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发展规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建设
一、社区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一) 社区文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社区文化进行了界定:“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
由此可见,社区文化的涵义涵盖了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了文化设施场所等物质文化条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又包括了村规民俗、法律规范的制度文化,以及各类社团组织。
(二)社区文化的作用
1、塑造提升的作用
由于社区文化内容广泛, 因此能够为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从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达到正确看待自身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目的,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迷信邪说, 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促进相互联系的作用
当今城市里的许多居民由于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对社区及其他人和事务不关心,这种情况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越来越少。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居民促进感情、加深了解提供了平台。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不断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使得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增强,协调了人际关系。
3、休闲健身的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娱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充实居民生活, 并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通过设立体育角, 成立健身操队、武术学校、健身健美学校等, 能够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 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区自身不够重视
社区文化建设在一些地方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投入,但在短期内又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社区文化的积极性不高。一些社区管理者认为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事,无关社区发展的大方向,致使社区文化发展缓慢。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居民的文化活动由于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发展受到了限制。此外,一些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动性不强,也限制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二)缺乏专业的社区文化工作队伍
建立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但当前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有的社区将负责其他事物的工作人员用来临时为文化工作服务,使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相混淆,造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没有分开细化,各项事业都无法有效开展。由于缺少专业的文化工作人员,且人少事杂,管理干部在工作上往往力不从心,效率也随之下降。此外,由于社区文化工作机构效益不好、工资待遇低、办公环境差、工作负担重,现有人才队伍难以稳定,更无法吸引新的人才。
(三)社区文化投资途径有限,经济主体未能广泛参与
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主要分两部分,列入地方政府社区建设的文化活动主要由国家出资, ,居民自发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则主要由社区居民自筹资金。可见,社区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未能充分吸引各类经济主体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三、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地方政府要对社区文化建设加大支持力度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比如,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要考虑社区文化场所和设施的配套,在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制定社区文化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将社区文化建设资金列入每年度的政府预算中,努力培养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骨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工作队伍
社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专业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引导。首先,应当建立一个隶属于社区管理机构的文化工作站,配备相应的工作设施;其次,要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以稳定工作人员队伍;第三,在社区文化工作站工作人员的选用上,要有严格的录用程序,保证他们是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工作队伍。
(三)让更多经济主体参与到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我们在发展社区文化产业时,不能像对待经济产物一样,要求其立刻产生出明显的经济效益,而要以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首要目标,不能因经济利益的驱动而违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文化事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种经济主体运用多种经营方式和投资渠道参与文化产业,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对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建立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共同发展、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的文化事业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阿雷恩・鲍尔德温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3]文军,唐区林.变迁与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究与现实分析.2001.
(一)社区人力资源较为缺乏和限制以及开发尚不充分
目前,一般劳动力资源的低效使用甚至闲置与高素质劳动力的匮乏是社区人力资源发展的一个基本矛盾。当前,我国各地社区有大量的闲置人力资源存在,主要有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被征地农民、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下文简称四类人群),这些群体数量多、规模大、增长快,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没有一技之长,相当一部份人处于失业状况,有工作的则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种,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些人群只有经过开发,才能变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成为有效或高效的人力资源。
(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欠佳
因为社区人力资源构成比较复杂,而且各群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如外来务工群体则都来源于全国各地.所以其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因素对开发社区现有人力资源带来了巨大挑战。从总体上讲,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很薄弱,培训规模、学院数量、师资供给、实用性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还远远不能满足被开发者的需要,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要求。
(三)保障与支持力度较弱
社区教育机构对教育培训开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构建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是最重要的。实现社区教育机构开发目标依赖于形成一套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体系,快捷的沟通平台并融入社区教育机构文化,通过对组织结构与流程优化,目标的设定与评价来形成高效的平台,推动被开发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人力资本增值,这些都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为后盾,否则人力资源开发很难保证从根本上造福被开发人群。并促进社区教育本身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多元的开发主体,不足的协同整合
目前教育局、民政局、计生办、劳动局、文明办、工会、妇联等部门是社区教育中从事教育培训的主要机构。但是,各部门、各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统筹协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欠佳.从而使联动效应和系统效应难以发挥出来。究其原因:各开发主体之间缺乏横向与纵向的联合,没有制定出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协调方案和总体规划设计;在管理与运行上也没有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与沟通协调机制,各开发主体开展的各类教育培训,主要还是以“单打独斗”为主,协同运作较少。
(五)丰富的培训内容,但系统性针对性欠缺
当前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生活保健教育等是各开发主体开展的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社区人群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使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培训内容的市场化针对性、弱势群体针对性、个性化针对性仍有待加强。此外,就系统性而言,各社区人力资源缺乏主体和教育机构,利用自己的平台,整合各友资源,对各群体开展教育培训以及多种载体的主题活动在一定程度呈现“点状”分市,其序列化、系列化格局尚未形成,缺乏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解读和分析
(一)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环节就是部门联动、行业参与
社区教育中进行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首要一环就是政府各个部委办局的统筹和联动,各行业及社会团体的配合和参与。这是由人力资源开发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的,也与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特定阶段相关。部门联动与行业配合直接影响人力资源开发中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程度、教育供给、培训项目资金和师资来源、开发成本等方面,是社区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规模效应,发挥整体优势的首要环节。
(二)依托社区教育是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教育在人力资源生成和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支撑和推动人力资源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教育的发展。其中,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阵地。这主要在以下三点体现:其一,社区教育的特有优势决定了社区教育具备开发社区人力资源的基本条件。其二,社区教育的內容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可以开发社区人力资源。其三,社区教育的宗旨和功能决定了社区教育必须将开发社区人力资源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之一。
(三)促进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是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节点
只有有机融合社区人力资源培养机制与市场机制,才能保证社区教育提供给企业、单位和社会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甚至同一地区、相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个性化所呈现;社会和社区的发展,对教育的区域化和特色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结构的多样性和优质性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导向。研究中发现,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倍受欢迎,参与培训的学员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应用于他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学员的学习成果和工作业绩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肯定。
三、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一)对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规划进行制定,并将其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规划
由各部门、各行业联合制定社区人力资源根据社区建设的实际和长远发展需求而开发总体规划,既使政府部门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发挥,又对各行业的实际需求信息和市场敏感所吸纳。规划要使各个阶段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任务、内容、类型、方式、师资及其培训、开发举措及实施等明确,定位各开发主体、机构的职能作用,制定按需要、分步骤、分层次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并且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开发。科学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开发的盲目性,避免由于无效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最后,由政府统筹,将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和社区教育规划。
(二)创建区域特色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保障就是建立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首先,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和以四类人群为主要对象的培训模式进一步完善。其次,依托现有各区县市社区教育网,对覆盖面及信息量,建立链接培训、就业、劳动力市场供需以及居民学习需求的实时信息服务体系拓宽。实现各人才市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社会培训机构、受训学员之间的信息互动。最后,培育和发展一批社区教育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中介组织。通过建立中介组织结构来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中高级层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整合社会各界资源。
(三)对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机构设立
为使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成效提高、有效避免“多头管理”,政府应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各系统、各部门开展社区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对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立,依托社区教育平台,对人力资源开发多主体并举战略实施。以此为基础,政府将各行业、社区企业和社会力量引入成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为社区教育开展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效的支撑;同时,根据区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各种相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建立具地方特色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管理机制。
(四)对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条件标准和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评估标准制定
对社区人力资源开发条件标准制定,使各开发机构硬件建设、场地、师资资质及其业务水平、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得以明确,对开发机构的办学进行规范。制定评估标准,对开发机构进行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及其成绩进行评估.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社区教育中人力资源开发行为、绩效和水平。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关系协调;国外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5-0043-05
进入20世纪后半叶后,国际社会开始提倡可持续的人类发展战略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以统筹安排各项用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研究内容的土地利用规划,成为各国各级政府为实现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实践[1]。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规划目标不一样,但如何协调社会经济活动中各土地利用主体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利益关系,却是每个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一个基本内涵,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利益集团或个体之间的协调,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又主要集中体现为三对矛盾的协调:一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二是不同行政级别之间的关系;三是私有财产权(发展权)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本文分别以这几个重要关系的协调为主线,对当前国际土地利用规划中各方利益协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总结,以期为我国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1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土地资源配置的政府管制与市场调节的矛盾,一直是土地利用规划中讨论的热点,不少经济学主张充分运用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土地与资金、劳动力等其它社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社会生产效益最大,而社会学者却呼吁加强政府对土地这种特殊商品的宏观调控,从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来配置土地资源。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各种土地利用规则,对人们利用土地行为作出相关的约束,从而在区域整体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是,土地利用规划并不是意味着对市场机制的全盘否定,鉴于市场规律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不少专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呼吁推行基于市场的土地利用规划[2~3]。
从理论分析,二者关系的协调取决于规划区域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一般认为,区域市场经济越发育,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协调潜在能力也就越大,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要考虑市场机制的影响也就越大。一个区域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主要表现在对经济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组织功能实现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取决于市场的组成和结构的完善程度,具体表现为各个市场参与主体市场行为的自由度,市场交易物品产权界定的清晰度,以及市场上的交易物品和参与主体组成上的完备度。一个完备的市场结构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工资机制、利率机制、风险机制等一系列完整的内容,其中任何一种机制的不健全,都表明市场经济不完备。因此,衡量区域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可通过其各种机制的表现能力来体现。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特别的商品,产权是否完整和能否自由流转是衡量市场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而政府对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控能力,主要取决于政府具有的制定规划能力、长期决策能力和实现规划的财政能力。Hans则进一步分解为政府决定城镇的未来发展、政府对于特别地段的发展结构有很清楚的计划、政府拥有强有力的法律能力(特别是土地征用权)、政府是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者、政府拥有自己的不动产公司、政府能调控相关市场(如信用市场、土地供应市场)等方面,并指出在政府调控占主导的土地利用规划中,私有不动产开发商,仅仅是作为规划的执行者,他们要生存就必须按政府制定的规划来做。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企业可以自己选择不同的城市进行投资,但土地开发商、不动产投资商和基础设施建造商,和制造商不一样,他们和土地密不可分[4]。
Hans还对国际上土地利用规划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从政府对土地资源宏观调控能力的大小,提出了五种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的土地利用规划类型:新北欧型、Thatcher型、美国类型、Coasian型和全球化类型。新北欧型,人们通常也称为项目导向性规划。重点项目用地或基础性项目可根据企业用地的要求,对规划进行调整。地方政府财政越紧张,企业用地的主动性越强。Thatcher型,基本上完全由市场来配置,地方政府能力很弱,这种模型不可能长久,因为当每一批投资者按照他们的愿意进行建设后,他们就会影响当地政府,支持政府使政府的权力增大,从而阻挠新的投资者瓜分他们已形成的利益。不少专家认为这种规划是政府对土地利用调控能力的丧失[5]。美国类型是指现在经济利益集团主导着规划方案的编制,旨在强化当前不动产的价值,与新北欧型比较,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规划的编制是由于企业界发动,而新北欧型是由地方政府发起,不动产商只能在个别项目选址上影响规划,与Thatcher型比较,地方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高收入群体为主的社区,某开发商发现建造一个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大型购物中心,能获较大利润。在Thatcher型下,这个项目很可能得到实施,而在美国类型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多数的现有的财产所有者认为这样会损害他们已有的利益。Coasian 型,是假设财产权非常完善和明晰,且市场信息很透明,交易成本为零,则企业界可以不需要公共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所有者要改变土地用途,只要和相关的财产所有者进行公开透明的交易就可行了,基础设施也由私有企业承建,然后向使用基础设施者收费。在这理想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似乎唯一要做的就是确定和保护财产权。显然在实践中不存在这种理想的市场经济,所以就需要规划来协调,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实践中各种交易成本,即利用规划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为此,各个体或利益集团之间如何通过合同条文来相互规定就显得非常重要,规划就是强调土地利用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与美国类型比较,最大的区别是追求的总价值最大化,而美国类型是面向现有财产的最大化(不是全部居民)。全球化类型,是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土地利用不仅限制于本地的竞争,还受到外部的影响。因此,应引入区域间的合作机制,每个地区都想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提高区域的发展竞争力。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市场调节离不开价格这个核心因素,因此,在规划编制中充分考虑价格因素,是协调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的基本要求。但要利用价格因素把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在一起,有三个基本问题需要解决[6]:一是对现行各种用途的土地价格进行估算。分析确定目前不同地段、不同区位的土地不同利用方式之间的价格差距。二是确定规划中不同土地用途之间转变的价格合理门槛。这个门槛的确定,既要考虑整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相对平衡,具有可比性,又要考虑现状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有二类成本要区分,一是与用地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七通一平”;二是与外部的连接成本,如主干道、学校、公共交通等配套建设成本。一般情况下,用地内部建设由开发商承担,而配套建设是否需要社区承担,值得讨论。一方面,进行配套建设,需要开发商与地方政府谈判,谈判结果与双方的谈判技巧及集团利益密切相关,常常是现有的利益集团具有优势,而且规模越大优势越明显,而对于新的、小规模的开发商不利。另一方面,配套设施建设成本在社区之间也存在区别,取决于现有的交通网络、学校等基础建设。因此,不同土地用途之间转变的价格合理门槛要根据地区具体情况来定。三是明确规划实施后的公共利益估算。由于规划所追求的并不是单纯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必须考虑土地利用的公共利益。由于公共利益难以量化,这成为规划中价格信号运用的难点之一。
陈美球等:国外土地利用规划中各方利益协调的研究综述
2 不同行政级别之间关系的协调
在讨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模式时,其焦点往往会集中在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其实质就是土地利用规划在不同级别行政区划的协调问题。这在行政能力越强大的国家,相互影响就越大。一般认为,“自上而下”的模式有利于强化宏观调控,而“自下而上”有利于发挥各地的地域特点。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由于实行高度自治的政治制度,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甚至各社区之间,并没有很强的行政约束能力,在全国层面、全省层面进行土地利用调控,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约束,除了土地利用规划,更主要的是诸如资源、环境部门的相关法制。
如在加拿大的Alberta省,根据社区政府条例,地方社区在土地利用规划上拥有广泛权力来管制私有土地的开发、保证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社区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追求有序的、经济的和有效的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以及维持和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社区土地利用规划是由一系列的规划组成,分为各社区必须编制的正式法律规划和可自行选择编制的非正式法律规划二类,其中正式的法律规划主要包括社区发展规划、区域建设规划和区域再开发规划,非正式法律规划涉及交通规划、休闲规划、社区规划、商业开发规划及相关的土地利用研究专题[7]。省级土地利用规划主要从生态环境保护角色来对全省的土地利用进行约束,鼓励各社区制定具体的环境敏感区、水源及流域保护区、重要鱼类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要求保护重要的农业用地,强调不能分割土地利用,要协调好农用地与其它用地的冲突、社区间的用地布局,但直接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定的政策并不多,主要是通过对社区服务设施及基础的建设投资来进行调控。除省级土地利用规划外,社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还受相关法规的约束,很多可能损害环境或人类健康的土地利用行为,都在省有关部门的监管之下。Alberta省对湿地、湖泊、江河等自然资源作出统一的规定,特别是省环境部门制定一系列有关政策,对地方的土地利用在环境保护上作出规定,另外,Alberta省能源与利用委员会和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是独立的部门,对社区土地利用规划也具有约束力,关系着对石油、天然气、煤和电能的开发利用,以及设定禁止狩猎和旅游区、造纸厂及采矿项目的审批。而联邦政府对社区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间接和宏观的控制作用,主要侧重于对鱼类保护或通航的考虑,通过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来发挥作用。
在技术上,土地利用规划的简单分区(SPZ)的提出,较好地处理了一直存在的中央与地方、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即上下规划之间的冲突,使以往上级是下级规划的“提供者”,变成了“战略指导者”[8]。顾名思义,SPZ是指只是规定简单的用途管制条例,较为宏观,规定特别要强调的用途,为基层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是突出了上一层对下一层规划的宏观指导性,既保证了规划质量,也节省了不少相互之间的谈判成本。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的VPPs就是一个成功的运用例子。
维多利亚的规划体系,源于英国的城镇规划实践,并融入了美国经验,其特色是既强化州的调控能力,又保证了地方政府的实施及管理能力[9]。1996年,通过了《规划与环境条例 1996》,提出了《维多利亚规划条款》(VPPs),确定了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全州的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活水平的提高、造福于全维多利亚人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例要求维多利亚所有区域要按规划方案实施。规划方案是在条例指导下由规划大臣组织编制的关于土地利用与开发的法律规范,包括战略目标和相关条文二部分,其中战略目标包含土地利用的简明陈述、评价和确定,开发与保护政策,以及政策的实施,所有的土地利用变化都要符合州和地方的发展战略,在表述上,州土地利用政策更加广泛、宏观和长远;而地方土地利用政策则具体、微观,甚至与特定的地段相联系[10]。明确要编制《社区战略报告》(MSS)作为各地编制规划的依据,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规划思路:全州统一规范、格式与要求,地方在统一要求下,可充分考虑各地的特色进行规划编制。在VPPs中,明确了对全州适用的标准,这些标准条款包括州政策、32个用途分区、22个覆盖层、60个特定条款、12个一般条款[11]。而MSS必须在《地方规划政策框架》(LPPF)编制,LPPF则在《州规划政策框架》(SPPF)的指导下完成。VPPs明确规定SPPF确定全州土地利用和开发的基本原则,叙述重要的州发展战略,从居民点、环境、住房、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特定用途与开发六个方面罗列了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对全州规划方案编制提出统一要求。LPPF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制定社区发展战略和地方规划政策,明确了社区土地利用与开发的主导方向。MSS则包括社区发展战略计划、土地利用与开发目标、发展战略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关系的简要介绍、土地开发利用机会相关限制的总体说明、明确与SPPL及区域内其它社区的战略发展关系等等。
用途分区比较灵活,更多的是允许使用,只规定少量的限制使用,采取二级分类:一类用途包括居住用地(进一步细分为五个二级类)、工业用地区(进一步分为三个二级类)、商业用地区(进一步分为五个二级类)、农村用地区(进一步分为三个二级类)、公共用地区(进一步分为十一种二级类)、特种用地区(进一步分为五个二级类)。用途分区控制着土地的利用与开发,每种用途分区包括本区的目的及利用中相关要求,并罗列了三种利用说明(不含开发,开发的要求另外规定):一是不需要批准的用途,二是要求得到批准才可使用的用途,三是禁止使用的用途。
VPPs只是为规划提供了标准规范和模板,不是规划方案,更不是对全州土地利用结构的具体要求,各地还是要制定规划方案。VPPs对各地的规划方案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各地编制具体的规划方案时,只允许在VPPs中选择适用的用途分区和覆盖层,不允许自己设计或对现有的进行分割;规定了规划方案的内容结构(包括目录、使用指南、SPPF、LPPF、用途分区、覆盖层、特定条款、一般条款、解释、综合文件、修改说明),并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甚至对排版格式、文字使用、标点符号都作出了统一的规定,如规定不能使用古词、法语单词、不确定的同义词,用“must”或“will”,而不用“shall”,用“show”而不用“demonstrate”。
3 土地发展权与公共利益关系的协调
早在19世纪中期英国因工业化带动的城镇化发展时期,考虑到公共的健康和利益,政府提出对私有土地使用的控制和监督,首次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思想,就出现了政府对土地公共利益调控与土地私有权力保护之间的冲突[12]。
为了更加地处理好土地利用公共利益与私有财产权保护的问题,公共参与应运而生,且成为了一条最基本的土地利用规划原则,使规划不只是公务员的事,平衡了公众利益与私有财产权益的关系,且让规划在实施中有了良好的基础[12]。
德国的技术合作公司(GTZ)把土地利用规划直接就定义为是基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不同土地使用者的对话与谈判,是一个相互充分交流与合作的过程[13]。把公众参与视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并通过多个规划实践,总结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经验,如事先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参与者的兴趣、适当考虑讨论项目之外的因素和政府服务功能、具体参与方式要考虑当地的文化与传统、尽量采用直观可视的工具(如航片、地图、三维立体图)、根据规划的工作步骤,一步一步地推进。由英国考古委员会组织编制基于保护历史遗产的土地利用规划时,同样离不开公众参与,除了吸收相关土地所有者参加外,还邀请多个国家非政府组织参与,相互讨论形成统一意见[14]。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对一个规划委员会的工作好坏评价,不只是规划决策是否明智,还要看吸纳民众参与的多少。公众参与积极性也高,他们以能为社区发展发表意见感到自豪。在参加具体讨论之前,他们常常和邻居、朋友沟通,了解大家的想法,甚至会开一个小型的讨论会,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形成一个共同建议,并确定向规划委员会反映的具体方式[15]。在加利福尼亚政府法规布朗条例中[16],明确规定公众有权参加各种公开的会议,特别是涉及多数人利益的会议,公众有权旁听和评价相关规划事项,有权得到相应的会议材料,可以对会议进行录音录像,参会人员没有登记的义务,即使要作登记,也是自愿性的。规划委员会在重要会议召开之前,也必须在72小时之前把会议时间、地点和议题通告相关人员(特别重要的听证会需要提前10天)。为了保证会议的有序进行,对公众发言的时间规定了一定的限定,并不允许发表重复或与会议主题无关的意见。条例甚至还详细说明如果会议争议太大无法继续进行时,要进行清场,但新闻界的人员和有关的部门工作人员可以留下,会议主席无权制止发言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对规划委员会的评价[17]。在加拿大的Saskatoon市,为了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社区服务部开展四项工作[18]:一是在地方社区协会的指导下,在每个街区成立了地方公民委员会;二是对每个地方公民委员会的成员进行规划方面知识的免费教育与培训;三是对重要的街区制定地方区域规划,分析街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反映在土地利用上的问题;四是对每个街区逐年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如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分析、家庭收入、就业水平、私有财产、犯罪记录、社会救济人口比例。让人们对现状有一定客观的认识,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各种规划决策的讨论会上,反对的声音比以前少多了,而且由于公众对规划有了充分的了解,土地利用的申请者也能非常规范地办理有关手续。
韩国的“限制发展区政策(RDZ)”,由20世纪70年代提出之初,受到土地所有者和开发商的普遍反对,到现在被公众普遍接受的转变,也充分说明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19]。在1971年,韩国官方引入了限制发展区政策来防止城市之间发展连成一体及城市的无序发展,由于这个政策影响了私有财产权,受到土地所有者和开发商的普遍反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由中央政府推行的RDZ政策的改革,提出了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规划,认为公众参与的土地利用规划是解决私有利益与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矛盾冲突的最好办法。为了让公众了解规划的重要性,政府加大了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并在分析可持续发展、财产权和公众参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原则:自然环境的保护、经济增长中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小化及减少废物产出量、地方经济充满活力和多样化、满足人类的需要和社会公正、社会公平(含代际公平)。强调私有财产权的使用,不能破坏环境,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应最小。从2000年9月开始,RDZ改革进入了国家与公民相互协商的新的阶段,人们普遍对限制发展区政策持支持态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Enemark, S.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Capacity Building and the Nature of L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R]. FIG Working Week, Paris France, 2003.
[2] Staley, S R and L Scarlett. MarketOriented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Tools for the 21st Century[J]. Planning and Markets 1998,1(1):11~17.
[3] Luger, M I and Temkin K. Red Tape and Housing Costs: How Regulation Affects New Residential Development[M]. New Brunswick: Center for Urban Policy Research,
Rutgers University, 2000.
[4] Hans L. Marketoriented Landuse Planning: A Conceptual Note[J]. Planning and Markets, 2002,5(1):42~50.
[5] Thornley A. Urban Planning under Thatcherism: The Challenge of the Market[M]. London, Routledge,1993.
[6] Paul C, Stephen S. The Introduction of Price Signals into Land Use Planning Decisionmaking: A Proposal[J].Urban Studies, 2005,42(4):647~663.
[7] James S. Municipal Powers, Land Use Planning, and the Environment: Understanding the Public's Role[M].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2005.
[8] Stoker G, Young S. Cities in the 1990s[M]. London, Longman, 1993.
[9] David M, Michael B, Trevor B. Assessing the Role of Land Use Planning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R]. FIG Working Week Athens, Greece,2004.
[10] Eccles, D and Bryant, T. Statutory Planning in Victoria 2nd ed[S]. The Federation Press, 1999.
[11] dse.vic.gov.au/planningschemes/VPPs/ordinance/amlist.pdf[EB/OL].
[12] McAuslan, P. The Ideologies of Planning Law[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79.
[13] Amler B, Betke D. Land Use Planning Methods, Strategies and Tools[M]. Deutsche Gesellschaft for Technische Zusammenarbeit (GTZ),1999.
[14] CBA.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in Strategic Landuse Planning for the Historic Environment[R].2003.
[15] Noelle M, Christine A. The Power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on Land Use Decisions[M].Millstone Watershed, 2004.
[16] Office of the Attorney General: The Brown Act[S].2003.
[17] League of California Cities:Planning Commissioner's Handbook[S]. 2004.
【关键词】文化认同 生态旅游
社区参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44-02
一、中外研究综述
社区参与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的简称。在国外,社区参与理论主要由墨菲在20世纪80年代所倡导,随之,西方学者将社区参与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规划方法纳入研究视野。1980年,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首次提到了社区参与生态与文化旅游的概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再次定义生态旅游,指出了它的两个重要内涵,即“负责任”的旅游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的旅游。2002年联合国“生态旅游年”,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主持召开了世界生态旅游峰会,会议提出“要使地方社区成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主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在国外学者所做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试图设计出有效的手段来鼓励居民参与旅游规划过程以及如何使当地旅游持续发展与社区持续受益得到平衡。在社区参与旅游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则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问题展开论述,有些研究方法和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以分析我国的相关问题。
我国学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寻找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着手研究旅游和目的地社区间的互动关系,从社区参与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失衡,寻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方案。保继刚、孙九霞将社区参与定义为: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体现社区对旅游发展的责任和对发展成果的分享。如何使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这一不可或缺的机制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良性运行,国内学者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视角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与论证,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认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要进行全方位参与,才能分享旅游带来的各种利益,才能有助于生态旅游的成功。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社区参与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和宏观的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
二、文化认同对广西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影响
广西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从旅游大省发展成为旅游强省,且将建设生态广西作为构建和谐广西的重要内容之一,出台的《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2011-2020年为全面建设和加快发展阶段,建设目标包括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其中六大领域的任务之一为建设生态文化体系。2012年5月至7月,广西组织县级住建、文化、财政等部门对区内的500多个村落开展了入村调查。经自治区专家评审组评审,确定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的传统村落195个。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广西有39个村落入选。入选的39个村落中半数发展了生态旅游,并通过生态旅游的建设使得传统建筑风貌、村落格局得以保存,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区别在于游客置身于自然生态场域进行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因此更需将支配人类行为的思想准则与价值取向的文化认同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并由社区参与进来,在旅游活动的开展中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对环境的负影响保持在最小限度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基于文化认同的广西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
三、基于文化认同的广西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构建
生态旅游吸引物以自然环境为基础,而所有的自然环境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因此在生态旅游地,“文化”是以隐性或更多地是以显性的形态表现出来,与此同时,文化也成了生态旅游吸引物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文化认同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提出的, 后被其他学者广泛运用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文化认同”理论随之也进入了旅游研究的视阈。文化认同成为个人或者集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以同一感凝聚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基本原则为:首先,当地社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参与权、决策权,能参与到生态旅游设计、发展规划以及日常管理,并由当地社区反馈生态旅游开展的情况对环境承载的影响,以此作为生态旅游发展规模和程度的依据。其次,当地社区应为发展生态旅游的最大受益者。生态旅游收入大部分保留在当地社区,用于旅游造成的各种生态影响的补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再投入。通过非政府组织或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社区发展基金, 提高当地社区的教育水平、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和完善基础设施等。再次,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取缔原有的不符合生态保护的生产活动,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即是参与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中,从而在深层次上提高社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积极性,降低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只有居民的直接参与和治理,才能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从而有效地整合与发挥社区自身的各种资源。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从构成广西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行为的主要影响因子入手,构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当地社区居民+政府+专家学者+生态旅游文化传播中心+旅游经营者。每一个参与方都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当地社区居民是资源和劳动力的提供者,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动植物物种知识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地缘优势,作为地方文化的创造者和历史的见证人,他们保持着浓厚的族群特色,通晓地方文化内涵,文化的活态传承成为生态旅游不可或缺的旅游吸引物。鼓励和引导当地社区居民全方位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将有效地保障生态旅游的原真性,让生态旅游者获得独特的体验。因此,生态旅游开发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保护意识。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
政府主要负责生态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协调生态旅游项目和该地区其他项目的关系,协调旅游经营者和当地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提供市场研究和市场营销支持;在政策层面起重要作用,比如提供特许经营权、当地社区居民导游许可、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企业出台减免或推迟税收等政策。
专家学者包括旅游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主要负责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生态旅游影响研究、建设项目的论证和评审等,以及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生态旅游文化传播中心作为一个咨询机构,成为文化传播、培训和技术援助的源泉。在广西这样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省区,为避免盲目或过快开发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破坏,应从政府层面提供专项基金支持,或由政府搭台,吸引环境保护或文化保护NGO组织参与。一方面将当地生态旅游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整理和宣传,尤其是向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传递当地文化,引导他们尊重并认同当地文化;另一方面,组织当地社区居民参加有关生态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居民的旅游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居民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生存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对原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旅游经营者具有资金、商业运作、市场营销、旅游服务等方面的经验。通过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和市场开拓,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最具行动力。但由于经营者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与当地社区居民发生摩擦,也最有可能违背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
在这个模式构建中,文化认同是各参与者的黏合剂,某种程度上说,文化认同是一种资源博弈的工具,它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这种共识和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想准则与价值取向。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以其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将人们整合进一个共同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文化认同成为联系个体、维持群体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追求的是旅游业、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及区域振兴三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它的合理运营与科学管理涉及当地社区居民、政府、专家学者、旅游经营者、社区精英等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构建,这些利益相关者存在明显的文化异质性,模式构建中强调当地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彰显社区精英的主导作用,加强专家学者的教育、培训及引导功能,政府从政策和监管层面开展指导,旅游经营者不局限于争夺直接的经济利益,而拓展其他间接收益的获取。而基于文化认同的决策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最佳选择。文化认同可一定程度上规避经济利益差异对于各利益相关者的直接影响和制约, 从而保障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实践的有效性。生态旅游文化传播中心将在一定程度上修正由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偏离的生态旅游发展的本真。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一个长期的、困难重重的过程,但却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社区参与不仅能够使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得以复归和保持,让文化认同凸显,从而萌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还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
【参考文献】
[1]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论坛,2008(8)
[2]童晓娇.生态博物馆的社区参与模式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5)
[3]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 2006(7)
[4]刘静艳,韦玉春,黄丽英,等.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J].旅游科学,2008(4)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等学校科研立项项目(201204LX599)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加强提升;管理水平
1 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贡山实际情况建设必要的界桩、界碑、标牌、保护管理点、巡护步道、监测站(点)、管理站,购置配备必要的设备。为保护区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奠定基础,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使森林资源得到恢复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的保护,为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创造条件。配置一定的管护、监测、科研、交通设备,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能力。
2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要强化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推行关键岗位培训,加强各类人员的业务培训,鼓励在职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改革和完善自然保护区人事管理、工资、奖励制度等,激发人才活力;自然保护区要根据需要,吸纳大学生、研究生。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制定人才发展和培训计划,并将人才保障作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之一。组织开展一些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尽量为职工创造和提供各种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组织职工到其他保护区进行考察学习。
3 积极争取支持,理顺管理体制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事业是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由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投入。但是,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保护区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没有规范的投入渠道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应结合贡山实际情况,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使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费、人员社会保障以及保护对象造成的损失补偿等分别纳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4 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社区产业
积极促进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自然保护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引导和帮助群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型产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社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带动周遍社区发展产业,减少周遍村民对保护区的依赖,在现有的草果、花椒、木瓜种植,山羊养殖等方面,可实验性的建设一个生态旅游山庄,大力开展养蜂业,进一步发展林下种植业(如:林下种植三七、石斛等)。积极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经济。
5 搞好科研监测工作,完善巡护制度
通过建立保护区监测样地,提高保护科研能力,在保护区不同的植被类型上开展样地监测活动,能更加全面的了解保护区内动植物生长状况。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强、能详尽反映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的地段建设固定样线、样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监测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组织开展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的监测工作。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定位观测站点建设,积极开展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重点加强对较少物种的监测,特别是加强戴帽叶猴及贡山特有种的监测,做好保护区三期建设项目,借助三期项目完善监测基础设施。
6 加强保护区宣传教育力度
逐步建设保护区宣传教育网络,制作保护区宣传画和宣传册,定期不定期的利用广播、电视宣传保护区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区、支持保护区建设、参与到保护区的管理,扩大宣传面,提升保护区科研管理水平。广泛深入地开展保护自然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和全民的自然保护意识,为建设自然保护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及组织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利用各类标本、模型、图片和录相等,向人们普及生物学、自然地理知识等,接受直观的现实教育,提高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建设宣传教育基地。
7 严格管理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活动
保护区的资源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和谐统一,不得对主要保护对象造成危害,不能超过环境容量和自然承载力,更不能对自然保护区资源造成破坏。开展资源利用活动的自然保护区,必须有经批准的总体规划和颁布实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或办法。在保护区实验区开展资源利用活动,要对允许利用的资源种类、数量、范围、时段和方式等,编制资源利用方案或生态旅游规划,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评价,经科学论证和批准后组织实施。
8 加强档案、信息管理
要认真收集整理研究成果、监测数据、巡护记录和科考报告等资料,建设和完善档案、数据、信息管理设施,应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建立数据库、档案室。建立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与国际自然保护区的联网。
参考文献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依法划定、建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防止生态恶化与物种减少的重要措施。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巨大成就,为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屏障,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10年止,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4944万公顷,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9%。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同时,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经费投入不足,也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作用,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重要课程。
1 现行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性质、地位不明确、造成监管职能缺位
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没有明确规定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性质,而法律赋予的执法权利又非常有限,在资源保护管理上,造成执法困难,也导致对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盗猎、盗伐等违法行为打击不力,使保护区内的资源和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1.2 社区关系矛盾较为突出
我国很多自然保护区是在高度行政指令下建立的,缺少当地社区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缺乏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联系,成为保护区管理体制上的先天不足。例如,保护区机构面对大量的社区问题没有得到授权而无力加以解决;社区群众的利益没有正常渠道得到反应,缺少有效的组织机构,站在自然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上行使协调职能等等。
1.3生态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协调
目前部份自然保护区存在多块分割管理致使责权利不明确,各管理部门为了追求利益而盲目开发建设,甚至出现将旅游开发到核心区的现象,无序、过度旅游开发导致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威胁自然保护区的生存与发展。
2 加强管理,提升保护区价值
2.1加强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自然保护区的性质、范围和功能分区,不得随意撤销已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确因国家立项核准的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必须对自然保护区调整的,要从严控制缩小保护区及其核心区、缓冲区的范围;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要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环境保护部和相关部门备案。
2.2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项目监管
各主管部门应严格限制涉及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开展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展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得影响其功能,不得破坏其自然资源或景观。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对项目可能造成的对保护区功能和保护对象的影响作出预测,提出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切实保护好区内的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防止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负面影响。
2.3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应把自然保护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经费列入相应级别的财政经常性预算,切实予以安排。同时,国家应建立完善的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对保护区资源使用者征收资源使用费,专门用于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实现水源地下游对上游、保护区外对保护区内、开发经营者对保护者的补偿;其次要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补偿力度,参照森林生态补偿基金的模式,建立草原、海洋、湿地等重要区域的生态补偿基金,不仅用于基本管护,还应将资金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征收托管、生态移民、当地社区发展项目、生态保护建设项目、保护区能力建设和科研项目等。
2.4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体系
要在开展全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状况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统筹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将河湖、海洋和草原生态系统及地质遗迹、小种群物种的保护作为新建自然保护区的重点;推动自然保护区类型和空间布局优化,把应该保护的区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好、管理好。在空间布局方面,一些地区因开发较早,人口密度过大,很难建立面积相对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今后应充分考虑建立一批小型保护区,增强自然保护区间的联通性,努力形成“自然保护区群”。
2.5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
深入开展各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查处保护区内各类违法违规开发建设行为,切实消除自然保护区的威胁。对于管理不善、保护不力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于环境和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不再符合条件或失去保护价值的,要给予降级或撤销处理;对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自然保护区降级或撤销的,要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任期目标管理。
2.6加强国家扶持,制定优惠政策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鼓励。自然保护区多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居住环境较差的地方,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吸引从业人员前来服务,例如对家属的安置、福利待遇的提高等等。同时,国家应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性引导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自然保护区与地方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贷款优惠、产业拉动、技术支持、供水供电优惠等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需要政府给予协调和关心,各利益部门达成共识,才能为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方便条件。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管理,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是研究物种生态系统的需要,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管理,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只要方法得当,管理有效,相信未来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 结束语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维护对于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华明.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保护对策研究 [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 胡一民.开展生态旅游切勿影响环境 [N].安徽日报,2009.
黄山市屯溪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
(一)城市概况
屯溪区地处皖南,是安徽省黄山市的市辖区、市政府所在地,是黄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中心,也是著名的徽州文化的“集中地”和著名的旅游城市。面积约为2496km2,下辖4个街道办、5个镇,现居住人口约20万人。屯溪区属近年来伴随旅游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区,由于优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其外来人口较多,人口异质性较强。同时盆地性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人口的分布与居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中心城区人口集中,社区相对较多;周边城区人口分散,生活方式多样。一方面,黄山市屯溪区的人口规模、城市发展特点同大多数新兴城市一样,都是伴随改革开放与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兴起,城市既现代又传统,城市社区大多属于依托房地产开发而产生的商品小区;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方式改变所引发的文化娱乐、人际互动、生活服务等问题如何通过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解决,这是很多中小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由此可见,黄山市屯溪区所面临的问题在我国中小城市中具有一定的显著性与代表性,其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亦对丰富社区社会组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屯溪区社区社会组织的现状
根据笔者2011年对黄山市屯溪区所进行的社区社会组织调查,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区通过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的各种社会组织共有431家(政府性社会团体20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30家)。其中已登记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有6家,仅占全市社会组织总数的1.4%,主要涉及文化、教育、体育、社会安保、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领域。当然,调查中也可能存在着部分社区社会组织未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的情况。从社区社会组织的产生、运作过程来看,屯溪区社区社会组织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松散性、“草根性”和自发性特点。调查也发现在屯溪区社区社会组织中,社区社会组织规模有限,一般的组织人数基本上都在30人以下,组织形式也比较松散。其活动内容也集中在社区的文体活动上,对其他的活动涉及较少,活动方式较为单一。
(三)屯溪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客观地讲,目前屯溪区的社区社会组织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与社会对社区社会组织的需求与期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比较,还是与国内大城市较为成熟的发展态势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通过笔者的调查,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资金普遍匮乏
资金来源与构成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运作、价值发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区社会组织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除应满足社会需求以外,更要有政府的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关爱。一般来讲,社区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或项目资助,二是募捐收入,三是会费和其他经营性收入。在调查过程中,社区组织成员反映最多的问题便是资金的缺乏,因为缺钱很多组织没坚持几年便解散了。例如在夕阳红志愿者协会,成员们数目相对较多,成员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由于只有大型活动才可能有来自政府的部分赞助,平时进行的一些常规小型活动及成员的路费、杂项开销只能组织成员自行负担。这对一些退休干部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相对收入较少的一部分组织成员如退休工人、低保户等来讲,这些零零碎碎的开销就是项负担。这直接影响了成员活动的积极性和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有完善的、匹配的法规政策为社区社会组织保驾护航是其维持发展的重要前提。从目前我国关于社会组织的法律与政策框架来看,有关社区社会组织的法律还很缺乏,即便有,也存在着法律位阶不高、涵盖面不够、操作性不强且相关条款彼此缺乏衔接与协调等问题。而政策的善变性就更难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坚实的制度性保障。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政策创新方面,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相对视野更为长远,一般都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措施纳入城市社会改革规划之中。如北京市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工作行动方案》规划称,到“十二五”末,北京市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覆盖到所有城乡社区,社区社会组织将超过8000家。每个城乡社区至少拥有3个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这一标准是目前的2.4倍。“大力培育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是《方案》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方案明确指出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地位及建设目标,为北京市的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2]而类似屯溪区这样的中小城市由于自身的发展特点限定了其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可能同时面临多项改革压力。而传统的发展思路与执政理念亦决定了地方政府必将经济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而比较容易忽视来自社会领域的改革,忽视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因此,对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缺少制度性支撑,这种局面不仅使社会组织的管理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还可能造成少数社会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长期得不到及时惩处,社会组织成长和运营的环境受到污染。
3.组织规模小、类型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在屯溪区已有社区社会组织中,正式注册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所占比重相当的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我国注册社会组织本身难度就比较大,按照目前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要想获得注册,除了要符合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登记规定的要素(如3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同一行政区域内业务范围唯一)以外,还必须找到一个业务主管机构。而业务主管机构往往没有太多利益可图,却很可能面临未知的麻烦,显然,这个“婆婆”并不好找。致使大量社区社会组织游离于合法社团法人管理体制之外。没有了官方承认的正式身份,社区社会组织要开展活动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发展的规模也不好扩大。除组织规模不大,组织类型的单一化也是困扰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问题之一。在这里,组织大都集中在社区的文艺娱乐上,如艺术团、合唱队、舞蹈队等,除此之外,社区政府组织也更加倾向于扶持政治宣传类的组织。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政府及社区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旦未能把握指导的界限,很容易使其自主性、志愿性下降,而抹上了强烈的官办色彩。也间接造成了社区居民最需要的生活服务与维权服务类社区组织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整个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已有社区组织居民参与性不高,组织的独立性与自治性较低;另一方面,未有的组织社会需求却异常强劲,政府导向性明显。
4.建设模式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不同特征,决定了其要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模式所遭遇的困难异乎寻常。然而,中小城市在此方面的经验积累相对不足,社区的建设者没有明确类型可以模仿遵从,虽然在实践中干出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缺少理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的后期发展的智力支持问题仍然是困扰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硬伤”之一。从社区组织内部来讲,屯溪区从事社区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偏低、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且大多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其工作方式往往以行政方法为主,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对于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不能够做到有效协调和处理。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任务繁杂,一些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向社区社会组织下派许多行政性任务,致使社区社会组织的工作陷入了疲于应付、缺乏创新的境地。少的可怜的运转资金,连维持正常运转都比较困难,更无钱对提高人员的素质进行投资。
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的问题诊断
(一)发达国家及部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
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有一个基本前提,即社会结构必须给予社区组织以足够活动的社会空间与资源。政府应将部分社会责任开始下移至社会组织,并尝试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3]在资源提供、注册登记、税收、信贷、日常监管、资金扶持、购买服务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形成发展合力。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香港)等,在长期的社区实践过程中,探索与积累了一些较为完善的培育发展社区组织的政策与管理经验,[4]主要体现在:(1)认为应在国家“培育与监管并重”的总体发展思路基础上,有所侧重地选择适合地方特点的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政策大环境。(2)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社会组织行政管理体系,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管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结合社区需要与实际,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划。[5](3)改革社区组织的登记管理方式方法、降低登记门槛,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对社区社会组织全面实行登记备案制度,推广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的双轨管理体制。[6]
(二)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的问题诊断
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经验、模式比较,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既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诸如资金、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服务定位等,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诸如公民社会发育迟缓,社会资金薄弱等困难,也有着新建社区历史包袱轻、社会领域改革压力与阻力相对较小、政府购买服务成本小、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较高、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等有利因素。如何立足当地实际,将有利因素转化为现实发展动力的条件与机制,这将是破解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的突破口。
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对策
(一)健全与完善扶持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与法律环境。国家应在“扶持性培育与引导性发展相结合”的总体发展思路基础上,有所侧重地选择适合地方特点的政策,优先突出培育政策在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政策大环境。对诸如目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经费短缺、资金获取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应从制度创新上寻求解决的思路。(1)完善社区社会组织行政管理体系,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管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设立社区社会服务中心,实行政府指导下的分类管理。明确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优化组织的布局。对于社区居民有迫切需求的社区社会组织予以重点扶持,形成结构合理的社区社会组织结构。[7](2)对现行社区社会组织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诸如改革社区组织的登记管理方式方法。另外,法律应明确国家对社区社会组织在资金扶持、购买服务等方面有关的优惠政策问题,使之扶持资助制度化、法律化。可以尝试对一些社区组织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大胆突破,先行先试。
(二)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需进行一定的“组织孵化”
由于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育尚缺乏独立成长及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扶持与孵化。包括资源提供、实施政府购买与补贴社区服务、扶持社区组织发展等内容。探索适合地方特点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充分利用与整合政府、地方高校、社会组织团体、企业等各层面的资源与优势,形成多方良性互动。各中小城市可以“宜居城市”创建等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组织孵化”的模式与机制,并提出完善政府职能转移与购买服务、部门对口培育、社区牵头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的培育发展机制。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对孵化培育的具体形式、路径和措施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与人员参与社区发展急需的、能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困难、可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各类社区社会组织。[8]
(三)加强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与发展创新
针对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运作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要重点围绕“五自”,切实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能力建设与制度建设,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创新相关管理制度。(1)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组织运作透明度。(2)对于社区组织中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加大政府财政补贴以保证社区社会组织非营利性,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尤其对接受社会捐赠的建立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监督。(3)以开展诚信与自律建设活动为契机,促进社区社会组织自律机制的形成,建立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吸收相关专业优秀大学生从事社区社会组织活动,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服务居民的能力与水平。
(四)探索中小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新模式
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应根据不同的社区特点,立足地方,因地制宜地提出“一社区一品牌”的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各自社区组织建设品牌。创新社区社会组织成长机制,为社区居民打造“有事不出社区”的“15分钟快捷服务圈”。根据社会特点与类型:一是在农村社区中构建“中介型”社区社会组织。针对农民需要,形成“中介型”的社区服务中心。二是在城市社区建立“型”社会组织。主要承接由政府下派的各种行政服务和满足居民需求的便民服务等。三是在村改居型社区中构建“综合型”社区社会组织。可在村改居型社区建立类似公共事务管理协会这样的“综合型”组织,下设各类服务中心,如行政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承担社区居民各类服务需求。(1)结合地方文化,对有助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文化因子进行大力扶持与宣传。诸如地方文化中的“互助组”“村社”等概念赋予新的时代内容。(2)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为基础,将大力扶持“枢纽型”社会组织与“草根”社会组织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给社区社会组织“松绑”,释放出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重点培育发展以下几个领域的社区民间组织,诸如文化体育类、就业服务类、社会事务类、社区维权类、公共服务类等,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困难。(3)弘扬志愿者精神,不失时机地创造就业机会。发挥学生与老人参与社区组织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年轻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现就业,使老年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论文关键词:公共选择 山区农村 经济 协同发展
山区迫切需要科学地开展综合开发。农民拥有充分的主体性,广泛而深刻的参与性,使得农村改革发展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绩效良好,既体现了让农民提高收入的政府治理、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农民也对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和社会多方利益主体得益显著增加。但是各种矛盾的产生导致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一、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矛盾及其成因
1.山民的贫困与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权利缺失
权利缺失,是从资源匮乏和机会缺乏角度理解的,有剥夺与排斥之义。农民的权利贫困则是其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权利、机会的缺乏所致。恶劣环境下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济波动、社会混乱状态下,山区农村贫困者的脆弱性更易受到冲击。经济、政治和社会诸领域被边缘化;土地产权处置、资源分配、就业、教育、医疗、社保都无发言权,少有受尊重(如盲流、泥腿子、农民工等称谓)、被禁止利用新的经济机会(如只能被局限在脏、重、累、险工作领域)。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二元结构,进城农民工只能在条件差、工资低的次级市场上寻活计,是城市的编外国民,很难实现市民化的成功。
2.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权利缺失与发展的制度性陷阱的形成
导致三农问题的根由是农民的权利贫困,不能与市民平等享有诸种发展的实际权利。事实存在的各种农民负担重、被多名目的乱收费、土地权益受侵害等基层政府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使得农民新一轮贫困的外在不利因素较多产生,都渊源于农民的权利贫困,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走上全面小康社会的制度性陷阱的根源。
二、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1.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开发的山地生态化产业集群模式
基于中观经济学范畴的山地资源系统开发,山民有权和机会回归各主体地位,各利益群体利益协同,知识和方法协同,各资源横纵向协同,短、中、长期时间协同,空间协同,方式方法协同,体制与机制协同,科学和技术协同,是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的本质意义。
按照协同发展的实际需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整体规划与宏观调控,制订有利于整体协同与引导控制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等控制参量,建立必要的区际协同发展组织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同系统自组织的形成与顺利推进,以保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要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跨地区产业的互动与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既要避免和消除村民主体被排斥在外,也要避免地方政府所主导形成的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而缺乏竞争力,造成资源浪费。地区协调发展过程中,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协同性加强,通过产业互动实现区际互动,实现五个统筹。区域协调机构的有效性取决于协调机构具有超省市行政区组织的权力。超越行政区经济桎梏,以市场和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的纵向、横向联系,实施国内、国际区域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因为西部山区广泛存在着与国际交界的地缘区域。政府可建立超省市行政区的组织协调机构予以指导、协调,使产业组织间有机协同。否则难以全面有序和稳妥高效地推进区域合作的发展、区域市场的建立,具体应由国家相关部门或新建的专门协调机构履行有关职责。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基于公平、效率和充满利益主体活力的城乡空间协同,才是符合城乡空间发展序规则的基本要求的。
2.循环山地经济开发融合的模式
这是基于不同类型下的山区人地关系结构类型,因地制宜,既能发挥区域优势,又实现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和谐关系构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发过程中,为了不走城市的生态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老路,应该在规划时,特别考虑到:由传统山地经济开发模式向新型生态、循环山地经济开发模式转变。区域发展规划中,从产品制造资源开发货品消费终端治理,都不应将三废品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因而影响到人/动植物类,而是一开始就应从物流管理上采取回收物流的作业流程,使其废物利用,循环一利用再循环再利用。
产业组织内部的物流管理,产业组织之间、各利益群体、各区域之间横纵向上,则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使内源和外源都达到最佳境界,实现时间、空间、结构、环境、效益、公益、发展、规划、管理和服务的最佳配置,以及最优结果。
3.山区农村经济开发的协同管理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是巨大的,只是尚未将其潜能发挥出来。低成本、差异化、要素管理协同,可实现山区农村山地资源系统开发的实物产品价值、供旅游观光的产品美学价值与产业经济质量提升。基于中观经济学范畴的山地资源系统开发借助山体的垂直立体分布及其地面上的动植物、叠山美、石山美,以及四季和二十四节气更替等所能发挥的景观、景区和景点,结合人文地理,从山地审美角度,开发旅游、休闲、度假的经济形态,将山地产品的物理性与审美特征和效果体现出来,在城市产能产品过剩、乡村环境生态化以及人们向往空气清新、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的条件下,非物质的经济品比物质化产品更有较高价值。
在山地资源开发系统中,将山地资源系统开发的物质形态与其非物质形态结合与联结,采取种一养一殖一畜一牧一渔一农一林一科一工一贸一城市规划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可实现山地区域的优化发展。
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
1.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结构优化及其驱动力
实现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与山地人地关系系统结构优化,取决于外部驱动力、内外部交互作用的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环境变量的交互作用。特别是人地结构类型I、II、III、Ⅳ的递升型变迁,更需要四种力的共同驱动才能突破贫困落后山区的发展瓶颈,改进其发展性状。
(1)外部驱动力
目前的逆向流动,我国山区和山民似乎成为我国城市和市民的殖民地,发达区域的人流、物流、资流、信息流、技术流和服务流不断流向山地,各层面上的制度安排、体制、宏观政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的税收变化和输入,常在宏观上改变森林、矿产、能源、土地等权属关系、人口数量素质及价值观。公正公平和安全可靠的产权关系,改善山地基础服务设施,推动人们采用新技术、新工具、新品种,使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聚变。
(2)内部驱动力
因体制和机制设计使然,越偏远贫困山地如果没有外力驱动,缺乏足以诱发山农留守家乡土地劳作和生活的利益机制,他们宁可选择到城里参与市民建设大都市,而非新农村建设,只能在一定外力寻引下,内部驱动力才可转化为结构进化的促动力。
2.单一型向复合型开发的山地人地关系
山地拥有丰富的水、矿产、森林、动植物和土地等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甚至起着某种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取决于社会经济资源对自然资源的作用效率。现代社会中资源的概念迅速扩展,人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生态等越来越明显地交织在一起。
随着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空前的应用,信息技术本身已经在全球溶入国民经济、乃至人们的生活之中。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信息已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支撑信息技术平台就是计算机、通讯技术,其具体表现基本形式就是数字化。一方面信息作为资源必将通过交流才能产生价值、另一方面信息作为资源在现代经济活动、人民生活中蕴藏巨大的需要,这就势必需要一个数字化的平台。包括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岛、数字细胞等概念的提出,无非都是为数字化信息在各个不同空间区域为信息共享、交流及延伸出来的服务提供系统通道。
有概念认为信息要进行广泛的传播,是需要社会有机的综合,社会的空间依赖人们生活和活动空间是城市,体现信息化的城市骨干网;城市骨干网与下一级应用子网的连接能通路,重点在系统网络体系的构造,或作为基础的支撑,为各个应用的基本单位社区提供连接。而信息交流和产生价值需要具体的应用层的支撑,这些应用和增值将是依托社区为基础,那么数字化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
1数字化社区的基本概念
数字化社区,就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由于现代网络浏览器的先进性以及多态的表现性,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营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社区。
这个虚拟的社区是由现实的社区为支撑的,是现实社区的发展和延伸,所以社区仍为主体。现实的社区提供的具体建筑物和环境,而虚拟社区是指在网络上有虚拟社区,实际上所提供服务是有形的,具体的。虚拟的含义是在网络空间的虚拟,但为现实社区拓展跨地域的空间,与外部有广泛联系。使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共享和跨地域提供的服务在社区成为可能。
数字化本义是指信息数字化,数字化社区的概念相应是实现了信息数字化的社区,其基本属性应该是社区。与传统的社区不一新,社区的管理、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提供的服务应该是统一在一个数字化的平台上。
数字化社区应该是一类消费信息岛,数字化城市应该是由多个消费类信息岛及其他提供服务类信息岛的综合。
数字化社区是由于有一个数字化的平台,数字化社区比传统社区的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更加丰富的文化、更加全面的服务。实现一个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生活方便、居住安全的环境。
2数字化社区的内容
2.1宽带网络
数字化社区的内容首先基于宽带的数字化平台、即宽带的网络。这个网络是内部是intranet(内部网络),对外与internet(互连网)连接出口。这个内部网络不仅由基础设施构成的物理网如综合布线、网络设备、计算机构成;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管理和服务的综合系统平台这由支持软件构成,真正实际应用的。为什么要有小区的内部网络?这是因为小区的应用和资源利用所决定的,小区的信息有很多是小区特有的如住户信息,设备信息、管理信息、甚至服务信息,它们将是在住户和管理公司之间交互的,这是有隐私性和特定性;另一方面所有信息如果不是在内部网络经过处理、分发而直接上internet这势必会造成信息拥护需要出口带宽的增加,直接导致营运成本的增加,如果所有的小区信息都直接上internet,也会增加延时而无法处理实时信息。对外的internet出口带宽也是宽带网络的重要部分,没有它将无法与社会实现信息的共享。
2.2数字化社区管理
数字化社区的管理,包括对人、物和事务的管理体现出更加有效,表现出来是具体和直接。社区实现数字化后数字信息的交互直接了,管理中心对所要进行管理的住户状况可以快速准确的反映出来,住户有问题也可以直接通过管理中心要求;管理中心可以直接监控各种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及时发出处理指令;对于小区经常性的事务处理包括内部办公自动化和面向住户服务指南、投诉、维修、查询、缴费、建议等功能将会更加方便。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数字化社区可以引入更多的社会化的服务功能,其中有许多是物业管理公司本身不能提供的,但会为小区所需要如电子商务、娱乐节目、网上教育等等,那么对外的提供增值服务的管理也将是管理的重要内容。数字化社区服务功能有很多内容,可以说社会提供的服务几乎都可以进入社区,当然目前能够实现的而且有用户需求的包括如下:
住户可以在网上全面了解社区发展商、物业管理机构的背景资料;
网上获取住户入伙、装修申请等流程,并在网上进行交互式操作;
查询与自身相关的每月应交的水电、管理费等费用清单并进行网上支付;
住户还可以进行网上投诉、咨询、报修等,并从网上获取回复和上门维修约定、报价等;
发展商、物业管理机构可 以在网上向全体,或某些特定的住户通告;
物业发展商和管理机构,或者是某一些住户可以在网上发起有关小区建设与社区活动、社会问题的讨论议题,大家可以共同在网上进行交流、沟通。
2.3数字化社区服务
数字化社区提供的社区服务功能是指社区外部和内部的服务提供者为社区住户提供的社区电子商务(网上商店)功能以及网上生活资讯(包括网上学校、网上医疗保健、网上娱乐等等)。
2.3.1社区电子商务
社区电子商务就是实现住户在网上购物的功能。功能具体可以实现:
住户能在网上浏览商品信息并进行订购;
住户可以说用网上电子支付或选择社区管理服务机构提供的其他方式进行结算;
可以查询每次、每周或每月的购物清单等等;
而社区的管理服务机构则要通过系统进行电子商务的客户管理和订单管理,包括订购客户的身份甑别、查询客户的信用级别和记录、处理订单、送换货任务管理、应收款项管理等等。
2.3.2网上生活资讯
住户在网上获得生活资讯及其服务是多样性的,包括网上娱乐、城市生活(吃喝玩乐)动态指南、网上教育、网上保健等等。系统将不断运用互联网的各种最新的技术,实现多媒体、交互式、同步管理等网上生活资讯服务。主要可以实现:
网上学校:网上少儿培训、补习,网上多媒体英语教学,测试等;
网上医疗保健:各种最新保健方式介绍,网上互动疾病诊疗咨询等;
网上新闻:当天各种报刊要闻,体育报道等;
网上娱乐:下载播放流行音乐,娱乐新闻、动态;
网上家庭个人理财:股市、期货、货币汇率消息;个人投资理财顾问,互动咨询;
网上城市生活指南:城市生活地图,吃喝玩乐消费指南等;
通讯:实现基于ip网络的而非电信psdn的全端点的ip电话(ipphone),ip可视电话(ipvideo),具有更经济,更好质量的通讯。
呼叫中心:提供综合服务
数字化社区仅为以上所有的服务功能提供了手段,具体的内容实现还将依赖专业的内容提供商,目前在这人而发展还是远不能满足需要,提供内容服务是促进实现数字化社区的关键。
2.4数字化社区和智能小区的区别
数字化社区和智能小区都是比较新的概念,都在不断的发展,现在也很难在细节上严格区分,可能需要随着发展才能有准确详尽的定义,但数字化社区和智能化社区是不完全等同的,有观点认为数字化社区=智能小区+虚拟社区,从这个观点来看智能化是数字化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1.数字化社区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它的依存的基础除了社区本身,离不开数字化城市,很难想象一个孤立的数字化社区能够存在,这是因为数字化信息是社会资源。智能小区则将在小区内部实现智能化的功能。
2.数字化社区强调的是在小区内实现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供更多的社会化数字化信息服务;智能化是面向社区内部的以科技手段来提高住宅的功能,更多的体现出社区内部管理。
3.数字化社区强调的虚拟社区整体的综合,智能化更多的是考虑住宅内部具体设备设施的管理。
3数字化社区的系统构成
数字化社区的系统包含外部的构成要素:icp、isp、ip城域网等,内部构成要素小区内部宽带网络、物业管理、用户。内外要素有机构成系统。
isp是指internet连接服务商,通常在各城市具有电信资源的开设的网站,以中国电信、网通及广电在各城市拥有自己的ip城域网提供基础进接通道是有资源优势的isp;再者为专业的全国性的知名网站如:263、163等。其主要功能为用户提供internet链接服务,提供搜索、链接等功能,当然大多数isp都提供了综合性信息服务,如新闻、聊天等一些综合服务的功能。服务商isp本质是提供internet连接的中介服务,依靠收取用户月租是主要的运营模式。
icp是指为internet内容提供商,通常是提供专业服务内容的,目前还主要广告和其他邮箱租用为主要收入,目前以提供专业内容的服务并且为主要赢利模式icp并不多见,这不仅限制icp的发展,也使得用户不能得到有用信息和服务资源。
目前有isp和icp合为一体的趋势,因为isp至少还是在赢利,可以支撑icp的投入时期,这在现阶段不失为策略性方式。
驻地营运商是小区内部网络的经营和管理者,目前有两类,一类是象长城宽带或电信提供内部网络投资为主,向内部网络收取月租的方式为经营模式,但一般很难结合小区的物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是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依靠向服务商isp租用internet接入,直接面向住户提供管理和服务,这是比较合理的模式,问题是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缺乏科技人力资源和管理经验,从长远来看,物业管理将会配备资源和积累经验是必然趋势。
4数字化社区的实现
数字化社区实现除了技术和系统整合,还需要是由一系列的运营模式策略组合而成,这涉及到基于internet的实现方式、社区电子商务、伙伴关系的确立的概念。
4.1基于internet的实现方式
数字化社区解决方案完全是基于internet的,这种实现方法的优势在于:
目前国内大部分已建成的居住社区和商用楼宇的综合布线都未考虑和实现网线到户,要进行改造的难度很大。基于internet的实现方式就不存在任何的局限性,无论是通过宽频接口、有线电视网,或者只有电话线,都可以实施数字化社区的构建和运营。
可以完全不受现实地理位置的限制的交互方式。住户假如正在公司上班,她可以用公司的电脑访问社区的网站进行报修或投诉,在异地可以用手提电脑通过当地的isp进行访问,查询应交费用清单、进行转账等等。
对于在一个城市开发出多个社区,甚至在全国各地都有项目的房地产商,完全可以通过internet/intranet的方式,在数字化社区上实现统一构建,树立统一的品牌,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服务。
基于internet的数字化社区,实际上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这样对于数字化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可以获得以internet为载体的各种资源和技术支持,可以做到以服务社区的住户为本,但在形式和内容上则完全超越于现实的社区。
4.2发挥社区电子商务的特色和优势
社区电子商务这个概念,有一些观点认为:目前国内在互联网上所开展的电子商务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瓶颈,而数字化社区通过互联网与社区现实管理网络的结合所进行的社区电子商务,则恰好可以突破这些瓶颈。
据统计,目前在电子商务网站上,登录访问者中在网上消费的人数、消费的次数和金额都相当少。中国目前的网民中,有相当部分的是比较年轻的,大约20~30岁的占90%以上,他们的收入为中等,但他们的消费水平却高于平均消费,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观念和没有家庭包袱缘故,他们完全可能成为未来网络电子商务的主力。由数字化社区所连接上的是中国最普遍、最具消费力的家庭,网民也是这些家庭中的成员,相信在他们带动下,逐渐将会形成在网上销售并送货上门生活必须品的消费。电子商务的主要障碍,在于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对于使用网上支付安全性的不信任,以及对于一个完全虚拟的对象缺乏信心,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消费习惯、二是缺乏社会信用机制、三是现实可操作性如送货和退、换商品的等问题。如果以实体的存在物业管理机构作为中介,以真实存在的住户为消费对象,这些对象不仅容易查询,而且至少有房产为信誉实力,建立商家、银行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非常容易。另外,目前物业管理机构与住户之间已经建立了每月各种收费的结算、转款机制,可以成为网上电子支付有效的补充形式。物业是作为中介方承担退、换货等物流中转的工作是比较理想解决方案。而社区电子商务的运作机制有物业管理机构的参与,这些环节的运作质量以及效率将会极大的提高,并为网上的消费者(住户)带来信心的保证。
4.3物业管理增值服务
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了为数字化社区的各用户端、管理端开发应用的软件。这些软件将与现有的物业管理系列软件组合应用,既要确保物业管理软件的用户可以保留和重用积累下来的管理成果,又是要通过这种组合发挥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强的服务功能。现有软件中物业资源管理、客户资料管理、收费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等模块的数据可以传递到电子商务的管理模块中进行应用。相反地,在社区管理信息网站以及电子商务管理中形成的投诉、报修、订购账单等数据则可以传递到现有软件系统的客户服务、收费管理等模块中进行处理、统计分析、输出各种报表并进行实际事务处理等等。
通过电子商务的在社区内开展,无疑会给物业管理带来增值服务的机遇,社区外的服务是不可能直接面对住户,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客户是虚拟的,但物业公司对住户是直接的,物业公司是服务的中介,完全可以从中介服务得到商机,获得合理的利润。这个利润的得到可以是从商家那里实现,因为商家利用电子商务不但可以减少营业面积和人员的规模而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扩大销售量获得更多利润,而消费者并不需要付出更的费用。
5数字化社区的建设
数字化社区的建设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是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的。除了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必将渗透、溶入、影响数字化社区的建设,社会性的关联更将为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带来困难。仅技术方面的因素还是可以克服的,但如果社会的不协调则很难在虚拟的环境里建立真实的服务。所以,需要有效的组织,引导、鼓励、推动信息资源建设,这只能是由政府组织,企业参与来实现。
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城市的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城市数字化社区的规模、类型,逐步考虑社区建设规划报批项目中增加对数字化实施规划评审制度,促进数字化社区的建设。
政府应组织行业单位制定数字化社区的标准或指南,明确数字化社区实施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允许有不同等级差别定位,以满足不同的投资规模和档次的需求。深圳最近率先在全国的城市中公布了深圳市信息化社区评介规范,这对数字化社区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政府应带动信息资源的建设,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建立相当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要注重综合这些信息资源提供使市民更方便使用公益性资源的手段,如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政府带动信息资源的意义在于使更多的企业来参与资源建设,这些资源建设应该有商业运营的模式,能提供增值服务,形成丰富资源和提高利用率的良性循环。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推动数字化社区建设的产业化,从产品的开发生产、提供信息增值服务、社区物业管理多方面应有鼓励政策,同时对垄断性的行业、如公用事业的燃气、供水、电力的远程计量抄收实现社会化,要求打破壁垒,提供资源配置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