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

第1篇: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

新时代背景下,要落实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特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内涵

从事不同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专业特质。所谓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倾向,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结构层次性等特征[1]。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就是指劳动教育教师所具有的稳定、持久而独立于情境的心理特征[2]。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特有的品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主要表现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是由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所决定的。根据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特点和符合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以下展开具体论述。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事业,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劳动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如下。1爱岗敬业能够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高度认同劳动教育教师职业,热爱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2关爱学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全身心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3育人为本,因材施教牢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3]。劳动教育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扎实的教育知识

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知识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特别是要把握好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

2精深的学科知识

劳动教育学科知识主要指劳动教育教学的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劳动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劳动教育的途径与评价、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的相关知识等。它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要精准掌握劳动教育相关学科知识。

3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础,具有实践性、工作性、情境性、隐蔽性、综合性的特点,是教师专业知识最核心的表现。劳动教育教师要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系统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掌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了解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特点,然后将这些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知识及学生知识加以内化,融合于自己的思考中,运用于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

(三)过硬的专业能力

1课程规划设计能力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不像其他学科教学那样,有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等可以依据和参考。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具体的体系化或校本化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它只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那么如何确定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模式和评价策略?这就需要劳动教育教师进行规划和设计。劳动教育课程规划能力就是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及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可以得到的校内外课程资源分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能力。其既包括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也包括对学年(学期)课程和具体劳动项目的规划设计。课程规划设计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二是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劳动素养现状及需求,并能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价值分析,做到充分利用;三是能确立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包括学校目标、学期目标、主题目标、活动目标等;四是能构建基于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做到科学安排、有所侧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五是能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实施和评价模式。

2课程实施能力

课程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将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付诸行动,并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劳动教育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活动指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活动和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创设有效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劳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开展劳动;三是能及时协调学科间、校内校外间,以及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关系,确保劳动教育顺利进行。活动指导能力是指教师在学生劳动中,能对学生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及时给予指导,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活动指导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即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做劳动教育的行家里手;二是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恰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四是能指导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3劳动实践能力

劳动实践能力主要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劳动素养。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决定了学生劳动素养的高低。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清晰地讲解劳动的意义、价值,以及劳动的知识技能;二是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劳动工具;三是能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即能熟练掌握所指导的劳动项目的流程和技能;四是示范操作要科学规范,即能按照技术规范和流程进行示范操作,做到科学规范。

4课程评价能力

课程评价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自身课程实施情况的诊断评价能力,包括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劳动教育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与发展结果的诊断评价能力。教师要能利用多种方式、渠道收集评价信息,对评价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作用;能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从而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能制订出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诊断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充分利用自我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5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在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指导下,在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基础上,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劳动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它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它的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之中,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及时发现课程资源,并能合理利用,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重要条件。

6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在劳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课程实施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能力。教师要能善于发现课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将问题转化为要研究的课题;能对研究课题进行规划,制订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能进行文献综述与分析,找到已有成果的优点与不足;能在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整理分析信息得出研究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目的。

(四)强烈的学习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劳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教育教师不愿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思考得少、研究得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而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就形成了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与新时代劳动教育对教师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为了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不懈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4]。劳动教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各种指导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积极探索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教师要肩负起新时代劳动教育赋予的使命,就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这就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第2篇: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师生关系益友

中图分类号:G35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与学生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播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的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和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至少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

(1)要有创新的教育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创新就要搁浅,作为站在教育工作前沿的教师,如果没有创新是不可想象的,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要勇于创新。有一首歌唱得好:“年轻没有失败”,只要你保持年轻的心态,大胆创新,对一些失败就会泰然处之,一笑了之,最终走向成功。创新包括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引入生活“活水”和改革教学方法是促成这种创新的主要途径。教育观念要永远走在前列,要与社会与时代同步,甚至超前,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才会永放光彩,因为我们着眼的是现在,面向的应是学生的未来。

(2)良好的自身素质。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很大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为不断前进的教育事业的要求。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波澜壮阔的时代,需要一批富有激情的“诗人”来书写。落后封闭、老气横秋的“教书先生”是难以勾起现代学生的求知欲望的。

(3)精湛的教育艺术。教育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摸索。教师的言传身教无不是一门艺术,无处不渗透着教师的潜能。首先教师的语言就是一门精彩的艺术,教师一句句充满倾听、欣赏和期待色彩的话语,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状态,经过交流,师生间、学生间的讨论有利于情感的沟通、有利于思维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学生掌握多种解题策略。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的一个眼神,可以让学生终生不忘。教师在教学中“授之以渔”,可以使学生一生享用。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方法的传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真正的“高材生”。

教师具备一定的素质是前提,更关键的是要正确建立新时代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是高好教育事来可靠的保证。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是一群有思想有抱负的孩子。以前我们总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听话与否来判定学生表现的恶劣。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得到教师的偏爱,相反则得到的是教师的冷漠。教师尊重学生,得到的将是学生对教师千百倍的尊敬。尊重学生,给学生以更多的爱。作为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次,教师作风要民主。教师要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同龄人”,与学生之间就没有“代沟”。教师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就能够体会学生的心情,理解学生的难处,宽容学生的失误,甚至容忍学生的“无礼”。教师知道自己不是“圣人”,也会犯错,所以就不会利用教师的权威逼学生就范。教师应不乏幽默,敢于自嘲,敢于解剖自已。“为学而教”,不搞师道尊严,始终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

教师作风民主,就是就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发挥班干的作用。班干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班干管理学生,学生监督班干。谁也不享受特权,甚至老师错了也公开检讨,换来的是学生百倍、千倍的真诚!

如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早恋、高消费、厌学等问题,以辩论会、民主班会等形式让学生从自己的辩论中受到教育,明辨是非。懂得哪些是自己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作风民主还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想一想学生的要求,揣摸一下学生的口味――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形式。对学生一时不感兴趣,而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今后发展大有裨益的内容,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古典文学,教师应告诉学生,这是一种长效“补品”,可以增强人的文化沉淀,可以使人受益终生。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使一些枯燥的内容改头换面,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知道让学生参与其中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注重在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灵感,这样会有意料不到的收效。

第三是奖惩适度,教师作风民主,并不是说教师对学生没有原则。而应是立场鲜明,奖惩适度。教师对学生应是赞扬多于批评。

罗森幸的研究指出,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课堂成绩有正相关的趋势,尽管教师的表扬次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

在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长处,观察学生的进步。及时准确的予以评价、赞扬,甚至可以帮助他找差距,鼓励其不断进步。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并不是说教师应忽视甚至包庇、纵容,这对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教师也要洞察秋毫,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指正,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学生认为这才是公平、公正,教师这才叫明辨是非。教师会更能得到学生尊敬。

笔者认为对学生的批评要坚持原则,但更要注重方法,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要把工作做到深入人心,相信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经济的全球化及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世纪的教师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教师不仅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而且要正确处理好新时代的师生的关系,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相信我们教育事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张颖.用赏识托起学生飞翔的翅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

[2]孙玉民.“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

[3]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

[4]张秀梅.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

[5]常玉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N].吉林日报,2009.

[6]广河中学贺文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N].民族日报,2009.

[7]王荷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

[8]任华.声乐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第3篇: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

一、组织有力,措施得当,活动有序开展

接到活动的通知以后,我校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制定了活动方案,确立了以童心向党和童谣唱响新时代为主题,反映广大未成年人唱响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的真挚情感,为确保此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落实专人负责,定期督促、指导活动开展。

1. 6月22日,利用晨会时间,对全体师生进行了“童心向党和童谣唱响新时代活动启动仪式,调动了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热情。

2. 紧接着又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了不同要求,号召老师们以多样、灵活、生动的形式开展指导,保证活动有序开展。

二、精心组织,广泛参与,活动精彩纷呈

我校开展此次歌唱比赛活动,以此为契机,打造一个师生展示自我精神风貌的平台,一次师生综合性素养提升的大课堂。

三、层层把关,确保质量,活动效果显著

本次活动,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教育活动,搭建了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参与的平台。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对童谣儿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良好的道德熏陶。

第4篇: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

关键词:大学本位;美国;新时代教师;简评

一、新时代教师计划的背景

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满足了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需要,它使教师教育出现了高学历化的历史趋势,像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小学教师现在都是由本科院校培养,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日本的教育大学开始培养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中小学教师。西欧各国和泰国、韩国、新加坡等国也早已结束了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的历史。

尽管以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空间模式仍然是各国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但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荷兰等国家掀起的教师教育模式改革逐渐成为完善原有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形式的一条有效途径。就美国而言,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较为复杂,既存在着社会因素,同时也附加着政治群体、利益冲突等重大问题。在学者许明的题为《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尝试――“新时代教师计划”述评》一文中,他将改革的背景原因从微观层面分为以下两方面:第一,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低下,美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是美国社会各界的基本判断;第二,中小学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能否提高,关键还是教师。这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各界的共识。①

二、新时代教师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计划概述及原则

2001年,卡内基基金会(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发起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教师教育改革计划,即“新时代教师计划”(Teachers for a NewEra,简称TNE),通过选择若干所教师教育院校进行教师教育改革试点,以推进美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全面变革。最初它只打算资助6至8所院校,后安南伯格基金会(Annenberg Foundation)和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加入其中,使得资助的院校范围有所扩大。2002年4月,首批改革资助的4所院校确定,包括纽约市的班克街教育学院、位于北岭的加州州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次年夏天,获得立项资助的第二批7所院校名单确定,包括波士顿学院等。这样,五年内,各院校用于TNE改革的资金将高达1000万美元。除了资金支持外,各院校也将获得其他支持。②

“新时代教师计划”所倡导的新的“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的设计理念或原则包括以下3个方面:首先,教师教育的培养应建立在“以证据为基础”这一原则之上;其次,加强教育学院与文理学院的合作,通力培养新时代教师;再次,教学应被理解为是具有学术内涵的临床实践专业。

(二)共同特征

1、调整传统的是师范课程,加强临床教学实践,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

在本文上一部分的关于新时代教师计划原则内容的论述中已经明显可以看出,这一计划调整的一大重点就在于重视临床的教学实践。这不仅表现在教学实习的时间提前和延长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临床教学实践的质量提升方面,包括教学实习的地点选择、师范生角色的界定、对师范生的监督和指导、教育学院教师和行政管理者参与临床实践效度等。③以印第安纳州立大学(ISU)的小学教师培养临床教学实践试行方案――明天促进学习的教师(Teachers of Tomorrow Advancing Learning,简称TOTAL)为例,该方案不仅重视师范生的教学实习,而且还要求师范生在正规教学实习之前就要参与教学实践,同时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

2、联合教育学院与文理学院共同培养,增强教师职前专业技能培训。

在美国,教育学院的学生文理科知识的匮乏是公众普遍认可的教师教育重大问题之一。在他们看来,学生学科基础掌握的不牢固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师专业知识的不牢固,在教师入职前的学院学习过程中,未能充分地掌握学科专业内容,导致入职后教育水准的低下,因此,让教师在大学中充分学习到本专业的基本内容成为新时代教师计划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这无疑便要求广大文理学院广泛地参与到教师教育的学科教学中来,将师范教育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切实地进行充实和提高。例如,蒙特克莱州立大学教学法中心(Center of Pedagogy,简称CoP)成立于1995年,该机构负责管理大学的教师教育方案。作为该大学教师教育的协调和监督机构,CoP就是由教育学院、文理学院以及公立中小学校的教师和行政管理者组成的联盟。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公立中小学校三方平等参与教师教育工作,来自三方的代表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并付诸实践。CoP还负责协调教师教育政策委员会的工作,监督管理与本科生和研究生认证方案相关的政策和课程。④

三、关于新时代的教师计划的简评及小结

这一计划是几年来美国针对国内“大学本位”问题的一项重大变革。它在强调重视传统的理论课程教授的同时,突出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它加强了美国文理学院与教育学院之间的联系,使得教育学院的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学习到更系统更完善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令综合大学内的学院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此外,新时代教师计划还密切了中小学与大学学院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使得大学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实习机会,加强职前培训;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小学教师参与学院临床教学实践这一新教学形式的发展。改革计划尊重教师教育的多样性,不寻求统一的模式,主张多样化,鼓励各高校在传统的办学经验基础上尝试新的改革。它所强调的是通过对符合这些原则的教师教育改革进行资助,进而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

美国教师教育处在各种矛盾的焦点,反对传统教师教育和支持现有教师教育体制的两种观点泾渭分明,互不妥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美国教师教育处在十分活跃的改革过程之中,各种改革计划纷纷出台,在此基础之上,美国教育领域采取新时代教师计划的种种措施也是随着时代的潮流而不断的改善和发展,到目前为止,这一计划已经初现成效,无论是它的改革内容还是接下来的改革进展,都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关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许明:《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尝试――“新时代教师计划”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76-81。

[2] 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About Teachers for a New Era[EB/OL].http:///index.cfm fuseaction=home.about TNE,2011-04-05.

[3] 高展鹏,洪明:《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的新近变革――“新时代教师计划”(TNE)在大学教育学院的推进》,《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59-66。

[4] 张济洲:《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危机及其改革走向》,《课程・教材・教法》,第31卷第9期,94-98。

注解:

① 许明:《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尝试――“新时代教师计划”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76-81。

② 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About Teachers for a New Era[EB/OL].http:///index.cfm fuseaction=home.about TNE,2011-04-05.

第5篇: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新时代背景;教育

博物馆事业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绝不仅仅因为它是保藏文物的机构,更因为其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从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成立开始,人类便开始了追寻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脚步。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第7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博物馆条例》中明确指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

回顾世界博物馆历史,伴随着博物馆社会化程度的步步加深,它的的展示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展品的选择也渐趋多样化。归结这一切的原因,无非是博物馆主体功能转移,即从原来的保藏文物转变为公共教育。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适应博物馆的发展,拓宽博物馆的人文视野,加强受众联系,博物馆通过增强展品多样性来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其感染力和渗透力让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之处。

目前博物馆主要还是公益性的文化机构,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我国在博物馆开放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尽管目前我国博物馆的服务和经营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但不可否认目前许多博物馆的文物开放程度都有显著提升。

这几年,各地陆续新建和重修了大批设施完备、高度现代化的博物馆,将观众视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如今,为了更好地获得服务和观众需求的平衡,博物馆纷纷依托馆藏资源,拓展和延伸其自身功能以满足观众的多层次、宽角度的需求。数字化博物馆的新概念也应运而生。

二、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教育面临的问题

博物馆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迫使博物馆必须对其教育理念进行适应时代的调整。但事是,目前部分博物馆仍拘泥于旧的形式,把博物馆看作文物的保管机构,对博物馆进行错误的定位,教育意识淡薄,这直接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随着博物馆产业集聚度的增高,博物馆管理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多样,因此,博物馆对管理岗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地说,引用科学的实践性都很强,但是博物馆管理学的实践性超过一般之上。他们不仅要掌握博物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甚至要在计算机、传媒、文学等许许多多的方面都要有所涉猎,兼具国际视野,是不折不扣的全能型人才。想要吸引这样的稀缺人才,就必须提高博物馆管理岗的薪资和福利水平,用更合理的机制来留住他们。总的来说,我国博物馆的相关研究完全达不到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水平,所以对人才建设的指导作用不强。

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

(一)加强博物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对博物馆的馆藏进行研究和保护是一项门槛较高的工作,所以就要求博物馆从业者拥有强大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只有拥有一大批爱岗敬业、富于献身精神的优秀人才,才能建立起最顶尖的博物馆。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开始引入现代化的科技,以应用到博物馆的日常运营与管理中。过去需要的博物馆人才多局限于考古、历史等专业范畴,如今在更崇尚科技的博物馆,理工科人才的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当前,中国博物馆已经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发生了质的变化,方方面面的进步都要求博物馆不断扩大人才队伍,以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教育中的作用,博物馆要在加强人才建设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新时代下,许多博物馆都有意识地增加了咨询和讲解,为了更好地贴近观众,很多博物馆都邀请观众加入到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各级各类的博物馆还纷纷开展富有针对性的讲座来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博物馆的服务不只是影响参观者对其的印象,更直接影响到它发挥教育功能的效果。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只可以帮助塑造博物馆的良好社会形象,更帮助它牢牢地抓住观众的心,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集教育与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教育空间。

(三)政府增加投入力度

博物馆是国家向广大青少年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管道,博物馆教育实质是在进行文化的传承。博物馆教育建施的投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投入资金来保证其运营发展的。尤其在博物馆推行免费开放的今天,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更显得极其重要。目前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但精神文明建设完全跟不上,博物馆的发展速度并未与其相适,政府的财政支持刻不容缓。

(四)陈列展示是博物馆实现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

在博物馆中,通过陈列展示表达的视觉语言是完成空间展示的重要载体,它使得博物馆教育本身更具直观性。最佳的陈列展示并不是简单地将藏品进行集中展示,而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将藏品以一种便于接受和消化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受众。

如今的陈列展示早已不是简单的“物”的展示,而应更多地以教育活动为中心。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陈列展示都应该要结合展览的主题和博物馆本身的空间结构,遵循一定的艺术原理,营造合理的展示氛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适当地在陈列中加入互动的部分,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教育效果往往是最为显著的,寓教于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博物馆教育绝不是一味地灌输,而要让观众成为主体,增加他们的参与性。博物馆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博物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施教育职能更加迫在眉睫。对于当今的博物馆工作者来说,都需要打破传统,融入到整个博物馆教育体系中。未来博物馆教育将更加人性化,以更具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让广大广大获得身心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第6篇: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

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创新性教育,其根本点在于始终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题,始终坚持以学生的自我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之所以提出创新性教育是为了让小学生更加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自我动力的推进下实现素质化的个性发展。但是就整体的中小学教育体系来讲,目前推广实行较为良好的创新型教育,只有小学音乐教育,而本文也就是单针对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合的创新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体现自身意义

新时代是知识无价的年代,知识就是经济这一理念广为盛行,各行业对于高知识层次的人才需要也益发旺盛,同时新时代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有十分扎实的专业基础,个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需求推动了发展,创新型教育成了当前的热门研究,而推行的可谓最为成功的就是小学音乐教育。创新教育指的是提升人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让学生无论是能力上还是思想上都带有创新型的色彩,自身的素质得到了针对性的提高,未来的发展也变的更为广阔。而我们更深层次的追溯一下,创新型教育也绝对不仅仅是追求创新性的需求,更长远的是对全面实行素质化教育的铺垫,创新性教育正是素质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从根本上讲,新时代需要的教育是素质化教育,而创新性教育正是素质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创新型教育承接了素质化教育的基础理念,继续发扬光大。而创新型教育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了教育从娃娃抓起,音乐课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在现有的教学体制之中,其本身并无考试和考核的严格要求,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学习的目的也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而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一种素养,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必备条件,所以创新型思想率先在这一领域开花结果。良好的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及其客观的效果,让学生在新式的音乐教学中摆脱了应试教育天然的枯燥乏味和沉闷,从而更加尽情的发挥自身的音乐特长,得到素质化的教育。而且创新型的教育对于自制力严重匮乏的小学生来说,相对于应试教育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就使得其能够更好的吸收课程的内容。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对于尚且处于幼年的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并不以传授专业的音乐技能为目的,其本质上还是通过音乐这一直观的艺术形式去培养正常的审美观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更加均衡健康的成长。这种教育思想是贯穿整个小学音乐教育始终的,换句话说就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性转变,就是将音乐教育变为审美教育。所以既然是审美教育,则在教学活动中自然极为看中教育的实施环境。老师如果发挥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活动能够极好的融入到环境中,就可以极大的促进课程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整个课程都在一种浓烈的学习气氛中高效活跃的完成。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了音乐内包含的美感,而与音乐氛围融洽的教学环境更可以提升音乐带给学生的感受,总的来说最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带来最好的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当精心的去布置用于音乐教学的教室,通过各种装饰品去营造出最好的艺术氛围,并且装饰风格应当尽可能随着不同课程教授的音乐内容不同进行相应的改变,这样学生就可以尽情的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之中。环境塑造人才,人只有在相应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特殊的环境可以培养人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也就是说环境激发了人的创造力。同志曾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享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任何一所学校都应当保护和促进学生的求知欲,要保持每一位学生旺盛的好奇心,只有学生自己想学才能学得好学的精,要提倡每一个学生的独立自主,客观的思考模式,崇尚遵循真理。”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曾经的教育学界,对于教学的主体到底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议,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老师应当是教学的主体,并且这种观点一度成为了主要观点,在这样的观点影响下,小学音乐的教学活动就随着变成了围绕老师展开,老师成了教育活动绝对的主导者,学生对于教育活动失去了任何的话语权,久而久之老师的主导就会开始走偏变得不再适应学生,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效果。作为受体的学生也会越来越排斥音乐教学,即使原本拥有一定的兴趣也会被磨灭打消,这样的教育不仅丝毫没有创新意识,也脱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是起到主导的作用的,教师与学生二者本末不能倒置,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最根本的要求。总的来说,小学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迎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无论是我们的授课老师还是我们的课程本身都应当富有创新理念与时俱进。小学的音乐教育对于孩子的文化专业或许没有太大帮助,但是对于小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却是有极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只是概要性的对小学音乐教学与创新理念的结合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观点,希望为后续的创新工作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作者:邰亚慧 单位:宽城区小南小学

参考文献:

[1]明月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4(5).

第7篇: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是第xx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很高兴能与平南羌族乡小学的各位老师、小朋友及家长朋友们共同庆祝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在此我代表平南羌族乡党委、政府及全体人民向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向辛勤培育祖国花朵的广大教师、家长和所有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科技发展,教育先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的进步离不开教育,建设我们的家乡离不开教育,实现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更离不开教育。

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平南乡的教育事业,十分关心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近年来,为了激励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我们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平武教育基金工作。在学校安全工作方面,我们积极添举措,想办法,为学校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教学环境。今后,我们将继续积极帮助和支持平南小学的发展,为我们平南乡培养更多的人才,也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 平南羌族乡党委、政府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辛勤耕耘。当前,面临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希望全乡的教育工作者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们肩负着新时代的特殊历史使命。平南乡虽然人口少,教学难度大,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希望各位老师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负责、潜心专研现代教学理论,遵循教育规律、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努力把培养下一代的工作做得更好!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少年强则国家强。孩子们:你们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你们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你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希望的挑战的新时代,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担的一代,乡党委、政府一直热切地关注着你们的发展,向你们提出几点希望: 一是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塑造坚强的意志,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做合格的小公民。二是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学好各门功课,奠定个人成长的基础,增强为社会服务的本领。三是锻炼强健的体魄,不做温室的花朵,要做搏击风雨的雄鹰。四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锤炼自己,增长才干,勇于创新,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第8篇: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

一、教师的观念要更新

新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的听得教学模式,首先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观。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新的发展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具体到教学上,要求教师不仅注意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还要时刻注意学生心理水平方面的提高。其次,要树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观。

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是某一学科的行家,具有学者的风度。学者是要不断学习的,所以,教师又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孔子曾要求教师是“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人。教师的知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的,要教好知识,就得不断的学习,只有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一个专家型的教师具有三方面的知识结构:一是自我知识,即具有较高层次的自我意识,善于自知、自我评论的知识;二是专业知识,精通自己所从事学科领域的知识,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较深的了解与掌握;三是普通知识,即基本的学科知识,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教师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掌握多媒体网络化教育。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即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创造潜能。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缩小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有益于学生真实个性的显现。相反,师生关系差的,学生会“离他心理”,甚至产生厌烦感,自觉不自觉地与之疏远,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最受欢迎的是创新人才,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不论哪个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是重中之重。新时代是创新时代,主体创造性的勃发使创新教育成为时代主旋律。现代教师极为重要的品质,是将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学生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一个能唤醒学生创新潜能的教师,必然自身也具有超越意识和创造能力。他能够自我判断,自我发展,自我觉察新事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创造性教育智慧。

五、较好学生如何做事做人

配合家长教学生学会如何于人相处,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尽量使他们领会“察言观色、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真正内涵,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加强学生心理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教育,首先要更新教师的观念。尽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但仍有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错误认识严重阻滞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左右下,视心理健康教育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有些学校简单地以思想政治工作取而代之,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压服了事。因此,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大力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处于发展期的人。给予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在解决了他们精神上的困惑和痛苦之后,再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促使他们更好的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本意,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的。其次是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一部分是开展心理健康调节训练。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等原则,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 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

七、了解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

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1、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3、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4、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5、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6、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第9篇: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范文

关键词: 生存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教学 生存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时代的人们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了更高、更贴合实际的要求。特别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和使用语言的工具,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和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存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与生存能力。

一、生存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生存教育与社会和个人发展息息相关,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对人类生存和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语文不仅与人紧紧相连,与社会历史文化也是紧紧相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方面,这个过程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要将生存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决定语文教学必须与生存教育有紧密关联性。此外,语文教材的内容比其他内容更具灵动和人情味,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存教育,比单纯的生存教育形式更受学生欢迎,效果更好。

生存教育的重要性表现为:

1.生存教育是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新时代教育中,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以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继承与发扬的培养是重点。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意识及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此外,新时代教育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促进自身健康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注意学生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具备良好的体魄和心理素质,成为新时代所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新时期人才。从这些要求可以看出,生存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生存教育:素质教育是对教育者诸方面素质进行提高的一种教育模式。它除了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重视外,还重视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此外,素质教育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才观,这种人才观要求学生在对现代科学技术掌握的同时,对促进人一生发展的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加以掌握,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学生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素质教育的这些要求呼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牢固科学发展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生存教育的有效开展是学生实现良好发展的保障。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存教育的策略

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看,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存教育理念。

1.将生存教学融入高中语文阅读版面的教学中:生存教育必须与中学生实际生活和心理一致,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和沟通,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生存意识和能力的教育;二是对学生生活态度和健全人格的教育;三是对学生理想信仰和真善美的教育;四是对学生科学艺术和创新的教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大量可以开展这四方面生存教育的素质与契机。首先,抓住阅读教学的契机对学生开展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的教育。高中语文阅读内容大多为世界性好评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比如教学《囚绿记》,这篇文章从自然界的植物写到人类,强大的生命力量既生动又感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教导学生思考自然和人的生命及生存之道,引导学生从动植物的生存意志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勇敢面对现实。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阅读教育这一平台对学生展开生活态度与健全人格的教育。比如《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人身上的美好品德及不妥协不屈服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再次,教师可以多挖掘阅读教学的素材,对学生展开理想信仰与真善美的教育。最后,教师可以对阅读教学的内涵加以拓宽以开展科学艺术和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推陈出新,善于创新。

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融入生存教育: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学习中实践性较强的版块,其中包含大量可以开展生存教育的素材。生存教育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必须让学生了解并在生活中加以实践。这种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尊重的教育、良心的教育、意志的教育和人际关系的教育,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无疑很适合融入生存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对学生开展尊重教育,比如“感受自然”、“让世界充满爱”等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探讨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尊重自然和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也可以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开展良心教育,挖掘可以开展良心教育的素材,比如“我爱我家”等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良心教育中学会感恩,使其成为有良心的人。还可以挖掘培养学生意志方面的素材,运用语文综合性活动对学生开展意志教育,比如“成长的烦恼”等话题,通过探讨教导学生理性对待成长中的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此外,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学生必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可以通过“走上辩论台”、“如何与人交际”等综合性话题对学生开展人际关系的教育,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处理好各方关系,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和竞争环境奠定基础。

3.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开展生存教育:作文是学生心灵的一种记载,其中涉及的知识无比广阔,其主题和素材选择的灵活性给生存教育带来很多契机和切入点,中学生作文主题归纳来说基本就是四大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围绕四大类主题加入生存教育。第一类是成长励志类生存教育,这种主题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围绕成功需要培养的优秀品质如宽容、信任、坚持等进行写作,并结合自身生活阅历及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做出思考与感悟,对学生展开理想与信念、乐观与自信等方面的生存教育。第二类是情感道德类生存教育,这种主题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围绕爱、理解和奉献等主题,以人应该具备的各种道德观念为主要方向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完成对学生的情感道德类生存教育。第三类是审美鉴赏类生存教育,这种主题的作文可以让学生从对美好事物的赏析入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鉴别美的能力。最后一类是方法和社会类生存教育,通过写作对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生存能力进行训练,给学生进入社会生存打好基础。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存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求,也是素质教育、国内外竞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作文教学中融入生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