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

第1篇: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创业教育;认知实践;课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21-02

一、创业与创业教育

创业就是创业主体通过对可以调配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主体的企业家才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结果是创造出了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市场机会的行为方式,它被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与创业主体成功之后的丰厚回报相对应,创业主体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财务、精神和社会方面的风险。

在对创业活动进行判定时,经常与自我就业或者灵活就业相互混淆,在这个问题的判断中,可以通过活动本身是否具备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作为判断标准,简单的说,如果一个主体的经营活动除了满足自我雇佣之外,还可以为别人创造就业岗位,就可以认定为创业,反之,只是实现自我雇佣,则认为是自我就业。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意识、思维和技能等综合创业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在这个概念中,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企业家,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一批可以创办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另一种观点认为创业教育注重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受教育者具备自主自信、勤奋果敢、诚信坚毅的品格和勇于创新、善于把握机会的创业精神。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老板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

本文认为以上两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在不同层次的创业活动中,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前者注重创业实践,后者注重创业精神,在实际经济社会中,实践和精神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即创业实践可以促成创业精神和品格的形成,创业精神又在理论上指导创业活动的实践,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两方面,是有机整体。

因此,结合我国教育体制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创业认知教育中,要注重两者的结合,即通过一定的创业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创业实践活动,再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帮助同学们培养优良的创业品质和精神。最终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创业的综合性活动,完成专业与创业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行为与思维的结合,从而培养一批对市场敏感、了解市场运行规则、具备机会把握能力的综合型创新管理人才。在我院的创业教育实践中,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和实践媒介,帮助一批又一批的同学通过实践掌握理论,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品质,形成了优良的创业精神。

二、创业认知课程的基本目标

每一门课程的设定都需要一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指导教学实践,使得课程教学的逻辑性、计划性更强,从而帮助学生们通过课程的学习收获更多。在课程目标设置的过程中,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目标定位要清晰,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和学院的教育特色;其次,目标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即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可以实践,没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只能纸上谈兵;再次,要注重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的结合,可以根据课程设计的具体情况,制定理论和实践的分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背靠义乌国际商贸名城,近些年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学院的创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业氛围浓厚。据此,可以将本门课程的目标定位与电子商务创业相结合,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电子商务创业的一般知识,能够进行电子商务平台创业的一般操作,对电子商务创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为电子商务店铺的网络营销和综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三、电子商务创业认知教育的特点概括

(一)创业认知教育是因材施教理念的体现

因材施教是一种经典的教育理念,也是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含义是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素质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便发挥学生的长处,激发学习兴趣和激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创业认知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具有创业思维和头脑的学生甄别出来,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学习规划。关于创业思维的形成,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分析认为其形成阶段是在高等教育之前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形成的。例如相对于北方人来说,南方人更具有经商头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南方的生意人中,绝大部分是没有接收过高等教育或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的,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称为经商高手。高等教育阶段的创业认知教学就是将已经具备创业思维和潜力的同学找出来,然后引导他们走创业之路。

第2篇: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高职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在二十一世纪全球信息化的驱动下,在先进的通信及计算机辅助决策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提供下,一种新型的商务交易模式――电子商务,正在迅速崛起。随着大量的传统企业和IT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电子商务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推动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已经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电子商务是信息化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随之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必须探索电子商务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教学指引。

常州广播电视大学自2005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至今已5年,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实训等关键环节方面的不断完善中,我们认为,高职教育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根据企业和社会劳动力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坚持教育部提出的高职教育改革指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构建以技能突出专业特色,适应岗位需要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一、明确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从社会需求角度看,电子商务人才一般分类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这是基础性电子商务人才,其特点是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善于理解商务需求,懂得“如何做”电子商务,能够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和满足。第二类是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着眼于电子商务的具体操作应用,掌握信息使用技术,结合商务理论与实务,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商务活动,为本单位和社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第三类是战略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这是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其特点是通晓电子商务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懂得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知道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来改善企业经营战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

而我校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定位应是既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方向、熟悉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又懂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基本上属于上述第二种人才。

二、调整理论教学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是处于计算机类和商贸类之间的综合专业,我校通过几年的办学经验,结合本专业的目标和要求,正确处理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比例,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体系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淘汰与专业关系不太紧密的少数文化和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地整合了计算机和商贸类专业关系密切的课程。在知识的传授上,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如《电子商务概论》中涵盖了《网络营销》的相关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合理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造成一成不变的重复讲授,教学效果并不显得好。经改革,我们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另外,还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适时、及时地增加部分新知识、新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如在讲授Photoshop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图像的艺术处理技巧,2008年我们又加入了3DMAX课程。而网页就更采用最新的技术软件进行教学,这样使得我们的学生能紧跟科技发展的动态,就业方向就更广。

针对就业的岗位特点,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各知识层和多种技能的培训。将网络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加大,并要求采取多种实践方式,如网络营销课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广告的设计制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调研,了解贸易合同的要素及签订过程。而在市场调研课上从过去传统的“理论为主,辅以案例”,改为“案例教学引发理论、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各环节中去认证理论的概念”。另外,我们还加入了会计、网页设计、项目策划技巧等技术主导课程教学,在辅助课程上还有图像处理、消费心理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等。这样的专业课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教学的认证,教学效果获得良好的改变。

三、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

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合理安排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课,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增加高职学生的商务课程设计实训环节及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

在商务类的教学上,它有别于一般技术类的教学,更需要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训练商务运作管理的环境来认证理论,而平时的教学都是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下进行,环境的不真实性,令学生不能很清晰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电子商务更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物流手段的一种商务营销方式,没有了真实的实践,使学生难以理解自己专业定位,出现学不好、就业难的现象。因而我校充分利用大学城科教城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商务环境及商务平台,让学生能走出课堂,在真实的商务竞争环境中发挥自我和团队的智慧,使商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升华,为自己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赢得优先的筹码!

四、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行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课堂讲述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课堂讲授、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立体化的新型教学系统模式。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能力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有效方法,使学生在符合的认识规律(探索―思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教学方法下,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的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技能型人才培养中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第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来校举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第二,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传授丰富的工作经验。

六、学生的“双证制”培训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采用“双证制”,即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考取多种相关学科的资格认证。使学生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2007年起,我校就把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培养融入教学体系中。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所要求考取的职业资格证有: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证书、劳动部助理电子商务师证书、全国电子商务中级职业证书、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证、信息产业部信息化工程师、信息产业部国际电子商务师、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公共英语等级证等。

综上所说,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应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指南,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用人单位满意为目标,以教学体系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多年教学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才能真正体现出职业特色,赢得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薛万欣,李平,李英侠.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3.(9).

[2]郑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J].电子商务世界.2005年第3期.

[3]廖晓淇.在教育部、商务部电子商务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年6月30日.

作者简介:

第3篇: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高职 人才培养

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据专家测算,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到200万。另一方面,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开展已有将近6年的时间,如今在全国开设该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共有275所,加上以专业方向和高职高专等形式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累计超过400所。然而通过这几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就业质量并不是很理想,据统计,2004年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的平均水平。

是什么原因导致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存在偏差呢?这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高职院校,担当着为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实用的电子商务人才,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是个迫切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1.专业培养定位模糊

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普遍短,加之电子商务专业开办时间短,由于办学经验不足,一些高职院校难以清晰地界定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往往套用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且培养的过程中经常随着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变动而变动,造成了很多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模糊,培养目标过于宽泛,所有电子商务应用所涉及的技术和应用都开了相应的课程,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没有特色。

2.专业特征不明显,课程设置不能相融互动

电子商务专业是涉及计算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全面了解与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并不简单的问题。加上很多院校本来对电子商务的概念尚没有明确地把握,就更使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成为一个大拼盘。教材都是其它专业现有的,比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而不是专门针对性设计的。授课老师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各教各的,而不是围绕一条主线索来组织教学,从而出现教学内容重复交叉,或者课程之间不能相融互动,学生的学习也失去了积极性。

3.实践环节薄弱,技能不突出

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安排。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而商务行为本身又是复杂多变的,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如果没有真正的商人参与,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即便是在学校实验室可以进行基础训练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等内容,但由于课时、实验条件等原因,学生掌握的程度也不是很扎实。

4.师资严重缺乏

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由于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二、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从应用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目前急需以下三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商务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他们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和商贸知识,懂得如何将信息和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从而开发出企业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能够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实现企业的产品推介和销售服务。二是技术支持型电子商务人才。他们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应用,了解企业经营和管理流程,具有一定的商贸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解决企业的商务问题。三是战略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他们通晓电子商务全局,熟知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趋势。

作为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应用能力为主,则主要着眼于前面两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于培养熟悉企业商务运作流程,掌握现代商务管理理论、营销技能,能应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开展商务、管理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看来,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懂的商务管理,又要懂技术应用,这也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一个难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得学生掌握跨管理、信息技术、商务运营、计算机网络等门类的知识和技能,笔者认为,过分追求“全”将会使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学生的精力也有限,学校可以在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学校资源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专业再进行细分,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思路,有针对性地、多方向地培养人才。

三、构建合理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1.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计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深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掌握专业发展动态,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在明确就业岗位的基础上根据从事该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相关企业中的商务运营、网站管理、客户支持三个大的方面,具体而言包括客户服务、销售、库存、采购、网络促销、市场调查、网站编辑、网页设计、后台开发、网络管理、配送管理、数据库维护、结算等。

因此根据岗位分析,我们可以将电子商务专业按能力模块,进行分方向教学,可以考虑将该专业分为商务管理和技术应用方向,从第四个学期开始,每个学生在继续学习本专业共同的必修课的同时,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选修该方向的强化课程,以利于形成专业特长和培养个人核心竞争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商务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商务运作、信息化管理的能力,面向的岗位主要有营销管理、市场调查分析人员、行政文员助理、仓管员、采购员、客户服务人员、网络营销人员,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网络营销、国际贸易等。技术应用方向主要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在企业商务运作的应用,面向的岗位主要有:网页设计、网站维护人员、数据库维护人员、电子商务系统操作人员、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人员等,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数据库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等。

2.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

第4篇: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能力模型 复合型人才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崛起,电子商务专业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本文适时研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能力模型,希望根据该模型进行能力培养,能够培养出真正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

1 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1.1岗位群及能力素质词典。通过对部分电子商务企业的调查访谈,结合各大人才网的电子商务专业招聘信息,归纳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群为: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销售、电子商务客服、电子商务咨询与服务、电子商务产品开发与推广、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建设与维护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等。根据岗位群调查分析,提炼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能力素质词典,如表1所示。

1.2 能力素质模型

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能力素质要求的深入分析,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能力素质模型,根据能力分值确定重点培养的能力。例如,本文构建的电子商务设计师能力素质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电子商务设计师素质编码A2和A8的分值为9,比其它能力素质分值高,说明电子商务设计师岗位需要创意设计能力和网络推广能力较强的人才,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和网络推广能力。另外,传统的仅业务能力强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而是不仅专业能力强且其它技能也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有优势。例如,图1中素质编码A5、A14和A16分值为8,甚至超过了一些业务能力的分值,这说明电子商务设计师不仅要业务能力强,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要高,应着重培养学生这些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能力素质教育体系

2.1能力素质培养的目标。根据能力素质模型制定培养目标为:培养在电子商务方面具有较强的电子商务设计能力、网络推广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家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信息咨询机构、信息门户网站和科研院所等部门工作。

2.2能力素质培养的任务。根据能力素质模型制定培养任务为: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不仅应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还应具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等。

2.3能力素质培养的形式。根据能力素质模型定向培养学生的基准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例如,根据能力模型可在大一开设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实训课及选修课,在大二开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及选修课,在大三开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训课,在大四开设专业方向课、大实训、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这样的电子商务专业能力教育体系,实现了八个学期实践教学不断线,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相辅相成和循序渐进,来强化电子商务规划、设计、运营和推广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现代电子商务的实用理论、实用方法和实用技术,使学生体验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过渡的过程,使学生具备社会真正需要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素质。

3结束语

电子商务专业属于边缘学科,是管理科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而成的,因此进行用人单位岗位调查分析,针对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能力模型,进而规划电子商务专业能力教育体系,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5篇: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 建设方案 综合实训

1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学科基础上的复合型学科,电子商务实验涵盖的内容也将至少要包含这些基础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其在电子商务学科上融合、互补的协调关系。所以,电子商务实验内容的丰富性和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系统化地进行实验设计,在此基础上形成实验内容涵盖全面、实验设计逻辑清晰、实验层次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实验体系,该实验体系主要包括:CA认证模拟系统、客户呼叫中心实训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系统、网上银行与电子支付模拟系统、商务物流网上模拟系统、网上商城系统、Supstar Mall电子商务技能实训平台系统。通过综合性的实验体系,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的体系、框架、流程有一个感官的认知,使电子商务的专项技能得到了锻炼。

2 建设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的必要性

2.1 提高电子商务学生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就业压力前所未有,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就更大。据有关研究机构调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

①电子商务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专业,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基础之上,使学生不能够熟练的掌握和操作电子商务的各项专项技能。

②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培养的学生不能够很快的适应企业。

③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与企业实际环境相脱节,使学生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

鉴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建立一个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环节的综合实训条件尤为重要。通过综合模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电子商务的各种专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从而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范,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缩短学生从毕业到进入工作岗位的心理转换期,更好地为社会、企业培养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2 解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习困难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实习一般是由专门的实习教师带队,主要在学校机房或到企业参观,学生无法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的专项技能,更无法感悟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学生对整个专业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①实习企业无暇接待。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置身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中每个工作人员的任务十分饱满,工作压力大,个人尚且自顾不暇,接待学生实习更是“忙上添乱”。另外,现阶段企业的各项事务处理工作非常复杂,多数企业已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事务处理和业务管理,对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有一定考虑,即使接受了实习学生,也大多不愿意让没有经验的人接触系统,因此,实习学生缺乏直接参与工作的机会。

②实习企业数量有限。生产经营水平高、功能全的实习企业非常缺乏,部分实习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落后,导致实习效果不佳。

③实习组织上困难较大。一是实习经费不足,企业参与实习组织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组织工作还不能令人满意;二是实习时间过于集中,场地分散,不利于教师进行指导,答疑解惑。

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模拟实习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实验室提供对企业运作的全流程模拟,能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全盘掌握电子商务企业在各个环节中的应用,让每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锻炼了学生跨专业学习、研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缩短了教育与实践的距离。

2.3 响应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工学结合的要求

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相关指导文件,高职高专院校要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高职高专院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建设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恰好符合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指导文件的相关精神,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人才模式的创新将起到积极作用。

2.4 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条件能将电子商务专业中所涉及的专业技能能够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并且体现出层次感。首先,学生通过专项技能的培训和锻炼,使学生对各专业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次,通过电子商务综合模拟系统,使学生对各专业课程所要达到的要求及在整个电子商务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或地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最后通过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使学生通过实践不断的获取知识,使“教 学 做”三者融为一体,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3 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条件建设方案规划

3.1 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条件可以承担电子商务认知实习,电子商务实务、网络营销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网上支付与网络安全、客户关系管理、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同时承担电子商务实务实训、电子商务数据库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网站建设与管理实训、网络营销技术实训等实训内容。

3.2 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可以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加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的“网络营销能力秀”的专项技能大赛,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影响和知名度。

3.3 开展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或网络营销师认证项目,学生通过系统的培训之后,可以参加有中国互联网协会颁发的网络营销经理证书,通过认证项目的培训,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提升自身就业的竞争力,更容易获得合适的岗位,增加择业的机会。

3.4 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建设方案

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主要分为三个区

①专业认知实训区

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动态展示区;

目的:进行专业认知,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动态及涉及的行业等。

②专项技能实训区

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系统、网上银行与电子支付模拟系统、商务物流网上模拟系统、网上商城系统、移动商务模拟系统、电子商务项目策划模拟系统、网上商城系统、Supstar Mall电子商务技能实训平台系统等。

目的:通过模拟系统使学生能够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并熟练的使用。

③创业项目孵化区

主要包括:与企业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创业前的培训与指导,创业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

目的:通过创业项目孵化区的训练,使学生个人的单项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学生与企业接触,了解目前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的需求,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其次,通过孵化区,培养和扶持部分创业团队。

通过三个区的划分,使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得到了提升,专项技能得到了锻炼,对企业的需求掌握,通过项目的孵化使大部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可能产生少数的创业团队。

4 结论

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认知学习以及综合实践和岗前培训等问题,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素养培育的双重任务,在进入企业之后无需再培训可以直接上岗,很好的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为高职院校实践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确定提供了一个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冠宁.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北京:商场现代化,2009年04期.

[2]王冠宁.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电子商务,2010年02期.

第6篇: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培养模式知识技能素质

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日趋加快,使电子商务日益成为其经营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急切地希望能扩大使用电子商务的深度和广度。然而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滞后已成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瓶颈之一。由于本科及其以上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有限、定位不同,面对庞大的需求市场,高职院校应成为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主要基地。

电子商务需求的人才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技术服务支持层;第二层是一般管理人员层;第三层是高级管理人员层。其中第一层次的人员主要着眼于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方面,如网站建设、系统维护、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等。第二层次的人员是最庞大的群体,他们不需要深入了解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具体技术细节,更注重于如何在电子方式下开展工作,即如何应用网络提供的快捷方便的商务功能等。第三层次主要是针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培养目标是电子商务的战略决策型人才。综上所述,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第二个层次——一般管理人员层是其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它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构建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培养基地里,为“电子商务”这个新的人才群体,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以下就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知识结构的构建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在特定的专业架构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相关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所积淀的层次与比例关系。知识结构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尺度之一。从当前的情况看,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化、综合化是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要内容。

1.电子商务知识基础化

要把知识结构的重心放在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基本应用上,这是应对电子商务实战环境的一个重要策略。一个人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凭借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基础和自学能力,不断扩展、优化、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育既要重基础,也要重专业,二者比例要适度,不能仅强调专业性、技术性而忽视基础性。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不可贪多求广,要真正体现其专业的基础性,把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内化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电子商务知识综合化

知识综合化不是知识的叠加,而是知识的整合,是“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形成整体性观念。在这方面,一是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与综合,重视两者的沟通与转化,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化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二是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的侧重比例,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其教学工作应围绕“电子手段,商务目的”这一思路展开,以此为中心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职业技能结构的构建

职业技能一般由四部分所组成,即: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开发的能力和就业与职业生存的能力。

1.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

在获取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提倡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并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程设置上,要以专业特点和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同时,要在学习中构建整体知识网络,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实用价值,为学生的不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由此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与获取相关知识能力的核心都是思维,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偏重于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践活动。一方面,要针对专业特点、职业特点、技术特点、岗位特点开展实践活动,如到电子商务公司或公司的电子商务部门实习、进行电子商务软件的仿真操作等。另一方面,作为老师,应该引导、鼓励学生把实践融入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当中。“凡事留心,处处皆学问”,如与学生课下的一些交流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告诉学生我们平时通过POS机“刷卡消费”,其实就是电子支付的一些应用、毕业生完全可以进行一些网上应聘、学生可以注册成为网校的在线学员、可以通过CA申请个人数字证书……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3.创造性开发的能力

既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挖掘,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标新立异”。同时,尽可能让公司、企业和社会参与,引入复杂多变的应用需求环境。要培养创造性开发的能力,重要的是开展主体性教育和个性教育,鼓励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敢于突破常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教学中的整齐划一为张扬个性。在教学设计中,宜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如:针对电子商务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上实训课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任务”,一般情况下,教师不要预设解决方案,可先由学生自主思考解决任务的途径,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对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给予褒扬,组织指导学生对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路进行分析和讲评。教学中,要建立以创造性能力考核为主、常规作业设计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评制度。

4.就业与职业生存的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创设良好的职业岗位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如实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适当纳入教学内容,科学设置优化课程体系,以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三、素质结构的构建

素质结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社会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1.社会素质的培养

社会素质属于后天素质,它在素质结构中起调节作用。它一方面要以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为基础,另一方面又给这两种素质打上一定的社会烙印;它既引导个体做人,也引导个体成才。内化是社会素质形成的重要机制,高职院校在培养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社会素质时,要充分发挥正面教育的作用,多树立正面典型,要注意纠正学生在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中的一重一轻倾向,避免因这种倾向造成知识的偏差、人格的移位。

2.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人所有素质中最容易产生危机的一部分。心理素质包括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个性素质等。在这些素质中,认知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思维水平;情感素质、意志素质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情绪的管理水平;个性素质影响人的气质和人格特征。人的心理素质一旦潜藏危机,就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要通过深刻理解职业内涵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懂得人人都可能成功;还要创建良好的职业氛围,促使学生构建积极、昂扬的良好心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塑造自我。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划分不是割裂的。知识不经内化,不能形成素质,内化了的知识不经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能力。

高职院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时应根据专业的特殊需求,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实操教学体系的安排上确定不同的比例,做到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在教学上,要彻底变革传统陈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实操的训练,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景怡李炎: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社科纵横,2006,(9)

[2]谢康等: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第7篇: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职业素养培养

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4.8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福建省实现网络零售额4589亿元,排名全国第6位,同比增长24.8%。《福建省“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指出: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2.5万亿元。当前,厦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厦府规〔2020〕2号)出台,明确了要促进电子商务提质增量、深入拓展电子商务应用、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优化电子商务服务保障措施等内容。在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人才供需矛盾逐渐突出,专家认为人才需求缺口将超过5000万。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学生在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品德素养方面能否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只有从岗位需求着手分析,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各种素质,才能与市场接轨,帮助学生尽快就业[1]。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三大核心。职业信念包括职业道德、价值观、从业心态等。职业行为习惯是在职场上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改变,最终形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这两方面的形成和内化都是一个长期的学习积累过程。职业知识技能是中职学校能快速培养并短期见效的内容。中职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从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就业或是升学。

1企业调研情况

2019年,我们对厦门的一些电商企业和几所同类型中职院校进行了调研,企业反馈的信息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针对中职毕业生,市场需求较多的是电子商务客服、电子商务专员、社群运营推广人员、电商运营助理、摄影师、网店美工等。中职生性格好动,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企业建议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考虑时间和内容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操作能力为主,结合本专业最新知识进行课程教学。在校期间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2)近50%的中职毕业生会因为“工作太辛苦”而选择跳槽或放弃,在吃苦耐劳、责任心等方面有所不足。建议学校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与态度,明确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使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我喜欢干什么”“我愿意干什么”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社会及行业需要什么”。这样的意识培养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会起到积极的作用。(3)有耐心、责任心,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企业对毕业生提出的共性要求。

2我校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行业企业发展的情况和我校实际情况,人才培养方案也在逐年更新,主要是以面向行业企业需求为目标,培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网络编辑、网店美工、店铺运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客户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其中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与技能都有明确的要求。

3在专业教学中探索

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主要从三大方面着手:基本素质培养、电商专业技能培养、职业信念培养。

3.1基本素质培养

学生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等,我校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和主题班会,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学校还要注重学生劳动观念的养成,安排专门的劳动值周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2]。

3.2电商专业技能培养

在调研过程中,企业反映大部分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没有明确究竟要培养电商哪个方面的人才,导致在课程开设、实训安排方面缺乏针对性。针对这一点,我校在人培方案修订过程中对中职生的岗位能力需求与技能需求进行了研究,将专业(技能)方向主要定位为网店运营推广、网店美工、客户服务三个方向,以这三个方向为主线开设专业课程。网店运营推广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各常见电商平台,掌握基本的营销技巧,懂得沟通。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校园孵化中心为基地,以校园C2C平台为支撑,组织学生按岗位分工开展情境体验,鼓励学生多写、多说、多练,要求学生能准确表达工作诉求,能协调各部门协同完成一项工作。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锻炼他们的店铺操作能力、美工能力、营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网店美工岗位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店铺的视觉营销,要求学生要掌握Photoshop、AI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使学生对色彩、构图等元素有一定的理解,能独立完成广告图、商品图片、详情页等内容的设计。以“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以“网店美工”“UI设计”为专业核心课程,开展网店视觉营销学习、实践。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我校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整理教学素材、授课资源,搭建“学习通”授课平台,借助校内模拟电商平台开展实训,同时借助“猪八戒网”等网络平台开展真实项目实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能体验到店铺装修的每个环节,也能把自己的所学转化成实际应用,锻炼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审美能力、与顾客沟通的能力。在学习实践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锻炼基础能力,提升竞争实力,检验学习效果。将客户服务方面的训练穿插在网店运营课程实训、创新创业基地实训、顶岗实习的环节中,以实操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检验客户礼仪的基础知识,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相应的客服手册进行班级交流、模拟场景实训等,最后组织学生1+X考证,完成模块训练。

3.3职业信念培养

职业信念是指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良好的职业信念是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等关键词组成。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一定的规划,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并熟知专业各个岗位主要从事的工作。在第一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老师会在课程内容中对专业、专业岗位、专业工作过程做详细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同时还会带学生进入企业开展认知实习。二年级开始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实训,通过真实的项目开展教学,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专业要做的事情,学会如何沟通、协作、认真完成作业。三年级开展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这是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重要阶段。实习指导教师会在整个环节中开展教育指导工作,引导学生适应工作岗位,不断锻炼自己的心性,从心理建设上鼓励支持学生,帮助他们从害怕工作、怀疑自己能不能胜任工作到坚定信念、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遇事不慌乱,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层递进,帮助学生平稳过渡,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职业信念打下基础[3]。

4在专业教学中探索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

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摆脱传统单一生硬的教学方法。比如一年级是专业认知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应实现新生的多种认知,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满足社会认知和学校认知,达成专业认知和就业认知。主要以报告、讲座、讨论和参观为主。二年级是上升巩固阶段,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结合电商专业特点,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理,认清就业形势;以讲座和报告形式为辅,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在专业课程中借助情境模拟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面试技巧和就业能力。三年级是毕业阶段,教学形式以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实习为主,通过听取成功创业经历和体验式的创业学习、真实平台操作、店铺运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专业就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应注重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体现全程化教育的衔接。注重对每个阶段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职业道德的综合培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帮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现阶段就业形势、现阶段企业人才需求等,确立一个正确、科学的就业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对学生自主择业意识的引导和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借鉴往届学生成功创业、择业的案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协调专业、就业、创业这三者的关系,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8篇: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就业岗位 专业建设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全球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模式,对各个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从2000年开始,各职业院校陆续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本文就目前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就业岗位分析

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高速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6.25万亿,同比增长27%。艾瑞网《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达到了1304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2%,较2011年交易规模同比增速达到68%。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也迎来了强劲增长,2012年中国移动电商交易达135亿元,用户规模已达2.5亿。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与此同时,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电子商务工作岗位可分为技术岗位(主要是实现电子商务,例如网站建设、网络维护、系统管理等)和实务操作岗位(主要是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中小型企业需求的重点是网站策划和运营、网络广告策划和推广、网上贸易平台应用、网络营销、网站编辑等方面的人才。

二、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模糊,专业师资缺乏

当前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相对宽泛,不能清晰地界定出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其培养“全能型”电子商务人才的目标不符合我国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专业性、实用性的需求。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从管理、经济、计算机等专业转行而来,知识储备缺乏系统性、实用性,并且很少参与商务实际运作,缺乏电子商务的实战经验,因此课程的案例来源、实习指导、创业指导都受了极大的限制。

2.电子商务课程体系设置重点不突出,没有体现电子商务特色

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覆盖面较广,涵盖了计算机技术、管理、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经济、金融、法律等诸多领域。课程体系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课程的拼凑。这样课程设置没有突出专业重点和系统化;各个学科没有真正融合,没有形成电子商务特色;课程内容设置随意性较大,往往根据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来决定课程的内容。

3.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子商务是一门与现代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交叉性学科, 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活动策划还是项目具体实施都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练习。然而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多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说为主,而学生以听为主,缺乏自主性和实践能力。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配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师资缺乏等都影响着专业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对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完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经济运行方式,能够给中小型企业、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因此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面向服务基层的应用性人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应该与社会需求岗位配套,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学校办学情况、办学特色,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综合实训课程。

2.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培养

一支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商务理论和电子商务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才能胜任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为电子商务教师制订长远的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应该走出去, 参加企业电子商务培训, 参与企业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 深入了解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可以把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人才或有实战经验的人才请进来,将专业知识和鲜活实践融于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从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情况看,教学偏重理论的学习和认知,缺少电子商务实施与运作的环节。因此学校应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电子商务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案,积极与企业联合,探索科研、教育和实际应用一体化的道路,逐步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在实战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晓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学教育,2011(2).

第9篇: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双载体

一、背景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互联网普及率为66%,广东省网民规模达到7000万人,2014年广东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2.63万亿元,来源于广东省的网络购物订单量突破8亿单,遥遥领先国内其他省市。全国范围来看,广东已成为中国电商发展的桥头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4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指出:随着国家对电子商务政策的升温,未来5年,我国超过3000万家中小企业,将有半数以上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更加趋紧。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250万人。电商行业每年以50%以上的增速快步发展,尤其是大量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更是引起人才的争夺。电子商务属新型产业,人才存量不足,再加上高校人才培养输出不足,此矛盾形成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缺口。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明明有较大的市场缺口,而拥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却找不到适应自己的就业岗位,相比之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对口就业率却不高,分析其根本原因包括:高校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缺欠,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学完课程却无法进行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等。

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双载体”课程体系优化实践

企业需要大量“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课程体系改革,而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就是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否实行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的程度如何,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特征。高职院校进行“双主体”育人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所谓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即高职教育实施的主体一个是学校,一个是企业。教学实践证明: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开发可以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性和适应性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主流。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开发要以就业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构建具有工学融合特色的、基于“双载体”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载体”课程体系。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见图1),召集行业专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研讨,开展企业及毕业生访谈,确定电子商务常规职业岗位和网络创业岗位及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领域。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通过专家研讨,重新梳理了职业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对应关系(见表1),以便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表1 职业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一览表

从职业岗位出发,梳理出电子商务专业的具体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见表2),从而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领域。

表2 电子商务专业具体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

通过《思想和理论概论》、《思法基础与廉洁修身》、《形势与政策教育》、《军训和入学教育(含军事理论)》、《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本素质类课程和《电子商务职业与岗位认知》、《经济学基础》、《网络消费心理分析》、《会计基础与应用》等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对知识、能力进行重新序化,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习领域,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载体”课程体系,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网站图像处理》、《网络组建与维护》、《网络营销与安全》、《网站建设与运营》、《网商创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6门课程。以教学企业内的真实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并在教学企业内开展项目化教学,实现学生的常规就业和网络创业“双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见图2:

图2 基于“双载体”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备注:为核心课程

(二)校企共同打造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核心课程。加强“课证融通”,课程考核与电子商务认证相结合,以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代替课程考核,如网络营销与安全、网商创业等课程对应阿里巴巴商务专员资格认证;网络组建及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等课程对应助理电子商务师认证,《网站图像图像处理》课程对应助理平面设计师资格认证;《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对应助理物流师资格认证。以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促教学,以教学促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100%,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90%,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特色教材建设。通过与企业及省内同类专业相关院校合作,围绕“双载体”的课程体系要求,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共同建设基于“网商创业中心”教学企业的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编写教学讲义,在教学过程中先试用1-2年,再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订完善并正式出版。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引入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工作资料,参照国家专业资源库标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共享核心课程资源库,提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企业培训、教师在线咨询指导、资料下载等服务,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发挥建设成果的共享、辐射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