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范文

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

第1篇: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首先阐述了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以及在管理活动中管理思想的形成,最后论释了管理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可以称其为“科学”的学科,历经一百多年的理论行探索和实证性研究,渐次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科学门类。这主要从两个层次上去理解:一方面是说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理论研究基础,即在独具特色的学科门类上逐步完善了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完善了支撑本学科发展的理论研究基础;另一方面是说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建立了独立的实证研究方法,即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和工具逐步完善和成熟。此时,管理可以称其为“科学”,即管理科学。

    无论是管理诸学说的多维思辨和发展,还是理论工具、研究范式、技术方法的形成过程,无一例外都基于管理实践者脚踏实地的“实务性研究,,和基于数理思维的理论研究者的“科学性探索”的整合。管理科学经历了长期不断的传承和创新,才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

    一、在管理活动中积淀了科学管理的思想

    1.早期的管理活动产生了科学管理的诉求

    在漫长的长达几千年的管理活动中,人类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管人之术,当人们难以解释其根本之时总是加以神化或虚幻化,这也就带动了神学、哲学和巫术的发展。当人类渐次地接受科学价值观以来的近100多年来,人们更相信管理是一门科学,更崇尚科学管理的手段,这也是管理科学理论建立的思想基础。

    科学管理思想的建立,起源于企业管理者“实务性研究”的重大发现,他是美国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工厂的总工程师,后来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长期的作业和作业管理实践,终身探索科学管理方法力图解决如何提升单个工人的生产率问题。1881年,泰勒通过对工人操作动作的研究和分析,消除不必要的动作,改正错误的动作,确定合理的操作方法,选定合适的工具等,这些让泰勒总结出来一套合理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培训工人,使大多数人都能达到或者超过定额。这也是早期科学管理的实务性研究成果。1911年,泰勒将实务性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层次,其标志就是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学管理著作,它标志着人类在长期管理实践中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

    2.科学管理研究的深入和思想的成熟

    泰勒的懈学管理原理》铸就了科学管理学说的建立,这仅仅是开辟了一个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还不能断言此时此刻进入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时代。

    随后的十几年里,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b .gilbreth,1868-1924;lillian m.gilbreth, 1878~1972)的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为科学管理的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泰勒相比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更加细致和更为广泛。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美国,致力于以科学手段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的研究者与日激增。科学管理学说仅仅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雇主的低成本诉求与作业工人不断要求提升工资诉求之间谋求平衡点,其重点是从工业工程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各种要素间的均衡点。

    二、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研究体系的形成

    1.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的技术路线分析

    科学管理可以被看作一个研究方向或一家之学说而已,管理科学的研究就较为宽泛,科学管理一旦升华到管理科学说明在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重大差异。所有称得上是‘科学”的,诸如“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瞥,都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特有的学科体系;都必须建立独立的属于自己的基础性理论平台。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体系的形成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科学管理学说得到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科学管理学说体系。各家之言的枝繁叶茂带动了支撑这些学说的理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科学管理的不同学说渐次的找到支撑各个研究方向的理论分支,形成理论研究分支,即“管理学”的形成。管理学的建立为探索管理科学的原理、机理和本质勾画出白己独特的理论支撑。

    再次,就是管理学方法或者研究范式的成熟,管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借用和移植了其他科学研究的工具和研究方法形成了本学科的研究范式。如科学学、系统科学、工程学、运筹学和数学工具的广泛应用,使管理科学的发展构筑了强有力的论证工具和研究方法。

    最后,形成了本学科研究的独特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范式,找到了隶属于本研究范畴的科学研究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根源。管理学这门学科就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了。

    2.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管理丛林”时代

    管理的实务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在上个世纪中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为管理科学体系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 ~ 1984),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有了极大的增长,由于他们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产生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思路,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在惜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俩论管理理论的丛糊一文,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孔茨把管理学派发展枝繁叶茂的现象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简要地概括了当时管理理论研究学派的“从林状态”。

    也就是基于管理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进入“枝繁叶茂”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为管理科学体系的形成开辟了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如果这一“森林景象”,没有探究隶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理论支撑使学科发展变成一棵有根有干的参天大树,就永远没有本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可能。管理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为理论基础的建立‘寻根”阶段。

    3.管理科学发展的“寻根”时代

    管理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各自学说和门类寻找属于自己的理论支撑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理论研究者大都借鉴和移植其他成熟的科学工具、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理论支撑着本学说的论点。

    (1)系统论的引入和借鉴。引入系统论,主要是因为管理理论丛林时代的各家之说既不能举证其他学说错误的科学证据,也不能科学地论证自身学说打处处可以行之”。人们发现了管理系统的存在,即管理是一个系统,不能简单地考量其局部而得出结论,于是管理理论研究借鉴“系统论’,为其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就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了。系统思想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 v贝塔朗菲((l. 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观点支撑着管理首先是一个系统的观点,要求管理者不可孤立的单要素分析某一特定事件。

    (2)控制论的引入和借鉴。引入控制论主要是强调了管理的核心职能,“控制和监督”,在管理的实证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上都需要相应成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的支撑。成熟的控制论理论研究标志性成果应该是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一书,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更具体他说,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控制论认为管理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中的控制过程在本质上与程的、生物的系统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揭示成效与标准之间的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稳定在预定的目标状态上的。从理论说,适合于工程的、生物的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也适合于分析和说明管控制问题,管理是控制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人们对控制论原理最早的认识和最初的运用是在管理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论之于管理恰似青出于蓝,用控制论的概念和法分析管理控制过程,更便于揭示和描述其内在机理。

    (3)协同论的引入和借鉴。引入协同论主要是强调了管理的协调职能,这也是确保系统效率的关键所在。“组织和协调”,在管理的实证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上都需要相应成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的支撑。协同论(synergetics)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它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的创始人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把这个学科称为“协同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

   协同论应用于生物群体关系,可将物种间的关系分成三种情况: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每种关系都必须使各种生物因子保持协调消长和动态平衡,才能适应环境而生存。协同论的领域与许多学科有关,一些理论是建立在多学科联系的基础上的,协同论的发展与许多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且正在形成自己的跨学科框架。协同论的出现是现代系统思想的发展,为处理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其他理论引入和借鉴。近些年来,管理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寻根阶段,各个理论分支逐渐成熟,并各自通过移植和借鉴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工具及方法。

    我国管理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是借鉴了数学、经济科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成熟理论和方法,其中数学主要指运筹学、统计学、微分方程、随机过程、模糊数学、离散数学等。如运筹学、博弈论的引入为管理决策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信息科学、通信科学和网络数据库技术为管理控制和预警提供了外部支持:而线性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随机序列分析为管理预测提供了科学工具和技术手段;某些理论研究方法诸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也在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为管理的评价提供了科学技术方法。

    4.管理科学发展的“思辨”时代

    管理科学发展经历了寻根阶段之后,其发展方向变得渐次的清晰和有序,每一门类的子学科发展还必须经历“思辨”过程。所谓“思辨”过程,就是理论性研究的科学理论探索和实务性实证研究的辨析,经过这一辨析过程。管理科学将移植和借鉴的其它科学门类的技术工具、科学方法和原理在管理的实务性应用中探究其特殊性和独立特质,以寻求自身在学科门类上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借以形成独特的“管理科学”的理论与学科门类发展体系。

    三、管理科学研究体系的形成脉络和展望

    1.管理科学发展的脉络综述

    (1)管理科学的发展是与管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科学价值观念的形成相联系。

    (2)管理科学的启蒙应来源于“实务性研究’,不断探究和经验总结。(所谓管理科学中的“实务性研究”是指管理行为的实证研究、管理方法研究和管理技术研究。)

    (3)管理科学的发展应依托于“理论性研究”的长期探索和发展。(所谓管理科学中的“理论性研究”是指对管理行为探寻其本源、确立管理理论发展根基、构架嫁接、移植和创新管理理论的基础。)

    (4)在实务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的相互辩证中得到发展。

    2.管理科学发展的展望

    现代计算机技术、网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为了适应现代竞争的需求,管理科学理论研究也必然呈现出一些新的观点或学说、呈现新的思维和学科门类。

    (1)借鉴创新学及其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在管理科学的研究中有关创新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借鉴将成为管理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性研究的核心和重中之重。管理创新及其相关子学科门类必然得到发展,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提升核心能力的基础。为满足企业管理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方法创新的需求,创新学相关理论及其技术工具的广泛应用势必成为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未来。

第2篇: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管理方法 工业企业

银行也属于企业,成功的银行经营同样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理论和模式。然而,由于我国的银行长期处于国家的严格计划控制之下,银行内部缺少科学的管理系统,更缺少与时俱进的管理变革。与之相比,我国的工业企业较早地获得了开放,因而接受了更多西方管理理念,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如海尔、华为、方太等由于卓越的管理而获得了巨大成功的明星企业。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管理科学的国外银行业的竞争,同时,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争相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也迫切需要向工业企业学习,吸收科学的管理理念,同时注意与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相融合,以期尽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西方的管理研究方法论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三个阶段,笔者认为,对于各种管理研究方法和理论,不存在什么“过时”之说,关键在于,对于我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各种管理方法的借鉴上应该各有侧重。

一、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管理论”为代表,泰罗主张以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取代经验管理,法约尔从一般角度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提出了著名的“十四条原则”,而韦伯主张建立企业的行政组织体系。总体来说,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均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主要目的,其特点是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倡管理的科学性、精密性和纪律性。我国许多成功的工业企业在发展初期阶段的基础管理改革都充分体现了古典管理理论的思想。

以中国厨房领域最成功的厂家之一方太公司为例,方太公司在创业阶段,实行车间承包责任制,如改革工资制度,原来的固定工资,实行工人三联计件工资、车间主任动态结构工资和上层绩效工资三种工资制度;同时,实行计划、质量、成本、文明、安全月月考核,并与工资挂钩。通过与工作成绩挂钩的工资制度的改革,全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该公司的起飞阶段,方太于2001年通过了2000版的质量体系认证。6S管理的实施和落实,使方太的规章制度、信息与情报工作、标准与定额、安全管理、计量等基础管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扎实[1]。

目前我国多数商业银行还需要充分借鉴工业企业的做法,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首先,在我国多数银行内,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中,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还不健全,虽然银行内看起来似乎是岗位职责清晰,但职责严重虚化,任务目标不清楚,这样不但不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银行内的业绩考核,更无法根据员工的业绩来确定工资的升降。如果能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借鉴一些工业企业的相关经验,确定银行职员清晰的岗位职责和明确的任务,并且赋予其相应的权利,使其明确完成每件任务以后究竟能获得多少奖励,那么不需多做思想工作,银行职员的工作效率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2]。

其次,目前,多数的银行的内部管理如贷款发放,制度制定,及人事安排等还停留在传统的依靠经验来进行安排的阶段,健全银行的内控制度,在银行业内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规范银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为全面管理的改进打下基础。近年来,我国的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部分分行/处、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客户服务部、华安财产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公司也先后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今后,国内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也需要通过这项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它重视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从而通过这种规律性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并提倡通过满足职工的各种正当需要来起到激励的作用,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包括早期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和后期的行为科学理论。梅奥通过试验指出,领导者要鼓舞职工的士气,不能仅仅着眼于物质满足,同时还要注意满足职工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后期的行为科学理论主要包括: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人性假设理论等。

对于基础管理工作已经打好的企业来说,下一步的管理重点便是通过对职工心理和社会需要的满足来提高其忠诚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海尔集团的快速发展与其拥有的众多优秀人才有莫大的关系,然而,为什么海尔能发现并且留住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呢?关键在于其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满足了职工自我实现的需要:海尔在公司内部实行“三工转换制度”,该制度是将企业员工分为试用员工-合格员工-优秀员工,三种员工实行动态转化。通过严格的工作考核,使所有员工在动态的竞争中提升、降级、取胜以至淘汰。如冰箱三厂的合格员工鄢翔主动请缨,承担起了铝管节耗的重任,一个月内降耗就达216万元,很快就被转为优秀员工[3]。

银行与工业企业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工业企业的产品是在加工制造完成以后经过各种程序交到顾客的手中,而银行的产品则是银行的员工在顾客的面前,通过为顾客服务而提供出来的无形产品。因此,通过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借鉴,充分满足员工的各种正当需要,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尤其重要。

一方面,银行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首先,正确协调职工内部的关系,使得每个员工都能够心情愉悦地工作;其次,尊重每个员工的人格和价值,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和领导的向心力。

另一方面,发掘员工的潜能,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首先,根据员工的个人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其才能;其次,为每一位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为其提供参加培训的机会,提高其业务能力,实现其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企业文化

二战后,管理理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孔茨所称的“管理理论丛林”。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学派主要有管理过程理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经验主义学派以及权变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借鉴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美国将管理学的研究重点转向了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西方学者认为是指在一个企业内,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以及企业环境[4]。

无论是科学管理方法,还是行为科学理论,均侧重于运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具体的管理目的,即运用管理的“术”,既包括提高生产率的“术”,也包括驭人的“术”,而企业文化的构建则需要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华,形成个人和企业良性发展的“道”,而笔者认为,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银行,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两点:“以人为本”和“以身作则”。

张瑞敏对海尔的企业文化有一个深入的总结:海尔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体现在对两部分人的尊重:对员工的尊重,对顾客的尊重。海尔把为员工排忧解难当作一项措施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并持之以恒,不走形式,从而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海尔的产品开发和各种服务坚持以顾客的需要为向导,全力满足顾客的各种合理需要,“能洗土豆的洗衣机”、“小小神通”洗衣机就是海尔以顾客为导向的成功证明。

银行管理首先要“以人为本”,银行属于服务业,在银行内部,管理层首先要服务好员工,处理好员工的各种问题,才可能使员工面带微笑地为顾客服务,因此,银行的“以人为本”首先是要求管理层的各种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培养优秀的员工;其次,有了优秀的忠诚的员工,银行还要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提供真正能够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以及能够使顾客满意而归的服务。

对员工的“以人为本”,要求银行管理层能够通过各种措施,充分尊重和保护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同时在员工服务顾客之前,管理层要先做好对员工的服务,全力帮助自己的员工解除后顾之忧,激发员工为银行工作的热情;对顾客的“以人为本”,要求银行不仅要有先进的设施,更重要的是真正想顾客所想,以顾客为导向开发产品,同时认真、耐心处理好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努力解决顾客所遇到的难题。

张瑞敏说过:“部下的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不能够提高部下的素质,是你的责任。”海尔洗衣机总厂检验员漏检,被罚款50元,主管检验工作的干部自觉地罚款300元。这件事震动了海尔所有的干部,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的责任心[5]。

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的“以身作则”,比任何规章制度和口号都要更加有效。银行业由于长期处于国家控制之下,领导者也形成了“官本位”的心理,缺少平等的观念。在银行的日常工作中,职员一旦出现什么差错,如顾客投诉,没有按照规程操作,或者是贷款出现质量问题,领导者往往会雷厉风行地处罚犯错员工,却很少反思自身的责任:比如,是否为员工提供了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是否对员工进行了足够的培训和指导,或者是自己在贷款发放中是否存在侥幸心理。今后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造中,领导者要从自身做起,要求员工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能够达到标准;员工的工作失误,主管领导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增加员工做好工作的压力。

四、结语

银行属于企业,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管理上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银行,同时在管理理念上也落在了我国工业企业的后面,在今后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中,我国银行业应该以西方管理研究方法和我国传统管理文化为基础,借鉴工业企业的成功经验,尽早建立现代银行业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贾生华,郑海东. 方太管理创新的阶梯[J]. 企业管理, 2005(8):28-30.

[2] 赵作元. 香港银行管理经验值得借鉴[J]. 农业发展与金融,2005(S1):52-53.

[3] 林泽炎. 拥有人才 用好人才是企业腾飞的关键[J]. 中国劳动, 1999, (04):24-26.

[4] 孔晶晶,贾超群. 建设现代商业银行文化[J]. 金融观察, 2006, (11):119-120.

第3篇: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范文

关键词: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 流派

流派归类与公共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 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

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 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 D. 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

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 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

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 P 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

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

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

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 Bertalanffy、Talcott Parsons和James E. 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

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 M. Gaus。其追随者Fred W. 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 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 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

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Gary 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

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机构的任务,即政策的制定必须由政治家来完成;而行政者则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即所谓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有学者对于政治与行政是否能分离表示怀疑,但二分法使得人们可以撇开政治条件与政治因素来把握行政的实质与意义,促成了对政治与行政边界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改革发展使得政治与行政的边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采用了众多的组织形式,政治势力日益渗入行政领域。政治与行政界限的模糊导致责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传统的政治价值难以追寻,并产生了许多问题。

(二)公共与私人

在公共部门管理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划界问题”,如何选择属于公共、私人领域抑或公私混合领域,以及如何执行等问题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组织形式是不存在的。既没有纯粹的公共组织,也没有纯粹的私人组织,构成了所谓的“模糊状态”。公共与私人边界移位使我们必须对传统公共部门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如公共权力与个人自由,资源配置问题、分配问题、所有制问题、官僚制问题等。公共部门管理创新,运用私人部门管理来提高效率、提高更优质的服务,这样可以减少成本,但也存在公共信任减少的问题。

(三)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体,效率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其重要性被提高到了历史高点,而当社会矛盾渐露的时候,公平理念就会出现。效率注重规则、缺乏人性;公平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牺牲效率。公共管理理论引入了行政效率、经济人假设、私人部门管理等效率优先理论,也提出了政治价值、人性与公共服务等公平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公民与政府的共同治理,加强对话,消减矛盾,以克服公共管理理论一味强调的竞争化、市场化可能带来的恶果。其实,效率实际上是生产力的尺度,强调发展;而公平更多是价值观念,是社会稳定的心理需求,注重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以发展来谋稳定。效率与公平最终将在社会的天平中寻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法]H.法约尔着.周安华等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Luther Gulick and L.Urwick(eds.). 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37

3.[德]马克斯?韦伯着.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下卷)[M].商务印书馆, 1997

4.谭功荣着.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与流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美]赫伯特?西蒙着.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6.[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着.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3

7.[美]徐中奇.行政生态学研究述评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发[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4)

8.[美]F.W.里格斯着.行政生态学[M]. 金耀基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

第4篇: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范文

关键词 管理学 管理理论 企业理论 管理学家 任务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12)01-0013-09

斯图尔特?克雷纳(2003)在《管理百年》一书中写到:“工业化属于19世纪,而管理属于20世纪。在1900年,管理尚未为人所识;现在,它已然成为人类文明的中心活动。”他称这一百年是“有趣、创新和进步的100年”,并且以“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来预言管理学的美好未来。对管理学的发展进行评论是一件麻烦事,我们是管理学者,难免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的专业,但是因为我们了解我们的专业,我们也可以更客观地对其进行评论。“无知者无畏”,这是一种心理;“有知者无畏”,这才是做学问的正道。

笔者主要从比较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评论。因为这是两个最亲近的学科,要截然分开它们是不可能的。但是相对于经济学的风光无限,管理学可谓是忍辱负重,这在后面会详细地论述。

一、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论述管理理论的主要脉络,由于这方面属于常识性的东西,基本上没有异议,所以论述从简。

1、管理理论的主要脉络

一个共识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西方管理理论各学派的形成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1)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代表人物有泰罗、法约尔、韦伯等;(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也就是人际关系一行为科学理论。代表人物有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斯金纳等;(3)二战以后的当代管理理论,主要以巴纳德的系统学派、卡斯特的权变学派和德鲁克。的经验学派为代表,并且出现了学派林立的现象,如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就总结出了十一个学派。这种现象既代表了管理学的繁荣,也代表了管理学的混乱。

总的来说,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宏观分析,新古典管理理论则多从事微观分析,而当代管理理论则是对宏观、微观再宏观的组织分析方法的尝试。

图1是笔者对管理理论主要脉络的总结。

2、企业理论的主要脉络

按照西蒙(2007)的观点,管理学分为管理社会学与实践管理学两种形式,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两种形式。尽管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是企业理论与管理学关系极大,所以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按照钱颖一(1994)的观点,企业理论主要分为企业的本质和界限、企业内部的等级制、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四个部分,各个部分又分为许多不同的观点。

图2是笔者对企业理论主要脉络的总结。

3、管理的作用

(1)形成了“经理式资本主义”

钱德勒(1987)在《看得见的手》一书中写到:“它(即本书)描述了一种新的经济功能――即经管理而进行流量的协调和资源的分配――的出现,以及执行这一经济功能的、经济人的一个新亚种――支薪经理――的诞生”,“在那些现代多单位企业已经取得支配地位的部门中,经理式的资本主义已经压倒了家族式的资本主义和金融的资本主义”。“如果一个社会要生存,如果它还是一个社会的话,就一定得有企业家。只有企业家能兴国,因为有了企业家,就有了制度创新的组织者,而有了比较进步的制度,知识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科教才可能兴国”(汪丁丁,2001)。也就是说,作为社会生产部门的企业已经逐渐被对于提升生产力具有极大作用的企业家所控制,无论是政治家还是金融家都不是控制企业的对象。这将从整体上大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整体福利的改善。

(2)成为“生产的第四要素”

爱德华?布鲁齐(Edward Brech)如此高度评价管理的作用:“管理是组织设定和实现目标的方式,没有它,现代文明和创造财富的程都将不存在。”钱德勒(1987)指出:“管理的协调也有助于说明一个被经济学家解释为‘残差’的重要问题,那就是产出的增长额往往大于投入的增长额。”丹尼尔?雷恩(1997)则直接认为“管理成了生产的第四要素。它把土地、劳动力、资本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郭重庆院士(2008,2011)也指出“生产力要素(知识、劳力、资本)都只是一种资源,只有通企业家与公共管理者的管理,才能转化为财富和社会进步”。这些都说明了管理的重要性。

4、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有普遍适用的基本原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学习国外的管理学主要就是学习它的科学性一面。同时,管理又是一门艺术,是具体的,“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丹尼尔‘雷恩,1997)。所以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具体情境,教条主义地搬来运用是会出大错的。

5、管理学的关键词与经济学的关键词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关键术语,也就是“关键词”。汪丁丁(1995)认为经济学的关键词是“欲望、手段、要素、稀缺、信息、交换、分工、规模经济、分配、帕累托改善、知识、权利、正义、道德和宗教”以及“成本、财富、效率”,说了这么多,有点混乱。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管理学的关键词有哪些?组织、决策、计划、战略、信息、创新、领导、激励、控制、绩效、人性……应该差不多了,这些词语反映了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可以看出,管理学和经济学既有共同点,但主要还是差别。清楚地认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的使命。

二、尴尬的管理学风光的管理学家

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是尴尬的,经济学是风光的。这主要是因为管理学理论流派于繁杂,又于大众化、通俗化,这导致众多学者质疑管理学的科学性,甚至一些管理学者也提出要把管理学数学化,提高管理学的进入门槛。相比之下,经济学却要风光的多,不仅理论流派划分明确,而且很多经济学理论只有象牙塔顶端的大师们才能理解个大概,这使得经济学看起来更象一门标准科学,而人们的一个普遍心理就是崇拜那些不甚明白的事物。

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成立半个世纪了,获奖的经济学家也有半百,但是获得这个奖项的管理学家只有赫伯特?西蒙一个,这也说明了管理学的尴尬。不我们也可以通一些对比来使得管理学、管理学家不必那么尴尬。

1、管理学与经济学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我们一般认为:管理学寻求满意解,经济学寻求最优解。“有利弊权衡的地方就有经济,经济学主要是解释问题;有困难要解决的地方就有管理,管理学

主要是解决问题”(王建国语)。管理学研究只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个比较满意的手段就可以了,而经济学研究却往往在苦苦寻找最优解,而在信息不充分的现实情况下,最优解往往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也很难具体实施,这也是经济学家痛苦的一个根源。有句广告词说得好:“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经济学要是能领会这句话的真谛就好了。

话说回来,经济学毕竟只是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只要能解释清楚问题就行了,具体的问题解决还要靠管理学,我们不应该对其求全责备。

2、管理学家与经济学家

管理学家认为市场上到处存在机会,而经济学家认为完善的市场没有机会。所以管理学家可以到处做咨询挣大钱,而经济学家却只能呆在家里演算公式(“书斋里的革命”)挣不了多少钱。举目观看,经济学家的书籍很难成为畅销书,但是管理学家的书籍却能卖得很火爆。这说明管理学家的理论对于指导大众的实践还是很有用的。尽管“存在即合理,有用即真理”是一句不符合哲学原理的话,但是这个世界的大部分成员都是不懂得哲学的。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自己的同伴“经济学是科学,不应成为显学……经济学不是经邦济世之学”、“经济学家不能治国”,还有“经济学家出了课堂就不要再说一句话”之类的话语,这多少都可以让我们有一些安慰。

总的来说,经济学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感觉,而管理学却要现实得多。如果经济学能够具有更多的现实指导意义,而管理学也多一些理论内涵、不至于出现太短的“理论生命周期”(即管理时尚),情况就好多了。

三、管理学的未来

中国人经常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来表示对天才少年的偏见。如果以公元前355年色诺芬的《经济论》作为经济学的开始时间的话,经济学已经发展了两千三百多年;以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作为管理学的开始时间的话,管理学仅仅发展了一百年,连经济学发展时间的零头都没有。经济学可谓是一位年长的睿者,而管理学只能说是一位天才少年。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位少年会不会成为一个平庸的“方中永”呢?我们的回答是乐观的,他会继续天才下去!

总的来看,西方管理理论是处于发展提高和综合渗透的程之中的。“这是一个追求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东西的时代,是探求某一管理‘学派’或‘几个学派’,结合掌握了的可靠的管理知识的时代”(丹尼尔?雷恩语)。我们的目标是探求“管理科学的条理性、度量和可预见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管理学流派纷争、繁杂的情况一定会得以改变,某种理论为主导、其它多种理论繁荣发展的情形一定会出现!例如,程学派现在已经获得公认,所有管理理论和技巧都可以归纳为管理的某一程。

科特勒说“营销学的父亲是经济学,母亲是管理学,其祖父是数学,外祖母是哲学”,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信心:原来我们管理学的最初根源就是哲学呀!这就好比我们拥有了贵族血统,夺取社会科学的王位是迟早的事。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意象,灵魂就不会思考。”让我们以大胆乐观的思想、小心谨慎的行动来实现繁荣管理学的使命!

四、中国管理学者的主要任务

早在1982年,蒋一苇就撰文鼓吹创建中国的管理学,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983年,袁宝华也提出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学的十六字方针,即“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被管理界普遍接受。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关于中国式MBA教育的建议。90年代中期以来,创建中国管理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成为管理界的热门话题。但严格来讲,我国目前尚且没有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或管理学派,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比较有效的微观管理模式(许康,劳汉生,2001)。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建中国管理学,是21世纪我国管理界的头等大事。中国管理学的战略目标为:建立中国现代管理学,将管理学中国化;提高水平,走向世界。提高水平是中国管理学走向世界必须的发展程,而走向世界则是中国管理学发展战略的长期目标(成思危,2004;郭重庆,2008,2011)。

总体来看,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要实现“建立中国现代管理学,将管理学中国化;提高水平,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未来我国管理学者的主要任务有:

第一,对我国管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探索“中国式的管理理论”。一方面,我们要抽象出我国管理学发展历程中广大管理学家、企业管理人员众多的智能;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民族特性中,寻找中国式的、独特的管理思想(黄速建,黄群慧,2005)。毕竟,中国管理学界的历史传承较少,近20年几乎埋头引入消化西方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略显稚嫩(郭重庆,2008,2011)。

第二,作为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我国的管理问题具有复杂化和多样性的特点,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加以研究。不同环境下管理理论研究的条件显然是不同的,进行我国的管理理论研究,在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同时,应当以我国特殊的环境为基础,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我国的问题。“应该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突破管理学研究的承袭思维,多做些中国管理实践的实证研究”(郭重庆,2008,2011)。

第三,加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人才培养与企业管理研究。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懂得国际工商管理、熟悉海外直接投资操作、能够驾驭跨国生产经营管理和了解东道国法律制度、文化商业习俗、国际惯例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机制的研究也仍然不足。

第5篇: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范文

关键词:

一、 传统公共管理的发展及弊端

新公共管理师一套理论群的聚合,是相对于传统公共管理而言的,因此说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传统公共管理的形成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在传统公共管理中也有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大体可分为早起以威尔逊为代表的政治与行政二分、韦伯为奠基人的官僚管理理论以及科学管理理论。在这些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官僚体制行政模式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在组织领域扩大其范围,以至于成为传统公共管理的核心机制。官僚行政模式中有明确的层级划分,一切以职位为导向,强调体系中的法理权威,

但完美的理论毕竟只是理论,而且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基础上形成的,更何况诸多理论本身也不是完美的,官僚体制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开始问题重重。工业时代逐渐成为过去,代之的是后工业社会或者说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种弊端最根本的是体现在其“X—无效率”上,所谓“X—无效率”,简单来说就是由于行政组织规模的庞大和垄断地位,使得其对成本的控制和产出的期望变弱,表现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效率,这种无效率主要是由于缺乏竞争引起的。由于无聊率的存在,公共服务成本高昂,质量低劣。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内容

新公共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定义,而且在各国的实践中也表现出一些差异,因为它是建立在多个相互支撑和联系的理论上的。这些理论一方面成为新公共管理的来源,又是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观点。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要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理论。交易成本是指事前签订契约、事后监督和实施它的各项费用之和。

    交易成本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各种交易行为中。这种成本的控制和减少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从交易成本观点来看,官僚机构垄断公共服务生产的传统模式无疑以巨大的成本为代价的,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委托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在所有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和利益分割的情况下,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行为动机与股则等问题。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几点:(1)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2)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3)委托人预期效果的实现依赖于人的行为和委托人的制度供给。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短期合同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2)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也即政府选择。把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可曾体制方面的具体应用就是所谓的“公共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要改善官僚制的运转效率、消除政府失灵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取消任何形式的“公共垄断”。在公共部门中恢复竞争,引入市场、准市场机制。

(3) 工商企业管理学。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新公共管理充分利用了工商企业管理学中的诸如激励、组织、控制等理论和方法。将其应用在公共部门管理之中。

三、 新公共管理理论评价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评价不能仅仅从学理角度分析,因为它的产生初衷就是努力改善传统公共行政的低效率,这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实践色彩。具体说来,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评价有以下几点:(1)从西方一些国家如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改革实践来看,新公共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善政府效率,控制成本方面起到了不错的效果。(2)在实践中虽然成就斐然,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深刻折射出新公共管理在理论上的一些缺陷与不足,其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过于片面,以至于新公共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都以此为前提和标准。

四、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验——万里模式

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完善合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构建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一直是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浙江万里学院的办学改革与创新就是吸收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一些相关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创新中取得实践性成果。

浙江万里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校办学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到20世纪末期,学校面临着诸多难以回避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生源不足、规模偏小、经费短缺、设备陈旧、师资外流等,办学举步维艰。也正是在危机时刻,万里学院开始了改革之路,在短短八年发展迅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好评。那么万里模式的核心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这就必须寻找其理论基础的支撑。在对万里模式的考察中,发现很多机制都是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相一致的。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以市场理念形成的利益统一机制是“万里模式”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学校层面和学院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了学校的行政效率和教学质量。(2)以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的权力制衡和效率机制是“万里模式”的根本保障。政府推出办学者的身份,仅仅作为委托人,不参与实际的校内管理,同时成立万里集团负责学校的资金筹措的问题。从而实现各方的专长。

(3)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这也和新公共管理中以公民作为顾客的观点相一致的。

总之,高等教育作为公共部门是整个公共部门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且当今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呼声不断,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新公共管理理论可以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白非.对“万里模式”的再认识[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01).

第6篇: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范文

运营管理,又称运行管理、营运管理或作业管理,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生产作业的产物。企业通过实施运营管理,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控制操作风险。因此在工业化时代,学者与企业管理者开始对运营管理日益重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运营管理在电信、电力、银行、保险等服务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服务业通过实施工厂式的集中作业模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点多面广、分散式运作模式,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

一、运营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企业,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工业革命后,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均对生产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索,早期代表性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有科学管理理论、流水线生产理论和及时制生产理论等。

(一)科学管理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诞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出版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 阐述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 标志着运营管理理论的萌芽。但《国富论》主要研究的还是经济学理论,重点阐述了通过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管理理论还缺乏系统研究。

运营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是源自泰勒等人对生产活动的研究总结而形成的《科学管理原理》。上世纪初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Taylor)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给生产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通过对工作方法的观测、分析和改进以及运用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取得明显成效。泰勒还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规范化管理的创始人。

(二)流水线生产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重大革新

泰勒之后, 大量学者和管理人员投入到生产运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来,其中最重要的是亨利?福特1913年提出的流水线生产理论,是运营管理理论的首次重大革新。 福特公司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流水装配线进行生产, 流水线生产以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为目标,力求实现劳动机械化,促进更细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接促成了美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崛起, 更使的福特公司一举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

(三)人际关系说――运营管理理论的内涵扩充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Mayo)在1933年将自己从1924~1932年主持进行的“霍桑实验”结果以《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为书名发表,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人际关系学说作为泰勒管理思想的重要补充,其基本观点是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泰勒所认为的只关心经济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利益只是次要因素,真正决定工人工作积极性的是社会交往、他人认可以及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因此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个人和社会作用的发挥, 尊重工人比只靠增加工资更能发挥工人的积极性,组织和社会对员工的关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学说大大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使管理重心开始由物转向人,开始重视人的激励问题。激励理论广泛用于企业生产活动之中,成为发挥员工创造性、主动性和提高生产率的源泉。

(四)运筹、及时制等相关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二战后,运筹学的优化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为运营管理提供了许多定量分析的工具,其中代表性的有爱德华?柏曼(Edward Bowman),罗伯特?法特(Robert Fetter)出版的《生产与作业管理分析》(1957年),伯法(Belffa)出版的《现代生产管理》(1961年)。他们都注意到生产运营作为一个系统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排队论、仿真、线性规划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运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物料需求计划(MRP)开始应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人员可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MRP进一步扩展为制造资源计划即MRPⅡ,其应用范围扩大到销售部门和财务管理,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目前在MRPⅡ基础上,把办公自动化、后勤、设备维护、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电子通信等结合起来,实现了更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向更高层次的企业需求计划(ERP)方向发展。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自动化技术和及时制生产(JIT) 引领了运营管理的革命。JIT是一种彻底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多样的适合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方式,用最少库存生产最适当数量的产品,实现零缺陷生产。一些工厂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集散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促进了运营管理向系统集成与高效敏捷方向发展。上世纪9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TQM)开始得到普及。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在建立质量体系、 开展质量认证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对全球化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面质量管理已经风靡全球, 成为运营管理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运营管理理论在银行业的应用

随着以银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兴起,运营管理理论不再只局限于生产领域运用, 而是广泛应用在服务领域,运营工业化、流程化成为银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代表理论有流程再造理论、精益运营理论、共享服务理论等。

(一)流程再造理论――打造流程银行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理论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于1990年在《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彻底放弃》一书中提出,并很快引入西方工业企业管理领域。此后哈默和美国企业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皮在1993年合著的《企业再造》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经典定义: 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以取得企业在成本、质量、 服务和速度等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的显著性改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从聚焦任务转向聚焦流程,是管理理论的一大飞跃, 在整个管理学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美国学者保罗?艾伦将流程再造理念引入银行业,提出了流程银行再造的概念:银行为了取得在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绩效方面显著性的改变,以流程为核心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银行业为应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的挑战以及适应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开始对自身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和改造,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主要业绩指标都得到明显提升。

(二)精益运营理论――改进服务质量

精益运营(Lean Operation)理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发明的精益生产方式。这种方式以及时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作业、充分协作的团队工作方式和集成的供应链关系管理为特征。上世纪90年代,在制造业广泛应用精益生产方法之后,美国将精益方式扩大到其他领域,金融服务业更是广泛应用精益运营的思想。 通过实施精益运营,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并且能适应客户需求而不断变化。 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 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增强灵活性、提高服务质量、 实现零缺陷等手段来确保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1998年, 麦肯锡咨询师安东尼?R?葛兰德等人发表《第一国民丰田》的研究报告,指出银行业在很多领域中确实与制造业有共同特征,如银行信用审批中心、呼叫中心应用精益生产理念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运维计划的标准化可实现基于机器的作业如支票整理上的很大改进等。

(三)共享服务理论――实现规模运营

共享服务是“内部外包”的一种形式,能使组织通过在公司创建执行特定服务的内部独立实体来实现规模经济。典型的共享服务行动利用企业级应用和其他技术发展,使公司能够进一步取得在诸如财务、 会计、 采购、IT和人力资源等流程上的质量改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影像技术、工作流技术和OCR识别技术在银行得到广泛应用,为银行实施集约化运营和共享服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汇丰银行自1996年开始先后在海德拉巴、班加罗尔、广州、上海和吉隆坡成立5个环球服务中心,负责全球清算、会计处理、外汇单证处理、数据资料处理、账务处理等,并延伸到按揭、信用卡、付款、投资产品及零售银行等业务。花旗银行建立多家全球交易服务中心(Global Transaction Service简称GTS),其目标是构建功能及规模灵活可变的业务数据集成中心,为全球各地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减少运营缺陷

六西格玛(6σ)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源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在通用电气和其他领先企业中得到发展。西格玛即希腊字母σ的译音,是一个统计学的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企业也可以用西格玛的级别来衡量流程管理方面的表现。6σ即要求产品合格率达到99.99966%,次品率不超过百万分之3.4,称之为六西格玛。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六西格玛作为实现业务流程改进的有效方法,在制造业以及金融服务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六西格玛管理是由组织发起的对制造、服务和管理过程进行新的创造,由此在减少缺陷和缩短产品周期方面得到持续的、大幅度的提高。它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

银行业通过尝试引入六西格玛管理,以改进运营和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效果。1997年,花旗银行在业务运营中引入六西格玛方法, 以实现缺陷率降低和周期缩短, 每月回拨次数从8000次降低到1000次,外部回拨率降低了85%,信贷处理时间缩短了50%,信贷决策周期缩短了67%。2001年,美国银行启动了六西格玛管理, 运营服务质量开始逐步提升,2002年底客户满意度提高了25%, 账务维护需求响应周期从3天降低到10分钟以内,抵押贷款从申请到结束的周期减少了15天。

三、 运营管理理论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

欧美银行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采用事业部的形式, 独立于各个业务条线和各级机构之外,集中提供全行性的运营服务。而我国传统的银行体制中部门银行色彩浓厚,机构层级众多,一般不设立运营管理部门, 运营服务职能主要由基层机构承担。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监管要求和客户服务诉求的提升以及运营风险管控难度的加大,传统的分散式运营模式弊端不断显现,建立现代化的运营模式成为我国众多商业银行的选择。

(一)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股份制银行一般采取总行――分行――支行的三级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少,管辖范围小,因此运营模式改革启动较早,如民生银行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3个区域后台处理中心,进行票据、单证处理和清算集中运营,实现了一定规模的集中化、工作流程重新指派和IT平台升级,有力地支持了后来开始的事业部制改革。 光大银行也通过技术手段实施前后台有效分离,实现了全行后台业务的集中运营与管理。

而国有大型银行一般采取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的五级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多,管辖范围广,改革难度更大。但后来也陆续开展运营改革,在总、分行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 集中负责业务运营管理。 如工商银行于2006年在二级分行及以上机构成立专门的运行管理部,负责设计和管理全行业务运行流程,构建全行专业化、集约化运行管理体系和业务运营平台,并率先启动运营改革,形成“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风险集中控制”的全新运营格局。建设银行也于2006年开始会计运营体制改革, 成立营运管理部,2008年启动前后台分离项目改革,并分别在武汉和成都成立全国性的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农业银行运营改革起步稍晚,2008年成立运营管理部, 统一管理全行营业性、交易性业务及相应的后台业务,2010年将“集中作业、集中授权、集中监控”为重点的运营改革列为该行“一号工程”,力求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具有农业银行特色的现代运营管理体系。见表1。

(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实践来看,一般是为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将传统会计结算部门及分散在各产品部门负责的运营职能剥离,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对全行公共性操作系统、制度和流程实施改造,负责后台业务集中处理、风险集中控制等工作。与国际银行负责各类业务的生产运营以及风险管理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从事狭义上的运营管理。

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与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加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和运营体制还将继续变革, 逐步打破过去部门银行体制的界限,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商业银行竞争与管理需要的运营模式。

一是由狭义运营转变为广义运营。 运营职能逐步拓展, 由目前负责全行公共性业务处理拓展至包括单证业务、票据业务、银行卡业务、托管业务、信贷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全行各类业务的集中处理, 以及客户呼叫服务、 技术设备维护、网点业务管理等职能,统一负责全行各类产品、业务的风险监控,并设立首席运营官、运营总监等高级运营管理人员, 统一负责全行的运营管理,与营销、财务一并成为银行的三大主要职能。

二是运营集约化程度更高。借助网络传输技术、工作流和影像技术, 在更高层面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 由目前一级分行、 二级分行层面设立的运营中心,转变为在全国甚至全球性的运营中心,形成独立的工厂式、流程化作业和监控模式,按照比较优势最有效率地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集约化程度更高,运营规模优势更为明显,服务能力更强,从“被动式服务”发展为“主动式管理”。

第7篇: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范文

古典管理理论是研究管理行为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的开始,形成于20世纪初,其本质特征是科学和效率。主要由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科层制理论所构成。

(一)科学管理理论及其教育影响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是其长期工作实践研究的结果,其基本观点包括,“第一,管理者应负责收集知识并把知识简化为规则和应用,从而能按照科学方法来处理。第二,管理者应该运用科学方法来挑选和培养工人。第三,管理者应使工人学到知识,从而使工人之间‘精诚合作,完成任务’。第四,管理者要和工人一样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1](P29)科学管理原理告诉我们,重要的是要雇用合适的人员,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机器操作培训,工作要求要在工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劳动报酬要与工作的难度、所实现的生产效率密切联系起来。所以,科学管理所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提高每个岗位工人的行为可靠性、可预见性,减少疲劳等问题,以便于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关注的是人—机关系。泰罗的组织和管理理论原本是为提高工业组织的理性和效率而创立的,但结果却同时也被美国的教育界所采纳。比如,麦克柯诺夫在1918年写道:“这是一个讲效率的年代。在公众眼里,最为严重的指摘莫过于说学校效率低下了。”[2](P30)所以,博比特就告诫教育家们应当采用工业界的做法,并为教师提供“如何进行工作、如何达到标准、如何采用各种方法及如何使用器具的详细指导。”[2](P30)因此,在“效率崇拜”的影响下,学校里到处留下了科学管理的痕迹,正如迪戈蕾所言:“20世纪初,教育家们开始像办工厂那样去办学校,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学校教育的许多方面都是从工厂车间直接移植到学校教室里来的。现在,保存记录、制订课程表、布置教室、划分学期、安排上课时间和课间休息、管理制度、教学和年级划分等都实现了标准化。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地区都有详细、准确地写明如何行事的手册。质量控制和可以互换的观念从工厂引入到了学校。”[3](P14)丘伯利也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学校就是工厂。原始产品(儿童)被造成成品以满足各种需要。20世纪的文明对产品制造的规格提出了要求,根据规格的规定来塑造学生是学校的职责。这就要求有良好的工具、专门的机器、对产品进行不断的度量,以便看看是否按照规格行事,是否消除了制造中的浪费以及是否带来了产品的多样化。”[4](P325)无疑,科学管理已给教育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逐渐使教育管理走向标准化、程序化及效率化。其实,这种转变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化行动之上的,在每个个体及由个体组成的群体朝着他们的效率目标前进的过程中而逐渐牺牲个性和人的精神。

(二)一般管理理论及其教育影响

法约尔更多地是从整个组织的角度自上而下地来看管理问题的。其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书中系统地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在书中法约尔第一次将经营和管理区别开来,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他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业务、安全和会计等)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为了更有效的进行管理,实现管理的职能,法约尔提出了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等14项一般管理原则。他还认为管理不只是管理人员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所以要加强管理教育,让所有的人都理解和遵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法约尔管理理论的重心是通过科学或理性的管理过程和管理原则的运用以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其理论也适应于教育管理。“法约尔等提出的管理原则作为学校经营管理的有效文献范例,今天在不同程度上都依然在使用着。”[5](P117)当然,一般管理理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局限与不足,比如,一般管理理论对人性的研究也仅属于表层的东西,只是停留在“经济人”假设的范畴之内。“在‘管人’的问题上他基本上和泰罗一样,主张以纪律(惩罚)进行经常性的监督,虽然他也提到了激发首创精神,并且将组织比作生物有机体,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做更为深入的分析。”[6](P73)

(三)科层制理论及其教育影响

如果说泰罗关注的是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法约尔侧重的是管理原理和原则理性化的话,那么韦伯的重心则是组织制度的科学化和体系化。韦伯提出的科层制理论(Bureaucracy,亦译作官僚体制)要求在组织中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立系统的组织制度,运用制度来管理。他认为科层制的特征是效率与合理化、分工与专门化、权威的层级节制及非个人取向等的综合。且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也优于其他组织体系。所以,“发展完善的官僚机制同其他组织机制比较起来犹如生产的机械化和非机械化的差别……精确、清晰、谨慎、统一性……在严格的官僚制管理中这些标准提高到最高程度……个体官员在这种机制的管理下是不能任意妄为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只是被固定在整个运行及其定地方的一颗不可缺少的螺丝。”[5](P118~119)较早运用科层制理论研究学校管理问题的是美国学者阿博特。在他看来,学校组织符合韦伯所提出的理想的科层组织的特征,比如,学校组织具有专业化分工的特点,学校内部具有明确的、严格的规章制度等。因此,他认为学校管理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学校组织管理的程序化与规范化。总体而言,科层制组织效率的提升具有技术理性和非人格化的取向,正如马克•汉森所言:“科层制度的主要功绩是它的技术性效率(technicaleffi-ciency),这种效率是通过重视精确、快传、专家控制、连续性、处理权限和对输入的最适宜的回报来体现的。科层组织的结构完全排除了各种人格化的关系和非理性的需要(敌意、焦虑和情感的卷入等)。”[2](P23)上述分析表明,古典管理理论的倡导者都把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并毫无例外地认为“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的基础”;都提倡分工和专业化,把分工和专业化作为管理活动的一个经典信条;强调要有明确的指挥系统,即组织中要有一条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权力等级体系,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服从来自上级的指挥;提倡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同时把严密的规章制度看作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保证。但古典管理理论一开始就遭到了人们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表现为:一是忽视了对人和人性的研究;二是仅仅把管理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客观存在;三是忽视了组织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等。所以,教育组织在吸收其合理内核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存在的不足,尤其要从教育组织自身的特性出发,要关注教育组织中人的因素,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仅仅关注所谓效率的提升与理性的培养。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当时古典管理理论虽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它只强调科学性、精密性,忽视了人的因素,把劳动者当作机器的附属品,当作“经济人”,从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因此,梅奥等人开展了人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强调对工人的尊重与沟通,满足工人的社会需要。但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以后遭到了企业界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直到50年代人际关系学说发展成为行为科学以后,才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和应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际关系理论及其应用

第一个较为全面阐述企业中管理者和工人关系的学者是福利特,她在《新的国家》等著作中讨论了行政中“人”的因素。她认为,各种组织的基本问题,在于发展并维持组织成员中动态的和谐关系,建立起能够协调人的资源的合理机制,生活和工作在同一组织中的人们,都有权力重新建造他们的权力关系。她甚至认为,决定由谁来指导某一具体活动的因素不应是等级地位,而应当是情境的法则;一个人不应该向另一个人发号施令,两个人都应该同意听从情境给他们发出的命令。[7](P287~288)但使人际关系理论系统化并从实验中得到证实的则是梅奥等人所领导的霍桑试验。梅奥等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认为工人应该是“社会人”,是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员。所以,工人不仅仅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人际关系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采用主要是受到了杜威所倡导的民主管理哲学思想的影响。杜威认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人们参与一种有共同利益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有方向,这样的人在空间上大量地扩大范围,就等于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过去使人们看不到他们活动的全部意义。”[8](P97)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认为科学管理运动是一种狭隘的观点,会对工人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学校无论如何不应成为一种使现存社会的工业秩序延伸的领地,而应作为改造这种秩序的场所;学校领导应通过与别人交换意见进行领导,而不是孤立地依靠理性、行政命令的方式将教育观念与内容强加给别人。由此看来,人际关系理论为教育管理所接受也就理所当然了。但人际关系理论由于过分强调个人的社会需要,忽略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把完成工作任务和满足个人的社会需要割裂开来,特别是强调把人作为一种工具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

(二)人性假设理论及其应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在他看来X理论代表着“传统的指挥和控制观点”,其假设是:人具有一种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采取强迫、控制、惩罚的手段促使他们工作;人有一种逃避责任的倾向,宁愿受指挥,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Y理论则相反,其假设有:工作是人类的天性;人们能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故控制和惩罚并非唯一的管理方法;在人的工作报酬中,最重要的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人在恰当的条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能追求责任;不是少数人,而是许多人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能力。显然,X理论和Y理论是关于人性的两种假设,对更好地认识、理解人性尤其在教育管理中更好地用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两种理论的假定也存在着片面化的倾向,忽略了人的可塑性与多样化的问题,很难适用于复杂的社会情境。

(三)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如何激发行为动机,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则是行为科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归为五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低级需要满足后,就不再有激励作用,就有了高级需要,所以,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为组织成员提供条件满足其需要,而需要的满足也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赫茨伯格则把工作中的两种激励因素进行了区分:一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成绩、奖励、职务的责任、未来的发展等;二是保健因素,包括行政管理、监督系统、工资制度、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前者是积极因素,后者是消极因素。管理者就是要把这两种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引导组织成员在工作中获得满足。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和所得到的报酬是否满意,不仅仅看报酬数量的多少,他还要同社会上其他的人进行比较。如果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报酬之比和其他人的贡献与报酬之比是相同的,就认为是公平的,否则就是不公平的。无疑,激励理论在一定意义上会在管理过程中对激励行为的促进产生积极的意义,但也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需要层次论未能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似乎只要解决需要,人的积极性就来了,同时,需要层次论更多地是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而忽视了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其它社会因素的相关性。“双因素”理论所对应的应用对象不具有广泛性,而且划分也过于武断和绝对化。而公平理论则存在着客观问题主观化的倾向,至于是否公平则主要与个人主观判断的标准有关,这在现实的管理中会带来很多问题。可见,行为科学理论重视从人的心理需要出发,从激励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入手进行管理。因此,在行为科学理论的影响下,教育管理学家更加重视管理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教育管理者也开始关注激励下属的工作热情、事业心、责任感及成就欲等。这对教育管理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西方许多学者还围绕教育领导、人际沟通、组织发展与变革、角色冲突、组织文化及参与决策等专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而大大丰富了教育管理的理论内容。但由于行为科学理论过分重视组织中的个人而忽视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学校组织和个人的影响而受到人们的批评。

三、教育管理科学理论

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兴盛并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它是一种力图将教育管理构建在实证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之上的“管理科学”运动。从某种程度说,“管理科学”是泰罗开创的“科学管理”的延续与发展,所不同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更加重视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以更为规范化和理性化的方式来探索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科学规律”。“管理科学”运动颂扬科学,认为一个基于客观的和实证主义铸模的教育管理科学能够把教育管理从哲学家、道德家和其他主观主义者手中拯救出来。根据逻辑实证主义和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及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管理科学或理论运动的核心是把教育管理理论建设成为像工程学或医学那样的科学理论。就这一运动的目的而言,是为了将教育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改造为一个价值无涉的、客观的、科学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包括[9](P16~17):第一,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应该如实地对待现象本身,而不能规定现象。如哈尔品所言,研究的即刻目标不在于提出人的行为如何为好的规范,而在于使我们能够对事件做出更为精确的预见。这就意味着,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是为了获得具有类似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一系列假设,而不是实践操作规范。第二,强调教育管理中事实与价值分离,研究中要摒弃价值观成分,要尽可能用实证手段描述教育管理问题。管理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在研究时应该“去价值”,只研究事实,而不关注情感、价值,教育管理科学应该关注和研究纯粹的教育管理事实。第三,假设演绎体系是比较好的理论泛型。第四,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的应用将能照亮教育管理实践之路。因为社会科学理论能够也应该在管理实践中发展,以便于增进人们对组织和社会的了解与理解。显然,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管理理论要回答的是关于“实际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把教育管理看作是一种事实存在进行研究,解释、说明和预测这些教育管理事实,但不规定这些现象应该如何。因此,深受社会科学影响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为未来的教育管理找到了研究与发展的方向。正如格里菲斯所指出的,理论运动主要产生了三大影响[10](P31):一是管理的词汇、语言较之于1954年前已有很大不同,教育管理的研究者和研究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那些谈论教育管理并从事著述的人,大多来自于其他专业而不是教育专业。很多教育管理的博士论文选题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论题性质大多归属在理论运动的核心思想之下,外加对操作主义的广泛运用。二是教育管理的研究和理论性文章增长极快。20世纪后半叶,一个有目共睹的变化是,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以及理论文章增长极快,尽管与商业管理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三是理论运动使教育管理学由实际技艺的地位逐渐变成有学术地位的科学。使教育管理学科与商业管理、工业管理、公共管理、政府管理等管理学科同样快速发展。卡伯特森也指出:“在诸多转换中,对科学概念从松散到严谨的界定、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从事实到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明确拒绝对‘价值自由’探究的倡导和倾向是知识探索的标志性转折。”[11](P17)但教育管理科学或理论运动也是有局限性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2](P28~29):第一,教育管理科学忽视了教育管理中实质存在的权力关系,将管理“技术化”,对实质性的教育问题视而不见,尽讨论一些无关痛痒的“管理问题”,造成管理问题与教育问题脱离,使教育管理名不副实。这种技术化的管理活动,极端化的推论结果是教育管理活动最后可以由设定相关程序的电脑来完成,人最终被机器所奴役。第二,教育管理科学将它的全部力量都集中在组织上,而不是集中在人行使权力与作决定的经验上,不是集中在教育管理的现象学上;这种教育管理观只见组织不见人,看不到人在组织的形成和运作中的作用。第三,教育管理科学舍弃了人类选择和理性研究当中的价值。这种教育管理观只注重人的理性方面而忽视人的非理性方面,在人的理性中只注重认知理性而不看重价值、伦理。这种把价值排除于教育管理过程之外的行为无疑使教育管理问题走向简单化了。

四、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它要求对现实重新进行解释。其主要是拒绝传统的历史分析法和理性主义,采用综合整体批判,质疑科学的有效性和知识或真理的客观性等。后现代主义也非常关注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因为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与我们相分离的,是由一些计算操纵的,由互不相关的部分组成的,那么我们就会成为孤立的人,我们待人接物的动机也将是操纵与计算。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用一种新的眼光看社会,认为它具有一种我们也具有的秩序,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了。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则摒弃现代激进的个人主义,主张通过倡导主体间性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所以,后现代主义不是把人看作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而是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存在,而是关系网中的一个交汇点。因此,“主体间性”内在地成为“主体”、“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后现代主义思想运用到教育管理领域的学者众多,著名的有格林菲德、霍金森、福斯特等。格林菲德是较早将后现代主义引入到教育管理领域中去的西方学者。他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时指出,“理论运动”所持有的是一种狭隘的科学观,它势必要把教育管理研究带入到一个狭窄的羊肠小道上去。他认为:“在理论运动倡导者所信奉的科学中,只有可定量和可计算的东西,因为这种东西是与带有局限性的理性(limitedrationali-ty)唯一相吻合的东西。这种研究模式丢弃了人类的意图、价值和承诺———人类的热情与潜力,丢失了人类的意愿与选择,丢失了人类追求目的的完整力量,丢失了人类对某些人可能称之为善、另一些人可能称之为恶的追求。”[13](P23)他批评哈尔品时曾指出:“作为一位区分了目的与手段、价值与事实的真正实证主义者,哈尔品唯一感兴趣的只是管理者的行为及其‘有效性’。至于该行为有助于实现什么目的,那对科学家的哈尔品来说毫无意义。”[14](P209)为此,他提出用一种广义的科学概念来取而代之,这种广义管理科学概念将把管理科学看成是具有价值并从属于价值的科学。因此,它不仅要研究事实问题,更要注重对价值问题的研究。他认为:“一个人越是仔细看社会现实,越会认为它更少有物质性。组织是人们在行动中创造的,是非物质性的。它们建立在观念、价值和个体的行动上。”[14](P99)霍金森持与格林菲德有类似的观点。他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将事实与价值分离且仅研究事实的错误主张,认为教育管理研究应该特别关注“价值”及其在管理哲学中的地位,管理理论的中心议题不是科学问题,而是与价值和道德相关的哲学问题。管理不应只涉及实然层面,更应关注应然层面。既然管理实践无法避免地关涉应然的价值层面,那么教育管理和领导则主要是价值的而非事实的。

福斯特是把批判理论引入教育管理领域并试图建立批判教育管理理论的学者,他指出批判理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挑战和质疑,并认为20世纪的组织管理理论家对实证主义和科学向度表现出近乎病态的倾向,而且这种理论倾向极其残酷地把“大量的人类事物从真理王国中排除了出去。价值、伦理和道德成为了一个简单的断言和偏爱……它不容许对人类价值问题作任何详尽的探究,宣称关注这些问题从科学上看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合逻辑的。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价值陈述是无法科学地证明的,因而它们在科学体系中就无任何意义。只有科学才是能够提供真实的、可检验的知识的惟一体系。”[15](P35)这种观点无疑表明组织理论把与管理实践工作中的价值、伦理向度完全割裂开来。所以,“当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一个严重失误,就是它不愿关涉那些真正的教育问题。绝大部分管理理论都是借自于商业管理和公司理论。”[15](P93)福斯特同时也批判了实证主义组织理论不关注人的发展及不重视社会公平与人的自由的现象,认为“批判理论并不是要为管理者提供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控制学生、控制下属。批判理论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批判和反思,使我们那个被习惯束缚得太深的心灵真正放飞,使我们从那些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制度的正统思想中彻底解放出来。”[15](P90)概括而言,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核心性的观点主要包括:“教育组织不是自然的而是人造的;教育组织的主要目标不是效率而是保证教育的正义和平等,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教育管理知识不是实证的而是情景和价值的;教育管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对抗的而是对话的。这说明,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管理方法可能不止一种而是有多种,也就是说,教育管理理论从单一走向多元;同时多元的教育管理理论又是整合的:具有共同的精神,如强调组织、权力、知识的发展性和多样化,强调对话、理解、交流、解释等在管理中的作用,强调管理民主化、分权、公正,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价值和创造等。”[16](P26)所以,“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主张‘主体间性’的确立,追求主体的自由和解放,崇尚正义与平等。”[17](P1)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能够使人们以更为宽容、开放与多元的视野来重新认识和审视教育管理实践,以对话、理解与交流等方式实现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但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社会理想、人生意义、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可能导致教育管理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的出现,无疑会影响到教育管理价值目标的真正实现。

通过对上述教育管理理论的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出,古典管理理论有了人和人性的浮现,行为科学理论有了人际关系及人的主动性的研究,教育管理科学理论有了技术理性人的探讨,而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则对人的研究更进了一步,出现了主体的人及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这些无疑都对教育管理实践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使得教育管理实践中关于人及人性的探索也有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使教育管理实践中管理者的管理行为逐渐走向多样化。但就整体而言,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及科层管理思想带给教育管理实践的影响则更加深刻,正如希尔兹等人所言:“它的影响力太普遍、太强大了。我们还是受官僚式和机械性思维的影响,还是忍不住赞美理性。”“这种影响自然也反映在教育领域中,在学校领导的理论与实践中导致非人性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理性哲学、机械论世界观以及的局限性所在,对他们在由人所组成的机构或团体中的应用加以认真审视。”[1](P23)欧文斯也指出:“毫无争议,学校过去一直按科层式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或像现代贬义词所述,以工厂为楷模进行组织管理,现在大体上仍然如此。大部分教育行政人员把自己的工作概念化为对操作程序的管理。很明显,此概念在强调管理的同时,阻碍了学校领导的发展。”[18](P329)也许行为科学理论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对教育管理实践更具有启发性,但由于其仍没有摆脱工具人假设的局限,所以影响也并没有那么突出,陈孝彬指出:“尽管人际关系学说在50年代以前的20余年中已受到管理专家和学者的注意,但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占主导地位的还是科学管理的效率主义思想。”[7](P291)所以,“一些理论家虽然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开始关注人的因素,但其着眼点仍是把人当成工具,旨在通过满足人的需求而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效益和生产力。”[1](P44)相对于教育管理科学理论,霍金森认为“理论运动”之所以失败,在于“组织论一开始就将自己界定于价值领域之外。它使自己研究的领域非人格化和客观化,从而有助于获得对这一领域的控制。而它所得以控制的是一种幻象(或者说是一幅抽去了所有生命的组织图画),这种幻象表面上看是完美的,但里面没有任何实质内容。”[19](P71)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人性观更加全面、深刻,但因其实践基础的薄弱甚至是缺乏,似乎也没有给教育管理实践带来更大的影响与冲击,威罗尔和福西斯对格林菲德及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即是例证。他们指出,尽管格林菲德的立场指向了主观主义的意义或唯心主义(idealist)的价值概念,也指向了对定性研究方式胜过定量研究方式的期待,但是他自己并没有作过解决伦理问题的实质性的现场研究。他们还对其他的理论进一步评论道,批判理论建基于对社会的激进批评,它常常被看作是乌托邦且对实践者过度的批评。而后现代主义表现得比其他各种思想观点更为晦涩,并且充满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两者看来都不会给教育实践者应对学校日常工作提供动力(Wil-lowerandForsyth,1999)。[13](P28~29)

第8篇: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范文

一、工业革命时期零星散布在各著作中的早期企业战略管理思想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strategos”,本用于军事上,是指“军官对军队的指挥思想”。在我国和西方有很多关于战争战略方面的论述,如《孙子兵法》、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克劳塞维茨的战略巨著《战争论》。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工业大革命的兴起,战略思想逐步应用到企业经营发展中,并且随着企业这种社会经济组织形态的发展才逐步发展起来,从而推动了企业战略管理科学的发展。

伴随着18世纪的产业革命,欧洲产生了以亚当・斯密、瓦特、斯图亚特等为代表的欧洲企业管理思想,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大企业不断出现,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一些企业管理工作者从其管理经验出发,提出了具有简单战略意识的科学管理思想。管理先驱者泰罗提出了将计划职能和作业职能分开,在组织机构中单独设立计划部的思想,并将制定计划作为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能。法国工程师亨利・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指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将计划职能放在管理五大职能之首,并提出将预测作为一切计划行动的开始,然后才是行动计划以及计划的执行。由于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企业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与外界没有太多的物质和信息交流。因此,法约尔和泰罗对“计划”的认识是狭隘的,计划只不过是企业内部的规划,不具有现代战略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直到20世纪四十年代末,西方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都相对简单,主要是财务控制、资金预算、短期预算和目标管理。

二、经济快速增长下的两大企业战略管理学派

西方国家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代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饱和,消费需求结构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需求出现多样化,同时,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其次,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国际化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最后,消费者对企业的要求提高,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规制,从而导致对企业要求的提高以及对企业限制的不断增加。因此,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管理需要新思路和手段,战略管理应运而生。1959年彭罗斯在《企业成长论》中提出企业是生产性资源集合体,并根据企业自身能力状况确立其发展。1962年钱德勒发表的《战略与组织:工业企业史的考证》,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他将企业战略和组织概念联系起来,指出企业战略必须与环境相适应,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与战略相适应,虽然他没有对企业战略本身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但是,钱德勒与他的著作对六十年代企业战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他的“环境―战略―结构”战略理论分析方法在随后企业战略的研究中形成了计划学派和设计学派两个最主要的学派。

计划学派体现的是作为正式过程的战略构成、正式的程序、正式分析、正式培训、采用数字化,战略在可控制的、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中产生、制定计划并给以实施,通过分析与大量数据信息的整理对整个企业的战略进行有效地控制。该学派以安索夫为主要代表,安索夫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阐述了其关于公司战略的基本思想。安索夫1972年发表的《战略管理思想》一文正式提出战略管理的概念,并于1979年出版的《战略管理》中系统地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模式。设计学派的主要代表是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及其同事伦德、克里斯蒂森以及古斯等。他们认为,企业战略行为是使企业自身的条件与所处环境的机会相适应的过程。他们将企业的战略构造分成制定与实施两大部分。设计学派关于战略制定的主要观点是:战略制定是一个有意识控制的思想过程。企业的总经理是企业战略的唯一制定者,其战略制定过程是简单而又非正式的一次成型过程,成型之后即付诸实施。

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企业战略的方法各异,具体主张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都认为企业战略的基点是适应环境,企业制定战略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只有适应环境变化,企业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其次,企业战略适应环境变化旨在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企业战略的目标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最后,战略的实施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战略变化相适应。但是,以环境为基础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也存在诸多缺陷:第一,该理论主要是从现存的产业市场出发,要求企业适应实质上已是结构化的产业市场环境,而关于企业如何对即将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多个产业进行分析和选择则没有提及,如果企业完全以该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战略,必然会导致以下两个结果:一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二是企业将永远被动地适应环境,处于被动地追随领先者的困境之中。第二,该理论只是从企业现存的、已经结构化的外部市场环境来分析企业战略问题,缺乏对企业内在环境的考察。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派林立、百花齐放

20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战略管理学说纷呈、学派林立,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论述企业战略及战略管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模式引入企业战略研究,提出了以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战略理论的缺陷。因此,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成为八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是整个管理领域出现巨大变化的时代,战略管理理论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以企业的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思想出现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德姆赛茨1988年提出的“企业知识基础论”、提斯・匹斯奥和萨恩1990年提出的“企业动力能力论”均属此类。但是,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的大发展则始于1990年C.K.帕汉拉德和G.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此后,许多学者围绕帕汉拉德和哈默提出的核心能力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假定: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资源中包括知识和技术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企业独特的能力;资源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一个企业也无法得到或复制其他企业的特有资源;企业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和实现战略管理的基础。根据该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就是企业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等的积累和整合过程。企业通过有效的积累和整合形成的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保证。但是,只有符合以下四个基本条件的资源、能力和知识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第一,能增加企业在外部市场的机会或能减少威胁;第二,没有被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掌握;第三,其他企业难以获得和模仿;第四,难以替代,即没有战略性等价物。该理论进一步认为,企业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必须首先对企业的资源、知识和能力进行分析,并根据以上四个条件进行审慎选择,充分发挥符合条件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的优势,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众多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易于变化和难以预测。面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产业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传统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无法满足现实商业生活中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需要。于是,近年来一些管理学者提出了新的战略理论,即“动态能力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1、动态能力论。该理论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的认识:过去的战略理论是由从企业战略的层次上对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分析构成的,而对企业怎样和为什么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建立竞争优势却论述不多。动态能力论则主要是针对基于创新的竞争、价格、行为竞争、增加回报以及打破现有竞争格局等领域的竞争进行的。它强调了在过去的战略理论中未能受到重视的两个方面:第一,“动态”的概念是指企业重塑竞争力以使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当市场的时间效应和速度成为关键、技术变化的速度加快、未来竞争和市场的实质难以确定时,就需要企业有特定的、对创新的反应。第二,“能力”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战略管理适当地使用、整合和再造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满足环境变化需要。

第9篇: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思想范文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现代中国企业管理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负。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管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