联合、协议转让、参股并购等方式进行强强联合,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的原则,密切与国家部委、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内地优势企业、知名民企的联系对接,力争引进1—2家规模大(产值超50亿元)、科技含量高、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产业项目。2.大力扶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选择若干总部在韶关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潜力大和带动性强的企业,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引导企业向专业化生产、精益化管理、自主化创新、集约化经营、信息化带动、品牌化运作等方向发展,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产业辐射、质量保障、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引领作用。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专心做强核心业务,主动调整剥离上下游配套部件生产业务,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配套协作水平,形成完善的协作配套生产体系。3.积极发展成长型中小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积极引导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投资,在信贷担保、项目资助、平台建设、政策优惠和创业指导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继续建设韶关市科技企业创业园、韶关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仁化县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南雄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指导、管理咨询、培训业务、信贷担保、安全保卫、办理证照等全程服务,并提供厂房租金、水电规费、工商税费、人才优惠等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争取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创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落实韶关市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领域。

[参考文献]

[1]田丰,杨兴锋.“双转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实践———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调研报告[J].学术研究,2011(7):15-25.

[2]曹姣星.韶关市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论坛,2015(4):83-86.

第3篇: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现状;问题;对策

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引导,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之路,努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职教集团化办学总体情况

1.集团化办学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集团化办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它按照产业规律,将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职业教育,旨在依托行业,联系企业,加强学校和学校、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推进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机制的重大创新,集团化办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助于推进产教深度对接,缩短校企人才供需距离;有助于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集团内部学校、企业、行业等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有助于形成集群集约优势,提升区域职教整体服务能力;有助于深化校企一体办学,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职教集团化办学得到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2010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把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项目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地积极探索职教集团化办学的路径和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建职教集团700多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近2万家企业,700多个科研机构和50%以上的中职学校、90%以上的高职院校。职教集团化办学的规模效应不断放大,质态和效益也不断提高。

2.淮安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取得长足进展

淮安市职教集团化办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积极实施职教发展“2112”工程(全省到2000年新建100所、占地100亩、生源2000人的职教中心),初步构建市、县(区)职教中心集团;第二阶段从2002年到2007年,在两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推动下,以产教合作为核心的行业型职教集团有了快速发展,区域型职教集团初具规模;第三阶段从2008年召开全市职教工作大会到现在。认真贯彻《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职教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职业教育集约发展、优质发展。总体看来,全市职教集团化办学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一是规模明显扩大。市、县(区)以职教中心为龙头,建立了6个区域性职教集团;各重点职业院校以骨干专业为纽带、对接地方主导、新兴和特色产业,组建了行业型职教集团或协会26个、特色型职教集团或协会35个;全市职业学校参与组建的职教集团或行业协会14家。二是覆盖面广。目前,职教集团已覆盖全市8个主导和新兴产业、近50个行业部门、30多家企业,覆盖全部17所中职学校和4所高职院校、骨干和特色专业16个。三是类型多样。有以整合区域职教资源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型职教集团,最典型的是盱眙职教集团,有以融合产教发展为目的的行业型职教集团,如以淮阴商校牵头的淮安建筑职教集团,有以地方特色产业为纽带的特色型职教集团,如中国淮扬菜职教集团。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发挥行政主导作用,推进区域职教集团化重组

2008年以来,淮安市从整体提升职教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出发,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加快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步伐。重点建设一批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并以此为龙头,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走共建、共创、共融、共享的职教集约化发展之路。最成功的范例当属盱眙职教集团,集团成立之前,当地教育、劳动和其它部门都在办职业学校或行业培训,规模都不大,难成气候,难以满足当地产业快速集聚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此情况下,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将县域内跨部门、跨行业的职教资源进行整合,组建盱眙职教集团,由县长兼任董事长,校长兼县教育局和人社局副局长。并迅速在县开发区的黄金地段辟出400亩地、投资3.6亿新建了与工业园融合、服务园区产业的新校区。组建职教集团的当年,办学效益就实现倍增,学校年招生3000人,年培训创利润达千万元。更可观的是,依托集团优势,筑巢引凤,吸引企业入驻12家,与县内外百余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集团的外延进一步拓展,内涵不断丰富。盱眙职教的发展证明:加大统筹力度,整合职教资源,组建职教集团,是实现区域职教优质发展的明智选择和有效途径。目前,淮阴区、淮安区、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先后完成职教布局战略性调整,组建以职教中心为主体、校校联盟融合、校企携手合作的区域职教集团。区域职教集团化整合和运行,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四个优化:一是资源优化。改变了过去多头办学、资源分散的状况,形成“握紧拳头发展”的格局。二是投入优化。改变过去政府多线投入、产出效益低下的状况,便于集中投入,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三是管理优化。改变过去多头管理、无序竞争的状况,形成了“一个核心主体、一套管理班子、对外多块牌子”的集团化管理模式,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四是学校优化。这是上面三个优化的最终实现状态,目前,淮安市6个区域性职教集团旗下的主体校均创成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并进入下一轮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序列。金湖、洪泽完成职教中心改扩建工程,淮阴区占地212亩、投入3.5亿元,淮安区投资占地320亩、投入3.2亿元的现代化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区域职教中心的基础条件、办学功能进一步优化,作为职教集团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凸显。最近两年内,省委罗志军书记、省政府李学勇省长、毛伟明副省长先后视察盱眙职教集团,充分肯定了集团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和成果。

2.加强政校行企合作,推动综合性职教集团建设

主动顺应淮安集聚提升的趋势,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合作型转变,积极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航母式”职教集团的建设。最具代表的是淮安市高职校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是在市教育局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推动下、由淮安市高职校牵头、按照复合型模式建立的职教集团。集团的组建体现了运作的规范性,集团有共同遵守的章程,明确了参与各方的责、权、利;体现了参与的多元性,有市教育局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政支持,富士康、达方、淮钢等24家区内外大中型企业和2个行业协会加盟,市内外19所中学、21所中高职和本科院校成为理事单位;体现了合作的紧密性,校际之间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联合办学、基地共享、专业互补等,校企之间借助淮安市高职校并入开发区、毗邻工业园区的优势,推进校企一体办学;体现了办学的针对性,集团主要服务集聚于开发区的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和现代物流等战略新兴产业。集团的成立将学校和企业作为利益共体有机组合,实现人才培养链、产业链和利益链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区校一体发展,实现“三个零距离对接”:园区产业结构和学校专业结构的零距离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零距离对接,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和学校课程标准的零距离对接;也实现了“三个同步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和学校基础能力的同步提升,园区产业规模和学校办学规模的同步提升,园区产业素质和学校办学质量的同步提升。淮安市高职校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校,进一步提升了在集团中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省政府批准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既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形成有力支撑,也为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提供广阔空间和丰厚的试验土壤。

3.紧贴地方优势产业,组建淮安特色型职教集团

专业和产业是职教集团化建设的纽带。淮安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并着力开展专业和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整个调研集中了教育、发改、经信委、人社等多个部门力量,深入学校、企业,历时一年,采集大量数据和信息,市、县(区)、校共形成20份翔实的调研报告,为全市职业学校专业调整、推进集团化办学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积极引导全市11所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3所国示范校,立足自身专业,对接地方产业,依托行业组织和覆盖行业的企业,组建或参与淮安特色的行业型职教集团,加盟或组建多种形式的行业协会。淮阴商校利用其烹饪传统强校的优势,牵头组建了“淮安餐饮职业教育集团”,鼎力等6家市区顶级酒店成为其主要成员单位。同时,学校作为苏北唯一理事长单位加入“江苏省餐饮职业教育集团”。餐饮职教集团的成立,为校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校企合作开发淮扬菜品20多个、共同开发实训教材2本、共建8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合作培养中级以上烹饪人才300多名,学校参加首届江苏省厨师节暨第七届全国烹饪竞赛(江苏赛区)竞赛,获团体优胜奖,校企合作取得双赢。目前,全市围绕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已组建4个特色型职教集团,其中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阴商校参与组建中国淮扬菜集团,既促进了淮扬菜产业的发展,也提升了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建设水平。金湖的石油机械职教集团、淮阴区的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淮安区的教学具职教集团也初具规模。

4.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实现产教融合发展、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的主要路径。近年来,淮安市依托各种形式的职教集团,政行企校一起发力,推动校企合作迈上新的台阶。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制度设计,稳定职教集团内部的“联姻”关系。市教育局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制定《淮安市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评选标准(试行)》,从合作思路、合作基础、合作保障和合作成效四个方面构建了校企合作示范组合的标准体系,引导了校企合作的正确方向和实现路径。各职教集团还以章程的形式明确了集团内部校企合作的内容、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盱眙职教集团推出集团内部校企合作的“四项制度”,即组织引导制度、定期会晤制度、项目责任制度、督查考核制度,淮安中专校职教集团还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奖励制度。二是建立校企对话协作平台,构建职教集团内部的“互动”关系。市政府搭台,举办职教区域合作(淮安)论坛,携手中西部百所职校和市内百家企业、职业院校,共同探讨职教跨区域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集团化办学的新机制、新路径、新策略,努力构建政、校、行、企“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新模式。论坛在为校企合作带来探索性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上百份校企深度合作的“签单”。市教育局连续举办三届校企合作论坛和校企合作现场会,展示校企合作成果,搭建校企沟通、对话、联系、互商、协作的平台,尤其是今年的盱眙现场会,既有职教集团运作模式下校企合作成果的多样、深度展示,还有极富借鉴价值的理论总结和探索,使与会者深受启发。三是创新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开创职教集团内部的“共赢”局面。在职教集团内部,关键要理顺的是校企关系,重点要创新的是校企合作模式。在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淮安的职教集团形成了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覆盖全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23家大企业与职业学校签订了培养协议,建立冠名班62个。引企进校。全市职业学校引进“校中企”13个,引进企业生产线21条,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26个。淮阴区职教集团整体引入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和实习融为一体,收益显著。校办企业。与校外企业合作,或依托本校专业和人才优势,建立校内企业17个,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企业办校。淮安华丰机械有限公司投资兴办华丰职业学校,实现企业技术、人才、设备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完全融合,提高了生产和办学效益。股份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早在2006年由金湖职教中心率先尝试,校企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了小青青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目前市内这种模式试点最成功的一是淮阴商校,学校与中瑞教育集团旗下的华汽教育集团建立股份制合作关系,学校以场地、企业以设备和技术分别入股,共建了汽车维修专业和实训基地,当年招生400多人,商校实现了汽车维修专业零起点突破。另外一个成功案例是淮阴卫校,该校与上市公司迪安诊断采用股份制合作共建医药检测实训基地,学校以部分设备和场地入股,企业方以资金和大部分设备入股,建立实训基地,既供学生实训,又供企业对外经营,校企双方共同收益。这种股份制合作的优点在于明晰了职教集团内部校企双方的产权,构建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尊重了校企作为平等的利益主体的地位,更有助于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推动职教集团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行。这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在《中国教育报》做过经验报道,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吸引全国不少职业学校前来学习取经。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对策

1.职教集团化办学面临的问题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模式,仍处于探索中,与全国一样,淮安的职教集团化办学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有一些是共性的,也有一些是个性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1)职教集团还缺少整体规划和建设,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不高。

目前看来,全市的区域型职教集团还不够大不够强;行业型职教集团数量明显不足,与淮安目前全力培育的“4+2”(盐化工、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的对接度不高,对市内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不明显,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类的职教集团也明显偏少。

(2)主体松散,结合度不紧,运转效能不高。

职教集团大多数不具备法人身份,实际上是各种利益主体的“独联体”式的组合,缺少法律效力的责、权、利的界定,往往是集而不团,运转效率偏低。至今,市内还有少数县(区)区域型职教集团内部学校之间还是一种松散型的联合,职教资源仍处于相对分散状态,没有通过集团达到有效整合,需要当地政府出面加以整合。

(3)体制机制尚未理顺。

职教集团作为一种松散型的、自愿组合的团体,身份比较模糊,难以有效地行使管理责任,往往导致凝聚力、执行力不强。集团内部的约束机制、决策机制、执行机制、保障机制、利益共享分配机制、监督考评奖惩机制、进退出机制等还需尽快完善。

(4)核心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职教集团建设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实际看来,校企合作仍存在学校“一头热”,行业企业“一头冷”的现象,有些企业只是在职教集团挂个名,没有实质性合作项目,校企合作的形式有不少还停留在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实习实训资源,学校承担企业的部分培训等浅层次上,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技术研发等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较少。

2.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对策

职教集团化发展是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紧紧围绕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

(1)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要加强政府对职教集团建设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督查,将职教集团化办学作为推进产教合作的重点工程,纳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去,出台加快推进全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引导职业教育集团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在市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之下,成立一个由市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人社局组成的产教合作协调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职教集团建设,引导职业院校服务地方行业企业。

(2)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对接。

组织有关部门和职业学校,持续做好职业教育专业和地方产业吻合度调研,建立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预警预测机制,引导职业院校科学设置专业,适时调整专业。为加大产教对接的力度,提高职教集团的运转效能,建议由政府来主导区域型、行业型和特色型职教集团的建设。在做好产业和专业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建设覆盖我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行业型职教集团,集团包括行政主体: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人社局和产业主管部门,学校主体:相关专业的中职和高职院校,企业主体:相应产业的企业,行业主体:相关行业协会。其中以专业实力最强的学校和最具合作实力的企业担任领头单位,由产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集团的理事长。当前重点围绕我市“4+2”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整合政校行企力量,组建相应的行业型职教集团。要积极策应中国声谷――淮安呼叫中心的建设,建立中高职院校广泛参与的淮安呼叫中心职教集团。力求以集团化的有效组织来整体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3)进一步推动校企一体办学。

加强职教集团建设,重点是推进校企合作,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宽松灵活的政策,在职教集团实习实训用地、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并允许企业通过投资职业教育获得合理回报,对在集团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成员应予以激励性的政策减免和贷款优惠政策。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推广在已试点成功的股份制合作模式,推动职教集团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运行。加快职教园区和产业园区一体化建设,在职教集团内部,建立一批贴近园区企业服务的新型工业园区学校,推动校企向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研发的更高层次迈进。

第4篇: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市从“兴工强市”方略的确立和实施,到优势特色产业的确定和做大做强,再到发展环境的优化和创新,以及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科学发展观在*的具体实践,是科学发展观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立足实际,面向西北以至全国,提出了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的战略目标。

——实践充分证明,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即坚持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坚持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既体现了“好”的要求,又体现了“快”的需要,集中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围绕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而制定的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上的一系列思路、措施,总体上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目前还存在的不足

——还有相当多的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层次还比较低、理解程度还比较浅,从民生、环境等角度上认识、理解的多一些,而对我们这样的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怎么样科学发展,在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认识还很不到位,能力上也明显不够强,行动上不够自觉。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找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还没有在发展战略、发展思路中充分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习惯于老思路、老方法。

重点抓好几个质量控制点

——写好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不在长短,在于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真实反映自已的思想认识,是自己真心的体会。

——写好调研报告。调查研究要抓住重点,抓住要害问题,在“深”和“透”上下功夫,通过一个问题的调研,切实找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写好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各级领导班子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找准影响和制约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确定今后如何加快科学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措施。

——要深入开展“五对照五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认真查找有无发展思路不清、不科学、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认真查找对历史机遇是否敏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做的够不够;对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认真查找有无执政为民意识淡薄、关心解决群众疾苦和重视民生不够,甚至伤害群众利益,见事不见人等方面的问题等。

——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要“三查三看”,即查思想,看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是否准确、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自觉;查工作,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履行职责的能力是否足够,实绩是否明显;查作风,看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否即扎扎实实又勇于创新,对待群众是否态度热情、主动服务。

——制定并实施好整改落实方案。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要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责任,明确措施,明确时限。要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整改的重点。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做到“五个贯穿始终”即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努力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取得新的提高;把突出实践特色贯穿始终,努力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努力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的进展;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贯穿始终,努力在改进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作风上取得新的成效;把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贯穿始终,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人民满意工程。

抢抓历史机遇,加快科学发展

——我市实践载体是“抢抓历史机遇,加快科学发展”,这也是我们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

——所谓“抢抓历史机遇”,就是要充分利用自治区50大庆所营造的有利条件,用足用活用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乘势而上,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所谓“加快科学发展”,首先是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发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在抢抓机遇上下功夫。一定程度上讲,发展的过程就是寻找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的过程。抓住了机遇,特别是那些重大机遇,就能事半功倍把发展步伐向前大大迈进。特别是对于正处在追赶型发展阶段的我们来说,是否能做到抢抓机遇是能否缩短同先进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这样的历史性机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策环境,能不能抓住并用好用活用足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后劲和前景。

——抢抓机遇,关键在一个“抢”字。很多机遇稍纵即逝,比如50大庆所创造的一些条件,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弱化甚至不存在了。因此,一定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先一步,高高跃起,乘势而上,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优势、潜力与政策、环境相融合,切实做好项目对接等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尽快把合作者引进来,把资金和项目引进来。

在几个突出问题上下功夫

——在破解思想观念方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清醒认识*市市情,深刻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的优势与差距,坚定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的信心和决心,在如何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上形成共识。从我市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看,重点要破除计划经济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破除小富即安、小进既满的观念,增强敢打必胜、追求卓越的意识;破除因循守旧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破除封闭狭隘思想,增强胸有四海、开放合作意识;破除增长即发展的观念,增强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在破解经济方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工业“一强五优”、农业“两强多优”、服务业“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建设,深入推进“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铸龙”工程等各项措施的落实,将我们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

要把经济发展转向到更加依靠科技和人才上,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统筹城乡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破解社会方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要在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以及生态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上有新的进展,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整体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在破解体制机制方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要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从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整体布局出发,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加大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加快科学发展、能够检验“两个最适宜”建设状况的体制机制。

贵在大胆创新

——学习实践活动贵在大胆创新,鼓励和支持各部门各单位在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做好“自选动作”,积极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一些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载体,让党员群众真正参与进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有声有色。探索创新要讲成本、重实效,防止文山会海,杜绝形式主义。

——从我市加快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要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导向机制,围绕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制定好产业目录、产业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要创新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制定更加科学、操作性更强的实绩考核办法,创新考核结果使用的方式方法,树立更加鲜明的想干事、能科学地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用人导向。

第5篇: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工业;工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47-06

县域工业是指县级(含县级市、区)行政区内从自然界中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产业,包括县域内的城市工业和乡镇工业。县域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占重要地位,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发展县域工业、加速县域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富民强的关键途径。十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倍增计划中收入倍增者指的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翻一番,而大部分中低收入者在县域地区,发展县域工业是实现倍增计划的重要途径。县域工业不仅是县域经济的主导部门,也是摆脱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困境的主要着力点。落后县要在短时间内追上发达县,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超常规速度跨越发展。由于每个县域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工业所处阶段不同、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每个县域选择的工业发展模式也不同。

一、 县域经济工业发展的模式

所谓工业发展模式,实际也是政府有意识的促进当地工业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本文对我国县域工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典型工业发展模式有以下7种:资源开发型、大企业拉动型、城市辐射发展型、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型、产业集群带动型、项目拉动型和外需拉动型。

1. 资源开发型

资源开发型的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依托县域内的矿产、农副产品、水、气候等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等社会资源优势或综合利用以上几种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加工产业纵向延伸以及横向拓展,形成县域工业特色以及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县市,如山东寿光蔬菜、山东东阿阿胶、黑龙江大庆石油、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山西大同煤等县市。

2. 大企业拉动型

大企业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并延伸产业链,通过重组、配套扩散、品牌培育、上市等方式培育一批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并通过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充分发展,形成若干个优势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具有代表的县市,如山东茌平县、邹城县、广饶县。

3. 城市辐射发展型

城市辐射县域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县域临近大城市的地理优势,通过依托大城市,主动融入和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辐射或直接作为大城市的工业组团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1]。现在很多省都在规划省会经济圈,目的就是通过把周边县域积极融入大城市,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如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首都经济圈、郑州经济圈、济南经济圈等。

4. 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型

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型是依托工业园区优越的基础设施环境和优惠的法规政策,招商引资,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快速向县区工业园区聚集,实现同类企业聚集、资源共享、客户共享、专业分工协作,避免了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且能够共创品牌,形成群体优势的发展模式。现在很多县域都在积极组建工业园区,其目的就是通过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增加经济总量。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如大连市瓦房店。

5. 产业集群带动型

产业集群带动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当地的工业和手工业基础,再加上当地政府有意识的扶持,促使相同或相关产业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加快集聚,形成的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密集的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组织企业抱团发展带动当地经济产业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其最大优势在于分工精细、技术精湛、劳动生产率极高、规模经济效应强,同时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互担风险、共拓市场。具有代表县市,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家用电器产业集群、浙江宁波、温州地区的服装产业集群、福建闽东地区电器、制鞋产业集群。

6. 项目拉动型

项目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政府利用自己当地优势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惠政策、劳动力、人文因素(如侨民的故土情结)等,规划引导以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行招商引项目,使本地生产要素与外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优势要素相互融合,形成产业特色或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现在很多县市实施以大项目为引擎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如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县域经济高速增长就是利用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代表。

7. 外需拉动型

外需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利用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生产外需产品,作为支撑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前很多县域的贸易方式仍是加工贸易,依靠的是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这种发展模式受外需、汇率影响较大,风险较大。具有代表的县市是我国沿海县市。

二、7种工业发展模式的理论评价

国内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促进四者增大。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7种工业发展模式来看,大多还是靠投资、外需拉动县域工业发展,如工业园区集中型、大企业拉动型、项目拉动型、外需拉动型。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6个,即劳动、资本存量和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量的因素[2]。县域工业发展也离不开这6类要素,当前县域经济比较短缺的是资本和技术创新,大部分县域具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中,资源开发型主要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要素,城市辐射型是利用自己区位要素,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大企业带动型利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和资源配置,项目带动型靠资本、技术要素,外需拉动型是靠外需拉动经济发展。

这7种工业发展模式大都依据了不平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梯度转移开发理论,即先让一些主导部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发展极”,再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增大自身规模并对所在部门和地区产生支配作用,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和地区迅速发展,也可以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3]。发展极理论的政策含义是比较明确的,即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发展极”,通过“发展极”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劳动力、原有工业基础、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每一个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模式也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联合利用,如可以联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建设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建立企业聚集地,完善产业链,建立产业基地,最后形成产业集群。

三、山东省莘县工业发展模式

山东省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黄河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2011年莘县人口为 103.34万人,生产总值205.86亿元,人均GDP为20,000元。农业增加值为39.85亿元,占总产值的19%,工业增加值为96.1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7%。由此可以看出,莘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近年来,在“跨越发展、全面提升”这一总体战略的大力推动之下,莘县投资力度日益加大,工业规模迅速扩张,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10%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在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下,莘县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莘县面临一大问题就是如何继续发展县域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纵观莘县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突出表现出以下几种模式:

1. 依靠工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莘县拥有两个经济开发区,即鲁西经济开发区和古云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区,其中聊城鲁西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随着近年来大家对工业园区观念的转变,发展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开放性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莘县园区建设加快,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增强园区吸引力、产业接纳力和项目承载力,使园区成为要素聚集地、企业孵化地、集群催生地。一大批有经济实力、技术含量高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进入本市,入驻企业和项目不断增加,工业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其中,2011年,聊城鲁西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达到358家,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古云现代化工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及精细化工和特钢铸造项目,特别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石油加工园等企业园区。

2. 依靠5大产业集群拉动工业发展

莘县为了集中扶持某些产业发展,实行了以发展产业集群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已规划建立5大特色产业集群,即畜禽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大豆蛋白、特钢铸造5个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在政府的扶持,5大产业集群的企业数目不断增加,而且规模逐渐增大,对于当地经济拉动作用逐渐显现。2011年,5个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饲料及屠宰加工企业达到168家,产值160亿元;轴承及其配件加工企业达到676家,产值15亿元;木材加工企业达到966家,产值17亿元;特钢铸造企业达到12家,生产能力120万吨,产值20亿元;大豆蛋白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产值2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豆蛋白生产基地。

3. 依靠资源开发拉动工业发展

莘县自然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盐矿储量300亿吨,原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10亿立方米,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油盐化工产业是莘县的特色产业,以当地油盐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而且产值上亿,是莘县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有两个油盐化工龙头企业,即华祥石化和华祥氯碱。与中国盐业总公司、东营亚通公司、江苏九鼎集团、天津一轻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确立了建设千亿化工产业园的目标,石油化工、盐化工两大主导产业,争取实现突破发展。

4. 依靠项目拉动工业发展

莘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原有基础十分薄弱。多年来,尽管政府各级各部门做了不小努力,但是,由于缺少资金和项目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当地一些优势资源和项目没有得到及时膨胀和发挥,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长期以来一直有很难的突破。近年来,随着政府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地投资环境的改善,招商引资政策出台,令投资商和金融界开始对莘县进行重新审视,一批一批新项目和资金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入莘县,为莘县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原有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201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其中工业类投资完成240.3亿元,新建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6个。列入省、市重点的42个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2011年莘县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29亿元,计划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2个,顺利完成全年任务。

四、工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莘县工业经济的发展确确实实发生了一些新的巨大变化。但是,也必须看到,莘县的工业化尚处在初级阶段,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相比,其中也出现和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不足。

1. 工业总量小,工业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构成层次较低

①从工业总量上看,莘县与聊城市其他七县市的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对比来看,差距较大。②从工业结构上看,现有的几大产业中,畜禽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大豆蛋白、特钢铸造、塑编、油盐化工等行业的企业数量多,但是由于这些产业附加值低,利税额约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0%,缺乏应有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③从技术构成上看,现有的畜禽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特钢铸造、塑编几大行业大多属于初级粗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占比重较高,利润空间微薄,技术含量低。而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最终消费品较少。④从产业发展趋势上看,原有基础上产业膨胀较多,潜力型、朝阳型、技术提升型的新兴产业较少。

2. 园区基础设施滞后于项目建设

工业园区是项目载体,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功能的强弱,体现一个地区发展环境的好坏,招商引资数额的大小,反映着一个城市工业的发展有无前途与后劲[4]。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务必从这两方面狠下功夫。虽然莘县两个工业园区已形成雏形,但是,配套基础设施以及行政服务跟不上项目建设需要,尤其是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在为园区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招商、立项环评、规划科室短缺,工作人员少等。

3. 产业集群市场拉动力明显不足,辐射效应普遍较低

经过多年的发展,莘县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集群,如河店的轴承及配件加工、马西的木材加工、大张的特钢铸造、朝城等乡镇的饲料及屠宰加工,以及正在迅速扩张的汽车配件产业等。莘县五大产业集群正处于形成阶段,虽然有些集群企业多,但是,不是真正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规模小、档次低,影响力还不够。集群内企业未形成分工合作关系,产业链并不完善,集群内企业大部分处于低端加工制造行业,没有主导龙头大企业,无法围绕大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一项产业或某一企业一枝独秀,缺乏应有的延伸和支撑,其他产业也分别不同程度地存在此问题[4]。如,木材生产基地,既缺乏现代流通大市场的直接拉动,又缺乏木材机械、配件等设备的生产供应;既无本产业内部前展后延的纵向链条,又无包装、仓储、物流等横向相关产业的发展;既没有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专门培训机构,又没有前沿型的科研、设计、开发和制作机构。

4. 油盐化工业面临复杂因素比较多

莘县古云镇是一个大工业基地,约占莘县生产总值和税收的比重为50%和70%,在莘县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云镇的主导产业为油盐化工产业。如果油盐化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未来莘县将可能实现跨越发展,但是油盐化工业受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影响较大,需要资本投资额大,未来发展风险性较大。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油盐化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尤其是华祥石化资金问题。目前,华祥氯碱自有资金比较充裕,但是,未来拓展产业链需要资金量比较大,存在一定资金缺口。二是油盐化工业发展所需土地指标不足。三是审批手续繁杂,建设周期长。四是软环境有待改善,企业税费负担较重。五是油盐相关许可证审批有一定的难度,虽然盐储备量约有300亿立方米,但是能开采的量不足30亿立方米。六是与油盐化工业配套的延伸产业链的企业较少。

5. 招商引资项目与当地项目不配套

莘县实行以经济建设和项目建设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主动地争取项目、引进项目、大上项目,为莘县经济迅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是,从调研中也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招商项目未进行严格筛选,项目金额小、杂而乱,未与园区定位配套,这给未来园区特色定位和各个企业分工合作带来问题;二是引进项目未与当地特色产业、资源配套,尤其是与五大产业集群、油盐化工行业配套,这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目标,招商引资一方面是发展当地经济;另一方面也是为当地现有经济服务,利用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发展当地特色经济。

五、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调研情况来看,莘县工业整体不强,不过一些产业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和优势。当前制约莘县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企业家思想、资金、发展环境、土地指标、政府扶持政策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一个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主要生产要素。

1. 企业家开拓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莘县当地企业很多是家族企业,企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企业家大多有小富即安思想,不能准确判断未来企业发展趋势和风险。很多企业家不敢发展,而且与内外企业合作意识淡薄。同时,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流失严重。从企业家问卷调查和企业家访谈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家年龄偏大。60%的莘县企业家年龄集中在40岁至50岁之间,平均年龄45.5岁;其次,企业家学历普遍偏低。50%企业家为高中以下学历,规模以上企业董事长达到本科水平的只有15%,规模以下企业只有10%。企业家学历水平、知识水平偏低会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在实地访谈中也反映出企业家迫切需要学习知识,开阔思路。

2. 企业融资困难

一个地方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资金来源方式有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自有资金等方式。在莘县现有条件下,资金问题仍然是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政府资金、自有资金受限,与金融机构合作是其未来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从调研中发现莘县企业融资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企业的融资方式较少、途径较窄。在莘县企业创立时的资金来源构成中,有平均约26.7%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不到3%的资金来源于民间贷款,企业初创时的自有资金比例平均超过70%。可以看出,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还是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二是金融担保机构门槛较高。有接近75%的企业认为金融担保机构门槛高是造成企业得不到贷款支持的最主要原因。三是融资成本过高。有超过60%的企业将“银行融资业务手续繁琐,办理效率低”和“融资成本过高”列为当前企业在办理银行融资业务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银行融资业务手续繁琐,办理效率低,不仅增加了企业融资过程的难度,而且加大了企业因资金不到位带来的损失,无形中提高了企业融资的成本。四是企业本身规模较小,企业信用较低以及可抵押资产有限也造成了企业的融资困难。五是当地金融机构少,而且与外地金融机构合作企业少,且当地企业之间进行互保、融通资金少,这也说明当地企业之间的沟通少,且缺乏信任。

3. 莘县企业的发展环境还不够理想

一个地方投资发展环境是吸引企业来当地投资的主要因素,虽然莘县近几年来采取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招来了大量外地企业,但是如果投资环境不继续改善,一旦优惠政策取消、用工成本和电价继续上涨,这些企业有可能逃离本地。从调研中发现莘县投资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负担过重。有74.39%的企业反映企业营运成本较高。二是企业税负较重。有17%的企业认为税负偏重。三是审批程序仍需改善。有70.73%的企业认为审批办事手续繁琐。其次,在希望政府加以改进与提升的问题调查中,有57.4%的企业选择了“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这也充分说明了,政府审批程序的繁琐确实制约到了企业的发展。四是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较差。在招商引资时,政府允诺的给企业的优惠政策,在企业引进来之后,不能按照当时允诺落实。

4. 土地指标有限

县域工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而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工业用地指标的限制,莘县土地指标紧张,而对于当地招商引资和发展工业成为一限制要素。在土地指标不足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中小企业占用土地过多,闲置不用现象,而又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莘县企业家问卷调查和企业家座谈都反映出土地受限,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型企业。

5. 政府扶持企业力度还不够大

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当地企业发展,但是由于县域企业大多存在规模小,资金有限、技术能力有限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扶持其发展壮大[5]。虽然近几年莘县对企业扶持力度加大,但是从莘县企业家问卷调查和企业家座谈中还是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用于扶持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财政资金偏少。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成的企业表示享受过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扶持,还有接近7成的企业则表示从未享受过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扶持。二是政府对于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有58%的企业仅仅是知道政府扶持政策,很了解的只有24%,还有18%的企业不了解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在申报项目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数据显示,有34%的企业认为自身对政策了解不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结论与启示

一个县域的工业发展模式主要由该地区自身工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也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来发展工业,应该综合地运用多元工业发展模式协调发展[6]。基于当前莘县工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与不足和制约因素,依据工业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发展走势,笔者认为,莘县工业发展模式可以选择资源开发型和项目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要逐渐形成资源工业园区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路径的工业发展模式,即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油盐、农业、林业自然资源),建设相应的工业园区,然后根据当地资源招商引资,引进与当地资源配套的大项目,建立同类资源的企业聚集地,完善产业链,建立产业基地,最后形成产业集群,带动莘县工业发展。根据当前现状,莘县5大产业集群行业贡献度较低,油盐化工产业贡献度高,把油盐化工产业培育成为莘县的主导产业,特别是盐产业,在现有5大产业中,选择特钢铸造、大豆蛋白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扶持重点产业中的大型企业。莘县继续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坚定不移地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7],如抓好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为实现莘县跨越发展,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一是解放企业家思想。莘县政府可以组织莘县企业家进行集体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当地企业家之间感情,为以后相互合作奠定感情基础;二是争取和大型油盐化工企业合作,争取国家扶持当地发展油盐化工业政策,如原油指标,采盐矿证。三是不断扩大五大产业集群规模,围绕现有产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和技术升级;四是转变政府工作观念,加快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当地发展环境;五是扩展企业融资方式:政府拿出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并出面组织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鼓励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六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严格筛选项目,主要是要求项目投资方向、金额、环保、对当地经济和环境影响等要素,尽可能引进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政策、投资方向和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的重大项目;另一方面引进项目要与当地特色产业、资源的配套,尤其是与五大产业集群、油盐化工行业配套,只有这样,才能借助外力与本地特色产业和资源,促进当地经济长久、持续发展、当地人民收入迅速增长。八是加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不断争取置换建设用地指标以促进工业化发展。

(作者感谢聊城发展研究院莘县调研组成员:马中东、郭斌、杨宏力、曹之然、宁朝山、代源卿、李龙飞。)

[参考文献]

[1] 乐菲菲,朱孔来,等.山东县域经济八种典型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1(7):68-69.

[2]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51-554.

[3] 水.产业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44-245.

[4] 吴学文,杜玉堂,等. 关于滨州市工业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J].山东经济战略,2004(3): 34-42.

[5] 卫西亭.发展县域工业的十种模式[J].西部大开发,2004(3): 52-53.

[6] 朱 舜.县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3-109.

[7] 梁树广,李亚光.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2(4):93-96.

Analysis of Coun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Take Shenxian of Shan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

Liang Shuguang1,2

(1.Business School,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China;

2.Liaocheng School of Development,Liaocheng 252059,China)

第6篇: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题调研组

 【内容摘要】本文就全市工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后的现状(包括相关产业现状、“十一五”工业投资情况、工业转型升级对***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描述和回顾;对我市工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做法、成效、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市工业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一是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转型升级路径。二是要制定政策规划,加强工作引导,牢牢把握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三是要做强重点区域传统产业。四是要建设重大基地,提升集聚水平。五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增强升级动力。六是要积极推动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低碳模式。七是要积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八是要加强资源配置,健全保障机制。九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借力共推。

【关键词】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  思路建议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振兴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按照局的统一安排,本调研组围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报告涉及的数据取于2010年度):

一、我市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一)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工业强市、扶优扶强战略,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突出做强做大优势企业,强化了***工业在冶金、电力、烟草、机械等行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了***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地位。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名优产品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创造了一批名优产品,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定优势。

2003年,时任***市市长徐建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走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第三产业旺市道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提出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市思想,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扶强扶优、改革创新,尽快把工业做大做强,振兴***工业。

2006年,时任***市市长郑振涛提出,***要坚持走工业强市之路,进一步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一是抓好优势产业,重点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和机械等支柱产业发展,支持***钢、***冶等优势企业加大创新和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总量扩张和产业升级;二是抓好工业招商,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壮大园区工业;三是抓好民营工业。

2011年12月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坚持绿色发展、振兴工作经济”为主题,作出了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

2012年1月召开的市人大第十三届一次会议,艾学峰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力以赴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将发展大产业、建设新型工业化摆在突出的位置。

正是由于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有关部门强力推进,狠抓落实,我市的传统产业才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稳步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我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传统产业优势明显,可支撑工业大产业发展。近年来,更是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特色资源优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做强钢铁、有色冶金工业、做大电力工业、做优烟草工业、振兴装备工业、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和培育玩具、五金、医药等三大产业,做好发展县域经济、对接广州、培育产业集群三篇文章,强化了***工业在冶金、电力、烟草、机械等行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了***作为广东省重要工业原材料生产基地和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的地位,将过去涵盖包括采掘、冶炼、机械、化工、电力、医药、电子、轻工、皮塑、建材、冶金、烟草、纺织等30多个行业、200多个门类的制造业,整合成初具特色的以采掘、有色金属冶炼、钢铁、铸锻件、建筑材料、电力等为主的资源型产业;以机械制造、烟草、玩具、化工等行业为主的传统加工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行业为主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并初步已形成了以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烟草、制药、玩具七个产业为主、工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我市发展大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钢的“节能减排”、丹冶的“氧压浸出铅锌冶炼工艺”技改、***电的“上大压小”技改、***铸集团的“大铸钢”项目、中机重工的“动车组传动装置超高强度、超硬齿面齿轮和齿轮轴生产技术改造”、 起重机厂的“大吨位随车起重机产业化技术改造”、***配动力的“船用低、中速柴油机特大型滑动轴承生产技术改造”、东南轴承的“第一代汽车轮毂轴承精密冷辗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深圳比亚迪公司的“比亚迪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以及宏大齿轮、液压件厂、东南轴承等企业的搬迁,并成功帮助这些企业打进广汽日野和深圳比亚迪零部件配套圈。同时,我们还支持和协助有关县(市、区)政府大力培育曲江区LED产业、市区和***县生物制药产业以及南雄市精细化工基地、乐昌市钟表产业、仁化县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始兴县制笔产业、新丰陶瓷基地、翁源华彩化工涂料城等。***铸集团总投资18315万元的“大型铸钢件生产工艺技术改造项目” 主体设备已试运行,华南地区最大型的铸造基地已经基本建成。这批项目将进一步推进我市传统产业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四)加大对工业投资的力度和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没有大的投入就没有大的产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据对《规划纲要》外投资上千万元的已投产工业项目调研统计,从2006--2010年上半年止,全市共完成计划外工业投资84.7184亿元,建成工业项目120个。将这120个项目和***钢投资74.9582亿元节能减排打包项目以及《规划纲要》所列并完成的12个项目合在一起,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工业重点建设项目133个,完成投资203.61亿元,对全市“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5%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另外,传统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资金的保障是前提。除了企业自筹和银行融资外,政府财政的扶持尤为重要,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传统产业技改和创新项目争取到国家、省、市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共16327万元。这批资金发挥了重大的“撬动”作用。特别是成功协助南雄市政府和******工业园管委会争取到省财政竞争性扶持资金2亿元,为加快推进南雄精细化工园和******工业园装备零部件基地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以来,***抓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目标,依托地方资源优势,着力做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全面对接珠三角抓好招商引资与产业承接,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与节能减排,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强与改善工业经济运行调控,努力降低2008年金融风暴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工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主导地位日益显著。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36.6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52.44亿元,突破200亿关口,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3%。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标志着工业经济跃升到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显著。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74:42.58:43.6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6.96%,占第二产业的86.79%,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

(二)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0年达202.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0%,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551户,出现了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6.58亿元,工业经济实现了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同时,支柱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充分显现出来,2010年,钢铁、有色金属、卷烟和电力等支柱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至77.04%。七大支柱产业对***经济摆脱金融风暴的影响发挥了重大作用。省定义的优势传统工业实现增加值59.60亿元,增长19.2%。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9.1%,食品饮料业增长12.4%,家具制造业增长3.5%,建筑材料增长19.7%,金属制品业增长34.8%。

(三)产业承接与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加大了产业承接与招商引资的力度。至2010年底止,全市产业转移园完成工业投资37.16亿元,同比增长84.7%。建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个,实现工业增加值22.31亿元,同比增长37.5%。南雄东***(大岭山)产业转移园精细化工产业成为实施省“双转移”战略的成功典型;引进与瞄准大企业招商取得突破,深圳比亚迪公司决定在我市兴建汽车零部件项目,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与***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经营汽车铝箔的合作。同时,全市大力打造优良的创业环境,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顺利推进,民营工业经济在“十五”期间朝着上规模、上水平方向发展。2010年民营工业增加值达36.89亿元,目前民营工业正朝着上规模、上水平方向发展,出现了年产值上亿的大企业20多家。

(四)工业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工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积极优化产业的区域布局,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特色经济与县域经济呈集聚化发展趋势。省市共建(***)装备基础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装备制造基地基本成型,目前,我市装备制造业在汽车及零部件、铸锻件、液压油缸、发配电设备、机械设备等方面已与省优先发展的先进制造业进行对接,并在液压油缸、铸锻件等产业方面形成了一批企业较多、销售收入较大、资产较多,从业人员较多的产业集聚区。县域特色经济集聚化初现端倪,南雄东***(大岭山)产业转移园以精细化工为主导,大量企业开始集聚,目前进园企业已达到80多家。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有所增强。

不断优化创新环境与主体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铸“大铸钢技改项目”为重点的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顺利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取得进展,***与全国9家院校和市20多家生产企业成立了“液压机械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全市现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名牌带动”战略成效凸现,目前共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广东省名牌产品3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7件,在相应行业领域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六)节能减排有序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大力推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与资源节约及综合利用,积极有序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目前,有近30家重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验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到近20家,同时围绕***钢、***冶等大型企业建设了一批余热、余压的热电联产发电机组项目,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总目标。

三、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加快,成效明显。但工业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加快发展进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一是***工业产业结构在“十一五”期间虽然得到一定调整,但基于资源依赖的、国有经济主导的产业现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变,以中省属企业为主的钢铁、有色、电力与烟草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0%,对***工业经济起到显著的支撑作用。且受国家政策主导,地方政府对这些产业影响有限。

二是传统产业发展不平衡。如虽然医药工业全市只有6家企业,但是其增加值、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的1.01%、4.45%、2.24%;而家具工业虽然全市有12家企业,但是其增加值、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的0.26%、0.45%、0.27%;家用电器更是可怜,全市仅有2家,其增加值、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的0.02%、0.022%、0.013%。显然医药工业是我市工业传统产业突破的重点。

三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相互间关联度较低,整体抗冲击、抗波动的能力差。目前,产品结构不合理,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生产居多,最终产品生产数量偏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而且产品档次偏低,大路货多,缺少市场畅销的高档产品。(详见表四)

表四:            2010年部分工业行业与全市工业行业比较一览表(规上)

 

 

 

 

 

 

 

 

 

单位:万元

项目

企业单位数(个)

比例(%)

增加值    (收入法)

比例(%)

资产总计

比例(%)

利润总额

比例(%)

利税总额

比例(%)

全市规上工业

551

100.00

2021000

100.00

8399700

100.00

265800

100.00

735400

100.00

部分规上工业

422

76.59

1447504

71.62

7317897

87.12

124709

46.97

527120

71.67

纺织服装

38

6.89

53874

2.66

145334

1.72

4907

1.84

11841

1.60

食品饮料

14

2.54

48193

2.38

100327

1.19

17977

6.77

23958

3.26

建筑材料

52

9.44

49851

2.46

162574

1.94

7720

2.89

22039

2.99

其中:水泥

33

5.89

29603

1.46

80622

0.95

3340

1.24

12283

1.67

家具

12

2.18

5320

0.26

11718

0.14

1195

0.45

2015

0.27

家用电器

2

0.36

468

0.02

798

0.01

59

0.02

95

0.01

轻工造纸

43

7.80

134823

6.67

331872

3.95

5997

2.21

10134

1.37

医药工业

6

1.09

22061

1.01

47474

0.57

12900

4.85

16536

2.24

其中:中成药

4

0.73

20050

0.99

37782

0.45

12417

4.68

15439

2.09

金属制品

14

2.54

27619

1.37

212552

2.53

10726

4.03

14293

1.94

钢铁工业

14

2.54

294236

14.56

2658859

31.65

19292

7.26

79871

10.86

有色金属工业

23

4.17

31006

1.54

828625

9.86

-66299

 

-60203

 

电力工业

42

7.62

146376

7.23

1288290

15.34

6990

2.51

39937

5.43

烟草工业

4

0.73

337937

16.72

412571

4.91

61921

26.04

301471

40.98

机械工业

144

26.13

192274

9.52

947874

11.29

38301

14.41

61686

9.09

玩具工业

14

2.54

103466

5.11

169029

2.00

3023

1.14

3447

0.47

 

(二)产业集聚程度较低。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企业在空间布局上处于离散状态。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明显,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联系偏松,企业间无法做到资源和利益共享,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企业间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发展缺乏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配套。大多数产业群的产业链较短,各企业的产品基本都是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终端产品少。

(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全市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大企业偏少,企业科技开发、技术创新能力也不强,目前***还没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政府引导创新的机制建设不足,在引导同行业合作,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等方面的作用体现不够;对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孵化”机制尚未完善,特别是联合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机制有待完善。这些缺陷,导致工业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直接危及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

(四)县域工业经济偏弱。

无论是从经济总量、工业经济实力,还是重点支柱产业和综合竞争力上,***县域工业经济基础都比较薄弱。2010年,***7县(市)规上工业增加值83.24亿元,占全市的41.18%;各县(市)工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始兴、翁源、新丰、南雄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尚处于工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各县(市)的特色产业的表现也不突出。

四、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

(一)土地因素。一是项目用地不落实的影响,如曲江拓璞家电项目等;二是征地进展不顺利的影响,如新丰新法水泥建设项目等;三是土地供应不足的影响,如产业转移的一批项目想落户我市,但因缺乏用地指标导致项目“流产”。

(二)政策因素。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产业调控政策,影响我市大工业产业和优势传统工业产业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水泥)产业发展。

(三)资金因素。主要是工业投资项目所需的建设资金不足,一是企业难融资;二是政府难注资。

(四)发展环境不尽人意。企业受用地、融资、税收、招投标、开工等政策上条条框框过多的限制;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如物流配送、安装维修、工业设计、品牌建设、企业形象设计等各类专业化的服务较少,且专业水平不高。

四、对我市优势传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关于“振兴工业经济”的决策部署,在深入推动“工业强市”战略进程中,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推动一批企业或项目进入广东现代产业“500强”行列,加快建设具有粤北山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理清工作思路,明确转型升级路径。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我市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有利契机。要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转型升级”的要求,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转型升级为方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推动传统产业上规模、提技术、壮品牌、增效益,促进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着力推动六大转型升级路径:一是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传统产业由个别优势向规模效益转型升级。二是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由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向技术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型升级。三是通过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实现传统产业由分散经营向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四是通过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由资源消耗向生态环保转型升级。五是通过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传统产业向内需和出口并重转型升级。六是通过品牌建设、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价值,推动传统产业向研发、生产、营销服务复合发展转型升级。

(二)制定政策规划,加强工作引导,牢牢把握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1.要认真总结“十一五”以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成绩和经验,准确判断“十二五”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把握传统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厘清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结合实际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结合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工作要求,在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中,落实已制定的《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案》。

2.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链整合,大力促进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和改造提升,重点在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装备制造、制药等优势领域,着力引进发展一批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大项目,培育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快推进优特钢材、有色金属深加工、机械装备、玩具等产业链的延伸拓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部分重点优势企业争取进入省“优势传统产业100强”和“先进制造业100强”。在钢铁产业方面:主要支持***钢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种钢材以及在周边打造以***钢为龙头的钢铁产业集群。在有色冶金方面:主要围绕***冶、丹冶和凡口矿铅锌系列产品的深加工,积极延伸产业链,使其产品向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加快丹冶二期40万吨产能建设和***冶易地迁建工作。在机械装备业方面:加快推进省市共建(***)装备基础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通过加强技术研发、结构调整、开发产品、品牌建设和招商引资,力争在汽车零部件、液压油缸、建筑和工程机械、发配电装备、大型铸锻件、铝箔6个板块有所突破。支持比亚迪汽配产业在***建设项目。在医药产业方面:重点扶持已通过GMP技术改造、发展后劲较强的利民制药、丹霞药业、集琦药业、雷霆国药、翁源青云山等规模以上制药企业,支持东阳光公司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在电子与新型材料工业方面:支持东阳光、至卓飞高、金悦通、建滔、龙飞等企业产品升级,加快ITO靶材等新产品开发力度,鼓励铝箔、铜箔、积层板、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等电子基本材料的生产,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开发新丰的稀土新材料。在建筑材料方面:按时全部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支持曲江台泥、翁源中源、新丰鸿发、乐昌南方、南雄彤置富等公司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利用我市石灰石资源丰富,煤渣、炉渣、矿渣数量大,交通便利,临近珠三角市场的优势,发展陶瓷、墙体材料和耐火材料。

(三)做强重点区域传统产业。

一要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目前我市传统产业主要分布为:钢铁产业主要集中在曲江区;有色金属产业主要分布在浈江区、曲江区、仁化县;装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主要分布在市辖三区、***县、乐昌市;制药(中药)产业主要分布在武江区、浈江区、***县、翁源县;玩具主要分布在武江区、始兴县;建筑材料(水泥)和化工涂料主要分布在曲江区、南雄市、乐昌市、新丰县、翁源县;纺织服装主要分布在乐昌市、曲江区、武江区。各级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产业集聚发展的转型升级工作思路,树立“错位发展”的意识,对上述地区重点传统产业,制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明确转型升级的载体和项目,并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

二要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传统企业。要设立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发展资金,对目前各行业优势传统产业销售收入、税收前五名的企业,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扶持等手段,集中资源加以扶持,培育成为规模大、实力强、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要加大对民营和中小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平台建设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民营和中小传统产业企业与大企业集团的配套协作,推进民营和中小传统产业企业上水平。

三要加强传统产业的品牌建设。要结合省“千百亿”名牌培育工程,制定我市传统产业的品牌建设规划,加强对传统产业名牌企业的培育,充分调动企业创品牌的积极性。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和争取财政资金扶持;另一方面落实各项奖励措施,使我市传统产业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数量不断增加。

四要促进传统产业企业参与制定和应用标准。一是要加快优势传统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优势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二是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鼓励企业广泛采标生产。加强传统产品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四)建设重大基地,提升集聚水平。

推进重大基地和重点项目建设。要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实施主体,加快推进大型高端铸锻件生产基地、现代中药生产基地、高端液压油缸制造基地、乘用车配套轮毂轴承生产基地等重大基地建设,积极组织扶持有条件的重大基地、园区和龙头企业申报省重大基地和重大项目。

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要根据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扶持南雄精细化工产业申报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对有条件成为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传统产业群进行精心培育,选择重点产业的产业群为试点,推进产业群内传统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企业间的协作,探索建立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建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平台。

(五)突出自主创新,增强升级动力。

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工程。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打造一批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优秀企业。组织实施一批信息化提升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实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工程。利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传统产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支持技术中心研发、设计、试验、检测、产业化等建设,使其成为传统产业突破和解决关键技术的平台。加大新产品开发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研发费税前抵扣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落实进口设备免征关税等优惠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积极性。

实施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改工程。选取工业、服务业中的一批优势传统产业项目,利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发展资金进行扶持,同时,积极组织推荐我市传统产业优势项目申报省和国家有关项目,争取省和国家财政资金扶持。协助优势传统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传统产业项目。

(六)积极推动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低碳模式。

推进节能降耗,既是基本国策,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在抓投资、抓生产、保增长的同时,毫不松懈地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坚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通过结构节能、技术节能、体制节能、管理节能等有效途径,确保我市节能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这次金融危机,既对我市产业发展带来冲击,同时也给我市加快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机遇。要继续加大调整力度,逐步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产能过剩产业和企业淘汰出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低碳经济,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努力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是加强节能降耗。鼓励传统产业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开展企业落后耗能产品、设备专项监察,加快落后产品、设备淘汰进度,促进节能产品、设备的应用推广。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及时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对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使传统产业拥有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在传统产业中组织开发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等,突破传统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推进传统产业清洁生产向纵深发展,在传统产业中,力促一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鼓励企业申报“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

(七)积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要以经济和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将“两化融合”向纵深推进。在继续抓好信息化工程建设,搭建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平台,建立畅通有序、高效便利的信息网络的同时,更加重视信息化在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在企业层面,围绕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物流市场和技术改造等重点环节,支持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应用。在行业层面,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节能降耗中的应用,推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八)加强资源配置,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资源保障。为顺利推进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市国土资源局每年适当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市环保局给予一定的增量排污指标,用于传统产业转型和产业链延伸的新建、扩建项目。相关部门要加大科技、人才等要素引进力度,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争取金融机构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更大的资金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加强政策资金保障。争取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要制定《***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考核奖励办法》,并依据其对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进行考核和奖励。

第7篇: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为全面掌握近年来我盟人力资源使用情况,分析并查找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使全盟今后人力资源工作更好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做到人尽其才。行署办公厅牵头组织盟人事、劳动、教育、统计、经委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全盟人力资源调研课题小组,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全盟人力资源开发使用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全盟人口情况。根据统计部门抽样调查(以下数据出处相同)测算:2008年全盟总人口102.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5.47万人,占总人口的54.01%(城镇化率);农村牧区人口47. 24万人,占总人口的45.99%。男性人口52.57万人,女性人口50.14万人,性别比104.85:100。

与2003年相比,人口总量增加8.74万人,增长9.3%。其中:城镇人口增加13.52万人,增长32.23%(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44.64%增长为54.01%,提高9.39个百分点),农牧区人口减少4.78万人,减少9.19%。

                    全盟人口情况(表一)         单位:万人、% 

2003

2008

2008比2003年

备注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增减量    

增减率

人口总数

93.97

102.71

8.74

9.3

其中

城  镇

41.95

44.64      

55.47

54.01      

13.52

32.23

农牧区

52.02

55.36

47.24

45.99

-4.78

-9.19

(二)全盟人力资源情况

[注:本文的人力资源泛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统计口径为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包括从业人员、暂未从业人员,待业人员、就学人员等]

2008年,全盟人力资源总量61.11万人(其中:城镇人力资源29.59万人,农村牧区人力资源31.52万人),占总人口的59.5%。从业人员47.91万人(其中:城镇26.89万人,农村牧区21.02万人),占人力资源的78.4%;未从业人员13.2万人(其中:城镇2.7万人,农村牧区10.5万人),占人力资源的21.6%。

与2003年相比,人力资源总量增加2.9万人,增长5%,其中:城镇人力资源增加8.34万人,增长39.25%;农牧区人力资源减少5.44万人,减少14.72%。从业人员增加3.37万人,增长7.57%,占人力资源的比重由76.5%提高到78.4%,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增加7.92万人,增长41.75%;农牧区从业人员减少4.55万人,减少17.79%。

全盟人力资源统计表(表二)

  单位:万人、% 

类  别

全盟合计

城镇

农牧区

2003年

2008年

2003年

2008年

2003年

2008年

总量

比重

总量

比重

总量

总量

总量

总量

人力资源

58.21

61.11

21.25

29.59

36.96

31.52

其中

1从业人员

44.54

76.5

47.91

78.4

18.97

26.89

25.57

21.02

2未从业人员

13.67

23.5

13.2

21.6

2.28

2.7

11.39

10.5

(三)全盟人力资源组成及产业分布情况

1、按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情况

(1)人才资源。按照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确定的人才标准统计:全盟现有人才资源50539人,占总人口的5.07%,占人力资源的8.09%。具体构成为:党政人才12132人,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3575人,专业技术人才23669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982人,占人才总量的3.92%),技能人才8847人,实用人才2316人。

与2003年相比,人才资源总量增加14772人,增长39.64%,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高层次人才增加1288人,年均增长率14%。

全盟人才资源统计表(表三)      单位:万人、%

分项

2003年

2008年

2008比2003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占总人口比重

占人力资源比重

占人才总量比重

增加量

增长率

合   计

37267

100

50539

4.92 

7.86 

100

13272

35.61 

一、党政人才

10154

27.25 

12132

1.18 

1.89 

24.01 

1978

19.48 

二、经营管理人员

1376

3.69 

3575

0.35 

0.56 

7.07 

2199

159.81 

三、专业技术人员

18458

49.53 

23669

2.30 

3.68 

46.83 

5211

28.23 

其中:高层次人才

694

1.86 

1982

0.19 

0.31 

3.92 

1288

185.59 

四、技能人员

5600

15.03 

8847

0.86 

1.38 

17.51 

3247

57.98 

五、实用人员                   

1679

4.51 

2316

0.23 

0.36 

4.58 

637

37.94 

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行业分布(表四)    单位:人、%

全盟

盟直

旗县市

乡镇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总    计

23130

100.0

3024

16513

3593

农牧林水渔业

3360

14.5 

378

12.5 

2210

13.4 

772

21.5 

教    育

12824

55.5 

1167

38.6 

9739

59.0 

1918

53.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4467

19.3 

886

29.3 

2872

17.4 

709

19.7 

文体娱乐业

1091

4.7 

230

7.6 

829

5.0 

32

0.9 

电力交通

374

1.6 

271

9.0 

103

0.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

55

0.2 

37

1.2 

18

0.1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619

2.7 

49

1.6 

455

2.8 

115

3.2 

其    他

340

1.5 

6

0.2 

287

1.7 

47

1.3 

(2)劳动力资源。2008年,全盟劳动力资源56.06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资源24.54万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40.16%,从业人员21.84万人,主要从事第三产业。农牧区劳动力资源31.52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1.58%,从业劳动力21.02万人,富余劳动力10.5万人。

另据全盟农牧业普查资料统计:农牧区劳动力资源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9%,大专及以上文化占1.2%。

农牧区劳动力资源统计表(表五)

类  别

合计

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

文化程度

 20岁及以下

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0岁以上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数量(万人)

31.52

16.53

14.99

3.55

6.86

7.79

6.91

6.41

2.2

11.97

13.87

3.11

0.37

比重(%)

52.44 

47.56 

11.26 

21.76 

24.72 

21.92 

20.34 

6.98 

37.98 

44.00 

9.87 

1.17 

2、按从业人员产业分布。2008年,全盟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4.34万人、实现产值47.09亿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27万人、实现产值250.52亿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8.30万人、实现产值96.54亿元。

全盟地区生产总值与从业人员结构表(表六) 单位:亿元、万人、%

2003年

2008年

产值

比重

从业人员

比重

产值

比重

从业人员

比重

合计

100.67

100

44.54

100

394.15

100

47.91

100

第一产业

28.54

28.4 

25.09

56.3 

47.09

11.9 

24.34

50.8 

第二产业

42.48

42.2 

3.84

8.6 

250.52

63.6 

5.27

11.0 

第三产业

29.65

29.4 

15.61

35.1 

96.54

24.5 

18.30

38.2 

三次产业比

28.4:42.2:29.4

56.3:8.6:35.1

11.9:63.6:24.5

50.8:11:38.2

(三)全盟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情况

1.人力资源教育情况。全盟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5所,其中:高等院校(锡林郭勒职业学院)1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普通中学46所,小学、幼儿园13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47607人。近五年(指2003-2008年,下同),全盟中高等教育机构累计培养人才4.6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培养5549人,中等教育培养40484人)。我盟培养的人才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人数多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数),2008年达到11332人,年均增长16.8%。盟内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数较为稳定,每年在800人左右。

               盟内院校数及在校生人数(表七)

年  份

合  计

高等院校

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中学

小学、特殊教育

备注

院校

(所)

2003年

290

1

25

51

213

2008年

195

1

15

46

133

在校生(人)

2003年

146480

2002

12688

61632

70158

2008年

147607

5058

10149

51453

80947

2.人力资源培训就业情况

2008年,全盟共培训城镇各类人员1.44万人,培训后就业1.18万人,就业率81.7%;开展农牧民培训3.6万人,培训后就业3.02万人,就业率83.8%。

近五年,全盟共举办各类培训1939期,培训各类人员12.858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9.71万人,就业率75.52%,累计支出培训资金3976.64万元,人均培训费309.27元。其中,举办城镇各类培训884期,培训人员5.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2.6万人,新生劳动力2.4万人,其他人员2911人),培训后实现就业4.11万人,就业率77.55%,支出培训资金1835.64万元,人均培训费346.35元。举办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991期,培训人员7.43万人(技能培训3.06万人,引导性培训4.37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5.48万人,就业率73.76%,支出培训资金2141万元,人均培训费288.16元。组织城乡创业培训64期,培训1280人,实现成功创业1200人,带动4000多人实现就业再就业。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2万人(初级工9396人,中级工3699人,高级工1567人,技师2378人,高级技师811人)。

(四)全盟高校毕业生情况

1.入学与回流情况。2003―2005年我盟考取盟外高等院校就学、应在2006-2008年毕业学生为15098人(大学本科3389人,专科11709人),回流6181人(大学本科1858人,专科4323人),回流率40.9%。2004年以前统计数据显示,我盟高校毕业生回流率为25%以下。

[毕业生回流:指盟内考入盟外高校学习,毕业后返回盟内报到和就业情况]

2.报到与就业情况。近五年,全盟共报到高校毕业生8400人(研究生37人,大学本科2734人,大学专科5629人),实现就业5096人(包括考录公务员80人、企事业单位聘用4029人、自主创业987人),占报到人数的60.7%。目前已报到登记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3300多人。

       全盟高等院校毕业生报到与就业情况统计表(表八)   单位:人、%

毕业时间

报到人数

就业人数

合计

按学历分

合计

就业去向

研究生

大学

大专

考录公务员

机关事业单位聘用

企业聘用

自主创业

合计

比重

合计

比重

合计

比重

合计

8400

37

0.44 

2734

32.55 

5629

67.01 

5096

80

2601

1428

987

2004

545

136

24.95 

409

75.05 

464

3

203

166

92

2005

911

199

21.84 

712

78.16 

493

9

255

139

90

2006

1822

2

0.11 

541

29.69 

1279

70.20 

1156

4

750

231

171

2007

2102

5

0.24 

791

37.63 

1306

62.13 

1157

32

525

332

268

2008

3020

30

0.99 

1067

35.33 

1923

63.68 

1826

32

868

560

366

二、数据分析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盟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全盟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增速均低于同期人口增速。表一、表二数据显示:2003年到2008年,全盟人口总量增加了8.74万人,增长9.3%;同期人力资源增加了2.9万人,但增率仅为5%,低于同期人口增速4.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增长率也低于人口增速1.73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增速、从业人员增速均低于同期的人口增速。相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全盟老龄人口增长过快,2008年底,全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0.67万人,占总人口的10.8%,我盟整体已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数据同时显示:城镇的人口增速(32.23%)、人力资源增速(39.25%)、从业人员增速(41.75%)均高于同期全盟水平(9.3%、5%、7.57%),农村牧区相应指标(-9.19%、-14.72%、-17.79%)都为负增长,说明近年来我盟实施的“围封转移”“两转双赢”等工作,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二)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从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分布情况看,人才资源仅占全盟人力资源的8.09%,不足十分之一,91.91%的为劳动力资源,低层次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数量偏少,人力资源结构层次不合理。从人才资源统计表(表三)中看出:占人才资源第一位的是专业技术人员(占46.83%),第二位的是党政人才(占24.01%),分布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占到了人才资源总量的70.84%,是人才资源的主体;而经营管理人员、技能人员和实用人员只占人才资源总量的29.16%。我盟的人才资源主要从事了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从事生产、经营型的人才资源不足三分之一。表四数据显示:全盟97.7%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在国有事业单位,71.4%的人员集中在旗县市(区)。从行业构成分析:教育占到一半以上(占55.5%),卫生及社会福利保障占到近五分之一(占19.3%),农牧林水渔占到近六分之一(14.5%),从事文体娱乐、电力交通、技术服务、公共管理等行业为十分之一强(10.7%)。我盟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集中于教育、卫生和农牧业,其它行业领域人数较少,人才分布存在结构性问题,除教育、卫生、农牧业外,其它行业领域的人才保障和支撑能力相对较弱。另据人事部门资料显示:全盟公务员平均年龄达到了43岁,35岁以下人员只占18%(盟直单位为12.6%),全盟公务员队伍年龄老化现象严重。

从占人力资源91.91%的劳动力资源情况分析,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占全部劳动力资源的59.07%,城镇劳动力资源占全部劳动力资源的35.74%。对占多数的农牧区劳动力资源调查显示(表五):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占到89%,而且劳动技能单一,缺乏专业技能,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大专及以上文化仅占1.2%,城镇劳动力资源情况虽然略好于农村牧区,但全盟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

(三)人力资源从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均衡。表六数据显示:2008年,我盟三次产业结构为11.9:63.6:24.5,而从业人员结构为50.8:11:38.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4.34万人,占从业人员的50.8%,实现的产值只有47.09亿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27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1.0%,实现产值250.52亿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8.3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8.2%,实现的产值为96.54亿元。三次产业人均实现产值分别为:1.94、47.54和5.28万元。说明我盟农牧民(特别是牧民)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严重,大多数人员(半数以上的从业人员)仍在第一产业实现就业,且收入水平较低。二产从业人员较少(仅占从业人员的十分之一强),有盟内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因为近年来入驻我盟的大型项目、企业多数不在当地招工,普遍倾向于招收劳动力更加低廉且又没有任何劳动保障关系的盟外流入的务工人员。三产从业人员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原因是从业门槛较低,且人均实现产值是一产从业人员的近三倍,盟内转移就业培训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实施,拉动了人员的就业。

(四)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实用性不强、层次较低。教育和培训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全盟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情况同时也反映出:教育方面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的普通高中教育,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员较少,教育多元化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特别是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提升人力资源劳动技能的重要作用,全盟的15所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53个专业,学校布局分散,专业设置重复,形不成办学规模和地区特色。在培训方面,虽然每年培训的人力资源数量较多,但培训时间短,层次低,人均培训费用少(人均仅309.27元),效果较差,接受培训的人员只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大多数人员在低层次、基础性的行业实现就业,就业不够稳定。

(五)全盟高校毕业生外流现象严重,回流人员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人才资源,盟内高校毕业生的回流和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我盟今后的人才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我们专门对全盟高校毕业生情况进行了调研,表八数据显示:2004年后我盟高校毕业生回流率只有40.9%,不足一半,而2004年以前的回流率则更低(在25%以下),不足四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我盟是严重的人才流出地区。近五年回流的高校毕业生只有60.7%的人员实现就业,仍有近40%的人员没有实现就业,人才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三、发展预测

今后一个时期,我盟将立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重点,以保护环境、广泛就业、增收富民为基础,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努力推动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绿色畜产品加工基地、草原特色旅游胜地、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及我国北方的绿色生态防线。

第一产业将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坚持走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之路,大力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培育优势农牧业品种,提高农牧业个体产值和总体效益。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各类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努力促进农牧民增收。

第二产业将继续以能源、化工、金属冶炼、农畜产品加工、建材业为重点,努力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尽快确立在全区乃至全国经济格局的优势地位。加快发展能源工业,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褐煤干燥和外运,重点围绕胜利、白音华、五间房煤田开发,打造亿吨级煤炭基地;加快电源点建设,全力打造面向华北、东北特别是京津、山东地区以及华东地区安全供电的北通道,打造煤电基地。积极推进在建煤化工项目及其下游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加快发展盐碱化工、氟化工。加快在建有色金属冶炼项目施工进度,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有实力的冶炼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引进高新科技企业,搞精深加工和产业延伸,提升产业层次。农畜产品加工业要继续在精深加工、提高档次、培育品牌和实现优质优价上下功夫。支持以水泥、石材、木材加工为重点的建材业加快发展。在提升生物工程产业发展层次的基础上,加快锗、多晶硅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重大项目的横向配套和纵向延伸,以大企业为龙头,带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格局。顺应锡盟产业特点,大力发展煤炭机械、矿山机械及风电设备制造等非资源型产业。

第三产业将紧紧抓住“建设、改革、开放”三个关键环节,以“加快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依托,加快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酒店、文体娱乐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产业,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在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第一产业需求具有现代化种养殖知识和技能,实行科学种养殖、集约化经营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牧民。第二产业重点需求围绕能源、化工、金属冶炼、农畜产品加工、建材业及其配套产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第三产业需求商贸流通、餐饮酒店、文体娱乐和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方面专业化的服务人员。

四、对策建议

今后我盟的人力资源工作,要在进一步提升整体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劳动者个体生产劳动技能的同时,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调整优化从业人员产业配置。坚定不移地加大“两转双赢”工作步伐,减少一产从业人员,加快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高度重视二产的就业工作,二产从业人员人均实现产值远远高于一、三产业(分别为一、三产业的24.5倍和9倍),二产对人力资源的吸纳潜力很大。因此,建议今后在与盟外企业集团签署项目协议时,应加入刚性的就业培训等条款内容(如:企业所需工人至少三分之一或一半以上要从当地招收,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职工培养等)。同时,继续加大对三产的扶持保护力度,通过继续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推动三产的快速发展,实现更多人员的就业。总之,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最终实现从业人员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的基本均衡。

二要加大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目前,我盟虽然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偏高,但多数都是以工作资历排队“轮”上去的,并不完全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缺乏国家、自治区级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具备各自学科领域领先水平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极度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全盟人才队伍年龄老化,年青的后续人才稀缺。因此,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培养鼓励人才的相关政策,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盟外的各学科行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现代管理理念、业务精通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我盟从事研究服务工作,带动相关行业系统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大对年青人才的扶持力度,确保全盟人才资源的有续衔接和可扶持发展。

三要提高人力资源教育和培训的实际效果。在进一步抓好中等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继续发挥好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整合、有效利用各旗县市(区)的职业教育资源,按照区域布局,集中资金、师资、设备等资源,分区域建立水平较高、功能齐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打造一批面向社会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技能实训培训基地,开展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等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在劳动力资源培训方面,整合劳动就业、农牧业、扶贫等部门现有的培训项目、资金等,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有效的培训合力,围绕能源、化工、金属采选冶炼、农畜产品加工、建材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适应盟内大企业、大项目的用工需求,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探索以短期培训为辅、中长期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加培训和实训深度,切实提高接受培训的农牧民素质技能,增强转移就业的竞争力,同时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衔接,确保培训一个,成材一个,实现稳定就业一个。

第8篇: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增长极 总部经济

一、县域经济发达的泉州模式

依县域经济的概念,泉州的县域由泉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八县(区、市)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泉州已形成一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市场机制较成熟且外向化程度高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县域经济格局。同福建省的其他地市(厦门除外)相比,泉州发达的县域经济在省内是独树一帜的。有两个数据可以说明。首先从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2006年泉州市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2.2%,虽低于宁德市的83.3%,但宁德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与泉州不在一个层次上,其经济总量不及泉州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为12611元,而泉州的人均GDP为24847元;而与泉州处于同一层次的福州市,其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1.1%,比泉州少了31个百分点。其次,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重看,2006年泉州县域经济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的60.2%,低于三明、宁德、南平,但同样的,这三地市依然不能与泉州相提并论,三地市的财政收入的总和只及泉州的三分之二;可供比较的是福州,其财政收入比泉州多22亿,但来自县域的财政收入比重仅占28.5%,也比泉州低了31个百分点。客观地说,泉州县域经济格局呈明显的两个阶梯结构。从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考察(表1),2006年,8个县域中,GDP列前4位的依次为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其中尤以晋江居首,其GDP与第二名的差距是241亿元;在人均GDP的比较中,列前4位的依次为石狮、晋江、惠安、泉港,其中石狮、晋江有更明显的优势,位居第二、第三的晋江与惠安之间的差距达7500元;在人均财政收入中,居于前四的分别为泉港、石狮、晋江、德化,但晋江与德化之间却相距1000多元。经过这样的比较,可以得出8个县域中,晋江、石狮处于第一梯队,其余的六县区基本划归第二梯队。

资料来源:《2007年泉州统计手册》,泉州市统计信息网(QZTJ.省略)

虽然给泉州这8个县域区分层次,但并不会削弱其县域经济发达的特色,因为第二梯队的6个县域在国内、省内县域经济体系中所处位置不能说落后。有两方面:一是关于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一般来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产值所占份额大幅度下降,然后是工业产值份额大幅度上升,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优势比重;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产值份额持续上升,并最终占有优势比重。比照泉州的县域经济,2006年,泉州8个县域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介于2.2%~11.9%之间,这与1960年代上半期的英法等国是极相似的。根据相关统计,1963年~1965年,英国、法国、日本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分别为3.4%、8.4%、11.2%。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泉州的各县域经济已达到那个时期英、法、日的水平。二是关于人均GDP的综合考察。2006年,全国(大陆部分)人均GDP为16084元,全省人均GDP为21471元。以此衡量,泉州8个县域中只有1个县域(安溪)低于全国水平,4个县域(安溪、南安、永春、德化)低于全省水平。即使是人均GDP最低的安溪,虽只有15016元,在全省59个县域中,也处于第二十七位的水平。

泉州县域经济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产业集群的效应。泉州市已形成了包括石化、纺织、服装、制鞋、石材、水暖、包袋、茶叶等一批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且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综观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大概可归为三个阶段:粗放阶段、集约阶段、政府扶持阶段。晋江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是一典型的例子。1980年代,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中,晋江村村有制鞋的手工作坊,或者自产自销,或者贴牌加工,初步形成自发性且粗放的鞋业产业集群;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出现了行业“龙头”如“安踏”、“特步”等,并在这些“龙头”企业核心周围形成“环”型产业集群带,还引来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法律等相关性支持,使产业群的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善;接着,政府有意识地引导和扶持体育用品产业向一定区域空间集聚,通过共享当地资源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运营成本,从而提升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基本上,泉州的每个县域都有自己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从而使这些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属于富裕县域的晋江市经过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纺织服装、鞋类制造、陶瓷建材、食品工业、制伞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共聚集企业6300多家,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1978年晋江的GDP仅为1.45亿元,2006年达492.5亿元,年均增长11.9%,几乎是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晋江。以前是贫困县域的安溪,因地制宜,以茶养茶,把自己打造成著名的“乌龙茶之乡”。在全县人口107万人中,涉茶行业人员达70多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全县茶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全县的GDP就增加0.7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0.5个百分点。过去的贫困县如今连续几年进入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百强县行列。

二、增长极缺失的区域经济格局

尽管泉州培育出发达的县域经济,但综观各县域之间、包括与整个市区之间所构成的区域经济格局,显示的是一幅松散的没有某种纽带把各个县域联系起来而成为经济共同体的画面。经济增长中需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大都在本县域内实现封闭的自我循环。从专业的角度,泉州的这种状况可称为增长极缺失的区域经济格局。

增长极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1955年在《略论增长极的概念》一书中提出的。后来,他的学生布代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已有的经验表明,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常呈梯度结构状态。增长极理论在承认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域,与周围区域经济形成一个势差,从而出现增长极。形式上增长极可分为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前者指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较大关联度,并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创新能力的生产经营单位;后者指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城市或城市群。

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极化效应,二是扩散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资源产生吸引力而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增长极,从而迅速扩大极点的经济实力,形成极点的规模效应。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规模经济开始弱化,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增长极地区的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回流,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初,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表现为增长极的快速发展;当增长极中生产要素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外部经济下降,甚至规模不经济时,极化效应将减弱,扩散效应将增强,表现为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考察泉州的增长极,有产业增长极而无区域增长极。也就是说,泉州各个县域的经济依靠培育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而发展,但在同一时期没有一个能统驭这些县域的区域增长极――中心城市。泉州现辖四区中,真正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只有鲤城、丰泽两区。通过2006年一些经济数据的比较(表2),可以看出,鲤城、丰泽两区作为中心城区要发挥“经济增长极”的功能是让人怀疑的。

资料来源:《2007年泉州统计手册》,泉州市统计信息网(QZTJ.省略)

从人口来看,两区合计76.9万人,仅占全市人口的10%,还不及晋江的二分之一;从第二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46.5亿元,约占全市总产值的13%,赶不上南安一个市的产值,甚至不到晋江的二分之一,而惠安、石狮与这个数据已相差不远;从第三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31.6亿元,虽然能占全市总产值的20%,但比晋江还少25.6亿元;从投资来看,两区固定资产合计投资50.5亿元,约占全市总投资的11%,而晋江是这个数据的两倍多,也比泉港、惠安低;从消费来看,两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合计123.4亿元,与晋江基本持平,但也只占全市总额的20%左右。这样,从人口、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方面衡量,不能体现出资源都在鲤城、丰泽两区集聚,极化效应不能发挥,而没有集聚,就谈不上有扩散。相反,倒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成了资源的集散地,特别是晋江,各方面的数据都比两区的总和优越得多。

这样,从传导的角度看,产业集群造就发达的县域经济,但并没有进一步与中心城市的壮大形成良性的互动。原因分析起来与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有关。一方面,泉州产业发展走的是一条自发的农村起步型道路。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海外侨胞众多,每年汇入侨汇数量可观,民间积淀资金雄厚,加上在闽南海商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冒险与进取的重商主义精神,晋江、石狮一带的农民利用政策的机遇选择了股份合作、联户集资办厂等形式,开创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泉州企业家创业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粗放型的传统产业。粗放型的产业多以占有大量土地和吸收低成本劳动力等常规资源为基础,纺织、服装、制鞋、建材最早就是在晋江、石狮一带生根发芽的。一些企业即使上了规模,也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这样,依靠闲资、闲人、闲房起步的乡村工业化并没有在资源上与中心城市有经济上的紧密纽带联系;而一直维持粗放型增长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没有成为泉州中心城市扩大规模与提高品位的动力,导致泉州中心城市本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功能被大大弱化了。

三、培育总部经济以统驭县域经济

泉州的区域发展,现在遇到了增长极缺失的瓶颈。因此,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并发挥其增长极功能已成为共识。佩鲁曾对增长极的形成条件作了概括:有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要达到这三条件,以产业集群的思路在中心城区培育总部经济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一般认为,总部经济是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优化,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具有强劲的纳税、就业拉动、消费带动、产业积聚和经济辐射等效应。正因为如此,总部经济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热点,各地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泉州而言,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以之为产业支撑城市,同时又能把周边的县域经济笼络起来,真正形成一种核心区、半核心区的区域发展格局。(1)对县域经济,可以提升分布于各县域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带来双赢,它可以促使绩优的中小企业聚集和成长,培育新的产业接续,延伸产业链,实现相似产业不同功能链区段的分工合作,达到共同发展。(2)对中心城区,可以使之成为区域增长极。一方面,发展总部经济,要吸引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建立相关的研发、信息等机构,从而加速泉州人才的交流、培养、生成,提高城市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各种企业(集团)总部的入驻,必然会带来技术、产品、服务和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原创地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管理方式,它将有助于促进人员、文化、技术等的交流、传播与交融,形成适合更大企业总部入驻的多元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形象。

泉州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耕耘,已告别手工作坊的阶段而进入品牌经营时代,相伴随的是企业的规模上了档次。2006年,泉州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4401家,属于大中型企业的有468家,其中,已有17家分别在海内外上市。规模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组织与经营要发生相应的质变,其中之一是设立各种形式的企业总部如销售、研发、营运中心等。但是,泉州的知名企业大多从乡镇成长,如“浔兴”在深沪、“恒安”在安海、“柒牌”在英林、“梅花”在东石,等等。出于人才、资金、品牌等更长远的考虑,这些乡镇显然不适合当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这正好给泉州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有利契机。所以,泉州如果能创造条件先吸引本区域的企业把总部设在中心城区,然后再吸引更多的区域外的企业来泉设立总部,则泉州的总部经济就能形成上规模的产业了。为此泉州培育总部经济的基本构想可以有三:

第一,要准确定位。总部经济具有层次性,对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对于青岛、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总部;泉州作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内典型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应以发展区域总部经济为基本定位,主要吸引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影响的企业总部和相关分支机构。依据扬长避短的原则,泉州应把发展“民营企业总部经济”、“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侨台港澳总部经济”作为区域总部经济的主要定位。三者实际上相互包容,若进一步分析,则以“民营企业总部经济”和“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为主轴。因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泉州已形成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上规模的产业集群,如纺织、服装、石材、陶瓷、雕刻工艺、五金水暖、茶叶等。在这些产业中,许多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规模化、品牌化趋势明显,碰上了企业的研发中心、企划中心、商务中心,以及总部等要落在何处的问题,就这而言,泉州是可有所为的。

第二,尽快对城市总部集中区进行布局。邻近的厦门已规划建设了鹭江道总部经济带、湖里总部经济带,而泉州还没有明确的专属企业总部发展的城市集中区。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虽然已在中心城区规划出江南、城东、东海三块重点商务功能区,但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还困难重重。比如,要把东海规划为中心商务区,把江南规划为商贸会展区,把城东规划为科教文化区,但依目前的态势还很难看出三区已初具雏形,更不用说三个区之间已有显明的区隔。这中间,各个区的功能分区、空间结构、道路结构、标志性建筑,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统筹协调等还必须做进一步的细化。

第三,明确并扶持发展重点。为了突出区域总部经济的定位与城市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可以考虑四个领域的总部经济作为扶持对象。一为制造业总部。应鼓励本土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的品牌企业、优势企业入驻商务区,设立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等,同时,重点引入电子、石化、机械等行业的大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力争使制造企业区域总部基地成为泉州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二为商贸物流业总部。泉州要成为福建省三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之一,必须引进有实力的国内外航运公司、货运、物流公司及各类大型商贸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才有可能。三为金融服务机构。只有吸引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等落户泉州,才能提升泉州的金融地位,加强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四为信息咨询机构。这是泉州的弱项,因而应支持境内外投资者投资发展信息咨询、市场调查、科技法律服务、广告策划、传媒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增强商务区综合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文中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7》整理所得

[2]戴伯勋 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P266

第9篇:关于特色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1

 

我们花庄村是俞垛镇的一个偏远村落,距离镇里大约12公里,我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2358人,非农业人口104人,耕地面积4000多亩,河沟面积3000亩以上,村集体收入18万元,三产总产值一亿元,人均纯收入6480元,村所在辖区私营企业6加,加油站,奶牛场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绒玩具、石油机械、锻仲、家俱制造、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就自己近期的调查来看,有许多的因数制约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我村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村的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电灌溉率不高。

 

有这样有句话“要想富,造公路”,现在兴泰公路全线通车了,但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村西面跟南面的许多地方现在还是砖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危桥,没有好的交通,就没有人来投资创业,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我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

 

(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我村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我村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发展现代农业,繁济荣农村经,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二)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我村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行土地整改,修建乡村公路和桥梁,国家明年对经过我村的国家v级航道鲁汀河进行休整。

 

我村要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前段时间我镇的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我村召开,这不仅是对于我村前段时间秸秆禁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六通、六有、六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镇注水养殖大村,应该发挥自己的产业特色,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各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创建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我村已经引进了四个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蘑菇大棚种植,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扩大规模,创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创建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品牌化经营,包装出口,争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花庄村的农村经济一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

 

xx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总人口5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2.4万人,耕地面积782.2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近年来,xx辖区内国有商业银行、农发行、城乡信用社及其分支机构、邮政储蓄银行等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立足xx市情,按照“信贷支农、支付助农、信用惠农”的思路,积极贯彻落实中省“三农”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不断实现金融服务科学化、创新化、规范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现状与成效

 

(一)突出窗口指导,提高“三农”信贷政策执行力。人行xx中心支行、xx银监分局,积极贯彻落实中省有关“三农”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全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xx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指导意见》、《加大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意见》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和指导意见。并结合xx“三农”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支持措施。同时,人行xx中心支行作为管理机构,积极探索信贷政策窗口指导的有效途径,以35个信贷政策监测基点为平台,将涉农信贷投放纳入信贷政策导向评估考核体系,对金融机构“奖优罚劣”,引导辖区内涉农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XX年1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为306.7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49.18%,当年新增14.68亿元,占各项新增贷款比重18.47%,有效地落实了中省各项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

 

(二)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xx各级金融机构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为突破口,持续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建机制。人行xx市中心支行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项工作、一名领导、一队人马、一套措施、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银行卡助农取款推进会。通过应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农业生产补贴、农民消费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既减少了国家补贴资金发放环节,又扩大了农民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还防范了补贴资金被挤占、截留等风险,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逐步成为全市农民获取金融基础服务的有效补充。

 

二是强宣传。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在庙会、集会上通过发放年画、宣传折页、宣传纪念品、有奖问答、现场解答、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使农民群众对银行卡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中支与金融机构携手,组成志愿者队伍,开展“面对面”宣传,提高参与度。316名团员青年组成央行青年志愿者队伍,定期进村入户,宣讲使用银行卡的方便,并通过现场发卡等形式,提高农民群众对银行卡的持有率。五年来,中支通过从点到面、由浅入深的一系列宣传方式,累计组织开展了“央行支付、中流砥柱”、“畅刷银联卡,享受好生活”、“刷新生活,卡动五月”等主题宣传活动105次,发放资料13万份,惠及50多万人次,使银行卡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延伸到农村地区及打工地的“神经末稍”,增强了农民群众使用现代化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意识。

 

三是创建示范县(村)。XX年,确定了xx县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示范县,流曲村为示范村。人行xx中心支行指导xx支行指定县域金融机构在全县布放atm机35台、pos机290台,实现了自助设备在乡镇布放的全覆盖,畅通了“三农”资金流转渠道。截至目前,xx县人均持卡量1.1张,持卡消费额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24.29%,受理银行卡的商户增长3.3倍,国家30多种补贴资金通过银行卡发放,xx县被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评为“陕西省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优秀示范县”。

 

(三)创新金融产品,加大支农力度。xx各级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依托自身职能,不断改善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创新服务产品,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突出特色服务,开展综合试点。人行xx中心支行在全市10个县(市)支行开展了“一行一特色”综合试点工作,先后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宅基地抵押贷款、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果库库存担保贷款等新的抵押担保贷款产品,涌现出了“银行+担保公司+农户+公司”、“一折通”抵押担保贷款等信贷模式,为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各县(市)支行也根据当地实际,纷纷开发新的金融产品。蒲城支行设立了乡长金融助理;华县支行推行了“点单式”金融服务新模式;韩城支行落实“绿色信贷”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xx支行以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为依托,创建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被纳入总行国家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的备选库。多样化金融产品解决了部分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问题。

 

二是以县域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为切入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农行xx分行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持续加大对“菜篮子”、“米袋子”、农产品物流、农业科技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探索出了“大荔农户贷款”、“xx农业产业化”等服务“三农”新模式。近年来,累计发放金穗惠农卡33.4万张,占到全市总农户数的32%;累计投放农户小额贷款10.6亿元,受益农户达2.9万余户,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站近4000家,全市乡镇达到100%全覆盖,先后为200多户中小微企业发放约19.8亿元贷款,做到了“惠农天下,益农万家”,先后荣获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群众满意十佳单位等多项殊荣。

 

三是以“一村一品”为载体,创建“信贷专业村”。邮政储蓄银行xx市分行充分发挥其营业网点90%以上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方的优势,以创建“规模化养殖专业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农产品收购专业村”为突破口,大胆尝试“信贷专业村”服务新模式,受到陕西银监局的肯定并在全省范围推广“xx模式”。其具体做法是:针对种养殖大户、个体农产品收购户及微小企业主缺乏标准化、规范化财务信息的状况,信贷人员通过走村入户深入调研,科学制定信贷支持方案,并聘请村干部为信息联络员,配合做好信息沟通工作,贷款的申请、审批、发放都在当地,具有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优点,符合个体农户和中小企业主需求特点。已累计为全市百余个专业市场、专业村提供资金扶持,放款户数达4000多户,为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扶持。

 

四是推行“阳光信贷”,促进群众致富。陕西省农村信用社xx办事处积极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制定了《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五年发展规划》,成立了公司、农户、个人三大贷款营销中心,推行全员深入农户,开展专业化信贷营销服务。各联社在全市网点设置“阳光信贷”公示牌,实行“信贷服务五公开”,向客户公开贷款种类、对象、条件、利率、审批程序等,提高了办贷透明度。累计向42.72万农户发放贷款207.44亿元,向976个农民专合组织发放贷款2.61亿元,发放新农村建设示范园贷款24.65亿元。同时,在辖区内10家县(市、区)联社设立了惠农资金兑付中心,代付涉农资金20余项,累计代付资金总额60余亿元。10家联社还设立了专门的创业促就业贷款服务中心,累计发放创业促就业贷款5.14亿元,支持1480名返乡农民工就业,走上致富道路,XX年被授予“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功勋单位”荣誉称号。

 

(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出台了《xx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三年规划(XX-XX)》,召开全市各级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座谈会,把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利用征信知识宣传周、3.15消费者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宣传征信知识诚信意识。人民银行xx中心支行从信用信息服务入手,为配合并推动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在农村地区持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指导农村信用社累计为97.4万农户家庭建立了经济档案,建档面达82.56%;评定信用户43万户,评级面达44.1%;创建信用乡镇25个,信用村732个,为信用户发放无需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12.26亿元。中支团委组织开展了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工作,按程序选树了55名农业产业化代表、大学生创业典范、青年创业带头人等农村优秀青年为第一批信用示范户,已向示范户发放贷款上百万元,支持青年创业发展。通过信用示范户带动,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逐渐形成,也促进了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

 

二、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持续实施,农村经济日益活跃,对银行信贷需求也日趋强烈,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较为完善的城市金融服务相比,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在量上差距较大。随着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趋向多样化。传统农户主要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性贷款比例大幅下降,个体、私营企业贷款剧增。但目前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无论是农行、农发行还是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和企业都设定了较高的信贷准入门槛,小额贷款对种养大户及农村个体加工运输户,3万元以下的授信额度则远远不够,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地域范围向外拓延,可以同时经营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金融服务业务。由于农村金融服务受限于自然条件,贷款风险大,成本较高,利润较低,为实现盈亏平衡,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在主观上希望进一步拓展城镇金融服务。当前对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村存款如何确保返投农村,仍然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因而县域信贷资金向城市集中,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低于城市地区,由此造成农村金融服务“失血”较为严重,加剧了农业资金的供求矛盾。

 

(二)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不够健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主要商业银行在农村基层的网点撤销,现有机构贷款权限上收,基本上不再办理农户贷款和一般性农业生产贷款。农发行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主要发放粮棉收购资金贷款。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主要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部分涉农企业贷款,但受资金限制,并不能满足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的需求。邮政储蓄银行虽发放部分消费贷款,但尚处在起步阶段,涉农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同时,较高的金融市场进入门槛,阻碍了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难以形成完善的面向农村的投资体系,最终导致市场竞争不足,使得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动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三)金融服务品种有待进一步丰富。一是金融产品单一。目前,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仍沿用传统金融服务手段,金融业务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农村金融服务仍以现金为主,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农村资金需求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扩展到生产、消费、教育等,缺少金融服务创新,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支农贷款对象范围狭窄。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对象局限于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个体户,涉农贷款过度分散,向农业优势产业带、产业区域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适度集中不够,向与主导产业关联度大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不够,拉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三是农村金融市场细分不够。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对多层次的“三农”金融需求主体很少进行细分,对不同客户往往采取相同的服务和管理策略,忽略了市场及客户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涉农贷款投放的时段分布与农业生产的需求衔接不紧、相对滞后、存在错位。据农户反映,设施农业在一季度的资金需求旺盛,而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往往按季度平均,甚或在一季度不能及时投放农业生产资金,这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四)农业信贷风险保障机制滞后。当前,xx尚未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障救助机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以家庭基本生产单位为主导,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或遭受天灾人祸,农户就束手无策,难以规避风险。加之,农民自身拥有的房产、土地使用权、种养物等难以作为有效抵押物,金融机构既难找到适合条件的担保人,又缺少相应的专门担保中介机构,并受农业生产高风险、长周期、低收益等因素的影响,从资金出路和经营效益角度出发,虽有贷款愿望,但考虑到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和农户偿贷能力有限,又存在“畏贷”心理,对支持“三农”信心不足。同时,农业保险因技术复杂赔付率高,一些商业保险公司考虑其经济效益目标不愿涉足,尚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建议与对策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三农”的新思路,深入研究“三农”工作发展的新特点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新要求。针对当前xx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资本的逐利性与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金融不能完全靠市场自发调整,这就要求政府引导农村金融机构调整投资方向及投资方式。建议地方政府通过制定法规,公平、公正地界定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职责,对于连续完成一定比例投放当地的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村资金回流到农村,实现金融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地方财政对支农贷款、再贷款给予贴息,进一步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引导资金进入农村。另一方面,人行作为管理机构,需进一步提升支农再贷款在引导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方面的导向作用。扩大支农再贷款的支持对象,由农村信用社扩大到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设立在县域的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借鉴福州等地经验,探索支农再贷款授信管理新模式,对内控好、涉农贷款比例高、支农再贷款资金需求季节性波动明显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试行支农再贷款“核定额度、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授信管理模式,为其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提供更稳定的央行资金支持,防止因存款波动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

 

(二)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继续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把农村信用社发展培育成真正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管理体制,扩大政策性业务范围,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建立邮政储蓄与当地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互通制度,使邮政储蓄吸收的农村资金,能及时回流、运用到农村、农业和农民。与此同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组织、农村资金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而构建多种所有制并存,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提升对“三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一是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农贷信贷员包村服务。利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地区开办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在农民主要聚居地设立atm机和自助银行,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度。对少数地域面积大、居住人口少、生产季节性强的村镇,提供或流动上门服务。推行涉农金融业务产品的流程、价格、贷款公开制度,实施“阳光放贷”,提高农民获得公平贷款权的机会。此外,要健全登记、托管、交易和清算制度,加快农村金融现代化清算系统建设,为农村提供方便、快捷、持续的金融服务。二是拓宽信贷范围。将城市成熟的金融产品推广到农村,探索开展农村教育贷款、生活消费贷款、农村住房贷款等消费性信贷业务。创新中长期贷款方式,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开展贷款、贴现和票据承兑业服务,对优质农业产业化项目可采取社团贷款、联合贷款等形式,以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三是适时调整。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建立起县乡两级农村经济项目信息库,实施重点涉农项目进展通报机制、涉农政策出台前沟通磋商机制,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相关政策的有效衔接。金融机构据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节和不同主体金融服务需求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提供差别产品、差别营销和差别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补偿和保障机制。一是创新担保方式。建议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联合,探索组建农业专业担保机构、农民自发组织形成的互助担保机构、财政资金支持的担保基金等,尽可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信用担保的合理需求。二是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我市可根据本地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及财力状况,在全省17种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品种之外,对能体现地方特色的项目适时纳入基本保险范围,并不断提高覆盖面和保障程度,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户经营的冲击。三是加强宣传。通过地方碎戏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介绍、宣传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也可尝试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软件以达到传播效果,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水平,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模式,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愿参保投保。与此同时,加大地方性“三农”保险产品创新力度,探索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品种,实现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农户的“多赢”。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3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XX镇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XX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XX镇位于中江县南端,距镇城约40公里,属丘陵地区。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近40000人,非农业人口3000余人。我镇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XX镇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XX镇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二、对加快XX镇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为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镇提出了“保稳定、抓重建、强三农、壮支柱、促发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在“抓重建”和“强三农”上狠下功夫,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四)以恢复重建为纽带,加大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特别是汶川地震损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进一步加大 投入力度,发动群众搞好农业生产设施重建,尽早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加快农村交通通讯恢复重建。三是提高农村灾害预报、处置和自救能力。

 

(五)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坚持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努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抓紧灾后医疗卫生机构重建,重点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

 

三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四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四是完善农村五保户、“三孤”人员供养救助制度,推进集中供养,不断提高供养水平。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军人的优抚政策,积极做好农村老龄、残疾人事业。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