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内影视行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河北;数字影视;需求现状;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096-02
The Cultivation of Digital Video Talents to Meet Market Demand
HAO Xiao-f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huangdao 066004,China)
Abstract: While digital technology brings great changes to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t also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tradi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educ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talent demand in Hebei province is investigated. The types of professional post, status quo and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personne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professional posts are analyzed.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gital television talent in Hebei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The cultivation should be market oriented and make sure the training direction. The cultivation should emancipate the mind and explore open education mode. The cultivation should adjust the majors and specialty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talents for post-production of film.
Key words: Hebei;digital film and television; status quo of demand; cultivation strategy
21世纪是数字的时代,手机、电脑、网络、云技术……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经历着一场全面的数字化革命,特别是电影和电视,更是受到了数字技术的强大影响。数字摄影、数字美术、数字声音、数字舞台表演,数字影视合成与特效,整个影视制作环节都在经历着一场全面的“数字化革命”。如何面向市场需求,培养数字影视人才,如何做好传统影视教育向数字影视教育的转变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巨大挑战。
1 河北省数字影视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1.1数字影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走访的形式对京、津、冀区域内的30多家影视公司进行了考查,其中以河北省内影视制作类公司为考点。调查中以了解公司发展现状和规划为基础,重点对企业岗位需求现状及发展要求做了深入考查,通过访谈法较深入地了解了公司管理人T及在岗员工的实际情况,调查后经数据分析较全面地掌握了我省数字影视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
近几年,随着影视文化的发展我省新注册的影视制作公司数量激增,截止2016年底,我省正常运营的影视制作公司有2800多家。2011年至2016年,我省经营影视制作的公司增加了2200余家。通过对影视公司的经营项目进行详细统计,以学生就业方向为标准可将影视行业的就业岗位大致分为九类。①电视台类: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全国各地各级电视台及影视剧组;②传媒公司类:为各地各级电视台服务的各大传媒制作公司;③影视公司类:各影视制作公司;④网络视频类: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播客类网站等;⑤移动通信类:3G内容服务商、各大手机内容服务企业;⑥广告婚庆类:广告公司、婚庆公司、宣传活动等服务企业;⑦多媒体制作类:多媒体软件开发企业、新媒体制作企业;⑧动漫游戏类:各大动漫、游戏设计开发公司;⑨自主创业和独立影像制作类:自由编剧、影评人、签约摄像师、导演、开办影视制作工作室、开展影视制作业务。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将影视专业的就业方向拓展到网络、通信、计算机等新领域。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校,及时了解公司对数字影视人才的需求情况才能进一步明确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及课程内容。
1.2职业岗位人员现状及能力要求
此次调查的影视从业人员中,大中专学历占55%,本科学历占42%,研究生学历占3%,工作岗位对在职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但分工明确,需要在职人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导演、表演、摄像、灯光、剪辑、录音、后期合成与特效等所有的岗位均要求在职人员能够独当一面,他们既是合作的整体又是独立的个体。90%的从业人员具有影视专业背景或相近专业背景,且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企业培训来看。新入职的员工平均需要1-2年的适应期才能独立完成相关工作,培训的方式多是老员工带新员工,边工作边学习。其中新设备、新软件、新技能很多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不到的,教学条件的限制相应地延长了企业新员工的适应时间。调查中,85%的在职员工都认为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增强自身技能才能适应当前岗位。由于影视行业工作强度大,节奏快,其岗位要求的专业性和行业知识的高速更新,企业和员工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对外交流和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近几年,IT技术与影视传媒的融合,是机遇更是挑战,为适应影视技术的“数字化”进程,调研中了解到,所有影视公司都对员工进行过再培训,培训的方式以企业内部培训和外送专业培训为主,企业内部培训以加强内部交流,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为目的,而外送专业培训则以学习更高层次技术知识为主旨。另外,员工为自我提高和职位晋升,借助于网络资源或其他方式来吸收新知识、新技能,进行随时“充电”已成为行业员工的“常态”。
1.3职业岗位需求空间及发展方向
调查中重点走访了电视台、影视公司、婚庆公司以及网络公司,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随着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的冲击,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量也日渐增长,但影视后期人才难招,高端的后期人才更难觅。
目前,影视后期制作的主力军多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大多上学期间接触过影视后期制作的个别软件,后为适应工作的需要都经历过系统性的专业培训。目前从业者普遍反映,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熬夜通宵,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而且由于影视合成与特效涉及的软件繁多且更新快,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充电学习才能适应工作需要。同时,该行业的平均薪资远远高过于其他行业,高端影视后期人才的年薪更是吸引新人,可谓“朝阳产业”。据2015年搜狐网报道的数据显示,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缺口达到20万左右,很多企业求贤若渴。调查中发现,一些影视公司迫于“用人荒”率先开展了内部培训。例如,“河北秦唐健达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承接影视剧后期合成与特效的影视公司,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分部在秦皇岛,由于分部在地区难以招到合适的影视后期人才,分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边抓培训一边接项目,培养的优秀人才“自给自足”,很好地解决了公司的用人问题。与此同时,社会上以培养影视后期人才为主旨的培训班发展迅猛,如“中影培训基地”“火星时代“完美动力”等培训机构的发展规模已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企业经营现状的详细调查,分析数字影业人才需求现状,才能明确我省高校影视专业的办学方向,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促进影视业 “数字化革命”的顺利进展。
2 河北省高校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策略
2.1面向市场,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企业由于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对数字影视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状态。我省高校依据办学目标不同可分为“研究型”院校和“应用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依据数字影视专业职业岗位分析,数字影视专业技能可分为: ①数字高清摄像:高清电影、高清电视、高清视频短信创作、策划、拍摄、制作、;②数字高清剪辑:苹果Final Cut视频工作站、DPS工作站;③数字合成与特效包装:电视节目包装、影视后期合成与特效、数字声音合成与音效、录音、调音、音响与音乐的配制;④影视动画与游戏开发:动画、动漫、游戏设计与开发。⑤电子出版物视频产品制作:出版级VCD 、DVD制作,多媒体视频编辑、卡拉OK字幕等;⑥网络视频分享:网络视频编辑、网络电视、网络直播、流媒体影视作品的策划及拍摄、网络直播和点播等; ⑦活动视频制作:各类讲座、会议、典礼、晚会、展览、婚宴等活动的摄制。⑧影视类型片制作:影视短剧、专题片、新闻片、纪录片、广告片、MV、企业宣传片;我省高校可参考上述技能标准确立数字影视教育方向,明确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教育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要关注行业发展近况,追踪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情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培养的人才更贴近社会的需求。总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多元化的,高校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是各具特色的。
2.2 解放思想,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无论是从落实纲要出发,还是立足于数字影教育的自身需要,解放思想,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都是重要的战略课题。开放式教育包含内容很多,针对省内高校实际情况,这里重点强调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
新形势下,传统的封闭校门式的培养模式不可行,尽快地解放思想,与业界接轨,与国际接轨,才能使教学与时俱进。国外院校在与业界合作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在美国,许多知名的制作公司都愿意与专业院校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创作,许多功成名就的大腕也都在专业院校中任教。迪斯尼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在于人才机制,它把金融机构、教育公司、游戏公司、动画公司、演出公司等都集聚起来,做成了一个大企业[1]。我国影视行业的许多企业,迫于招人难的现状,主动走进高校洽谈协商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的影视动画专业都与企业达成了订单培养,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省高校也应开阔思路,在教学方式上,变传统“课堂教学”为“实地教学”,如摄影、摄像之类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可以带领学生实地拍摄,在操作做中学习和交流。在教学环境上,拓展空间,走出校园去企业中实习。可以委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培训,也可以将业内一线技术人员请进课堂。教师带领优秀学生走进企业协助企业“项目”,学生通过“项目制”完成实践和实训教学内容,可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接触业界,毕业后才能更快融入到业界的实践创作中。通过交流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设备、技术、经验,也可以增长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拓展范围,开拓课堂外的教育资源,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共享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聘请国内、国际一流电影制作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艺术家,对学生进行讲学和指导,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及时获得前沿信息。总之,影视教育工作者只有拓宽思路,才能使教学不脱离现实,才能培养出现代化、实用型、复合型的数字影视人才。
2.3 调整专业,全面促进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培养
影视后期制作,主要包括影视后期合成与影视后期特效两大模块,从分工来看可细化为视频剪辑、视觉特效、声音制作、调光配色四大环节,各环节人员分工明确。从学习内容来讲包括软件学习以及理论学习两大部分。软件学习部分包括:Maya,3dsmax,Houdini,After Effect,Nuke,Cinema4D,Realflow,PFTrack,Roto,Mocha,Premiere,Photoshop等十多种专业软件,另外还要学习上述软件配套的相关插件。理论学习部分包括合成、跟踪、抠像、擦除等技术性课程和理论性课程。可见,系统地掌握影视后期制作需要一个系统而漫长的学习过程。但目前,国内高校尚没有独立设置“影视后期制作”专业,只开设了相关专业,如动画、数字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但这些专业通常只能接触到影视后期制作的几个软件,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学生为就业参加的社会培训班往往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且会造成经济压力。为推动影视文化的“数字化”进程,切实解决影视后期人才紧缺问题,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校,可以增设影视后期制作专业,细化影视后期人才培养方向,如开设影视后期合成、影视后期特效、影视剪辑与包装设计、影视模型与渲染等培养方向。通过增设新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向,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从根本上解决影视后期人才的需求问题。
3 结语
在全球数字电影领域,好莱坞的数字技术可谓“独霸一方”。好莱坞今天的成绩与它150多年的发展史分不开,更得益于它背后人才进入体制的优秀。近几年,韩国数字影视异军突起,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韩国企业在海外每拿到超过一定资金数额的项目,政府有相应比例的资金支持。我国的数字影视教育起步晚,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高校影视教育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科研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长期的共同合作与努力。河北省高校只有依据数字影视人才需求现状,依据办学条件和优势,不断探索,才能抓住机遇,走在数字影视教育的前端。
参考文献:
[1] 车兰兰.数字影视制作的困惑与机遇[N].北京商报,2012-7-20(A06).
小时候看《西游记》时,笔者对剧里的孙悟空、猪八戒和各种妖魔鬼怪的装扮信以为真,以为是真的猴子、猪在和各路神仙、妖魔鬼怪周旋;长大后,看了《第五元素》《E.T》《星际夜航》《指环王》《剪刀手爱德华》等一系列欧美科幻魔幻大片后,渐渐地对特效化妆有了一些认识,开始慢慢了解这个行业。笔者认为,特效化妆是一个综合的学科,它应该是艺术,而不单单是化妆那么简单。
一、中国目前特效化妆的现状
中国第一个塑型工作室产生于长春电影制片厂,特效化妆界泰斗王希钟后来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也建起了塑型工作室。但现在几乎所有塑型工作室都处于倒闭状态。
中国电影特效化妆技术展示研讨推介会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化妆专业委员会主任白丽君表示:“培养中国的影视特效化妆师刻不容缓,中国的电影技术终究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
白丽君说,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发展迅猛,但特效化妆、特效道具技术仍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国内著名导演纷纷重金谋求好莱坞等国外团队的配合。而一些资金不足的剧组只能回避特效化妆效果,视觉张力大打折扣。为此,化妆专业委员会将重点扶持中国本土特效化妆力量,为影视行业提供与国际水准同步的技术支持。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特效化妆为什么不能超越欧美?特效化妆对于化妆师的要求相当高,需要化妆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它要求化妆师有较高的造型能力和设计理念。
目前,全国在做特效化妆的人少之又少,而好莱坞的特效造型团队超过了400人,并且有专门的培训学校。国内的特效团队,层次良莠不齐,人才青黄不接。这是一个中国影视业、特效化妆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效化妆师在生物学、植物学、解剖学、雕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绘画、材料运用等方面的水平都应该是出类拔萃的,而我们国内的高校却缺少独立的特效化妆学科,或者是研修工作室。特效化妆的繁杂工序使一些化妆师望而却步,材料的稀缺和运用技术不成熟也是阻碍国内特效化妆发展的“拦路虎”。如果在教学上加以重视,让更多的人认知这是一个综合的学科、是一门深层次的艺术,将为中国的特效化妆行业起一个好的带头作用。
笔者认为,特效化妆的实质和综合绘画的实质是相似的,综合绘画是运用材料的当代绘画形式;而特效化妆是结合各种学科、各种材料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只是二者目前的传播方式不同、展现成果的领域不同。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特效化妆不光出现在媒体、荧屏上,也同样会和其他形式的艺术品一样出现在各大展览上。
二、我国特效化妆的困境
提到特效化妆,人们印象深刻的仍是王希钟关于《西游记》中神魔鬼怪的塑像造型,刘秉魁所做的《四世同堂》《雍正王朝》等古装造型。这些作品无疑是中国特效化妆的一个里程碑,而二人均年事已高,中国特效化妆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王希钟说,中国现在的特效化妆其实与好莱坞所用材料没什么差别,很多特效化妆不只好莱坞才能做出来,关键在于工艺、技术的打磨。他呼吁中国导演给中国特效化妆新人们一些机会。
但我国特效化妆师们在专业知识储备和技术上需要提高。特效化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程序经历绘制设计草图,建立模型,雕塑,建假皮、假体,翻制,最后把假皮、假体用各种胶黏贴在需要的位置,用喷枪或者粉刷进行妆容的绘制以及调整,最终与皮肤自然过渡。这期间,每个环节都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因为一个环节出错或者技术不到位最终都会对作品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好莱坞的特效化妆行业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但在我国还没有成型。中国内地和香港没有专门的部门做特效化妆,大多是交给化妆师来做。一些小的如刀伤等特效,化妆师是可以处理的,但更多的特效化妆,比如假肢、仿真动物、机械人这一类的特效,需要专业的部门处理。特效化妆事实上不应属于化妆部门,而应该属于特效部门。特效化妆其实就是CG的另外一种模式,是可以摸得到的CG。
国内实体影视特效技术与好莱坞相差几十年,包括技法、材料、工艺等。很多人想了解这套流程,但国外并不输入,尤其是材料部分,一直是保密的。现在国外的影视特效团队已经纷纷进入中国。如果我们现在不抓紧时间培养自己的特效化妆人才,那么当好莱坞的力量完全进入中国之后,整个市场就会完全被他们所控制。
在当今技术不成熟并且没有完备的理论体系的情况下,还是得实践出真知,多尝试,多创新。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反复设计、研究,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推敲,汲取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总结——实验——再总结——再实验,慢慢带动中国特效化妆的产业链。
【关键词】 影视基金 发展模式 金融创新 资本配置
一、影视投资基金及其相关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证券市场动荡,GDP增速放缓、传统支柱产业利润下降的大背景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以刺激国内外消费及投资,新兴的产业如医疗、影视和高端制造业便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了影视发行制作行业,其背后的私募影视基金更是成为了新的投资方向。影视基金泛指投资影视项目股权、版权购买的公募、私募基金。主要分为专项基金和投向中包含影视文化产业的非专项基金。主要投资标的多为影片制片、发行和院线方面,这同时也是影视产业主要的盈利点。随着近年来基金行业的发展和影视文化产业的兴起,来自融资双方的需求促使两者都在寻找合适的嫁接点,鉴于影视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量大、投向较为新鲜和对投资者实力有一定要求的特点,私募基金以其较少的投资限制、较高的灵活性成为影视产业资金来源的不二选择。目前,影视私募基金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选择的双向驱动下正逐步形成投资风向,成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结合的典范。
二、我国影视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及背景
我国正式出现影视基金是在2007年,IDG资本设立的规模5000万的IDG新媒体基金,设计包含《山楂树之恋》在内的多部电影的制作。在2009年,我国出现了国内首只以影视文化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壹影视文化股权投资基金”,整体规模5亿元,采用有限合伙制方式,参投《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电影项目。2010年后,相似的影视私募基金呈现了繁荣发展的趋势,诸如大摩华莱坞基金、腾讯影视基金、博纳诺言影视基金等项目也开始抛头露面。截止到2015年,各种类型影视私募基金已近百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在这背后的显露出的也是中国影视行业的成长。自2002年至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从9.5亿元增加至296.39亿元,增长超过31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5%,2015年的票房更是高达440亿,是全球票房收入增长最快的区域。伴随着中国票房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票房收入在全球票房收入中占比也由2005年的1.1%快速提升至2013年的10%,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票仓。中国电影票房的合理规模应不小于美国,即每年近700亿元人民币,仍有2倍以上的上升空间。截至2013年,中国人均银幕数量仅为每百万人13.4块,同期日本为每百万人24块,美国为126.8,上涨空间巨大。高速增长的票房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充裕的成长空间代表着对资金的渴求,在此背景之下,影视私募基金的蓬勃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
三、影视投资基金投资运作多元化
影视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是日趋多样化的。无论是欧美发展较为成熟的影视产业,还是处于发展中的影视产业,都无法摆脱这个产业的一大特点――投资的高风险性。根据统计来看,影视投资成功上映的不过3成,能做到盈利的仅为10%~20%。鉴于影视产业的特殊性,投资者的资金在作品制作完成,发行上映后才能收回并分配收益,而且作品的收益与消费者的主观喜好有很大关系,使风险进一步加大。为降低投资风险,合理多样化的运作模式便应运而生。在影视基金发展的中前期,主要是以单纯投资资金的LP(有限合伙)的形式发行运作,之后改为具有专业背景的LP参与,使投资运作团队更加专业化,也便于制片、发行和院线方面的安排。这一模式获得成功后,专业的LP便成为影视基金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构成包括国有企业相关团队、私人企业专业投资团队等,甚至出现多方投资共同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风险。目前影视产业投资普遍属于PE/VC类投资,由于影视产业可投资选项较多,制片、发行、院线、宣传、后期周边产品等都是可选项,也使基金投向的组合更多样灵活。
四、我国影视私募基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影视私募基金的现状和影视当下市场的投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自2008年以来,中国股市持续低迷,尽管有2015年上半年的短期“牛市”,但“牛市”过后的崩盘带给市场的是更多的混乱。在GDP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市场急需一个新的投资方向,影视文化产业本身对资金的庞大需求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将影视投资推上了一个风口浪尖,这其中影视私募基金以其自身的灵活性优势成为了投资首选方式。私募基金带有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投资性质,与影视产业的特点相符合。而且,在除私募基金都能享受到的政策优惠以外,文化影视类的基金还能受到国家的额外扶持,在《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推动下,私募基金以雨后春笋的速度进入了影视文化产业。我国电影也自2002年起,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年增幅超过20%,虽然2008年发展趋势趋缓,但2009年至2012年增幅再次加大。自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电影产业全面进入市场化时代,产量由2002年100部到2012年的745部,电影投资主体也从70家上升到1200家,电影投资规模呈现扩大趋势。
影视私募基金面临的问题,往往也是影视投资共通的问题。从整体来看存在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投资回报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投资回报链具有延伸性的问题。
由于影视制作产品本身涉及影视作品档期和制作周期限制,其回报的周期普遍较长,前期资金投入量大,这就使得一笔资金投入一个项目后,无法很快的产生收益,而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每个运作环节都有产生风险的可能,一旦出现现有的资金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投资方为了保证项目能够继续进行,就必须追加投资,而投资资金的增加就意味风险的扩大。
影视文化产业投资不同于传统产业投资,不同的消费人群存在着不同的文化需求,影视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不断满足这一系列需求。投资基金进行影视文化产业投资时,其对于项目回报率的估计,实际上就是市场上对这种文化需求强烈程度的估计。而这种需求往往受时间性、区域性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无形增加了投资风险。许多投资基金由于自身经验与实力有限,对于产业趋势的研判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无法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状况,使得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影视文化产业所产生的产品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意产品及衍生服务,普遍具有多次消费,反复使用的特性,并带动对周边产品的消费,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影视文化产业链,并逐步获得回报。而这个过程一般较为漫长,并需要不断的进行后期的投入并加以改进与维护。一般的影视投资基金不涉及长期性、反复性投资,典型表现就是市场上存在的影视投资基金投向大多不涉及后续周边产品的盈利,但影视文化产业非一次销售获利的特性又会与投资获利的初衷相矛盾。而如果涉及后续环节的投资,基金便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与资金上的压力,这就使得对于每个项目的运行需要更多的审慎与严谨,以提高投资的成功率,无形中也增加了运作成本。
五、实例分析――以腾云资产银河2号文化影视基金为例
腾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云资产)为上海小虎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公司,2015年7月17日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质。腾云资产的核心业务为股权投资基金、固定收益基金、定向增发基金、二级市场股票基金、对冲基金、债券基金以及其他创新业务,为高净值人群、企业客户以及机构投资人,进行组合投资、资产配置,提供全能型资产管理服务。近来,随着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到来,腾云资产自成立之初就将影视文化产业定位为自身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然而,作为私募基金行业内的新星,腾云资产自身实力并不雄厚,其规模、行业经验均无法与业内成熟的私募基金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相提并论。在传统的以LP为主要运作模式的影视文化投资基金方面并无优势可言。因此,对影视文化产业做深入的细化的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寻找创新型基金的投资渠道,是腾云资产在影视文化产业领域立足的关键,同时也是壮大自身实力并自我宣传的好机会。
腾云资产在文化影视基金的产品设计和投资进入方式上进行了针对性的创新,利用自身为资产管理公司的特点,先后发行了银河1号和银河2号文化影视基金,在结构上设计成契约型基金,发行上走资产管理通道,相对于传统的LP模式的影视私募基金,这一设计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资管产品的形式相较于LP形式,更易于为投资者所接受,100万的起投额度即是对投资者设立的门槛,也是防止投资者数量过多,资金来源分散。鉴于影视文化产业投资的较高风险性,银河2号文化影视基金利用自身为资管产品的特点,在产品设计上做了结构化设计,共5000万的募集额度,其中4000万为优先级,1000万为劣后级,劣后级资金有投资顾问方跟投,为一般投资者形成了25%的安全垫,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相对于专业LP参与投资,银河2号文化影视基金也设立了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由徐佳宁、金辉、晏翥飞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力求将投资的电影商业化,通过在制片、发行、院线方面的合理运作保证投资者的收益。不同于部分泛投资影视文化基金,银河2号文化影视基金投资标的明确,90.88%的资金投向《盗墓笔记》、《华胥引》、《宅男腐女》、《女神降临》和《到夏威夷去聚会吧》(名称暂定)五部电影的制片当中,其中《盗墓笔记》和《华胥引》作为大IP电影,更是拥有总投资额12.5%和34.08%的投资占比,明确的投向也进一步降低了投资的风险。由于影视基金收益须由所投标的的最终收益决定,皆为封闭式基金,投资者的资金在到期时方能收回,期间不接受赎回,鉴于此,腾云资产在设计文化影视基金时便将投资期限定为2年,较其他影视基金期限更短,较短的投资期限减少了运作成本,同时也方便了投资者配置资金,提高投资效率,实数一大创新。
我国影视文化产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资本市场是重要推动力,影视投资基金的具体投资形式和产品设计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必将随着市场的变化拥有更多的模式,借创新推动文化影视产业发展,以发展带来收益,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市场的自然选择终将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逸轩,徐枫.我国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市场表现的选择动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6:136-139.
[2] 范京蓉.影视基金投资步入多元化时代[N].深圳特区报,2013-09-09B03.
[3] 金蓝燕.中国电影产业投资基金运行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4] 金玮佳.浅析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推出原因[J].科技经济市场,2007,07:69-70.
[5] 刘超杨军.创新型基金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研究[N].期货日报,2009-02-25008.
[6] 刘慧.影视基金:探索金融与资本的对接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13-04-24003.
[7] 刘妮丽.解密国内首只影视私募基金[N].北京商报,2010-08-30C07.
[8] 木子.影视基金运作模式日趋多样化[N].中国文化报,2013-08-17003.
[9] 彭侃.中国私募影视基金观察[J].电影新作,2013,01:19-23.
[10] 司若.我国影视基金项目投资策略初探[J].当代电影,2013,11:16-20.
[11] 王君丽.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创新研究[D].同济大学,2008.
关键词:商业银行;影视行业;风险控制
影视行业隶属于现代服务业中文化创意类子行业,在国家经济“十三五”规划中被视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视为经济发展和业务开拓的“新蓝海”。但该行业内企业规模小、资产轻、淘汰率高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在大力发展影视行业授信的同时,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困境。本文在梳理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归纳出该行业的风险特征,并据此提出适应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风控模式。
一、国内影视行业基本现状
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业内惯例,本文从电影、电视剧以及网络剧三个维度来衡量影视行业的市场规模。整体来看,影视行业近年来呈现出从千亿级别向数千亿级别规模迈进的趋势。一是电影票房收入迈入“450”时代,单片票房记录不断刷新。自2001年《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发行放映改革全面展开,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达296亿元人民币,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票房总额累计达37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预计2015年全年内地电影票房市场有望突破450亿元,未来几年还将保持中高速的增长,2020年电影市场预计将达到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80亿元),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与不断扩大的电影总票房相适应,单片高票房记录被不断刷新,今年七月份《煎饼侠》、《捉妖记》等以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受到市场追捧,创下了单周票房1.77亿的电影史上最高纪录。三是网剧迎来爆发式增长,话题剧层出不穷。近年来,网络剧以其方便、快捷、可互动的特点,广受年轻网民亲睐,发展迅速。如《盗墓笔记》登录爱奇艺平台后,观看剧次已达10亿级别,引发正版剧付费热潮。同时,除了专门制作的网络剧,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与电视台同步播放电视剧,也可以取得一石二鸟的收获。如在湖南卫视播出以来收视率超越其它众多黄金强档的电视剧《花千骨》,截至10月在相应视频网站上也同样获得150亿次的超高点击播放量。2014年网剧市场规模约15亿元,预计2017年网剧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
二、影视行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受益于国民经济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的增加,社会消费结构逐步向教育、科技、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为影视文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从历史数据来看,影视文化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在经济低迷的时期仍能体现出较强的抗衰退性特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影视文化产业具有反周期调节与逆势而上的逆周期特点,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行业发展进入历史性机遇期
国家政策持续利好。2014年以来,国家层面陆续颁布关于文化产业的系列政策性文件、行业法规及财税实施细则,整体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互联网助推行业发展。互联网+为影视文化行业注入新的动力,提供了包括:热门IP、线上销售、股权众筹、BAT、网剧平台等全新的发展方向,全行业正在加速向互联网渠道迁移。资本追逐热情高涨。2014年是影视文化产业并购的井喷年,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投资热情延续到2015年,截止2015年6月末,影视文化产业市场投融资及并购事件共有85起,涉及金额约250亿元。
(三)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电影制作及电影发行领域长期存在格局分散,单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2013年,电视剧内容制作公司TOP10占据市场规模整体的47.7%,占据制作集数的15.67%。进入2014年之后,伴随着电视剧市场作品数目的收缩和渠道对视频内容的投资收益比考量的提升,市场的集中度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全年,前8大制作商的制作集数占到整体的11.20%,较2013年提升7.2%,但整体仍较为分散。随着行业内并购热潮的持续升温,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80%以上的资源会掌握在10%的影视企业中。目前如华谊兄弟、上海文广、华录百纳、光线传媒等行业龙头已初具规模。
(四)跨界延伸和互联网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在IP多元衍生趋势下,影视企业纷纷拓展业务布局,向游戏、文学、动漫等领域延伸,从单一化的影视制作公司转向为打造多元化影视传媒集团。2014年,以跨界延伸为目的的文化产业并购案达到159起,涉及资金达到1000亿元。
三、影视行业风险特征
(一)监管风险格外显著
目前,国家对具有意识形态特殊属性的影视行业的监管较为严格,电视剧市场未完全市场化,仍受政府调控和管制。2015年电视剧市场由于受到“一剧两星”政策影响,投放量整体下滑。某新三板挂牌影视公司原计划发行的两部抗日剧受到广电总局整治过度娱乐化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影响,被迫推迟发行,造成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零。这就要求企业实际控制人有较强把握题材的能力,需要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
(二)产品投产后现金流不稳定
单个影视作品周期较长,从启动投资到拍摄到实现销售收入并回笼资金往往需要1.5年以上的周期,且普遍存在跨期现象。在影视作品摄制和发行过程中,资金持续流出直至发行结束,而影视作品发行结束后资金的回笼往往在某几个时点发生,呈明显的间歇性。如果个别剧目未能按原定计划发行,则极有可能造成企业现金流的紧张。
(三)风险缓释措施缺乏
影视行业,与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是以创意、剧本、渠道、知识产权为其核心竞争力和主要资产。上述特征决定了影视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且资产主要体现为存货及应收账款(平均占比超过60%),因此无法提供房产或其他资产作为抵质押物。存货主要为影视剧、在制剧目以及剧本,其变现渠道单一,评估价值难以把握,作为风险缓释手段效力偏弱。应收账款相对质量较好,但又由于下游电视台处于强势地位,不愿配合操作而无法实现应收账款的封闭管理,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应收账款质押对风险的缓释程度。
(四)行业竞争激烈
影视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一是市场参与数量众多,供给面存在严重的相对过剩。我国共有制作机构数量超过6000家,每年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超过一万集(部),但真正能够实现电视台播出或院线上映的不足8000集(部),播出率仅为54%;二是盈利能力分化日趋严重,马太效应显著。高成本、高投资的“砸钱”行为,导致了“赢者通吃”的局面,在目前中国从事电视剧制作的机构中,能够实现盈利的仅有三分之一;三是市场集中度低,议价能力弱。以电影产业为例,2014年排名前十五位的电影制片机构市场占比合计为30%,其中占比最大的中影占比仅为4%,市场集中度极低,而同期发行市场上,仅排名前两位的发行公司中影和华夏市场的占比就达到了55%。这种上下游集中度的极大不一致,使得制作企业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极大地削弱了影视作品本身的议价能力。
四、影视行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
从影视行业发展趋势和行业风险特征来看,风险控制要从优选客户入手,之后再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全流程管控弥补担保方式不足。具体思路如下:
(一)关注盈利能力
借助政府平台,掌握企业历年盈利能力情况,以此实现对客户的第一次筛选。
(二)持续跟踪管理
对于通过第一轮筛选进入目标客户名单的企业,进行为期1年到2年的跟踪管理。
(三)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
要求企业质押应收账款并在授信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控制企业现金流及交易流,把握实质风险。
(四)依据企业需求定制授信方案
依据企业实际需求不同可以将产品细分为影视制作贷款、并购贷款、项目配套流动资金贷款等,满足企业的多元化资金需求。
五、商业银行影视行业授信风控模式建议
根据影视行业特点,建议对客户采取“锁定范围、名单准入、分类管理、注重现金流量、深化行业龙头”的风险控制模式。
(一)采取“试点式”区域选择策略
无论是关注盈利能力、持续跟踪管理还是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都必须以充分了解行业,充分了解企业为前提,因此在区域选择上,不宜大范围推广,建议首先要借重区位优势,以影视行业集聚区为试点开展授信业务,例如率先在大部分影视企业总部云集的北京、上海以及产业链完善,云集全国90%以上影视企业的横店地区试点开展业务。
(二)实行“名单制”管理模式
依据企业历年获得的纳税返还规模制定基本准入标准,原则上准入上年纳税额超500万元客户,重点支持处于上市关键阶段的企业。在准入基础上,再按企业规模、过往作品、或有负债、实际控制人四个维度对客户分类,并提出差异化的授信支持意见和业务合作方案,最终形成目标客户名单。
(三)尝试以非标准化应收账款质押作为风险监控手段
影视制作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影视剧播放权销售收入。其下游通常为省级卫视等优质企业,普遍信用良好,付款实力有保障,但普遍谈判地位较高,配合度较低,配合企业依照商业银行现有标准应收账款质押流程操作几乎无法实现。商业银行可考虑在充分判断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和把握实质风险基础上,通过接受非标准化操作的应收账款质押+约定以指定银行账户为唯一回款账户的方式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监控。
(四)形成以“关注盈利能力+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的全流程管控为主要风险缓释手段的的审批模式
以“关注盈利能力+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为风险控制核心手段,根据历史盈利情况筛选客户,采用现金流+交易流监控控制掌握企业经营动向,在传统应收账款质押模式上以非标准化应收账款融资为主要风险缓释手段,影视文化专项资金奖励返还作为补充还款来源,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影视文化行业金融服务的发展。
(五)试水“商行+投行”“、表内+表外”综合融资服务模式
基于在增发、并购过程中存在“融资”“融智”需求的已上市影视企业,商业银行应考虑使用并购贷款、并购基金、定增基金、员工持股计划等多元化产品,充分发挥表内资金及理财资金募集优势,通过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合作,搭建基金架构,为已上市影视公司资本运作提供结构设计、融资支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重点客户的产品覆盖率。通过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性融资服务,提高客户黏性,加深对客户整体情况的了解,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作者:郑胤冠 单位:中信银行杭州分行风险管理部
参考文献:
[1]郦彬,孔令超,朱俊春.国信证券新兴消费业研究系列之二:影视消费业,看似成长,实为周期[R].2015(08)
[2]徐艺.国联证券传媒娱乐研究报告[R].2015(11)
CG一般服务于的行业有广告、影视、动画、漫画和游戏业。CG现在的理解是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艺术,包括了当今数字化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我们所熟知的Photoshop、flash、opencanvas、painter、maya、3dmax、lightwave;aftereffects,CB,DF,shake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建筑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等,它们已经形成一个可观的经济产业。“时间就是金钱”本。富兰克林(BenFranklin)这样一个完全由技术发展观衍生出来的值得推敲的忠告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普遍价值观。大家熟知的电子游戏开始于美国,日本重视科技与技术的创新使之发展壮大,日本的游戏公司凭借日本动画,漫画的文化积累,充分运用CG,才形成了当今世界注目的游戏产业大国。在电脑普及之前,如果回到过去想象一下靠手工绘制的动画在人工费等成本不断上涨中,如果没有数字技术的革新与CG技术就很难有日本动画产业今天的规模。我们熟知的死神、火影、柯南也就不会这样被世人称道。《长江七号》算是国内一部优秀的电影,其中“长江七号”这个外星狗就是CG技术的成果,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使影片增色不少。
2国外电影和广告中CG技术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国外优秀电影和广告中CG表现增色不少,也为国内现代影视广告提供了借鉴与思考。不管是作为商业艺术或者纯粹艺术本身,广告总是要呈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现代广告从价值取向上关注人的现实存在状态、关注人类社会的问题,广告策略上注重观念营销,图像风格上体现仿真与超级写实,创意思路上高扬时尚、颠覆传统等方面。CG技术不仅是我们广告制作中的一项技术应用,也改变了我们的广告概念。CG是一种表现手法,一种更为自如的视听语言,也可以在全新的广告思维中同其他广告元素一起创作出更为完美的广告作品。CG技术的应用其大的扩展了现代广告表现的可能性。
3国内现代影视广告的现状
中国目前有很多优秀的广告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中央三台播放的五粮液集团的音乐广告,古典美的效果让人称赞。然而很多特效也全是CG技术的支持,如开始山上雨雾缭绕的大场景就是CG技术的成果,营造了空灵的效果。尤其是男女主角站在竹林之上的镜头等增添了影片观赏性,五粮液招牌上飘过的竹叶也是CG的踪迹。中国CG行业虽然与国外的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发展速度相当快。广告行业也是目前促进中国CG西橘发展的行业之一。有些广告片中的CG镜头所暴露出的创作者对现实中所没有的虚幻空间想象力的匮乏,CG制作流程技术手段的创作规律及技术缺陷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导致CG技术脱离广告片而存在,CG镜头的展示和广告片整体不能完美融合,背离广告创作初衷都无形之中拉远了同国外广告的差距。
4CG技术的应用其大的扩展了现代广告表现的可能性
在现代影视广告创作中,由于资金,条件各方面的限制,使得很多好的创意构思陷入尴尬局面,然而CG技术的运用可实现场景模拟等处理手法,可以帮助优秀创意的完美表达;也可以让创意构思进一步打开,无疑是对现代影视广告的一种促进。但CG由于近年来的发展已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手段,在服务于其他行业的同时也能带给我们影视广告构思创意和制作上的启迪。在CG技术的支撑下,设计师创作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形状、构图、色彩、线条和质地等设计要素数字化后都可以通过CG技术进行处理,模拟出设计构思的结果,并可在虚拟的环境下反复修改。设计的整个过程完成了无纸化的操作,大大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资源。非物质设计的发展,既表现了数字技术对传统艺术创作方式的冲击,也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体现。从传统的物质设计过渡到非物质设计,不仅反映了技术的发展,也反映并满足了人们对于多元化生活方式的渴求。
5结论
【关键词】影视贸易 对策 问题
一、中国影视贸易的发展历程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影视贸易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市场化起步阶段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陈凯歌、张艺谋以其《黄土地》、《霸王别姬》及《红高粱》、《活着》等一系列反映民俗的影视作品代表中国电影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中国电影业发展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但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市场多被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译制片所充斥,电视业的发展仍在萌芽阶段。
(二)低谷阶段
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这一阶段是近代中国电影业的低潮时期,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审查机制甚为严格,同时,电影业和电视业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电影娱乐业受到了电视文化的强烈冲击。伴随着电视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大批量的,形式多样的电视作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中国影视业与外界的交流减少,体制落后,影视贸易发展履步维艰。
(三)迅猛增长阶段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影视娱乐贸易进入了迅猛增长的新阶段。2003年至2005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分别为5亿,11亿和16.5亿。仅2006年一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9亿,超过了国内票房收入(28亿)的2/3。以古典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为表现手法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好评。《英雄》、《天下无贼》、《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二、中国影视贸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影视娱乐贸易的发展状况
影视贸易是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中国以8500亿美元的外贸总额成为世界贸易三强之一,然而,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对外贸易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2006年,根据文化部出具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贸易的进出口比例大约是10:1,存在着巨大逆差。以中美两国间的影视贸易进出口对比为例,截止到2005年,中国从各种渠道进口的影片4332部,美国影片占到40%到50%;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播放的外国影片4000余部,40%以上是美国的;在电影院放映的211部影片,53%是美国片;5年当中以分账方式进口的影片是88部,美国影片为70部,占80%,而中国出口美国的影片和电视剧却屈指可数。我国目前影视贸易的逆差现象仍然严重存在。
(二)中国影视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影视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从体制上来讲,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影视业到底是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还是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由于既缺乏政治保障和体制保障,又缺乏产业运作的经验,中国影视至今仍处在“产业化最初级阶段”。而计划经济带来的垄断、保守、僵化、消极和“反市场”规律等一系列“前产业化初级阶段”遗留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影视贸易的正常发展。总体来看,我国影视业整体发展速度滞后,经营水平较低。
2.我国影视娱乐产品出口竞争力不足
影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通常用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贸易竞争指数是指一国某种产品的净出口值与该产品进口值和出口值合计的比值。若该比值为正值,表明是净出口国,若该比值越接近1,说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影视贸易发展的国际范围空前扩大这一年为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此年度,中国电影、音像制品的出口总额为0.3亿美元,而同年的进口额为0.5亿美元,贸易竞争指数为-0.376,2002年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贸易竞争指数下降为-0.758,贸易差值是-0.382。我们与称霸世界的美国影视的出口额根本无法相比,就与相邻的韩国相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据韩国文化观光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2年韩国文化节目出口额达2881万美元,进口额达2511万美元,实现顺产370万美元,与2001年相比,出口增长22.8%。尽管近几年这一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影视产品现在的出口竞争力仍然非常低。
3.我国影视产品所占国际市场份额较小
目前,传播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所垄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生产的电影只占全球6%到7%,却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1995年,中国进口大片平均票房都在400至500万以上,观众上座率平均达50%,1/3的放映时间、10部左右的影片,创造的是50%左右的票房收入,而2/3的放映时间、100部左右的国产影片创造的票房收入也只有50%。而中国电视在1999年对外销售的总收入只有0.21亿美元,这对于全球每年上百亿的电视贸易额来说,简直有点微不足道。
4.我国影视作品国际营销手段单一
当前,我国影视产业最缺乏的是把影视产品当作一种商业产品进行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就市场营销水平而言,中国影视行业不仅远远落后于好莱坞,而且与国内多数其它行业也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国一直注重电影的意识形态教化作用,对于市场需求考虑较少,更谈不上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研究;另一方面,电影在不同市场会出现文化贴现现象,加之海外观众因为对中国文化缺少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较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的时候,要尽量拉近与海外观众的差距,注意采用国际性的营销方式对本国视听产品进行宣传。
5.我国影视产业融资体制不完善
我国影视产业融资体制不完善,受经济实力和体制制约等方面影响,我国影视产业的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普遍缺乏竞争力。影视单位既缺乏丰富、独立的经费来源,对于自主支配经费的使用权也有很多限制。在影视产业起步较晚的前提下,大多数影视经济核算都有不真正实行,运行过程中没有利益激励机制、风险约束机制、竞争机制等问题;影视经营单位在融资方面的管理上都存在着行政化与非产业化,这就造成了资金融通的低效率。特别是文化体制性障碍使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行政隶属关系尚未真正打破,政府与影视经营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尚未理清,政府主导经济代替市场配置资源,过多地干预影视经营管理,经营者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这些问题都给影视产业的融资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6.我国影视娱乐贸易法制保障制度不健全
电影产业的促进政策仍然缺乏相应的前瞻性、稳定性、系统性。产业主管部门还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电影产业在税收、基金等方面在事实上还不是一个能够享受优惠与促进政策的优先发展领域。电影投资规模的扩大、电影产业规模的扩大都还缺乏法规政策的鼓励。与2003年和2004年频频推出影响巨大的产业改革政策相比,2005年以来的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在产业政策方面的深化与推进动作已经明显减少,但《电影促进法》等相关法规政策仍然处于难产之中。
三、提升中国影视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快影视娱乐文化体制改革
1.体制革新是振兴中国影视的根本动力
体制革新是解决制约影视发展各方面问题的关键。推进影视产业的发展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的规律和影视自身的规律,从突破体制性障碍入手,努力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市场规则,建立完善的现代影视市场体系。体制问题不解决,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就等于带着镣铐跳舞。
2.拓展中国影视的政策开放度
政府在体制改革的政策上应重点解决发行渠道不畅通、打击盗版力度不够、院线影院瞒报票房等制约影视发展的问题。要推进影视的投融资机制改革、审查制度改革、评奖机制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等等,调动影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配置文化资源和市场资源。
3.建立完整的影视产业体系
影视产业体系的建立目标是形成一个产业环节贯通、产业整合完备的现代影视产业体系。拆除环节与环节之间,行业内、行业外、国营、民营、合资、外资之间的不平等障碍和间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分配资源、优化资源、提高效益,增强电影产业的综合经济实力。
(二)加强对影视娱乐国际市场的研究与开发
1.1从大专高职类院校动画教育的定位看
在国内,大多数的教育者都认为,本科类院校应该以理论研究类为主。而大专职业类院校则应该以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为主。但是对于动画这一行业,无论是本科类院校还是大专高职类院校,都不应该明显的区分来看,而是应该从一个行业的特性和需求来看。动画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行业,这一点很好的贴合了大专高职类院校的教育特征。动画制作在形式上虽然有二维、三维、定帧类等的区分,但是其核心内容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影视动画制作涵盖从初始的策划、文字脚本、相关设定(三维建模)、分镜头台本,中期的设计稿绘制、原动画创作(三维动作与动画设计)、作监修形,到后期的编辑处理与配音等一系列的内容。目前国内大专高职类院校在影视动画教学的课程设置上基本都有所涉及。所以从涵盖面来看,似乎与动画公司的要求相吻合了。
1.2从大专高职类院校动画教育师资情况看
目前全国开设动画类专业的院校非常多,但绝大多数学校的动画专业开设时间太短,教材、教学体系上都不够完备,能够达到行业标准的师资相对短缺。而动画专业的教授基本上都是从其他专业或相关专业改行过来,比如说美术、计算机专业等,真正做过动画片、研究动画,又有动画教学经验或者对动画创造有深入了解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不免会培养出“夹生饭”类的动画专业学生。动画教学中的师资队伍短缺是动画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的关键问题。如何建立和培养这种特殊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动画教育成功的前提。
1.3从国内动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看
从国内影视动画制作部门和公司的构成来看,除了少数较大的知名(动画企业)以及相关具有国家政策扶持的部门有能力独立制作原创动画外,多数的动画制作公司还停留在以接国外加工片为主的生产模式下运营。那么对大多数的中小型动画公司或工作室而言,只会涉及到设计稿绘制、背景绘制、原动画制作以及相关的后期合成等技术性很强的岗位,工作内容主要是将别人设计好的东西具体制作和展现出来,相当于是一个生产者而并非创作者。然而,国内动画行业的发展决不能仅仅依靠以国外动画做代工的形式来生存。当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和一定的制作经验后,原创动画的发展势在必行。可是目前大专高职类院校所定位的技工性培养模式在创意设计等原创能力方面则有所不足,造成了绝大部分毕业生势必会在动画行业的发展中被淘汰的不良现状。
2高等院校动画教育发展的定位思考
国家为繁荣国产动画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促进了动画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动画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动画是一个涵盖了很多艺术门类和技术种类的行业,他的每一项制作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形成了一种梯状结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下一层的知识作为积淀,因此动画教育的定位应该从整体知识结构来看。
2.1职业院校的动画人才培养方案定位
目前的本科类院校注重前期设计,大专高职类院校只培养制作型的技工,这种错误的观念直接导致了有艺术修养的学生没技术,而有技术的学生则根本不会设计和创造。职业院校动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实用性人才,而绝非纯技术工人。实用性动画人才是具有艺术素质兼备一定专业技术的动画毕业生,这样的毕业生有动画制作的技术,又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才有可能做出优秀的动画作品,同时也利于了中国动画的发展。
2.2职业院校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定位
动画教育在职业类院校的定位要以动画制作为核心,并引入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来进行整合,这正是我国大专高职类院校应该改善的。例如将绘画、表演与动画结合,设置关于动画制作中原动画设计与添加中间帧环节的专业方向;将设计与动画结合设置有关动画相关设定环节和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的专业方向;将电脑技术与动画结合则设置包含动画后期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和相关特效动画制作的专业方向;将导演、编剧的专业知识和动画结合来设置关于动画编剧、策划和导演安排等相关的专业。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从制作环节上来设置具体的培养方向。将动画制作流程建立在动画教育的基础平台上来认知,以动画制作为基础,以专业方向来区分培养重点。
2.3加强动画专业教师的培养
[关键词]时代 特效 创造
[中图分类号]J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069-01
“特效技术”这个词近些年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此门课程,很多影视剧更是以此为噱头来达到宣传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看电影已经成为时下人们消磨时光的最佳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传统着重剧情描写的影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人们对视觉感官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更加关注震撼的特效场面以及创造虚幻中的生物、景象等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毫无疑问这一切已经成为当代评价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新标准。
一、特效的重要性
特效在当今影视剧中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元素,它可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一切物体,还能创造幻想世界中虚无缥缈的生物、景象。早期的特效是通过制作缩小比例的真实模型来完成拍摄,再通过剪辑技术将之与画面相结合,造成一种真实的假象,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星球大战》用的就是此方法。而如今的特效技术则大量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尤其是数字特效,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让一部部好看的影视作品深入人心。
如今人们欣赏影片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否具有震撼效果以及视觉冲击力已经成为评价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2013年由迪士尼影业公司发行拍摄的特效电影《复仇者联盟》可以说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影片里不惜重金打造的特效场面,让情节的发展显得毫不重要。可见影视特效已经成为当今影视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影视特效的贡献
如今很多大制作影片为了渲染效果,会结合故事情节使用一些虚构的生物和场景。例如2009年上映的影片《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以及自然景观,既然不存在,又必须在影片里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去创造和解决这个问题。而影片里反映现实生活的,但又是我们难以做到的事情或行为,例如影片《碟中谍4》中男主角在迪拜大厦上的表演,现实中不可能让演员去这么做,这也是需要电脑特效来完成。另外在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但由于成本过高等其他因素而实现不了的,如《变形金刚》中的爆炸场面,《世界末日》中的火山地震现象,这些同样也需要电脑特效来完成最终效果。
近年来国产电影发展迅速,但在特效技术上还与国际水平存有一定差距,很多国产大成本影片在特效技术上还以重金聘请国外特效团队制作为主,而一些小成本影片则会尽量减少特效甚至根本不用特效技术,这无疑会影响片子的整体效果,同时也是国产影片无法迈上国际舞台的原因之一。近些年很多社会培训机构开设影视特效培训班,国家也在大力支持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这无疑说明想要发展中国电影,首先是要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培养影视特效人才刻不容缓。
三、数字特效的制作方式
在当前影视制作流程中,从故事剧本开始特效的思想就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目前的数字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将幻想的画面变为现实。在拍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实景拍摄之外,拍摄内容还要满足画面后期抠像的要求,也就是相关演员必须在蓝幕下拍摄,这无疑是对演员的一个挑战,因为演员面对的是虚空,要集中思想去“假使”自己在和已知生物互动,而且情绪动作与合成画面必须相符合。
如果剧中使用的道具本身具有特殊形态,如2012年上映的《血滴子》中,清廷杀手使用的可以自由变形的武器“血滴子”,在制作上则也会将道具某些部分隐藏在蓝布中以方便特效制作。以上抠像出的素材最后还需在后期软件中进行较色,让物体或角色与真实拍摄环境和谐统一。这一部分要在计算机软件中完成。
四、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关键词: 重庆民营影视;产业发展;影视制作
近年来,伴随着重庆直辖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庆市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其中,影视制作产业作为重庆市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发展速度较快,影视制作整体实力不断提升,下游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目前在重庆的影视剧、电视节目的创作生产领域,民营资本投资投产的比重正在迅速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具备一定影响与规模的民营影视企业,
一、重庆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发展概况
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审批合格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机构共有132家,审批合格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共有4 057家,2010年全国甲种和乙种机构加起来共有4 189家。2006年,重庆市获得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共有57家,2007年增长到78家,2008年增长到96家,2009年增长到119家,至2010年,重庆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迅猛发展达到127家,①是2006年的228%,纵向来看呈现一种稳步发展态势。但这个数字若和全国做一个横向比较,仅占全国总数的303%,可以说发展速度和规模是大大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影视制作业发达的城市。
另外在这期间,重庆市取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单位,却由3家变成了2家。2005年,民营影视制作公司“重庆鼎盛影业公司”曾经取得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第177号许可证,但是在2007年广电总局公布的审批合格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机构名单中,已经觅不到“重庆鼎盛影业公司”的身影,其许可证号已经改为(渝)字第015号。在这场大浪淘沙中,一直保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资格的是“重庆广播电视总台”(第010号)和“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第178号)这两个单位,而“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虽然面向市场,但是本质上也是隶属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的。实际上这也就意味着,目前来说重庆没有一家民营影视制作公司持有甲种许可证资格,也没有哪家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在电视剧制作规模上来说,能够达到申请甲种许可证的要求。而在2009年10月30日,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制作集团——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从这点来说,重庆与国内像北京、上海等民营影视制作发达的城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重庆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生存现状
在重庆这127家影视制作单位中,其中有重庆电视台下属的节目制作公司和股份公司,例如,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视美动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等;还有国有企业投资成立的节目制作公司,例如重庆商界雷蒙影视有限公司、重庆文化影视艺术中心等以及民营的影视制作公司,例如重庆享弘数字影视有限公司、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重庆鼎盛影业公司、重庆原典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这当中,国有或国有控股影视制作机构约占30%,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约占 70%。从机构数量上来看,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在重庆影视制作行业中占到了三分之二的比例,但是大部分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规模普遍较小,能够投资制作电影或者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实力较强的影视机构只有不到十家单位,在经营内容上,以制作电视栏目、公司专题片、电视广告片等为主业的公司占了70%以上,其余有的以广告、承办大型演艺活动、设备租赁这些为主。重庆的民营影视制作业从整体上来说具有低成本、小制作、产品准入门槛低,缺乏竞争优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