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乡村研究报告范文

数字乡村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乡村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乡村研究报告

第1篇:数字乡村研究报告范文

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11亿,比2004年末增加了1700万,网民普及率达到8.5%,而目前全球网民约9.7亿,平均普及率为15.2%。在1.11亿网民中,宽带上网网民数为6430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2150万人,增长率为50.2%。而拨号上网网民人数、专线上网网民人数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我国网民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为103.6元(注:基数中不含完全公费网民),估计2005年全年的全国上网费用总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中国网民中有27.8%的人使用过BT软件,总规模约为3085.8万人。网上购物的网民中有61.5%付款方式选择网上支付,36.1%的人选择货到付款。我国互联网发展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乡村网民总规模为1931.4万人,普及率仅为2.6%,而我国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占城市人口的16.9%。18点-22点是上网高峰,与上年同期相比,18点~22点上网人数增加了8个百分点,20点是当日上网顶峰;CN下注册域名首次破百万大关,达到1096924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3.9%,成为国内用户注册域名首选;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5.9个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网民每周上网小时数增加2.7小时,增幅为20.5%。

2.柯达重新认识中国市场,重塑亚洲战略

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因低估了中国消费者接受数字技术的迅速程度而误读了中国市场,从而错过了许多机会。最近,柯达公司重塑亚洲战略,今后在亚洲做生意时要采取“不以西方为中心的”方式。柯达的首席执行官认为首先要做的是立即雇用“有能力的当地人”出任中国区业务高级主管。柯达的首席执行官指出,亚洲对公司的未来非常重要。与其他西方公司一样,柯达公司以前也过于以西方为中心。他认为客户主体将不再是西方,而将是亚洲。当欧洲和美国的消费者比较迅速地采用数码相机时,柯达公司还幻想以亚洲传统胶卷相机的销量增长来缓冲在欧美失去这一高利润业务领域的影响。但是,中国的消费者也迅速采用了数字成像技术。因此,2005年6月,柯达只好加快步伐,逐步淘汰传统胶片业务,其中部分原因在于低估了中国消费者接受数字技术的迅速程度。

3.尼康停产多数胶卷相机专注数码

日本标志性的相机生产商尼康公司,近日宣布计划停产绝大多数型号的胶卷相机,仅保留一小部分面向专业摄影师的机型。调整后,尼康将专注于如今炙手可热的数码相机市场。尼康业务转型完全出于传统胶卷相机市场的日益萎缩,以及对数码相机需求的强劲增长。相关停产相机的机身和可转换手工对焦镜头等零部件也将一并停产。现有产品的销售则持续至库存清空为止,到时尼康享誉半个多世纪的胶卷相机将退出历史舞台。尼康的转型之举标志着传统胶卷相机时代行将终结。

4.2006年平板电视二、三线城市将展开竞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是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突破发展的一年,2006年将迎来平板电视市场爆发式增长。2006年,平板彩电的消费市场将在一级市场的基础上向二、三级市场过渡,二、三线城市将会成为家电业竞技的主战场。2005年全年国内平板电视销售规模达到190万台,在大城市平板电视销售额已经开始超过CRT彩电,这预示着中国彩电业新平板时代的到来。2006年,国内平板电视需求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整体容量有望达到50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396万台,等离子电视104万台。42英寸以上大尺寸平板电视需求比例逐步提升,总量规模将超过120万台,其中等离子电视占83.3%,液晶电视占16.7%。

第2篇:数字乡村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内涵;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98-02

ExplorationonConstructionofRuralCultureConnotation

AN Yong-ru

(School of Management,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The measures of enhancing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connotation were elaborated,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related issues.

Key wordscountryside;culture connotation;construction measures

广大的中国农村,生活着全国人口60%的农民。加强当前农村文化内涵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4],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先进技术和举措与落后的农村文化素质矛盾的主要办法,是解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从而为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6]。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地深化改革,为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增加收入而实施不少农业扶贫政策和改革方案,但农村文化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素质低,使得农村的很多工作存在推动速度慢,工作成绩不佳,发展不连续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是农村发展进步的保证。农村农民文化内涵建设的成果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的成败。为此,搞好新时期农村文化内涵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与薄弱的农村文化的矛盾,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绊脚石,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1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业转业培训

要发展三农,核心是如何解决好农民的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化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更事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解决此矛盾,必须得解决农民的从业培训问题,解决沉重的人口负担,转为非农产业和城镇的人力资源并非就舍去了三农的发展,相反能更进一步促进三农的发展,通过从业、转业培训到就业,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以此自然地链接城市与农村市场,通过培训实践就业对加强农村文化内涵建设、发展三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变

制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文化基础薄弱,跟不上当代农业发展的步伐。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首先应该把如何提高农民农村文化内涵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当然在这个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运行成本和工作阻力较大,但是可以搞试点逐一推开来进行,或者转变政府职能、市场管理工作和通过政策引导优势行业反哺农业的发展。

3保护和挖掘农村历史风俗文化,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长廊作保障

历史上以农村为主体的中国社会,曾是众多民间文化与工艺的舞台中心。民间的手工制作、戏曲、传统习俗等,都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文化,有的需要继承和发扬,有的需要发掘和保护,更需要的是充实其符合时代进步的内涵。尊重和发展好农村历史风俗文化,对有技巧地抓好农村文化内涵建设,发展三农有着非常大的意义[7]。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长廊,要让农民自己充分认识其宝贵性,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特殊文化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民间的传统的手工制作、戏曲、传统习俗可谓无价之宝,政府要进行引导和开发,并使其体现出具体的价值,让农民感到实惠。同时,进一步加工和包装,用来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代表性作品来抓,带动地区区域化特色经济的发展。

4支持和引导村民和村干部参加学历职业教育

要切实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抽取部分年轻农民、村干部、农村妇女参加学历教育,切实做好文化扶贫。2006年,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与安顺市西秀区区委联合办学,成功举办了西秀区各村村干部“农业技术与农村行政管理”专业中职学历班,学员人数达342人,已于2008年完成第1期村干部学历教育培训班。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了村干部的素质;2007年,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又与关岭县举办了2007级学历教育班。通过这些学历教育,提高了村干和村民的素质,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5建设乡村数字信息系统,切实做好“三百工程”

建成农村数字信息系统,实行村村通宽带,培育新型的信息化农民,使他们能利用现代互联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市场信息、农业区域定位等方面的知识,组建自己的市场信息系统。成就自主农业发展,降低行政成本。同时,整合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开展“三百工程”是新时期“惠民、富民”实践中提出的具有一种典型意见的农村科技创新模式,它既具有科技服务的统一指挥职能,又具有科技服务的分散指导特点,其核心是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科学技术的指导需要有诚信的企业、专家和科研院校去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为农村生产力服务。文化扶贫要结合产业扶贫并驱进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6建设科技示范园,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采用先进的设施、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可使农民、学生、游客等领略到现代农业全新发展模式。同时,生产的瓜果蔬菜、畜产品堪称绿色食品,倍受游客青睐。使园区成为科研、教学、实习、培训、推广、旅游的基地,是对农村文化内涵建设进行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为切实抓好“三农”工作,2007年,顶云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全乡大力推进土地“打包经营”模式,探索土地增效空间。在这个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政府发现规模经营土地不仅是整合土地问题,关键是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养殖技术水平跟不上,于是引进安顺市安科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顶云乡石板村建成了1个4 hm2的生态示范种植基地,取得很好的成效,带动全乡搞了多次农民科技种植示范培训,带动全乡农户种植蔬菜逾200 hm2,切实为顶云乡建设完成颇有成效的科技文化示范。目前,已有一批教授、专家进园开展科研、教学、生产活动,并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这种模式对于抓好农村文化内涵建设在培训效果上直观而迅速,有效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8-10]。

7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新时代的农村文化,需要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赋予其新时代的主题。要引导广大农民,学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社会基本知识;要引导他们有一种放眼国家发展,关心外部世界的思维;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要引导他们培养法治观念、民主思想、公德意识和科学文化技术,使他们正确理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并为这个目标自我服务。中国农村最需要的是一种以开放思维、进取精神去做好新时期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8参考文献

[1] 赵学清.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N].人民日报,2008-01-15.

[2] 朱启臻.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15.

[3] 朱启臻,鲁可荣.乡村旅游与农村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21.

[4] 聂华林,张贡生,李泉.中国西部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

[5] 蔡.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5.

[6] 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就业创业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5.

[7] 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4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4:1-7.

[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

第3篇:数字乡村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经费 互联网服务 社区

中图分类号: G25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0)01-0062-03

Libraries Connect Communities: Study on How to Get Funds and Technology for Public Libraries

Yu Chuanzheng(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300071)

Abstract: Libraries Connect Communities: study on how to get funds and technology for public libraries is an annual report which is sponsored by Bill Gates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and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directed by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Maryland Universit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Innovation Center, and Florida University Information College. The report describes, with sufficient data, the conditions of American public libraries, including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fund decrease, and service increase. It also reveal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needs and servic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uture actions are suggested in the report.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funds;internet service; community

CLC number: G259.71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0)01-0062-03

主持人语:《海外观察》这一栏目致力于译述和介绍国外不定期的图书馆与信息报告、研究进展和动态、技术白皮书等。在每年的大量图书馆报告中,有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特别是一些权威机构在大规模调查基础上的公开报告,典型的如IFLA的“走向公平的世界”和OCLC的“环境扫描”等。这些报告数据翔实、分析准确、结论清晰。学习这些报告对于我们了解国外图书馆与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作用。当然最主要的是,通过这些报告我们能够洞察图书馆职业在信息时代不断变革的深刻背景、以及从未停止进步的缘由,转而能够促进我们自身的思考。

本期所编译的两个报告,一个是关于美国“公共图书馆经费与技术获取”,另外一个则是“数字时代大学生信息搜索行为”。这两个报告拥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即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时代,公共图书馆遭遇到经费下降、服务减少以及图书馆员解雇等事实,但同时,这一时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则增加了,特别是失业培训、在线求职等服务。公共图书馆也成为很多社区免费获取互联网服务唯一部门,因此图书馆只有开展行动,唤起公众意识和服务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面对危机时代的挑战。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所以他们希望缩短在校时间以节省开支。因此,大学生的搜索行为更加集中。此外,更重要的发现在于,大学生搜索行为中的日常搜索和课程搜索在工具的利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都较依赖于搜索引擎。而大学生对于图书馆的需求则主要体现在对专业数据库的查寻上,对图书馆员的依赖则比较不明显。这也反映了大学生搜索行为的社会性,即更愿意依赖老师和同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编译只是这些报告中的很小部分,更详细的描述还请读者诸君自行阅读。真诚地希望您喜欢这一栏目,也期待您的参与。

俞传正

12009美国公共图书馆技术和经费状况

《图书馆连接社区:公共图书馆经费与技术获取研究 2008~2009》是由盖茨・梅琳达基金会和美国图书馆协会共同资助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从2007年开始每年一项研究报告,到目前已持续了三年。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三种综合的方式:全国公共图书馆互联网连接、利用、经费和维持问题的信息;对州图书馆主管们的问卷调查;印第安那州和威斯康辛州的焦点小组和站点访问。

报告指出,美国16,592个公共图书馆为所有大大小小的社区提供免费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图书馆员帮助用户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图书馆提供广泛的互联网服务,包括家庭作业资源,数字参考和电子书;也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主要的发现包括:

(1)图书馆在提供免费获取信息和电子通讯服务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超过71%的图书馆在其所处社区是唯一免费提供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的。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寻找工作和电子政务方面的利用正逐步提高。

(2)在全球经济危机时代,14.3%的公共图书馆在2009财政年度缩减了运行预算。只有38%的图书馆财政预算根据通货膨胀比率有所增加。根据州图书馆主管们的问卷调查,53%的州图书馆为公共图书馆的投资在2009年度也在缩减。

(3)公共图书馆正在为提高和改善互联网接入速度而努力,但是他们发现用户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快以至于超过了他们所能增加的带宽。将近60%的图书馆互联网连接速度都不能时刻都满足用户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还尚难达成。

2图书馆在社区中扮演了关键的技术角色

威斯康辛公共图书馆理事会认为,“把技术当作工具,这工具让社区利用图书馆更富有效率和效果。它帮助人们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无论是查一本书,做一项研究还是找一份工作”。

技术能够促进图书馆发挥最大的功用:连接人与资源、思想,这些资源包括包括图书、虚拟参考、电子书和培训。依赖于技术和网络,很多图书馆能全天候地通过图书馆网站提供在线馆藏和数据库、可下载的有声书、可供检索的目录服务。图书馆就算不是唯一的,那也依然是全国最主要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接入的免费提供者。从全国范围内来说,71.4%的图书馆是他们所处社区的唯一免费获取的供应者。对于乡村图书馆来说,这一数据增加到78.6%。

如果考虑到家庭互联网使用的信息,那这一数据就变得更加重要。大约62%的美国家庭用户都接入了互联网,但是各类家庭类型在互联网利用方面差异非常大。收入低于24,999美元的家庭互联网接入率下降到25%。而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家庭互联网使用率下降到44.9%和43.3%。有工作的家庭互联网利用率占了70.7%,而失业者家庭只占55.6%,处于劳动力市场外的只占44.3%。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和家庭收入的减少,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公共获取则变得更有价值,更为重要。

图书馆也提供更为快速的互联网连接,而居民家庭则无法达到这个速度。70%的公共图书馆提供1.5Mbps或者更快的接入速度,而在2007~2008年度只有64.6%的公共图书馆拥有这样的速度。图书馆为更多用户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超过了76%的图书馆现在提供Wi-Fi接入,比去年的66%有所增长。公共图书馆能为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图书馆在线和印刷资源。正如“联邦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机构”2008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没有什么能像图书馆一样具有如此能力”。

除了提供免费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图书馆也为社区提供电子馆藏。90%的图书馆拥有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成千上万的报纸、期刊;GED、SAT行政事务考试的模拟测试;家谱资源以及商业和医疗信息。超过了70%的公共图书馆也提供在线家庭作业资源和有声内容。

公共图书馆的互联网服务中,为中小学学生服务的教育资源和数据库高居榜首,占了78.7%;其次是支持寻找工作,占据65.9%,比前一年增长4个百分点。

在本研究调查的各州图书馆中,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接入的利用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即使是在2007年12月经济开始衰退前,图书馆员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线求职,这些工作包括服务业、无需计算机技能的岗位如家政和货架整理。很多用户需要学习基本技巧的帮助,包括如何用鼠标、建立一个电子邮件的账户、申请工作时的基本的文字处理。

90%的图书馆提供正式的技术培训班和非正式的使用帮助,以便于用户能够利用图书馆计算机。在提供正式技术培训的公共图书馆中,其中的27%设有获取在线寻找工作和职业相关信息的课程。而在非常贫穷的社区,图书馆倾向于开设正规培训,其中40%的图书馆设有与工作有关的课程。公共图书馆提供这些课程旨在服务于初次使用计算机的用户,为他们培训一般计算机操作技能、在线搜索和软件应用。

图书馆中计算机的免费获取也使得电子政务成为图书馆利用中不断增长的领域。将近81%(去年是74%)的公共图书馆表明其馆员为用户提供了帮助,如怎样访问和利用政府网站、项目和服务。根据2008年的一项针对州图书馆主管们的问卷调查,超过三分之二的州图书馆提供了如下服务:在线表单或者证书申请、税单、申请更新驾照、州政府工作和失业救济金。根据问卷,46个州中的5个州只提供在线的失业表单。

在采访的印第安纳和威斯康辛的访问图书馆的计算机用户中,他们大部分人每周都利用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连接。这比过去两年的其他8个州访问频率要高一些。

2009年1月份的一项针对美国家庭的调查证实了公共图书馆全国范围内的访问趋势。63%的家庭,大约1.366亿人在过去的12个月中利用过图书馆。尽管访问图书馆的人数在过去十年中保持稳定,但是无论亲身访问和虚拟访问的频率都要高很多。全国范围内来说,亲身访问图书馆每年大约增长2500万,虚拟访问增长1100万,电话访问增长400万。

3图书馆购买力减弱

即使在经济良好的时候,运营经费的小幅度增长或者零增长都构成了对维持图书馆服务和增加服务的挑战。经济贫困时,图书馆的利用在增加,预算在收缩,资源就变得更为紧张。尽管2008~2009的数据收集都是在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影响之前,但是这项研究仍然确证了经费的减少。

此前保持2.1%到4%,6%或者更高增长的图书馆经费有下滑的趋势。2009与2008财政年度相比,只有少数贫困图书馆增加了经费,更多的图书馆预算都在缩减。更多的城市和城郊图书馆两年内保持了经费的平衡。

这项研究中第一次出现了图书馆公共接入的新计算机的减少情况。图书馆经历了一段技术费用大规模增长时期,但这一增长从09年的10.4%下降到2010年的5.8%。城市图书馆遭遇了技术费用的显著减少,从09年的15.4%下降到2010年的5.3%。中等以及贫困社区都经历同样的下降,2010年每个大约都下降了一半。下降的趋势还在继续。图书馆经费投入的下降,再加上人力、津贴和设施运行费用的增加,这就更削弱了公共图书馆的购买力。

由地方政府、图书馆网络以及合作带来的与技术相关的其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经费缩减的问题。这些支持包括其他政府办公室直接支付的服务或者实体(如信息技术师、设备购置等等)。这些服务在经费投入上非常重要。

4优质服务的困惑

2008~2009研究得出了一些冲突的结论,这就引发了未来在何种程度上确保公共服务质量的很多问题。一方面,公共图书馆继续为其社区提供计算机和网络的公共服务。如前所述,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网速不断加快;提供技术与互联网培训;广泛的互联网服务;帮助用户申请和获取电子政府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为其所处社区提供广泛的计算机与网络支持。

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却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同时,70%的图书馆网络连接速度达到1.5Mbps或者更快,但近60%的反馈者认为连接速度总是或者有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城市图书馆与乡村图书馆的连接速度差异也很明显。大约三分之一的乡村图书馆连接速度都低于1.5Mbps,远远高于城市图书馆的7.1%和郊区图书馆的15%。在过去三年中,乡村图书馆访问速度增长不超过10Mbps。城市图书馆网速超过10Mbps的占23.9%,是乡村图书馆的三倍(7.9%)。但城市图书馆更难以满足用户过多的需求。

图书馆发现:

(1)图书馆用于公共访问的计算机数量不足:超过81%的图书馆有时或总是不能提供足够的计算机。

(2)公共访问工作站也设置了很多限制。超过94%的图书馆设置了时间限制。在这些图书馆中,将近70%限制在一小时内或更短时间,大约25%限制在半小时内。

(3)成本、空间和建筑是公共图书馆公共访问的障碍:超过四分之三(77.4%)的图书馆因为成本因素而影响到他们是否增加公共访问工作站的决策,而75.9%则由于空间限制,34%的图书馆因其建筑基础设施(如电缆、无线和电源插座)的不足。

(4)图书馆并无公共访问工作站的替代计划:38.2%的公共图书馆都没有公共访问计算机的额外计划。

(5)图书馆依赖于非专业信息技术员工的技术支持:大约63%的图书馆都是由非专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员工或图书馆管理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对于乡村图书馆来说则占了74.6%,城市图书馆占36.8%。

这些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尽管技术的基础设施已经更新,但是很多图书馆依然面临维持和提高它们的公共访问技术环境的挑战。此前的两次研究都确证了这个同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图书馆继续向所服务的社区提供很多服务,如数据库、技术培训、电子政务等――在所处社区里,图书馆往往是唯一免费公共访问的场所。

5行动呼吁

2008~2009调查表明,在过去几年中存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很多图书馆的经费赶不上成本支出。而旧图书馆因为空间和基础设施的问题而无法安装更多的计算机。经过技术培训的图书馆员也非常紧缺。大多数图书馆的网速和计算机都不足,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城乡差别也非常明显,特别是在连接、服务、员工和经费方面。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是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服务仍然继续增长。

这项调查的数据收集时间是2008年秋天,也就是在经济衰退严重影响公共图书馆之前。自那以后,媒体报道了很多图书馆经费缩减和图书馆职员遭解雇的新闻,加利福尼亚和佛罗里达尤其严重。与此同时,更多的用户走进公共图书馆寻求工作帮助,完成政府表格和获取及时的住房与市场信息――这些都需要互联网的公共访问站点和图书馆员们的帮助。

明年的《公共图书馆经费与技术接入研究》收集的数据时间为2009年秋天,正好处于两件重要事件的影响之下。一是经济的继续衰退对公共机构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了公共图书馆;其次是《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的73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主要用于提高美国宽带基础设施,而公共访问中心至少占了2亿,其中就包括了公共图书馆。

根据这些发现和来年的变化,很多的行动计划将改进公共图书馆访问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1)记录服务、资源和计划被利用以及利用的程度和范围。图书馆员工若能描述他们的服务、资源和计划,那么就会有利于图书馆的工作。确定这些服务的意义,收集必要的数据和维持基本的统计分析。公众如何访问计算机并影响其生活的故事和案例也和统计分析一样有用。

(2)提高本地社区意识到经济困难时期公共图书馆互联网服务的重要性。图书馆需要公开其全部的服务、资源和计划,特别是需要让社区领导和政府官员知晓。

(3)评估宽带容量需求和制定计划以获取额外的容量。《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中的宽带经济刺激计划将确保一些公共图书馆有机会获得增加宽带容量的机会。“充足”这个问题取决于其他一些问题,如什么是充足――某个特定的图书馆满足特定社区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图书馆应该提供什么特定的应用和服务?

(4)制定一项计划,记录《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对宽带容量投资的结果和影响。凡是获得《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支持而增加带宽容量的图书馆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都需要准备证实,究竟这项国家支持有什么重要性,未来针对公共图书馆的同类计划会有何紧要性。《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的宽带容量提高有可能被视作今后国家投资图书馆的原型和典型方式。

(5)重新思考公共访问计算机服务、资源和计划的传递和组织。这个重思的过程包括了扩大联盟的功能、增加协作和合作,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平衡经济差异而维持或增加优质服务。例如,共同购买宽带,或者提供全州范围内的电子政务网络服务、资源、培训等入口。这个网络入口由公共图书馆、州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并且在州所有的公共图书馆都能利用,而不局限于某个图书馆。

去年的经济剧变对于美国公共图书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州以及地方经济的赤字都威胁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但同时图书馆服务需求却在增加。公共图书馆很难继续少花钱多办事,最近的事实是很多图书馆不得不缩减业务。

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在危机时代反而成为不可或缺的社区服务。图书馆为新的失业者培训计算机技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寻找和申请工作,获取新的职业机会。至少在五个州,失业者申请都需要在线处理。

第4篇:数字乡村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业税 乡镇基层政府 问题 解决对策

2006年1月1日,全国32个省份免征农业税,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历史到此结束。减免农业税,是广大农民欢呼雀跃的事情,也是乡镇干部翘首企盼的改革。然而,农业税减了,农民的日子好过了,乡镇基层政府却更艰难了。

一、乡镇基层政府面临的困难

1、巨大的经济负担

农村减免农业税后,乡镇,这个应为农村改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基层组织,不但难以完成自身的变革和新生,而且还会影响到其职能转换和职能实现。由于债务缠身,债主频繁逼债,政府机关内的稳定和治安不能保证,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更是难上加难。

乡村不良债务增多。免征农业税后,村集体和乡镇政府没了收入来源,上级核定的税收转移资金有限,乡村不良债务矛盾日益突出。据1999年农业部调查统计,全国乡村两级债务约为3600亿元;专家估计,目前这一数字可能增至6000亿元。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对全省1480个乡镇的统计汇总表明,无外债乡镇仅有58个,占3.92%;乡镇债务在50万元以下的385个,占26.01%;50万元至100万元的319个,占21.55%;100万元至200万元的381个,占25.74%;200万元至500万元的263个,占17.78%;500万元以上的74个,占5%。

乡镇部分职能出现“真空”。免征农业税后,乡镇管理职能弱化,部分职能出现“真空”,农村公益事业面临困难。税改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是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经费渠道,税改后,乡镇教育经费缺口则明显扩大。如贵州省铜仁市税改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集资共1002万元,税改后财政转移支付为546.89万元,减少了455.11万元。税改前,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农业税提留,各村“一事一议”自筹资金解决等,税改后,农民不愿再为农村基础设施出资,甚至以“摊派”、“乱集资”为由抵制“一事一议”。农村中的水利设施毁坏、输电线路老化、村级公路桥涵毁坏等问题,完全依靠乡镇来解决,而乡镇得到的财政转移支付仅能保干部工资发放和工作的正常运转,基层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显得力不从心。

各种支出增加加大乡镇财政压力。税改后,乡镇财政支出口径依旧,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以贵州省为例,近年来出台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调资等政策性支出,以及上级部门下拨教育、卫生、农业等专款时要求下级配套,还有计划生育、教育、卫生、农业等支出要求按法定比例增长,乡镇财政压力越来越大。

乡镇机构撤并困难重重。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撤并工作进展缓慢,虽有文件却难以落实。以河南为例,河南省委、省政府早在2001年9月就下文要求进行乡镇撤并工作,并要求在2002年1月底前结束。但是该文件精神至今没有得到落实,全省动作最快的虞城县,当时合并了3个乡镇,后来也因人员、债务等问题难以化解,又恢复到原来的格局。

2、错位的成本负担

改革是要付出成本的,这种成本目前几乎是层层下移,最终全部压给了乡镇。改革的阵痛、改革的付出和改革的包袱全由乡镇承担。

改革切断了乡镇经济之源,也遏制了农民负担产生之源,中央用转移支付来解决乡镇改革之后的生存所需、发展所需,但是转移支付资金却被层层截留,到乡镇和农民手中的资金少之又少。2月22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乌兰察布市三级有关部门截留克扣征地补偿款的案件,41名责任人和2个责任单位受到处理。在2005年3-4月,乌兰察布市建设高等级公路时,市有关部门直接截留克扣征3860万元。随后,该市4个旗县和部分乡镇在转拨征地补偿款时又克扣1526.9万元。该市征地拆迁办直接挪用近300万元,用于发放补助、招待和出国旅游等支出。

将各种债务转移到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例如普九、农电改造、水利建设、乡镇企业欠款以及清退的农业税、特产税等都由乡镇政府承担。

由于乡镇无力承担公共服务职能所需的成本,只好转移到农民或者举债。有迹象表明,由于乡镇机构改革滞后,免征农业税后,农村乱收费已向教育、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领域转移。在中西部很多地方,农民外出打工、结婚登记、新建房屋等都要交纳不菲的费用。

3、沉重的精神负担

开展工作缺乏相关信息只能消极应对。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吴理财对湖北省4个县(市)乡镇干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干部平均月薪为654.3元,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艰苦,52.9%的人反映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乡镇干部最苦恼的是,改革把乡镇干部当成“牺牲品”,每次乡镇改革都造成乡镇干部人心浮动。一些乡镇干部甚至产生了严重的不满情绪:对改革工作不满,认为改革过于频繁,不公平,方式不合理。对工资福利待遇不满,孳生对工作的厌倦情绪,或采取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脱离群众,不愿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组织纪律涣散,工作难以落实,矛盾积压难解,基层形象丑化等问题。部分乡镇干部反映,虽然表面上乡镇仍然管理着地方几乎一切事务,乡镇干部在地方上依然享有较高地位,但由于税收管理职能弱化,乡镇面临巨大的权限危机,无法用行政手段解决好日常问题,乡镇干部权威性和优越性逐步丧失。

财政困境加剧导致乡村社会矛盾激化。取消农业税后,随着财政困境加剧,一些乡镇政府尤其是中西部的县乡政府,向农民非法征收超额规费,同时减少公共服务的提供;农民为了避免过度盘剥,会采取抗议、暴力对抗、越级上访等较为激烈的手段,乡村社会的各种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与此同时,免征农业税后,乡镇政府工作开展也会遇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干群矛盾。

二、相关建议

各方普遍认为,免征农业税后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还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政府不能单在农业税上做文章,还必须实现乡镇治理模式的转换。目前各方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中央和省市通过各种方式给乡镇减负

专家认为,在农民减负后,中央和省市应将化解乡镇债务提上议事日程,迅速做出决策,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政策,出方案,将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一环。上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投入。此后10年,韩国政府累计向“新村运动”投入2.8万亿韩元,相当于财政支出的1%,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农村的发展。取消农业税后,上级部门应加大协调力度,加大转移支付资金数量,确保乡镇机关和村组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现阶段,可全面推行乡镇干部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发卡的制度,并将县级财政体制外开支的“尾巴工资”,一并纳入财政工资卡,以减轻乡镇政府的压力,稳定乡镇干部情绪。对于行政业务经费,可考虑根据县级财力,以人为单位,确定一个基准数额,按乡镇实际人口计算拨付。

2、对全国乡镇进行分类改革

工商业在乡镇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乡镇改革。对其中工商业基础较好、群众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乡镇进行扩大乡镇自试点。

工商业有一定基础,但农业仍是乡镇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乡镇。这些乡镇一般财政状况较好,农民负担较轻,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干群矛盾比较缓和。改革可维持现行乡镇建制不变,重点放在理顺职能、精简机构编制、明晰事权和财权上,通过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以农业为主要产业或基本上纯农业的乡镇。这类乡镇地处偏僻,可利用资源频繁,乡镇政府和农民负担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矛盾问题突出。乡镇改革要“扩乡、精县”,减少县政对乡镇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这些乡镇在行政管理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经济上一般比较落后,乡镇政府处于“全能政府”状态。这类乡镇改革应尊重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框架内,由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结合实际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改革模式。

3、分门别类解决乡镇债务

要对乡村债务摸清底数,清理归类,哪个方面造成的债务由哪个方面承担责任。对于订阅各级党报党刊、建党支部、村委会活动场所以及学校、绿化、道路、防汛等各种达标验收等由基层组织进行的开支,很大一部分都有上级组织和部门摊派的痕迹。对于这类债务,要认真清理文件,核定所应该承担的债务。对于政府宏观政策的历次改变在基层造成的损失,应该由决策部门解决。另外对于乡村组织自身“不正之风”形成的债务,应由省级以上党政部门派工作人员下来,组成清理债务小组,由农民代表参加,把债务分解到造成该项具体负债的每个责任人,由责任人偿还。同时,对于多年积累的村级债务,要集中清收农民历年欠款,按照先易后难、先短期后长期的思路,引导帮助农户制定好还款计划,依照还款能力逐步还款,使不良债务逐步化解。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锐.连云港.乡镇政权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Z].“三农中国网” 2005.12.22.

[2]徐勇.在乡镇体制改革中建立现代乡镇制度的思考[Z].“中国农村研究网”2005.12.26.

[3]吴理财,朱红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乡镇干部的所思所想对湖北省乡镇干部的问卷调查》[O].中国农村经济,2005.11:61―67.

第5篇:数字乡村研究报告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的意见》和《省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省是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省份,台风、暴雨、强对流、雷电等气象灾害以及由此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次生衍生灾害时有发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呈活跃态势,气象灾害防御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我省大力促进气象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重视抓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我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够强,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不够完善,预警信息覆盖面和应用面不够广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分级负责,以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以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县(市、区)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预警信息传播体系及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力争到2015年,实现气象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和产业集聚区、人口集居区的气象基础设施全覆盖,逐步消除气象监测预警“盲区”;实现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前20—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3%以上。

三、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一)加强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接收应用系统、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移动应急观测系统、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建设,构建多灾种立体气象观测网。以产业集聚区、城乡人口集居区、重点经济开发区、生态保护重点区、重点交通线路、重点流域和库区、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港口和渔港、旅游区等部位为重点,大力推进气象监测设施建设。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每个设区市要建立1—2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气象试验基地。按照统筹规划、建设备案、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要求,将各类专业气象探测设施纳入气象综合观测网建设布局,统筹推进气象监测设施建设。

(二)提高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对台风、暴雨、雷电、强对流、暴雪、冰冻、雾霾等强致灾天气或突发气象灾害,要加密监测、滚动预报、联合会商,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警网格化水平。充分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多灾种预报预警的计算分析能力。加强对农村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及时做好预警工作。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各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气象监测预警、中小流域气象监测预警和海洋(港口)气象服务、交通气象服务等平台建设。

(三)加强跨部门联合监测预警。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会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气象观测站网规划建设、监测信息共享等工作。统筹利用气象、国土资源、海洋、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交通运输、建设、城管、电力等部门资源,尽快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数据共享平台,开展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森林大火、海洋灾害、农林业病虫害、区域环境污染等的联合监测预警。

(四)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论证。建立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加快编制本地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积极应用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风险区划成果,建立各级行政区域和高影响行业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完善防风、防洪、防浪、防雷、防滑坡工程建设标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编制城乡规划和确定重点建设工程、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大型基础设施工程以及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工程前,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风险性;在对上述建设项目依法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或项目申请报告审核时,应当将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审查内容。

四、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工作

(一)明确预警信息传播职责分工。按照“政府主导,归口管理,部门联动,统一,分级负责”的原则,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各级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有关部门联合气象部门制作,根据政府授权按预警级别分级,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自行向社会。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标准。广电、新闻出版、通信主管部门等要大力支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工作,简化预警信息传播审批环节,建立快速传播的“绿色通道”。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及通信运营企业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遇紧急情况时要采用滚动字幕、加开视频窗口、语音提示甚至中断正常节目予以插播等方式,实时播报预警信息。

(二)完善预警信息传播手段。逐步推进气象预警信息分类、分级、分区发送,提高预警信息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数字电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自动系统和气象灾害广播警报系统建设,支持通信运营企业升级改造气象预警信息短信系统,完善预警信息直达式渠道。发挥气象电视频道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综合应急预警信息专用电视频道。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在农村、山区和渔区的传播能力。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依托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信息系统,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建成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省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要会同气象等部门研究制订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

(三)加强基层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加强学校、机场、港口(码头)、车站、旅游景点、公共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以及农村偏远地区的预警信息接收设施建设。村(居)委会及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要指定人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气象协理员、村(社区)气象信息员及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相关人员在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中的作用,为其配置必要的装备,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五、切实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效用

(一)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细化分灾种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旦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组织做好队伍、装备、资金、物资等应急准备,加强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监控和水利工程调度等,并组织对高风险部位进行巡查巡检,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疏散、救助安置等工作。

(二)落实基层防灾避险措施。争取用3年的时间,全面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乡镇(街道)建设,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村)建设,提高基层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监督检查办法,研究制订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标准,充分发挥基层重点企事业单位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受气象灾害影响的社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居民群众和本单位职工做好先期防范和灾害应对。

(三)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避险知识。各地要把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纳入日常公益性宣传范围,纳入各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列入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责任人的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利用科技、教育、文化等资源,依托各地科技场馆、气象台站等设施建设气象科普平台,大力普及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避险知识。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宣传报道,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使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防止歪曲报道、恶意炒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手段,大力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要定期组织开展预警信息及相关部门应急联动情况专项检查,做好预警信息、传播、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地要完善稳定增长的气象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把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及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落实资金保障。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发挥金融、保险在支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新增建设用地,要安排落实必要的用地指标。

第6篇:数字乡村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数字鸿沟;青少年;对策

1.引言

数字鸿沟问题是新兴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后而引发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各国政府自上个世纪就开始重视此问题,如,美国政府1999年7月题目为《填平数字鸿沟》的研究报告;世界经济论坛组织(WEF)在2000年7月向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提交专题报告《从全球数字鸿沟到全球数字机遇》。从此,数字鸿沟一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社会问题。针对中国数字鸿沟的研究资料表明,数字鸿沟在中国已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正在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其造成的差别逐步成为继中国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因此,许多研究者指出,数字鸿沟会造成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并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倡导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同时缩小数字鸿沟。

在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因特网接触机会、使用能力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不同国家、人群在数字化经济时展的差距,而在这方面的差距将导致真正的数字鸿沟。在今天,因特网作为全球数字化经济的载体正在全面地对社会经济结构、组织结构、商业模式、管理行为和交易方式、管理体制等诸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同我国的地形梯级分布相似,我国不同地区使用数字技术的程度也呈梯级分布,只不过方向刚好相反,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数字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数字化程度较低。无论是实际上网人数,还是上网人数所占人口比例,东部省区都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中国的数字鸿沟问题也十分严峻。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信息化水平很低。中国的信息能力指数与美、日、澳等信息发达国家间存在着巨大差距。据媒体统计,中国得分仅为发达国家的10%左右。中国信息化水平较低,将影响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并且不利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与加强。

数字鸿沟是我们在致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下,世界各国政府开始逐步认识到数字鸿沟的危害性,而对数字鸿沟现状、成因及对策也开始涌现。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数字鸿沟的现状、成因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在信息系统领域的主要国际期刊上,有关数字鸿沟的研究工作不断出现。然而,现有研究工作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数字鸿沟的现状和成因的探讨上,对于不同低于青少年群体之间数字鸿沟的研究则仍然比较欠缺。在国内,尽管数字鸿沟在政府和业界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学术层面上的研究却仍然十分鲜见。

青少年数字鸿沟问题近年来才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如何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围绕青少年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对策问题,展开案例研究,以期构建发展中国国家缩小数字鸿沟的理论模型,揭示缩小数字鸿沟的机理,为尽快有效地缩小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的实践提供参考。

2.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

近年来,国内外管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数字鸿沟进行了研究。社会学和管理学领域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结论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指导性的理论基础。在国际社会学研究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数字鸿沟就得到了学者的广泛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在不断探索数字鸿沟的定义、产生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机制。现有文献中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针对性地梳理和归纳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并加以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理论研究的缺口,从而推进数字鸿沟研究的进展。基于上述原因,本章对国内外与数字鸿沟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此外,本文还借鉴了其他学科的TOE理论,本章对这些理论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是青少年数字,本文构建的理论逻辑是与青少年数字鸿沟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本文关于青少年的研究聚焦于以下两类问题:青少年数字鸿沟的特征为度;青少年数字鸿沟的现状;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的关键策略。我们将从这三个角度出发,首先回顾与本研究核心概念相关的概念;然后我们将会回顾数字鸿沟研究中主要的相关关系;最后,我们回顾理论研究中所参考的理论,并进一步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

2.1 数字鸿沟理论研究综述

2.1.1 数字鸿沟的概念

数字鸿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来说,数字鸿沟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从这个定义上来说,关于数字鸿沟的产生原因应该从世界范围来分析,即由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从发展中国家内部存在的数字鸿沟来分析,是由于区域、行业、所有制以及企业规模等差异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狭义而言,数字鸿沟特指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不同地区问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上的差别。美国商务部发表的《被互联网遗忘的角落》系列报告是这一定义的代表。国内很多学者在构建其数码沟指标(digitaldivideindex,简称DDI)时,也以互联网扩散率(InternetPenetration)作为单一的指标。简言之,这些研究把数字鸿沟操作化定义(operational)为不同社会群体或地区间互联网扩散率的差异。第一种定义是前述祝建华(2002)在其《数码沟指数之操作定义和初步检验》中采用的方法。在这里,数字鸿沟指“社会各阶层之间在使用互联网上的差别”(概念定义)。

关于数字鸿沟的操作化定义,也有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例如,国内学者把数字鸿沟操作化为“社会各阶层之间互联网使用者(简称网民)比例之平均差别”。另外一些学者对数字鸿沟的操作化定义方法则采取不同的角度。例如,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NIQ)为数字鸿沟的综合性衡量指标,来比较我国不同地区间信息化程度的差距。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由6大类(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化人力资源以及信息化环境等)共20个指标构成。因此,在这种定义下,数字鸿沟被概念化定义为“不同地区间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差距”,操作化定义则为:以NIQ作为一个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系,以各地区之间信息化发展程度指标值的标准偏差与均值之商为数字鸿沟的具体量度。

综上所述,数字鸿沟是一个笼统的标签或比喻,用来说明人们对信息传播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采纳和使用上存在的差距。衡量数字鸿沟的信息传播技术拥有和使用状况,除了互联网外,还包括电话、有线电视、电脑、传真机、手机等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数字鸿沟进行界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是Jackel(2001)对不同的“鸿沟”的界定。他提出数字鸿沟首先存在于国家之间,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或者说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宏观比较;其次存在于群体之间,如社会中不同职业的人群之间的比较,或者社会中不同教育程度、性别、年龄群之间的比较,以及根据传播技能不同而划分的社会中不同群体间的比较。另有一些研究者对数字鸿沟则从接入沟(accessgap)和使用沟(usagegap)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本文采用第二种视角对数字鸿沟进行分类。

2.1.2 数字鸿沟的影响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由数字鸿沟而引发的社会发展问题,研究领域不仅热衷于讨论相关的现状,也逐渐开始关注数字鸿沟对社会和组织造成的影响等问题。相关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数字鸿沟形成过程及数字鸿沟分类方面的研究,以及对数字鸿沟给整个社会带来影响的研究。许多研究者认为,数字鸿沟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当前多数研究的侧重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数字鸿沟对社会、组织和特定群体等方面的影响。也有研究者认为,数字鸿沟是单前正在日益扩大的经济鸿沟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数字鸿沟会成为拉大经济鸿沟的主要诱因。下面分别从数字鸿沟的社会影响、组织影响和对特定群体的影响三方面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数字鸿沟的出现和加深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发生影响,如经济影响和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信息富人”可以使用新的信息通信技术获得有益的信息,如专业知识、工作和职业信息、政治信息,发掘新的家庭和社会交流渠道,参与经济互动,融人各种不同的虚拟社区。然而,对于“信息穷人”来说,因为不能接触到这些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因此就缺少利用信息通信手段获得知识和有用的信息。此外,对于“信息富人”来说,由于其在网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用在其他活动上的时间(如读书、看报、运动等)也在减少,相应地也就减少了很多与亲朋好友和其他人的交流时间,这样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是破坏社会结构,导致数字隔离、社会分裂和关系弱化等现象的出现。“信息穷人”仍然是使用传统的方式交流,所以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作用几乎不存在。

在政治层面,缩小数字鸿沟使得各种政治信息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布更均衡、更易获取,政治活动的动员拥有相同的渠道和相同的概率得到候选人的政策陈述,还可以扩展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民主参与。如果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也可能导致政治分裂以及群体派系斗争。

数字鸿沟对组织的影响主要是文化内容的质量和效用的影响。数字鸿沟的拉近有助于减小这种差异。如果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可能会使类型多样的大众文化向单一化方向发展,而这种单一化倾向极有可能使得大众文化走向庸俗化。此外,对组织的文化效用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化观念的差异,最终导致组织分离。

数字鸿沟对特定群体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特定群体的职业发展。存在严重数字鸿沟的两种群体之间职业发展路径将有显著差异,并会进一步造纸群体之间能力、知识和人生观的差异,最终导致社会结构的分裂。

2.2 理论框架

现有研究中针对缩小数字鸿沟对策的讨论相对较少。仅有的研究又以国家层面的研究居多。本研究仅是聚焦于我国国内不同地域青少年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一般理论界会引用技术-组织-环境框架(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解释新技术采纳的相关问题,而数字鸿沟也是因为新技术发展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TOE模型来形成本文初步的理论框架。Tomatzky和Fleischer对TOE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将新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分为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三个维度。技术因素主要关注技术本身的特征,如技术功能特征、兼容性特征以及可用性和易用性等特征。组织因素主要关注组织类型、组织文化、组织规模、组织架构和组织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外部环境关注组织运行所处的竞争市场(产业、竞争者)环境、政府政策以及全球的经济形势等。TOE模型被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广泛引用,并得到细化和拓展,有力地证明了该模型的高度的普适性。

本文引用TOE模型解释如何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缩小数字鸿沟,重要的是确保人们能够平等地享用现代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拥有大体平等的教育机会.扩大网络的覆盖率;降低费用;扩大宣传教育.从技术层面来分析,青少年数字鸿沟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机会不均等造成的,因此技术手段就成为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的手段之一。其次,从组织层面来看,青少年群体的特征非常重要,因此解决青少年群体的问题也是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三,从环境因素来看,国际社会对青少年数字鸿沟的高度关注、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也是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的关键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我们围绕着TOE框架,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的理论框架。该框架既参考了现有的相关理论成果,并着重考虑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本身特性与我国政府政策等特殊的应用环境。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

3.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般来说,研究问题决定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包括很多种研究方法,如案例研究、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二手数据法等(Palvia等,2003)。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长处和不足,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要考虑三个条件:第一,研究问题的类型(Hedridk等,1993)。研究问题的类型可以用5W表示,即“什么人(Who)”、“什么事(What)”、“在哪里(Where)”、“怎么样(How)”、“为什么(Why)”。第二,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事件的控制程度如何,即研究者是否能接近(access)研究对象所处的实际环境,搜集最准确的资料;第三,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当前发生的事情,还是过去发生的事情(Yin,2003,p10)。

本研究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Yin(2003,p21)用两种方法阐释了案例研究的定义。第一,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正在进行的现象,且待研究的现象与其所处的环境背景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第二,案例研究法处理有待研究的变量比数据点(datapoints)还要多的特殊情况,所以,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并把所有的资料汇合在一起进行交叉分析。因此,需要事先提出理论框架,以指导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减少研究工作量,避免走弯路。可以说,案例研究是研究者在一个合理的时间段内对某个特定的现象进行考察(如一个应用程序、一项技术、一项决策等)(Benbasat等,1987)。案例研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案例,并常常将各种数据收集方法,如档案收集、访谈和观察等结合在一起,对某个特定现象进行详细的、基于事实的描述(Eisenhardt,1989;Eisenhardt和Graebner,2007)。

本文的案例研究设计包括五个要素:(1)研究的问题;(2)研究框架;(3)分析单位;(4)连接资料和研究框架的逻辑;(5)解释研究结果的标准(Yin,2003,p29)。因为案例研究最适合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所以我们案例研究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问题的类型,并界定研究问题的边界,即确定研究必须回答的几个基本问题。其次,建立理论框架可以引导研究者关注要研究的问题,而不会滑向与研究无关的内容。案例研究设计的第三个要素是界定分析单位,如个人的、群体的,甚至是事件(event)或者实体(entity)。案例研究设计的第四和第五个要素是体现在:收集完数据资料后必须建立资料和研究框架之间的逻辑,以及确立解释研究结果的标准。在研究设计阶段选择适合案例研究的资料,并采用合适的数据分析技术,有利于建立资料和研究框架之间的逻辑。另外,找到与研究发现相对立的竞争性解释,在收集资料时尽可能把竞争性解释相关的资料也收集起来,这样就能有效地建立解释研究结果的标准,以便为后续的证据分析和理论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推导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本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本文的多案例研究遵从的是复制法则,多案例研究的每一个案例都是经过仔细挑选的。先从第一案例研究的过程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再按照逐项复制的原则对结论进行多案例研究。具体来说,我们先对第一个案例进行过程分析,然后再进行第2-4个案例的研究,与第一个案例的过程分析结论进行比较,从中甄别出相似点(similarity)和差异点(difference),以达到构建理论的目的。

3.2 抽样方法

在实际的操作中,案例研究的抽样样本可能少于所考察的变量,但对样本的考察较为深入。案例研究的抽样策略遵照目的抽样(positivesample)的原则(Kuzel,1992;Morse,1989),而且无论是最初的抽样,还是研究进行过程当中发生的抽样,所有的目的抽样通常都是理论引导取向的(Miles和Huberman,1994)。

当我们确定案例研究的主题为“如何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后,在进入实地调研之前,我们对数字鸿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发现现有文献中并没有研究此过程,以此问题为切入点,我们确定案例的抽样标准。本案例研究抽样标准的确定不仅借鉴现有文献中的相关理论,而且考虑到中国青少年数字鸿沟的实际状况。

3.3 数据收集方法

本文案例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文档资料的查阅、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本文案例研究的数据收集过程是随着研究问题的逐步细化而不断重复和深入的。在最初确定研究问题的时候,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了解非常之少。我们从网上以及一些内部杂志上了解研究对象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一轮访谈的研究问题是完全开放的。在第一轮的数据收集之后,我们在24小时之内分析数据,与现有理论文献进行比对,然后细化调研问题。在第一轮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歧义的问题,我们及时与访谈对象进行电话沟通。这样,我们带着调整后的访谈问题,再次进入现场收集数据。如此进行多轮的数据收集,直到我们认为已经得到了完整的对于研究问题的解释。

本研究采用多种数据收集的方法,采用多案例对同一现象进行多重证明,其数据集包括现有文献和访谈资料,所以具有较高的建构效度。另外,本研究小组人员反复地对研究问题进行提炼,并将同样问题的数据来源进行整合,构成一系列证据链,以增强研究中证据的信度。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分为两个阶段。

(1)数据收集的第一阶段

我们从观察中国数字鸿沟的现状入手,搜索有关网站和媒体以及学术期刊的文献资料,将相关的文章收集、分类和整理,从中发掘与数字鸿沟研究相关的理论视角。

?分析与数字鸿沟实践有关的中文网站资料

我们浏览与数字鸿沟实践有关的网站,以便更多地了解中国数字鸿沟状况。我们根据网站提供的资料因素将数字鸿沟的现象进行分类,并根据网站提供的资料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信息化水平进行分类,归纳中国数字鸿沟的现状。

?文献收集

我们回顾了1999至2012年期间刊登在学术界和实业界期刊上与数字鸿沟研究相关的文章,对其中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概括。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建立数字鸿沟研究的理论框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TOE模型”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解释这些现象。因此,“TOE模型”就成为我们制定访谈提纲的理论视角。

(2)数据收集的第二阶段

考虑到中国不同地域青少年数字鸿沟的差异,本研究选择10个案例进行比较性案例研究。本研究从2012年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12年10月。在研究范围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确立之后,按照理论抽样的要求,10名访谈对象于2012年5月纳入我们的研究对象。数据收集的方法主要为深度访谈(主要是面对面访谈,必要时也有电话访谈),然后进行文档查阅。另外,本文的研究人员还对12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观察。访谈采用半结构化和开放式两种形式,访谈的目的是收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来自访谈对象的原始数据。每位访谈对象访谈次数在2次以上。我们对所有访谈进行了全程录音,随后,我们将所有录音翻译为文字稿,最终整理出录音转录文档达20万余字。关于访谈的录音资料被存放在数据库中,以便组织、比较和分析。

3.4 数据分析方法

案例的数据分析是案例研究中最难的部分。在案例研究中,理论对于个案归纳的作用称为“分析性归纳(analyticgenerlization)”,它是不同于问卷调查方法所采用的“统计性归纳(statisticalgeneralization)”。在分析性归纳中,先前提出的理论被当做“模版(template)”,实证结果要与这一模版相对照。如果两个或更多实证结果都支持同一理论,那么才可以认为该项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如果两个或更多的实证结果都支持同一理论,且不支持与之相竞争的理论(rivaltheory),那么这一研究结论就更具说服力。把统计性归纳当做案例研究的归纳方法,是案例研究的致命性错误。这是因为,案例研究所选择的的个案并不是“样本”,不能作为统计性归纳的基础。

在数据分析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聚焦于不同访谈对象间认知模式的相互一致程度,即我们认为只有那些被多个访谈对象认为重要的因素是有意义的(Marshall,2008)。我们对结论是否可以采纳的判断基于以下假设,被反复提到的因素代表了团队成员的共同知识,这是他们作为一个团队工作的基础(Marshall,2008)。因此,我们认定概念间确实存在关系时,应满足以下条件:(1)至少两个人提到;(2)有实际存在的例子支撑,即该企业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而不仅是应该怎样,从而保证概念间的关系基于经验事实。另外,我们还将概念间涌现出来的关系与现有文献进行对比,尽可能给出概念间关系的理论性支撑。

本研究采用逻辑模型和跨案例数据分析方法。在正式的数据分析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通读所有数据,大致理解案例内容,整理出该案例的关键事件时间表。然后,我们会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地阅读每一句话,并尽可能使用客观和确切的概念词汇将之概念化。有些概念化常常不会一步到位,那么我们就会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概念化,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此外,因为在做这一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细致接触最原始数据,所以常常有一些突发性的感受,那么我们会及时记录下这些感受。并且我们还会对概念间可能关系的进行初步的推断,我们称这些为“分析注记”,这些注记都是暂时性的,注记中的内容需经受后续数据的检验,或者被进一步确认,或者被否定。

在上述的“现象概念化”的过程中,我们得到多个概念组,然后我们识别各个概念组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研究问题,再比较文献,逐步甄别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个分析我们也不是一步到位,而是要反复地比较和修改,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问题,结合现有文献,我们甄选出相互存在逻辑关系的、对本研究有意义的概念组,从而构建如何缩小数字鸿沟的研究模型。

我们将案例研究采集到的文档、访谈资料以及观察记录集中归类存放在数据库中,然后我们对其进行“归纳性分析”。首先从研究问题入手,确定能解释这个问题的数据资料,然后我们通读每一句话,并逐段总结归纳,最后我们列出相关证据的表格,从中可以对各类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分析。触及较为重要的研究问题,要重复这样的过程。如此迭代下去,直到所得出的结论能够彻底地解释清楚研究者主要的研究问题为主。

3.5 研究效度和信度

遵循科学法则的案例研究是必须严守科学研究中的效度和信度要求的。如同其他的社会科学研究手段一样,案例研究也需要满足四个方面的检验要求(Yin,2003,p46),即构念效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和信度。表3.6列示了适用于上述四种检验的各种研究策略。

本研究主要通过三种措施来满足构念效度检验的,分别是:采用多种数据来源、建立证据链和证据提供者的检查。首先,在多重证据来源的三角检验方面,我们尽可能的使用各种可能数据源,严格按照三角测量原则,通过多种来源的数据进行相互印证,这些来源包括深度访谈数据、各种文档和实地观察等等。不同途径得到类似的证据,这说明我们的研究具有构念效度。其次,我们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数据资料的连贯性且符合一定的逻辑,并按照这个逻辑预测其发展。如果收集的数据能验证这个预测,这样我们就一直保持在证据链下收集数据。最后,我们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整理之后,会返给主要受访人审查是否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

所谓内在效度就是研究者必须确信因变量的改变确实是因为自变量的改变而引起的(Yin,2003,p46)。本研究的内在效度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第一种是模式匹配,即先由数据的初始分析推论出一些因果关系,然后继续用新的数据分析结论来匹配这些因果关系。获得支持的就被保留,不获得支持的就放弃,如此反复,理论模式越来越符合案例实际。第二种途径是时间序列的研究设计,即我们的数据收集是按照案例事件的时间发展展开的,因此,我们就能分析所观察到的变量或者事件是否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由此可以推断出其因果关系。

外部效度就是要确定本研究的结论是否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案例或者不同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案例。结论的类推范围越广,那么研究结论就越有力量(Cook和Campbell,1979)。案例的外部效度不是靠统计归纳来实现的,而是依靠分析性归纳(Yin,2003,p135)。我们的第一个案例所得的结果,能够在第二个案例上重复发现,由此证实该案例所获得的结果确实存在。

案例研究的信度即研究过程的可靠性,也就是说本研究过程可以重复。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进入现场之前都有调研提纲;在调研之中,会详细记录调研程序和对象;调研中所用的访谈问题都被保留,而所有的访谈我们都做了录音。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的研究程序还是研究所得资料,都是经得起再检验和再分析的。

4.案例数据分析与讨论

在本部分,我们首先对案例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描述,并简要介绍本研究的数据收集过程。然后对单个案例进行过程分析,再根据案例的逐项复制法则对其余的案例进行过程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本研究的过程模型。本研究中的案例显然都是有关数字鸿沟的非常典型的案例,但是多个案例中数字鸿沟的演化表现出强烈的过程发展特征。因此,我们必须要采用过程分析方法来揭示案例中事件发生的内在机制。

本研究以“青少年数字鸿沟”为核心概念,首先探索青少年数字鸿沟的内涵和特征维度,然后探索缩小数字鸿沟的相关对策。在进行案例研究的过程中,将研究重点放在揭示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

4.1 模型验证结果

对多案例研究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与现有文献中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我们修正了原有的理论框架,细化并重新解释了某些因素的范围,去除了某些影响甚微的因素,并对访谈对象多次提到的重点因素加以强调,形成了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的因素模型。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在多案例的研究得到基本一致的支持,说明该模型对于缩小发展中国家青少年数字鸿沟相关对策的有效解释力。

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发现,数字鸿沟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测量:接触(access)因特网及其他信息技术的机会;与因特网及其他信息技术手段使用质量(quality)和使用成本(cost);未来可持续接触和使用的计划。例如,有访谈对象说,“我们没有机会上网,但是我们可以看电视,电视也能告诉我们很多知识”,“我们这儿网吧也有,就是都需要花钱才能上网。家里不富裕,而且父母担心我会去网吧玩游戏,所以就没有机会上网”,“村里有电视,但是因为是山区,信号经常不好,一些好的节目都收不到”,“我们前几年有一个慈善团体给我们捐了一批电脑,我们利用电脑学到不少知识。可是四年过去了,电脑都坏了,也没有人上我们这儿维修,就没有再上过网”。由此可见,数字鸿沟的维度表现不仅体现在对因特网的接触机会上,还应该扩展到对整个信息通信手段的使用质量、使用成本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根据心理授权理论,当个体在某一方面能力较弱的情境中,如果感受到自己“被授权”,如具有很强的效能感,他们才有可能对工作产生态度及行为上的改变,从而达到更高的工作绩效。对于处于信息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如果他们能够被授予更多的接触互联网的机会,那么他们就有可能有信心去获取知识和传播知识。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信息富裕地区的青少年能够通过互联网与信息贫困地区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社会互动,在增加社会融合度的基础上增加双方信息的交流,这样更有利于缩小数字鸿沟。根据制度理论,国家对青少年计算机培训的支持政策对缩小数字鸿沟同样适用,这对缩小数字鸿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可以说,目前政府部门缩小数字鸿沟的决策大多数是出于对支持科技创新相关政策的响应以及道德规范的要求,而且组织对缩小数字鸿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高层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支持,这与西方国家的动机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数字鸿沟也反映在政府部门信息科技的普及模式的不同上。在国外,很多私营机构和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会直接参与普及青少年信息科技的培训中,因此他们对青少年科技水平比较熟悉,对青少年接受信息科技的优势体会深刻。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通常采用非职业的方式,如学校的选修课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但是教育部门用户通常只关注青少年常规文化课的教育,并不太在意青少年是否使用信息技术。此外,青少年群体的性格特征对于数字鸿沟的缩小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进取心方面,青少年促进组织了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在游戏兴趣方面,青少年对计算机游戏的偏好成为阻碍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好奇心方面,由于青少年对新兴信息技术的好奇心起到的促进作用得到了证实,但是由于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家庭的支持和服务保障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目前国内计算机的普及水平相对较弱,这也给政府组织缩小数字鸿沟增加了顾虑。

虽然我国已经走在发展中国家缩小数字鸿沟的前列,但是在缩小数字鸿沟的探索道路上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青少年利用数字技术成为计算机游戏爱好者。由于多数父母和学校不愿意看到学生利用互联网玩游戏,因此缩小数字鸿沟同样遇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阻力。

4.2 缩小数字鸿沟的对策

青少年数字鸿沟危机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如何缩小青少年群体的数字鸿沟仍然是困扰教育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的难题。由于现阶段青少年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在日常教育中并不属于必修课,发达地区青少年信息技术水平通常与诸多因素高度相关。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案例研究资料,并与现有文献中的相关结论进行比较,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相关对策。

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分为三个阶段:使用技术手段增加不发达地区青少年接触信息通信技术的机会;促进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青少年的社会融合度,从而提高不发达地区青少年使用因特网的质量;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建立可持续的缩小数字鸿沟的计划,鼓励整个社会的参与。下面我们分别阐释这三个阶段中缩小数字鸿沟的策略。

4.2.1 第一阶段:技术手段缩小接入沟

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青少年数字鸿沟的第一个表现形式是接入沟,即不同地区的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的机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地区经济差异和信息化水平决定的。因此,使用便利的和免费的技术手段是解决接入沟的最直接方法。一般来说,这些信息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因为地区经济贫困无法得到专有的信息服务手段,因此可以借助低成本的便利性的信息通信服务,如手机、卫星通信等无线通信手段,使得贫困地区的青少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互联网。此外,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信息贫困地区普遍是矿藏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可以将能源开发部门的网络,延伸至学校,增加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机会。信息贫困地区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是往往军事设施发达,因此可以利用某些军事信息通信手段,来增加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机会。

4.2.2 第二阶段:社会手段缩小使用沟

根据心理授权理论,当个体处在某种能力较弱的情境中,如果感受到自己“被授权”,他们才有可能积极追求上进,并为此付出努力。对于处于信息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如果他们能够被授予更多的接触互联网的机会,那么他们就会更有信心去获取知识和传播知识。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信息富裕地区的青少年能够通过互联网与信息贫困地区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社会互动,在增加社会融合度的基础上增加双方信息和知识的交流,这样更有利于缩小数字鸿沟。

其次,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性格,如进取心和好奇心,也有利于缩小使用沟。青少年群体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性格特征(如进取心、好奇心和开朗的性格)对于缩小数字鸿沟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文化教育水平方面,缩小数字鸿沟对青少年群体整体能力的提升促进政府缩小数字鸿沟的决心。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在同访谈对象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选择某处作为第一批试点部门,完全是因为该处处长个人对缩小鸿沟的全力支持.此外,某区政府之所以能够成为市缩小数字鸿沟的突出典型,也与当时区领导的重视密不可分。有进取心的青少年将会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青少年的好奇心将会促使其更加深入地利用互联网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此外,家庭的支持和服务保障水平和良好的学习新技术的氛围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组织维度上的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学校的规模(规模较小的组织易于缩小数字鸿沟)、组织的科技敏感度(重视科技进步的组织倾向于缩小数字鸿沟、组织内IT人员的技术能力(较强的技术能力带来较高的缩小数字鸿沟的程度)以及组织内部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包容度。

另一方面,数字鸿沟对组织内部教育培训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因为计算机技术常常缺乏固定的培训机构提供后续服务保障,需要组织中IT技术人员自行进行系统维护.而且,如果组织内部的IT人员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能够从基础层面参与到培训项目中,计算机技术的技术优势就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这将大大促进计算机技术在青少年中的使用。最后,教育文化对缩小数字鸿沟决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从使用传统常规教育向超前的信息技术转变是关乎组织全局的一种较为剧烈的变革,教育文化对科技重教的认同程度以及对变革的接受程度越高,计算机技术在组织内部的采纳和推广也将会越为顺利。

4.2.3 第三阶段:制度手段确保可持续性

政府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对缩小数字鸿沟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正反两方面大量事实的证明。同时,公众对缩小数字鸿沟的支持以及数字鸿沟在地区差别的状况对于其缩小的作用也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国内外其他地方的成功例子对案例的影响作用则非常显著,这可能是由于调查城市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其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往往倾向于强调自身的示范性作用,因而其他地方的案例对之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环境要素在数字鸿沟的相关研究中一直是一个考察重点。大众对于数字鸿沟认同度的高低很可能影响他们对缩小数字鸿沟愿望的强烈程度。除此之外,数字鸿沟在整个世界对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可能对制定政策形成重要的影响。随着数字鸿沟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不断提升,政府部门对数字鸿沟的危害性认知也将有所提高,这将有助于促进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缩小数字鸿沟。同时,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也是一个需要考察的因素。

根据制度理论,国家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对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起到关键性作用。可以说,目前政府部门缩小数字鸿沟的决策大多数是出于对支持科技创新相关政策的响应以及道德规范的要求,并同时取决于部门高层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支持。而在国外,不仅国家出台有关缩小数字鸿沟的政策,很多私营机构和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也直接参与普及青少年信息科技的培训活动。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通常采用非职业的方式,如学校的选修课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教育部门通常只关注青少年必修文化课的教育,并不太在意青少年的信息技术水平。

根据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的实际情况,发展中国家应先着眼于缩小国内青少年的“数字鸿沟”。为此,国家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西部落后地区网络建设

我国西部信息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互联网还存在接入率不高、带宽较窄、骨干网间互联容量少、上网速度慢等问题。国家应扩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可考虑设立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基金,缓解建设资金“瓶颈”问题。同时,采取多种技术手段解决偏远农村通信问题,进一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2)调整通信价格,降低上网“门槛”

降低通信价格对扩大电信青少年用户数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电信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有必要应进-步适时降低我国上网费用,促进更多的青少年有经济能力承担电信费用。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通信普遍服务基金。如何保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应尽快研究并建立普遍服务制度,筹措普遍通信服务的基金。

(3)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做好专业技术大众化服务

从我国互联网用户年龄分布来看,大部分为受过较好教育、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的中青年(18—35岁之间),而其余年龄段的人群则未受到或缺乏较好教育、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为此,政府应采取一定措施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促进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技术的大众化,以便普通公民都能有效驾驭计算机、互联网及高速网络等先进技术。比如建立地区性技术服务中心,鼓励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城市社区、偏远乡村,在技术培训、技能掌握等方面提供正确、规范的服务;引导企业进行网上内容和各种应用软件设计时,要针对用户客观需求,使青少年都能利用信息技术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另外,应注重社区信息化建设,通过社区宽带网的建设,把一个个的社区联系起来,青少年的生活和网络也随即联系起来。比如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社区内外的大事。在尽享数字化生活优越性的同时,青少年也能接受到政府的管理、教育和宣传,可取得传统媒介如报纸、期刊、广播、黑板报难以获得的收效。

(4)鼓励企业参与,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应发挥其在缩小“数字鸿沟”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应积极引导企业关心、支持并从事缩小青少年“数字鸿沟”的活动。对于投入社区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建议在项目审批、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比如考虑到上网费用的大幅度下降,给予信息内容服务商(ICP)一定的税收减免。另外,“数字鸿沟”在反映出我国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程度低下的同时,也折射出我国信息产市场的巨大.这对于国家、企业和社会而言又是良好的“数字机遇”。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跨越“数字鸿沟”的合力,从而抓住这一“数字机遇”,是当前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5.结束语

作为新兴信息技术时代中的典型问题,数字鸿沟所导致的影响,已经严重阻碍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其消除机制的探讨,具有前沿性的学术意义。同时,消除数字鸿沟,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本文对于缩小数字鸿沟对策的研究,对于相关实践也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理论发展方面,本研究弥补了现有数字鸿沟研究的不足,同时也填补了国内数字鸿沟研究的空白。本论文对经典的TOE模型进行了考察和修正,指出和澄清了其中由来已久的争议所在,并界定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其次,本文同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数字鸿沟的概念理论和因素理论。本文以现有理论和多案例研究的结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字鸿沟的研究模型。本文建立的模型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数字鸿沟的现象。

本论文的另一方面的创新性体现在中国缩小数字鸿沟对策的实践考察中。这些研究解释了数字鸿沟的一些内在规律,对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具有较为直接的指导意义。在实践领域,虽然实践者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性,并且很多政府部门也的确在制定相关的政策。但多数时候人们发现,这些制度的设立并没有给缩小数字鸿沟带来正面的效应,有时甚至使协调工作变得混乱和进度迟缓,最后可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本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唤起政府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对数字鸿沟问题的充分重视。另外一方面,期望本研究能够给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带来可行、有效的参照,使得相关政策的设立能够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具体来说,从实践层面而言,本研究对政府部门、青少年群体以及相关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的研究工作遵循规范的实证性案例研究方法展开,研究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中对各方面的严谨性指标也予以了充分的分析。因而可以认为,这一工作也展示了本类研究方法在缩小数字鸿沟研究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积淀已久的社会差别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途径。作为以实证调研为基础的研究,本论文的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遗憾与不足,有些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则是由于经验的欠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至少包括以下方面。(1)在我们的案例研究中,访谈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官员和青少年的父母。因此,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增加各个层面的访谈对象,以从其他更多的视角来分析数字鸿沟现象。(2)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企业机构数量十分庞大的国家来说,该样本量肯定偏小,从而可能不足以代表中国的一般情况。(4)本研究讨论的缩小数字鸿沟的对策可能不够全面,可能会存在一些我们尚未考虑到的因素。另外,上述因果关系中可能忽略某些调节因素和中介因素的影响。 我们认为以下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在收集数据时采用的是横截面数据,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收集的。尽管在访谈中大量涉及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但缺乏对这些发展历程的更为直接的观测。我们只是对组织的当前数据进行了时间点上的静态分析,而未能进行一段时间内的纵向分析,从而导致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由于数字鸿沟对社会的影响过程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多做一些纵向数据分析,观察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的规律。另外,可以考虑缩小数字鸿沟的其他对策,尤其需要考察复杂的组织环境对缩小数字鸿沟效果的影响。因此,未来可以通过更加全面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数字鸿沟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在最初的研究计划中,我们曾经打算就数字鸿沟相关的研究问题展开国际性的对比研究,即同时在国内和国外一些地区使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从而分析不同经济、文化环境下的差异。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一计划最终被搁置了。这也是本论文的一个遗憾之处,但此项研究工作仍然将在今后进一步进行。

参考文献:

[1]祝建华.做码沟指数之操作定义和初步检验[A].吴有训.21世纪新闻传播研究[C].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203-211.

[2]KADO. How to measure the digital divide? Invites you to explore the IT World of Your Dreams,2004,9.

[3]S. Venkatraman. Why Measure Digital Divide? 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UIS). A Presentationat the ITU/KADO Digital Bridges Symposiumin Busan, 2004,9.

[4]燕金武.我国“数字鸿沟”的问题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0(4):1-4.

[5]胡鞍钢,周绍杰.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中国社会科学,2002 (3):36-48.

[6]Choi, Heung Suk. Lee, Jae Ung. Measuring Digital Divide with Korea Personal Informatization Indices (KPII)[R].KoreaUniversity,2004,9.

[7]金文朝,金钟吉,张海东,译.数字鸿沟的批判性再榫[J].学习与探索,2005(1):33-37.

[8]周甄武.数字鸿沟的多维透视[J].福建论坛,2004(7):54.

[9]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发展大会提案.数字鸿沟的重新定义[OL]..

[11]U.S.Department of Commerce,Economic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and NTIA.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A Survey of the“havenots”in Rura land Urban America[OL].http://digitaldivide.gov/reports.htm.1995,7.

[12]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and NTIA.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Ⅱ: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 http://digitaldivide.gov/reports.htm.1998,7.

[13]U.S.Department of Commerce,Economic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and NTIA.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OL]. http://digitaldivide.gov/reports.htm.1999,7.

第7篇:数字乡村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城管系统;大数据管理;城市绿色化;节能减排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03

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从背景来看,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要走集约、绿色、智能、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总理也强调了“互联网+”行动,要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是作为解决城市病、促进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治理能效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这样确定智慧城市地位呢?新型城镇化是动力,转变传统工业化结构,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信息化是协调创新,新型城镇化是机会平台,绿色化是方向。这“五化”实现第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小康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化作为一种主要的推动力量,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城市有了非常严重的城市病。比如,交通拥堵、能源紧张、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围城、噪声污染、用地矛盾、水资源短缺等。这意味着,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还在“青壮年”就患上了“老年病”,需要从中、西医双方面进行统一治疗。所以,用智慧城市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城市工作中来解决城市病,解决城市的现实问题,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这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背景。

二、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容

可以看到,未来的城镇化需要内涵和质量上的提升。

(一)未来城镇化内涵与质量的转向

从全方面来看,有以下八个转向。一是,由过去的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发展;二是,从高能耗建设或者高能耗的城镇化转向低能耗、低碳的城镇化;三是,从大城市扩张为主转向生态城和小城镇与大城市互相发展;四是,从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转向文脉传承;五是,由高环境冲击转向低环境冲击,要走一条低污染的发展道路;六是,由放任式机动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七是,从大型、集中式,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小型、分散循环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八是,从少数人先富的方式转向社会公平。面临的任务非常严峻。在这样艰巨的过程中间,需要智慧城市来协调各方,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二)智慧城市的定义与内容

智慧城市的定义内容有很大争议。很多专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定义,每一家的定义都不一样。国家五年前颁发的文件中,把智慧城市的定义分为这样三个方面。从城市管理者角度讲,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谐发展;从企业角度讲,利用智慧城市技术手段,提升企业自身运营效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从百姓角度讲,让民众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和“惠民”,对政府有效监督。从这样三个角度来讲,智慧城市都发挥了各自的效应。

从手段上看,智慧城市通过全面感知、信息共享、智能解题。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智慧化、人性化等手段推进管理创新。

从内容上看,涵盖城市产业、民生、环境、防灾减灾、行政治理、资本配置等,涉及面很广。

从理念上讲,以智慧系统为“黏合剂”将集约、低碳、绿色、人文等新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从难度上讲,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难点是通过信息共享、系统共生来消除部门“信息孤岛”和利益壁垒。所以我们的信息化经历那么多年以后,每个部门都自己搞一个系统,这种系统就成了各自的信息孤岛,这些孤岛应该通过智慧城市进行整合,形成共享的信息平台。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

智慧城市如何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呢?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推进。

从集约角度讲,提高城市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的运行效率。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智慧税务、智慧能源、智慧垃圾处理、智慧管网等。智能本身是通过城镇化的智慧化与精细化管理,使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而且百姓更加方便监督各种为民服务的机构。

从绿色的角度讲,智慧城市建设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恢复善待生态环境,通过智慧城市的办法对环境加以保护和建设,实行低冲击发展。

从低碳角度讲,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使促进行为节能减排。通过测算,光是能源消耗的可释放,就能达到15%的节能和节水,是绩效最高的节约方式。

(一)推行数字城管系统

推行了10年之久的数字城管系统与智慧城市的关系,数字城管将让城市发展更加可持续,有效解决现代城市多部门服务和协调复杂性的矛盾。数字城管是城市管治的基础工程。数字城管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的最重要基础部分。同时,数字城管也是社会公平的公共品。

数字城管系统作为一种网格化的物理平台,不仅能将物联网的感知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精确叠加起来,而且又可发挥现场巡视人员实地拍摄检查并反馈分析的能力,是一种不断严禁的“人――机”复合平台。因此,可在已有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扩充,作为智慧城市的公共平台。比如,一个井盖掉了,过去一定要等到小孩子掉进去了,有关部门才去追查到底是怎么掉的,这个周期平均13个多月。现在,进行了网格式管理,把所有的井盖都作为城市的部件记录在案,一旦这个井盖破了、掉了,在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检测到,信息传递到系统,系统立刻就能发现这个井盖是属于哪个部门管辖,并把信息传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立刻补上。再过一个小时,第二次巡视就能发现这个井盖到底有没有盖上,其中时间间隔是多少,把这个结果公之于众。为民服务的质量、行政效率,都可以体现出来。可以演变为互联网,在每个井盖上加一个装置,可以实时知道这个井盖是掉了还是破了,还是完好的。现有的网格式管理,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形成一个智慧城市公共平台,这个公共平台通过采集数据,把原有的一些基础设施和容易发生的事件事先储存起来,进行预案现场化,极大地提高了相关部门对突发性事件和可能出现灾害的反应速度,提升各个部门的效率。

(二)大数据管理的链接

从大数据与数字城管系统来看,通过大数据管理,从人口24小时的分布与交通干线上手机位置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到整个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和发展演变的规律。通过大数据,从相关性角度来了解人口的流动,是原来的抽样调查难以完成的,它从整体上全面地反映整个人口就业在城市空间的流动,可以为人口的布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各种各样的城市难题找到解决方案。大数据成为有力的武器和非常好的管理资源。从这扇门打开以后,许多原来传统城市管理难题的解决办法或者治“城市病”的途径都被找到了。

这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智慧城市必须是从操作简单的政府与老百姓的投诉反馈机制,延伸到网格化、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再通过城市的公共信息平台,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三大信息加上去,使得整个城市的智慧管理系统不断升级,不断向前发展。所以说,智慧城市非常昂贵。有许多设备供应商希望基层政府购买他们的设备,建设“智慧城市”。这就相当于病人到医院里看病,医生不给开药,而让病人找药厂,药厂给病人开了一大堆药,抱回去吃,效果很差。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了没有用,因为它是设备商供应建设起来的,不堪一击。这样就把智慧城市的名声搞坏了,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三)放大智慧城市的叠加效应

智慧城市有叠加效应,由专题性智慧向综合性智慧提升。比如,功能模块型、数据共享型、虚拟城市型、电子商务型,都是不同的专题,专门针对一种城市病,策划、治疗这个城市病的智慧城市,从治一种病发展到治多种病,最后针对疑难病症进行治疗。向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发出挑战,这样的智慧城市,可以认为是到了一个高度。一个非常著名的国外大公司,一进来就说“智慧地球”,地球比人类聪明多了,地球聪明起来,智慧城市就建成了。实际上是广告宣传语,为了卖设备,相当于病人到了医院,没看病就抱走了一大堆药,走偏了方向,浪费了钱。

(四)促进城市的绿色化与节能减排

智慧城市必须是围绕着促进城市的绿色化,把节能减排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通用问题。联合国的数据统计,城市最基本的病:75%的能源是城市消耗的,75%的污染是城市排出的,75%的温室气体是城市引起的。如果说地球有病,城市是根源。大自然本身是绿色的,不要去破坏它。乡村也是绿色的,不是灰色的。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把城市转变成绿色,这是长期的概念,这样智慧城市、生态城市,智慧的绿色交通,智慧供水、智慧能源城市,都是围绕着使城市绿色化,运用信息数据,运用“互联网+”。

1城市生态化改造

城市生态化改造,是需要城市建筑密度、人口密度适当提高,保持紧凑,防止出现美国的城市蔓延,绿色建筑达到8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比20%以上,实现生物多样性。中国跟西方发达国家一个非常大的差别就是,西方一个农民消耗的能源比城市的人要多得多。而在中国,一个城市居民消耗的能源是农村的三倍,正好相反。原因在于,我国农村机械化运作水平很低,人多地少。整个城市化的过程,对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空气排放、污染压力都非常大,要通过原有程序的生态化、绿色改造等来运营。

2城市交通与绿道建设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交通排放的能耗气体占到整个能耗气体排放的1/3以上。随着汽车进入家庭,中国的交通发展非常快。但是,如果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硬件和软件相结合,采用交通导向的开发模式,使空间利用和交通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智慧交通”改治拥堵的情况,通过城市发展的骨干交通的智慧化,轨道交通与大容量快速公交等,把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包括绿道、自行车道、人行道打通,使信息化与机动化协调起来,就能解决交通排放的废气,使交通的能耗减少。

3智慧水务建设

通过智慧水务建设来处理排水、污水、安全供水以及防洪防涝,建设智慧海绵城市。城市许多管网运行状况是不能改制的。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及时反映管网平时疏通的情况、堵塞的情况,水量大小等情况,确定哪些管网应该启动,哪些管网应该关闭。应该智慧地反映和适应城市的洪水,同时使城市的暴雨能渗到地下,和地下的水接通,使水地成为水库,城市可以像海绵那样吸收水。最近经济工作会议上,总理提出,城市水源的问题,需要城市自行解决,以后大规模的调水要逐渐减少。水是可循环的,智慧城市要促进循环。过去对水资源的利用是做加法,人口和产业,利用加法。现在是乘法,也就是水利用一次,等于水资源增加了一倍,利用两次就增加了两倍,新加坡是水资源再利用的典范。海水淡化每吨5元钱,而污水再生一次是每吨25元钱,非常便宜,比任何长期调水的成本都要低。同时,这种供水的模式非常安全和可靠。所以说,要把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相互促进。比如说,海绵城市建设中,把传统开发模式形成的洪水高峰大大消减,原有的管网,五年一遇的,变成十五年一遇、二十年一遇的,把综合管廊变成智慧管廊,把海绵城市变成智慧的海绵城市,把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中水回用,水务协同微循环都带动起来。

4智慧能源城市的建设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及建筑节能相结合,城市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城市。

分布式能源和集中式能源有巨大的区别,集中式能源是一个独立的电场,如果这个电场遭到了袭击,整个城市能源就消失了。非物质能源是分散的。比如,屋顶的太阳能、周边的风、生物质发电等多种能源,整合成新能源网,必须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其协调起来,共同为城市提供一个安全、保障又有弹性的系统。即使系统一两个节点出了问题也非常安全。它是弹性的,同时又是绿色的、可再生的。这就是一种互联网智慧城市的运用模式,称为智慧的能源城市。笔者曾领导一个团队在东北地区50万人口覆盖区域进行尝试,把能装上太阳能的屋顶都装上太阳能,共装了产电2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如果在全国推广,若10%的屋顶实施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工程,年发电量相当于再造一个三峡电站,应用潜力十分巨大。

5绿色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启动以后,可以推广新能源的应用、三网合一的信息技术,来回溯超市产品质量等,再推行水的小型化、低成本、无害化的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这些在大城市里是难以推广的,而在小城镇可以推广,小城镇可以成为新技术的汇集地。

四、结论

智慧城市必须要应对很多问题。比如城市空气,PM25产生,可以说每天都不一样,每个季度、每个月、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源头如此分散、如此多元化的污染源,必须要通过智慧的源头分析、现场的智慧检测、过程的控制,智慧的预警预报和智慧的系统反应,才能有效应对。不能简单地只看看天,再判断能见度多少。如果有效应对,就会使污染下降。

绿色建筑、绿色社区,城市的基础细胞是建筑和社区,如果把这些建筑与社区健康化、绿色化,再加上“互联网+”,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每个绿色建筑都安装一个集成的传感器,把二氧化碳的浓度、VOC的浓度、温度、湿度、能源消耗、水的消耗都收集起来,传递于中心管理,横向比较,可以很方便地发现,哪些建筑的病最严重,哪几个细胞首先坏死。据调研发现,水消耗最高的建筑与最低的相差12倍,能源消耗最高的建筑和最低的建筑相差16倍。城市的病是由建筑的病,即细胞的病构成的。通过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的智慧化管理,首先能发现所患的病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有许多建筑的病是先天的,管子就接错了。所以,智慧城市是以中医的治理方式综合应答解决“城市病”不这样应答就是假的智慧城市。当然也要关注到,每个城市有自己的一种流行病,治疗方法要根据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

智慧城市类型众多,但是从科学分类来讲,至少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城市管理绩效提高型。即社会创新模式、创新机制的激励,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城市的成效。

二是节能减排型。城市发展绿色化,不仅仅使当代的城市宜居起来,因为我们城市不宜居主要是污染,主要是不绿色,为下一代留下什么。

三是市民生活便捷型。也就是说,市民生活不方便是因为城市有病,所以智慧城市必须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城市病,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前两种是政府必须事先做好顶层设计和实施规划的,并能为第三种奠定基础。

顶层设计的本质是“城市诊断”、看准“城市病”,再以智慧手段综合调理,从而逐步演进为复合式全功能智慧城市。只有这种智慧城市才是中国需要的,才是符合前文所讲的“五化”的方向,才能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发挥城市的应有作用。要以最低的成本、最优质的服务使城镇化健康地、绿色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仇保兴笃行借鉴与变革――国内外城市化主要经验教训与中国城市规划变革[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仇保兴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1―2012年度)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辜胜阻中国城镇化机遇、问题与路径[J]中国市场,2013(3)

第8篇:数字乡村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约翰·奈斯比特 亚洲大趋势 崛起观 意识观 模式观 影响观

亚洲(东亚)崛起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问题。而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亚洲大趋势》(Megatrends Asia)则是一本较早全面阐述这一问题著作。奈斯比特认为亚洲的现代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动向:亚洲在崛起,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亚洲。战后亚洲发展表现为趋势: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从劳动力密集走向高科技密集;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从西方走向东方。作者“着重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因为他们是亚洲谋求发展与更新的龙头所在。”[1]p4所以,亚洲大趋势主要是指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了研究东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意识:亚洲崛起观、亚洲意识观、亚洲模式观、亚洲影响观等论断。

亚洲崛起观

亚洲正在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足,现代化发展非常显著。从1945年到1995年,这期间其人口总数增加了4亿,而贫困人口却由4亿减少到了1.8亿。“从人均GDP的增长、福利的增加、贫困的减少等指标看,东亚明显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p23世界银行已宣布,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区域,都从未像当今的亚洲这样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并得出结论:东亚的发展经历是一个经济奇迹。“在过去10年中,亚洲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未来1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将会增加1-2倍。除去日本,亚洲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到2010年将达8-10亿,其消费水平也十分惊人,预计为8-1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现今美国经济的150%;而英国中产阶级用了将近一个世纪才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以今天亚洲的发展速度计算,不用10年,这一进程便会完成。”[1]p81为了满足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导向型模式已经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取向。与此同时,亚洲产业结构由于后发优势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制造业向以计算机和通信为主的制造、服务业的高科技密集型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亚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更为明显,例如华人率先建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种族网络——海外华人:新的经济势力网。“在当今这样一个资本与天赋不分国界的时代,华人正可以担当一个桥梁的角色,去连通整个亚洲资金、观念、市场与谋略,并进行广泛交流,共创新世纪。” [1]p16-17这种网络集团经济成为亚洲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跨国的海外华人经济圈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势力。如果把海外华人看作一个整体,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海外华人控制了除日、韩两国之外的所有东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新加坡的华人在亚洲的已超过日本。华人亦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最大外次资来源。中国80%的外资也来自海外华人。” [1]p12世界发展需要亚洲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战后亚洲崛起主要表现在为亚洲进入现代化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都市化趋势改变着亚洲的面貌。应该注意的是,亚洲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大都市的膨胀。

亚洲意识观

经济发展引发了亚洲人正经历着一场深远的文化革命,改变着亚洲的自我形象、文化与传统,“随着亚洲经济日益繁荣,政治逐渐开放,无论个人、公司商号或各种机关体制,都拥有愈来愈开阔的选择空间。两性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劳资之间,渐渐呈现出新模式、新结构,以及新的人际关系。”[1]p42亚洲社会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而亚洲意识则是亚洲人由传统社会迈向多元社会的过程中重塑的自我价值观:做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担任的角色,改变过去不平等的世界地位。民族的亚洲、觉悟的亚洲、革命的亚洲与忧患的亚洲正在被自信的亚洲、集体的亚洲、道德的亚洲、文化的亚洲与共识的亚洲所取代。

自信的亚洲:亚洲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亚洲的心灵终于从困境中解脱了。东方可以对西方说:“别指手画脚了”。亚洲人开始以亚洲人为荣,对亚洲充满信心,发现自身的优势。这种自信将会发展成为具有亚洲特色的模式与风格。

集体的亚洲:从民族的亚洲、忧患的亚洲开始向共同体的亚洲发展。过去共同体亚洲观念缺乏,而集体亚洲观念已建立起来特别是东亚危机以后,亚洲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

道德的亚洲:家庭的信赖与个人的责任感,自给自足的精神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亚洲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例如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亚洲女性作为社会的主体之一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化的亚洲: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优点的继承与发扬,责任的观念、秩序的观念、集体的观念、纪律的观念等等道德文化为亚洲和世界的文化建设服务。

共识的亚洲: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转为“一个国家,一种共识”——多元文化和平共存以及成功地调和移民和当地人民地“共识”。亚洲人由于合和精神接受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差异。多元文化塑造“共识的亚洲”。

亚洲模式观

奈斯比特明确指出:亚洲的现代化绝非等同于“西化”,它呈现出的是特有的“亚洲模式”。亚洲崛起的自信使亚洲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发展出自己特色道路。奈斯比特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他认为亚洲正在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多数学者认为亚洲政治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主导型”发展道路。如果从纯经济角度讲,市场经济的作用确实比以往更大,或者说亚洲的市场经济更加健全与完善。

约翰·奈斯比特肯定亚洲模式主要在于对文化与发展关系的肯定,亚洲模式的基础就是亚洲独特的文化,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产生出二战后亚洲的崛起与模式发展。亚洲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平等、和谐、公正、稳定是亚洲现代化模式的追求目标。亚洲正以一种独特的亚洲式的思维方式创造着自己的发展模式。亚洲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亚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转换中呈现出多样性和新的个性,亚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

亚洲影响观

亚洲的崛起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亚洲也是世界新秩序建设的强大力量和重要参与者,“东亚的经济崛起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经济圈,或经济-文化圈” [3]p27东亚已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亚洲崛起首先是经济实力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政治势力的扩张和文化影响力的渗透。”[1]p246欧洲、北美、东亚正在形成当今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局面。

亚洲的崛起意味着告别过去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史。亚洲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平等关系,自东向西的重新定位。“东方社会日益趋向功利化和高科技型,面临精神危机的西方人越来越东方化。东、西方两者文化、经济交融之时,世界将会更加生机勃勃。”[1]p56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

“东亚现代化初步成功的理论价值在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现代化道理并非只有一条。现代化的模式也并非只有欧洲或美国的经典模式,人类的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现代化的模式同样也具有多样性。” [4]p7东亚发展模式是一个新型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也是亚洲崛起的重要意义,“近150年间,当西方人享有他们创造的进步和富奢时,大多数亚洲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现在,亚洲踏上了富强发展之路,经济的复苏使东方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传统文明的价值。随着技术和科学的引进,亚洲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型模式,这是一种将东、西方价值观完善结合的模式,一种包容自由、有序、社会关注和个人主义等信念的模式,东方崛起的最大意义是孕育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亚洲正在以‘亚洲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它要引导西方一起迈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二十一世纪。”[1]p275

评价

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亚洲大趋势》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崛起和东亚模式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关于亚洲模式的争论中,奈斯比特给以了积极的回应。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克服西方中心论来表达西方学者的亚洲社会历史发展观。虽然可以看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子。

奈斯比特是一个社会经济研究者,他认为企业就是财富、成效、经济活力的真正创造者,认同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所以难免会产生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但可以看得出奈斯比特在书写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一倾向,尽量给予客观评价。

《亚洲大趋势》于1996年出版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引起广泛关注,并在数月内被译成多种文字。这本书内容丰富、分析独到、文笔新颖、引人入胜,对于我们分析、认识和预测亚洲及整个世界的形势,不失为一份很好的参考材料。因此这本书成为东亚学研究的名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斯蒂格利茨等编:《东亚奇迹的反思》,王玉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世界银行发展丛书·研究报告系列)

第9篇:数字乡村研究报告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弱化乃至缺失;在农村的一些地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够全面完善;社会不良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安全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为了这些孩子更好地成长,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需要各尽其职,共同协作,一同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筑一张安全大网。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不断涌入城市谋求生计,他们留在农村的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也在不断的增加。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至2013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超过6000万,占农村儿童的近一半,且这一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而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是由其留在农村生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代为抚养。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与监管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近年来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不仅是孩子的个人成长问题,也不仅是一般家庭的私人问题,而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到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问题。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农村留守儿童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边,多数孩子由其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管,祖父母们多数年龄较大,缺乏安全常识和意识,大部分人还要承担繁重的农活及家务劳动,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力、精力去 看护和教育孩子,这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最主要原因。2013年6月,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生米镇文青村发生一起儿童溺水死亡事件,溺亡的三个孩子为与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同胞兄妹。这一悲剧中的奶奶年纪较大,且是在外务农回家后发现三个孩子都出事的。2013年8月湖北孝感市肖港镇蒋寨村两儿童溺水死亡,一人失踪,三孩子均为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溺亡事故频发,溺水死亡已成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中的“头号杀手”。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缺乏安全常识和生活经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一时冲动,不计后果,这样也容易造成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当然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设施不完善也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 农村留守儿童最为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由于父母离家外出务工,监护人疏于照顾,学校教育不到位,留守儿童自身的防范能力和保护意识较弱,这些种种因素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极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根据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男孩易成为人贩子相中的目标,女孩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2012年6月甘肃省陇西县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案,28岁的乡村教师刘自2011年8月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猥亵、多达8名小学女生,其中多数为父母不在身边的农村留守女童。2014年1月据新华网报道,广西兴业县一名13岁的留守女童从11岁开始,至少遭到16人摧残,被至少50次,查明身份的犯罪嫌疑人中有14人为中老年人,侦查发现的案情触目惊心。

3 农村留守儿童极易染上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对社会上各种复杂的、不良的社会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加上家庭教育的不完整和社会规范教育的缺乏无法给留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于是一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留守儿童自我行为得不到完全控制。他们在学校违纪、厌学,容易染上社会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笔者调查自己所教的两个初一班级,共有12名男生染上吸烟的坏毛病,其中有10名为父母均不在身边的农村留守儿童。据了解,这10名染上烟瘾的孩子都是在节假日回家时,因缺少父母的教育,而临时监护人又监管不到位,于是在与村里的社会青年交往时便学会了吸烟。而班上时常爬围墙外出上网的学生中多数也是缺少父母监管的农村留守儿童。至于留守女生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早恋现象。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她们便把来自男孩的关心视为珍宝,而绝大多数早恋的留守女孩都会有性经历。于是这部分女生基本上完成不了九年义务教育便成了别人不合法的“妻子”。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在不断扩大,而对这部分孩子的安全教育也成了这个社会重中之重的问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我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与支持。

4 父母及监护人应切实履行监护义务,提高监护质量。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务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重视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切不可为了赚钱而耽误了孩子的终身。双方尽可能留一方在家教育和监护孩子。如果双方必须同时外出务工,也应当时常通过电话、写信、回家等方式与子女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亲情上多给孩子一些慰藉,多给孩子一些关爱,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时时提醒他们注意人身安全。同时,也应与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建立起长期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而农村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则应树立起角色意识,切实承担起教育监管留守儿童的责任,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和沟通,随时告诉他们孩子在家在校的各方面情况,与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避免此宽彼严的现象发生。

5 学校应健齐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农村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学校应针对各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所遇到的不同安全问题,开展形式不同、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如可通过电视、网络、板报、游戏等多元方式,多措并举,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也可设置安全风险的相关活动和课程,组织各种安全风险的模拟场景演练,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对各类风险的认识,增加防范和增强逃生的能力,避免和减少对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